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文三原:三原文化史(未编辑)

人文三原:三原文化史(未编辑)

举报
开通vip

人文三原:三原文化史(未编辑)第三节  图书收藏 本县古籍典藏丰富。明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温纯在县城中心修尊经阁(现管家巷口北端),“阁可八武,高十余寻,发书若干卷度置其中”。清同治年间,泾阳味经书院在三原设励学斋,广购图书,供渭北各地学者阅读。同治七年(1868)贺瑞麟主讲学古书院,陆续购书千余卷,并募捐修建书院藏书阁,藏书1500卷。宏道书院有渭北书阁,楹联有“藏书万卷,羽翼纲常”。正谊书院藏书3万余册。 私人藏书最有名者,为清道光时本县人李锡龄,藏书9万余卷,且“取世不恒见者刊行”,为当时全国私人藏书最多者之一。光绪时贺瑞麟去世,夫人林氏...

人文三原:三原文化史(未编辑)
第三节  图书收藏 本县古籍典藏丰富。明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温纯在县城中心修尊经阁(现管家巷口北端),“阁可八武,高十余寻,发书若干卷度置其中”。清同治年间,泾阳味经书院在三原设励学斋,广购图书,供渭北各地学者阅读。同治七年(1868)贺瑞麟主讲学古书院,陆续购书千余卷,并募捐修建书院藏书阁,藏书1500卷。宏道书院有渭北书阁,楹联有“藏书万卷,羽翼纲常”。正谊书院藏书3万余册。 私人藏书最有名者,为清道光时本县人李锡龄,藏书9万余卷,且“取世不恒见者刊行”,为当时全国私人藏书最多者之一。光绪时贺瑞麟去世,夫人林氏建国后,1950年,县文化馆设图书室。至1965年,共购置新书1500干余册,“文化大革命”中损失殆尽。1972年,文化馆陆续购置图书1万余册,恢复图书借阅工作。 1979年元月,成立县图书馆,馆址设城隍庙内,分普通书库和特藏书库(古旧书库)。1982年4月迁至新合巷。 图书馆现藏书籍4万册。其中,中文普通图书1万余册,古籍线装书3万余册。根据馆藏建设剔旧更新的原则,剔除了复本过多和破烂不堪的图书3000余册,留7000余册。至1990年底,总计藏书65000余册,其中中文普通图书25000多册,线装书3万多册(大部分是正谊书院的藏书,还有宏道书院,城南公园阅览室和存留的李锡龄藏书),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3000余册,报刊合订本39000多册,少儿读物3000余册。馆藏书中,除重视系统收藏马、恩、列、斯、毛泽东等经典著作和党的方针政策书刊资料外,并根据本县特点,将农业科技文献及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等书刊作为收藏重点。 1974年,上级拨专款对古旧书籍进行整理,经过一年时间,整理出l万余册,上书架保存。1979年对馆藏古籍书中的善本进行挑选。根据《全国古籍善本总目收录范围》《全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条例》和《全国古籍善本分类表》的要 求,初步选出100多种、300余册古籍。经咸阳地区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工作领导小组及陕西省版本学专家审查鉴定,选出23种、205册善本书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对已整理出的1万多册古旧籍采用传统分类法(经、史、子、集、 丛)进行分类上架。1983年再次清理古籍时,发现了一部16册明嘉靖二十一年刻本的《陕西通志》(三原马理编纂),填补了本省通志版本收藏上的空白。 