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1]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1]

举报
开通vip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1] 2010 年 6 月第 8 卷第 2 期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3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 刘广全1, 2, 3 , 匡尚富1, 2 , 土小宁4 , 焦 醒2 ( 1�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北京 100048;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48;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凌 712100; 4�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北京 100038) [基金项目] : !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06BAD09B06、2006BAD0...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1]
2010 年 6 月第 8 卷第 2 期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3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 刘广全1, 2, 3 , 匡尚富1, 2 , 土小宁4 , 焦 醒2 ( 1� 国际泥沙研究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中心, 北京 100048;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48;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杨凌 712100; 4�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北京 100038) [基金项目] : !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06BAD09B06、2006BAD03A0308) 和水利部 ! 948∀ 项目 ( 200207) 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 2010�02�15 作者简介: 刘广全 ( 1964�) , 男, 博士 (后 ) , 教授, 博导, 从事流域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技术研究, 出版专 著 5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 摘要: 运用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 Penman�Monteith 方程和 1980~ 2008年黄土高原不同经纬度 18 个气象站 气象要素观测数据, 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气象站点参照腾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980~ 2008 年黄土高原参照腾发量年平均值为 874� 74~ 1129� 79mm, 并随着纬度从北到南和经度从东到西有逐 渐增加的趋势; 20 多年间绝大部分研究点的 ET 0 呈逐年增加趋势, 其变化倾向率为 4� 04~ 48� 25mm/ 10a, 无论包头、横山、绥德、延安、洛川、固原、环县和临汾等地降雨量逐年减少, 还是东胜、榆林、民和、 靖远、海原和长治等地降雨量逐年增加, 可见黄土高原的干旱化正在加剧。黄土高原各气象站点的参照腾 发量年内最大值均出现在 6、7 月; 5~ 8 月的 ET 0 占全年的比重为 52� 9% ~ 59� 2% , 比重随着纬度的增 加而减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Penman�Monteith 模型; 潜在腾发量; 模拟 中图分类号: X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836 (2010) 02�0023�08 1 引言 黄土高原沟壑密布、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暴雨集中, 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 也 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 一[ 1]。潜在腾发量 ( ET 0 ) 又称参照腾发量, 是 某种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参考作物的潜在蒸腾蒸发量, 参照腾发 量的提出使植被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有了统一的基 础, 计算结果在各地具有可比性。参照腾发量只 与气象因素有关, 它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 大气蒸发能力对植被需水量的影响, 是研究植被 需水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研究水资源合理配 置的参考依据。