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举报
开通vip

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第22卷第1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Vol·22 No·1 2004年 1月 Journal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Jan.2004 2 o世纪3 o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黄 鸿 飞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日本侵华,中日苏出现了复杂的小三角关系。中国政府为了 抗E1.一面不断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得到苏联的有力援助;一面独力抗击 日本侵略,有力地支援 了苏...

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第22卷第1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Vol·22 No·1 2004年 1月 Journal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Jan.2004 2 o世纪3 o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黄 鸿 飞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围绕着日本侵华,中日苏出现了复杂的小三角关系。中国政府为了 抗E1.一面不断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得到苏联的有力援助;一面独力抗击 日本侵略,有力地支援 了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梦想速战速决灭亡中国,当中间突破成为永远的笑话之 后,为了南进北翼的安全,改变初衷与苏修好。在中国抗战最艰难时刻,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 中立条约》,对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造成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中国;日本;苏联;不抵抗政策;大国沙文主义;绥靖政策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04)O1—0093—05 学术界对中国抗战期间远东(中日苏)国际关系研究的论著颇丰,如王建朗的《抗日战争 时期中国x~fil-关系》、《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王真的《动荡中的同盟——抗日战争时期 的中苏关系》,李嘉谷的《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曹振威的《侵略与自卫—— 全面抗战时的中日关系》,罗志刚的《1931—1937年的苏联远东政策与外交》、《中苏外交关系》 (1931—1945)等。这些论著只对两国关系或者对短期内远东国际关系进行论述。在世界局 部战争连年不断的今天,以史为鉴,为了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我们有必要对上个世纪整个 30年代随着中国抗战的起伏而出现复杂的中日苏关系认真加以剖析。 从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的一系列文件材料及其侵略行动的实际发展来看, 1931一】941年日本对外侵略目标的总构想可概括为:“满蒙一中国一亚太地区霸权”。即:第 一 步,侵占我国东北和内、外蒙古,作为进一步占领整个中国的前进基地和“抵御苏俄”的“帝 国国防的第一线”;第二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现中间突破;第三步,以整个中国大陆的战 略资源为后盾,北攻苏联西伯利亚,南下太平洋打败英美,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这个庞大侵 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占领中国。 】931年,日本利用中国的贫弱和中苏关系的恶化,发动“九一八”事变,正式开始了有计划 侵略中国的行动。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策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命令30万东北军撤人 关内,致使日本很快占领了我东三省.激起侵略者更大的侵略气焰。苏联看到国民政府自己 都不抵抗甚至软弱以对,也不好直接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径。面对日本的侵华战争,苏联 收稿日期:2003一O3—17 作者简介:黄鸿飞(1963~ ).男,福建莆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4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年1月 只能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和国际反应,公开宣布实行“不介入中日冲突”的中立政策。 苏联政府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除了中国政府的消极政策外,其一,主要从世界战略考 虑。3O年代初,苏联面临东西两面压力,若不小心势必陷入两线作战。德日两国相比,德国比 日本强大,德国进攻苏联的可能性更大。况且日本进攻苏联之前,必须实现中间突破。中国 虽然贫弱,但地广人众,日本吞并中国并非易举之事;其二,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行“一五”计 划。为确保计划的完成,争取时间,增强国力,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其三,国际因素也促使苏联 采取中立立场。“九一八”事变后,国联不愿认真制止日本侵华,西方大国又一心置身于中日 战争之外,推行“引火北烧”策略,苏联担心自己单方面对日持反对立场最终会引火烧身。所 以,为避免苏日冲突,保持国家建设所必须的远东边境的平静环境,苏联对日采取忍让的中立 政策。