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举报
开通vip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318名师地理内部资料 1 第一章 宇宙和地球 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 状 表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据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注:60度纬线长, 赤道/2 知识点2 经纬线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 半圆弧 度数 0——90?N(S) 0——180? 指示方向 东西(无限方向) 南北(有限方向) 长度 不相等 相等...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318名师地理内部资料 1 第一章 宇宙和地球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 状 表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据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注:60度纬线长, 赤道/2 知识点2 经纬线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 半圆弧 度数 0——90?N(S) 0——180? 指示方向 东西(无限方向) 南北(有限方向) 长度 不相等 相等 重要纬线: ?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圈,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23?26),是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南、北极圈(66?34)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重要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 西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 ?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应用:学会根据经纬网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侧视图:从南向北,度数递增,为北纬,反之为南纬;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递增,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2 知识点, 两点间方向判断 方法: (,)判断两点间经度差(可画图,引入,?、180?辅助计算) (,)若经度差>,,,,把其中一条经线移到另一侧再判断; 若经度差?,,,,把其中一条经线移到另一侧再判断; 知识点4 两点间距离计算 同一经线,纬度相差1?长111km; ?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同一纬线,经度相差1 赤道上经度相差1?长111km。 思路: 在同一经、纬线附近,转化到同一经线或纬线计算; 两点 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线,知道准确地理坐标,用勾股定理计算。 知识点5 两点间最短距离 原理:以地心为圆心,过两点做圆,这两点截得的劣弧为最短距离。 知识点6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 侧视图:自西向东 俯视图:北逆南顺 2、自转周期 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3 3、自转速度 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角速度:各地相等,15?/小时,1?/4分钟,极点为0。 4、自转的地理意义: (I)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出现昼夜现象的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球;有太阳光。 晨昏线判断: ? ?判断昼夜半球(出现极昼的极点,所在半球为昼半球,反之为夜半球)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向昼转,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 应用:常见太阳光照图判读 4 晨线与赤道交点(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18);平分昼半球经线(12);平分夜半球经线(0或24)。 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刚出现极昼或极夜)与太阳直射纬线互余。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 与太阳直射点距离相等的点,太阳高度角相等。 5 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太阳直接纬线(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 高度角为90?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光照面积越小,物体影子越短。 (2)产生地方时 同一纬线,东边地方时早(东边先看见日出,故其时间数字比西边的大);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时区的划分: 世界时(国际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 日界线: 6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定中心点为 7日 北极点:过OA向东日期加一天则OA o A 为地方时0时经线。 6日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定中心点为 B 北极点:过OB向东日期减一天则OB 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典型题 I.已知经度(x?),求时区 x/15 = 商m,余n 若n?7.5,则为m+1时区;若n<7.5,则为m时区 II.已知时区(n),求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为:15n III.地方时计算 解题思路和步骤: ?,地方时T)地方时,应想法找到一个辅助点B(经度X?,地方时T) 欲求某地A(经度XAAbb ?题中已知点 ?赤道与晨昏线交点 ?平分昼夜半球经线 (1)计算经度差或时区差 ?X=X?X(同减异加) Ab (2)计算时间差 ?T=?X/15 =商m余n = 15m小时+4n分钟 (3)计算地方时 TT??T(A在东,则“+”;A在西,则“-”) =Ab 若T>24,则T`= T-24,日期加一天。 A AA 若T<0,则T`= T+24,日期减一天。 A AA 7 IV地理坐标计算 (1)纬度计算 ?北极星高度即为当地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纬度(同加异减) (2)经度计算 ?,地方时T)经度,应想法找到一个辅助点B(经度X?,地方时欲求某地A(经度XAAb ?题中已知点 T) b?赤道与晨昏线交点 ?平分昼夜半球经线 ?计算时间差 ?T= T-T =m小时n分钟 Ab ?计算经度差 ?X= 15m + n/4 ?画图推算经度 若A在东,向东推?X 若A在西,向西推?X X b V、求与某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计算0时刻经线 ?画图判断 VI、求与某地处于同一天白昼的经度范围(赤道上;春秋分) 8 ?计算6、18时刻经线 ?画图判断 VII、日出日落时间问题 日出时间 = 12-昼长/2 = 夜长/2 日落时间 = 12+昼长/2 = 24 - 夜长/2 注:同一纬线,各地昼夜长度相等,故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等。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 )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3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是运动物体的正方向的左右); 纬度越高偏转越大,赤道不偏转。 应用:河流侵蚀、沉积分析: 弯曲河流:凸岸沉积、凹岸侵蚀;平直河流,按地转偏向力分析。 ? ? ? ? ? ? 二、地球的公转 1、公转方向 侧视图:自西向东 俯视图:北逆南顺 2、公转轨道 9 3、公转周期 1个恒星年(365天6小时9分钟10秒) 太阳年 回归年 4、公转速度 平均线速度: 30公里/秒 角速度:约59′/天 5、公转的地理意义: (1)形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北 半 球 南 半 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春分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赤道 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 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 春分—夏至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夏至 北回归线 极昼范围最大,北极圈及其以极夜范围最大,南极圈及其以 北均出现极昼现象 南均出现极夜现象 昼变短、夜变长,仍昼长夜短; 昼变长、夜变短,仍昼短夜长; 夏至—秋分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秋分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赤道 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 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 秋分—冬至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冬至 南回归线 极夜范围最大,北极圈及其以极昼范围最大,南极圈及其以 10 北均出现极夜现象 南均出现极昼现象 昼变长、夜变短,仍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仍昼长夜短; 冬至—春分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点,每天走0.26? 正午太阳度度角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纬线最大,为90?;离太阳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正午太阳度度角季节变化:同一地点,夏季大,冬季小。 (2形成四季 (3)形成五带划分 11 6、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 太阳方位图: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正午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上午 下午 正午 北半球 南半球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正午 下午 上午 日出 日落 日落 日出 正午 北半球 南半球 12 .日出、日落的方位: ? 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除发生极昼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发生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实没有落到地平面之下,只是落到一天中最低的位置);北极因终日太阳高度不变太阳始终位于正南。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北半球冬半年)除发生极夜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补充知识 1(楼间距问题 已知40?N有图中A(50m)、B(100m)两楼,要让A楼的所有楼层正午时都有阳光照射,楼间距至少应为, A B N S 2、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已知30?N有一热水器,要保证每天热水器获得的热量最多,一年中,热水器与地面调整的角度应为多少度, 13 知识点七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常见的天体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星体)、恒星(能自已发光、发热)、行星(靠反射太阳光发光)、卫星、彗星(由冰物质组成,拖着长长的慧尾,有扁长的轨道) 二、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其它行星 其它恒星 河外星系 三、太阳系 太阳(核聚变,发光发热)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四、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名称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周期11年, 光球 影响地球的气候;干扰地球的无线电通讯和磁场 太阳活动的标志) 耀斑(太阳活动最强烈 色球 耀斑可能影响无线电通讯、形成磁暴 的标志) 日珥 日冕 太阳风 在南北极形成极光;影响短波通讯;形成磁暴 五、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安全的宇宙环境 14 ? 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八大行星各行其道,避免了碰撞 (2)地球自身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吸附了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地球磁场,避免了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六、人类探索的宇宙资源 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强辐射、失重、真空) 七、卫星发射中心的选择因素 纬度条件:纬度低,线速度大,航天器的初始速度大,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气候条件:气候干燥,降水少,多晴朗天气,空气能见度高 地形条件:开阔平坦,相对周围地区地势较高 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便于仪器和设备的运输 安全条件:人口稀少,以保证安全 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选址区位因素: 位于戈壁滩上,地广人稀;气候干燥,空气透明度好,便于观测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选址区位因素: 纬度低,可节省燃料;海上交通便利;临近海洋,便于跟踪,安全性好; 15 第二章 地图 知识点8 地图三要素 1( 地图的方向 2( 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越大,显示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增加到原来的 n(或1/n)倍,则新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或1/n); 比例尺增加了原来的 n(或1/n)倍,则新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或1/n); 3( 图例和注记 知识点9 绝对海拔与相对海拔 绝对海拔:与海平面(0 m)的相对高度 相对海拔: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知识点10 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海拔高于500米,地表起伏大的高地。 