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举报
开通vip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2年第 8卷第 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FAition)Vo1.8 No.4 2OO2 沙尘暴又J1西部发展昀危害及其治理 徐宣斌 ,彭珂珊 ,胡普辉2,刘延风2 (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 ...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2年第 8卷第 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FAition)Vo1.8 No.4 2OO2 沙尘暴又J1西部发展昀危害及其治理 徐宣斌 ,彭珂珊 ,胡普辉2,刘延风2 (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 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沙尘暴 日趋频繁的具体情 况,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因地制宜提 出五条对策:实行综合治理;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建立健全法规;增加投资力 度 ;提高思想认识。 关键词:沙尘暴;自然灾害;中国西部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2)04-0001—08 The Damage of Sandsto·rill to Development of W est China and Its Harnessin~Countermeasures XU Xuan—bin ,PENG K~shan ,HU Pu- ,LIU Yah—fe ( .Institute of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The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and Ministry ofWater Pte$olll'o83,Yangling 712100,China; 2.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vegetation and year-to-year increase of desertizafion in west China,this paper first analy~s the formation and dflll~ e of sandstorm.And then it proposes five countermeasures wl1ich inclu~ng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 sive mmediation,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sandstorm ,improving the laws and regu1ations,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and im— proving the ideology of pe0ple. Key words:sandstorm ;natural disaster;west China;harnessing 一 、概况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 ,是指强风把地表 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lkm 的天气现象。这是沙漠化的主要过程之一 ,也是一种灾害性 天气。公元 300年以来,我国已有 5次沙尘暴频发期,上一次 频发期是 1820---1890年。近半个世纪我 国西部沙尘暴的变 化特点是:20世纪 5O年代沙尘暴发生日数多,60年代发生日 数最少,7O年代略有增加,8O年代又处于逐渐减少的趋势 ,90 年代有明显增加,21世纪初则上升到一个新阶段,为百年之 罕见。2003---2001年我国西部连续出现 3O次沙尘暴天气,出 现之早,发生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大,为国内外少有。 根据国家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系统通过气象基本 观测站网和气象卫星观察获取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2001年 5月20日止,我国北方共出现 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 尘暴过程 41天,占总 日数的 51%。从我国北方看,平均每 2 天就有 1次明显的沙尘天气。2001年出现沙尘天气之早为 历史上罕见,2000年 12月 31日从北疆、内蒙东西部发生 ,在 2001年 1月 1日影响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北京出现扬沙、 浮尘天气。从区域分布看,2001年春沙尘暴主要发生在西北 地区,内蒙古中部受到 17次沙尘天气影响,扬沙 日数达到 20- 30天⋯。其中 2001年2月 28日一3月 6日,内蒙古 6天之内 遭受 3次沙尘暴侵袭,2月 28日,3月 2日--3日出现两次沙 尘天气,3月6日又出现扬尘天气 ,较前两次范围更大,沙尘 密度和沙尘暴区域也更大,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部风速在 17 — 28m/s,能见度只有 l(~-300m。由于全球气候增暖,地表 蒸发加大,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 调整,沙尘暴只会加剧 ,短期内难以减轻。 二、西部沙尘暴的成因 收稿日期:2002-05—1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G200001—86—05) 作者简介:徐宣斌(1971一),男,江苏东台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实验师,主要从事 自然灾害和土壤物理等研究。 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 8卷第 4期 中国西部属于全球四大沙尘暴区之一的中亚沙尘区,为 全球现代沙尘的高活动区之一_2 J。在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 这里一直是沙尘暴 的主要成灾地 区和“雨土”释放源地[3l。 近几十年来 ,由于人为破坏,宏观政策失误,造成沙尘暴灾害 频繁发生。