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触发性替代攻击_概念_范式与实验证据

触发性替代攻击_概念_范式与实验证据

举报
开通vip

触发性替代攻击_概念_范式与实验证据 1 引言 攻击(Aggression)是指任何意在伤害其他生命 体,同时被伤害者又趋于逃避这种伤害的行为 [1, 2]。 人类攻击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常体现于人际活动里, 并表现在生活中。攻击者旨在伤害,而某些被攻击的 个体在遭受到伤害后会反击,也表现出攻击行为。此 时,前一攻击行为可以看作一种启动(provocation), 而跟随于启动后发生的攻击行为称作反应性攻击 (reactive aggression)[3]。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常常置 身于某种被攻击或启动的情境中, 而对于攻击或启 动自己的人(如上...

触发性替代攻击_概念_范式与实验证据
1 引言 攻击(Aggression)是指任何意在伤害其他生命 体,同时被伤害者又趋于逃避这种伤害的行为 [1, 2]。 人类攻击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常体现于人际活动里, 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生活中。攻击者旨在伤害,而某些被攻击的 个体在遭受到伤害后会反击,也表现出攻击行为。此 时,前一攻击行为可以看作一种启动(provocation), 而跟随于启动后发生的攻击行为称作反应性攻击 (reactive aggression)[3]。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常常置 身于某种被攻击或启动的情境中, 而对于攻击或启 动自己的人(如上司、领导),无法直接表现出反应性 攻击。 这时个体往往会寻求他途, 或改变攻击的方 式, 用一种不同于直接的身体或言语攻击的方式委 婉地对他人造成伤害 (如散播谣言), 即间接攻击 (indirect aggression)[4];抑或改变攻击的对象,转而 攻击一个无辜的人, 即替代攻击 (displaced aggres- sion)。 替代攻击具有非理性、非物质和非平衡的特 点, 非理性是因为攻击者往往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攻 击一个无辜者的真正原因; 非物质是因为影响攻击 行为的是感觉、情绪和心理体验而不是物质条件;非 平衡是因为替代攻击不符合社会行为的 “一报还一 报”(tit-for-tat)原则,因为无辜者受到了伤害[5]。 替代攻击的概念始于 Freud 与精神分析心理 学,Freud 的心理学强调动力,攻击能量若不能从攻 击者这里宣泄出去,它便会寻求向另一个体发泄,这 类似一种防御机制[5]。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 承袭了 Freud 的思想并为替 代攻击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根据挫折—攻 击假说, 攻击是一种力求摆脱挫折状态的驱力造成 的结果[6]。 这里的挫折便是一种攻击启动,而个体的 攻击行为便是这种启动的可能结果之一[7]。在受到挫 折后,个体害怕受到惩罚或者无力反抗使自己受挫的 人,便会在此时抑制攻击行为的发生,并在随后选择 一个更易接近且不具威胁的靶子作为使自己受挫者 的替代[8]。 在挫折—攻击假说提出之后不久,许多研 究者开展了替代攻击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然 而 Marcus-Newhall 等人对 122 本社会心理学教科 书进行了内容分析后, 发现对替代攻击的研究兴趣 消退得很快, 许多当代主流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一 概念涉及很少或者只字不提, 替代攻击这一概念似 乎已被现代心理学所摒弃[9]。 但 Marcus-Newhall 等 人对文献的分析却显示, 仍有许多研究涉及替代攻 击的情境,并得出基本相似的结论,替代攻击仍然是 一个高度可信的现象[9]。 替代攻击认为个体受到挫 折后会攻击一个无辜者,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研 究者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被作为替代者的那个个体 通常情况下并不完全无辜, 他常常是因为某些微小 的事情而触发了攻击者的替代攻击。 于是 Norman Miller 等人提出 “触发性替代攻击”(triggered dis- placed aggression, TDA)的概念来解释这一日常行 为[10]。 2 触发性替代攻击的概念 触发性替代攻击是一种特定现象, 此时个体会 首先经历一种强攻击启动(provocation)情境,但在 这种启动后个体无力或者无法反击, 随后个体又经 历一种弱的触发性启动(trigger)情境,以致在弱启 触发性替代攻击:概念、范式与实验证据 喻 丰 1 郭永玉 2 涂阳军 3 (1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4;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3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长沙 410082)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常常置身于某种被攻击或启动的情境,而对于攻击或启动自己的人,无法直接表现出攻击行为,于是 便改变攻击的对象,转而攻击一个无辜者,此即替代攻击。 触发性替代攻击是指在攻击行为发生之前不仅有一个强启动,而且还有 一个弱的触发式启动。 触发性替代攻击的研究多采用操纵先前启动和触发式启动的研究范式,并分别针对触发性替代攻击中的一 段时间、两种情境和三个个体进行探讨。 今后的研究应注意加强对生物学取向、发展取向与应用取向的研究。 关键词:替代攻击;触发性替代攻击;人格特质;沉思;归因偏向 通讯作者:郭永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yyguo@mail.ccnu.edu.cn 心理研究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1,4(2):57-64 57 心 理 研 究 动的条件下表现出与弱启动不相匹配的攻击行为 [10]。