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

举报
开通vip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阅读并分析原文;(2)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 (3)对原文进行修订。 2.1阅读、分析原文 普通的读者阅读一篇文章或小说,主要是为了获取有关的信息、即文章的内容和小说 讲述的故事。文学批评家关注的可能是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语言特点以 及社会意义等。译者则不但要了解原文的内容,还必须分析原文的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这 是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原文分析得越透彻,准备工作做得越充 分,翻译起来就越顺,越容易译出比较忠实原文的译...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
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阅读并分析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2)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 (3)对原文进行修订。 2.1阅读、分析原文 普通的读者阅读一篇文章或小说,主要是为了获取有关的信息、即文章的内容和小说 讲述的故事。文学批评家关注的可能是小说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语言特点以 及社会意义等。译者则不但要了解原文的内容,还必须分析原文的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这 是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原文分析得越透彻,准备工作做得越充 分,翻译起来就越顺,越容易译出比较忠实原文的译文来。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是对翻 译的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如果拿到原文,不待看完就勿忙动笔,结果往往译到最后,还 没弄清原文到底讲了些什么。这种工作态度是万万要不得的。 阅读原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和作者交流的过程。普通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可以“不 求甚解”,只需弄清大意即可;而译者则必须彻底弄清每句句子、每个词、甚至每个音 (如在翻译诗歌时)的意义,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整个语篇的有机构成做到胸有成 竹。这好比临画,普通的观画者,只看画上画了些什么,画得像不像;而临画者则必须 “看懂”原画上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种色彩,以及它们是怎样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画的意 境的。有些文本的翻译(如文学翻译)也是如此。有些译文与原文貌合神离,其部分原因 就是没有吃透原文。也就是说,没有成功地解读原文。这就好比有些临摩画,虽然看上去 很“像”原画,但是意境却相去甚远。 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原文进行转换的过程。译者在阅读、揣摩 原文时,实际上已经在考虑如何将它“移植”到译入语的环境中去,每个可能会对翻译造 成困难的词句(包括它们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等)已经在译者的脑海里“登记注册”,它们 可能的译法,也有了粗略的、有些甚至是非常仔细的考虑。这个步骤是极其重要的。可以 说,没有这个“转换”过程,也就不可能产生合格的译文。德国哲学家伽德默尔 (Gadamer)说:“阅读已经是翻译了,而翻译则是二次翻译……”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 的。 2.1.1原文的意图 阅读原文首先是为了弄清原文的意图。原文的意图指原作者对有关题材或内容的立场 或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无数“事件”发生。人们自然要谈论或报道这些“事 件”,许多篇不同的报道描述同一件事,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文学作品中,类似的、甚 至相同的事件或人物也会出现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所有这些“报道”或描述都不可避免地 带有作者的某种意图,表达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立场。他们可能会或慷慨激昂,或义 愤填膺,淋漓尽致地倾诉自己的立场观点,也可能采用比较隐晦的手法,在字里行间透出 某种微妙的情感。汉语中是这样,英语中也是如此。在分析原文作者的意图或立场时、尤 其是在翻译某些作家和诗人的作品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语法结构的选择也是作者表达 自己的立场的手段之一。例如: 1) a. Police Shoot Rioting Blacks b. Rioting Blacks Shot by Police c. Rioting Blacks Shot 这里是三家报纸的新闻标题,报道的是七十年代初发生在英国的同一个事件。粗看这三条 标题没什么不同,因为它们使用的字眼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语法结构。