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发现的第476窟谈起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发现的第476窟谈起

举报
开通vip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发现的第476窟谈起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 � � � 由新发现的第 476窟谈起 张景峰 (兰州大学 �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 兰州 � 730020) 摘要: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和影像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影窟是为河西都僧统或其他 有名的高僧大德而专门修建,窟内塑绘有都僧统或高僧大德的影像。影窟是敦煌家庙窟的一 种类型,其功用就是纪念和瞻仰,是敦煌世家大族家庙窟的特殊体现。影窟内影像的塑绘, 影 响着莫高窟归义军时期的供养人画像更多具有邈真 (写真 )的性质,而其供养性质则处于次要 地位, 因而使这一时期的家庙窟具有真堂的...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发现的第476窟谈起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 � � � 由新发现的第 476窟谈起 张景峰 (兰州大学 �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 兰州 � 730020) 摘要: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和影像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影窟是为河西都僧统或其他 有名的高僧大德而专门修建,窟内塑绘有都僧统或高僧大德的影像。影窟是敦煌家庙窟的一 种类型,其功用就是纪念和瞻仰,是敦煌世家大族家庙窟的特殊体现。影窟内影像的塑绘, 影 响着莫高窟归义军时期的供养人画像更多具有邈真 (写真 )的性质,而其供养性质则处于次要 地位, 因而使这一时期的家庙窟具有真堂的性质。 关键词:敦煌 � 莫高窟 � 影窟 � 影像 中图分类号: K879�21�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1- 6252( 2006) 03- 0107- 09 莫高窟第 476窟位于莫高窟南区北段的三层楼内,在洞窟崖面上处于第 16窟与第 365窟 之间, 与第 17窟成上下关系。该窟需借助高梯才能进入, 因此少有人涉足。2002年 7月敦煌 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第 476窟进行了考古清理, 详情见 莫高窟第 476窟考古清理报 告 !。∀据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第 476窟壁画时代确定在敦煌归义军时期 (晚唐至宋 ) ,可能曾经作过禅窟和影 窟。 第 476窟西壁北侧现存壁画:第一身为高僧像,面朝南斜坐于带帐的胡床之上。僧人头被 风巾, 风巾垂至两肩, 面目模糊,身着土红色交领袈裟,袈裟摆边用自左肩垂下的细绳系搭在左 胸,双手合于腹前,似作禅定印。像高 103�0厘米;僧人身下有略小于胡床床面的垫毯, 垫毯有 连续的半团花 (茶花 )边饰;胡床东侧面有 3个壸门, 中间的壸门中画出双履, 履尖朝南, ## 胡床西面画有树木,其中西北面一棵树的树枝上挂着一个挎袋。帏帐南面有一绿地榜题, 榜题 收稿日期: 2005- 10- 11 作者简介:张景峰 ( 1977~ ), 男,陕西周至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敦煌研 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主要从事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 ∃107∃ 头有华盖式的装饰,榜题通高 72�0、宽 11�0厘米。