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伦理学考试复习题

公共伦理学考试复习题

举报
开通vip

公共伦理学考试复习题公共伦理学考试复习题 行政伦理学网上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保护检举者,1989年美国颁布了( )。 A.“彭德尔顿法” B.“独立法案” C.“检举者保护法案” D.“人权法案” 2、巴纳德认为,作为特定合作体系的参加者,只要组织成员所作的努力是协作性的,那么他们作为人个的 特征就被( )。 A.社会化 B.个性化 C.独立化 D.边缘化 3、从实现个体道德价值的角度看,行政人员的个体价值依附于组织的( )。 A.个体目标 B.具体目标 C.部门目标 D.整体目标 4、在一个官僚机制十分...

公共伦理学考试复习题
公共伦理学考试复习题 行政伦理学网上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保护检举者,1989年美国颁布了( )。 A.“彭德尔顿法” B.“独立法案” C.“检举者保护法案” D.“人权法案” 2、巴纳德认为,作为特定合作体系的参加者,只要组织成员所作的努力是协作性的,那么他们作为人个的 特征就被( )。 A.社会化 B.个性化 C.独立化 D.边缘化 3、从实现个体道德价值的角度看,行政人员的个体价值依附于组织的( )。 A.个体目标 B.具体目标 C.部门目标 D.整体目标 4、在一个官僚机制十分完善的组织环境中,个人的道德理性能力是( )。 A.无限的 B.极其有限的 C.有很大空间的 D.与组织机制无关的 5、库珀认为,后现代社会中的行政人员,经常被动地卷入政治活动,这种压力和动力驱使行政人员更多的 介入( )。 A.行政事务 B.个人生活 C.决策过程 D.咨询业务 6、在正式行政组织系统中,绕开常规途径检举揭发行政组织或官员的行为是一种( )。 A.“常规”行为 B.“犯规”行为 C.“感性”行为 D.“组织”行为 7、检举者面临的忠诚冲突直接来自于( )。 A.组织内部压力 B.组织外部压力 C.公众舆论压力 D.家庭成员压力 8、在官僚等级制内部,具有最强烈冲击力的行为是( )。 A.服从 B.委托 C.控告 D.执行 9、有效的控告涉及的内容必定是( )。 A.马上会发生的事件 B .很久以后才可能发生的事件 C.已经发生而且影响已经消退的事件 D.已经制定但还远未运行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10、检举者不能为了获得公众支持而纯粹去迎合公众的兴趣,他们提供的信息要避免涉及( )。 A.组织目标 B.行政决策 C.决策过程 D.个人隐私 11、在组织理论中,现代政府组织与权力设置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人有义务服从上级指令 B.分权与效率成正比 C.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D.官僚制越刻板组织效率越高 12、巴纳德认为,行政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基本前提是( )。 A.个性的充分宏扬 B.忠诚于组织与上级权力关系 C.超脱于组织内部权力关系 D.超脱于组织自身目标 13、行政人员的“忠诚”或是“检举”都是一种( )。 A.法律选择 B.组织选择 C.道德选择 D.制度选择 14、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一直被称为是调节行政行为的( )。 A.外在监督 B.制度监督 C.行为监督 D.内在监督 15、在公共行政伦理学中,与“责任”相对应的是特定制度结构中个人的( )。 A.行为 B.角色 C.待遇 D.利益 16、从公共行政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以下论述中,正确体现“职责”与“责任”间基本关系的论述是( )。 A.“责任”是对履行“职责”的行为后果作出的回应 B.组织制度界定各种具体的“责任” C.“责任”为确认行为的“职责”设定主体性前提 D.两者没有内在联系 17、一般来说,制度中“角色”承担的职责通常是根据( )。 A.等级关系确定的 B.组织规模确定的 C.管理技术确定的 D.成员素质确定的 18、每一个行政角色既构成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又构成并列平等的关系,纵横交错地构织成组织结构网络, 这被称之为( )。 A.制度的文化 B.制度的结构 C.制度的功能 D.制度的形象 19、在“众多的手”的情况下,不论行为后果是好是坏,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承担制度规定的、与自己职 责相应的责任,这种责任被称之为( )。 A.组织职责 B.集体责任 C.制度性责任 D.潜在责任 20、“制度性责任”是行政人员重要的( )。 A.内在责任 B.外在责任 C.虚拟责任 D.弹性责任 21、公共行政管理是一个决策和执行的( )。 A.价值领域 B.思维领域 C.事实领域 D.道德领域 22、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得益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早期的行政学家认为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是 ( )。 A.阶级专政 B.行政中立 C.政党分赃 D.关注正义 23、古德诺提出行政人员的“责任行为”就是( )。 A.执行政治的决策 B.进行大量的道德选择 C.表达国家意志 D.制定政治的决策 24、边沁的功利主义目的论的基本出发点是( )。 A.“趋乐避苦”的人性规律 B.“我为人人”的道德选择 C.“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D.“天下为公”的人文观照 25、与边沁不同,密尔主张( )。 A.量的快乐高于质的快乐 B.质的快乐高于量的快乐 C.快乐无所谓质与量的区别 D.快乐有数量之分 26、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事物好坏的最后标准是( )。 A.公平与正义 B.经济与效率 C.效率与效果 D.快乐与痛苦 27、功利主义认为,政府行为的伦理底线是( )。 A.维护公民个人自由与权利 B.