但是,我们只 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结构表达他们不同的立场的。第一 条标题用了主动语态,主语“Police” 是行为的主动实施者或责任者,表明了作者强烈的 批评态度。第二条标题用了被动语态。这里,”police”成了介词 “by” 的宾语,因此,行 为责任者的作用被淡化了,表明了作者试图避免直接批评警方的立场。在第三个标题中, by- 短语索性不见了。这一弃一舍告诉我们,警方在事件中的作用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没 有什么责任。因此,责任者被作者有意无意地模糊了。 在诗歌中,形式对意义的表达起着更大的作用。例如: 2) Poem: 40—LOVE --by Roger McGough 40-- love middle aged couple playing ten- nis when the game ends and they go home the net will still be be- tween them 分析这首诗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以下几个事实:一、诗中选的词排成两个竖列,宛如夫 妇双方,中间隔了一张网,正在一来一去地击球;二、诗中选用的词基本上都是单音 节词,读来机械单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这对夫妇枯燥乏味、缺乏情趣的生活;三、 诗中的两个关键词tennis 和between被拆开了,分别置于两个竖列中,隐喻两人的感情 世界已被一张无形的网隔开,不再融为一体。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形式在诗歌中的重要 性。因此,许渊冲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下面的译文: 译文: 四十岁的爱 中 年 夫 妇 打 网 球 打 完 后 回 家 走 回 到 家 中 这 网 仍 将 在 其 间 下面我们比较两句句子: 3)(a)He said,“I don’t know”(他说,“我不知道。”) (b)He said he didn’t knows.(他说他不知道。) 在大作家们(如沃尔头和海明威等)的笔下,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选择也反映了说 话者的态度,从而也反映了作者的某种意图。在直接引语如(2a)里,说话者必须模仿原 说话者的音调,甚至动作和脸部表情,真实地传达他/她的原意;而间接引语如(2b)里, 则在原说话者和听话者(或读者)之间建立了某种距离,这就给了说话者曲解原说者的意 思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如(2a)完全可能是句气话,意即“我知道,但是不告诉你”,而 (2b)则表示他不知道。因为原说话者的音调、动作和脸部表情全部没有了。因此,在阅 读这类作品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语法形式对意义的影响。美国著作语言学家鲍林格有句 名言:“结构即意义”,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说,我们学习英译汉的过程,也是学习 和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况里还有很多,如主语的选择,动词的时态、语气、名词这些都 是在分析原文时注意的,在阅读原文、分析原文意图的过程中,可以摘录部分关键性的词 语和句子,或在相应的地方划横线,以便在翻译时予以特别的关注。 这里,顺便讲一下译者的意图。通常译者的意图和原文作者的意图是一致的。产品说 明书总是给使用者看的;小说、散文、诗歌都是针对一定的读者群写作和翻译的;广告和 旅游小册子也是一样。但是原文作者与译者的意图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邱吉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演讲,主要是为了影响当时的英国人民。我们现在把它们译成 汉语,当然不可能出于同样的目的。又如,艾米丽.迪金森的许多诗完全是自我发泄的孤芳 自赏之作,译成了汉语则被当成了诗歌艺术的精品来欣赏了。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是为舞 台演出而写的,它们的语言则是当时的口语。而它们的某些汉语译本(如朱生豪和梁实秋 的某些译本)则显然不是为了把它们搬上中国的舞台,译本中人物的语言也因此多了几分 书卷气。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人们有时候把某些原文(如书信和某些广告)完全按照原文 的格式和字眼逐字译成译入语(如在教科书中),其目的是让译入语读者了解这类文体在 原语中的格式。在这种情况下,衡量译文的标准也自然应有所改变。 2.1.2 原文的语言特点:形式、意义与风格 在阅读一篇原文时,我们首先注意到的,自然是它的语言特点,包括它的形式、意 义,与风格。 这里,形式指的是广义上的形式。大到体裁小到词汇形式的选择,都可以是译者关注 的对象。例如,原作者为什么用诗而不是散文或小说表达某种情感,为什么用小说而不是 舞台剧讲述一个故事,为什么用某种句型表达某种意图,为什么某个特定 的词甚至这个词 的某种特殊的形式表示某种意义……这些都在译者思考的范围之内。 就体裁而言,显然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抒情诗能充分利用语言的音韵 特点抒发诗人的情感,这是其它体裁难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很难想象,雪莱的《西风 颂》,T.S.艾略特的《荒原》,李白的《将进酒》和郭沫若的《女神》,如果改写成散文 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另外,诗人还可以用诗的某些形态特点(如上面的40-LOVE)表达特 定的意象。舞台剧本在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音响灯光等辅助手段的帮助下,用丰富的对白 和独白,把人物性格刻划的淋漓尽致。