坐僧身后自南而北依次侍立三身僧人, 均 面朝南,光头,身着土红色交领袈裟, 袈裟摆边在左肩系定后沿左胸、臂弯搭垂而下,脚穿麻鞋, 自南而北,第一身僧人双手持举团扇,像高 106�0厘米, 身前有绿地榜题, 榜题高 52�0、宽 5�0 厘米; 第二身僧人双手持举弯头杖,像高 93�0厘米,头上有灰黄地白字榜题: %弟子释门法律 & ##∋, 榜题高 29�0、宽 5�0厘米;第三身双手持举拂尘,像高 93厘米, 头上有灰黄地榜题, 榜 题高 24�0、宽 5�0厘米 (图 1)。( 图 1� 第 476窟西壁僧人供养像 第 476窟具有影窟的性质,或曾经一段时间有过影窟的功用。该窟西壁北侧第一身坐像 应该是归义军时期某位高僧的影像, 后面绘持团扇、持杖以及持拂尘的僧人,也是莫高窟影窟 所具有的特征,而且, 从第二身双手持杖僧人的题名 %弟子释门法律 & ##∋也可判断这位披 风巾高僧的身份肯定非常高,极可能是河西都僧统级的人物。这为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又提 供了一份新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笔者想就莫高窟现存的影窟及影像进行全面考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作为邈真 (写真 )画 像一个重要部分的高僧影像和影窟在归义军时期敦煌家庙窟中的作用, 以及这种作用对莫高 窟归义军时期供养人画像特别是僧人画像的影响。 一 影像,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云: % (譬喻 )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喻 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 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 妄识分别,于心上现种种之相, 名为影像。是犹如镜面水上之影像也。∋姜伯勤先生对 %写真 像 ∋解释为: 这种往往于生前预写而又供死后祭奠用的写真像, 绘于锦幛之上。而画下来的肖 像,就称为 %真容 ∋、%真仪∋、%真影 ∋、%绘影 ∋、%影∋、%貌 ∋、%仪貌 ∋、%像 ∋等等。+ 姜先生又指 出: %写真∋一词可用于为世人写像,但却不能意指绘制佛像; 而 %邈真 ∋一语,即可用于表示为 某世俗人写像,也可用指绘制佛像,而这里正是 %邈真 ∋与 %写真 ∋的细微区别。,由此看来, %写 真像∋与 %邈真像 ∋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指为世俗的人写像。而 %影∋、%像∋也是指 %写真像 ∋、%邈 ∃108∃ 敦煌学辑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年第 3期 (总第 53期 ) 图 2� 第 137窟禅僧像 真像∋。郑炳林师从敦煌遗书中现存的邈真赞入 手,归纳出邈真像的用途有以下几种: 第一, 供死 后丧礼使用;第二,供家族门人祭祀使用; 第三, 供 家族门人瞻仰用。− 本文所说的影像, 是邈真 (写 真 )像 (为避免重复, 以下只称邈真像 )的一种类 型,即专指中唐至宋时期敦煌高僧死后的邈真像。 敦煌莫高窟现存影像都是高僧形象, 供家族、门 人、弟子祭祀和瞻仰。而这种专门供奉高僧影像 的洞窟就是影窟。 影窟, 樊锦诗先生有解释: 影窟, 亦称影堂。 洞窟形制之一。指绘塑高僧真容的纪念性洞窟。. 影堂又名真堂。郑炳林师指出: 真堂不但一般百 姓官宦之家设置, 就是寺院、道观也设置真堂, 特 别是寺院真堂不但安置寺院先师宗祖的遗像, 还 供奉为寺院做出贡献者的遗像, ##更有甚者, 开 凿石窟建立真堂, 因此也有具有真堂性质的石 窟。/莫高窟的影窟具有真堂性质, 窟内塑绘有高 僧影像。莫高窟现存的影窟除第 476窟外, 还有 第 17、137、139、174、357、364和 443窟。 莫高窟第 17窟即举世闻名的藏经洞, 洞窟内容许多学者曾进行过研究。0窟内塑河西都 僧统洪巧言影像, 樊锦诗先生有描述: 此像写实,身着水田袈裟, 通肩裹体,结伽趺坐,作禅定状。 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 额角和颧骨轮廓豁朗,额部和眼角有皱纹,目光含蓄有神,眉头略蹙, 若有所思。眉脊、眼角、鼻准、嘴角表现出中年高僧庄重矜持的神情和气派。