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举报
开通vip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第 21卷第 3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 5月 Vo.l 21� No. 3� Sichuan University ofArts and Science Journal M ay. 2011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邓 丽 (四川文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四川 达州 635000) 摘 �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不断加剧, 文化 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文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第 21卷第 3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 5月 Vo.l 21� No. 3� Sichuan University ofArts and Science Journal M ay. 2011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邓 丽 (四川文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四川 达州 635000) 摘 �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不断加剧, 文化 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文化要实 现新的发展, 一是要存异求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让中国文化走向全球; 二是要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坚持 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三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四是要推进文化创新, 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 五是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文化;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120�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 5248( 2011) 03- 0080- 05 � �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不断加剧,文化在 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 要和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已经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新焦点。正如十七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所强调的, �当 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 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此,笔者拟就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如何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的 思考。 � � 一、存异求同, 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让中国文化走向全球 � �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纪,世 界各国之间的资金、技术、贸易和人员的交流是日益频繁, 谁也不可能关起门来谋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国 也曾有过惨痛的教训。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 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频繁的交流、交往不可 避免地会带来文化全球化传播。当今世界有 2000多个民 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 化、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优长, 我们应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 其他民族的文化。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主张 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 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 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早在上世纪末,江泽民总书记在美 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就已经提出: �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 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 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 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文化上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 繁荣进步。�[ 2]这样文化才会有生命力。同时应把文化的 时代性和历史性相结合,而不是互相脱离,因为每种文化 都是人类历史的累积。中华文化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谋 求发展,这是适应时代需要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当然, 文化交流离不开人才,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大人才培 养的力度,因为就目前来看人才的储备远远不能满足文化 发展的需求。 曾经有人预言 21世纪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但 和者甚寡。从中华文化视角来看,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 化并存共荣的世纪。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将促进人类文 明的繁荣。因为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 �。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世纪, 应借鉴孔子 �和 而不同 �的思想来引导,求同存异,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 话,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使中国元素传遍全球。 � � 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坚持多元文化共 同繁荣发展 � � 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文明的多样 性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出现了文化霸权主义,表现为 强势的西方发达国家和西方文明对弱势的非西方发展中 80 *收稿日期: 2011- 02- 12 作者简介:邓 � 丽 ( 1973� ) ,女, 四川南充人。讲师,硕士,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邓 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1年第 3期 国家和非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主导全球化运动,作为游戏的主导者也 就当然地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毫无疑问的是规则往 往是对制定者有利的。他们屡屡向非西方国家施加影响 和压力,使其接受有利于西方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经济 上如此,文化上也不例外。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决 不意味着全球文化单一化,百花盛开才成其为花园,决非 一花独秀,百花凋零。世界同样如此。全世界有 200多个 国家和地区,有 2 000多个民族,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不 能强求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古人语 �和则生物 �、�同则 不继 �,在文化发展上我们应该追求的就是这种和合之境。 江泽民总书记曾这样讲过: �如同宇宙间不能只有一种色 彩一样,世界上也不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 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 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 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 样性的共存。应本着平等、民主的精神,推动各种文明的 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3]因此,我们应坚决 抵制文化霸权主义,保护好本国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世界是多极的,文化是多样的,摈弃本国文化传统的 现代化、全球化是不会成功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 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任何一个民族,如 果抛弃自己的文明传统,不在发扬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的基础上去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 处,而是盲目地 �一切照搬 �外来文化,其结果只能是本民 族文化的衰落、灭亡,以致整个民族的衰亡。