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

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

举报
开通vip

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国家标准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二○○五年十二月序地震安全性评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确立的一项法律制度,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国家标准GB17741-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资料、技术思路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该标准实施以来,在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及大型厂矿企业、城镇、经济建设开发区的选址和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防震减灾对策...

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
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宣贯教材二○○五年十二月序地震安全性评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确立的一项法律制度,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国家标准GB17741-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资料、技术思路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该标准实施以来,在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及大型厂矿企业、城镇、经济建设开发区的选址和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防震减灾对策的制定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实施,各行业建设工程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与现行法规和相关标准已不相适应;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不断发展和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深入也为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创造了条件。为了保证与现行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协调,尽力满足建设工程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需求,吸纳近年来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经验及最新科研成果,使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在原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国家标准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已经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保证国家标准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贯彻实施,便于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中国地震局组织编写了这本宣贯教材。本宣贯教材对标准条文进行了逐条解释,对关键技术内容、技术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工作深度、基础资料的详细程度、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及适用性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例证。本宣贯教材涵盖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对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和正确使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刘玉辰2005年12月编辑和审定委员会主编:卢寿德副主编:高孟潭陈国星唐荣余李小军编委会成员:赵凤新周本刚俞言祥吕悦军潘华陶裕录韦开波主审:刘玉辰副主审:杜玮审委会成员:张裕明鄢家全金严刘光勋黎益仕戴红刘凤麟目录TOC\o"1-2"\h\z第一章范围1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4第三章术语和定义6第四章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级10第五章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165.1 区域范围和图件比例尺165.2 地震活动性175.3 地震构造225.4 综合评价25第六章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276.1 近场区范围和图件比例尺286.2 地震活动性306.3 地震构造316.4 综合评价38第七章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407.1 场地勘测407.2 地震地质灾害场地勘查427.3 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44第八章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468.1 基础资料468.2 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488.3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51第九章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539.1 地震构造法539.2 历史地震法559.3 结果的确定56第十章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5710.1 地震区和地震带划分5810.2 潜在震源区划分6010.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6210.4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7110.5 不确定性校正7210.6 结果表述72第十一章区域性地震区划7411.1 基本规定7511.2 结果表述76第十二章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7812.1 场地地震动参数和时程的确定7812.2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建立8212.3 场地土层模型参数的确定8512.4 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确定8612.5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与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确定8712.6 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88第十三章地震小区划9113.1 工作内容9113.2 地震动小区划9213.3 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94HYPERLINK\l"_Toc123796092"第MACROBUTTONMTEditEquationSection2EquationChapter14Section1十四章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96第一章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选址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防震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工作中所涉及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本标准规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步骤、技术思路、技术途径和技术方法等,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遵循的技术标准。