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典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宝典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举报
开通vip

宝典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宝典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维持生命和生活所必需的和经常利用的物质。或将它理解为: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大家知道,在石器时代,人类茹毛饮血,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生产工具简陋,那时的自然资源只能是光、热、水、气和野生动植物。以后随着历史的进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相应的发展,过去许多不认识或无力开发利用的自然物逐渐加入资源的范畴。例如,由于...

宝典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宝典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维持生命和生活所必需的和经常利用的物质。或将它理解为: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大家知道,在石器时代,人类茹毛饮血,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生产工具简陋,那时的自然资源只能是光、热、水、气和野生动植物。以后随着历史的进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相应的发展,过去许多不认识或无力开发利用的自然物逐渐加入资源的范畴。例如,由于某些野生动植物可以人工驯养和栽培,土地成为劳动对象,成为人类利用的最重要自然资源。自从人类发明了冶金技术,大部分常用金属矿物因此而得到开采。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是一个有时间性的动态概念。 自然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自然资源只是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广义的自然资源则要延伸到这些自然物所赖以生存、演化的生态环境。最有代表性的广义解释是联合国环境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署于1972年提出的:“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 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如,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壤(砖红壤和赤红壤)、水和生物资源。反过来,这样的土壤条件是保证这些植被正常生长的因素,而这样的植被环境,又是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的保证。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完整环境中任何资源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整体效应的降低。又如,在西北干旱地区,气候的干旱使空气湿度小,热容量相应比较小,所以空气的温差大,温差大则风大风多,进而造 成了植被的破坏,植被的破坏使得对风的阻挡能力减弱,气候会更干旱。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分布不匀,地域性差异明显 自然资源必须占据一定的地域空间,而自然地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例如,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一半以上集中在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东南部;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大于400?的西南和东北部,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年降水量少于400?的省区;北方多煤,南方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等等。 3、利用范围和利用率取决于国家政策和技术水平 一般说来,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只要依靠正确的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其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率都可不断扩大和提高,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1、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自然环境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资源。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森林,既具有能完成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代谢功能,提供一定的生物产量和产物,可以随时间的变迁而演替,而且对它的毗邻环境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消除噪音、调节气候、保护农田草原、改善环境质量等生态效能。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由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整体的失调和瓦解,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势必影响自然综合体的整体平衡,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组成整体结构和功能的作用,以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效能,可能会很快消失,自然整体即遭破坏,甚至导致灾害。可见,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也就是利用自然环境。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统一体的前提下,开发任一项自然资源,必须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自然环境。对待自然环境的任何组成成分犹如利用自然资源一样,也必须按照利用资源时所应注意的特性来对待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基本属性为: (1)自然物质条件既是自然环境,又是自然资源,可以互相转化,具有两重性; (2)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质和量都是有限定的; (3)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之间具有相依性。 2、自然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源泉。同时,自然资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劳动资料,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营养库和能量来源。无论是作为活动场所、环境、劳动对象,还是从中制造劳动对象,都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数量、种类、组成等都会受到社会生产系统中经济政策、技术措施及人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又对自然资源利用产生巨大的作用。 可见,要使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就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正确对待作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基础的自然资源,按照资源生态系统的特性和运动规律来组织社会生产和规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二、自然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的分类是研究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基础。为了研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我们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将其分为可更新资源和可耗竭资源两大类, (一)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原生性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续发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无限资源)是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风、降水、气候、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随着地球形成及其运动而存在,基本上是持续稳定产生的。 许多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性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产甚至不断增长;在开发利用不合理的条件下,其可更新过程就会受阻,使蕴藏量不断减少,以至耗竭。有些可更新资源能够被储存起来。资源的可储存性为在不同时间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储藏可耗竭资源是为了延长它的经济寿命;储存可更新资源则是为了保证不同时期的供求平衡。 根据财产权是否明确,可更新资源可以分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1、可更新商品性资源 财产权可以确定,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并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更新资源是可更新商品性资源。例如私人土地上的农作物、森林等。这类可更新资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财产权明确 对这些资源所有者的各项权利、权利的限制以及破坏这些权利的处罚 等都有明确规定。 (2)专有性 由于拥有这些资源带来的所有效益和费用都直接作用于资源所有者,而且只有通过所有者才可交易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 (3)可转让 在双方自愿的条件下,所有资源产权可以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从而实现有效配置。 (4)可实施 产权可以保证资源免于他人的侵犯,使得侵犯产权者得到的惩罚大于破坏权利可能得到的最大好处或期望的非法收入。 2、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拥有,但是却能为任何人所享用的可更新资源是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如公海鱼类资源、物种、空气等。这类可更新资源具有下列两个特征中的一个或两个。 (1)消费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 是指某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完全不会减少或干扰他人对同一物品的消费,例如每一个人可以自由呼吸空气,同时并不减少其他人可以得到的数量。 (2)消费无排它性 是指不能阻止任何人免费消费该物品。例如在公海中某一渔民无法阻止别人前来捕鱼。属于公共物品的可更新资源是非专有的。非专有性是财产权的一种减弱,它将导致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既不能在使用者之间对分配和利用资源起调节作用,也不能为生产或保护资源提高收入提供刺激作用。这种可更新资源配置的结果是可更新资源开发过度,以及在管理、保护和提高生产能力方面投资不足。 (二)可耗竭资源 可耗竭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非续发性自然资源、耗竭性资源、有限资源)是指: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这种自然资源是在地球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形成的,质与量是有限定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旦生物种消失,就不可能再复生。耗竭既可看作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状态。可耗竭资源的持续开采过程也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当资源的蕴藏量为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确切地说,当开采成本过高,使市场需求为零时,尽管资源蕴藏量不为零,也可视为资源耗竭。 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资源产品的效用丧失后,大部分物质还能够回收利用的可耗竭资源是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这主要是指金属等矿产资源。如汽车报废后汽车上的废铁可以回收利用。不过,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程度是由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只有当资源的回收利用成本低于新资源的开采成本时,回收利用才有可能。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的开采储量能够通过一些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增加。这些经济条件的变化虽然可能具有多种形式,但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使得以前不具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变得有开采价值。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当价格上升时,会刺激生产者去勘探潜在的资源,或者开采低品位的资源。此外,高价格还会刺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或是发现新的可替代资源。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最终仍然会耗竭,但是耗竭的速率是可变的,它取决于市场需求、资源产品的耐用性和回收利用该产品的程度。除了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外,一般来说价格增高会使需求量减少;资源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对资源的需求就越少。回收利用或是通过提高产品使用率(例如重复使用的饮料瓶),也可以减少对资源的需求。回收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但不可能100%循环利用。只要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小于100%,资源蕴藏量最后就一定会降低到零。一般来说,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依靠回收利用而得到补充的数量是很低的,在任何时期,它对资源开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2、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使用过程不可逆,且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是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类资源被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如煤燃烧变成热能,热便消散到大气中,变得不可恢复了。 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耗竭速度必然快于其他资源。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一个国家利用和获得能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地位。当代社会对能源资源迅速增加的巨大需求,更加剧了这种资源的耗竭速率。尽管经济条件的变化同样可以对这类资源的开发提供刺激,但是其作用相对来说却是有限的。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其利用前景仍不确定。至少目前商业运行的裂变型核电站尚不具备资源可持续性。因为这种电站使用的燃料是铀,铀也是一种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减缓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耗竭速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自然资源的蕴藏量 关于资源蕴藏量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即已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和蕴藏量。 (一)已探明储量 已探明储量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其资源位置、数量和质量可以得到明确证实的储量。又分为: 1、可开采储量 是指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有开采价值的资源。 