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举报
开通vip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哀 毓 林 一 、 述谓结构和句法空位 语法研究最根本的 目的是揭示人是如何通过形态 、 语序等形式手段来表达和理解语句的意义 的 , 因此句子的语义表示 即 成了当代语法理论中的热门课题 。 现在 , 大多数 语 言学家普遍认为句子的语义可以大别为两个层次 一 情态 , 包括 时 、 体 、 态 , 比如主动 、 被动等语态 、 式 , 比如虚拟 、 直陈 、 疑 问 、 祈使 、 感叹等语气 等 二 述谓结构 , 它 由一个谓词 , 记作 和若干论元 , 记作 、 、 。 ⋯ ...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 哀 毓 林 一 、 述谓结构和句法空位 语法研究最根本的 目的是揭示人是如何通过形态 、 语序等形式手段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和理解语句的意义 的 , 因此句子的语义表示 即 成了当代语法理论中的热门课题 。 现在 , 大多数 语 言学家普遍认为句子的语义可以大别为两个层次 一 情态 , 包括 时 、 体 、 态 , 比如主动 、 被动等语态 、 式 , 比如虚拟 、 直陈 、 疑 问 、 祈使 、 感叹等语气 等 二 述谓结构 , 它 由一个谓词 , 记作 和若干论元 , 记作 、 、 。 ⋯ 组成 。 比如 “ 小王吃了一个苹果 ”的述谓结构可以图示为 」其中 , “ 吃 ”是谓词 , “ 小王 ”和 “ 苹果 ”是口 园“ 吃 ”所支配的论元 。 可 见 , 谓词是述谓结构 中的支配成分 , 论元是受谓词支配的从属成分 , 。 总起来看 , 述谓结构是句子最 基本的语义骨架 , 情态是附着在述谓结构之上的语义成分 。 谓词是句子的语义结构的核心 , 所以述谓结构分析把重点放在对谓词的支配能力的描写上 。根 据 谓词所能支配 的论元 的数 目 , 可 以把谓词分 为一元谓 词 一 , 二元谓词 。 和三元谓词 一 等 。 一元谓词只能支配一个论元 , 二元谓词可以 支配两个论元 , 三元谓词可以支配三个论元 。 不同种类的谓词和论元之间的支配关系可以图示于 下 可见 , 述谓结构是谓词功能的最大投射 。 从表层上看 , 谓词通常由动词 包括形 容词 来实现的 ① 。 一般称只能跟一个名词性成分发生强制性的句法 、 语义联系的动词为一价动词 , 比如 人 走 、 鸟 飞 只能跟两个名词性成分发生强制性的句法 、 语义联系的 动词为二价动词 , 比如 他 买 菜 、 鸡 啄 米 只能跟三个名词性成分发生强制 · · 年 月 性 的句法 、 语义联系的动词为三价动词 , 比如 他 给 我 一本书 、 小王 骂 小 刘 王八蛋 。 为了称说的方便 , 这种受动词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可以叫配项 。 显 然 , 动词的价实际上就是动词的支配能力的量化表示 , 它说明不同类型的动词所能联系的名词性成 分 即配项 的数 目 。 不同价的动词能支配不同数 目的名词性成分 , 可以根据这些配项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分别 指派 给它们不同的格 。 例如 他打开了房门 他把房门打开了 房门被他打开 了 这三个句子的表层结构不同 , 但动词和名词性成分之间基本的语义关系 即格关系 保持不变 “ 他 ” 是 施事 , 充当行为的发 出者这种角色 “ 房门 ”是受事 , 充当动作所影响的事物这种 角色 。 通过赋予名词性成分不同的语义角色 , 使句子的表层结构形式和深层语义结构之间建立起了 直接的联系 , 从而做到句法和语义的直接映射 “ 。 不 同价的动词要求不同数 目的名词性成分共现 , 以满足动词的配价要求 , 。 但是 , 在实际的语句中 , 由于句子结构 、上下文和具 沐的交际场景等语境因素的制约 , 动词所 要求的配项不一定全部出现 , 于是在这些本该出现配项的位置上造成了一个个句法空位 。 