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举报
开通vip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一般规定图根控制测量一般地区地形测图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工矿区现状图测量水域地形测量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一般规定铁路、公路测量架空索道测量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一般规定绘图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一般规定施工控制测量工业与民...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一般规定图根控制测量一般地区地形测图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工矿区现状图测量水域地形测量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一般规定铁路、公路测量架空索道测量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一般规定绘图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一般规定施工控制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一般规定竣工总图的编绘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一般规定水平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监测网水平位移测量垂直位移测量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对于测图面积大于50K壮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测图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宜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执行。第1.0.3条工程测量作业前,应了解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编写技术设计书或勘察纲要。工程进行中,应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程收尾,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工程技术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书或说明书的编写工作。第1.0.4条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第1.0.5条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第1.0.6条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当多余观测数小于20时,宜选用一定的置信概率,采用中误差的区间估计,再结合观测条件评定观测精度。第1.0.7条各类工程的测量工作,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淮的规定。现行公路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3-8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11-9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2-9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5-91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016-93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T019-9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21-8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2-8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4-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5-8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7-96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5-91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T037.1-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程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3-9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4-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5-83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056-84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9-9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T060-9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JTJ062-91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3-85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4-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5-97公路摄影测量规范JTJ066-98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071-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4-9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5-94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7-9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T0901-981:1000000数字交通图分类与图式规范公路筑养路机械保修规程(1-8册)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与JTJ076-95配套)GBJ22-8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4-88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0162-9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2.1一般规定第2.1.1条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既从当前需要出发,又适当考虑发展。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边测量等方法,对某些特殊工程可采用边角网的测量方法。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三角测量、三边测量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小三边;导线测量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各等级的采用,根据工程需要,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在满足本规范的精度指标的情况下,可越等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第2.1.2条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一、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二、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或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三、小测区可采用简易方法定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四、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五、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I)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2.1.3条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3的规定。