小说则可通过大量的背景介绍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 的内心世界。同样,非文学性语言,如法律文件,则擅长以精确的文字发挥自己的功能, 祈使性文本如政治宣传,广告和辩论文章,则以其鼓动能力见长。因此,在分析原文时, 首先应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某种体裁,而不是别的体裁。原文的体裁和题材之间有 什么关系。 其次,应该注意分析原文的语言特点。描写性文本的语言特点相对比较容易掌握,正 如前面所提到过的,这类文本注重客观地表达各种信息,因此翻译时无需多考虑原文作者 的语言风格,只要按译入语中这类文本的要求翻译即可。但是表达性文本如文学性语言则 不同,作者个人的情感完全是靠他们的独特的语言风格来表达的。因此我们必须吃透他们 的语态特点。这对翻译时语言形式的选择是很有益的。在英译汉时,特别要注意作者特别 喜欢用什么语法结构(即句型)和词汇,因为所谓风格,正是通过这种结构和词汇体现 的。 例如,海明威文风极为简洁,他的小说句法和用词都很简单,翻译他的小说时也应选 用相应的结构和词汇。反之,狄更斯则擅用较为复杂的句型和词汇,这一点也应在译文中 得到充分的体现。总之,译者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用一种文体去应付所有的文体。 2.1.3 原文中的文化因素 如前所述,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因此,在非描述性文本中,往往充满了原语文化 内涵的词汇或习语。这是造成交际障碍的重要因素。有个笑话说,一位中国绅士写了封信 给他的英国朋友,信中说:“小犬将于下月结婚”。另一位朋友在把这封信译成英语时, 把这句话译成了“My little dog is getting married next mouth.”那位英国人看了信 百思不得其解,结果想想还是礼多人不怪,寄了根镀金链条给那位中国人。这个故事说明了 学习、了解原语文化及其与译入语文化的差别对译者的重要性,同时还说明了阅读原文 时,应该是特别注意其中的文化因素。英语中有大量词汇和英美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句看似极普通的话,却可能包含着西方妇孺皆知、而汉语读者却不 甚了了的文化常识。例如,前面提到过的Lamb of God 一词,对有些文化的读者来说就很 难理解。因为他们的根本就不知道Lamb为何物。对普通中国读者来说“上帝的羔羊”一词 到底指什么,也是不甚了了。再如英语中句子“This is not my cup of tea”,很多中 读者即使查了词典,也不一定搞得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说。另外,英语文 学作品中的大量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应甚至学校和某些公司的名称,往往充满了文化内 涵。如说某人来自伦敦东区,往往隐指他出身贫贱;说某人曾经就读于伊顿公学,则可能 意味着他是个贵族。甚至某人开什么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喝什么酒都可能是他的身份 和地位的象征。这类东西,都必须在阅读原文时予以注意。 2.1.4 原文的读者 任何原文总是针对一定的读者或读者群的,译文也是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描写性 文本和表达性文本的读者群基本上是一致的。如产品的说明书是为使用者写的,科普文章 是为一般读者(非专家)写的,一般的文学作品是为大多数受过一定教育的读者写的。但 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样,有时候原文的读者群和译文的读者群可能会有不一致的。例如某些 祈使性文本(如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是说给源语说话者听的。我们把它译成汉语,只 是让中国读者了解他说了些什么,而不是要读者照他的话去做。再如有的爱情诗,原本是 写给某个人的,一百多年后人们把它们译成汉语,读者的对象自然也变了。 另外,有些原文是针对某个特殊的读者群而写的,如调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儿童文学、妇女杂志 上的文章等,文中的语言特点式风格符合这类读者的特点或要求。这是分析原文时需要特 别注意的。译文的读者群如和原文的读者群一致或特点相同,翻译时自然要尽量忠实原 文。但是如果两个读者群不一致的话,则须采用别的翻译方法,即以译入语读者为主的翻 译方法了。马丁·路德翻译德语版《圣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希伯莱语和拉丁 语的《圣经》的读者主要是神职人员和学者。马丁·路德出于向广大德语本族语说话者传 教的需要,将它译成了较通俗的语言,为普及基督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个例子就是前 面提到过的安徒生写的故事,它们原本是老少咸宜的。后来,也许是译者觉得那些故事更适 合儿童,结果把它们译成了童话,汉语的译本也是童话故事,这完全是“以讹传讹”的结 果。可见读者群变了,译文的文字和风格也必须随之改变。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汉 语版的安徒生童话已经不能称作是译文了。 2.2 表达翻译的四个层次 在阅读和分析原文以后,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了。按照英国翻 译理论家纽马克(1988) 的观点,在表达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在四个层次上对原文和译文负 责。即文本层次,所指层次,粘着层次和自然层次。 2.2.1 文本层次 文本层次指原文的字面意义。这是译者首先关注的层次,因为任何翻译都不能离开原 文。原文是翻译活动的起点,也是终点。所谓译者必须对原文负责,在某种意义上说,就 是对原文的字面意义负责。人们常说,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法,这里所 说的“表达方法”指的就是字面意义。