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JBT 11082-201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JBT 11082-201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举报
开通vip

JBT 11082-201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ICS 27.020 J 90 备案号:32161—20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 11082—201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Surface finishing for parts—Specifications 2011-05-18 发布 2011-08-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1082—2011 I 目 次...

JBT 11082-201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ICS 27.020 J 90 备案号:32161—20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B/T 11082—201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Surface finishing for parts—Specifications 2011-05-18 发布 2011-08-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1082—2011 I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光整设备........................................................................................................................................................ 2 5 光整介质........................................................................................................................................................ 2 5.1 固体介质—磨块 ......................................................................................................................................... 2 5.2 液体介质—磨剂与水 ................................................................................................................................. 3 6 光整加工前对零件表面的要求 .................................................................................................................... 4 7 光整加工技术要求 ........................................................................................................................................ 4 7.1 总则............................................................................................................................................................. 4 7.2 毛刺............................................................................................................................................................. 4 7.3 棱边............................................................................................................................................................. 4 7.4 过渡圆角的明显“接痕” ......................................................................................................................... 4 7.5 表面轻微裂纹 ............................................................................................................................................. 4 7.6 表面锈蚀、发蓝和变色 ............................................................................................................................. 5 7.7 表面粗糙度值 ............................................................................................................................................. 5 7.8 表面轮廓支承长度率 Tp 值........................................................................................................................ 5 7.9 微观表面加工纹理 ..................................................................................................................................... 5 7.10 表面加工硬化程度 N ............................................................................................................................... 