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别关注 憨陀作品集

特别关注 憨陀作品集

举报
开通vip

特别关注 憨陀作品集G0062420 善待小人 机关算尽 退路与出路 遥想公瑾当年 看贼娃子挨打 不为名声所累 退一步海阔天空 悔叫主公占荆州 成事在胆 刘关张的性格与命运 退路和出路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做大事不用小计 江湖险恶 错上梁山之后 小心巴结太紧的人 不忍的智慧 君子不懂小人之道 座次决定成败 得饶人处且饶人 大戏里的小人物 身在事中心超外 忠义两难 野狼混入了狗群 看老虎如何落平阳 美色当前 善恶一念,福祸一线 看宋江收服军师吴用 晃盖如何被逼死 为捞个芝麻官 ...

特别关注 憨陀作品集
G0062420 善待小人 机关算尽 退路与出路 遥想公瑾当年 看贼娃子挨打 不为名声所累 退一步海阔天空 悔叫主公占荆州 成事在胆 刘关张的性格与命运 退路和出路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做大事不用小计 江湖险恶 错上梁山之后 小心巴结太紧的人 不忍的智慧 君子不懂小人之道 座次决定成败 得饶人处且饶人 大戏里的小人物 身在事中心超外 忠义两难 野狼混入了狗群 看老虎如何落平阳 美色当前 善恶一念,福祸一线 看宋江收服军师吴用 晃盖如何被逼死 为捞个芝麻官 冷水沏茶滋味长 小败小胜 不怯不喜 提干提坏了武二郎 兄弟之道 这梁山不是你的 空城计的博弈 退一步海阔天空 小输大赢的策略 才力不足又逞强 最聪明的错误 秀才遇见兵 莫把他人看扁了 做鸡头还是凤尾 性格决定命运 关羽之死的另类说法 才俊何必是狂士 不被重用的赵子龙 人和为王 看笨人创大业 不懂内交的姜维 嫁了个花花公子 为大业不计小嫌 复杂问题不简单53 女人是水,男人是沙54 李逵至死不明白55 善待小人 张松人长得丑,心也比较丑。 马超被曹操打败后,带着几万部下逃到汉中,马超想为张鲁做点成绩,报答张鲁收留之恩,就主动提出收购刘璋的益州公司。刘璋很害怕,张松就给刘璋出主意,说只要曹操收购了张鲁的汉中公司,益州就可以保全了。刘璋觉得是个理,让张松去曹操那里游说,张松偷偷地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复印了一份,带着就上了路。 来到曹操公司的总部许都,张松认为自己是济世之才,大大咧咧地向曹操拱拱手,差点把曹操气得跳起来。曹操听了张松说的大话虚话,转身就离开了会议室,把张松撂在那里不理了。 随后,曹操的经理杨修把曹操刚写好的兵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本意是想告诉张松,曹操不但是个企业家,也是个杰出的思想家。张松确实聪明绝顶,书翻了一遍就背了下来,然后强词夺理地说,这书古时候就有,不稀奇。杨修不信,张松就给杨修背了一遍,把杨修惊得一个目瞪口呆,马上报告了曹操。 曹操一听也吃了一惊,改天就请张松到公司转转,问张松感觉如何。张松还是大大咧咧地说话,居然一口气把曹操这些年在市场上吃的大亏,一个一个数落了出来。曹操再也忍不住了,叫人一顿棒子打,把张松赶出了许都。 张松本意是来投靠曹操的,想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交给他,谋个优官高职,现在没指望了,就往回赶。他突然想起来可以找刘备,刘备也是著名的企业家,投靠他说不定有指望。 张松离荆州公司还很远的时候,刘备派的人居然在等张松了。张松这类书呆子,历来是吃软不吃硬,一看刘备这样对待自己,觉得找到了好老板,赶紧把益州公司的核心资料全部拿了出来,并劝刘备收购益州公司。 在张松的运筹下,刘备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益州,后来张松不小心泄了出卖公司的事情,被刘璋砍了头,刘璋与刘备也反目成仇。刘璋不是刘备的对手,没几年刘备就收购了刘璋的益州公司。 最可笑的是张松,这位自以为是天才的小人物,出卖了公司利益,最后也没有得到好处,反倒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而刘备明知张松是个小人,却让小人为自己做出了最大的成绩。 机关算尽 《水浒传》里的宋江架空晁天王、计赚卢俊义、毒死黑旋风,刀刀见血,计计辣毒。可就是这等心肠歹毒之人,却在江湖上美名远播,在梁山上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   宋江就是包养情人也算计过人。   自从宋江动了心思,想包养阎婆惜,没半月时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金玉。正是:花容袅娜,玉质娉婷。鬓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韵度若风里海棠花,标格似雪中玉梅树。金屋美人离御苑,蕊珠仙子下尘寰。   宋江又过几日,连阎婆惜她娘也送了不少头面衣服,让情人一家人丰衣足食。   宋大哥也是凡人,此时,对年方一十八的小情人情深意切。   开始,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后来渐渐来得少了。原来,婆惜正值妙龄,而宋大哥却于女色上不太在行,不中人家的意。   宋大哥就是宋大哥,他开始谋划在这笔交易中用最低的成本退出。   退出的成本无非有两个,始乱终弃不仗义的名声,宋江不愿负;有始有终,经济上负责到底的金钱,宋江也不愿意付。   于是有一天,宋江特意带上同事张文远来阎婆惜家吃酒。这张文远与宋江是同房押司,以宋大哥的阅历,自然知道张文远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道张文远见了阎婆惜或阎婆惜见了张文远,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果然,那张同事在婆惜眼里是生得眉清目秀(不似宋江一副黑皮样儿),齿白唇红。那张同事平日里只爱去三瓦两舍,飘蓬浮荡(这些宋江怕是早有所闻,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嘛),学得一身风流俊俏,更兼品竹弹丝,无有不会。这婆惜是个酒色娼妓,一见张三,心里便喜。那张同事亦是酒色之徒,这事如何不晓得?   自古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宋江带张同事来婆惜家吃酒,还起身到洗手间给两人创造机会。   果然那两人好上了,果然宋大哥也无所谓:她又不是正房,我没来由在意生气,正好不上婆惜家便了。   宋江这段婚外情,原本就可以这般了结。不料,后来宋江与梁山贼人来往的证据被婆惜拿住,宋大哥不得已才杀婆惜成了罪人。从此,宋江不得安生。   试想宋大哥没有这般算计想如此摆脱婆惜,宋江不会为囚为盗,也不会被朝廷毒杀。   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宋大哥算计太多了。 