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谐的师生关系A

和谐的师生关系A

举报
开通vip

和谐的师生关系A和谐的师生关系A 从《论语》看孔子的和谐观 ——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之源。而《论语》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的精华。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吗, 一、中国古代“和”的思想 近几年,“和谐”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这是国家的政策,也是百姓的期盼。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和”字。 中华文化...

和谐的师生关系A
和谐的师生关系A 从《论语》看孔子的和谐观 ——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之源。而《论语》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的精华。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吗, 一、中国古代“和”的思想 近几年,“和谐”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这是国家的政策,也是百姓的期盼。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和”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在这巨流之中,那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究竟是什么,那就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政治伦理概念,在《论语》中“和”共出现过,次,涉及到五章。出现频率虽少,但不影响其在《论语》中的作用,尤其当我们知道《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时,就可以想象得到它的影响力。 “和”由“千”、“人”、“口”组成。千人一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和谐也。“和”的本义是和谐、协调。《说文 解字》:“和,相应也。”“禾”为麻、黍、稷、麦、豆等五谷的总称;“口”为进食与发声的主要器官。五谷为生存之本,只有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天下方能和谐安定。五谷为素食,口吃五谷,则不杀生。所谓“众生平等”,人与众生和气、和悦、和平共处。 “和”,单看字形,为大地生“禾”可养天下之“口”。“和”有和谐、和睦、不争之意。 和平的基础是人人有饭吃。“仓廪实而知礼节”即此之谓也。所产不足以养天下之民, 就会出现掠夺和战争。如果老百姓食不果腹,和平、和谐便无从谈起。 “和平”一词也源于声音的和谐,音乐和拍就是和谐,和谐的声音被称为天籁。 政策和顺就有和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社会和谐。《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兵将的团结一致。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政事通达,百姓和睦安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会兴盛。 “和”是做人的道理。人际关系讲“和”,大家就和睦相处。人生的诸多苦难归根结底是缘于不和,“不和”让社会动荡,让人心混乱,让人伦纷杂,让道德沦丧。传统京剧《将相和》以“和”字为纲,通过从廉颇的不平、挑衅,蔺相如的隐忍、退让,到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的情节,讲述了老将廉颇与贤相蔺相如尽弃前嫌、共扶社稷的千古佳话。 “和”也是天地的法则。自然环境讲“和”,万物共生共荣。吃饭做菜讲“和”,营养均衡,滋味调和;修身养性讲“和”,不焦不躁,心情怡和。和谐使自然和人生都处在恰当的黄金分割点上,优美而惬意。 “和”同样也是人体健康的标准。传统医学有“平人”之说(《素问 平人气象论》)。“平人”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失“和”就会失去健康。健康和疾病是相对而言的,故在诊断方法上,古人利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脉搏和脉象等正常生理指征,与患者进行比较、对比,作为判别病症的依据之一。在治疗上,中医理念就是以调和、调理为手段,以使人体重新获得平衡、恢复健康。 除了身体的调和、调理之外,人心也需调和。大地之美,要靠地、水、火、风相调和;人心之美,要靠心、气、爱、力去调节;人与人之间,心要和,气要和,爱要和,力要和。只有这些都达到和谐统一,再加上外在身体的强壮,才是真正健康之人。“和”还指天气温和或人的态度谦和。 总之,“和”,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之称谓,凡事当以和为贵:国家需要和平,社会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睦,买卖和气生财,单位融和效率 高,身体平和不生病,内外调和延年益寿。 这种“和”的思想,在我们儒、释、道、医、易等有充分的体现,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贵“和”轻“争”,讲和谐,求统一的特点。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内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和”的精神,对今天缓解“双重紧张”就很有用。例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人类感谢自然的恩赐、回馈自然,也是一种“承认、尊重、感恩、圆融”。而最形象生动一表述“和”的精神实质的,则要算“太极图”——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无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个正圆。这个“太极图”告诉我们: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这就是从“太极图”内涵演绎而来的“太极和谐原理”。从这个“太极和谐原理”去观察世界,可谓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哲和,则哲理和融;医和,则医道入神;文和,则文风俊雅;武和,则武德纯正;农和,则农耕适宜;商和,则商誉隆盛;人和,则事业繁盛;事和,则相辅相成;声和,则悦耳动听;色和,则赏心悦目;身和,则血脉通畅;心和,则怡乐安祥„„故人类与自然应当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当和,唯此才是顺应自然法则的正道。这个“太极和谐原理”,无论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都是广泛适应,概莫能外。因此,“和”的观念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启示,这也不难理解党中央、胡锦涛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了。 但是,西方文明的特质刚好与中华文化相反,在于一个“争”字。西方的传统文化具有贵“争”轻“和”的特征,强调一个“争”字,强调人的主体性,追求主体讲征服,追求对自然和社会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理解、征服,讲究的是“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丛林法则”,形成主客对立的特点。当然,这对促进人们进取、创新,促进思想解放,使人们具有独立、批判精神,促进社会时时更新,蓬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以来的殖民侵略,三次工业革命无不体现了一点。因此,西方人看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是“二元论”:如“不自由, 毋宁死”。而中国人的是“三元论”,人分左中右,计分上中下;领导讲话通常也分三点。三分法就有“中”,有“中”就可能有“和”。中国人为什么在遇到麻烦时常请人吃饭,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立的双方通过“吃饭”这种形式,才有可能达到双方愉悦的“和”。 二、孔子的和谐观 孔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在哪里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 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 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孔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孔子在论“和”的精神、“和”的价值时,继承了前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相成相济”的思想,但又有新的发挥和升华。孔子讲“和”,是先讲个人心性之“和”,然后再往外推,由己及人,从小到大,渐次推到人际之“和”、家国之“和”、人类之“和”、天人之“和”。 孔子讲个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居处恭,执事敬, 与人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修性养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与“小人”有别的“君子”,进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中讲的孝悌忠信,实际上都是在讲实现“人和”的条件。《大学》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孔子讲“和”,把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此前的“和同论”新的发展。这一新的论述,既符合当时中国是一个低水平的农业社会的实际,又切合当时中国人重血缘宗法的文化传统,因而从根源上为“和”的实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由此可见,孔子讲个人之和主要是把“和”作为一种个人修养来理解,就是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遇到好事了,应看到好事的另一面,不要情绪激动,不要过于高兴,应能平淡待之。遇到不好的事了,也需以和调整心态,应看到不好的事正在发生转化,不好的事也潜伏着好的兆头,不要因遭遇挫折就丧气、就失望(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和”要求人应能把事情看透、看开,遇到好事、不好的事都能正确对待,做到宠辱不惊(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蓝天云卷云舒),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人的最好状态就是心理上的平衡,人有了平和之心,有了平静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才能保持冷静头脑,才不至于行动上深一脚,浅一脚,才能比较顺利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和作为个人修养的一种标准,至关重要。 