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习记者实习日记

实习记者实习日记

举报
开通vip

实习记者实习日记实习记者实习日记 实习记者实习日记 篇一: 报社记者实习日记 5篇 很快就实习了一周,在上一周的实习中感觉有很大的收获,在和老师一‎‎起采访的时候,学到了很多带人接物的社会知识,这些都是在学校不能学到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朋友,在下班时间可以一起聚餐,一起娱乐。经过一周的熟悉,同事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今天一早就来到办公室和几个同事一起打扫卫生,我们这时政部的实习生都‎‎比较勤快,基本有什么事大家都争着做,有个竞争的气氛,让人工作更有激情。 下午我们一个小组的同时就一起策划了关于大学生暑假生活的点子,我们...

实习记者实习日记
实习记者实习日记 实习记者实习日记 篇一: 报社记者实习日记 5篇 很快就实习了一周,在上一周的实习中感觉有很大的收获,在和老师一‎‎起采访的时候,学到了很多带人接物的社会知识,这些都是在学校不能学到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朋友,在下班时间可以一起聚餐,一起娱乐。经过一周的熟悉,同事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今天一早就来到办公室和几个同事一起打扫卫生,我们这时政部的实习生都‎‎比较勤快,基本有什么事大家都争着做,有个竞争的气氛,让人工作更有激情。 下午我们一个小组的同时就一起策划了关于大学生暑假生活的点子,我们分工明确,而我就负责采访假期义务服务的大学生,大概整理了下思路就出发了,先是找了几个高中的同学了解下情况,他们也是很积极的配合,感觉自己挺专业的样子。 这一天比较闲,没什么任务,整整的在办公室“静坐”了一天,唯一的收获就是再也不用担心学校上课会坐不住了,感觉学校一节课太短了。 因为比较无聊,所以最近几天‎‎的报纸基本的看了一下,看到上面有4篇稿子是我的,瞬间有了很大的成就感。虽然这些稿子我的贡献不是很大,但重在参与。 早上和同事一起吃了碗小面,然后匆匆忙忙的进入了办公室,感觉生活有些千篇一律了,没有的头几天的激情,似乎生活‎‎本就该这样平淡,每个工作的人都遵循着一张时间表,没人例外,我终于明白这是工作而不是Game。 下午老师给了我一张表,上面是一些数据,有大概几十个字,但老师告诉我要把它写成500字报告,我瞬间石化了。虽然觉得很难,但还是 硬着头皮接了下来。那表我仔细读了大概30遍,好像有了点思路, 于是下笔开写。200字后感觉是“举字维艰”,每个字都来之不易。 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有这么多的不足,才发现了看书的重要性。 今天上午有一个重要的演讲,所以我早早起床一切就绪,直奔演讲现场— 一栋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我们一行人随意找了个座位。 此次过来 一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二是为了能为报社老师加油。X老师排在15号,谁让比较靠后但 观众们的激情仍然被点起,X老师讲了一对相濡以沐的夫妻,一对患难夫妻,妻子患病丈夫不离不弃的感人故事。故事刚讲了一半一些评委和观众就忍不住抹起了眼泪,最后这队夫妻出现在现场使气氛达到了高潮。 然而其它选手也表现的相当出色,有的‎‎慷慨激昂,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人肺腑。让我们一行人感受到了世间真情。 今天早上主任来到办公室带领我们去开了一个短会,讲了实习记者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后期工作的安排,同时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党报记者的这人。 《XX日报》是江津区的党政机关报,在没有来到报社之前,我对于 党报的性质、办报原则、党报的编辑过程以及发行都不是特别的了解, 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它的强烈的党性;也知道 了这份报纸是不对外销售的,它主要是发送至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各 个单位党政机关的报纸;更懂得了它的办报原则和指导方针都是全心 全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 篇二: 报社记者实习日记 7篇 日期: 201X年7月3日 今天是进入XX日报实习的第一天,天气阴沉但心情却挺好,第一次接触报社这行业感觉挺新鲜有趣,同时也有一些压力。毕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去作一件陌生的事,不过人总是要学会适应的。 早上在主任的带领下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谈,感觉在报社这环境下应该会有较大的收获,也很庆幸来到了这个集体,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学习进步。 也许是本就学理工的我不怎么了解报社,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不过从今天起我也成了报社的一员,从认知上告诉自己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为集体抹黑。希望在这段时间里能不断提升自己,和同事们和谐相处。 日期: 201X年7月4日 实习的第二天,早上到办公室得到老师的通知整理了一个文件,上午完成了‎‎文件的整理工作,感觉有点进入状态的感觉。不过下午又进入了看报纸的状态,唯一的事情就是看报纸看新闻。在这几天看报纸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每天发报纸后都会仔细阅读一下,看看新闻是怎么写的和平常的作文有什么差别。办公室的关系 还是很融洽,每天有说有笑的,办公环境很轻松没有想象中压抑,老 师也很耐烦的讲解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时间过得很快,一天眨眼就 过了。 日期201X年7月8日 今天和往常一样,没什么做的很少能 见到老师,唯一能干的就是改下稿子,读读报纸,没什么能干的感觉。 坐在电脑前就是一天,感觉和前几天一样平淡无奇,还好办公室的‎‎环境很凉快。这几天下来还是找到了自己和他人的一些差距,文采方 面的确欠缺很多,一直读理工的我对于文字一向不敏感。一篇稿子给 我改,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改才好。