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形貌各异意气暗合_散谈苏轼前_后_赤壁赋_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形貌各异意气暗合_散谈苏轼前_后_赤壁赋_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举报
开通vip

形貌各异意气暗合_散谈苏轼前_后_赤壁赋_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名作 欣赏 !"#$ % & ’(()! * )+ ,! !- -. /0 12 314 5 46 "2 7 48 9 #1 3/ .2 .: $ 4. ;9 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 舟,举匏樽以相属。⋯⋯且夫天地之间,物各 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 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 “渔 父”式的生活,非常符合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上 遇到坎坷后的生活追求。所以,由...

形貌各异意气暗合_散谈苏轼前_后_赤壁赋_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名作 欣赏 !"#$ % & ’(()! * )+ ,! !- -. /0 12 314 5 46 "2 7 48 9 #1 3/ .2 .: $ 4. ;9 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 舟,举匏樽以相属。⋯⋯且夫天地之间,物各 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 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 “渔 父”式的生活,非常符合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上 遇到坎坷后的生活追求。所以,由 《楚辞·渔 父》中的 “渔父”作为艺术原型,由屈原和渔 父合二为一打造出来的新 “渔父”们,实际上 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意象。他是中国 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为之心仪的不朽的形 象,是他们的一所精神避难所。所以 《渔父》 虽然很短小,但它对后世文学乃至中国文人精 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它成为文学史上、文 化史上、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 <责任编辑:古卫红 = 作者简介:朱瑜章 < >?)) @ =,男,河西学院中 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 洪兴祖 《楚辞补注·渔父章句第七》题解,中 华书局,>?A+ 年版,第 >B?页。 # 见陈子展 《楚辞直解·总论 〈卜居〉 〈渔父〉为 屈原所作》,江苏古籍出版社,>?AA 年版,第 %B( 页。 $ 谭介甫 《屈赋新编》下集,中华书局,>?BA 年 版,第 )+, 页。 % 朱熹 《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B? 年 版,第 >>% 页。 & 《杨义文存》第七卷 《楚辞诗学》,人民出版 社,>?BA 年版,第 )>, @ )>) 页。 形貌各异 意气暗合 ——— 散谈苏轼前、后 《赤壁赋》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 "李新宇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 & 苏轼作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在北宋乃至 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 不乏有三:首先,作为文学家,他具有深厚的 文学功底和精深的文学造诣;其次,作为思想 家,他的思想是儒、释、道三家相互结合、打 磨构筑而成的混合物,但更重要的应是他在不 平凡经历的影响下,创作出大量将各家思想熔 铸于其中的优秀作品,使得具有普遍意义的宇 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哲理思辩在其作品中时时 浸透、显现出来,给处在不同时代、环境及背 景下的读者以感化与启示,这是其作品真正沁 人心脾之处。再次,苏轼能自如地运用其文学 思想指导自身的创作实践。正如在 《文说》中 所言: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 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 折,随物赋形,而不自知也。所可知也,常行 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 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这种 “行于所当行,止 于不可不止”并不是一种随意的写作冲动,而 是在这种自然顺畅、喷薄而出地行文时不忘以 “一意摄之”。 