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8课时 战争与宝应地名

第8课时 战争与宝应地名

举报
开通vip

第8课时 战争与宝应地名第8课时 战争与宝应地名 目录 第1章 宝应县名的由来„„„„„„„„„„„„„„„„„„„„„„„2 第2章 安宜镇„„„„„„„„„„„„„„„„„„„„„„„„„„„4 第3章 氾水镇 „„„„„„„„„„„„„„„„„„„„„„„„„„28 第4章 夏集镇 „„„„„„„„„„„„„„„„„„„„„„„„„„32 第5章 柳堡镇 „„„„„„„„„„„„„„„„„„„„„„„„„„39 第6章 鲁垛镇 „„„„„„„„„„„„„„„„„„„„„„„„„„41 第7章 广洋湖镇 „„„„„„„„„„„„„...

第8课时 战争与宝应地名
第8课时 战争与宝应地名 目录 第1章 宝应县名的由来„„„„„„„„„„„„„„„„„„„„„„„2 第2章 安宜镇„„„„„„„„„„„„„„„„„„„„„„„„„„„4 第3章 氾水镇 „„„„„„„„„„„„„„„„„„„„„„„„„„28 第4章 夏集镇 „„„„„„„„„„„„„„„„„„„„„„„„„„32 第5章 柳堡镇 „„„„„„„„„„„„„„„„„„„„„„„„„„39 第6章 鲁垛镇 „„„„„„„„„„„„„„„„„„„„„„„„„„41 第7章 广洋湖镇 „„„„„„„„„„„„„„„„„„„„„„„„„44 第8章 小官庄镇 „„„„„„„„„„„„„„„„„„„„„„„„„46 第9章 望直港镇 „„„„„„„„„„„„„„„„„„„„„„„„„48 第10章 射阳湖镇 „„„„„„„„„„„„„„„„„„„„„„„„„51 第11章 西安丰 „„„„„„„„„„„„„„„„„„„„„„„„„„69 第12章 曹甸镇 „„„„„„„„„„„„„„„„„„„„„„„„„„70 第13章 黄塍镇 „„„„„„„„„„„„„„„„„„„„„„„„„„75 第14章 山阳镇 „„„„„„„„„„„„„„„„„„„„„„„„„„78 第15章 泾河镇 „„„„„„„„„„„„„„„„„„„„„„„„„„81 附录 „„„„„„„„„„„„„„„„„„„„„„„„„„„„„„„83 1 第一章 宝应县名的由来 一、概况 宝应县是江苏省辖县。全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和谐推进,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江苏省文明城市、省级社会治安安全县。县"二妹子"民兵班更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等称号。宝应县总面积1486.23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30个行政村,53个居委会,201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91万人。 现在辖区内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二、由来 宝应县:宝应古为大海,属江淮冲积平原地貌,多泻湖。沤改旱以前为一片水乡泽国,多数集镇村庄,是明初大移民“洪武赶散”时苏州阊门人迁来我县,择高地墩垛定居形成的。 2 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为: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先后属吴、越。秦时建东阳县,属东海郡。汉为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先后属临淮、广陵郡。隋初置安宜县。 唐肃宗上元三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宝应自此成了“望县”,九州皆慕,知名度极高。难怪当年乾隆皇帝几下江南,都要经过宝应(乾隆曾住过宿的松圆庵,后改名为“一宿庵”。难怪这里哺育出明代大画家陶成、经学大师刘宝楠、京剧鼻祖高朗亭等历代文化名人;也难怪李白、韦应物、杨万里、范仲淹及马可(波罗等途经宝地都要即兴赋诗填词,挥毫颂赞这里的湖荡秀色,为地名增添了奇光异彩。 南宋期间,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等县。明隶高邮州。清属扬州府。 民国期间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县境解放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泰州专区。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1983年3月,隶属扬州市。 【真如献宝与宝应得名】 尼真如,河南巩县李氏女。唐天宝末年,安禄山叛乱,兵火震荡,民众南迁,真如避难淮楚,寓居安宜。唐上元二年(761年)一日,真如梦中喜获玉帝赐予“八宝”,并旨意“交给皇上,以镇邪逆,兵革可息,乱世可清”。唐上元二年(761年),真如进京,献于皇上,不久安史之乱平息,代宗视为“定国之宝,得宝瑞应”,遂改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762年),升楚州为上州,易安宜县为宝应县。 