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江苏教育新教材 七彩桥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感情。 2、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 1、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江苏教育新教材 七彩桥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感情。 2、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 1、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感受。 3、教师介绍歌曲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4、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 6、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 7、教师小结: 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歌传情 1、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等。 2、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请学生读读、拍拍,注意连线的读法。 2/4                              2/4         ×   × × | × —   ||   ×  ·× | × ×   × ×|| 2/4                             2/4         × ×   × | × —   ||   × ×  0 | 0 ×    × × || 2)、合唱练习:先请高、低两声部的同学分别找出自己声部中有连线和休止符的乐句唱一唱、合一合,最后再连贯、完整地唱出合唱部分。 3)、歌曲接龙演唱: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唱合唱部分。 4)、歌曲处理: 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已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线标注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 (三)、以歌会友 以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为蓝本进行歌词的改编、歌唱、赞美自己的家乡并以歌声热情地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 七彩桥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赏《中国花鼓》和《丝绸之路》。 2、学习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3、通过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跳集体舞,抒发自己热爱世界和平、渴望与异国人民建立友谊的美好感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交待学习任务。 (二)、教师带领学生视唱《中国花鼓》的主旋律,并感受其中国音乐的特点。 听赏要求:     根据教材提示的旋律变化,感受乐曲活泼、热烈的气氛。 1= bB 2/4           刚才这段《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采用了什么演奏形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各是什么? (三)、听一听、唱一唱下面的旋律,再与音乐主题比较,你能发现其中的变化吗? 1=bB 2/4      (四)、听一听,连一连 小提琴                 持续不断的鼓声 钢  琴                 中国风格的旋律 (五)、欣赏《丝绸之路》 (六)、学习跳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1、舞蹈动作不宜太难。 2、以表现“友谊、交流、欢聚”主题的圆圈舞为主。 (七)、总结全课七彩桥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采集与分享,通过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 2、学习用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与同学一起合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竖笛吹奏 三、教学准备 竖笛、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采集与分享 1、组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比一比,看哪组介绍得更为引人入胜,更有自己的思考和个性。 3、认识P8音乐桥上的图片。 a. 学堂乐歌的探索者 b. 《图兰朵》在中国的盛大演出 c. 日本指挥家钟情《二泉映月》 d. 芭蕾舞剧在中国生根开花 e. 中国民歌回荡在“金色大厅” f. “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 3、在你珍爱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资料中挑选一些写在下面,与大家分享。      (三)、竖笛合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1、让学生轮流演奏第一、第二声部,还可做重奏练习。 2、合奏时,要求学生互相倾听,及时调整音准,以求得声音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注意点: 1、这首乐曲以“连音”演奏为主,乐曲中多次出现四个音连奏的情况,演奏中需提醒学生注意这四音要奏得均匀、流畅。 2、本课练习的重点是高音的演奏,要注意开闭“高音孔”手指在演奏中及时准确地到位。 (五)、总结全课。七彩桥    (第四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赏《送别》,学唱《手拉手,地球村》。 