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举报
开通vip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2006 年 3 月 第 38卷 � 第 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 bimonthly) M ar . 2006 Vol. 38 No. 2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温州大学 � 陈琳霞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何自然 � � 提要: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 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 人类语言宝库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 为研究语言、交际和...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2006 年 3 月 第 38卷 � 第 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 bimonthly) M ar . 2006 Vol. 38 No. 2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温州大学 � 陈琳霞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何自然 � � 提要: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 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 人类语言宝库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 为研究语言、交际和 文化之间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模因学和模因的由来、特点和类型,分析了语言模因 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和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关键词: 模因论/模因学、语言模因、复制、模仿 � � [中图分类号] H030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0429( 2006) 02�0108�7 � � 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 规律的模因论( mem et ics)研究, 正在西方学术 界如火如荼地展开, 现国外已有模因中心、控制 论原理等专题网页, 网上已有模因讨论小组, 还 有模因学期刊, 模因一词已得到广泛传播,进入 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我 国学者也开始积极介入, 见诸刊物的文章有: �模因论与社会语用�(何自然、何雪林 2003) , � 模因论与人文社会科学� (夏家驷、时汶 2003) , �从密母的角度谈异化翻译的趋势�(张 莹 2003) , �密母与翻译�(王斌 2004) , �语言中 的模因�(何自然 2005) ,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 性研究�(徐盛桓 2005) , �文化进化的 meme 理 论及其难题�(郭菁 2005) , �翻译模因论与翻译 教学� (马萧 2005) , �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 据� (尹丕安 2005)等, 为我们研究语言进化问 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本文尝试以国内外 模因学研究成果为依据, 探讨语言模因的传播、 变异和发展。 1. 模因的概念 模因论或模因学认为,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 相似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 模因是通 过模仿而传播。作为文化传播单位,模因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形式繁多, 像�音乐曲调、思想观念、谚语、服 装样式、房屋建筑样式、链式信件和电子邮件病 毒、宗教�等等, 传播开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模因 ( Blackmore 1999: 6)。任何一个信息, 只要它 能够通过�模仿�而被� 复制�, 就可称为模因。 模因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 期,哲学家 Democritus、Plato、Aristot le 等就提 出过模仿说。Democritus曾说: �从蜘蛛我们学 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 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伍蠡甫 1979: 4�5)。这就是说,模仿是人获得知识、生活和艺 术创作的根源。Plato 强调文艺是对实在之物 的模仿, Aristotle认为模仿是人类的自然倾向, 是人的本能之一。Darw in 认为人和大多数动 物都有这种模仿的本能。这种对模仿行为的 �本能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 Gabriel Tarde和 William M cDougall等人都持这种观点。T arde 在 1890 出版的著作 T he L aw s of Imitation 中指出:社 会交际起源的所有相似物都是各种模仿形式直 接或间接的结果,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模仿 的历史,模仿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本原则,是 �108� 社会进步的根源(参见 Marsden 2000)。 