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举报
开通vip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专题演讲 1 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 能源消费格局短期内仍以煤炭消费为主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本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重要变化和挑战。煤炭一直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及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0%,远高于国际能源25%的消费水平。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2.4亿吨,同比增长8.9%;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0亿元,同比增长23.3%;煤炭出口量完成1903万吨,同比下降15%,出口金...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专题演讲 1 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 能源消费格局短期内仍以煤炭消费为主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本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重要变化和挑战。煤炭一直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及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0%,远高于国际能源25%的消费水平。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2.4亿吨,同比增长8.9%;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0亿元,同比增长23.3%;煤炭出口量完成1903万吨,同比下降15%,出口金额为23亿美元,下降5.2%;煤炭进口量完成16478万吨,同比增长30.9%,进口金额169亿美元,增长60.1%。[1] 初步核算,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2009年增长5.9%。煤炭消费量增长5.3%。用煤行业的增长速度均超过煤炭行业,来自下游的强劲需求使得煤炭供需缺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十五"是我国煤炭工业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2005年煤炭产量已经超过20亿吨。2010年煤炭产量超过30亿吨,由煤炭供应偏紧转向供需基本平衡。"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转入比较平稳的发展势头,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 图1-1全国煤炭产量走势图 Fig.1-1The diagram of the coal production of China 1.1.2我国露天采煤量比重将有较大提高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现代开采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使在条件适宜地区露天开采成本大幅度下降,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获得显著经济效益。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露天煤矿产量占全国煤矿产量比重逐渐增加,由2002年的4%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9%左右。此外,根据《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全国将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在这种大的宏观经济和能源供需背景下,我国煤炭露天开采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2研究意义 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格局, 在我国将长期存在, 合理开发煤炭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实现煤炭资源合理持续健康发展, 就开采技术而言, 首先要实现煤炭工业开采技术的现代化, 一方面要科学利用煤炭资源, 降低资源耗竭速度, 延长资源服务年限, 做到相对可持续;另一方面煤炭生产要向集约、高效、洁净、环保方向发展, 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具有安全、高效、易复垦、回采率高、成本低,便于采用数字信息技术等特点,世界各产煤大国无一不优先发展露天开采。世界主要产煤国如加拿大露采产量比重为88%、德国78%、美国61. 5%、俄罗斯56%。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相对较差, 煤层埋藏深,从而造成中国煤炭开采主要以井工开采为主, 露天开采产量仅为9%左右。经济发达国家露天开采成本比井工低75%-83%,生产效率比井工高7-9倍。我国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相比,吨煤投资比井工低20%-30%,建设工期短1/4-1/3,生产成本低15%-30%,生产效率高1倍以上,煤炭回收率达95%,百万吨死亡率为国有井工矿1/30。如果我国露天采煤比重由目前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也会相应提高,在未来可节约可采储量数百亿吨。