写一篇稿子总觉得像是挤 牙膏一样字字句句都来之不易。 今天突然觉得好累!不是因为说这里的工作累。其实真的很清闲。这样的实习和我原本想像中的是很不 一样的!可是现在却有一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我有点高估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其‎‎实很想和这些人都打成一片。一个多星期了,来了这里,怎么的也学 了点东西。刚刚这里的一个老师这样和我说,来这里学什么对你以后 也没什么用处。来这里学的只是接人待物,先接触下社会罢了。现在 我还只是一个观察(实习记者实习日记)者,看其他同事是怎么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进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会变成一个实践者。 上午我们一个小组的同学到了福利院,去采访了福利院的志愿者大‎‎学生,他们在福利院义务劳动,帮助老人,为老人疏导,和老人一起 搞活动,为老人免费服务。这种精神很值得人们学习。当我们去采访 时福利院也比较热情,尽量让我们了解福利院的各个方面。完成采访 后回到报社已经12点了,简单的吃了饭后下午又去采访了几家工厂,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的做着笔记。整个采访还是特别辛苦的,‎‎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头顶着炎炎烈日。在各个厂家间穿行,完成一 家采访后马上就去另一家。下午6点多才完成了采访,一个个拖着疲 惫的身躯回到报社,整理文件准备写稿子。忙碌而有意义的一天就这 么过去了,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待人接物的必备知识,而这 些正是学校不能学到的。 篇三: 新闻实习生实习日志 [XHTML无图版]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 网上课堂?学生实习专版?changyujie的新华社实习日记 共 2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50 条, 页签: [1] 主题:changyujie的新华社实习日记 ? changyujie 发起话题 于 201X-7-19 23:06 ? 第1楼 [楼主] 201X. 7.18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终于进了新华社的大门,见了老师, 算是正式报到了。其实昨天和海娜去过一次,等了很久老师一直不在, 最后下班了没法办手续,只好今天再跑一趟。 新华社不愧是国家通 讯社,保卫工作做得真到位,不仅大门口有武警严格把守,连办公楼 前还有二道岗检查。这次比较顺利,一去就给我们分别安排了部门。 我在国内部经济采访室,海娜在外事室。进大门时还遇到了一个北科 大04的mm,她也是第一天来,同样被分到经济采访室,不过她是学 金融的,因此算到财经新闻组。看起来我们室的老师们今天不大忙, 大家聊了聊,他们都挺热情,让我心里少了些最初的忐忑。张组长说 新华社马上要搬家了,实习生也很多,最近正忙乱着。问老师有没有 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他说不要犯政治问题就可以啦,比如说什么把 机密文件带走之类的,呵‎‎呵。老师说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熟悉一下社 里的工作流程,整理和记录稿件之类的事情,貌似还要安排值班。估 计这几天不会安排我们去采访,嗯,先跟着前辈们好好学习一下也很 好,毕竟这里面大牛老师挺多。 后来我们就自己拿报纸乖乖地看, 我翻了翻今天的新京报、中国证券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以前看经济新闻都是很快浏览过去,现在得认认真真的,多看多思考,特别是最 近经济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要把前前后后的脉络搞清楚。听老师们交 流时专业词汇还是蛮多的,我虽然学了经双,但以前实习都是跑社会 新闻,经济新闻方面的报道写作经验还十分欠缺,心想接下来自己得 多做些功课嗯。 201X. 7.19 今天上午六点二十起床坐车往社里赶,算是创了n久以来起床的最早记录。一到岗就先办好了各种手续,终于可以大摇大摆地出入了 庞大的“新闻工厂” (ps: 俺的出入证号码是57,哈哈) 一整天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任务, 但是基础工作必须要做好: )首先是熟悉新华社的工作流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试用社里的编辑系统和数据库。这编辑系统比我以前实习时见到的编辑系统‎‎ 都要高级的多,尽管稿件的来源和去向通路十分丰富和复杂,但工作 进行得有条不紊,各地的稿件都进入这个库里,通过编辑的修改再被 采用。一些业务上的交流和报道策划以及统计管理也要用到这个系统 。至于那个数据库,收录了近六十年来的新闻报道和相关资料,用老 师的话讲,“这比北大图书馆的数据库都要好”。今天的很多时间都‎‎花在编辑系统上了,一方面是摸索操作,另一‎‎方面是阅览记者编辑们的稿件,对照学过的新闻写作知识,从中吸收和领会一些方法技巧。 深刻的感受就是,真正的通讯社的确是一个庞大的信息采集与发布中 心,通俗地说就是“新闻工厂”。我注意到平均每分钟都会有数篇稿‎‎件发进稿件库,少则一二,多则超十。 严格的报道要求 我跟的老师主要是负责行业经济方面的,通过跟他的交‎‎流,我了解到关于新华社的稿件要求和所应持的写作态度。众所周知,新华社的稿件覆盖面 非常广,因此一个小小的错误也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所谓 “耳目喉舌”,既要做好“耳目”,也要当好“喉舌”。所以老师强调说,一定要仔细再仔细,谨慎再谨慎,“宁可少说也不能说错”。出了错不仅和薪金直接挂钩@@,更重要的在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至于行业经济这一片,各政府部门和组织的信息发布和报道任务并不是很多,更多地要靠自己跑,不仅要跟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做好沟通,也要深入企业与群众。老师说,消息写作是基础,除此之外也可以尝试写一下简单的述评文章,当然,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规则与热点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舆论监督是重要职责 新华社不只是党的喉舌,更是人民的喉舌。 