沙尘暴形成原因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异常增温现象,厄尔 尼诺发生时 ,整个赤道太平洋的大气状况都会改变 ,挠乱了 正常状况,造成生态平衡破坏,并进一步影响其它地区,它的 发生使东亚冬季风势力变强。2000年和 2001年我国频发沙 尘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当年春季气候异常,表现为华北和西北 地区气温显著偏高,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幅度为近 5O年少见, 使土壤解冻时间比往年提早,加速了土壤水分蒸发,致使干 燥疏松的沙土极易大风扬起。去冬今春,冷空气活动频繁, 大风连续出现。在厄尔尼诺年,冬季东亚季风势力强,加上 温带气旋在灾区一带强烈发展 ,导致风力显著增大;在全球 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西北和华北气候也变暖,降水减少, 这促使沙尘暴发生频数增加。据统计,在全球气候变暖及我 国西部地区地表植被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 ,沙尘暴灾 害今后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二)干旱频发 历史上我国西部有大面积的森林 ,生态系统处于 良性循 环,然而由于人为因素影响,使生态系统受损,许多茂密的森 林遭到严重破坏,改变了当地小气候,多数冰川后退和变薄, 造成雪线上移,高山涵养水源能力不断下降 ,导致河水干涸, 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并使森林大面积死亡,加剧了干旱的 发生。从公元 206年到 1949年的 2000多年间,我国发生了 1 092次严重的大旱灾,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西部地区干 旱面积逐步扩大,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表 1)。1949---2001 年,西部干旱受灾面积 占播种面积的 33%,干旱在所有灾害 中发生的面积为各项 自然灾害之首,已成为危害工农业生产 的元 凶。 表 l 1960--2001年中国西部地区干旱灾害发展情况 年份 干旱主要情况 黄河中上游 1960—1962年连续三年大旱,是由于黄河流域汛期东亚纬向环流发展,经向环流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 脊线显著偏北,致使低纬度气流难以抵达黄河流域,使流域内普遍发生了中等以上的大旱。黄河中游地区从 3月24日一7月 17日 1960 干旱长达 l1O天,降水仅为 13mm,干土层深达 lm多,0.14万 hm2玉米全部旱死;干土抢墒下种的O.58万hm2水田也全部旱死,受旱 面积达432万hm2,其中减产 3—5成、5—8成和绝收的面积分别为 152万 hm2、80万hm2和59万hm2,因旱受灾人I:2 1184万人,减产 粮食为 222万 t。 西北地区干旱期从 1964年 l1月一1965年 4月的 171天内平均降水量只有26mm,冬小麦从出苗、越冬、返青至拔节、抽穗期,作物水 1965 分供需比仅为 14%;5月份正当小麦拔节、抽穗、扬花和套种作物播种 出苗的关键需水期,月降水量仅 9mm,水分供需比 1.5%一l1. 1%.6月冬小麦成熟期.降水量 15.8mm,水分供需比平均9.1%,严重的干旱造成小麦歉收,部分甚至绝收。 黄河流域受来 tl青藏高原干暖气流控制,并向东部运行中下沉增暖,空气干燥,而盛夏季节的台风,多在北太平洋洋面上徘徊打转, 1972 降水量偏少,从而形成黄河流域中上游大范围干旱,本年度全流域受旱面积437万hm2,其中减产3—5成、5—8成和绝收的面积分 别为227万 hm2、72.3万hm2、29 3万h ,受灾人 口1750万,减产粮食 229万 t。 黄河流域由于长时间的水汽来源不足而干旱少雨,形成大范围的干旱形势,该年是建国以来因旱粮食减产最多的一年,减产粮食 1980 333.7万 t,陕西从 1979年 9月——198O年 5月连续“双百日”大旱,毒 日炎炎,土地龟裂,塬区作物全部枯死,铜川 1979年秋至 1980 年 5月245天,降雨量只有 70mm,比同期多年平均少67%,小麦每 hm2单产仅为337.5kg,居历史最低。 1997年大旱,全国受灾面积3 351.4万 hm2,成灾面积2 0252r hm2,此次干旱大部分发生在西部地区,大部分地方降雨只有50mm,较常 年少3—8成,西北地区大部分降水量不足 10mm,持续干旱不仅影响大秋作物的产量,而且还严重影响秋播,北方冬麦区 1O月播种 1997 的,J·麦有 667万 fun 受灾,缺苟缺垄,少雨干旱使北方河川迳流量减少近 2o%,平原地区水位下降 0、5—2.5m,地下水储量减少 240 亿 ,大中型水库水量减少30%,由于高温少雨主要发生在沿黄各省区,黄河从2月7日一11月断流 13次,累计时间达 226天,断 流长度 为 740km。 全国遭受百年不遇的沙尘暴天气达 18次,不仅如此,伴随沙尘暴接踵而来则是严重的干旱,入夏以来,我国西部地 区降雨偏少,加 上高温大风天气频繁,致使土壤失墒严重,旱情急剧发展。持续发展的严重旱灾发生在北方粮食主产区,在春播种夏粮形成的关键 时期,给春耕生产和夏粮造成严重影响,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也给“三夏”造成严重威胁。6月上旬,我国北方受害面积2 8002r hm2, 2001 水田缺水面积 140万hm2,农业受旱面积是90年代以来同期最大值,也是 1949年以来仅次于 1978年同期次高值,由于干旱,水源不 足.造成城 乡人民生活用水紧张,有2 2602r农村人I:2和1 4502r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17个省份 364座县以上城镇缺水,日缺水量 1 305万 m3 ,影响人I:22 198万。其q-内蒙古在连续两年旱灾之后,又遭受数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全 区u6万h 农田无法下种, 3 107万 hm2草场未返青,400万hmz农作物、3 329万头(只)牲畜面临严重威胁。 (三)气候干燥多风 沙尘暴是沙化的产物,沙尘暴频发期均对应于干旱期 , 在公元 1060---1270年、1640--1720年、1810--1920年三段干旱 期,同期也是沙尘暴高发期,近几年来我 国西部冬季温差增 大,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频发 ,为沙化土地扩展提供 了动 力条件 ,冬春季温度增幅大,使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 ,遇 冷压冷风过境 ,极易形成大风天气。特强沙尘暴的风头象一 道黑墙,一般自西向东(或自西北向东南)迅速推进,气象要 素变化十分剧烈,沙尘暴一到,顿时狂风大作,沙尘飞扬,气 压猛升,温度剧降。1993年 5月 5日14—20时,甘肃河西走 廊酒泉、张掖等地 自西向北东南相继出现了特大沙尘暴 ,从 山丹向东演变成黑霾,沙尘暴风力高达 9级,瞬间最大风速 达 12级(表 2)。