它不同于替代攻击,替代攻击的发生条件仅仅需 要一次启动,即最初的强启动,然后个体将攻击行为 施予另一无辜的个体。 触发性替代攻击比替代攻击 多出一个弱的触发性启动, 然后也将攻击行为施与 另一个体, 但这个作为替代的个体此时不完全是无 辜的。不完全是无辜的原因在于,首先此个体遭受了 攻击,而在普通情况下,若攻击者没有受到之前的启 动, 此个体的弱触发性启动是不会受到攻击者攻击 的;其二,即使个体的弱触发性启动应该遭受到攻击 者的攻击反应,那么此反应也应该是弱反应,而不是 作为替代的个体实际所遭受的不相匹配的强反应,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个体是无辜的;但此个体 的确是对攻击者有一个启动, 因此个体又不完全是 无辜的。 触发性替代攻击的研究者们常使用一个形 象的比喻来描述这一现象:“一个在单位被老板严厉 斥责的人,由于害怕丢掉工作而忍气吞声,当他回到 家,看到门口大叫着欢迎他的狗时,却不像平常一样 友好地对待他的狗,反而使劲踢开他”,因此研究者 们也将触发性替代攻击的现象称作 “踢吠犬效应” (Kicking the Barking Dog Effect)[11]。 “踢吠犬效应”中的“吠”便是一种触发性启动, 这一弱启动会和先前的启动产生交互效应而使触发 性替代攻击的反应强度超过了先前的启动和之后的 弱启动各自应产生的反应强度甚至超过了二者的总 和[10],这也得到了实验的证实[12]。以最初提出替代攻 击概念的心理动力学观点来看, 触发性替代攻击导 致的这种攻击反应增强是不合理的, 它不符合物理 学能量守恒的原理,因为心理的能量并未增加,但行 为表现的强度却不同。但这一结论符合理论解释,因 为最终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强度是最初启动和随后的 触发性启动以及二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它必将 超过最初启动和随后的触发性启动二者单独作用的 总和。 触发性替代攻击这一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它不仅仅会发生在个体间, 与替代攻击研究者们 的很多观点一样, 触发性替代攻击也可以发生于群 体间、种族间以及国家间[5]。 触发性替代攻击这一现 象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它普遍发生于生活中,但却 表现出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心理现象与行 为的复杂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触发性替代攻击表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变 换。 大多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具备触发性替代 攻击这样庞大的时空特点, 即使是复杂的社会心理 学现象, 心理学家们也会将其分解为某一时间和空 间点上的单独过程的集合, 然后研究这些不同的过 程。但在触发性替代攻击这一问题上,似乎时间和空 间的变换密不可分。 先前的启动和随后的触发性弱 启动并不能被分开来看, 正是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造成了触发性攻击行为强度的增加[10]。 在空间上亦 是如此, 先前启动的情境和随后弱启动的情境都是 产生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必要条件。 若只有先前的启 动情境,则即使发生攻击行为,也只是替代攻击而不 是触发性替代攻击; 若只有随后的弱情境而无先前 的强情境启动,则个体不会发生攻击行为。 第二, 触发性替代攻击反映了人格与情境的交 互作用。 主流的攻击理论, 如一般攻击模型(Gen- eral Aggression Model,GAM) 就强调攻击行为发生 时人格与情境的作用[13]。GAM模型将人格与情境二 者叫做输入变量(inputs),它们交互作用影响之后的 过程(routes)和结果(outcomes)[13]。 触发性替代攻击 是一种攻击行为, 当然也包括攻击行为发生前的人 格和情境交互作用, 但这种交互作用不仅存在于攻 击行为发生之前,也会出现在先前的启动情境中。可 以设想,若个体的攻击性很强,则在这种情况下会不 顾一切地直接反击,而若这一启动太强,那么无论其 攻击性如何,个体都会直接产生攻击行为。 第三, 触发性替代攻击展示了启动者(provoca- teur)、攻击者(aggressor)和靶子(target)三者之间的 人际互动。 此处攻击者指发生触发性替代攻击行为 的人,启动者即是给予攻击者先前强启动的人,而靶 子则是替代攻击的承受者和给予攻击者弱触发性启 动的人。 这三者使触发性替代攻击这一现象将攻击 行为的发生以一种看似在人际间传递和转移的方式 来发展。 当然,攻击行为不会发生传递或转移,但却 使三者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人际互动。 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攻击者承载了“被攻击的人”与“攻击他人的 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个体以触发性替代攻击 的形式连接这两种角色间的不平衡。 如上所说, 触发性替代攻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 活中,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度,并在实验研究中成功发 生[10]。 Miller 等人为触发性替代攻击设计了一个理 论模型,用以提出各种假设,以待验证。 其模型提出 了诸多研究假设, 内容包括了影响触发性替代攻击 的一些可能因素, 如两次启动及其交互作用中的可 能影响因素、 攻击者的人格因素以及靶子的可能特 心 理 研 究58 喻 丰等:触发性替代攻击:概念、范式与实验证据 征等[10]。 3 触发性替代攻击的相关研究 Miller 等人提出的模型只是一种理论构想,在 随后的数年间,各种验证性研究应运而生,但由于其 理论模型的假设过于纷繁且庞大, 因此各研究皆只 验证了其模型中的某些假设并得出了许多验证性的 结论以及一些 Miller等人并未提及的结论。