丘陵:海拔低于500米,地表起伏较大的高地。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平原:海拔较低(200m以下),地表平坦的地形 高原:海拔高于500米,地表起伏小,外围陡峭的地形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向大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水深200米内。石油、天然气、煤鱼多分布在此 大陆坡:大陆架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坡度陡,水流急,水深过渡到1000—2000左右。 海沟: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的深沟。 洋盆:大洋中的盆地。深海锰结核多分布在此 海岭:大洋中的山脉。大洋中脊是特殊的海岭,贯穿四大洋的洋中山系,主要由火山组成。 16 知识点11 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原理 2( 基本地形等高线图 山地 盆地 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 低 鞍部 陡崖 两山的结合部, 等高线重合 山脊山谷对称分 布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 凸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 17 凸 N 沙丘 P o 840 830 0 30m 820 平原海拔低于200米,等高线稀疏;高原海拔高于500米,中部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 3.等高线判读 同一幅图: 等高距相等; 相邻等高线,相等或相差一个等高距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不同地图: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4.两点相对高度计算 (1) 若两地都在等高线上,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若,点在等高线上,,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为,点的海拔与,点 海拔范围值的差值。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 (n-1)d ?h,(n+1)d, 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例:P与Q、 P与R 、 M与R的相对高度, 18 P与Q高差300米 P与R的相对高差h为: 300米,h,400米 M与R的相对高差h为: 300米,h,500米 (2)陡崖计算 陡崖的相对高度 h:(n-1)d ?h,(n+1)d, 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H,A+d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 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A? 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B- d ,H?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 例: 200米?h,400米 400米?H顶,500米 100米,H底?200米 5.地形剖面图绘制 剖面线 500 400 100 300 200 6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基准线 0 19 6.等高线应用 (1)水库大坝选址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水库坝址则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形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这些地区工程量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区等。 确定坝高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海拔,坝长可依据比例尺计算得出。 (2)浴场、码头选址 浴场多选择在平坦开阔的海滨缓坡沙岸,水域下地形较平,水较浅; 码头选在沿岸深水港湾、避风、岸上平坦开阔,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观测站、疗养院选址 (3 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遮挡的地 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阳坡)、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4)公路、铁路选线 尽可能短,沿着等高线修(坡度小),少过河,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有冻土分布等地段(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 (5)引水管选线: 选择由高处流向低处的部位,力求线路最短,避开山脊等障碍。 (6)农业布局 海拔200米以下——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可发展机械化农业;200,500米——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陡坡植树种草,发展经济林; 山地——宜封山育林;湖泊发展渔业;大陆架滩涂发展海产品养殖业等。 (7)工业布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应考虑风向(盛行风下风向或与季风垂直的地区或最小风频上风向)、河流流向(自来水厂建上游,污染工厂建河流下游)、高新技术产区布局在大学附近等因素。 (8)居民区布局 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9)根据地形图分析气候 20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盆地夏季不易散热,冬季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10)根据地形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等潜水位线高于河两岸等高线,表明此处有地上河。 (11)通视问题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7.地形特征的描述及分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地势及起伏状况; 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的地貌景观。(2)地形相关分析。 ?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来解释;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南北走向的山脉,会阻碍海陆间水热的交换,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特征(如南北美西海岸。中纬度地区,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利于水气深入内陆,从而使陆地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影响河流走向、水系形状: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德国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形成放射状水系: 四川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形成向心水系: 亚马孙平原南北两侧地势高,形成树枝状水系。 影响河流落差 山地流速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在平原地区(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 21 ?地质地貌景观是自然景观的主体,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22 第三章 大气 知识点11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 散逸层 电离层 高层大气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温度 扩展:逆温现象(对流层里,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危害:不利害污染气体的排放,加剧大气污染 分类:平流逆温、地形逆温、辐射逆温、锋面逆温 知识点12 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 2.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3.散射:有选择性。 空气、细小尘埃主要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晴天天空呈现蔚蓝色原因);水、 较大的微粒对各种光都散射(阴天天空呈现灰白色原因); 4.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穿过大气路程越长,被削弱越多。 思考:为什么早上容易看到朝霞,晚上容易看到晚霞的原因, 早晚太阳高度角小,太阳穿过大气层路程长,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波长较 23 长的的红、橙、黄光被削弱较少。 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温度增高,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向外辐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增温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绝大部分能量返回地面,从面对地理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由于大气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多,使大气对太阳短波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从而使地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原因: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森林植被的减少 危害: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土地,破坏生态环境;气候异常,旱涝灾害加剧;中纬度地区,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温室(大棚蔬菜)原理: 太阳辐射能透过玻璃或塑料,地面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再以逆辐射的形式,把绝大部分热量返回地面,而地面、大气长波辐射不能透过玻璃、塑料,故起到保温作用。(农民冬季往温室放烟,是增加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深度,增强大气对太阳和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从而增强保温作用) 三、全球热量平衡 概念: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收入热量与支出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 意义:使全球多年平均温度稳定 实现方式:大气环流、洋流 知识点13 大气热力环流和风 一、大气热力环流 概念:由于地理受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原理图: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A冷却 B受热 24 山谷风 山 山 谷 谷 海陆风 陆地 陆地 海洋 海洋 城市风(城市热岛环流) 郊区 城市 郊区 25 二、风 1.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 高空风 1010 1015 1020 1025 1030 3. 近地面风 1010 1015 1020 1025 1030 4. 实际风向、风力大小判断 990 980 1000 知识点13 三圈环流 26 知识点14 一月、七月气压分布图(P) 一月 :蒙古高压(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亚速乐尔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七月: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北太平洋高压(东、西北太平洋高压)、亚速尔高压 27 知识点15 季风(冬夏季风,风向相反的风)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 风力差异 冬季风强 夏季风强 知识点16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常见锋面天气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概 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 移动的锋 方向移动的锋 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团势力 主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雨区位置 要 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区 主 雨区范围 别 急行冷锋:小 大 大 缓行冷锋:大 图锋图 示 简图 天气图 天 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28 气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 特 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 征 降温、雷电、冰雹(急行续性云雨 冷锋)等天气现象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 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 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春季华南地区的降水 江淮静止锋(江淮地区 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梅雨天气) 的大风、沙尘暴、寒潮 昆明准静止锋(贵阳冬 半年“天无三日晴”) 天山准静止锋:天山北 坡降水多 补充: 寒潮(秋末、初春、冬季,由于冷锋过境,在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冻害天气) 危害:冻死庄稼;牲畜、冻坏生产、生活设施;带来疾病 益处:冻死害虫 应对措施:加强天气预报;加强防寒保暖 二、气压系统 高压脊 低压槽 1020 1030 1020 1010 1010 1030 高压系统 低压系统 三、气旋、反气旋 29 气旋 低压系统控制,形成的空气旋涡。