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 2005年 9月 15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 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 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 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 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 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 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 相互对抗的理由。�[ 4]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的东方大国,要全部抛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全盘西化,只 能造就一种俯屈在帝国主义面前的殖民地文化。事实上 这也是不可能的。 在文化发展与交流中,应像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老先 生说的那样: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 同 �。[ 5]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 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 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 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 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 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 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4]我们应坚决 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 6] � �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 族文化素质 � � 胡锦涛同志谈到: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 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的有 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 7]可见, 传统文化仍是在今天的现实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力量,我们 对它必须进行辩证的分析。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对现实的 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它既是人类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 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 的包袱。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就必须强调对一 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 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正如胡锦涛同志在 十七大报告中所说: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 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 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 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 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 响力。� 21世纪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必然要发生激烈竞争的 时代,如果不能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可能遭 到淘汰。竞争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上的竞争、科技上的 竞争、管理上的竞争,等等,不管什么样的竞争最终体现的 都是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人是最活跃的 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国力强弱。本世纪科技、经济 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人类进步,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间的竞 争,这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国民整体素质的竞争。 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状况,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的 丰富程度,而是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取决于国家 现实生产构成系统中智力资源、知识资源的含量与配置。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 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 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 �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因而可以说,能否认识到人的素质问题的重要意义, 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 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 有利于新时期人的 思想素质的提高,因此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民教 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从而增强我国的文化力,乃至综 81 2011年第 3期 邓 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合国力,使中国在世界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 四、推进文化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时代的 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 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具有强大的 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海外华人华侨无不受到华夏民族主 义精神的感召,而认同于中华文明。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 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 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 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文 化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华文化 不断创新、进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岿然屹立于世 界的东方。 文化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兴衰与否全在于是否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 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聪明 才智,鼓励文化创新、努力创新,在各个方面迎头赶超世界 文明前进的步伐,增强中华文化发展活力,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我们的新贡献。 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依靠创新来促成的,没有创新就 不会有人类进步。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吸取先进文化、不 断地创造发明先进文化中前进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 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在当今追 赶式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有无竞争实力的标 志。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完全是智慧的较量、观念的较 量、创新意识的搏斗。谁的创新意识强, 谁就是强者。在 这场竞争中,中国明显地暴露了自己的弱点,缺少创新意 识,往往盲目地照搬学样。我们要以此为警示,提高民族 的创新意识,增强文化自觉,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 不忘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努力在吸收中创新,在创新中 发展,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 � � 五、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 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也是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 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 8]在全球化浪潮中,每 一个民族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托夫勒曾预言: �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9] 时至今日,现实充分证明了其预言的科学性。