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洋镜》电影音乐赏析

《西洋镜》电影音乐赏析

举报
开通vip

《西洋镜》电影音乐赏析《西洋镜》电影音乐赏析 试论影片《西洋镜》的声音设计 也许真实,也许虚构:试论影片《西洋镜》的声音设计 姚国强 吕甍 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处长、录音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录音师。 吕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04级中国电影史(声音艺术史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当胡安导演的影片《西洋镜》晃晃悠悠地讲述完一个已经被尘封百年的影像故事时,颇让我们有一种尘埃终于落定的感觉。作为一部讲述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含义和价值的电影的电影,导演本应在视听元素中融入凝重厚实、真实可信的历史沧桑感,将...

《西洋镜》电影音乐赏析
《西洋镜》电影音乐赏析 试论影片《西洋镜》的声音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也许真实,也许虚构:试论影片《西洋镜》的声音设计 姚国强 吕甍 姚国强,北京电影学院科研设备处处长、录音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录音师。 吕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04级中国电影史(声音艺术史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当胡安导演的影片《西洋镜》晃晃悠悠地讲述完一个已经被尘封百年的影像故事时,颇让我们有一种尘埃终于落定的感觉。作为一部讲述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含义和价值的电影的电影,导演本应在视听元素中融入凝重厚实、真实可信的历史沧桑感,将艺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力体现在各个不同的故事情节中,以便能让观众在电光幻影中穿越时光的隧道,去还原、体验和感受一百年前的历史遗迹。然而,这种在获奖文学剧本《定军山》中处处可以体会到的艺术构思却在完成影片《西洋镜》中被导演的文化暴力虚构所消解,变得难以捕捉。 影片《西洋镜》向我们讲述了20世纪初,西洋影戏传入我国,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以京剧艺术家谭林培为拍摄对象、拍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前后过程。除通过外国人雷门在中国放映“西洋影戏”的过程展示了叙事主线外,影片还交错叙述了丰泰照相馆照相师刘京伦与谭林培女儿的自由恋爱、刘京伦与照相馆老板任景丰的利益冲突,以及京剧与“西洋影戏”形成的文化冲突等三条叙事辅线,使得完成影片《西洋镜》与原文学剧本《定军山》相比,在整体叙事上呈现出了一个多元的,但却是乏善可陈的、虚构的、重点不突出的故事框架。几乎显现不出原剧本中所阐释的历史性、真实性和整体脉络性,增加了更多的是导演偏离历史情景而主观臆造的虚构。这样,就使得完成影片《西洋镜》与真实发生的史实之间相距甚远,不得不让我们对整部电影的历史背景产生了某种深深的疑虑。在这种情境下,作为曾获得台湾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录音奖提名的、描述20世纪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的影片,其声音设计从开始就不得不承载起为掩饰虚构的历史情节和臆造的人物设计所产生的艰巨重任,从而以现实主义的声音创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画面故事而言的相对真实。 下面让我们对影片《西洋镜》的声音艺术创作与获奖文学剧本《定军山》的声音设计进行逐一的比较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一、与声音有关的基本信息 ? 影片《西洋镜》中的声音创作 1.录音工艺:杜比SR同期立体声 2.无源原创音乐11段 3.有源留声机音乐6段 4.京剧演出3段 5.京剧哼唱3段 6.婚嫁音乐1段 ? 文学剧本《定军山》中的声音设计 1.留声机音乐(第二场奥国舞曲、谭鑫培听舞曲,第八场刘仲伦墙边,第十九场丰泰照相馆,第二十场丰泰照相馆,第四十七场,第五十六场,第一百二十七场) 2.留声机滑扣声(第二场奥国舞曲,第十九场丰泰照相馆,第二十场丰泰照相馆) 3.京剧演奏(第三场过门,第十二场戏园,第十四场戏园,第一百二十八场) 4.京剧道白(第八场首饰楼,第五十四场谭鑫培喊嗓子) 5.京剧演唱(第三场的谭鑫培清唱,第六场首饰楼,第十四场谭鑫培《四郎探母》,第十五场任景丰哼唱,第五十五场首饰楼,第五十九场紫禁城,第九十一场婚礼任景丰、刘父、首饰楼的演唱) 6.