三原县馆藏古籍善本统计表    书 名 编纂者 版 本 册数 分 类 注 册 昭明文选 唐·李善注 清朱墨套印 16 集·总集 有乾隆序 鲍氏《战国策》注 宋·鲍彪 明刻本 18 史·杂史 损坏较多 《资治通鉴》纲目发明 宋·尹起莘 清雍正本 9 史·编年类 有自序 瀛奎律髓 元·方回 康熙年间本 12 集·总集 有宋至序 陕西通志 明·马理 嘉靖二十一年 16 史·方志 为国内珍本 王氏家藏集 明·王廷相 明嘉靖本 13 集·别集 又名浚川集,有序 晋文纪 明·梅鼎祈 明崇祯本 4 史·传记 有应鹏序             书 名 编纂者 版 本 册数 分 类 注 册 皇明四大家文钞 明·孙慎行 清初刻本 4 集·总集   悦心集 清·世宗祯 康熙四年 9 集·别集 有雍正自序 日知录 清·顾炎武 康熙三十四年 8 子·杂家   明文授读 清·黄宗羲 康熙三十八年 20 集·总集   古文渊签 清·徐乾学 康熙四十二年 24 集·丛编   伊洛渊源续录 清·张<6,行 康熙五十牛 8 史·传记   德音琴谱 清·吴之振 康熙六十年 7 子·杂术 有图 古诗选 清·王士祯 康熙年间 6 集·总集 有姜宸英序 楚蒙山房集 清·晏斯盛 乾隆七年 17 集·别集 有夏立恕序 尔雅正义 清·邵晋涵 乾隆十三年 3 经·小学 余姚、邵氏家藏 《春秋》笔削微旨 清·刘绍牧 乾隆十九年 6 经·春秋 有自序 乐壹全集、序奏议 清·荐簿等 乾隆二十三年 上0 集·别集 有乾隆序 , 关中金石录 清·毕沅 乾隆四十七年 10 史·金石 有钱大昕序 《尚书》后案 清·王鸣盛 乾隆年间 8 经·书类   三原县馆藏本县名人学者部分著述(古籍)统计表 表28—-2 书 名 朝 代 作者 王端毅公奏议 明 王 恕 典籍格言 明 王 恕 李卫公通纂 明 王承裕 王波奏议 明 张 原 黄花集 明 张 原 来阳伯诗集 明 来 复 来阳伯文集 明 来 复 白愉堂文集 明 来俨然 溪田文集 明 马 理 温氏丛书 明 温 纯 逆旅集 明 焦原溥 九畹古文 清 刘绍牧 九畹文集 清 刘绍牧 九畹续集 清 刘绍垃 溉堂集 清 孙枝蔚 溉堂续集 清 孙枝蔚 元山房文集 清 梁 升 复斋集 清 贺瑞麟 清麓遗语 清 贺瑞麟 .                 第二章  民间文艺 第一节  民间社火 本县春节期间,民间有耍社火的传统习俗。社火内容以狮舞、走马、旱船、龙灯、大头尚、高跷较为普遍,个别地区有独特的形式。社火节目短小精彩,生龙活虎,为群众喜闻乐见,百年来久演不衰。“文化大革命”中,社火被视为“四旧”而取缔。1977年春节,社火活动稍有恢复。鲁桥公社组织当地社火进    城演出三天,此后各乡镇纷纷效仿。 1987至1990年,连续三年,全县社火都进城表演,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1984年,中女文化部将鲁桥西里村的“龙舞”,新兴辘辘把村的“旱船”、龙王村的“狮舞”录像,作为民间艺术资料存人国家艺术档案。1987年,咸阳市民间社火会演,本县西关“龙舞”、东寨村“十八罗汉”获一等奖。邵村“双龙’’获三等奖。 1989年,陕西省艺术节期间,西关“龙舞’’和东寨“十八罗汉’’获特别奖。 狮舞:俗称耍狮子,是社火队中必不可少的节目。本县狮子皆以龙桥特制彩盔为头,麻丝披身,红绸盖顶背,造型雄伟而华贵。舞狮套数有跑圆场、拜四门、扑花火、转方桌、打滚、下崽等。起驾村、龙王村的狮舞较为有名。 龙灯:本县耍龙灯者有西关、东关、西里村、邵村、陂西等处,其中以西关和西里村的 龙灯最为驰名。西关龙灯造型长大,神态威严,用“筒子’’竹架结构,故称“筒子”龙;传说起源于明清,号称西关“老龙”。西里村的龙灯小巧玲珑,号称西里“小龙”,其特点是表演活跃。北原邵村则是“双龙”,又别具一格。耍龙灯时,先由四人手提云朵跑场,再由四人各擎鲤鱼出场引出麟鳖,而后引出龙灯。龙舞套数有:龙门三现,翻江倒海,拜四方,翻滚,朝天一炷香,珍珠倒卷帘,双钻,单钻,盘龙门,回龙门等名目。 走马:本县耍走马者,各乡镇都有,惟武官坊和城内纱帽巷(今新合巷)的走马  最为精彩。耍时,四名少年扮骑士,四名青年引马(称脚子),扮各种戏文,如《回荆州》《破宁国》《下河东》《三战吕布》等,引马者手持三角旗各引一马,以各种路线跑场。 旱船:用竹竿或木条制作船身,用画有水纹的布幔于船下,一扮少妇者盘足  (假肢)“坐”于船中,一扮老翁者撑船。跑动时恰似船在水中,时慢时快,时颠簸,时搁浅,颇为有趣。旱船多伴有唱词。本县唱词多系关中民歌《十对花》、  《绣荷包》,也有祝福吉祥的即兴唱词。 大头和尚戏柳翠:系儿童戏社火。和尚、柳翠皆戴假头盔面具。耍时,和尚  出场做打扫佛堂、挂对子、洗脸、拜佛各种动作,柳翠出场后二人做各种嬉戏滑稽表演。 高跷(又称柳木腿):用柳木制作三尺余高的木腿,扮演者用麻辫将脚和小  腿绑于木腿之上。一队10多人或20多人,扮成戏文,有全体扮整本戏者,也有分组扮折子戏者,走各种队形,玩各种跳跃的花样。本县以孟店村和惜子村的  高跷最驰名。 云里显圣(车社火):属马额乡安家堡和文龙堡独有。在木轮大车上,立特  制的木轴,木轴上安车轮,轮下用黑布幔罩。