工程场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通过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型、性质、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区域的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环境评价、断裂活动性鉴定、地震危险性分析、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技术复杂、科技要求高、综合性强,从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在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循相应的技术准则。本标准严格地规定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方法,包括:收集、整理、分析相关学科资料的范围、资料的内容、资料的精度、图件比例尺的规定;工程场地所在区域范围、近场区范围的限定;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勘察、场地工程地震条件勘测、年代样品采集与测试等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量及工作深度等的要求;室内分析计算和综合研究的方法步骤、模型建立、评价结果表述等工作的具体规定,这些都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遵循的技术准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设工程选址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防震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工作中所涉及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这些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主要包括: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区域性地震区划、地震小区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等。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贯穿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第一个环节是选址,选择潜在地震危险小的地区、选择场地地震反应较小的地段、选择工程结构地震反应较小的地段、选择地震地质灾害较小的地段是建设工程选址抗震设防的一般原则;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第二个环节是抗震设计,确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严格的抗震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物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这也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关键环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己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国土利用规划为基础,不仅要考虑城市布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辐射作用,也要考虑城市应处于地震相对安全之处。因此,开展区域性地震区划或地震小区划工作,对城市、大型厂矿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范围内的地震安全环境进行地域的划分,展示不同地段间潜在地震危险的差异,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防震减灾规划、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由此可见,各类建设工程选址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防震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工作中都应考虑地震问题,都涉及到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应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的具体建设工程或项目,国家、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颁布有三部,相关的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本条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本法所称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本法所称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次生灾害,必须认真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法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2001年11月15日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的上述规定进行了细化,对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范围进行了规定。该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4.3条规定:“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即地震安全性评价: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以上各项规定的建设工程、以及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应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各类建设工程,都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认真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规定以外的因建设需要等原因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也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267-1997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为了使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工程适用性,在编制本标准时,充分参考了相关技术规范。在本标准中,GB/T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GB50267-1997《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了本标准的条款。这三部被引用的标准均注明了日期,因此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再适用于本标准。GB/T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规定了防震减灾的基本术语,适用于防震减灾有关工作及编写防震减灾有关法规、技术标准,也适用于科研、教学、新闻、出版等。本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所包括的“地震构造”、“活动构造”和“发震构造”等23个术语和定义均来自GB/T18207.1-2000。