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化学读书报告

生物化学读书报告

举报
开通vip

生物化学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学习心得体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这门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它大量的专业名词,还有它也是这学期所有课程里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在第一堂课中,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对这门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它的功能作用,了解它的学习领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它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控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生物化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学习 心得体会 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学党史心得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军训心得免费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这门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它大量的专业名词,还有它也是这学期所有课程里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在第一堂课中,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对这门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它的功能作用,了解它的学习领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它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代谢及其调控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学科,并以众多相关学科为基础。由于其在生物等学科的重要性而使内容逐渐增多,且发展速度快,新知识、新进展不断涌现,有大量需要记忆和思考的内容,因此学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开始的我确实觉得无从下手,面对书上大量的知识点很是迷茫,我开始有慢慢的很认真的看课本上的内容,逐字逐句的理解、体会和记忆。但学习效率很慢,而且学习得效果也很不令人满意。书上的内容太多,太杂,即使我有讲整个的内容都看里一遍,也无法讲他们转变为我自己脑中的知识,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做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上,完全就是觉得所考的题和所学的知识无法联系在一起,可能问题便在于没有理解到知识内容,思考太少,知识也很浅。学习不怕没问题,怕的就是没有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也是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我有将自己的问题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他们也有耐心得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并且还告诉我他们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自己也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去找一些资料,以便自己深入的理解学习得内容。上课前一定要提前预习,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最为关键的,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我有努力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后通过老师的课件和上课所做的笔记,再进行二次学习,及时学习,及时复习,不拖延。以下是一下学习得方法,我觉得还挺值得借鉴的1.抓住主线,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根据研究内容,生物化学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重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着重介绍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激素和抗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重点掌握生物分子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哪些重要的理化性质,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同时要随时将它们进行比较。这样既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②物质代谢及其调节: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此部分内容是传统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学习各种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特别是糖代谢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途径、糖异生途径等);脂肪酸分解与合成和酮体代谢途径;氨基酸的脱氨基及氨的代谢;能量生成方式等;各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各代谢途径的主要调节环节及相互联系等问题。③分子生物学基础:重点介绍了dna复制,dna转录和翻译。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重点学习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并从必要条件、所需酶及特点等方面对三个过程进行比较。在理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后,就应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找出共性,抓住规律,学会抓住线条、围绕主线向外扩展和上下联系的方法。2.懂得记忆法,学会记忆学习生化时,最大的问题是记不住学过的内容。