由此可见,从开采技术方式入手,提高露天采煤产量在总产量中的比重,是实现煤炭资源有序合理开发,提高煤炭资源安全保障程度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2] 但是,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经济效益较低,技术工艺与装备水平、设备制造水平相对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大型成套装备国产化程度低、进程较慢等问题。所以,发展我国大型现代化露天开采技术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思路 本文采取下列方法进行论文的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研究工作。1)文献法,即搜集、鉴别、整理有关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文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国内外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并从中收集所需材料。2)定性定量分析法,对搜集到的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露天煤矿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3)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的运用。 2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回顾与发展现状 2.1世界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及特点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煤炭工业现阶段发展特点是,依据本国煤田赋存条件超前发展露天采煤,世界露天采煤量占总采煤量的比重不断增加,1952年为23.4%,1981年为40.1%,1988年为50.2%,2000年约65%。开采条件好的国家露天开采比重均超过50%。加拿大88. 0% 、德国78.3%、印度73.8%、澳大利亚70.0%、印尼70.0%、美国61.5%、俄罗斯56.1% 、南非52.9% 、波兰33.3%、英国23.6%、日本11.6%。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露天采煤工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及印度。[3] 2.1.1设备大型化、开采集约化 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电铲斗容已达76.5m3,与之相匹配的卡车载重量达363t。俄罗斯单斗-铁道间断开采工艺,电铲斗容达12—16m3,电机车牵引重量360—480t,使单斗-铁道露天矿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集约化开采主要特征:露天矿数目减少,单个露天矿生产能力增大,开采强度加大。如德国莱茵矿区,1950 年代有23个露天矿,1990年代减为4个,目前减少到3个,产量则保持在1亿t左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已建成年产量达50—60Mt/a露天煤矿,年产量20Mt/a以上的露天煤矿则遍及美、俄、澳、波、捷、印等国。[4] 2.1.2开采工艺合并简化、作业连续化 美国利用其特殊的煤田地质赋存条件和简化工艺的原则,发展了无运输拉斗铲倒堆工艺,甚至一个大型露天煤矿就一台巨型拉斗铲进行倒堆剥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艺方式。俄罗斯在开发西伯利亚地区露天煤田时,也充分利用了这一原则,无论是近水平煤层,还是倾斜煤层拉沟露煤都巧妙地利用拉斗铲剥离倒堆。德国形成了典型轮斗铲连续开采工艺。目前轮斗铲生产能力达30×104 m3 /d,形成了特大型露天煤矿。1960年代印度褐煤露天矿首先进行了高切割力轮斗铲采掘砂岩和硬褐煤试验,结合本国煤田地质赋存条件开展了技术攻关,相继完成了高切割力轮斗铲、耐磨斗齿研制和松动爆破、爆破块度控制等技术难题的攻关工作。目前,高切割力轮斗铲开采工艺在印度褐煤露天矿得到广泛应用。197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始在单斗-卡车剥离间断开采工艺中加入了移动破碎机,目前移动破碎站生产能力可达6000—8000t/h。[5] 2.1.3开采技术综合化、高效化 随着露天煤矿开采高度集约化,露天煤矿开采范围趋于扩大,开采深度增加,境界内煤田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单一开采工艺方式往往不能与之相适应,开采成本高,效率低。近十年来,多种开采工艺应用同一露天煤矿已成为特大型和大型露天煤矿开采的一种新的工艺技术组织模式。美国、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在大型和特大型露天矿开发中均成功的运用了这一模式。在同一露天矿不同部位,依据煤田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开采工艺, 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1.4注重科技攻关 露天采煤发达的国家,在露天开采科研与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理论方面已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保证了开发建设露天矿工艺系统简单、高效、投入少、效益好。如俄罗斯埃基巴斯图兹露天矿区发展顺利的重要原因是开发前进行了十余年大量研究工作;德国莱茵矿区、印度辛劳利矿区也是经过多年科技攻关才开发成功的。 2.1.5实施开采-复垦一体化,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无废料开采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实施开采-复垦一体化工艺技术,边开采边复垦。