该标准中其他基本术语,如“震级”、“地震烈度”、“震中距”、“破坏性地震”、“地震活动性”、“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区划”、“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虽未在本标准中作为术语和定义出现,但其定义同样适用于本标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GB/T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GB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GB/T17742-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和JGJ/T97-1995《工程抗震术语标准》,通过饮用,这三项标准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也适用于本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写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均为1:400万,两张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在该标准中,坚硬、中硬、中软和软弱四种场地类型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保持一致;坚硬、中软和软弱这三类场地类型的特征周期可以通过GB18306-2001附录B《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来获取。GB50267-1997《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极限安全地震震动的峰值加速度不大于0.5g地区的压水堆核电厂中与核安全相关物项的抗震设计。按该规范设计的核电厂,当遭受相当于运行安全地震震动的地震影响时,应能正常运行,当遭受相当于极限安全地震震动的影响时,应能确保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完整、反应堆安全停堆并维持安全停堆状态,且放射性物质的外逸不超过国家规定限值。为达到上述安全标准,该规范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如在“设计地震震动”部分规定:“设计地震震动参数应包括两个水平向和一个竖向的设计加速度峰值、两个水平向和一个竖向的设计反应谱以及不少于三组的三个分量的设计加速度时间过程。两个水平向的设计加速度峰值应采用相同数值,竖向设计加速度峰值应采用水平向设计加速度峰值的2/3。设计地震震动参数宜采用自由地面的数值;计算覆盖土层的地震震动参数时,应计入土层的刚度和阻尼;计算基岩面可采用剪切波速大于700m/s的土层的顶面,其下应无更低波速的土层。极限安全地震震动应取地震构造法、最大历史地震法和综合概率法确定结果中的最大值,其水平加速度峰值不得低于0.15g。”核电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属于本标准工作分级中的I级工作,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密切联系核电厂抗震设计的需要进行。本标准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包括GB/T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的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在本标准的使用期间可能进行修改或修订,修改或修订后的内容均不再适用于本标准。但本标准鼓励各有关方面研究这些最新版本标准与本标准的协调性。GB/T 18207.1—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此文件未注日期,因此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第三章术语和定义3.1 地震构造seismicstructure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3.2 活动构造activestructure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隆起等。3.3 发震构造seismogenicstructure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3.4 构造类比structureanalog一种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具有同样构造标志的地区有发生同样强度地震的可能。3.5 活动断层activefault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3.6 断层活动段activefaultsegment在一活动断层上,活动历史、几何形态、性质、地震活动和运动特性等具有一致性的地段。3.7 能动断层capablefault可能引起地表或近地表明显错动的断层。3.8 古地震paleo-earthquake没有文字记载、采用地质学方法发现的地震。3.9 地震区seismicregion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环境均相类似的地区。3.10 地震带seismicbelt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条件密切相关的地带。3.11 地震构造区seismictectoniczone具有同样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地理区域。3.12 弥散地震diffuseearthquake在地震构造区内,与已确认的发震构造无关的最大潜在地震。3.13 本底地震backgroundearthquake一定地区内没有明显构造标志的最大地震。3.14 潜在震源区potentialseismicsourcezone未来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3.15 空间分布函数spatialdistributionfunction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表征地震带内各震级档地震发生在每个潜在震源区可能性的函数。3.16 震级档magnitudeinterval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的震级分档间隔。注:一般取0.5级。3.17 震级下限lowerlimitmagnitude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影响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的最小地震震级。3.18 震级上限upperlimitmagnitude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地震带或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极限值。3.19 地震动参数groundmotionparameter表征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的物理参数,包括峰值、反应谱和持续时间等。3.20 超越概率probabilityofexceedance在一定时期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值或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3.21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groudmotioncharacteristicperiodofresponsespectrum规准化的反应谱曲线开始下降点所对应的周期值。3.22 场地相关反应谱site-specificresponsespectrum考虑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影响所得到的地震反应谱。3.23地震地质灾害earthquakeinducedgeologicaldisaster在地震作用下,地质体变形或破坏所引起的灾害。本标准表述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所涉及的基本术语与定义。基本术语与定义对正确理解与把握本标准所提出的各项基本技术要求非常重要。同时,这些基本术语与定义对正确使用本标准涉及的技术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标准涉及的主要术语与定义引自GB/T18207.1-2000,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同时,该标准只是给出了相关定义和术语的一般性的解释。对术语与定义的正确理解应该与对本标准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和对基本技术方法的理解结合起来。除对GB/T18207.1-2000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外,还应结合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技术思路和技术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本宣贯教材在相关的章节中对一些重要的定义和术语做了进一步的解释。3.1~3.8条涉及的基本术语与定义主要与区域和近场地震构造分析有关,涉及本标准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对地震构造、发震构造、活动断层等概念的理解,可参阅本宣贯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相关内容。