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C.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D.实现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 28、功利主义认为自由的本质是( )。 A.无边界的行为空间 B.无限丰富的物质产品 C.平等的公民关系 D.有求必应的公共服务 29、在公共领域中,保证公民与政府之间平等关系的最好方式就是( )。 A.实行自治 B.订立契约 C.加强领导 D.推行法制 30、功利主义认为,在订立“契约”后,公民与政府间形成了平等的( )。 A.自治关系 B.委托关系 C.统治关系 D.领导关系 31、功利主义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目的在于( )。 A.实现社会公平 B.体现个体间矛盾 C.选择一个好的政府 D.完善自身理论体系 32、功利主义明确主张,政体与政府的形式是( )。 A.人为选择的 B.“不是做的,而是长成的” C.不能预先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 D.自然产物 33、功利主义认为,为了增进社会利益的总量,促进人民的美德与智慧,最理想的政府形式是( )。 A.君主制 B.代议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34、在“权力设置”问题上,功利主义提出,国家最高的权力中心应该是( )。 A.政府 B.立法议会 C.司法部门 D.公民大会 35、密尔认为,当人们用道德标准判断一个行为的善恶时,依据的对象只能是( )。 A.行为的动机 B.行为的过程 C.行为的结果 D.行为的主体 36、按照密尔的观点,下列行为中,在道德上应予以遣责的是( )。 A.主动搭救落水者并取得成功 B.主动搭救落水者但未能成功 C.为获取报酬而救起落水者 D.发现有人落水而不予以施救(最终落水者被旁人救起) 37、功利主义理论内部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那就是效果论只追求效率,不考虑公平,恰恰违背了功利 主义所承认的( )。 A.人人平等的自由权 B.优胜劣汰的进化原则 C.效率致上原则 D.行为结果重于动机观点 38、波普斯认为,公共官员的共同利益中存在四种不同的结果:一致性、政治生存、参与过程以及( )。 A.政策目标的实现 B.利益最大化 C.组织延续 D.社群参与 39、在公共行政伦理学产生之前,以及在行政与伦理的结合过程中,公共行政领域的主导性价值标准是 ( )。 A.公平 B.效率 C.正义 D.自由 40、功利主义学者边沁提出,法律与道德的标准都来自于人的( )。 A.经济趋动 B.阶级地位 C.苦乐感觉 D.血统门第 41、功利主义学者边沁认为,对立法者与政府官员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对苦乐进行( )。 A.质量界定 B.种类区分 C.强度设定 D.数量评估 42、感觉经验是证明功利主义原则普遍有效的一个重要依据,为此功利主义理论家诉诸于( )。 A.经验主义方法论 B.联想心理学原理 C.实证主义方法 D.科学主义方法 43、功利主义提出,立法议会负责“监督和控制政府”,制定和批准法案,其中,下院行使( )。 A.直接立法权 B.终审权 C.行政立法权 D.最终立法权 44、功利主义提出,立法议会负责“监督和控制政府”,制定和批准法案,其中,上院行使( )。 A.直接立法权 B.行政立法权 C.行政执法权 D.司法终审权 45、功利主义原则作为政府行为的价值导向,不能只适用于衡量行为的效果,而是应该为公共行政官员在 决策中提供( )。 A.效果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B.成本预测 C.道德指导 D.经济分析 46、功利主义为了论证效率的绝对价值,主张( )。 A.公正服从于效率 B.效率服从于公正 C.公正与效率同样重要 D.公正与效率没有联系 47、在现代行政管理中,为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实现行政效益最大化,行政官员应追求最低成本的决策, 行政人员的爱好应该符合政府服务的( )。 A.领导者的需要 B.上级部门的需要 C.部门利益的需要 D.“消费者”的需要 48、判断一个政府的好坏,主要看它能否有效、合理地( )。 A.促进GDP飞速增长 B.实现国防现代化 C.分配社会基本权利和义务 D.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 49、边沁认为,在不同种类的快乐之间,或者在不同种类的痛苦之间( )。 A.没有质的区别 B.没有数量的差异 C.有质的区别 D.不能相互通约 50、密尔曾说过:“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对这句话的正 确理解是( )。 A.痛苦只有量的区别 B.快乐有质的高下 C.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 D.人的欲望是无休止的 51、按照功利主义的理解,道德的依据不存在于主观领域,而是存在于( )。 A.道德体系 B.价值范畴 C.客观效果 D.逻辑推理 52、义务论认为,道德原则的约束性的根据存在于人的( )。 A.自然本性 B.外界环境 C.实践理性 D.理论理性 53、康德把给自然界“立法”、创立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称为( )。 A.社会理性 B.理论理性 C.自然理性 D.实践理性 54、在康德的理论中,为人类自身“立法”,被称为道德的自由能力的是( )。 A.社会理性 B.理论理性 C.自然理性 D.实践理性 55、人的实践理性能力使人具有一种可作为道德出发点的( )。 A.善良意志 B.勇敢意志 C.完美意志 D.坚强意志 56、义务论者认为,人与动物地区别就在于人具有( )。 A.感性 B.理性 C.人性 D.道德 57、义务论的人性假设中排除了( )。 A.理性的地位 B.感性的地位 C.人性的地位 D.道德的地位 58、义务论主张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 )。 A.责任动机 B.经济动机 C.利益动机 D.价值动机 59、与目的论不同,义务论评价某一行为的依据是指导行为的( )。 A.行为结果 B.行为效率 C.责任动机 D.价值取向 60、与出于偏好的行为不同,出于责任的行为具有( )。 