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药学》总复习

《农药学》总复习

举报
开通vip

《农药学》总复习 《农药学》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农药、表面活性剂、剂型、农药制剂 、毒力、药效、致死中量(LD50)、致死中浓度(LC50)、校正死亡率(写公式)、润湿剂、分散剂 、 乳化剂 、 乳化作用 、 触杀作用、 突触传导、 抗药性 、温度系数、轴突传导、内吸作用 、交互抗性 、负交互抗性、多抗性 二、填空 1.农药发展面临的“3R问题”是       抗药性       、      再猖獗         、      农药残留         。 2.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是 ...

《农药学》总复习
《农药学》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农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活性剂、剂型、农药制剂 、毒力、药效、致死中量(LD50)、致死中浓度(LC50)、校正死亡率(写公式)、润湿剂、分散剂 、 乳化剂 、 乳化作用 、 触杀作用、 突触传导、 抗药性 、温度系数、轴突传导、内吸作用 、交互抗性 、负交互抗性、多抗性 二、填空 1.农药发展面临的“3R问题”是       抗药性       、      再猖獗         、      农药残留         。 2.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是      口腔进入;从体壁进入;从气门进入 3.农药制剂名称由三部分组成 有效成份通用名称; 含量; 剂型。 4.表面活性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分子具有两亲性 亲水力与拒水力平。 5.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  大豆   ;对       草甘膦 有抗性。 6.从使用方法进行分类,除草剂的可分为        土壤处理剂 与         茎叶处理剂  。 7.杀虫双属 __沙蚕毒素______ 类杀虫剂, 对害虫有很强的 触杀________、 胃毒 等作用,其作用靶标是昆虫的 ___乙酰胆碱受体____ 。 8.安全间隔期是指   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期间隔时间                     。 9. 石硫合剂的有效成分是   多硫化钙 ,主要防治对象是  白粉病、锈病、炭疽病。 10. 许多化学合成农药均是由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 ( 人工合成的模板 )衍生而来。 如杀虫剂中的 沙蚕毒类先导化合物是 _____沙蚕毒素__________, 拟除虫菊酯先导化合物是 ___除虫菊_______________。 11. 从使用方法进行分类,除草剂的可分为土壤处理剂 与     茎叶处理剂 按照除草剂的输导性能分为 输导型除草剂 和触杀型除草剂;按照作用机制分为灭生性除草剂 和 选择性除草剂 12.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  大豆    ;对      草甘膦 有抗性。  13. 草甘膦的作用位点是 ___芳氨酸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EPSPS _______,吡虫啉的作用位点是 __乙酰胆碱酯酶受体___ _____。 14. 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生物活性最高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是 阿维菌素        ,其作用靶标是     伽马氨基丁酸手体       。 15.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是      体壁      、     气门      、 口腔        。 16. 现有一种新合成的水溶性的原药,试写出可能加工的3种剂剂型_ 粉剂 、     颗剂    、     可溶性粉剂    。 17. 杀菌剂三环唑的作用机理是                      影响菌附着胞黑色素的形成 。 18. 我国政府规定,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全面禁止使用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这五种农药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 而氟虫腈从2009年10月1日在我国禁止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对蜜蜂很水生生物毒性很大,对环境不友好出现氟虫腈抗性 19. 请写出五种植物性农药的名称,并指出鱼藤酮的作用机理。印楝素、苦参碱、除虫菊素、烟碱、茶皂素 鱼藤酮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是与NADH 脱氢酶与辅酶 Q之间的某一成分发生作用。鱼藤酮使害虫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受到抑制,从而降低生物体内的 ATP水平最终使害虫得不到能量供应,然后行动迟滞、麻痹而缓慢死亡。鱼藤酮是一种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作用于电子传递体系,切断NADH去氢酶与辅酶Q之间的呼吸链,从而影响ATP产生。 三、写出下列农药的中文通用名称。 化学结构式 中文通用名称  氟虫腈       多菌灵            溴氰菊酯        苯磺弄              氯虫苯甲酰胺        草甘膦          吡虫啉 四、写出下列农药的作用特点(包括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作用靶标和使用方法) 1.氟虫腈 2.多菌灵 3.溴氰菊酯 4.苄嘧磺隆 5 .嘧菌酯 6.氯虫苯甲酰胺 7.草甘膦 8.吡虫啉 9.马拉硫磷 10. 三唑醇 五、简答题 1.简述乳化作用的原理。2.试述杀虫剂LD50的测定方法。3.举例说明对病原菌无毒的化合物为什么也可以用来防治植物病害。4.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5.简述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原理。6.试述共毒系数的测定方法。7.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特点?8.简述马拉硫磷高效低毒的原因。9. 