三名少年分别扮关公、周仓、关平,  立于车轮之上,车轮上系四个秋千,由四名少年扮四将坐在上面;轮下藏二人推  动车轮。大车走动,车轮飞转,关公忽隐忽现,故名云里显圣。近年木轮车已改  用机动车。 莲女戏船:是陵前乡侯家堡新创作的社火,、表演时由七人扮作莲女,一人扮作船翁,撑旱船。莲女裙下为云朵,跑起来似水上漂浮,与南方荷花舞相似,  表演时舞各种队形,情趣盎然。 轱辘灯:惟黄毛寨村独有,由山东移民传来本地。表演时八名少女各推一轮轱辘灯,变换队形,花灯随之转动,并有民歌伴唱, 歌词 小燕子歌词你对于我我对于你歌词音译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歌词向快乐出发歌词下载想把我唱给你听男女对唱歌词 多为庆丰收之类。 七巧图:惟解李村独有。扮演者持各类三角形灯笼,拼对各种动物、用具以及牌坊等,近似智力游戏。 十八罗汉(背社火):惟东寨村所独有。清末,该村商人周金城在四川经商,由四川学来。表演时,由九名青壮年,肩驮九名少年,均扮成“罗汉”形态,故称十八罗汉。变化各种队形,戏耍各种花样,犹如杂技,其套数有十多种变化。 以前,民间社火由农民自由结社,大多以村为单位,也有数村(称社)合作者,领头的叫会首,春节前由会首组织排练节目,筹措经费。演出前给邻村或商号、富户下红帖,演出后收帖者需付赏钱或食品。50年代以后,民间社火由乡、 村组织,费用由集体开支。 第二节  皮影、木偶戏 本县皮影、木偶戏班子不多,但灵活简便,费用低廉,建国前在农村演出较普遍。 民国初年,西阳苏家坡民间艺人王老十组织起一台皮影戏,唱阿宫腔,活动于本县、富平、耀县一带。之后,戏箱移交本村艺人张克信,改唱碗碗腔。张本人能弹善唱,担任主演,常演的剧目有《金碗钗》《白玉楼》《蝴蝶杯》《十王庙》《劈桃山》等。演出活动限于本县附近各县。建国后,1953年经文化部门扶持,张克信皮影班改名新华皮影社,1964年停演。1974年,其子张普轩将全部皮影戏箱捐献给陕西省群众艺术馆。 民国30年(1941)前后,高渠乡刘振刚组织起一台木偶戏。刘本人唱须生,他嗓音浑厚,韵味独特。挑杆的有名艺人董孝义,无论生、旦、净、丑,经他表演,都活灵活现。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孙庞斗智》《玉梅噙环》《黑叮本》《辕门斩子》《阴阳河卖水》《盗扇》等。 第三节  自乐班 建国前,本县城内有三处自乐班。一班秦腔,一班汉调二黄,一班曲子(眉户)。分布在农村的自乐班,大灌区有汤官寨、雁北村、庙张村、陂西镇、六合会(清凉寺、南李、北里等六村组成)等处;小灌区有西阳镇、十里铺、柴家窑、惠家村,柏社村等处;山区有大盘村一处。自乐班以清唱为主,间或化装演出,称为“挂衣会’’(盖以表演稍差而自谦之称)。其组织形式,有的以村为基础,有的则以数村联合,有的则是跨乡以至跨县的结社。建国后,自乐班大多转为业余剧团。1980年以后,复又兴起。目前,本县城关、鲁桥、东里、汤官各有一处业余自乐班组织,陂西、陵前各两处,马额一处。每处固定参加的人数都在15—20人。 自乐班大多为婚丧事和庙会演唱,这种活动称为“耍会”,或“宣荒”。节目大多是秦腔传统折子戏。请会的主人除饭菜、烟茶招待外,不再付任何报酬;近年来又兴起送“红包”讲究,少则30至50元,多则不限。 二黄会:清光绪十六年(t890),汉调二黄传人本县,举人张志宏、胡平甫和一些地方名流,由学到唱,成立了“二黄会”。民国初年,教育界贾仁甫以及地方名士姚伯荫、王子信、周小溪、潘海楼等人相继参加。初时一周举行一次例会,对唱词和音乐进行改进;会首贾仁甫常以戏会友,除清唱外,还“挂衣”演出。1929年后,是二黄会的鼎盛时期,成员由知识界扩大到商界1)建国后,1953年,在县文化部门帮助下又恢复了活动,以后因后继无人,活动停止。 曲子会(即眉户清唱):始于民国初年,参加者多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本县曲子会有两处,一处是县城西关,一处是陂西庙张一带。主要乐器为三弦、板胡、四页瓦(竹板)、铜铃。耍会时,多则十多人,少则五六人;或红白喜事助兴, 或月夜乘凉自娱,听唱者席地而坐,雅俗共赏,自有一番乐趣。 第四节  业余剧团 建国前,本县无业余剧团,仅有少数“自乐班”挂衣唱堂会,一般不搭台。个别演技较好者,借正规剧团台面,以“票友”身份登台演唱。 建国以后,政府号召开展农村文化宣传活动。