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

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

举报
开通vip

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军事历史!""#年第#期$!!$专题研究%渡海登陆作战历史上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次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反映了现代条件下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一般规律,对于我军未来作战,尤其是渡海登岛作战的后勤保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充分的战前准备是登陆作战后勤保障成功的前提剖析历史上重要的登陆战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登陆战役,可以发现一条重要的规律:凡是成功的登陆战役,都是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充分的后勤准备;而一些失利的战役,都或多或少地与后勤准备不足...

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
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军事历史!""#年第#期$!!$专题研究%渡海登陆作战历史上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次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反映了现代条件下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一般规律,对于我军未来作战,尤其是渡海登岛作战的后勤保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充分的战前准备是登陆作战后勤保障成功的前提剖析历史上重要的登陆战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登陆战役,可以发现一条重要的规律:凡是成功的登陆战役,都是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充分的后勤准备;而一些失利的战役,都或多或少地与后勤准备不足或缺乏准备有关。#&’’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由于准备充分导致登陆成功的典型战例。从#&’!年初盟军开始进行登陆作战的后勤准备,到正式发起登陆作战,整个准备过程长达两年半。盟军要求,要将登陆战役运输与补给方面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考虑周密,力争万无一失。为此,盟军高层专门拟定了“马歇尔备忘录”,将“准备补给品和船员、所有的生产、特殊的建筑工程、训练、部队调动和物资分配”等各方面工作环节,都“为了一个目标而协调起来”。并调集()!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具体制定了“包括几千个组成部分”的详细实施案,其中仅海军的一项活动计划就长达*""页。根据这一方案,两年半中,盟军出动大批船只从)"""公里以外的美国本土和其它地域向作为登陆集结地域的英国运送了#)*万作战部队+整个登陆部队近,""万-,)""多万吨各类物资,#万多架飞机,(*""余艘舰船+其中后勤保障舰船’"""余艘-。为了保障登陆,还在英国修建了秘密的补给、维修基地和#""多座大型仓库,!."公里的铁路,#!)处野战军用机场,#!,处营区,#,万张床位的医院群,!个日卸载量各为*"""吨的人工港+等登陆后拖至诺曼底使用-,并铺设了#("公里的海底输油管线。还组织登陆部队在相似海域进行了模拟登陆和保障演练。实践表明,上述准备为成功地实施登陆作战的后勤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战后,斯大林赞扬说:诺曼底登陆“在供应方面取得的成功,应作为最大的惊人事迹载入史册”。#&.!年的英阿马岛之战,英军的准备则更多地体现在整个国家经常、细致和全面的战争后勤准备之中。一旦战争降临,国家通过战争动员则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战争后勤准备。而阿根廷军队不仅登占马岛时准备不足,而且登陆后根本就没有长期同英军对抗的心理和物资准备。在仓促运送部队上岛的同时,未能及时抢运大批物资上岛,建立起有效的物资储备。特别是食物、淡水、燃料、防寒服装、防寒帐篷等生活必需品严重不足,使登陆部队不仅无法在已时至严冬的岛上作战,连生存也很困难。马岛被封锁前,阿军的给养、弹药储备仅有#"日份左右,到战役后期,部队因饥寒交迫,弹尽粮绝,已基本丧失战斗力。