第2.1.4三角测量的网(锁)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3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DJ1DJ2DJ4二等91<1/250000<1/20000123.5三首级4.51.8<1/150000<1/70000697等加密<1/120000四首级22.5<1/100000<1/40000469等加密<1/70000一级小三角15<1/40000<1/200002415二级小三角0.510<1/20000<1/100001230注:①本规范表格、公式及条文叙述中的中误差、闭合差、限差及较差均为正负值;②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级小三角的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一、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二、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各等级的插点宜采用坚强图形布设。当受条件限制时,单插点对于三等点应有不少于6个内外交会方向,其中外交会方向至少应有两个交角为60°〜120°;四等点应有不少于5个内外交会方向,当图形欠佳时,其中至少应有外交会方向。双插点的交会方向数应为上述规定的2倍,但其中不应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对向观测方向。当采用边角联合交会时,多余观测数必须与上述各等级插点规定相同。一、二级小三角插点的内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4个或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3个。三、一、二级小三角的布设,可采用线形锁。线形锁的布设,宜近于直伸。狭长地区布设一条线形锁时,按传距角计算的图形强度的总和值,应以对数六位取值,并不得小于60。(II)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2.1.5条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5的规定。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5等级导线长S(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1DJ2DJ6三等1431.820<1/1500006103.6反1<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川<1/35000级40.5515<1/300002410川<1/15000级2.40.25815<1/140001316川<1/10000级1.20.11215<1/70001224x|<1/5000注:①表中n为测站数;②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第2.1.6条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2.1.5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2.1.5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第2.1.7条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本规范第2.1.5条中规定长度的0.7倍。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III)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2.1.8条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至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多于10个。三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8的规定。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8等级平均边长(km)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二等936<1/250000三等4.530<1/150000四等220<1/100000一级小三边125<1/40000二级小三边0.525<1/20000第2.1.9条各等级三边网的边长宜近似相等,其组成的各内角宜为30°〜100°。当受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当图形欠佳时,应增测对角线边。第2.1.10条四等以上的三边网,宜在网中选择接近100°的角,以相应等级三角测量的测角精度进行观测作为检核。其检核的限差,应符合本规范第2.5.4条的规定。第2.1.11条当以测边方法进行交会插点时,至少应有一个多余观测,根据多余观测与必要观测算得的纵、横坐标差值,不应大于3.5cm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第2.2.1条测区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在搜集和了解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踏勘和图上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当与国家点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控制网,应进行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当设计重要且复杂的控制网时,宜考虑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在完整的误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及各级网的精度优化设计。第2.2.2条当在设计和选点时,宜利用已有点位,并使所选点位构成良好的图形。第2.2.3条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角网二等不宜小于2m;三和四等不宜小于1.5m;一级及一级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等影响为原则;二、测距边位置的选择,应满足相应测距方法对地形等因素的要求。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其测距边选择应遵守本规范第2.4.4条的规定;三、觇标的高度应合理、作业应安全;四、控制点应便于长期保存、加密、扩展和寻找。第2.2.4条二、三等控制点应建造觇标;四等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觇标可因地制宜地选用钢标、木标或混凝土标等。所建的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标形端正,标架稳固;二、标柱的中心、仪器台的中心,宜与标石的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应大于10cm;三、标柱距离测站仪器的观测视线:二等点应大于20cm,三、四等点应大于10cm。第2.2.5条二、三等点应埋设柱石和盘石,两层标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3;四等以下的各级控制点,可不埋设盘石;一、二、三导线点,位于铺装路面上的部分,可采用其他能长期保存、稳定的标志代替埋设标石、标志,标石的埋设规格应按本规范附录二执行。二、三、四等控制点应绘制点之记,其它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水平角观测第2.3.1条水平角观测所用的光学经纬仪,在作业前,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一、照准部旋转轴正确,各位置气泡读数较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二格,DJ2型仪器不应超过一格;二、光学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DJ1型仪器不应大于1〃,DJ2型仪器不应大于2〃;三、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0〃,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5〃;四、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五、仪器的底部在照准部旋转时,无明显位移;六、光学对点器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第2.3.2条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应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圆筒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册0。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15,,长度元素应量至1。