北京儿歌(第二十七场的富官) 7.抖空竹(第二十八场) 8.爆竹(第二十九场,第八十八场,第一百二十四场) 9.照相机的咔嚓声(第三场谭鑫培,第二十四场,第三十场宋家,第六十场老佛爷,第九十场刘仲伦结婚,第一百二十八场) 10.婚礼喜庆音乐(第四十场,第八十四场刘仲伦结婚音乐) 11.火车声(第四十五场) 12.说相声(第一百零三场) 13.熊熊大火(第一百一十五场) 相对来讲,文学剧本《定军山》提供的声音素材要远多于完成影片《西洋镜》。 二、声音艺术——虚拟的现实主义倾向 影片声音的整体设计呈现出一种虚拟的现实主义特点,这体现了导演对影片艺术创作的准则和要求。 影片中的语言运用与原《定军山》剧本相比,是不太成功的。如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及语调基本没有呈现出剧本中老北京口音的地域特征,仅仅是常规性的对话而已,这不能不说是《西洋镜》改编后留下来的一份遗憾。但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所追求的现实主义风格吧, 影片的原创音乐与整部影片的情调还是比较一致的。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却给观众带来了些许的现代感。例如,刘京伦第一次主动帮雷门卖票的那场戏中,他用留声机播放音乐来招揽观众,这时镜头在影院的门口内部进行了来回的切换。但是我们听到的留声机播放的音乐却始终没有太多的空间性的变化。这便让我们在听觉上产生了疑惑。其实,音乐的艺术性运用最好是能给观众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这样才能避免观众在观影时产生错觉,从而营造出真实的现场感。 但影片在某些地方用声音来表达情绪和情感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如刘父让刘京伦娶姜寡妇的那场戏中,窗外是雷声轰鸣、窗内则是雨点滴答,这两种声音的交错使用开通了影片画面本体意义之外的独立空间:揭示了刘京伦心中的痛苦所在——是遵守父为子纲呢,还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呢,同理,在刘京伦与雷门一起去听谭林培演出的那场戏中,刘和雷被戏园子里的人给轰了出来,倒地时的伴奏音乐正好是舞台上谭林培表演的京剧名段《夜深沉》。京胡与京鼓交替的板眼声,不仅传递了紧张的情绪,同时也与刘京伦和雷门所受到的不友好的嘲讽和非议的场面非常贴切。 声画对立的声音蒙太奇方法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雷门刚到北京时,他企图在谭老板到丰泰照相时给大家介绍西洋影戏,不料却被任景丰等人轰出了大门。而当这个沮丧的洋人被一群孩子围观时,一段诙谐的音乐前奏产生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 声音往往能体现出一种不经意的情感来。如谭小姐陪同其父谭林培来丰泰照相时,第一次见到刘京伦,当两人双目相对时,一串细碎的银铃声不知从哪里飘然而至,又转瞬即逝,烘托出了未婚大姑娘羞涩的情感。 总体看来,影片的声音艺术运用是基于现实主义原则的,因此,从头至尾基本是中规中矩,没有太独特的声音设计。倒是在原文学剧本中,编剧给了声音创作者无穷想象的表现空间,如前声音基本信息中所给出的那些勾勒出了老北京风土民情的地域特征,如同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图景,很好地再现出一百多年前晚清时代的老北京,让人在阅读剧本的过程中伴随着历史的画面恍惚地游走于老北京的大街小巷,听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京腔京韵,咂摸和品味着历史的滋味。 三、文化印痕——历史的声音 作为描述历史史实或事件的影片,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功能。对影片《西洋镜》这样一部描述第一部中国电影诞生的史实型影片,时代情绪和时代内涵理所当然是其应该表 达和诠释的。那么,声音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必将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一面。并且,声音的历史变迁还可作为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去折射故事中的历史特质与文化刻痕。对影片《西洋镜》来说,声音的文化意味主要应当体现在声音的时代性、地域性以及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之中,并且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影戏的“伴侣”,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比如,作为时代的先声,影片中留声机这件小小的道具,作为独特的声音载体吸引着当代观众的目光和听力。