可以说阿军登陆马岛后兵败,后勤准备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军#&("年,月的海南岛登陆战役和#&’&年#"月的金门岛登陆战役,一胜一败,从根本上说,也与后勤准备有关。金门登陆前,参战部队对敌情海情缺乏周密的调查,对船只筹措、人员物资输送等后勤准备考虑不周,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结果遭至失败。而在海南岛登陆战役前,参战部队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坚持“慎重从事,充分准备”的方针,吸取了金门之战的惨痛教训,,个月中,共征集大小帆船!#!&艘,动员船工)"""余人,并在#""余艘大的帆船上安装了汽车马达,增加机帆船的数量。同时,在后方组织,’""辆汽车进行运输保障,共补给炮弹##万余发,枪弹*!(万余发,粮食#万余吨,油料,/’万桶。由于准备充分,成功地保障了登陆战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张连松徐平朱建关键词:登陆战役后勤经验教训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役的进行。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登陆作战的临战后勤准备,大都是在登陆一方取得绝对制空、制海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年,纳粹德国之所以放弃长期准备的对英国登陆的“海狮”计划,就是因为在此期间其空军没有打赢“不列颠之战”,没有赢得制空权。因此,取得制空、制海权是进行登陆作战大规模临战后勤准备的重要前提条件。二、跨海运输是实施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关键登陆作战,最大的障碍是海洋,最大的问题是跨海运输。跨海运输不仅难度大,还要面临敌人对运输线千方百计的攻击与破坏。如果组织得好,后勤保障的成功率就高,登陆作战的代价就小。反之,任何作战行动的组织,任何保障活动的进行,都是一句空话。所以,历史上成功的登陆作战,无不把跨海运输作为战役指挥的焦点和后勤保障活动的重中之重,予以格外关注。#&’!年##月的盟军北非登陆作战,为把#")*万登陆兵力和大批作战物资顺利输送至北非登陆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途中损失,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亲自筹划跨海运输问题。他把登陆输送部队分为西、中、东%个特混编队,分别从摩洛哥、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并采取了一系列欺骗、防卫和保障措施,以迷惑敌人,减少跨海运输的风险,从而达成了战役进攻的突然性,保障了登陆的成功。诺曼底登陆的跨海运输更具有战略性。由于作战规模大,近%""万登陆部队所需的大部分作战物资都需要从大西洋彼岸,突破德国潜艇的封锁运抵英国,跨海运输成为制约登陆作战的“瓶颈”。为此,美英两国首脑多次进行磋商。两年半中,两国投入了所能投入的几乎所有海上运输力量进行跨大西洋运输,并抽出+%"多艘舰艇、#+""架飞机进行海上护航,完成了跨海运输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先后实施了#,%次登陆作战,大都获得了成功。其关键也在于,相对于日军而言,美军不仅拥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还拥有压倒性的跨海运输优势,并通过科学组织,使这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冲绳岛登陆,美军出动各种舰船#+""艘,输送登陆兵力’+)!万人。这样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在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马岛登陆作战,英军的海上运输距离长达#)%万公里,远远超过了诺曼底登陆的跨大西洋运输,对战役后勤保障的影响更大。为此,英军筹集了*!艘计-!)%万吨位的运输舰船担负海上运输,占特混舰队舰船总数的,".以上,为参战的!)+万官兵输送物资和装备-"万吨。并通过空运向登陆部队补充物资近-"""吨。还借用了美国海军的%艘运油船,从北美洲港口向登陆地区运送航空油料。整个海上运输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成为登陆成功的首要前提。三、依托中间岛屿建立前进补给基地是登陆作战后勤保障效益的“倍增器”登陆作战的历史经验表明,登陆距离与保障效益成反比,登陆距离越短,后勤保障的效益越高。因此,历史上一些高明的登陆战役指挥官都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可供利用的中间岛屿,建立人员和物资的前进补给基地,靠前部署保障力量,缩短物资补给距离,以大幅度提高后勤保障效益。美国作为经常进行登陆作战的大国,把夺取中间岛屿,建立前进补给基地,作为实施登陆作战的既定原则。