关于此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分清楚那些需要记忆,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记忆。如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符号、一些关键词的缩写、氨基酸和碱基的结构等是需要记的,而有些生物分子的结构式如维生素b12等并不需要记;其次明白理解是记忆之母,因此对各章内容,必须先对有关原理理解透,然后再去记忆;第三,记忆要讲究技巧,多想想方法,注意前后关联,不要前后脱节。另外,理解和记忆都是掌握知识的基本保证,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牢,记得准。3.勤于动手,联系实际这是由“学懂”转向“会做”的桥梁和提高我们在考试中应试能力的重要保证。不少人在考试中常常是教材内容确实都弄懂了,但一上考场应试,做起来就感十分吃力,甚至头脑发涨,手足无措,原因就是平时只“看”不“练”。其实,“学懂”和“会做”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一般来说,要想在考试中对考题应付自如,必须具备以下几点:①真正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和内容;②能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分清层次,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组织好解题语言;③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而后两点只有靠大量的习题练习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学习者和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勤于动手,强化解题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教材内容,缩短教材与试题间的知识损耗;才能在模拟的情境和规定的时间内体验应考实战所需要的生理与心理承受力。另外,应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应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维生素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磺胺药物的作用机理;应用糖代谢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糠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上的“三多一少”症状;应用维生素和核酸代谢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为什么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应用酶学等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酶原激活和同工酶的生理意义等。4.紧扣大纲,突出重点大纲对考试内容从能力层次上提出不同要求,即“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能对内容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要求熟悉的内容:对内容能深刻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其叙述;要求理解的内容:对所学过的内容基本能理解,并能模仿记忆。一般在考试中各层次所占的比例分别为:“掌握”,60-70%,“熟悉”,20-30%,“了解”,10%。复习时紧扣大纲,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处理不当是许多考生学习和考试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根源。有的人在学习中图省劲,只注意死抠几个重点章节,甚至只围绕重点内容猜、押几个重点题。这样既不能全面掌握知识,又与目前考试内容覆盖面大的特点相悖,因此极易失败。有的则相反,在学习中不注意把握重点,觉得每章、每节和每个问题都很重要,从而在学习中面面具到,结果下功夫不小,效果却不好。所以,在学习中必须区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是指那些在整个内容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章节和问题,就是要在这些章节和问题上多下些功夫,真正学深学透,弄懂弄通。篇二:生物化学读书报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读书报告临床卓越3班by苏苏微恙转眼大一就要过去了,这学期我们进行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的系统学习。校园里广泛流传的一句话是:生理生化,必有一挂。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生化这门课的难度,挂科率之高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给我感觉就是内容多而杂,教材足足有五百多页,所以开始就对与这门课有种恐惧感,担心不小心就挂了。我们系的生化课安排在了周一下午和周四的上午,每次3节课。由于我晚上睡得比较迟,经常是上课没有精神。所以周一的前两节课强撑着认真听课,但是精力始终无法集中,实在是疲倦,所以听课的时候都是迷迷糊糊的。虽然课堂上都算是在听,也做了笔记,但是往往都记得很凌乱。课后我会去上自习,但是书上的笔记总是乱记,记在了不对的地方,晚上看书的时候就很慢,晚上看的内容也比较少,效率也就比较低下。生化书中内容太多,我经常是看了后面的,前面的就没有了印象。有些时候部门的事情太繁琐,没有及时的找时间进行回顾与复习,就算是上课认真听了,也听懂了的内容,过几天就完全没有了印象。应该每次课都是三节,教学的安排,不允许老师慢慢的讲,每次都是讲一章甚至更多,所以一次不复习,就会遗留下很多的不熟悉内容。半期考试前,才发现自己有几章根本没有认真地看过一次,就算是之前看过的内容,留在脑海里的也所剩无几。面对半期考试,无奈之下熬了几天夜,但是内容是在是太多,根本没有办法看完,于是草草的做了一些题,祈祷半期能考到,当然我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医学生,不能以考试为最终的目的,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所幸的是半期的生化考试没有挂科,但我们所追求的不该仅仅是不挂科。让人不甚满意的半期考试结束了,转眼又是期末,半期没考好值得我进行总结。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有好的方法。高中的时候一个知识点老师会反复的讲,然后反复的做题,不需要刻意的死记硬背就能把只是掌握得很牢固。而大学里就完全不一样。就如同我们生化的学习。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讲很多的内容,速度也很快,当然我能理解老师的速度,毕竟一学期就只有那么多个课时,老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这本书,这对于老师而言也是一种不小的压力。所以我觉得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课堂上也不可能都记住。