平均风速达 23.2m/s。 徐宣斌 ,等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3 表2 甘肃河西地区沙尘暴风速统计表(1993年 5月5日) 玉门镇 酒 泉 金 塔 鼎 新 托 勒 高 台 肃 南 临 泽 张 掖 山 丹 民 乐 永 昌 金 昌 民 勤 蔡 旗 武 威 古 浪 乌勒岭 永 登 景 泰 白 银 靖 远 会 宁 (四)沙源面广 地表丰富的沙源是沙尘暴产生的基础。我国是亚洲沙 质荒漠广泛发育的地区,沙漠和沙地广布于荒漠、半荒漠及 草原地区,总面积达 171万 kIn ,占国土面积 17.85%,90%以 上分布在西北地区,形成一条西起柴达木盆地 ,东至松嫩平 原西部,东西长4 500km,南北宽 600km的沙漠带。其中分布 于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 33.76万 km2,是我国最大也 是世界著名的最大沙漠 ;北疆的古尔班通特沙漠面积 4.88万 l ,在全国位居第二;我国中东部沙区也是沙漠分布最多的 地区,自东北向西南分布有呼伦贝尔、嘎亥俄立苏、科尔沁、 浑善达克、库布齐、毛乌素、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 、甘 肃河西走廊绿洲外缘沙漠、青海柴达木等 11处沙漠和沙地, 面积达 26.9万 kIn2(表 3),上述沙漠区受干旱气候和地表引 力的影响 ,地表物质以物理风化为主,质地轻粗松散 ,沙源丰 富,使丰富的沙源为沙尘暴形成创造了条件。 表3 中国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情况表 沙漠(地)名称 沙漠(地)地址 沙漠(地) 面积(万 km2) (五)地表植被破坏 严重 历史上西部生态环境优越 ,森林密布,但 由于人们肆意 毁坏,许多沙漠绿洲和天然植被被滥垦、过牧、樵采等 ,自然 资源被盲 目无限开采和不合理利用。(1)开垦。垦荒即是对 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又是对地表土层的破坏 ,造成地下粉 层出露,产生风沙活动和流沙堆积。50—7O年代片面强调 “以粮为纲”,甚至提 出“牧民不吃亏心粮”,导致有组织大面 积开垦,内蒙鄂尔多斯开垦了 66.7万 } ,造成 120万 } 草 原沙化。内蒙、甘肃、新疆等省(区)1986—1996年开垦 194万 ,竟有 98.6万 } 撂荒,近代形成的沙漠化土地中,因农 垦所致占 25%。由于生产上采取传统的倒山种 田,广种薄 收,大面积毁林开荒、滥垦滥种,逐步形成沙漠化土地。(2) 过牧。草场的生物资源和牧草的再生能力有限,过多的牲畜 集中在有限的草场上放牧就会影响草场的正常生长而引起 退化。人们为了增加收入,盲 目发展畜牧业,滥牧现象严重。 河西地区草场理论值为 46O万个羊单位,现在实际已达 700 万只,超载率达 52%L4 J。草场长期处于超载,这种现象造成 畜草矛盾突出,适口性好的草地逐渐减少,草地受到破坏,致 使地表裸露,经牧畜践踏而引起表面沙化。(3)滥采。乱砍、 滥伐、滥樵 、滥采而破坏了植被,因人们无组织和无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乱 砍,使西部整片的胡杨变成片片死去的怪树桩,内蒙古额济 纳地区 1999年统计,胡杨林已从 1949年的 4.67万 l 下降 到 1999年的2万 hm2。 (六)水资源短缺 我国沙化 地区 以 自产可 利用地 表水 资 源平均 每人 2 497.2万 m3,而667 m2耕地只有 618.3 m3,比全国人均占有、 亩均占有少 4%__65%,故沙化地区水资源贫乏成为限制农 业生产发展与 自然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在西部地区,河流 的水源是经济建设和生命系统的命脉。如西北水资源总量 2 25讹 rn3,只占全国的8%,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山川的森林 急剧减少 ,雪线上移,高山涵养水源下降,造成雨季洪水泛 滥 ,冬季无水供给,河流干枯现象突出,塔里木河是沿河绿洲 及罗布}白湖的水源,由于沿河开荒面积已超过 13万 ,再 加上在下游干流修建了库容 1.8亿 m3的大西海水库 ,使下游 340km河道断流,罗布泊湖干涸 J。河流上游的过度用水 ,使 下游无水,造成河流两岸森林大片死亡。甘肃河西祁连山在 近 2O年水流急剧减少,致使祁连山供水的石羊河、黑河、疏勒 河 3大灌溉河流水量大减,时有断流。5O年代石羊河给民勤 县提供 5.46亿 m3的水,8O年代仅能提供 2亿 m3,到 90年代 末只有 1亿 m3,为补不足,人们普遍超采地下水 ,使大面积人 工林和天然林死亡达9 80Ohm2,由于林地水分平衡失调,已出 现不同程度的衰败退化。 三、西部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是天气恶劣的突出表现 ,其根本原因是水土资源 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严重影响西部地区资源 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旦沙尘暴天气形成之后 , 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移动,携带砂粒的强劲气流所经 加 勰 " 勰 镐 4 重庆大学学报(礼会科学版) 2002 第 8卷第4期 1949 新疆哈密 1952 甘肃河西 23县 1961新疆吐鲁番 1979新疆中部地区 3月 l8日晨 8时,哈密城风云突变,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至夜 12日稍息,死 3人。 4月9日酒泉、敦煌、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武威、环县等23个县发生强沙尘暴,仅永昌县沙埋农田400多}m 。据 张掖气象站记载,4月9日15时至10日晨发生强沙暴,太空变黑,飞沙走石,能见度0级,风力9级,l5时32分后风 力渐减,太空变为黄色,l7时后风力仍有6级,能见度仍很低。 5月31日一6月1日大风,风力12级以上,盆地内兰新铁路多处被沙埋,造成91次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10多节车 厢翻倒路边,其中一节被抛起摔坏,刮断电杆几百根,交通中断36h,下马崖等地有 40多孔坎儿井被沙埋,死伤 20 多人 4月 10日兰新线哈密至乌鲁木齐,风力迭 l2级以上。兰新线运输中断37h47nfin;南疆线中断 167h。房屋损坏 2.1 万 m2,门窗玻璃损坏7 800m2,小学生死3人。波及部队仓库,毁l 698 4万元物资,死2名战士。4月10日一l1日吐 鲁番刮 l2级大风 18h,受灾作物 3万 ,折树5 758株 ,沙埋坎儿井 108道,大小渠道 402奈,吹失麦草 62 5t,化肥 2.5t,倒房屋 16问,26户着火,死 lO人,伤40人,通讯中断,总计损失143.9万元。 4月25日一28日先后受8级以上大风危害。