#&’%年在实施新乔治亚岛登陆作战的’个月前,美军秘密派出了两个团又一个营的兵力,用奇袭方式,夺占了新乔治亚群岛附近的罗素群岛,并迅速在岛上兴建机场、雷达站、舰船补给和修理基地,增强空中和海上的支援保障能力,为主力在新乔治亚群岛登陆实施支援和保障。#&’+年%月的冲绳岛登陆作战,是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发动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登陆战役。由于战役地点离后方较远,运输线长,美军后勤要保障’+万部队、#+""艘舰船和!+""架飞机的作战,难度较大。为此,美军在战役前后派出+个营的登陆部队,在!个快速护航队的支援下,用’天时间攻下了距冲绳岛!’公里的庆良间列岛,并在此建立了后勤补给基地、水上飞机基地和舰队停泊场,从而缓解了因补给距离过长对后勤造成的压力。这对保障冲绳登陆作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年&月的仁川登陆作战中,美军也是首先出动精锐部队,夺取了仁川港外的月尾岛,作为对仁川登陆的前进补给基地和跳板。作为海上大国的英国,同样重视前进补给基地在登陆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岛登陆前,英军为解决本土距马岛#)%万公里超远距离作战带来的补给困难,首先借用了位于南大西洋中部的阿森松岛。该岛位于英国本土与马岛之间/距英本土*!""公里,距马岛+,""公里0,是美国的军事基地。英军将其作为物资集结中转基地,使其补给距离缩短了一半多。随后,英军在这里设立了物资技术保障枢纽部,负责组织海、空运物资的中转,并为过往飞机、航船提供中间补给。在正式对马岛发起进攻前,英军特混舰队为进一步缩短补给距离,又攻占了位于马岛东南#!-*公里的南乔治亚岛,在此建立起登陆作战的前进基地。这样,英军后勤就为登陆部队形成了由“本土后方基地一阿森松岛中间基地一南乔治亚岛前进补给基地”的补给链,有效地保障了远离本土作战的特混舰队。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对台登陆作战,鉴于台湾海峡的特殊地理状况,都是采用了夺取中间岛屿,建立前进补给基地进行登陆作战保障的方法。公元#,"#年,明将沈有容率水师从金门出发到台湾登陆驱逐倭寇时,首先攻占了台湾海峡中较为平坦、易于上陆的澎湖列岛,使保障距离由#&"海里缩短为&!海里。尔后,利用涨潮之机,出其不意地在台湾西南海岸成功登陆。#’’#年!月,郑成功率!(&万兵力和!&"艘战船进行收复台湾作战,攻占澎湖后,则屯军)日,补给待机,尔后利用夜暗进军,天明前即顺利地在台湾鹿耳门港登陆。#’*+年清将施琅率水军!万,战船!+"艘收复台湾时,也是首先攻占了澎湖主岛以南的八罩岛,以此为依托,再取澎湖。实践表明,登陆作战,依托中间岛屿进行补给是后勤保障效益的“倍增器”。四、抢滩上陆阶段的组织指挥是整个战役后勤指挥的重中之重历史经验表明,在登陆作战的各个发展阶段中,抢滩上陆阶段是后勤保障乃至整个登陆战役工作中头绪最多、协调最复杂、实施最困难的阶段。一方面,登陆部队背水攻坚,急需持续不断的物资补给和及时迅速的伤员后送;另一方面,大量后续装备物资又源源不断运来,急需卸载和转运。而登陆部队最初的行动场所通常非常狭小,又处在激烈的对抗环境中。随着人员、装备和物资的不断上岸,滩头如果不加以控制,部队就会出现混乱,甚至陷入难以行动的困境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后勤组织指挥非常重要。其主要关节点是如何正确组织各种后勤保障舰船的卸载。卸载的快慢,直接影响人员、物资上岸的速度和对登陆部队的后勤保障的力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军北非登陆,由于抢滩上陆阶段正值夜间,能见度差,组织指挥复杂。尽管盟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登陆部队缺乏训练和夜间装载、卸载的经验,以致在滩头发生了混乱。其中在阿尔及尔海滩上所使用的#"%艘登陆舰船,有,*艘被毁或严重被毁,损失率高达,%-,以致大大延迟了人员、物资的上陆时间。塞班岛登陆,由于美军登陆部队遭到日军猛烈抵抗,第一艇波登陆的部队和第二艇波登陆的物资被挤压在狭小的海滩上,寸步不能前进达#个小时以上,致使组织指挥混乱,滩头作业无法展开,人员伤亡不断增加,后续物资上陆困难。登陆当日,人员伤亡率超过#"-。第二天,美军不得不放弃陆上进攻而全力巩固滩头。诺曼底登陆作战,尽管盟军战前进行了数年准备,并对抢滩上陆阶段后勤保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筹划,但由于组织指挥的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发生了问题。起初,盟军采取按需卸载的方式,并以此为原则,事先为每艘货船编号,希望能满足作战急需,减少登陆场的拥挤。但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滩头战斗异常激烈,硝烟弥漫,能见度差,指挥联络非常困难,无法实施按需卸载。到登陆第三天,仅完成原定卸载计划的!+-。结果,海上停泊的大批运输舰船无法卸载,登陆部队急需的作战物资又极度匮乏。最后不得不放弃原定的按需卸载的方法,改为先到先卸,以提高卸载效率。