例如 〔他打开 〕的 〔 打开房门 〕的 〔 打开 〕的 他叫我 打开房门 他让 打开 我打开 〔 看看 〕 你快打开 快打开房门 快打开 对各种形形 色色的句法空位 , 欧美学者基本上是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的 。而我国 的一些学者则通过句法空位所属的语义格来研究有关结构中句法成分的提取及其语义所指 , 下面 分别略作介绍 。 二 、空范畴研究 空范畴 , 简写为 是生成语法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 , 对此有大量的论述和众 多的理论观点 。 因为篇幅所限 , 我们只能介绍 管辖与约束理论 , , , 简称 对空范畴研究的一些情况 。 认为 空范畴是只有句法作用但没有语音内容的语言成分 。 所谓“ 空 ”是指语音 内容空 , 说得专门一点就是 语音矩阵 是个空阵 。 在 中 , 空范畴主要有三类 一 一 语迹 一 , 例如 汉语 学习 年 第 期 总 第 期 是 一 结构 一 ② , 是 一结构 一 ③ 。 一结构中句首 的位置空着 , 一结构中这个位置为移位过来的 所占 , 在 原来的位置上 留下一个名词短语语 迹 即 一 语迹 。 二 一语迹 一 , 例如 是 一 结构 , 是 一结构 。 一结构中的疑问代词 移位到句首 , 在 原来的位置上 留下一个疑问词语迹 即 一 语迹 三 , 例如 〔 〕 亏 〔 〕〕 都是 一 结构 , 其中的动词 、 都是二价动词 , 但 中只出现了 的受事 和 的受事 。 , 和 的施事的位置 由空范畴占着 , 这种空范畴叫做 。 对 比一下 , 可以发 现 一 语迹和 一 语迹都是 由移位造成的 , 这两种语迹都有先行词 。 并且 , 语迹和先行词必须一 一对应 。 而 是 由省略造成的 , 即本该有词语的地方不 出现有形词语 。 在英语中 , 往往出现 在非时态句主语的位置上 。 例如 〕 在 中 , 句子结构中有没有空范畴是 由题元理论 一 来确定的 。 题元理论是专门研究 题元的理论 , 题元相当于逻辑学中的个体词 这个概念 ① 。 把充当题元的词语称 为主 目 , 如下面例 中的 和 不充当题元的或不独立充当题元的词语称为 非主 目 一 , 如下面例 中的 、 和 ⑤ 。 一 提 出了如下两条题元准则 一 每个主 目必须 , 而且只许 , 充当一个题元 每个题元必须 , 而且只许 , 由一个主 目充当 。 这样 , 例 少中的 就必须充当施事或受事等角色 , 并且只能充当其中的某一个角色 。 通过题元 准则可以限制转换 , 不允许 一 结构 中的成分随便移位 。 同时 , 根据题元理论 , 每个命题有一定数 目 的题元 , 不同动词带有不同数 目的题元 。 这是动词的词汇特征 , 是 由词库 规定并通过 一 结构体现出来的 。 如果在 一 结构 一 或 一 结构和 一 结构的题元位置上缺少有 形 词语 ⑦ , 就必须用无形词 即空范畴 来填充 。 比如 , 例 一 中的 是一价动词 施事没有在 句中出现 , 因而用空范畴 来代表 。 · · 年 月 中的约束理论 是专门研究语义解释中照应关系的理论 , 它不仅适用于有 形词语 , 也适用于 由移位造成的空范畴 一语迹和 一语迹 。 例如 〕 百 。 〔 , , 〕〕 〔亏 〔 ‘ 〕 中的 一语迹 受到先于它的一个名词 的约束 , 所以它们同指标 语义所指相同 。 同 样 , 中的 一语迹 和先于它的名词 有约束关系 , 它们是同指标的 。 。。 的情况稍有不 同 , 一语迹 和标句成分 虽有约束关系 , 它们所指相同 但 在标句成分 位置 , 在 弓之 内 , 可是在管辖语域 之外 。 有关这两类约束关系的差别 , 这里不去细说了 。 中专门设立控制理论 。 , 用来解释没有先行词的空范畴 。 例如 〔 〕 〕 是个二价动词 , 应该带施事和受事 。 但是这四句的 一结构只交待了学的对象是英语 , 没有明 确交待谁学 。 的主语位置 由空范畴 占着 。 我们凭语感可以知道这四句中的 代表谁 中的 泛指任何人 , 和 中的 代表 , 中的 代表 。 