并在复垦土地修复、矿山生态重建、高边坡控制与滑坡防治、煤炭自燃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 2.1.6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建设管理矿山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智能性监控管理系统已应用于露天矿山,GPS数据收集定位系统,数字矿床模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可视监控系统,宽带高速双向通信系统等技术,已成为露天矿山生产监控与管理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6] 2.2我国露天煤矿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储量中适合露天开采的储量有641亿t,按经济剥采比褐煤4.0、烟煤6.0计算, 露天可采的经济储量约460亿t,主要分布在内蒙、云南、山西、新疆4大地区。其中内蒙250亿t;云南100亿t;山西70亿t; 新疆30亿t(其他地区10亿t)。储量勘探程度较高,均为精、详查储量,分布地区处在煤炭工业建设重点西移的战略规划区,可供特大型、大型露天矿区开发。可见煤炭资源并不是制约我国露天采煤发展的因素。我国露天采煤发展几经曲折,产量比重始终停留在3%-4%。近年来,露天煤矿产量占全国煤矿产量比重逐渐增加,由2002年的4%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9%左右。[7] 2.2.1我国露天煤矿发展历程 20世纪50—60年代提出了优先发展露天采煤方针,在苏联的援建下,兴建了海州、抚顺、新丘等第一批露天煤矿,全国露天煤矿年产能为2000余万吨。这一阶段的露天开采工艺,以单斗—铁道工艺为主。较大型露天矿采用3—4m3单斗电铲,向标准轨( 1435mm)列车装车;小型露天矿则多采用1m3电铲装载窄轨(900mm以下)矿车,只有个别矿山采用卡车运输。准轨机车粘着质量为80—150t,自翻车载重50—60t。显示了露天采煤良好经济效益和优越性,可惜限于地质勘探落后,未能持续发展,反而出现了停滞。 1960年代建设了哈密、岭北、扎赉诺尔、平庄、义马等露天煤矿,形成第二个露天煤矿建设高潮,这批露天煤矿几乎都受到大跃进的影响,推行“三边”政策,地质不清,盲目开工;简易投产,设备不足;设计采用了不现实指标,生产剥采比增大,以致于后来把认识上错误诿于露天开采本身,1970年代几乎没有上露天煤矿。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决定开发五大露天煤矿,即安太堡、黑岱沟、霍林河、伊敏河、元宝山露天矿。其设计总生产能力为52Mt/a。自80年代至90年代,五大露天已经先后建成移交生产。这一阶段,露天开采工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卡车运输逐渐取代铁道运输,随着新建矿山产量规模的逐年提高,此比例继续扩大,目前卡车运输已占统治地位。在这一阶段,开采设备规格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发展了连续开采工艺与半连续开采工艺。在小龙潭和黑岱沟露天矿,采用了轮斗铲采掘—胶带运输—排土机排土的全连续剥离工艺。在霍林河、抚顺西露天矿等采用了单斗铲采掘—卡车—坑内破碎机—胶带运输的采煤工艺。[8] 进入21世纪后煤炭资源安全性、高产高效采煤技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电力用煤市场和煤炭多元化开发经营体制为露天采煤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目前,正在建设和规划设计的特大型和大型露天煤矿有20余座,预计2015到5—7亿t。 2.2.2我国露天煤炭开采技术现状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一是露天煤矿产量占全国煤矿产量比重逐渐增加。二是露天煤矿开采特点正在向高度集中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开采工艺正在向多样化、综合化和半连续化方向发展。露天煤矿开采工艺由以单斗—铁道运输为主导向以单斗—卡车运输为主导的开采工艺发展,尤其是连续开采工艺和半连续开采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吊斗铲倒堆开采工艺受到重视并开始实施。三是露天煤矿开采装备正在向大型化、系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四是露天煤矿边坡稳定与安全技术也从初始阶段的认识不足、认识不清到越来越受到重视,边坡稳定技术与手段越来越成熟、先进、有效,保障了露天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我国煤炭露天开采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安家岭、黑岱沟、霍林河等一批露天煤矿改扩建中引进了更大型的采矿装备,引进了更先进的工艺与技术,产量大幅增加,从1000万吨/年向2000万吨/年以上发展。如安太堡、安家岭矿引进55立方米单斗、290吨卡车;黑岱沟矿引进巨型吊斗铲,辅以先进的深孔抛掷爆破技术,倒堆剥离,将原煤生产能力由1200万吨/年提高到2000万吨/年以上。目前,新建项目通过采用先进的开采工艺,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如胜利一号露天矿采用吊斗铲倒堆与移动破碎站半连续工艺,设计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哈尔乌素露天矿采用吊斗铲倒堆,56立方米单斗挖掘机配360吨级以上卡车进行剥离,设计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白音华露天矿采用单斗-卡车-带式输送机的半连续工艺,设计生产能力1500万吨/年。 