1976年, 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 Richard Daw kins在探讨基因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 进生物进化的基础上,撰写了 The Self ish Gene 一书, 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 meme。 M eme在国内有多种译法, 何自然译为�模因� (何自然、何雪林 2003)。模因的定义很多, Daw kins把它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 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 脑。广义而言, 这个过程可称为模仿( Daw kins 1976: 192)。�牛津英语词典�对模因的定义是: 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 仿而得到传递。这两个定义概括了模因是复制 的文化信息, 它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递。模 因概念提出后, 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Richard Brodie于 1996年出版了 Virus of the M ind ; 同 年 Aaron Lynch 出版了 Thought Contagion: How Belief Sp reads Thr ough Society。这两本 书就模因如何在社会上传播提供了很多例证, 并且着重揭示各种具有危险性和毒害性的模因 类型。哲学家 Daniel Dennet t也接受了模因的 观点, 并在 Consciousness Explained、Darw in�s Dangerous Idea两本著作中运用模因理论阐释 心灵进化的机制。Dawkins 的学生 Susan Blackmore 在 The Meme Machine1 一书中, 把 模因看作是和基因等价的复制因子,基因之间 相互竞争,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下一代 的身体之中, 最终决定了生物世界的格局及其 结构; 与此类似, 模因之间也相互竞争着, 自私 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另一 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这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 化以及心理结构。在他们的努力下, 二十世纪 末逐步形成了用模因解释文化进化的新领域。 2. 模因的特点和类型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由上 一代遗传给下一代, 是代与代之间的纵向传递。 模因则一方面以上一代传至下一代这种纵向的 方式在代际之间进行传递,如父母将他们自己 的许多社会行为准则教授给子女, 教会子女在 什么情况下说�请�、�谢谢�等等,另一方面也以 横向的方式进行传递, 如在同一代人之间,一个 观念或行为可以从一个人传向另一个人,然后 再传向第三个人, 如此等等。模因除了人与人 之间直接传递, 还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 籍、杂志等途径传播。模因充当了复制因子的 角色, 因为它具备了作为复制因子所具备的所 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即保留、变异和选择。模仿 是模因的主要传递方式。通过模仿,想法从一 个人的脑中传到另一个人的脑中,不断地被复 制与传递。 模因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何自然 2005)。基因型模因的特征是�相同的信息异型 传递�。如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使用�理发店� 一词,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发廊�,内 地开始大量使用, 频率远远超过原有词�理发 店�。接着又出现了�发屋�, 后来又出现了�理 容城�、�理容中心�、� 剪吧�, 再到� 形象设计 室�、�发艺工作室�2。模因在传播复制的过程 中尽管名称越来越时尚,与原始形式大相径庭, 但实质没变,形成了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基因 型模因。表现型模因的特征是�不同的信息同 型传递�。如语言信息�网虫�用来指沉迷于网 络或可称为�网迷�的人,随着网络的普及,它出 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在�网虫�的基础上, 继续复制出一批与� X虫�同型的其他信息。比 如: �房虫�指热衷于从事房产购销的人; �票虫� 指熟悉票务、设法到处弄票的人; �棚虫�指乐于 或专职从事录音棚中配音的人; �拍虫�指精通 或从事拍卖业务的人; �会虫�指擅长组织、策划 会展的人。此外,还有其它一些表谐谑甚至表 贬义的�虫�, 如�签证虫�指通过给人办出国护 照以获利的人; � 车虫�指倒卖汽车牌照的人; �垃圾虫�本指那些不爱护公共卫生、随地乱抛 垃圾的人, 现兼指在网上群发垃圾邮件者等 等3。上述按� X虫�的形式传播, 分别表达沉迷 于某事或热衷于不同业务的人群,从而构成内 容各异、形式相同的表现型模因。 3. 语言模因的变异 语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 �109� 陈琳霞 � 何自然 �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象。凡是活的语言, 应当说无时无刻不在变异 之中,这也可以解释为语言模因在复制、传递过 程中出现变异。如一则故事或一个句子在转述 时都或多或少地被转述者润色: 或增添某种内 容,或删减某个细节 ( Blackmore 1999: 14) , 此 后又得到别人的模仿, 不断更新。语言正是语 言模因经过不断变异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3. 1 � 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与传播 模因可以是简单模因或模因复合体 ( memeplexes)。简单模因就是单个模因, 模因 复合体就是相互结合在一起而能够同时被复制 的一组模因。模因复合体的形成不是因为选择 过程迫使它们必须相互结合成群, 而是为了自 身的生存, 即为了得到复制和传播。Daw kins 曾指出,构成模因复合体的诸模因成分,在某些 特殊的环境条件下, 要是能够以某种方式与在 这种条件下占支配地位的模因结合,就有利于 它们的生存( ibid : Forew ord XIV )。