2、待开采储量 是指储量虽已探明,但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尚不具备开采价值的资源。 (二)未探明储量 未探明储量是指目前尚未探明但可以根据科学理论推测其存在或应当存在的资源,分为: 1、推测存在的储量 可据现有科学理论推测其存在的资源。 2、应当存在的资源 今后由于科学的发展可以推测其存在的资源。 (三)蕴藏量 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对于可耗竭资源来说,蕴藏量是绝对减少的;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蕴藏量是一个可变量。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着地球上所有有用资源的最高极限。 (四)关子储藏量的错误认识 掌握这三个概念的区别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如果把已探明储量当作是资源蕴藏量,再根据目前的资源消费水平估算地球上的资源还能使用多少年,就会得出非常悲观的结论。1934年,有人估计铜的蕴藏量(实际是已探明储量)只够开采40年。但是40年以后,即到1974年,铜的已探明储量却还能再开采57年。在1900年,含铜3%的铜矿石在经济上是可开发的最低品位。70年代最低品位可降到约0.35%。显然,这就大大地增加了世界铜贮藏量的利用。 罗马俱乐部1971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也犯有类似错误。他们根据巧妙的电子计算机模型进行研究,得出了一般的结论:许多不可更新资源不仅能用完,而且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30-50年内(大约2020年)非常突然地用完。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只有在已探明储量等于资源蕴藏量,资源消费量一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才可能是正确的。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对于大多数自然资源来说,需求会随着价格而变化,已探明储量也会继续增加。所以这种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 另一个错误是认为全部资源蕴藏量都是可利用的,即把所有资源看成是同质的,认为人们愿意为最后一个单位的资源付钱。如果价格是无限增长的,那么最后一个单位的资源蕴藏量也有可能被开采,然而价格不可能无限增加,总有一些资源由于开采成本过高,最终不会被利用。除此之外,开采资源时也还要消耗资源,特别是能源,这也会使得开采不可能进行完全。例如钨是一种非常硬的金属,用于制造金属切削和岩石挖掘的工具。开采和加工钨矿石本身也需要用钨,工具的磨损和损坏必然消耗一些钨。如果钨矿石品位低,开采会出现负净产量,则这样的资源是不可利用的。再如开采能源资源也需要消耗能源,消耗的能源大于开采的能源时,越开采则损失越大。 三、中国资源历史与现状 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地大物博”一直是中国的写照,这片古老土地上富庶的自然资源养育了中华民族,创造出一个文明国度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切与过去成为鲜明对照,沿着人类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实在是太严重了,自酿的苦酒,也只能自己吞下。例如,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资源利用历史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先秦时期,即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大地基本保持原始的状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在周朝的时候,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东北、四川、云南地区更好一些,林木覆盖高达80%,90%。战国时期,该流域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人们展开了大规模的农耕活动,足见土地资源的丰富,自秦以后由于人口增多,为解决粮食问题人们对该流域大肆开垦,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变浊。唐朝初年,就出现了所谓的“四海之内,高山绝壑”的景象,在元朝之前各个王朝都设了山林川泽保护机构,元朝则未设此机构,这对自然资源保护更为不利。明清以后,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许多林区被毁。黄河泥沙在明代含量达到60%,清代达到70%,清朝200多年间,黄河决口200多次。 下面我们看一看中国的资源状况 1、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 2 中国国土面积(陆地)为960万km,占世界土地面积的7.2%,占亚洲的25%, 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1hm,只及世界 22平均数的1,3,耕地实际面积1.33亿hm,居世界第4位,林地面积1.25 hm, 2居世界第6位,草地面积4亿hm,居世界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0.12 222hm,0.11 hm和0.35 hm,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6和1,2。 22 我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近300万km的管辖海域,500 km以上的岛屿7372个,海洋资源遭受掠夺性开发,沿海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 中国地表水资源总量2.8万亿m,全国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河川径流量为 3332.7万亿m,年均径流量为284 m,但人均水资源只有2700 m,居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到1998年底,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矿产地25000多处。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2%,列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但人均有矿产资源潜 在总值1.5万美元,居世界第53位,是俄罗斯的1,5,美国的1,8,每平方米拥有矿产资源潜在总值172万美元,居世界第24位,比美国低46%,比前苏联低43%。 2、中国资源结构不理想,质量相差悬殊 我国地处中纬度地区,南北跨纬度49?,东西跨经度62?,不仅国土辽阔,而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其中能源矿产6种;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稀有、稀土及贵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6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配套较为齐全的国家之—,为国家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厂物质基础。 尽管我国资源种类齐全,但结构却不尽理想,质量相差悬殊。土地资源中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比例高,中国境内有流动沙丘0.45亿公顷,戈壁0.56亿公顷,海拔4000米以上难以利用的高山1.93亿公顷,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达2.9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0.68%,耕地资源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40%,中下等耕地和有限制耕地占60%。草地资源中干旱,半干旱地区与山区分布面积大,质量 较差。矿产资源中贫多富少,共生伴生矿多,单一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铁矿石大型矿床仅占5.2%,但储量却占整个储量的63%。铜矿大型矿仅占2.6%,其储量却占58%。在已探明的储量中,铁矿86%是贫矿,品位在30%,35%之间,而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委内瑞拉等国的铁矿品位—般都在60%,65%以上、铜矿品位大于2%的只占6%,品位大于1%的不到30%,70%的矿品位小于1%,在美洲、非洲,却有品位很高的铜矿。我国的磷矿品位大于或等于36%的只有7%,铝土矿中铝硅比大于7的不到20%,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铝土矿铝硅比都大于7,有的达到10。 在我国一个矿床中往往有几种主要矿产贮存在一起,一种主要矿产往往伴随有几种甚至十几种有益元素。例如有色金属矿产中大多数为多组分综合性矿产,其中,有的矿种生矿占90%以上;铁矿储量中,综合性矿产占1,3左右。特别突出的是我国有一批特大型矿床,共生伴生多种有益组分,形成的是一种或数种为主的综合性矿床。 3、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制约 我国资源分布显示出明显的东西、南北分异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中国降水的70%,80%集中在6,9月份,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使我国供水和储水成本提高。我国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90%以上集中在大兴安岭向南至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而矿产资源、能源及天然草地相对集中于中西部,东西差异极为显著。从南北组合看也有很大不同。长江以北平原广,耕地多,耕地资源占全国63.9%,但水资源贫乏,只占全国水资源的17.2%,长江以南山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少,只占全国耕地的36.1%,但水资源充沛,占全国水资源的82.6%。矿产分布不均的情况也十分明显。如煤炭集中于晋、陕、蒙三省区,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8%;磷矿集中于云、贵、川、鄂四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70%。此外,还有一些大型矿床分布于我国边远地区。这种分布格局,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地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也给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 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资源组合配置不协调,给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极大制约,成本增高,效益降低。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南粮北运,给运输增加极大压力,使资源开发受到动力的强度制约。另外,许多重要矿产资源多分 布在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差,经济发达程度低,也使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由上分析可见:对中国的资源问题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要看到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资源供需矛盾将十分尖锐;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环境代价大;资源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从而加剧了资源基础的恶化。二是要看到这些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在摆脱贫困,走向工业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三是该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中国资源问题及其解决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水、土地、生物、森林、海洋和矿产等几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也是各个国家都十分关注的五种自然资源。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概述 水资源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地球水圈中多个环节多种形态的水。狭义水资源是指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通过陆海间的水分交换,陆地上逐年可得到更新的淡水资源,而大气降水是其补充源。狭义水资源是人类重点调查评价、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水资源。 1、水的分布 33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13.86亿km,但其中淡水总量仅为0.36亿km。除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足世界总贮水量的1%。这部分淡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并且具有经济利用价值。虽然在较长时间内它可以保持平衡,但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它的数量却是有限的,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上水的分布见表3-1。 表3-1 地球上水的分布 3水的分布 估计数量/km 1、海洋水 1 350 000 000 2、陆地水 35 977 800 其中:河水 1 700 湖泊淡水 100 000 内陆湖咸水 105 000 土壤水 70 000 地下水 8 200 000 冰盖/冰川中的水 27 500 000 生物体内的水 1 100 3、大气水 13 000 总水量 1 385 990 800 2、水的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都处在不断运动与相互转换之中,形成了水文循环。水循环直接涉及到自然界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以至整个地球生态都有着重要意义。 (1)水的自然循环 传统意义上的水循环即水的自然循环,它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详见第二章图2-1) 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可使地球上的水不断地得到更新,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不同水体在循环过程中被全部更换一次所需的时间(更替周期)各不相同,河流、湖泊的更替周期较短,海洋更替周期较长,而极地冰川的更新速度则更为缓慢,更替周期可长达万年以上。水的更替周期是反映水循环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水体水资源可利用率的基本参数,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各种水体的储水量并非全部都适宜利用,一般仅将一定时间内能迅速得到补充的那部分水量计作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详见表3-2。 表3-2 地球各种水体的循环更替周期 单位:年 水体类型 更替周期 水体类型 更替周期 海洋 2 500 湖泊 17 深层地下水 1 400 沼泽 5 极地冰川 9 700 土壤水 1 永久积雪和高 1 600 河川水 16天 山冰川 永冻带底冰 10 000 大气水 8天 生物水 几小时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生物水外,以大气水和河流水的循环更替期为最短。这部分水不断得到更新,是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动态平衡的淡水量。 (2)水的社会循环 水是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人类社会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抽取附近河流、湖泊等水体,通过给水系统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在此过程中, 三峡大坝 水资源污染,生灵涂炭 部分水被消耗性使用掉,而其他则成为污、废水,需要通过排水系统妥善处理和排放。 给水系统的水源和排水系统的受纳水体大多是邻近的河流、湖泊或海洋,取之于附近水体,还之于附近水体,形成另一种受人类社会活动作用的水循环,这一过程相对于水的自然循环而言,称之为水的社会循环。这所以称之为“循环”,是从天然水的资源效能角度而言的,它使附近水体中的水多次更换,多次使用,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尺度上影响着水的自然循环。 3、水的作用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以至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可调节地球气候 虽然大气中仅含全球水量的百万分之一,但大气和水之间的循环相互作用,确定了地球水循环运动,形成支持生物的气候。大气中的水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循环起着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传输作用。 (2)可改变地球表面形态 流动的水对地球表面形态重新塑造,是地形地貌形成的重要外营力作用。