2、通过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的演唱,抒发和表达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共同把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心愿。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听赏《送别》 1、请学生聆听器乐曲《送别》,听后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2、朗诵一首小诗(《送别》的歌词),说说诗词内容与音乐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 3、请学生欣赏童声合唱《送别》,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词曲表达的意境之和谐、融洽,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法有更充分的理解。 (三)、复习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四)、学唱《手拉手,地球村》 1、简介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少儿合唱歌曲。歌曲为四三拍、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短促、跳跃的旋律和第二乐段舒展、优美的旋律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少年儿童保护家园、建设家园、要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可爱形象。 2、学唱第一乐段,注意唱好休止符和切分符。 a. 听唱      b. 自由练唱       c. 齐唱 3、学唱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的合唱以三度和声为主,和谐流畅,演唱起来比较容易。 a. 听唱     b. 自由练唱    c . 齐唱 4、齐唱第一、二乐段(做到表情演唱) (五)、知识拓展《学堂乐歌》 由学唱《送别》引入话题,教师事先收集关于“学堂乐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介绍,了解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可以引起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发展史的关注,从而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基础。 (六)、总结全课走邻多佳音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樱花谣》(日本)唱《清津浦船歌》(朝鲜) 2、在欣赏、歌唱等教学活动中,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3、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清津浦船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亚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 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乐曲的主题。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游戏:听赏况答 多媒体展示游戏内容,听赏音乐,参考风景图片竞答国家名称、音乐名称、风景名称。竞答方法: 1、说出国家名称得一颗星,风景名称得一颗星,音乐名称得两颗星,说出一种与这个国家相关的人文风情得一颗星。 2、在音乐播放结束之后即可抢答。 3、教师讲清楚活动的规则要求,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捕获具有亮点的教学资源信息,及时点评、总结。 (三)、欣赏与表现 1、欣赏女声独唱——《樱花谣》(日本) 1)、欣赏日本筝演奏的《樱花谣》,说出演奏乐器和所属国家的名称。 2)、欣赏女声独唱——《樱花谣》,教师启发学生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 3)、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教师点评小结。 4)、听老师演唱《樱花谣》的歌谱,学生将歌中所用的唱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来。 5)、用课堂乐器将所写音列吹奏出来,揭示其调式音阶为日本特有的“都节调 式”。 6)、跟琴视唱另外一首用都节调式写成的民谣《樱花》。 2、学唱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朝鲜) 1)、学生听赏歌曲并思考、回答问题:听辨这首歌曲的节拍,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用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关系。 2)、简介歌曲。找出歌曲中模仿锣鼓声音的衬词,并在凳子上按节奏敲击,使歌曲更添生活的情趣,表现渔民劳动的快乐与乐观的精神。 3)、出示乐谱,学唱歌曲。 4)、分组运用歌唱、吹奏、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演《清津浦船歌》。 5)、各小组交流创作表演成果,并总结关于“朝鲜音乐”的风格特征。 (四)、总结全课友邻多佳音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欣赏《佳美兰》,学唱《故乡恋情》、《我的小花园》,模仿演奏佳美兰音乐。 2、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故乡恋情》和《我的小花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故乡恋情》和《我的小花园》,感受歌曲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欣赏《佳美兰》(印尼民间音乐) 1、简介《佳美兰》 佳美兰,这个词是爪哇语,原意为“用手操作”、“敲击”。现在既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也指由它演奏的音乐。