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雷安全防雷知识讲座

防雷安全防雷知识讲座

举报
开通vip

防雷安全防雷知识讲座null防雷安全知识讲座防雷安全知识讲座2009年广州防雷安全知识培训班学习内容学习内容雷电成因与雷暴活动 雷电的破坏机理与常见危化品场所雷电危险因素 防雷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相关防雷技术规范介绍雷电成因雷电成因1、地球的静电结构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通常大了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场强为上正下负。即使在晴天时,大气中总有一些空气分子被电离。在电场的作用下造成放电电流。 大气静电构造...

防雷安全防雷知识讲座
null防雷安全知识讲座防雷安全知识讲座2009年广州防雷安全知识培训班学习内容学习内容雷电成因与雷暴活动 雷电的破坏机理与常见危化品场所雷电危险因素 防雷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相关防雷技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介绍雷电成因雷电成因1、地球的静电结构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通常大了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场强为上正下负。即使在晴天时,大气中总有一些空气分子被电离。在电场的作用下造成放电电流。 大气静电构造大气静电构造~300kvE~120v/mQ~+500000CQ~-500000Cnull2、电离层与地面间的电荷平衡 根据观测和计算的结果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全地球该放电电流强度为1800A,如果长期如此,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将很快放电完毕;然而事实上,它们之间大致长期保持恒定的电量和电压,这主要由于雷暴的形成和雷击,把正电荷从大地送回到电离层,起到对电离的正电荷充电的作用。根据卫星观测资料及电学观测资料估计,在任何一时刻全地球表面上连续发生着大约1000个雷暴,从而使电离层与大地之间的电场保持稳定。null 3、尖端放电与雷击 由物理学可知,通常物体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相等的,所以从整体来看不显示带电现象,当某一物体所具有的正、负电荷不相等时,这个物体就显示带电的特性,当物体内部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物体带正电,反之带负电。由于电荷都有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性,所以带电物体中的同性电荷总是受到互相排斥的电场力作用。以一个如图1.4那样的带尖锋的金属球为例,假如金属球带上负电(同理也可以解释带上正电),null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电子总是分布到金属球的最外层表面,并且有“逃离”金属球表面的趋势。球带尖锋部分的电子受到同性电荷往外排斥力最强,故最容易被排斥离开金属球,这就是通常说的“尖端放电”。此外当带电物体周围的空气越潮湿或带有与带电体相反电荷的离子时,带电体也越易放电。图1.4null球类曲面的电荷分布 1、电荷的立体角分布为常数,局部曲面的曲率越大处,所张的立体角越大,局部的电荷量越大。 2、电场强度E与曲面的曲率半径平方成反比关系 null作钱币形高斯面 S 导体表面电场强度与电荷面密度的关系 表面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该表面电荷面密度成正比null当天空中有雷云的时候,因雷云带有大量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作用,雷云下方的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都带上与雷云相反的电荷。雷云与其下方的地面就成为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当雷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压高到一定的时候,地面上突出的物体比较明显地放电。同时,天空带电的雷云在电场的作用下,少数带电的云粒(或水成物)向地面靠拢,这些少数带电微粒的靠拢,叫做先驱注流,又叫电流先导。先驱注流的延续将形成电离的微弱导通,这一阶段称为先驱放电。nullEnullnullnullnull 开始产生的先驱放电是不连续的,是一个一个脉冲地相继向前发展。它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05~106m/s各脉冲间隔约30~90us,每阶段推进约50 m。先驱放电常常表现为分枝状,这是由于放电是沿着空气电离最强、最容易导电的路径发展的。这些分枝状的先驱放电通常只有一条放电分支达到大地。null当先驱放电到达大地,或与大地放电迎面会合以后,就开始主放阶段,这就是雷击。在主放电中雷云与大地之间所聚集的大量电荷,通过先驱放电所开辟的狭小电离通道发生猛烈的电荷中和,放出能量,以至发出强烈的闪光和震耳的轰鸣。在雷击中,雷击点有巨大的电流流过。大多数雷电流峰值为几十KA,也有少数上百KA以至几百KA的。雷电流峰值的大小与土壤电阻率的大小成减函数关系,即土壤电阻率高,则雷电流峰值小;土壤电阻率低,、则雷电流峰值大。null雷电流大多数是重复的,通常一次雷电包括3~4次放电。重复放电都是沿着第一次放电通路发展的。雷电之所以重复发生,是由于雷云非常之大,它各部分密度不完相同,导电性能也不一样,所以它所包含的电荷不能一次放完,第一次放电是由雷云最低层发出的,随后放电是从较高云层、或相邻区发出的。一次放电全部时间可达十分之几秒。二、雷电的破坏机理与常见危化品场所雷电危险因素 二、雷电的破坏机理与常见危化品场所雷电危险因素 雷电能造成火灾爆炸事件必须具备有其内在的原因1、库区存有大量危险品, 2、库房没有配置足够可靠的避雷设施 null1、雷电直接造成的火灾爆炸危险事件存有大量火灾爆炸危险品仓库,当发生云地间闪击即当发生直击雷事件时,主放电路径或其岔分放电路径直接穿过危险品,当即因雷电流作功瞬间产生高温点燃或引爆这些物资,继而产生链锁反应,造成严重火灾爆炸事件。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六种 . 1)没有设置避雷设施;S1.1 危险品没有避雷设施保护,存放在没有避雷设施的库房或是露天堆放。危险品有可能被直击雷直接击中. null2)雷电防护空间不足S1.2存放在库房或露天堆放的易燃易爆物资附近虽然有避雷设施,但其保护范围不足以全部保护这些物资。