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 原文作者之所以用这种而不是那种表达方法来表示某种意思,是有一定道理的。换句话说, 这两种表达方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同一句话,用主动语态还 是被动语态。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有时候差别是很大的。词汇的选择也是如此。在英 语和汉语中,大多数词汇都有同义词或近义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原文作者最后采纳的那 个词,和它的同义词也肯定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妨想一想:原文作者为 什么用某种结构或某个特定的词而没有用其他相近的结构或词?这对理解和表达都是非常 重要的。要忠实原文,既不能把原文作者没有说的或不想说的说出来,也不能把原文中的 结构或词汇随便用相近的结构或同义词换掉。不然的话,只抓住原文的大意,便信马由 缰,难免会离题太远。 当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且受各自国家的文化影响甚深, 在语音、语法和词汇各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死扣原文,完全按原文的字面意义逐 字翻译,就可能产生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的,甚至错误的句子来。例如: 1)You flatter me. 误译:你拍我马屁。 正译:你过奖了。 2)He is lying on his back. 误译:他仰卧着在他的背上。 正译:他仰卧着。 3)他是个中国留学生。 误译:He is a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正译:His a Chinese student. 4)画上是几个中国美女。 误译:There are some Chinese beautiful girls on the picture. 正译:There are some beautiful Chinese girls in the picture. 这里,第1例是句客套话,其中的“flatter”一词并非“阿臾”、“奉承”的意思。 第2例中的lie on one’s back即是“仰卧”之意。原译中加上了“在他的背上”,不啻是 画蛇添足。如没有上下文,读者甚至会以为“他”躺在别人的背上。第3例中的“中国留学 生”可以有几种译法主要有a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 和 a Chinese student studying abroad。但这里当着“他”的面向别人介绍的时候,“overseas”一词显然也 是多余的,第4例中原译有两个错误,一个是用词问题,另一个是语法问题。汉语的“画 上”在英语里应为“in the picture”,而不是“on the picture”,如后者会被理解为 “画”的上面另外还站着或躺着什么人。句中的“中国美女”则应译为“beautiful Chinese girls”,而不是“Chinese beautiful girls”。这是个词序问题 在文本层次上,译者更需要把握好原文的意思。有时候,原文的字面意义并不是很清 楚。译者必须透过这层文字的迷雾,看清楚真实的画面,并用译入语文字把它们描绘出 来。这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译入语的文字和原文就可能会有一定的距离。例如: 5)A: You alone here? B: I’m saving myself for you. 原译:A:你一个人? B:我在为你救我自己。 改译:A:你一个人? B:我在等你呀。 6)The old man stood from the chair. 原译:老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改译:老人站了起来。 这里第5例是一部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在一个舞会上,一位男子独自一人坐在边上看 别人跳舞。这时一位女子上前问了他“you alone here”这句话,意即“你怎么没有舞 伴?”男子的回答有点幽默的味道。这句话中的“save”这个动词和“救”毫无关系。因 为他显然不存在任何危险。它的本意是“笔者”,意即:我不和别人跳舞是为了和你跳。 当然,由于汉语中没有与之完全对等的词,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幽默的味道表达出 来。第6例的原文指“老人”原来是坐在椅子上的,这时站了起来。这里,原译者却理解为 他站在了椅子上,显然错了。 在汉译英时,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理解上不会出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翻译实践 中,我们甚至往往会发现很幼稚的理解错误。例如: 7)[唐长安城]划分为一百零八坊和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 误译:It was divided into one hundred and eight workshops and two commercial districts—the East City and the West City. 正译:It was divided into one hundred and eight squares and two commercial centres called the East Market and the West Market. 8)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家里。(萧红:永久的憧憬 和追求) 误译:In the year of 1911,Iwas born in the home of a petty landlord in a small county town. 