5 7.11 零件表面层应力状态 ............................................................................................................................... 6 7.12 弹簧表面疲劳强度 ................................................................................................................................... 6 7.13 零件清洁度 ............................................................................................................................................... 6 7.14 对零件原工艺调整的要求 ....................................................................................................................... 6 8 检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6 8.1 磨块............................................................................................................................................................. 6 8.2 光整加工技术要求中有关项目的检验 ..................................................................................................... 6 9 光整加工后处理 ............................................................................................................................................ 7 9.1 零件与磨块分选 ......................................................................................................................................... 7 9.2 零件清洗..................................................................................................................................................... 7 9.3 油封、防锈................................................................................................................................................. 7 9.4 制定磨块失效周期及清除破碎失效磨块周期 ......................................................................................... 7 10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常用磨块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毛刺厚度 .................................................................................................................... 1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高温烧结型陶瓷磨块磨耗率测试方法..................................................................... 11 C.1 磨耗率测试条件 ...................................................................................................................................... 11 C.2 磨耗率测试程序 ...................................................................................................................................... 11 JB/T 11082—2011 II 表 1 磨块公称尺寸的极限偏差 ....................................................................................................................... 3 表 2 磨块磨耗率 ............................................................................................................................................... 3 表 3 各种磨剂的 pH 值及主要成分 ................................................................................................................ 4 表 4 三种光整加工方法的毛刺去除能力和棱边倒圆能力 ........................................................................... 5 表 5 内燃机主要零件主要表面粗糙度值 Ra 所对应的 Tp 值........................................................................ 5 表 A.1 常用磨块名称、形状、代号和公称尺寸 ........................................................................................... 8 表 B.1 毛刺厚度 ............................................................................................................................................. 10 表 C.1 磨耗率测试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计算表 ..................................................................................................................... 