3 露天采煤技术的问题与不足 3.1我国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缓慢 同国外露天煤矿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相比,我国的露天煤矿发展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我国适宜于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地理位置不佳,离煤炭消费重心较远,综合开发条件较好的很少,大部分煤田埋藏较深,基建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量大,剥采比大。我国机械制造水平低,过去已有的技术设备无法适应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煤炭部提出了“优先发展露天开采”的方针,规划建设霍林河、伊敏河、平朔、准格尔、元宝山等5大露天,把露天开采作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煤炭工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可是,由于我国煤炭工业建设长期以井工开采为主,露天开采在煤炭工业中没有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国可以划归露天开采储量中,煤化程度普遍较低,最高为气煤,最多是褐煤。  我国露天采煤发展缓慢还有一个原因是露天煤矿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为主。这些地区多属于煤炭输出区,自身对煤炭的消费量不大,加上向外运输条件较差,使得大规模露天开采受到制约。这些地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考虑到大规模露天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后,一是恢复起来比较难,二是植被破坏后造成沙尘增加,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另外,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而大规模露天采煤前期投入较高,地方无力承担,这也是煤炭露天开采比重一直较低一个原因。  3.2露天煤炭开采新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一方面,由于我国露天矿具有各不相同的内、外部复杂条件,其各项重大技术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设计决策能为露天矿带来上千万元甚至以亿元计的经济效益,而错误的决策会造成惊人的损失。长期以来,露天煤炭开采设计缺乏创新,沿用前人,一些煤炭开采技术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如:绝大多数露天煤矿为近水平煤层埋藏、分区开采、汽车端帮环线开拓运输系统压帮内排、端帮边坡设计采用静态分析,造成端帮边坡角偏小、端帮压煤、运输成本高(汽车运输成本占直接生产成本的2/3左右)等问题。 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技术开发研究,未来的露天煤炭开采技术——数字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无人化技术研究投入不够。矿业界迄今尚未能达到实现开采系统完全自动化、无人化操作的目标。如获成功, 这将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大大提高作业安全水平。我国尚没有对煤炭开采作业的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深入研究。 3.3露天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 世界各采煤国家都将优先发展露天采煤作为增加煤产量的主要途径,只要有条件,尽量实现集中开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但是露天采煤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已严重影响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持续发展。以往传统的地质、采矿,管理学科没有或很少将矿山环境勘查、评价、预测、管理、立法、执法与露天煤矿勘查、露天煤矿建设、设计、生产、闭坑有机地贯穿始终结合起来。如露天采矿学就追求剥离最少,采煤最多,只要不滑坡,边坡越陡越好,很少考虑地面变形或闭坑后灾害,很少以综合的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为本学科研究追求的出发点。露天采煤形成的凹坑,由于地质构造、边坡岩体、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等原因诱发滑坡、塌陷、水土流失、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又引起地面变形而危及周边地区的工业企业和居民建筑的安全。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又破坏了原来的生态地质环境。[9]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复杂、多样、特殊、敏感,由于特定历史因素影响对矿业城市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非常巨大。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根本上说是人类采矿工程活动使环境发生变化或恶化。