例如,流水与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地质作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岩石的物理风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水还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 (3)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水可以输送多种多样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和营养物质。水输送物质的形式有两种:溶解的矿物质和整体物质。大气中的各种颗粒物质可以沉降到水体,然后由水输送。因此,水可以把大气污染物从大气中消除,但同时水也可以把环境污染物输送、扩散到更远、更广泛的区域。 (4)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 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也是生物体内外生物化学发生的介质。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还可以决定动物群落的类型、动物行为等等。 (5)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不论是生活或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又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介质。人体中水 含量占体重的三分之二,为维持人的生活,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3L。工业生产、 农田灌溉、城市生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二)水资源危机 1、人类面临缺水的严重挑战 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认识中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源泉,因而没 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和爱惜,恣意污染和浪费。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已 经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已经对许多地区的人类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5月3日,一位美国妇女在摆放在 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世界水资源时 钟前陷入沉思。这个由特殊容器制 作而成的倒计时钟显示了目前人 类缺水、水污染等水资源庄况,当 人类的水资源枯竭的时候这个计 时钟就会停止摆动。目前,世 界上 有12亿人用水短缺。 (1)全球的水资源短缺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但总量不多,而且分布也很不均匀。由于受气候和地 理条件的影响,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如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降雨量少、蒸发 量大。因此,径流量很小,人均及单位面积土地的淡水占有量都极少。相反,冰 岛、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等国,以每公顷土地计的径流量比贫水国高出1000 倍以上。世界上占陆地面积40%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径流仅占全球径流的2%, 而且大部分可获得的水资源局限于几条河流:亚马逊河携带着全球16%的径流, 而刚果——扎伊尔河流域携带着非洲近1/3的河水流量。 按照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的统计,每年每人拥有的可供降水的淡水径流量, 3或称每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各个国家相差悬殊,从最高的685480m到最低的 320m。而且人口分布的位置、密度对人均水资源量有很大影响。 另据联合国最近几年的统计显示:全世界淡水消耗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15亿人严重的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3亿多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据专家们估计,在2000年,大约30个国家的占全世界20%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估计到2010年还将有8个国家加入缺水国行列。而到2025年,将会有大约50个国家的占全世界30%(即23亿人)的人口面临水危机。在淡水消费增长的同时,淡水资源污染也日益严重。 没有水,一切动植物都将停止生命活动,世界人口的激增,使得食物需求日趋升高,农村对水的需要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在世界上大部分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区域,现在正频繁发生过分抽吸地下水,以致蓄水层枯竭的事件。 (2)中国的水资源短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气候持续干旱,污染日益严重,中国不少地区出现了不断加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北方及部分沿海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标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处于缺水上下限 3(1000,5000 m/人)的中低值,总体缺水。而且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也极不均匀。 33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988 m,低于1000 m的重度缺水标准,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内陆河流域共有11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1750立方 333米的缺水紧张线,其中山东为380 m,河北为330 m,北京不足300 m,天津仅 3为150 m,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之一。更为严峻的,部分地区严重的水污染,造成合格水源减少,水质性缺水已威胁到我国业已不足的水资源供给。例如,上海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受污染影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实际可供饮用的水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为此,联合国已将中国列为全球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利部水资源司综合联合国组织和著名专家的看法,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初步确定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指标。见下表3-3 表3-3 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人均水资源量 主要问题 3性 (m/年) 轻度 1700—3000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水问题 缺水 中度 1000—1700 将出现周期性和规律性用水紧张 缺水 重度将经受持续性缺水,经济发展受到损 500—1000 缺水 失,人体健康受影响 极度 ,500 将经受极其严重的缺水,需要调水 缺水 2、水资源危机原因 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一是自然,二在人类。 世界淡水储量本身不多,自然分配不平衡,淡水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不一致,从而造成人均淡水占有量的差别。一度发达国家曾经批评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 家,人口多耗水量大,我们并不否认这个事实,但统计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人 333均耗水量为1217 m/年,中等收入国家为532 m/年,而低收入国家则仅为498 m/年。所以,尽管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耗水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因此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应负起责任并承担相应义务。水资源危机,天然因素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但人为因素是主要的。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水的需求量大增,在不认识或不重视水资源的生态特性情况下制定出违反生态规律的发展方针和政策,从而导致掠夺式开发、浪费式利用、混乱式管理,使水资源日渐枯竭,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有偏差 长期以来头脑中充塞的是“廉价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真实而深刻的认识,缺乏危机感。 (2)缺少全局调控 这特别是对几个国家共享的水资源应作以公平而合理的分配。 (3)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落后,没有讲求资源优化配置,许多地区工业发展集中在高耗水类型的冶金、化工、造纸、电力、印染等行业上。 (4)水的价格与水的价值不符 多数情况下水资源属于公有资源,长期以来的低水价和无限制用水,使水资源过度利用而得不到节约与保护。农业用水不科学,企业也不愿为节水投资。 (5)浪费严重 由于以上4个方面的原因,就决定了淡水资源浪费严重,清水长流的现象随处可见。 (6)过度开发导致枯竭 掠夺式的开发仅能支持一种脆弱的暂时繁荣,水资源迟早会耗尽,得不偿失。 (7)水质污染加剧水资源危机 白沫黑水这种恶性循环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导致没水的地方缺水,有水的地方也缺水——缺少合格水源。 环境专栏 中国缺水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亿m3,居世界第6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1995年的人口计算为2238.6m3,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也是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为世界第109 位。人均水量少于2000m3的,国际社会称之为严重 缺水边缘。中国有9个省(市、区)的人均占有水量为500m3。中国600个城市中缺水的近400个,严重缺水的为108个。 环境专栏 中国水污染严重 水利部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全国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在水利部门对全国评价的近十万公里长的河流中,被污染河长已经占半数,其中有4万公里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400公里河长鱼虾绝迹,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河流已变成排污河,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主要湖泊的26%已达到富营养化,严重威胁供水安全和渔业生产。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已经是制约世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将直接牵系着全球几十亿人的切身利益,牵系着人类社会的荣辱兴衰。 目前,人类避免水资源危机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控制人口增长 只有控制住人口数量,才能削减人类对水需求的紧张形势。 (2)改变观念 切实把水作为一种稀有资源来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渗漏,循环用水。 (3)运用高新技术 代替或改进传统的工农业用水方式用比较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农业漫灌技术,现代工业应该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各企业自身配有净化设备,将废水改良成为农业用水。 (4)兴修水利,拦洪蓄水,植树造林,涵蓄水源 在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影响前提下兴修水利,可以变害为利,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使用。扩大森林覆盖率即是提高了水源涵养量,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5)发展水产淡水业 变海水为淡水。21世纪很可能出现一个新型的大行业——未来水产业,各种海水淡化装置相继问世,利用核能来进行海水去盐正引起人们的兴趣。世界上出产淡化海水最多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海湾国家处理的海水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2,3,然而资金投人过大,并非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能负担得起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 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重的水问题,开展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认识。1999年水日的主题是“人人都生活在下游”,这个主题说明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影响。200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中国水日主题为“卫生用水”,3月22,28日水周主题则是“加强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资源概述 1、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而必不可少的有限资源。土地是一种自然系统和人类生产及经济活动影响的综合体,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地质、生物、土壤和人类经济活动组成的一种自然综合体。其基本属性是具有生产能力。作物产量、木材生产量、草场生产率等都是其生产能力的综合反映。如果人们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注意不断地培肥和改良土壤,土地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反之,若采取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土地生产力将会下降。 (1)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422在全球51000×10 km总面积中,陆地占29.2%,约13000万km,其中与 2人类关系最大的是可耕土地。世界上现有耕地13.7亿hm,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0.5%。对于世界居民而言,这些土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用当前世界总人 2口60亿计,人均占有2.5 hm。这个数字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太小。但是,考虑到土地的质量属性,则这些数字就得大打折扣了,所谓土地质量,从农业利用的角度来看,包括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层厚度、肥力高低、水源的远近、潜水埋深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这些属性对农业生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还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能和受地质地貌灾害(火山、地震、滑坡等)、气象灾害(干旱、暴雨、大风等)威胁的程度等。在土地质量诸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土地的通达性,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点的远近,以及道路和交通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 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这样一来,则陆地面积中大约有20%处于极地和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10%的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这4项共占陆地面积的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即限制性环境。其余30%土地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适居地,也就是可居 2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厂、交通、文教和军事用地等。按人均2.5hm 2的30%计算,人均占有0.75 hm 。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60%,70%,折合人 2均面积为0.45,0.53 hm。 (2)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土地质量较差的国家。国土面积中干旱、半干旱土地大约占一半,山地、丘陵和高原占66%,平原仅占34%。