A.普遍必然性 B.个体偏好性 C.自然性 D.目的性 61、义务论认为,一种行为具有道德上的普遍性,就在于它是( )。 A.多数人制定的 B.强制规定的 C.集体选择的 D.自觉与自主选择的 62、义务论认为,人的善良意志的最高表现是( )。 A.相对命令 B.绝对命令 C.道德 D.价值 63、倡导单一的道德命令,把它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统摄整个社会生活,这就是典型的( )。 A.多元义务论 B.单规义务论 C.单一权利论 D.多规权利论 64、在“单规义务论”基础上,提出“多规义务”理论的学者是( )。 A.康德 B.威尔逊 C.罗斯 D.高斯 65、“多规义务理论”摒弃了单一的“绝对命令”而代之以( )。 A.“单一的义务” B.“绝对的义务” C.“最大的义务” D.“显见的义务” 66、罗斯提出,通过确定各种义务在特定背景中正确性高于错误性的“最大余额”,可以发现( )。 A.“显见的义务” B.“绝对的义务” C.“最大的义务” D.“实际的义务” 67、人们经常履行一些义务,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与更强的义务发生冲突以外,这些义务不能彼此凌驾,也 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这些义务就是( )。 A.“绝对的义务” B.“显见的义务” C.“实际的义务” D.“重要的义务” 68、义务论认为政体与政府的核心价值目标应该是( )。 A.公正、平等 B.效率、效益 C.经济、成本 D.稳定、发展 69、当代新公共管理充分体现了公正、平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重要奠基人是( )。 A.休谟 B.罗尔斯 C.边沁 D.密尔 70、在选择方案的过程中,按可能产生的最坏结果来排列选择对象的秩序,然后选择一个对象,使它的最 坏结果优于其他对象的最坏结果,这就是( )。 A.“最大最大原则” B.“最大最小原则” C.“无限理性原则” D.“有限理性原则” 71、相比于“功利主义”原则,“正义”原则更关注( )。 A.“最大受惠者”的利益 B.“中间受惠者”的利益 C.“最少受惠者”的利益 D.全体成员的利益 72、与效率原则不同,要求政府控制社会财富的分配,期望每个人在社会合作与分配结构中能够最大限度 获利的原则是( )。 A.最小政府原则 B.不干预原则 C.差别原则 D.福利原则 73、效率原则认为一种结构当改变它以使一些人(至少一个)状况变好的同时,其他人(至少一个)的状 况( )。 A.不变 B.一起变好 C.没有关联 D.必然变坏 74、在差别原则中,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比例是( )。 A.紧密啮合的关系 B.相对立的关系 C.此消彼长的关系 D.随机变化的关系 功利主义制度伦理原则主张政府的目的是增进( )。 A.最少数人的最大幸福 B.最大多数人的最小幸福 C.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D.最少数人的最小幸福 75、在目的论与义务论两大伦理传统中,两者的最高道德价值分别( )。 A.是“善”与“正当” B.是“正当”与“善” C.都是“善” D.都是“正当” 76、公正伦理观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取决于目的之现实,而是取决于( )。 A.成本与效益 B.善良的动机 C.时间与效率 D.目标与效果 77、义务论认为,人的快乐与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苦乐感觉与道德善恶无关,行为的善恶只与意志所遵 循的原则相关,具有如此约束力的原则就是( )。 A.功利原则 B.工具理性 C.绝对命令 D.实践理性 78、义务论在论证政府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干预的合理性时,存在着一个不证自明的价值前提,这一价值 就是( )。 A.效率价值 B.平等价值 C.自由价值 D.民主价值 79、亨廷顿从腐败的方式入手,将腐败界定为一种特殊的( )。 A.个人行为 B.社会行为 C.交易行为 D.自发行为 80、罗森布鲁姆认为“非交易性腐败”具有一种( )。 A.互动性 B.双向性 C.单向性 D.多源流性 81、腐败的官员视其公职活动如一种经营交换,他们寻求最大限度地扩大这一收益,因而职位变成了一个 ( )。 A.最大化单位 B.最小化单位 C.服务性单位 D.理想化单位 82、有学者认为,腐败行为大多出现在诸如公共采购与订购、进口许可的授予等特许部门,以及工商、海 关等特殊部门,这些部门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国家行政管理部门 B.国家强力机关 C.中央政府直属部门 D.处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交汇处 83、“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之说形象地说明了某些腐败行为源自于行政权力的( ). A.手段性 B.时效性 C.一元性 D.膨胀性 84、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跑官”、“买官”,把原本为公众谋利的权力作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 产生这些腐败行为的原因是因为行政权力具有( )。 A.手段性 B.独立性 C.一元性 D.膨胀性 85、产生行政腐败的温床是( )。 A.人事腐败 B.政治腐败 C .经济腐败 D.管理腐败 86、在现代社会,立法者倾向于将大量的权力委托给那些具有专业知识的行政人员,使他们客观上拥有相 对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被称为( )。 A.行政优益权 B.会员优先权 C.行政权力 D.行政立法权 87、遏制腐败必须从腐败的结构性根源着手,即( )。 A.对行为进行更严格的规范 B.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 C.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 D.对经济行为进行限制 88、波普认为,法律和法律措施的执行,具有重要的先决条件,这就是( )。 