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建成于9世纪的大型佛教庙宇婆罗浮屠的浮雕上,已看到现代佳美兰乐队中一些乐器的图形。在民间,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佳美兰乐队更是随处可见。 2、欣赏 3、模仿演奏佳美兰音乐 (三)、学习歌曲《故乡恋情》 1、品读歌词,体会游子对故乡的思恋。 2、展示泰国风景图——恬静安逸,引导学生用“u”随音乐缓慢哼唱表现思念之情。 3、跟琴学唱歌曲。 (四)、学习歌曲《我的小花园》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短小、充满童趣。弱起的节奏、分解和弦的模仿、短小的乐句,使歌曲语言精炼而富有生气。歌曲塑造了印度尼西亚儿童活泼可爱的形象。 2、品读歌词。 3、出示印度尼西亚风景图,让学生欣赏“千岛之国”的迷人风光。 4、学生找出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型练习拍击,并分组设计动作表现该节奏。 5、视唱、听唱感受曲调的模仿与变化。 (五)、总结全课友邻多佳音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学唱《哈罗!哈罗!》  露一手:制作脚铃,随音乐舞蹈。  口琴:《哈罗!哈罗!》 2、有节奏地演唱《哈罗!哈罗!》,感受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节奏地演唱歌曲《哈罗!哈罗!》,感受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口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津津浦船歌 2、故乡恋歌 3、我的小花园 (三)、学习歌曲《哈罗!哈罗!》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马来西亚歌曲。歌曲用非常口语化的“哈罗!哈罗!”表现了马来西亚人民的热情好客。歌曲在旋律上用“反复”、“扩展”、“装饰”等手法,使主题得到多方面的变化。 2、品读歌词 3、拍击节奏“O×  ×× | ×  O |”,用自制打击乐器随歌曲同步演奏。   (在熟悉该节奏以后,与歌曲错开两小节继续演奏,即歌曲先唱,乐器休止两拍以后再加入,形成轮奏的效果。) 4、跟琴学唱歌曲,用歌声与乐器的合作,表现马来西亚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四)、露一手:表演孟加拉国脚铃舞 将小铃系在自己的脚踝上,随音乐舞蹈,听一听踏地时脚铃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女同学) 男同学可以让他们模仿孟加拉国男子用鼓为女同学的脚铃舞伴奏。 (五)、口琴伴奏《哈罗!哈罗!》     注意点: 第一声部用“新式单音伴奏”吹奏。 第二声部用“复音伴奏”吹奏。 1、学生自奏乐谱 2、合唱 3、教师用钢琴、碰铃等为《哈罗!哈罗!》伴奏 (六)、总结全课北国豪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跑旱船》,学唱《对花》,露一手(1)跑旱船表演 2、通过学唱《对花》,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悦。 3、在欣赏《跑旱船》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唱《对花》,感受人以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跑旱船》 1、简介《跑旱船》 《跑旱船》结合了山歌的某些特征,曲调高亢,旋律起伏大,情绪热烈,词句形象鲜明,把跑旱船的角色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2、观看节日里群众跑旱船的录像。 3、听赏: 1)、听赏时要关注歌曲中的滑音,任意延长音以及衬词的运用。 2)、听赏完后让学生说说“哪些因素决定了歌曲的独特风格”。 (三)、学唱歌曲《对花》 1、简介歌曲 《对花》原为河北省流传的一首民歌,六声羽调式,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衬词极具地方特色,增添了歌曲的欢快气氛。 2、歌词品读 3、跟琴学唱歌曲 4、完成课本中关于南北方小调风格差异的练习题 比一比南北方小调的风格,用连线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音域宽广     北方         高亢粗犷          南方 小调         优雅清丽          小调              委婉细腻 (四)、露一手:跑旱船表演 1、模拟欢庆的场面,让学生用秧歌舞的简单步伐跟着表演。 2、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反复听赏。 (五)、总结全课北国豪情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露一手(2):自做“唢呐”并表演。 2、通过学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 3、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这首唢呐独奏曲由张晓峰作于1972年。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等部分,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了山村售货员购货时的欢闹情景。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节奏轻快,曲调诙谐,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第一段“赶路”,节奏鲜明,伴以“三音云锣”叮当之声,描述乐观、风趣的售货员肩挑货担向山区赶路的形象。 2、提出欣赏要求 乐曲有三个段落,听完全曲后回答三段旋律中节奏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想象。 3、结合“露一手”活动让学生用身边的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做一个“唢呐”进行模仿表演。 (三)、学习歌曲《唱得幸福满山坡》 1、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改编的,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旋律流畅、自然。