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与此同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而损失掉大片的良田。因此,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表3-4 我国土地的利用情况 2土地利用情况 面积(万km) 所占百分比(%) 森 林 122 12.7 耕 地 100 10.4 草 原 356 37.2 居住环境(公交、城镇) 67 6.9 沙漠、荒原 153 15.9 高原荒漠、高山雪原 19 2.0 水 面 27 2.8 沼 泽 11 1.2 其 他 104 10.9 2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 hm,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其中耕地面积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7%。虽然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无休止的维持下去。 (二)土地资源危机的原因 引起土壤和土地资源危机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影响,但其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减少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有土斯有粮。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共同法则。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农业用地越来越多,而耕地日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起,全球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且减少 22步伐相当迅速,1950年全球人均耕地有5667m,1960年减至4733m,1968年为 22224067m,1974年为3733m,1979年为3200 m,1991年为2667 m。耐人寻味的是,1950,1990年间,世界人口增加整整1倍,全球人均耕地也恰恰减少一半。这表明,全球人口爆炸是构成全球人均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耕地减少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人均耕地面积小 据中国2001年环境状况公报:2001年中国耕地面 22积12761.58万hm,人均耕地面积0.10 hm,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另有园 2地1064.01万hm。 (2)耕地利用程度高 目前垦殖率已达13.7%,超过世界平均数3.5个百分点。 (3)耕地占用严重 2001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37万公顷,灾毁减少耕地3.06万公顷,同期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0.26万公顷,增减相抵增加耕地0.84万公顷。同期生态退耕减少耕地59.07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50万公顷,2001年全国耕地比上年净减少61.73万公顷。我国城镇村 22及独立工矿用地2487.58万hm,交通用地580.76万hm,水利设施用地572.96 2万hm。 (4)分布不均匀 综合气候、生物、土壤、地形和水文等因素,我国耕地大致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半干旱区、干旱内陆区和本部的青藏高原区。东南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季风区集中了全国耕地的90%。 (5)自然条件差 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其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 4242涝洼地有约400×10 hm,水土流失地670×10 hm。而且耕地地力退化迅速,加上污水灌溉和大面积施用农药等原因,耕地受污染严重,也加剧了耕地的不足局面。 2、水土流失 (1)概况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径流会冲走一些土壤颗粒。但土壤如果有森林、野草、作物或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良好覆盖物的保护,则这种流失的速度非常缓慢,使土壤流失的量小于母质层变为土壤的量。良好的植被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性状、而且可以通过根系固结土壤、阻流降水、减轻雨水冲击,缓和并分散径流。在森林茂密,水草繁茂的地方,水土流失现象很少发生,而在过度砍伐或过度放牧引起植被破坏的地方,水土流失便逐渐加重。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量的森林,草原被垦为耕地,土壤赖以保护的覆盖层被破坏。当今世界森林正以每年1800-20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每年有260亿吨土壤耕作层流失。这种人为的植被破坏是加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2)我国的水土流失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公里,风蚀191万平方公里。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侵蚀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按流失强度分,全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中度为80万平方公里,强度为43万平方公里,极强度为33万平方公里,剧烈为38万平方公里。黄河每年流出三门峡的泥沙量为16亿吨,个别年份最大输沙量达26.5亿吨,在世界上占第一位。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400公里河床上,使河床每年抬高约10厘米。这样年复一年,致使黄河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6米,有的地方甚至高出12米以上,形成了高出地面的“悬河”。建国以来,随着河床的抬高,堤防也不断增高,形成了加高堤防与河床上升赛跑 的极端被动局面,防洪能力不断降低。万一遇到大洪峰,黄河决口改道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非人力能挽回。难怪美国《公元2000年的地球》的主编巴尼干博士在两次考察了黄河流域之后感慨地说:“黄河里流动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16亿吨泥沙的流动,这已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动脉大出血了”。 (3)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造成跑水、跑土、跑肥。目前我国每年损失的土壤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刮去1厘米厚的肥沃表土(自然形成1厘米厚表土一般需100,400年),被带走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相当于我国一年生产的4000万吨化肥所含的营养量。水土流失还使河床淤高,河流通航里程缩短;湖泊和水库淤积,蓄水和防洪库容缩小,影响水库效益和使用寿命。另外,在山区水土流失常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威胁工矿企业,交通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干旱、半干旱或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 2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万km,占国 2土总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km。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每 2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建国以来,全国共有1000万hm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 (1)沙漠化 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也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一般来说,沙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减少25%以下而言的,严重沙漠化会使土地生产能力减少25,50%,而特别严重的沙 漠化减少土地生产能力50%以上。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100多个国家。 21/3的陆地面积,即4500万km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全世界每年有2700 22万hm的土地变为沙漠。在撒哈拉的南部,沙漠每年向外扩展150万km,平均 22每小时有170 hm沙漠诞生。在过去的50年中,有6500万hm的农田和牧场被掩埋在沙下,人们因此而受饥饿与贫穷,也因此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找新的家园。1977年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为5700万人,到1989年上升至2.3亿人,21世纪来临时上升至3.5亿人。目前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60亿美元。 我国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有一条不连绵分布的沙漠化弧形地带。其中,沙漠化现象较严重的是:西北乌鞘岭、贺兰山以东;中蒙边界以南;华北的长城以北;东北的嫩江下游和白城以西地区。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 227.3%,相当于14个广东省的面积。50年来,全国已有1000万hm耕地、3523 22万hm草地和9585 hm林地变成流沙。风沙的步步紧逼,使成千上万的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几个省和 自治区尤为严重,构成了包围北部沙漠分布区。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的地区,粮食亩产才几十斤,被群众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我国每年因荒漠化千万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五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荒漠化已成为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和首要的环境问题。 (2)沙尘暴 近年来,我国北方频繁出现的沙尘天气,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方面:已知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尤其是气温和降水量的周期变化;而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等人为因素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直接导致了沙尘暴频发。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不高,加上西北人民对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沙尘暴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近,年我国西北地区因沙尘暴累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暴降尘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其覆盖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3)土地盐碱化 是指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原来不显盐碱的土地变为盐碱地的过程。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措施而引起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由此形成的盐碱土也称为次生盐渍土。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表层含有0.6%以上的易溶盐的土壤叫做盐土,把交换性钠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碱化度)20%以上的土壤称做碱土,由于盐土与碱土在分布上较为一致,很难分开,所以统称为盐碱土或盐渍土。这种土壤对一般植物来说,很难成活,因而生产率大大降低。盐渍土壤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各种可溶盐在土壤中逐渐积累的过程。气候、地形、水文地质和母质等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综合的作用。除此之外,人类的灌溉活动对盐渍土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正确的灌溉可以达到改良盐碱土的目的;反之,不正确的灌溉,主要是灌水量过大、灌溉水质不良,排水不畅等可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盐渍化。 目前,全球不也面临着土地盐渍化的威胁。研究表明,水浇地在最好的情 3况下,每年每公顷浇水1万m,就相当于在土壤中加入2,5t盐,如果不把这些盐分冲走,经过数十年就会严重危害土地。例如,5个主要灌溉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和前苏联的水浇地,在20世纪80年代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盐渍化 2的危害,其中前苏联受害面积最小,但也有250万hm,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2,; 2印度受害面积最广,达2000万hm,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36,。 我国盐渍土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黄淮海平原、东北西部平原,黄河河套平原及西部内陆地区。东部半湿润和湿润 2区的沿海地带也有一些分布。盐渍土总面积一般估计有3400万hm左右,其中 2次生盐渍化耕地约800多万hm。在新疆、甘肃、受盐渍化威胁的耕地占其耕地总面积的30,40%;内蒙河套平原耕地中,中度和重度盐渍化耕地约占其耕地总面积的50%左右。华北、华东和西北均有分布,我国也发生了大面积的次生盐渍化,据统计,50年代末,河北、山东、河南三省次生盐渍化的土地曾扩大到6000多万亩,新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1,3以上。 4、土地污染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采掘、加工、调配和消费,再以“三废”形式,直接地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间接地向土壤系统排放。当排放的三废物质过量时,就发生了土壤污染。其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把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和生产手段,随着施用化肥、农药和进行灌溉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并积累起来;二是将土壤作为垃圾、废渣、污水等废物处理场所,而使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三是土壤作为环境要素之一,因大气和水体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从而进入土壤,使其遭受污染。土壤污染物质主要有:数量大而重要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酚、苯并芘和油类等有机化合物,氮磷化肥、砷、镉、汞等重金属,钯、锶等放射元素和各种有害微生物。这些物质不仅影响土壤本身,同时影响到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最后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仅1980年,我国受“三废”污染的土地面积已达580多万hm2,受农药污染的土地面积更大。 据2000年我国环境公报,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其中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2000年,对23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万?,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九五”期间,全国农业使用农药量每年基本稳定在23万吨左右,其中杀虫杀螨剂占62.%;杀菌剂占21%,除草剂占17%,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占很小比重。目前,中国农药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产品结构不够合理,质量较低,产品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品种占70%。 另外,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占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沙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类信赖陆地生态系统从事农业、牧业、林业以及其他多种经济活动。