语法 理论应该对这种语感作出解释 。 对于上例中 和 、 的这种同标关系 , 称之为 控 制 。 其中 , , 和 是控制语 , 至于为什么 中的 受主语控制 , 而 中的 不受主语控制 一 , 则是 由动 司 和 〔 的性质所决定的 , 在词库 中应该标明动词的这种性质 。 根据控制理论 , 中的 是泛指的 , 不受句 中任何 控制 。 泛指的 的分布是受限制的 , 它 只 能是作主语的不定式中的主语 是不定式的主语 , 而不定式又是整个句子的主语 。 空范畴的研究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占据中心的位置 , 它可以解释说话人头脑 中许多微妙的语 法知识 。这种形式语法的研究路子貌似繁琐 , 实际上逻辑严谨 , 推导步骤 明确 , 对促进语言学成为一 门精密的科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三 、成分提取及其语义所指 朱德熙先生引进空位的概念研究汉语“ 的 ”一类名词化标记对句法成分的提取及其语义所指 , 直接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在理论 、方法和观念上的一系列变革 。 下面我们作扼要的介绍 。 从语义上看 , 体词性成分表示指称 能用 “ 什么 ”来指代 谓词性成分表示 陈述 , 能 用 “ 怎 么 样 ” 来 指 代 。 谓 词 性 成 分 可 以 通 过 一 定 的 语 法 手 段 来 实 现 名 词 化 。 , 从而在语义上 由陈述变为指称 。 朱德熙 指出 , 从语义的角度看 , 谓词性成分 的名词化有两种 。 第一种单纯是词类的转化 , 语义保持不变 。 例如英语形容词 加上后缀 一 之后 , 转化为名词 , 和 的词汇意义是一样的 。 第二种除了词类的转化以外 , 词 义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 例如英语动词 加上后缀 一 转成名词 , 和 不仅词类不同 , 而且意义也不一样 。 前一种名词化造成的名词性成分跟原来的谓词性成分所指相同 , 这种名词化可 以称为 自指 一 , 后一种名词化造成的名词性成分跟原来的谓词性成分所指不同 , 倒 汉语 学刁 年 第 期 总 第 期 · · 是跟谓词所支配的格相关 例如 指动作的施事 , 指动作的受事 , 这种名词化可以称 为转指 。 汉语的名词后缀 “一子 、一儿 、一头 ”加在谓词性词根上造成的名 词绝大部分都是表示转指意义的 , 例如 “ 骗子 、辣子 、 盖儿 、 黄儿 、 吃头 、苦头 ⋯ ⋯ ” 。 朱先生推测 , 汉 语缺乏表示 自指意义的名词后缀 , 很可能是因为汉语的动词和形容词本身就能充任主宾语 , 不像英 语那样必须在形式上名词化后才能在主宾语位置上出现 。 句法平面上的名词化也有 自指和转指的区别 , 例如英语用 引出的名词从句就有 自指和转 指两种类型 。 例如 〔 〕 〕 〔 〕 〔 〕 例 中的 指 , 表示转指意义 例 中的 指她偷钻石这件事本身 , 表示 自指意义 。 例 的 从句里有空位 宾语没有 出现 ⑧ , 例 的 从句里没有空位 主宾语俱全 。 可见 , 英语用 引出的名词从句里有空位时表示转指 意义 , 无空位时表示 自指意义 。 现代汉语句法平面上的名词化的主要手段是在谓词性成分后头加 “ 的 ” 。 例如 红 红的 红颜色的东西 吃 吃的 食物 吃东西的人 开车的技术 到站的时间 可 见 , 谓词性成分 加 “ 的 ”构成的“ 的 ”有两类 一类表示转指 , 原来表示 陈述的 就转化 为表示指称的“ 的 ”了 , 如例 一类表示 自指 , 自指的“ 的 ”只能在定语位置上 出现 , 而 且不能离开后头的中心语独立 , 如例 。 “ 的 ”所表示 的转指意义的范围很广 , 既可以指动作的施事 , 也可以指受事 、 与事 、工具等 。 例如 施事 游泳的 什么事儿也不会干的 受事 新买的 从图书馆借来的 与事 你刚才跟他打招呼的 那个人 工具 吃药的 杯子 装书的 箱子 要想清楚地描写和预测转指的“ 的 ”的语义所指 , 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分析概念 —句法成分的提取 。 