正译:In the year of 1911, I was born into the family of a petty landlord in a small county town. 这里第7例中的“坊”显然不是指“作坊”。而是指“方形的土地”,即街区。不然 唐代的长安城就只有一百零八家“作坊”和两个商业区,没有居民区了。另外,这里的 “市”指“市场”,而不是“城市”。由此可见,汉译英时也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理解能 力,一定要弄清原文的真实含义。 第8例原译中的“home”完全错了,因为它意味着那儿并不是作者的家,给人的错觉 是:作者的父母因故暂住在那个小地主家里,并在那里生下了她。可见一字之差,译文描 绘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 总之,在表达这个环节上,译者不仅要充分尊重原文的字面意义,更要忠实地用译入 语重构原文的意义。 2.2.2 译文的连贯与衔接 译文的连贯性指在段落和语篇的层面上对原文的忠实。有些译文看上去每句句子都是 正确的,但是它们放在一起却不堪卒读,就像一幅人像画,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分别 都画得还差强人意,但是拼在一起,却怎么看怎么别扭,不像是一个人的脸。这里,除了 可能比例不对和风格不一致等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五官之间的“衔接” 不协调。在翻译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尤其是词序上,有着很大 的差别。翻译时如果紧扣原文的词序,整个语篇就可能被“扭曲”。另外,英汉语句子的 长短和标点规则也很不一致。英语的句子有时可能很长,从句很多,译成汉语时需要在适 当的地方断句并作必要的调整。汉语的句子通常较短,译成英语时有时需要并句。有时作 者标点很马虎,往往一逗到底,一个段落只有一句句子。这时译者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断 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英语和汉语的句子在主语或主题的选择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总 之,译文要通畅,必须在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的语篇差别的基础上,仔细地“衔接”好每 一句句子,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仿佛用一根无形的丝线,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成 为一串美丽的项链。 试比较: 9)The English arrived in North America with hopes of duplicating the exploits of the Spanish in South America, where explorers had discovered immense fortunes in gold and silver. Although Spain and England shared a pronounced lust for wealth,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ere profound. 原译:英国人抱着和西班牙人开拓南美洲一样的动机来到北美洲,西班牙的探险 者在南美洲发现了大批金银财宝。虽然西班牙和英国都同样明显地贪图 财富,但是两国的文化却却在着很大的差异。 改译:当年西班牙探险者在南美洲发现了大批金银财宝。英国人来到北美洲的动 机也如出一辙。尽管两国对财富的贪欲同样强烈,但是两国在文化上却 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0) 唐长安城包括今西安城和近郊区,面积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七倍半,城周有三十 六点七公里,城内居住着约一百万人口。(注一) 原译:The Chang’an City in the Tang Dynasty included today’s Xi’an city proper and its suburbs. Its area was seven and a half times as large as Xi’an city. Its circumference was 36.7 kilometers. There lived about one million people in the city. 改译:The Chang’an City in the Tang Dynasty included today’s Xi’an city proper and its suburbs. Its covered an area seven and a half times as large as Xi’an city, with a circumference of 36.7 kilometers. It had a population of about one million. 这里第9例的原文中的第一句含有一个定语从句,原译将它拖在主句的后面。结果两句句子 之间的衔接显得非常别扭,整个段落支离破碎。改译中根据汉语习惯按时空顺序组织句子 的规律,将原文中的定语从句译成汉语后放在主句之前,这样整个段落就比较连贯了。第 10例中的汉语原文是也个自然段,只有一句句子,包括四个小句子,小句子之间的靠一股 “意脉”衔接起来,读来一气呵成,非常连贯。从段落的意思上看,第一个小句子是全段 的“主题句”,后面的小句子则是用来作具体说明的。原文中有四个动词(“包括”, “相当于”,“有”和“居住着”),原译把它们也译成了动词。这样一来,四个小句子 在英语中就变成了四个独立的句子,它们之间联系也被割断了。整个段落成了四个硬拼起 来的句子,失去了其应有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改译后,把表示长安城的面积和周长的两个 小句合并在一起,清楚地显示了整个段落的语义结构,大大地增加了译文的连贯性。 