3 第2章 安宜镇 一、概况 地理位置: 安宜镇隶属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是宝应县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镇域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0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场),近21万人。 气候水文: 安宜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年降水量966毫米,年日照时间2181小时,全年无霜期260天。 区位交通: 宝应是苏中地区物资转运要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形成了以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为主干,苏216省道,盐金国防公路为骨架的“二纵一横”公路网络。周围有上海、南京、常州、盐城、徐州、连云港机场,京杭大运河为二级河道,可通航2000吨级顶推驳船。以宝应为中心,3小时车程内,有大中城市15座,人口八千万,市场容量巨大。 4 二、由来 县政府所在地,系袭用宝应旧县名。汉为白田村,唐初武德四年升为安宜县城,762年改名宝应城。“安宜”一名来源于汉平安县城的安宜溪。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建置混乱,齐永明年间我县分属太清、永阳、安宜、丰国四县,初见“安宜”一名。隋朝我县统一为安宜县,隋末安宜县城平安被杜伏威屠毁,唐初县治迁白田。建国后境内曾设城镇、中港、城郊三乡镇,2000年4月合并为安宜镇。 【叶挺路】 叶挺路是宝应城历史最悠久的干道。古代称为“宁国寺街”。由唐迄清,许多历史名人曾经经过此街,唐代大将尉迟恭和大诗人李白,宋代诗人范仲淹、秦少游和文天祥,元代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和诗人萨都刺,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和书法家祝枝山,清代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和小说家蒲松龄等,都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留下过他们闪光的足迹。 民国年间,宁国寺街历经沧桑,为方便行人,1930年县建设局请准省厅,拆除了嘉定桥,改建为砖拱桥。1936年8月,这条路向西达运河堤开新西门,向东延伸到画川书院,更名为“中山路”,以纪念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5 1939年10月2日,日本鬼子进了宝应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寇司令部设在画川书院,老百姓称为“鬼子窝”。鬼子在大新桥设岗,日夜巡逻;还以日本特务机关联络官高桥和维持会长汉奸蔡搏九的名义,把中山路更名为“高蔡路”。在那暗无天日的漫漫长夜里,中山路在颤抖,宝应城也在哭泣。忽然,一道闪电劈开长空,给宝应人民带来了希望;老百姓都纷纷传说:“常胜将军叶挺军长骑着高头大马,率领新四军开进了苏北,路过了宝应。”从此,东荡柳堡等革命老区展开了抗日游击战争,陶祖全、林友映、叶诚忠„„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名字已经成为当地的村名,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铭刻在宝应人民的心中。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8月23日新四军攻克宝应城,建立了人民政府。1946年4月8日,叶挺将军不幸空难身亡,宝应人民万分悲痛,千余群众自觉涌向城隍庙大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人民政府当时决定:为纪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叶挺将军,将“高蔡路”更名为“叶挺路”。从此这条路洗去了侵略者强加的耻辱,放射出崭新的光彩。 建国后宝应城区不断扩大,以叶挺路为主干的交通网也不断向前延伸。大新桥成了市中心,宁国寺改建为大众电影院,画川书院改为宝应县中学,向南北拉开了安宜路。1970年大新桥改建为平面桥,与叶挺路浑然一体。1976年宝应船闸建成,公路从西运河堤改道苏中路,城区面积由解放前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3.8平方公里。其中也有过一段插曲,那就是“文革”中一度将大新桥更名为红卫桥,后来又恢复名誉了原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叶挺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1983年叶挺路穿过宝中向东延伸到苏中路。