首页 [背影朱自清]7背影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7背影朱自清

举报
开通vip

[背影朱自清]7背影朱自清[背影朱自清]7背影朱自清 篇一 : 7背影朱自清 7背影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3、学习本文抓住特定场景下的背影,准确描绘,抒写感情的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爸爸“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教学难点: 明确“背影”“父子深情”和谐统一的结构特点;体会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背影朱自清]7背影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7背影朱自清 篇一 : 7背影朱自清 7背影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3、学习本文抓住特定场景下的背影,准确描绘,抒写感情的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爸爸“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教学难点: 明确“背影”“父子深情”和谐统一的结构特点;体会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积累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2、初步感受父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爸爸》的文章,我颇为欣赏,我们一起来看看。 儿子眼中的爸爸 7岁:“父亲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的时候觉得也不对……” 二十岁:“父亲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父亲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父亲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父亲,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触吗,确实如此,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感情的聚焦点,来理解爸爸、领悟父爱的。 检查预习:踌躇狼籍 赋闲籁籁 惦 蹒跚拭泪 颓唐栅栏 琐屑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除了写父子浦口送别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 追忆往事,描绘背影;怀念爸爸,再忆背影。这样写,课文结构就完整了。 3、全文共写到爸爸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四次。分别为:?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设置悬念。背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作者何以不能忘记,吸引读者读下去。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爸爸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爸爸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爸爸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爸爸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爸爸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 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妈妈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齐读课文。 四、结束语: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父子浦口送别这一场景。 2、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爸爸“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文导入。 二、父子浦口送别这一场景。 1、在送行过程中,爸爸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课文四写背影,我们都已经把他们找出来了,我们看一下,是哪一次,最让你感动,好,那我们就精彩回放一下,看作者是怎么样来写爸爸为自己买橘子的,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去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刻画爸爸背影的, 从外貌、动作、语言方面分析: 爸爸的穿戴:黑、深青;布??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同学们找找看,作者朱自清当时是什么衣服啊,把好的留给儿子,可以看出爸爸对儿子非常疼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爸爸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3、爸爸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爸爸的语言。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体现:怜惜体贴,依依不舍。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爸爸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依不舍,语言朴实,感情深沉。 4、同学们,既然买橘子这么艰难,那爸爸为什么还要坚持去买这橘子呢, 爸爸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为儿子解渴。 5、不管怎么说,爸爸买橘子,是疼爱自己的儿子的表现。那爸爸爱儿子,朱自清作为儿子,他理解爸爸的深情吗,为什么, 大家思考一下,注意要到文章中去找证据,说他不理解爸爸,有什么证据,说他理解爸爸、爱爸爸,你又有什么证据。 三次流泪: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两次自责: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真切理解,真诚感激。 三、探究。 你认为爸爸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爸爸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爸爸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奶奶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爸爸失业。失去亲人,爸爸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爸爸,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爸爸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爸爸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还宽慰儿子,并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 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爸爸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教师总结:饱经忧患的爸爸,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爸爸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四、拓展。 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附范例:我的妈妈操劳奔波,含辛茹苦,整天为我忙这忙那,为我煮最爱吃的菜肴,为我买最心爱的衣裙;我生病时,她会端茶送水,日夜看护;我远行时,她会买好车票,一路叮咛,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当然也包括橘子……对我们充满了关怀和爱,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宁愿自己过得苦一些、累一些,只希望我能够幸福、快乐。她总是无私奉献,默默地把一颗火热的心都给了我,却从不计较回报。可是,我却常常对她的爱熟视无睹,常常把这些爱当作是我应得的。而如今看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深感后悔遗憾,在这我想真诚地对妈妈说一声:“我最亲爱的母亲,女儿爱你~” 十三年来,我在父母的呵护、陪伴下渐渐成长。因为有了这种 爱,数九寒冬我会感受阵阵温暖,炎炎盛夏我能感到丝丝清凉……每次离家时,父母那一句句朴实而真挚的叮咛成了我最珍贵的行囊,虽然曾经渴望离开他们的“保护”会自由自在,虽然曾经觉得他们“路上小心”、“当心着凉”之类话有些罗嗦,但是,我现在已经长大懂事了,我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真挚,懂得了感激,懂得了亲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它是发自内心的、人世间最美丽的感情。 五、结束语: 亲情是一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为你抵御严寒;亲情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亲情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亲情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1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爸爸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篇二 : 《背影》[朱自清]:《背影》[朱自清]- 作者简介,《背影》[朱自清]-作品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 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作者简单介绍 曲折人生 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中国著名诗人,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长期居住于扬州,1948年在北平因贫病逝世。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入哲学系,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1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开始发表新诗。1920年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多所中学任教,并撰写小说和散文。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该花成为台州中学的校花。