Blackmore 认为,构成模因复合体的诸模因,作为复合体的 整体体组成部分,比处于分离状态时更容易得 到复制, 发挥比简单模因更大的影响 ( ibid : 20)。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很多人摒弃传统轻 商、贬商的观念, 一大批文人纷纷�下海�, 办企 业,开公司,做各种买卖, 从事商业活动,从而出 现了学者式的商人。于是人们就在� 儒将、儒 医、儒官、儒生�的基础上复制出� 儒商�这个语 言信息,用来指具有儒家传统人文美德又深谙 经商之道的商人。在当今�全民皆商�的浪潮 中,儒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儒商�这一语言 信息也随着这种现象的增多而得到广泛传播, 并进一步复制出了� 儒商氛围�、�儒商精神�、 �儒商文化�、�儒商单位�、�儒商企业�、�儒商形 象�、�儒商风范�、�儒商论坛�、�儒商法则�等模 因复合体4。 随着�艾滋病�的传播、扩散, �艾滋病�这一 语言信息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 迅速成为模因 现象。人们在抵抗� 艾滋病�的过程中将�艾滋 病�与不同语境结合,产生出新的组合,除常见 的�艾滋病日�、�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村落�、 �艾滋病官司�、�艾滋病热线�、�艾滋病保险�等 模因复合体, 最近还出现了�艾滋高速公路�这 一变体。�艾滋高速公路�指的是艾滋病由东南 亚传入我国沿四川、甘肃到新疆境内的一条快 速感染蔓延的路线。�艾滋病�和�高速公路�是 人们熟悉的两个语言信息, 但分属不同的语用 领域,一个是医学术语, 另一个是路桥建筑名 称。两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只因在某 一点上的关联而被拉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 的模因复合体5。此外, 还有一个新合成的模因 复合体�金融艾滋病�。在这个流行开来的说法 中, �艾滋病�作为形式还保留着,但其意思已发 生变异, 是世界金融与经济秩序面临全面大危 机的一个形象比喻6。诸如此类的模因复合体 正好说明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地 产生变异现象。 3. 2 � 弱势模因的强化和陈旧模因的新生 一些不常用的、古旧的模因,因社会生活变 化的需要而被强化,形成强势模因,或变得时髦 起来,广泛地得到复制和传播。这是语言模因 的另一种变异现象。例如�翘楚�,源出�诗经� 周南�广汉�: �翘翘错薪, 言刈其楚。�郑玄笺: �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本指高出杂树丛的荆 树。唐代孔颖达�春秋正义�序: �刘炫于数君之 内,实为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古 旧的、弱势的模因,但现在由于社会条件和客观 交际的需要,人们让这一语言信息重新活跃起 来,组成一些强势的、新生的模因和模因变体。 请看下面的例子: � ( 1) 女人中的翘楚 � � � 全球五大洲最富有女性 评出( 大洋网 2004 年 7 月 21日) � 两厢轿车翘楚之作 � 高尔夫让人放心驾驶(�北京晨 报�2003 年 7 月 22 日) � 珠江钢琴 � 全国同行翘楚 (�南方都市报� 2003 年 2 月 27日) � � 可见�翘楚�的使用范围不但指�人�,而且 扩大到应用于业绩突出的公司和性能优越、质 量上乘的产品,如例中的轿车、钢琴。此外还可 用于描绘群星璀粲的球队、走势强劲的股份、功 �110� 2006 年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期 能优良的手机等等7。 模因具有变异性, 但离不开保留性。尽管 其形式或内容会不断变化,但始终保留着原始 模因的定型或精髓, 继承着原始模因的基本特 征和性质。人们凭借对原来模因的认识、理解 和感受,在头脑里经过类推、联想会很快辨认出 新模因的形式,或者轻松破译新模因所表达的 涵义。从语言形式上看, 它是对旧模因的复制; 但从内容上看, 更形成一种独具匠心的新概念, 让人们在熟悉的言语经验中悟出新意。可见, 模因变异是语言发展、进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4.语言模因形成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 Donald Campbell认为�有机 进化以及文化进化之所以彼此类似,是因为它 们都是演化的系统, 而对于所有的演化系统而 言都存在着复制单元的盲目变异和对其中某些 变异的选择性保留, 以及对另一些变异的选择 性淘汰� ( Blackmore 1999: 17)。模因具有选择 性,是因为模因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信息 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 更易于被人们记住, 更 易于被传递给别人, 成为模因;而另一些则从来 得不到传播, 成不了模因。Blackmore 认为� 在 模因进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选择压力。所 以在数量极大的潜在的模因中, 能够生存下来 的模因为数并不是很多, 只有很少一部分模因 能成功地从一个人的头脑被拷贝到另一个人的 头脑,从人的头脑拷贝到印刷品,或是从人的声 音拷贝到光盘上�(同上: 38)。语言的选择和使 用的过程就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模因 的存亡取决于其功能。当词语作为模因得到广 泛应用,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这些模因就 变得强大, 并进入全民语言而被不断地复制和 传播,成为�成功的模因�; 有些则为个别现象, 转瞬即逝,成为�失败的模因�。 一种模因要被人们普遍地模仿, 必须具有 下述特性或其中的一种。 4. 1 � 实用性 语言信息实用,人们才乐于模仿、复制、传 播,从而形成语言模因。就其社会功能来看, 语 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信息的产生 源于社会交际的需要。一个新的语言信息, 一 般都源于个人的创造,有时只是根据语境即兴 而发,由于有用,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被大众接 受,就使这个用法有了普遍性。随着使用范围 的扩大和复制、传播次数的增加,它就成了语言 模因。