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春报陈丹青专访1

青春报陈丹青专访1

举报
开通vip

青春报陈丹青专访1 报头题字: 顾问任一农展江 指导老师刘津 主编梁嘉琳 社长耿倩倩 本版责编 /美编梁嘉琳 博客 http://qingchunbao.blog.sohu.com 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2007年 12.月 8日 总第 46期 与陈丹青先生交流——— “我们要的是活路,不是死路” □记者梁嘉琳 蒋梦恬 丹青先生素描像 特约绘图 郑彻 5月 9日夜,本报记者致电身在 上海的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就青年 人的生存状态与成长出路与之交流 近两个小时。在新生步入大学课堂之 时,将这没有最终...

青春报陈丹青专访1
报头题字: 顾问任一农展江 指导老师刘津 主编梁嘉琳 社长耿倩倩 本版责编 /美编梁嘉琳 博客 http://qingchunbao.blog.sohu.com 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2007年 12.月 8日 总第 46期 与陈丹青先生交流——— “我们要的是活路,不是死路” □记者梁嘉琳 蒋梦恬 丹青先生素描像 特约绘图 郑彻 5月 9日夜,本报记者致电身在 上海的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就青年 人的生存状态与成长出路与之交流 近两个小时。在新生步入大学课堂之 时,将这没有最终答案的采访部分刊 登如下,而最终的答案,仍需青春的 你我去探寻。 论两代青年映像——— “不甘平庸的青年至少 也要有十分之一吧” 青春报:《南方都市报》在今年“五四” 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社论《今天的青年需要属于自己 的集体信念》,说道:年轻人的反叛不 是问题,问题是这个时代根本没提供 什么牢靠的价值供他们反叛,供他们 反叛之后再回归,你们那代人呢? 陈丹青:并不一定要“五四”来了才想 到这个问题,我回国之后看到很多大 学生,都想到这个问题。人群中的大 多数人是平庸的,他们弄学位、弄饭 碗,然后做个小白领或者小公务员, 哪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这个不奇 怪。我比较沮丧的是,不甘平庸的青 年至少也要有十分之一的比例吧,十 分之一在大学生里是多少万啊。你们 这代人,没有我们这代人的政府给的 全方位的理想主义教育,也不可能像 “五四”青年一样获得世界范围内的 先进价值观,也没有“国家危亡、匹夫 有责”的精神,更没有古代“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长久稳定的价值 观。但这样的人格每一代都有的,这 样的有志青年、有为青年,应该是担 当将来的政治、社会、道德的重任。每 一代都要有人做这一种事情,这些人 是天生就要做这些事情的。 青春报:您的“天生”指的是? 陈丹青:所谓“天生”,就是有些人的 人格里,动物性特别强,浑浑噩噩,吃 吃喝喝;还有些人物质感特别强,会 挣钱,会消费,会享受;还有人精神性 特别强。这些人又有细分,有些人将 来去做政治领袖,有些人做军事领 袖,有些人做情报或者真的去牺牲, 有些人去做文化领域的,总之他们是 国家栋梁,并不是经济或民生的东 西,而是真的要有政治或精神层面的 东西,一个国家没有这样一群人是不 可思议的。 论青年成长体制环境——— “民间自为力量被铲除了” 青春报:中国大陆民间社团的缓慢发 展,也为青年人参与 NGO(非政府 组织)造成诸多困难,使他们无法寻 得志同道合者投身社会运动,表达青 年人的声音。 陈丹青:我们那时候被一种非正常 的、阴谋的方式点燃了,让我们去造 反。现在不可能了,作为社会革命基 础的民间自为的力量被铲除了。所谓 自为就是不讲外力,你们几个人联合 起来就能做事情,现在都不可能了。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但是知识 又没有出口,不能变成行动,就算变 成行动,经常是负面的。 