应该承认在当时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只有中立政策才能使苏联保持外交上最大的 灵活性和主动性——这不失为最可取的一种应变政策。它符合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在于苏联政府实行中立政策时,某些做法却损害了中国的民族利益和抗日斗争,导致中苏 关系暂时走向恶化。第一,1932年初,苏联违反《扑茨茅斯条约》关于中东铁路“决不经营以军 事为目的之铁道”【1_J(H。∞的规定,同意日本用该铁路运送军队;第二,1932年关闭了在西伯利 亚的中国领事馆,随后却允许“满洲国”在西伯利亚建馆;第三,不许中国从欧洲各国购买用于 抗日的军火途径苏联,不许中国爱国人士经苏联回国抗日,即以中立为由限制中国方面的某 些抗日行动;第四,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1935年3月同日本和伪满洲国在东京签订《关于中 东铁路让渡基本协定》,以1.4亿日元的低价将中苏共管的中东铁路卖给日本和伪满洲国。 这些事实不难看出,苏联在中日的外交棋盘上,在先顾及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一切都围绕 日苏关系进行,中苏关系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苏联以忍让求和平的这些做法使 “九一八” 事变造成对峙的It苏关系得到暂时缓和。l2 但因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加上中苏互相猜 忌,使1932年12月12日恢复邦交的中苏关系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蒋介石在追述苏联这些 错误做法时说,苏联出售中东铁路给日、伪满,“对于日本侵略政策,当然是一种鼓励。”[3J 它不自觉地起了纵容日本大胆南下侵华的作用,是苏联对日绥靖的体现。然而,日本的逐步 南侵更使苏联感到远东战争的巨大威胁,中苏关系开始改善。 日本在侵略中国东北和经营伪满的过程中,看到中国在国际上孤立无援,悍然于1937年 发动企图实现中间突破的全面侵华战争。为能迈出这一最关键性一步日本侵略者欣喜若狂, 毫无羞耻地认为3个月即可灭亡中国。然而,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侵略者的意料:中国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展开全面抗战;屡遭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中国得到了国际援助,中苏关 系更由隔阂走向互助;日本因全面侵华损害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在国际上开始 走向孤单。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抗击下,日本法西斯走进了战争的死胡同,不得不改变对华策 略和对苏政策。中日苏小三角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进一步威胁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逐渐强大的苏联政府认定,日 本法西斯是其远东的一大隐患,一旦它恶性膨胀,终将危及苏联的国家安全,并将在未来遏制 苏联在亚太的战略态势。同时,随着德国法西斯的上台,欧洲事态的发展令苏联尤为不安。 如何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关系到苏联的生死存亡。根据日本对外侵略计划,它是先取中 国而后北进,中国实际上成了苏联远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将在遏制日本战车、阻止其 北进方面发挥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取代的作用。此时的中国,国共两党由对立走向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黄鸿飞: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95 作,中国全民族的抗战,使苏联看到了希望。由于中国是个弱国,要能抵挡住日本的战车,需 苏联的援助。据此,苏联政府果断地采取了援华抑日政策,希冀中国抗日捆住日本的手脚。 这个政策,是新时期苏联政府最明智的选择。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政府坚持独立抗战的同时,力争外援。1937年8月21日,中苏双 方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为迅速发展贸易关系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中苏关系由此走 向极盛。为得到苏联的援助,中国政府派出官方和私人代表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37年 9月,派军事委员会参谋次长杨杰,以及张冲、王叔铭、王世杰一行四人携带军事技术人员赴苏 联。1938年1月、7月和1939年4月又先后三次派立法院长孙科赴苏联,争取苏援。与此同 时,蒋介石还多次致函斯大林,磋商苏援问题。中国的努力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 芦沟桥事变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从其世界战略考虑,在其本身也相当困难的情况 下,在经济、军事和人力等方面对中国抗战给予巨大的援助,也作出了一定的牺牲。这一点, 大量的材料和数据可资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本文就不赘述了。用亲美的宋美龄的话一言以概之:“中国抗战 三年来得自苏联之物援助,实较自英美方面获得之总和多至数倍之多。”[4](P¨ 这种援助是真 诚的,同时又是互相的。中国政府在接受苏联援助的同时,也向苏联提供大量的战略矿产品 和畜牧业产品。据统计,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出口钨砂31117吨,锑10892吨,锡 13162 吨,汞560吨,铋18吨。r5 同时,仅在1942年1O月以前,中国就向苏联出口5728165张各类毛 皮和21649吨羊毛、驼毛,另外还通过地方贸易从新疆向苏联出口了350万头羊,1039万张羊 皮,29143吨羊毛和其它农牧产品o[6](P269)中苏这种蜜月般亲密的重要物资援助关系,孤立了 日本侵略者,对中苏双方的反法西斯战争起了巨大的互助作用。 