1925年起 ,朱自清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期间曾于1931年去英国留学,并漫游欧陆数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大任中文系主任,从事学术研究和杂文写作。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主要文章,作品有《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 散文特点 背影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3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2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著作成就 朱自清有著作二十七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 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禾农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爸爸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爸爸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作品简单介绍 《背影》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爸爸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爸爸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爸爸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爸爸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爸爸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爸爸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 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教材,启发和影响了几代人。然而,这些年来,《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以致差一点被“遗忘”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外。据说,学校方面有1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从《背影》的交际背景来看,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 《背影》被收录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半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七课,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写作背景 朱自清 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文里说:“我意在表现自己。”1947年7月1日作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又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爸爸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爸爸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爸爸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 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课余之暇,随便散步,学生向他请教,谈到陶渊明诗,也谈到《背影》。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另说为 1927年。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1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爸爸,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1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1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爸爸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课文解析 段落结构: 开头破题——点题 事情开端——引出 望父买橘——刻画 父子分手——惜别 描写爸爸的背影: 复述爸爸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我与爸爸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作者这样描写爸爸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爸爸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思想意义 在“爸爸”普遍被声讨的年代里写了1个“好父亲” 《背影》为什么……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一次讲学中 说过: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爸爸》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爸爸”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爸爸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爸爸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父亲”的情况下,这1个“好父亲”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1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表现角度 凌焕新:新颖独特 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1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1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爸爸的背影,令人拍案 叫绝。除了文章开头的点题外,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为爸爸,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爸爸临别送行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二次是爸爸离去时。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爸爸困顿的际遇和颓唐的心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1个定格画面。是的,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1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1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 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这些光束进行聚合,从而形成艺术的焦点。爸爸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是在1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爸爸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爸爸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 集的思绪都奔向1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1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挑选什么角度,除了便于将分散孤立的东西化为凝聚的一点外,还要注意能否表现事物的本质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丑化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东西表现为主要的整体的东西。这样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画人物,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1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这个特殊的背影,却也同画眼睛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观察,不仅看到爸爸“形”的特点,还洞察到他“神”的方面的种种本质特性。爸爸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爸爸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背影的表现角度,给人以驰骋想像的艺术境界。 特定情景下的爸爸的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爸爸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1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从爸爸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们会联想到爸爸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人们还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爸爸家道日衰的过去,也会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而这背影,实际是当时社会的1个投影。如果读者鼓起想像的双翼,那么,还会从 中看到千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由于背影的表现角度选得好,写得隐而不露,约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所以它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反复鉴赏。记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朱自清先生选择这个特定的角度写背影,也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艺术想像的诱发物。如果表现角度平直浅露,写足写满,势必束缚了读者想像的翅膀,限制读者的艺术再创造,使笔下的形象变成失去艺术生命的“死物”。为此,选择角度,要从有利于给读者创造想像的艺术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给散文带来摇曳多姿、群芳争妍的风采;散文的表现角度也需巧于运思,独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散文的表现角度既是技巧问题,又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有关,渗透着他们的美学理想。