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市会展业开展统计报告内容提要:会展业是指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效劳的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接待会议及展览的场所和举办会议及展览的单位。2003年1月,市统计局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市分会、市开展方案委员会、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五家单位共同开展首都会展业调查,旨在反映该行业开展现状,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会展业开展的相关政策和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提供依据。  会展业作为都市型的朝阳产业,是市场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业带百业的效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相关...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
市会展业开展统计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内容提要:会展业是指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效劳的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接待会议及展览的场所和举办会议及展览的单位。2003年1月,市统计局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市分会、市开展方案委员会、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五家单位共同开展首都会展业调查,旨在反映该行业开展现状,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会展业开展的相关政策和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提供依据。  会展业作为都市型的朝阳产业,是市场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业带百业的效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开展。会展业会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为摸清全市会展业家底、了解和掌握市会展业的开展情况,市统计局会同市贸促会、市计委、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单位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会展业统计调查。调查数据将为市委、市政府制定会展业开展规划,使会展经济尽快成为首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培育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决策依据。  一、会展业开展特点  会展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经济社会开展逐步壮大的,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开展势头。主要指标见下表:  会展业情况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2年2001年同比增长(%)会议个数个710535893820.61.国际会议个5379391937.3占比重%7.66.6——2.国内会议个656745501919.4占比重%92.493.4——展览个数个129889345.41.国际展览个45232339.8占比重%34.836.2——2.国内展览个84657048.5占比重%65.263.8——展览面积万平方米339.9278.422.1会展收入亿元20.817.320.3调查资料显示了我市会展业开展的六大特点:1.会展设施数量名列全国前茅,会展规模继续扩大。这次被调查的13个场馆,根本涵盖了市目前拥有的大型的会议和展览场馆。这些展馆的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会议室面积2.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最大的展馆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拥有5.3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8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区。展览三分之一是国际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占半数以上。国际会议中心是最大的会议场所,拥有44个会议室,面积达500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会议室能容纳2500人,还拥有44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3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区,可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展会。此外市还有旅游定点饭店622家,其中星级饭店572家,客房10.3万间,其中很多饭店的会议场所都到达了国际标准。2002年13个展馆接待会议842个,接近“九五〞期间会议总和的一半。其中国内会议占三分之二,参会人数达68万人次。2002年展出展览481个,同比增长9.8%,接近“九五〞期间展览总和的40%。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型展览82个,同比增长15.5%,占展览总数的17%。观众人数到达754.4万人次,同比增长9.1%。业务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收入1.4亿元、占35.2%,同比增长31.9%。展馆利用率从2001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3%。2.国际会展增幅较大,彰显出国际化的特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一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已成为衡量这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型国际会议、展览活动的举办对主办城市而言,不仅能够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增加收入,更有助于利用群众传媒的宣传,增强东道主与会展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开展,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2002年我市接待会议70918个,同比增长20.5%,其中国际会议增长37.2%,增幅高于全市会议增幅16.7个百分点;接待展览916个,同比增长56.8%,其中国际展览增长57.5%。