作为新闻机构, 舆论监督始终是其不可推卸的职责,新华社也不是只说好话的,应该说是分寸把握得比较适度。不少报道都体现了针砭时弊,抑恶扬善的正气,体现了倡导社会和谐文明的宗旨。这一点就不冗叙了。 刚开始实习,虽然没有什么任务要完成,但细 心思考还是有不少收获。从小事做起,继续努力。先睡去了,明早还 得六点来钟起床„„ [该帖子由作者于201X年7月19日 23:26:57最后编辑] [该帖子由方可成于201X年8月16日 22:48:25最后编辑] ? xuhng 回复 于 201X-7-22 23:42 ? 第2楼 怎么没有下文了, 01级有师姐当年在新华社实习,很有成果。 我们很关心在这里的实 习的情况,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 changyujie 回复 于 201X-7-24 14:17 ? 第3楼 谢谢徐老师关心~实习情况还算比较顺利。最近小懒了一下,没发日记上来,以后一定坚持记~ 周六周日没去上班,上周五和这周一也基本没有什么任务,现在还没有出去采访过。听老师和实习的同学讲,一般来这里的头一周大都呆在办公室熟悉情况,交流学习,没有什么外出采访写稿的任务。这几天虽然心里有点小遗憾,不过也明白一定要把基础‎‎工作做好,不能心急,所以安安心心在办公室里学习,学习报纸和老师们的稿件,熟悉最近的热点新闻,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央行政策、股市行情、抗洪救灾等‎‎等,同时帮老师做一些小杂务。 因为没有具体的采访任务,我就先简单说说新华社的实习环境吧,也让其它同学有所参考。我在国内部‎‎经济采访室,在6月份时新华社刚刚进行了一番机构调整,我们的经济采访室现在算是隶属于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各部委的新闻都由央采‎‎中心负责。经济采访办公室里坐的老师分经济采访组和财经新闻组,财经组是偏金融财经方向的。现在实行的是分片制,经采组分的片有宏观经济方面、农林水土方面、行业经济(包括电力、信息产业、能源等)方面等等,带我的老师是负责行业经济这片的。一般一个老师带一个实习生,或者一个片一个实习生,发稿不是太容易。 今年新开通了一个金融服务平台叫“新华08”,我们室的稿子现在很多都往那里供,这里有个介绍: 新华社推出“新华08”综合金融信息服务系统 201X年06月20日 19:12:0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吴满宇 杨晓君)新华通 讯社自主研制开发的综合金融信息服务系统——“新华08”20日宣布投入市场试运行。 “新华08”是信息、通信技术与金融业务高度 结合的终端服务系统,是集实时资讯、行情 报价、历史数据、研究 工具和分析模型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它以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 大中型企业中从事金融市场研究、交易、投资的专业人士为服务对象, 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国内外货币、资本、外汇、黄金和期货等五大市 场以及金属、能源、房地产等55个行业的动态资讯,此外还有国内‎‎外20个主要交易所实时行情及主要金融机构的产品报价。该系统还‎‎全面提供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统计数据和海关数据,并提供大 量实用的研究工具及自主开发的金融模型。 “新华08”是在我国金融业日渐走向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新华社发挥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职能,拓宽新闻信息业务,创新报道形式,服务 国家经济建设所做的重要尝试。依托新华社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 网络、强大的多媒体数‎‎据库和专业的技术研发队伍,“新华08”将在试运行中不断完善,逐步建设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市场、‎‎统一的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并在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金融信息服务 市场新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已有国内190多家主要金融机构和企业成为“新华08”的试运行用户。 由于老师比较忙所以今天给我派了个任务,让我去江西出差,关于老区通信情况的调研,没想到刚一来就被派了这样的任务,得好好加油了。马上就要出发,周五回来,到时再跟大家聊咯。 ? 方可成 回复 于 201X-7-24 21:27 ? 第4楼 哇,这么快就能出差了,不错不错。是自己一个人去吗,要 注意安全啊~ ? changyujie 回复 于 201X-7-29 3:56 ? 第5楼 201X. 7.27 当飞机缓缓下降,滑行在首都机场平坦的跑道上,我已完成了这次“红色之旅”,重又回到北京熟悉的怀抱。这次出门并不是愉悦身心的游玩,而是我实习以来的第一次正式任务——出差。 这个差事应该说来得比较突然,老师太忙把任务派给了我,而征求领导的意见结果是不让我去,因为怕出安全问题。由于主办方已经安排好一切,所以最终允许我参加,只是老师们都几次三番地提醒我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而我也深知这毕竟是次采访任务,所以显然不敢造次。 在中国来看,记者的地位整体来说还处于较高水平,特别对于中央媒体的记者,出差的安排基本上都很齐全。此行美其名曰“红色之旅”,由我和其他媒体的七名成员组成的记者团总共在江西呆了三天,期间走访了南昌、吉安、泰和、井冈山的中国移动公司和一些革命遗迹,参加了关于革命老区移动通讯的两场座谈会,和当地移动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农村的普通民众进行了交流。行程安排得很紧,不少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的,基本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我们采访的主题是江西革命老区移动通讯的发展情况以及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另外在参观革命圣地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不少当地的革命历史和一些伟人的故 事,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这次出门嘛除了采访任务之外主要就是增长了见识,一方面受到了红色教育,同时也体验到记者生活的另外一面。