11 JB/T 11082—2011 III 前 言 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附录 A 和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桂莲、冯义、吕彤、岳政、计维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B/T 11082—2011 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光整设备、光整介质、光整加工前对零部 件表面的要求、光整加工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光整加工后处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等。 本标准适用于内燃机金属零部件精加工表面。其他行业金属零部件精加工表面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3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2476 普通磨料 代号 GB/T 2481.1 固结磨具用磨料 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 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GB/T 2481.1 —1998,eqv ISO 8486-1:1996) GB/T 2481.2 固结磨具用磨料 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 第 2 部分:微粉 GB/T 2484 固结磨具 一般要求(GB/T 2484—2006,ISO 525:1999,MOD) GB/T 2490 固结磨具 硬度检验 GB/T 2997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 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 试验方法(GB/T 2997—2000, eqv ISO 5017:1998) GB/T 3505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GB/T 3505—2009,ISO 4287:1997,IDT) GB/T 3810.5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 5 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GB/T 3810.5—2006, ISO 10545-5:1996,IDT) GB/T 3821 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GB/T 4740 陶瓷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 4742 日用陶瓷冲击韧性测定方法 GB/T 1575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缺陷 术语、定义及参数(GB/T 15757—2002,ISO 8785:1998,MOD) GB/T 23339 内燃机 曲轴 技术条件 JB/T 10153 普通磨具 滚抛磨块 JB/T 11083 内燃机用光整机 3 术语和定义 GB/T 1031、GB/T 3505、GB/T 15757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光整介质 finishing medium 光整加工中使用的磨块、磨剂和水统称为光整介质。 JB/T 11082—2011 2 3.2 磨块粒度 strickle granularity 构成磨块所用磨料的粒度,用“#”表示,单位为μm。 3.3 磨块硬度 strickle rigidity 磨块表层的磨粒在外力作用下从磨块体上脱落的难易程度。磨粒容易脱落的磨块称为“硬度低”, 反之就称为“硬度高”。虽然它与金属硬度概念不同,但磨块硬度与磨块本身软硬有一定关系。因此, 光整加工所用较细粒度磨块的硬度仍用洛氏硬度表示。 3.4 磨耗率 wear rate 同一批次生产的同一(材质、硬度、尺寸、形状相同)品种型号磨块,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单位时 间内单位质量的磨块的磨耗量。 3.5 表面光整加工 surface finishing 由固体介质磨块和液体介质磨剂及水组成磨具,在材料箱中呈游离状态。将被加工零件沉没于磨具 之中,游离状态的磨具在材料箱的带动下做自由运动,被加工零件被强制运动或随磨具自由运动。零件 和磨具在复杂的相对运动作用下,磨具始终以一定的压力,对零件的各表面进行碰撞、滚压、挤压、刻 划和微量磨削,从而细化表面粗糙度,去除加工毛刺、锐边和表面缺陷,改善表面物理力学性能,达到 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综合性能和使用性能的目的。这种加工方法为自由磨具滚磨表面光整加工,简称为表 面光整加工。 4 光整设备 光整设备的要求及使用应符合 JB/T 11083 的规定。 5 光整介质 5.1 固体介质—磨块 5.1.1 磨块的名称、形状、代号和公称尺寸 磨块的名称、形状、代号和公称尺寸见附录 A。 5.1.2 磨块的品种分类及代号 磨块按加工用途分类为:粗磨、中磨、精磨,其相应的代号分别为 R、M、F。 5.1.3 磨块标记 × 公称尺寸见附录 A 形状、代号见附录 A 品种代号见 5.1.2,附带角标时表示配比改进序号,以 a、b、c、…表示 陶瓷磨块为客户代号 树脂磨块为结合剂代号,按GB/T 2484的规定 标记示例: 规格为 10 mm×10 mm 用于粗磨的正三菱柱陶瓷磨块,标记为:ART 10×10 规格为φ 4 mm 用于中磨的球形陶瓷磨块,标记为:AMS φ 4 规格为 10 mm×10 mm 用于粗磨的圆锥体树脂磨块,标记为:PLRCO 10×10 JB/T 11082—2011 3 5.1.4 陶瓷磨块技术要求 5.1.4.1 磨块公称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磨块公称尺寸的极限偏差 单位:mm 公 称 尺 寸 极 限 偏 差 ≥3~10 ±0.4 >10~30 ±1.0 >30 ±1.5 5.1.4.2 磨块代号及其粒度按 GB/T 2476、GB/T 2481.1 和 GB/T 2481.2 的规定。 5.1.4.3 磨块硬度值应不小于 HRB 94(HRA 115)。 5.1.4.4 磨块抗压强度应不小于 9×107 N/m2。 5.1.4.5 磨块冲击韧度应大于 1 kN·m/m2。 5.1.4.6 磨块吸水率应不大于 0.7%。 5.1.4.7 磨块外表面及断面目测不应有飞边、缺角、裂纹、黑心、发泡、夹杂、孔洞等缺陷。 5.1.4.8 磨块质量性能评价指标,磨耗率数据要求见表 2。 表 2 磨块磨耗率 (%) 磨 削 方 法 粗 磨 中 磨 精 磨 切割产品 <18 <18 <15 质量比 滚割产品 <4 <4 <1 切割产品 <5 <5 <3 磨耗率 体积比 滚割产品 <2 <2 <1 5.1.4.9 磨块使用性能磨损失效指标:磨损体积比 T 的计算按式(1)。 