影剧院、大众电影院、文化馆、工人文化馆,成为城区文化娱乐中心。路南古老的纵棹园与新辟的文化广场相映成趣,景色宜人。路北改建后的宝应县中学焕然一新、开阔宏伟。八十年代后期,叶挺路越过苏中路延伸伸至中沟河,城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 九十年代宝应县城建设不断加强,树立起对外开放的新形象。叶挺路也高速发展,沿街建筑不断更新。西部经过老城改造,低矮破旧的平房改建成高大的住宅楼。东华联商厦、供销大厦、物资大厦、邮电钟楼等一批高大雄伟、造型新颖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县城总体规则为运西6平方公里,运东26平方公里。1992年夏季,县委、县政府选择中沟河以东10平方公里,兴建经济开发区,中沟河上驾起了宽阔典雅的叶挺桥和泰山桥;内拉开了叶挺东路、泰山路和白田路;同时改造了苏中路和安宜东路。路、邮、水、电同时并举,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一个新城区正在形成。叶挺路越过叶挺桥,一直延伸到新淮 6 江公路,全长已达6里。宽广笔直的路面,四季常青的花木,新型别致的华灯,风格互异的高楼,把叶挺路装饰得更加美丽、更加年轻,成为宝应社会文明重要窗口和地区形象的立体广告。1994年新淮江公路正式通车,为宝应城市发展拉向更为广阔的前景。 【八宝亭】 如同断桥之于杭州,五亭桥之于扬州一样,八宝亭是宝应的象征。生于长于宝应的我却只有对她印象比较深刻一点,因为她有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 相传唐代中期,安史之乱,生灵涂炭,中原战争, 烽火连绵。有一位真如尼姑由河南巩县辗转来到楚州安宜(即今宝应县)。一个冬日的夜晚,真如在梦乡中,恍然踏上五彩祥云,来到了天宫。玉帝召见了她, 赐给她八宝,说:“下界丧乱已久,杀戮不休,腥秽之气直冲云天,坝用神宝,以镇邪逆。今赐八宝,你回去后,交给皇帝。这样,兵革可息,乱世可清。” 真如遂将此事 汇报 关于vocs治理的情况汇报每日工作汇报下载教师国培汇报文档下载思想汇报Word下载qcc成果汇报ppt免费下载 刺史崔铣,刺史派人前来勘查。真如取出八宝:“如意珠”、“红鞯鞴”、“琅垤珠”、“玉印”、两副“皇后采桑钩”、两柄“雷公石斧”。八宝置于日下,白气贯天;置于暗室,耀如明月。崔铣又派人随真如进京。上元二年(761年)四月,抵达长安,拜见肃宗,时肃宗李亨身染沉疴,危在旦夕,见宝,召见太子李豫,道:“你由楚王人为皇太子,上天赐宝楚州,显然是在佐助你呀~”肃宗病故后,代宗李豫缆位, 以得宝之故,即改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762),升楚州为上州,易安宜县为宝应县。从此以后, 7 四海之内,兵革渐偃,五谷丰登;封域之内,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宝应县遂为望县。有趣的是,这时传人日本的象棋,也被日本人唤做“宝应象棋”。宝应一时名扬四方。代宗大悦, 真如寺”,开“得宝河”,谢上苍佐助之恩。明嘉靖年间,在真如居住地一一宝应县南街建“ 为纪念玉帝赐宝之事, 又在南街建“八宝亭”。1983年,八宝亭由县南街迁至纵棹园内。 八宝的传说,或许是楚州剌史揣摩圣意而编,或许是百姓的一种杜撰经口口相传。不过宝应的名号至此流传,宝应也成为全国唯一又是年号又是县名的地方。宝应坐落在大运河旁,历史上,八宝亭乃是运河古道的一颗璀璨明珠。唐苏鄂《杜阳杂编》说;“真如获宝所居,河圩高敞,培物润戊。”宋诗人梅尧臣《宝应道中》是一片丰收景象;“青青老菱叶,下有繁实尖。浪头拨船女,到手终不嫌。”清邑人刘家麟的描写更是清新自然:“秋水长天飞野鸭,夕阳门巷卖家菱,”都是描叙本地一派鱼米之乡风景。 【一宿庵】 8 宝应一宿庵位于县城南门外罗巷 口之南,其得名由来,据《江苏文史 资料》编辑部出版发行的《扬州宗教》: “原名松圆兰若。清乾隆年间,高宗 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宝应,曾在此庵住 过一宿。此后,该庵住持石吼,便将 松圆庵改名为‘一宿庵’。”此显为 附会之说,因为康熙二十九年乔莱编 纂的《宝应县志》已然记载:“一宿 庵,在南门外,明隆庆五年建,愿田卞家湾八十亩、槐楼涧一顷八十亩、附郭八十亩。”前人之名怎么会得自后代呢~ 一宿庵又称松圆庵,此说出自道光二十一年《重修宝应县志》,原文为:“一宿庵,即松园庵,在南门外,明隆庆五年建。”文下自注曰:“国朝朱赛《松圆兰若》诗:‘匏叶山庄绣佛前,匏翁常对石公禅;生天成佛今何处,春草黄杨记闰年。’‘窗前遗像壁间诗,二老风流俨在兹;一盏秋灯两行泪,西堂蟋蟀夜凉时。’‘天童飞锡渺天南,钟板销沉一宿庵;剩有苦瓜公案在,十年重与后人参。’”似乎在说明“一宿庵即松圆庵”的说法来自朱赛。 朱赛,字祈年,号南楼,生卒年不详,约与乔莱之孙乔亿(1702,1788)同时。他出自宝应界陶朱氏,祖父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朱扆。扬州市图书馆所藏其《佛影屠苏诗集》,收有这三首诗,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作“松圆兰若拜石公遗像,壁间有先大父《秋日一宿庵石公招食苦瓜》诗手迹,拜读之下,泫然有作,兼示石公弟子贡上人”。