空气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北逆,南顺)。在气旋中心及低压槽附近,常有阴雨天气。 实例: 台风:形成在热带海洋面的上的热带气旋(太平洋上叫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叫飓风)。 危害:毁坏农作物;破坏房屋等生产、生活设施;带来洪涝灾害;诱发地质灾害等 30 益处:可降温,降雨,缓解长江中下游等地的伏旱天气。 反气旋 高压系统控制,形成的空气旋涡。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北顺,南逆)。受反气旋及高压脊控制,多晴天。 应用: 我国冬部沿海降水,主要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移动影响。 雨带的移动:3月下旬到4月中旬雨带登录华南沿海。4—6月初,雨带移至华南大部地区(长江以南);6月中旬到7月初,雨带移至江淮地区,形成梅雨;7月中旬到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此时长流中下游发生伏旱,些地区受副高高压脊控制)。 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带移出我们大陆。 四(锋面气旋(中纬地区) 气旋里形成的锋面天气。锋面气旋是中纬地区冬春季我国降水的主要形式。北半球暖锋形成在气旋东部低压槽,冷锋形成在气旋西部低压槽。 31 知识点17 气候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2)海陆位置(离海洋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超出降水区后,降水也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降湿) (4 (5)下埑面:海洋温差比陆地小。 夏季温度从低到高:海洋—陆地【湖泊—森林—草原—沙漠】 冬季相反:陆地【沙漠—草原—森林—湖泊】—海洋 (6)人类活动 二、气候类型 (一) 热带 (最低月平均气温,15?,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 1.热带雨林气候 范围: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海拔较低的地区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2000mm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植被:热带雨林 经济作物:蕉麻、椰子、水稻、咖啡、油棕、橡胶 典型区域:非洲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马来群岛、南美亚马孙平原。 特殊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位于南归回线附近,气温高;临海,处于迎风坡,又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历,降水多)、澳大利亚大分水岭北部(位于南归回线附近,气温高;临海,处于迎风坡,又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历,降水多)、巴西东南沿海(位于南归回线附近,气温高;临海,处于迎风坡,又有巴西暖流经历,降水多) 思考:赤道穿过的维多利亚湖、安地斯山脉分别是什么气候, 虽然两者都位于赤道附近,但受地势的影响,维多利亚湖(处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安地斯山脉为高山高原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范围: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附近 32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有干湿季节之分,降水量750,1000 mm 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植被:热带稀树草原 典型区域: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部,巴西高原等 3.热带季风气候 范围:北纬10?至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降水量1500,2000mm 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和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植被:热带季雨林 经济作物:香蕉、咖啡、水稻、菠萝、树菠萝、椰子、蕉麻 典型区域: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菲律宾群岛北部。 4.热带沙漠气候 范围: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降水量小于125mm 成因: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植被:热带荒漠 经济作物:枣椰树 典型区域: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加利福尼亚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思考:(1)加利福尼亚沙漠的形成原因, 位于北回归穿过的大陆西岸,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加利福尼亚寒流经,减温降湿,加剧了干旱。 (2)撒哈拉沙漠干旱的原因, 位于北回归穿过的大陆西岸,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那利寒流经,减温降湿,加剧了干旱;沙漠上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蒸发旺盛。 (二)亚热带(0?,最低月平均气温,15?,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地带性土壤为黄壤、红壤,四川为紫色土) 1.亚热带季风 范围: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5?附近的大陆东岸。 33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1000,1500mm 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经济作物:茶叶、水稻、荔枝、柑橘、 典型区域: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部等 2.地中海气候 范围:南北纬度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量300,1000mm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经济作物:橄榄、葡萄、柑橘 典型区域:地中海、旧金山、好望角、澳大利亚西南、东南角 (三)温带(—10?,最低月平均气温, 0?,地带性土壤为棕壤) 1. 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2?) 范围:南北纬度35,60?的大陆东岸。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很大,降水量500,600mm 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经济作物:苹果、梨、桃、棉花、甜菜、大豆、小麦 典型区域: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棕色土)、东北(黒土),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 鲜半岛。 2.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9?) 范围:南北纬度30,60?的大陆内部。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少雨,降水量200,400mm 成因: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植被:温带草原(黒钙土)、温带荒漠(荒漠土) 经济作物:葡萄(有充足灌溉水源的地方如吐鲁番盆地)、小麦、棉花 典型区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3.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低月平均气温,0?,年平均气温15?) 范围:南北纬度40,60?的大陆西部。 34 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降水量700,1000mm 成因:全年受西风控制。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典型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四)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地带性土壤:灰化土): 范围:北纬60,北极圈附近。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降水量少。 成因: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 植被:亚寒带针叶林 典型区域: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10?C) (五)极地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 — 1.苔原气候(地带性土壤:冰沼土) 范围:北冰洋沿岸。 特点:全年寒冷,最热月气温仅达1,5?C。降水少。 成因: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 植被:苔藓、地衣 2.冰原气候 范围: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特点:全年寒冷,各月气温皆在0?C以下最热月气温仅达1,5?C。南极大陆年均气温约 在-29,-35?C,北极地区在-22?C以下,降水少。 成因: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 (六)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范围:高大的山地、高原,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1.区域图题型: 根据纬度和海陆位置,并结合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洋流等判断 2.气温和降水量图表题型 (1)以最低(高)月温度,判断南北球 (2)以最低月平均气温确定热量带。 (3)以降水量及降水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35 技巧: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1)根据降水总量区别: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1000mm (2) 从降水强度区别: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月最大降水量可达600MM;热带草原气候月最大降水量在400MM以下。 (3)据雨季区别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9月;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10月。 (4)从气温上,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热带草原气候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份 知识点18 雪线 概念:山地终年积雪区域的下界海拔高度。 影响因素: (1) 纬度: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2) 降水量: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3) 坡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4) 坡度:坡越陡,雪线越高 (5) 季节:冬季雪线低,夏季雪线高 雪线分析思路:不同山,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同一山,首先考虑降水,降水大的,雪线低;如降水差异不大,再由坡向决定,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如喜马拉雅山,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温度比北坡高,但南坡也是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大,固南坡雪线低)如各坡向温度 知识点19 等压线判读 1、判断气压系统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36 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 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 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 2、判断天气现象 高压系统 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 天气晴朗 低压系统 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 中心附近天气阴雨 高压脊 附近天气晴朗 低压槽 附近天气阴雨 3、判断风的方向 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 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 (1)、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台风(气旋系统)的风向——要重点掌握(不仅要静态掌握,还要动态掌握) 台风北部吹东北风、南部吹西南风、东部吹东南风、西部吹西北风 台风东北部吹东风、东南部吹南风、西南部吹西风、西北部吹北风 (4)、副高(反气旋系统)的风向 4、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 比)、等压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采用计算法(与判断坡度的陡缓方法一样) 5、判断季节月份 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1月份,北冬南夏 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7月份,北夏南冬 (1)气压系统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四周低(控制地区,常是晴天;大陆冬季地面温度低, 常形成高气压。