模因学者认为, 一些模因的成功是由于 它们对我们人类确实有用, 语言信息越是能充 分满足人们的需要, 就越能得到人们的模仿。 改革开放后, 大量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为 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人们需要对这些事物、现 象给予新的语言表达。如�豆腐渣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这个词 语,比喻施工质量低劣、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建筑 工程。这个当年出自朱钊容基总理之口的�豆腐 渣工程�,最初只是一个偶发的语言信息,但由 于这个比喻形象、贴切,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于 是马上传播开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语言模 因8。现在�豆腐渣工程�的使用范围已不再局 限于建筑行业,其新的变体应运而生,可泛指因 偷工减料、缺斤少两、以次充好而质量堪忧的各 项工作或服务。如: � ( 2) 法律服务岂容� 豆腐渣工程� (�检察日报� 2004 年 12 月 7 日) � � 一些反映新的认识成果的语言信息,由于 对人们有用, 也会得到复制、传播, 形成语言模 因。近年来, �潜规则�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热门 的语言信息,官场有之,股市有之,娱乐圈有之。 甚至在刚刚出版的一本小说�诺贝尔的囚徒�的 封面上,也赫然标着�刻画中外皆然的学界潜规 则�的字样。�潜规则�一词源于吴思先生的�潜 规则�一书, 他把�未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 称为�潜规则�。概括准确、揭示深刻, �潜规则� 一词便随�潜规则�一书的畅销而得到复制、传 播: � ( 3) 建设领域�垫资施工�的潜规则将有望在北京被 打破(�中国建设报�2004 年 4 月 12 日) � � 由于�潜�和�显�相对, �潜规则�出现了意 义上相对应的变体�显规则�。由于�显规则�一 般是显而易见、可公开、可明说的, 故其本身又 �111� 陈琳霞 � 何自然 �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同时出现了�明规则�这一变体。�明�、�暗�相 反,潜规则是暗地里运行的, 于是, 又一模因变 体� 暗规则�的出现也在情理之中了。� 潜� �显�、�明��暗�相对, 亦可互相转化, 而当曾经 隐身在桌面下的潜规则被发现、被揭示、被拿到 桌面上来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明朗�化了, 于 是便有人进一步将那种介乎明暗之间的规则变 体为�浮规则�。�浮规则�实际上就是露出了水 面的�潜规则�9。这一系列的词语现已陆续进 入现代汉语词汇,它们都是基于人们认识的发 展而被创制、使用及传播的模因。 4. 2 � 合理性 语言信息表达出来的意义合理, 人们就会 复制、传播,从而形成模因现象。语言模因要得 到强化或保留,一个重要因素是该语言信息具 有较强的表现力。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开放的 社会中,一些同义的语言信息因其能满足语言 表达的需要被广泛传播, 被不同的人们用于不 同的语用场合和语境中。同义语言信息的共 存,意味着处于竞争状态,如果某一构成同义关 系的新的语言信息更加生动形象, 在某种意义 上更具合理性, 就会被人们普遍接受,得到广泛 复制和传播。�流莺�本指鸣声婉转的黄莺, 但 是近年来各种媒体上的�流莺�却更多是指在街 头拉客的妓女, 是很形象的说法。例如: � ( 4) 厦门卖淫猖獗, � 流莺�拉客竞拦公安车( �东南 快报� 2003 年 9 月 3 日) � � 显然, 由�流莺�引申指妓女,其外部特征、 性质状态等的相似性似可从貌美、善歌、流动、 思春等方面予以说明。正是具有以上若干相似 方面, � 流莺�词义的引申就很容易联想到了。 可以说用�流莺�来代替人所不齿的妓女, 即用 好听的言词来掩盖令人不快的话题,显然更加 委婉得体。最先用�流莺�比喻妓女的大约要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惊回一觉游仙梦, 又逐流莺过短墙�,王安石巧妙地将�流莺�比作 �逾墙而去�的妓女。用�流莺�比喻妓女可谓形 神兼具,生动的语言最具生命力, �流莺�迅速受 到大小媒体的青睐, 得到复制、传播10。 一些外来词语信息因借用合理而被人们接 受,从而得到广泛复制、传播。汉语词与外来词 的语言风格不同,在现实中,往往因说话人的身 份、志趣不同,会使用不同的词语。老年人习惯 说地道一点的汉语, 年轻人则喜爱引用一些外 来词。翻阅以前的报纸、杂志,常常能看到许多 生活�小常识�、�小窍门�栏目。现在, 这些�小 常识�、�小窍门�有了一个更俏皮的外来词: �小 贴士�。�贴士�是个音译外来词,由香港经广东 进入大陆。英文单词� t ip�有一个义项为�指 点、指导, 忠告�, 在英语中一般用复数形式 � t ips�,音译为�贴士�,现在被比较广泛地应用、 复制、传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贴士,运用于日 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 �旅游贴士�、� 减肥贴 士�、�健康贴士�、�装修贴士�、�求职贴士�、�购 房贴士�、�健身贴士�、� 考研贴士�、�美容贴 士�、�足球贴士�等等11, 构成了形式相同内容 各异的模因表现型式。 一些体现高尚道德的语言信息因符合人们 的道德理想,也会得到广泛的复制和传播。如 今最时尚的一句话莫过于�做人要厚道�。这是 电影�手机�里的一句台词。过去许多人家门口 的对联经常有这样两句: �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 世长。��做人要厚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表现了人们对做人的道德标准的追求。这句 台词一出, 很快便成为流行语, 出现了� 做 XX 要厚道�的形式模因,被灌入各种内容组成新的 模因复合体: � ( 5) 明星, 做广告要厚道 (�新闻晨报� 2004 年 8 月 24日) 做明星要厚道(环球娱乐网 2004 年 6 月 29 日) 做数码要厚道 疯狂炒作之下的市场让人失望 ( 数码时尚导购网 2004年 7月 7日) 做营销人要�厚道� ( 你的博客网 2005 年 3 月 2 日) � � 此外,还出现下面的模因变体: � ( 6) 做人要厚道做生意也要厚道 ( �华西都市报� 2004 年 2 月 6 日) 做人做事都要厚道 � 价格游戏�别玩过火( �重 庆晨报�2005 年 5月 25 日 )等等。 �112� 2006 年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第 2 期 4. 3 � 时尚性 所谓时尚, 就是语言要有时代气息。如果 语言时髦,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模仿起来,从而让 其广泛地复制、传播,形成语言模因。时尚从来 就是和模仿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倾向于复 制那些最为流行的语言信息。被模仿的语言信 息越时髦、越新潮,人们就越是模仿它。流行歌 曲歌名、畅销书书名、电影、电视剧片名、新闻报 道标题和广告短语、作家短语、校园语言、网络 语言等因为时髦,让人感到新奇、刺激、爽口、悦 耳, 能够及时反映某一时期的社会潮流或切合 大众心态,被人们广泛复制、传播并在日常生活 中引用,成为流行的时尚。如流行歌曲�老鼠爱 大米�的歌名是一句民间对白式的顺口溜,它用 调侃的方式表达爱情,用幽默的语言、乐观的生 活态度表现出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它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前卫感,引起人们感应神 经的高度兴奋, 被人们当作时髦的东西,赋予不 同的内容,得到复制、传播,于是出现: � ( 7) 汽车汽车我爱你, 就像老鼠爱大米( 天纵网 2003 年 12 月 5 日) 老虎老虎我爱你, 就像老鼠爱大米( 新浪网 2004 年 10 月 14 日)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 , 杜丽在女子十米气步枪 比赛中夺冠, 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一枚金牌 时, 人们不由自主地喊出� 杜丽, 杜丽我爱你, 就像老鼠爱大米!�。( �江南时报� 2004 年 8 月 16 日) 4. 4 � 权威性 语言信息如果具有权威效应, 就会得到人 们的复制、传播, 从而形成模因现象。一般来 说,拥有权威、名望、魅力的人士和其他有影响 的人,往往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人们愿意模仿 他们, 从而使他们所拥有的模因得到传播。权 威人士对语言信息的创造、理解和运用,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着普通社会成员对语言信息做出相 同或类似的举动。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 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句名言通过文件、电 视、报纸等舆论宣传得到迅速传播,在人们心目 中具有权威性和持久性, 很快就家喻户晓,成为 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用它来表达人们认为最 根本最重要的事情: � ( 8) 家装行业: 发展才是硬道理 ( 千龙新闻网 2001 年 11 月 21 日) � � 这句名言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当然会根 据� XX才是硬道理�这个形式模因, 创造出各 种变体,如: � ( 9) 创新才是硬道理( �中华建筑报� 2004 年 8 月 11 日) 稳定才是硬道理, 网吧路由器选择攻略( 搜狐网 2004 年 3 月 10 日) 中高档车 降价才是硬道理(搜狐网 2005 年 2 月 17 日) 城市营销: 效益才是硬道理( �中国企业报� 2004 年 3 月 4 日) 澳柯玛空调: 质量才是硬道理 (�中国质量报� 2004 年 3 月 12日) 标志性建筑, 外观才是硬道理(�青年参考� 2004 年 9 月 22日) � � 人们更易于接受他们所喜爱的人的影响和 劝导,更倾向于同意他们所喜爱的人的观点。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是许多人仰慕的偶像,他 的名言�拥有了网络, 就等于拥有了世界�就被 当作正确的楷模, 受到人们青睐,被大量复制、 迅速传播。于是就有了: � ( 11) 拥有好口才, 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 中国 新书发布网 2005 年 2 月 1 日) 拥有一台激光设备就等于拥有一棵� 摇钱树� ( 泽林商贸网 2004 年 12 月 29 日) 拥有一套高品位的房子就等于拥有一种高品 位的生活(�西安开发区导报� 2003 年 12 月 15 日) 拥有了客户关系就等于拥有了品牌( �深圳特 区报� 2002 年 10 月 31 日) 拥有了北京, 就等于拥有了社会地位, 拥有了 更多成功的机会 (�平顶山日报� 2002 年 11 月 12 日) 5. 结束语 模因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从生物学、心理 �113� 陈琳霞 � 何自然 �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学、社会学直到语言学,都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语言模因论将进化论的思维方式应用于对语言 发展的分析, 为我们探讨语言的进化问题提供 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语言模因论对于语言 中的许多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力, 借此理论来 观察社会文化语用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注 � � 释 1. 此书有中译本:苏珊�布莱克莫尔著, 2001,高申春、吴友军、 许波译�谜米机器� [ 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该书译 者把 meme译为� 谜米� ,故书名被译为�谜米机器�。 2. 参见杨华, 2002,�汉语新词语研究� [ M ]。哈尔滨:黑龙江 教育出版社, 23页。 3. 参见莫蕾, 2002, � 虫�者,人也! [ J] ,�咬文嚼字�第 12期: 16�17。该文对上述各例的释义与本文的解释有不尽相同 之处。 4. 参见陈建民, 1999,�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 [ M ]。广州:广 东教育出版社, 12页。 5. 