愿我们的散文爱好者,从《背影》的可贵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启示!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剪裁 叶圣陶:《背影》的剪裁 这篇文章把爸爸的背影作为主脑。爸爸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1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1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爸爸和作者同到南京,爸爸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2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 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爸爸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爸爸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爸爸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里叙述看见爸爸的背影而非常感动,计有两回:一回在爸爸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之际;一回在爸爸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之际。前一回把爸爸的背影仔细描写: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爸爸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爸爸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1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真是除了永远感激以外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以及对于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自己流泪完事。后一回提到爸爸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1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 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1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完事。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把爸爸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爸爸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构思 刘彬荣、林珠:《背影》精巧的构思 《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当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 爸爸的那个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为了写好这个背影,文章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的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前后安排了许多巧妙的衬托与铺垫。 文章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开端,和背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不然,这个开头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爸爸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出现的,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爸爸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爸爸当时正处于丧亲、失业、典卖、 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爸爸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那都是些怎样的事情呢,有的并不是非他去做不可的,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非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胜任的,如爬过铁道去买橘子。但在爸爸的心目中,这些事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便于心不安。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做得那么认真、自然,又那样甘之如饴。比如过铁道,爬上爬下,明明是那么吃力艰难,然而做完之后,他“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他都置之度外了。爸爸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爸爸的背影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爸爸送儿子上车站一段,从父子两方面着笔。爸爸这一面,考虑再三,觉得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儿子那一面呢,却不以为然,他想的是自己“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对爸爸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爸爸的心思。所以,爸爸和脚夫讲价钱,儿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爸爸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爸爸饱经世故,不会不比儿子更清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但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缘故。然而儿子却认为爸爸的举动讨嫌,以致腹有所诽。这自然并非儿子不爱爸爸,而是做儿子的毕竟不理解爸爸。后来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到爸爸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爸爸对自 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致流下泪来。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父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感情的差异及变化,使文章起伏有致,也显示出爸爸背影的感人力量。 爸爸买好橘子,终于离去,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接下去又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赞美《背影》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爸爸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爸爸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爸爸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教材,启发和影响了几代人。然而,这些年来,《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以致差一点被“遗忘”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外。据说,学校方面有1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从《背影》的交际背景来看,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 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真情。 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 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作品评论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也不必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于绫罗绸缎,柴扉炊烟之于钟鸣鼎食,自然抹去了“为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按说,这样的取材细微、速写简易,最难见奥妙,但作者无意雕琢经营自己的感受,就让它吐露又何妨!有几分悲凉寥落,有几分温暖惆怅,像是有什么,又像是没有什么??“爸爸蹒跚远去了”,在父与子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一切很简单又很复杂地凝聚着“天涯沦落共此间”的感情,原是人人皆可体味而又体味不尽的。朦胧的启示也许就在这里??自然和灵魂在其中启示了自身。启示什么并不须指点,它的召唤力正在于永远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 在50年代,关于《背影》曾发生过是否宣扬小资产阶级感情以及应否再把它选入教材的讨论。恐怕后来连这样的讨论也不需要了。然而即令在“无情”的时代气氛里,仍有不少人悄悄留连于这种寓温润于朴素的文字,好像在沙漠中邂逅绿洲、水泉。许多人,包括隔代陌生的人,或许也在性情上响应过朱自清,无缘耳提面命,多在亲切的影响。他为人为文的“平常”,沟通着人世间疏离的感情。 非常之文,非常之事,世上有,但多不在强求,强求易燥,燥则易折。《论语》上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差不多是这意思。在孔夫子看来,狂狷是要互补着才好。朱自清算不上强者,性格的收敛或许注定了理想的不能圆满、注定了低调的人生,只能于有所不为中有所为。这倒也落 得难在身后有一本不平淡的传记,或者说正像他的文章、生业都缺少非常的主题材料。然而平常之于他,未始不难。所以好多年,他常在寂寞困愁里,一首《盛年自怀》写着:“前尘项背遥难忘,当世权衡苦太苛。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蹉磨。” 五四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后来不能不各自须寻各自门。在“蹉磨”中做着,努力着,这是朱自清选择和实践的一路。同好的还有叶圣陶、夏尊、丰子恺、刘半农、郑振铎、闻一多、俞平伯、宗白华、沈从文诸位,大致相知相沫,服务于教育、文学、出版,可以说,偏于文化学术园地的耕耘。朱自清更是在中学和大学的教坛上鞠躬尽瘁而殁。在当时,恐怕很难评价这种节制、淡泊的人世态度。然而朱先生的定力在于此,文化和人格理想也在于此。我们读其遗文,想其为人,可知他如何以踏实、持正、勤勉、厚容的质料来铺这条路。人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不媚不亢的态度投入这时代。如此,朱自清大约寄怀于顾亭林的精神??“自今以往当思以‘中材而涉末流’之戒”。