退路与出路 《三国演义》中的徐晃是曹魏集团里文武兼备的将才。徐晃在平吕布、灭袁绍、战马超、降张鲁等战役中多有战功,被称为曹家的“五子良将”之一。   徐晃出战使大斧,用此重兵器可以想见其力大无比。徐猛将还多有计谋,屡向曹操献计:取邺郡以攻心之术,战马超用奇兵,于樊城敌关羽夺偃城,其智在三国猛将中当属一流。   可这等文武双全的虎将也有大败之时。   在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之役中,魏军开战不利,弃了北山粮草,徐晃、张郃亦弃寨而走。曹操心有不甘,命徐晃为先锋,与蜀军决战。   徐晃引军至汉水,令前军渡水列阵,副先锋王平问,军若渡水,倘要急退,怎么办?徐晃说,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于是搭起浮桥,徐晃引马军渡河,王平引步军拒敌。   不料,蜀军先不应战。待魏军人困马乏时,黄忠、赵云突然出击,左右夹攻,将徐晃打得一败涂地,魏军兵士纷纷被逼入汉水,死者无数。   韩信背水一战,胜;徐晃背水一战,败。其中的玄妙在于,韩信背水,破釜沉舟;徐晃背水,搭起的浮桥仍在,兵有退路而不思死战。马军渡河,步军隔岸拒守,大战之际而分兵,将帅未定决战决胜之心,前方兵士怎会一心死战?   《孙子兵法》说,投之亡地然而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所谓“亡地”、“死地”,是不可久留之地,速战则存,不速战则亡者。魏军于死地挑战,蜀军先不应战,待死地之兵气衰也。徐晃原本想“以患为利”,以死地激发士气的目的没有达到。   背水一战,徐晃不破浮桥,军有退路,且有步军压阵,士兵们自然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焉能不败?   人生漫漫,也会有许多命运的抉择,比如下不下海,跳不跳槽等。其实,下海、跳槽、转行等等都是背水一战。想好了,就别犹豫。别给自己留太多的退路,别妄想“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甘蔗没有两头甜。你觉得希望在当下,就努力经营好目前的局势;若觉得希望在重新的选择,就一条心重新选择。   成功需要决心、勇气和专心致志。没有退路,才会有出路。 遥想公瑾当年 周瑜的德才恐怕在孔明之上。   即使在《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读者也可以看出孙刘联盟中,孙权是主力,周瑜是主帅,而孔明当时不过是个说客。孔明来东吴游说之前,孙权、周瑜、鲁肃等主战派人数虽少,但是高层决策者,孔明游说的作用不过是孙权外请讲师给自己的部下洗脑而已。   往事越千年。苏东坡在《赤壁怀古》一词中赞道:“遥想公瑾(周瑜字)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生心高气傲的苏东坡把周瑜写得如此潇洒,令人心仪。   周瑜是文武全才,二十出头即协助孙策奠定孙吴基业,23岁为中郎将,25岁竟成为托孤重臣,总指挥赤壁之战,一战奠定三足鼎立局面,小小年龄就能同时制衡曹刘两位枭雄。周瑜还是个优秀的军师将领,打仗能身先士卒,又是个极有艺术才华的武将,相传他酒后听歌,也能把奏错的曲子指出。因而时人有去:“曲有误,周郎顾。”   难怪苏东坡心仪周郎。   可孙权年少登基,对周瑜时有防备。赤壁之战,事关孙吴存亡之大战,周请兵五万,权给三万。又命与周有矛盾的老将程晋为周的助手。主公有疑,周瑜何等精明,能不知晓?   周瑜没有计较这等小事,仍是以忠以勇、以智以谋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瑜还极有亲和力。老将程普原来对周瑜很有意见,“数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如饮美酒,不觉自醉。   臣子有这等才能和驭人本领,孙权能不顾忌吗?   有人说周瑜不是孔明气死的,而是才高盖主、功高震主,遭主公猜忌郁闷伤痛而死。   史书上说,周瑜对刘备印象不好,刘备也坏得出奇,一日与孙吴君臣大宴,与权独语:“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这样的挑拨离间,孙权再英明,也难免心生疑忌。   看周朗一生,忠勇胆识过人,才艺貌德超群,只是不如鲁肃忠厚,与盟友刘备过于较真,并有好为人师之嫌(曲有误,周郎顾)。这些“小节”最终导致孙权猜忌,而小说家罗贯中又是拥刘派,于是英雄周郎在他笔下就成了“小气鬼”,并千古流传。   为人还是要厚道,重细节。 看贼娃子挨打 人们谈论三国,常说魏占天时,吴占地利,蜀得人和。其实,曹魏 在三国之中势力最大,岂是只占天时之利? 平心而论,曹操、孙权、刘备都是乱世中的人杰,但三人之中若非 要论个高低,恐怕只有曹操才是人君中人杰,最具雄才大略。 所谓魏占天时,不过是看曹操乘汉室衰微,挟天子以令诸侯,平 袁绍时得了些便宜。民谚说:“不能光看贼娃子吃肉,还得看贼娃子挨 打。” 公元190年,各路诸侯响应曹操号召,推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暴逆董卓。此前,曹操曾孤身行刺董卓未果,逃回家乡,散家财,招义 兵,可谓有胆有义。 十余路盟军拥兵数十万,“日置酒高令,不图进取”,大家都惧怕 董卓兵强,莫敢先进。唯有曹操慷慨陈词,力主乘敌未稳而速伐之。 众诸侯各怀观望之心,虎头蛇尾,皆不肯发兵。曹操大怒:“竖子 不足与谋。”于是自引兵万余,独自追击董卓。一场恶战过后,万余人 马只剩五百余人,曹操本人也肩膀中箭,险些丢命。 曹操此败,虽败犹荣,虽败犹胜。此后,天下皆知忠肝义胆之士曹 操,才有各方文武俊才相投相聚。此后,也让曹操看轻了诸路“英 雄”,开始琢磨兼并天下。 可见,这天时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谁的运气好谁得。这馅饼只会 给那些舍生忘死、敢抢敢拼的勇士。 假使曹操此番孤军奋战,大败而归,痛定思痛,大骂各路盟军不 仁不义,并从此学“乖”了,不再作出头鸟,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如同 袁绍、袁术,关起门来,过自家的小日子,也不会有后来万古传颂的魏 武帝了。 曹操是真的勇士,一击不中,退而再击,是何等动力驱使他征战 不息呢?他在《蒿里行》咏叹道: 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 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要做大事,要聚拢人心,就要举义旗,有关爱众生的悲悯之心。 由此,我们才明白:天下真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成功,就得励志、 励智、励胆、励诚。我没有见过蝇营狗苟、患得患失而能成大事之人。 不为名声所累 小聪明是脑筋急转弯的机智,人要做成大事,应得有更深层的智慧和心态。 