总的来说对自己是一次锻炼。另外还发现,井冈山不仅是革命圣地,其实风景也不错,呵呵 出发之前,由于对方迟迟不给具体信息,我无法知道我们所要采访的主题,只知道是关于通讯的。因此上网就江西省的通讯事业发展状况找了一些资料。到那边之后才知道具体一些的采访主题,而移动公司那边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资料,包括江西移动的发展和社会贡献、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以及革命老区通讯事业发展的史料。从座谈会和采访来看,记者们最关心的还是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毕竟这是和民生关系最紧密的一点。在和省公司的座谈会上,一开始记者们的问题大都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回答则更多地涉及到农村通讯的发展给农民们带来的经济上的益处。经过思考,我觉得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的确是一个可写的东西,但信息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如果要写的话一定得了解全面些,于是我问了在政务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和他们所尝试的具体形式。采访农民朋友们和座谈会也很不一样。移动公司的管理人员应对媒体的经验十分丰富,因此回答也比较能够说到位,“老表”(江西百姓)们就不同了,他们大多凭自己的感觉,而不一定能够清晰地回答你的问题,因此不光要问,还更要注意问的技巧,要善于追问和引导。 作为刚走上岗位不久的实习生,去外地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记者们一起生活一起采访,感觉压力还是蛮大的,毕竟自己的经验还比较欠缺,显得稚嫩一些。另外,和企业打交道也是挺锻炼人的,以后还需要多多积累经验,这次光喝酒就破了自己一直来的“戒律”-_- 希望这次之后别又闲下来,能够多一些采访锻炼的机会最好,毕竟理论是需要通 过实践不断提升的嘛,呵呵 简单总结几点感想: 1. 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要有意识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和采访。 2. 还是得强调,记者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当然很多是从实践中来的)。 3. 记者的生活是比较变动的,要习惯到处奔波。 4. 各地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我喜欢山水,更喜欢每块土地背后的 历史和故事。 5. 真正见识了“酒桌上不分男女”的场面„„ ? changyujie 回复 于 201X-7-31 23:07 ? 第6楼 201X. 7.31 从江西回来之后,首先的也是最后的任务就是完成稿子啦。‎‎周六给f老师电话问稿子的事,老师说这稿子时效性不强,周一来了 跟她商量好再写。于是昨天清晨一上班就征求了f老师的意见,商量的结果觉得写消息的话虽然采用率会高,但就这次的内容来说没有什 么可挖掘的东西,写通讯的话比较合适,不过就是采用率会很低。我 觉得刚开始嘛不必追求发稿量,把手练熟是首要的,因此决定写通讯 。 采访的东西很多,资料也很多,但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小而精。中国移动还给了我除了江西之外的关于延安、遵义、河‎‎北平县的资料,于是选择从移动通信服务给老区带来的变化,特别是 促进老区人民致富方面入手。f老师说一般通讯是1200字或1800字,我这个写1200就行了,要把宏观的情况和具体事例穿插起来写。开始写之前,我把那一大堆资料又看了看,在脑子里理了一下思路,后来才开始动笔。下午终于写完草稿,首先自己改了改,调整了一下顺序,删掉了一些欠简练的话语,保证了语句通畅。 发给f老师后,由于这周她值班着很忙,所以今天早上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开始给我改,我站在旁边认认真真地看。老师主要把开头和结尾的顺序调整了一下,从以前的数据中拿了两句话作结尾,主体的内容删掉了一些不属于事 实性的语句,比如那些有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倾向的,还有看似生动其实无意义的话 语。同时还整合了不少句子,看起来更加简练明晰了。对照之下,我 也认识到自己稿子中的问题所在。 写好了稿签,还要交给部门值班 主任改稿。看到我送来的稿子,c主任开始非常认真地修改,一个字 一个字看过去,我想大概他是为了从一开始就让实习生培养起严谨的 写作态度吧。首先题目就让他产生了质疑,接着是导语,后面还有不 少需要商榷、核实、更改的地方。我不禁暗暗感叹,本以为经过f老师改过,我又改了好几遍,这稿子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没想到要仔 仔细细研究起来,这门道还真多啊~c主任一边改一边提问,幸好我 写稿时查阅和搜索了相关内容,所以还算搞得比较清楚。可是c主任说,你去过江西你可以搞清楚,但是在稿子里面一定要讲清楚,因为读者不一定看得明白,要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考虑。还有,他强调一定要拿事实说话,通讯也如此‎‎,尽管有的语句看起来给行文增加了生动性,但还是要以事实为先,那些话能不要就不要。篇四: 新闻专业实习日记 1 如果说速度就是新闻的生命,那么速记无疑就是健康生命的维生素。如果说要我证明的话,我现‎‎在只能想出两个论点: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细节决定成败。 我发现,一般的事件,采访完之后,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另外,不能依赖录音,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字不动地打下来,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记者的评语是“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 记录下来。