下列杀虫剂的作用靶标分别是什么:氟虫腈、毒死蜱、杀虫双、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噻虫嗪(阿克泰)、肟醚菊酯10. 可湿性粉剂与可溶性粉剂的异同。11.除草剂IC50的测定步骤。12.利用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杀菌剂毒理的试验步骤。 六、计算题 在600m长的大路一边内有200棵杨树需要喷洒杀虫剂防治杨树舟蛾,喷雾车喷头的流速是0.2 L/s,使用40%毒死蜱乳油稀释1000倍进行喷雾,每株杨树的有效成分用量是1g,试问喷雾车的行驶速度应为多少? 七、论述题 1.试论述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 2.试述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举例说明)。 除草剂在某个用量下对一些植物敏感,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则安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选择性。作物与杂草同时发生,而绝大多数杂草同作物一样属于高等植物,要求除草剂具备特殊选择性或采用恰当的使用方式等而使除草剂获得选择性,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农田。 除草剂的选择性机制大致可划分为五个方面 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形态选择性 生理选择性 生物化学选择性 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1. 位差选择性 一些除草剂对作物具有较强的毒性,施药时可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1)土壤位差选择性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施用除草剂后,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剂,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来杀死杂草,保护作物安全,下列两种方法可达到此目的: A、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 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用药,利用药剂仅固着在表土层(约1-2厘米),不向深层淋溶的特性,杀死或抑制表土层中能够萌发的杂草种子(多数一年生小粒种子杂草的萌发深度一般在1-2厘米深),作物种子因有覆土层保护,可正常发芽生长。 B、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法 利用除草剂在土壤中的位差,杀死表层浅根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物 2)空间位差选择性 一些行距较宽且作物与杂草有一定高度比的作物田(如玉米田)或果园、树木、橡胶园等,可用定向喷雾或保护性喷雾,使一些对作物有毒害的除草剂药液接触不到作物或仅喷到非要害基部 2、时差选择性 对作物有较强毒性的除草剂,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及出苗期早晚的差异而形成的选择性,称为时差选择性。 例如,百草枯或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移栽或插秧之前,杀死已萌发的杂草,而这两种除草剂在土壤中很快失活或钝化,因此可安全地播种或移栽 形态选择性利用作物与杂草的形态结构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称为形态选择性。 植物叶的形态、叶表面的结构以及生长点的位置等,直接关系到药液的附着与吸收,因此,这些差异往往影响植物的耐药性。 例如,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在形态上彼此有很大不同,见下表所示。 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形态差异与耐药性 形态 植物 叶 片 生 长 点 单子叶 竖立,狭小,表面角质层和蜡质层较厚,表面积较小,叶片和茎秆直立,药液易于滚落。 顶芽被重重叶鞘所包围、保护,触杀性除草剂不易伤害分生组织。 双子叶 平伸,面积大,叶表面角质层较薄,药液易于在叶面上沉积。 幼芽裸露,没有叶片保护,触杀性药剂能直接伤害分生组织。 生理选择性 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理选择性。易吸收与输导除草剂的植物对除草剂常表现敏感 生物化学选择性 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物化学选择性。 (1)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活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2)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钝化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1)除草剂本身无杀植物活性,在进入杂草体内得到活化,杀死杂草。 如:可乐津(无活性),进入杂草体内, 代谢成西玛津(有活性)。 (2)除草剂本身有杀植物活性,在进入作物体内钝化,变得对作物安全。如 氟乐灵(活性强)进入胡萝卜体内 代谢成 -脱丙基氟乐灵(失活) 莠去津(活性强)进入玉米体内( 玉米酮) 代谢成 “莠去津—谷胱甘肽”轭合物(失活) 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一些除草剂选择性较差,可以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而获得选择性。 (1)保护物质 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保护物质为活性炭。 (2)安全剂 商品莠丹(Sutan)=丁草特+R-25788 扫弗特(Sofit)=丙草胺+CGA-123407 骠马=威霸+解草唑 3. 结合你所在的地区,试述杂交中稻的主要病虫草害,并制订出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 抗药性: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部分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相同的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性以外的其它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指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抗性:指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了抗性。 