当唱片已成为一种怀旧的对象时,留声机无疑印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然而,相比于胡安对画面历史感所做的色彩做旧处理而言,古老的留声机的声音特质在片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没有其应当拥有的那种韵味,显得过于清晰干净,音色与实际的留声机音色相差甚远,从而失去了历史的沧桑感。此外,在音量方面也过于夸大,令人着实不解,大大地削弱了其作为一个历史见证的文化标志意义。 此外,我们知道,有源音乐与无源音乐的交替使用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和规律。在影片中,《蓝色多瑙河》的乐曲在放影戏时是作为现场配乐从留声机中传出来的,但在播放了几个小节后突然随着画面进入了乐曲的高潮,这时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开端的几个小节是留声机音乐,即有源音乐,而后突然达到高潮时则转换成了单纯的配乐,即无源音乐。由于这是一场观影的戏,戏中并没有感情升华或低落等转折点,但配乐却做如此大的转变,就显得有些唐突。二是整段配乐经第一次转换后又再次转回成有源音乐方式,不知是何用意,这种对于同一首配乐来回进行声源变化很容易给观众添加困惑和不稳定感。 影片在处理旧时照相机拍照时的声音设计方面,却延续了原文学剧本中的创意,每当照相机快门按下时的咔嚓声,必定伴随着闪光粉燃烧爆喷的那一声轰鸣。顿时,丰泰照相馆作为中国电影影像历史的发源地,其古老的照相方式也就成为片中精彩和浓重的笔触,使观众从历史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情怀。 影片中不能不提及的一个重要史实就是应当如何描述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的过程。原文学剧本中,提供了大量相关的京剧唱腔和配乐的声音素材供导演在再创作时选用。我们现在已经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清楚地知道,京剧与电影的结合是中国民族电影迈向世界影坛的重要的第一步1930年,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率剧团出访美国。在美国期间,梅兰芳为派拉蒙公司拍摄了一段戏曲演出的有声新闻片。这是梅兰芳第一次拍摄有声片,同时,他也是被拍摄成有声片的第一位中国演员。摘自《中国电影声音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姚国强,原载《中国电影百年特刊》,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7月,第428页。。因此,京剧对中国电影的诞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西洋镜》作为一部记载中国电影诞生的影片,在片中大量地使用京剧音乐,不仅内含了凝重的历史感,同时也强调了这种结合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正如《西洋镜》的作曲张丽达所说:“一小部分音乐是要求历史实证的,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已真实存在于北京皇城与市井,比如京剧。”京剧音乐在片中不仅仅是作为史料的存在,它还代表了那个被浓缩了的时代、那座印有文化刻痕的城市,以及那种晚清氛围的地域符号。因此,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来看,京剧可以被视为是中国电影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源头。缘此,作为声音元素的一个重要部分,京剧音乐的合理运用就十分明显地凸现了时代和地域的双重文化特性。 然而,同样是京剧的演唱,谭鑫培所演唱的名段——《苏三起解》在影片中两次被主人公刘京伦非正式地演唱,但每一次都使人感到别扭。究其原因主要是演员本人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科班训练,所以哼唱时毫无京腔京韵的美感可言。众所周知,老北京的戏迷、票友们对京剧无不十分精通,在平时的随意哼唱时也十分讲究字正腔圆,这唱腔本身就是一种皇城文化的体现。因此,主人公跑调的哼唱反而让观众感到突兀,感觉不到京剧文化的原汁原味。 影片《西洋镜》中亦中亦西的配乐倒还显得合情合理,比较好地体现了声音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的作用。这种文化主要体现了作曲家对东西方各种乐器的熟练搭配方面,如中国的琵琶、梆笛、二胡与西方的小提琴、单簧管的水乳交融,正好寓意了西方的影戏与中国 的京剧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得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又一次通过声音的展示而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又如在进宫为慈禧太后放影戏的那场戏中,由于胶片着火使得现场所有人都陷入一片慌乱之中,这时,作曲家将一段琵琶的大幅度滑奏配乐掺杂于人声鼎沸中,产生出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氛围。