危险品有可能被直击雷直接击中. null3)防雷电反击措施不足S1.3存放在库房或露天堆放的易燃易爆物资虽然有避雷设施保护,但有一部分物资过于靠近避雷设施,如果这些物资或其包装材料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同时折合阻抗较小的情况下,并且有一定的相对平行长度,则有可能会引起雷电反击。在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比较大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null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些有一定导电性的库存物资与避雷设施之间有具有一定导电性的尖状物相对,如天面,墙壁,地板上的含水裂缝,尖状金属物等,总之,发生雷电反击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两方面: 一是几何因素即:形状,平行长度,距离等;二是电磁学因素即:雷电波形,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反击物的导电性,折合阻抗等。null雷电的主放电路径附近,有强大的电磁脉冲辐射。由于地表上的物质分布较为复杂,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物理化学连锁反应过程,其中一些就会导致雷电反击现象,比如说,引下线上粘有可燃性物质当发生雷击时这些可燃性物质被点燃炸开,使得空间的带电粒子密度在瞬间猛烈增加继而就可能会发生雷电反击,雷电反击电流从本质上看是雷电主放电的分流,仍然有巨大的破坏力。最可怕的是:在避雷设施合格的情况下有时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其危害性还不易给人们所察觉。4)雷电防护空间被破坏S1.44)雷电防护空间被破坏S1.4避雷设施在原来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合格的情况下,但后来由于周围有诸如树木、金属管道、临时停放的车辆等物体破坏了避雷设施的保护空间,使得原来的保护空间内发生闪击或雷电反击。5)避雷设施已损坏使避雷设施失效的情况S1.55)避雷设施已损坏使避雷设施失效的情况S1.5 原有避雷设施已损坏如引下线已断,地极已坏,接地电阻过大等,使得避雷设施失效。 6)避雷设施失效但避雷设施仍合格的情况 S1.66)避雷设施失效但避雷设施仍合格的情况 S1.6 在避雷设施合格,物资堆放合理,没有其他物体破坏其保护空间的情况下发生接闪失效事件。此种情况是存在的,因为按GB50057-94所提供的设计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所设计的避雷设施,其防雷安全度不是100%的。 null 发生接闪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A)雷电流过小,使得闪击的击距过小导致接闪器接闪失效; B)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比雷电防护空间内的物体的接地电阻大,影响了接闪器的接闪效率,使得接闪器接闪失败;3、雷电间接造成的火灾爆炸危险事件3、雷电间接造成的火灾爆炸危险事件——发生在直击雷附近的可能连锁反应事件 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 除了由直击雷电流或其岔分电流的闪击路径通过危险品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事件外,直击雷附近由于有极强电磁脉冲的缘故,还可能引发其他链锁物理化学过程,因而还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件。引发这种事件的具体过程是很多的,现在此将发生几率较大的事件罗列如下: 1)雷电流的热效应1─热金属溅射S2.11)雷电流的热效应1─热金属溅射S2.1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金属接闪器尖端或其他细小金属体,在接闪瞬间因巨大功率雷电流过流而瞬间产生炽热高温,致使尖端部分的金属熔化,甚至汽化并溅射到可燃物或易燃易爆物体上,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2)雷电流的热效应2──爆炸火球S2.22)雷电流的热效应2──爆炸火球S2.2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接闪器及引下线涂有油漆或粘有其他可燃性物质,或是套有等可燃性物质的金属导线,当雷击瞬间,因避雷设施过热导致油漆等物猛烈燃烧,形成炸开的火球,点燃易燃易爆物质,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2)雷电流的热效应2──爆炸火球S2.22)雷电流的热效应2──爆炸火球S2.2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接闪器及引下线涂有油漆或粘有其他可燃性物质,或是套有等可燃性物质的金属导线,当雷击瞬间,因避雷设施过热导致油漆等物猛烈燃烧,形成炸开的火球,点燃易燃易爆物质,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3)雷电流的热效应3──爆炸火球S2.33)雷电流的热效应3──爆炸火球S2.3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树木等含有可燃性物质的物体被雷击中,在某种情况下会因雷电流的瞬间作功而被炭化并形成炸开的火球点燃易燃易爆物质,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4)雷电流的散流热效应1──点燃可燃物S2.44)雷电流的散流热效应1──点燃可燃物S2.4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因雷电流在地表上的散流过热,点燃散流点附近可燃物质,如地面上有许多的可燃的落叶、杂草、垃圾而造成火势蔓延开来,而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5)雷电流的散流热效应2──点燃易燃物S2.55)雷电流的散流热效应2──点燃易燃物S2.5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当雷击发生时,因雷电流在地表散流的原因,遗留在地表上下或浮在水面上易燃物如汽油等油质,瞬间被点燃,导致火灾爆炸事件。广州九十年代初期,某汽油库因暴雨期间违规卸油,导致大量汽油泄露,沿附近河涌一直流到下游数公里远时,被一个好奇无知的人轻易点火,导致数公里的河涌成为一条火龙,酿成了大事故。要是附近当时附近有雷击发生也会造成雷击引发火灾事件。 6)强光点火S2.66)强光点火S2.6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当雷电闪光的光强足够大时,或因某种原因如水珠、玻璃等,雷电强光被会聚,就有可能点燃可燃物质,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7)雷电的强光电效应S2.77)雷电的强光电效应S2.7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任何一种金属物质都存在一个光电效应的红限,当投射在金属表面的光子频率大于金属的红限时,金属表面就有光电子逸出,由于雷电闪光在其频谱的大部分区域的光强都很大,而且越是靠近闪光的地方光强越大,由其引起的金属光电效应就越强即所产生的光电子束越强。