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薛斌传统文化与人生发展讲座

薛斌传统文化与人生发展讲座

举报
开通vip

薛斌传统文化与人生发展讲座null把握主动 人心为上 ——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成功把握主动 人心为上 ——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成功 薛 斌一种需要一种需要 CEO们需要什么?CEO们需要什么?了不起的体系未来CEO们!设计师们! 你们确实已经很优秀了 你们还需要什么呢? 必然性:市场—经营—营销—沟通 平台-身份-渠道问题 方法技巧问题:如利益、礼仪、 心态问题:影响力理念 (唐骏:提包的故事) 补课 什么是五福?什么是五福?长 富 安 好 善一篇论文一篇论文 论文:《弘扬传统文化 力行利他医德》论文:《弘扬传统文化 力行利他...

薛斌传统文化与人生发展讲座
null把握主动 人心为上 ——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成功把握主动 人心为上 ——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成功 薛 斌一种需要一种需要 CEO们需要什么?CEO们需要什么?了不起的体系未来CEO们!设计师们! 你们确实已经很优秀了 你们还需要什么呢? 必然性:市场—经营—营销—沟通 平台-身份-渠道问题 方法技巧问题:如利益、礼仪、 心态问题:影响力理念 (唐骏:提包的故事) 补课 什么是五福?什么是五福?长 富 安 好 善一篇论文一篇论文 论文:《弘扬传统文化 力行利他医德》论文:《弘扬传统文化 力行利他医德》 ——也谈医院文化改革 作者:薛 斌 杨先农 宋振东 于晓波 崔跃 迪亚拉 文博 受民间公益项目“江苏溧阳苏园传统文化研讨会”的启发,笔者近来研读了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一本是日本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缔造者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 两位都是备受推崇的大家,他们提出来同一个重要命题:如何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老实说我们无论哪个层次的中国人都是比较青睐这个命题的。 了凡先生和稻盛和夫先生关于命运问题的阐述都同样极其精彩,十分地具有说服力,但无奈他们两位不约而同地都是出家佛徒,其文章不免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里有些显得局限的遗憾。 笔者在学习两位大师的基础上,试图突破这个局限,因此本文所讲的命运,不是基于宗教,也不是基于鬼神迷信,而是以另一套语境即逻辑思维来讨论命运问题,这样这个命题就可以拿得上台面,经得起考验,也不会对大家和我自己产生任何压力。 本文的逻辑观点是:1、先天造命,后天立命;2、立命的能量主要来自“利他”的积极心态;3、中医界当率先施行“利他”精神;4、中医专科团队是“利他”精神的培育模式是很好的切入模式。 一、先天“造命”,后天“立命” 稻盛和夫先生的魅力无与伦比。这个出生于1932年的鹿儿岛人,读书很不顺利,成绩也不好,在毕业之后找工作也颇为曲折,差点加入黑社会,最后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电瓷公司。27岁时他以300万日元,创办了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稻盛和夫52岁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创建了KDDI(日本第二电话电报公司),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让日本人用上了廉价电话。2001年,京瓷和KDDI都进入了《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一个看似平凡的青年,在有生之年创造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这样的人生经历,无论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这都是最好的商业传奇。 稻盛和夫说:“根本而言,人生有看不见的两只手所主宰,一只叫做命运,另一只叫做因果。” 中国明朝立志名著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中说:“造命者天,立命者我”。《了凡四训﹒积善之方》通篇主旨无非“因果报应”四字。 两者如此接近,可知稻盛和夫在中国文化上的造诣之深!这里我们用一个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来比照:这里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比照: 本文笔者非常推崇这两位大师的见解,团队愿意不遗余力为其推而广之,为了通俗易懂且改称为:先天“造命”,后天“立命”。 ——这是本文的第一个重要观点。 稻盛和夫先生特别看重因果,你相信因果吗?由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国家没有形成宗教国体,我们已有连续几代人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因此我们宗教语境让我们觉得有些勉强。 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民族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过去总以为只是民间迷信说法,或唯心主义的坏思想,登不上大雅之堂。 现在深入思考,那不是什么迷信,也不要给其戴上什么主义的高帽子,它就是真理! 一方面,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觉醒立志,并在工作中学习、锻炼、磨砺,且思善行善(想好事做好事)而使命运大大改变。关于这点,大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另一方面,大家很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做出一定的努力并不会马上出现期待中的结果呢?善行没有得到善报呢?稻盛和夫的解释是,仅有的一点善行与努力会被强势的厄运淹没。 同时,稻盛和夫先生以其80多年的人生阅历反复加以证实,若从20年、30年这样的长时段来看,因果的吻合度非常之高,几乎是准确无误。 我们从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兴衰就可以看出规律: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与他们平日行为和人生态度相一致的结果。基本上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家各得其所,进入他们相应的境遇。 他说,原因和结果之间几乎可以用等号来连接,其吻合程度高得可怕! 中国人一样有类似的智慧认识,明代《菜根谭》有言: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你即使看不到它,它也在茁壮成长。 我们所谈的看似迷信,其实科学。 因果法则符合大自然最根本的法则,就是我们中国人喜欢讲的天理、天意,其实就是规律,道家称其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大道至简。 我们应当相信,善的循环之轮一定会继续扩展,我们只管努力。 