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

举报
开通vip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 2008年第5期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口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 李 俏,王建华,张 超,李红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在婚恋主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书中通过对婚恋爱情的描 述,展示出她所倡导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理性的婚姻观,通过此书对现实的婚姻观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可以看 出,这些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现实婚姻;理想婚姻 (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
2008年第5期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口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 李 俏,王建华,张 超,李红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在婚恋主题上最具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一部作品,书中通过对婚恋爱情的描 述,展示出她所倡导的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理性的婚姻观,通过此书对现实的婚姻观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可以看 出,这些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现实婚姻;理想婚姻 (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838(2008)05—0047—05 AnInterpretationofMarriageOutlookfromPrideandPrejudice LIQiao,WANGJian—hua,ZHANGChao,LIHong—tao (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12100,China) Abstract:Thebook“PrideandP阿以觇”writtenbyJaneAustenisthemostrepresentativeworkOffthethemeof loveandmarriage,whichdepictsthemarriageandloveandshowstheauthor’Srationalviewpointsthatmarriage shouldcombinematerialandspirittogether.Fromthetheoreticalanalysisofrealisticmarriagepattern,wecometo conclusionthatitisstillofcertainpracticalsignificanceinourmoderntime. Keywords:Pr/deandPrejudice;marriageoutlook;realisticmarriage;idealmarriage 一、《傲慢与偏见》中与现实相对应的婚姻观类 型 根据《傲慢与偏见》一书中所描述的五起婚姻, 可以归结出五种与现实生活相对应的婚姻观类型, 现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一)情欲享乐型或激情狂热型 这一类型的主要特征是“肓目”,即对于婚姻的 选择完全是出于外表的吸引和情欲的冲动而缺乏 内在品质的相互吸引,在需要层次上只停留在较低 级的生理冲动上,这样人们便常常会“闪电式”地堕 入情网。然而应看到,堕入情网时的感受虽然是既 具刺激又具幸福意味的,但这种刺激性与幸福感觉 收稿日期:2008—07—20 作者简介:乍俏,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得越是强烈,减弱、消失得也就越快。人在情欲 的需求上总是希望进行新的衙服,得到新鲜感。情 欲的吸引力虽然会造成美好的幻觉,但是如果没有 较深层次的“爱情”这个支柱,而仅停留在激情表 面,那么在他们达成结合在一起的愿望之后留给双 方的感觉仍然只是“陌生”二字。 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莉迪亚和威克姆建立 在美色和情欲基础之上的婚姻。威克姆携莉迪亚 私奔并不是因为爱她真心想同她结婚,而仅是因为 在躲债过程中有美女陪伴可以解除寂寞。他们在 婚后彼此用情不专,这段爱情没能持续多久就“情 淡爱弛”了,威克姆常去伦敦或巴黎寻欢作乐,而莉 ·47· 万方数据 口婚姻与家庭研究 总第82期 迪亚虽顾全了婚后应有的名誉,却依然热衷于与美 少年跳舞。生活上二人挥霍成性,入不敷出,为寻 找租金便宜的房子而四处迁徙。这是一桩完全出 于金钱收买和情欲冲动而结成的盲目的婚姻,是根 本没有幸福可言的。 (二)世俗利益型或现实功利型 这类婚姻的主要特征是“功利”,即对于婚姻的 选择完全是出于对世俗利益(包换金钱、权利、社会 地位、名誉等)的考虑,仅把婚姻看成是一种谋求利 益和追求生活享受的工具或手段,具有极强的目的 性。一旦这种利益不再对双方具有诱惑力,婚姻就 会遇到挑战,双方均会面临抉择。 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夏洛特与柯林斯建立 在利益与金钱基础之上的婚姻。夏洛特头脑聪明、 处事得体,但由于年龄较大,长得既不漂亮又没有 什么财产,她便把嫁人看成是唯一体面的生活出 路。柯林斯是位愚蠢可笑的势利小人,在他向贝内 特府中的两位小姐求婚遭拒后,便立即改为向夏洛 特求婚。柯林斯其实并不懂得爱,他想要结婚,只 是认为像他这样生活宽裕的牧师理应在婚姻方面 给教区树立一个榜样,并且也想借此来取悦他所仰 仗的凯瑟琳夫人。柯林斯追求的是世俗的赞赏与 外在婚姻形式上的完满,夏洛特所追求的是生活上 的舒适与财产上的保障。在婚后两人貌合神离,根 本无婚姻幸福可言,这是一桩以牺牲一切高尚感情 来屈从世俗利益的不幸婚姻。 (三)外在虚荣型或一见钟情型 这一婚姻类型的主要特征是“迷恋”,即对于婚 姻的选择完全是出于仪表风度的吸引和虚荣心的 满足而缺乏实际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多数伴侣会闪 电般地结合。丽这种婚恋一旦接触实际生活,矛盾 就会扩展开来。 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贝内特夫妇建立在青 春美貌与虚荣基础之上的婚姻。贝内特夫妇是书 中描述的唯一一对老夫妇,但他们夫妇二人在性 格、品味和爱好上毫无共同之处。贝内特先生当年 就因为贪恋贝内特夫人的青春美貌,才轻率地同她 结了婚。婚后不久便发觉自己在配偶选择上太过 肤浅,竟然选择了一个完全与自己兴趣、品味格格 不入的人来共度一生。家庭幸福对他来说已是不 .4R· 可奢求的了,那么除了偶尔拿他的太太的愚昧无知 开开玩笑之外,就只有隐遁于读书与打猎之中来获 得主要的人生乐趣,这种轻率而又不负责任的婚姻 也影响到了他对其子女的教育,莉迪雅的私奔和简 与宾利的短暂分离、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误会无 不与她们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一桩 仅因外表上的吸引而结成的草率的婚姻,由此造成 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男才女貌型或才子佳人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般配”,即对于婚姻的选择完 全是由于双方在刁‘貌、家境等方面的相当或胍配, 它的特点是在外在条件和社会条件上堪称和美。 这种类型婚姻的凝聚力要比前面三种更牢靠些,但 仍有不足之处,一旦更具魅力的人出现,就容易发 生“置换反应”。 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筒与宾利的建立在好感 与般配基础之上的婚姻。简是位倾网倾城的绝代 佳人,她性格内向,喜欢宾利表面j_..却又不露痕迹, 把强烈的感情隐藏在文静的外表之下,以至于外人 都误以为她对宾利没有爱慕之情。宾利仪表堂堂, 为人随和,而且家资十分富有。他对简一见钟情, 但遇事缺乏自信和主见,易受他人影响。由于他拿 不准简是否爱他,又加上他的妹妹宾利小姐和达西 从中作梗,使得他们不得相见,于是二人都为此而 灰心丧气,不再去争取。若没有伊丽莎白与达西的 相助,两人可能最终走不到一起。简与宾利是典型 的“女貌”与“男财”的结合,摆脱不了小说一开始的 那条充满反讽语气的“真理”——“凡是有财产的单 身汉,必定需要位太太”。虽然二人都有其个人魅 力,条件堪称般配,但双方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互 的信任与了解,还只停留在相互间好感的层面上, 远没有达到深层次的心灵相通。这段婚姻虽然看 起来是美满的,但却隐藏着一些危机。 (五)情投意合型或相知相通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和谐”,即对于婚姻的选择完 全是出于双方内在品质的吸引和心灵相知相通,内 在凝聚力和稳定性最强,即使在婚后遇到困难亦会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建立 在平等与相互了解基础之上的婚姻。伊丽莎白聪 万方数据 2008年第5期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口 明又美丽,有主见,有个性。达两m身名门,家财万 贯,相貌英俊,是现实当中典型的“钻石王老五”,但 他的缺点却足为人傲慢冷漠。由于他看不起伊丽 莎白的家庭及其社会地位,在初次舞会上便傲慢地 对待伊丽莎臼,因而被伊丽莎白怨恨,后来又加上 威克姆的谎言和恶意中伤,使伊丽莎白对他产生了 很深的偏见与误解。而他慢慢地却发现自己喜欢 上了伊丽菠白,她机灵的头脑和倔强的个性,更是 让他十分欣赏。通过双方不断的观察与沟通,尤其 是达西促成莉迪亚与威克姆成婚问题上的所作所 为,更是使伊丽莎白认识到了他的真实脾气和秉 性,才慢慢消除了已有偏见,摩擦出了真正的爱情 火花,最终结成了美满的婚姻。 二、择偶理论分析 (一)择偶梯度理论 择偶梯度主要是与性别偏好有关,即男性倾向 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往往更 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 等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也就是婚姻配对中的 “男高女低”模式,在目前的现实社会中仍具有普遍 的解释意义。