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筑师电气zd2007

建筑师电气zd2007

举报
开通vip

建筑师电气zd2007null 主讲人:朱时光 主讲人:朱时光建筑师电气培训2007-3-27资料可去http://www.cnbew.com下载建筑设计师是建筑工程的总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是建筑工程的总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作为建筑工程的总设计师或称项目负责人,除了应全面掌握建筑专业的知识外,还应熟悉其他各专业的知识重点。 电气专业包括了强电,弱电(智能化),是建筑设备中内容较丰富,较抽象的学科。电气专业主要内容:电气专业主要内容:建筑供配电系统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自备电源—柴油发电机房 民用建筑的配电系统 电气照明设计 用电安全和建筑...

建筑师电气zd2007
null 主讲人:朱时光 主讲人:朱时光建筑师电气培训2007-3-27资料可去http://www.cnbew.com下载建筑设计师是建筑工程的总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是建筑工程的总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作为建筑工程的总设计师或称项目负责人,除了应全面掌握建筑专业的知识外,还应熟悉其他各专业的知识重点。 电气专业包括了强电,弱电(智能化),是建筑设备中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较丰富,较抽象的学科。电气专业主要内容:电气专业主要内容:建筑供配电系统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自备电源—柴油发电机房 民用建筑的配电系统 电气照明设计 用电安全和建筑物防雷 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包括电的生产,即发电、电的输送,即输变电和电的分配,即供配电。 建筑供配电系统包括配电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计量检测、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一、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一、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力负荷是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 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 一级负荷一级负荷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级负荷、三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三、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 一、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应急电源类型应急电源类型可作为应急电源的电源类型: 一、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二、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 的馈电线路。 三、蓄电池(包括不间断供电装置)。 四、干电池。根据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 选用应急电源根据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 选用应急电源一、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15s以上的供电,可选用快速自启动的发电机组。 二、自投装置的动作时间能满足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可选用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 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 三、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可选用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蓄电池机械贮能电机型不间断供电装置。供电、用电电压的确定供电、用电电压的确定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应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上者应以高压方式供电;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下者,应以低压方式供电,特殊情况也可以高压式供电。 据负荷的容量和分布,配变电所宜靠近负荷中心。当配电电压为35KV时亦可采用直降至220~380V配电电压。二、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二、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动机为±5%。 二、照明:在一般工作场所为±5%;对于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为+5%、-10%;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等为+5%、-10%。 三、其它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三、供配电设计中无功补偿 三、供配电设计中无功补偿 采用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时,宜就地平衡补偿,低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低压电容器补偿;高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容器补偿。 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 补偿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宜在配变电所内集中补偿。在环境正常的车间内,低压电容器宜分散补偿。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一、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一、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四、设备运输方便; 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如何进行变压器的选型?如何进行变压器的选型? 多层或高层主体建筑内变电所,宜选用不燃或难燃型变压器。 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场所,应选用防尘型或防腐型变压器。 二、高低压配电装置二、高低压配电装置带可燃性油的高压配电装置,宜装设在单独的高压配电室内。当高压开关柜的数量为6台及以下时,可与低压配电屏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室内变电所的每台油量为100kg及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应设在单独的变压器室内。 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具有符合IP3X防护等级外壳的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当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车间内。 注:IP3X防护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最小电气安全净距和最小宽度最小电气安全净距和最小宽度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电气安全净距,应符合GB50053-94表4.2.1的规定。 高压配电室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GB50053-94表4.2.7的规定。 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GB50053-94表4.2.9的规定。 三、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1) 三、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 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物内。 (2) 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 (3) 变压器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 变压器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 (5) 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2)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2)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m。 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户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m。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3)配变电所对建筑专业的要求(3)高压屋内配电装置距屋顶(梁除外)的距离一般不小地0.8m。 