这些光电子流在周围的雷电强电磁场作用下被加速,有可能成为某种危险品的点火剂。目前,有关雷电的强光电效应的危险性研究未见有所报道,许多有关防雷方面的权威刊物亦未见有所登载,但笔者认为雷电的强光电效应的危险性是不能忽略的。 8)电磁感应1──涡漩电流S2.88)电磁感应1──涡漩电流S2.8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 可燃或易燃易爆物质或其包装物当含有导电物质时,如果附近发生雷击,由雷电流辐射出来的强大电磁脉冲就会对这些物质作功产生强大的涡漩电流,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件。9)电磁感应2──感应火花S2.9 9)电磁感应2──感应火花S2.9 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留有缺口的环状可导电物体如金属线,金属架库房,堆放的铁桶等,当附近有雷击发生时,由于电磁感应,也有可能在缺口处或非焊接触处发生火花闪击,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9)电磁感应2──感应火花9)电磁感应2──感应火花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留有缺口的环状可导电物体如金属线,金属架库房,堆放的铁桶等,当附近有雷击发生时,由于电磁感应,也有可能在缺口处或非焊接触处发生火花闪击,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10)分流点火1──跨步电压S2.1010)分流点火1──跨步电压S2.10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可导电物资如铁桶堆放在独立针的引下线附近,由于跨步电压等原因,使得雷电流在铁桶堆中分流,而雷电流作功会发热,同时铁桶间还会产生火花,金属屋面的简易库房也有可能因为雷电分流在非焊接驳接口处、因几何形状而引起的雷电间隔反击产生火花、金属高温微粒溅射。从而有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11)分流点火2──直击雷S2.1111)分流点火2──直击雷S2.11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如果金属屋面的简易库房被直击雷击中,则雷击点有可能会被熔化;雷电流在金属简易仓库上四处分流,仓库金属体非焊接驳接口处、因几何形状而引起的雷电间隔反击有可能会多处产生电火花、金属高温微粒溅射,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12)静电感应──静电火花S2.12 12)静电感应──静电火花S2.12 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非金属屋面库房当内存有大批可导电的物质或堆有铁桶等金属体,在附近发生雷击时,除了因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动势而引起的电火花外,还有因金属体的电容性,在雷击发生前后发生充放电过程而引起的静电火花。金属屋面库房当接地电阻过大时,在附近发生雷击时,也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如果这些静电火花点燃了可燃物,则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件。 13)激波点火──雷电冲击波S2.1313)激波点火──雷电冲击波S2.13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雷电冲击波可以使钢铁之间或钢铁与硬物之间相互碰撞而引起火花。另外,某些爆炸性混合气体和烟花炸药在受到激波作用下也可能会产生爆炸事件 14)电磁相互作用力S2.1414)电磁相互作用力S2.14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由于雷电流附近有强大的磁场,因而会对其周围的电流产生强大的安培力,有可能会导致通电导线被扯断,继而有可能造成短路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件。 15)球形雷S2.1515)球形雷S2.15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由于日常人们发现球形雷的机会很少,但笔者在多次与接近雷击点的目击者交谈中常常听到他们见到球形雷,或类似的火球,因而球形雷并非是极为罕见的。国际上有关球形雷的研究也不多,所以,关于球形雷的知识目前仍然是很欠缺的。学术界承认球形雷的存在,关于球形雷的物理机制有多种猜想,笔者认为,当中含有电磁性、涡漩性、耗散性、解析的猜想较为合理。能在气流中漂移的球形雷,对于易燃易爆物资来说,当然带有引起火灾爆炸事件的危险性。 16)核反应S2.1616)核反应S2.16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由于雷电流实质上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流,当这些高速带电粒子发生对撞时,就有可能发生核反应事件。关于雷电引起的核反应及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件的危险性研究,目前仍然是很欠缺的,但笔者认为雷电引起核反应事件及其危险性是存在的。 以上十六种在直击雷附近的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过程,实际上只是起着点火引爆的作用。对于一般只设有防直击雷避雷设施,存有易燃易爆物资的库房,发生上述事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其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 4、雷电间接造成的火灾爆炸危险事件2 ──发生在离雷击点较远处的牵连事件4、雷电间接造成的火灾爆炸危险事件2 ──发生在离雷击点较远处的牵连事件可能发生的危险过程:由于地表上有与各建筑物相连的供电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自来水网。而这些由金属构成的网络在雷电发生时可以把远处的雷电流及其感应电流传到较远的地方,当这些电流足够大时就有可能损坏与其有关联的电器设备,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供电线路短路,金属水管还可以把远处的雷电流引来使得金属棚架及堆放的铁桶等发生感应闪击火花,因而就有可能会危及危险品仓库造成火灾爆炸事件。