在京召开的会议140个,同比增长11.1%,其中国际会议增长18.6%;在京会议收入2002年比上年略有上升,其中国际会议收入增长51.3%、国内会议收入下降4.4%。在京会议和展览收入中外汇收入折合人民币0.4亿元,同比增长1.2倍,占在京会议和展览收入的9.8%。无论是接待方还是举办方、无论是会议个数还是会议收入均呈现国际化特征。国际会议收入增长是全市会议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国际会议在会议中占有重要一席,得益于对外开放的深入开展,也明确拥有承办国际性、高规格会议的能力。3.会展经济开展不平衡,朝阳、昌平、海淀区位优势突出。会展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枢纽,它起着上传下达、科技推广、交流信息等作用,因而会展举办地的交通条件也十分重要的。朝阳、昌平、海淀三个区交通便利,风景宜人,会议宾馆、展览场馆及各类培训中心相对集中,且布局合理,显示了突出的区位优势,是举办会展的好去处。2002年我市共接待了71834个会议和展览,会展收入14.2亿元。按地域分组,仅朝阳区、昌平区和海淀区就接待了45686个,占全部接待展会总数的63.6%;三个区取得的会展收入为9.4亿元,占全部接待收入的66.1%。接待会议最多的是朝阳、昌平和海淀,分别占全市接待会议总数的27.9%、20.4%和15.2%;接待展览最多的是朝阳和海淀,分别占全市接待展览总数的39.1%和33.2%;会展收入最多的是朝阳、海淀和昌平,分别占全市接待收入的43%、12.6%和10.5%。由此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交通区位优势是会展业快速开展的关键。4.会展以经济贸易和科技展览为主,展览类型多种多样。展览会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寄、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视等手段的最有效的营销中介。2002年我市接待展览916个,按照类型分组,排在前三位的是经济贸易展览304个、科学技术展览228个、文教卫生展览193个,分别占全部接待展览的33.2%、24.9%和21.1%。特别是科学技术展览在全部展览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12.3%提高到24.9%,上升了12.6个百分点。2002年接待的大型展览有国际汽车展、国际纺织机械展、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等。5.会展收入来源发生变化,构成出现新格局。2002年我市会展全部收入为20.8亿元,主要来源于会议收入。在90年代初,每年举办的展会次数不多,会展经济规模较小,展销会形式居多,可以说的会展业是由展销会起步的。农业展览馆每年都举办各式各样的展销会,百姓通过展销会来认识全国各地的名特优产品。如今,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2002年13个展馆举办展销会36个,同比下降21.7%,在全部展览中所占份额已由10.5%下降至7.5%,下降3个百分点。另一种情况是:90年代会展收入中除了场租,门票是场馆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今门票收入在会展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减少。2002年门票收入为1932万元,仅占展览馆业务收入的4.8%。除中华世纪坛、国家博物馆和国展的汽车展收取门票外,大多数的展馆已不收门票。6.宾馆、展馆竞相办展,双轮驱动共同开展。2002年我市共举办展览916个,其中在展览馆举办的481个,占总计的52.5%,在宾馆饭店的展出展览占47.5%,呈现出宾馆和展馆竞相办展、双轮驱动共同开展的局面。展览场馆有场地面积大、专业人员多、硬件配置好等办展的优势,在2002年中承当了主要大型展览任务。而宾馆、酒店展览虽然规模小,但数量多、费用低、相对独立、人情味浓,也不失为一种方式。它们中有些是随会议带来的展览,有些是专门选择在酒店展出。如第九届国际音响(唱片)展就是在五星级酒店的房间里,来自内地及港台地区的30多家音响厂商参展,不同的厂商各自在或大或小的房间内展示着自己的产品,一个个独立的空间使前来参观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和享受这些音响产品带给观众的良好视听效果。  二、会展业开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奉献  进入90年代以来,会展业呈现出了日渐繁荣开展的景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对首都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据调查推算,2002年全市会展收入到达31.7亿元,同比增长28%。种种信息显示,会展业将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不单本身利润率高,还会产生1:5-9的产业连带效应。会展能直接促进装饰、广告业的开展,对交通运输、商业销售、旅游、饭店、餐饮娱乐、电信、金融等相关产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如果按照1:8的产业相关系数测算,2002年我市会展产业创造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  三、会展业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起步较晚,与国外会展兴旺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1.大型、特大型会展场馆少。的会展场馆虽然数量名列前茅,但缺乏大型、特大型展馆,以中小型居多,并且展馆功能单一、设施和设备陈旧,尤其缺少集会议和展览一体化的场馆〔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一体〕,不能满足现代会展业配套开展的需要。会展场馆由于建成年代久远,通讯、水电等设施落后,交通、住宿、餐饮效劳不配套,更缺少现代化建筑理念。这与首都的地位不相适应,制约着规模大、辐射面广、表现首都形象、经济带动作用大的展会健康开展,不利于会展业走向国际。如每四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首次在兴旺国家以外地区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2002年在中国召开,它通常被看作是对东道国国际学术地位的肯定。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参会人数4000多人,主会场设在国际会议中心,与会代表如此分别住在周边的10个酒店,酒店每天发4-5趟班车接送会议代表,这都给主办者、参展商和参观者带来极大不便。