学习还是要靠我们用课余的时间。生化的内容是复杂而且很多的,知识点要想记住并且记牢,光靠死记硬背实在是不可取的。那样记知识不仅要花很多的时间,更严重的是记得很不牢固和准确,自己就像是沦为背书的工具,学习的奴役,我上半期的学习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呢,咨询了学霸也自己上网找了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比如三羧酸循环,之前记的时候真心,而且记了很多遍,虽然最终是记住了,但是却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网上有些口诀确实不错:“宁异戊同,二虎言平。一同平虎,两虎一能”。“宁异勿同”,分别代表的是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酸;而“二虎言平”分别代表的是琥珀酰,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言平”之后呢,就会回到最初的起点,那就是草酰乙酸。如此复杂的三羧酸循环,就变成了短短的口诀,确实容易了好多。之前都没有想过用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会这么省力。平时上网都是看电影等等,很少用来学习,但是才法相网上有很多的资源可以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就像这种知识点的总结,网上一搜就会有很多,还有各种学校的教学视频等,都是可以供我们参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生化的。我会在期末考试前认真地看书,同时学会好好地利用网络的资源,争取去得好成绩。对于老师的教学,我觉得课堂前的回顾复习非常的好。唤起我们对于上一堂的知识点的记忆。其实我觉得更有效的是之前的课前做填空题,我觉得为了帮助我们复习就没有必要用英文,改成中文,课堂上花费的时间就会减少,而且我们知道课前会有几道填空题的话,就会督促我们去复习,如果有不知道的,就会下来认真去复习。有些同学觉得老师的口音怎么样怎么样,但我觉得那是老师的特色,希望老师自己也不要太介意,我们相信在老师的交到下,我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篇三:生化读书报告生化读书报告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糖代谢这学期,我接触了一门新的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一开始上课我就很重视这门课程,原因有二:一是这门课程学分是最高的,二是这本书是我们这学期所有书中最厚的一本书。从开学至今,这本书也学得差不多了,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有辛酸、苦楚,也有快乐与收获。总体而言,前面五章的内容比较简单,需要深刻理解的东西不是很多,大多是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即使你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课后只要你跟着老师的课件好好看一下,该背的知识背一下,差不多就行了。可是当学到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糖代谢的时候,按照那样的方法学习就不行了,这章节需要我们好好理解,用心去学习。我清楚地记得李老师在上这节课时我的状态,当他讲到无氧氧化即糖酵解的时候,我处于半模糊的状态;当他讲到有氧氧化时,我处于完全模糊的状态。至于后面讲关于关键酶的激活剂、抑制剂的时候,完全就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了。李老师在上这章节课时曾说过,物质代谢这一章内容比较多,重点也在这里集结,糖代谢是学习物质代谢的基础,只要这一章搞懂了,后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以及非营养物质的代谢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当然,如果这一章没学习好,后面学习起来难度就会更大,于是我就开始了我的学习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第一次上自习时,我首先跟着老师的ppt讲所学的内容在书上勾出来,将重点内容用红色的笔单独作上标记,然后就开始看书,理解所讲的内容,同时,在草稿本上画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代谢图,一边画图,一边记忆,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看完这三个小节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将糖酵解以及有氧氧化中三羧酸循环的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基本上背着书能够将这几个过程说出来。第二天,有同学问了我有关三羧酸循环的知识,感觉他所问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可是就是答不上来,只依稀记得起始是乙酰coa,中间有苹果酸,结尾有草酰乙酸,至于具体的过程就不清楚了。这天下午,我吃完晚饭就直接奔图书馆去了,虽然今天背着书不能完全背出来,但是看书的效率确实比昨天要高很多,看到譬如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等内容时感觉很熟悉,毕竟昨晚花了三个小时来看书。这次自习我没有带电脑,除了课本以外,我还带了闻名泸医的《邱师兄笔记》,在熟悉了课本的前提下,看《邱师兄笔记》完全是一种享受,邱师兄不愧是学霸,连糖代谢这么复杂的过程,在他总结的笔记中也显得如此简洁,他总结的非常精辟。关于糖酵解,总共分为十一步,前面五步消耗能量,后面六步产生能量,其特点总结为了“11223”,“1”指一次脱氢氧化:发生在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的反应中;“1”指1次加氢还原:发生在丙酮酸→乳酸的反应中;“2“指净生成2个atp:前五步消耗2个atp,后六步生成4个atp;“2”指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发生在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的反应中;“3”指3个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中的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中的磷酸果糖激酶-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中的丙酮酸激酶。关于有氧氧化中的核心——krebs循环,邱师兄总结了几句口诀:“草酰乙酰成柠檬,异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草酰乙酰成柠檬: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异柠檬又成α-酮: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酰琥酸延胡索: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落在草丛中: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如此复杂的反应,有了这个口诀之后,相信你终身也难忘了。