而在刘京伦裁减姜寡妇全家福的一场戏中,他恍惚的神情配上三弦弹拨出的俏皮音色,让人忍俊不禁。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中国民族乐器在音色上的独特个性,以及民族乐器丰富而具有穿透力的特点。因此,对影片人物情绪及场景氛围的表现具有相当程度的说服力。 我们知道,从1895年电影诞生时开始算起,电影以无声的形态在银幕上经历了32年才迈入到有声片时代1927年10月6日,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的《爵士歌手》公演,标志着电影有声时代的到来。,而在影片《西洋镜》的结尾处却有一段关于相声演员边看“影戏”中自己的画面边配音的戏。以这种方式将声音与画面“联姻”的情景,恐怕在影片《西洋镜》表现的时代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类似于“双簧”式的放映方式不知是导演的臆想还是经过考究后的事实, 四、讨论 从原文学剧本《定军山》来比较所拍摄的影片《西洋镜》,我们不难发现,文学剧本中描述的很多有意思、有文化的内容被《西洋镜》的主创者给毫不犹豫地舍弃了,结果导致《西洋镜》留下很多的硬伤和缺陷。 原剧本中有很多可供发挥的声音素材在完成的影片中被舍弃了。比如在原剧本几次出现的留声机滑扣声一次也未在影片中做个交代,使得影片严重地缺乏生活气息。 凡此种种,不难看出《西洋镜》在史实方面违反历史真实的虚构情节以及主题方面的人文精神缺失等诸多问题。 对于《西洋镜》这样一部关注中国电影历史的影片,我们有义务要求创作者怀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和崇敬之心。因为,中国电影之路毕竟就是从《定军山》开始的。 客观而言,影片《西洋镜》的声音制作是比较精良的。但声音到底应该如何运用,则是创作者需要另外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声音不仅仅应该起着烘托剧情的基本作用,它还应当拥有更足够的力量与责任来表达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 无论如何,电影声音作为电影思想和文化表达的承载者,值得艺术创作者们去关注、扩展、发展它的外延和内涵,并对其进行深度的考量和重新定义。 西洋镜里听西洋景:《西洋镜》配乐浅析 西洋镜里听西洋景:《西洋镜》配乐浅析 杨冬冬 世界电影音乐研究者;CCTV电影音乐专题栏目编导、策划;中国交响乐团电影专题音乐会策划、制作兼主持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FM97.4)《银海乐波》栏目撰稿、主持;《音乐周报》电影音乐专栏特约撰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艺术团抒情女高音。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首次拍摄电影是在1905年秋天,由当时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和他的摄影技师刘仲伦一起完成。拍摄内容是我国京剧大师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 九十年后,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教师、青年剧作家黄丹与合作者唐娄彝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定军山》。在获得业内人士广泛好评的同时,1998年还荣获台湾“电影局”颁发的优良电影剧本奖。1996年,剧本被旅美影人胡安购得,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台湾中影公司,以及德国文德斯公司、美国子安制片公司联合摄制,于1998年10月在北京投拍。1999年,《定军山》被大幅度改编后拍摄完成,片名亦改为《西洋镜》。 两者的差异显而易见:原剧《定军山》以大量篇幅讲述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过程,同时探讨了电影这一典型的西方文明产物为中国文化所同化的过程,所以说剧本具有影史研究的文化价值。而改编剧《西洋镜》则试图借电影最早进入中国时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来表现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但具有商业价值。笔者以为,或许出于功力欠佳,影片编导者揭示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手法过于简单、粗糙和概念化。