此次战役中,盟军为提高后勤物资上陆的效率,针对缺少起重设备的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水陆两用汽车进行转运。水陆两用汽车机动能力强,穿梭般地往返于舰船、海滩之间,效果较好。仅在“奥马哈”海滩,%辆水陆两用汽车在登陆当天就卸载物资#++"吨,还将大量的伤员运回舰船。另外,针对登陆地区水文气象情况,盟军还创造性地采取了“坐滩”卸载的方法,即在风大浪高无法驳运的情况下,坦克登陆舰利用涨潮的机会开到浅滩,待退潮后“坐滩”卸载。这样虽使登陆舰船增加了一定的风险,但却大大提高了卸载的速度。鉴于抢滩上陆阶段后勤组织指挥的极端重要性,美军为统一组织滩头后勤保障,于#,%!年建立了专门的滩头勤务部队。滩头勤务部队随登陆部队上陆后,立即开展建立后勤补给设施工作。包括清除滩头的毁坏船只、车辆和丢弃的物资器材,排除岸上和水中的各种障碍物,对海滩地形进行适当改造,标出卸载场地,开设临时仓库。随着登陆作战的进一步展开,滩头勤务部队将临时仓库向内陆转移,成立了滩头后勤保障地域临时仓库,并把这些仓库进一步加强,逐渐形成后勤补给基地。临时仓库转移后,滩头勤务部队则在滩头建立物资转运站,配备起重机,设置指挥调度、通信联络和停车场等设施。此外,滩头勤务部队还负责装备物资的卸载,海滩道路的构筑,仓库的管理,以及伤病员和战俘的后送等。实践证明,统一组织滩头后勤保障有利于完成登陆作战的后勤保障任务,这一经验被美军广泛用于后来的登陆作战之中。如#,&"年美军在仁川的登陆作战就沿用了这一做法。马岛战争中,英军在圣卡洛斯湾登陆后,也建立了滩头补给基地和勤务部队,负责从后勤舰船上卸载物资。五、对机动保障能力的特殊要求贯穿于登陆作战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实践表明,由于登陆作战,部队需要在海上、空中、地面进行多种样式的机动,大量物资需跨海输送,因而,要求后勤相应地具有很高的、贯穿于登陆作战全过程的机动保障能力,以保障部队由陆到海,又由海到陆的机动,并能在登陆后向敌纵深实施穿插、分割、迂回、包围、追击等作战行动。可以说,机动保障能力,是登陆作战后勤保障能力的集中反映和最基本的要求。从历史上看,在登陆作战的集结、输送阶段,机动保障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军队的战略投送能力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先后在欧洲、北非和太平洋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数以百计的登陆作战,作战地点距离本土大都在数千公里以外。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军依托其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现代化海、空运输手段,形成了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不仅能将部队成功地投送到数千乃至上万公里以外,而且还能对机动中的部队实施持续不断的保障。马岛战争中,英军特混舰队能够在#&’万公里以外的海域实施登陆作战,也在于英军后勤拥有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首先成功保障了特混舰队#(天的海上机动。这期间,仅飞机的空中加油就实施了)""次之多。历史上登陆作战的抢滩上陆和纵深突破阶段,后勤机动保障能力则主要体现在战役应急支援保障能力和战术伴随保障能力上。)"年代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主要经验是大量使用直升机进行垂直保障。#(*!年的马岛作战中,英军后勤在登岛阶段使用了*种共#+"架直升机。围攻斯坦利港期间,这些直升机为战斗营每天空运弹药*吨,为炮兵营空运弹药,!吨,同时还承担繁重的海上救援和伤病员后送任务。转攻肯特山制高点和攻城阶段,英军直升机先后将##,门各型火炮吊运到高地上,并源源不断地空运弹药和食物,保证了作战部队弹药充裕,并使每个士兵在严寒中每天能吃到两顿热饭和#顿经过专门研制的脱水食品———“北极口粮”。而同期缺乏垂直补给手段的阿军士兵每天只能喝一顿稀粥,每人只剩)发子弹。战后,美军对英军的做法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大批地使用直升机”是此战“登陆阶段后勤保障取得成功的关键”。借鉴英军的做法,在#(*’年的格林纳达登陆作战中,美军出动上百架直升机为*"""人的登陆部队实施垂直保障,使其后勤机动保障能力大大提高。战后,美军总结认为:空中机动保障在速度、效率和灵活性方面,都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六、三军联勤是现代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基本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较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大都是统一指挥下的多军兵种联合进攻战役。