第2.3.3条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各测回间度盘和测微器位置的变换,应按本规范附录三执行。二等三角点水平角观测可采用全组合测角法。第2.3.4条当测站的方向总数超过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值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第2.3.5条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四等以上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士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第2.3.6条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2.3.6的规定。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表2.3.6仪器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半测回一测回中2倍照准同一方向值各等级、十,、此乙、,、八读数之差归零差差变动范围测回较差(〃)(〃)(〃)(〃)四等及DJ11696以上DJ238139一级及DJ2121812以下DJ41824注:①为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②高山地区二、三等三角网点的水平角观测,当垂线偏差和垂直角较大时,其水平方向观测值应进行垂线偏差的修正。第2.3.7条四等以上导线水平角的观测,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应等于360°,其误差值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2倍。第2.3.8条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进行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二、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三、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第2.3.9条首级控制网定向时,方位角传递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其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的有关规定执行。第2.3.10条水平角观测结束后,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三角网测角中误差:式中珅——测角中误差("),W——三角形闭合差(");n一三角形的个数。二、导线(网)测角中误差:%=(2-3^10-2)7NknJCBIATFIBG.式中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甲时的测站数;N一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2.4距离测量(I)电磁波测距第2.4.1条本节电磁波测距各项指标适用于中、短程红外测距仪。中、短程的划分,短程为3km以下;中程为3〜15km;第2.4.2条电磁波测距仪按标称精度分级,其级别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仪器的标称精度表达式为:推D—+6•好)匚M&t山晶式中mD——测距中误差(mm);a一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一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二、当测距长度为1km时,仪器精度分别为:I级;|打心|451・级;5<|mD|<10rW级iIki益第2.4.3条电磁波测距仪及辅助工具的检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新购置的仪器或大修后,应进行全面检校;二、测距使用的气象仪表,应送气象部门按有关规定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计时,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第2.4.4条选择测距边,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距边宜选在地面覆盖物相同的地段,不宜选在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的上空;二、测线上不应有树枝、电线等障碍物,四等及以上的测线,应离开地面或障碍物1.3m以上;三、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四、测距边的测线倾角不宜太大。第2.4.5条测距的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边时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雪和大风天气不宜作业,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对准太阳;二、当反光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光镜后方遮上黑布;三、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四、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当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五、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六、当测四等及以上的边时,应量取两端点的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测量温度时应量取空气温度。通风干湿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以外的地方,其读数取值精确至0.2℃。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其读数取值精确至50Pa;一、新购置的仪器或大修后,应进行全面检校;二、测距使用的气象仪表,应送气象部门按有关规定检测。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计时,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第244条选择测距边,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距边宜选在地面覆盖物相同的地段,不宜选在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的上空;二、测线上不应有树枝、电线等障碍物,四等及以上的测线,应离开地面或障碍物1.3m以上;三、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四、测距边的测线倾角不宜太大。第245条测距的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测边时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雪和大风天气不宜作业,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对准太阳;二、当反光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光镜后方遮上黑布;三、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四、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当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五、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六、当测四等及以上的边时,应量取两端点的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测量温度时应量取空气温度。通风干湿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L5m以外的地方,其读数取值精确至0.2℃。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其读数取值精确至50Pa;七、当测距边用三角高程测定的高差进行倾斜修正时,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较差要求,可按本规范第3.3.4条中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放宽1倍执行。八、当测高精度边或长边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选在日出后1小时左右或日落前1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观测;宜采用“电照准”;应在启动仪器3min后观测。第2.4.6条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4.6的规定。