所谓提取就是从谓词性成分 ’中抽出带有空位的 , 并在 上头加上一 个名词化的标记 记作 , 从而使表示陈述的 转化为表示指称的 。 我们可以把 看成是从一个 比 略长的谓词性结构 ’里提取出来的 。 ’跟 的差别仅在于所包含的名词 性成分的数 目不同 , ’至少 比 多包含一个名词性成分 。 例如 仁 〕 中的 可以看成是从 ’“ ”一类格式里提取 出来 的主语部分 , 或者说是这种格式的主语的分析性表达形式 中的 可以看成是从 ’“ ”一类格式里提取 出来的宾语部分 , 或者说是这种格式的宾语的分析性 年 月 表达形式 。 按照上述分析 , 我们可以说英语名词化标记 的语法功能是提取主语和宾语 。 因为 提取主语时 , 里的主语必须是个空位 , 所以我们又可以说此时 的作用是把 里提 出 主语以后的剩余部分 拿来表达主语 因为 提取宾语时 , 里的宾语必须是个空位 , 所以 我们又可以说此时 的作用是把 ’里提出宾语以后的剩余部分 拿来表达宾语 。 可见 , 提取是谓词性结构名词化的一种语法手段 , 的语义所指等于 所提取的成分的 语义所指 。 也可以说 , 的语义所指等于 中空位的语义所指 。 朱先生用这种观点来看待汉 语 的名词化标记 “ 的 ” 、 “者 ” 、 “ 所 ”等 , 发现三者的语法功能不同 “者 ”是提取主语的 , “ 所 ”是提取宾 语的 。 因为古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是施事和受事 , 所以“ 者 ”除了表示施事之外 , 有时也表示受 事 因为古汉语句子的宾语只能指受事 、 与事 、工具和处所等 , 所以“ 所 ”可以指受事 、 与事 、 工具 和处所等等 。 因为古汉语里只有施事主语 , 没有施事宾语 , 所以 “ 者 ”和 “ 所 ”的所指互补 。 又 因为古汉语里主语有时也可以指受事 , 所以这种互补关系是不严格的 。 “ 的 ”既能提取主语 , 又能提 取宾语 , 所以它的指称范围最宽 。 大致说来 , “ 的 ”的所指相当于“ 者 ”和 “ 所 ”所指的总和 , 因此古汉语里的“ 者 ”和 “ 所 ”译成现代汉语都是 “ 的 ” 。 跟这种研 究路线相似 , 陆俭 明 全面地研究了现代汉语“ 的 ”字结构和“所 ’,字结构处于非定语位置上时的指称范围和条件 , 揭示了这两种结构之间的区别 。 详细的情况 , 请查阅原文 。 四 、 名词的语义结构 关于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的研究 , 引发出了一系列关于现代汉语名词的语义结构的研究 。根据 朱 德熙 , 现代汉语名词化标记“ 的 ”有 自指和转指两种语义功能 。 相应地 , “ 的 ”也分为 自 指的“ 的 ” 记作 的 和转指的“ 的 ” 记作 的 。 这两种“ 的 ”字结构都能修饰名词 , 从而构成两类性质不同的偏正词组 一 同位性偏正词组 “ 的 ” , 其特点是充当定语的“ 的 ”可以独立指代整个偏正词组 二 非同位性的偏正词组 “ 的 ” , 其特点是 充当定语的 “ 的 ”不能脱离后边的中心语而独立指称事物 。 例如 开车的司机 开车的技术 游泳的孩子 游泳的姿势 刚买的杂志 刚买的时候 吃药的杯子 吃药的原因 组属于 “ 的 ” , 所以“ 开车的司机 ”可以光说“ 开车的 ” , 即用 “ 开车的 ”指称 “ 司机 ” 组属 于“ 的 ” , 所以“ 开车的技术 ”不能光说“ 开车的 ” , 即不能用 “ 开车的 ”指称“ 技术 ” 。 造成这两 种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在 “ 的 ”中 , 的中心词 跟 之间有潜在的主谓关系或述宾 关系 , 和 中的一个空位同格 。 而在“ 的 ”中 , 的中心词 和 之间没有潜在的主 谓关系或述宾关系 , 和 中的空位不同格 并且 , 中可以没有空位 比如 他开车的技术 、 他 吃药的原因 ⑨ 。 