1窟内北壁西侧树 下绘近事女,左手持巾,右手执杖;东侧树下画比丘尼, 双手执扇, 扇上绘龙凤图案。中间画菩 提树, 树间挂布囊、净瓶。洪巧言坐于床上,床西侧面绘双履。 图 3� 第 139窟西壁 第 137窟, 位于第 136窟前室北壁。 窟内塑有高僧像一身, 身着土红色交领袈 裟,袈裟摆边用自左肩垂下的细绳系搭在 左胸,结伽趺坐, 手部被袖筒遮住。头部颅 顶高起,面部饱满, 额头有皱纹三道, 眼角 有皱纹。背景为山峦, 内画僧人禅坐和云 游僧人 (图 2)。 第 139窟, 为河西都僧统阴海晏的影 窟,窟内海晏影像已不存,现存塑像为一尊 佛像, 不属于第 139窟所有, 应该是从别处 移来。2窟内北壁背景东侧绘比丘尼, 双手 持杖;西侧绘近事女 (面部毁 ) ,梳两个小抓 ∃109∃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 � � � 由新发现的第 476窟谈起 髻,用红丝带扎起,身穿男式衣服,一手持巾,一手持净瓶 (图 3)。 图 6� 第 443窟北壁 第 174窟,位于第 172窟的前室北侧。窟内现存塑像一身,身着土红色交领袈裟, 塑像头部 已不存。现存的头部,较凶恶丑陋,面部模糊,从颜色及装饰来看,不是高僧形象, 且与身部的衔 接也极为不协调,可以断定此头部不属于原塑像,可能是随意安置在这身高僧像上。窟内北壁背 景画菩提树、树上悬挂的挎包、 侍童及供养比丘 (图 4)。 第 357窟, 位于第 358窟 上方, 极小。窟内仅塑一身禅 僧像, 头披风巾, 面目清晰, 脸 部圆润,眼、鼻、口可见,眼睛有 神, 鼻部有稍许破损; 身穿袈 裟, 颜色已漫漶; 衣纹线可见, 胸部衣纹线五道, 下身衣纹线 三道, 手部隐去 (图 5 )。此像 与第 476窟所画高僧像有相同 之处, 都头披风巾, 坐姿相同, 不同的是此窟没有影窟内所画 的背景画 (或背景画已经漫 漶 ) ,但也应该是一影窟, 窟内 ∃110∃ 敦煌学辑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年第 3期 (总第 53期 ) 供奉有高僧影像。 第 364窟,位于第 363窟上方,原为禅僧窟, 后代在龛西壁内凿成一人字披顶禅室。��� 第 443窟,位于第 444窟的前室北壁,第 444窟开凿于初唐时期, 公元 976年敦煌三界寺 等僧众对其重修, 并在前室北壁修建某位高僧的影窟 (第 443窟 )。�� 窟内塑像现已不存,只存 一方形佛床。北壁背景画菩提树、树上悬挂净瓶和挂包, 左右两侧壁画有侍童、供养比丘和供 养人像 (图 6)。 以上洞窟均是影窟或具有影窟性质。影窟内塑绘有高僧的影像 (有的影像已毁 ), 影像处 于中心地位。窟内背景画菩提树,树上悬挂净瓶和挎包,两侧画比丘 (尼 )和近事女; 有的画侍 童、供养比丘和供养人像; 有的以山峦为背景, 小鹿供养, 鹿颈挂挎包;有的背景画坐禅和云游 僧人。其意在表现僧人的修行生活、道行高深和地位崇高。 二 影窟及影像在莫高窟中唐时期出现, 归义军时期成为流行,绝非偶然, 其产生是和世家大 族势力在敦煌的发展分不开的。中唐至宋时期,敦煌世家大族以家族为单位,如李氏、张氏、索 氏、翟氏、曹氏、阴氏等纷纷在莫高窟开窟造像, ��!以显示他们的显赫地位。都僧统是当时河西 佛教界最高的官职, 高僧大德们升任此位后, 往往要修建自己的功德窟以示庆贺。都僧统死 后,其族人、弟子、门人将其所修的禅窟变成影窟或在其所修的功德窟内直接开凿影窟,内塑绘 都僧统影像,以表示瞻仰和纪念。 莫高窟第 17窟,原为洪巧言的禅堂,位于第 16窟的甬道北壁。第 16窟即 %吴和尚窟∋��∀与 第 17窟都是洪巧言任河西都僧统之后开凿的。第 365窟位于第 16窟的正上方, 第 366窟又位 于第 365窟的正上方, 可以看出这四窟在位置上有密切的联系, 现在统称为 %三层楼 ∋。公元 832至 834年 (属吐蕃统治时期 )洪辩开凿了七佛堂 (第 365窟 )。��# P�4660 吴僧统碑 !就是对 洪巧言开此窟的记录。该碑首先记录了洪巧言父母及本人修行的情况,后又叙述了修七佛堂的原 因及窟内壁画的内容。最后写道: %次兄季连, 试太子家令,出杖忠于委任, 聚剑益于君门。勤 効四年,成功七载。忽思因果, 早自回心。退谢君恩,归心息念。亦有城隍道俗, 受训门人, 近 事女男,应向同助。又有僧王云胜,办诃梨勒二千颗,同助功德 ∋。��∃上文显示, 洪巧言在修造七佛 堂过程中,其次兄吴季连、弟子门人以及城隍道俗都加入其中。此外还有僧人王云胜也出了二 千诃梨勒帮助洪巧言修窟, 同助功德。可见,七佛堂是在洪巧言的主持下,由其族人、弟子、门人以 及道俗共同修建的。