针对参照腾发量在我国不同区域 的时空分布特征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 罗毅、雷 志栋等研究了北京地区参照腾发量的季节性变化 趋势及概率分布特性 [ 2]。尚松浩等对叶尔羌河绿 洲参照腾发量的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 3]。霍再林 等研究了内蒙古地区的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 征[ 4]。付新峰等运用遥感数据结合气象数据计算 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潜在蒸散量[ 5]。陈华等对汉 江流域参照腾发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做了分析[ 6]。 还有学者对黄淮海流域[ 7] 、黑河干流中游平原[ 8] 等地区的多年实际蒸散量的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 了研究。但对黄土高原大面积范围内的参照作物 腾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较 少。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参照腾发量的空间 分布、年内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对 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植 被建设与生态恢复工程、水资源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与规划管理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 第 2 期 2 研究区概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 在北纬 34#~ 40#、 东经 102#~ 114#之间, 总面积约为 62 万 km2。 本研究涉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 山西等省 (自治区)。地貌类型有黄土丘陵沟壑 区、高原沟壑区和风沙区。该区气候属大陆性 季风气候, 环流季节性变化明显, 气候干旱, 降水总量少,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而集中为暴 雨。太阳辐射在 2200~ 2850h 之间, 由南向北 渐增, 经度间差异不大; ∃10 % 积温由 4350 % 到 2055 % 以下,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量由 东南向西北递减, 由 600mm 降到 200mm 以下, 降水天数由 100d 降到 60d, 甚至更少; 干燥度 为 1� 0~ 4� 0, 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气候。 黄土高原天然植被残留极少, 以人工植被为主, 按照现有植被分布和自然特征, 黄土高原自东 南向西北植被类型可分为森林植被区、森林草 原植被区、草原植被区和荒漠草原植被区[ 1]。 本研究选择了黄土高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不 同经纬度上的 18个气象站点, 其位置分布如图 1所示。 图 1 研究区各气象站点分布 3 研究方法与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来源 本文运用世界粮农组织 ( FA O) 推荐的 Penman�Monteith 方程, 利用 1980~ 2008 年间 黄土高原不同经纬度上的 18个气象站的气象要 素观测数据, 计算了黄土高原从北到南、从东到 西大面积范围内的参照腾发量, 并对不同地区参 照腾发量的空间分布和年内分布特征、年际变化 规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3� 1 参照腾发量 ET 0 的计算 本研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计算蒸散 量的标准方法 Penman�Monteith 模型 (以下简 称 P�M 模型)。该模型是由 Penman H� L� 于 1948年首先提出了无水汽水平输送情况下的参 考腾发量 计算公式 六西格玛计算公式下载结构力学静力计算公式下载重复性计算公式下载六西格玛计算公式下载年假计算公式 [ 9 ] , 在此基础上, Penman ( 1953 ) [ 10]、 Covey ( 1959 )、 Doorenboo s 和 Pruit t ( 1977) 等学者分别对该模型进行了修 正。Monteith J� L� ( 1965)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 上提出了以能量平衡和水汽扩散理论为基础适用 于作物蒸腾量计算的阻力模式 [ 11] , 即 P�M 模 型, 该模型既考虑了作物的生理特征, 又考虑了 空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 较高的计算精度, 可用来计算有植被覆盖的陆面 蒸散量, 被 FAO 推荐为计算 ET 0 的首选 方法[ 1 2]。 FAO 按照 P�M 模型的要求为使计算标准 化, 对 ET 0进行了定义[ 13] : 参照腾发量是一种 假想的参照作物冠层的腾发速率。假设作物高度 为 0� 12m, 固定的表面阻力为 70s/ m, 反射率为 0� 23, 非常类似于表面开阔, 高度一致, 生长旺 盛, 完全遮盖地面而水分充足的绿色草地的蒸腾 和蒸发量。