显而易见 , 我们可以用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来解释 “ 的 ”类偏正词组 , 但没 法用它们来解释“ 的 ”类偏正词组 。 朱德熙 首先注意到 “ 的 ”“ 这类偏正结构的中心语总是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 ” 第 页 。 这启发我们从名词的语义特征方面去寻找解释“ 的 ”结构的线索 。 古川裕 认为朱先生的说法有一定的概括力 , 但失之笼统 。 通过调查 , 他发现 “ 的 ”中名词 汉语 学习 年 第 期 总第 期 · · 特有的语义特征是〔 内容 · 包含 〕在“ 的 ”中 , 从整体上指明 补充说明 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 袁毓林 不满足于仅仅描写 “ 的 ”中名词 的属性特征 , 尝试描写 中所蕴含的结构化的语义特征 。 他认为“ 的 ”中的 都是包含降级述谓结构 一 的名词 , 比如“ 技术 ”指人在生产劳动等活动 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 它的语义结构可以表达为 技术 经验 某人 干 某事 在这里 , 降级述谓结构 某人 干 某事 是一个结构化的语义特征 , 用以表示名词“ 技术 ”要求支配 一个谓词性结构 , 即以一个谓词性结构作为它的从属成分 。 同样 , “ 姿势 、 时候 、原因 ”的语义结构可 以表示为 姿势 样子 某人 干 某事 时候 时点 某人 干 某事 原因 条件 某人 千 某事 在上述语义表达式中 , “经验 , 样子 ’, 一类语义成分可以用符号 来代表 , 某人 干 某事 一类降 级述谓结构可以用公式 来代表 。 这样 , 包含降级述谓结构的名词的语义结构可以用下列 公式来表示 为 了方便 , 包含降级述谓结构的名词可以用复合符号 来代表 。 相应地 , 上面讨论的“ 的 ”可以改写为“ 的 十 ” 。 显然 , 他是用 来代表 〕这一语义特征 , 用降 级述谓结构 来刻划名词 所包含的内容的语义结构的 。 如果采取这种观点来看待 “ 的 ” , 那么名词 、 是支配性成分 , “ ”是从属于 火 的配价成分 。 可以用从属树 图示于下 的 一厂 在“ 的 ”中 , 不仅是句法上的中心语 , 而且是语义上的支撑点 。 假如 抽去作为句法 、 语义支撑点的 , 那么整个“ 的 十 ”结构势必散架 。 因此 , 脱离中心语 的“ 的 ”字结构 “ 的 ”是不能独立指代 的 。 朱德熙认为 “ 的 ”的所指跟 中空位所属的格相同 。 当 中有不止一个空位时 , “ 的 ”字结构 “ 的 ”就会产生歧义 。 朱德熙 给出了如下计算“ 的 ”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的公 式 一 代表 “ 的 ”字结构 的歧义指数 , 代表 “ 的 ”字结构中动词价的数 目⑩ , 代表“ 的 ”字结构 中出现的 满足动词的配价要求的名词性成分的数 目 。 如果 一 , 那么该“ 的 ”字结构有两种解释 比如 “ 吃 的 ” ①吃东西的人 ②吃的东西 如果 一 , 那 么该“ 的 ”字结构只有一种解释 比如 “ 他吃 姜年 月 的 ”一 他吃的东西 , “ 吃东西的 ”一 吃东西的人 如果 一 。, 那么该 “ 的 ”字结构不能指称事物 , 只能作偏正结构的定语 从如 他开车的技术 ‘ 他开车的 。 袁毓林 指出 , 这个公式对有些 “ 的 ”字结构不适用 。 例如 乏二 妻子死了的 厂长 爸爸是工人的 学生 脾气古怪的 孩子 弹性很好的 金属 头发稀少的 老人 尾 巴不长的 动物 这些 “ 的 ”字结构 , 其中动词价的数 目和实现价的名词的数 目相等 即 一 , 但它们可以指代整个 偏正词组 。 原因在于其 中的名词 “ 妻子 、爸爸 、 脾气 、 弹性 、 头发 、 尾 巴 ”在语义上有以下特点 在表示 某种事物的同时 , 还 隐含了该事物跟 另一事物之间的某种依存关系 并且 , 这种名词 一定要另 一个名词性成分 同现才能有明确的所指 。 