如亚洲冬季的蒙古高压) 高压脊:等压线向数值低处凸出(控制地区,常是晴天) 37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四周低(低压中心,常有阴雨天气;大陆夏季地面温 度高,常形成低气压,如亚洲夏季的印度低压) 低压槽:等压线向数值高处凸出(控制地区,常形成冷、暖锋面,常有阴雨天气) 鞍部:相对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比低压中心高,比高压中心低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风向判断: ?过等压线做切线 过切线作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 ?考虑地转偏向力,画出实际风向(风以风来的方向命名) 注:北半球 台风北部吹东北风、南部吹西南风、东部吹东南风、西部吹西北风 台风东北部吹东风、东南部吹南风、西南部吹西风、西北部吹北风 (3)风力大小判断: 同一等压线图,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不同等压线图,等压线越密,比例尺越大,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大 知识点20 等温线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反之为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表示冬季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凸。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南半球反之。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南半球反之。 4、判断寒、暖流: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6、判断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 ?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38 ?山地的陡坡等温线密集,山地的缓坡等温线稀疏。 ?锋面处的等温线密集。 分析气温的影响因素 7、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1)、纬度因素(2)、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洋流因素 等 ?若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则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 ?若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则主导因素为海陆因素 ?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 ?河谷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山脉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 ?山脉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使气温升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 ?山地(丘陵、土丘)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盆地(谷地、洼地)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寒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 ?暖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温线的凸向一 致) 39 第四章 陆地与海洋 知识点21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分为上地幔,下地幔; 岩浆分布在上地幔上 层的软流层 知识点22 地表形态的营造 (1)内外力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内力作用 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变质作用、地震 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 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风化、侵蚀、搬运、 外力作用 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重力能 沉积、固积成岩 (2)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分类 运动方向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挤压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相伴发生,以水 系;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平运动为主,垂 升降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地表 直运动为辅 垂直于地球表面 (垂直运动) 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 40 形式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 褶 背斜 向上拱起(常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背斜谷);皱 形成背斜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 而成山岭(向斜山)。 向斜 向下弯曲(常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形成向斜谷) 断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断块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层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 地堑 河谷地、河、湖等。 应用: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背斜核心上部为天燃气,中间为石油,底部为地下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良好的矿产如煤、铁矿石等储藏结构。 断层:断层常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4)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1、外力作用过程: 2、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 风化作用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成风化壳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41 侵 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流 侵蚀 作 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水 用 侵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溶蚀 蚀 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冰川侵蚀 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沉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颗粒大比重 积 流水沉积 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 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大的先沉积, 作 游) 颗粒小比重 用 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 小的后沉积 风力沉积 堆积 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补充:河流地貌: 1)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2)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体,即冲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砾石,边缘一般多为沙,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3)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曲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凸岸堆积。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 知识点23 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42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岩浆岩 变质作用 高温熔化 冷却凝固 岩浆 知识点24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包括南美洲西海岸);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能量集中,多火山、地震及地热资源)。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断层: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并进一步形成海洋(如红海、大西 洋、印度洋等); 海岭:海底山脉,(如大洋中脊,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是由火山和裂缝组成, 常用岩浆冒出,地壳活跃。冰岛就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消亡边界:海沟、山脉或岛弧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在海洋一侧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大陆一侧形成 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 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火山、地热亦很集中,也是海 啸多发之地。 43 扩展:地质灾害 1、地震 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震级: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级别,增加一个级别,能量增加约30倍。 裂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震级越大,离震中越近,地质越不稳定,建筑的抗震级 别越低,裂度越大。 抗震措施:加强对地震的监测、预报;增加建筑的抗震级别,并应选在地质稳定的地方; 加强搞震救灾教育; 2.火山 分类:死火山 休眠火山 活火山 火山附近常有玄武岩 3.泥石流 形成条件:坡度陡的山地;有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短时间内有强降水; 防治:加强监测预警;植树种草;修筑护坡工程 4.滑坡 形成条件:坡度大;有大量松散固体物质,有滑动面;有强降水 防治:加强监测预警;植树种草;修筑护坡工程 知识点25 土壤 44 (1)土壤的成份: 矿物质(45%):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5%):集中在表层,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25%)、空气(25%)(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2)土壤的形成 岩石风化过程——形成疏松母质,释放矿物养分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高等植物作用—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并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 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 (3)土壤的结构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淋滤层 淀积层 成土母质 知识点26 生物与环境 1.影响植物分布的气候因素 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密林的中上层 光照 喜阴植物:分布在背阳、阴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西双版纳人工经济林运用光的垂直衰减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 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热量和温度的有规律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植被带 热量水分 从沿海到内陆,随水分条件的变化,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观 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2.影响动物分布的因素:植物分布、气候差异、地形起伏、人类活动等 植物个体形态对环境的适应:水生植物莲和旱生植物骆驼刺因水分条件不同导致个体形态不同 3.