1950年,城关镇四、五街联合组织业余剧团,先后排演了《穷人恨》《血泪仇》《一贯害人道》等剧目。除在县城演出外,还下乡宣传演出。随之,东里堡成立了业余剧团,排演了大型秦腔戏《白毛女》;陂西六合社在自乐班的基础上也成立了业余剧团,先后排演了《二巧离婚》《小二黑结婚》《梁秋燕》《擦亮眼睛》《中秋之夜》等现代戏。由于文化部门 的指导和帮助,马额乡、文龙乡、大寨村、柴窑、柏社、惠家等原区乡村,也成立了业余剧团。1958年,全县业余剧团发展到20多个。1963至1966年达到40多个,排演了一批优秀现代剧目。南李大队的《三世仇》,陂西大队的《红嫂》,东武大队的《箭杆河边》,汤官大队的《白毛女》,演出质量和影响均前所未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剧团所剩寥寥无几。1971年,全县举办“样板戏”调演,开办“样板戏"iJII练班,一些业余剧团又恢复活动。至1979年,全县业余剧团发展到60多个,新涌现的业余剧团都有一定的演出水平;同时涌现出一些优秀演员。1980年,陕西省文化局在本县挑选业余演员四名,排练眉户现代剧《拆墙》,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民文艺会演。传统剧目开放后,业余剧团因受衣箱条件限制,加之电视机的普及,观众锐减,故一部分转为自乐班,一部分停锣息鼓。 业余剧团遵循“业余、自愿、小型、节约”的原则开展活动,都以村为单位,活动经费由公益金中开支。  第五节  民间工艺品 一、头盔 民间社火所用的狮子头,走马,大头和尚头盔、系本县龙桥上几家民间手工艺者制作,其制作历史可与龙桥建成年代相齐。制品形神彩绘俱佳,周围各县争相购置。1956年农村合作化后,艺人转业,模具无存。木偶戏的头具过去皆 用木头亥蜊。本县艺人余明善1956年调省木偶剧团从事舞美工作后,改为用纸盔制以泥为模(内模),设计各种人物头面,用纸层层粘糊,干后取下,投色描画,栩栩如生。余明善将技艺授其子余侠,1975年开始在东里堡自己家中制 作,供全国各地。木偶剧团选用,并远销国外。1980年,余氏木偶头盔获陕西省民间美术展览一等奖。 二、纸扎 花灯为本县纸扎的主要工艺品,县城西关居民有百余年制灯历史。花灯式样繁多,动物有龙、虎、牛、马、羊、兔、鸡、猴、鱼、蛤蟆、蝉、麒麟、狮等;植物类有莲花、西瓜、白菜等。其中以石榴灯、麒麟灯最为精美,因有“多子,,6‘送子”之意,昔日为新婚女儿送灯必有。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以后,县城和各镇一街两行,摆满花灯,买灯者、观灯者熙熙攘攘,热闹异常。建国后,以“四旧”为由而一度取 消。1979年花灯恢复,近年来制作越来越精致。1987年后,本县每年皆举办花灯展览并进行灯赛。 祭品纸扎在本县有数百年历史。其品种有花圈、排花、金银山、筒纸、骡马、轿车、轿子、纸人等。建国后,祭品纸扎列为迷信品禁制。近几年又恢复制作,除城关镇外,交通便利之处皆有制作点,且增加纸扎电视机、小汽车等品类。 三、剪纸 窗花剪纸艺术,最早流行于北部原区,适于窑洞装饰,其历史不下千年。过年或结婚,剪纸贴窗,必不可少。其种类多为各种双喜、花卉、翎毛图案,精巧者有“喜鹊闹梅”、“凤凰戏牡丹”等。从事剪纸工艺者多系农村妇女。建国后剪纸被列入美术绘画序列。 四、刺绣 刺绣是农村妇女的一种手工艺,北原一带较为流行,与剪纸流行历史相近。一般用于儿童和妇女的鞋头,小儿背搭、枕头、门帘、信插等。所绣多为花、鸟、鱼、虫。明、清及民国时期,龙桥铺面有几家丝绣、专门刺绣裙裾、戏装。建国后70年代发展为缝纫机刺绣,种类又有门帘、床围、被罩等。 第六节  民间文学 本县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广为流传,其中有风物传说、神话传说、歌谣、民谚等形式。1987年,本县组成民间文学编辑委员会,文艺工作者不断“采风”,搜集整理出谚语2000条,歌谣360首,传说故事150篇,汇集成约20万字的《三原民间文学集成》,1989年11月印刷出版。传说故事和歌谣内容,摘其 一、风物传说 关于长孙娘娘的传说:长孙娘娘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德皇后;皇后姓长孙,原籍洛阳。本县楼底有其兄长孙无忌的官邸,因而形成长孙娘娘即在三原出嫁的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她的传说。