发生危险事件几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发生危险事件几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1、建筑物的构造类型; 2、避雷设施的设置情况; 3、库存物资情况; 4、地理环境; 5、管理使用情况; 三、常见防雷技术介绍三、常见防雷技术介绍1、接闪-接闪器 1.1、接闪器分类 A、避雷针与避雷针阵 独立针-独立接地 避雷针阵-多根避雷针组合 针阵的共地与独立地组合 B、避雷带-短针组合 暗装与明装 C、避雷网D、避雷线 E、艺术装饰接闪器 F、各种消雷器 1.2、材料:铜、钢 1.3、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划分办法-滚球法 滚球半径30米——一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45米——二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60米——一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100米——一般场合D、避雷线 E、艺术装饰接闪器 F、各种消雷器 1.2、材料:铜、钢 1.3、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划分办法-滚球法 滚球半径30米——一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45米——二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60米——一类防雷建筑物 滚球半径100米——一般场合1.4、接闪器布置的几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4、接闪器布置的几个问题 至于露天罐体之上 独立针至于靠近埋地油罐之上 至于过于靠近呼吸阀、放散管 至于加油亭上(加油亭没有足够大的地网、没有环形地网等可靠接地措施)2、分流-引下线与断接卡2、分流-引下线与断接卡2.1、分类 引下线分为暗装与明装 框架结构建筑物利用柱中主筋作为引下线 2.2、采用多根并联引下线分流 2.3、断接卡——引下线与独立接地体的断接装置-用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的测量。 引下线导引直击雷的冲击电流故引下线附近容易产生高温、雷电反击、电磁感应等危险,危化品、生命体、等不宜靠近3、散流-防雷接地体3、散流-防雷接地体3.1、分类:独立接地体、共用接地 环形地极、网形地极、水平线状地极、垂直地极、组合水平-垂直地极、各种混合地极。 独立地极(水平线状地极、垂直地极、组合水平-垂直地极)容易产生跨步电压危险 环形地极、网形地极在其边缘附近容易产生跨步电压危险而在其边缘内跨步电压的危险性较小。 4、搭接-等电位措施4、搭接-等电位措施金属引线焊接、螺栓紧固——预防雷电反击产生闪络电弧、电火花危险。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大量管道法兰盘的连接采用金属导线——螺栓紧固连接 5、屏蔽5、屏蔽利用建筑物外墙、柱体内金属体钢筋栅格作为屏蔽措施。-法拉第笼 设备利用金属外壳屏蔽 逐次屏蔽LPZ0A 区、LPZ0B区、 LPZ1 区、LPZ2区 、LPZn区6、防跨步电压措施6、防跨步电压措施采用环形地极、网形地极使得地极范围内地表地电位平衡 附加外延地极:在环形地极、网形地极边缘设置逐次深埋、的附加水平地极。 7、防接触分流措施7、防接触分流措施接闪器、引下线与生命体、危险品、各种线路等的隔离措施: 将引下线至于墙体、柱体内部; 将引下线至于生命体生命体、危险品、各种线路等难以触及的地方; 天面临建与不合适用于生命体居住、危险品的存放; 雷暴天气不合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管道煤气、自来水等可能与接闪器、引下线接触的金属管道; 石油、化工类企业不合适雷暴天气作装卸危险品操作。 绝缘:引下线地表以上部分绝缘。 8、防电磁感应火花措施8、防电磁感应火花措施封闭金属间隙 9、防雷电静电感应措施9、防雷电静电感应措施对地绝缘的线路安装SPD; 大型金属体接地10、防球形雷措施10、防球形雷措施呼吸管、放散管等有排放危险气体管口设置管帽、阀门。 对于不可密闭、排放危险气体的管口,采用接地金属网罩封闭; 含有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室内窗口等,采用接地金属网罩封闭;11、防雷电波入侵措施——SPD11、防雷电波入侵措施——SPD采用输入线路套管埋地措施; 安装SPD四、石油化工类企业相关防雷技术规范介绍 四、石油化工类企业相关防雷技术规范介绍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库设计规范 nullnull4.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10.2 防 雷 10.2.1 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10.2.2 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当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地上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10.2.3 当液化石油气罐的阴极防腐采取下述措施的,可不再单独设置防雷和防静电接地装置。 液化石油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阳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应小于16mm2;液化石油气罐采用强制电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接地电极必须用锌棒或镁锌复合棒,接地电阻不应大干10Ω,接地电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应小于16mm2。 10.2.4 埋地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10.2.3 当液化石油气罐的阴极防腐采取下述措施的,可不再单独设置防雷和防静电接地装置。 液化石油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阳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应小于16mm2;液化石油气罐采用强制电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接地电极必须用锌棒或镁锌复合棒,接地电阻不应大干10Ω,接地电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应小于16mm2。 