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或比较标准。 药效:指药剂本身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温度系数:某种农药在200C时对某种试虫的LD50和300C时的LD50的比值。 剂型: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合、规格,指具有各种特定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农药分散体形式。如粉状物称粉剂;混溶的油状物称乳油 制剂:在一种农药剂型中,按其有效成分含量、用途等不同可生产多种产品。 润湿剂又称湿展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的助剂,如茶枯、纸浆废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混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起这种作用的助剂称为乳化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用于乳油,微乳剂等 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性、能在液体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且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触杀作用是指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的表皮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具有这种作 用的药剂叫做触杀剂。当把触杀剂喷施到虫体表面,或害虫在沾有药剂的物体表面上爬行接触药剂,引起中毒死亡。 内吸作用:杀虫剂能被植物根、茎、叶或种子吸收,并输导至各部分组织内,使害虫 取食植物汁液时,中毒死亡的一种作用 乳化作用就是使两种互不相溶的的液体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又称界面活性剂)的作用,降低它们之间的张力,使一种液体以极微小的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农药、 农药制剂 致死中量(LD50) 致死中浓度(LC50) 校正死亡率(写公式)  触杀作用、 突触传导、 轴突传导 农药的作用特点 名称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作用靶标 使用方法 氟虫腈 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 以胃毒作用为主 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介导的氯离子通道 多菌灵 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 溴氰菊酯 鳞翅目幼虫及蚜虫 触杀和胃毒 钠离子通道 苄嘧磺隆 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对稗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嘧菌酯 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使用剂量为25(  400g/hm2 氯虫苯甲酰胺 草甘膦 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 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 防除1年生杂草每亩用10%水剂0.5-1公斤,防除多年生杂草每亩用10%水剂1-1.5公斤。 .吡虫啉 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10%WP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 .马拉硫磷 . 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都有效 触杀和一定的熏蒸作用 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三唑醇 适用于防治麦类黑穗病、白粉病、锈病以及玉米、高粱等的丝黑穗病。 具有内吸传导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每100公斤种子用300-375克10%的干拌种剂拌种 氟虫氰   【通用名称】氟虫腈(Fipronil)   【常用剂型】50克/升悬浮剂   【化学名称】(RS)-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 基)-4-三氟甲基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杀虫机制在于阻断昆虫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介导的氯离子通道,从而造成昆虫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地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   【注意事项】本品对甲壳类生物剧毒,在水稻上的安全间隔期长达两个月,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远离水源地使用,严禁污染水源。 对蜜蜂有危害,一只蜜蜂中毒可以使整窝蜜蜂死亡,从而使果树等坐果率降低。所以国家将于2009年7月禁止氟虫腈的生产 多菌灵简介   一、又名棉萎灵、苯井咪唑44号。   英文通用名称 carbendazim   1.化学名: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2.分子式:C9H9N3O2   3.结构式:见图   4.分子量:191.2   二、特性:   本品为无味的粉末,在215-217℃时开始升华,大于290℃时熔融,306℃时分解,   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可溶于无机酸及醋酸,并形成相应   的盐,化学性质稳定。   三、作用特点   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原药为棕色粉末。化学性质稳定,原药在阴惊、干燥处贮存2-3年,有效成份不变。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也低。   四、药剂特性   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原药为棕色粉末。