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若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60m时,尚应增加出口。  楼上、楼下均为配电装置室时,位于楼上的配电装置室至少应设一个出口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 自备电源—柴油发电机房自备电源—柴油发电机房设置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条件 设置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条件  (1)为保证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用电。  (2)有一级负荷,但从市电取得第二电源有困难或不经济合理时。   (3)大、中型商业性大厦,当市电中断供电将会造成经济效益有较大损失时。 应急柴油发电机房的设计(1)应急柴油发电机房的设计(1)机组宜靠近一级负荷或配变电所设置。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于坡屋、裙房的首层或附属建筑内,应避开主要出口通道,如确有困难也可布置在地下层。 当布置在地下层时,应处理好通风、防潮、机组的排烟、消音和减振等。  机房宜设有发电机间、控制及配电室、燃油准备及处理间、备品备件贮藏间等。 应急柴油发电机房的设计(2)应急柴油发电机房的设计(2)发电机间、控制室及配电室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和贴邻。 属于一类防火建筑的柴油发电机房,应设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等固定灭火装置及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二类防火建筑的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手提式灭火装置。 机房各工作房间耐火等级 与火灾危险性类别 机房各工作房间耐火等级 与火灾危险性类别 民用建筑的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的配电系统一、居住区高压配电规划一、居住区高压配电规划  应根据城市规划、城市电网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近期、中期、远期的用电负荷,确定居住区的供配电方案。     一般按每占地2km2或按总建筑面积40万m2设置一个10kV配电所。当变电所在六个以上时,也可设置10kV配电所。 二、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二、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高层建筑低压配电高层建筑低压配电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应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配电宜自成体系。 对于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宜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对各层配电间的配电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1)采用树干式;(2)采用分区树干式。  高层建筑内的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应在末端一级配电箱自动切换。 三、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三、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TN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通过保护线(PE线)与该点连接。 T T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的接地极和电源的接地极无电气联系。 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1)TN系统--TN-S1)TN系统--TN-STN-C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TN-C-S系统null2)TT系统TT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图13-9)。null3)IT系统IT系统--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图13-10)四、配电线路---建筑物的接户线 四、配电线路---建筑物的接户线  低压接户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截面应根据负荷计算电流和机械强度确定。要考虑今后发展的可能性。当计算电流小于30A且无三相用电设备时,宜采用单相接户线;大于30A时,宜采用三相接户线。   接户线在受电端的对地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高压接户线 4.00m       低压接户线 2.50m 线路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 线路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 高压配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不宜跨越。如必须跨越时,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此时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高压线路不应小于3m,低压路不应小于2.50m。  架空线路接近建筑物时,线路的边导线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高压线路不应小于1.50m;低压线路不应小于1m。 最大弧垂下导线与地面的距离最大弧垂下导线与地面的距离电缆埋地敷设电缆埋地敷设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根数为8根及以下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直接埋地敷设。  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0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mm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板或类似的保护层,覆盖的保护层应超过电缆两则各50mm。 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1)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1) 当电缆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地下水位较低,且无高温介质和熔化金属液体流入可能的地区,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为18根及以下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多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敷设。 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变电所围墙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 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2)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2)电缆沟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每块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 电缆隧道的净高不应低于1.90m,有困难时局部地段可适当降低。  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一般为自然通风。  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入孔),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的直径不应小于0.70m。 电缆在排管内敷设电缆在排管内敷设电缆排管敷设方式,适用于电缆数量不多(一般不超过12根),而道路交叉较多,路径拥挤,又不宜采用直埋或电缆沟敷设的地段。 排管可采用石棉水泥管、UPVC管或混凝土管。 电缆排管安装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并在入孔井内设集水坑,以便集中排水;    (2)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宜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的排管可不小于0.5m;     (3)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不少于80mm厚的混凝土垫层。 电 缆 桥 架 布 线 电 缆 桥 架 布 线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的距地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50m,垂直敷设时距地1.80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 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控制电缆间不应小于0.20m;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30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应小于0.50m,如有屏蔽盖板可减少到0.30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0m。 