在第三首之末,自注曰:“庵在吾邑南门外,兴化陆西星先生题,取‘浮图不三宿桑下’之义。石公浙人,住静于此,大父罢官后往来最契。戊申春,雪鸿大师讽大吏迎公,遣主天童,公遂去,然非其志也,旋示寂。” 朱赛见到的“一宿庵”庵名,乃陆西星所题。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明扬州兴化县人,生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卒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一说卒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据孙楷第、张政烺、谭正璧、柳存仁诸先生论证,《封神演义》即为陆西星所作。隆庆五年(1571)陆西星52岁,说明一宿庵创建时即为此名,并无改名一说。 9 值得注意的是,“一宿庵”又作“一粟庵”,康熙五十四年(1715)秋,朱扆为住持石公的诗集作序,文中即称“一粟”。石公即石吼元彻禅师,为禅宗南岳下三十四世临济宗木陈道忞的再传弟子,释达珍(1731,1790)编《正源略集》记载:“天童石吼彻禅师,越州山阴童氏子,博士弟子员。依兜率院子贤和尚薙染,造真州五台静观律师圆具,参灵远应,亲炙十有二年,遂传衣宝应一宿。年七十二,值文觉禅师坚请,主席天童。„„。乾隆戊午五月二十七日示寂,世寿七十七,僧腊五十二。《语录》五卷,行世。塔于天童之阳。”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新修天童寺志》亦有相同记载,在“历代住持题名”表中列为临济三十三世,住持年代为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三年(1733,1738)。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乡的太白山麓,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号称“东南佛国”。石吼禅师能住持该寺,固然有其系临济正宗法嗣的缘故,亦与当时雍正皇帝的宠僧文觉禅师雪鸿元信的鼎力推荐有关。据王钟翰先生考证,雍正年间的“阿、塞、年、隆诸大狱,皆由文觉禅师主谋”,而乾隆即位后“严饬僧人,皆放还山;独令文觉徒步南行,且年逾七十矣”。雍正十一年文觉禅师70大寿时,曾奉命往南朝山,仪卫尊严等王公,所过地方官员膜拜如弟子。文觉与石吼都是道忞门下“元”字辈,应该就是这次南行促成了石吼禅师“主席天童”。由于文觉在乾隆甫即位便受到打压,故乾隆年间的朱赛称“主席天童”不是石吼本人的愿望也是人之常情,惟戊申年为雍正六年,恐怕这是石吼离开宝应的时间,而非任天童寺住持的时间。 在石吼禅师住持前,一宿庵似无法嗣传承,这在朱扆作的诗序中便有所反映:“一粟滨大河,近驲馆,纷与杂并,而护法者且无专主,居者难之。自石公来而规橅一变,盖其居之以静,持之以恭,有道气象,人莫不爱而敬之。”而在石吼禅师住持后,则成为禅宗临济正脉。据《正源略集》,继石吼禅师住持一宿的依次为默庵成言、峄岫佛旭、霈沧祖霖,他们是石吼禅师的弟子和再传、三传弟子。祖霖禅师俗姓汤,是宝应县城人,他曾在“请佛上座小参”时说:“即此是佛错,即此非佛错。一粟,只得将错就错。何以故,本来无位次,今日强安排。”从祖霖禅师的话来看,“一粟”应当是一宿庵庵名的别传。 其实朱赛并未将一宿庵叫作松圆庵。“松圆兰若”是指松园里僧人修行的房屋,“圆”字当为“园”字之讹,《正源略集》记载佛旭禅师逝后就“塔于本邑之松园”,这里是石吼禅师的另一位弟子、默庵成言的师兄弟、佛旭禅师的师叔释贡植成楷、也就是朱赛诗题中的贡上人曾经闭关的所在。成楷禅师、佛旭禅师都是朱赛化外之交,《佛影屠苏诗集》中有写 10 给他们的诗作,其中有一首诗题就是“端上人结茅松原,闭关三载,今夏数以书见邀。忽风雨大作,又不果往,作此报之”。“端上人”也是成楷禅师的尊称,知“松圆兰若”即其于松原闭关之草茅的雅称,其所在地乃称为松园。可见“松园庵”似为一宿庵之俗称,非由松园庵改名为“一宿庵”也。成楷禅师后来住持仪征资福寺,与其师石吼一样,他也是一位诗人,朱彬编的《白田风雅》收有他们的诗作。 考察民国《宝应县志》关于一宿庵和石吼禅师的记载,颇能予人以启示: “一宿庵,即松园庵,在南门外。明隆庆五年建,国师名石吼出其中。愿田卞家湾八十亩、槐楼涧一顷八十亩、附郭八十亩。清道光年间,僧雨南设钟板。宣统三年,僧天泉请藏经,改敕建。” “僧元彻,字石吼,浙江山阴人。住宝应南门外松圆兰若,兴化陆西星先生取‘浮屠不三宿桑下’义,改题曰‘一宿庵’。元彻住锡时,适诸暨令朱公扆罢官归,交最契。雍正戊申,僧雪鸿讽大吏,延主天童法席,非其志也。旋示寂。能诗,刊有《未筛集》二卷,《语录》入大藏。” 将这两条记载与本文收集的资料相对照,其讹误之处及致误原因显而易见,读史可不慎哉~石吼禅师的宗教地位,无须借助国师的名头来证明,宝应一宿庵自身便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没有皇帝来住过一宿又有何妨,~ 【纵棹园】 纵棹园园主主乔莱为清朝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后因治理水患,触犯朝中权贵,被中伤罢免,他息影官场,返回故乡,修筑这座园子,取名纵棹,意为纵情泛舟。