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4.6观测平面控制测距仪精次数总测一测回读数较单程各测回较八、『辛网等级度等级回数差(mm)(mm)往返较差往返I6<5<5二、三等11II8<10<15<2(a+I4-6<5<7b•D)四等11II4-8<10<15一级II1一2<10<15I1-2<10<15、三级1m2<20<30m4<20<30注:①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②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第2.4.7条测距边的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气象改正,应按所给定的图表或公式进行;二、加、乘常数的改正,应根据仪器检测结果进行;三、测距仪与反光镜的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DP——水平距离(m);S——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h——仪器与反光镜之间的高差(m)。第2.4.8条测距边的精度评定,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单位权中误差:式中口一一单位权中误差(mm);d——各边往、返距离的较差(mm);n——测距的边数;P——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其值为1o2D,oD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二、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施口=*K(2*4*8—2)7rLCfflAFFIffG.OCR式中mDI——平均测距中误差(mm)。(II)因瓦尺、普通钢尺和2m横基尺视差法测距第2.4.9条采用因瓦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4.9的规定。第2.4.10条普通钢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4.10的规定。因瓦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4.9丈量定线尺段读估读温度同尺各次或同成果取经各项修正后,相对作业最大高差定值读数总次段各尺值精确各次或各尺全中误差次数偏差较差次至值数的较差至(mm)长较差(加)(mm)(mm)数(mm)至℃(mm)1/3000002〜34〜6<20<330.10.5<0.30.1<5”/后0.11/20000024<25<330.10.5<0.31/1000001〜22〜4<30<330.10.5<0.51.0<10、,鼻注:S为测距长度(km)。普通钢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4.10边长丈量较差相对误差作业尺数丈量总次数定线最大偏差(mm)尺段高差较差(mm)读定次数估读值至(mm)温度读数值至(℃)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较差(mm)1/300002450<530.50.5<21/200001〜2250<1030.50.5<21/100001〜2270<1020.50.5<3注:当检定钢尺时,其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0。第2.4.11条2m横基尺视差法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4.11的规定。2m横基尺视差法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表单个视差图形测距相测距长度对中误差(mm)1/8000501/500070视差角测角中误差(〃)测角方法及限差2.4.11视差角以DJ2型仪器,在同竖盘位置观测6次,其角值较差不得超过5〃。注:①当边长大于上表规定时,应分段测量;②尺长检定中误差不应超过0.04mm,加常数检定中误差不应超过0.2mm,DJ2型仪器测微器的行差大于1〃时,应加行差修正。2.5内业计算第2.5.1条计算所用的外业手簿及起算数据,均应经检查核对后才能使用。当使用电子记簿器时,打印输出的主要项目应与手记相同,存贮在记簿器内的各项限差应打印附在记录中。第2.5.2条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当采用简化方法平差时,应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第2.5.3条三角网条件方程式自由项的限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L对数形式,双产2闻/于(2-5-3-1)2.真数形式,啊=2aJ£网-(2-5-3-2)川caiJiPFigGcnn式中WJ——极条件自由项的限值;册21—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8一求距角正弦对数一秒表差;P——求距角(°)o二、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1对数形式:/b=2.、扁+y+mslgJSi+徒lg也〈2点昂流一冷2真数形式:22]弊>吁覆+厦(2医逼ibg4值式中Wb——边(基线)条件自由项的限值;烟S]ffl昌2药'—————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mlgsl、m1gx2起始边边长对数中误差。三、方位角条件的自由项的限值。叩=2/热膏十屋十伽?(2由播鬲g式中wf一方位角条件的自由项的限值(");m"a1、m"a2——起始方位角中误差(");推算路线所经过的测站数。四、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WK—2.、/叫嚏+m第(ZE&5L&THG.SdSi式中Wg——固定角自由项的限值(");m"g——固定角的角度中误差(")。第2.5.4条三边测量的检核项目和限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三角形中观测的一个角度与由观测边长根据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计算所得的角值限差,应按下式进行检核:=2/2(詈+ctg制+ctgoctg/S)+mJ(2efet4iBc.g式中W"y——观测角与计算角的角值限差(");史@————各边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a、p——除观测角外的另两个角度(°);m"P——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二、三边网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应按下式计算:%=2〃詈,£&+斗(2-5-4-2)%=ctg用+ctgjffr<2-5-4—3)g=ctga士ctg^-i&版曲第由式中Wz——三边网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aw——与极点相对的外围边两端的两底的余切函数之和;af—中点多边形中与极点相连的幅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四边形中内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以及外侧的两辐射边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差;i——三角形编号。第2.5.5条测距长度的归化投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J1十(2,5・5—1)、既kCUB式中D——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D’O——测距两端点的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m);Hp——测区的平均高程(m);Hm——测距两端的平均高程(m);RA——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二、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Di|1+(2•5•5—3)I上八口‘@口加CHATFIMG.C0I式中D2——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y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m);Rm——测距边中点的平均曲率半径(m);△y——测距边两端点近似横坐标的增量(m)。第2.5.6条导线网、边角网平差时,先验中误差mB及1^,应按本规范第2.3.10条、第2.4.8条中的方法计算,也可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求得的经验公式估算先验中误差的值,并用以计算角度及边长的权。第2.5.7条电子计算机平差计算所使用的程序,在投产前应对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计算精度、必要的输出项目等进行审定,充分考核,并经主管部门鉴定。平差计算时,对输入数据应进行仔细校对,对计算的结果亦应进行检查。打印输出的平差成果,应列有起算数据、观测数据以及必要的中间数据。第2.5.8条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应包含有单位权中误差、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或最弱边的边长中误差等。当采用简化平差时,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可作相应简化。