而第 366窟位于第 365窟的正上方,与其为上下对称关系, 可以推断第 366窟的开凿时间可能与第 365窟同时或更早,也应是洪巧言或其所在的吴氏家族开凿。 848年 张议潮在沙州起义,赶走了吐蕃在敦煌的统治者, 洪巧言作为当时僧界的最高领袖, 851年被朝 廷敕封为释门河西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 并赐紫,授京城内外临坛大德称号。第 17窟现存的 洪巧言告身碑 !就是洪巧言被任命为河西都僧统的告身。之后,洪巧言就开凿了第 16、 17窟以示庆贺。洪巧言死后,他的族人、弟子、门人将第 17窟修成洪巧言的影窟以示纪念和瞻仰。 既纪念了都僧统,也为吴氏家族树立了不朽的丰碑。第 357、476、364窟都是影窟,前两窟内存 有高僧影像,且都为披巾僧, 三窟的位置都处于洪巧言所修的七佛堂以及吴和尚窟的附近, 第 476窟位于第 17窟的上方,属于 %三层楼 ∋建筑的一部分;第 357窟位于第 365窟左侧, 第 364 ∃111∃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 � � � 由新发现的第 476窟谈起 窟在其左与之相邻 (图九 )。这两身高僧像可能与洪巧言和尚有关,或与洪巧言所在的吴氏家族有 关? 待考。 莫高窟第 139窟是为纪念河西都僧统阴海晏而修建的,位于第 138窟前室北壁,海晏在公 元 926至 933年间任河西都僧统。��%公元 896年,海晏父阴季丰因积极参与张承奉从李氏家族 手中夺回归义军实权的斗争,于 900年被封为凉州防御使。以示庆贺,在莫高窟南区南端开凿 了第 138窟, 海晏主持了该窟的开凿工作, ��&此窟是在张承奉任归义军节度使时期开凿的, 但 窟内供养人画像很多表现为五代时期的特征, 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海晏升任河西都僧统之后 ( 926),又对此窟进行了重修,作为自己的功德窟,以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纪念。��∋第 138窟主 室东壁左右两侧、南壁、北壁下部都绘有大量阴氏家族的供养人画像,说明在开凿或重修此窟 过程中,阴氏家族的人都参与其中。在海晏影窟中除了北壁画背景画之外,西壁、东壁下部各 绘有比丘和比丘尼数身,这些供养人应该是海晏族人或其弟子门人。 P�3720 河西都僧统阴 海晏墓志铭并序 !是海晏的墓志铭,叙述了海晏家族一些成员的官职事迹, 又对海晏生前死后 的情况进行了描写,最后提到: %道俗念悲起广塔,门人孙侄助坟哀 ∋。�()说明海晏家族的成员和 其弟子门人在都僧统死后不仅为其修建了坟茔, 而且修建第 139窟作为海晏的影窟。此举既 是对阴僧统的纪念,又是炫耀家族势力的绝好方式。 莫高窟第 136、137窟都是晚唐时期的洞窟。马德先生认为第 137窟内现存的高僧像为法 心像, 而第 136窟也应是法心所建。�(�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 第 136窟是否是法心的功德窟, 这里不作详细讨论。第 137窟内现存的高僧像虽经后代重修, 但还保存了唐代塑像特别是晚 唐时期塑像的很多特征,与洪巧言影像以及第 174、357、476窟的高僧影像都有相似之处, 因此, 此像也应该是某位高僧的影像。这座影窟和高僧影像的存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莫高窟第 174、443窟均为影窟, 第 174窟现存有一身高僧影像, 第 443窟的影像已不存, 所幸窟内的背景画还保存完整。这两影窟的存在, 也应该是借助高僧大德的威名以炫耀其家 族势力的表现。 综上所述,莫高窟的影窟与影像是为河西都僧统或敦煌当地非常有名的高僧大德而专门 修建, 这既是一种最高荣誉,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其功能就是纪念和瞻仰,具有真堂的性质 且具有专有性。影窟是莫高窟家庙窟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记录敦煌世家大族历史的丰碑, 在家 庙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 莫高窟影窟内现存比较完整的影像当属第 17窟洪巧言影像、第 137窟的高僧像、第 357窟 的高僧像以及第 476窟西壁北侧所画的高僧影像。这些影像都基本写实, 是高僧邈真像的一 种特殊表现形式。