T=V1/V0……………………………………………………(1) 式中: V1——正常使用一定时间(清洗清理周期)后,单一磨块的平均体积; V0——未经使用同批次单一磨块的平均体积。 当 T≤1/2 时,磨块失效。 5.1.4.10 磨块使用性能破碎失效指标:破碎率 P(%)的计算按式(2)。 P=ms / (ms+mw) …………………………………………………(2) 式中: ms——正常使用一定时间(清洗清理周期)后,破碎磨块的总质量; mw——正常使用一定时间(清洗清理周期)后,未破碎磨块的总质量。 P 值高,说明磨块质量不好、光整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工装设计不合理,该指标供磨块使用方择优 选购和改进光整工艺用。一般要求 P≤10%。 5.2 液体介质—磨剂与水 5.2.1 磨剂主要功能、成分及 pH 值 磨剂是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与水配制而成的溶剂,具有促磨、清洗、防锈、光亮、润滑、防腐等多 种功能,各种磨剂的 pH 值及主要成分见表 3。 JB/T 11082—2011 4 表 3 各种磨剂的 pH 值及主要成分 适用工件材质种类 pH 值 主 要 成 分 黑色金属 >8 铜、铝 约 7 锌铝合金 <7 不锈钢 >10 三乙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酸、油酸硝酸钠、磷酸钠等 5.2.2 水的主要功能及要求 水的主要功能是冲洗、冷却工件和磨块;在工件之间、磨块之间及工件和磨块之间起缓冲作用。要 求用清洁的自来水,推荐循环使用并进行净化处理。 5.2.3 液体介质使用要求 5.2.3.1 磨剂/水(质量比),要求为 3%。 5.2.3.2 液体介质装入量:在开式料箱中,要求正好淹没零件与磨块;在闭式料箱中,要求高出零件 与磨块 10 mm 左右。 5.2.3.3 闭式料箱液体介质更换时间:在粗加工时要求 3 h~4 h 更换;在精加工时要求 6 h~8 h 更换。 5.2.3.4 开式料箱要求及时增加磨剂,保持磨剂/水为 3%。 6 光整加工前对零件表面的要求 6.1 光整加工前零件的形状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应达到有关标准或图样的要求,光整加工不改变该 两项要求。 6.2 光整加工为最终加工工序时,采用不同工艺可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值(Ra 或 Rz)在原来的基础上降 低 0.5~1.5 个等级。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的降低,难度越高,根据此项条件,用户可确定光整加工前工件 表面粗糙度值。 6.3 零件光整加工前应进行清洗去除油污处理。 6.4 零件表面的油道孔口,在光整前应使用堵塞将其堵住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不能脱落。 7 光整加工技术要求 7.1 总则 进行表面光整加工的零件,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7.2 毛刺 7.2.1 零件表面切削加工时,交接棱边处容易产生毛刺,在进行表面光整加工时去除这些毛刺。 7.2.2 光整加工后,应去除厚度小于 0.20 mm 的外部毛刺。大于 0.20 mm 的毛刺可用其他方法部分去 除后再光整加工彻底去除。 各种加工方法产生毛刺的厚度及光整加工去除毛刺的厚度,参见附录 B。 7.3 棱边 零件切削加工时,相交的表面形成棱边。应用光整加工方法进行棱边倒圆。 表 4 列出了三种光整加工方法的毛刺去除能力和棱边倒圆能力,根据此表可选定棱边倒圆半径要 求,制定相应光整加工工艺来实现。 7.4 过渡圆角的明显“接痕” 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与曲柄臂连接处的过渡圆角有一“接痕”,见 GB/T 23339,明显时呈现“亮 线”,说明圆角过渡不圆滑。这一缺陷对曲轴疲劳强度有重大影响,光整加工后“接痕”应能明显减轻。 7.5 表面轻微裂纹 光整加工本身不产生磨削烧伤,而且能够去除前面工序淬火及磨削产生的轻微裂纹,见 GB/T 15757 JB/T 11082—2011 5 和 GB/T 23339,一般可去除深度为 0.003 mm~0.005 mm 的裂纹。对于较深的裂纹光整加工后可清楚的 显露。 表 4 三种光整加工方法的毛刺去除能力和棱边倒圆能力 单位:mm 加 工 能 力 棱边形成的最大圆角半径 光 整 方 式 毛刺去除厚度 钢 铜 合 金 铝 合 金 振动式 0.003~0.075 0.075~0.250 0.100~0.250 0.150~0.750 离心式 0.005~0.100 0.075~0.500 0.075~0.500 0.125~0.750 主轴式 0.005~0.200 0.075~0.500 0.075~0.500 0.125~0.750 7.6 表面锈蚀、发蓝和变色 内燃机零件主要表面经热处理后,附近表面产生的锈蚀、发蓝和变色应在表面光整加工时彻底清 除。 7.7 表面粗糙度值 在 6.2 提出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基础上,按用户要求应能降低 0.5 个~1.5 个等级。 7.8 表面轮廓支承长度率 Tp值 内燃机主要零件主要表面粗糙度值 Ra 所对应的 Tp 值见表 5。 表 5 内燃机主要零件主要表面粗糙度值 Ra所对应的 Tp值 Tp(%)b Ra μm C=−0.2 μma C=−1 μm C=−2 μm C=−3 μm C=−4 μm 0.63 5 47.5 85.5 97.5 100 0.50 5 58.5 91.5 100 — 0.40 5 65 95 100 — 0.32 5 85 99 100 — a C 为轮廓水平截距。 b 本表 Tp 值为外圆磨标准样块多次测量统计数据。 内燃机主要零件主要表面粗糙度值 Ra 的要求在 0.32 μm~0.63 μm 范围的零件表面,经光整加工后 要求其 Tp 值(C=−1 μm 时)达到 75%以上。 7.9 微观表面加工纹理 零件光整前,外圆磨削微观表面加工纹理为连续的环型线或螺旋线,光整加工后应呈现连续无方向 麻点状 P 形纹理。 7.10 表面加工硬化程度 N 光整加工后,要求表面加工硬化程度 N>8%,按式(3)计算。 0 0 100% HV HVN HV −= × ………………………………………(3) 式中: N——表面加工硬化程度; HV0——光整前表面显微硬度; HV——光整后表面显微硬度。 JB/T 11082—2011 6 7.11 零件表面层应力状态 光整加工后,零件表面组织细化,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要求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值大于 50%。 7.12 弹簧表面疲劳强度 弹簧光整加工后,要求表面疲劳强度应能提高 30%。 7.13 零件清洁度 内燃机主要零件光整后,清洁度数值应达到(或低于)行业标准规定。 7.14 对零件原工艺调整的要求 7.14.1 光整加工是对零件各表面同时一次性整体性加工,应将原加工工艺中粗磨、半精磨、精磨各工 序余量、油道孔口抛光、轴颈砂带抛光和卡瓦毛毡抛光的次数、手工去毛刺工序等进行调整。 7.14.2 对内燃机全部摩擦副零件进行光整加工后装机,应将整机出厂试车磨合工艺和整车走合工艺做 大幅度地优化调整。 