植物的环境作用: 通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作用 45 知识点27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 (2)地域分异(详见资料P49页) 地带性(水热分布呈现纬向、经向、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纬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着纬度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致平行分 布; 主要原因: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经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着从滨海向内陆方向更替,或大致与经线平行; 主要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方向变化,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 垂直地带性:自然带随着海拔的上升,从山麓向山顶依次出现更替 非地带性:自然带分布没有规律性 原因:由于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堑面等因素的影响,水热出现不规则分布。 知识点28地下水 (1)类型 类 型 定 义 补 给 主要特征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中水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 潜 水 之上 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 承压水 层之间,承受一定压潜 水 的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水量稳定;水力 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 46 (2)潜水的补给来源: ?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 给最有利。 ?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 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知识点29 河流 1.河流的类型 内流河(河水最终未流入海洋) 外流河(河水最终流入海洋) 我国大部份河流都流入太平洋,怒江流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 2.补给类型 降水补给: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汛期为冬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东北的春汛。 冰川融水补给: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湖泊水补给: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中下游对河流起蓄洪作用。 地下水补给: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济南附近的小清河。 3.水文特征 流域面积、水量(据气候、支流数量判断,注意描述大小及季节变化)、流速、水能(据水量、地势落差判断)、汛期(我国东北河流有春汛、夏汛,其它地区只有夏汛)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无,以北有)、有无凌汛(河流冬季结冰、低纬向高纬流)、航运价值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比较: 地区 河流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黑龙江、松水量丰富(流经湿汛期较短(有春少(森林茂长(纬度高,位于东北 花江 润半湿润区) 汛、夏汛) 密) 寒温带、中温带) 47 秦岭—水量较小(流经半大(植被 辽河、海汛期短(雨季 淮河以湿润、半干旱地少,水土流短(位于暖温带) 河、黄河 短) 北 区) 失严重) 秦岭—水量丰富(降水量 汛期长(雨季小(流域内无(亚热带,冬季淮河以长江、珠江 大,流经湿润地 长) 植被好) 均温0?C以上) 南 区)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干旱地 西北 塔里木河 大(蒸发、下渗、汛期短 区,植被稀长 灌溉用水多) 少) 4、主要河流 1.长江 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沱沱河) 注入海洋:东海 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 流经省区: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源、横断山区、云贵高源、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水文特征:流域面积大、水量大、水能丰富、有夏汛,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无凌汛、航运价值高 开发条件: 水量大、水能丰富,已建成葛洲坝、三峡大坝、二滩水电站等;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航运价值高,被喻为黄金水道;流域内资源、农产丰富、人口城市众多;河流与成昆、川黔、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有巨大运输价值 补充: 1.南水北调 (1)线路 东线:江苏扬州取水,经京杭运河,将长江水引入北京、天津 中线:在丹江口水库开渠,经汉江,将长江水引入北京、天津 西线: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口水引入黄河上游 48 (2)意义 有利于改善北方缺水,提高水资源的全理配置;促进北方城市化进程;为京杭运河北段通航保证了水源;有利于华北商品粮基地的更好发展;有利于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2.荆江河段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1)原因: 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平缓;夏季降水多,上游支流多,水量大;有地上河发育,排水不畅 (2)治理措施: 中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上游兴修水利工程,蓄洪拦沙;截弯取直,疏通河道,加固堤坝 3.三峡大坝 有利:防洪(首要目的)、发电、灌溉、渔业、航运、旅游 不利:移民、淹没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血吸虫病的增加 2.黄河 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 注入海洋:渤海 上中下游分界线:河口、旧孟津 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甘豫象(9个)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和湖泊:湟水、汾河、渭河 水文特征:流域面积较大、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水能丰富、有夏汛、含沙量大、有结 冰期、有凌汛、航运价值不高 开发条件: 中上游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已建成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形地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发展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农垦区。 补充: (1)黄河调水 ?引黄济青 引黄入晋 ?意义:缓解山西、青岛等地的水资源短缺,合理配置水资源 49 (2)黄土高原土水流失成因及治理措施 ?成因 自然因素:黄土广布,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处于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带,地 质结构复杂,垂直节理发育多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毁林开荒、开矿、历史上修筑宫殿,大量砍伐森林 治理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3 原因: 黄河含沙量大;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泥沙沉积作用强,河床被抬高;人为在两岸 修堤坝 治理措施: 中上游植树种草,修建水库,蓄洪拦沙;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坝 (4)华北盐碱地成因及治理措施 成因: 华北平原地势地尘洼,地下水位高;春季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旺盛,盐份被带到地表,土壤盐分高(春季返盐);夏季降水多,盐份随雨水,流到地下,地表土壤盐分低(夏季淋盐) 治理措施: 井排井灌;采用覆盖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建防护林;发展鱼塘—台田模式; 3.珠江 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各大河流汛期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丰富,开发后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水文特征:水量大(我国第二大)、水能丰富、含沙量小、有夏汛、无结冰期、无凌汛、航运价值高。 补充:红水河(西江上游)开发区位优势: 亚热带季风区,流经云贵喀斯特地形区,流量、落差较大,水能丰富;邻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广阔市场。同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是大规模开发的保障,将建成西电东输 50 南通道的能源基地。 长度:18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概况 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3)京杭运河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历史上:沟通南北 作用 现 在:苏浙境内仍是重要的运输线 4)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水文特征:流域面积小、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水能不丰富、含沙量大、有夏汛(冰川溶水补给)、有结冰期。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土地沙化的原因: 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知识点29 湖泊 按水流方向划分: 内流湖(湖水不流入海洋):咸水湖——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外流湖(湖水流入海洋):淡水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按成因划分: 构造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火山湖(天池)牛轭湖 堰塞湖 知识点30 水循环 内陆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水汽输送 蒸发 降水 蒸腾 降水 地表径流 蒸发 地下径流 51 循环意义: 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知识点31 海洋水 1.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 冬季水温低 同一季节,高纬水温低,低纬水温高 水平分布规律 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水温高,寒流流过水温低 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到深层,水温渐低,1000米以下几乎无变化。 2. 海水盐度 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根本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 (1)纬度因素:回归线附近最高,赤道附近较高,中高纬地区纬度越高,盐度越低 (2)洋流因素:暖流经过盐度高;寒流经过盐度低。 (3)有无河流、冰川冰雪融水等淡水稀释:有淡水稀释,盐度低 思考:为什么红海盐度最高或波罗的海盐度最低, 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 波罗的海:纬度较高,蒸发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有大量河流和冰雪融水等淡水稀释;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 补充: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52 ?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40?—60?海区盐度,北半球比南半球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海水的运动 (I)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II)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小潮 大潮 (III)洋流 (1)洋流分类 风海流:近地面风带为主要动力,形成的洋流 如:南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 ?按成因 密度流:由海水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表层海水,密度小的流向密度大的) 如:大西洋流流向地中海;地中海流向红海 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因表层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形成 暖流、寒流补偿流 ?按性质:寒流、暖流 注: 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的影响,冬季呈逆时针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流动。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低。 53 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而也有从低纬向高纬流的黑潮暖流、黄海暖流等。