按自明代以下五部旧县志均未记述 此类传说,仅有楼底、长孙无忌宅、美人桥、起驾村等地名记载。民间传说可能由这些地名诱发产生,最迟在清代已有流传。长孙皇后的传说包括“李世民美人桥巧遇丑村女,长孙女楼底绽露长发”(美人桥的故事,楼底村名的来源);“起 驾村、长孙娘娘出阁起驾,戴花观文德皇后受封戴花’’(起驾、戴花观村名来源,“观”谐“冠”音);“正宫皇后赐福家乡众姐妹,三原姑娘出嫁乘坐五凤楼”(三原花桥的故事)等。 关于龙桥的传说:古龙桥建于明代,传说故事有“温尚书夜听河鬼对话,小龙王诉说驮桥艰难”(龙桥修建来由和经过的故事);“县官巧断青蛙案,石磨对证负义人”(龙桥石磨铺道的来源)。按前一传说属演义;后一传说与本县不食青蛙习俗相悖,纯属附会。 关于白兔娃的传说:本县建筑城隍庙时,艺人独运匠心,曾留石猴、白兔、莲花娃等“暗藏八宝”,其目的在引导游人仔细观赏。因庙宇本有神秘色彩,白兔娃活灵活现的传说,给城隍庙更增添了情趣。 还有半截塔户传说、法华洞柳和尚的传说、不开县城正东门的传说等。 二、神话传说 此类传说有黄帝铸鼎嵯峨山,鼎成黄帝升天的传说;有青龙钻洞形成嵯峨石窑的传说,有李渊在徐木原下求神赐水出现白马池的传说;有龙桥出现青龙的传说等。 三、民间歌谣 本县流传的歌谣有儿歌、民谣和红色革命歌谣。旧儿歌无固定主题,多为上口的纯娱乐性板话,如《跑马城》《压游压》《麻野鹊》《打锣锣》等;新儿歌则注入社会主义新风主题、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如《打草鞋》《拉大锯》《金箍棒》等。    民谣之中,多为反对封建剥削、反对军阀横行、反对买卖婚姻,争取婚姻自主等内容,如《委员下了乡》《南边来了马队啦》《贼媒人没良心》《饿死饿活不给地主家干活》等。建国后,民谣中又增加了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和反对不正之风的内容,如《共产党像太阳、毛主席像爹娘》《安了广播唱大戏》《队长用钱一句话》《台上说得天花坠》等。 红色革命歌谣集中流行在渭北革命根据地的陵前、马额、新兴、嵯峨一带原区。这些歌谣锋芒犀利,富有地方色彩。如《天不下雨,天逼民反;苛捐杂税,官逼民反》《跟上子文去寻刘志丹》《背上大刀去当兵》《五支队出了山》《乔国桢闹共产》《四九年解放啦,穷人说话气壮啦》等,本县民间艺人谢茂恭的快板书可与临潼王老九涛歌媲美;谢曾代表三秦父老参加赴朝慰问团,所到之处,备受欢迎。 第七节  书法、美术 本县古代的书法美术作品,现存的有明代马理书丹刻板的《陕西通志》、宏道书院和嵯峨书院述事碑石,有城隍庙的壁画彩绘,还有被故宫博物馆收藏的龙桥修建图、竣工图。上述珍品反映了500年前本县书法美术已有相当成就。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本县书法名流不乏其人,除驰名中外的于右任外,书坛名流尚有:清同治光绪间的贺瑞麟,宗法于颜体,深得其奥,楷书结构严谨,行草浑厚敦实,现临潼华清池有乐善亭石碑一通,是他光绪四年书石。他的从子贺伯箴,自幼受其熏陶,熔颜柳于一炉,颇有功力,“三·一八”死难烈士张仲超墓表书石和贺瑞麟墓志铭书石为其遗作。数学家李寿亭生平喜爱书法,常研读历代名家碑帖,临摹魏碑张黑女,得其神韵,楷书笔力刚劲,结构紧密。后又习章草,不拘一格,常为人书写碑石、条幅和匾额。县博物馆展室尚存他写有唐王维《送张少府诗》条幅。史天垣早年受陕南书法名家陈毅的勋勉与指导,苦学不辍,泛·读诸家碑帖,楷、隶、行、草俱得心应手,以隶书见长,笔力刚劲沉着,比例恰当。茹欲立,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1981年12月上海人民美术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根据《宝风阁随笔》介绍茹欲立“精研汉书事例,喜临玩碑版”。他专攻魏碑,工楷书,墨迹或碑石,均结构匀称,通篇工整,于右任伯母《房太夫人行述》墓碑是他所写。民国时期,本县建临履桥和维修古龙桥的记事碑,均系他撰文并书石;他还为徐朗西撰文并书写墓表(刻石现存富平)。刘绍文的书法,以中楷、行书为主,融合颜、柳、欧、赵各家之长,圆精逸丽,丰腴跌宕;现存靖国公园史可轩烈土墓碑是他所书。牟瑞薇早年酷爱书法,喜研历代名家手笔,  临摹魏碑达十年之久,真草隶篆均可应手挥毫;现教师进修学校有他丹书重修教学楼碑记一方。