3.9~3.12条涉及的基本术语与定义与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有关,主要与本标准的第九章的内容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为地震构造区和弥散地震。可参阅本宣贯教材第九章的相关内容。3.9~3.10、3.13~3.18条涉及的基本术语与定义是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的主要概念,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需要首先掌握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可参阅本宣贯教材第九章和第十章的相关内容。3.19~3.22条涉及的基本术语与定义是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及表述有关的基本概念。本宣贯教材第九章和第十章对这些重要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3.23条基本术语与定义是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有关的内容,可参阅本宣贯教材第十三章的相关内容。第四章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级不同重要性的建设工程,遭遇地震破坏后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严重性等后果差别很大,因此对不同重要性的建设工程,必须有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开展技术方法、内容、基础资料精度及研究程度不同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如核电站和极其重要的特大型水库等,一旦遭遇地震破坏后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引发极其严重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这类工程的抗震设计有严格的要求、国际上也有相关的规则,要采用极低的地震风险水平来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根据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科学、认真、严格的抗震设计,因此必须进行最为详细、最为深入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工作;对全国面广量大一般建设工程,由于破坏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虽然小地震的发生频率高、发生的地域广,但小地震的影响范围有限,破坏性地震的发生频率较低、发生的地域有限,在某些特定的地区遭受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对于数量巨大的一般建设工程,只要按照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建设,在遭遇地震后就不太可能产生严重破坏,也不太可能产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某些特定的、个别的一般建设工程的破坏,不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按标准设防将会把地震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之内。因此,这类建设工程就无须对每个工程都进行仔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其中某些建设工程需要进行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主要是复核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建设工程,遭遇地震破坏后会造成国民经济的较大损失、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如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它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重要生命线建设工程等。对这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虽然不如核电站等工程的设防要求高,但应该采用比一般建设工程高的抗震设防标准。因此,这类建设工程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就要有一定的详细程度和工作深度的要求。不同重要性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方法不同,对基础资料的精度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要提供的抗震设计参数也就不同。例如《核电站选址地震安全导则》中,对工程场址5km范围内的断层鉴定,要求不遗漏长度大于250m的断层,近场区域30km范围内基础资料精度要求比例尺为1:10万,供抗震设计使用的地震动参数应包括水平向和竖向、五种不同阻尼(0.5%、2%、5%、10%、20%)的反应谱等多种参数;对某些结构自振周期比较长的建设工程,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的桥梁、高耸结构的电视塔等,这类工程对地震长周期成分响应比较强烈,在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时,应当特别仔细地考虑长周期的地震动参数,提供能充分反映长周期地震动对工程结构作用的场地相关反应谱;而对于一般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只需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要求,提供地震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由此可见,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一般建设工程,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等建设项目中重要建设工程,到核电厂等特别重大的建设工程,其重要性和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的严重性逐步加大,抗震设防要求也逐步提高,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对基础资料的精度要求、工作的深入程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考虑到建设工程的重要性、遭遇地震破坏后的严重性以及工程的结构特征和抗震设计的要求,兼顾建设工程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性,对不同建设工程应作不同深度、精度、程度要求以及不同内容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本标准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为四级,规定了不同级别工作的工作步骤、技术思路、工作方法、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要求。在重要建设工程中,核电厂和特大型水库大坝等工程又特别重要,抗震设防要求极高,为此本标准规定这类建设工程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按Ⅰ级进行,其它重要建设工程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Ⅱ级进行。在一般建设工程中,重要生命线工程、长距离的管线路工程、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由于工程跨越一定的区域,区域范围及周围的地震环境、地震地质状况和场地条件都会有差异,需要做比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更为详细的工作,为此本标准规定这类建设工程或项目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按Ⅲ级进行,其它一般建设工程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Ⅳ级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划分为以下四级:Ⅰ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能动断层鉴定、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适用于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Ⅱ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适用于除I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Ⅲ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适用于城镇、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建设开发区、重要生命线工程等。