A.良好的道德环境 B.严密的等级制度 C.网状的组织结构 D.规范的组织行为 89、在诸多的监督途径中,各国反腐败斗争通用的方式是( )。 A.一定的舆论监督 B.普遍的道德教化 C.专门的立法监督 D.有限的宗教控制 90、为了保证组织上的独立性,以及在行使监督权力过程中的威慑力,香港廉政公署直接向( )。 A.特区立法会负责 B.特区法院负责 C.全国人大负责 D.特区行政长官负责 91、独立的监督机构之所以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坚强堡垒,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些机构和委员会具有特殊 的、独立的( )。 A.道德操守 B.任命与卸任机制 C.意识形态体系 D.利益分配机制 92、在美国,部门首长由总统直接任命,负责政府公共行政官员财产申报和登记的独立的专门监督机构是 ( )。 A.联邦调查局 B.政府伦理办公室 C.廉政公署 D.反贪污贿赂局 93、在反腐过程中,进行道德监督的途径主要包括:确立实用的道德标准、在任命和选拔官员中将道德操 守作为一个重要标准以及( )。 A.制度化的在职伦理培训 B.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 C.提供多元的制度选择 D.提出抽象的道德标准 94、在反腐过程中,道德准则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 )。 A.法律的完善 B.制度的完善 C.道德环境的形成 D.行政程序的合法 95、美国在伦理培训中,为了增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设计出四种主要的伦理培训模式:“遵从 模式”、“正直模式”、“融合模式”和( )。 A.“强制模式” B.“规定模式” C.“实现模式” D.“整合模式” 96、在美国的伦理培训模式中,属于规定性、强迫性、惩罚性方式的是( )。 A.“遵从模式” B.“正直模式” C.“融合模式” D.“整合模式” 97、在伦理培训中,设计规定性、强迫性、惩罚性的培训模式是为了激励人们服从( )。 A.最低的道德标准 B.最高的道德标准 C.中间层次的道德标准 D.所有的道德规范 98、在反腐过程中,有效的监督系统应包括:外监系统、内监系统和( )。 A.法律监督系统 B.部门监督系统 C.道德监督系统 D.舆论监督系统 99、在反腐过程中,司法监督的关注点是( )。 A.行为的预防 B.行为的后果 C.行为的动机 D.行为的环境 100、在遏制行政腐败行为的过程中,司法监督的有效性往往依赖于( )。 A.人们对职业操守的认识 B.人们对惩罚的恐惧心理 C.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同 D.人们对法律的认同态度 101、在现有监督体制中,监督主体在行使监督时,首先要( )。 A.将自己与监督客体融合 B.视自己为监督客体 C.把自己和监督客体分离 D.与监督客体搞好关系 102、“以个别利益侵犯共同利益的行为都是腐败”,这种对腐败的界定所依据的思路是( )。 A.根据交换规律解释腐败 B.根据法律准则定义腐败 C.按道德标准界定腐败 D.根据腐败类型解释腐败 103、在现代社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甚至无限越权,成为腐败的重要源头,这源自于行政权力的( )。 A.时效性 B.手段性 C.一元性 D.膨胀性 104、亨廷顿认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腐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行为背离了公认的规范,还不如说 是规范背离了公认的( )。 A.法律法规 B.制度规范 C.行为方式 D.纪律 守则 员工守则公司员工守则企业员工守则办公室安全用电规定加油站员工保密守则 105、培养与正式的法律标准保持一致的道德判断力,即培养个体伦理责任的伦理培训模式被称为( )。 A.遵从模式 B.融合模式 C.整合模式 D.正直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确认个人在集体行为中的责任,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他们在制度结构中的( )。 A.角色身份 B.所处时间 C.个人偏好 D.特定职责 2、库珀认为,源自制度结构的公共行政人员个体责任应该包括( )。 A. 对特定团体或利益集团负责 B. 由公共组织结构中上下级关系决定的责任 C. 对民选官员负责,执行公共的立法意志 D.对公民负责,维护普遍的公共利益 3、米勒认为,“制度文化”并不构成制度结构本身,它包括( )。 A.态度 B.价值 C.规范 D.精神 4、 行政人员在履行制度性责任时,逐渐形成某种“内在责任”,这种“内在责任”来自行为主体的( )。 A.角色 B.职责 C.职业情感 D.信念 5、产生“非制度性责任”的主要因素包括( )。 A.道德责任感 B.法律责任 C.道德良知 D.道德信念 6、根据道德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道德发展经历的阶段包括( )。 A.前道德阶段 B.习惯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无道德阶段 7、个体道德发展的“自律道德阶段”可以分为( )。 A.人际关系定向时期 B.社会契约定向时期 C.服从与自我保护的定向时期 D.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时期 8、对于各腐败行为的界定可以依据的思路包括( )。 A.根据交换规律解释腐败 B.根据法律准则定义腐败 C.按照道德标准界定腐败 D.根据腐败行为类型解释腐败 9、在现代社会,公众对腐败容忍度降低的原因在于( )。 A.人们对腐败行为已经麻木 B.传媒的迅猛发展 C.经济的变化 D.对腐败危害的认识日益加深 10、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腐败行为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于( )。 A.传统官僚制度的僵化 B.腐败行为易导致社会崩溃 C.腐败可以增进效率 D.腐败可以扩大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量 11、作为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权力具有必然的( )。 