确实,自从那晚看完了《邱师兄笔记》后,我在糖代谢这章所遇到的难题基本都有了很好的解答,同时后面在做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在这次解决生化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的过程中,我感慨颇深:如今,我们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主动性,老师上课的方式与大学以前所有老师上课的方式都不同,不再会有人来约束你,管束你,这就更要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做学习的主人,要学会自己找资料、学习方法,学会自己去搞懂学习中不懂的难题,进而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100107122013李时兴级临床七班篇四:高生化读书报告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学应用的研究进展环境学院生态学霍庆霖s20151314摘要: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时代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助于人们从分子水平阐述基因功能,揭示了解生命现象和本质。蛋白质组学分析是对蛋白质翻译和修饰水平等研究的一种补充,是全面了解基因组表达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蛋白质组学在各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植物在不种条件胁迫下蛋白质组学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对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关键词:蛋白质组学、植物、环境胁迫、研究进展蛋白质组学介绍蛋白质组概念是由澳大利亚学者marcwilkins和keithwilliams首次提出,并由wasinger等第一次在出版物中使用,它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和动态行为,即通过分析某一生物体、组织或细胞内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修饰状态和功能,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联系,进而从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调控规律[1]。根据研究目的和手段的不同,蛋白质组学可以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结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表达蛋白质组学用于细胞内蛋白样品表达的定量研究,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等,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模式。以绘制出蛋白复合物的结构或存在于一个特殊的细胞器中的蛋白为研究目标的蛋白质组学称为“细胞图谱”或结构蛋白质组学,用于建立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网络图谱并解释某些特定蛋白的表达对细胞产生的特定作用。功能蛋白质组学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功能及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目的,对选定的蛋白质组进行研究和描述,能够提供有关蛋白的糖基化、磷酸化,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疾病机制或蛋白-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2]。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相关技术有双向凝胶电泳、差异凝胶电泳、质谱分析等。其中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差异凝胶电泳技术能够进行大样本统计分析,且灵敏度高;质谱技术包括生物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电喷雾质谱等,通常与双向电泳等蛋白分离技术相联用,具有灵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是蛋白鉴定的核心技术。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技术外,近年来蛋白质芯片技术、酵母双杂交系统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也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由于其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并能对多个样品进行平行检测,蛋白质芯片技术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酵母双杂交系统主要针对活细胞内蛋白质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发展到检测小分子-蛋白质、dna-蛋白质及r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上;物信息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通过双向电泳,质谱或蛋白质芯片所获得的数据通常都是高通量且比较复杂,只有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才能对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确定[2]。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小麦在盐胁迫下蛋白组学研究土壤盐碱化是严重影响世界各地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为世界性的非生物胁迫问题,小麦是盐敏感作物,高盐会使小麦生长缓慢、萎蔫、甚至死亡。guo[3]等以不同的盐胁迫梯度(0.5%、1.5%和2.5%)对京-411(耐盐)和中国春(盐敏感)处理2d后,研究分析它们根部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对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的198个蛋白点进用maldi-tof-tofms进行鉴定,成功鉴定了144个蛋白,它们主要涉及碳代谢(31.9%)、毒素排解和防御作用(12.5%)、分子伴侣(5.6%)和信号转导。并且一些与耐盐性相关的蛋白如α-二磷酸核酮糖羧化亚基结合蛋白和β-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在所有盐胁迫处理的京-411中表达上调,而在中国春中表达下调。