Ⅳ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适用于GB18306-2001中4、3条b)、c)规定的一般建设工程。1.Ⅰ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核电厂建设项目中的主要工程涉及到核辐射外泄安全的部分,国际上都认为是最重要的建设工程,在各级设计阶段中,都要采取最安全的抗震措施;特大型水库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高坝,一旦遭遇地震破坏后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会引发极其严重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必须进行最为认真、最为严格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这类工程的抗震设计要采用极低的地震风险水平来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要有多种超越概率水准、不同阻尼比的水平向和竖向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要对工程场址区内的能动断层进行严格鉴定,对工程场址区内的地震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地评价等。因此,从技术方法和内容来说,对这类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必须进行最为全面、详细、深入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工作。由此可见,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要按I级要求进行,工作内容包括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能动断层鉴定、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Ⅰ级工作要求和其他级别工作的主要区别在:a)对基础资料要求详细程度不同;b)断裂活动性评价和场地条件勘查的工作深度不同;c)地震危险性分析评定方法不同;d)提供的设计地震参数的详细程度不同;e)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的内容及深度不同。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应采用较低的地震风险水平来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如,核电厂的极限安全地震的年超越概率为0.0001,即重现周期为10000年;三峡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的设防地震年超越概率为0.0002,即重现周期为5000年。2.Ⅱ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除Ⅰ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主要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在震后需要尽快恢复的重要的生命线建设工程等。如:超高层建筑、博物馆、会展中心、影剧院等重要的公共建筑,大型水电工程、跨大江大河的大跨度特大桥梁、重大的交通工程、海洋石油平台、甲类电视塔等。这类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明显高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设工程,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的结果已不能满足地震安全性的要求;但是,这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又低于核电厂等重大建设工程,对基础资料的精度、工作方法和内容、研究的程度等都有别于Ⅰ级工作的要求。因此,本标准规定除Ⅰ级以外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要进行Ⅱ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对需要进行Ⅱ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大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较高,应采用较低的地震风险水平来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如甲类电视塔设防地震的年超越概率水准为0.0005,即重现周期为2000年;特大型桥梁设防地震的年超越概率水准为0.0003,即重现周期约为3000年;大型水利工程中的雍水建筑设防地震的年超越概率水准为0.001,即重现周期为1000年;北京市高层建筑(高度80米以上)抗震设防地震的风险水平为100年超越概率3%(变形验算)。3.Ⅲ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区域性地震区划主要是指长距离的交通、输油、输气、送水、输电等长距离线状工程,以及大城市、城市群等区域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防灾规划制定等工作中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它和全国的地震区划不同,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针对全国量大面广的一般建设工程,是在考虑平均场地条件下对全国范围内的地震安全环境的区域划分,其比例尺为1:400万,它给出的是大范围内地震危险的平均估计,不可能对局部区域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条件做出详细的描述。区域性地震区划,则应根据区域范围及周边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环境做更加详细、细致的工作,精度要求更高,图件的比例尺要远大于全国地震区划图的比例尺,设防地震的概率水准一般采用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小区划主要是指在城镇、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建设开发区等建设范围内为土地利用和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制定、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计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小区划针对区划范围及周围地区做更加细致、深入的工作,重视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更为细致地考虑局部场地的作用,区分不同的地震破坏作用,显示地震破坏在小范围内的变动情况,与区域性地震区划相比,地震小区划所考虑的因素更多,工作更细致、资料更详细、精度要求更高。如某些地震小区划图采用的比例尺达到1:1万~1:5万,设防地震的概率水准一般采用50年超越概率10%,对使用年限不同的建设工程,设防地震的概率水准会有所不同,应根据工程抗震设计的具体需求来确定。4.Ⅳ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对全国范围内的地震安全环境进行的区域划分,划分区域间存在分界线,分界线两侧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存在数值上的跳跃,在比例尺为1:400万的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上,分界线本身就覆盖了一定的区域,分界线上的数值存在取哪个区域数值的问题,所以位于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附近的一般建设工程也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才能科学合理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编制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基础资源是现有的地震研究的成果,以及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等观测资料,由于观测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历史、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的详细程度地区性的差异性很大,某些边远地区、沿海海域等地区缺少相关的实际观测资料,地震研究程度也不高。