参战的军兵种多,部队建制复杂,对后勤协同的要求高,因而,战役后勤大都实施陆、海、空三军一体化的体制,即建立统一的有权威性的联合保障机构,对登陆作战的后勤保障实施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筹划。三军联勤,已成为现代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要求。美国为加强对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一体化保障,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就建立了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和陆海军联合军需品委员会-当时空军尚未单独成为一个军种.。#(+’年#"月,又成立了联合后勤委员会。在战区,各军兵种建立了专门实施综合性保障的补给勤务部队。如果实施登陆作战等多军兵种的联合进攻战役,则由战役指挥官负责对各军兵种的补给勤务部队实施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筹划。如塞班岛登陆时,战役指挥官专门委托一位重要军官统一领导海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海岸勤务部队。具体分工为:海军的海岸勤务部队负责把供应品由运输舰上卸下及向岸上输送;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海岸勤务部队负责管理海滩上的交通运输,以及接受送到岸上的物资的短暂管理,并将这些补给品分发给所属各部队。师以下的部队也编有专门的补给勤务部队。其中海军陆战师的补给勤务部队编制为!*,(人。这样就使登陆作战中的三军后勤保障形成了一个整体。冲绳岛登陆作战时,鉴于物资上陆数量较大,则专门成立了隶属于战役指挥官的“港口后勤指挥部”,负责对各军种后勤补给勤务部队的统一指挥。并为每个登陆师增配了#—+个运输连。作为海上大国的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的登陆作战,也实行了三军一体、统分结合的保障体制。马岛登陆作战中,参战部队除海军近百个建制单位外,还有陆军的+"个单位和空军的!+个单位。为此,英军统一组织后勤保障:作战物资筹措与前送、民船动员等均由国防部统一组织协调;在战区则成立了“三军后勤支援协调中心”,统一组织战场三军供应、医疗、修理、运输等各项保障活动。战争期间,三军参谋长每天碰头,协调特混舰队作战与后勤保障问题;三军负责后勤保障计划的官员,每周开会’—+次,协调并落实三军参谋部提出的后勤保障事项。登陆作战时,专门指派了一名海军准将统管后勤。由于英军实行了三军后勤一体化,从而较好地保障了马岛登陆作战的实施。#(%%年#月的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对三军联合作战实施的联勤保障。战役准备阶段,专门建立了陆、海、空军联合后勤部,下设组织计划、军需给养、车船管理、卫生、油料、军械、行政、政工等*个业务部门,对登陆部队实施统一供应、统一救护和统一运输。尽管由于缺乏经验,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紊乱现象,在履行统一保障职责时还不够及时、有力,但毕竟为登陆作战三军联勤保障积累了经验。七、民间后勤资源的动员和利用对于登陆作战后勤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不仅需要大量的登陆运输和勤务保障舰船,还需要大量后勤物资和专业勤务保障人员。因而,单靠部队自身是很难进行保障的,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船、民力和其他后勤物资的动员。后勤资源动员,是现代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发展趋势。曾拥有“海上霸主”地位的英国,自近代以来,一直把民用船只视为皇家海军的生命线,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动员体系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国家设有由海军副参谋长任主席的海运国防顾问委员会,负责商船应急动员工作。并通过专设的船舶防务咨询委员会审议商船的设计、改装和在任何紧急事件中征用商船的方法等事宜。英国议会专门制定了允许政府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民间资源的法令,政府与各私营运输企业都签订了战时征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还与船员签订有在合同期内必须履行“前往任何地区服务”的契约。美国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运输力量,但仍把民间运力看作是海军战时重要的后备力量,认为:“一个海洋国家,如果没有相应的商船队,便不能顺利地从事战争,商船建造的巨大计划必须与扩充海军齐头并进。”以致商船队被美军公开称为“国防第四军种”。