化学性质稳定,原药在阴凉、干燥处贮存2-3年,有效成份不变。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也低。   25%、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   (1)防治瓜类白粉病、疾病,西红柿早疫病,豆类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次,间隔5-7天。   (2)防治大葱、韭菜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防治茄子、黄瓜菌核病,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西红柿、莴苣、菜豆菌核病,西红柿、黄瓜、菜豆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豇豆煤霉病、芹菜早疫病(斑点病),用50%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雾。 以上喷雾均在发病初期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喷1 次,连续喷药2-3次。   (3)防治西红柿枯萎病,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 防治菜豆枯萎病,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用60-120倍 药液浸种12-24小时。   (4)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50%可湿性粉剂1份,均匀混入半干细土1000-1500份。播种时将药土撒入播种沟后覆土,每平方米用药土10-15公斤。   (5)防治黄瓜、西红柿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波灌根,每株灌药0.3-0.5公斤,发病重的地块间隔10天再灌第2次。 (6)对花生控旺有一定作用。 注意事项   (l)多菌灵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但与杀虫剂、杀螨剂混用时要随混随用,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   (2)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   (3)作土壤处理时,有时会被土壤微生物分解,降低药效。如土壤处理效果不理想,可改用其他使用方法。 (4)安全间隔期15天。 使用方法: ① 防治枣、苹果、梨树等病害:用50%多菌灵或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或40%多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于落花后7-10天开始喷药,以后视降雨情况,隔10-15天降雨后喷药,在干旱季节无降雨时可不喷,但在雨季或空气潮湿、夜间树上长时间结露时,无降雨也须按间隔10-15天定期喷药,至果实采收前30-40天停止,可防治枣、苹果、梨等果树的轮纹病、炭疽病等叶果病害。   ② 防治枣树病害:枣树落花后发现病芽梢时,经人工仔细清除病芽梢后,开始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以后视降雨情况,隔10-15天后喷药1次,可防治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对易感病品种病梢不易控制时,可喷洒8000倍40%福星药液+10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1-2次,或结合夏剪清除病梢,压低菌源,再喷多菌灵或波尔多液。以后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至果实着色期停止。   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须遵守农药使用防护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②为延缓病菌抗药性,应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溴氰菊酯 中文名称:溴氰菊酯、凯素灵、敌杀死、右旋顺溴腈苯醚菊酯、凯安保倍特   英文名称:Decamethrin K-othrin Decis Deltamethrin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904   CAS号 52918-63-5   中文名称 溴氰菊酯   英文名称 Decamethrim;Decis   别名 敌杀死   分子式C22H19Br2NO3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白色晶体,原药为白色无气味的粉末   分子量 505.24   密度:(相对水)1:0.5   蒸汽压 2×10 kPa(25℃)   熔点 98~101℃   溶解性 难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   主要用途 用于防治水稻、棉花的害虫及卫生用杀虫剂   制备方法:二溴菊酸与α-氰基-3-苯氧苄醇进行酯化反应,可制得溴氰菊酯;或者将二溴菊酸用氯化亚砜进行酰氯化,生成二溴菊酰氯,然后再与α-氰基-3-苯氧苄醇反应。原料消耗定额:二溴菊酸640kg/t、α-氰基-3-苯氧苄醇460kg/t。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属中等毒类。皮肤接触可引起刺激症状,出现红色丘疹。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重者还可出现肌束颤动和抽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对人畜毒性中等。   急性毒性:138.7mg/kg(大鼠经口);4640mg/kg(大鼠经皮); 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极大,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时间效应。   五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鱼类的毒性依次为: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氰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对藻、蚤、鱼的毒性均大大高于甲基对硫磷:溴氰菊酯对三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依次为:水蚤鲤鱼栅藻。鲤鱼对溴氰菊酯高浓度、短时期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忍受性,这可减轻田间因施药不匀所造成的对水生生物的危害。