这在《傲慢与偏见》中表现得最为明 显,贝内特太太就极力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入有钱的 人家。夏洛特的选择以及伊丽莎白没有对威克姆 的感情陷入太深都表明了她们所信奉的“人往高处 走”的择偶观念和“过舒适生活”的择偶追求。 (二)同类匹配理论 这一理论是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择偶行为进行 解释,主要是强调社会结构的作用,认为哪怕是“自 由交换”也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的,受社会 结构的制约。换句话说,交换的对象是有边界的, 构成这个边界的是种族、宗教、阶级等等。择偶主 要发生在某个边界内的人群,也就是“相似”的人之 间。“匹配”或“相似”是它的要义,这主要表现在三 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完全先赋的因素:种族和民 族。第二个层面是价值观,它主要是指由宗教和文 化的影响塑造的大到人生目标、小到个人的兴趣爱 好和行为方式,这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别。第 三是个人层面,主要强调的是社会属性:个人的教 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背景等⋯。“门当户 对”的择偶观念就是对这种理论的最好解释。人们 普遍相信,相似家庭背景的人或同一层次的人由于 其经济条件相当,文化水平、认识能力、审美情趣相 似,待人处事方式一致而更易于成为伴侣,并且婚 后生活中彼此的共同话题也比较多,一般很少出现 根本性的分歧,即使遇到纠纷也比较容易协调,门 当户对的人结合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与融洽。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简·奥斯丁就一再向读者 证明只有婚姻双方在家庭财产、社会地位、性情才 智上门当户对,才能保证婚姻的稳定与和谐。书中 的几类婚姻都表明,虽然男女双方在财产上似乎有 些差别,但在社会地位上是匹配的,都没超越中产 阶级的自身范围。 三、现实生活中的择偶状况 (一)“男才女貌”的择偶标准仍有市场,隐性的 “潜能”更被看重 相关研究表明,所有文化中的男女,均认为配 偶的善良与智力,要比外貌和金钱上的吸引更为重 要。但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后两种特征的人,却永 远没有机会向异性中最合意的成员展示前两种特 征。长相迷人和有钱,可以视作婚姻竞技赛跑中会 在开始时一头领先的优势,而智力和善良,则是只 有在赛跑开始后才会发生作用的因素心J。在计划 经济时代,对个人潜力的预期考虑意义不大,因为 他的职业身份和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户 籍、政治身份所决定,或在学校毕业后由组织分配 决定并往往是“终身制”,加上缺乏社会流动和竞争 机制,个人选择和发展的余地极小。而在当代,人 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需要区分暂时的现实状况与长 远的发展潜力。 (二)同质性和相容性也逐渐被双方看重 这实际上是心理学测量上的“相似性”理论的 实践运用。择偶的基础在于交换,但毕竟和市场中 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不同,双方能否沟通并长期 融洽相处无疑更为重要。如思想观念是否相近,性 格脾气是否相投,生活习惯是否相容等都是目前两 性在择偶中基本会考虑到的问题,现实条件下的青 年在择偶时不仅关注对方资源和个体品性,还很重 视双方的协调、相容¨J。 (三)社会关系的相容性也成为重要的择偶标 准 ·49· 万方数据 口婚姻与家庭研究 总第82期 恋爱关系是否能得到自己社会关系网,包括家 人和朋友的支持,对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有相当大的 影响。一般来讲,得到父母支持的恋爱关系更可能 维持并进展得更顺利。国外的有关研究也表明,父 母和朋友的支持程度与恋爱关系的进展成正相 关⋯,这一点也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被看重。 (四)“门当户对”观念在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和 中产阶层中再度盛行 一些国内调查表明,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者 更重视伴侣的经济社会地位,他们不仅关注对方的 学历、职业、聪明能干、事业有成等隐性的潜能,而 且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显性的经济条件也予以厚 望⋯。实际上教育素养高者往往更现实、对意巾人 的期望更高、择偶也更慎重,他们不仅关注对方的 社会经济背景,而且也更在乎情侣的人品个性和双 方的情投意合。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对于人们追 求浪漫的爱情具有负面影响,因为考虑对方的经济 条件与关注对方的人品个性并非对屯,况且爱情往 往是在双方深交、相互了解后产生的倾慕、依恋的 炽热情感,故一般/fi是择偶的前提条件而是双方白: 动、交流的结果。因为“一见钟情”过于理想化,这 种在“一见”的瞬问所迸发的激情,未必都可靠、稳 妥。