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 最小净距 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 最小净距 竖 井 内 布 线 (1) 竖 井 内 布 线 (1)  选择竖井位置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减少干线电缆沟道的长度。       (2)不得和电梯井、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      (3)避免邻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4)在条件允许时宜避免与电梯井及楼梯间相邻。 竖 井 内 布 线(2)竖 井 内 布 线(2)竖井的井壁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竖井在每层楼应设维护检修门并应开向公共走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丙级。楼层间应做防火密封隔离。 竖井大小除满足布线间隔及端子箱、配电箱布置所必须尺寸外,并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80m的操作、维护距离。 电气照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一、常用照明术语(1) 一、常用照明术语(1) 光通量:发光体每秒钟向四周空间发出的,使人产生光感觉的能量,即光通量。 符号 Φ,单位 流明 Lm;  光 强:发光体在特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光通量,即光通量的空间密度。 符号 I,单位 坎德拉 cd;  照 度:发光体照射在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符号 E,单位 勒克斯 Lm/m2常用照明术语(2)常用照明术语(2) 亮 度:发光体单位面积上向视线方向发出的光通量. 符号 L,单位 尼脱 cd/m2 色 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显色性:光源的显色性是由显色指数来表明,它表示物体在光下颜色与基准光(太阳光)照明时的颜色相比,在视觉上的偏离程度的参数。 二、照明照度标准系列二、照明照度标准系列建筑照明照度系列标准值应按以下分级:0.5、1、2、3、5、10、15、20、30、50、75、100、150、200、300、500、750、1000、1500和2000lx。 照度标准值是指工作或生活场所参考平面上的平均照度值。一般假设为0.75米。 三、照明质量--均匀度三、照明质量--均匀度办公室、阅览室等工作房间一般照明照度的均匀度,按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确定,其数值不宜小于0.7。  采用分区一般照明时,房间内的通道和其它非工作区域,一般照明的照度值不宜低于工作面照度值的1/5。   局部照明与一般照明共用时,工作面上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宜为总照度值的1/3~//5,且不宜低于50lx。   四、照明方式与种类 四、照明方式与种类 照明方式可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 ; 照明种类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和障碍照明。应急照明可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 应急照明的照度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照度不宜低于0.5lx;   2、备用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10%; 航空障碍标志灯的装设航空障碍标志灯的装设航空障碍标志灯的装设应根据地区航空部门的要求决定。当需要装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障碍标志灯的水平、垂直距离不宜于45m; (2)障碍标志灯应装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最高部位。      (3)低光强障碍标志灯(距地面60m以上装设时采用)应为恒定光强的红色灯。中光强障碍标志灯(距地面90m以上装设时采用)应为红色光。高光强障碍标志灯(距地面150m以上装设时采用)应为白色光。 五、照明光源与灯具(1) 五、照明光源与灯具(1) 室内照明光源的确定,应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光源的光效、显色性、寿命、起动点燃和再启燃时间等光电特性指标,以及环境条件对光源光电参数的影响。 室内照明应优先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灯具。在有连续调光、防止电磁波干扰、频繁开闭或室内装修设计需要的场所,可选用白炽灯或卤钨灯光源。 照明光源与灯具(2)照明光源与灯具(2)在选择灯具时,应根据环境条件和使用特点,合理地选定灯具的光强分布、效率、遮光角、类型、造型尺度以及灯的表观颜色等。室内灯具效率不低于70%,室外灯具不应低于40%(其中投光灯不宜低于55%)。 灯具的遮光格栅的反射表面应选用难燃材料,其反射系数不应低于70%,遮光角宜为25~45度。 照明光源与灯具(3)照明光源与灯具(3)灯具表面以及灯用附件等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在选择灯具时,应考虑灯具的允许距高比。 灯具的选择应符合现行的《灯具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及《灯具外壳防护等级分类》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六、照 明 节 能六、照 明 节 能光源      1)一般房间优先采用荧光灯。在显色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宜采用三基色荧光灯、稀土节能荧光灯、小功率高显钠灯等高效光源。      2)高大房间和室外场所的一般照明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高光强气体放电光源。      3)当需要使用热辐射光源时,宜选用双螺旋(双绞丝)白炽灯或小功率高效卤钨灯。 除有装饰需要外,应优先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 用电安全用电安全工程设计中电气安全 (一)概念和要求 工程设计中电气安全 (一)概念和要求 电击是电流流经人体内部,引起疼痛发麻,肌肉抽搐,严重的会引起强烈痉挛,心脏颤动或呼吸停止,甚至由于因人体心脏,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致命伤害,造成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 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或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人体触电的方式---直接接触人体触电的方式---直接接触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接触。 当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而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三相导线的任何一相而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单相触电。单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与电压高低,与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等有关。人体发生单相触电的次数占总触电次95%以上,除了单相触电外,还有两相触电。它指人体两处同时接触不同相的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人体触电的方式---间接接触人体触电的方式---间接接触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人体接触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外壳是不带电的。但当线路故障或绝缘破损时,接触由此漏电或带电的设备外壳时,就会发生触电危险。     跨步电压触电也是间接接触。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 电击电流对人体的生理效应 电击电流对人体的生理效应 交流电流的电击效应 :  1)当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身所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觉阈值。对于 15 ~100Hz 交流电流,此值为 0.5mA。人握电极能摆脱的电流最大值称为摆脱电流,对于 15~100Hz 交流电流为 10mA。    2)对于100Hz 以上交流电流,人体皮肤的阻抗,在数十伏数量级的接触电压下,大致与频率成反比,例如 500Hz 时皮肤阻抗,仅约为 50Hz 时皮肤阻抗的 1/10,在很多情况下,皮肤的阻抗可以忽略不计。但因为是高频电流,对人体的感觉和对心脏的影响都比 100Hz 以下交流电小。 交流电流的电击效应交流电流的电击效应 图中的Ⅰ区通常无反应性效应;Ⅱ 区通常无有害的生理效应;Ⅲ 区通常无器官性损伤,但可能出现肌肉收缩和呼吸困难.在心脏中形成兴奋波和传导的可逆性紊乱,包括心房纤维性颤动及短暂心脏停跳;在 Ⅳ区内.开始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到曲线 c1,几率为 5%;到曲线 c2,几率为 50%;曲线 c3 以外则几率超过 50%。随着电流与时间的增加,可能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及严重烧伤。