即在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躬行着“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一面不苟且遁世,一面又“明其道而不急其功”,当然算不上时代的先锋,却也在路上留了些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更像任着1种“牛轭精神”,苦乐皆在其间。这种精神落实到文化学术上,其益处大概仍在“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比如我们注意到在治学上取1种不武断的态度,既非“信古”又非“疑古”的“释古”取向,都同不求甚解而好言语道断的风气不相同的。 从1种望而崇高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感去判断,朱自清所选择的 路并非一条大道,甚至在多为慷慨激昂之气所弥漫的年代,连他本人也要惋叹走着一条“死路”,在当时和嗣后,人多以为无望。但他又不肯自弃,因为他实在是以教育和学术的传播为自己的生命了。其实,世界上原本是没有路的,或者他因为承认了一己的有限,便在这有限里来燃尽了自己。 如果以朱自清的状态来看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不论一时的兴衰,大概可以承认他们的选择本来是很有限的。多少年,读书人常在考虑进退的问题、“独善”和“兼济”的问题??“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选择的矛盾联系着身心的忧乐穷达。这似乎难以用正确或错误、积极或消极的尺子来作简单衡量。长话短说,1个平常的耕耘者比建功立业的斗士可能要显得缺乏意志与热情。然而情愿放弃担当主要角色的机会,情愿承受寂寞而耽于1种心灵的跋涉,比如自处于学术之角,亦未必不充实,不能有卓然的奉献。尽管这体现为1种退避、妥协,甚至是无可奈何的,且常与人生的问疑为伴??何来何往,生兮死兮,颇以诱惑纠缠为苦。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教材删去引争议 教授建议中学教材删去朱自清《背影》引争议 教授建议中学语文课本删去朱自清《背影》一文引争议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背影》中描绘的爸爸形象曾经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但最近有中学生提出了文中爸爸“违反交通规则,形象不潇洒”,应从课本中删除的看法。 2010年6月23日,知名学者北外副教授丁启 阵在其博客中以 《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为题,力挺这种观点。 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随后丁启阵发表了多篇文章以巩固自己的观点。丁启阵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而近代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 朱自清背影_《背影》[朱自清] -全文欣赏 《背影》原文: 《背影》 我与爸爸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奶奶死了,爸爸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爸爸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爸爸,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奶奶,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爸爸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爸爸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爸爸赋闲。丧事完毕,爸爸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爸爸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1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 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父亲,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爸爸是1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 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爸爸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篇三 : 《背影》[朱自清]:《背影》[朱自清]- 作者简介,《背影》[朱自清]-作品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背影_《背影》[朱自清] -作者简单介绍 ,)曲折人生 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中国著名诗人,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长期居住于扬州,1948年在北平因贫病逝世。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入哲学系,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1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开始发表新诗。1920年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多所中学任教,并撰写小说和散文。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该花成为台州中学的校花。1925年起 ,朱自清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期间曾于1931年去英国留学,并漫游欧陆数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大任中文系主任,从事学术研究和杂文写作。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主要文章,作品有《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 散文特点 背影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3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2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著作成就 朱自清有著作二十七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 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禾农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爸爸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爸爸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背影_《背影》[朱自清] -作品简单介绍 《背影》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爸爸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爸爸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爸爸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爸爸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爸爸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爸爸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教材,启发和影响了几代人。然而,这些年来,《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以致差一 点被“遗忘”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外。据说,学校方面有1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从《背影》的交际背景来看,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 《背影》被收录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半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七课,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 背影_《背影》[朱自清] -写作背景 朱自清 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文里说:“我意在表现自己。”1947年7月1日作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又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爸爸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爸爸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爸爸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课余之暇,随便散步,学生向他请教,谈到陶渊明诗,也谈到《背影》。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另说为 1927年。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1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爸爸,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1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1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爸爸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_《背影》[朱自清] -课文解析 段落结构: 开头破题——点题 事情开端——引出 望父买橘——刻画 父子分手——惜别 描写爸爸的背影: 复述爸爸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我与爸爸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作者这样描写爸爸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爸爸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背影_《背影》[朱自清] -思想意义 在“爸爸”普遍被声讨的年代里写了1个“好父亲” 《背影》为什么……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爸爸》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爸爸”的年 代,五四文学的爸爸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爸爸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父亲”的情况下,这1个“好父亲”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1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 背影_《背影》[朱自清] -表现角度 凌焕新:新颖独特 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1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1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爸爸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除了文章开头的点题外,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为爸爸,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爸爸临别送行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 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二次是爸爸离去时。