关于邈真像沙武田博士的专著 敦煌画稿研究!有专门研究, 认为这些禅僧 像都是写实的。�(!影像作为敦煌邈真像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莫高窟出现,具有更深层次内涵。中 唐至宋,特别是在归义军时期, 世家大族控制着敦煌。归义军政权是由张氏 (期间有几年时间 是索勋出任河西节度使,但索勋是张议潮女婿,因此这几年也属于张氏归义军时期 )和曹氏家 族掌管,而张氏和曹氏家族通过婚姻等手段联络其他家族共同执掌或参与政权, �(∀使世家大族 牢牢控制着归义军政权的上层。历任归义军节度使都对佛教比较支持, 并带头在莫高窟修建 ∃112∃ 敦煌学辑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年第 3期 (总第 53期 ) 自己的功德窟。当时世家大族开凿的家庙窟则更多, 莫高窟现存的归义军时期大中型洞窟大 都是世家大族开凿的。�(#开窟除了有必要的财力支持之外,还要受到当政者的管理和管制, 这 就为世家大族开窟 (特别是大型洞窟 )提供了一种特权。尽管莫高窟保存了普通庶人家族或 个人修建的洞窟, �(∃且开窟数量较多, 但是由于这一群体的经济力量比较小, 又受到种种限制, 所以他们所开洞窟都是小窟。当时僧教界由以河西都僧统为首的僧官管理,都僧统之下设有 副都僧统、都僧政、僧政、法律、判官等官职, �(%这些僧官大多为世家大族的僧人们充任, 他们控 制着一切宗教活动,在莫高窟开窟也应该受他们的管理,因此这就为敦煌的世家大族开窟提供 了方便,莫高窟也就有了诸多的家庙窟。从这个角度来讲, 莫高窟的历史, 也是敦煌世家大族 的历史。 河西都僧统是当时僧教界最高的官职,更是当时僧教界最高的荣誉。荣升之后, 都僧统大 都在莫高窟开窟以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同时这也是炫耀其家族势力的最好时机, 第 16、 85、136、138等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修建的。在都僧统的功德窟中, 绘制了其家族的所有成 员,甚至小孩的画像也留在洞窟之中。都僧统死后, 其族人、门人修影窟,造影像, 附带也在窟 中留下了他们自己的邈真像,这一事实在第 139、443窟中得以体现, 这两窟的左右两侧壁都绘 制了数身供养比丘或俗人像。影窟的出现是各个家族力量见证。影像的出现是莫高窟供养人 画像的一种特例,同时也是敦煌邈真画像的特例。这种特例鼓励着高僧大德们纷纷为自己写 邈真赞、画邈真像。他们不能像都僧统那样拥有自己的影窟,但可以将自己的邈真像绘于家庙 窟中, 既供养了佛教界的诸佛及诸多部众,又留下了自己的图影。敦煌文书中保存了大量的邈 真赞文书, P�4660 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集!, P�3556 名人名僧邈真赞集!, P�3718 敦煌名人 名僧邈真赞 !,这些被赞的人物几乎涵盖了归义军时期所有重要僧俗。但归义军时期的邈真 画像保存下来的并不多,而莫高窟却保存了大量这一时期的供养人画像, 如第 156、138、196、 98、454窟等,这些洞窟内的供养人除节度使和其家属以及窟主及其家属外, 就是各个家族的 僧人了,供养成了高僧们留名留影的最佳方式。在自己家族的祠堂或庙宇中绘制的邈真像会 随着家族势力的兴衰、王朝或地方政权的更替等原因而不能长久保存, 但在家庙窟中却不然, 因为莫高窟自开窟以来就是佛教圣地,不断有人开窟或修造, 且有专人管理,除非遇上自然灾 害或不慎的人为因素 (如人为造成的火灾等 )以及非佛教信仰者造成损害之外, 这个佛教圣地 是能永久的保存下来的。且莫高窟的家庙窟是代代相传的, 即使某一家族的人不存在了, 其家 庙窟也会由当地的僧教教团共同管理,因此在莫高窟留下邈真画像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我们将莫高窟归义军时期的供养人与前期供养人特别是北朝时期的供养人作比较,不难 发现莫高窟北朝时期的供养人比较小,在洞窟中往往居于次要的位置, 可以说是千人一面, 有 的甚至面目不清,他们留名于洞窟之中,只是为了供养。而归义军时期的供养人像逐渐增大, 有的与真人同高,甚至高于真人,他们将自己的画像画入洞窟之中,这种供养的性质已经被留 名留影的功利性所取代,供养像也就变成了邈真像,那么莫高窟这一时期的家庙窟就应该具有 真堂的性质。在僧教界也是如此,都僧统有自己的影窟,窟内塑绘有影像,这是权利的象征,一 般僧人无法逾越。