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全球热量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寒流 补充:厄尔尼诺现象 在有些年份,由于东南信风的减弱,东太平洋赤道海水温度上升,直接南下,造成秘鲁寒流减弱,秘鲁沿岸海水温度上升,冷水鱼和海鸟大量死亡,秘鲁沿岸发生洪涝灾害,东澳大利亚发生旱灾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拉尼娜现象 在有些年份,由于东南信风的特别强,东澳大利亚暖流和秘鲁寒流都很强,秘鲁沿岸发生旱灾,东澳大利亚发生洪涝灾害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 渔场分布 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等 思考:?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条件,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扰动海水,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 ?秘鲁渔场形成条件, 有秘鲁寒流经过,东南信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补偿流,从海底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从而形成秘鲁渔场 4.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 54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盐场): 有平坦的海滩;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邻近消费市场。 台湾布袋盐场: 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 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强;处于背风坡降水少;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2)生物资源 (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3)矿产资源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 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 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补充:我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形成区位因素: ? 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 长江、钱塘江等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 大陆架宽而浅,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 纬度位置适中,为温带海域,且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3.海洋权益 领海:海岸线外12海里 专属经济区:海岸线外200海里,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55 4.赤潮: 含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死亡。多发生在轻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杭州湾、渤海。 5.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1)海洋环境污染:工业排污;港口工程建设、海上航线或钻井平台石油泄露 (2)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 加强环境监测和防治;? 增强海洋环保意识;? 加强海洋污染治理;? 加强对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陆的科学论证;? 制订综合的、长远的海洋开发规划。 ) 为什么要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并保护沿海红树林, (3 ? 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和损失;? 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保护生物多样性。 56 第五章 农 业 知识点3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数量、素质)、市场(人口数量、饮食习惯)、交通、政策、科技(良种、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工业基础(机械化、农药、化肥等) 知识点33 农业地域类型 (1)迁移农业(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海南岛和云南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固定农田,农民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获取农产品,待土地肥力耗尽则放弃耕作,再继续迁移到其它地方垦荒种植。 特点:自给自足性农业,生产效率低,生产规模由人口数量决定。 (2)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南亚) 亚洲水稻种植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大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处季风区,水热、光照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人们喜食大米,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种植历史优久 我国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水稻种植业 区位因素:同上 不利因素:?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3)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东北) 美国商品谷物 特点: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单位;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实行生产地域专业化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条件好,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素质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工业基础好,科技发达,实行农业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生产管理模式 57 我国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以国营农场为生产单位;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利: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4)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模式:饲养羊、种植小麦 特点: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强(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民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秋季播种小麦,冬季小麦生长,农事较闲,可忙着剪羊毛,牧羊,春季收割小麦,可牧羊);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墨累——达令盆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热量和光照条件好,有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发达;生产管理先进; 不利因素:地处大分水岭背风坡,降水少。 解决措施:从大分水岭东部迎风坡引水到墨累达令盆地 (5)大牧场放牧业(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牛】等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潘帕斯草原为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地形平坦,有多汁牧草。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国际市场广阔;牛的品种优良,饲养、储运技术先进;挖掘了大量机井,提供充足的水源;种植人工草场; (6)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西欧和中欧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带海洋气候,降水充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 58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素质高;经济发达,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7)游牧业(北非、中东、中亚、我国内蒙、西藏、青海、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国内蒙古游牧业发展因素: 自然因素:地广人稀;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宽广的天然草场;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有政策支持;游牧历史优久; 限制性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解决措施:合理制定草场载蓄量;实行轮牧;建立人工草场;培育优良品种 )热带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 (8 特点:规模大;商品率高;有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道路系统和教育、医疗设施 东南亚热带种植园农业发展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光照条件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租便宜;国际市场广阔;临近港口,交通便利;有政策支持;种植历史优久。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加强“南南合作”;? 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9)商品园艺农业(大城市郊区) 种植蔬菜、花卉 主要因位因素:临近市场;交通便利;政策支持;技术先进 北京、上海园艺农业(郊区农业)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单位面积的价值高的农 作物,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3. 农业专题小问题: (1)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59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2)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有利:?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3)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花卉、蔬菜价值高;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4)青藏高原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湟水谷地) 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 制约因素: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5)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优势:纬度低,水热充足; 劣势: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6)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7)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8)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9)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60 (10)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11)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 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自然条件恶劣;? 乱垦滥伐,(12 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13) 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 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 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14) 复种指数问题: ? 