此外,马仲清、王涤生、门益天、梁澄斋是民国时期本县较有成就的书法名人。 建国以后,随着文化的普及,书法活动不再限于少数文士,逐步发展到各个  阶层。邮电工人韩虹60年代开始勤学苦练,70年代已初露头角。楷书、行、草  均可得心应手,成为全省有名的工人书法家。1985年,本县成立书法协会,吸收1人、农民、干部、教师等40余人为会员;后又成立老年书法协会、青年书法美术协会、于右任书法研究会;开展书法学习、研究、服务活动。各协会成立后,  每年均举行展览评比,有些书法作品曾参加省、市举办的展览。每年中秋节举行中秋笔会,会员们欢聚一堂,挥毫泼墨,现场进行品评。每逢春节,书协还组织会员在街头设点,为群众义务书写对联。书法研究活动随之开展。会员张彦兴撰写了十万多字的《书法知识》书稿,已由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政协于1985年成立了书法室,已收藏国内外名人和书法爱好者书画l万余幅。从1985年以来,在全县形成了书法热,长期停业的裱字画店,如今应接不暇。广告、装潢等经营行业也纷纷开展。 建国前,美术界较著名的有李浓、姜金铭、何运戊。李浓以画蝶为长,现家藏有遗作《百蝶图》。姜金铭以画马为长,家藏有遗作《八骏》。何运戊以画花卉翎毛为长。建国后,文化馆配有美术干部,专门做辅导工作。文化馆设素描室,供美术爱好者临摩学习。从1985年开始,陆续培养出一批新秀,本县考入美术院校的学生,大多经过文化单位的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现在大多成为专业美术工作者。1986年,三原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有会员40余人。从1976年以来,全县多次举办展览评比,将优秀作品送省、市和全国参加展评。先后有20多件作品在画册和报刊上发表。画家李文兴的国画《百蝶图》,参加民盟中央在北京举办的画展, 获高度评价,被《群言》杂志采用作封底。 1974年,文化馆编制专业美术摄影干部7人,之后陆续涌现出——批业余摄影爱好者。至1990年,全县已有30余人参加县摄影学会,从事专业美术摄影者4人。文化馆从1984年开始,举办美术摄影展评。每次展评都有百幅以上作品参展。一些优秀作品被选送全国和省展评。王巨林、淮振江曾获全国摄影作品奖。宋克明、吕肇、马文兴曾获省摄影作品奖。有2人被吸收为全国摄影学会会员。1988年,由李承文主编,准‘振江、宋克明、王巨林等摄影,将本县名古迹、现代建筑、乡镇企业、土特产品等美术摄影作品精印成《三原画册》,反映了本县较高的摄影艺术水平。 第八节  民间音乐 民歌:本县民歌多为“关中民歌”,以《绣荷包》《十对花》为主。清代,洪水杨家山和新庄三里店一带,有南山客户迁居本县,传来了陕南的民歌,一为山歌,一为孝歌。山歌在劳动中或行路途中歌唱,孝歌则是为悼念亡灵围着棺柩唱。其次是黄毛寨一带的夯歌,属一种劳动号子。打夯时,一人领唱,其他拉夯的人合号子,节奏明快,曲调优美。尤为特别的是领唱人看见过往停步观赏者,即兴发挥,妙语连珠,常受喝采。1958年,黄毛寨夯歌经过艺术加工,获咸阳地区群众文艺会演三等奖。 器乐:建国前,本县民间器乐多为唢呐,分布于全县各乡镇,约十七八个班子,一般是为民间婚丧事吹奏。·吹奏者被称为“乐人”或“龟子”,旧社会被人视为“下九流”,故习者很少,大多为家传,建国后‘度停止活动。1979年以来,祭奠、送葬又兴请“乐人”,吹鼓手改称“乐队”,不再受歧视。青年人学吹奏者颇多,全县涌现出数以百计的新手。吹奏曲调也有了革新,增加了现代歌曲内容。 民间管乐队是近年来农村出现的新事物。1980年大程乡金尧村首建管乐队,随后逐渐普及。现除洪水乡外,各乡镇都有管乐队,每队都在10·人以上,独  李乡就有管乐队6个。他们除为婚丧演奏外,还为召开各种会议、庆典活动助兴。 第三章  文艺创作 第一节  创作队伍 建国前,本县文艺创作不乏其人,但无固定组织。 本县文艺创作队伍始建于1958年。时新民歌盛行,群众诗歌作者约50余  名,其中亦有少数小说作者。1959年,县文化馆编制创作干部1名。1971年县  革委会政工组成立文艺创作组。1972年归属文化馆,编制3人。1988年5月 成立县文艺创作者协会,会员36人。1972年至1990年,从事文艺创作的工人、农民、干部、教师、学生达百人以上,有60余人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 第二节 文艺作品 建国初期即有少数诗歌、快板见诸报刊。