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爸爸困顿的际遇和颓唐的心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1个定格画面。是的,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1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1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 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这些光束进行聚合,从而形成艺术的焦点。爸爸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是在1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爸爸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爸爸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1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1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挑选什么角度,除了便于将分散孤立的东西化为凝聚的一点外,还要注意能否表现事物的本质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丑化事物的本来面目,把 次要的、局部的东西表现为主要的整体的东西。这样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画人物,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1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这个特殊的背影,却也同画眼睛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观察,不仅看到爸爸“形”的特点,还洞察到他“神”的方面的种种本质特性。爸爸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爸爸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背影的表现角度,给人以驰骋想像的艺术境界。 特定情景下的爸爸的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爸爸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1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从爸爸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们会联想到爸爸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人们还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爸爸家道日衰的过去,也会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而这背影,实际是当时社会的1个投影。如果读者鼓起想像的双翼,那么,还会从中看到千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由于背影的表现角度选得好,写得隐而不露,约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所以它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反复鉴赏。记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 再创造的刺激物。”朱自清先生选择这个特定的角度写背影,也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艺术想像的诱发物。如果表现角度平直浅露,写足写满,势必束缚了读者想像的翅膀,限制读者的艺术再创造,使笔下的形象变成失去艺术生命的“死物”。为此,选择角度,要从有利于给读者创造想像的艺术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给散文带来摇曳多姿、群芳争妍的风采;散文的表现角度也需巧于运思,独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散文的表现角度既是技巧问题,又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有关,渗透着他们的美学理想。愿我们的散文爱好者,从《背影》的可贵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启示! 背影_《背影》[朱自清] -剪裁 叶圣陶:《背影》的剪裁 这篇文章把爸爸的背影作为主脑。爸爸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1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1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爸爸和作者同到南京,爸爸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2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爸爸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 和爸爸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爸爸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里叙述看见爸爸的背影而非常感动,计有两回:一回在爸爸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之际;一回在爸爸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之际。前一回把爸爸的背影仔细描写: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爸爸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爸爸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1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真是除了永远感激以外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以及对于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自己流泪完事。后一回提到爸爸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1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1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 又来了”完事。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把爸爸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爸爸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 背影_《背影》[朱自清] -构思 刘彬荣、林珠:《背影》精巧的构思 《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当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 爸爸的那个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为了写好这个背影,文章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的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前后安排了许多巧妙的衬托与铺垫。 文章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开端,和背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不然,这个开头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爸爸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出现的,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爸爸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爸爸当时正处于丧亲、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爸爸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那都是些怎样的事情呢,有的并不是非他去做不可的,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非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胜任的,如爬过铁 道去买橘子。但在爸爸的心目中,这些事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便于心不安。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做得那么认真、自然,又那样甘之如饴。比如过铁道,爬上爬下,明明是那么吃力艰难,然而做完之后,他“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他都置之度外了。爸爸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爸爸的背影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爸爸送儿子上车站一段,从父子两方面着笔。爸爸这一面,考虑再三,觉得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儿子那一面呢,却不以为然,他想的是自己“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对爸爸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爸爸的心思。