三国时期,诸葛亮家族在蜀、吴两大集团都非常显赫,孔明辅佐刘备和幼主,在蜀汉的作用自不必说,其兄诸葛瑾在东吴名望极高,其侄诸葛恪更是声震吴邦。 诸葛恪六七岁时,在江东被奉为神童,一 日,孙权命人牵头驴,用笔书其面“诸葛子瑜”(瑾字子瑜)。嘲笑诸葛瑾脸长如驴面,众皆大笑,恪趋至前,取笔添两字于其下曰:“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惊,权大喜,遂将驴赐之。 从此,这位神童成为孙权重点培养的对象。陆逊病故后,诸葛成为在大将军,太子太傅,孙权还专门下令,制定了官员们拜见诸葛恪的礼仪。 孙权英武一生,选择恪辅佐幼主,大概是看重其叔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也看重其父诸葛瑾谨慎的儒家风范。 英主逝去,恪名重位高,而功劳不多 ,为建功扬名,恪频频伐魏。当时,魏国已统一北方,更有司马懿等文武老臣,吴自保一隅尚力不从心,兴师攻伐简直是利令智昏,恪北伐不利,军中又流行传染病,将士言退,恪或鞭或斩,无所顾忌,及至兵败,恪面额中箭,不得不退回东吴国都时,恪担心众官议论贬毁,更是在开杀戒,对可能背后谤损自己的官员以种种理由捕杀。 东吴人心惶惶,另一大臣孙峻设计刺杀了诸葛恪,并灭其三族, 史学家说,诸葛恪才气为人所称道,但只是个长于诗文的名士,且则愎凌人,治国带兵必败,恪过于张扬,急于展示自己的小聪明,其父诸葛瑾当年曾说,这小子早晚要害得全家家破人亡。 平步青云位高名重者,总担心自己被人看不起,总想折腾点大动静,以掩饰内心不安,弘一大师早年以才情名扬天下,皈依佛门后悟出16字,“名关不破,毁誉动之,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再想孔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名句,更觉得清心平静,气定神闲不仅是一种修养和风度,更是做大事者应有的智慧。 退一步海阔天空 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英才辈出。关长武勇,孔明神智,常被人津津乐道。可人们很少提及姜维—这位蜀汉灭亡的见证者和殉葬者。 人心也有不公时。蜀汉灭亡,有君昏臣奸、将少国弱等原因,后人少有论及。人们看的是结果,你姜维是主将,而国家亡于你任主将之时,你还有何话可讲? 可怜姜维27岁降归蜀汉,在孔明军中,虽然孔明对他“尽授平生所学”,但孔明为帅时,事必躬亲,排兵布阵、调军遣将一人做主,像把万能钥匙,姜维不过是个跟班,风光被相父诸葛亮全占了。待诸葛亮累死后,姜维主持军师工作,君不信、将不服,姜维只有九伐中原,硬拼硬打以示忠。他遭遇奸臣谗言时,也只好驻守边关,远离政治漩涡。 如果说孔明对后主是鞠躬尽瘁,姜维算得上是死而后已了。在后主打出白旗后,他还在以死相拼,诈降钟会,以图复辟。最终,因钟会处事不周而连累姜维,姜维被人剖尸,据称其胆如卵。 姜维的忠勇胆略不亚于孔明,唯有变通之术稍逊其师。蜀汉后期,因连年征战,偏安一隅已是万幸,哪里还有实力北伐中原?孔明北伐是以攻代守,而姜维北伐,不能像孔明那样调动全国军力、财力,就应考虑以守待变,以退为进。 孔明处世,看天下大势(有明君可三分天下);姜维处世,大势不明,君臣猜忌,应先安内而徐图魏,先连吴而后伐北,否则,顺序不清,轻重失调,焉能不败? 为人处世,懂得该做什么是有目的,有责任感,但也要知道从何处退出;或者说,什么时候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弄清先后顺序,比一味硬干更容易成功。 国人有事看不明白,外企员工很少加班加点,公司却很赚钱。自己拼命加班,企业效益就是不如人家。因为老外明白,企业不能做什么。比如,IBM主动从利润微薄、竞争激烈的个人电脑的硬件组装中退出,把这单生意卖给中国人,自己专心去做利润更为丰厚的服务器,说明人家企业的务实和成熟。 做企业如此,咱们规划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看清大势,懂得退守,懂得隐忍,懂得先后顺序,可不能一味蛮干。 通往希望终点的路,从来都是曲折的。有疑无路时,当然也有柳暗花明之处。 悔叫主公占荆州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听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高论时,历史开始成就这位蜀汉的开国之君,也成就了诸葛亮千古名相的历史功勋。可是后人少有谈论的是:诸葛亮这番著名的“隆中对”,不仅是兴汉立蜀之策,也是亡蜀灭刘之计。 “隆中对”的核心就是鼓动刘备跨有荆州益州两地,连吴抗曹。诸葛亮在刘备被人追得东奔西突,屈身新野小县如丧家之犬时,提出占荆州的目标是现实可行的。但在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的实力始终是最弱的,而荆州“北拒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按今天的话说,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短期内借占一番无有不可,若想长期占有,就像穷汉非要娶天姿国色的美女一样,早晚会惹祸的。 刘备若想兴汉立蜀,前提是要北拒曹魏;而北拒曹魏,非东连孙吴不可。且不说曹家不许刘备占荆州,孙吴对刘备占有荆州更是如鲠在喉,担心上游之敌顺江而下,如此江东不保,孙吴岂不是危矣。 所以,自刘备占荆州之后,孙权讨荆州,伐荆州,连亲妹子都搭上要荆州,威逼利诱,什么手段都使上了,一刻不敢消停。 而刘备在得有巴蜀这块天府宝地,建立蜀汉之国后,硬是赖着不还荆州,为一地而不顾连吴国策,最终导致蜀国因荆州损兵折将,其后刘备东征,将蜀国军力大半丢掉,蜀国从此一蹶不振。孔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终不能成,一是国力军力大衰攻势不强;二是孙刘联盟裂痕太深,孙吴不肯如赤壁之战时倾力击曹,直到蜀汉被灭,也未见孙家出手相救。 可以说,蜀汉因荆州而衰,因荆州而亡。 诸葛亮毕竟是古今少有的战略家,在刘备得西川建国后,开始有意放弃荆州。荆州守将是他最无法控制也最不喜爱的关羽。关羽为扩大荆州的战略缓冲,打樊城,不见军师孔明使计增兵;荆州被围,不见军师相救;刘备东征,孔明劝阻等等。中国后来的历史也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未见巴蜀之国可以同时拥有蜀地和荆州而相安无事者。 孔明明白而不明说,刘备得了西川而野心膨胀。“隆中对”只是三分天下的理论而不是一统江山的大计,是阶段性理论而不是长久的指导,可惜明君名相这样智慧超常的人没有明察。 普通人做人处世更是如此,有点小预见,炒股赚了。多半在股市上赔钱;今天手气不错,加上些小聪明打麻将赢钱,不知改变赚钱方略,赢得钱总会再输掉的。 成事在胆 成功靠机遇,而机遇扑朔迷离,难以把握。许多人面对机遇思前想后,犹豫不决,以致错过机遇,后悔莫及。 