开始,我认为,这很简单啊,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还 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 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那次, 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而且是在不需要对 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真的不需要修改吗,当然不是~谈话不等于写 文章,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而且,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 上镜头做直播,一个是说话小心,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涉及一些专 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 记下来的话,靠录音是要吃瘪的。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就 是听一遍,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 第二点,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细节。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只一点, 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对于我这种菜鸟,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 细节记下来的话,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更何况,摆不出事实 ,怎么称之为新闻,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 当场用笔记下来,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 甩掉笔和纸,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事实上,很多时候,采访时对 事件有了大致了解,甚至腹稿也打好了,但是整理起来时,仍旧得依 靠一个个白纸黑字的细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 行,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但是,在速记上,有经验的记者就真的‎‎是道高一丈了。速记,不仅讲的是速度,更加讲究质量。往往一个很 小的采访,我会记下密密麻麻的5页纸,看看记者那比我的还小的本 子上却希希松松地记下不满1页,而且还想教师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一 样有条有理。反观自己的,事后来看,不仅很多字连自己都不认识, 而且杂乱无章,反受其乱。报社记者们采访完后立即都形成了条理清 晰的腹稿(从他/她们指点我这篇稿要从哪些方面来整理可推断出是‎‎这样的),或许跟他们的速记功底密切相关。 2 对于在报社实习,个人觉得经验不算很丰富,但还是想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身边实习朋友的所见所闻来谈谈一些建议。废话不多说,直接切入正题: 先是认识,要认识自己(看看自己究竟适合去什么的媒体)、认识报社(成立时间以及下设部门和最新动态)、了解报纸(大到版面设置、小到编辑记者)。只有熟悉你即‎‎将踏入的 环境,才有可能达到你预期的目标、收获你想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实习前先想办法弄几份样报或者在网上搜集相关的一些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也是很有帮助的,这能避免你在谈及相关话题时遭遇尴尬。心态和态度很重要,如果你只是希望混日子、蹭学分,那我还是劝你草草结束实习,盖个章走人,如果是真想学到东西,那就 得好好准备,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 次是入门,无论是熟人引荐(身边朋友或者师兄学姐)、老师推荐(其实老师的桃李满天下,与老师联系也能得到机会)还是自己上门(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机智),一封推荐信是必不可少的。推荐信虽然不能决定什么,但至少能代表你是哪个学校的,能证明你的“真身”。相关手续办好之后,你就能正式去部门报道了。 具体跟哪个记者可能有安排,也有可能是跟指定“认识”的记者。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实习指导老师,需要向报社争取,争取有个老师能够知道自己。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认识也好,不熟也罢,最起码的文明礼貌还是要的,要主动跟记者打招呼,然后留下记者老师的号码以方便联系。良好的首映效应是迈向 成功的关键一步,做好这一步,实际上就意味着你已经取得了一个不 错的开头。 下来就是开始自己的实习生活了。 有不少实习的同学认 为在报社呆着很无聊,每天都是坐着看看报或者是在记者电脑上上网, 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事实证明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对于一个刚来的 实习生,记者老师们对你的了解还不够,是不可能放心把一些采访报 道任务交给你做的,而你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细节,积极 主动地跟记者老师交流一些想 法,谈谈自己在学校的一些“经验”,让记者老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你。多给记者提供新闻线索也是一条拉 近与记者老师距离的好办法,这样他就会重新认识你,给你更多的锻 炼机会。 开始的肯定是跟随记者采访,不过不用担心,这是你学习‎‎的最好机会,不管是会议新闻也好、突发事件也好还是人物采访,都 可以学到你在课本和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看看记者老师是怎样完成 采访、写稿等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 自己该怎么处理,在老师疑惑或者有遗漏的时候适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和看法,这都有助于记者老师更好的了解你。