《容斋随笔》中有一则记东坡 教葛延之如何作文的笔记:葛向东坡求教作文 之法,东坡打比方说儋州有数百家人家,日常 用物求于市肆,市上有许多东西,但不能随便 去拿,而是用 “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所 用”,这一物便是 “钱”。然后说 “天下之事 散在经子史内,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 然后为己用”,这一物是 “意”。作文先要立 意,胸中有意,才可凭着自己的心意,陶铸经 史子集,为我所用。这说明东坡在行文中是先 要立意的。在此东坡不仅告诉了我们创作的方 法,也流露出其创作的主张。那么东坡所说的 ! 古 典 今 读 名作 欣赏 !! " #$ %&’$ " ’()$ *+ +,,& ’((- " (’./ !0123 - * !((# “一意”具体指什么?在其全部作品中包括 前、后 《赤壁赋》中流露出的 “意”又指什么 呢? 在此我们有必要浅谈一下东坡一生的思想 指南、哲理境界是什么。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 候,更重要的是品味其深层意蕴,而不应该单 纯解读表面文章。如果真如后者,那只是一种 “形似”的审美,是浅薄的,从作品中读出其 理趣美来,才是读诗作文之真昧。众所周知, 东坡一生中三种思想并存,并始终贯彻着 “以 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红线,由此 形成一种达观进取,超越旷达的性格。所以, 在经历两次在朝——— 外调——— 贬居过程中才能 达到进退自如、身世两忘的境界。纵观我国古 代封建文人,大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积 极入世,而每每由于才华出众受到排挤或由于 直言敢谏而遭贬谪时,不是遁隐山林便是为国 捐躯。当时的苏轼,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 家避世的思想都同时感染着他,他没有投入任 何一种信仰,而是在很大意义上超越了传统的 “兼济”与 “独善”相统一的儒家处世模式, 突破了佛道思想中一味的逃避、超世、避世、 退隐的囿阻,从而汲取二者的精髓:一方面在 现实生活中时时寻找一种心灵的净化与自由, 一方面又将心灵中彷徨、苦闷的一面在现实的 积极进取中释化,将儒家的弘毅精神与道家的 无为思想和佛家的超世脱俗之境圆融地贯穿于 自身,以外儒内道的思想在失衡的社会天平上 找到了生存和处世的支点,以一种超脱旷达、 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周济苍生、为民造福的事迹 立足于世。当然,作品是思想的载体,苏轼的 思想隐含在他的作品中,在此举出在其人生旅 程中有代表性的两篇散文——— 前、后 《赤壁 赋》来管窥一斑。 此二篇作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 黄州 (今湖北黄冈),他曾两次游于黄州城外 赤壁矶,并作前后二赋,一般称 《赤壁赋》为 《前赤壁赋》。其中, 《赤壁赋》谈到周瑜大 破曹军的故事,这里的赤壁在湖北嘉渔县东北 长江南岸,和苏轼所游的赤壁矶并非一处,有 关这类问题,在此不一一论证,下面在具体比 较过程中见二赋之异同 4 二赋在描写对象、表达情感方式以及行文 结构等方面不同。首先,两赋描写因季节不同 而呈现景物的各异。前赋是记夏历七月之游, 后赋是记初冬十月之游,二赋虽在同年,却在 不同季节,所写景象也大相径庭。前赋是 “七 月既望,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一派新 秋壮丽之景;后赋则是 “十月之望,步自雪 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的一番清冷的初冬之象。其中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描述景色历来为后 人所称道。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采 用两个互相对偶的四字句,一上一下,错落有 致地描绘出了由远及近的视觉景象,仿佛把我 们带入了初冬时特有的清冷萧然之境;其二, 在于其自然而工致的特色,二句与 “山鸣谷 应,风起水涌”都用白描手法,给人一种清新 之感,平实质朴而诗情丰腴,使人不觉联想到 陶渊明的诗句。苏轼自称 “吾于诗人无所甚 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 杜诸人,皆莫及也” (见苏辙 《子瞻和陶渊明 诗集引》)。其次,在写景的同时作家并不一 个调子单纯描写,而是根据所处境地、时间、 物象的不同而表现风格各异,在境界上前后赋 由于景物不同也迥异其趣。不兴之水、徐来之 风和月出之天形成一种安谧幽静的秋夜泛江 图,客之惆怅之叹与主之旷达而歌,在嗟叹中 有一种开阔之境;后赋的划然长啸以及动草 木、鸣山谷、涌江水之声,则把人引入一种惊 险恐怖、迷离恍惚之境,特别是后来的孤鹤掠 舟、道士化鹤的幻觉,给文章笼罩了一层飘渺 的气氛。第三,在结构上,前赋首段点题,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主客情 绪是轻松而愉快的,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 泛游中。接下来,调子由轻松到沉重,从愉快 到抑郁,由二人的扣弦而歌到客的怅然吹箫, 使人不觉疑惑顿生,从而吸引读者领略下文的 哲理阐述。最后,愁结解开,豁然开朗,最后 以喜笑重酌为结。整篇以主客二人的情感变化 古 典 今 读 名作 欣赏 !"