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满山坡丰收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农民收获时的喜悦心情。 3、歌词品读 4、跟琴学唱 1)、听唱3~5遍 2)、自由练唱 3)、整体听唱 4)、录音带伴唱 (四)、总结全课北国豪情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蓝花花》、《掏洋芋》 2、学习创编歌词 3、学习《革命将士出征歌》,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革命将士出征歌》,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对花 2、唱得幸福山坡 (三)、学习歌曲《革命将士出征歌》 1、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陕北民歌填词的,解放以后歌词又几经修改。歌曲表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抗敌救国的豪情。结束句的高八度,充分表达了抗日军民对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2、歌词品读 3、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歌曲 1)、听3~5遍 2)、用模唱法学唱 3)、自由练唱 4)、齐唱 (四)、我的创造(一) 1、用《革命将士出征歌》的音调,再创编一段歌词唱一唱。 2/4 2、提出创编要求: 1)、所编歌词要基本和原歌词字数相同。 2)、有连音线的地方是一字多音,一般情况下不要多写歌词。 3)、所填歌词内容必须和原歌词有联系。 3、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合作创编。 4、把新歌词唱一唱,比比哪一组创作得好。 (五)、总结全课北国豪情   (第四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 2、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bsi  #sol  #do”这几个变化音。 3、学习创编旋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学习创编旋律。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竖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本单元所唱的歌曲。 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唱出不同的感情。 1、《对花》 2、《唱得幸福满山坡》 3、《革命将士出出征歌》 复习方法 1)、男、女生独唱 2)、小组唱 3)、齐唱 (三)、竖笛合奏:《送我一枝玫瑰花》 1、歌曲简介: 新疆维吾乐族民歌《送我一枝玫瑰花》,旋律欢快热情,乐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四句都以长音结尾,具有一定的抒情性。第三、四句衔接紧凑,使乐句既有变化又保持了统一,曲调运用的许多切分音型和旋律中出现的两个助音式的变化音,使整个曲调更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族风味。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并通过对乐曲的吹奏感受音乐之美。 3、提示: 合奏时要注意到三个声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变化要一致。 # la = bsi (0134) # sol (01245) # do (12) (四)、课外拓展 简单介绍中国北方民歌的特色 1、草原民歌区 2、新疆民歌区 3、东北民歌区 4、西北民歌区 (五)、总结全课丝竹流韵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 2、认真聆听民乐合奏《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乐器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3、能主动地参与“露一手”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2、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导入学习 1、动一动 学生随着《水乡歌儿多》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看一看 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3、猜一猜 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 4、议一议 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 (二)、感受体验,自主学习 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 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 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 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 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情景。 2、学唱歌曲 1)、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学会歌曲。 3、歌表演 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 师:在山清水秀的江南,还回荡着如绵绵江南雨的丝竹音乐,它轻巧、明朗、欢快、活泼,表现了江南人民崇尚民乐的性格。 完整播放民乐合奏《欢乐歌》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出示丝竹乐队演奏的场景学生分“丝”与“竹”两组,边听乐曲,边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 1)、结合“露一手”活动,分辨丝竹乐队中哪些是吹奏乐器组,哪些是拉弦乐器组,哪些是弹拨乐器组,哪些是打击乐器组。 2)、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由慢渐快,不断高涨的欢乐情绪。