A.妥协性 B.合法性 C.强制性 D.普遍性 12、从行政权力中蕴含的双重特征可以看出,行政腐败源于权力的( )。 A.概念界定 B.管理客体 C.结构 D.运行规律 13、行政权力的一元性指的是( )。 A. 一国之内只能有一个行政组织系统 B. 某一行政系统中权力运作必须集中统一 C. 行政权力的主客体间关系具有单向性 D.国家所有权力必须集中于一人 14、相比于民主政体,在专制与独裁政体下,腐败行为出现更频繁、更隐蔽、危害更大的原因在于( )。 A. 自由传媒的过份渲染 B.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垄断 C.政治上缺乏多元选择的自由,没有力量使腐败者承担责任 D.专制与独裁可以更有效地、强制性的行使权力 15、康德认为,人的理性是与生俱来的,按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 )。 A.自然理性 B.理论理性 C.实践理性 D.社会理性 16、按照义务论的动机要求,下列行为中具有真正道德价值的是( )。 A.商人为获益而诚实交易 B.商人出于责任而诚实交易 C.公务员随大流参加义务劳动 D.公务员出于责任而参加义务劳动 17、对政府与行政人员的道德实践来说,单一的“绝对命令”在公共行政活动的积极作用在于( )。 A.有效约束行政人员的职业承诺 B.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贯彻实施 C.宏扬了个体的道德自主性 D对于迅速变化的行政环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18、在现代行政国家中,政府与行政人员遵循“绝对命令”这样的规则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是因为( )。 A.行政机构设置的多重性导致行政人员必须面对不同的价值标准 B.行政人员的道德行为取向很难机械遵守某一“绝对的”道德命令 C.在各种道德价值之间相互冲突情况下,道德选择更加困难 D.用单一的绝对命令无法有效应对迅速变化的行政环境 19、为了解决义务的冲突,罗斯区分了( )。 A.绝对的义务 B.最大的义务 C.显见的义务 D.实际的义务 20、相比于“单规义务论”而言,“多规义务论”在现代公共行政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在于( )。 A. 更能适应多变的行政环境 B.能更好的指导政府与行政人员的伦理行为选择 C.有助于实现多元化的行政责任 D.具有更强的现实适应性 21、罗尔斯认为,为了选择公正导向的行政伦理原则,必须赋予选择正义原则的“代表者”以特殊的道德 能力,即( )。 A.讨价还价的能力 B.正义感的能力 C.善观念能力 D.特殊的选择能力 22、边沁认为,个人利益就在于( )。 A.增加其快乐之总和 B.增加其义务之总和 C.减少其痛苦之总和 D.减少其权利之总和 23、功利主义认为,从人的快乐天性出发而来的“自由”吸收了丰富的人性内内涵与全部的感性要求,这 种自由包括:( )。 A.良心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趣味与志趣的自由 D.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24、功利主义认为政府产生的条件、同时也是政府运行的保证是( )。 A.人民必须愿意接受它 B.人民处于被统治地位 C.人民必须愿意为保存它而有所作为 D.人民必须愿意服从政府指令 25、功利主义认为,代议制政府之所以是最好的政府形式,是因为这种政府具有合理的( )。 A.领袖 B.职能 C.权力设置 D.价值 26、功利主义学者通常把“效果”理解为( )。 A.获得快乐 B.实现目标 C.获得知识 D.获得权利 27、将功利主义作为政府行为的价值导向,强调通过数量计算来评判行为善恶的方法会导致相应的负面效 应,即( )。 A.不利于当前效率的提高 B.行政人员只关注行为直接后果,而不是增进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 C.行政部门只关注当前绩效,而忽视社会长远利益 D.将政府行为引向片面的效率目标而忽视其他有效的社会价值 28、波普斯认为,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领域中,让行为者事先衡量行为的利益和成本是相当困难的,这 种困难体现在( )。 A.专业知识的局限 B.相关行为直接成本的计算 C.“最大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利益冲突 D.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模糊性 29、公共行政学产生之时,正是科学方法取代价值研究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崇尚( )。 A.技术管理 B.价值追求 C.道德选择 D.效率目标 30、构成行政伦理责任机制的诸环节是( )。 A.自由裁量权 B.责任 C.“内在督查” D.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转变 31、自20世纪初到二次大战结束,行政伦理研究存在着两种倾向,分别是( )。 A.对组织结构的关注 B.对自由裁量权的关注 C.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D.对哲学基础的重视 32、标志着公共行政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的事件包括( )。 A.“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的成立 B.将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 C.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行政管理课程体系 D.《公共职责: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等代表性著作的出版 33、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务活动中,应确立和遵守的( )。 A.