#$ % & ’(()!" * )+ ,! !- -. /0 12 314 5 46 "2 7 48 9 #1 3/ .2 .: $ 4. ;9 为线索,由喜到愁再到喜,始终贯穿着一种哲 理思辩:主的超脱旷达、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 “大化”境界,客的沉郁现实、并充满人世沧 桑与人生有涯的感慨。其实是苏子抒写自己从 “想不开”到 “想得开”的心路历程与人生感 悟,整体来看,似写作中的 “总分总”的结构 方式。相比较而言,后赋则无 “凤头”,直接 顺势而下,移步换景,到结尾孤鹤长鸣而化 道,卒章显志。 在创作中,融情入理,景中透理,情景交 融的手法,在苏轼的创作中大放异彩,其诗词 文赋吸引人之处大概也正在于此。在前后赤壁 赋中均蕴涵有景情理三方面,前赋说理与写景 似分而实合,说理处直抒胸臆;后赋移步换 景,顺势而下,鸣鹤掠舟,穷写目之所见,耳 之所闻,景象必现,理在其中。二赋在处理情 景理的关系时虽各有侧重,传达出 “理”的方 式也各不相同,但最终能够表达同一意蕴,所 谓殊途同归。在此,在体现哲理暗合方面时, 我们首先阐释前赋中的哲理显现。 黑格尔曾说过: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 一个在光明中睡着,一个在黑暗中醒着。”其 实,在苏轼的心灵中也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热 衷尘世的济世的自我,一个是面对嘈杂的尘 世,提出哲理性扣问的自我。由于早年的身世 及其所受的教育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所以 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被贬在野,苏轼心目中两 个自我时常相互对话,在矛盾斗争中此消彼 长,但最终能够达到深刻的精神默契。正如 《定风波》中,有过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 风雨也无晴”的经历,最终寻找到了一条旷达 的人生信条——— “一蓑烟雨任平生”。就这 样,两个矛盾的自我在他的精神中不断发生冲 突,苏轼的喜悦与痛苦相互交织着,摔打着, 拼杀着,磨合着,形成一种饱经忧患沧桑而又 胸襟坦荡的圆通的苏轼式的人生哲理。这在前 赋的主客问答中可见一斑。一方面,由客的惆 怅而想起古今如曹操似的英雄人物不免被 “浪 淘尽”,空留山川遗迹,转而感慨人生短暂、 宇宙无穷的物是人非之无奈。另一方面,主以 达观的态度,以水与月为例,阐释了变与不变 的道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 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归入到 “大 化”之中方能超脱无谓的烦恼,所有的尘世万 物,各有所属,不要强求,只有把自己投入到 更广阔的自然中,赏玩于清风明月,徘徊于江 水之间,才能达到超然的境界。此外,苏轼善 于将禅宗与佛教的典故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从 而达到更高的境界,如 《前赤壁赋》中 “是造 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句中 “共适”本作 “共食”,前人指出 “食”如 “食邑”之 “食”,犹 “享”也,清人李诚渊 校刊 《古文辞类纂》又引明人娄子柔曰: “佛 经有 ‘风为耳之所食,色为目之所食’语,东 坡盖用佛典之。”另外,苏轼的 《前赤壁赋》 中 “变与不变”之说,直接吸取禅宗的典故和 处世之法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论辩风格。据 《高僧传》载:神鼎问于利贞曰: “万物定已 否?”贞曰: “定已!”鼎曰: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有生必死,有死即生,何得定 否?”贞曰: “万物不定。”鼎曰: “若不 定,何不指天为地,呼地为天,召星为月,命 日为星耶?”贞无以应。苏轼此说即可视为对 禅宗这一两难境界的回答,而这一论断又直接 来自僧肇的 《物不迁论》: “不迁,故虽往而 常静;不住,故能静而常往。”其实,赋中主 客的此番论辩又得道家之精, 《庄子·德充 符》中有言: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古文观止》评 “读此两赋胜读 《南华》一部” (《南华经》 即 《庄子》)。在赋文中,客之独白表现东坡 内心企望超脱于人世之上的精神追求,古往今 来的如曹操、周瑜式的风流人物,而今连同他 们的事业功名好似化作一缕缕青烟,随着时间 的流逝而渐渐散去,于是 “哀吾生之须臾,羡 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 终”。人们期冀着与永恒同在,然而这是不可 能的。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 里的悲哀正是无法超脱的悲哀,对此,苏轼的 态度,是以不变的眼光看待物与我,那么二者 就是永生同在的了。主的这种不为悲事而悲, 古 典 今 读 名作 欣赏 !! " #$ %&’$ " ’()$ *+ +,,& ’((- " (’./ !!0123 - * !((# 我 刊 荣 获 第 三 届 国 家 期 刊 奖 4一 等 奖 5 !((#年 ! 月 !. 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举行了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颁奖大会。