8 检验方法 8.1 磨块 8.1.1 公称尺寸的极限偏差用分度值为 0.02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 8.1.2 磨块硬度测定按 GB/T 2490 的规定进行。 8.1.3 磨块抗压强度测定按 GB/T 4740 的规定进行。 8.1.4 磨块冲击韧性按 GB/T 4742 和 GB/T 3810.5 的规定进行。 8.1.5 磨块吸水率测试按 GB/T 2997 的规定进行。 8.1.6 磨块外表面及断面(将磨块打破)质量目视检查。 8.1.7 磨耗率测试方法见附录 C。 8.1.8 磨损体积比,在清洗清理磨块工序时用体积法测定。 8.1.9 破碎率,在清洗清理磨块工序时用重量法测定。 8.2 光整加工技术要求中有关项目的检验 8.2.1 毛刺缺陷 毛刺尺寸大于等于 0.1 mm 时,用分度值为 0.02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毛刺尺寸小于 0.1 mm 时, 外部毛刺可用各种显微镜和光学投影仪等测量。内孔交叉处毛刺,用光纤小孔内窥镜或电子工业内窥镜 测量。 8.2.2 棱边质量 目视、手感、光学投影仪、伺服阀加工质量综合测量仪检测。 8.2.3 过渡圆角“接痕” 目视、光学投影仪检测。 8.2.4 淬火和磨削烧伤产生的裂纹 在制定工艺进行工艺实验时,可用酸洗法检测;正常生产时可用光整加工后目视法检查。 8.2.5 表面粗糙度值 Ra和表面轮廓支承长度率 Tp 用粗糙度仪测量。 8.2.6 微观表面加工纹理 用电子显微镜检测。 8.2.7 加工硬化 用显微硬度测试仪,测定表面层的显微硬度,反映表面加工硬化程度。 8.2.8 表面残余应力 用 X 射线物理测量法,测定 0.010 mm~0.035 mm 内的表层应力。 JB/T 11082—2011 7 8.2.9 弹簧疲劳强度 用弹簧疲劳试验机检测。 8.2.10 清洁度 按 GB/T 3821 的规定进行测定。 8.2.11 内燃机出厂试车磨合工艺 对机油进行“光谱分析法”检验。检验机油中所含有各种金属磨屑量的数值和各种金属磨屑量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以此可确定“磨合时间”,优化试车工艺。 9 光整加工后处理 9.1 零件与磨块分选 对大批量零件进行分选,可用机械式或磁力式(有磁性的零件)分选。 9.2 零件清洗 用原有的清洗方法去除表面磨粉等污物。 9.3 油封、防锈 光整加工完,零件清洗干净后吹干或烘干,若直接转入整机装配,可不进行油封、防锈处理。若需 包装、贮存和运输,则仍按各零件原标准的油封、防锈的规定进行。 9.4 制定磨块失效周期及清除破碎失效磨块周期 根据 5.1.4.9 及 5.1.4.10 制定磨块失效周期及清除破碎失效磨块周期,并按规定执行。 10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0.1 磨块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按 JB/T 10153 的规定执行。 10.2 内燃机零部件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仍按各零部件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JB/T 11082—2011 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常用磨块 常用磨块名称、形状、代号和公称尺寸见表 A.1。 表 A.1 常用磨块名称、形状、代号和公称尺寸 磨块名称 形 状 代号 公称尺寸 mm 磨块标记 圆球体 S B:3,4,5,6,8,10,13,16,20 S □φB 正三棱柱 T (PLT) B:3,6,10,20,25,30,40 L:3,6,10,13,16,20,25,30,40 T □B×L (PLT □B×L) 斜三棱柱 TP B:6,10,16,20,25 L:6,10,13,16,20,25,30 α:33°、45° TP □B×L.α 正圆柱 R B:6,10,20,25 L:6,10,16,20,25 R □B×L 斜圆柱 RP B:4,6,8,10,13,16 L:10,16,20,25,30 α:22°,45° RP □B×L.α JB/T 11082—2011 9 表 A.1(续) 磨块名称 形 状 代号 公称尺寸 mm 磨块标记 菱形柱 D B:25,40,45,50,55 C:16,30,35 L:10,16,20 D □B×C×L 正方体 C B:6,10,16,20,30,40 C □B 圆锥体 CO (PLCO) B:10,16,20,25,30,40 C:10,16,20,25,30,40 CO □B×C (PLCO □B×C) 正四面体 CT (PLCT) B:10,13,16,20,25 CT □B (PLCT □B) 注 1:括号内代号为树脂磨块代号,其余为高温烧结型陶瓷磨块代号。 注 2:模块标记栏中符号“□”表示 5.1.2 中的分类代号。 JB/T 11082—2011 1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毛刺厚度 各种加工方法产生毛刺的厚度,及光整加工去除毛刺的厚度见表 B.1。 表 B.1 毛刺厚度 单位:mm 毛刺厚度尺寸 加工方法 0~ 0.05 0.05~ 0.10 0.10~ 0.20 0.20~ 0.40 0.40~ 0.80 0.80~ 1.60 1.60~ 3.20 3.20~ 6.50 >6.50 超精密加工 珩磨加工 磨削加工 拉铰加工 精镗孔 精车加工 粗镗加工 铣削加工 粗车加工 各 加 工 方 法 产 生 毛 刺 厚 度 尺 寸 铸锻加工 光整加工去除 毛刺的厚度 JB/T 11082—2011 11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高温烧结型陶瓷磨块磨耗率测试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高温烧结型陶瓷磨块磨耗率的测试条件、测试程序及计算方法。 C.1 磨耗率测试条件 磨耗率测试条件如下: a)磨块样品质量为(4±0.1)kg; b)LL 05 离心式光整机; c)精度为 1/50 的计量台秤; d)恒温干燥箱; e)自来水。 C.2 磨耗率测试程序 C.2.1 将磨块样品装入光整机料筒中,加自来水与磨块面平齐。 C.2.2 在光整机料筒 300 r/min 的转速下自磨,时间 1 h。 C.2.3 将磨块取出洗净,在 100℃下完全干燥。 C.2.4 称量样品自磨后干质量 m1 并记录在表 C.1 中。 C.2.5 重复上述程序,共 4 次,总计 4 h 自磨,分别称量自磨后干质量 m2、m3、m4并记录在表 C.1 中。 表 C.1 磨耗率测试记录计算表 m0 (4±0.1)kg Mi % 1iiM − % m1 kg m2 kg m3 kg m4 kg C.2.6 磨耗率计算 自磨 i 小时磨耗率的计算按式(A.1): 0 0 100ii m mM m −= × …………………………………………(A.1) 自磨第 i 小时磨耗率的计算按式(A.2): 1 1 1 100i i ii i m mM m − − − −= × …………………………………………(A.2) 式中: i——自磨时间 i=1、2、3、4,单位为小时(h); m0——磨块样品质量,单位为千克(kg),m0=(4±0.1)kg; mi——磨块样品自磨 i 小时后干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i−1——磨块样品自磨(i−1)小时后干质量,单位为千克(kg)。 