Pedersen 等人设计了两次启动的情境, 首次进行了触发性替 代攻击实验[12],随后的研究者们均沿用其经典范式, 围绕着触发性替代攻击的“一段时间、两种情境和三 个个体”来展开研究。 3.1 触发性替代攻击的研究范式 Pedersen 等人首次在实验室进行触发性替代攻 击的实验, 其实验一采取有无先前启动和有无之后 触发性启动的 2×2 被试间设计,64 名大学生被随机 分配在四个组中。在有先前启动的条件下,被试完成 的是困难任务,并被给予带有侮辱性的消极反馈,且 在做任务的同时听令人恼怒的音乐; 而在无先前启 动的条件下,被试完成的是简单任务,听到的是比较 积极的音乐,而且被给予的是中性反馈。触发性启动 操作由一位非洲裔美国女性作为实验助手(靶子)来 完成,并告诉被试这名实验助手是来应聘的,现在正 在接受考察, 被试此时通过听实验助手朗读题目来 完成任务。在有触发性启动的条件下,实验助手表现 得无能且令人厌恶,她读题很快、有语误、且有搞混 题干和选项的错误发生, 被试在完成任务后还会获 得不带侮辱性的消极反馈; 而在无触发性启动的条 件下,实验助手读题很慢且没有错误现象发生,被试 在完成任务后会获得中性反馈; 因变量是让被试评 判实验助手且询问被试实验助手能否应聘成功[12]。 其实验二仍然采取同样的有无先前启动和有无 之后触发性启动的 2×2 被试间设计,但变换了实验 条件。 49名大学生被试在进入实验室时被告知此实 验是由其和另一名大学生在不同地点共同完成。 先 前启动和实验一不同,不采取直接的面对面的方式, 而改用主试和被试通过计算机交流的方式, 在有先 前启动的情况下,被试完成的是困难任务,并且同时 听杂乱的音乐,当被试表示不会回答时,主试便用一 种讽刺和嘲笑的口吻要求被试大点声回答; 而在无 先前启动的条件下,被试完成的是简单任务,听到的 是柔和的音乐,主试使用普通的中性口吻,仅仅给予 提示性的信息。 触发性启动要求被试对一个争议性 话题写一篇作文, 并由被试在进入实验室时配对的 那名同伴对被试作文进行评价, 此同伴为男性大学 生, 且相对于实验一的那名非洲裔美国女性实验助 手来说,他是被试的内群体(in-group)靶子。 在有触 发性启动的条件下,同伴对被试的评价为中等偏差, 并总体评价道“虽然任务很难,但作为一名大学生, 他应该能做得更好”; 在无触发性启动的条件下,同 伴的评价为中等,并对被试写道:“虽然任务很难,但 我想他做得还不错”。因变量也是对靶子的评价和类 似实验一的假设行为的测量[12]。 两个实验结果均验证了实验假设, 并得出了基 本相同的结论: 先前启动和之后的触发性启动产生 交互作用,亦即在无先前启动时,有触发性启动和无 触发性启动的被试攻击反应强度无显著差异; 而在 有先前启动的情况下, 有无触发性启动会显著地影 响反应的强度,即在有触发性启动的条件下,攻击反 应强度显著地提高[12]。 之后的研究都沿用 Pedersen 等人的这种实验范式, 即有无一种先前的强启动加 之有无弱的触发性启动的 2×2 设计,且对自变量的 操纵以及因变量的测量也基本是采用 Pedersen 等 人这两个实验的操作及其修改版本。 3.2 触发性替代攻击中的一段时间 在触发性替代攻击的两个启动情境之间的这段 时间里, 个体必然会产生一系列认知过程, 如沉思 (rumination)和归因偏向(attribution bias)。 当然,个 体的这些认知过程不仅仅是由启动情境造成的,它 们的发生与否以及其对个体之后行为的影响都还和 个体人格因素有关, 沉思过程的发生还与这段时间 的长短有关。 沉思是对自己思维和感觉自我关注式的注意,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聚焦于启动 (provocation-fo- cused)的思维[14,15]。 愤怒和沉思有关[16],而愤怒沉思 (anger rumination)则是一种具体化的沉思,它表现为 聚焦于愤怒心境的注意, 对过去愤怒经验的回忆,以 及对愤怒场景原因和结果的思考[17]。沉思使个体对情 绪性事件的思考影响了对情绪性事件的反应[18],愤怒 沉思加剧和延长了个体对愤怒的感觉[19],并在个体的 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 个体 的攻击行为与愤怒情绪有关, 而愤怒情绪及其引发 的生理心理变化通常会在 10~15 分钟之内消散,但 在很多情况下个体由于愤怒而引起的攻击行为的发 生远远超过了这一时间范围[21]。 这个时间范围表现 于触发性替代攻击中就是两个启动情境之间的这段 59 心 理 研 究 时间。 若这段时间很短暂,则愤怒情绪还未消散,正 是其影响了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发生; 而若这段时间 超过了愤怒情绪消散的时间, 则触发性替代攻击的 发生受到愤怒沉思的影响。 研究已证明了愤怒沉思 会影响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强度, 研究者们将两个启 动之间的时间设置为较长的时间,无论是 25分钟还 是 8小时,结果都发现,进行沉思任务的被试比进行 分心任务的被试对实验伙伴(靶子)表现出更强的触 发性替代攻击[15]。 Denson等人的重复性研究也得到 了相同的结果[22]。 研究者还将愤怒沉思与酗酒一同 研究, 发现其各自分别都能增强触发性替代攻击的 强度[23]。 但沉思仅仅只会影响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强 度而不会影响替代攻击的强度,Vasquez 等人使用 有无触发性启动和有无沉思的 2×2 实验设计,结果 发现在没有触发性启动的条件下, 沉思不会单独对 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只有在既有触发性启动又有沉 思的条件下,被试攻击行为的强度才会显著上升[24]。 对于愤怒沉思为何会增强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强度这 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实证证据,但有多种理论可以解 释其机制。 认知新联接主义理论 (Cognitive Neo- Associationistic Theory) 以及诸多攻击的认知观点均 认为愤怒情绪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2,25,26],而愤 怒沉思能保持和延长愤怒情绪。一般攻击模型认为攻 击行为发生之前的过程(routes)包括攻击性认知、愤 怒情绪和生理心理唤起,这三者交互作用影响攻击行 为发生[13],而愤怒沉思对这三者均会产生影响[23]。 