另外,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在考虑平均场地条件下给出的地震动参数,是针对全国性大区域而言的,它不可能对某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作深入细致的工作。为此,必须对那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地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的地震活动环境、地震地质条件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调查和研究,对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的峰值加速度结果进行复核,以便科学合理地为一般建设工程提供抗震设防要求。Ⅳ级工作包括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适用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4.3条b)、c)规定的一般建设工程。因此,Ⅳ级工作中工程设防地震的概率水准应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一致,为50年超越概率10%,由于是针对具体的工程场地或工程项目开展的工作,所以Ⅳ级工作比全国地震动区划图提供的资料要更详细、精度更高,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的图件比例尺为:区域范围的主要图件比例尺为1:100万、近场区的主要图件比例尺为1:25万。第五章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考虑远源与近源地震对场地影响的差异性特点,依据工作内容、详细程度和技术要求的不同,根据到场地距离的远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范围分为区域、近场区和工程场地。区域为工程场地外延不小于150km的范围,近场区为工程场地外延不小于25km的范围,工程场地为工程建设规划的范围。地震安全性评价需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工作。分析地震活动水平与地震发生的条件需要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评价地震对场地的影响也需要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区域工作的重点是,在对区域范围内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评价区域范围内地震发生的条件,判识区域范围内对场地地震危险性有影响的发震构造,综合评价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为地震区带和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地震构造区划分与弥散地震确定等提供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以收集、分析现有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现场地震与地质调查工作。5.1 区域范围和图件比例尺本条规定了区域工作的最小范围,图件比例尺规定了区域基础资料和成果图件的精度。5.1.1 区域范围取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影响的范围,应不小于工程场地外延150km。规定区域范围大小的根本目的,在于不致遗漏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有影响的远源潜在大地震。震害资料和工程经验表明,场地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于150km范围内的地震影响,一般情况下,区域工作范围取工程场地外延150km可以满足评价要求。针对具体的工程场地而言,区域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场地与强震构造环境的关系。当150km范围不足以包含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有影响的远源历史大地震或高震级潜在发震构造时,应当扩大区域工作范围。在弱地震活动区,当工程场地外延150km附近外围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较高或存在强震的发震构造时,为了更合理分析地震活动水平和评价地震的发生条件,区域范围宜适当扩大。当区域范围取工程场地外延大于150km时,区域范围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不对称。例如,在西部地区天山南麓的牙哈凝析油气田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考虑到包括场地西北的1716年特克斯7级地震,区域研究范围向西向北分别扩展为200km和180km,而场地东面和南面的范围仍为150km。在广东台山核电项目腰古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为考虑珠江口外滨海断裂带7.5级潜在发震构造的影响,区域范围向东扩展为200km。区域研究范围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应对区域研究范围选取作必要的论证和说明。5.1.2 区域地震构造图比例尺应采用1:1000000,其他图件比例尺应不小于1:2500000。区域地震构造图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分析区域发震构造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属于关键性区域基础图件,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地震和地质方面的主要内容。区域地震构造图比例尺应采用1:100万,编图所依据的基础资料精度和地理底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100万。该比例尺反映了对基础资料和图件的内容、精度和详细程度的要求。对于Ⅱ、Ⅲ、Ⅳ级工作,其他区域性成果图件,如区域新构造图、区域地震震中分布图等,比例尺应不小于1:250万。对于Ⅰ级工作,区域地质构造图、区域地震构造图、区域新构造及其分区图、区域历史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区域小震震中分布图、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图、区域航磁异常图和区域地壳结构图等主要成果图件,均宜采用1:100万比例尺。对有些内容不多,精度要求不很高的区域性分析图件,如大地构造分区图,地震区、带划分图,地震构造区划分图等,可采用较小比例尺。5.1.3 所有图件应标明工程场地位置。所有区域性图件均应标明工程场地的位置,以便直观地显示工程场地所处的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环境。5.2 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性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地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评价区域地震活动环境,为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整理,编制区域历史强震目录,编制区域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和区域现代地震震中分布图,编制区域震源机制解分布图,分析地震活动时空特征和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评价工程场地所遭受的历史地震影响。5.2.1 地震资料收集与目录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a)根据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收集相关的地震资料;b)历史地震资料应包括区域内自有地震记载以来的全部破坏性地震事件;c)区域性地震台网地震资料应包括区域内自有区域性地震台网观测以来可定震中参数的全部地震事件;d)编制区域破坏性地震目录,包括发震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及定位精度等。完整可靠的地震目录是研究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最基础资料。