为此,早在#’(%年美国就制定了《海商法》,并设有军事海运司令部,负责与商业部、海军船运控制局共同协调商用船只征用的实施事宜。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英两国尽管在远离本土的世界各地实施了数百次的登陆作战,但很少出现因保障舰船不足而导致战役失败的问题。一些大规模的现代登陆战役,几乎主要靠民用船只等民间后勤资源的动员来进行保障。诺曼底登陆,盟军征用了)’’艘大型商船,用以运载重要军事物资。还动员了大量“在利物浦和爱尔兰之间除了运送煤和马铃薯之外从没有装载过其他重要物资的近海小船”。太平洋登陆作战,美军征用了大量的商船担任运输任务或改装为作战及辅助船只。#’)!年至#’)*年,改装商船的总吨位达到*’"万吨。美军使用的扫雷艇和护卫艇有%*+至,*+是由应征渔轮改装的。美军还利用民船改装了几十艘护卫航空母舰。美军仁川登陆,也征用了!#艘商船,以及由美国军事海运局、日本船舶管理局管理的民间船只。马岛登陆作战,英国对民间后勤资源的动员和利用令世人瞩目。战争中,英国共征用商船(*艘,油船!#艘,排水量%,-(万吨。这些船只有的作为运兵船,有的作为运输船,有的作为医院船,有的作为扫雷船,特混舰队向马岛机动期间,这些民间船只为其运载了’%架飞机和直升机,)!吨油料,约#"万吨其他物资,进行伴随保障。此外,英国还借用一些外轮,承担英国本土与阿森松岛之间的海运任务,不直接进入马岛战区,运输量在数万吨以上。英国的民航运输机也向阿森松岛空运物资(*"多吨。在军需物资的动员方面,英国宣布出兵马岛之后,其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供应军队急需的作战物资,立即转入战时生产。有的公司从接受定货到交货只用了#"天。("多个负责食品加工的公司很快将生产的战斗口粮按#人、(人、#"人份粮的三种规格预先包装好,集中到了海军仓库。*"个承担服装和其他纺织品生产任务的公司加班加点生产出了部队急需的被装物资。铁路和公路运输公司则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将大量补给品和装备运到了码头。我军在建国之初进行的几次登陆作战,人员、物资上陆更是完全靠征用民船。实践证明,民间后勤资源的动员和利用,对于登陆作战具有重要乃至于决定性意义。八、对登陆地区交通线和后勤设施的综合火力打击应趋利避害现代登陆作战的历史表明,在登陆前的先期作战阶段,通常把敌方重要的后勤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线作为综合火力打击的重点,以切断敌前后方的联系,削弱其反登陆的作战及后勤保障能力。但其结果有利亦有弊。对小岛实施登陆作战,作战双方周旋空间小,后勤补给线短,破坏对方的交通线和后勤设施可以有效地削弱其作战能力,而对登陆方的作战和后勤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大陆或大岛实施登陆作战,登陆方登陆成功后,需向纵深发展,由登陆作战转入陆上追击作战,这种情况下,遭破坏的对方交通线和后勤设施将成为登陆部队陆上追击作战阶段快速机动和后勤保障的极大障碍。在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从#’))年)月#)日开始,对登陆地区的德军运输系统和重要后勤保障设施进行了连续*"天的猛烈轰炸,共投弹#"万余吨,炸毁铁路枢纽*"多个,桥梁,)座,破坏铁路*"""余公里,炸坏大批机车和车厢.仅*月份就炸坏机车’""台,车厢#""""余节/,还对公路和机场进行了轰炸,使战场周围)"公里内成为无铁区:卢瓦尔河上的桥梁全部被炸毁;北塞纳河上的!)座铁路和公路桥有#0座被彻底炸毁,(座部分被炸毁,另外(座也不能使用,基本达到了瘫痪德军后方交通线的目的,从而对顺利实施诺曼底登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没有一列德军火车能开过塞纳河。但是,当盟军转入追击作战,急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来保障部队的快速机动和后勤保障时,自己原来破坏的铁路、公路、机场却成了自己最大的障碍,从而吃尽了苦头。美军高级将领克拉克对此发表评论说:“盟军对法国铁路枢纽的轮番轰炸,大大促进了诺曼底作战的胜利,反过来又使自己大吃苦头,实际上自己也无法利用铁路了。”战后西方的军事家在分析诺曼底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时,也认为盟军对德军交通线和后勤设施的破坏是有利有弊。建议在今后登陆作战中,对敌人交通运输线和重要后勤设施的破坏要趋利避害。因此,现代登陆作战,特别是对大陆、大岛的登陆作战,对登陆地域的交通线和后勤设施的火力打击要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选择关键目标加以打击,保留必要的交通线和一些后勤设施,为已所用,以利于部队追击作战的快速机动和后勤保障。作者:张连松、徐平、朱建,后勤指挥学院后勤历史研究室研究员责任编辑:徐飞
本文档为【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5-24
浏览量: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