《水浒传》里的宋江刀笔小吏出身,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却能在好汉能人济济一堂的梁山上坐头把交椅,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的胆识确属一流。 宋江在郓城也算是个人物。他的父亲是财主,自己也算是县政府科局级干部,钱可以挣到大把施舍,并以此获取“及时雨”的名声。熬到这等地步,就是不求上进,在小县城里也可呼风唤雨,过得舒适安逸。 可当他听说晃盖等人劫生辰纲的大案东窗事发,官府要派人捕捉晃盖时,丝毫没有犹豫,骑马扬鞭,赶去通风报信。私放要犯是杀头之罪,宋江冒杀头之险敢作敢为,这等勇气、胆略非常人所有。 事后证明,宋江此举,抓住了其成为梁山首领的决定性机遇。因有恩于晃盖等创业元老,宋江上山后,顺理成章地坐了第二把交椅。还是因为这次通风报信,宋江亦有恩于军师吴用,上了梁山的宋江对吴用又拉又打,顷刻之间就使之为己所用。在吴用等人的运作下,宋江终于成为染山老大。 勇敢是人格尊严的支撑点。武松原本是街头混混,景阳冈打虎使他一夜成名。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顾酒家的一再劝阻,醉醺醺地上了冈。 待见到阳谷县的告示,武松方知果真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又想了一回,道:“怕什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且只顾上去看怎地”,便是胆识,便是英雄豪气。 面对危险艰难,勇者或许会想到闪退,但他们能很快消除畏惧,义无反顾地按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坚定地“且只顾上去”。 有勇有谋者必能成事,有勇无谋者或许可以成事,而有谋无勇者必不能成事。思虑如泉而无勇气担当者,妙计多多而怯于行动者,怎可能成事。 “敢为天下先”,就要敢为常人所不敢为。想想我们曾经错失过的机遇,会不会从心底感叹:那时,就差一个“胆”字啊。 刘关张的性格与命运 算计一件事能不能赢,中国人爱论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说魏吴蜀三国,会讲魏得天时,吴占地利,蜀有人和。三国能在群雄混战中割据一方,各有立国之本。 其实,得天下的战略表面看来有天地人各种因素,说穿了只有一条:人和。 集团核心竞争力看似有技术之争、成本之争,说穿了也只有一条:人才之争。 曹魏集团能统一北方,势力最大,不过是人才最多而已,而在知人善任、笼络人才方面,刘备、孙权与曹操相比,都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孙权最喜周瑜,那陆逊本是孙策女婿,启用他时还需下属以全家性命保之;刘备三顾茅庐传下美名,但也只能是文用孔明,武用关张,心胸有限,人才也有限。蜀国伐魏不成,先主攻吴丧师,均是人才战略上出了问题。 而曹操一生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收张鲁、封魏王。 戎马四十载,多胜少败,究其根本,乃是人才济济,你看谋士方阵: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贾诩、华歆……武将有:乐进、李典、于禁、张辽、许褚、徐晃、庞德……文武群臣中,先事他人再降曹操者多矣,曹操不以为疑;刘备、孙权不行——刘备要讲哥们义气,孙权要讲来路出身。 曹操大宴铜雀台,曹氏宗族是嫡系王公贵族,穿红,其余将军俱穿绿,老曹亦穿绿袍;孙权、刘备不似老曹奸诈,自然也不会如此收买人心。 曹操困住关羽,关羽降汉不降曹,曹允之;关说待打听到刘备去处,就跳槽,曹再允之;关过五关斩六将,曹不究;知刘备乃枭雄,也几度容之,还与其煮酒论英雄(没在酒里放些毒药)……老曹如此大度,是真潇洒。当然,曹君也是真奸雄,真有许多手段,才能如此大度。 事业是人做起来的,天时、地利均是辅助条件,而惟有人和才是根本。人气为王,人和为王。 退路和出路 《三国演义》中的徐晃是曹魏集团里文武兼备的将才。徐晃在平吕布、灭袁绍、战马超、降张鲁等战役中多有战功,被称为曹家的“五子良将”之一。 徐晃出战使大斧,用此重兵器可以想见其力大无比。徐猛将还多有计谋,屡向曹操献计:取邺郡以攻心之术,战马超用奇兵,于樊城敌关羽夺偃城,其智在三国猛将中当属一流。 可这等文武双全的虎将也有大败之时。 在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之役中,魏军开战不利,弃了北山粮草,徐晃、张郃亦弃寨而走。曹操心有不甘,命徐晃为先锋,与蜀军决战。 徐晃引军至汉水,令前军渡水列阵,副先锋王平问,军若渡水,倘要急退,怎么办?徐晃说,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于是搭起浮桥,徐晃引马军渡河,王平引步军拒敌。 不料,蜀军先不应战。待魏军人困马乏时,黄忠、赵云突然出击,左右夹攻,将徐晃打得一败涂地,魏军兵士纷纷被逼入汉水,死者无数。 韩信背水一战,胜;徐晃背水一战,败。其中的玄妙在于,韩信背水,破釜沉舟;徐晃背水,搭起的浮桥仍在,兵有退路而不思死战。马军渡河,步军隔岸拒守,大战之际而分兵,将帅未定决战决胜之心,前方兵士怎会一心死战? 《孙子兵法》说,投之亡地然而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所谓“亡地”、“死地”,是不可久留之地,速战则存,不速战则亡者。魏军于死地挑战,蜀军先不应战,待死地之兵气衰也。徐晃原本想“以患为利”,以死地激发士气的目的没有达到。 背水一战,徐晃不破浮桥,军有退路,且有步军压阵,士兵们自然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焉能不败? 人生漫漫,也会有许多命运的抉择,比如下不下海,跳不跳槽等。其实,下海、跳槽、转行等等都是背水一战。想好了,就别犹豫。别给自己留太多的退路,别妄想“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甘蔗没有两头甜。你觉得希望在当下,就努力经营好目前的局势;若觉得希望在重新的选择,就一条心重新选择。 成功需要决心、勇气和专心致志。没有退路,才会有出路。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已是自古至今用人的原则。人读《三国演义》失街亭一段,多说诸葛亮用人之误,以为孔明虽智,在用人方面却是首鼠两端,没有原则。 马谡者,随军谋士或高级幕僚而已,刘备一代枭雄,识人不会大错。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主公有此交代,孔明即使要用马谡,也应将其列为“疑人”。疑人不用,是少犯错误、少找麻烦的用人之道,亦无可厚非。 但孔明要不拘一格用“疑人”,就要想到用“疑人”的后果。蜀汉后期,人才短缺,用“疑人”历练历练也在情理之中。但用“疑人”就要有用“疑人”之道。孔明用马谡,就要用而有疑,疑而有度,度而有策。 孔明之策不过是常用的立军令状的激将法,说你马谡守街亭,要是坏了事儿,就要斩首,你敢不敢?