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维持土地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土壤肥力的久用不衰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千秋大计,就我国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管理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起一个既符合生态平衡,又能充分发挥资源生产潜力的生态环境。养地和用地相结合,严禁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逐渐改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对于已退化的土地按照固有规律加以调控和治理,如采取退耕还林、还牧,渍水地发展水产养殖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健全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 通过健全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和滥占滥用耕地的风气,切实保护耕地。必须建设好人均一亩高产稳产粮田。按我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高峰 值16亿,要保护、建设好16亿亩高产稳产粮田(外加经济作物面积共约20亿亩)。实行基本农田制度是非常好的保护措施。 3、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质量和耕地生产力 开展荒漠化土地综合整治与管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防止土地的盐碱化。 4、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失言使用复合肥料和长效肥料,高速化肥品种结构,研制新品种化肥,改善化肥使用方法提倡使用有机肥;推广应用低残留、高效、低毒农药和无残留化学农膜,控制高残留、高毒性农药和高残留化学农膜的使用。 5、适度控制工业和城市用地,尽量避免占用耕地,做好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 三、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是由乔木或灌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体,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面、地下和空间的生境都有多方面的影响。森林是一种极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拥有大量的生物资源,是地球上蕴藏最丰富的生物群落,是巨大的遗传资源库。森林不仅给人类提供各种木材和经济植物,同时也是许多食物的来源。通过森林的生命活动,积极保护并不断改善着人类生存环境。这种作用渗透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构成了自然生态的平衡。森林本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它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维护好这个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一旦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中心—森林被破坏,就会引起整个生态平衡失调,招致各种自然灾害。 1、概况 2 世界森林历史上曾达到过76亿hm,覆盖着2/3的陆地,直到1862年降到 2255亿hm。目前,地球上有五分之一的地面为森林所覆盖,总面积40.8亿hm, 33总蓄积3100亿m,每年能生产23亿m木材。据国内外的经验,一个较大的国 家和地区,其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就比较好,农牧业生产也就比较稳定。当今世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滥砍滥伐森林,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全世界森林每年正 2以1800,2000万hm的速度消失,据世界粮农组织卫星测定,热带雨林现仅剩9亿公顷。 2据2001年中国环境公报,我国现有林业用地26300万hm,森林面积15900 233万hm,活立木蓄积量1248800万m,森林蓄积量1126700万m。森林覆盖率为 216.5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5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 hm, 3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5;人均蓄积量为9.048 m,只有世界人均蓄积 3量72 m的1,8。与前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森林面积、蓄积量继续保持双增长,林木的生长量大于消耗量。 2、森林资源的重要功能和巨大效益 森林作了给人类提供大量的直接产品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 森林能阻挡雨水直接冲刷土地,减低地表径流的速度,使其获得缓慢下渗的机会。森林土壤疏松,枯枝落叶层又可保水,因此林地能将全部或大部分降水储存起来,防止流失。 (2)吸收CO,放出O 森林在其生命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并222放出O。一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1000?CO,放出30?O。这对于维持空气222 清新,有重要意义。 (3)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和监测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达不断排出大量的CO、SO、HF、Cl等有毒有害气体,林木器厂可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222 气体,净化空气。人们还选择一些敏感植物,测定其伤害阀值,用以监测,指示大气污染情况。 (4)驱菌和杀菌 研究证明,橙、柠檬,园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许多林木能分泌出具杀菌作用的挥发性物质,将细菌杀死或驱逐。 (5)阻滞粉尘和减低噪声 林木枝叶茂盛,对大气中粉尘污染可起到阻滞过滤作用,较大的尘粒阻落地面,较小的被叶子吸附,据统计,每公顷树林,一年可滞尘34吨。森林还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减弱有这在的噪声。 (6)保护野生生物和美化环境 森林是许多野生生物的栖息地。同时,林木又是美化环境的重要因素。 (7)防风固沙 森林通过其林冠的摆动和树身的阻挡而降低,风速。同时,发达的根系密布于土壤中,具有保水固沙的作用。 (8)调节气候 森林通过其蒸腾作用,不断向空中散发水分。平均一棵树在一个夏天要蒸腾掉2000公升水。因此,林地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地高出15,25%,降水量也有所增加。 由于森林的上述功能和作用,其生态效益或间接效益要比所提供的木材的直接效益大得多。 3、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林业发展的总战略即总任务是:切实保护和经营好现有森林;大力造林、育林、扩大森林资源;永续、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效益,逐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宜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端正指导思想,改革管理体制 首先要认识森林资源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极端重要性,认识我国森林资源少,采育失调、长期赤字的特点,把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作为发展林业的基本指导思想。不能只注重森林的直接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巨大的生态价值,在此前提下,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把市场经济体制引入林业管理之中。 (2)做好调查设计,实行森林资源的档案化管理 森林资源的调查和设计是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应在摸清森林资源现状的情况下,应用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等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实行档案化管理(如应用GIS系统进行的类似工作)。对某地区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为类生产活动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出最佳的 管理办法 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稽核管理办法下载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下载商业信用卡管理办法下载处方管理办法word下载 ,以取得较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使森林的经营、利用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之上。 (3)调整结构布局 根据林业区划研究,以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原则,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全国分为五大区域:(1)东北、内蒙地区,以培育用材林为主。(2)西南、甘肃南部地区,以培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为主。兼顾木材生产。(3)南方9省区,以发展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为主。(4)中原地区,以农田防护林、薪炭林和四旁绿化为主。(5)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以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涵养水源的防护林为主。同时,进一步完善“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4)认真贯彻《森林法》,坚持以法治林。严禁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滥牧等,及时处理毁林案件,把爱林护林作为人人遵守的公约,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5)加强对森林的管护、防止火灾、病虫害的发生。要不断增加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6)加速培养林业人才。林业的大致方针确定之后,执行得好坏,关键在于人才。因此,要加强林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 (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概况 2全球共有25亿hm草场,其出产的产品对全球经济的食物、能源和工业部门起着重要的作用。草场为人类提供各种形式的蛋白质、能源和大量的工业原料。许多牲畜,特别是世界的肉牛、绵羊等有赖于世界各地的天然牧场(南美大草原、 东南欧和西伯利亚大草原、热带大草原等)来放牧。除家畜外,许多野生草食动物也靠天然牧场维持生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蛋白、能源和工业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给草场造成的压力明显增大,使得过度放牧已成为世界各地草场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现在很多地区的天然草场由于过度放牧或由于野生动物过分啃食以及随后发生的土壤侵蚀等,供养能力已下降。即使在农业先进国家,这种现象也不例外。 2我国有各类天然草原3.93亿hm,约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4%,占国土面 2积的41.7%,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约3.3亿hm,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以上,为耕园地面积的2倍多。但我国人均占有草地仅 20.33 hm,为世界人均面积的一半。 2中国天然草地分布较广,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1亿hm。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我国草地类型主要为: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类;暖性灌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草甸类;高寒草甸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荒漠类及沼泽类。在各类型草地中,处于温带及高寒条件下的居多,草场生产力低下。按我国草地质量评价分为五等计:一等质量最好,占全国草地面积的9.8%;二等质量次之,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5.6%;三等质量属中等,占全国草地面积的38%;四等较差,占20.9%;五等质量最差,占全国草地面积的5.7%。全国草地质量二、三等合计占63.6%。 2、草地利用、保护现状及问题 (1)草地利用、保护和建设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草地资源利用、保护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 2就。据1996年统计资料,全国已累计改良草地面积1427.8万hm,其中人工草 22地面积已超过774.1万hm;累计围栏草地面积912.9万hm。每年防治草地鼠、 2虫害面积400万hm以上,草地发生火灾面积大幅度减少。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黑龙江等省区已建立了11个草地资源保护区。草地建设为全国草地资源利用、保护奠定了基础,使牧区的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近年草地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全国草地面积较大的7省区,肉类产量占全国的18%,奶产量占全国的27%,羊毛产量占全国的53%。草地资源的利用为全国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 (2)草地利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然草地生产力低 目前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60%以上是属于低产草量的草地。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单位面积草地产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中国草地单位面积的产值只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10,美国的1/20,荷兰的 221/50。以羊单位所需草地面积计,美国0.2 hm,新西兰0.09 hm,澳大利亚0.85 22hm,中国平均为1,1.3 hm。 ?草地资源退化严重 据我国2001年环境公报:中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原面积已达13500 22万hm,并且每年还以200万hm的速度增加。天然草原的面积每年减少约65, 270万hm。草场退化和植被破坏使草原质量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末与90年代初比较,北方天然草原产草量下降了30,50%,载畜能力大大降低。而草原实际载畜量偏高,导致全国草原普遍超载过牧,北方草原超载更为严重,普遍超载30,50%。 ?草地环境功能减弱 伴随草地退化和草原面积的减少,草地的环境功能也在减退。近几年发生在我国北方的严重沙尘暴就是很好的例证。据2001年环境公报:“中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100万公顷。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西北地区沙漠逐渐扩展,荒漠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另据国务院公布的“另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其中草地饲用植物就有29科54种属于珍稀濒危之列,草地生物多样性功能下降,草地物种的减少或灭绝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损失。 3、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合理放牧并进行草地封育 根据不同的草地类型及其不同的生产力,做好草地放牧利用规划,以草定畜,防止超载。尽快落实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扭转牲畜私有、草场共用的不协调作法。对那些过度放牧而严重退化的草地进行复壮和天然更新,适当地封育,时间最少1,2年,在封育期间可实行轮牧。 (2)建立草库仑 草库仑是牧区合理利用草地和改良草地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只要建设和管理得当,其效益是很显著的。 (3)严禁盲目开荒 在我国西北部地区,草地土壤母质多系疏松的砂黄土,加之多风少雨,草地开垦后,粮食产量每公顷只有几百公斤,干旱时更低甚至颗粒无收,这样不仅丧失了草地,还引发严重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因此,要加大退耕还牧的力度。除此之外,还应严禁大量樵柴和铲草皮。控制滥挖甘草对草地的破坏。 (4)进行草地改良并建立人工草地 进行大面积的草地改良是提高草地生产力和解决饲草不足的途径之一。