本文的切入点是音乐,笔者无意对原剧本和完成片的文化立场、观点及价值取向的异同做深入剖析和评判,但在构成影片的各要素中,音乐元素的介入及存在状态必然会受剧本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及其文化内涵的影响,所以以下分析中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影片制作者的价值取向。 由于原剧本《定军山》并未被忠实地搬上银幕,因此笔者不能主观臆断原本属于该剧的音乐形态。不过,仅从剧本的叙事情节来看,原剧音乐的构成必然会有更多的京剧元素,虽不排除作曲家会在原创音乐中使用管弦乐队,但其创作取向无疑是民族化的。改编后的完成片《西洋镜》中,创作手法则是国际化的,音乐的形态也非常丰富。纵观剧情片《西洋镜》的配乐,应该说音乐的确为这部在文化表述方式上尚存诸多争议的作品大大地加了分。如果从纯音乐的角度进入这个带有改编者“一厢情愿”的倾向、着重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虚构故事,还是可以找到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的。 原创音乐的风格—中西合璧—写实中的诗意化 对应着创作者要表达的西方文明的产物——电影如何进入中国并得到认同的思想主题,对应着《西洋镜》的故事情节,观众听到了中国作曲家张丽达用她细腻而又洒脱的笔触创作的配乐。音乐学家王安国曾评价:《西洋镜》有些主题的风格来自传统音乐,如京剧风格主题、北方说书(曲艺音乐)风格的主题,以及带有民歌味儿的主题,同时还有展开性的(指音调带有展开性)的主题。简言之,他认为这部电影音乐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平实的叙事与交响性展开的结合,而且在近现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中是一部重要的作品。笔者也认为,《西洋镜》全片配乐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中西方两种音乐的风格始终进行着对话和相融,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音乐原创之作。 例一片头配乐主题 1902年 北京城有了照相馆 开篇,传来几声鼓声和锣声,紧接着圆号奏出了《往事如梦》的主题动机。结合着音乐中那“历史行进步伐般的”节奏,银幕上出现了由百年前北京的代表性建筑——前门城楼及其街景所标志的黑白画面。紧接着的第一个配乐主题,就出现了中西两种音乐元素的交融:如同伦敦大本钟报时音调的动机(E-C-D-G),由象征西方工业文明、带有机械感的小提琴拨弦奏出。而凸显在这一背景之上的,则是一支独奏小提琴与独奏琵琶的应答,采用了中国京剧“二黄”的曲牌特征的曲调。同时在其他声部还可以听到由京剧小锣与低音乐器奏出的不规则的循环节奏。至此,“大本钟”加京剧“二黄”,就形成了影片中的主场景“丰泰照相馆”的配乐主题。观众看到,在音乐的伴随下,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正在准备迎接京剧大师谭林培(即谭鑫培)前来拍剧照,拖着长辫子的伙计们正围着一架庞大的座式洋相机,一溜儿小跑地忙活着。同时,这组交叉剪辑镜头也交代了谭先生和他的干女儿:二人正乘坐一辆豪华的马车前来照相。一幅描绘1902年的京城某角落那忙碌而又闲适的图景,在明朗、热情又充满幽默的音乐衬托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而当耳畔闯入一个男声哼唱的京剧名段《苏三起解》的起句“苏三离了洪洞县”时,影片男主角,相馆技师刘京伦(即刘仲伦)便亮相了。刘京伦正聚精会神地研究着眼前的一台俗称“话匣子”的留声机,嘴里念念有词,还不时地查阅英文字典。这一人物出现的同时,音乐主题在琵琶独奏中渐隐,消失。在这个主调为蓝色调的镜头中又悄然响起了一段静谧的管弦乐,其中钟琴的音色与画面上的水滴声交相辉映,带来了诗化的情趣。这段配乐虽然很短,却巧妙地配合人物的独白和环境动效,给人营造了 一刻舒适的视听享受。与此前此后繁华喧闹的街区段落对比,这一小段过渡,无形中对观众的心理起到了微妙的平衡作用。可以说,作曲家一开始就把一种乐观的情绪,一份人文的气质融入了她的作品中。在影片的引子部分,作曲家精心编织的音乐主题恰如其分地起到了“序”的作用——既烘托着画面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也为情节的展开做好了情绪铺垫。 例二第二主题(影戏时光主题)+第三主题(刘京伦主题) 皇宫里看西洋影戏 刘京伦在播放影戏以及拍摄中国影片的过程中,与英国人雷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影戏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于是二人被邀请进紫禁城,给老佛爷祝寿。 随着一声重浊的低音大锣响起,一群身着红袍的宫女穿行在皇宫中。小提琴在大锣的回音之上奏出了中国风格的第二主题。观众看到,在宫廷侍卫的引领下,刘京伦和雷门进了故宫的大门。