据不完全统计,2.4万多hm2农作物被损失,毁坏树木 5.1万株 ,填平 新疆吐鲁番、托克 渠道9.2kin,死亡牲畜843头(只),倒塌或火灾烧毁房屋242问,4人死亡。在4月26日风暴中,吐鲁番地区4 800多 1983逊 、岳 普 湖、英 吉 l m2农作物受灾,l 40Ohm2葡萄受损,刮倒树木近万株,供电、通讯线杆数百根被刮倒。90道坎儿井填塞,倒房 108 沙、焉耆等地 间,9处起火,l8户受灾,死 7人,死牲畜 155头(只);铁路运输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运行中的69次客车和沿线 车站f]窗玻璃被风沙击碎600多块。 哪 塞慧 1986甘肃安西、敦煌 1986 新 疆和 田地 区 5月 18日一20日沙暴持续 17h,能见度 0级。据气象站介绍,能见度之低,持续时间之长,为 1938年有气象记载以 来的第一次。在风沙灾害中,1.49万hm2衣作物全受害,其中毁灭性灾害2 O20 hm2,重灾1 200 hm2。蔬菜全毁 140 hm2 .掉果23.5万株,毁果树嫁接苗 1.64万株,摧树 2.5万株,死亡、失踪大家畜 l4头,羊659只,决塘坝 2座,沙埋 水渠29.4km,毁电线24.5km.引起火灾3次,刮倒房屋57问、畜圈105个、围墙 384m,吹失煤炭l 800多t,芒硝 1.5t, 造成总经济损失1 200多万元。 5月 l8日一19日出现强沙尘暴天气,使小麦减产2.5万t,棉花减产6万一7.5万kg,玉米、果树、葡萄、瓜菜受灾严 重。风暴中死亡 1O人,失踪 9人,丢失、死亡牲率4 128头(只),倒房屋 218间、棚圈125个,刮倒电杆736根,直接经 济损 失为5 000万元 以上。 s 5 5 1 蓍4 19 懑85 264 26 4 罄麓 月 日 一 时出现黑风暴天气,死 人,伤 人,失踪 人。在死亡和失踪中,少年儿童居多。表土层风 。 强沙尘暴通过沙埋,吹刮对西北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大大加快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进程。 5月 16日,宁夏、内蒙西部地区遭受强沙尘暴袭击,沙尘暴所经之处黄沙滚滚,天昏地暗,阵风迭 10—11级,能见度 嬲 { 詈 嚣 薏 1996甘肃河西走廊 5月29日,在甘肃河西走廊出现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这次强沙尘暴于5月29日19时37分首次出现在河西走廊最 西端的敦煌市,在酒泉地区持续时问长迭22.5h,风向转为西风,瞬问最大风力迭 1l级,能见度 5m,沙尘暴前峰于 30日10时O8分在金昌出现,持续时间 15时 1O分,最大风速 18m/s,在民勤县持续9时 1O分,风速迭 17nv/s,最大风 速 27m/s,能见度不足80n ,在安西县大风刮倒房屋72间,畜棚 106问,在敦煌市造成5人死亡,民勤县种植籽瓜 1 4 万}ln12,受害80%的这0.67万l1m 。 1998西北 l2个地州 7日一19日,遭受沙尘暴袭击,3·∞ 万hrn2农作物受灾,11·o9万头牲畜死亡,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 ∞嘉萎辜妻 、陕北、 薹 主兰 詈囊 囊 墨 嚣 -N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0年 3月26日,受冷峰云系影响,我国甘肃中部、宁夏北部、内蒙-5-自治区 西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扬 沙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发生。此次沙尘暴与扬尘影响范围约为 174 161km2 ,受影响人约 2 498.31万,耕地约为523万 hrn2,牧草地约404万 hm 。受此次沙尘暴影响,北京发生浮降尘 2000 地区s+~-rz 耋 三羹 釜羹毫 告 5-1黄.0 土弥漫,行人呼吸困难,这已是北京遭受的第8次沙尘天气,截止到5月中旬,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竞连续发生了12 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影响到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吉林、山东、河南、湖北、 徐宣斌,等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5 之处,通过沙埋、风蚀沙割、狂风袭击、降温霜冻和污染大气 等作用方式,使大片农田或受沙埋.或受风蚀刮走沃土,或者 农作物受霜冻之害而颗粒无收,它能加剧土地沙化,发展速 度加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的生存条件恶化,加重贫困 程度,并对交通和供电线路产生重要影响 ,给人民的生命财 产造成严重损失(表 4)。由于近几年强沙尘暴频率有逐年增 加趋势,加之工业建设和土地资源超载局面难以改善,沙尘 暴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构成严重压力。阿拉善百年前水草 丰美,曾是大清皇家的牧场,阿拉善 27万 J(n12土地只有 l7万 人,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承载力逐年下降,从 1960~ 1990年的3O年间,全盟牧畜总头数 由200万头降至 130万 头,大面积草场无草可供采食 ,盘羊、野驴、野骆驼等珍贵野 生动物纷纷消失绝迹 ,一批又一批农牧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举 家搬迁,在阿拉善盟 l7万人总人口中失去家圆的生态难民多 达 2万余人 j。1 knl2已不能养活 1个人 ,进一步激化区内人 口、资源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L 引。 (一)耕 地质 退量减 我国沙化地区现有耕地 1 697.8万 ,占全国耕地面积 12.7%,耕地退化面积 772,6万 h ,占沙化地耕地面积 45. 5%,其中中度以上已退化面积 401.4万 hm2,占退化耕地面积 的52.O%。以平均每}硼0年产粮食75Okg计算,总共损失粮 食3O多亿k,相当于750万人一年口粮。由于覆盖度的减 少 ,沙化强度加大,流沙占土地的面积也随之增加,根据沙漠 化分类原则及指标 ,民勤县包括三种土地沙漠化类型(表 5)。 耕地沙化 ,导致耕作层变薄,土质粗化 ,肥力下降 ,耕地生产 力水平明显降低。如在原来肥沃的北大荒黑土地带农垦多 年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 5% 一8%一F降到 1% 一 2%,氮肥用量与 日俱增 ,土壤的质量必然越来越差;又如在 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年损失量达 1亿 t 以上,相当于5亿t以上的各类肥料。气候于旱、土质疏松是 耕地沙化的自然原因,而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造 成耕地沙化的基本原因。