改良的主要方法是补播、灌溉、施肥、翻耕、清除残留枯杆和消灭毒草。 (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概况 所谓野生动植物是指非人工驯养、种植的动植物。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是经历了约40亿年的历程演化而来的。从约30亿年以来,生物逐渐进化并趋向多样性。新物种的形成伴随着旧物种的灭绝。整个物种经历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今天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物种灭绝是生物进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今天,物种自然灭绝和自然形成的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但是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物种形成和灭绝除受自然因素制约外,更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最近400年来,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出现了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严重现象。进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活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种类、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程度,它通常包含三个不同层次的多样性:一是遗传多样性,它是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含在栖居于地球的植物、动生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二是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化,估计在500,5000万种之间;三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生物圈中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有关, 也与生态系统内部由于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所引起的极其丰富的多样化有关。 (2)生物多样性的丰度 据估计,地球上现在生存着的500,5000万种生物中,订名的仅140,170万种,生物多样性末知部分仍有待于继续探索研究。在已订名的物种中,昆虫75万种,脊椎动物4.1万种,高等植物25万种,其他为无脊椎动物(昆虫除外)和微生物。 我国地域辽阔,生物种类繁多,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度占世界第8位。有高等植物30000种,占世界的10%,居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种;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的14%,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均属世界前列。属于中国特有的高等植物17300种,脊椎动物667种。中国湿地面积共63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7%,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以上,列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2600多万公顷,包括沼泽1100万公顷,湖泊1200万公顷,滩涂和盐沼地210万公顷。 我国在纬度上地处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在经度上由于距海洋的远近不同,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再加之全国山地众多,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自然环境复杂。因此,我国形成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据统计,我国有森林生态系统16大类,185类;还有4大类草原生态系统,7大类荒漠生态系统和各种高山植被系统等约460多类生态系统。 陕西省秦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及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全区有林地面积2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74%,活立木蓄积1.9亿立方米。秦岭地形复杂,气候适宜,具有多种生物繁衍的条件,是我省生物多样性的精华所在。据统计,共有种子植物2940种,苔藓植物311种,蕨类植物270种。这些植物中有28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且大多为中国古老科属和孑遗植物。秦岭山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在这些野生动物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1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32种。被称为“东方瑰宝”和“国宝”的朱寰和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濒危动物主要分布在这个地区。朱寰由1981 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目前的200多只;大熊猫约240只以上;金丝猴在4400,4600只之间;羚牛约有2500只以上。 (3)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 人类的主要食物用作物、家禽、家畜均源自野生祖型。 ?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 发展中国家80%的人依靠野生动植物来源的药物治病,发达国家40%以上的药物依靠自然资源。 ?为人类提供各种工业原料 如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 ?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 为人类繁殖良种提供了遗传材料,用它作为外源基因,可培养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生物新品种。 ?生物多样性为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持水土,促进重要营养元素的物质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的现状和原因 (1)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的现状 当今物种和生态系统所受的威胁是有记载历史以来最大的。所有这些威胁实质上是由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管理不当所引起的。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野生动植物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据近二千年来的记录统计,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其中1/3是十九世纪以前消失的;1/3是十九世纪绝种的;1/3是近五十年以来被消灭的。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5万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处于绝灭的危险中。人们预测,若不采取紧急的保护措施,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将会有50,100万种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自解放以来基本灭绝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豚鹿、白臀叶猴、朱寰、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杨子鳄、黑颈鹤、象等20种鸟兽正处于灭绝之中。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地采集而面临枯竭。如干旱地区的甘草等。许多果树、蔬菜的野生种源也近乎绝灭。淡水鱼的天然捕捞量也大大减少。 环境专栏 地球上每小时一个物种灭绝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平均每小时就有一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物种灭绝速度非常惊人。 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人为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 (2)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生境交替 人类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加剧;人口的迅速膨胀;人类对食物、住房、矿物、能源、工业产品和娱乐活动的迫切需求,正在以前所末有的规模和速度增长着。由此加速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了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丧失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从而减少了野生物种数量。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野生生物的生存造成重大威胁。酸雨、臭氧层耗竭、全球气候变暖、大量使用农药等,改变全球水分平衡,改变全球大气、土壤 的化学成分,从而改变物种生境,导致物种灭绝。 ?过度收捕 人类过度掠夺,滥采滥捕,导致某些物种种群灭绝。世界珍稀野生生物走私,是仅次于毒品和军火的第三大国际性走私活动,每年走私额逾50亿美元。1987年我国走私到日本的麝香达700多公斤,而700公斤麝香需10万多头麝。 偷猎者使用现代交通和武器,进行大规 模的只取皮不谋肉的团伙盗猎活动。而 且手段极为残忍,在猎杀藏羚羊后往往 就地剥皮,而将其尸体抛在野外。对于 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地球的财富,更是我 们人类的伙伴,切望避免,当我们的后 人需要了解藏羚羊时,却只剩下皮毛、 标本和照片~ ?引进物种 盲目引进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目前我国大约已有37个外来入侵动物种,90个外来入侵植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单一种植 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发展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但只是利用了极少数栽培种,这本身对生物多样性就构成了威胁。 3、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般有两个方法。一是就地保护,多用于保护特殊的种群或整个生态系统。另一种的迁地保护,多用于保护种质或种源。 (1)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主要是通过区域的生物区系调查和分析,确定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禁猎区等,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的办法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是生物多样性代表的物种,且种类比较丰富的区域;二是生物特有种多的区域;三是保存完好的、具有特殊生态系统类型的区域。 (2)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和完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生物繁殖或驯养中心、种子库来完成。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据2001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我国目前有自然保护区1551个,其中国家级171个,省级526个,市级269个,县级58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989万公顷,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为12.9%。有珍稀濒危动物繁殖场1402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86个,生态示范区试点地区和单位215个,已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数82个。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并对解决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确定了更加严格的监控、防范措施。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同年,国家还颁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为中国今后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提出全面指导意见,并将对长江流域湿地、黄河流域湿地、东北三江和松嫩平原湿地、高原湖泊湿地、沿海湿地、澜沧江流域湿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等实施保护和恢复工程措施。至2000年,我国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69个,其中,国家级18个,省级20个,地、县级31个,总面积达13000多平方 公里。保护区类型有海洋海岸生态系统、海洋自然遗迹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浙江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被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概述 矿产资源是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和近期内,我国社会生产所需的80%左右的原材料、95%左右的能源、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和30%以上的饮用水来自矿产资源。矿产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概念,矿产是在目前科技和经济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矿物(矿物质)或其结集体——岩石。我国矿产资源法中指出:“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般可分为能源、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三大类。 1、全球矿产资源 全球的矿产资源储量到底有多少,储量的确定与工业技术和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有关,其数字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发布的数据,可以对全球的矿产资源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详见下表3-5。 表3-5 世界部分固体矿产资源量统计结果(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1998年年报) 矿种 储量 储量基础 1998年产量 金 4.5万吨 7.2万吨 2400吨 银 28万吨 42万吨 16200吨 铜 3.4亿吨 6.5亿吨 1190万吨 铁 1600亿吨 740亿吨 10.2亿吨 铅 6600万吨 14000万吨 308万吨 锌 19000万吨 44000万吨 780万吨 工业金刚石 5.8亿克拉 12亿克拉 5900万克拉 铬 37亿吨 76亿吨 1260万吨 锡 770万吨 1200万吨 21.6万吨 钨 200万吨 320万吨 3.35万吨 稀土 1亿吨 1.1亿吨 66500吨 铝土矿 250亿吨 340亿吨 1.25亿吨 铂族金属 7.1万吨 7.8万吨 280吨(铂+钯) 钾盐 84亿吨 170亿吨 2490万吨 世界上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金刚石等固体矿产为例,其资源量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几个国家或地区。如全球铬矿资源储量的82%、铂族金属储量的89%和黄金储量的41%分布在南非,钨矿储量的43%和稀土金属储量的42%在中国,27%的铅矿储量分布在澳大利亚,26%的铜矿储量分布在智利。 2、中国矿产资源 地质勘查工作证明,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9种,水气矿产3种。已发现矿床、矿点20余万个,如果把某些建筑材料矿产,如花岗岩、砂岩等也包括在内,矿床数量将更多,平均每10000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有200多个矿床、矿点。已发现的油气田400余处,固体矿产地约2万个。40多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 中国矿产资源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根据45种主要矿产探明储量同世界比较,具有优势的矿产有钛、钒、钨、锡、锑、汞、稀土、钽、煤、磷、萤石、石墨、菱镁矿、膨润土、芒硝、重晶石等近20种;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锌、铝土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珍珠岩等5种;我国稀土矿产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素有“稀土王国”之称;钨和钛铁矿探明储量均占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 锡、锑、钼、磷、石墨、萤石、重晶石、菱镁矿等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矿产开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各种经济成分的矿山企业28万多个;1995年僵矿石采掘量51亿吨,全国初级矿产值4636亿元;1996年全国原油产量1.57亿吨,天然气产量201亿立方米。