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丝竹流韵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赏《小巷风韵》,学唱《外婆桥》。 2、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小巷风韵》 1、简介歌曲 歌曲以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并插以短小具有苏州评弹典型特点的间奏,从而赋予歌曲浓郁的江南韵味,歌词以白描手法,细致地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 2、听赏歌曲: 边听音乐边模仿演奏姿势。 1)、男同学可以模仿三弦的演奏姿势。 2)、女同学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 (三)、学唱《外婆桥》 1、简介歌曲 《外婆桥》是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特别是“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词在民间广泛流传。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轻松、诙谐的歌声把外婆桥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桥的急切心情。 2、让学生反复听   (可采用录音,教师范唱,听琴声等多种方式进行) 帮助学生听熟反复出现的旋律,听出内容和段落的变化。 3、让学生反复唱   (可以个别练唱,同伴合唱,小组唱,男女生分唱,全班齐唱的方式进行) (四)、复习歌曲《水乡歌儿多》 (五)、总结全课连绵白桦林(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听赏《波兰舞曲》,感受古代波兰勇士们那强健的体魄和豁达的胸怀。 2、 我的创造2:师生合作节奏回应,培养学生音乐的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我的创造2:师生合作节奏回应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波兰舞曲》 1、歌曲简介 这首乐曲作于1838年,别名《军队》。这是由于曲中的每一、二两主题的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之故。这是肖邦所写的最华丽、最灿烂的圆舞曲之一。 乐曲的结构为“A—B—A”三段体。 第一段:A大调,在这一段中,作者充分运用了色彩性变调,生动地刻画出一群威武雄壮的波兰勇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雄赳赳大步向前的形象。 第二段:本段之前有一个号角般洪亮的过门,紧接着出现的本段的主题,具有斩钉截铁般果断,刚毅的性格;调性从D大调至降B大调又到C大调,转调频繁。 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再现。 2、反复听赏并熟记第一乐段的主题。 3、再次听赏,要求分辨出乐曲的段落结构,当听到第一段主题再现时举手示意。 (三)、我的创造2:节奏创编 教师在演奏一段节奏主题之后,学生要即兴演奏一段与其对应的节奏。 “对应”的含义是:长度与老师演示的相同;节奏与教师所演奏的不同,但末尾也要有段落终止感。 教师与不同的学生交替演奏,教师始终演奏相同的节奏主题,而学生的演奏则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形成一个类似回旋曲结构的作品。(A—B—A—C—A) (四)、总结全课 (五)、课时作业 创编节奏旋律,可以和家长合作完成。连绵白桦林(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赏《跳蚤之歌》,学唱歌曲《跳吧!跳吧!》 2、学习创编集体舞。 3、在欣赏、歌唱、表演等活动中,了解东欧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跳吧!跳吧!》, 并能根据音乐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跳蚤之歌》 1、简介歌曲: 《跳蚤之歌》的歌词选取自德国诗剧《浮士德》中的一段讽刺诗。原作借剧中的魔鬼讥讽德国封建诸葛亮候豢养宠臣的丑态。19世纪以来,先后有贝多芬、里拉、柏辽兹等作曲家为此诗谱过曲,其中以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谱写的《跳蚤之歌》最为出色。 歌曲的第一段曲调是叙述性的,接近于朗诵调。 第二段  音乐模拟威严的颂歌,表现跳蚤穿上龙袍,狐假虎威不可一世的架势。     第三段  把前面两段曲调综合起来,最后以掐死跳蚤的爽朗笑声结束全曲。 2、听赏歌曲《跳蚤之歌》,感受作品戏剧化的表现特征。 (三)、学唱歌曲《跳吧!跳吧!》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著名的斯洛伐克民歌,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故被称为《土风舞》,主要表现了人民载歌载舞庆贺丰收的热烈场面。 歌曲节奏明快活跃,情绪热烈奔放,旋律朴实流畅,全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规整的四个乐句组成,皆以模进的手法写成。第二乐段由各为八小节的两个重复乐句组成,节奏较第一乐段相对疏松,旋律舒展,表达了人们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2、让学生和着《跳吧!跳吧!》音乐跳一跳,在舞蹈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在此基础上自然地、顺畅地完成学唱歌曲的任务。 (四)、学习创编集体舞 1、先让学生观看波尔卡舞的录像,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2、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 3、注意提示学生,对于不同的段落要在情绪上有所变化,包括队形组全的变化。 (五)、总结全课。连绵白桦林(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赏《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学唱《故乡》。 2、通过听赏《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及演唱《故乡》,了解和感受东欧各国民族音乐风格的相似性及其区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赏和演唱歌曲,了解和感受东欧各国民族音乐风格的相似性及其区别。