表面阻力主要包括冠层叶面阻力和表 层土壤阻力, 受气候因素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随植被种类而变化。 FAO P�M 模型如下: ET 0 = 0� 408( Rn - G) + � 900 T + 273 u2 ( es - ea ) �+ �(1 + 0� 34u2 ) ( 1) 式中: ET 0 为参照腾发量 ( mm & d- 1 ) ; Rn 为冠 层表面净辐射 ( MJ & m- 2 & d- 1 ) ; G 为土壤热 通量 ( M J & m- 2 & d- 1 ) ; T 为平均气温 ( % ) ; u2 为高度 2� 0m 处的风速 ( m/ s) ; es 为饱和水 汽压 ( kPa) ; ea 为实际水汽压 ( kPa ) ; �为饱 和水汽压温度曲线的斜率 ( kPa & % - 1 ) ; �为湿 度计常数 ( kPa & % - 1 )。 由各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得到逐日参照 腾发量, 由统计方法得到各站点逐年参照腾发 量、多年平均值、各月多年平均值以及参照腾发 量和降雨量的变化倾向率等。 3� 1� 1 大气参数的计算 ( 1) 大气压力 P 2010 年 6 月第 8 卷第 2 期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5 P = 101� 3 293 - 0� 0065H 293 5� 26 (2) 式中, P 为在高程 H 处的气压 ( kPa) ; H 为气 象站高程 ( m)。 ( 2) 水的气化潜热 = 2� 501 - 0� 002361T (3) 式中, 为水的气化潜热 ( M J & kg- 1 )。 ( 3) 湿度计常数 � �= 0� 00163 P (4) 式中, �为湿度计常数 ( kPa& % - 1 )。 3� 1� 2 大气湿度的计算 ( 1) 饱和水汽压 es e 0 ( T ) = 0� 611exp 17� 27T T + 237� 3 (5) es = e 0 ( T max ) + e 0 ( T min) 2 (6) 式中, es 为饱和水汽压 ( kPa) ; T 为平均气温 ( % ) ; T max 为最高气温 ( % ) ; Tmin 为最低气 温 ( % )。 ( 2) 实际水汽压 ea ea = RH mean 100 e 0 ( T max ) + e 0 ( T min) 2 (7) 式中, ea 为实际水汽压 ( kPa ) ; RH mean为平均 相对湿度 ( %)。 ( 3) 饱和水汽压温度曲线的斜率 � �= 4098es ( T + 237� 3) 2 (8) 式中, �为饱和水汽压温度曲线的斜率( kPa& % - 1 )。 3� 1� 3 冠层表面净辐射的计算 ( 1) 碧空太阳总辐射 R a d r = 1 + 0� 033co s 2! 365 J (9) ∀s = ar cos(- tan#tan∃) (10) ∃= 0� 409sin 2! 365 J - 1� 39 (11) Ra = 2� 6dr( ∀ssin#sin∃+ cos#cos∃sin∀s) (12) 式中, Ra 为碧空太阳总辐射 ( M J & m- 2 & d- 1 ) ; d r 为日与地相对距离; #为纬度 ( rad) ; ∃为太 阳的磁偏角 ( rad) ; ∀s 为日落时角度 ( rad) ; J 为在一年内的天数, 365或 366。 ( 2) 净短波辐射 Rns N = 24!∀s (13) R ns = 0� 77 0� 25 + 0� 5 n N R n (14) 式中, Rns为净短波辐射 ( MJ & m- 2 & d- 1 ) ; n 为每天日照时数 ( h) ; N 为最大天文日照时数 ( h)。 ( 3) 净长波辐射 Rnl Rnl = 2� 45 ∋ 10- 1 0� 1+ 0� 9 n N (0� 34- 0�14 ea ) T 4max, k + T 4min,k 2 (15) 式中, Rnl为净长波辐射 ( MJ &m- 2 & d- 1 )。 ( 4) 冠层表面净辐射 Rn Rn = R ns - Rnl (16) 式中, Rn 为冠层表面净辐射 ( M J & m- 2 & d- 1 )。 3� 1� 4 土壤热通量 G 的计算 G = 0� 1[ T i - (T i- 1 + T i- 2 + T i- 3) / 3] (17) 式中, G 为土壤热通量 ( M J & m- 2 & d- 1 )。 3� 1� 5 风速 u2 的调整 本研究采用的风速数据是在 10m 高度处测 量所得, 故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调整: u2 = u z 4� 87 ln(67� 8z - 5� 42) (18) 式中, u2为高度 2m 处的风速 ( m & s- 1 ) ; uz 为 高度 zm处的风速 ( m & s- 1 )。 3� 2 资料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气象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 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日 值数据, 数据经过质量控制, 质量良好。采用从 1980~ 2008年的逐日地面气象数据, 包括平均 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 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以及各气象站点的海拔 高度、纬度等。 