孔子还由“人和”讲到“政和”。主张“举直错诸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特别是对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政治艺术非常推崇。《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话最能表达孔子的“政和”理念:“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在处理内外远近的民族关系上,儒家主张慎用武力,重视教化抚绥。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孔子在讲人类之“和”时,并不是讲一团和气,掩盖矛盾,而是讲原则、讲礼制的。 在孔子及孔门弟子看来,“和”是人生的追求、人类的目标,但“和”的实现,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制礼,守礼,是“致中和”的条件,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否则,和稀泥,不讲原则,放弃斗争,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认为,这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小人之“和”的实质是“同”而不是“和”,君子对这种形“和”实“同”的现象应坚决反对。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制礼、守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的状态,达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说:“礼之用,和为贵。”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礼”与“和”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这种思想理念形成了和合文化,它强调通过调整人际关系以解决矛盾冲突,其基本原则就是“推己及人”, 理解人、尊重人。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等。如果人人都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只想到自己,那么人们之间就会加深理解,互利互让,和睦相处。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称不信怪力乱神,因而对于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一点儿神秘主义的气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孕育四时和万物的“天”虽然高大得很,人类不可违逆,违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规律可以认识,可以利用,人类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在孔子看来,尧就是法天的典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因为“天”大,“天”的规律不可违逆,所以在“天”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的人类就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认为,人类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到这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自身谋福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正因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对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非常 依恋,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钓鱼时就只用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大鱼网;打猎时,只射飞鸟,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鸟。这样,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绝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坏。孔子这种“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行为和主张,是今天环保主义者的一个绝好样板。正因为孔子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所以他还主张人类要向自然学习,充分地认识自然,从中了解自然界的生命意义,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出于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出于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孔子反对奢侈浪费,倡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活豪奢,就可能违和;日子节俭,又显得寒酸。但孔子宁肯寒酸,也不羡慕那违和的豪奢。他甚至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讲“和”,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发其端,而由子思总其成,后来成为一种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后来,子思“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最经典的语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成为“中庸之道”,生成为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中庸之道”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形易实难,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点恰在于欲障难除,血气易偏,因而“处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时时念之,日日行之,终身求之。 由此观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是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和弘扬。孔子的和谐观既是春秋末年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历代王朝的思想与政治,并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而且,我们也不难发现,孔子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具体主张对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这“人”无外乎就是学生。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我认为,这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和谐观。 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 过去,因受“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 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在大力弘扬和谐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的教育领域担负着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重任。怎样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借助古代圣贤的智慧来培养和谐因素,怎样营造和美氛围来增加和谐因素,怎样建立公允机制来消除不和谐因素,以实现学校教育因素的和谐链接。这是我们当前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促进社会和谐,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教育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和谐因素,要为人表率。 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学校组织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沟通情况,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只有师生双方思想、情感以至人格的沟通交流能够自觉地进行,才能收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教学上强调“以人为本”,而学生的学习就恰恰是与老师分不开的。所以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学生也只有在和谐的交往环境中才能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和环境、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那么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引导并为学生创建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新一代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如何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铺就成才之路呢?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去爱他的学生。一个教育家说过:“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是这样的人,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是那样的快乐,他爱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有如温馨的风,又似无声的雨,它能融化冰山雪岭,又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唤醒学生对老师的爱,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老师 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有了这种情感和动力,师生的目标才能一致,才会有师生和谐的基础,师爱是使学生产生自尊、自爱、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学生具备这种精神力量,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到较高层次的水平。