随着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的发展,中日苏关系又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 1938年底,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速战速决实现中间突破计划宣告破产,被迫由军 事进攻为主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另一方面,希特勒德国在西欧的一系列胜利,使日本侵略者像 输红眼似的,急于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铤而走险搭末班车“南进”。为解决北翼的安全, 日本急于改变对苏关系,由冷淡转主动地向苏联提议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因德国的 进攻迫在眉睫,对日本的提议一拍即合。1941年4月13日,两国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其 中规定: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如果缔约一方成为一个或几个其他强国的战争对象 时,缔约另一方将严守中立。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如果仅此而已,苏联的做法当无可非议。 但在签订中立条约的同时,苏联政府还同日本政府发表共同声明。全文如下:“按照 1941年4 月13日苏联和日本所签订的中立条约的精神,并为了保证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发展的利益,苏 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r7 ”由此苏联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了连英美等资本 主义国家都不承认的伪满洲国,并且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作交易,来换取自己的和平与安全, 从而纵容日本扩大侵华战争,使中国抗战遭受暂时的挫折。可以说,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 是苏联政府3O年代初对El绥靖政策的继续,是蜜月般的中苏关系再次走向冷淡的转折点。 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苏联,为了避免战争,在处理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同时,从 1926年到1933年多次向日本政府提议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均遭拒绝。日本明摆着就是把 苏联作为敌对国家。特别是“九--]k”事变后日本政府的态度,给苏联很大的战争压力。斯大 林感到,当前国际力量集体制裁日本前景不容乐观,蒋介石政府对日侵华奉行消极政策,签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6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年 1月 有关的多边国际条约来消除远东危机的希望渺茫,值此日苏关系紧张时期,当靠频送“秋波” 的和平攻势,尚不足阻止日本战车,在远东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九--Jk”事变后, 苏联陆续向远东地区增派兵力。截止 1935年,远东地区的苏军已达 14个步兵师,3个骑兵 师,总兵力24万人,并拥有950架飞机和8O0—9O0辆坦克。[8 同时期,日军主力在朝鲜和中 国东北只有5个师团,220架飞机和150辆坦克。苏联远东军实力强于日本关东军。El本统 治集团已认识到,“战胜红军——这对El本军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那种认为只要El本军队 手持武器去进攻俄国就每次都能保证胜利的看法是极其危险的。” 但是,斯大林由于忽视了 中国东北军民抗日的能力及其对日本战略的影响,过高地估计了日本进攻苏联的倾向和能 力,从而简单地认为日军入侵中国东北是“进攻苏联的序幕”。[10] El本历史学家信夫清三郎 说得明白,在El军侵略东北期间,“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目的——整备对苏战略体制,始 终也未取得进展。⋯⋯关东军仍然不得不继续苦于武装抗El斗争。~[12(P601--602)]El本统治者也 认识到,中国正是它入侵苏联的最大障碍。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明确主张,在攻苏之前,先 给中国一击,以消除“北进”的后顾之忧。[】1] ’实际上就是要实施El本战略构想的第二 步——掠夺中国战略资源,扩充实力,再与苏联进行“必不可免的第二次El俄战争”。[1。]( ’事 实业已证明,到三十年代中期止,El本人的算盘是先拿下中国而不是贸然去攻苏。所以,20年 代末到30年代初苏联政府为引战火南下保远东安全,对El实行绥靖政策,根本没必要。可以 说,这个时期苏联的对日外交是失败的。 全面侵华战争开启后,日本集中优势兵力妄图速战速决实现中间突破。唇亡则齿寒,中 苏两国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中国的抗战已不单单是捍卫本民族的利益,它也在为确保苏联远 东的安全而战。值此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国军民掀起更顽强的 抵抗。日本为了早El解决中El战争,不得不渐次增派兵力,结果,其侵略战车在中国战场越陷 越深以至不可自拔。此时,日本因得不到德国的支持,狗急跳墙地打算从外部打开缺口。 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先后在苏满蒙边界的张鼓峰和诺蒙坎两地挑起事端。 斯大林认识到,单靠一味地妥协和频送“秋波”的怀柔政策是不可能确保远东安全的,必须以 军事实力狠狠地教训一下日本法西斯,逼迫其签订条约。于是调来苏军的精锐部队和用新式 武器装备起来的机械化部队,组建了新的集团军。当苏军消灭了进犯的日军主力,取得全胜 之后,就主动停止在边境线上,没有使战争继续扩大,从而达到了战役的目的。作为火力侦察 和军情刺探,日本也达到目的:苏联远东军强大不好惹,北进难获成功!从而被迫表示愿与苏 联改善关系。苏联远东军能在两次边界冲突事件中获胜,促使日本态度改变的原因,关东军 副参谋长石原莞尔一语道破天机:“此次张鼓峰事件,苏联所持以威胁日本者,则以日本对华 用兵故,日本忍辱屈服于苏联者,亦以日本对华用兵故。”[1 ]( ” 北进缺口打开无望,只有另想办法迫使中国早日屈服,于是日本侵略者一面加快政治诱 降,一面用尽一切办法加紧进攻。