人 口增长失控是耕地沙化发生和 发展的原动力,随着人口剧增 使有些地方形成“人增一耕进 ~ 林草退一耕地沙化一生产力下 降一弃耕撂荒”的恶性循 环。在沙漠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沙漠化问题应引起高度重 视。因为它不仅直接危害农林牧业生产,而且严重威胁人类 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以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中 部草原地区为铡。原来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如今 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沙漠。搌统计,沙漠化土地已从 53.3%扩 大到 65 3%,在形成现代沙漠化土地的因素中,以草原农垦、 草原过牧和樵柴破坏植被所引起的荒漠化最为显著,三着相 加占85.1O%,当然 ,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城市建设、 破坏植被等也能引起荒漠化的发展,各种成因类型的比例详 见表 6。 表 5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沙漠化描述 表6 不同成因类型导致沙漠化土地的比例 成鹌类型 百分出(%) 过度农垦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 过度放牧所形成的沙漠于匕土地 过度樵采活动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 水资源利用不当所造成的沙漠化土地 工矿、交通、城市建设所引起的沙漠化土地 风力作用下沙丘的前移八侵 23.3 29.4 32.4 8.6 0 8 5,5 (二)造成草场退化 我国草场面积 3.9亿 hm2,占国土面积的 4o%,9o%的草 地在退化,中度退化草原达 1.33亿 } 。沙化地区草地退化 面积 1.1亿 hm2,占该地区草场面积的 70.7%,在退 化草地 中,如果按每公顷鲜草损失75O妇折算,每年总计少养活5 000 多只绵羊。草场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是保护人类生存环 境的主要因素,在桶节气候、防风围沙、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 主要作用,但目前革场日益恶化,每年退化的速度高达 133万 hm2。过度放牧和盲目开荒已使草原地区多次出现“黑风暴”, 这种“农田吃草原,风沙吃农田”的恶性循环应该扭转。1947 年内蒙古有牧畜773。7万头,到 1993年,牲畜达到4 713万头 , 其中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郓勒盟有牧畜 803万头,每只牲畜占 有草场面积由8.82 降至2hrE,目前内蒙古天然草场载畜 量只相当于 5O年代的 75%、6o年代的 80%,有的草场由于风 蚀沙化完全丧失生产力,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 7O年代 70era 下降到目前 25era。50年来全国有 260 3万 }Irn2草地变成流 沙,平均每年减少 5.2万 hr玎2,畜产品产量随牧草产量和质量 的降低丽降低,内蒙古乌审旗,绵羊平均体重由5o年代的 25 降至8o年代的约 l5lcg。新疆大风和盐尘对牧业生产有 很大危害,大风过后,草木和农作物的茎杆叶上积满了盐霜 土,最厚达 5mm,牲畜吃了拉肚子,造成春季牲畜死亡率高 , 每年死亡率在 8%一10%。 (三)影响植被 建设 由于无节制的滥垦滥伐和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方式,使 天然植被遭到长期持续不断的毁坏。在沙尘暴地区,森林主 要以胡杨、红柳、沙枣为主,这些树木属于原生的天然植被, 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 8卷第 4期 经过自然选择,具有很强的抗旱性,沙化的入侵使原来森林 中的河流湖泊很快走向干涸并消失。由于水源减少,使生长 在河两岸的胡杨等优势树种面积逐步缩小,随着树木的大量 死亡,裸露的地表又出现风蚀。塔里木河下游,是胡杨密布, 水草丰美的地区,20世纪 60—70年代由于沙侵 ,大片森林被 毁,80年代已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由于气候干燥 和沙侵,使新疆的森林覆盖率只有 1.68%,被沙漠包围,分割 成上千个孤岛,绿洲只占新疆的4.2%。塔里木河两岸大片 胡杨林干枯死亡 ,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的 35hII 胡杨林是世 界上最大的原始胡杨林 ,它的根可扎入地下 10米深,一年饱 灌一次水就可存活,人们称其“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 朽”,和它伴生的梭梭、甘草、杨柳等沙生植物 ,护卫着塔里木 河流域 44万 kIH2内的 5个州和 780万各族人民。可是由于 沙漠入侵,致使塔里木 300公里河道长期断流,导致地下水位 下降 16米,使87%的胡杨死亡,0.67万 h (10万亩)胡杨成 为沙漠上的“木乃伊”,胡杨林衰退锐减加速了土地沙化进 程,又进一步导致气候变劣,风尘 日、浮尘 日增多。沙漠与绿 洲是一种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对应关系,绿洲扩大了、沙漠 就缩小;绿洲缩小了,沙漠就要扩大。沙化破坏森林生长之 后,使许多森林物种灭绝和濒危,严重影响了森林的结构与 数量,不利于森林的生长与发展。 (四)致使灾害频发 我国属于世界上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近半个世纪, 我国西部地区沙尘暴逐年增多,沙尘暴危害使雨量减少,旱 性加重。1993年 5月 5日,新疆东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 阿拉善盟、宁夏中北部 4省 18个地市 72县(市)1 200万人受 到的沙尘暴袭击成为 192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此 次特强沙尘暴的影响范围总面积 110万 ,占全国总面积 的 11.5%,沙尘暴过境时形成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状烟云。 宁夏中部风速达 12级,能见度降至零,这次沙尘暴造成 85人 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12万头(只)牲畜死亡,农作物受 灾面积达38万hm2,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1995年5月 15 日,甘肃省一场特大沙尘暴使降尘量高达1 243万t,相当于省 内最大的水泥厂 15年产量。