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 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 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 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 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15) 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 (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 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 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16)、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区位 棉花 喜高温 光热充足,土质疏松; 分布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 苹果 喜光、较耐寒 湿润; 分布在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甜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 分布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水稻 喜高温多雨; 分布在地势低平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我国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 61 玉米 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 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小麦 水热要求不高;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春小麦一般春播秋收 茶叶 喜气候湿润多雨; 排水良好的坡地。 62 第六章 工业 知识点34 工业类型 (1)按对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需求分为: 资源密集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如电力、采矿业 劳动密集型:对劳动力依赖性较高,传统纺织业、食品加工、服装、手工制造业,电子装配厂。 资本密集型:需大量资本,如钢铁、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重型机械 技术密集型:对知识、技术要求高,如:高新技术产业、软件业 (2)按工厂布局分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损毁等) 如甜菜、甘蔗制糖,水果、水产品加工、低品位炼铁等 市场指向型工业: 成品运输成本较高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损毁等) 如家具、印刷、啤酒、食品、石化厂等 动力指向型工业: 能耗大的工业,一般要求接近能源供应地 如 有色金属冶金(炼铝、炼铜、合金等) 廉价劳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 如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临 近高速公路与航空港 如集成 电路 模拟电路李宁答案12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电路与电子学第1章单片机复位电路图组合逻辑电路课后答案 、卫星、飞机、精密机械等 知识点35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矿产资源、原材料 社会经济因素:地租、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教育科技、发展历史、农业基础 例: 1(德国鲁尔区 63 (1)形成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位于欧洲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有丰富的煤矿,临近法国的铁矿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功力素质高;国内国际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工业发展早,基础好 (2)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世界性钢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煤需求量和当地产量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 (2)改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2(辽中南工业 (1)形成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地形平坦;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功力素质较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工业发展早,基础较好 (2)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全国性钢过剩;能源结构调整;环境污染严重;水源不足 (2)改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南水北调,解决水资源问题 ※ 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比较 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 政府支持; 劳动力丰富且多技能熟悉工人。 不同点: 鲁尔区接近铁矿产地;辽中南是在铁矿产地; 鲁尔区水源充沛;辽中南水资源紧缺;鲁尔区内河运输发达,辽中南海运便利。 3.美国东北部工业传统老工业区 (1)形成区位条件 64 自然因素: 地形平坦;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功力素质较高;城市众多,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邻近乳畜业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工业发展早,基础较好 (2)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国际市场的冲击使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新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冲击 (2)改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企业分工、协作、联系紧密,形成良好的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 (2)形成区位条件 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中小企业;有政府支持;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教育科技发达;经济高度开放;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浙江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比较: 相同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在小城镇 或农村。 不同点:温州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 息网络。 发展方向: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规模生产;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5.美国硅谷 (1)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形成区位因素: 65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高速公路、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市场广阔;教育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 6.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濒临渤海,地理位置重要;地形平坦;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 田、长芦盐场、棉花等);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某地)。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 型齐全);科技发达; 有国家政策支持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7(沪宁杭工业基地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有政策支持;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教育科技发达;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 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 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8(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 (2)自然因素: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地理位优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地区,华侨众多,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 能源、资源不足。 9(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等、四个工业基地。 66 区位分析: 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问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10(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区;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区;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区;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区等。 区位分析: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 11(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范围 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区位分析 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亚欧大陆桥。 12(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距铁矿区近:有大冶铁矿;?能源充足:有葛州坝和三峡的水电,距华北能源基地也不远;?水源充沛:有长江和汉江;?地势平坦;?工业基础好;?水陆交通发达:有长江及汉江水运,京广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地理区位优越:中部经济区的中心,区域协作条件好,市场非常广阔;?科技文化较发达,劳动者素质较高。 13.天津发展海洋化工的优势条件 ?原料充足: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能源丰富:附近有开滦煤矿、华北油田等,而且有统一电网;?地势平坦开阔;?沿海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人口、城市密集,接近消费市场;?依托京津,背靠“三北”,区域协作条件好;?国家政策支持。 知识点36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风向: 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 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水源 产生污水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地形 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地租 工业应尽量布局在土租低的城市外围。 交通 工业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交通线附近。 环境 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资源 钢铁厂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与城市距离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城区。 67 卫生防护带 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知识点37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 有利: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问题: 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 有利: 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 减少环境污染。 不利: 不便于基础设施的共享;不便于企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增加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68 第七章 交通 知识点38 交通运输类型 铁路运输 优点: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 缺点:造价高;占地多; 适宜:陆地大宗、远距离物质运输,如煤、铁矿石等 公路运输 优点:机动灵活;速度快; 缺点:运输量小;成本高 适宜:内陆运输短途旅客、货物 水路运输 优点:运量大;成本低 缺点: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速度慢 适宜:运距长,运量大,时间性不太强的物资运输,如铁矿石、煤等。 航空运输 优点:速度快 缺点:成本高、运量小 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如笔记本、芯片、鲜活产品、邮件等 管道运输 优点:运输量大;工程量小,占地少;能耗小;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损耗少。 缺点: 专用性强,只能运输石油、天然气及固体料浆(如煤炭等) 知识点39 港口布局 (1)区位条件 地形平坦,地势高;水面宽阔,水位较深,风浪小的海湾地区;经济腹地广 例:鹿特丹港的建设: 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 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 69 上海港建设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长江和黄浦江江面宽,水位深,风浪小,除了具备很好的航行条件,也会港口提供丰富的淡水;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有上海市为依托,具有人、财、物的优势。 