1958年渐多。民间文化名人谢茂恭编说的快板,深受群众喜爱。农民诗作者冯国柱创作诗歌50余首,有10多首分别在《延河》《陕西文艺》和《陕西农民报》发表,其中一首还收集在郭沫若  编辑的《红旗歌谣》中。1958年,县委宣传部将本县诗歌汇集成《跃进歌谣》出  版。60年代,群众自编自演的小戏较为繁荣。1963至1966年,参加县级会演  66剧本有30多个,其中4个小戏推荐给县剧团排练,参加地区会演。从1972  年开始,群众创作的小说、散文、故事数量日益增多,质量也大有提高。有的作品在全省较有影响,有的还获奖励。1981年,县文化馆将1977年以来本县作者在报刊上发表的各类作品汇辑成《无名花》一书印刷出版。 陈四长、潘志新合著的《民国奇才于右任》出版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县文化馆创作干部吴树民,自1971年开始创作,先后在中央、省、市级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文学、民间故事、杂文等作品100余篇,获省以上奖12次:1988年,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杜鹏程、韩望愈为之作序。 1990年又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囚犯”的苦恋》和续集《玫瑰色的夜》。 三原县建国以来作者出版作品统计表 表28-4            (以出版时间为序) 作品名称 体裁 作者 出版时间 出版单位 说土改 快板 谢茂恭刘铁崖 1950年 长安书店 七勇士 快板 谢茂恭 1952年 长安书店 秀女结婚 快板 谢茂恭 1953年 长安书店 天兰路上走一道 快板 谢茂恭 1958年 长安书店 跃进歌谣 诗歌 宣传部 1958年 东风文艺出版社 金牛山 叙事诗 李力群 1958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花嫂嫂 儿歌集 李力群 1958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村姑娘 叙事诗 李力群 1959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大灰狼与坞外婆 童话剧 李力群 1959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青云和秋珠 小剧本 牛耕野 1958年 东风文艺出版社 车子化 曲艺集 张鹏九 1959年 东风文艺出版社 英雄大战小丘河 快板 谢茂恭 1960华 东风文艺出版社           作品名称 体裁 作者 出版时间 出版单位 红岭新医 剧本 创作组 1973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民兵连长 故事集 高雨田 1980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农村常见官司审断 法制文学 朱立铁 1987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深沉的爱 报告文学 吴树民 1988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婚恋夜笺   陈四长 1988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秦菜之花一三原食萃   张应选张魁元 1989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笼养蛋鸡高产技术 科普 梁广州 [989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民国奇才于右任 传记文学 陈四长潘志新 . 