记住:因果必报,需要时间;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二、立命的能量主要来自“利他”的积极心态二、立命的能量主要来自“利他”的积极心态上文提到一个大家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做出一定的努力并不会马上出现期待中的结果呢?善行没有得到善报呢?” 稻盛和夫的解释是,我们仅有的一点善行与努力会被强势的厄运淹没。 《了凡四训》中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原文故事是这样的: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了凡先生借中峰和尚的口以“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来解释,并反问人们“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笔者则以为这个问题可以放在现代语境中,用科学逻辑的观点来解释:一个事物要改变另一个事物必须有足够大的能量,你做出的努力未能改变命运形势,那是因为你努力的能量还不是足够大。也就是说,立命,是需要足够的能量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重要观点。 在经典音乐领域里,贝多芬大师留下一首传世的《命运交响曲》,你可以感受到其中人生与命运PK的纠结情怀。人们能否抗争到底并最终改变命运,就取决于人们的能量大小。 既然改变命运需要足够的能量,那么这能量从何而来呢? 最经典的说法莫过于“知识改变命运”。1978年我国恢复 高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语文高考下定义高考日语答题卡模板高考688高频词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从此一批有一批贫寒家庭的年轻人通过高考实现了“鲤鱼跳农门”,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甚至同时改变了整个家庭以及家庭后代的命运。笔者也是这样的过来人,有亲身的感受。 我们可以再放开思路想一想,“鲤鱼跳农门”固然是一个大的分水岭,但人生仅此一“跳”吗,对于那些没有跳过来的人们,他们就没有希望了吗?从此仅仅因为“知识”这一个因素就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如快乐)了吗?再看看那些跳过来了的人们,其命运也是千差万别,仍然用“知识”这个单一的因素来解释,无疑是很勉强的吧。 可见,“知识改变命运”之说是有其较大的局限性的,不是单一的因素在改变命运,而是复合的因素在改变命运。这些复合因素——“变量”——对命运的改变,笔者认为我们的现代管理科学是可以提出相应的逻辑模型或数学模型的。 null自2009年至现在,笔者团队开创了“中医文化与专科建设课题”,办了多期面向医院院长的论坛和面向科室主任、医护人员“团队特训”,我们倡导识人-用人-诲人的四字 口诀 小学生乘法口诀表下载关于乘法口诀表的题目党史口诀下载一建市政口诀下载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口诀下载 :激心能耐。大家也深以为然,认为成功的人生确实需要这四个字,即激情饱满、心态正面、有能力、有耐力。现在看来,这就是现代科学管理语境中的一个用语言表达的逻辑模型。 后来我们读到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他提出一个人生成功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null稻盛和夫先生的方程式比我们的四字诀的相同处是,基本上都把与人生成功相关联的几个主要的关键变量列入了。他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的“心态”基本相同,他的“热情”与我们的“激情”也是相同的,而他的“能力”与我们的“能力”则完全雷同。这些都是令我们感奋之处。也有两个不同处。 其一,我们的四字诀比他的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多一个变量,即“耐性(耐力)”,就是说对事业坚持不懈的时间长短,我们觉得这个还是必要的,人生大戏近百年,大器晚成不为晚,晚节不保不成功。这个变量的缺欠是稻盛和夫方程式的主要缺陷。 其二,稻盛和夫的方程式明确是用的乘法,我的四字诀没有明确用乘法。这一点很是紧要,这便分出稻盛和夫先生与我们团队认识功夫的高下,晚辈当自愧而奋起啊! 因此,我们决定以后就借鉴用稻盛先生的成功方程式了,不过我们还是要做两个变动: 一是加上“耐力”这个变量,作为其中一个乘数;二是将整个方程式命名为“立命能量值方程式”。数学模型表达如下: 立命能量值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 × 耐力 (-100至100) (0至100) (0-100) (0至100) 在这个“立命能量值方程式”中,所谓能力,是指才能、智力,特别包含先天方面的资质如健康的体魄、智商等;所谓热情,是指从事本职工作的激情,这是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控制的后天方面的因素。 这两个因素都分别用零分至一百分表示。因为是用乘法,所以即使是有能力而缺乏热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相反,自知没有能力而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那么比赋予先天资质的人得到的结果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这个变量,说“思维方式决定人生”也并不过分。思维方式这个词是主要指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可以是一种心态、心智模式、哲学、理念或者思想等的复合表达。 佛教里有“善恶有报”的说法。所谓善恶也叫梵(Karman,佛教羯磨之意),是善恶报应的依据。就是说,意念为“因”,其“果”就表现为现实。 这说明思考的内容很重要,意念中是否混杂“邪念”,结果会出现天壤之别。   稻盛和夫先生希望人们铭记这个“宇宙法则”。 那就是: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也许有人断定此言极其神秘不予接受。但是,这是稻盛和夫先生在八十年的人生中多次体验后确信不疑的不二法则。 他说,描绘美好蓝图的人,他就能迎来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极,其人生也将不如意。这样的法则在宇宙中发挥着作用。意念并不一定马上就表现为结果,因此人们也许难以理解,但是,如果用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长时间来看的话,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他们自己曾经在意念中描绘过的。所以,必须要有纯洁美丽的心灵,这是思考人生态度的大前提。 为什么呢?因为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宇宙本来具备的“意志”。    科学界已经论证,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让一切更加美好,使一切进化发展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进化的意志。如果能够很好遵循自然意志所产生的趋势,那么就能给人生带来成功和繁荣。如果背离该趋势,那么等待的结果将是没落和衰退。 