归因偏向(attribution bias)是指对行为原因的 错误推断和解释扭曲,而敌意归因偏向(hostile at- tribution bias)是指攻击性高的人在对情境进行归因 时偏向把模棱两可的情境作敌意性解释[27,28,29]。高攻 击性特质会导致个体产生归因偏向, 但情境亦即启 动能否使个体产生归因偏向则没有研究直接证实。 图式(schema)与脚本(script)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支 持, 正是它们的激活增强了敌意性思维的可及性 (accessibility),使个体作出敌意归因[30]。有研究直接 操纵个体的归因, 发现对触发性启动情境的归因的 确会影响触发性替代攻击[31]。 但个体经历首次启动 条件是否会影响之后的归因过程, 以及个体面对触 发性启动是否会无意识地对情境进行扭曲的归因,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仍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3.2 触发性替代攻击中的两种情境 触发性替代攻击包括一个强启动情境和一个弱 的触发性启动情境, 把先前启动情境称为强启动情 境, 是因为其相对于随后的触发性启动情境来说很 强。而若先前情境太强,个体会直接反击而无需替代 或触发性替代攻击,而若刺激太弱,则很难起到启动 的效果。 Miller等人沿袭 Berkowitz的认知新联接主 义攻击论思想, 认为先前的启动情境引起了负性情 感,而负性情感又激发了和攻击相关的思维和倾向, 随后的触发性启动加之先前启动产生的负性情感导 致个体易于产生认知上的偏向, 并对靶子作出攻击 行为[10,25]。 若先前启动的情境太强,则个体能很清晰 地判定自己的负性情感是由于先前启动而造成的, 而与随后的启动无关, 从而降低触发性替代攻击的 强度。因此,并非先前启动的强度越高触发性替代攻 击的强度也越高, 其关系或许类似一个倒 U 型曲 线。实际上,作为 Miller的触发性替代攻击理论模型 的基础,认知新联接主义理论划分了两种行为倾向, 即争斗或逃逸(fight or flight),争斗导致基本愤怒 (rudimentary anger),而逃逸导致基本恐惧(rudimen- tary fear), 这两种倾向在负性情绪引发的同时都被 唤起,但选择哪种倾向则与个体因素有关[2,26]。 在触 发性替代攻击这一现象上, 个体被先前的强启动情 境引发出负性情绪,之后可以说是选择了逃逸,因为 个体没有反击,也可以说是选择了争斗,因为个体事 实上被激活的是基本愤怒。这产生了矛盾,根据认知 新联接主义理论, 个体只会选择争斗或者逃逸的一 种, 争斗和逃逸也只会分别导致基本愤怒和基本恐 惧,逃逸不会产生基本愤怒[26]。 根据经验,很多时候 个体面对先前启动而未作出反击,既可能是“不能”, 也可能是“不敢”。逃逸确实可能是个体的选择,但它 也确实激活了愤怒及其与攻击相关的认知过程,对 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 触发性启动情境是一个弱启动, 触发性替代攻 击的概念假设,若无先前启动,则个体不会对这一触 发性启动作出攻击反应。 如何看待这一情境反映了 个体的认知, 正是先前启动使个体对触发性启动的 归因产生偏向,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有研究表明,靶 子的效价影响了对触发性启动情境的归因, 当靶子 是个体喜欢的人(正效价靶子)时,个体会自发地将 靶子的触发行为归因于外部; 而若当靶子是个体讨 厌的人(负效价靶子)时,个体会更多地将其行为原 因归咎于内部[31]。 3.3 触发性替代攻击中的三个个体 触发性替代攻击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其实施者有 关, 个体对两个情境如何反应以及在两个情境之间 心 理 研 究60 的活动无不反映着个体的人格特征。 诚然,一些人格 特征的确会影响替代攻击以及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发 生,如自恋[32]。但 Denson等人却认为发生替代攻击或 者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特质[22]。 他们编制了替代攻击问卷 (The Displaced Aggres- sion Questionnaire, DAQ) 来测量个体的特质替代 攻击(trait displaced aggression)水平,问卷有三个维 度,分别为愤怒沉思(angry rumination)、报复计划 (revenge planning) 和替代攻击 (displaced aggres- sion),它们分别代表特质替代攻击的情感、认知和 行为三个方面[22]。愤怒沉思维度的一个项目是“我会 对某件令我愤怒的事情保持长时间的思考”;报复计 划维度的一个项目是“如果别人伤害了我,我只有报 复才能使自己平静下来”;替代攻击维度的一个项目 是 “我会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在一个无辜者身上”[22]。 该量表具有很好的测量学指标, 经验证它也能很好 地预测个体的触发性替代攻击水平。 之后的研究还 发现, 高特质替代攻击的个体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人群[33],而且特质替代攻击能正向预测个体自我报 告的身体症状,并负向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34]。 启动者与靶子的特征都是和攻击者相对而言的, 其特征不会直接对触发性替代攻击产生影响,它必然 与攻击者的人格特征以及其他因素,如认知负荷[35]相 互作用而影响其最终行为。Miller等人认为启动者的 特征就是“位高权重”,地位和权力影响了个体对其 直接作出反击, 有研究已证明了启动者的地位对触 发性替代攻击的影响[36]。 在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实验 结果中, 研究者们发现了 “反差效应 (contrast ef- fect)”,即在都无触发性启动条件下,有先前启动时 反而被试的攻击强度更小[10]。Miller等人用社会比较 (social comparison)来解释这一现象,即当个体遭受 到一个强攻击启动,而在第二个情境中没有触发性启 动发生, 也就是说作为靶子的人并未启动个体时,个 体会将这个靶子与启动者进行比较并给予靶子更积 极的评价,因此相比起无先前启动、无触发性启动的 情况,个体做出更弱的攻击反应[22]。 