这等激将法对志大才疏的马谡没有任何约束。孔明又用老将王平牵制,不料王平在蜀汉集团资历虽老,功劳却小,职位又低,马谡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牵制无效。 所以,用疑人就要“疑”,要有刹车制动,而不是无效的牵制。 毛泽东读失街亭,有句精彩之评:“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此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而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须知对手乃老将张合阝,蜀军派出从未带兵的马谡担任前锋,至少是轻敌。 孔明用“疑人”马谡,是历练新人,但这新人到底长短如何,孔明要心知肚明。这位会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人人皆知之大道理者,顶多是位军事理论家,而镇守街亭,带数千兵马坚守要塞,就要有军事实践。对这等没有操盘经验的新手,用而不疑或疑而无策,就是放手不管,主帅只会放手委责,事前激将立军令状,事后挥泪杀人,不是用人之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没错。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是更高境界。孔明用马谡,有用新人之胸怀、用疑人之魄力,却无用新人、疑人之策。 如此说来,疑人不用不算本事,敢用疑人,会用疑人,才是上上之策。 做大事不用小计 孔明向刘备进献“隆中对”欲三分天下时,有个总战略:北拒曹操、东连孙吴。 想刘备此时被曹操追得如丧家之犬,居无定所,挺孙权出头在赤壁与曹决战,乘曹、孙俩人激战之际,“暂借”荆州也无不可,不过,刘备此时势单力薄,翅膀还不硬,只好给孙权说好话:这荆州只是暂借,得了西川便还。 刘备果真得了西川,又与孙权结亲,这时该把荆州还给大舅子孙权了吧,可刘备觉得自己事业做得也不小了,不想还荆州了。 刘备、孔明两人合谋,敷衍鲁肃,三气周瑜,又是装哭,又是叫穷,耍无赖手段拖着不还荆州。 孙、刘两家合则可相安一隅,不合则必被势力强大的北方集团各个击破。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成为曹家首敌,不敢强索荆州,待北方战事趋缓,孙权就铁了心索要荆州了。 孙权追讨荆州很讲策略,先是与曹家暗中结盟,再是向关羽提出联姻,服软骄敌,被关羽“虎女安得嫁犬子”回绝了。 联姻受辱的孙权不仅不动声色,还派陆逊谦卑地讨好关羽,再骄其兵。心高气傲的关羽以为东吴软弱可欺,尽撤荆州之兵,北上樊城全力对付魏国。 关羽伐魏不顺,自己还受了伤。孙权抓住机会,偷袭荆州,关羽顾此失彼,败走麦城被杀,荆州终归东吴。 刘备、孔明两人本想做大蜀汉集团,有三分天下之雄心,是枭雄之志,可在荆州之地却忘却天下大计,用见不得人的无赖手段欠债不还,施小计而得小利时便喜形于色,这便是小气,便是不诚不信,便是拿不上桌面的龌龊。要知道,争天下之计,岂是小聪明可成。 其实,当年关羽所占荆州,亦不是很大的地盘。北有曹操据樊城,东有吴据江夏、南郡,荆州已经失去不少土地,成了烫手的山芋,是可食可弃的鸡肋,得之不喜,弃之不忧,不知刘备、孔明为何死不放手。 孙权就显得比刘备大气高明,北方强敌入侵,为拉拢势力还不强大的刘备抗曹,可以先借荆州,舍一隅而保江东八郡之安。刘备、孔明则强敌未除,欺骗盟友,这种小气焉能不败。 为了荆州,蜀汉失东吴盟友,待北方强敌来攻,无人救援,果然最先亡国。 一部荆州得失戏,亦是人生大舞台。大谋大略大气与鸡鸣狗盗小计,同台演出,成功与失败其实早成定局。 江湖险恶 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排座次之后,宋江便在忠义堂上大摆筵席,众头领开怀痛饮。就在众人肉山酒海、觥筹交错之际,宋江终于亮出底牌:“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有趣的是,宋江为何要冷了弟兄们的心执意招安?为何自己辛辛苦苦把梁山的事业推到了顶峰,自己还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却要把梁山拱手交给官府? 一种说法是宋江出身于小吏,有极强的自卑心理,且官迷心窍,想通过受朝廷招安换取官位,实现自己做官发财的目的。 或许宋江执意投降另有原因。宋江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一是靠厚黑手段拉打逼挤,再是靠江湖义气笼络人心。想这一百零八位各路英雄,个个是难剃的头。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够超群,把这群乌合之众捏在起,真够费心的。 您别以为江湖太平。宋江要做黑道老大,就得做“及时雨”,仗义疏财。您也别以为江湖人士真讲义气,梁山集团前两任董事长王伦、晁盖,不就是给自家兄弟灭掉的吗? 自古忠义一体,一群不忠于朝廷的强盗,会为义气忠于强盗头子吗?“及时雨”宋江最明白自己的这帮兄弟,武松、李逵是要用银子收买的;关胜、呼延灼是要用下拜侍奉的,不“疏财”或是下拜,兄弟们就不跟你“仗义”。 江湖之不讲义气,其间种种险恶,怕是只有老大宋江最明白。于是宋江期待投降朝廷,用官场的规则重新收拢人心,积聚梁山从气。只不过江湖险恶,官场比江湖更险恶,一百零八人受招安后,被朝廷当枪使,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只筛剩下二十多名弟兄,宋江自己也兔死狗烹。 说江湖险恶,说官场恶毒,不过是想说别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景望着那景好。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能过分工于计谋而厚黑。 宋江之所以极力想从江湖脱身转向朝廷,重要原因是他排晁盖、拉卢俊义等厚黑手段,已把江湖之道走绝了,不得不转身官场。 把一条道走绝了,不得已选择的另一条道能光明吗? 人,还是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吧。 错上梁山之后 我们创建一个发球自己的组织,机会太少,多数会在一个系统、一个组织内终老一生。既然如此,就得用多种价值观考量这个组织,判断它的性质、走向、自己的高原区、退出的选择等等。 犹如当年的水泊梁山。这个组织像个太染缸,不管你来自何方,出自哪个阶层,上了梁山,就是入了黑帮。 别听这黑帮在呼喊什么口号,是聚义厅也好,是忠义堂也罢,替天行道、忠义救国不过是幌子,你看其中虽有怒打镇关西的正义,也曾有景阳冈打虎的豪迈,但这一百零八将聚义过程,就显得很地道。 为了让秦明、朱仝、卢俊义等上山,梁山设计之阴险、用心之毒辣、手段之残忍,丝毫不亚于高俅之流。梁山三打祝家庄,也不是什么保境安民的善举,不过是找个由头,为梁山劫回些粮食。 