乔莱虽为朝廷大官,又是一位戏剧家,家有戏班,曾为康熙、乾隆演出,康熙亲赐银项圈一只,家班誉为“赐金班”。 11 纵棹园门口的一对石狮洁白、威严,这对石狮原是县城泰山殿“天下第一名山”牌坊前的石狮,刻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为泰山殿唯一的遗物。文革期间泰山殿被毁,这对石狮被保护埋入地下,后来,政府重建纵棹园,石狮才得以重见天日,移居到此。细看东侧的母狮,怀中还抱着一头小狮,母子情深呢,栩栩如生,西侧的公狮则着一只在玩耍石绣球,惟妙惟肖。 知道了我们游览的纵棹园的园主,也摸过几百年的石狮了,下面我们就要去当年乾隆皇帝看过戏的戏台啦~沿着联廊向东,联廊中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月梁上刻有戏剧故事一百六十幅,过了背山临流馆,向北可见一座古戏台,宝应是京剧鼻祖高朗亭的家乡,这个戏台当时很是热闹。据传乾隆六下江南,曾经驻留宝应,还在这座古戏台上看过戏。看,戏台下的池塘边,不是有一只龙舟停泊在那儿吗,就是这~除了看戏台,大家也可以看看纵棹园这 生、旦、净、末、丑”个雕花园的雕刻,抬头看看,戏台的斗拱上竟是一个个戏剧脸谱,“ 尽在斗拱上,让人不禁赞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红木桥呢,据说这座红木小桥的桥拱可是是用直径1.5米的整块红木制作而成,雕刻以竹节形式,配以吉祥图案,精美绝伦,世间罕见。 【民便桥】 12 明朝时期宝应城东多水,河道宽阔,行人不便,靠摆渡往来。有一天来了位大和尚,一早要过河,艄公要渡钱,但早上和尚还未化缘,身无分文。艄公说第一个过河的不作兴不把钱,二人僵持不下,和尚发愿说:“我不在此处造座大桥,就不算佛门弟子。”过了多年,和尚又回来了,把他化缘的钱全买了砖头在这里建了一座大砖桥,周围群众兴高采烈。桥造好了,敲锣打鼓举行竣工仪式,县太爷来主持典礼,和尚却不声不响地离去了。县太爷说:“这桥就名为便民桥。”意为在他任内做了一件便民德政。有人说“这不是知县贪和尚之功为己有吗,”又有人说:“便民读起来像病民,不吉利。”还是一名老者有学问,他便说道:“老爷,‘便民’拗口,还是叫民便桥为好。”此桥一建民众方便,因而称为“民便桥”。 【迎秀门】【状元桥】 宝应古代文风不盛,科举不兴,民间传说后来开了小南门风水变了,科举便兴旺起来。 各地城墙一般都只有东西南 北四门。宝应城墙,原来也是四门, 至明代万历前只有二人登科。传说 万历八年新来了一位知县姓韩名 介,他认为宝应科举不旺的根本原 因是孔庙学宫前没有出路,便下令 在学宫前多开一个城门,当时大运河西便是宝应湖,此门一开,大成殿面迎湖光秀色,所以称为“迎秀门”,民间则称为“小南门”。孔庙泮池前小河上架 起一桥,便名为“迎秀桥”。 从迎秀门达迎秀桥又铺设了 一条石板街,童生考上秀才必 须由此街经过参拜孔庙。万历 二十年又来了一个新知县叫 陈奎,他又在南门外推起一座 山峰,名曰“文笔峰”,在孔 庙尊经阁后面又堆筑一峰,名 13 曰“状元峰”,使孔庙更增山水灵气。后来宝应科举果然兴旺起来,明朝后期不断考中举人、进士,其中以朱、刘、乔、王四大家中举最多。到清朝康熙四十二年王式丹高中状元,三年后回乡省亲,特地从迎秀门石板街经迎秀桥到孔庙参拜,此后迎秀桥又改名为“状元桥”。状元王式丹、榜眼季愈和探花朱士彦合称“三鼎甲”,宝应人在学宫前新建了一座高大的牌 ,下书“状元及第”,左书“榜眼”,右书“探花”,坊“鼎甲坊”,正中上书“鹏搏九万” 为学宫新增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过去宝应人结婚,新娘子的花轿要经过三桥:即玉带桥、多智桥和状元桥,祈求早生贵子,五子登科。 【白鹿岛】 在明镜般的宝应湖中,有一个翡翠般的大岛,名叫“白鹿岛”。 当地传说明朝嘉靖年间,黄河夺淮洪水南下,本地村民尚不知晓。忽然跑来一只白鹿沿村鸣叫,众人出来一看,北方大水滚滚而至,慌忙随着白鹿向高地奔跑。上了高地,宝应运西转眼一片汪洋,高地被水围困已成孤岛,众人无不感激白鹿救命之恩。 惊魂方定,忽然又传来一阵阵呼救之声,远远望去只见一棵树梢上有个妇女,抱着个小孩在波涛中摇来晃去,情势十分危急。白鹿长鸣一声跃入水中踏波而行,将这母女俩稳稳当 14 当地背回岛上。三天过去,洪水仍然持续上涨,眼看岛屿将被淹没,村民个个惶惶不安。这白鹿向天鸣叫三声,又用足蹄跺地三下,水涨岛升,永不沉没。众人知是神鹿,纷纷下拜。 半月后洪水退去,忽然来了一位慈祥的老翁,他个子不高,脑门凸起,一手捧仙桃,一手拄拐杖,赞许地拍拍白鹿的颈项。白鹿向村民鸣叫作别,老翁骑上白鹿驾云南去。一位老先生忽然惊呼起来:“此乃南极仙翁老寿星啊~”从此人们便称此岛叫“白鹿岛”,以示世代祥瑞之兆。 【泰山殿】 宝应泰山殿兴建于明朝,曾经是 宝应境内最大的庙宇,本为江淮巨 观,名播大江南北。乾隆皇帝下江南, 路过宝应,见其盛况,赞叹不已,挥 毫题匾,曰:“天下第一名山”。 清 光绪四年(1878年)改额为丛林。由 于天灾人祸屡遭损毁,文革中被夷为 15 平地。 泰山殿的前殿号称山门,又称弥勒佛大殿。中供弥勒佛坐像,前有四大金刚,后有韦驮,左边有王灵官和山神、土地,右边有高明、高觉、张班、鲁班。这高明即“千里眼”,高觉即“顺风耳”,张班是瓦匠祖师爷,鲁班是木匠祖师爷。 