1989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 “囚犯”的苦恋 报告文学 吴树民 1990年 ·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玫瑰色的夜 诗集 吴树民 1990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武侠鹞子传奇 ,民间故事 王冠英 1990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于右任先生   县政协主持潘志新等编 1991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学生作文90法   张征 1994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于右任的故事 传记文学 潘志新 1995年 三秦出版社 冲浪者之歌 人物通讯 潘志新 1995年 三秦出版社 三原南关村志   南关村主持潘 志新编 1995年 西北大学出版社 可爱的三原 《可爱的家乡》丛书 张恒启、梁思法 等主编 1996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三原县建国以来本县作者发表作品统计表 表28--5 (取省级以上刊物并获奖者) 作品名称 体裁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 十五咀红土坡 小说 朗野 1958年 陕西文艺 全家乐 小戏曲 张玉泉 1958年 陕西文艺 雪耻送货 小说 朗野 1959年 陕西日报 102号 小说 朗野 1959年 工人文艺 唱四化 歌曲 陈述词普音曲 1960年 群众音乐 我们战斗在延河畔 诗歌 吴树民 1971年 北京日报 行水尖兵 故事 高雨田 1972年 群众艺术 高高的脚手架 诗歌 吴树民 1971年 陕西日报 女屠宰员 故事 高雨田 1973年 群众艺术 山区购销员 诗歌 吴树民 1973年 群众艺术             作品名称 体裁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 一盏灯 诗歌 吴树民 1974年 陕西日报 宝塔山下新一代 诗歌 吴树民 1975年 陕西日报 金色的镜框 诗歌 吴树民 1976年 光明日报 卖猪记 故事 吴民琰陈述 1976年 群众艺术 夏夜巡逻 诗歌 吴树民 1977年 民兵建设 赛 小说 刘玉伟 1979年 陕西青年 ’ 当场考核 民间故事 吴树民 1979年 群众艺术 难忘的小清河 小说 吴树民 1984年 人民教育 黄土地的裂变 报告文学 潘来信 郝粉侠 1987年 经济信息报 桃李杏湾 散文 吴树民 1988年 陕西农民报 知音 报告文学 吴树民 1988年 陕西工人报 刘善述和九个老汉 报告文学 潘来信 郝粉侠 1988年   黄土地上的大同歌 报告文学 郝粉侠 1988年   郭经理一日 报告文学 吴树民 1989年 陕西工人报 正气歌 小说 吴树民 1990年 党风与改革 路 散文 吴树民 1989年 陕西电台 白鹿腾飞 报告文学 吴树民 1991年 陕西农民报 文坛鸳鸯 散文 吴树民 1996年             第三节  创作辅导及文艺批评 1972年以前,本县创作辅导多采取座谈会或讲座会形式。此后,文化馆开始举办各类创作学习班,作者带作品一面学习,一面修改,每年2—4次。1972至1975年,多次举办综合创作学习班、故事创作学习班,戏剧、音乐学习班,由辅导干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辅导,修改作品。1975年以后,多次邀请专业作家做辅导报告,以提高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写作水平为辅导重点。进入80年代,一批作者陆续在省内外文艺刊物上发表了较多的优秀作品。 1973年,文化馆创办内部交流文艺刊物《习作》,为业余作者开辟园地。许多从不知名的作者,由此脱颖而出。1974年,《习作》发表了红原厂干部张兴轩的散文《延安人的胸怀》。1975年,《咸阳文艺》转载《西安日报》和《陕西文艺》 对该文的批判文章,上级文化部门负责人专程来本县追查《习作》刊登的背景。
本文档为【人文三原:三原文化史(未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9-03-24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