这就需要决策者、管理者、生产者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开发科学、先进、环保的煤炭开采技术,从事露天煤矿开采,主动地、积极地利用开采工程改善、美化周边环境,变有害为无害,变不利为有利,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见,发展露天煤炭开采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4 露天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露天煤炭开采技术是露天采煤科技发展的主题, 露天采煤工艺是发展露天采煤技术的最活跃的因素, 露天采煤工艺和技术的创新, 则是露天矿安全及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大型、新技术、综合工艺、集约化生产、绿色环保开采、数字智能化管理是未来露天采煤工艺和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 4.1设备大型化、开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 坚持对优势煤炭资源实行集中化开采, 发挥大规模生产的优势, 提高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实行大集团经营战略, 实现高度集约化经营。由大型企业集团占有煤炭生产、销售份额, 是煤炭集约化开发一个重要趋势, 露天开采可实现优势资源的集约化开采,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益。生产大型设备、高实用型设备,采用连续、简化、综合开采工艺后, 适应大型露天煤矿开采需要,满足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生产要求,提高露天采煤经济合理剥采比,降低煤炭开采成本,提高产量与经济效益。[10] 4.2基于传统开采模式上的创新 随着与露天煤炭开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基于传统开采模式的创新是大势所趋。这种技术与矿山生产协调有序发展,将会越来越多的吸纳其他科研成果和技术手段,促使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兴科技成果与技术手段。如:1)露天煤矿端帮靠帮开采技术。端帮靠帮开采是通过提高露天煤矿端帮边坡角,增加煤炭资源回收、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开采经济效果。2)露天煤矿时效边坡分析与二次设计技术,以往露天煤矿边坡采用静态、均一、永久性设计,端帮边坡角缓;端帮设置运输通道,边坡进一步变缓,造成端帮压煤,并且多占用土地。露天煤矿边坡易滑区煤炭资源回收困难。采用若干采矿措施,实现露天煤矿边坡动态分析与设计。易滑区煤炭回收技术采用“短工作线、高强度推进、快速回填” 技术,实现易滑区煤炭资源的安全回采。3)露天煤矿开拓运输系统设置技术,在露天煤矿工作帮的推进过程中,对采场下部水平两侧端帮含煤台阶按边坡稳定条件采靠界;下部水平内排土通路通过横跨采空区的中间桥连接。[11] 4.3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复杂、多样、特殊、敏感,由于特定历史因素影响对矿业城市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非常巨大。我国露天开采年均破坏土地约3.3万亩。今后,露天开采引起的年破坏土地面积将以8%—9%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露天开采破坏土地面积将达228.9万亩。针对高耗高破环的开采状况,露天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是未来露天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矿山环境保护方面,如复垦造田、三废处理、滑坡防治等,需要许多新的技术来解决。合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研究包括:压帮内排,露天煤矿边坡研究,采矿与生态重建一体化,基于采场空间充填的运输系统,褐煤提质技术,选采技术,国产化电动轮自卸卡车研制,节能减排技术。 矿区生态环境重建应在开采之前预测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非采矿出现问题后才采取后患治理措施;要在生产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要成为高水平、可持续系统,追求整体协调、共生协调和发展协调;要进行区域综合规划、评价、整治和管理;改变人们“煤炭开发只会破坏生态环境”的陈旧观念。因此,这种趋势是主动的、和谐的、高效的、科学的、辩证的。 4.4露天煤炭开采数字化、自动化 如今,已有多种新技术可以供应并且可以用于露天开采, 其中不仅有先进的数字计算技术设备,而且还有精密可靠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高速高频双向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平面显示器等等。同时,这些新技术乃是目前正在开发的各种矿山控制系统的基础。 矿山数字化是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矿山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数据基础。数字矿山建设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化解高危行业风险的根本途径。数字矿山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基础上的,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和效益等各种因素,使企业实现整体协调优化,在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其整体效益、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数字矿山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矿山的综合自动化。 建立全自动化露天矿需要有以下技术:1)数据收集系统: 可提供关于所有各台矿山设备以及生产设施的位置与状况的精确实时信息。2)数字矿体模型: 一方面可与矿山设备相互联结并且可控制其动态,另一方面可与计算机辅助矿山计划系统相互联结。3)可视标志监控系统: 一方面可收集可靠的设备作业数据,另一方面可进行机况诊断。4)宽带高速双向通信系统: 可便于快速传输大量数据。这些技术的可用性包括硬件和软件二个方面: 1) 硬件应当十分坚固, 能够经受得起矿山开采的恶劣环境; 2) 软件应当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具体现场条件下发挥其应有效能。