所以,爸爸和脚夫讲价钱,儿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爸爸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爸爸饱经世故,不会不比儿子更清楚“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但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缘故。然而儿子却认为爸爸的举动讨嫌,以致腹有所诽。这自然并非儿子不爱爸爸,而是做儿子的毕竟不理解爸爸。后来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到爸爸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爸爸对自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致流下泪来。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父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感情的差异及变化,使文章起伏有致,也显示出爸爸背影的感人力量。 爸爸买好橘子,终于离去,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 接下去又写了一段,写爸爸近年老境颓唐的苦况。这一段可以说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它一方面起到和开头的气氛、情调相呼应的作用,反映出爸爸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冷,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背影的形象。爸爸晚年,境况不好,待儿子有时不如往日,年老体衰,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走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并没有变,“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如果说爸爸以前为儿子做到了“鞠躬尽瘁”,现在到了晚年,则做到了“死而后已”。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爸爸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爸爸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爸爸的身影,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爸爸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 背影_《背影》[朱自清] -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赞美《背影》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爸爸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爸爸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爸爸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教材,启发和影响了几代人。然而,这些年来,《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以致差一点被“遗忘”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外。 据说,学校方面有1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从《背影》的交际背景来看,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 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真情。 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情亲。 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 背影_《背影》[朱自清] -作品评论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也不必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于绫罗绸缎,柴扉炊烟之于钟鸣鼎食,自然抹去了“为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按说,这样的取材细微、速写简易,最难见奥妙,但作者无意雕琢经营自己的感受,就让它吐露又何妨!有几分悲凉寥落,有几分温暖惆怅,像是有什么,又像是没有什么??“爸爸蹒跚远去了”,在父与子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一切很简单又很复杂地凝聚着“天涯沦落共此间”的感情,原是人人皆可体味而又体味不尽的。朦胧的启示也许就在这里??自然和灵魂在其中启示了自身。启示什么并不须指点,它的召唤力正在于永远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 在50年代,关于《背影》曾发生过是否宣扬小资产阶级感情以及应否再把它选入教材的讨论。恐怕后来连这样的讨论也不需要了。然而即令在“无情”的时代气氛里,仍有不少人悄悄留连于这种寓温润于朴素的文字,好像在沙漠中邂逅绿洲、水泉。许多人,包括隔 代陌生的人,或许也在性情上响应过朱自清,无缘耳提面命,多在亲切的影响。他为人为文的“平常”,沟通着人世间疏离的感情。 非常之文,非常之事,世上有,但多不在强求,强求易燥,燥则易折。《论语》上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差不多是这意思。在孔夫子看来,狂狷是要互补着才好。朱自清算不上强者,性格的收敛或许注定了理想的不能圆满、注定了低调的人生,只能于有所不为中有所为。这倒也落得难在身后有一本不平淡的传记,或者说正像他的文章、生业都缺少非常的主题材料。然而平常之于他,未始不难。所以好多年,他常在寂寞困愁里,一首《盛年自怀》写着:“前尘项背遥难忘,当世权衡苦太苛。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蹉磨。” 五四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后来不能不各自须寻各自门。在“蹉磨”中做着,努力着,这是朱自清选择和实践的一路。同好的还有叶圣陶、夏尊、丰子恺、刘半农、郑振铎、闻一多、俞平伯、宗白华、沈从文诸位,大致相知相沫,服务于教育、文学、出版,可以说,偏于文化学术园地的耕耘。朱自清更是在中学和大学的教坛上鞠躬尽瘁而殁。在当时,恐怕很难评价这种节制、淡泊的人世态度。然而朱先生的定力在于此,文化和人格理想也在于此。我们读其遗文,想其为人,可知他如何以踏实、持正、勤勉、厚容的质料来铺这条路。人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不媚不亢的态度投入这时代。如此,朱自清大约寄怀于顾亭林的精神??“自今以往当思以‘中材而涉末流’之戒”。即在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躬行着“博学于文” 和“行己有耻”,一面不苟且遁世,一面又“明其道而不急其功”,当然算不上时代的先锋,却也在路上留了些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更像任着1种“牛轭精神”,苦乐皆在其间。这种精神落实到文化学术上,其益处大概仍在“为非强迫的响应留有余地”。比如我们注意到在治学上取1种不武断的态度,既非“信古”又非“疑古”的“释古”取向,都同不求甚解而好言语道断的风气不相同的。 从1种望而崇高的政治意识和使命感去判断,朱自清所选择的路并非一条大道,甚至在多为慷慨激昂之气所弥漫的年代,连他本人也要惋叹走着一条“死路”,在当时和嗣后,人多以为无望。但他又不肯自弃,因为他实在是以教育和学术的传播为自己的生命了。其实,世界上原本是没有路的,或者他因为承认了一己的有限,便在这有限里来燃尽了自己。 如果以朱自清的状态来看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不论一时的兴衰,大概可以承认他们的选择本来是很有限的。多少年,读书人常在考虑进退的问题、“独善”和“兼济”的问题??“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选择的矛盾联系着身心的忧乐穷达。这似乎难以用正确或错误、积极或消极的尺子来作简单衡量。长话短说,1个平常的耕耘者比建功立业的斗士可能要显得缺乏意志与热情。然而情愿放弃担当主要角色的机会,情愿承受寂寞而耽于1种心灵的跋涉,比如自处于学术之角,亦未必不充实,不能有卓然的奉献。尽管这体现为1种退避、妥协,甚至是无可奈何的,且常与人生的问疑为伴??何来何往,生兮死兮,颇以诱惑纠缠为苦。 背影_《背影》[朱自清] -教材删去引争议 教授建议中学教材删去朱自清《背影》引争议 教授建议中学语文课本删去朱自清《背影》一文引争议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背影》中描绘的爸爸形象曾经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但最近有中学生提出了文中爸爸“违反交通规则,形象不潇洒”,应从课本中删除的看法。 2010年6月23日,知名学者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在其博客中以 《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为题,力挺这种观点。 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随后丁启阵发表了多篇文章以巩固自己的观点。丁启阵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而近代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 背影_《背影》[朱自清] -全文欣赏 《背影》原文: 《背影》 我与爸爸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奶奶死了,爸爸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爸爸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爸爸,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奶奶,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爸爸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爸爸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爸爸赋闲。丧事完毕,爸爸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爸爸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1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父亲,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爸爸是1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爸爸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本文档为【[背影朱自清]7背影朱自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942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3K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2
浏览量: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