可以把这种句法 、 语义关系表示为 或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 名词 在词句中出现时 , 要求在语义上跟它有 关系的另一个名词 同现 。 也就是说 , 是一价名词 , 它要求支配语义上从属于它的配价名词 。 比如上 例中的 妻子 厂长 、 爸爸 学生 、 脾气一孩子 、 弹性 金属 、 头发 老人 、 尾 巴 动物 。 用这种观点 看待上例中的 “ 的 ”字结构 , 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 的 ”字结构中动词的配价要求虽然得到了满足 但 其中的一价名词的配价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 也就是说 , 这种“ 的 ”字结构中仍然有空位 。 因而 , 这种 “ 的 ”字结构表示转指意义 , 可以指代整个偏正词组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种“ 的 ”字结构所修饰的中心 语不是跟“ 的 ”字结构 中的动词相关的一个格 , 而是受动词支配的一价名词的一个格 。 因此 , “ 的 ”字 结构的歧义指数的计算办法可以修正如下 一个 “ 的 ”字结构 中动词和有价名词 如果有 个价没有 实现 即有 个空位 , 那么 , 这个 “ 的 ”茅结构可能有 种解释 即歧义指数为 比如 , “ 妻子摔坏 的 ”可能指妻子摔坏的某样东西 , 也可能指某个妻子摔伤的男人 。 当一个 “ 的 ”字结构中动词的有价 名词的价全部实现了 没有空位 , 那么这个 “ 的 ”字结构不能指称事物 , 也不能指代这个 “ 的 ”字结构 所修饰的中心语 比如 , “ 他爱人在农村教书的时候 ” , 不能光说 “ 他爱人在农村教书的 ” 。 附注 ①谓词也可由其他形式来实现 , 比如“ 在 ⋯ ⋯前面 ”涉及两个论元 , 所以是个二元谓词 ② 一 结构是 由基础部分生成的句子结构 , 相当于 早期理论 中的深层结构 。 ③ 一 结构是介于深层和表层之间的一种结构层次 , 中的 结构 一 相当于 以前的表层结 构 。 ④题元相当于本文第一节中所说的论元 。 ③ 是成语 。 , 、 。 于 的一部分 缺乏独立性 。 ⑥ 用 结构来取代短语结构句法 相当于数学中的变量 , 可用 、 、 、 中任一项代入 , 表示 比 更高 一层的范畴 , 。。 比 更高一层 的范畴可以用 表示 。 ⑦ 是 逻 辑形式 的缩写 , 这一 层 次处理 自然语言 中跟逻辑相应 的一些语义 问题 , 比如量词 、 与变项 、 。 之 旬的约束关系 。 ⑧朱先生原文用“ 缺 位 ”这个术语 。 ⑨详见朱德熙 荟 · 。 ⑩朱先生原文用“ 向 ”而不用 “ 价 ”这一木语 。 陆俭明 , 第 页 用“ 的 ”字结构中的名词和 “ 的 ”字结构所修饰的中心语之 间有领属关系来解释这类 现象 。 汉语 学习 年 第 期 总 第 期 · · 参考文献 ①古川裕 《“ 的 ”字结构及其所能修饰的名词 》,《语言教学与研究 》第 期 。 ②陆俭明 《“ 的 ”字结构和“ 所 ”字结构 》,《语法研究和探索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③陆俭明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 》,《语法研究和探索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④徐烈炯 《管辖与约束理论 》,《国外语言学 》第 期 。 ⑤袁毓林 《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第 期 。 ⑥袁毓林 《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 》, 将刊于《中国语文 》 年 , 第 期 。 ⑦朱德熙 《“ 的 ”字结构和判断句 》,《中国语文 》第 、 期 。 收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商务印书馆 , 。 