所以,稻盛和夫先生告诫人们,对于世间万物我们都要怀抱“凡事往好的方面着想”的利他之心,有爱心、不懈努力、顺应宇宙潮流就能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与此相对,憎恨、仇视他人,只顾利己之人,其人生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爱心、真诚以及平等善待一切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宇宙当中,使整个宇宙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至此,我们应当相信:改变“思维方式”——即心态、心智模式,就会给我们改变命运带来巨大的能量,人生就会实现180度大转变;而“利他”——也即爱心,则是所有心态中最为重要的内涵,改变命运的能量最大! ——这是本文的第三个重要观点。一本小人书一本小人书 西方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逻辑西方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逻辑西方国家的精英一直在寻找克服市场经济弊病的良方,至今没有找到。 西方文化的基因与核心价值观是以物为本,以斗为贵。 西方式个人与社会发展逻辑:竞争 →斗争 →战争 →人类毁灭。 在这种文化基因制约下,西方国家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法解决市场经济的弊病问题 只好向中国求救,向中国文化求救。 《弟子规》之爱《弟子规》之爱《弟子规》通篇讲的是爱 要求人们爱父母,爱兄弟姊妹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就是说,要爱天下的父母兄弟,真正做到“泛爱众”。 人人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谁还去做那种伤天害理、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广大劳动者痛苦上的事情呢? 《弟子规》上讲:”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是教育人从小从孝道出发去掉私心,培养公心。 《弟子规》还讲:“凡出言,信为先”。这是教育人从小要言行一致,不说假话,说真好,真诚待人,童叟无欺。 想想看,让既有爱心又有公心和诚心的人领导和从事市场经济工作,一定能够做到供求平衡,那里会有经济危机呢? 没有了经济危机,其他的社会危机,也就随之消失了。 中国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逻辑中国式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逻辑要使社会和谐,就要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怎样才能调整好呢? 中国的至圣先贤根据天道给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在全社会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使每个人各行其道,以道奉行,各种利益得到很好的处理,社会就和谐了。伦理讲的是人际关系之道。 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五种关系,就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君臣(领导与被领导)。——这叫五伦。 《中庸》上称此为“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这五伦关系都是宇宙间自然的现象,自然的和谐,不是哪个人发明创造出来的。 人与人的关系与大自然规律完全相同——天人合一。 五伦是道,随顺五伦就是德。 我们老祖宗提出的“十义”就是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 “十义”做到了,五伦关系就顺了,家庭首先和谐了,家和万事兴。 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所以: 中国式个人与社会发展逻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中国与西方发展观对比中国与西方发展观对比西方:竞争→斗争→战争→人类毁灭 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关于倡导全民学习践行《弟子规》的建议关于倡导全民学习践行《弟子规》的建议·农工党中央提交全国两会建议案· (2012年 月 日) 中华文化是世界四大文化中唯一绵延持续至今的文化,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最好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优秀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之一第一次写进了党的文件,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些都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 十七大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又响亮地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 这些都无不预示着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中华文化将重获新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能否寻找到一条快捷有效的路径来学习践行传统文化呢? 我们建议倡导学习践行《弟子规》。 一、倡导全民学习践行《弟子规》的重大意义一、倡导全民学习践行《弟子规》的重大意义1.政治方面:是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的方重大命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号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宣部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对此,我们完全拥护。《弟子规》全文仅有1080字,三字为一句,其发源于《论语》并经历代反复锤炼,是浓缩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公认的大众教育经典。 弘扬中华文化,应当且可以从学习践行《弟子规》抓起。 2.社会方面:十分有利于长治久安。 我们认为,社会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最佳路径和方法就在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孟儒家文化的根牢牢地扎在简明易懂的《弟子规》中。 3.民生方面:是满足广大人民精神需求的有益尝试。 在基本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今天,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性福祉所在。 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最好是从中华民族自身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寻找,学习与践行《弟子规》就是一个最好的契机。 