第2.5.9条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应符合表2.5.9的规定。内业表2.5.9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边长观测值及各项函数位边长与坐标方位角修正数(〃)修正数(m)数(m)(〃)二等0.010.000180.0010.01三、四等0.10.00170.0010.1一级及以下10.00170.0011第2.5.10条内业计算结束后,应将所采用的程序名称、程序代码说明、打印成果资料,一并附在计算资料中。工程测量规范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第3.1.1条测区的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础。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亦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第3.1.2条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划分,应依次为二、三、四五等。各等级视需要,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高程控制。第3.1.3条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当加密时,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水准测量第3.2.1条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3.2.1每千米高往返较差、附合或路线观测次数等差全长路线度水准仪水准尺环线闭合差级,误差(k度的型号与已知点附曾平地山地崛(mm)联测环线(mm)二2—DS1因瓦往返各一往返各4一等等6<50DS1DS33因瓦双面次往返各一次一次往一次往返各一次121.4四等10<16DS3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6五等15DS3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1.注: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第3.2.2条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DS1型不应超过15〃;DS3型不应超过20〃;二、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0.15mm,对于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0.5mm;三、二等水准测量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其补偿误差4a不应超过0.2〃。第3.2.3条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3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1〜3km,工厂区宜小于1km。第3.2.4条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应按本规范附录四执行。第3.2.5条各等级的水准点,应绘制点之记,必要时设置指示桩。第3.2.6条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6的规定。第3.2.7条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合格的结果。当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第3.2.8条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平差前每条水准路线若分测段进行施测时,应按水准路线往返测段高差较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3.2.6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基本分划、辅助分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面最低高度(m)划或黑面、红面读数较差(mm)二等DS150130.50.50.7DS1100360.31.01.5等DS2752.03.0四等DS21005100.23.05.0五DS2100大致等相等注:①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②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式中M^——高差偶然中误差(mm);△——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一水准测段长度(km);n一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M△的绝对值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2.1规定的各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1>20二、每条水准路线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明=田阴<3*2-8-2)7*LCHATFI9G.COH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一计算各W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N—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三、当二、三等水准测量与国家水准点附合时,高山地区除应进行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修正外,尚应进行其重力异常的归算修正。四、各等水准网的计算,应按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五、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应精确至0.1mm,三、四、五等水准应精确至1mm。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3.3.1条三角高程控制,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第3.3.2条四等应起迄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的高程点上,五等应起迄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其边长均不应超过1km;边数不应超过6条。当边长不超过0.5km或单纯作高程控制时,边数可增加1倍。第3.3.3条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3的规定。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3.3.3测回数指标差较垂直角较对向观测附合或环等级仪器高差较差形闭合差三丝法中丝法差(〃)差(〃)(mm)(mm)四等DJ2—3<7<740f20五等DJ212<10<1060f30注:D为电磁波测距边长度(km)。第3.3.4条对向观测宜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第3.3.5条三角高程的边长的测定,应采用不低于H级精度的测距仪。四等应采用往返各一测回;五等应采用一测回。第3.3.6条仪器高度、反射镜高度或觇牌高度,应在观测前后量测,四等应采用测杆量测,取其值精确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时,取用平均值;五等量测,其取值精确至1mm,当较差不大于4mm时,取用平均值。第3.3.7条四等垂直角观测宜采用觇牌为照准目标。每照准一次,读数两次,两次读数较差不应大于3〃。第3.3.8条当内业计算时,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至0.1〃;高程的取值,应精确至1mm。第3.3.9条当采用一、二级小三角测量,在一般地区进行1:1000〜1:5000比例尺测图的控制时,可采用经纬仪三角高程,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可按本规范第3.3.3条五等的有关规定执行。工程测量规范第4章地形测量一般规定第4.1.1条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性质、设计阶段和规模大小,可按表4.1.1选用。测图比例尺的选用表4.1.1注: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第4.1.2条地形的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坦地:a<3°;丘陵地:3°
本文档为【工程测量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闫凤贤
热爱锻炼
格式:doc
大小:176KB
软件:Word
页数:55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2-01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