现代信息传 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构 成和创造财富的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 加快,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对国际 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加速了服务业的发 展,使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高达 68%。加入 WTO 以后,国外电影、音像制品、出版物进口贸易不断增加,随 着互联网日益成为思想文化重要的传播途径并与电视和 文化娱乐相互渗透,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由于西方发 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占据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 导和有利地位,因此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其他文化价值 观念在竞争与交锋中处于严重不平等和不对称状态,西方 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具有十分明显的强势特点。比如,美 国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了全球 75%的电视节目 的生产和制作,使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台成了美国电 视的转播站,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各地的新闻一半以上来自 美国传媒。文化产业已成为 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 张的重要战略。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非西方文化价值 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全球化所带来的西方文 化扩张,必然会与东方文化形成矛盾和冲突。西方的文化 资本大举进入中国的文化市场,形成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严 峻挑战。 随着 �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 ��全球多边金融服务贸 易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贯彻实施,国际服务贸易额到今年将突破 5万 亿美元,国际服务贸易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日益成为推 动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 �引擎 �。据资料统计:目前国 际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 度。而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项重要内 容,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品贸易的发 展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将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十七大报告 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 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贸易包括有形的文化商品和无 形文化的服务两部分。相对于货物贸易具有更大的难度 和复杂性。文化产品的进出口直接关系到相关国家的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极其敏感的问题;其次,文 化产品出口所产生的利润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作为文化 的产品,其出口还可以带动后续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例如, 影片出口本身不一定能赚多少钱,但整个一个系列的产品 却赚得更多。美国在开发文化产品时,还下功夫编织产业 链条,尽其所能地开发其下游产品。一部电影后面就有电 影海报、音像制品、图书、玩具、文具、邮票、纪念品、服装、 游戏、主题公园等系列后续产品,连接着出版业、音像业、 旅游业、玩具业、服装业、餐饮业等一系列产业链条。而且 提升文化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容易引起相关贸易摩擦。在 国际市场上,尤其是像影视、版权、演出等此类文化产品出 口的利润,很难在贸易中互相比较。[10]另外, 文化出口是 一个系统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文化贸易的发展也就是科技革命,对于整 82 邓 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1年第 3期 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化贸易正 在成为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新贵,文化产业被公认为 21世 纪的朝阳产业,是文化贸易的基础,文化产业贸易对于拉 动一国经济增长,改善国际收支,以及传播各国文化,促进 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发 达国家的贸易结构发展变化来看, 文化产业在 GDP中的 比重普遍高于 10%,韩国高于 15%,日本是 20%,美国则 高达 25%,美国近年来包括影视、音像制品、图书出版在 内的视听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已经超过航天工业出口规模, 跃居其出口贸易的首位,好莱坞大片更是长期独步世界电 影市场一半以上份额。欧盟的许多成员国,把文化经济作 为未来竞争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法国拿出 5. 6亿 欧元专门支持文化产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 都提出了 �文化立国 �的战略,日本把文化产业与燃料电 池、机器人、信息家电并列为 21世纪四大尖端产业,其文 化产业的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大。日本外务省 2005年 设立了 24亿日元文化无偿援助资金,日本的动漫及周边 产品出口也已经突破 100亿美元,日本漫画早已成为日本 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并占领绝大部分的世界动漫市场。 韩国文化事业的财政预算已经占总预算的 1% ,其文化产 品出口贸易额早在 2004年就已与其汽车的出口额相当。 由此可见,文化贸易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竞争的新焦点。 目前,跨国公司成为全球文化贸易的主体,美国、西欧、日 本等国的跨国公司囊括了全球文化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 全球 50家媒体娱乐公司就占据了 95% 以上的文化市 场。[ 11]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仅占 GDP的 2. 45%。 在此条件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新时代 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的大 国,却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小国。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 晚,上世纪 80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真正意义上文 化产品出口是 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商业电影的崛起和 国外文化产品加工贸易的兴起逐渐发展起来的。文化贸 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交流的实现形 式。因此文化贸易的大力发展将有助于实现对外文化交 流,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们要看到尽管近年来 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有长足发展,可是在国际竞争中 仍处于劣势,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属于弱势产业。由于我国 文化贸易进入外贸领域的时间较短、起点较低,在整个对 外贸易中所占比例很微弱,与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的地 位不相匹配。制约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文化 产业生产规模小, 竞争力低, 竞争力不及平均指数的 43%,仅为美国的 24%,日本的 38%, 韩国的 43%。文化 贸易内部结构不平衡,存在 �硬强软弱 �的问题,附加值低 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高,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 品出口比重很弱小;思想观念滞后,导致文化产业发展水 平相对落后。在传统观念里,文化与产业经济是两个截然 分立的领域,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很少想到 要将文化作为一种产品向全球推广;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相 对有限。众所周知,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文化产业 的经营者以及文化贸易的组织者无一例外都是人,这就要 求从事文化产业生产和文化贸易的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知 识结构和相应的专业素质。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 构失衡、分布不均, 缺少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法制不健 全,市场秩序混乱;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 灵魂,由于创新能力低,文化产品特色不鲜明,缺乏品牌效 应,品牌的缺失是制约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一个瓶颈。这 不利于把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充分了解 5000年灿烂的夏华文明成果。