我刊荣获第三届国家 期刊奖 4一等奖 5,受到大会表彰。这是我刊继首届、第二届之后,第三次获得此项殊荣。 国家期刊奖,是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一项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政府奖。第 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于 !(($ 年 -月举办。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中央各有关部门推荐的参 评期刊 /6- 种 4其中社科类期刊 $.# 种,科技类期刊 $/’ 种 5。参评期刊,经过评选办公室的参评资格审 查、出版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审查、编校质量和广告内容审查后,由社科专家评审组、科技专家评审组和评选工作委员 会进行了认真、严格的评选。!(($ 年 ’! 月 !’ 日产生初评入围期刊名单,并在 《中国新闻出版报》 《中 国图书商报》 《中华读书报》 《光明日报》和中国记者网上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 督,最终评出获本届国家期刊奖 4一等奖 5的期刊 -( 种 4社科类、科技类期刊各 )( 种 5,国家期刊奖提名 奖 4二等奖 5 ’(( 种 4社科类、科技类期刊各 #( 种 5,百种重点期刊 4三等奖 5 ’/6 种 4其中社科类期刊 /6 种 5。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表彰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的决定》指出:本届获奖期刊,是我国 /((( 余种期刊的优秀代表,反映了我国期刊业近年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繁荣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不为乐事而乐的态度,正是苏轼思想中旷达的 一面,如果说客的提问是面对茫茫人生一种深 刻发问的话,那么主的回答则是深刻之深刻的 应答。所以苏轼之所以是苏轼,就在于他深谙 人世间与自然界之中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如 若在两个相矛盾的自我中找到一个契合点,那 就是身世两忘,并不过分追逐迷恋其中任何一 端,始终以一颗 “赤子”之心去处世,从而达 到圣人之境界。 如果说,前赋是有景,有情,有理,并且 景与情、理交相呼应,那么后赋则是情理与景 密然相合,也就是将情理寓于景中。后赋中写 景一向被人称道,前面已提到,在此不赘述。 只选出寓情理于景的文字,略作分析。文中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使 人联想起他词中的 “高处不胜寒”句,而接下 来写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 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 留也”,使人想起柳宗元的 “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虽一个写肃静寂寥的周围景色,另 一个写山鸣风起的喧嚣氛围,但都终因忍受不 了这种安静或震荡而不住不留。于是才有 “反 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索性 听任自然大化的 “发落”。看似单纯写景,其 实以景寓意,抒发其随世沉浮、淡泊名利之 感。行文到 “鸣鹤掠舟”寓意逐渐明朗,并为 下文得梦打下伏笔,文末写到化鹤的道士,笑 而不答,进一步写苏子由道士的启发而了悟。 了悟什么呢,了悟了前赋中的疑惑,与舟中杯 盘狼藉的 “了悟”只是两种不同形式而已,最 终都是表达一种物我参透的超脱。 无论是 “变与不变”的问答, “物各有 主”的诠释,还是 “道鹤合一”的寓意,都在 传达着同一意蕴,那就是在纷乱尘世中找到一 所固定的、任凭风吹雨打而颠扑不破的精神家 园,其中可以玩味在情景理交织下而形成的苏 轼特有的一种丰腴而沧桑的旷达和超脱。正如 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在 《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 到二赋关系时说: “前赋是特地发明胸前一段 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 此一段真实了悟。”又说: “若无后赋,前赋 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将二赋的关系 体会得着实透彻、恰切。 4责任编辑:古卫红 5 作者简介:李新宇 4 ’/6. " 5,中国古代文学硕 士,北京印刷学院讲师。 古 典 今 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档为【形貌各异意气暗合_散谈苏轼前_后_赤壁赋_的异同及其内在联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614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02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