参见陈晓宁, 2004, �十字街头的语言文字� [ M ]。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 110页。 6. 参见于亚琳, 1997, � 金融艾滋病�及其形成机理[ J] , �中国 城市金融�第 2期: 40�43。 7. 参见付晓文, 2005,说� 翘楚� [ J] ,�语文知识�第 5期: 4。 8. 参见韩导勤, 1998,有感于�豆腐渣�工程[ J] ,�中国监察�第 11期: 41。 9. 参见刘丽辉, 2004, � 潜规则�系列流行语[ J] ,�语文建设�第 10期: 41�42。 10. 参见班吉庆, 2004,从� 流莺�词义变迁看词义引申与社会 文化的关系[ J] ,�扬州大学学报�第 2期: 48�50。 11. 参见李玮, 2005,从音译外来词�贴士�的流行说起[ J] ,�语 文学习�第 5期: 57。 参考文献 Blackmore, S. 1998. Imitation and the definit ion of a meme [ J] . Journal of Memetics�Ev olutionar y Mod� els of I nf ormation T ransmission , 2. http: / / jom� emit. cfpm. org / 1998 / vol2 / blackmore�s. html. Blackmore, S. 1999. T he Meme Machine [ M ] . Oxford: OUP. Brodie, R. 1996. V irus of the M ind [ M ] . Seattle: Inte� gral P ress. Dawkins, R . 1976. The Self ish Gene [ M ] . New York: OUP . Lynch, A. 1996. T hought Contagion: How Belief Sp r eads thr ough Sociey [ M ] . New York: Basic Books. M arsden, P . 2000. Forefathers of memetics: Gabriel T arde and the laws of imitation [ J] . Journal of Memetics� Evolutionar y Models of I nf ormation T ransmission, 4 http: / / jom�emit. cfmp. org / 2000 / vol4 / mars� den2p. html. 郭 菁, 2005, 文化进化的 meme理论及其难题[ J] , 5哲 学动态6第 1 期。 何自然、何雪林, 2003,模因论与社会语用 [ J] ,5现代外 语6第 2 期。 何自然, 2005,语言中的模因[ J] ,5语言科学6第 6 期。 马 萧, 2005, 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 [ J] , 5山东外语 教学6第 3 期。 王 斌, 2004,密母与翻译[ J] ,5外语研究6第 3 期。 伍蠡甫(主编) , 1979, 5西方文论选6 [ C]。上海: 上海 译文出版社。 夏家驷、时汶, 2003,模因论与人文社会科学[ J] , 5科技 进步与对策6第 9 期。 徐盛桓, 2005,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 [ J] , 5暨南 大学华文学院学报6第 1 期。 尹丕安, 2005, 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 J] ,5 西安外 国语学院学报6第 2 期。 张 莹, 2003, 从密母的角度谈异化翻译的趋势 [ J] , 5深圳大学学报6第 6 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5心理学6编辑委员会, 1991, 5中国大 百科全书6 (心理学) [ Z]。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 收稿日期: 2005 ) 8 ) 20; 本刊修订稿, 2006) 1 ) 6 通讯地址: 325035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陈) 5104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何) #114# 2006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2 期 2006 年 3 月 第 38卷 第 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 bimonthly) M ar . 2006 Vol. 38 No. 2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On nominalization, verb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 metaphor, by Zhu Yongsheng , p. 83 Ever since M . A. K. Halliday put forw ard the concept of g rammatical metaphor in 1985, ther e have been a lot of publicat ions on its natur e, classification, functions, realization forms, working mechanisms and its relation to ideology, language development, r eg ister and genre. How ever, the previous discussions on t he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nomi2 nalization are far from being exhaustive and the relation betw een verbalizat ion and grammatical metaphor has been largely igno red. With the purpose of giv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pictur e of gr ammatical metapho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look at t he follow ing interrelated issues: ( 1) Basic criteria of g rammatical metaphor; ( 2)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nominal2 ization; ( 3) Definit 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verbalization; and ( 4) Comparison between nominalization and verbalization in t erms of their metaphor ic functions.