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视频展示台、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歌曲: 1、《天鹅湖组曲》是由舞剧《天鹅湖》中的七首乐曲组成的,教材中选取了其中的两个片段。 第二段是舞剧第一幕的终场音乐,也是第二幕的前奏曲。   4/4 第二段选自舞剧第二幕中天鹅在湖畔嬉戏时,四只小天鹅跳的舞曲。   4/4 2、观赏舞剧《天鹅湖》的相关片段。 3、对比两段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差别。 4、《波罗维茨舞曲》简介 又名《鞑靼人之舞》或《波罗维茨人之舞与合唱》,俄国作曲家鲍罗丁作。原曲是歌剧《伊戈尔王》第二幕中的一首合唱曲。 5、反复仔细聆听该曲,分析其结构,而后以不同的节奏型为乐曲的各个部分配以打击乐伴奏。 (三)、学唱歌曲《故乡》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速度缓慢,气息宽广而悠长,曲调优美广袤,略带忧伤情绪,具有俄罗斯西伯利亚风格。歌曲以不完全小节开始与结束,旋律跌宕起伏,抒发了对俄罗斯河山的赞美之情。 2、反复听赏此曲,从音乐中感受俄罗斯民族坚韧粗犷的性格特征,感受歌曲柔美,富含深情的基调。 3、跟录音整体学唱,并选择合适的情绪和音色表现歌曲的独特风格。 (四)、总结全课连绵白桦林(第四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学唱《蓝色的雅德朗》,并学习竖笛吹奏。 2、我的创造:找出旋律规律,进行旋律创编。 3、东欧音乐文化拓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音乐作品中,找出音乐旋律走向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三、教学准备: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音乐形象鲜明而集中,八六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每一乐段都包含两个重复的乐句。歌曲以起伏委婉、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表达了主人真切的思乡之情。故乡的海“雅德朗”,故乡的山“马里扬”,故乡的城“斯普利特”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情结。歌曲中多用装饰音——波音,使曲调委婉细腻、绮丽华美,起到润饰、美化曲调的作用,也使歌曲具有独特的风格。 2、做三度音程的视唱或发声练习。 3、复习八六拍的含义,感受八六拍的特点。 4、学唱歌曲: 1)、整体听唱《蓝色的雅德朗》这首歌曲。 2)、聆听老师范唱这首歌曲。 3)、自由练唱。 这一乐段可以处理为独唱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也可以作二重唱表演。 4)、全班用柔和的声音齐唱。 (三)、学习竖笛演奏《蓝色的雅德朗》 1、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运舌的力度不能过强,动作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快,要与乐曲音乐形象的内容,要求吻合以连音演奏为主,吐音时舌头动作要轻柔,气息应随着音高的变化加以调整,使发音连贯圆润。 2、在第九小节到第十小节连接时出现的“1a—bsi ”和第十二小节中出现的“bsi—la”应进行单独练习。 3、曲中第2小节,第3小节分别出现的“re”、“sol”上波音,演奏时注意抬指不能太高,时值不能过长。 4、在演奏二声部合奏时,要求学生做到节奏整齐,配合默契、音量均衡、音准、音色和谐统一。 (四)、东欧音乐文化拓展。(略)彼岸新潮声(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赏《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联系。 2、学唱《啊,苏珊娜》 3、采集与分享:美国黑人的历史。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啊,苏珊娜》,感受美国音乐的风格。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口琴、竖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歌曲 1、《密西西比河》(男声齐唱) 1)、简介歌曲 这首美国黑人歌曲是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插曲,密西西比河是黑人的母亲河,它的哀愁和呜咽是黑人心灵的旋律。这首歌曲带有“布鲁斯”的色彩,情感压抑、悲伤。 2)、听赏这首歌曲 讨论:从这首美国黑人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2、《捷瑞克之役》 1)、简介歌曲 这也是一首美国黑人歌曲,带有浓浓的爵士蓝调风格,歌曲以其强烈的节奏、明显的层次对比,紧凑的旋律推进给予人们独特的听觉冲击。《捷瑞克之役》——紧如一触即发的箭弦,用音乐勾勒出一幅丛林战役的激烈画面。 2)、听赏这首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人们团结而紧张的情绪,以及无伴奏合奏中“静中有动,动中有序”的特点。 (三)、学唱歌曲《啊,苏珊娜》 1、简介歌曲: 这首歌曲完成于1847年,同年9月11日在匹茨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其后便不胫而走,风靡全国。翌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活泼的歌而直奔加利福尼亚。歌曲中几乎每个乐句都以后半拍的十六分音符开始,营造出诙谐、乐观的情趣。全曲几乎只是一个乐句重复,但丝毫没有单调、乏味之感。 2、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还可运用口琴或竖笛来伴奏。 3、模仿歌曲中主题乐句多次重复的作曲手法,完成课本中呈示的练习。 (四)、采集与分享:美国黑人的历史 引导学生自由结合,分小组,分任务,查找白人殖民统治和黑奴被贩卖的历史资料,分析在这过程中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相互渗透的背景。 (五)、总结全课彼岸新潮声(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听赏《蓝色探戈》,感受布鲁斯特有的韵律和节奏特色。 