10.2.4 埋地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10.2.5 当加油加气站内的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10.2.6 加油加气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10.2.7 加油加气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10.2.8 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10.2.5 当加油加气站内的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10.2.6 加油加气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10.2.7 加油加气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10.2.8 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10.3 防 静 电 10.3.1 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10.3.2 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雷电接地装置,并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10.3.3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0.3.4 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10.3 防 静 电 10.3.1 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10.3.2 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雷电接地装置,并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10.3.3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0.3.4 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null4.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4.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8.2.1条 工艺装置内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分类及防雷措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8.2.2条 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第8.2.3条 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钢罐,必须设防雷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二、装有阻火器的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线; 三、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 四、浮顶罐(含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作电气连接; 五、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但应作接地。二、装有阻火器的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线; 三、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 四、浮顶罐(含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作电气连接; 五、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但应作接地。第8.2.4条 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应作电气连接。 第8.2.5条 防雷接地装置的电阻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第8.2.4条 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应作电气连接。 第8.2.5条 防雷接地装置的电阻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null4.3 石油库设计规范4.3 石油库设计规范14.2 防雷 14.2.1 钢油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14.2.2 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4.2.3 储存易燃油品的油罐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油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油罐的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不应装设避雷针。铝顶油罐和顶板厚度小于4mm的钢油罐,应装设避雷针(网)。避雷针(网)应保护整个油罐。 2 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2根导线做电气连接。浮顶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复绞线。对于内浮顶油罐,钢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16mm2的软铜复绞线;铝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的不锈钢钢丝绳。1 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油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油罐的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不应装设避雷针。铝顶油罐和顶板厚度小于4mm的钢油罐,应装设避雷针(网)。避雷针(网)应保护整个油罐。 2 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2根导线做电气连接。