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discourse coherence, by Ren Shaoz eng , p. 91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A ll the K ingps Men from a cognitive approach, center ing round a conceptual metaphor, using theories advanced by Lakoff and Langacker. The text is found to unfold within the framew ork of narrative structure, pr esenting the life of the characters, thus providing the experiential basis for t he metapho r, and, meanw hile, pr oceeding w ith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construal of the exper ience by means of the metaphor ization o f the metaphoric expression / twitch0. T he result is a conceptual mapping across the domains ) a conceptual metaphor: L ife Is A Twitch. The metaphor serv es as t he unifying factor in t he tex t, w hich ensur es the coher ence of t he discourse, and the t ex t, in its turn, repr esen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etaphor. Frequency of lef t2disloc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opic construction, by Cheng L ix ia , p. 101 Data show t hat the frequency o f left dislocations ( TC1 ) was much higher than TC2 in A rchaic Chinese but from 900 A . D. T C1 declined sharply while t he other g reatly rose. We hypothesize that itps the time that Chinese topic had begun its g rammaticalization and TC1 is the prototype of the grammaticalized topic. In the frequency o f TC1 and TC2 in English, how ever, we havenpt found the same diachronic change. Topic in English doesnpt hold its ow n syntactic positio n and has r etained the functional status from EM dE to PDE. New topic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offer good examples fo r the study of topic typolo gy. Analysis of memes in language, by Chen Linx ia & H e Ziran , p. 108 The meme as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 f human languages. Its replica2 tion and transmission provide a quick and an effective w ay to enr ich human languages. M emetics r ev eals the law of lan2 guage developmen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research,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 he memetic theory , the or igin, char 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memes, analyses the var iation of linguistic memes in the pro2 cess of repl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the causes of successful memes in languag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memetic phenomena in the use of language, the authors tr y to prov ide some useful hint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of lan2 guag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160#
本文档为【语言模因现象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031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12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