JB /T 1 10 82 — 20 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械行业标准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 JB/T 11082—2011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 22 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1 印张·30 千字 2011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定价:18.00 元 * 书号:15111·10291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 /ASCII85EncodePages false /AllowTransparency false /AutoPositionEPSFiles true /AutoRotatePages /All /Binding /Left /CalGrayProfile (Dot Gain 20%) /CalRGBProfile (sRGB IEC61966-2.1) /CalCMYKProfile (U.S. Web Coated \050SWOP\051 v2) /sRGBProfile (sRGB IEC61966-2.1) /CannotEmbedFontPolicy /Warning /CompatibilityLevel 1.4 /CompressObjects /Tags /CompressPages true /ConvertImagesToIndexed true /PassThroughJPEGImages true /CreateJDFFile false /CreateJobTicket false /DefaultRenderingIntent /Default /DetectBlends true /DetectCurves 0.0000 /ColorConversionStrategy /LeaveColorUnchanged /DoThumbnails false /EmbedAllFonts true /EmbedOpenType false /ParseICCProfilesInComments true /EmbedJobOptions true /DSCReportingLevel 0 /EmitDSCWarnings false /EndPage -1 /ImageMemory 1048576 /LockDistillerParams false /MaxSubsetPct 100 /Optimize true /OPM 1 /ParseDSCComments true /ParseDSCCommentsForDocInfo true /PreserveCopyPage true /PreserveDICMYKValues true /PreserveEPSInfo true /PreserveFlatness true /PreserveHalftoneInfo false /PreserveOPIComments false /PreserveOverprintSettings true /StartPage 1 /SubsetFonts true /TransferFunctionInfo /Apply /UCRandBGInfo /Preserve /UsePrologue false /ColorSettingsFile () /AlwaysEmbed [ true ] /NeverEmbed [ true ] /AntiAliasColorImages false /CropColorImages true /ColorImageMinResolution 300 /ColorImageMinResolutionPolicy /OK /DownsampleColorImages true /ColorImageDownsampleType /Bicubic /ColorImageResolution 300 /ColorImageDepth -1 /ColorImageMinDownsampleDepth 1 /ColorImageDownsampleThreshold 1.50000 /EncodeColorImages true /ColorImageFilter /DCTEncode /AutoFilterColorImages true /ColorImageAutoFilterStrategy /JPEG /ColorACSImageDict << /QFactor 0.15 /HSamples [1 1 1 1] /VSamples [1 1 1 1] >> /ColorImageDict << /QFactor 0.15 /HSamples [1 1 1 1] /VSamples [1 1 1 1] >> /JPEG2000ColorACSImageDict << /TileWidth 256 /TileHeight 256 /Quality 30 >> /JPEG2000ColorImageDict << /TileWidth 256 /TileHeight 256 /Quality 30 >> /AntiAliasGrayImages false /Crop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MinResolution 300 /GrayImageMinResolutionPolicy /OK /Downsample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DownsampleType /Bicubic /GrayImageResolution 300 /GrayImageDepth -1 /GrayImageMinDownsampleDepth 2 /GrayImageDownsampleThreshold 1.50000 /Encode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Filter /DCTEncode /AutoFilter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AutoFilterStrategy /JPEG /GrayACSImageDict << /QFactor 0.15 /HSamples [1 1 1 1] /VSamples [1 1 1 1] >> /GrayImageDict << /QFactor 0.15 /HSamples [1 1 1 1] /VSamples [1 1 1 1] >> /JPEG2000GrayACSImageDict << /TileWidth 256 /TileHeight 256 /Quality 30 >> /JPEG2000GrayImageDict <<
本文档为【JBT 11082-2011 内燃机 零部件表面光整加工 技术条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5228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8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7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2-06-19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