传说碧霞宫将要竣工时,被一木工粗心大意弄错尺寸,上梁时发现中梁短了一截,离中柱约差半尺左右,众人七嘴八舌,无计可施,领班师傅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这时,忽然来了一位陌生的白胡子老木匠,拖来一个梯子往中柱上一架,飞快地爬了上去,身手敏捷如同猿猴,爬到顶上从腰间抽出一把板斧,"笃"的一声用力砍入中梁一端,接在中柱上一眼一榫不差分毫,众人见了惊叹不已。这师傅下梯来,一声不吭地钻进人群不见了。领班师傅不放心,又爬上梯子去看个究竟,用尽平生之力,斧头竟板摇不动,下来寻找老木匠想谢他一声,怎么也找不着。最后找到前面弥勒佛大殿,猛然看见鲁班神像,原来就是白胡子老木匠。领班师傅方知神助,赶紧率众木匠烧香礼拜,感谢鲁班祖师显灵相助。这中梁便被人 斧柄梁”。 们称之为“ 新建的碧霞宫因供奉的泰山娘娘碧霞元君,所以又名泰山殿。当年的碧霞宫金碧辉煌,气势宏伟。钟鼓半天开玉道,香烟万结拥金光。万方朝礼碧霞君,水护漕河福德主。所谓"漕河"就是运送漕粮的大运河,可见当年宝应为碧霞元君立庙,是将她尊为运河保护神的。香客游人进入大殿之中,仰首皆见梁的一端为斧形,但坚若磐石,百年无恙,人人称奇。 【宝塔根】 扬州宝应南门外有个宝塔根却没有宝塔,既有根基又何以无塔,这里有一个奇妙的传说。 很古的时候,南门外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巍巍宝塔,大运河上往来船只老远就能看清,船夫客商远眺之后,往往感叹一声宝应到了。他们可以停船歇脚看一看宝应的风光。宝塔就这么默默无闻地静立在城外。 当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登临此塔,吟有《登宝应塔》一诗,诗云:五色云中耸七层,不知何代法门兴。归来远客时凝望,老去高僧巳倦登。金铎无声风未起,宝瓶有彩 16 月初升。忽闻梵语横空下,疑是檀那夜看灯。 宝应塔建造于何年,现巳无法查考,但秦观逝世于公元1100年,塔毁于公元1561年,据此推论,宝应塔当存在500年以上。 传说宝塔的北面住着十来户贫穷人家,茅舍低矮,再加无力维修,屋顶早已茅稀草薄了,每到寒冬屋内冷如冰窖,都盼着白天的太阳能暖和暖和。然而宝塔常常挡住了这些人家的阳光,使这些人家叫苦不迭,想搬迁又无力量,只好感叹地说:何时宝塔搬开就好了。他们都知道这只是说说罢了,想搬走宝塔,根本是不可能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被这儿一户人家的张邋遢深深地烙印在了心中。张邋遢当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父母同哥嫂生活在一起。哥哥常年劳作在外,于是他和嫂嫂相伴苦度日月。 “嫂嫂,你说这宝塔能搬走吗” “傻弟弟,这怎么可能呢~宝塔是生了根的。” “那它就老这样挡着我们的太阳了” “这有什么办法呢,” 张邋遢从此就常围着宝塔转悠,似乎在丈量宝塔究竟有多粗;还不时地手搭凉棚盯着塔尖望,似乎在计算宝塔究竟有多高。 一日,张邋遢从外面弄来很多粗糠,自此他就不停地像农人搓绳一般在揉搓着粗糠。糠不像稻草,稻草可以搓成绳,糠可是搓一把散一把,搓着散着。张邋遢搓了一天什么也没搓成。嫂子见了很奇怪,问:“兄弟,你这是干什么,”“我要搓一根大绳把宝塔背走。”“糠怎么能搓成绳呢~别说痴话啦。”“我就要搓。” 嫂子拿他没办法,只好由着他。张邋遢一天一天地搓。搓呀搓呀,手上有了泡,搓呀搓呀,手上滴下血。泡破了又起了茧,张邋遢还是搓。 张邋遢不知搓了多少时日,可他的手下什么也没有。嫂子见了怜惜地说:“兄弟你成仙 17 了,绳真的搓出来了。”嫂子的话刚一落口,张邋遢的手下粗糠绳像游龙一般窜了出来,黄灿灿,金亮亮,又粗又韧,转眼间一条百丈长绳盘旋在家前屋后。 原来张邋遢曾做了一个梦,仙家告诉他用糠搓绳就能背走宝塔。张邋遢问这哪能成~仙家说只要有一天有人说你成仙了,一切便成了。现在真的成了,张邋塌也成了仙。他用糠绳缠起宝塔一使劲就背了起来。张邋遢背着宝塔沿运河南下在半空中巡视,觉得放在高邮运西的湖畔最好。从此高邮有了两个宝塔,宝应只留下了一个千古流传的宝塔根。 周恩来总理生前还曾问过在他身边工作的宝应籍外交官范承祚先生,知不知道宝应有个宝塔根?可想,宝塔根的历史渊源流长。 【朱家巷】 明成化十二年(1476)举人朱讷起即居此巷。朱应登、朱曰藩故居也在此巷。北巷口曾竖有朱士彦亲笔书写的“古朱家巷”石牌坊一座。巷内建有冯煦的“探花及第”、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兄弟三进士宅、陆公馆、宝源浴室旧址、万公馆等古迹。朱家巷内多为朱姓住宅,四合院式建筑,称宝应“古民居一条街”。 从县城县南街到朱家巷, 有两条巷道相通,南面一条叫 学墩巷,北面一条叫小石头街。 小石头街内有一座保存较好的 清代建筑,上世纪六十年代以 后,曾是县民政局的办公地, 这便是朱方伯公祠。据1994年 版《宝应县志》载:“朱氏家 祠位于县城小石头街8号,为 清湖北布政使朱士达家祠,建 于清道光年间。有门厅、穿堂、 大厅、厢房共19间,门楼砖雕、石刻精致基本完好。”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700平方米,属浙派风格。是宝应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之一,也是朱氏家族仅存的一座祠堂。 