伦理观念 B.伦理规范 C.伦理行为 D.伦理责任 34、20世纪上半叶,高斯、迪莫克等学者为了进一步深化“责任”概念,论证实现行政人员责任的途径,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 A.强化政治与行政的“两分” B.反思“效率”概念 C.关注“自由裁量权” D.审视“内部督查”问题 35、从20世纪初到二次大战结束,行政伦理的研究倾向认为,对哲学基础的重视与研究有助于行政官员更 好的承担职责,使他们可以从以下途径实现责任,即( )。 A.对某种价值和原则所承担的义务 B.以价值为唯一取向 C.关注行为的功利性结果 D.摒弃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 36、按照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不同,组织层级结构可以分为( )。 A.“官僚型”结构 B.“高纵型”结构 C.“科层型”结构 D.“扁平型”结构 37、“代理转换”概念的提出者米尔格莱姆认为,在有组织秩序的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功能性模式,即 ( )。 A.自治模式 B.管理模式 C.强制模式 D.有组织的模式 38、行政组织目标是一整套价值准则,一般体现为( )。 A.整体目标 B.部门目标 C.个体目标 D.短期目标 39、从理论上说,个人应该“服从”权威还是超越“权威”,首先需要从观念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区分组织 中的( )。 A.“经济人” B.“角色人” C.“个体人” D.“理性人” 40、西赛拉?博克认为,构成“检举”的要素包括( )。 A.持不同政见 B.服从 C.违背忠诚 D.控告 三、判断题 1、 义务论认为,道德原则源自人后天的道德养成。 2、义务论认为,意志的善良不因幸福而善,也不因功利而善,而是因其自身而善,只有善良意志本身的善, 才是无条件的。 3、“绝对命令”与宗教道德规则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尊重并宏扬不同信念或思想的多元价值取向。 4、罗斯认为,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类型的道德义务,这些义务都是派生于功利原则,也都是 派生于“绝对命令”。 5、罗尔斯认为,为正义原则的选择者设定一种“原始状态”,让选择原则的个人戴上“无知之幕”的面纱, 是为了使选择的过程与结果可以偏向特殊的爱好与利益。 6、按“最大最小”的推论方法选择公正导向的行政伦理原则,必然有悖于效率原则。 7、为了有效地实现公正的行政责任,义务论通常诉诸公正的程序解决责任冲突,所以在现代国家,程序控 制成了公共行政的重要特征。 8、 交易性腐败源自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 9、腐败行为与公共行政活动相伴而生,是跨越不同历史时期和国界的一种反文明现象,它的特点与表现形 式不受社会制度、历史条件、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在各个国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10、遏制公共生活领域的腐败,专门的立法与独立的反腐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宏观的道德环境在其 中则起不了多大作用。 11、在行政与伦理结合的早期阶段,系统的行政伦理范畴与规范已经形成。 12、“共同利益”的概念一经提出,学者们就已经对这一概念的边界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13、行政人员自由裁量权的扩大,弱化了主动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14、功利主义目的论通过证明快乐或幸福是人人渴望的目的,进而推论出快乐或幸福也是政府行为的最高 伦理目标。 15、与边沁相比,密尔提出快乐不仅有数量的区分,也有质的不同,但是他无法有说服力地证明精神快乐 高于物质快乐的理由,所以这种区分是无意义的。 16、功利主义认为,政府行政权力需要立法权力的监督,包括对具体行政决策进行干预。 17、把行为的效果理解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层面,有助于让人们认识到,不论对个人的行为,还是对政 府的管理活动,判断其善恶的依据不能专注于行为当下产生的结果,应该同时关注随后可能产生的效果。 18、功利原则仅仅是政府行为的伦理标准,而不是个人行为原则。 19、根据密尔对快乐的区分,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责任不仅在于增进物质利益,还必须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层 次的精神快乐。 20、功利主义提出,立法议会应该是国家最高的权力中心,其中,下院行使直接立法权,负责起草法案; 上院则行使最终立法权。 21、与外监系统相比,内监系统对政府行政行为的评判比较清醒和客观,更容易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审视行 政行为。 22、只要有了道德监督,就能够在全社会振兴行政道德,行政监督必然会有效地发挥作用。 23、因为在权力交换的过程中存在着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所以腐败官员的收益多少有赖于他在公共需求曲 线上发现最大赢利点的能力。 24、随着现代行政制度的日益完善,各项监督机制的日趋健全,对个体行政人员道德能力的要求也随之降 低了。 25、在公共行政伦理学中,“责任”与“职责”是完全等同的。 四、案例分析 (一) 个体责任与“问责” 这些年来,各地都发生了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如: 2003年12月23日晚,重庆市开县境内川东北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井喷”于27日成功压井封堵。截至2004年1月4日22时,井喷事故死亡人数已经升至243人。 2004年2月15日11时25分,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火灾,死亡人数50多人。