相关的地震资料,包括历史记载的破坏性地震资料和现代地震观测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两部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版多个版本的全国性地震目录,主要有:《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主编,1960)、《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主编,1970)、《中国地震目录》(顾功叙主编,1983),《中国地震简目》(中国地震简目编写组,1988)、《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1911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5)和《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至1990年Ms≥4.7)》(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1999)。同时,一些省市自治区也出版过地区性的地震目录,众多的研究著作和刊物中也包含了不同的地震资料。但是,由于不同的编者和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他们对历史资料的不同分析处理,反映了不同的观点。在地震资料收集整理时,应使用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最新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对地震参数有不同认识的疑难地震,应根据不同版本编目资料的可靠性和工作深度决定取舍。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有明显影响的疑难地震,必须慎重分析,应广泛收集历史资料,认真考证,辅以必要的现场调查,确定地震参数,并应将考证结果提交主管部门审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最新版本《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至1990年Ms≥4.7)》的资料截止到1990年,1990年以后的地震资料宜以《地震观测报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震详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主,并参考中国地震局每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相关地震速报目录续补。本标准所指的历史地震资料是指有区域地震台网记录之前依据地震破坏的文献记载分析得到的破坏性地震事件,应收集区域范围内的历史地震资料。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区域性地震台网,70年代建设具有小震监测功能的区域性地震台网,现已积累了丰富的仪器测定的地震资料。地震目录应依据这些地震台网地震资料编制。实际上我国大陆各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不同。1970年以后由区域地震台网测定的中小地震(M<4.7)目录主要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震局编辑处理,依据全国区域地震台网编制的地震目录已形成地震数据库。具体使用时,可从有关部门获取。区域破坏性地震是指区域范围内有历史文献记载的震级M≥4的破坏性地震事件和区域地震台网资料中的震级M≥4.7的破坏性地震事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收集整理的区域破坏性地震目录,地震目录应包括发震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及定位精度等。5.2.2 震中分布图的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a)分别编制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区域性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震中分布图;b)注明资料起止年代;c)注明主要地震的震级和发震日期;d)区分出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区域地震震中分布图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实际编图时,区域范围和比例尺都要满足要求,内容准确,图面清晰。破坏性地震震中分布图应以震级分档形式标示区域范围内所有震级M≥4.7的地震事件。对工程场地评价有重要意义的地震,应在震中符号旁标明该地震的发震时间和震级。区域性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震中分布图应以震级分档形式标示区域范围内有地震台网观测以来震级M<4.7的地震事件。在有中源、深源地震活动的地区,震中分布图中应明显标示出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为潜源划分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选取提供依据。5.2.3 地震活动时空特征的分析应包括:a)不同时段各级地震的可靠性与相对完整性;b)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c)震源深度分布特征;d)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e)未来地震活动水平。地震资料是地震活动性分析和统计的基础,其可靠性和完整性对分析统计结果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应首先对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和区域性地震台网地震目录进行可靠性和完整性分析,在合适的空间范围内,选择可信的时间域和震级域,进行地震活动性分析研究。首先应进行历史地震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分析。历史地震资料是依据分析地震破坏的文献记载得到的,受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限制,还可能受战乱影响出现相当程度的缺失,应当按不同的地域时段,分析不同震级的地震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历史地震资料在时间分布上的完整性检验其直观方法是编制M-T图,从图上可以估计出地震资料缺失的时间范围。地震震级分布的完整情况通常用震级—频度关系lgN=a-bM的线性分布来检验。如b值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不同震级范围的地震资料,从什么时代开始可以认为是完整的。一般情况下,震级越低,可靠时间越短。例如,我国历史地震资料最为丰富的华北地区,从明朝起,6级地震才是相对完整的,而5级地震,到1900年才是完整的。区域性地震台网地震目录的完整程度和地震台的分布和仪器的灵敏程度有关,所以应当首先分析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从而了解台网监测范围内不同时段、不同震级地震资料的可信程度。分析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的目的是寻找强震发生的可能地点和强度的信息,为划分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函数等提供依据。地震震中空间分布图能直观地反映地震发生地点的分布状况、强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构造活动的情况,它为确定潜在震源及其震级上限提供了信息。在我国某些地区,地震震中分布显示出某些空间相关特征,如条带或网格图像。在进行区域性地震空间分布的分析中,应当分析已发生的强震是否与已知的构造活动有关。研究震源随深度的分布特征对于提高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靠性非常重要,也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表明,震源深度对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可能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华南地区某潜源近场点,震源深度变化5km,相同超越概率所对应的加速度值变化了25%。我国自1970年以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地震震源深度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和适当的统计方法,可得到平均震源深度和优势深度分布范围等结果。根据具体情况,可给出区域内震源深度空间分布图。分析区域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的目的是寻找地震活动的趋势性特点,为评价未来地震活动水平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我国一些地震区带的地震活动随时间表现出起伏特征,具有相对平静和显著活跃相互交替的发展过程,从平静期开始到活跃期结束称一个地震活动期。