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环境问题。在开发矿产资源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并呈发展趋势。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治理与防止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方面有明显的进展,在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过程后,走向了防止与治理结合的道路。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状况所限,大多是处于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矿产资源,破坏环境的势头有增无减。我国目前也处于这种状态,局部有改善,总体还在恶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酸雨严重 我国能源结构75%是煤,而绝大部分燃煤未经脱硫处理,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2、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我国地下水资源不足,但矿产开采需要疏干排水,每年仅采煤排放的矿井水就达到22亿吨,同时,选矿又需大量用水(每选1吨矿,约需5吨水),使地区周围地下水供需失衡,水位大幅下降,全国300多个缺水城市,矿业城镇就占了80%。由于大量排放有害矿井水及选矿厂排放的含有重金属和化学药剂的废水,对水系及土地造成了直接污染。另外,还造成地面裂隙、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3、挤占土地 据1994年调查,全国矿山开采占用土地总面积586.7万公顷,全国矿山破坏土地面积约为156万公顷。自1957,1990年,因矿山占地而损失的耕地就占全国耕地损失的49%。全国矿山占用林地约105.9万公顷,占用草地面积26.5万公顷。另外,巨量的尾矿及采剥排弃物,每年超过5亿吨,截止1993年,据统计,累计已存放约70亿吨,直接占用和破坏土地1.7,2.3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以200,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4、堆积尾矿,污染环境 矿山的尾矿及固体废弃物除破坏原始地表,占用土地外,还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如破坏植被,造成空气、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沙化、盐渍化,有毒成分造成水体污染、尾矿坝失修而造成的崩塌淹没村镇与农田等。 (三)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是以矿产资源的持续供给、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减低环境代价为前提,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总目标是:达到保持资源增长与资源消耗基本平衡,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地进行矿产资源管理与保护,提高单位矿产资源的国民经济产出率,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矿产资源消耗水平;健全政策与法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决策机制和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矿产资源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把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勘查工作及各项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控制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于法律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1、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建立地勘工作新体制 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地质条件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急需的主要矿产有相应的探明储量和地质资料。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对策,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由国家承担;商业性的地质工作进入市场,由企业来承担。 2、建立矿产资源的资产化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有效地抑制对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保证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涉及国家的安全,在和平时期为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稳定,除了本国的政治因素外,获取足够的资源保证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战争期间,关键性的战略矿产资源更是国家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因此,必须有严格的矿产资源储备的制度与系统。 3、提高对矿山“三废”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努力做到矿山尾矿、废石、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和对周围环境的“无害化”;实现矿山闭坑后,矿山环境整治、复垦工作的制度化。 4、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使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勘查工作及各项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5、依靠科技、推动找矿 要加强矿产资源形成的基础理论与规律研究,进行矿床地质科学与其他基础地质科学和基础学科的交叉,联合研究,建立更接近客观实际的成矿理论,更有效地指导找矿。 第三节 能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一、能源概述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状况是衡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能源与能源资源 能源是指可以从中取得能量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热、光、动力、电力等的自然资源。能源资源是指自然赋存的已查明的和推断的富集能源。这些资源需要在经济上有开发利用价值,或在可预见的暑期内有经济价值。已探明的或估计可以经济开采的能源资源称为能源储量。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发表的世界能源调查,各种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资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能潮汐能等。在日常生活中,按其形态特征或转换和利用的层次,人们又将能源进行了各种划分。主要有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再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常规能源等。 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如水能、原煤、原油、天然气、铀矿以及生物质能、太阳能等。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等。一次能源根据其能否循环使用和不断得到补充,又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用后又能复生的能源,包括水 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而原煤、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又称化石燃料)是不能再生的,称为非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另外,人们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称为常规能源,相对常规能源而言,利用新技术或新材料而获得的新的其他能源,称为新能源。新能源一般属于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含潮汐能)、地热能和氢能等。 (二)世界能源利用发展状况 自从原始人发现使用火以后,能源开发利用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代,由于能源技术的重大突破,即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等的发明和应用,促使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按此将人类在能源利用上分为三个时期: 1、薪柴时期 利用薪柴使人类摆脱了完全依附自然生存的状态,开拓了物质文明的新局面。薪柴的广泛使用,适应了以刀耕火种为特征的早期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 2、煤炭时期 18世纪,人类学会了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发明了蒸汽机,引起了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进入工业社会,并促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3、石油时期 20世纪20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了能源利用上的第二次转变,这次是由以煤炭为主导转向了以石油为主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东、北非、西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坡、东南亚等地相继发现了一批大的油、气田,石油产量逐年增长,在一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加。1950年世界原油产量5.39亿吨,1960年为10.87亿吨,到了1967年为18亿吨,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40.4%,超过了煤炭(38.8%),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石油时代。目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有石油为首位。由于天然气及水电、核能以及其他再生能源的兴起,人类社会目前正处在新的能源转变的过程中。 (三)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中国能源资源丰富,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也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建国以来,能源的勘查、开采、加工、运输与利用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能源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几十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加强能源这一基础工业部门的建设,各种常规能源的生产在过去极其薄弱的基础上有了数十倍、上百倍的增长(见表3-6),从而使中国跨入世界重要能源生产国的前列。现在已形成一个以煤炭为主、多能互补、规模宏大、布局较为合理的能源工业体系,基本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78,1995年间,以年均4.3%的能源增长率支撑了国内生产总值10.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表3-6 中国能源产品产量的增长 年度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发电量 其中:水电 (百万吨) (百万吨) (亿立方米) (亿千瓦小时) (亿千瓦小时) 1949 32.43 0.12 0.07 43 7 1952 66.49 0.44 0.08 73 13 1957 130.73 1.46 0.70 149 48 1965 231.80 11.31 11.00 676 104 1978 617.86 104.05 137.30 2556 446 1980 620.13 105.95 142.70 3006 582 1990 1079.20 142.04 153.00 6212 1267 1995 1298 148.88 174.00 9960 1867 2、以煤为主,多能互补 我国能源结构呈现以煤为主,多能互补的总格局,在以煤炭为主的基础上, 几十年来我国努力发展石油、天然气、水电与核电。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曾达 1980年);水电逐年增长,至1996年已占6.2%,核电也得到了发展;到23.8%( 在农村和边疆地区再生能源也有了进展。这样,我国就形成了以煤为主、多能互 补的能源工作体系。 3、能源生产和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主要依靠国内能源资源,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 需求。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1953年为5200万吨标准煤,1995年为12.39亿吨 标准煤。1949年煤炭产量3200万吨,1995年超过12.98亿吨,增长40倍,居 世界第一。原油1949年产量仅12万吨,1995年达1.49亿吨,增长1240倍。 1997年达到1.6亿吨,居世界第五位。1949年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1995年 达1.0万亿千瓦时,增加230多倍,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达到1.16万亿千瓦 时。 4、能源供应总量不足,单位产值能耗高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但中国人均消费量却很低,1993年 为943千克标准煤,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7%。同时,中国单位产值能耗不但远高 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95年,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3.97吨标准煤,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4倍,甚至比印度也高出50%以上。因此,不断增加能源总量供应,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展节能活动是能源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5、对环境的污染和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当今世界少数几个一次性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5%左右。全国75%的工业和动力、80%的民用商品能源来自煤炭。煤炭占用了铁路运力的42%、公路的25%和水运的20%,全国大部分大气污染和相当一部分水污染直接或间接来自煤炭的燃烧与加工(1992年全国SO排放量1685万吨,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其中的90%和70%2 是烧煤造成的)。预计今后二三十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有质的改变,也就是说能源需求的增长仍将主要靠增产煤炭来满足。这样,将必然继续加大煤炭对运输、环境的压力。寻找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已势在必行。 二、中国的能源资源特点与未来能源发展战略 为了保证我国未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制订正确的能源发展战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制订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情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到有关的国际环境。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能源资源大国(从总量上看,见表3-7),必须基本上立足于本国资源,但也要合理进口国外资源。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必须既要从全国角度搞好宏观能源平衡,也要因地制宜并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处理好能源供应与利用问题。 