代表影戏时光的第二主题在镜头的摇移中流泻,在诉说一段似乎成为两个人生命唯一索求的影戏时光。刘京伦和雷门的内心都在渴望,这次给老佛爷放影戏,能为他们日后在京城的电影事业找到支持。白雪覆盖下雕梁画栋的故宫,高大的殿堂里一派喜气。而一直在小提琴独奏的主题旋律中鸣响的大锣的回声,却使得这皇权笼罩下的气氛更显森严。但是很快,这一主题就被大殿内传来的京剧大师谭林培高亢的唱腔所打断。 等老佛爷在白色幕布前就座,那带有威严意味的大锣再次响起,镜头从屏风前的慈禧太后缓慢摇移到位于屏风后的放映操作区,小提琴也再次奏出配乐主题。影戏开始了。镜头伴随主题旋律切回到老佛爷,音乐又一次由大锣带起,一束光影穿过放映孔,投射到慈禧太后面前一块讲究的、不规则的银幕,上面出现了影像:街头行人、跳肚皮舞的女郎竞相登场,还有玩杂耍的、笼子里的狮子等国外风物。镜头在影绰闪烁的画面与大臣、宫女们惊讶好奇的神情之间切出切入,铜管与弦乐也一唱一和地为这一场景营造了诙谐、幽默的气氛。尤其在和老佛爷略显滑稽的形象结合后,音乐里显现出一份含蓄的讽刺意味。在整个场景中,音乐始终亦步亦趋地参与着情节的描述和气氛的烘托,同时及时地揭示、补充着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老佛爷看到高兴处不禁鼓起掌来,还夸了洋人的好;一向对影戏有偏见的谭林培也似乎被打动了;场内的热烈反应也使雷门和刘京伦感到激动,他们预感到人们将打破成见,理解并支持影戏这一新生事物。随即,轻快、幽默的影戏主题过渡到了充满自信的第三主题(即刘京伦主题),由小提琴在乐队充满动力的节奏上奏出,描述出有些得意忘形的刘京伦的形态。银幕上出现了工厂里一排高耸入云的烟囱,滚滚浓烟笼罩了天空。一串令人感到不祥的音符随即袭来,镜头切换到刘京伦脚下的机器。一声爆炸,放映机着火,蹿出了火苗。接着慌乱中老佛爷狼狈地被人抬出大殿,由琵琶独奏的一个短小乐句营造出了生动、鲜明的喜剧效果„„ 由上述段落所代表的全片配乐,以丰富的形态对场景氛围和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腻生动的刻画,轻重缓急,收放自如,音乐对故事基调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 借用音乐的创造性和合理性 除原创音乐所描绘的镜头之外,影片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大师谭林培出演的一个个京剧段落。既然中国最早的电影就是谭大师表演的京剧《定军山》,所以,旨在讲述电影如何进入中国的影片《西洋镜》,自然少不了谭先生这一重要角色,更缺不了京剧。虽然影片并非关于京剧《定军山》的拍摄,但是它表现了不久后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演员的谭大师,和以他为代表的一部分国人(如影片中的重要角色,泰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当年对西洋影戏从排斥到认同,最后成为西洋影戏拥戴者的过程。 音乐场景一京剧唱段与歌剧咏叹调叫板 1902年,一个叫雷门的英国人带着他的西洋影戏来到北京,准备开始他在中国的发财梦。 我们看见他的马车与京剧大师谭林培的马车擦肩而过;丰泰照相馆里不仅有照相匣子,还有能播放洋曲儿的话匣子。技师刘京伦是个与众不同、爱动脑子的小伙子,他不仅会摆弄这些洋玩意儿,还自学了英语。前来照相的谭大师看着留声机上花朵般“绽放”的大扬声筒,要求来段曲子听听。刘京伦随即放了西洋歌剧《爱的甘醇》里的一首男高音咏叹调“偷洒一滴泪”: 暗地里有一滴伤心的泪,润湿了她的眼睛,她好像很羡慕那些快活的姑娘们„„ 听着卡鲁索(20世纪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那动人的抒情旋律,站在人群中的洋人雷门倍感亲切,他脱口叫道:“歌剧,这是歌剧。”镜头摇回谭大师,只见他双眼紧闭,嘴角略微翘起,左手果断地抬起,示意把留声机关掉,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倒也有趣,不过,不如我们的玩意儿正经,洋人的东西花里胡哨的,浮得很。” 听到这儿,围观的百姓呼声四起:“来一个~来一个~” 镜头切换。一旁等候多时的乐师们心领神会,清脆的板鼓声立刻响起。只见谭先生随着节奏开始做了几个身段,然后刷地一声打开手中的扇子,一个亮相,便气宇轩昂地唱道: 头戴着紫金盔,齐眉盖顶„„ 影片中谭先生所唱的这两句出自京剧《战太平》中的第二场戏,是剧中朱元璋手下的将领花云出场前在幕后演唱的二黄导板。影片编导者对这一场景的设置可谓颇具匠心,它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也看到当西洋文化进入国门以后,人们相对保守、踟蹰不前的思想观念。在这里,每一个角色的精神状态及彼此间的关系都被揭示出来,为日后的矛盾与冲突埋下了伏笔。笔者以为,这是影片《西洋镜》在原剧本《定军山》的基础上改编的较为出彩的场景之一。 音乐场景之二默片与音乐 清末腐败的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落后的科技文化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电影的进入则使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人有机会见到外国的民生,也认识了一些其他地方的自然风物。