此外,大型国际会议的申办也受到影响,因为会场面积缺乏而落选。2.高收入展会寥寥无几。2002年我市举办展会809个,同比增长24.3%。2002年在召开的140个会议中,收入超过133万元的会议只有38个,是由5个单位召开的。这5个单位召开会议的个数占全部个数的27.1%、会议收入占全部收入的95.7%,其余的均为小规模企业,还有相当数量的展会经营亏损。在举办的152个展览中,收入超过1429万元的展览有21个,是由17个单位举办的。这17个单位举办展览的个数占全部个数的13.8%、展览收入占全部收入的76.5%。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国内会议收入〔162万元〕、平均每个国内展览收入〔51万元〕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降幅最大的是平均国内会议收入,下降10.9%。举办会议的有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既有可与国际接轨的办展“正规军〞,又有“游击队〞,质量不高的展会极大地影响了地区对外办展声誉,影响了会展业的开展。3.展会地点向京外转移。2002年召开会议和举办展览809个,其中在京会议和展览共292个、占36.1%,业务收入占61%。2001年召开会议和举办展览651个,其中在京会议和展览共242个、占37.2%,业务收入占64.5%。虽然在京的会议和展览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两年均在60%以上,占据较大份额,但其个数和收入所占的份额均有缩减趋势。近两年在批展、在外地举办的现象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展收入的流失。举办单位开始选择到以外的地区去办展会,京外展会其个数和收入的增长均高于。从个数看,2002年召开会议和举办展览809个,同比增长24.3%,其中在京292个、增长20.7%,比总增长低3.6个百分点;而在京外召开会议和举办展览517个、增长26.4%,比总增长高2.1个百分点,主要增长在外省市,增长32.4%。从收入看,2002年召开会议和举办展览业务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在京4亿元、增长11.8%,比总增长低6.5个百分点;而在京外召开会议和举办展览收入2.6亿元、增长30.2%,比总增长高11.9个百分点。  四、几点建议1.整合会展资源,优化开展环境。建议行业主管部门着手进展会展资源的整合。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行业内的协作,共同承接会议,力求争办国际上大规模、高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2.制定科学开展规划,贴近国际会展城市标准。集中财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场馆。根据世界会展开展出现的新趋向,重点建设专业性会议场馆。树立品牌意识,用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名牌会展,将会展的配套活动相应组成系列,以强化城市的个性特色和品牌效应。3.加强会展经济产业链研究,推动相关产业开展。会展经济崛起充分明确了会展经济与经济开展水平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会对会展产生强大的需求,促进会展经济的快速开展。要建立会展保障体系,加快展览装修、广告、餐饮、交通运输、旅游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开展,为会展业的蓬勃开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4.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会展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在被调查的会展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5万人中,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比重仅占10.7%,明显低于高新技术企业及现代效劳业的比例。因此,提高会展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注重培养高级会展管理人才乃是会展业开展的关键所在。  注:本次纳入会展业统计调查对象分为两种:1.接待会议及展览的场所:主要为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13个会议、展览场馆和在京的五星级、四星级、局部三星级及以下的宾馆、饭店。2.举办会议及展览的单位:主要为地区具有外经贸部授予举办境内国际展览会主办单位资格的办展机构以及2002年在举办过会议和展览并且在市公安局备案的单位。  附:主要指标的界定和包括范围1.会议收入:指因会带来的全部收入,包括客房、餐饮、娱乐、商务等收入。2.会展收入:是展馆的全部业务收入、宾馆饭店的会议收入、主办单位扣除支出场馆后的毛收入〔非利润〕的总和。3.国际会议:指在辖区内接待的、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会议总数。4.国际展览:指在辖区内接待的、且国际参展商参展面积到达该次展出面积20%以上的展览。5.展览面积:指一年内接待的所有展览所占用面积的总和,包括展出在室外局部的面积。6.外国人:指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参加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也计入外国人。7.举办会议〔展览〕:包括主办、承办和协办。8.京外:以外地区,包括外省市和境外。9.接待展会:指场馆接待的会议和展览。10.举办展会:指主办机构召开会议和举办展览内容总结(1)市会展业开展统计报告内容提要:会展业是指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效劳的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接待会议及展览的场所和举办会议及展览的单位(2)为摸清全市会展业家底、了解和掌握市会展业的开展情况,市统计局会同市贸促会、市计委、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单位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会展业统计调查(3)2002年13个展馆接待会议842个,接近“九五〞期间会议总和的一半(4)国际会议收入增长是全市会议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本文档为【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统计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58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7-31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