在没有触发性启 动的情况下,个体是否对启动者进行社会比较还有待 验证。 靶子的地位是个体作出触发性替代攻击的影响 因素之一,当然其地位是相对于攻击者来说的。研究 表明,靶子的相对地位越低,受到的攻击就越多 [36]。 靶子与个体是否归属于同一群体也会影响触发性替 代攻击的发生 [37]。 研究表明,个体对外群体(out- group)靶子作出的触发性替代攻击强度要胜过内群 体(in-group)靶子,靶子的群体归属对触发性替代 攻击起到了调节作用[11]。 4 研究展望 诸多触发性替代攻击的研究都向我们展示了一 个相同的结果, 即在有先前启动而无触发性启动的 条件下产生个体对靶子的攻击强度与个体在无所有 启动的普通条件下对靶子的攻击强度无显著差异。 当然实验室实验的因变量不会是日常生活中全或无 式的“有”或者“没有”攻击反应,实验都将因变量变 成连续型的数量化资料。 按照触发性替代攻击的概 念来说, 日常生活中个体在无所有启动的情况下是 不会对所谓的靶子进行攻击反应的。因此,可以将这 一实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解释为, 若只有先前的强 启动,而无随后的触发性启动,个体不会对另一个 人产生攻击行为。 这也就是说“替代攻击”这一概 念在生态效度上还有疑问, 而触发性替代攻击概 念则有代替替代攻击概念的趋势。 触发性替代攻 击的研究日益深入,Miller 等人提出的部分推论和 假设 [10]得到了验证,也有一些结论其并未涉及,如 攻击者的归因偏向等 。 今后的研究当继续验证 Miller 等人提出的诸多假设, 还应在如下方面进行 研究: 第一,生物学取向的研究。 已有研究用认知神经 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触发性替代攻击的某些方面,如愤 怒沉思[16];也有研究关注个体攻击性的基因特征[38]; 用动物(如小白鼠)来推测人类攻击的行为机制也是 常用的手段之一[39]。 触发性替代攻击虽然是一种社 会心理学问题, 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没有摆脱行为 学实验的范畴, 今后应更多地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 方法进行研究。 虽然触发性替代攻击研究的内容不 必是生物学的基因,但却可以是与心理学相关的脑机 制。频发触发性替代攻击也能被看成是一种稳定的特 质,其与直接攻击亦非毫无关联,因此其脑机制必然 成为可以研究的对象。而现有触发性替代攻击研究的 对象均为人类,实际上,动物之间也会发生这样的类 似人际活动的行为,已有一些研究者对鱼类进行了一 些有关直接攻击与替代攻击的初步研究[40,41]。 第二,发展取向的研究。现有触发性替代攻击的 研究均是以大学生为样本进行的, 而有关攻击和暴 力行为均会受到个体年龄因素的影响, 如个体的社 会化程度[2]。 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替代攻击研究十 喻 丰等:触发性替代攻击:概念、范式与实验证据 61 心 理 研 究 分有限且年代久远[42],因此,对儿童与青少年进行触 发性替代攻击的研究对于儿童欺负行为、 校园暴力 甚至青少年犯罪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另外,在发 展取向的研究中还应考虑性别因素, 因为经反复证 明, 性别是影响儿童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 因素[43]。 第三,应用取向的研究。现有研究多数关注触发 性替代攻击的内部,更多地探讨其发生机制问题,而 将触发性替代攻击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研究结果 的应用价值十分重要。已有一些研究涉及这些方面, 如与临床领域相关的心理与身体健康 [44]、酗酒 [44,45] 等;如与组织行为领域相关的权力滥用[46]等。今后应 当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ron R B, Richardson D. Human Aggression. New York, US: Springer-Verlag, 2002 2 Green R G. Processes and personal variables in affec- tive aggression. In R. G. Green & E. Donnerstein (Eds), Human Aggression: Theories,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Policy. San Diego, CA: Aca- demic Press, 1998 3 Kr覿mer M, Büttner M, Roth G, et al. Münte. Trait aggressiveness modulates neu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laboratory -induced reactive aggression in human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998, 20: 1464- 1477 4 Feshbach N D. Gender and the portrayal of direct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on television. In C. Ellen, & D. Jessica Henderson (Eds.), Featuring females: Feminist analyses of media. Washington, DC, 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5 5 Moghaddam F M. Great ideas in psychology: A cul- tural and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UK: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05 6 Berkowitz L.