从这一角度看,电影的出现顺应了当时西学东渐和文学现代化潮流。 影片中,喜欢接受西洋新技术的年轻人刘京伦很快开始和英国人雷门合作,一起放映西洋影戏。他把自己的留声机搬来影戏园,在演影戏时同步播放音乐。配合幕布上无声的黑白影像,从留声机里飘出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那流畅的旋律。欢快的曲调与海边玩耍的孩童以及杂技、街景、旧屋墙被推倒等画面毫不相干,但人们却看得津津有味,笑声四起,还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晃动身体。在雷门放映的过程中,机器出故障,银幕上没了影像,观众开始骚动。刘京伦及时找来一面镜子,将室外的阳光折射到放映孔,使影像重新出现在银幕上。这一细节在表现刘京伦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形象、简练地表现了人们在最初接触这种“光影艺术”时的心态。另外,这一场景还真实地还原了音乐与电影最初的合作方式。众所周知,默片时代需要现场播放唱片来配合放映,或请乐手(通常是钢琴师)在一旁伴奏。不言而喻,在电影襁褓的时代,音画之间往往脱节。从这一点上来看,影片的编剧可谓匠心独具,给予了充分的展现。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作曲家张丽达却花费了大量精力,思考和研究影片所依赖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音乐化问题。她为《西洋镜》谱写配乐历时四年,创作了12段音乐: 01(1902年,北京城有了照相馆 02(皇宫里看西洋影戏 03(宫墙外的日子 04(西洋镜里看西洋景 05(凌儿与刘京伦的爱情 06(爱照相的寡妇 07(“别生气,你要让我解释” 08(怀念 09(长城落日 10(着迷拍影戏的刘京伦 11(高山远眺 12(往事如梦 每一段主题或场景音乐,张丽达都在写实的基础上,力求诗意化、风格化。中西音乐作如此的交融,不仅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还深入地揭示并升华了影片的思想主题,为其注入了更深层面的审美内涵。 《西洋镜》全片配乐的主要部分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中国顶尖的独奏家担任独奏,音乐的风格因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作曲家对中西方音乐的掌握已达到高度熟练的境界。本片音乐顾问,获奖巨片《指环王》的曲作者,加拿大作曲家霍华德?休曾说,像这样把中西方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融合得如此水乳不分、自然完美的作品他写不了,因为他并不了解中国音乐。 遗憾的是,一部电影时长有限,而作为构成元素之一的音乐所拥有的空间就更有限了。所以在《西洋镜》完成片里,张丽达创作的几段非常优美、贴切的旋律根本没用上。虽遗憾却也无奈,这正是电影音乐创作中存在的矛盾。花费四年时间来创作一部电影的音乐也许显得过于奢侈,但对于真正搞艺术并立意创新的人来说,一个从无到有的孕育过程,从摆脱困惑到了然于胸,最终让乐思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得以完成一次有尊严的创作,这种严谨的态度值得称道。然而笔者仍替作曲家感到不平。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笔者发现影片的配乐水准要比其编剧的水准胜出一筹。音乐虽然为情节增添了光彩,却无法掩盖故事的平庸。一部在编剧方面存在诸多硬伤的影片,无论画面多么精美,演员表演多么卖力,音乐是多么出色,最终还是遮掩不了叙事的笨拙和平淡无味。毕竟,剧本才是一剧之本。 在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充满了艰难与曲折。但是,电影人与音乐人依然携手为我国影史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经久流传的作品。对此,中国观众的内心是充满感激的。值此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1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作为庆贺,并祝愿中国的电影导演和作曲家在未来的创作中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
本文档为【《西洋镜》电影音乐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60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2-13
浏览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