鱼类在低浓度的溴氰菊酯溶液中长时期的暴露,对鱼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造成致死的危害。   ;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溴化氢、氰化氢。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WS/T147-1999,作业场所空气)气相色谱法《现代环境监测方法》(水、土壤、蔬菜等)张晓林等主编气相色谱法(GB/T14929.4-94,食品)   环境标准:   中国(GB8321.4-93)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量标准; 0.5mg/kg(原粮、叶类菜);0.2mg/kg(果类菜);0.1mg/kg(水果)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建议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用葛根素治疗。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 农得时   【中文名称】苄嘧磺隆;农得时;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便黄隆;威农;苄嘧黄隆   【英文名称】bensulfuron methyl;Londax;DPX-F5384   【结构或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410.41   【熔点(℃)】185~188   【蒸气压(Pa)】0.00173(20℃)   【性状】   白色略带浅黄色无臭固体。   【溶解情况】   20℃下溶解度(mg/L):水2.9(PH5)、8(PH6)、120(PH7),二氯甲烷11720,乙腈5380,乙酸乙酯1660,丙酮1380,己烷0.31,二甲苯280。   【用途】   低毒除草剂。有内吸传导性,在水中迅速扩散,为杂草根部或叶片吸收,转移到杂草各部,使之坏死。适用于水稻田、本田和直播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如泽泻、水苋菜、鸭舌草、陌上菜、节节菜、眼子菜、矮慈姑、巨型慈姑、异型莎草、碎米莎草、飘拂草、水莎草、牛毛毡等;对稗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为彻底防除阔叶杂草、莎草和稗草,可与杀稗药剂(丁草胺、杀草丹、禾大壮二氯喹啉酸等)混用,不仅扩大杀草谱,还能提高粳稻的耐药力,气温在25℃以上时可提高除草效果。水秧田和水直播田,每亩施13.3~26.6g10%可湿性粉剂和75~150ml96%禾大壮乳油;湿润秧田和移栽田,每亩施13.3~26.6g10%可湿性粉剂和50~150ml60%丁草胺乳油。   因本制剂活性高、用量低、药量要称准确;田应耙平,以防露水地块药效不好;插秧田,施药时保持水层3至5厘米5只天,此期间只能续灌,不能排水;对阔叶作物和树木敏感,应避免接触 嘧菌酯   英文名称:AMISTAR,   CAS号:131860-33-8,   化学名称为methyl(αE)-2-[[6-(2-cyanophenoxy)-4-pyrimidinyl]oxy]-α-(methoxymethylene)benzeneacetate,   中文名称为:(E)-[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分子式为C22H17N3O5,分子量为403.4。 该产品是先正达公司开发成功的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使用剂量为25(  400g/hm2,商品名为Abound、Amistar、Heritage、Quadris、Admire。 原药为棕色固体,M.P.114(  116℃。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M.P.116℃。相对密度1.34,蒸汽压1.1×10-7mPa(20℃)。水中溶解度6mg/L(20℃),微溶于己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为2周,对水解稳定。 该产品是全球销量最大的strobilurin类杀菌剂,2006年的销售额超过了5亿美元,专利期到2010年,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厂家生产与销售,价格在100(130万元/吨,产品规格有含量大于93%与大于95%两种。该产品的大生产原料成本最佳可以做到30(  35万元/吨之间。目前国内厂家的销售量很少,并且有很长时间断货。主要的原因有: 草甘膦(glyphosate),其他名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 学名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N-(膦酰基甲基)氨基乙酸,Phosphonomethyl Imino Acetic Acid, 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 理化性质: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对中炭钢、镀锌铁皮(马口铁)有腐蚀作用。 毒性:   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0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纯品为白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25摄氏度时)。对人畜毒性低。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4320毫克/公斤,家兔经皮LD50>7940毫克/公斤。对鱼低毒。   历史:草甘膦的除草性质是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的,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生产的,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除草剂的重要品种。 剂型:   10%、20%水剂,30%可湿性粉剂。 制法:   (1)亚磷酸二烷基酯法   以甘氨酸、亚磷酸二烷基酯、多聚甲醛为原料经加成、缩合、水解制得,产品纯度为95%,总收率为80%,成本较低。   (2) 氯甲基膦酸法   1、氯甲基膦酸的制备   用三氯化磷和多聚甲醛在200-250℃(相应压力为2.5-3.0MPa)反应3-5小时,得氯甲基膦酰二氯。文献报道配比为三氯化磷:聚甲醛为1.2-1.5:1摩尔,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收率67%,以Lewis酸作催化剂收率可提高到80%-89%。水解可得氯甲基膦酸。   