年 。 ⑧朱德熙 《语法讲义 》, 商务印书馆 。 ⑨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 —汉语名词化标记 “ 的 、者 、 所 、 之 ”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方言 》第 期 。 收 入《语法丛稿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年 。 ⑩ , , , , , , , 伪 ⑩ , ‘ ’ , , , , 邑 , ⑩ , 作者通讯处 清华大学中文系 是谁创立了联合国宪章精神 李栋 臣 《半月谈 》 年第 期《怎样认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 》一文有这样一句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 德 、 日 、 意法西斯侵略势力战败 , 创立了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 禁止使用武力侵害别国 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等原则的联合国宪章精神 。 这是一个 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 , 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没有出现 , 应该为承前一个分句的主语省略 。 这样一分 析 , 间题就出来了 。 是谁“ 创立了 ⋯ ⋯联合国宪章精神 ” 这句话告诉人们 是德 、 日 、 意法西斯侵略势力 。 这显然是 荒谬绝伦的 。 但这句话只能叫人作这样的理解 虽然作者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错误 原因就是第二个分句的主语省略不当 。 在一个复句中 , 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承前面分句的主语省略 。 即复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 , 这个主语在第一 个分句中出现了 , 为了使语言精练 , 后面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 需要注意的是 , 后面分句的主语承前面分句的主 语省略时 , 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必须相同 。 否则 , 后面分句的主语形式上是承前省略 , 实际上却是残缺 , 这就容易造成 误解 。 这个例句就是这样 , 第二个分句的主语不可能是 “ 德 、 日 、 意法西斯侵略势力 ” , 而只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 国 。 所以 , 这个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不同的 。 既然如此 , 后面分句的主语就不能承前面分句的主语省略 。 这个病句改法有二 一是在 “ 创立 ”前加上第二个分句的主语 “ 联 合国的 个创始会员国 ” 二是将“ 创立了 ” 三字移到 “ 宪章精神 ”之后 , 让“ 宪章精神 ”充当第二个分句的主语 。 年 月
本文档为【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1914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8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11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