浮顶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复绞线。对于内浮顶油罐,钢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16mm2的软铜复绞线;铝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的不锈钢钢丝绳。3 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4.2.4 储存可燃油品的钢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线),但必须做防雷接地。 14.2.5 装于地上钢油罐上的信息系统的配线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电缆穿钢管配线时,其钢管上下2处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并接地。3 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4.2.4 储存可燃油品的钢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线),但必须做防雷接地。 14.2.5 装于地上钢油罐上的信息系统的配线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电缆穿钢管配线时,其钢管上下2处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并接地。14.2.6 石油库内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需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保护(电涌保护)器。 14.2.7 石油库内的信息系统配线电缆,宜采用铠装屏蔽电缆,且宜直接埋地敷设。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及在进入建筑物处应接地。当电缆采用穿钢管敷设时,钢管两端及在进入建筑物处应接地。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防感应雷接地应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按其中的最小值确定。14.2.6 石油库内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需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保护(电涌保护)器。 14.2.7 石油库内的信息系统配线电缆,宜采用铠装屏蔽电缆,且宜直接埋地敷设。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及在进入建筑物处应接地。当电缆采用穿钢管敷设时,钢管两端及在进入建筑物处应接地。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防感应雷接地应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按其中的最小值确定。14.2.8 油罐上安装的信息系统装置,其金属的外壳应与油罐体做电气连接。 14.2.9 石油库的信息系统接地,宜就近与接地汇流排连接。 14.2.10 储存易燃油品的人工洞石油库,应采取下列防止高电位引入的措施:14.2.8 油罐上安装的信息系统装置,其金属的外壳应与油罐体做电气连接。 14.2.9 石油库的信息系统接地,宜就近与接地汇流排连接。 14.2.10 储存易燃油品的人工洞石油库,应采取下列防止高电位引入的措施:1 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从洞口算起,当其洞外埋地长度超过2 m( ρ为埋地电缆或金属管道处的土壤电阻率Ω·m)且不小于15m时,应在进入洞口处做1处接地。在其洞外部分不埋地或埋地长度不足2 m时,除在进入洞口处做1处接地外,还应在洞外做2处接地,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5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1 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从洞口算起,当其洞外埋地长度超过2 m( ρ为埋地电缆或金属管道处的土壤电阻率Ω·m)且不小于15m时,应在进入洞口处做1处接地。在其洞外部分不埋地或埋地长度不足2 m时,除在进入洞口处做1处接地外,还应在洞外做2处接地,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5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2 电力和信息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洞口电缆的外皮应与洞内的油罐、输油管道的接地装置相连。若由架空线路转换为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时,从洞口算起,当其洞外埋地长度超过2 m时,电缆金属外皮应在进入处做接地。当埋地长度不足2 m时,电缆金属外皮除在进入洞口处做接地外,还应在洞外做2处接地,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5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3 人工洞石油库油罐的金属通气管和金属通风管的露出洞外部分,应装设独立避雷针。爆炸危险1区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内。避雷针的尖端应设在爆炸危险2区之外。2 电力和信息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洞口电缆的外皮应与洞内的油罐、输油管道的接地装置相连。若由架空线路转换为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时,从洞口算起,当其洞外埋地长度超过2 m时,电缆金属外皮应在进入处做接地。当埋地长度不足2 m时,电缆金属外皮除在进入洞口处做接地外,还应在洞外做2处接地,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5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3 人工洞石油库油罐的金属通气管和金属通风管的露出洞外部分,应装设独立避雷针。爆炸危险1区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内。避雷针的尖端应设在爆炸危险2区之外。14.2.11 易燃油品泵房(棚)的防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油泵房(棚)应采用避雷带(网)。