经现场勘查,大火是从商厦后侧与锅炉房西侧相隔的临时仓库燃起的。 2004年2月5日元宵节晚,在密云县密虹公园第二届迎春灯展中,大量游人涌上彩虹桥,7时45分左右,桥上西侧下坡处一观灯游人跌倒,其身后游人向前拥挤,造成了这次37人死亡、多人受伤的特大伤亡事故。 在这些责任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被追究相应的责任: 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马富才多次表示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并提出引咎辞职;中国 石油天然气集团分管质量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任传俊记大过处分,对其他相关责任人员也分别做了严肃处 理。 吉林省长洪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公众表示道歉,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洪虎再次向公众道歉。吉林市委 副书记、市长刚占标引咎辞去吉林市市长职务,同时辞去吉林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密云县委书记夏强,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密云县委副书记、密云县县长 张文,引咎辞去县长职务。 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相关公职人员在所属组织结构中承担了相应的角色与使命,拥有了相应的权威,从而也 必须承担相应的( )。 A.收益 B.责任 C.职务 D.职位 2、在上述案例中,一些高层官员虽然与事故无直接关系,但是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这是因为,作为拥有 权力或权威的公职人员,如果他要指导其他人的行为,他就不仅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还应该为那些 执行他的指令的行为负责,这就是常说的( )。 A.管理责任 B.组织责任 C.直接责任 D.领导责任 3、在上述案例中,一些高层官员的“引绺辞职”体现了责任与权力的对应,但是,人们应该警惕:“引咎 辞职”不应该成为逃避进一步惩戒的方法,或是在保职无望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姿态,而应该是基于责任 感的( )。 A.自我道德选择 B.管理技术选择 C.责任规避选择 D.经济利益选择 4、从公共行政伦理学的角度看,行政人员的角色与职位决定负责任的内容,也就是说,为行为“责任”的 确认设定主体性前提的是( )。 A.职位 B.职责 C.职能 D.职类 5、除了角色与职位明确界定的制度性责任之外,公共行政人员还必须履行大量的“非制度性责任”,也就 行政人员的( )。 A.外在法律责任 B.外在道德责任 C.内在法律责任 D.内在道德责任 (二)为“孝”立法折射对官员的人格期待 据《成都晚报》2004年10月6日报道,一名叫李宗发的律师,慎重地向四川省人大提交了一份《四 川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即《孝法》的立法草案建议稿,呼吁能为“孝”立法,让子女尽“亲情孝敬、 奉养”义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公务员录用以“孝”为先。 立法草案中提到:“本省招收、聘用、晋升公务员、领导干部,必须审查其孝敬、赡养父母情况,并 以此作为衡量审查其品行是否端正的第一前提。”根据这部《孝法》建议稿,对于谩骂、冻饿、凌辱、殴 打、遗弃父母的,将终身不得录用和晋升。已改正并表现优秀的,需父母推荐,方可予以考虑录用、晋升, 但不得优先录用、晋升。 李宗发还表示,乡政府、村委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对辖区内亲情文明建设负有不可推卸责 任。应将辖区范围内谩骂父母者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在案,对谩骂父母两次以上或殴打、冻饿、凌辱父母者,应向有关部 门报案或支持起诉。孝敬、赡养父母风气不好的,街道办事处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得连任、晋升或平调。 把孝道作为官员升迁考核的标准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汉武帝以后,“孝”就逐渐成为朝野臧否人 物的重要标准,也是孝道规范开始形成的显著标志。从汉武帝之后,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不少是 孝子出身。但是将“孝”的道德标准引入现代公务员管理,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个公务员而言,对“孝”的个人道德偏好属于( )。 A.公共领域 B.私人领域 C.大众领域 D.社会领域 2、本案例中提案人将“孝”作为公务员管理的重要标准,是试图将个人立场中的角色道德要求转变为( )。 A.公共角色的道德要求 B.个人角色的道德要求 C.群体角色的道德要求 D.家庭角色的道德要求 3、在私人领域,个人总是会偏向情感最深的群体,如家庭成员、朋友等,表现为孝道、亲情、义气等等, 这是因为从个人立场观察世界时,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强烈的( )。 A.利他主义驱策 B.义务本位驱策 C.利己主义驱策 D.公共利益驱策 4、俗语说:“忠”、“孝”不能两全。这是因为角色道德要求在经历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转变 的过程中,充满着( )。 A.利益的调和 B.动力的一致 C.责任的冲突 D.立场的兼顾 5、现代公共行政活动的发展,确实需要不断提升行政个体的道德水平,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从全社会的 立场审视行政行为的道德价值,因为公共行政活动的最终目的是( )。 A.家庭利益 B.个人利益 C.群体利益 D.