相信经过这样一段时间 的努力,你就很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采访写稿的锻炼机会了。总之,能 成为记者老师的得力助手,你的实习任务就成功了一半。 人认为,进入报社实习就已经说明你是报社的一份子,尤其是自己单独出去采 访,更应该做到不卑不亢,不能损坏报社的荣誉,也不要丢掉自己的 自信。试想你的 采访对象面对的是一个没有自信的“记者”,又怎‎‎么可能认真配合你的采访呢,只要好好准备亦或是做到随机应变,都 能把任务圆满地完成。 然,你是个新手,新手就意味着会犯错,你‎‎不必太担心自己会犯错,遇到不懂或者疑 惑的地方就要大胆地向记‎‎者请教,不要硬着头皮不懂装懂,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好。只有勇 于面对错误,及时认识到差距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缩小差距。拿我 作为例子,在学校不管是参与办报还是写稿,一般思维都会局限在校 园,面对的读者群是学生,这样的思维定势和视角都成了我进入报社 实习的“致命伤”,刚开始在报社很难纠正过‎‎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报纸的定位和读者群体。但是经过老师的 指导以及自己不断地认识和‎‎调整,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观了。 采访的技巧也很重要,起码的待‎‎人接物的礼貌就不用我多说了。一般记者给你新闻线索,你需要做好 充分的采访准备,恶补一下相关知识,这也是一个学习机会。在采访 过程中,针对一些比较专业的名词都可以大胆地向专家学者请教,对 于存在疑惑的问题也可以在采访结束后作进一步的了解。个人认为, 做好人物访谈的前提是你自己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不要小到连一些鸡 毛蒜皮的事情都去提问,这样只能显得你不认真、不专业。寻找共同 的话题是营造良好采访氛围的好方法,你还可以根据采 访环境来做更进一步的访问。采访结束后不要急着离开,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很 重要,这对于你写稿时进行查缺补漏是一个合理有效的善后环节。不 要让自己陷入谈 话已结束,问题还没弄清,而采访人已不在的尴尬‎‎局面。 实习期间,有“寒冬”也有“暖春”,这是必然的。你需要‎‎平静对待,不能过于担心自己没有发稿机会,在诸如“两会”的特殊 期间,报纸版面的内容都被压缩,主要以政治生活为主。这时候,及 时的知识补充和丰富的经验贮备是促成你转型的一个充分条件,只要 能力在,机会就一定会出现。 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你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依然热情不减,我想,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时 间长了都会感到厌烦和苦恼,但是你必须学会去调整。期间自己也有 些困扰,休息思考了一个星期。有时候有些事情也许你是兴趣使然, 但是长时间的重复工作也必然引发疲倦,调整很重要。记者其实是一 个很新鲜的工作,因为他每天都可以接受很多信息,可以了解很多社 会最新动态,当自己心情不好可以尝试重新布置下办公环境、与别人 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减压排压的方法。当然,这 也要因人而异,我觉得自己每天在报 社的工作都是新鲜的,因而没‎‎有感到过厌烦。但是不排除时间过长带来的问题,我觉得适时调整自 己的心情是应对工作情绪的很好办法。 转眼间,实习生活似乎就要‎‎离我们远去,凡事都应该做到善始善终,结束实习也必须好好对待。 无论你以后是否会从事这一行业,多一个朋友都会对你的发展有所帮 助。尤其是记者的交际圈子很广,也许能给你的求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准备一些花费不大的小礼物(心意最重要),送给指导自己‎‎的老师以及部门主任,给他们 留下一个更好更深刻的印象, 同时谈谈你对未来的规划,希望他们对你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帮助。即使你 做得不是很完美,也不要灰心,应该大方一点,跟主任和记者微笑道 别,这样也为你的后来人(尤其是本校的学弟学妹)留下了更多的机 会。 实习结束仍不忘适时的联系,有好的新闻线索也可以再次跟记‎‎者们联系,拥有很广的人际圈、新闻源是记者又一个必备的条件之一 。要相信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不管怎样,希望未来去报社 等媒体实习的你都能有‎‎一个圆满的“故事”。 3 不知不觉,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艰难的,快乐的,都教我成长。对于工作,也是越来越有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接触的越多,学到的越多,就更明白怎样做得有效率,做得有取舍。而完成一次采访的时间,是由多变少,再变多的过程: 刚开始是不知道要怎样做,后来熟练了,做得自然快,而到现在这个阶段,我开始学习想着为什么要这样做,哪些问题是应该问的,稿子应该怎么写。 “简单而又充实,重复却不觉乏味”,这是我对报社记者一天下来所有工作的亲身体会。 说简单,记者一天下来的工作可以概括为“看报、立题、采访、写稿、初步校稿”。寥寥几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非常丰富和充实。 “看报”是记者每天的第一个任务,广泛阅读,了解同行最新、最近的报道动态。每天买一份《北京青年报》,看看有没有自己的稿件的发表。看报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挖掘新的新闻素材的过程,这对于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提升记者综合素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记得室友叶赛曾经说过: “如果你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或者即将从事新闻事业的工作 而不经常去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的话,还谈什么走新闻路线、做什 么优秀记者,这一切都是妄想”。