gao[4]等对郑麦9023进行不同梯度盐胁迫差异蛋白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同guo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响应盐胁迫相关的蛋白功能主要归为6类:运输相关的蛋白质、解毒酶系、atp合成酶、碳代谢、蛋白折叠和未知生物功能蛋白。茶树在干旱胁迫下蛋白质组学研究水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缺水条件下植物可能发生枯萎甚至死亡。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其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近年来,关于植物干旱胁迫下的蛋白质变化已成为植物逆境研究领域中的热点。chen[5]等研究了茶树新鲜种子和经过12h干燥处理的种子蛋白组的变化,谱图分析显示干燥后23个与抗性、代谢和氧化还原相关的蛋白得到上调。周林[6]等探究了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对温室中培养的茶树叶片蛋白质组的影响,发现1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个表达上调的蛋白与糖酵解和光反应体系ⅱ有关。同时发现通过外源脱落酸对不同干旱时间刺激的茶树叶片进行处理,检测到21个差异蛋白点与干旱胁迫有关,结果表明茶树在干旱胁迫下,aba在改善蛋白质运输、碳代谢和抗性蛋白的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烟草在病虫害胁迫下蛋白质组学研究应用前景及展望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在蛋白质水平上认识生命机理的学科,其学术理念和相关技术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涉及多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在农业方面,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其研究平台的建设和科研队伍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在部分领域已取得较好的结果。蛋白质组学已成为植物生物学中破译基因功能和贡献育种的主要途径,通过蛋白组研究将有用基因转入特定受体中,能够改善后者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提高作物的品质。建立作物蛋白质组数据库对研究其生长发育、防病虫害以及遗传育种都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学研究的深入,有益于植物科学领域朝着一个现代的植物系统生物学发展。参考文献:[1]程晓梅,黄建安,刘仲华,等.茶树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4:28-31.[2]尹稳,伏旭,李平.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4(1):32-38.twowheatvarieties[j].journalofproteomics,2012(75):1867-1885.[4]gaol,yanx,lix,etal.proteomeanalysisofwheatleafundersaltstressbytwo–dimensionaldifferencegelelectrophoresis(2d-dige)[j].phytochemistry,2011(72):1180-1191.[5]chenq,yangl,ahmadp,etal.proteomicprofilingandredoxstatusalterationofrecalcitranttea(camelliasicensis)seedinresponsetodesiccation[j].planta,2011,233(3):583-592.[6]zhoul,xuh,mischkes,etal.exogenousabscisicacidsignificantlyaffectsproteomeinteaplant(camelliasinensis)exposedtodroughtstress[j].horticultureresearch,2014,1(29):1-9.[7]宋浩,沙伟,丁伟,等.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在烟草青枯菌致病性研究中的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2010,8(3):595-604.[8]崔宏伟,孙剑萍,刘春燕,等.烟草叶片接种野火病菌后蛋白质表达差异[j].植物保护,2012,38(6):7-11.篇五:化学读书报告化学读书报告-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丁文欣14120813一、概况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化学反应,那么在生物体内,也进行着大量的化学反应,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生物化学世界。1、自由能通过自由能可以推导出自发反应的方向并指出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生成或消耗。因此自由能在生物化学系统中具有关键的热动力学功能。对于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为1mol/l,温度为25℃,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则这种状态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状态,在该状态下的自由能称为标准自由能△g0=-rtlnkeq’。然而在生物体内却不可能达到标准状态。原因是生物中的化学反应中都伴随着质子,而1mol/l意味着ph=0,这是一个非生物体系的条件。因此为了描述生物化自由能的变化,引入了生物化学自由能△g0’=-rtlnk’bio,其中k’bio表示在ph值为8时的生化反应的平衡常数。2、富能化合物营养物质的化学能量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得以释放和利用的整个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当一个生化物质,如葡萄糖完全氧化为co2和h20时,△g0’=-2880kj/mol。如此巨大的能量完全以热能的形式直接释放是有害的,它将导致生物大分子的变性,生物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利用一些化合物作为真和谐释放能量的暂时储存形式,这些化合物被称为富能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类型是atp。从adp和pi形成atp需吸收30。5kj/mol的能量。细胞或组织可以通过逆向过程利用其中的能量,富能化合物的水解和其他形式的裂解会放出能量。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发生在合成和分解的代谢中,构成能量的偶联反应。