另外,经济物质基础在婚姻质量中的重要性也 已得到普遍认识。 (五)女性择偶更谨慎更现实,选婿条件更高更 周全 这可能是因为婚姻家庭对于女性的生命历程 更为霞要,不少人把婚姻视作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事 业,担心选错对象嫁错郎会贻误终身,加上女性失 贞或离婚的成本更高,以及她们限于n然和社会资 源的劣势,在与异性交往和择偶中多处于被动和 “不安全感”境地,因此,为减少婚姻失败的风险便 对男方的期待更高,择婿也更为谨慎和挑剔。女性 缺乏浪漫性而更现实、更功利是由其在社会经济结 构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这无疑是传统社会男主外、 女主内性别分工定型化的延伸。而男高女低、男强 女弱的择偶和婚配模式,也强化了女性对男性经济 依赖的心理定势⋯。此外,随着劳动用工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市 场化,以往用于保障女性婚后连续就业的一些政 策,已难以在不同经济成分所有制的企业推行,女 ·50· 大学生就业难、下岗女性多于男性以及怀孕、生育 的女性不再被继续聘用等现象的蔓延,也在一定程 度上造成了女性的这种择偶心理。 四、现实生活中理想婚姻的构建 婚姻是满足两性生理、物质和精神多元需求的 场所,故择偶与结婚都具有多重性、综合性,人们在 择偶与结婚时不可能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条件,我们 不可能也不应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择偶取向和婚姻 取向作价值判断。由于“门当户对”和“男高女低” 的婚姻配对至今仍为社会通行的主流模式,所以人 们在择偶和建立婚姻时考虑到对方的年龄、容貌、 职业、家庭背景等个人资源是否与自己相近或类似 也合情合理,考虑生理、经济条件与看重对方的人 品个性并非矛盾对立。因此,综合性、多重性、多侧 面是我们试图建构理想婚姻应遵循的原则,我们应 当超越以爱情为基础的内涵性婚姻和以现实利益 为基础的功利性婚姻的简单对立。我们可以借用 有关择偶的社会学理论和简-奥斯丁的实用婚姻 观来探讨一下现实中可建构的理想婚姻所需要的 一些条件: (一)以爱情为基础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t}l就告诉我们:没 有爱情的婚姻是低级乏味的;而仪有爱情的婚姻又 是不现实的,对正常人来说是痛苦的,理想的婚姻 一定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这样才会使双方感到幸福 与满足。但爱情‘j感情是不同的,爱情在婚姻中固 然重要,但婚姻小能仅靠爱情来维持,爱情是单纯 的,但婚姻却是复杂的。如果爱情是天使,那么婚 姻就是人间,不食人间烟火足注定不能长久的。 (二)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 经济与爱是不能分离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基 础。鲁迅先生在1923年《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演 讲中就对此问题发表过看法,一语中的:“所以为娜 拉计,钱——高雅的说吧,就足经济,是最要紧的 了。”鲁迅早就认识到“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 丽”∞1。爱情是平面的、精神上的,而婚姻则是立体 的、物质上的,是现实而牛活化的,脱离生存问题来 空谈爱情是不切实际的。在物质化的现实生活中, 当爱情在面对“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境地时,两个相 爱的人就会为生活琐事吵架,生活的艰涩会使双方 万方数据 2008年第5期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口 觉得厌倦、疲惫,相互之间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具备一定物质基础是有利于婚姻稳定的,它 是婚姻存续的基础性保障。 (三)同类匹配 也就是“门当户对”,在这里主要是用此来强调 外在的和谐,但应对此概念有一种新的理解。在当 前现实条件下,这种新的门当户对,指的不再是门 第和金钱方面的,而应是文化价值层面的。它不仅 仅包括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相当的受教育程度,同时 还应包括相似的生活志趣、相同的价值选择和相当 的责任担当。现实社会中,人的经济资源、权力资 源、声誉资源等都是可以流动的,唯独一个人的文 化背景是相对稳定可靠的,这是婚姻和谐与稳定的 一个基础。这种社会文化价值层面上的和谐在现 实条件下对于成就婚姻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四)内在和谐 这主要针对外在和谐而言的,主要是指双方心 智方面的相互匹配和双方在个性、志趣、生活习惯 上的相容互补。文凭上是否相当,对于婚姻生活而 言并不是十分重要的,而双方在心理成熟程度、才 智上是否匹配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双方在 一定程度上达到相知相通。性格、爱好、兴趣、习惯 是内在和谐的另一重要基础,爱情之树是否能够长 青,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一致处与相通点的。