确实,每天的“精神食粮”是必不 可少的,除了报纸,更多的还需要记者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 工具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 在信息的世界里遨游,了解各地的奇人 趣事,关注社会的千姿百态,这无疑是很充实的一种享受。由于在我 们部门的记者都各自有分工,因此给我的感觉是那种专线记者,比如 说某某记者是跑文化的,某某记者是专门跑旅游的,某某记者专门跑 医疗的等等,总之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圈子。但是记者们还可以根据 自己的能力和新闻线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和采访, 进而刊登更多的稿件。 有些人认为记者每天都在重复同一个工作,‎‎那就是不停地采访,不停的写稿,过程略显累赘和枯燥。其实不然, 放眼细处,每天都可以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获取新的信息,而且对于 未知领域的探索也是做记者最大的乐趣。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一个教训 ,如果你要涉 足一个新领域,或者准备长期关注一个话题,你就得‎‎耐得住“寂寞”,而且要多方面地去了解它、熟悉它。这样不断摸索、不断追根溯源,你会不断收获惊喜和感悟,一段时间下来,你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而且发现自己在无形中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除了采访、选稿,记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初步校稿,这也为提高稿件质量起到了铺垫作用。改稿之前很有必要的是把稿件字体放大来看(四号比较常用),这也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些“视觉死角”,遗漏一些谐音字错误。稿件的标点符号都是要用中文标点,不允许出现中英文标点互用的情况。一旦见报后出现类似错别字、滥用符号之类的现象,都要扣除一定的奖金。(报社内施行一种积分制,而且错误分了ABC三个等级,等级越高扣除的奖金数越多,而且很有可能因为出现重大错误导致自己丢掉饭碗,所以改稿审稿必须非常谨慎)。一般稿件是记者初审后再交由部门主任审核修改,再由主任提交总编室,最后进入编辑部发排印刷的。 虚心请教,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猫腻”,原来你还有那么多“无知”。其实无知并不是一件坏事,最糟糕的事情往往是你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篇五: 报社实习日志三十篇 实习报告 酒店前台实习报告法院实习报告铁路实习报告链家实习报告寒假实习报告 从201X年的9月9号到10月9号我在各界导报报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短,但让我学 习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不少阅历。所以说留心处 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 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 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 理。实习过程中,有顺利的时候也有挫折的事情,但我都坚持了下来, 认真完成了大学期间重要的一次课外作业,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选择《各界导报》作为实习单位缘于吕刚老师的推荐,《各界导报》是有陕西省政协主办的一份政府性报纸。后来的经历证明我选择各界导报实习是正确的选择,单位的老师对我和我们一起实习的同学都很关心,及时给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每一个实习生都不同的实习老师带,这足以说明导报周到的考虑, 尽量是我们在短时间内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每天都有事可做。商报的记者不多,所以每个人的任务就比较大,每天都很辛苦,带我又李荣老师、李坤老师,我能感觉到了他们都是那么的敬业,那么的热爱这份工作,对于我这个实习生也是当做朋友一般,经常跟我沟通交流,指导我的稿件,教我采访的技巧,我从内心感谢他们。 在报社待的一段时间,让我有了很多收获。刚去报社的几天,老师并没有给我安排任务,而是让我看报纸,除了本报社的报纸外,还要求我多看几家比较有名的如《华商报》《新华日报》《人民日报》 等他们的报纸,我在学校就是比较喜欢看报纸的,但是在学习之余把看报纸当作一种放松的方式,而现在让我整天坐在哪里看报纸,当时真的是很无聊,老师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告诉我说让我看报纸不光是让我看新闻的内容,关键是让我了解记者‎‎采写新闻的角度,报到的方式和对新闻事件的把握,这是当记者的第一关。我实习中我认识到好的新闻稿要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实习的第三天刘老师把我和王珩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李老师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还有就是要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有一次我们要采访一位高校的教授,可是联系不上,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詹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同学的同学真的就联系上了教授。其实 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 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 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 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 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 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 说更加是重中之重。