18 来到方伯公祠前,只见多重雕砖叠砌的门楼卷檐,汉白玉石档,平地抬高的数层石阶,厚重的黑漆大门,立刻将原本的品位迅即提高,跨过汉白玉石槛,走进门堂,穿过二道厅,沿着石甬道直达正厅堂前,凝重深邃的氛围扑面而来,使人肃然之情油然而生。正厅前的天井,比第一进天井宽大许多。可以想见,当年“宜禄堂”子弟论资排辈济济候立于天井之中,祭拜方伯公时的盛典是何等隆重。 朱方伯公即朱彬的次子朱士达。士达,字公孚,号恕斋,生于乾隆39年(1774),卒于咸丰二年(1852),享年79岁。嘉庆22年(1817)进士。朱彬有四个儿子,长子朱士彦,即“朱天官”。四子朱士辨,国子监生,不幸先卒。三子朱士亷,《县志类编》载:“道光癸巳(1833)进士,官直隶武强、山西石楼、河南固始等县知县,卓异。升用同知,有惠绩。”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兄弟三进士,为宝应历史上的美谈。方伯公虽名士达,入官场后,官运似乎并未如其兄那样通达,也许是因为其兄士彦在京为官,清廷有规避的缘故,一直外放在基层做地方官。先在安徽黟县、南陵、霍山、怀宁等县任知县,后擢凤阳府知府,置庐凤道。又调置徽宁池太广道,道光十四年(1834)在其丁父艰前升调广西左江道。服阕,授云南迤东道,升四川按察司,调陕西按察司,擢湖北布政使至老疾致仕归。明清时布政使别称方伯,人称其为方伯公。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倡导教化,选拔贤能,注重农耕,兴修水利,惩奸除恶,革弊减赋,务实为民,关注民生。他在霍山任上建文峰塔,修奎文书院,试拔了后来成为理学名儒的吴廷栋;赈灾怀宁,存活十数万人;知寿州任上,开浚芍陂斗门三百余所,溉田六千余顷,此水利工程至今尚在发挥作用;凤阳知府任上,核实所辖州县军民户籍,革除旗丁奸役互相勾连,以“飞军”扰民的宿弊;在云南开凿灵心河,疏泻马龙河水,使扬林河两岸民田得免水潦;任职湖北布政使时,悉心综核,使府库存银由接任仅存的五万两,积至离任时的七十万两,成一时名宦,祀寿州名宦祠。道光十五年(1835),居家丁父忧期间,为宝应捐修城垣,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二次。为人一生洁身自好,肝胆向人。特给自己的书斋定名为“知足知不足斋”。 道光二十一年(1841)朱士达在陕西按察使任上。该年七月,禁烟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的林则徐,被道光皇帝革职,“以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在林则徐取道西安北上时,士达挽留林则徐在西安盘桓时日。临行前,朱士达馈赠银两以助川资。获罪遭贬,势利之人避之唯恐不及,而朱士达竟如此厚待林则徐,这不仅表现朱士达爱憎分明的豪肝侠胆,也表达了朱士达对禁烟的支持和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同时也说明朱、林两家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友 19 情。据方伯公后人朱庆谦先生讲,他们家原先曾保存很多林文忠公的墨宝与书札,可惜这些极为珍贵的文献多散毁于历次动乱中。 历史终成过去。近经政府拨款,按原状修复的方伯公祠将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将彻底改变原先一家一族祭祖的功能,而向社会开放,成为千年古城特色旅游开发的新景点。化朽旧而标新意,变一己而利民生,这种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能做到的如此圣洁的升华,无论对方伯公,还是方伯公祠,都可谓“得其所哉”。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宝应是蒲松 龄的第二故乡,经全面修缮、维护和布展的, 于元旦期间开始对外试开放,并将于蒲松龄 逝世300周年(2015年3月)前夕对外开放。 住所旧址基本保持原貌 蒲松龄住所旧址位于宝应县安宜镇牌楼社区叶挺路73号,这里是一处清代建筑,西邻明清县署,东接察院巷。 宝应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宝应县志载:清康熙九年,蒲松龄应宝应知县孙蕙 邀请来宝应任其幕僚。原住所已于清末重 建,现存房屋格局与蒲松龄原住所基本一 致。 蒲松龄住所旧址底层建筑面积为 105.65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结构两层楼房 构成的三合院,布局呈“凹”字形,正房 面阔四楹,进深七檩,楼上下共八间,楼 上内廊外侧有栏杆扶手;东西两侧为厢楼,共八间,厢楼靠天井一侧为板壁,开窗户。房屋外墙为青砖,屋面为小瓦,东、西山墙为硬山顶。 20 此宅于2008年被宝应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应县古城保护规划》也将其列为保护利用重点。 旧址成游幕宝应纪念馆 经过宝应县相关部门的几年努力,如今,蒲松龄住所旧址已经被打造成。 主题展览为“鹤轩留仙—蒲松龄游幕宝应觅踪”和“宝应书画家纪念蒲松龄作品”两部分。其中,一楼为“鹤轩留仙”,有家世生平、卓著成就和宝地情缘三个展厅。