在成熟的文化产业和产品 中,都有一个为消费者熟知的文化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特定的消费群体,如英国的 �哈里波特 �、韩国的 �流 氓兔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全 球的影响,需要加快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中华文明的 复兴和发展得到文化产业这一物质载体的支持,有助于中 国文化理念的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树立中国的 良好国际形象,从而使其走向世界。正如十七大报告所 说: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 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首先,挖掘 历史文化资源,营造文化贸易环境。就中国而言,悠久的 文化历史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所在,充分挖掘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符号,应用企业开发模式形成文化 产品是获得国际市场的基本条件。从而改变中国作为文 化资源大国,却是文化产业小国的现状。不过资源不等于 生产力,它只是文化贸易发展的资源基础。要将其转换成 生产力,甚或先进生产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创新能力的 提高,文化人才资源的配备。因此,一方面应加大我国的 文化对外宣传力度,利用奥运会、世博会、国际交流年会等 国际性会议承载中国文化元素,传播中华文化理念,获得 世界认可;另一方面,鼓励孔子学院、电影、书刊等文化产 品参与国际文化展会,在知识传播、产品销售等方面打入 国际文化市场,为发展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创造条件。其 次,培育文化出口名牌。据联合国工业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署统计,世界 名牌商品共约 8万多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 体占据 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处于垄断地位。中华民 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 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充分吸收传统文化 的滋养。因此,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运用 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自主品牌 建设,实施文化出口品牌战略,培育一些文化出口龙头产 品,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第三,实 施 �走出去 �战略。合理选择我国文化贸易的目标市场, 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承办各类文化产品交流会展,为国内 文化产品创造展示平台,并利用领事馆的商务部门为企业 文化产品出口提供商业信息,引导企业产品生产。丰富的 文化资源与先进的表现手段相结合才能受到消费者欢迎。 83 2011年第 3期 邓 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我国的文化企业急需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产品质量 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整个社会改变观念, 有关部门健全法制,改变传统体制,对企业进行引导,对市 场进行规范,鼓励企业投资于技术改造和走技术型发展道 路,推出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接轨。 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一个人才密集型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 有较高的文化创新能力。对于文化产品贸易而言,还需要 从业人员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掌握目标市场文化习俗,而 在当前,我国这方面人才储备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将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 决定性因素,复合型人才也是中国文化贸易能否走出低谷 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加强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 养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 满足企业生产经营 需要,又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加强对国外成熟 经管理经验和理论的引进和研究,开展针对性企业经营管 理培训,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 业人才;发展职业认证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 正规化水平, 改善行业形象。企业是 �走出去 �战略的主 体。培育自己具有竞争力的跨国发行公司,建立促进文化 贸易发展的营销网络,增强获取国际市场信息的能力。在 平台、技术和人才齐备的基础上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 �走出去 �,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参考文献: [ 1] 江泽民.增进相互了解 � 加强友好合作 � � �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 N ] .人民日报, 1997- 11- 02( 1). [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 N ].人民日报, 2007- 10- 16( 1). [ 3]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 N ]. 光明日报, 2000- 09- 07( 1). [ 4] 胡锦涛.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 在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05- 09- 16( 1). [ 5] 费孝通.反思� 对话� 文化自觉 [ 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 3): 15- 22. [ 6] 陈秀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 1) : 11- 13. [ 7] 胡锦涛.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 N ]. 人民日报, 2003- 11- 26( 1). [ 8] 塞缪尔逊� 罗伯特.全球化的利弊 [ N ]. 国际先驱论坛报, 2000- 01- 04. [ 9] 阿尔温� 托夫勒.权力的转移 [M ]. 吴迎春,等, 译.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32. [ 10]胡景岩. 文化贸易中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 N ].中国产经新闻, 2008- 01- 14( E01). [ 11]李怀亮. 全球文化贸易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路线 [ J]. 中国经贸, 2007( 5): 48- 50. [责任编辑 � 邓 � 杰 ] On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ofChinese Culture Progr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 ic G lobalization DENG L i ( Ideo logy and Po litics Educa tion Departm ent of S ichuan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 Dazhou S ichuan 635000, Ch ina) � Abstrac t: W ith the rap id deve lopm ent o f econom y and soc ie ty, the increase o f peop le� sm a 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and the grow th o f com prehensiv e dom estic competition, culture play am ore role than ever in the deve lopm ent o f soc ie ty.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 ic g lobalization, if Ch inese cu lturew ants an im plem en tation o f new deve lopm ent, the fo llow ing fiv e points must be insisted. F irst, the in� sistence on the princ ip le of � seek comm on ground w hile reserv ing d ifference� m akes an exchange o f v arious cultures to let Ch inese cu l� ture go to the wo rld. Second, the resistance o f culture hegem on ism adheres to the comm on prospe rity o fm ultip le cu ltures. Third, the Ch inese excellent trad itiona l cu ltu re shou ld be prom oted and deve loped to im prove the cu lture qua lity o f Ch inese peop le. F ourth, the promo tion o f culture innovation im proves the na tiona l soft pow er of culture. F ifth, the promo tion o f cu ltu re industrym akes new era cu l� ture prosperous. � Key words: econom ic g loba lization; Chinese cu lture; developm ent stra tegy 84
本文档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345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0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07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