这个组织发迹于黑道,宋江大哥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又用种种手段搞个人崇拜,甚至用得天书、天降神碑来神化自己,排定坐次,继而将梁山推向受降招安的不归之路。 宋江要转变组织的战略方向,必须改变组织的文化,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原始享乐集团,变成“替天行道”的组织,还必须以是否赞同这上战略转变为准则,把关胜等官军降将的位置前移,把出身不好(文凭不高)的同志位次后挪。 到了这个时候,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等应该知趣地要求下岗、辞职,离开梁山,因为宋大哥已有新欢了,且企业的目标与自己加入组织的愿景已产生冲突,可惜阮氏兄弟等人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组织转型、个人晋升停滞,都必须直面问题,放弃不切实际的雄心,以积极的态度树立切实的新目标。 一百零八将之中,面对组织的转型,有大发牢骚又没有实际反抗的李逵,也有积极顺应转型,后来跟着高大尉入宫的萧让、乐和。 最有意思的是公孙胜,此人真如神仙一般与组织若即若离,你请我时,我就看在过去的情义上帮把手;嫌我碍事,我就神游他方。 可怜众弟兄,既看不清宋大哥的真实意图和操盘能力,又被动地跟着宋江一步步走向深渊,不知是无可奈何,抑或是情义所绊,甚或是痴人说梦。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难处吧,历史写到此,总有些混沌的悲凉。 小心巴结太紧的人 梁山好汉杨志,在乱世中屡遭失败。运花石纲翻船,卖宝刀遇上泼皮牛二,送生辰纲被劫,做官不顺,为匪少友,问题出在哪儿呢? 杨志出身旧门,丢官落难之际,仍然口口声声“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不忘自己贵族身份,不愿与寻常百姓为伍。 这等人自恃高人一等,最怕沦为平民。运花石纲丢官后,整日寻思着再翻身,博个封妻荫子,也给祖宗争口气。 大名府梁中书把他由充军罪囚改为厅前听用。杨志在府中早晚殷勤听候使唤,极力巴结。送生辰纲这等重任,是梁中书之妻蔡夫人点杨志的将,可见杨志对上司的谄媚,不仅在梁大人处到了位,在其夫人处也用心良苦。 这等伎俩,亏得一介武将委屈去做,杨志在我等心中的英雄气节便少许多。 杨志这等人,一旦有权,便会将平日里做奴才的许多郁闷之气泼撒在下属身上。送生辰纲之行,杨志选出十一名壮健的禁军做挑夫,带上几根藤条上路。 杨志这一路独断专横,早起、晚行、居住、歇息,都要听他指挥。 禁军们沦为挑夫,想必心中极为不愿。舍推车而改挑运,肩上压着百十斤的重担,头上顶着炎炎的烈日,千里奔波,挑夫心中的怨气自然不少。 杨志此时或可以身先士卒,自己也挑几程,让挑夫们心理平衡;或可以多说些体贴之语,鼓励并温暖下属。可杨提辖只会这般做大:见挑夫在树阴下休息,轻则痛骂,重则抽藤条便打。 从军汉忍气吞声,这个团队的两个虞侯和老都管另外三个领导,也因杨志作风专横忿忿不平。 一行十五人上了花黄泥冈,入了晁盖等人的埋伏圈时,已是上下交怨,班子不团结,团队意志崩溃,争吵不休。 他们的对手晁盖等精诚团结,分工得当,计谋巧妙,杨志等怎能不败。 丢了生辰纲,有官家情报泄密之过,杨志为人不恤下属,管理缺乏人性化亦是重要原因。 梁中书用不人拘一格有胸怀,但还是缺乏眼光,应该想到对上司巴结太紧的人,对下属必不会真心爱怜,这等人不堪大用。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轻侮),杨志是条硬汉,但离君子远矣。 不忍的智慧 中国人遇到麻烦,时常会“戒急用忍”,并自我安慰道:心字头上一把刀,忍来忍去逞英豪。 其实,忍或可以避祸苟安,也可能“忍来忍去逃不掉”。 《水浒传》里两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林冲,都是无意得罪了高俅太尉,两人一个私走,一个隐忍,结局大不相同。 林冲一堂堂男子汉,被小混混一再纠缠,受辱,林冲忍了。后林冲被人设圈套流放,老兄他还是忍气吞声。只是他沦落为看草场的“劳改犯”,还不得安生,被人千里追杀,而追杀他的恰恰又是他昔日的好友,使他再也无法相信这世界许许多多正人君子的规则,这才一怒之下,反了朝廷上梁山。 另一个教头王进发现高俅成为自己的上司,并有意陷害自己时,第一反应是“不怕官,就怕管”,与母亲商量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拖泥带水,果断从容。 且看他们是怎么走的。 门前两个牌军看守,王进带着母亲难以走脱。王进虽身手过人,但也不使蛮力。先是诈托要到庙里烧头炷香,支走一看守先到庙里预约,待自家收拾好了行李,又给另一人零碎银两买供品到庙里等候。支走了两个士兵,王进扶娘上了马,将家中粗重器物都弃了,锁了门,趁五更天色未明走了。 灾祸突然降临,母子两人往哪儿走?母亲曾问王进。王进从容道: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 母子俩逃难路上,王进收了个徒弟史进。有趣的是,史进后来去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寻访师父,竟遍访不得。 后人读《水浒传》,每读至此,百思不得其解:王进哪儿去了?这人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其实,王进在与母亲商议出走时已有答案。老种经略相公与王进没有交情,他的手下来到汴京,也只是爱王进的一些枪棒,可见也没什么深厚的交情。王进对高俅这等小人的报复之心有充分准备,后来,高氏追杀林冲不是非得死要见尸吗? 王进逃难到边关,要找个可以生死相托之处,怎么会把母子俩的性命,交给那些交情浅薄的人呢? 王进明白,对高俅这等小人的隐忍,并不能换取平安,只有从此走到无人知晓之处,才可以安宁。 对小人不能有一丝的信任,这也应该是处世的一种法则吧。 君子不懂小人之道 林冲被一步步逼上梁山,自然是高俅之子高衙内所迫害,但被逼过程之曲折,圈套之毒辣,结果之悲惨,却是另一小人陆谦之所为。 陆谦原本是林冲的好友,是高衙内跟班富安的心腹。富安向高衙内献计,要利用陆谦调开林冲,使高衙内借机侵占林娘子。此计衙内吩咐给陆谦时,陆谦一时听允,也没奈何,只要小衙内欢喜,却顾不得朋友交情。 像所有卖友求荣的小人一样,他们在做小人之举时,总以“也没奈何”来安慰自己。君子以为绝对不可越过的道德底线,他们用“也没奈何”、“也没办法”等等简单理由一越而过。 陆谦卖友求荣,林冲一怒之下把陆谦家打得粉碎。此后又一边等候三日寻陆谦报仇,后来鲁智深来林家探望,每日与林冲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 林冲或许以为小人是可以教训的,陆谦不够朋友,砸了他的家,让他长个记性,此事就过去了。岂不知小人自有小人的逻辑,他原本还会用“也没奈何”来给自己解脱,如果你敢砸他家,他就可以用“你不仁我也不义”来进一步解脱自己,尽管首先不仁不义的是他。 陆谦果然由被动之帮凶,变为主动报复,向高衙内表忠心“只在小人身上”,还向高俅献计:让林冲带刀进入白虎堂,获罪刺配沧州。 