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学科的角度认识田七

从学科的角度认识田七

举报
开通vip

从学科的角度认识田七 从学科的角度认识田七 田七,原名三七,又名人参三七,是名贵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其显著的功效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并 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等方面。 田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系野生,现已驯化家种,基根、茎、叶花均可入药。通常所讲的田七,是 指田七植物的干燥根。在云南文山人参属植物除田七外,尚有屏边田七、姜状田七、竹节参、珠子参等, 由于这几种植物茎叶与田七相似,故有人将它们称为“野田七”,其实真正的野田七至今还未发现。 田七的形态特征 田七从播种到收获需3年以上时间,由于七龄不同植株特征、大小、高矮各不相同。一...

从学科的角度认识田七
从学科的角度认识田七 田七,原名三七,又名人参三七,是名贵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其显著的功效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并 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等方面。 田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系野生,现已驯化家种,基根、茎、叶花均可入药。通常所讲的田七,是 指田七植物的干燥根。在云南文山人参属植物除田七外,尚有屏边田七、姜状田七、竹节参、珠子参等, 由于这几种植物茎叶与田七相似,故有人将它们称为“野田七”,其实真正的野田七至今还未发现。 田七的形态特征 田七从播种到收获需3年以上时间,由于七龄不同植株特征、大小、高矮各不相同。一年生田七仅有一 片掌状复叶,两年生以上田七植物由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部分组成。 田七的地下部分由根系和根茎两部分组成,一般统称根,是生药的主要产品。根系包括块根、支根、 须根和不定根,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随七龄的增加而扩伸,田七根系一般入土深度可达9至20厘米,根 幅分布为6.7厘米×6厘米至23厘米×18厘米。 田七块根上端与茎基之间称根茎,俗称“羊肠头”(采收加工后的产品称“剪口”)。根茎每年长出一 节,节上的“芽子”一般有1个,个别也有2个或多个,呈暗绿色,形状弯曲像鹦哥的嘴,故俗称“鹦哥嘴”, 茎芽就是从“鹦哥嘴”背部弯凸处长出来。茎叶脱落后,节上留有一凹窝,即“茎痕”。田七生长的年限越 长,茎痕或根茎节数越多,根茎长度也越长,如子秧的根茎仅长0.2厘米,二、三年生田七的根茎可达1至3 厘米。因此,根据茎痕或根茎节数的多少,就可以判断出田七的生长年数。 田七茎直立,表面无毛,有纵行条纹,圆柱形或带角棱状,茎杆颜色多为青绿色,也有紫色。茎的高 度和直径随着七龄的增加和管理水平而增高、变粗,一般二年七茎高13至16厘米,三、四年七茎高20至35 厘米,子秧则是复叶柄代替了茎杆,故又称“假茎”,一般高10至13厘米。茎顶轮生叶柄处的膨大部分俗称 “鸡腿”,鸡腿的大小可预示结子的多少。 田七的叶为掌状复叶。一年生田七一般仅具一片掌状复叶;二年生以上则随着七龄的增加而增多、增 大,一般有2至6片掌状复叶,少数更多,通常一轮着生于茎顶,罕为二轮着生。叶柄基部稍膨大,每个叶 柄一般着生3至9片小叶,中间的叶片较大,最外的两边叶片较小;小叶片纸质,卵形或披针形,羽状脉, 叶面沿叶脉着生许多白色刚毛,深绿色,背面颜色较浅,叶缘具小锯齿。叶柄、复叶、叶片的大小和多少, 随七龄的增加而增加。 每年6至7月间,二年生以上田七由茎顶抽出1个花薹(个别抽2个或3个花薹,但十分罕见),花薹顶抽出 伞形花序,上生80至300朵小花,二年田七每个花序一般有小花80至200朵,三年以上田七有150至300来朵, 平均约为200朵左右。小花梗细短,基部具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有不明显5齿裂;花瓣5枚,卵形,先端 尖,初开时黄绿色,盛开时呈白色;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1至3室,多为2室,每室胚珠1个,花 柱2至3裂,多为2裂;花药椭圆形,内向纵裂,花丝线形。 田七果实为浆果,呈肾形或三棱形,长约0.6至0.9厘米;嫩果绿色,成熟时鲜红色,有光泽,故称红 籽;红籽平均千粒重约331克。每粒红籽内有种子1至3粒,多为2粒;种子近珠形,种皮白色,千粒重约为108 克;有胚乳,有胚稍带紫色。 田七的植物特性 田七起源于第三纪,属古热带残遗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小,这主要与田七在生理生态上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田七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有一个生长周期。通常,两年以上的田七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有两 个生长高峰,4至6月的营养生长高峰和8至10月的生殖高峰。田七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0℃至30℃,最佳温度 为20℃,种子的休眠期为45天至60天,种苗在休眠过程中需要经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会萌发,而且对光 的反应非常敏感;传统认为需要自然光照30%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故田七荫棚有“三成透光,七成蔽荫”之 说;据最新研究表明,最适宜的田七棚透光度为8%至12%,超过17%田七的生长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田七从播种到收获,要经3年以上的时间。一年生田七的根通常用做种苗,从第二年的植株起便能开花 结实,一般7月现蕾,8月开花,9月结实,10至11月果实分批成熟。 田七的植物学分类 田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曾被多次订名,直到1975年,云南植物研究所通过形态分类、 地理分布和化学的综合研究,才正式确定了田七作为独立种的地位,并使用陈封怀先生1948年提出的名称 作为其学名,即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其中种名no-toginseng的拉丁文含意为“南方人参”, 这一名称恰当地表明了田七与人参的相似性及地理分布的差异,得到了植物学及医学界的普遍认可。 田七主产地分布 田七主产于中国,主产地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但以云南文山州所产品质最 好、产量最大,广西次之。云南文山的田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5%以上。 一般推测认为,田七的原产地应在云南和广西的南部及其与之相邻的中南半岛东北部地区的南亚热带 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田七的有效成分 田七已被发现并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开发的成分主要有:田七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糖类成分、挥发 油、氨基酸成分、微量元素,以及植物油脂、淄醇和炔、烯、烃类化合物等。 中医的田七观 田七性温,味甘、微苦,为“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生品具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熟品 补血活血。花也药用。现代实验和临床研究还发现,田七具有抗疲劳、耐缺氧、壮阳、抗衰老、降血糖和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滋补强壮作用。历代药典都有关于田七的论述,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 药”和“片仔黄”,即以田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本草纲目》(1578年):“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 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 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 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本草新编》、《本草汇言》、《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玉楸药解》、《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历代 中医典籍对田七的功效都有明确的记载。 《中国医药大辞典》(1912年):“田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 最珍者。田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版):“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 , 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了解更多:http://www.zycexpo.com
本文档为【从学科的角度认识田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877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1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23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