1998年 4月,西北 12个地州遭 受沙尘袭击,3.cr7万hm2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这 场沙尘暴影响到北京、济南 、南京 、杭州。风暴之后,大地满 目疮痍 ,惨不忍睹,北京虽然只下了一场泥雨,却使鲜花盛开 的大街小巷一夜之间蓬头垢面 ,汽车、电车有如出土文物。 农牧区降雨量比解放初期减少了2%,宁夏盐池雨日和降雨 量分别减少了 4.8%和 4.1%,干春旱年次数率 由解放初的 25%增加为 80%以上,夏早年次数率由解放初的33%增加为 60%以上,给农 、林、牧、副、渔业生产都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五)威胁城市安全 陕西西部重镇榆林城在原始社会曾是草原辽阔、森林茂 密的地区,人们过着渔猎游牧生活,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秦汉 时期 自然景观仍然如昔,然而好景不长 ,直至随唐初期 ,由于 突厥几番大举闯入榆林长城关口,致使当地的森林生态遭到 严重破坏,沙化 日趋严重。到北宋年间,数次战乱使榆林森 林草原继续遭受严重破坏,最后到 了清朝,榆林地区所剩草 地“仅十之二、三”。长期大量滥垦、滥伐、滥牧林草植被,严 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从此“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演变为秃山秃 岭和一望无际的沙漠,榆林城被沦为干旱、风沙、霜冻、冰雹 等各种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的风沙之城,被迫几次迁城。首都 北京也年年遭受沙害侵袭。2OOO年 4月 6日,北京城继 3月 23日、27日、28日前三次沙尘暴之后再度遭沙尘袭击,沙尘 暴来时,冰沙走石、黄风蔽 日,吹断了树枝,吹倒了广告牌,人 们均掩面行路,能见度只有几米,交通事故叠起 ,症结何在? 原因在于内蒙古出现大面积沙尘暴,沙尘暴中心地区位于锡 林郭勒盟西部,沙尘暴最高时速达每秒 22m,风暴中心的锡林 郭勒盟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为零。永定河在军都山北曾有数 条支流 ,由于森林破坏使2万 h 沙化土地入侵,导致 山泉干 涸,因长年断流,站在卢沟桥上可见干涸的河道 ,而这些干涸 的河道成为沙源,当沙尘越过军都 山,飘浮京城上空,造成北 京地区可吸入颗粒居高不下。 (六)制约经济发展 风沙危害和沙尘暴破坏交通、水利、工矿等生产设施,制 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导致生活贫困。我国通过沙漠化地区的 铁路长度3 254km,发生沙害地段1 367km,占42%,其中严重 地段1 082.5km。受沙尘暴危害的公路总长30 O00km,交通线 路因沙害而阻塞、中断、停运、改点的事故时有发生。1979年 4月 10日一次沙尘暴使新疆铁路路基风蚀 25处,沙埋 67处, 经济损失 144万元。在沙尘暴地区的许多流域,因林草覆盖 率降低,风蚀危害加剧,严重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 使用以及河道的排污能力。陕西北部 自1981年以来 ,因泥沙 淤积废除的4型小水库 29座,淤积库容总计6 200万 rn3。沙 尘暴地区储存全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露天煤矿和盐碱湖 矿,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停工和机器进沙磨损损失巨大。 内蒙古 8个开采盐湖中已有 6个受到风沙埋压 ,察汗淖尔盐 湖 50年代初产盐面积 15h ,现仅剩 4h 。全国受风沙危害 的村庄 2.4万个 ,部分地区沙进人退 ,被迫迁居。内蒙古鄂托 克旗 1949—1977年间,流沙埋压水井1 138眼,埋压房屋2 203 间和棚圈3 312间,有 698户居民被迫搬迁。沙尘暴地 区有 101个县1 500万人处于国定贫困线以下,拉大了与东部的距 离。由于沙尘暴地区多属老少边贫地区,受沙尘暴和贫困长 期困挠,以及与发达地区差距过大 ,都有可能转化为敏感的 政治问题,影响民族团结 、社会发展和巩固国防的大局 ,制约 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四、西部地区沙尘暴防治基本战略 沙尘暴是 目前制约我国西部经济振兴和生态环境改善 的巨大障碍,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的独特自然环境,丰富的 自然资源,重要的国防地位,特殊的民族区域,在我国的生 态、资源、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使得其沙尘暴的防治对全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 实意义 ,目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开展沙尘暴 徐宣斌,等 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 7 防治及工程建设提供 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因此应从以 下几方面人手 ,解决好沙尘暴这一困扰西部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 )实施 综合治理 防治沙尘暴灾害,其主要手段就是保护国土资源,防止 土壤风蚀沙化 ,必须从西部的自然条件、区域生态特征及其 现有经济水平的客观条件 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战胜沙 尘暴。首先是在林业建设上,建议国家在沙区实施退牧还林 还草工程,这是防治沙尘暴的必然选择,大力实施封沙育草 育林,采用在沙丘低地造林 ,直接在流沙上栽植固沙植物,并 在人工沙障防护下栽植固沙植物和飞播植物固沙措施 ,有效 防治沙化扩展。飞播造林是一种造林面积广、速度快、成本 低的现代高科技技术 ,每公顷投入 600元就能很好地完成治 理和恢复植被,随着飞播技术的 日趋成熟,应加大飞播造林 的力度f9j。发展薪炭林,增加生物燃料的供应量,建立完善 的防护林体系,以灌木为主,实行灌、乔、草、带、片、网相结 合 ,防护、饲料 、薪炭、经济等多种林相结合,增加地表覆盖 度 ,削弱风力,减少沙源,减弱和避免风力对沙质地表 的作 用。第二是草业建设上,要人工种草与封沙封丘育草相结 合 ,迅速恢复草场植被 ,防止草原进一步沙化、退化和碱化 , 视草原不同情况 ,可采取翻耙压 自然更新或在翻耙压后人工 补播种草。并实行合理分区轮牧轮放,加强放牧管理和围栏 建设 ,逐步实行草原打井灌溉,增施肥料,以提高牧草产量, 使天然草场得到改善,覆盖率明显提高,防御风沙能力明显 增强。