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达摩大师无心论

达摩大师无心论

举报
开通vip

达摩大师无心论《菩提达摩大师无心论》 【梁】菩提达摩 注:此经出自《大藏经》第85卷No.2831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

达摩大师无心论
《菩提达摩大师无心论》 【梁】菩提达摩 注:此经出自《大藏经》第85卷No.2831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曰:“若为能得知是无心?” 答曰:“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问曰:“和尚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众生轮回六趣生死不断?” 答曰:“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问曰:“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答曰语,种种施为,烦恼菩提,生死涅盘,定无心否?” 答曰:“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槃。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槃。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槃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问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 答曰:“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于真谛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问曰:“和尚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 答曰:“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木石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问曰:“今于心中,作若为修行?” 答曰:“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睹之不见,听之无声。似暗非暗,如明不明。舍之不灭,取之无生。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烦恼混之不浊,涅槃澄之不清。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妙神非知所测,正觅绝于修行。灭则不见其坏,生则不见其成。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拙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乃为颂曰:“昔日迷时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为。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为辟支。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 又问:“何名为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位也。三界之天虽有延康之寿,福尽是故终轮回六趣,未足为太。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忘中道,亦未为太。又忘中道,三处都尽,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为太。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太是理极之义,上是无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来之别名也。” 《菩提达摩大师无心论》卷终
本文档为【达摩大师无心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4
分类:小学体育
上传时间:2018-09-08
浏览量: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