2、草甘膦的合成   等摩尔的氯甲基膦酸和甘氨酸,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pH值>10),回流反应10-20小时,然后用盐酸酸化的草甘膦。如酸化至pH=4,即为一钠盐,pH=8.5为二钠盐。   3 亚氨基二乙酸法   1)、亚氨基二乙酸的制备   将氯乙酸在氢氧化钙存在下,与氨水反应,经酸化,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制得,收率为85%。或以氰氢酸为原料,与甲醛和氨反应制得,收率为90%。   2)、双甘膦的制备   将亚氨基二乙酸与甲醛、亚磷酸在硫酸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双甘膦,收率为90%。   3)、草甘膦的合成 将双甘膦与水混合,与过量的过氧化氢在等摩尔硫酸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草甘膦,收率在90%-95%。 作用特点:   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使用技术:   防除苹果园、桃园、葡萄园、梨园、茶园、桑园和农田休闲地杂草,对稗、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马唐、苍耳、藜、繁缕、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每亩用10%草甘膦水剂400-700克;对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双穗雀稗草,每亩用10%水剂750-1000克;对白茅、芦苇、香附子、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等,每亩用10%水剂1200-2000克。一般阔叶杂草在萌芽早期或开花期,禾本科在拔节晚期或抽穗早期每亩用药量兑水20-30公斤喷雾。已割除茎叶的植株应待杂草丙生至有足够的新生叶片时再施药。防除多年生杂草时一次药量分2次,间隔5天施用能提高防效。 使用方法:   1.果园、桑园等除草 防除1年生杂草每亩用10%水剂0.5-1公斤,防除多年生杂草每亩用10%水剂1-1.5公斤。对水20-30公斤,对杂草茎叶定向喷雾。   2.农田除草 农田倒茬播种前防除田间已生长杂草,用药量可参照果园除草。棉花生长期用药,需采用带罩喷雾定向喷雾。每亩用10%水剂0.5-0.75公斤,对水20-30公斤。   3.休闲地、田边、路边除草 于杂草4-6叶期,每亩用10%水剂0.5-1公斤,加柴油100毫升,对水20-30公斤,对杂草喷雾。 吡虫啉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通用名称】吡虫啉(imidacloprid)   其它名称 在我国的商品名称很多,如海正吡虫啉、一遍净、蚜虱净、大功臣、康复多、必林等。   【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   【分 子 式】C9H10ClN5O2   【分 子 量】255.7   【理化性质】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熔点143.8℃(晶体形式1)136.4℃(形式2),蒸气压0.2μPa(20℃),密度1.543(20℃),KowlogP=0.57(22℃),溶解度水0.5lg,L(20℃),二氯甲烷50-100,异丙醇1-2,甲苯0.5-1,正己烷<0.1(g/L),20℃),pH15-11稳定。    【毒 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26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制 剂】 70% WS, 10% WP, 25% WP, 12.5% SL,2.5%WP   剂型 2.1%胶饵,2.5%和10%可湿性粉剂,5%乳油,20%浓可溶性粉剂。   毒性 低毒。   作用特点: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叶蛾、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可用10%WP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防治蟑螂:可以选择神农2.1%灭蟑螂胶饵   注意事项:   1、 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2、 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养蜂、养蚕场所及相关水源。   3、 适期用药,收获前一周禁止用药。   4、 如不慎食用,立即催吐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马拉硫磷   英文通用名称 malathion   其他名称 马拉松   毒性 马拉硫磷属低毒杀虫剂。原药雌鼠急性经口LD50为1751.5毫克/千克,雄大鼠经口LD50为1634.5毫克/千克,大鼠经皮LD50为4000--6150毫克/千克,对蜜蜂高毒,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   剂型 45%马拉硫磷乳油,25%马拉硫磷油剂,70%优质马拉硫磷乳油(防虫磷)。   特点 马拉硫磷具有良好的触杀和一定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进入虫体后氧化成马拉氧磷,从而更能发挥毒杀作用,而进入温血动物时,则被在昆虫体内所没有的羧酸酯酶水解,因而失去毒性。马拉硫磷毒性低,残效期短,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都有效。 适用范围 适用于防治烟草、茶和桑树等作物上的害虫。也可用于防治仓库害虫。   使用方法   1.麦类作物害虫的防治 防治粘虫、蚜虫、麦叶蜂,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   2.豆类作物害虫的防治 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造桥虫、豌豆象、豌豆和管蚜、黄条跳甲,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喷液量75--100 千克。   3.水稻害虫的防治 防治稻叶蝉、稻飞虱,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喷液量75--100 千克   4.棉花害虫的防治 防治棉叶跳虫、盲蝽象,用45%乳油1500倍液喷雾。   5.果树害虫的防治 防治果树上各种刺蛾、巢蛾、粉介壳虫、蚜虫,用45%乳油1500倍液喷雾。   6.茶树害虫的防治 防治茶象甲、长白蚧、龟甲蚧、茶绵蚧等,用45%乳油500-800倍液喷雾。   7.蔬菜害虫的防治 防治菜青虫、菜蚜、黄条跳甲等,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   8.