智能型监督管理系统的开发,这种系统应能对露天开采作业循环每个环节的工作状况进行协调和控制。在这种全自动化露天矿,凡是需要的人,都随时可以得到有关的实时数据和信息,生产任务和进度计划均由计算机编制,整个开采生产过程将自动进行,完全不用或者只需很少的设备操作员。[12] 参考文献 [1]中国煤炭工业网.http://www.chinacoal.gov.cn/ [2]王庆一.中国煤炭工业演变及前景[J].中国煤炭,2001 [3]张幼蒂.现代露天开采技术国际发展与我国露天采煤前景[J].露天采矿技术,2005 [4]张幼蒂、才庆祥等.世界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特点及我国露天采煤科研规划建议[J].中国煤炭, 1996 [5]贺佑国,王瑞武,等.国外天煤矿的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1998 [6]王运敏.冶金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战略[J].金属矿山,2006 [7]王建国,我国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现代化露天开采技术[J].采矿技术,2006 [8]贺佑国,王端武,白占平.国内外露天煤矿的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1998 [9]孙立勤.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煤炭技术,2007 [10]路占元,董向忠,蒯本秋,魏训涛.我国露天煤矿技术发展方向[J].煤炭技术 2007 [11]才庆祥.大型露天煤矿开采新技术与应用研究[Z].北京,2010 [12] T.S.戈洛辛斯基;冀湘;阚世喆.美国露天开采技术发展形势[J].国外金属矿山,2000 致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论文终于完稿,这可以说是对我大学学习最好的检验与总结。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涯就结束了。在大学的时光里,我学了不少学习和生活上的知识,培养了思考能力。 在这里,我特别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教了我许多东西。这次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修改,老师都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使我能顺利的写完这篇论文。 最后,我要真诚的感谢系各位老师教授我各学科的知识,感谢我的母校,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1]中国煤炭工业网 http://www.chinacoal.gov.cn/ [2] 王庆一.中国煤炭工业演变及前景[J].中国煤炭,2001 [3] 张幼蒂.现代露天开采技术国际发展与我国露天采煤前景[J].露天采矿技术,2005 [4] 张幼蒂、才庆祥等.世界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特点及我国露天采煤科研规划建议[J].中国煤炭, 1996 [5] 贺佑国,王瑞武,等.国外天煤矿的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1998 [6] 王运敏.冶金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科技发展战略[J].金属矿山,2006 [7] 王建国,我国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现代化露天开采技术[J].采矿技术,2006 [8] 贺佑国,王端武,白占平.国内外露天煤矿的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1998 [9] 孙立勤.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煤炭技术,2007 [10] � HYPERLINK "javascript:authorHref('作者','路占元',8,1,'作者代码|单位-机构-学位授予单位-作者机构-作者单位')" �路占元�,� HYPERLINK "javascript:authorHref('作者','董向忠',8,1,'作者代码|单位-机构-学位授予单位-作者机构-作者单位')" �董向忠�,� HYPERLINK "javascript:authorHref('作者','蒯本秋',8,1,'作者代码|单位-机构-学位授予单位-作者机构-作者单位')" �蒯本秋�,� HYPERLINK "javascript:authorHref('作者','魏训涛',8,1,'作者代码|单位-机构-学位授予单位-作者机构-作者单位')" �魏训涛�.我国露天煤矿技术发展方向[J].煤炭技术 2007 [11] 才庆祥.大型露天煤矿开采新技术与应用研究[Z].北京,2010 [12] � HYPERLINK "javascript:authorHref('作者','T.S.戈洛辛斯基',15,1,'作者代码|单位-机构-学位授予单位-作者机构-作者单位')" �T.S.戈洛辛斯基�;� HYPERLINK "javascript:authorHref('作者','冀湘',15,1,'作者代码|单位-机构-学位授予单位-作者机构-作者单位')" �冀湘�;� HYPERLINK "javascript:authorHref('作者','阚世喆',15,1,'作者代码|单位-机构-学位授予单位-作者机构-作者单位')" �阚世喆�.美国露天开采技术发展形势[J].国外金属矿山,2000 2 1
本文档为【露天煤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239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7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21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