在中国军民顽强抗击下,日军仍毫无进展,其既定对外侵略 计划的第二步宣告失败。加上北进之路被阻,那么,只有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提前实施 南进计划。l940年春夏之际,希特勒挥师横扫西欧,美国忙于欧战,给走投无路的日本带来一 线希望。1940年7月27日,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通过《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 要》确定日本当前的基本方针是“同世界形势的变化相适应,改变内外形势,在促进中国事变 迅速解决的同时,捕捉良机,解决南方问题”。[1 ㈣。 ’第二年 12月8日,日本最终发动太平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黄鸿飞: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 97 战争,走上了自取灭亡的不归路。 综上所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首先打破世界和平局势,中国最早奋起了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政府一面改善中苏关系,力争苏联援助;一面领导全国军民从东北到内地展开英勇抗战, 一 次次地挫败了日本统治集团既定的侵略计划,使苏联远东地区幸免于难。然而,苏联政府 站在民族利己主义立场上,从中国抗战一开始,为了稳住日本不要“北进”,以损害中国的利益 去妥协、纵容日本,使中苏关系蒙上了一层阴云;同时为了让中国牵制日本,使日本无力进攻 苏联,又大力援助中国,把中国当枪使,使远东中日苏小三角出现复杂的关系。倘若没有中国 军民的顽强抗战,苏联再怎么牺牲他国利益,推行绥靖政策,也是永远得不到和平与安全的。 英法绥靖德国的结果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这个惨痛的教训,应该牢牢记取! 参 考 文 献: [111L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z]. [2]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局编.中国国民党文献选编(1894—1949)[z].编者印行,1984. [4]李石涵.从七七到八一五[z]. [5]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z].中国文史出版社,31. [6]斯拉德利夫斯基.苏中经济关系概论(俄文版)[z]. [7]国际条约集(1934—1944)[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 [83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 [9]“佐藤将军谈话”.日出(日文版)[N].1934年1月号. [1O]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五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11]朝日新闻法庭记者.东京审判(下)[M].东京审判刊行会,1977(日文版). [12]约翰·亨利·博伊尔.中日战争时期的“通敌内幕”(上)[M].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2. [13]王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14]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下)[M].原书房,1978. (责任编辑 林振礼) On the Relations among China,Japan and the Soviet Union at 1 930s HUANG Hong—fei Abstract:At 1930s,in the surroundings that Japan invaded China,complex triangle relations appeared among China,Japan and the Soviet Union.In one aspect,China’S government re- mained constantly a good relation with the Soviet Union for resisting Japan,and gained Sovi- et assistance;in another aspect,it fought against Japanese invaders by its own efforts,and supported Sovie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anti—fascist war.Japan’S dream was to fight a quick battle to force a quick decision in order to annihilate China,but,when its middle break— through became a forever ioke,for the security in southern action and northern flank,it changed original intention to foster cordial relation with the Soviet Union.During the har— dest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Soviet Union signed the neutral trea— ty with Japan,that had made a negative influence to China。even the world in anti—fascist W ar. Key words:China;Japan;the Soviet Union;policy of nonresistance;great—nation chauvinism; policy of appeasement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20世纪30年代的中日苏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567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24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