4、教育方面:是落实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弟子规·总序》开宗明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方针的浓缩。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是做人的根本道理(德育),必须放在首要地位学好。在这几方面学好了的前提下,“有余力,则学文”,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智育)。党的十七大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就是对中华传统智文化教育思想的继承,是真正的教育大道。null5、经济方面:有利于培育经济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弟子规》在全国各地都得到重视,许多企业通过在企业内部大力学习和践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整个机构精神状态为之彻底转变,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这种用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企业竞争力是有持续价值的、稀缺的、无法替代的、难以模仿的,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6、文化方面:是落实中共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抓手。 《弟子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实际的生活, 从人的细微的念头,到如何打招呼,都有详细的规定,直接指导人们最具体的日常生活。 一个人能够懂得怎样对父母、对长辈,懂得怎样对平辈,有种真诚的爱心,就奠定了人生最大基础。 这是难得的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 二、倡导全民学习践行《弟子规》的具体建议二、倡导全民学习践行《弟子规》的具体建议1. 呼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学习践行《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各地已经有数以百计的传统文化培训基地正在正常运行中,有的基地已经培训数十上百场次;更多的培训基地在酝酿中,呈爆炸性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因此,特别需要主流方面的认可、支持、引导与规范,才能稳步过渡,良性发展。 2.建议有关部门召集专家对《弟子规》稍加修改。 《弟子规》的基本理念派生于《论语》,经过历朝大师们的修改,逐渐形成今天看到的较为完美的版本,因此不必重写,也不要改变基本语境、语意和体裁章法。 只有少数字词句,如“药先尝”、“居处变”、“ 骑下马”等,因年代久远,不一定符合今天的情境,稍作修改就可以适合现代语境,以免被人误认“糟粕”。 3、加大宣传力度。 建议动员国家主流媒体,深入宣传讨论《弟子规》,形成好氛围,形成大气候。 4、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相应课程并纳入各级各类学生行为守则予以考核。 各级党校、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校、幼儿园、大中专院校,均有必要将《弟子规》内容写入教学大纲,并逐步常规化开设《弟子规》课程。虽然近年也有些城市学校让小学生课余时间背诵《弟子规》,但由于学校并没有真正践行《弟子规》,没有使之成为家校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孩子们很快就淡忘了。 5、号召社会各界学习践行《弟子规》。 《弟子规》本来是童蒙养正读本,但我们已经有几辈人都没有认真地学习过这些传统文化经典,有的甚至见都没有见过它,因此成人们也当学习。 《弟子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是做合格中国人的基本道理, 人人都应该学习与践行。 我党非常关注弘扬传统文化问题,并十分愿意做出持续努力, 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加强合作。 《弟子规》的子道:从“入则孝”入手,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神,暖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侍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把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讲到了极致。 《弟子规》的悌道: “兄道友,弟道恭”,并且还讲了兄弟和睦的方法:“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弟子规》的友道:“凡出言,信为先”;“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能亲仁,无限好;得日进,过日少”。所有这些讲的就是伦理道德。 《弟子规》的父道:有的同志说,《弟子规》上,只讲子道,没有讲父道。我们知道,《弟子规》是童蒙养正的读本,重点在于从小给孩子扎善根,所以,没有明确地讲父道。其实,《弟子规》通篇讲的都是爱,自然也包括了父爱,就是慈。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是无私的,无微不至的,不讲自明的。 《弟子规》的夫妇之道:也有同志提出,《弟子规》中没有讲夫妇之道。夫妇关系实际上是兄弟姊妹关系,属于悌道。《弟子规》关于兄友弟恭的教导,同样适用夫妇关系。 《弟子规》的博爱之道:随后,把悌道由家庭扩大到社会,孝敬天下的父母和天下的兄弟姊妹,以至于“泛爱众”。 《弟子规》的全道:总之,《弟子规》是伦理道德的大全。 行《弟子规》的大道:有的社区、企业、学校等等单位,组织大家学习《弟子规》,没有多久就变成了和谐单位。 只要我们在全国落实《弟子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就一定能够及早完成。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全文〈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出则弟〉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谨〉〈谨〉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信〉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泛爱众〉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仁〉〈亲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余力学文〉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本文档为【薛斌传统文化与人生发展讲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3871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29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6-18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