记得有一次我单独去采访,我报了老师的名字, 没有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老师后来批评了我,他要求我建立自己的 交际圈,可见对记者而言,交际范围很重要。 报社李老师一直要求 我要学会扩展思维,目光要独特。他经常让我关注财经类的新闻信息, 他说,现在很多报社都主打社会新闻,所以社会新闻很多,我们多关 注社会新闻以外的东西,没准就能另辟蹊径,写出优秀的稿子来。事 实也是这样,不光目光要独特,还要会发散思维,由点及面,同一篇 新闻不同的人阅读就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有一次刘老师拿起我身边的 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上 面的报道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 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房价的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 扔到一边了,而记者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就是 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老师很笨的问题: “怎么发现新闻,”老师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新闻就在身边。”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 没有,因为老师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 ,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 ”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 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实习期间我感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才发现记者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什么都得懂,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步会遇到 什么情况,而且要敢于提出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有一次去回访有个 人将自己父亲关进地下室的新闻,老师带着我去咸阳进行采访,采访 的过程中我们偷偷摸摸的,尽可能不让别人知道我们记者的身份,现 在的人对记者这个身份很警惕,老师采访医生了解情况,我躲在旁边 不说话,后来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不说话,我说我说不好话,老师狠狠 批评了我们,作为记者,要学会保护自己,但是保护不能不说话,要 在保护的过程中采集到有用的信息,让不知道事实的大众了解信息这 是你的工作。那次真的给我上了一课。以后采访要在不同环境学会采 访了,才能提出一些水平比较高的问题来。 在报社期间深刻体会了‎‎作为记者的艰辛,有的记者一天不停的在跑新闻,晚上工作到很晚加 班加点为了第二天报纸能发出最有价值的消息。报社是一个很和睦的 大家庭,大家互相之间没有隔阂,这里没有年龄的差距,部分职位的 高低,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但这都是为 了出精品稿件。我们这些实习生也是耳濡目染,平时有什么想法都及 时跟记者提出来,好的点子都会得到老师 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放开‎‎手独立去做。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导报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 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这说明了 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 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社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 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 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 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 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 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 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实习虽然很辛苦,但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为将来踏入职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习期间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和自己的坚持努力 下都一一解决,由于学校离报社较远,每天就得8点起床,往报社那边赶,晚上有时候稿子较多就得加班,回到学校已经是深夜,好几次 都遇到没有公交车回不到学校的事情,自己也曾想放弃,但老师和同 学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而且老师也很照顾我们,知道我们路途远 ,所以尽量让我们每天都早点走,真的是无微不至。实习时间不长, 但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将更加努力。
本文档为【实习记者实习日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9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