4 结果分析 4� 1 不同纬度地区参照腾发量年际变化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经度大致相同 (均在东经 109#14(~ 110#13(之间) 由北到南不同纬度的 9 个气象站, 各站基本情况如表 1 所示, 根据 1980~ 2008 年的气象数据 (其中耀县 2000~ 2008年, 泾河 2006~ 2008年) , 比较不同纬度 地区参照腾发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26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 第 2 期 表 1 不同纬度各气象站的地理位置 气 象 站 包 头 东 胜 榆 林 横 山 绥 德 延 安 洛 川 耀 县 泾 河 纬 度 40#40( 39#50( 38#16( 37#56( 37#30( 36#36( 35#49( 34#56( 34#26( 经 度 109#51( 109#59( 109#47( 109#14( 110#13( 109#30( 109#30( 108#59( 108#58( 高程 ( m) 1067� 2 1461� 9 1157� 0 1111� 0 929� 7 958� 5 1159� 8 710� 0 410� 0 不同纬度各站点逐年参照腾发量和多年平 均参照腾发量如图 2~ 3所示。各站点的年平均 参照腾发量有随着纬度的减少从北到南逐渐减 小的趋势, 但差别不显著, 与倪广恒[ 14 ]、史建 国[ 15] 等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一般情况下, 参照腾发量主要由气温、风速、太阳辐射和湿 度等气象要素决定, 其中 ET 0 与气温、风速和 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关系, 与大气湿度呈负相关 关系。在黄土高原, 随着纬度的减小, 日照时 数与太阳辐射量减少, 湿度增加, 并且在本研 究中高纬度地区的海拔较高从而导致平均风速 大于低纬度地区, 但从北到南平均气温逐渐升 高, 众多气象和地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本研 究中 ET 0 随着纬度的减小而减少的趋势不 明显。 图 2 不同纬度各站点逐年参照腾发量 图 3 不同纬度各站点多年平均参照腾发量 由各站点参照腾发量的变化倾向率 (表 2) 可知, 除包头、横山外其他各站的 ET 0 从 1980年以来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与全 球气候变化, 温度升高导致地表蒸发散量增加 有关。而从参考腾发量与降雨量的变化速率之 差来看, 东胜和榆林地区的降雨量增加速率远 小于 ET 0 的增加速率, 绥德、延安和洛川地区 的降雨量逐年减少而 ET 0 逐年增加, 并且参照 腾发量和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大部分都通过了显 著性检验, 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地区正呈现出干 旱化的趋势。 4� 2 不同经度地区参照腾发量年际变化 选择黄土高原纬度大致相同 (均在北纬 36# 03(~ 36#43(之间) 由东向西不同经度的 10个气 象站, 各站基本情况见表 3, 根据 1980~ 2008 年的气象数据 (其中长治 1986~ 2008 年, 皋兰 2004~ 2008年) , 比较不同经度地区参照腾发量 的年际变化规律。 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经度各站点逐年参照腾 发量及其变化过程 (图 4) 和参照腾发量与降 雨量的变化倾向率 (表 4)。一般情况下, 参照 腾发量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减小, 倪广恒等研究 结果表明在纬度大致相同的不同地区, 由于太 阳辐射量大体相当, 参照腾发量从东向西按照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顺序 增加 [ 14]。本研究中纬度大致相同的各站点, 从 东向西随着经度的减小各站点的湿度减小, 参 照腾发量的增加趋势不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黄 土高原西部的西宁、民和、皋兰、海原、固原 等地海拔显著高于东部的长治、临汾等地, 海 拔升高导致温度降低从而使得西部干旱区的参 照腾发量减小。 2010 年 6 月第 8 卷第 2 期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7 表 2 不同纬度各站点 ET0 年平均值及其变化 站 点 包头 东胜 榆林 横山 绥德 延安 洛川 耀县 泾河 平均值 ( mm/ a) 1006� 33 1061� 39 1027� 87 1104� 01 1090� 63 988� 14 966� 14 1129� 79 1074� 41 标准差 ( mm/ a) 49� 73 44� 97 60� 95 53� 46 65� 64 56� 32 64� 84 63� 19 55� 34 ET0 倾向率 ( mm /10a) - 41� 65 20� 93 30� 35** - 1� 84 39� 78** 33� 01** 48� 25** ) ) ) ) ) ) 降雨量变化速率( m m/ 10a) - 13� 09** 3� 49 13� 59* - 5� 47 - 33� 51** - 43� 42** - 2� 33 ) ) ) ) ) ) 注 由于耀县和泾河地区气象数据时间序列较短, 故暂不统计其参考腾发量和降雨量的变化倾向率。 * 表示在 0� 01 置信水平下线性趋势检验结果为显著, * * 表示在 0� 01 置信水平下线性趋势检验结果为极显 著。下同。 