第三是在农业措施上,必须坚持耕作制度改革 ,坚持 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原则,促进耕作制度与土壤肥力的不断发 展 ,要大力推广以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垄作为主体的耕 作方法和大搞以增肥改土为中心 的农 田基本建设。引进先 进技术,以提高单产为中心。第四在工程措施上,主要是应 用于路堤、路堑的边坡保护,其方法有:粘土泥浆抹面;压沙; 挖筑积沙沟堤;沙障。在与主害风相垂直人工设置沙障是防 止风蚀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沙障分土沙障、草沙障和柴 草沙障,草沙障和柴草沙障简便易行,在风蚀严重的风蚀槽 上以及流动沙丘的前方,为防止风流沙的活动和侵蚀农 田, 可就地取材利用秸杆 、树枝人工设置柴草沙障,待风蚀和流 沙得到控制趋于稳定后,马上造林种草。第五在水利措施 上,主要是保护天然植被 ,利用好天然降水 ,搞好引水拉沙, 提高土壤温度,防止沙尘暴发生 ,由于工程建设具有长期性, 应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具体应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 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二)加强沙尘暴科研 连续几年的沙尘暴危害已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 ,许多有 识之士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后 ,要求人们在更 高层次上 ,重新认识沙尘暴科研工作。(1)搞好规划。在沙 尘暴频发区进行各项措施的规划,必须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 础上进行,按照当地实际确定农、林、牧、副、渔、草、路 的比 例,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促进生态平衡。 目前应结合 50多年 防风蚀经验,很有必要对防治沙尘暴规划重新加以研究 ,对 原有的防灾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作必要调整 ,并在此基础上,纳入经济建设 计划之中,以适应频发的沙尘暴防灾标准。(2)进行沙暴形 成条件和机理研究。沙尘暴天气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课题,应 加强研究沙尘暴天气形成和发展过程与机理,揭示沙尘暴生 成背景与长距离输送的天气气候特征与条件,将传统的天气 学方法和现代数值预报方法有效结合 ,探索新的沙尘暴中短 期预报和治理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历史时期和近期 沙尘暴记载的统计与整理;沙尘暴发生的源地 、移动路线和 沉降范围;沙尘暴典型案例和沙尘气候变化特征研究;沙尘 天气溶胶物理化学及辅射特征研究;沙尘暴发生地退耕还林 (草)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研究;沙尘暴遥感监测、预报 、沙化 逆转过程及整治研究;人们的生命财产应急保护措施;沙尘 暴数的模拟与输送研究;等等。沙尘暴已成为我国风沙灾害 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和特强沙尘暴灾害逐年加剧,以后对这 方面研究应加大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以解决我国防治工程建 设规划与实施所出现的问题。(3)加强基础性研究。沙尘暴 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料,它是防灾减灾的主要依 据,并且是计划、统计、国土 、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工业、环 保、交通、邮电、能源、保险等部门必不可少的资料,由于在实 际工作中凭主观判断估计的数字现象普遍,因此,应加快研 究和拟定出沙尘暴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指标体系,开发和利用遥感技术和地 理信息系统,建立快速和科学资料收集和核实手段,达到科 学、简便、实用的要求。(4)开展气候变化对沙尘暴演进的影 响研究。研究气候条件与沙漠化 、沙尘暴相互作用的机理 , 分析历史上气候变迁与沙漠化和沙尘暴对应关系,预测未来 15年和 50年中国西部气候变化情景,在此基础上评估气候 变化对沙漠化和沙尘暴的进一步影响,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 供未来气候变化,尤其在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和强度的可 能影响程度的评估。(5)实施动态监测。沙尘暴监测是掌握 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现代遥感和 自动化处理技术, 进行信息管理,对不同类型沙尘暴进行监测,及时预报沙尘 暴的动态变化,在现有气象观察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 现代化的沙尘暴天气及北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 服务系统lmj。利用气象卫星、雷达 、自动气象站等高科技手 段,定期进行沙尘暴发展、势态的评估,制定整治计划,进一 步在沙漠化地区的资源环境和高效农业的研究与实践方面 利用“3s”等高新技术,建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形成一个实 时的国家级沙尘暴监测、预警和对策服务系统。 (三 )健 全执 法体 系 保护沙区天然林草资源 ,停止破坏是防止沙尘暴最为重 要的基础工作,要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对沙区天然林草的保 护,真正做到人人珍惜和爱护沙区天然林草资源。(1)加强 法规体系建设。《防沙治沙法》、《草原法》、《森林法》作为防 治沙尘暴频发的大法 ,但内容比较概略,有些规定比较原则, 一 些委任性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条款还需制定配套 的专项法律和行政 法规,地方上也需 因地制宜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办法、细则 8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 8卷第 4期 和规章,以逐步完善法规体系。全国人大应尽快颁布《防治 沙尘暴法》,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之需要。(2)加强行政执 法。《防沙治沙法》、《森林法》和《草原法》等的颁布实施,只 是法制建设的起点,真正做 到依法治沙 ,依法管沙,依法用 沙,必须坚持不懈进行法制建设。