目前,分析区域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都是在一定统计区内(地震带或地震区)进行,主要方法有M-T图、应变释放曲线等定性的方法,还有周期图分析、最大熵谱分析、极值分析等统计方法,实际工作中要依据具体情况选定。地震活动随时间表现出相对平静和显著活跃相互交替的发展过程。应根据一个地震统计区(地震带)现时所处的地震活动阶段,结合以上地震活动趋势的分析,估计未来100年地震活动水平,为评价该地震带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提供依据。5.2.4 应收集、补充本区域震源机制解资料,编制震源机制解分布图。现代构造应力场是研究大地震发生条件的基础资料,有助于分析判断断层活动的性质和错动类型。研究表明,震源机制解主应力轴产状的统计特征可以代表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因此,震源机制资料是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基础资料。目前,我国积累了大量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系统收集整理。在缺乏震源机制解资料的地区,应根据地震记录反演震源机制解,也可以利用小震综合断层面解资料作为补充,以反映区域平均构造应力状态。根据震源机制解资料编制震源机制解分布图和最大、最小主应力方位分布图,进行震源机制解P、B、T轴分析,统计最大主应力方位分布,以直方图或玫瑰图表示,给出区域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方位。5.2.5应收集、分析对工程场地有影响的历史地震烈度资料。通过分析场地的地震烈度值,可以得到场地所遭受过的最大地震烈度和各个烈度值的频繁程度,与概率计算结果互相佐证,因此,历史地震烈度资料是应当认真收集的重要资料。在收集历史地震资料时,除了区域范围内的破坏性地震外,区域外可能对工程场地产生Ⅵ度以上烈度影响的大地震也在考虑之列。历史地震烈度一般应当采用最新版本地震目录中所给出的烈度。若最新版本地震目录所列地震烈度资料不足时,应当广泛地收集地震烈度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a)有等震线资料的地震,可直接查明历史地震对场地的实际影响烈度;b)对于没有等震线资料,但能够得到场地及附近的地震破坏宏观资料、或实际调查资料,可通过这些资料复核评定影响烈度;c)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估算场地影响烈度值。在此基础上,给出影响工程场地的综合等震线图,建立场地影响烈度目录,以得到场地所遭受最大历史影响烈度值和各阶段烈度的频次特征。由于影响烈度的因素较多,许多大地震的等震线形状都很不规则,难以用“点圆”或“点椭圆”衰减模型来描述,所以,在建立用于统计分析的场地影响烈度目录时,不能简单地利用烈度衰减关系来估算场地影响烈度。对Ⅵ度以上的烈度值,要查阅《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国历史地震 图集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图集4号隔油池图集04s519砖砌隔油池图集城市道路护坡图集02s515排水检查井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国近代地震目录》等资料的等震线图来核实场地影响烈度;对于较大的烈度值,尤其是场地可能位于烈度异常区内的情况时,应当根据场地及附近的宏观资料复核评定烈度。对于某些近期发生的强破坏性地震,应根据对工程场地及附近村镇的实际调查资料,复核评定场地影响烈度。5.3 地震构造地震构造是指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区域地震构造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区域活动构造特征等资料收集和分析,结合区域地震活动特点,归纳区域范围内强震发生的条件,判定区域发震构造及其特征,为划分地震区、带,判定潜在震源区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区域地震构造评价应在充分收集、分析现有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考虑到区域地震构造评价的精度要求,以及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活动断层、地震构造资料方面近20多年的积累程度,区域地震构造评价一般不需要开展现场调查工作,但当区域范围内存在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影响、且现有资料不能满足发震构造评价的断层时,需要开展野外调查,获得必要的评价资料。5.3.1 Ⅰ级工作,应有下列工作内容:a)收集区域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资料,分析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b)编制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地质构造图和新构造图;c)编制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图、航磁异常图和地壳结构图;d)建立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鉴于Ⅰ级工作的重要性,它对区域地震构造的基础资料和图件的内容和工作深度有更高的要求。应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主要断裂活动性及其分段、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等资料基础上,编制区域相关图件。为分析判别区域范围内发震构造,建立区域地震构造模型提供依据。应重视收集最新的基础资料,并对资料可靠性进行分析。例如,对于隐伏断裂活动性探测结果的引用,应分析探测手段的有效性和地质上解释的合理性。应分析不同震级档地震与区域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现今构造变形特征的关系,当区域范围内现有资料不够充分时,应扩大区域范围。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是了解本区构造发展演化和划分地震区、带的基础资料,因此需要进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给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简述大地构造发育简史。收集区域范围内的地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质构造资料,编制区域地质构造图(1:100万),简述区域地质构造分布与发育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图中应反映地层、岩浆岩、褶皱、断裂及其性质、新生代以来的盆地等。收集新构造运动方面的资料,包括新生代地层、火山和岩浆岩分布,晚第三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盆地和隆起,以及地震活动和现今形变特征等。编制区域新构造图(1:100万),图中应标示4级以上的地震。在此基础上论述区域新构造分区特征,阐述区域新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收集重力、航磁和其它地球物理场资料,结合地壳结构及其它深部构造资料,编制区域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地壳厚度图,比例尺1:100万,并说明区域范围地壳结构特征。综合分析区域范围内地震分布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建立现代地球动力学模型,应根据区域或更大范围内的地震、地质、现今地壳形变和地球物理资料,对区域现代地球动力学和运动学特点进行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特征。5.3.2 Ⅱ、Ⅲ、Ⅳ级工作,应收集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区域内地震发生的大地构造和新构造背景。Ⅱ、Ⅲ、Ⅳ级工作应收集区域地质构造与地貌资料,分析区域地貌特征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特征、主要新构造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新构造运动分区等,重点分析新构造运动的类型、活
本文档为【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库a
海霄科技有卓越的服务品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用户需求,提供制作PPT材料、演讲幻灯片、图文设计制作等PPT及文档优质服务。
格式:doc
大小:42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1-02-04
浏览量: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