表 3 不同经度各气象站的地理位置 气象站 长治 临汾 延安 环县 固原 海原 靖远 皋兰 民和 西宁 纬 度 36#03( 36#04( 36#36( 36#35( 36#00( 36#34( 36#34( 36#21( 36#19( 36#43( 经 度 113#04( 111#30( 109#30( 107#18( 106#16( 105#39( 104#41( 103#56( 102#51( 101#45( 高程 ( m) 991� 8 449� 5 958� 5 1255� 6 1753� 0 1854� 2 1398� 2 1668� 5 1813� 9 2295� 2 表 4 不同经度各站点 ET0 年平均值及其变化 站 点 长治 临汾 延安 环县 固原 海原 靖远 皋兰 民和 西宁 平均值 ( mm/ a) 992� 45 997� 23 988� 14 964�09 939� 83 1070� 47 965� 30 999� 55 910� 43 874� 74 标准差 ( mm/ a) 41� 27 42� 93 56� 32 60�86 50� 21 44� 31 60� 33 23� 86 51� 80 47� 18 ET0 倾向率 ( mm/ 10a) 14� 89 6� 44 33� 01** 29� 35** 30� 99** 4� 04 47� 34** ) ) ) 30� 14** - 39� 70** 降雨量变化速率( m m/ 10a) 2� 54** - 0� 46 - 43� 42** - 5�38 - 14� 44** 1� 44 0� 95 ) ) ) 21� 99** 40� 98** 注 由于研究中仅获取到皋兰地区近 5a的气象数据, 故暂不统计该地区参照腾发量和降雨量的变化倾向率。 图 4 不同经度各站点逐年参照腾发量 由 ET 0 变化倾向率可以看出, 除西宁外其 他各站点的 ET 0 年平均值从 1980年以来均呈增 加趋势, 且线性变化趋势通过置信水平为 0� 01 的显著性检验, 这与其他学者对宁夏引黄灌 区[ 16]和黄河流域[ 15] 的参照腾发量变化趋势研究 结果相一致。从表 4中 ET 0 和降雨量的变化倾 向率可以看出, 临汾、延安、环县和固原地区的 ET 0 逐年增加而降雨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长 治、海原、靖远和民和几个站点的 ET 0 和降雨 量虽逐年增加, 但降雨量增幅明显小于 ET 0。 由此可见, 这些地区的干旱化状况正在逐年 加剧。 4� 3 不同地区参照腾发量年内变化 参照腾发量年内变化较大, 不同站点变化规 律一致 (图 5~ 6) , 最大值出现在 6~ 7 月, 最 小值出现在 12~ 1月。其中包头、榆林、绥德、 耀县、长治和延安各站点的参照腾发量峰值出现 在 6 月, 1 ~ 5 月 ET 0 呈递增趋势, 7 ~ 12 月 ET 0 逐渐减小。西宁和固原地区的参照腾发量 最大值出现在 7 月, ET 0 年内变化也表现为先 增加至最大值再逐渐减小的变化过程。从年初随 着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地 表植被进入旺盛生长季节, ET 0 呈明显上升趋 势。在 6~ 7月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弱, 8月虽 28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 第 2 期 然温度高且辐射强, 但湿度的增加抑制了地表蒸 散, 使得 ET 0 开始减少。进入 9 月, 随着气温 的降低、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植被蒸腾作用减 弱, ET 0 呈明显下降趋势。 图 5 不同纬度站点多年逐月平均参照腾发量 图 6 不同经度站点多年逐月平均参照腾发量 同经度地区 (图 7) , 5~ 8月参照腾发量占 全年的比重从北到南逐渐减少, 5~ 8 月的 ET 0 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多年平均值为: 包头 59� 2%, 榆林 57� 4% , 绥德 56� 5% , 耀县 52� 9%。这主 要是由于从北到南, 气温逐渐升高, 温差逐渐变 小, 季节性逐渐减弱, 因而导致 5~ 8月的参照 腾发量占全年的比重有所下降。同纬度地区 (图 8) , 5~ 8 月的 ET 0 占全年总量的比重相差不 大, 从东到西略有增加, 其多年平均值分别为长 治 52� 9% , 延安 54� 7%, 固 原 54� 6% , 西 宁 54� 7%。 图 7 不同纬度站点逐年 5~ 8 月 ET0 占全年总量的比值 图 8 不同经度站点逐年 5~ 8 月 ET0 占全年总量的比值 5 结论 ( 1) 1980~ 2008 年间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参 照腾发量年平均值为 874� 74 ~ 1129� 79mm/ a, 不同地区的 ET 0 年平均值有从东南到西北逐渐 增加的趋势。参照腾发量的地区分布既受温度、 太阳辐射、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制约, 又受到海拔 高度、地形等地理条件的影响。 ( 2) 1980~ 2008 年间绝大部分研究站点的 ET 0 呈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 其变化倾向率为 4� 04~ 48� 25mm/ 10a。降雨量的变化趋势, 包 头、横山、绥德、延安、洛川、固原、环县和临 汾几个地区的降雨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而东 胜、榆林、民和、靖远、海原和长治几个站点的 降雨量虽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明显小于参照腾发 量的增加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黄土高原的 干旱化正在加剧。 ( 3) 黄土高原各气象站点的参照腾发量年内 最大值均出现在6、7月。5~ 8月的 ET 0 占全年 的比重在 52� 9% ~ 59� 2% 之间, 且该比重由北 向南逐渐减小, 这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从北到 南, 气温逐渐升高, 温差逐渐变小, 季节性逐渐 减弱的原因。 