林木害虫的防治 防治尺蠖、松毛虫、杨毒蛾等,每亩用25%油剂150-200毫升,超低容量喷雾。   9.卫生害虫的防治 苍蝇用45%乳油250倍液按100--200 毫升/ 平方米用药。 臭虫用45%乳油160倍液按100--150 毫升/ 平方米用药。 蟑螂用45%乳油250倍液按50 毫升/ 平方米用药。 三唑醇   英文通用名称 triadimenol   其他名称 百坦(Baytan),羟诱宁   毒性 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700-1200毫克/公斤,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无慢性毒性。   剂型 10%、15%、25%干拌种剂,17%、25%湿拌种剂,25%胶悬拌种剂。   特点 具有内吸传导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防治麦类黑穗病、白粉病、锈病以及玉米、高粱等的丝黑穗病。   使用方法   1、防治麦类锈病和白粉病 每100公斤种子用300-375克10%的干拌种剂拌种。   2、麦类黑穗病的防治 每100公斤种子用120-150克25%的干拌种剂拌种。   3、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 每100公斤种子用10%的干拌种剂60-90克拌种。   4、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 每100公斤种子用25%的干拌种剂60-90克拌种。   注意事项   1、拌种时必须使种子粘药均匀,必要时采用粘着剂,否则不易发挥药效。   2、如误食应立即送医院,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3、处理麦类种子有抑制幼苗生长的特点,抑制强弱与药剂的浓度有关,可在其中加入生长激素类如赤霉毒以减轻药害。 1.简述乳化作用的原理。 3举例说明对病原菌无毒的化合物为什么也可以用来防治植物病害。 。4.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 ①活性高,用量极低;②杀草谱广,所有品种都能防除阔叶杂草,部分品种还可防除禾本科或莎草科杂草;③选择性强,对作物安全;④使用方便,多数品种既可进行土壤处理,也可进行茎叶处理;⑤植物根、茎、叶都能吸收,并可迅速传导;⑥作用机制为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阻碍支链氨基酸的合成;⑦一些品种土壤残留较长,影响下茬作物;⑧对人、畜毒性极低。 5.简述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原理 简述表面活性剂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液体表面分子的向心收缩力,表面张力可使液滴的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程度,即表面张力越大,喷雾时形成的雾滴越大;表面张力越小,形成的雾滴越小。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性,其极性基一端虽受到水分子的拉力,但因有非极性基一端和气相亲和,因而它本身的表面张力很小,所以液体表面张力得以降低,即E=δ×S中的δ得以降低 6.试述共毒系数的测定方法。 共毒系数法 (孙云沛公式法、Sakai公式法, finney公式法) TI=(标准药剂LD50÷供测药剂LD50 )×100 TTI= ∑单剂的TI×有效成分的比例 CTC=ATI/TTI×100 *当CTC大于或等于200时做为增效的标准。 7.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特点? 8.简述马拉硫磷高效低毒的原因。 这是因为马拉硫磷在高等动物体内和昆虫体内进行着两种不同的代谢过程。它在高等动物体内首先是被羧酸酯酶(肝中)水解为一羧酸及二羧酸化合物而失去毒性;在昆虫体内,受氧化作用变为毒力更高的马拉氧磷从而发挥强大的杀虫性能。 9. 下列杀虫剂的作用靶标分别是什么:氟虫腈、毒死蜱、杀虫双、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噻虫嗪(阿克泰)、肟醚菊酯 10. 可湿性粉剂与可溶性粉剂的异同 。11.除草剂IC50的测定步骤。 12.利用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杀菌剂毒理的试验步骤。 保护性:发病前使用、生物氧化、多作用点、不易产生抗药性、一般不进入植物体内; 治疗性:发病后使用、生物合成、单作用点、容易产生抗药性、必须进入植物体内; 联系:内吸性杀菌剂不一定是治疗剂;治疗性杀菌剂也可以有保护作用;生物氧化不是区别是否保护性杀菌剂的唯一依据;保护剂和治疗剂均具有保护作用。 三环唑是第一个开发黑色素合成抑制剂,用于防治 水稻稻瘟病并能迅速在稻株体内转移,持效期7—10周。 离体条件下并不能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孢形成 和菌丝生长(20mg/L),但却能完全阻碍附着孢黑色素 的生成。(0.1mg/L) 。 为什么马拉硫磷对高等动物毒性低而对害虫毒性高? 这是因为马拉硫磷在高等动物体内和昆虫体内进行着两种不同的代谢过程。它在高等动物体内首先是被羧酸酯酶(肝中)水解为一羧酸及二羧酸化合物而失去毒性;在昆虫体内,受氧化作用变为毒力更高的马拉氧磷从而发挥强大的杀虫性能。 表面活性剂对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的向心收缩力。 · 向心力可使液滴缩小到最少的程度,向心力越大,液体形成的液滴就越少,喷雾就越不均匀。 · 表面张力的来源:处在液体内部分子从各方面受到相邻分子的吸引力而互成平衡,作用某分子的合力为零。所以液体内部均可任意移动。而液体表面的某分子的吸引力是指向液体内部,并与液面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的即为表面张力。 · 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喷出的液滴就越大,分散度就越小,喷雾就越不均匀,要提高分散度,就必须降低表面张力,而降低表面张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变液体农药的性能。 · 例如:水的表面张力一般是73达因/厘米,当加入0.5%肥皂水时表面张力降低为27达因/厘米。 农药毒力测定的步骤 1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5~7个浓度(死亡率15%~85%),换算成浓度对数x; 2 按要求处理供试生物(3次重复); 3 一般24h调查死亡率; 4 将剂量转换成对数值Y,死亡率转化成机率值; 5 求毒力回归方程 :Y=a+bx,并计算LD50。 SHAPE \* MERGEFORMAT 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 q@5K 6 yE   目前世界农药剂型正朝着水性、粒状、缓释、高含量、多功能、安全、省力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乳油被水乳剂和悬浮剂替代; 高含量乳油商品化; 方便、省力的剂型得到开发等。 ^>y@4 q​简单的说剂型发展的方向是水基化、粒状化、多功能、省力化以及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新剂型。 ​ sAJ7R(p  lO wS&4UT   对于常规乳油产品来说,因它有很好的稳定性、高的药效、易计量和倒出、制造相对简单,一直是农药剂型加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剂型,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农药市场的首位(国内约占近50%)。但它主要问题是含有大量的二甲苯、甲苯等易挥发性有毒溶剂,存在易燃、易爆和中毒的危险,易产生药害、污染环境和贮运不安全等问题。但由于它的优越性能,乳油剂型不可能被完全替代。它的出路有以下三个:(一)是采用具有更高闪点的溶剂(如Exxon的Solvesso 100、150、200)代替二甲苯等挥发性溶剂,或者开拓以“绿色溶剂”,例如多元醇类酯(尤其是醇类的磷酸化三酯类)、醚类、酮类、水不溶的醇类、聚乙二醇类和植物油类代替石油基溶剂,从而制得更安全和环保的乳油剂型产品。(二)是对某些适合的农药活性成分加工成高质量浓度的乳油产品,这样可大幅度减少(或不用)溶剂量,或对某些液体有效成分可加工成无溶剂的乳油产品,如90%丁草胺乳油、96%异丙甲草胺乳油、1090G/L杀螟松乳油等。(三)是开发水基性剂型(SC、EW 、ME、SE)和固体粒状剂型(WDG)产品逐步替代部分乳油产品。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微乳剂,它是一个很好的农药剂型品种,它具有水基性剂型中难得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尽管在配方中加入较多乳化剂,产品成本比水乳剂要高些,但在高“溶剂”价的今天,成本绝不会超过乳油,效果要比乳油好。就因为它可能要加入大量醇和酮类亲水性极性溶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比苯类溶剂更大的危害,国外没有大量应用于农作物等理由而被农业部药检所限制开发。但本人认为微乳剂不应该完全被限制,因它有其它水基性剂型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继续研究开发。至少是对于液体原油类有效成分,配方中不需要加入醇和酮类亲水性极性溶剂,只需加入合适的乳化剂和少量助乳化剂就可以开发成优质的微乳剂,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对环境的潜在威胁了。 H y ‑" x   l =N2lHU   可湿性粉剂由于其较低药效和粉尘污染问题而开发越来越少,它同样可分化成多种形式的新剂型:(一)是制成粒(片)状产品,如水分散粒(片)剂、泡腾粒(片)剂等;(二)是制成以水、油为连接相的悬浮剂,如水悬浮剂、油悬浮剂等。上述四个环境友好型新剂型中水分散粒剂由于加工工艺复杂、成本偏高导致市场发展受限,泡腾片剂由于施用条件及包装要求过于苛刻而很难得到大的发展,所以现在最受市场欢迎且发展速度最快应该是水悬浮剂。本人觉得油悬浮剂有它的发展空间,应该值得厂家去研究开发,不仅仅是对那些在水中不稳定的原药品种,还有一些在水中较稳定可以加工成水悬浮剂的原药,如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很难渗透通过作物表皮进入作物内部组织,因而难以发挥它们固有的内吸作用。制成的油悬浮剂,由于添加了大量的植物油类溶剂可大大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和内吸性,有利于药效发挥。另外油悬浮剂适用于各种喷雾技术使用(不加水直接喷雾,可加或不加助剂,或加少量水的ULV喷雾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指除草剂在一定剂量下,杀灭某些植物,而对另一些植物无明显的影响。常用选择性指。 (一) 形态选择 形态选择是指由于杂草和作物植株形态差异,使得它们接收药量不同而实现的选择性。如禾谷类作物叶片窄而挺直,芽和心叶被包在叶片里面,着药面积小,不易受害。而阔叶杂草的叶片宽大,芽和心叶常裸露在外,着药面积大,易受害。 (二)生理选择 生理选择是指由于植物吸收和传导除草剂能力的差异而实现的选择性。不同植物的发芽、幼苗出土特性不同,根芽形态存在差异,角质层发育程度不同,它们吸收除草剂的能力也就不一样。另外,不同的生理代谢也影响到吸收能力。如2,4-D在禾本科与阔叶植物之间的选择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这两类植物吸收该药的能力差异而造成的。 除草剂必须从吸收部位传导到作用部位,才能发挥生物活性。植物传导能力决定了在作用部位除草剂的浓度。所以传导能力差异影响到除草剂的选择性。如扑草净对棉花的选择性,其原因之一是由于该药在棉花体内被溶生腺所捕获,不易传导。 一般来说,生理选择性不是除草剂选择性的唯一原因,它在除草剂的选择性中只是起到部分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同是敏感的植物,它们吸收、传导除草剂能力并不一样。 (三)生化选择 生化选择是指植物钝化(包括降解和共轭作用)除草剂能力、靶标酶的敏感性和耐受毒害影响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的选择性。大多数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由于生化选择作用。如烟嘧磺隆对玉米的选择性是由于烟嘧磺隆被玉米吸收后,能迅速降解。敌稗在稻与稗草之间的选择性是由于在稗草中的酰胺水解酶的浓度远低于稻株中的浓度。该酶能将敌稗水解成无毒物质。 培育抗除草剂作物主要是利用生化选择性,将抗性基因导入作物使作物获得抗药性。培育抗除草剂作物主要利用如下三种途径:一是改变靶标的敏感性(导入不敏感的靶标酶),二是提高作物降解的能力(导入降解酶),三是增加靶标酶的量(导入催化靶标酶合成的酶)。 (四)时差和位差选择 时差和位差的选择是指人为地利用作物和杂草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同,使作物不接触或少接触除草剂,而使杂草大量接触除草剂而实现的选择性。在杂草化学防除中,常常利用时差和位差的选择。如在棉田和玉米中后期行间空间喷施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或草甘膦,就是利用位差选择。在移栽稻田使用丁草胺也是利用位差选择。在作物地播后苗前喷施百草
本文档为【《农药学》总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92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3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7-15
浏览量: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