林冲获罪,陆谦又使计,安排两个公人在野猪林结果林冲。鲁智深救下林冲后,林冲到了沧州。陆谦还是紧追不放,亲自跑到沧州,火烧草料场,这条计策狠毒,“林冲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真是天可怜林冲,林冲的草厅事先倒了,林冲得以事先离开。待林冲杀了陆谦的同伙差拨、富安,踏住陆谦的胸脯,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君子与小人过招,常会像林冲一样憨傻,总以为我与你没有冤仇,没有利害冲突,便不会提防,不会理解“你如何这等害我”。 你猜小人陆谦如何作答:“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么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小人陆谦被结果了。但可以轻松地以“不干小人事”了却人类良心的制约,可以用“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推脱,这等小人今天被结果干净了吗? 中国历史上的君子与小人斗法,多是小人赢而君子败,其中关键之处是君子之道昭然于天下,小人的思维与逻辑,君子却不懂。 座次决定成败 水泊梁山历经王伦、晁盖、宋江三届头领,领导层排过四次座位。每次领导层的人事安排,与梁山事业兴衰紧密相关。 王伦是集团的创始人。此人容不得贤才,他老兄安排领导层的座次只有一个原则:论资历。我先上山我为尊,其后按杜迁、宋万、林冲、朱贵排下来。 晁盖等劫了生辰纲,上山诱使林冲火并王伦,梁山领导班子第二次改组。林冲以大局为重,推举晁盖为山寨之王,第二位军师吴用,公孙胜居第三,林冲坐了第四位,以下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这次班子的调整也有个原则:论名望、讲本事,资历和工龄不起决定作用。 第三次领导班子的调整最复杂。晁盖带人劫了江州法场,救下宋江、戴宗。宋江这位老兄心眼就是多,为多筹些上山的本钱,提出要带人去打无为军,他一路收买人心,招降纳叛。一干人等再聚梁山时,新老头领已增至四十人。 四十人的座次如何安排就有学问了。先是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四位常委坐定,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氏三兄弟、杜迁、宋万、朱贵、白胜九人,保持山寨原有格局;右边带全是宋江的人,只好论年甲次序: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等二十七人。 宋江为此次座次安排定的基调:休分功劳高下(这一句话别出心裁,使山泊无旧无新,无不仰其鼻息)。梁山泊一干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让九人显得势单力薄),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二十七人显得人多势众),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宋江这几句“得体”的话,定下了山寨排座次的新原则:对梁山上的老人用老办法不变,对新人暂时看年龄、资历。但今后不管老人新人,都要论贡献大小排位次了。 三轮座次安排,王伦的规则是只论工龄最片面;第二轮是论本领及声望,适当考虑资历及年龄,有进步;宋江的这轮改革是暂不议当下矛盾和历史旧账,团结起来向前看,给老团队面子,给新团队希望。 轻松化解了矛盾,从此山寨事业更加兴旺,头领膨胀到一百零八位。 此时宋江就开始昏了,弄了个天降石碣排座次。关胜凭什么排在林冲之前?花荣凭什么盖过柴进? 说不清,看不懂,弟兄们又为是否招安有分歧,山寨战略出了问题。 梁山集团开始步入衰落。 得饶人处且饶人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活得最洒脱的当属曹操。此人文武兼备,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对酒当歌,慨当以慷。山不厌高,海不厌为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欲夺天下,藏首匿尾,孙权称孤道寡、王顾左右,唯有曹操敢写诗直抒一统天下的胸臆。 当下流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敢气概,盖因环顾我等左右,能成事者莫不似草莽英雄般胆大快跑,身手敏捷,长于捕捉机遇。而讲君子之道、面皮薄、心肠软者,虽亦有千种策划、万种点子,关键时刻总是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果真所有的机遇都是抢来的吗? 万事万理,一事一招,条条大道通罗马。有时,不那么急,缓一缓,放一放,可能机会更多。 还说那个胆大霸气的曹操。当年袁绍虎踞冀、青、幽、并四州,带甲七十万,而曹操起兵七万,以一当十,火烧敌粮,使敌自乱,取得官渡之战大捷。 这正是曹操人生最得意之时。 袁绍败逃黄河之北,其手下猛将张合阝率重兵投奔曹操。 曹操引得胜之军,陈列河上。用十面埋伏之计于苍亭,再胜袁绍。将是越打越勇,兵是越打越多。 此时,曹操本可乘胜再战,况且对手袁绍自官渡之败,一病缠身,呕身而死。袁家兵虽仍有四州地盘,带甲数十万,但实力大减,况袁绍两子袁尚、袁谭不和,曹操如乘胜而击,赢面居多。 曹操果然打弱敌袁谭很是顺手,捎带着把前来帮忙的袁尚也打得落花流水。曹操追敌动作迅速,直打得敌军退到邺县。 而最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曹军,此刻却兵回许都,准备打南方的刘表。 该出手时却不出手,因为曹操判断,袁谭、袁尚在大敌当前,便团结对外,而外敌一去,必会分裂内讧。 袁家兄弟果然相互打了起来。于是曹操先收拾了袁谭,后又追打袁尚。袁尚远投辽西沙漠,又投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砍下袁尚的头献给曹操。 曹操破袁的缓兵之计,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刘备称汉中王,曹操亦是联吴借刀杀关羽,使孙刘两家相互争斗,大伤国力。 借刀杀人、缓兵之计、戒急用忍等等,曹操的妙算,不仅仅是智慧,也是一种胸怀气量,要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风度。 成就天下霸业如此,日常处世亦如此。 大戏里的小人物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把《水浒传》看作一台大戏,宋江等一百零八将是大人物,唐牛儿是小人物。宋江怒杀阎婆惜,是《水浒传》里的大戏,大戏里有主角、配角,又有像唐牛儿这等串戏的角儿。 阎婆惜被宋江包作“二奶”,又在“外宅”偷人养汉,原本不干唐牛儿的事。