马 克思说:“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 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应以心灵的相通、亲密的交 往、融洽的志趣、协调和谐为前提的,这是人区别于 动物的本质的根本点,否则二者无异”。内在的和 谐是构成理想婚姻的核心条件,双方如果能够互相 尊重、互相吸引、互相欣赏,长时间生活在一处才不 会觉得乏味。 (五)理性的态度 恋爱是浪漫的,自由的,充满刺激与新奇感的; 而婚姻生活则是现实的,是与许多琐碎的事情联系 在一起的,是需要约束和责任的。哲人说,思想可 以是极端的,而生活永远只能是折衷的。这就要求 我们在复杂的生活面前应当具有理性的态度,既不 能把婚姻当儿戏,草率旨从;也不能太过理想化,太 多的奢望和苛刻的要求只会带来内心的失望,因为 眼高手低而脱离实际。这种理性的态度可具体化 为: 首先,婚前双方应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了解,这 是产生相互信任和相互爱慕的基础和前提。在相 互的接触与互动中,可以让双方有充足的时间来观 察、感受对方的人品与脾气,双方都会在这一时期 发现许多问题,得到许多新的认识,如对于对方缺 点是否能忍受和包容,就是要权衡考虑的问题。这 段磨合时间,不仅有利于验证爱情的真伪,而且也 利于减少婚后的矛盾与冲突。 其次,婚前要对婚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做好 充足的思想准备。主要就是指要能认清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问题。婚姻中光有恋爱的感觉是不现实 的,婚后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不仅因为生活中有各 种各样如居住、工作以及开销等现实问题需要夫妻 二人共同解决,更重要的是要放弃原来自以为足的 婚姻观点,需要时时修正自己的期望值,不能对对 方要求太多、太苛刻。傅雷曾说过:“人人都有缺 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是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 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各自 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 侣。”婚恋有其特定的结构,也经由萌发、蓬勃发展、 繁花似锦到衰老枯萎的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爱 情有不同的,性质与特点。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 的差距的,爱情是要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爱情 与婚姻都是具有可塑性的,随着双方年龄的增长, 生活及工作境况的变化,爱情和婚姻也需要不断更 新它们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煜,徐安琪.婚姻市场中青年择偶[M].上海: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美]安东尼·华尔士.爱的科学[M].北京:团结出版 社.1999. [3]鲁迅.鲁迅全集[M].鸟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 -5l· 万方数据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 作者: 李俏, 王建华, 张超, 李红涛, LI Qiao, WANG Jian-hua, ZHANG Chao, LI Hong- tao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刊名: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英文刊名: WOMEN'S ACADEMY AT SHANDONG 年,卷(期): 2008(5) 被引用次数: 3次 参考文献(3条) 1.鲁迅 鲁迅全集 1995 2.安东尼-华尔士 爱的科e 1999 3.李煜;徐安琪 婚姻市场中青年择偶 2004 引证文献(3条) 1.洪爱云.马越 《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期刊论文]-飞天 2010(24) 2.于丽锦 《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3.曲静 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简·奥斯汀的婚姻观[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9(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nzxysdfyxb200805011.aspx
本文档为【从《傲慢与偏见》解读现实婚姻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573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1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04
浏览量: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