青春报:比如呢? 陈丹青:整个人口还没有文明到那个 地步,基本上还是一个前现代的社 会。这次圣火暴露出来的事情,最可 怕的是年轻人,他们是共和国最幸运 的一代,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共和国完 成的现代化转型,可是他们的人格和 思维竟然还留在前现代,这些“文革 式”的语言太可怕了,还不如十九世 纪。 青春报:在这个日益开放的年代,青 年人只要不反对体制,就能被允许不 在体制内生存,尽管获得不到主流话 语权的承认,但日子还可以过得不 错,您觉得呢? 陈丹青:这个空间对弄艺术的人比较 好,因为它知道弄艺术的范围很小, 对广大民众不会产生影响,它还能利 用你。比如 798这些当代艺术、前卫 艺术。因为它代表先进文化,得到西 方的呼应,文化部组织起来后就可以 塑造一个开明的形象。他们可以拿到 钱出国,可以代表中国艺术家谈判或 搞展览。对弄政治的、社会学的,环境 非常不好。现在真正有为的是律师这 一块,当然这些律师事务所绝大部分 也是半官方的。现在靠体制里有良 知、有勇气的人出来,做了一些事情, 这些事情很有限,一是它很难做成, 二是很难发生持续的影响,三是永远 是东一个个人西一个个人,没有成为 一个常态,很容易被扑灭。 论革新社会的路径——— “一定要走温和的、 渐进的、改良的路线” 青春报:你在外界的印象中,是一个 游离于体制内外的尖锐学者,现在你 是否还坚持扭转体制的决心? 陈丹青:我绝对不赞成革命,更不赞 成造反,但是良性改革过程中,关键 的关键还是要开放言路,走向法治。 放开言路之后,各种问题会充分暴露 出来,然后做个发病症状的大检查、 大登记,然后会出现一些良性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 慢慢形成一些措施,一步步改善。过 去 30 年解决国家不再穷的问题,现 在国家果然不穷了,但是医疗、教育、 住房等各种社会问题已经很急迫了。 青春报:你怎么看待中国历史上的革 命,怎么看待当代少数激进的青年 人? 陈丹青:一定要走温和的、渐进的、改 良的路线,千万不要做所谓“民运分 子”,不要走暴力革命的老路。当时有 当时的合理性,因为世界范围内有共 产主义运动,这种极端派是十分之一 里面的百分之一,他们喜欢做烈士, 只信仰极端的做法,而且都有自我暴 力倾向,每一代都有这样的人,“小林 昭”总会有的。但你不要用它的办法 改变它,否则就跟它是一样的。清末 就有一个很激烈的人,最后跳海死 了,秋瑾也是这样的人,很多都是女 的,他们通常是靠一个人的牺牲闹出 一声巨响唤醒大家,唤醒一段时间, 大家又忘了,又会有新的人来唤醒。 千万不要向林昭学习!烈士教育是很 可怕的教育,我们需要的是活路,不 是死路,哪怕你自己去死,也别叫别 人去死。一定要理性,一定要理性!一 定要有文化,有知识。我相信年轻人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学识,包括看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看社会。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在 救国,救国是一个很具体的事情。入 党、入团的人假如动机还比较纯正的 话,真的想为国家做点事情,那么目 前只有掌握行政权力。 论城乡青年与农村——— 农村孩子“有屈辱感 和寻找尊严的动力” 青春报:《南风窗》把目前大学生下基 层当村官比作“新上山下乡运动”,这 种同时得到主流话语权支持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是否是青年人点滴改变社会的又一 个出路? 陈丹青:这是一个老办法,不能说完 全没有用,但是基本上失效了。用强 制的方法不太可能了,像我们那一 届,100%的毕业生全部要到农村去。 它可能会出台一些政策,砸一点钱, 让一些人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去。但这 还是属于理想和道德范围的事情,绝 对不是靠灌输可以做到,不是靠行政 力量可以做到,需要一种文化的鼓 动。现在社会往都市化、市场化、物质 化走,谁要是鼓动,反而会被认为“反 对改革开放”。