但 由于管理薄弱,执法不 力,沙区工程设施受到破坏,沙化有增无减,已严重影响国土 安全 ,要 自上而下建立行政执法体系。(3)修改不适合当前 形势的法律条款。实践证明:《草原法》、《森林法》是两部好 的法律,同样受到当时认识的局限性和条件的限制 ,两法律 颁布不久 ,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在 执行中出现一些新问题 ,当前 立法的重点抓紧修改《草原 法》、《森林法》,完善配套法规,同时,结合“十五”计划,加快 《防治沙尘暴法》立法力度,在制定这部大法的时候,应将沙 漠化纳入《防治沙尘暴法》之中。 (四)增加资金投入 为使防治沙尘暴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切实把西部生 态环境建设好,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预算内拨款基本建 设投资用于防治沙尘暴的比例要适当增加,在国家财政收入 逐年增长的同时,相应增加资金投入力度,除国家投入增加 外 ,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 、多层次、多渠道投资,群众 投劳也是一种办法,也可采用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荒沙拍 卖使用权、独资、合资等形式 ,吸收各方面资金 ,形成国有资 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国外资本和混合资本共同参与的多 极投入机制,并通过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保证投资者利益。 西部沙尘暴防治需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充分协 调,否则不仅不能达到工程的预期效益 ,而且会产生严重后 果。根据保护天然林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封山禁牧、舍 饲养羊、禁止滥采野生植物和加快西部 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要 求 ,应合理用好现有资金 ,扩大治理绿化范围,彻底解决沙化 速度大于治理速度的矛盾。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总 结典型经验,先行试点,条件成熟,逐步推开 ,为实现山川I秀 美奠定坚实基础,使有效投入发挥出最佳效益。 (五)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防治沙尘暴工作的一 项重要而经常性的基本任务 ,平时也要居安思危,克服麻痹 思想。(1)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正确处理近期利益 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矛盾 ,从维护国家长治 久安、民族振兴 ,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 识防治沙风暴 的重要性。(2)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新 闻媒 体 ,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大力宣传沙尘暴的严重危害,以期 政府把它放在同经济发展的同等重要位置,使之与西部大开 发有机结合 ,并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考虑。(3)强化政府行 为,协调好农、林 、牧、水、沙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滥垦、滥 伐、滥牧、滥采的违法行为,保护好现有植被 ,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和水资源,发展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遏止住荒漠化 加剧的局面。(4)根据气候生态区域提 出植树造林、退耕还 林还草、控制超载放牧、草场退化、兴修水利等生态环境建设 与保护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开发气候一生态综合评估模型,分析生态环境 建设对治理沙尘暴的作用和效益。(5)提高农民素质。建议 把沙尘暴作为主要国情写入中小学课本 ,使我国农民从少年 儿童时期就对沙尘暴有一定 了解。(6)制定优惠政策,积极 创造条件,推广节柴改灶,逐步实行以煤 以电代柴,有效保护 植被。(7)改善沙尘暴频发 区基础设施,促进工农业生产发 展。(8)妥善安排好灾民生活,尽量做到灾民有吃、有穿、有 住 、伤病者得到及时救济和治疗 ,使生活与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王学健 .我国沙尘暴可能进入频发期[N].科学时报,2001—05— 27. [2]王武功 .沙尘暴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O00,20(4):349—356. [3]eyke K.Aolian dust and dust delooS[M].I.Dndon..Academic Press Inc. Ltd.1987.113一l26. [4]史培军,严平,高尚玉 .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J]. 自然灾害学报,2O00,9(3):71—77. [5]吕文 .三北地区沙漠化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1, (1):28—31. [6]刘树坤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灾害与生态环境 问题[J].水利水 电科技进展,2O00,2o(5):2—5. [7]沈孝辉 .追溯沙尘暴之源[J].森林与人类,2O00,(12):4一l1. [8]董玉祥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沙漠化灾害防治研 究[J].灾害学, 2O00,(4):19—23. [91x~|运河,唐德富 .水土保持[M].哈 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464—505. [1O]张强,赵雪,赵哈林 .中国沙区草地[M].北京:气象出版社 , 】998.】一33.
本文档为【沙尘暴对西部发展的危害及其治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31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0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30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