然而受当时世俗的影响,高僧们也要绘制邈真像, 他们不能开凿影窟,绘制 影像, 但又想名留千古,影存后世,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法就是他们可以效仿都僧统,将自己 的邈真像画入都僧统的影窟或绘入自己的家庙窟中,这就是洞窟中的僧界供养人! 高僧影像 ∃113∃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 � � � 由新发现的第 476窟谈起 的出现,直接影响着莫高窟归义军时期僧界供养人的性质向邈真像的性质转变, 也影响着这一 时期其他供养人像也向邈真像性质转变, 家庙窟也就具有了真堂的性质。 敦煌莫高窟现存影窟或具有影窟性质的洞窟共计八个。影窟的开凿和影像的修造,是书 写和记录河西都僧统的专门形式,也是炫耀家族势力的最佳方式。都僧统影像的存在,使其他 高僧大德们有了画写邈真像的榜样, 画像于洞窟之中更多是为了影存后世,而非单纯的供养, 这种现象与敦煌世俗供养人出现的世俗化现象相互交织,致使敦煌归义军时期的供养人画像 逐渐增大,更多具有邈真像的性质,供养性质则居次要地位, 莫高窟的家庙窟也就具有了真堂 的性质。 附记:本文图版部分采自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艺术 !、 中国石窟雕塑全 集 1∃敦煌!、 俄藏敦煌艺术品!等图录,部分由敦煌研究院摄录部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注 � 释 ∀ 张小刚, 王建军 莫高窟第 476窟考古清理报告!, 敦煌研究! 2004年第 3期, 第 93~ 103页。 ( 壁画内容叙述引上注报告,撰写此文得到王建军、张小刚二先生帮助,这里表示感谢。 + 姜伯勤 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第 80页。 ,同上注, 第 83页。 − 郑炳林 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 � 关于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一 !, 佛教艺 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提要集!,第 1~ 10页。 .季羡林主编 敦煌学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年, 第 23页樊锦诗撰 %影窟∋条目。 /同注− , 第 10页。 0马世长 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 文物! 1978年 12期,第 21~ 33页; 梅林 469窟与莫高窟石室 经藏的方位特征!, 敦煌研究! 1994年第 4期; 王惠民 敦煌 %双履传说 ∋与 %双履图 ∋本源考 !, 社科纵横! 1995年第 4期。 1同注.第 80页,樊锦诗撰 %洪巧言像∋条目。 2张景峰 莫高窟第 138窟及其影窟的几个问题!, 200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待刊。 ���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 文物出版社, 1996年, 第 148页。 �� 敦煌研究院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 文物出版社, 1986年。 ��!史苇湘 世族与石窟!, 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年, 第 151~ 163页。 ��∀贺世哲 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 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第 208页; 马世长 关于藏经洞的几个问题 !, 文物! 1978年 12期,第 21~ 33页; 马德 吴和尚∃ 吴和尚窟 ∃ 吴家窟 � � � 3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4丛识之一!, 敦煌研究! 1987年第 3期,第 62~ 64页。 ��#郑炳林 敦煌碑铭赞辑释!,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2年,第 65页;马德 吴和尚∃ 吴和尚窟∃ 吴家窟 � � � 3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4丛识之一!, 敦煌研究 ! 1987年第 3期, 第 62~ 64页; 荣新江 关于沙州归义军都 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 !, 敦煌研究! 1989年第 4期。 ��∃ P�4660 吴僧统碑!,参郑炳林 敦煌碑铭赞辑释!,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2年, 第 64页。 ��%荣新江 关于沙州归义军都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 敦煌研究! 1989年, 第 4期。 ��&张景峰 莫高窟第 138窟及其影窟的几个问题!, 200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待刊。 ��∋张景峰 莫高窟第 138窟供养人画像再认识!,待刊。 �() P�3720 河西都僧统阴海晏墓志铭并序!, 参郑炳林 敦煌碑铭赞辑释!,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2年,第 261~ 262页。 ∃114∃ 敦煌学辑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年第 3期 (总第 53期 ) �(�马德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年, 第 102页。 �( 袁德领 法心与敦煌莫高窟第 119窟!, 敦煌研究! 1999年第 2期,第 29~ 35页。 �(!沙武田 敦煌画稿研究!,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第 150~ 159页。另见沙武田 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 � � � 兼谈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 敦煌学辑刊! 2006年第 1期, 第 43~ 62页。 �(∀郑炳林, 徐晓莉 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婚姻关系研究!, 敦煌学 !第二十五辑, 2004年, 第 559 ~ 587页。 �(#以上俗称根据敦 322号 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该文书的研究见金维诺 敦煌窟龛名数考 !, 文 物! 1959年第 5期; 贺世哲 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年代!, 莫高窟供养人题记!, 文物出版社, 1986年;马德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年; 王惠民 独煞神堂考!, 敦煌研究! 1995年第 1 期。 �(∃马德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 261 ~ 266页。敦煌研究院 敦煌莫高窟供养 人题记!,文物出版社, 1986年。 �(%荣新江 敦煌学十八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 216页。 ∃115∃ 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 � � � 由新发现的第 476窟谈起
本文档为【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发现的第476窟谈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0750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8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06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