我们看这些个体的例 子,首先他们基本上都失败,第二他 们非常艰难,第三他非常畸形,得不 到社会的关注和奖励。 青春报:这和整个农村在改革后的剧 烈变化是否有关? 陈丹青:接受你们的人的整个心态, 都跟 30年前不一样了。30年前的农 民真的期望帮助,而且很善意地接待 你们,而且他们没有流动性。现在的 乡村已经被掏空了,他们不希望你们 来教他们,他想让你直接给他钱,他 们希望自己也出去。 国民革命以来两股政治力量都 消灭地主,消灭乡村势力,他们成功 了。乡村自为的、能够自我恢复的力 量和网络全部消失,这块肌肉已经坏 死了,绝对回不去了。我不认为现在 有乡村,那只是住着很多农民的区 域。乡村是五脏俱全的完整生态,以 宗法社会为最基础,还有保长、甲长 代表政府行使权力,让中央和县乡能 够良性互动。还有乡绅、地主、地方文 人、私塾、书院等社会组织和个人。现 在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在,但是只能 解决一些表面的东西,比如减轻赋税 啊,控制土地变卖啊。 还有一个人口的品质下降了,就 变成劳动力甚至闲散人口,农村很多 都是老弱妇孺,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 事情。不太可能留住能人了。因为他 们太实际了,都要吃饭嘛,农村里的 能人连工资都发布出来,基本生活条 件都不能保证,乡下没人看得起他, 他更不可能影响别人,组织农民做事 情,他们的权利和生活形态都在一个 无保障的情况下。 青春报: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城 市周围的农村由于受到城市文化的 渗透,这些农村青年相对于完全封闭 的农村青年,思想上会不会发生“化 学变化”? 陈丹青:这一代几千万的民工只能出 卖劳力了,基本上都完了。但我有一个 幻想,他们的子女已经渗入城市,虽然 入学有许多困难,但是他们已经有了 半城市半乡村的身份。他们之中会出 现一些人,会比父母受到更好的教育, 又不像完全在城里长大的,不会忘记 父母的代价,有屈辱感和寻找尊严的 动力。这个群体要过至少 10年、20年 才会显现出来。他们有些人会很残酷 地进入竞争系统,有些人会很良性地 进入自我成长的阶段。我相信他们做 事情能吃苦,会比现在北大、清华的小 书生更有坚韧的生命力,有一天他们 可能会进入政治层面。事实上,现在很 多省一级领导人,以及各个大学的骨 干都是当时下乡插队的知青,比如北 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 论青年的迷茫与方向——— 以读书自救 培养有品质的怀疑 青春报:对于社会上的主流话语,许 多年轻人一方面无视或者消极地抵 制,但另一方面又不足以更完善的体 系去取代它。 陈丹青:青年人非常需要政治教育和 道德教育,我们要关心政治,要有道 德理想,但是目前的政治教育是反政 治的,道德教育是反道德的。我只寄 希望于个体,对整体通常都不太抱希 望,但是我从来又不失望,因为总有 个体,种姓不会变的。一代代青年总 会出现有良知、有抱负的人,他们自 己去摸索。国家大势在国际上从来没 有这么好过,因为它的确有钱了,被 欺负,被侵蚀的历史过去,但是我们 自己的病就暴露出来了,这时候青年 人就显得很重要。 青春报:我们在迷茫的时候如何寻求 靠岸的地方? 陈丹青:你们这群人在今天这个空间 里面,会迷失,同时又很茫然、渴望、 愤怒。我们那时候所谓“激情年代”, 多少有一些盲目的东西。但是你们有 一条比我们好多了,有很多书可以 看。应该说你们的知识来源、知识结 构和知识空间比我们那一代强得太 多了。一个人的思想要有参考架构 的,很多大问题自古以来都有人在 想。比方从前有儒家、道家, (下转增刊第三版)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本文档为【青春报陈丹青专访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87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9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5-22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