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Exami- nation and reformul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9, 106: 59-73 7 Miller N E. The 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41, 48: 337-342 8 KrahéB.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aggression. Hove, UK: Psychology Press, 2001 9 Marcus-Newhall A, Pedersen W C, Carlson M, et al. Displaced aggres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8: 670- 689 10 Miller N, Pedersen W C, Earleywine M, et al.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3, 7: 78-97 11 Pedersen W C, Bushman B J, Vasquez E A, et al. King the (Barking) dog effec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arget attributes on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Per- 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8, 34: 1382-1395 12 Pedersen W C, Gonzales C, Miller 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rivial triggering provocation on displaced ag- 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8: 913-927 13 Anderson C A, Bushman B J.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 53: 27-51 14 Lyubomirsky S, Nolen-Hoeksema S. Effects of self-fo- cused rumination on negative thinking and interperson- al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9: 176-190 15 Bushman B J. Bonacci A M, Pedersen W C, et al. Chewing on it can chew you up: Effects of rumination on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8: 969-983 16 Denson T F, Pedersen W C, Ronquillo J, et al. The angry brain: Neural correlates of anger, angry rumina- tion, and aggressive personalit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9, 21: 734-744 17 Sukhodolsky D G, Golub A, Cromwell E N. Develop- 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nger rumination sca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31: 689-700 18 Ray R D, Wilhelm F H, Gross J J. All in the mind’ s eye? Anger rumination and reappraisa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4: 133 - 145 19 Bushman B J. Does venting anger feed or extinguish the flame? Catharsis, rumination, distraction, anger, and aggressive respond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 chology Bulletin, 2002, 28: 724-731 20 Anestis M D, Anestis J C, Selby E A, et al. Anger rumination across forms of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6: 192-196 21 Denson T F. Angry rumination and the self-regulation of aggression. In J. P. Forgas, R. F. Baumeister, & D. M. Tice (Eds.), The Psychology of Self-Regulation. New York, NY, US: Psychology Press, 2009: 233- 248 22 Denson T F, Pedersen W C & Miller N. The dis- 心 理 研 究62 placed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90: 1032-1051 23 Denson T F, White A J, Warburton W A. Trait dis- placed aggression and psychopathy differentially moder- ate the effects of acute alcohol intoxication and rumi- nation on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Journal of Re- 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9, 