这样的能量代谢的整个网络是基于atp的合成与分解,称为atp循环。富能化合物不仅仅是atp,还有其他很多类型,其中主要分为三种:酸酐类、特殊酯类和磷酰胺酸衍生物。atp属于酸酐类。富能化合物在生物系统中起到了一种能量通货的作用,大多数的耗能生化反应都要有富能化合物的参与,因此富能化合物是生化反应的基础。3、电子传递与一般的化学反应不同,生物化学的反应大多数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都有特殊的酶催化,每一步反应的产物都可以分离出来。这种逐步反应的模式有利于在温和的条件下释放能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那么在分布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运输变得十分重要,因此生物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电子传递机制。首先,电子传递的方向是由氧化还原电位决定的。所有氧化还原的发生依赖于氧化-还原对中氧化剂的电子亲和力,在氧化还原对中,一个具有较高电子亲和力的氧化剂的还原对被还原,另一个氧化还原对被氧化。氧化剂对电子的亲和力可以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来描述。在生物化学中,还可用还原力表示获得电子的能力,还原力可以与h2的氧化还原对或者氢电极的比较得到。一个氢电极由插入含有氢离子溶液的铂电极和溶液上方的氢气组成。规定室温为25℃、氢气的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溶液中的氢离子为1mol/l时,这个电极的电压为0伏特,这就是标准氢电极。然而,这个条件的ph=0,同样不适用于生化化学反应。因此在生物化学中,定义了一个不同的参考电位,称为生物化学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以e0’表示。此时c(h+)=10-8mol/l,其他条件和标准氢电极的一样。e0’可以用30rt下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表示:e0’=nflogk’,式中,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k),f是法拉第常数,k’是ph值为8.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其自由能变化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一下两个公式表示:△g0’=-nfe0’△g0’=-nf△e0’,这里e0’和△e0’表示两个半反应结合后的氧化还原电位总的变化,n是一个半反应所产生的被另一个半反应所消耗的电子数。这些公式表示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与自由能的变化相等,这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生物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一个氧化还原最终进行的方向取决于细胞内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要在细胞内实现电子传递,不光要就需要建立电子传递系统。以生物中的氧化为例,当代谢物被氧化时,nad+还原为nadh,这个过程需要从代谢物上以氢负离子和一个质子的形式移走两个氢原子,一个或两个都转移进辅酶。吸收的氢负离子和质子从脱氢酶上转移到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辅酶上和一些特殊的化合物上,它们作为依次连续的电子载体组成电子载体链,电子通过这些电子载体链流向氧气。这样,由特殊的酶、辅酶和其他化合物组成了电子传递系统。在真核细胞中,电子传递系统位于线粒体内膜。原核生物有着由相同电子载体组成和相似的电子传递系统。在电子传递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是电子传递载体。线粒体ets由五类电子载体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蛋白类、辅酶q(泛醌)、细胞色素类、铁硫蛋白类。通过其辅基的可逆氧化还原传递电子.它们在膜表面形成四个复合体。nadh依次经过复合物ⅰ、辅酶q、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复合体ⅳ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气,并将质子排到线粒体膜间隙最终经线粒体atp合酶生成2.5个atp.fadh2经复合体ⅱ、辅酶q、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复合体ⅳ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气,并将质子排到线粒体膜间隙最终经线粒体atp合酶生成1.5个atp.由于前者的生成atp量大于后者,所以前者称为主电子传递链,后者称为次电子传递链。4、呼吸作用的控制机理在大多数生理作用条件下,atp的合成石紧密地与呼吸作用和ets的运转偶联的,atp的合成绝对依赖电子流动。除非adp被磷酸化成atp,否则电子不会正常流过ets,这种呼吸作用调节现象被称为呼吸控制,他基本上取决于细胞内adp的水平。活跃的、消耗能量的细胞利用atp,积累adp。高浓度的adp刺激呼吸并增强ets的活性;相反的,在静止的、有良好营养的细胞积累atp,adp的缺少限制了呼吸作用并降低了ets的活性。呼吸作用控制是代谢中一个主要的控制机理,它表现了在细胞内atp的需求和食物通过est被氧化速率的联系。二、心得体会通过自学生物化学中的“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这一章,我了解到了生物中存在的诸多化学反应,同时也明白了生物化学与普通化学之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我通过这次的读书报告,提高了对未知事物的自学能力,这是一件使我终生受用的能力。三、上课建议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在中学都没有学习过原子结构的任何知识,我希望老师能在用量子理论解释原子结构之前先简单讲一下原子结构,将能层、能级、构造原理这些基本概念告诉我们,再开始新的内容。内容总结(1)读书报告(学习心得体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2)②物质代谢及其调节:主要介绍糖代谢、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各种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规律(3)篇二:生物化学读书报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读书报告临床卓越3班by苏苏微恙转眼大一就要过去了,这学期我们进行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的系统学习
本文档为【生物化学读书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剪刀石头布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7-2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