唐牛儿知道这些,也没打算告发。但唐牛儿这一晚赌钱输了,就想着到宋江处胡乱去寻几贯钱,弄两碗酒吃。 唐牛儿寻到阎婆惜门前,正逢宋江与婆惜闹气。唐牛儿想把宋江骗出来讨钱混酒,阎婆何等聪明,一掌将唐牛儿打出门去。 是夜,宋江杀阎婆惜,被阎婆抓住县衙,又被唐牛儿碰上。唐牛儿见是阎婆扭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鸟气来,钻将过来,喝道:“老贼虫,做甚么结扭住押司?”婆子道:“唐二,你不要来打夺人去,要你偿命也!”唐牛儿又大怒,哪里听她说,把婆子手一拆,拆开了,不问事由,叉开五指,去阎婆脸上只是一掌,打个满天星。那婆子昏撒了,只得放手,宋江得脱,往闹里一直走了。 此后的故事便耐人寻味了。那婆子见宋江跑了,便一把抓住唐牛儿,呼喊县衙的公务员抓杀人犯。而这些公务员,只碍宋押司面皮,不肯动手,拿唐牛儿,须不耽搁,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拿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到郓城县衙。正是: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那知县却和宋江最好,有心开脱他,只把唐牛儿再三推问。左右两边狼虎一般公人,把唐牛儿一索捆翻了,打了个三五十棍,且叫取一面枷来钉了,禁在牢里。 结果是宋江跑了,县里只开了个通缉令,而把唐牛儿问成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 看戏看门道,读书读人生。宋江包养阎婆惜,与唐牛儿何干?人家官人的事,你一个小百姓掺和什么?但唐牛儿不仅掺和进去了,还落了个牢狱之灾,被棒打,被枷钉,被脊杖,被刺配充军。 唐牛儿的悲剧在于“帮闲”,自己赌钱输了,就想去傍款讨钱混酒。平日里也是屁颠屁颠儿跟在宋押司后面跑腿讨赏,可能还会像今天的某些“帮闲”之士一样,跟人吹“与宋押司是哥们儿”,显摆自己路子野。 君不见被人称作“及时雨”的宋江,此后无论如何发迹,从没想到郓城县当年有个唐牛儿为自己吃了官司,去解救唐牛儿。肉食者爱忘事,小人物总会忘记这一点。 小人物爱瞎拈花惹掺和,不是记吃不记打,忘性大,而是为利为名所惑,总想掺和掺和讨些便宜,再就是掺和时感觉挺好,觉得自己也像个大人物一样,风光引人羡慕。 麻烦多半是自找的。 身在事中心超外 人的一生常会遇到左右为难的困境。比如两强之间你站在哪一边?奋不顾身地站在某一边,还是不偏不倚地中立,抑或还有更智慧的选择。 《水浒传》里的何九叔就面临过这样的难处。 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情,王婆诵读用砒霜毒死武大。可怜武大真的七窍流血,一命呜呼。王婆才想一件重要:“只有一件事最要紧,地方上团头何九叔,他是个精细的人,只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 西门庆果然有钱有势,哪把个团头放在眼里:“这个不妨,我自吩咐他便了,他不肯违我的言语。” 于是,西门庆叫过何九叔,吃了通酒,从袖子里摸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说:“九叔休嫌轻微,明日别有酬谢。”那何九叔自来惧怕西门庆是个把持官府的刁徒,只得受了。 何九叔知道此事蹊跷,来到武大家,上下看了潘金莲的模样,便知西门庆这十两银子的来历。他看着武大尸首,用五轮八宝犯着两点神水眼,定睛看时,何九叔大叫一声,望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但见他,指甲青,唇口紫,面皮黄,眼无光,四肢不举。众人见他跌倒在地,忙扶将起来,喷水激面,他才渐渐地运转,有些苏醒。 两人用门板抬九叔回家去,九叔才对老婆道:“武大定是中毒身死,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没人做主,得罪了西门庆。可武大有个兄弟武都头,倘或早晚归来,此事定然要发。” 原来,何九叔使的是条诈死之计。夫妻俩商议,待送丧火化之时,趁人不备拣两块毒黑的骨头,和着这十两银子,便是个证据。 此后武松回来,果然不信武大就这么死了,寻问到何九叔,保九叔将证据呈上。武松有人证物证去县里告奸夫淫妇,知县县吏果然与西门庆有首尾,收了贿赂,不准所告。 武松英雄无奈,只好以身试法,斗杀西门庆,杀嫂祭兄。 西门庆是豪强,武松是英雄,何九叔是个不愿意惹事的小人物。小人物夹在大人物的是非当中,自然要秉持正义,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但何九叔真是精细之人,不似唐牛儿傻乎乎地冲到宋江杀阎婆惜的官司里自身难保,又不是毫无原则地向恶势力妥协。何九叔精明全身之策,其实不然,就是不为西门庆的银两所动,也不为“明日别谢”所惑,不以傍上大款为荣,视是非之利如火中粟。唐牛儿与何九叔一愚一智,耐人寻味。 忠义两难 朋友看到憨佗评水浒,也把这百多回的厚书看了几遍,越看越不明白:这宋江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忠义之士还是强盗匪徒? 上梁山之前,宋江有几个绰号:因其“黑面身矮”,人称“黑宋江”、“孝义黑三郎”,这不是他过人之处;另有“及时雨”一绰号,就了不得了。 此时的宋江急公好义,济因扶危,但凡有人来投奔他,无有不纳,且终日作陪,并无厌倦;若要离开,尽力资助,端的是视金如土,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所以,在山东、河北,人都称他“及时雨”。一听说这名头,江湖上多少英雄好汉纳头便拜。 晁盖等劫生辰纲东窗事发,宋江又为义气舍身报信,救了晁盖等一群好汉。事后,刘唐下山送来黄金百两,宋江推却不过,也只是百里取一。 宋江的义气还表现在他在创业期间,真心网罗各路人才,遇到一个本事大的好汉,便拿出梁山寨上第一把交椅相让。不管其中有多少真心,其为梁山发展的大度和敬业,着实感动过不少人。宋江俘获混世魔王樊瑞的两个副将,照样以礼相待,两人很感动,说:“如果你放我们一人回去,一人留下做人质,我们一定劝说樊瑞归顺。”宋江更加干脆:“干吧放你们一人回去?两人一块回去,我在此专候佳音。”两人感叹道:“宋大哥真乃大丈夫!” 可是,宋江这个对朋友讲义气的人,后来,为啥又做出架空晁盖、毒死李逵等不义之事呢?原来,宋江本是个小吏,没多大理想,在江湖上混个好名声就很满足。后来上山为匪,反叛朝廷,却又掌有副寨主的大权,还救过寨主的命,权大恩
本文档为【特别关注 憨陀作品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21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6KB
软件:Word
页数:49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2-05-17
浏览量: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