无论师生关系有多少因素参与,它最终要表现为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师要完成育人任务,就得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学生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也难以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大门朝着教师敞开时,师爱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这样,“师爱”和学生的“爱师”才能融合起来,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 其次,在师爱的感召下,用心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做好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沟通就是情感交融,它是建立在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亲密无间关系的纽带,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动力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寻求自我的心理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平等民主、渴望建立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师生关系。但是,一个孩子若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就可能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如何使孩子懂事,如何促进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就要求教师要在家庭关系的处理、师生关系的建立、学习环境的适应、社会交往的影响以及面对多彩世界的反应等各个层次,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全面沟通。使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什么事情不值得甚至是绝对不能去做的。引导他们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必不可少的责任,从而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变得更加绚丽。 在为学生创设环境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理解、赞赏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中国的成年人对孩子说话总是站着, 孩子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总是仰视着大人;外国的成年人对孩子说话,都要蹲下去,使孩子能平视对方。这样一个实例告诉我们,国外的教育讲究平等、讲究权利。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提倡蹲下来欣赏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要想和学生交朋友,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对待朋友要诚实守信,答应的事就一定去做。要想让学生信任你,和你成为朋友的话,决不能失信于学生,不要以为他们是小孩子,就忽视他们的感受,当你取得信任的同时,也同样取得了尊敬和爱戴。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只要你付出真诚的爱心,没有哪个孩子感受不到的。尤其是在批评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上,一定要让他知道你和他站在同一立场,你是为了帮他,你和他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找出学生所以会如此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切忌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快,那样会给以后的教育转化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在生活中,教师常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这固然可能会让他们的人生道路走得平衡些,但出了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探索、摔打历练的成功,它的含金量是不是也降低了呢,更何况有一些孩子违心地服从了成人的意志后,带着与成人的抵触情绪,在自己所不擅长的领域内苦苦挣扎,心情极度压抑,离成功越来越远,以致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要用常识的目光来看待学生的优缺点,赏识是一种藏在心里的由内而外的爱,它不随分数名次而波动。赏识是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前进的动力。 诚然,尊重、宽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尊重、宽容的同时我们更不能放弃原则。虽然对赏识教育和肯定教育思想的提出,特别是“平等、民主、和谐”理念的大力倡导,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一味或无原则地赏识,肯定和尊重、与传统的师道尊严同样是走极端,是从师生关系的一种畸形走向另一种畸形。无原则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现今社会到处充满竞争和挑战,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都要高人一筹方可游刃有余。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思想上出现了误区,行为上出现了瑕疵,为师者若仍念念不忘尊重学生,怕打消其积 极性,怕挫伤其自尊心,怕泯灭其创造性,仍一味地呵护、表扬、肯定,恐怕学生会一错再错,甚至贻误终生。许多不良习惯正是在这种“纵容”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及时得到明示,悬崖勒马,尽管当时接受上有些不舒服,但从终极目标上看,还是事半功倍的。同时,一味的赏识和肯定还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和视听。无论学生回答怎样,你都一味地“很好,真有道理,你真棒”,学生便会飘飘然。有些时候,有些知识恐怕在头脑中一直是模棱两可,不敢叫“真儿”。因此,尊重、赏识学生也要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在与学生交朋友,尊重、理解、宽容的同时,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有责任心,是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而有理,管理学生切忌捕风捉影,一切都应让事实说话,让学生对老师的管教心服口服。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腿勤、口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严而有爱,还要严而有信。这个“信”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老师要言而有信,说话要讲信誉,什么事都应说到做到,有布置就要有检查,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留怪发,不染特殊颜色的头发,不戴首饰,老师就应起到表率,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什么事老师都不要包办,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展示他们的风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所教的内容较易被学生接受 实践表明,与学生有和谐关系的教师传授的知识,会被学生认为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反之,与学生关系不好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道理,极易被学生所忽视,或使学生表现出排斥等其他心理障碍。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有一种人格的号召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指示和劝导具有人格的号召力,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自觉地认同老师的要求,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做出令老师感到满意的行为。反之,学生则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漠然置之,甚至会故意给教师制造麻烦。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交往,产生共振效应 与学生关系不同的教师,即使是相同的言行也会引起学生不同的反应。同样是对学生的表扬或赞许,出自与学生关系和谐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一种鼓舞,而出自感信不高或与学生关系恶化的教师,可能会使某些学生反而觉得是一种不幸,因而不再重新出现那种良好行为,与学生关系和谐的教师,即使是对学生轻微的谴责,也往往比与学生关系恶化的教师所作的严厉处罚更有“震动”和教育力量。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建良好的教学活动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会产生理解、信任、轻松、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反之学生会产生不满、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态度和体验,而教书育人是需要良好的教学气氛,否则极难达到育人目标。 (五)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良好品德向学生迁移 和谐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教师的良好品德,而师生关系恶化则会阻碍这种迁移。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育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使师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的。
本文档为【和谐的师生关系A】,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7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5
浏览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