补充: (1)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地形平坦面积较大;?工程量。 (2)航空港的区位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70 第八章 城市 知识点40 影响城市布局的区位因素 地形 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低地。 气候 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河流 河流的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卫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 一般规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汇合处、河口)。 交通 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形成城市轴线。当交通线 地位改变后,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也会带来大的影响如扬州、济宁的兴衰。 自然资源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易出现城市(工矿业城市) 政治、军事、宗教 古今中外,城市多为政治中心;有些是由军事中心发展起来;历史上 许多城市同时是一个地区宗教活动的中心,宗教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注: 城市区位因素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交通、自然资源的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军事、宗教因素对现代城市影响很弱,现在 新的因素(科技、旅游)在城市区位中影响增加。 例: (1)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 富,雨热同期;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位于长江、汉江汇合处,为城 市提供丰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 附近有铁矿、棉花资源;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 中心;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较好 (2)上海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71 自然因素: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水源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高素质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宽广的经济腹地;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商品供应;丰富的农副产品;教育科技发达 知识点41 城市地域形态的对比 城市地集中式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域形态 例子 成都市 重庆市 兰州市 延安市 原因 开阔和完整的平原地形崎岖不平、不完位于黄河谷地,受地形、河流、 地形 整,又位于河流交汇依山傍水 交通等条件的 处, 影响 优点 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生产生活上分散可各部分接近郊各部分接近郊 理,并节省市政建减轻了环境污染 区,近自然,环区,接近自然, 设投资,便于集中境污染小 环境污染小 设置较完善的生活 服务设施,方便居 民生活, 缺点 环境污染较集中 用地分散,联系不集中于两个方集中于多个方 便,市政建设投资也向,建设投资向,各部分联系 相对较高 大,不便于行政不便,建设投资 管理, 大 知识点42城市化问题 人口增多,用地紧张,城市建设滞后;道路狭小,交通堵塞;居住拥挤;入学、看病困难;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72 第九章 人口 知识点43 人口再生产类型 类型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时期 人类社会早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现代文明时期 特征 出生率极高,死出生率高,死亡出生率较高,死出生率低, 亡率极高,自然率高,自然增长亡率低,自然增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极低 率较低 长率高 增长率低 知识点44 人口问题 (1)发展中国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儿童比重过大的问题。 危害: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青少年比例过大,会带来长期的人口增多压力,不得于经济的发展、造成教育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措施:实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政策 (2)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的人口问题 危害: 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过多,造成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知识点45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平原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多的地方,工业发达,人口众多。 73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都会影响人口分布。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起决定作用。 3)政治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 ( 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补充:人口年龄构成三角坐标图 第八章 74 第十章 文化与旅游 知识点46 文化 (1) 文化的扩散 迁移扩散: 传染扩散:某种文化很容易被人接受,人一接触它,马上就接受它。如流行音乐、广告 扩展扩散: 等级扩散:某种文化在不同人群中传播。如普通话在重庆,主要在公务员、商场工作人员流行 刺激扩散:某种文化为了适应当地人的习惯,而适当改变形式。如英语在美国的传播 (2)宗教 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扩散过程及分布 宗教 发源地 扩散过程 分布 天主教 先在地中海地区扩散、后向 东正教 1世纪初的巴欧洲西部扩散(传染扩散)、 基督教 欧洲和美洲 新教或清勒斯坦地区 又向美洲扩散。狭义的基督 教 教就是指新教 中东、北非、南 6世纪到7世 随国家的扩张而扩散,以迁亚、东南亚地 伊斯兰教 纪的阿拉伯 移扩散为主,扩展扩散为辅 区,教徒称作穆 半岛 斯林 北传佛教早期几乎都是迁 公元前6世纪 移扩散,分为北传和南传两南亚、东南亚、 佛教 到公元前5世 大分支,即大乘(北传)佛东亚地区 纪的古印度 教和小乘(南传)两个教派 宗教建筑:佛寺(佛教)、教堂(基督教)、清真寺(伊斯兰教)等 知识点47 旅游 75 (1)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地理、生物; 文景观: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情 人 (2)旅游景观的欣赏 ※选择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远眺俯视(武陵源群峰) 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 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湖沼池塘——低临水面欣赏 山水组合景观——乘船现两岸风景 ※把握观赏时机: 把握季节: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变长,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并兼有避暑之效 把握天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最佳,能观赏到云海,又能观赏到日出日落 把握时间: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确切把握观赏时机,如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潮和青海湖5月份观候鸟等。 ※抓住景观特点: 主配:园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层次: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避免整个园景一览无余;用隔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等作为取景的画框,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 借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国的景色,以扩大园景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低山丘陵地区在山脊线或山麓湖边修建宝塔等 在人文景观的建设中,要再现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北方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 76 重,以红黄为主色调,与宽阔整齐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江南园林规模较小,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以情观景: 综合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发挥想象:通过想象感悟自然景观的形象美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游览价值:首先是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其次是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第三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市场距离:近经济发达地区越近,开发价值越高 交通:交通越好,开发价值越高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注:我国的著名旅游景点: 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西湖、白头山天地、“天涯海角”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明孝陵、避暑山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 革命纪念地: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 民族风情:汉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 十大风景名胜: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77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47 可持续发展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 2.原则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各国各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3.实践途径: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整个过程应尽可能 减少环境污染。 公众参与:公众应积极参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并承担 相应的义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用之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使用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4.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以北京留民营为例) (1)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综合利用。?开发建设新能源。?实施区域化种植、规 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 知识点48 西北荒漠化、 (1)成因 自然原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少,变率大;全球变暖,加剧干旱; 多疏松沙质沉积物;风力作用强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开矿;不合理灌溉 (2)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因地治宜,合理布局农业;利用生物、工程措施,建设防护林和草方格障等;营造薪炭林、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点49 南方低山丘陵的整治与开发 有利条件:光热水资源,配合好;生物种类多;土地类型多样; 78 不利条件: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肥力差 措施: 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合理布局山区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知识点50 东北湿地 成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纬度较高,蒸发小;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冻土广布, 减弱水的渗漏 功能:涵养水分;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79
本文档为【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942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5KB
软件:Word
页数:8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1-11
浏览量: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