参考文献: [ 1] 刘广全, 等� 黄土高原植被构建效应 [ M ] � 北 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22� [ 2] 罗毅, 雷志栋, 杨诗秀� 潜在腾发量的季节性变 化趋势及概率分布特性研究 [ J] � 水科学进展, 1997, 12 ( 4) : 308�312� [ 3] 尚松浩, 毛晓敏, 宣小忠, 等� 叶尔羌河绿洲潜在 腾发量的变化特性 [ J] � 灌溉排水, 1999, 18 2010 年 6 月第 8 卷第 2 期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9 ( 2) : 14�17� [ 4] 霍再林, 史海滨, 陈亚新, 等� 内蒙古地区 E T 0 时空变化与相关分析 [ 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 ( 6) : 60�63� [ 5] 付新峰, 杨胜天, 刘昌明� 雅鲁藏布江流域潜在 蒸散量计算方法 [ J] � 水利水电技术, 2006, 37 ( 8) : 5�8� [ 6] 陈华, 陈炯宏, 郭生练, 等� 汉江流域参照作物腾 发量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J]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 技, 2008, 6 ( 2) : 28�30� [ 7] 郭军 , 任国玉� 黄淮海流域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原 因分析 [ J] � 水 科学进展, 2005, 16 ( 5 ) : 666�672� [ 8] 程玉菲, 王根绪, 席海洋, 等� 近 35a 来黑河干流 中游平原区陆面蒸散发的变化研究 [ J] � 冰川冻 土, 2007, 29 ( 3) : 406�412� [ 9] Penman H� L� Natural ev apo ration f rom open wa� ter , bar e so il and gr ass [ J] � Proc Roy Soc� , 1948, A193: 120�146� [ 10] Penman H� L� Vegetation and hydrolog y [ M ] � Eng land, H arpenden: T ech� Comm� No� 53, Commonw ealth Bureau of So ils: 1963� [ 11] Monteith, J� L� Evapor at ion and Env ir onment� 19th Symposia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 log y, Univ ersity Pr ess, Cambr idge, 1965: 205�234� [ 12] 刘钰, L S Pereira, J L T eixeira, 等� 参照腾发 量的新定义及计算方法对比 [ J] � 水利学报, 1997, ( 6) : 27�33� [ 13] Allen R� G� , Pereira L� S� , Raes D� , et al� Crop evapotr anspir ation - Guidelines fo r compu� ting crop w ater r equirements [ M ] � FAO Irr i� 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56, Food and Agr icul� ture O rganization of the U nited Nations, Rome, 1998� [ 14] 倪广恒, 李新红, 丛振涛, 等� 中国参考作物腾 发量时空变化特性分析 [ 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 ( 5) : 1�4� [ 15] 史建国, 严昌荣, 何文清, 等� 黄河流域潜在蒸 散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 J ] � 干旱区研究, 2007, 24 ( 6) : 773�778� [ 16] 孙静, 阮本清, 蒋任飞� 宁夏引黄灌区参考作物 蒸发蒸腾量及其气候影响因子的研究 [ J] � 灌 溉排水学报, 2006, 25 ( 1) : 45� Simulating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the Loess Plateau Liu Guangquan1, 2, 3 , Kuang Shang fu1, 2 , Tu Xiaoning4, J iao Xing2 (1� I nter national Research and Tr aining Center on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Bei j ing 100044, China 2�China I nsti tute of W ater Resources and H ydr opow er R esear ch , B ei j ing 100044, China 3�N or thw est A & F Univ er si ty , Yangl ing , Shaanx i 712100, China 4� S oil and Water Conser vat ion Center , the Ministr y of Water Resour ces, Beij 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 he po tential ev apot ranspirat ion ( ET 0 ) and its spat 