2、 听辨节奏;选择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 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及其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积极参与节奏听辨活动,并能通过演奏乐器表现出自己对北美乐风格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蓝色探戈》 1、歌曲简介: 《蓝色探戈》作于1951年,是一首著名的轻音乐舞曲。19世纪末,在美国南方的黑人中流传着一种速度缓慢的“哀歌”,人们称之为“布鲁斯”,布鲁斯的内容主要是表达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后痛苦、忧伤、哀伤的心情的。 2、听赏:《蓝色探戈》(管弦乐)   a. 引子    1=D 4/4   b. 主题    1=D 4/4 1)、引导学生听辨乐曲的主题重复了几遍,从而在旋律上熟悉作品。 2)、复听乐曲时,要体验、理解,判断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风格及美感。 (三)、露一手:节奏听辨与合作表现。 1、说一说在《蓝色探戈》的哪一段主题中出现过下面的节奏。   4/4 2、提示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关注探戈的基本节奏型,并根据乐曲的特点进行打击乐器的选择和伴奏。强化对《蓝色探戈》风格的感受。 (四)、拓展: 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及其相关的知识。 由几个对爵士乐感兴趣的学生协同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请他们为全班同学作介绍。 注意: “爵士”是中文音译,意为花哨的、活泼的、狂放的。彼岸新潮声(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听赏《蓝色狂想》,继续感受布鲁斯的韵律和节奏特色。 2、学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感受该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感受该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听赏《蓝色狂想》(管弦乐) 1、歌曲简介: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在低音区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   蓝色狂想曲 引子与主题 1=bB 4/4 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像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有舞曲风格。 主题二    1=bB 4/4 2、听赏歌曲,听辨钢琴与管弦乐队配合的音响特色。 3、听辨比较课本中列出的两个乐句,找出不同之处。 (三)、学唱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1、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在加拿大平原地区广泛传唱的民歌,并且在美国也同样流行。这首歌产生于1870年红河起义的历史背景下。那个时期,居住在曼尼托巴省红河流域的梅提个,爆发了加拿大历史上有名的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斗争,即红河起义。“红河谷”歌词最先版本就是描写了参加斗争的勇士们离开美丽富饶的家乡时,妻子或女友与其惜别时的感伤心情。 2、学唱歌曲:1)、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的高声部。 2)、要求演唱时恰当地表现出歌曲感伤缠绵的情愫。 (四)、总结全课彼岸新潮声(第四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歌曲。 2、我的创造:1)、2)。 3、口琴吹奏《故乡的亲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我的创造1)、2)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口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学习任务 (二)、复习歌曲: 1、《啊,苏珊娜》 2、《红河谷》 (三)、我的创造1)、旋律组合 1、添加拍号与力度记号。 做此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旋律发展的规律,强化对节拍、力度的理性认识。 2、课本中提供了独立的乐节,两个相同,两个各呈上下行。让学生尝试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段对完整的、流畅的、有较强终止感的音乐。 (四)、我的创造2) 这是根据黑人音乐中不规则的重音节奏特点而设计的节奏练习。由两个打击乐声部组,沙球的节奏虽然没有切分,但是不规则的重音出现位置却带来了切分效果,这就是形成黑人音乐的动感与不稳定。鼓的节奏中包含了跨小节的切分音,增强了音乐的动感与不稳定性,这也是黑人音乐节奏丰富的体现。 1、在做练习时,不仅要注意重音的表现,尤其是弱位的重音,而且还要注意两个乐器声部音的配合。 2、对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尝试为节奏谱配置第三个声部的节奏,做三声部的打击乐合奏,还可以尝试着创编其他富有动感的节奏。 (五)、口琴演奏《故乡的亲人》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回顾,练习和感受,对比巩固“新式单音奏法”和“复音伴奏”的口琴演奏技巧,通过《故乡的亲人》的口琴吹奏练习,进一步感受思念,回忆和怀旧的音乐情绪。 (六)、总结全课
本文档为【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24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8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20
浏览量: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