(二)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直接接触防护(二)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直接接触防护 直接接触防护应选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措施:  A.将带电体绝缘  B.屏护--外护物一般为电气设备的外壳,是在任何方向都能起直接接触保护作用的部件。 ---遮栏则只对任何经常接近的方向起直接接触保护作用,例如用保护遮栏、栏杆或隔板等。 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直接接触防护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直接接触防护 直接接触防护应选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措施:  C. 安全距离--将带电部分置于伸臂范围以外,可以防止无意识地触及。一般为1.25米。   D. 用漏电保护器作补充保护-- 不能作为直接电击的唯一保护设备,只能作为附加保护,也就是作为其它保护失效或使用者疏忽时的附加电击保护。剩馀电流动作整定值一般采用 30mA。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间接接触防护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间接接触防护间接接触防护应选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措施:  A.双重绝缘结构 B.自动断开电源 *根据需要,用漏电保护器作补充保护。 C. 电气隔离--将回路进行电气隔离是为了防止触及绝缘破坏的外露导电部分产生电击电流,主要措施是由隔离变压器供电; 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间接接触防护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间接接触防护D. 采用非导电场所 在非导电场所内,严禁有保护线,也不采取接地措施。非导电场所应具有绝缘的地板和墙(用于标称电压不超过 500V 的设备,其绝缘电阻不小于 50kΩ;如标称电压超过 500V,则为 100kΩ).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间接接触防护电击防护的基本措施 ---间接接触防护E. 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 凡是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和外部导电部分采用不与大地相连的等电位联结,使其电位近似相等,以免发生电击。局部等电位联结系统严禁通过外露导电部分或外部导电部分与大地接触,如不能满足,必须采用自动切断电源措施。  F. 安全特低电压; 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变流器与供电干线隔离开的电路中,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有效值不超过50V的安全电压。 (三)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三)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1) 等电位连接的作用 等电位连接就是电气装置的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的电位实质上相等的电气连接。从而消除或减少各部之间的电位差,等电位连接可分为: 1)总等电位连接(MEB); 2)局部等电位连接(LEB); 3)辅助等地位连接(SEB); 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示意图如图13-3所示。 null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示意图13-3 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示意图中注的意义: 1—保护线; 2—等电位连接线; 3—接地线; 4—辅助等电位连接线;5—局部等电位连接线;6—金属地漏; 7—卫生洁具金属弯头;8—建筑物钢筋;B—总等电位连接(接地)端子板; M—外露可导电部分;C—装置外可导电部分; P—金属水管干线; T—接地极 L—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建筑物内总等电位连接(2)等电位连接的作用。等电位连接是接地故障保护的一项基本措施。采用等电位连接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少电位差,使设备和人身得到安全防护作用。 (四)漏电保护器的正确选用和安装(四)漏电保护器的正确选用和安装必须安装漏电断路器的设备和场所:  a. 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b. 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环境恶劣场所的电器设备;  c. 建筑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  d. 暂设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  e. 宾馆、饭店及招待所的客房内插座回路;  f. 机关、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  g. 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设备;  h. 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  i. 医院中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 建筑物的防雷建筑物的防雷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计算中心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通过计算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类通过计算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类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 2.1综合防雷措施 2.1.1外部防雷-即防直击雷,装置有三部分组成: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1.2内部防雷-主要用于减小、防护雷电电磁感应的浪涌保护。采取电磁屏蔽、等电位及SPD等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2.1防直击雷 2.2.1.1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架空避雷网网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2.1.6当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避雷网时可将避雷针或网格不大于5m×5m或6m×4m的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避雷网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符合以下要求: ①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 ②引下线不能少于两根,并应沿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2 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③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 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均压环上。均压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干线环路。 ④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环形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并应和电气设备接地及所有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相连,此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雷电感应之用。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⑤当建筑物高于30 m时,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雷措施: a.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b.30m及以上外墙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⑥在电源引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2.2防雷电感应 2.2.2.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2.3防雷电波侵入 2.2.3.1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 2.2.3.2埋地或地沟内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3.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3. 3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平均间距≯18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3.10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 2.3.10.1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 2.3.10.2应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 2.3.10.3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拦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2.3.10.4竪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4.