43: 673-681 24 Vasquez E A, Bartsch V O, Pedersen W C, et al. The impact of aggressive priming, rumination, and frustration on prison sentencing. Aggressive Behavior, 2007, 33: 477-485 25 Berkowitz L. On the formation and regulation of anger and aggression: A cognitive-neoassociationistic analy- si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0, 45: 494-503 26 Berkowitz L. Affective aggression: The role of stress, pain, and negative affect. In R. G. Green, E. Don- nerstein (Eds.), Human aggression: Theories, re- 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policy.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8: 49-72 27 喻丰, 郭永玉. 攻击者的注意偏向归因偏向及其关系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821-828 28 Colman A M. Oxford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9 de Castra B O, Veerman J W, Koops W J, et al. Hostile attribution of intent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 meta -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2002, 73: 916 - 934 30 Collie R M, Vess J V, Murdoch S. Violence-related cognition: Current research. In T. Gannon, T. Ward, A. R. Beech & D. Fisher (Eds.), Aggressive Offend- ers’ Cogni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US: Wiley-Interscience, 2007: 179-197 31 Pedersen W C. The impact of attributional processes on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Motivation and Emo- tion, 2006, 30: 75-87 32 Martinez M A, Zeichner A, Reidy D E, et al. Arcis- sism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Effects of positive, negative, and delayed feedback. Personality and Indi- vidual Differences, 2008, 44: 140-149 33 Denson T 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isplaced ag- g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po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S. Y. Bhave & S. Saini (Eds.), Anger-Hostility- Aggression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ew Dehli: Anamaya Publications, 2008 34 Denson T F, Pedersen W C, Ronquillo J, et al. Trait displaced aggression, physical health, and life satis- faction: A process model. In S. Boag (Ed.), Person- ality down under: Perspectives from Australia. Haup- pauge, NY, U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8 35 Vasquez E A. Cognitive load, trigger salience,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Euro- 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9, 39: 684- 693 36 Syota T. Status of provocateur and target, and trig- 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 tional Psychology, 2008, 56: 182-192 37 Vasquez E A, Ensari N, Pedersen W C, et al. Per- sonal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s moderators of trig- 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towards out -group targe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7, 37: 297-319 38 Blonigen D M, Krueger R K. Human quantitative ge- netics of aggression. In R. J. Nelson (Ed), Biology of