2.2.3 译文的自然流畅 对所有类型的文本来说,都有一条基本的翻译标准,那就是,译文必须自然流畅,符 合译入语的习惯。只有极少数例外的情况,如原文作者或译者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 故意把原文或译文写得不通字不顺。那是另外一回事。初学翻译的人常常可能译出谈来很 别扭的译文,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本身文字功底尚欠火候之外,主要是过于拘泥原文,不 敢越“雷池”半步。唯恐被人说不忠实于原文。这类不自然的译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选词用字照抄词典,不顾上下文是否合适。例如: 11)Babies satisfactorily born 误译:孩子们令人满意地降生了。 正译:孩子已生,一切顺利。 12)Sorry,I can’t help you. 原译:对不起,我不能够帮助你。 改译:对不起,我无能为力。 13)She was dancing gracefully in the room 原译:她正在房间里非常优雅地跳着舞。 改译:她正在房间跳舞,舞姿非常优雅。 上面第11例中的children 和satisfactorily 的原译显然被原文框得太死了。汉语中 的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必要把复数的概念明确地表达出来。如“我的 书”,“我的兄弟”等。另外,生孩子也不能用“令人满意地”来形容,只能说“顺利还 是不顺利。许多人看到宾语中以-ly结尾的副词,译成汉语时就非要加一个“地”不可。这 也往往不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第13例也是同样情况。汉译英时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 14)我们姐弟和几个小丫头听了都很喜欢。(许地山:《落花生》) 原译:My sister, brother, I and the maidservants all liked it very much when we heard it. 改译:We children and the maidservants were all very excited. 这里原译文中的“我们姐弟”看似简单,翻译起来却颇费踌躇。由于后面还有一个名 词,所以把这个词组译成这样就显得不太自然了。其次,因为上下文并没有告诉我们作者 有几位姐妹兄弟,翻译时必须含糊一点,原译中sister和brother均用了单数,太过冒险。 另外,原译将句子中的动词词组“很喜欢”直译成英语,也很不自然。 2 过于拘泥原文的句子结构,如词序等。例如: 15) It takes ten minutes to get there on foot. 原译:需要十分钟才能步行到那儿。 改译:步行到那儿需要十分钟。 16) 他于1960年生于上海。 原译:He was born in 1960 in Shanghai. 改译:He was born in Shanghai in 1960. 这里例15 完全按原文的词序翻译,把不定式放在句末。汉语中虽然并非绝对不可以这 么说,但总有些不太自然。例16的译者大概是忘记了,汉语和英语中时间和地点状语的排 列顺序正好是相反的。汉语通常把时间状语放在地点状语前面,而英语却是地点状语在 前,时间状语在后。 译文不自然,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的情况很多。以下各章将详细讨论。这里不一一例 举。要消除这种现象,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排除原文的干扰,用地道的译入语 文字表达原文的意思,做到既忠实原文,又流畅自然。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在完成初稿以 后,不妨把它“晾”在一边。过一段时间以后,再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看看译文有什么不 自然的地方。这样,往往可以发现许多问题。 2.3 校改 校改是翻译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校改不是把译文粗粗 地看一遍,改掉几个剌眼的错误,而是一个对译文进行仔细较对和润饰的过程。一件精美 的艺术品一定是精雕细琢的产物。一篇堪称艺术品的译文也是如此。一篇初稿,就如同一 件毛坯。总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甚至可能是严重的错误,弄得不好还可能造成不 可估量的后果。因此,译者必须认真对待这一环节。有人做过粗略的估计,在整个翻译的 过程中,校改花去的时间要占70%。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校改首先是校对。校对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补漏,即看看译文中有无遗漏之处:二 是看看译文中有无明显的错误,如数据、年代、人名、地名,以及其他由于疏忽导致的 “低级”错误。 修改润饰的目的是去掉初稿中的斧凿痕迹,即原文的目的语的影响或干扰,使译文自 然流畅,更符合目的语的习惯。通常的做法是先抛开原文,以地道的目的语的标准去检查 和衡量译文,并进行修改和润饰。改完以后再与原文核对一下,以免“自由发挥”之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能请别人挑挑错,因为译者本人往往受其思维模式的束缚,很 难发现自己的错误。许多国际组织的翻译部门和商业性的翻译社都有不同的部门,对所有 的译文层层把关,其原因就在于此。 练习 1. 原文作者的意图体现在哪些方面? 2. 形式和意义之间有什么关系?翻译时应注意什么? 3. 如何使译文那忠实原文又自然流畅?
本文档为【第二章 翻译的过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824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英语六级
上传时间:2011-11-06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