表3-7 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及其构成 能源生产构 成(%) 总量(万 年 度 吨标准煤 炭 石 油 天然气 水 电 煤) 1950 3174 96.72 0.91 0.03 2.33 1955 7295 95.92 1.91 0.03 2.15 1960 29637 95.64 2.51 0.47 1.38 1965 18824 88.00 8.59 0.78 2.63 1970 30990 81.56 14.14 1.23 3.06 1975 48754 70.59 22.60 2.41 4.39 1980 63735 69.50 23.75 2.98 3.77 1985 85546 72.83 20.86 2.01 4.30 1990 103992 74.20 19.00 2.00 4.80 1995 123941 74.80 17.20 1.90 6.10 水电折算标准煤价值计算,为每万瓦小时折4.04吨标准煤。 1、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性。 煤炭资源分布的面积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赋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在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的大区中有相对较富的省份,如东北区的黑龙江,华东区的安徽,华中区的河南;而在能源比较富裕的大区中又有相对贫乏的省份,如西北区的甘肃,华北区的京、津两市。从分省探明储量看,超过1000亿吨的有山西、陕西、内蒙古;200,1000亿吨的有新疆、贵州、宁夏、安徽、云南和河南六省区,合占人国的25.3%。 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合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最大的省区是黑龙江(占全国31.8%)、山东(18.6%)、辽宁(12.7%)和京津冀(12.7%),其次是新疆(8.1%)、河南(4.4%)等。 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在西部和中南部,在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量(3.7亿千瓦)中合计占到93.2%,其中西南占67.8%。占全国10%以上比重的省份有四川(26.8%)、云南(20.9%)和西藏(17.2%),其次为湖北、青海、贵州、广西,各在3%,8%之间。 全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占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就省区而言,北方大多数省份以煤炭为主,而南方一些省份则以水力资源为主。在省内能源结构中水力比重在80%以上的有西藏、浙江、湖北、四川、福建,50%,80%的有广西、广东、青海、江西、湖南和云南。能源资源结构具有综合性特色的省份很少,但油气资源占相当比重(超过10%)的有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和京津冀。 人均能源资源量是衡量能源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按照可开发资源数量计算,全国人均246吨标准煤。以大区论,西北达695吨,华北682吨,西南367吨,均有一种或数种能源特别丰富,具有全国意义。分省区看,西藏、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均超过1000吨,青海、云南均超过500吨,可算为最富裕省区。而另一方面,广东、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吉林、广西均在80吨以下,可视为极贫乏省区。 2、能源资源分布同消费分布脱节 无论从第一能源种类或能源总体看,其分布与消费区的分布都很不一致。尽管在能源相对贫乏地区努力进行资源勘探和加大开发强度,有的地区甚至在全国能源生产中的比重已高于其资源比重,然而由于主要经济发达省市几乎都是能源相对贫乏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如华东区三省一市,能源资源只占全国5.4%,通过加大两淮徐州等煤田的建井规模和较充分地开发浙江水电,一次性能源生产的比重仍只占全国的4.2%,而能源消费量却要占到全国的11.4%。华南的情况同样突出,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量分别占全国2.3%,2.6%和7.0%。华中的能源消费量也超过生产量。以上三区合计要消费全国能源的1/3(见表3-8),他们的供需缺口主要靠华北甚至东北(供油)解决,需长途运输,诸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及其周围等能源集中消费区均离北方和西部主要能源基地一二千公里以上。即使在能源富裕的东北与华北,主要消费区如辽中南、京津唐,由于能源消耗量十分集中,也需要由黑龙江、 山西、内蒙古远途输入能源。因此,能源由北而南和由西而东的大量运输将是长期存在的基本态势。 表3-8 中国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1990) 可开发能源资能源生产占全能源消费占全 地区 源占全国(%) 国(%) 国(%) 华北 35.5 38.1 25.2 东北 5.8 21.0 16.9 华东 5.4 4.2 11.4 华中 7.3 13.4 15.0 华南 2.3 2.6 7.0 西南 23.7 10.5 10.6 西北 20.0 8.4 7.8 3、中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 展望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性考虑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1)全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各个部门厉行节约能源。8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起了主导作用,其贡献率约60%,70%。今后技术进步将是推进节能的关键因素。应力争主要产品和终端用能设备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不迟于下世纪中叶要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预测1990,2050年年均节能率可达3.3%。应在一次能源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开采、运输与加工的效率,从整体上把我国能源工业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2)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充分利用水能,积极发展核电和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逐步改善能源结构。根据我国资源特点,煤炭将继续占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要完善现有的煤炭基地和加快建设新的煤炭基地;适应消费趋势,增产煤炭;大大提高煤炭工业技术水平与原煤入洗比例。 努力查明更多的石油储量,以保证东部油田稳产和西部油田的增产;在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争取有更大的突破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电力是整个能源系统的中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超前地位,要加速国民经济的电气化,大幅度提高人均用电水平。为此,一次能源尤其煤炭消耗中用于发电的比重要大大提高。经济上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争取在2050年前基本上开发完毕,建设更多的骨干电厂(包括核电站),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电网。 (3)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大量进口油气。我国在实现石油自给的基础上1973年开始出口原油,最多时达3000多万吨。随着国内需要量的迅速增加,1993年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华南、华东能源消费量大而本区资源贫乏,但地处沿海,从国外输入油气比起由北方远距离输送煤炭更为经济合理,也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东北能源消耗量巨大,煤炭依靠关内调入以弥补不足,石油生产将处于递减状态,由俄罗斯输入油、气也是一个可能的来源。 (4)完善能源输送体系。我国已建成了一个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担负了沉重的能源输送任务。鉴于今后跨省区的煤炭供应基地更将集中于“三西”地区,北煤南运与西煤东运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我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接替基地将在大西北,而当前运输中又存在着动力不足、运输系统不协调不配套、无效运输严重等问题,为此必须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交通建设,重点是加快晋陕蒙煤炭大规模外运和西北石油外运问题,争取在下世纪初期在全国形成一个大能力和现代化的包括多方式多通路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因地制宜、各尽所长、联合运输、协调发展。 (5)加强能源科技研究,推行洁净煤计划,减轻环境压力。能源开发,无论是提高勘探水平和最大限度增加可采储量,无论是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深化节能,以及治理主要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都需要加强科技工作。鉴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消耗的绝对数量只能是有增无减,唯一可能的选择是发展洁净煤技术(CCT),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并促进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CCT主要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煤炭气化、循环流化床燃烧、电站脱硫、煤气化联合循 环发电、煤炭液化等,应分别情况大力发展和进行研究试验。此外,要推进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探索合理解决农村人口分散地区能源问题的途径。 总之,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如果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保持不变,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资金、环境和运输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应引导全社会重视适度消费,谋求在人均能耗适度增加的前提下,改善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行低能耗、少污染的民用产品和服务,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农村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迄今尚有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除了大中城市郊区及铁路沿线或大江沿岸,交通方便可使用较多商品能源外,大多数乡村只能依靠电力照明和主要仰仗生物质能充当生活用能来源。甚至还有7000多万人尚未用上电。根据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与农村人口分布情况,解决农村能源的途径只能是因地制宜与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同增加商品能源供应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尤其在生活用能方面更是如此。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 (一)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能源。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国生物质能消费总量为2.3亿吨标煤;而据1987年调查,全国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达4.5亿吨标煤。主要是: 1、秸秆 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1992年全国消费量约1.35亿吨,约占农村全部生活用能的42%,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下游平原各省区,秸秆消费比重更大。秸秆资源大致与当年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收获量相当,由于其具有多种用途,不宜过多地用于炊事,而且其直接燃烧效率甚低,但在相当时期内作为主要生活用能来源的情况尚难改变,应全面推广节能炉灶以提高热效率。 2、薪柴 在南方山区和北方林区是比较普遍的燃料,1992年全国薪柴消费量0.93亿吨标煤。据有关调查估计,全国林种合理的薪柴提供量为1.4亿吨,合0.8亿吨标煤,但地区差异很大。云南、福建、黑龙江三省农区的薪柴自给程 度每年达6,7个月,湖南、浙江、四川、广东则只有2,3个月。大国营造薪炭林,特别在水土流失区,既可提高薪柴自给率,又有益于水土保持。 3、人畜粪便 全国每年约有1.8亿吨,折合0.9亿吨标煤。当前利用率很低。许多牧区畜粪是重要燃料,农区除主要用于沤肥外,用于造沼气的逐步增加。 4、沼气 对解决中国农村能源问题能起很大作用。经多年不断试验、改进与推广,户用沼气池到1994年约有540万户,可提供每户家庭用能的50%以上;在长江流域各省发展较快,其中四川名列首位。大中型沼气池也可同集中处理农业废弃物、工业有机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相结合,产量稳定,便于集中供气;尤其是结合禽畜场、酒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的环境治理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兼具经济与环境效益,是沼气发展的方向。有关部门规划,通过加速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更新换代,将使全国沼气年供应量由1995年的12亿立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22.6亿立方米和2010年的40亿立方米。 (二)风能 我国风能蕴藏量相当丰富,可开发风能总量达1.6千瓦。风能最丰富的地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边境一带和浙闽海岸带,其次为新疆的北疆、东疆和东北松花江下游地区。在新疆、内蒙古、辽东半岛、广东(南澳)等地。 迄今为止,我国对待风力发电主要是从解决草原牧区分散住户的能源问题出发,因而以开发和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为中心。但同时也考虑在部分风能丰富并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不远地区集中开发风能机组群,从而形成重要电源点并入电网运行的可能性。如在乌鲁木齐东南45公里的达坂城地区约1600平方公里范围内,以其中1/4土地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则可设置400万千瓦的设备容量。1997年达坂城风力发电总厂总装机容量已达5千万千瓦以上。计划目标到2000年达到10万千瓦,2020年达100万千瓦。风能发电不仅是干净的能源,而且由于风速的季节变化(冬春特强)和昼夜变化(午后开始到夜里风力强),有利于和水电的季节调节和一日之内的负荷调节。因之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和乌鲁木 齐电网联接。为此应在继续发展小风电机组的同时,集中力量开发200千瓦以上的风电机组,加快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 (三)小水能资源 小水能资源是指装机容量在2.5万千瓦以下的水力发电资源。据初步调查,全国可开发小水能资源为7310万千瓦,其中西南占46.8%,中南占21.8%,华东与西北各占13.2%。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小水电装机容量1442万千瓦,占可开发资源的20%。全国有1104个县的可开发小水能资源超过1万千瓦,其中499个县为3,10万千瓦,134个县在10万千瓦以上。全国有半数山区县可以开发利用当地小水能资源。同时,这些水能资源又主要分布在大电网覆盖面以外的地区,因此小水电既是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作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 多年来小水电装机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其在农村用电总量中的比重保持在15%上下。以小水电为主的县达650个左右,占全国总县数的27%。规划到2000年全国小水电装机要达到2000万千瓦,2010年为2800万千瓦。 (四)太阳能 我国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各地辐射量为930,2330千瓦/(平方米?年),全国有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而以西北及内蒙古中西部、青藏高原地区最为丰富。 多年来太阳能利用逐步推广于广大城乡,尤以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受到农民的欢迎;城镇建筑中也开始结合安装太阳能设施;太阳能电池正在研制和改进。今后应积极扩大太阳能的利用领域,把推广应用节能型太阳能建筑、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系统等作为重点。此外,对地热、潮汐能等资源,也应在其蕴藏丰富的地区积极扩大开发利用规模。总之,只要全面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我国农村能源问题就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满意的解决。
本文档为【宝典第四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