Aggression. New York, NY,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37 39 Maxson S C, Canastar A. The genetics of aggression in mice. In D. J. Flannery, A. T. Vazsonyi, & I. D. Waldman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Violent Behavior and Aggression. New York, NY, US: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71-110 40 Clement T S, Parikh V, Schrumpf M, et al. Behav- ioral coping strategies in a cichlid fish: The role of social status and acute stress response in direct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Hormones and Behavior, 2005, 45: 336-342 41 ○verli ○, Korzan W J, Larson E T, et al. Behav- ioral and neuroendocrine correlates of displaced aggres- sion in trout. Hormones and Behavior, 2004, 45: 324-329 42 Denson T F. Displaced agg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 lescents. In S. Y. Bhave S. Saini (Eds.), Anger-Hos- tility-Aggression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ew Dehli: Anamaya Publications, 2008 43 Card N A, Stucky B D, Sawalani G M, et al. Direct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 cence: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tercorrelations, and relations to mal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2008, 79: 1185-1229 44 Denson T F, Aviles F E, Pollock V E, et al. The effects of alcohol and the salience of aggressive cues on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Aggressive Behavior, 2008, 34: 25-33 45 Aviles F, Earleywine M, Pollock V, et al. Alcohol’s effect on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2005, 19: 108-111 46 Hoobler J M, Brass D J.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喻 丰等:触发性替代攻击:概念、范式与实验证据 63 心 理 研 究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Concept, Paradigm,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Yu Feng1, Guo Yongyu2, Tu Yangjun3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2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Hubei Human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Key Laboratory, Wuhan 430079 3 Institution of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Abstract: In real life, individuals often place themselves in some situations that being attack, but can not retaliation directly. Displaced aggression is that individuals in these situations change its target and attack an innocent other. Triggered displaced aggression is different from displaced aggression because a person is exposed to a triggering provocation after initial provocation. Researches about this area are using the paradigm that controlling the absence of initial provocation and triggering provocation. Findings are almost related to the “a period, two situations, a
本文档为【触发性替代攻击_概念_范式与实验证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839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8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3-01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