普遍利益 (三)遏制官员“权力期权” 打击变相腐败 公共行政人员在位时通过职权与人“方便”,但并不谋求即时回报,等到退休或者离职下海后再享受 “储存”恩惠带来的报答——权力就好像期货交易,“权力期权”已是客观存在。“权力期权”腐败因其 长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危害更大。 “权力期权”的特点就在于“期权”,没有即时回报,见不到赤裸裸的现金交易,也没有任何“把柄” 捏在人家手里,其安全系数之高,让交易者大可放心,也无怪乎一些官员对此“趋之若鹜”: 案例一:浙东南某县级市的房管办负责人在位时,通过各种关系精心策划将市区黄金地段大片地块出让给 某民营企业,该企业借此开发的小商品市场建成后,日进斗金,成了“亿元户”。房管办负责人退休后, 该企业老板把他聘为本公司干部,年薪三十万,高级住房一套,以及每年几万元的请客送礼签批权。 案例二:浙西某县级市城建局局长,在位时为某建筑企业在几次重大项目的“公开招投标”过程中施 加权力影响,并亲自出面替该企业弄到了银行贷款,使原本实力不强的企业一年内窜升至当地建筑企业中 的“龙头老大”地位。该局长退休后,企业将其派往江西“负责”业务,实则坐在家里收钱。 权力期权腐败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在某些地方,于官于商都已“深入人心”。“投桃在先,报李在后”, “权力期权”已到了心照不宣、代代相承的地步! 针对此类现象,2005年4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退休的, 原系领导成员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任职,不得从事 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权力期权”之所以被称之为“变相腐败”,是因为它实质上是一种延期回报的( )。 A.权力交易行为 B.个人商业行为 C.无偿服务行为 D.志愿行为 2、在上述案例中,相关公共行政人员将原本以公共利益为首要目标的政府决策蜕变成以私人利益为目的的 腐败决策,公共资源从而流向( )。 A.公共组织 B.政府部门 C.私人或特殊利益集团 D.全社会 3、公共行政人员的“权力期权”行为有悖于公务员与全体公民间的( )。 A.平等关系 B.属地关系 C.委托代理关系 D.业缘关系 4、案例中提到,权力期权腐败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在某些地方,已经“深入人心”。这说明对该问题的 解决已经非常迫切,因为它已经影响到法律与规则执行所依赖的( )。 A.道德环境 B.立法程序 C.执法手段 D.组织结构 5、和其他腐败行为一样,案例中提到的“权力期权”腐败行为的结构性基础为( )。 A.组织结构的规模 B.管理层次的纵深 C.行政人员的学历 D.行政权力的特征 (四)公务员对上级的错误决定可以说“不” 2005年1月召开的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就公务员法草案向会议作的 说明中提到,公务员“不得对抗上级决定和命令”,否则,将被视为违反纪律的行为受到行政处分。公务 员法草案的这一规定,当时受到有关专家和媒体广泛质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过程中就引起不同 的看法。 一些常委会委员、地方、专家提出,公务员服从上级命令是公务员应当遵守的纪律,但草案这一规定 过于绝对,为防止执行上级违法或者错误的决定或者命令,而对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的 不可挽回的损失,公务员有权提出纠正意见;对于执行明显违法或者错误的决定和命令,公务员本人应当 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从2005年4月24日开始,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再次就《公务员法》草案进行了审议。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光宝表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过研究,赞成此前相关人士的这一意 见,建议增加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 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 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该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 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4月27日,包括上述提案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获得通过。 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确保公共行政组织整体价值的实现,行政人员个体价值目标在其中总是处于( )。 A.主导地位 B.从属地位 C.平等地位 D.对立地位 2、《公务员法》中规定:“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 者命令,”这反映了行政组织中的服从与效忠是需要的,因为这种关系体现了常态的( )。 A.组织人员规模 B.管理方式与方法 C.政府与社会关系 D.权力与职责关系 3、公务员“不得对抗上级决定和命令”的前提是,上级决定和命令不能有悖于( )。 A.组织利益 B.团体利益 C.公共利益 D.特殊集团的利益 4、《公务员法》中规定:“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在客 观上就要求每一个行政人员也必须具备一种( )。 A.管理技术 B.效率观念 C.责任能力 D.学历水平 5、公务员对不道德的组织环境与违背公众的长官意志是否具有敏锐的警觉与判断力,从道德上说,这取决 于行政人员具有怎样的( )。 A.管理效率 B.职业良心 C.学历水平 D.管理技能
本文档为【公共伦理学考试复习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06
浏览量: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