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 m的网格。 2.4.7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25m。当仅利用建筑物的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25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4.10高度超过60 m的建筑物,其防侧击雷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符合规范3.3.10条一、二、四款的规定,并应将60 m及以上外墙上的拦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GB 50343-2004规范学习 朱时光防雷区(LPZ)的划分防雷区(LPZ)的划分LEMPIntermediate floorLPZ 2LPZ 3LPZ 1LPZ 0 ALPZ 1电源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电源系统üüüü局部汇流排设备再次层屏蔽室内次层屏蔽基础接地极加强筋防雷等电位连接 雷电流SPDü局部等电位 过压保护器 SPD空调装置接闪系统LPZ 0 B摄像机灯光插座“滚球半径" 20 mLPZ 0 BüüLPZ 防雷保护区防雷区域的划分防雷区域的划分 防雷区域的划分 防雷区域的划分 不同等级的电子信息设备 对LEMP防护等级的选择不同等级的电子信息设备 对LEMP防护等级的选择null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 设计要求 主讲人:朱时光一、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一、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系统保护对象如何分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GB50116-98表3.1.1的规定。 二、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二、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1)报警区域如何划分?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2)探测区域的划分2)探测区域的划分(1)探测区域划分的一般规定: 1.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探测区域的划分探测区域的划分(2)必须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的规定: 1.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 2.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 用的前室; 3. 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 4.建筑物闷顶、夹层。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 1. 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二级保护对象; 2. 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2)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要求: 1.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 2.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0W。 3.火灾应急广播馈线电压不宜大于100V。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3)消防专用电话 1.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2.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的部位: 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 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3.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4.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 5.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业消防站等处,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119专用火警电话。 四、消防控制室要求:四、消防控制室要求: 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及功能要求综合确定,单体建筑宜集中控制; 大型建筑群宜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5.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五、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 : 五、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 : 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2)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典型环境: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六、系统供电六、系统供电1.消防电源: 一类防火建筑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防火建筑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二路电源或二回线路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null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 主讲人:朱时光综合布线系统简述综合布线系统简述(一)系统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2.水平配线子系统 3.干线子系统 4.管理子系统 5. 设备间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图null(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1)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应能支持 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 (2)系统组网各段缆线长度限值: ·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水平电缆(光缆)90m; ·建筑物配线架BD至楼层配线架FD之间建筑物主干电缆(光缆)500m; ·建筑群配线架CD至建筑物配线架BD之间建筑群主干电缆(光缆)1500m。 (三)主要机房土建条件---设备间:(三)主要机房土建条件---设备间:·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内宜设于2、3层; ·机房位置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的场所,远离强振源、强噪声源和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机房面积根据设备外形尺寸布置确定,要考虑辅助用房,硬件及软件工作人员办公室等。设备间要求设备间要求(1)设备间设计规定 ·设备间位置处于干线子系统中间位置; ·设备间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 ·设备间位置便于接地; ·设备间室温10~30℃之间,相对湿度20%~80%,应有良好的通风; ·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面积不小于10㎡; ·防止有害气体侵入,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null(2)设备安装规定 ·机柜前净空不小于800m,柜后净空不小 于600mm; ·壁挂式机柜底距地不小于300mm; ·不少于2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土建条件---交接间要求土建条件---交接间要求交接间数目:如配线电缆长度在90m以内可设1个交接间;超出时设2个或多个交接间; 交接间面积不小于5㎡,如覆盖信息插座超过200个时适当增加面积; ·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同设备间; ·良好的通风;安装有源设备时,室温10~30℃,相对湿度20%~80%。 主讲人:朱时光主讲人:朱时光建筑师电气培训结束2007-3-27谢谢大家!
本文档为【建筑师电气zd200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2751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59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建造师考试
上传时间:2012-07-17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