避雷带(网)的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 2 进出油泵房(棚)的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或架空电缆金属槽,在泵房(棚)外侧应做1处接地,接地装置应与保护接地装置及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合用。14.2.11 易燃油品泵房(棚)的防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油泵房(棚)应采用避雷带(网)。避雷带(网)的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网格不应大于10m×10m或12m×8m。 2 进出油泵房(棚)的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或架空电缆金属槽,在泵房(棚)外侧应做1处接地,接地装置应与保护接地装置及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合用。14.2.12 可燃油品泵房(棚)的防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40d/a的地区,油泵房(棚)宜装设避雷带(网)防直击雷。避雷带(网)的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其间距不应大于18m。 2 进出油泵房(棚)的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或架空电缆金属槽,在泵房(棚)外侧应做1处接地,接地装置宜与保护接地装置及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合用。14.2.12 可燃油品泵房(棚)的防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40d/a的地区,油泵房(棚)宜装设避雷带(网)防直击雷。避雷带(网)的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其间距不应大于18m。 2 进出油泵房(棚)的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或架空电缆金属槽,在泵房(棚)外侧应做1处接地,接地装置宜与保护接地装置及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合用。14.2.13 装卸易燃油品的鹤管和油品装卸栈桥(站台)的防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露天装卸油作业的,可不装设避雷针(带)。 2 在棚内进行装卸油作业的,应装设避雷针(带)。避雷针(带)的保护范围应为爆炸危险1区。 3 进入油品装卸区的输油(油气)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14.2.13 装卸易燃油品的鹤管和油品装卸栈桥(站台)的防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露天装卸油作业的,可不装设避雷针(带)。 2 在棚内进行装卸油作业的,应装设避雷针(带)。避雷针(带)的保护范围应为爆炸危险1区。 3 进入油品装卸区的输油(油气)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14.2.14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输油(油气)管道,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 输油(油气)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应跨接。当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2 平行敷设于地上或管沟的金属管道,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管道交叉点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点应用金属线跨接。14.2.14 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输油(油气)管道,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 输油(油气)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应跨接。当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2 平行敷设于地上或管沟的金属管道,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管道交叉点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点应用金属线跨接。14.2.15 石油库生产区的建筑物内400V/230V供配电系统的防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 2 建筑物的防雷区,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划分。工艺管道、配电线路的金属外壳(保护层或屏蔽层),在各防雷区的界面处应做等电位连接。在各被保护的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14.2.16 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14.2.15 石油库生产区的建筑物内400V/230V供配电系统的防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 2 建筑物的防雷区,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划分。工艺管道、配电线路的金属外壳(保护层或屏蔽层),在各防雷区的界面处应做等电位连接。在各被保护的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14.2.16 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完完null
本文档为【防雷安全防雷知识讲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9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80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2-02-14
浏览量: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