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are studied w ith Penman�Monteith equat ion recommended by FAO and meteo rolog ical observat ion data fr om dif� ferent lat itude and long itude o f 18 w eather stat ions f rom 1980 to 2008 in the Loess Plateau� T he re� 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annual ET 0 are 874� 74~ 1129� 79mm , and g radually increase f rom north to south and from east to w est in the area� T he ET 0 of most w eather stat ions w as a rising trend and the tend to r ate was 4� 04~ 48� 25mm/ 10a from 1980 to 2008, r eg ardless of r ainfall g radual decreasing year af ter year in Bao tou, H engshan, Suide, Yanan, Luochuan, Guyuan, H uanxian and Linfen, etc� , just the same as rainfall g radual increasing year after year in Dongsheng, Yulin, M inhe, Jingyuan, Haiyuan and Chang zhi etc� , it is thus ev ident that drought are in pro cess of ex acerbation in the Loess 30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 第 2 期 Plateau� The annual max imum ET 0 appeared in June and July, the ET 0 from M ay to August accoun� ted annually for 52� 9%~ 59� 2%, the proport ion do gradually decr ease w ith lat itude increase� Key words: Penman - Monteith equat ion; Potent ial evapot ranspir at ion; Simulat ing and est imated; The Loess P lateau (上接第 22页) Studies on Anticancer of Russian Seabuckthorn Zhang Zhemin1 , Qiu Deming2, L i Yonghai3 (1�N orthwest P lateau Institute of Bi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 ining 610001, Qinghai; 2�X i'an Botanical Gar den of Shaanx i P rov ince, X i 'an 710061, Shaanx i; 3�China N at ional A dministr at ion Centr e f or S eabuckthor n Development , B eij ing 100038) Abstract: T he ant itumor and ant icancer of seabuckthorn is the former Soviet U nion and China very concerned about development and ut ilization of urg ent desire to so lve problem, w hich have alw ays been main seabuckthorn 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w orld� Fr om 50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former Soviet U nion and Russia conducted resear ch in this area, and found that seabucktho rn ex t ract , antitu� mor agents have signif icant act iv ity, dif ferent seabuckthor n ex tr act have dif ferent types o f cancer with one- w ay effect� T hr ough determ ined the active ingredient o f seabuckthorn dif ferent parts to t ry to explain the ant icancer act iv e ing redients of seabuckthorn ex t ract� Key words: Russian; seabuckthorn ext ract; ant itumor and ant icancer
本文档为【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931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5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1-05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