主题展中厅,塑蒲松龄半身铜像,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二楼为“宝应书画家纪念蒲松龄作品”展览。二楼东西厢设茶室、书房,再现当年会友、读书写作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外环境营造的“鹤苑”,引用了康熙年间宝应县署与蒲松龄游幕宝应相关的鹤轩、鹤亭、鹤泉、放生池碑记等,以及蒲松龄故居藤廊等人文元素,独具情趣。 资料链接 宝应是蒲松龄第二故乡 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除盛誉中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尚有诗千首、词百余首、文四百多篇、戏三出、俚曲十数种、杂著五本,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宝应县博物馆馆长季寿山认为,宝应是蒲松龄的第二故乡,《聊斋志异》中就有不少取材于宝应的内容。据相关资料记载,31岁的蒲松龄应同乡学友、宝应知县孙蕙之邀,来宝应做幕宾。这是他76年人生中仅有的一次去乡远游,留下了《鹤轩笔札手稿》、《南游诗草》和八十多篇书启文告。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21 在安宜镇水巷口3号,有一处大门朝北的普通民居,但这里却走出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这样伟大的人物。在老宅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块由彭冲题写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匾额。 1907年,9岁的周恩来曾随嗣母陈氏在这里读书学习。在宝应短短的三个月,周恩来从长他16岁的表哥陈式周那里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两人相互之间也建立了深厚情谊。 陈式周从担任《江苏通志》编纂到转任上海《申报》编辑不久,正在天津读书的周恩来便与他取得了联系。这期间,周恩来在上海发表的文章都由陈式周转送。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就是陈式周建议并给予资助的。临去法国之前,周恩来和陈式周彻夜长谈。第二天清晨,在上海十六铺码头,陈式周将周恩来送上法国邮轮“波尔多斯”号。周恩来旅法期间,与陈式周书信往来不断。在致陈式周的书信中,周恩来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要走俄国革命道路”的杰出思想,得到陈式周的赞许。 周恩来曾在给陈式周的回信中写道:“来书语重心长,读之数遍,思潮起伏,恨不与兄作数日谈,一倾所怀,积思念多,执笔亦愈迟缓,一函之报,竟至今日,得毋‘望穿秋水’邪!” 在那特殊的日子里,周恩来与陈式周失去联系,但在他的心里却一直牵挂着这位给自己有过许多帮助的好心表哥。解放后,周恩来曾多次寻找陈式周,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一直到1964年,才与陈式周之子陈莱官取得了联系。遗憾的是,陈式周已于1954年在北京去世。当时,周恩来与表哥陈式周都在北京,但咫尺天涯,失之交臂。 22 【宋泾河】 宋泾河为宝应城市河。因是刘 宋时期的夹耶渠故道而得名。泾即 “夹耶”二字省称,指干道河流之 间用以沟通的支流。陈登从古平安 县向东北开渠至白田村以北地界, 再与白马湖水相汇,经邗沟东道, 水泄射阳。东北流向的夹耶渠不但连接了邗沟西道,也起到了连接古邗沟东道与西道的作用。因为这个缘故,三国以来历代史书将夹耶下游的古邗沟东道也统称为夹耶渠。西晋夹耶渠下游淤塞,刘宋以黄浦溪灌夹耶渠,同时因白马与末口间淤塞,便与夹耶同向另开新支河[2]用来沟通淮河的末口与射阳湖,取代了古夹耶渠沟通江淮的功能。明代文人取刘宋之前夹耶故道之意,将夹耶故道,特别是穿城段雅称为宋泾河。所以,邗沟东道即是天平的宋泾河,民国时则称城市河,其有两个源头,一为黄浦溪,一为县城,河周边为即为九里一千墩汉墓群。而刘宋所开的新支河则是自泾河镇流出,在大溪河以北,流经曹甸,入射阳湖,继续延伸至现射阳湖镇区北的那条河,旧名大泾河。 值得一提的是,宋泾河在宝应尚分多条支流。明代,李瓒等自南门引运河之水,入西门爱莲池,再向东经得宝河入宋泾河。因绕学宫,又称学河。自小新桥向西开一河,称玉带河,爱莲池、得宝河湮塞后,于学河西南的多智桥附近筑石坝,使玉带河水倒流,经状元桥,镇龙桥,小新桥,重入宋泾河。 【松岗】 县城东北郊。明清之际为一高阜,蜿蜒四五里,起伏状若卧龙,上植松树数千株,名曰“松岗”。岗下清溪萦绕,水映松影,风送涛声,景色佳丽。“松岗载洒”为宝应景点之一,是当时游览胜地。民国后,松树被砍伐殆尽。解放后曾建为靶场。60年代,因砖瓦厂取土,渐被夷为平地。 【戚家汪】 23 宝应城东北隅。宝应城东北有一大池塘,明洪武年间,塘边一户戚姓人家娶媳杜氏,新婚之夕新郎溺死于水塘中,新妇悲痛不已,赋绝命诗,投池殉节。从此这个池塘便被称为“戚家汪”。不久塘边建戚家妇祠,还立碑刻记《戚妇诗》。乾隆下江南时,经宝应,特前往戚家妇祠巡视,并和戚妇诗一首。 【沿河】 1958年公社化时因该乡地处京杭大运河沿岸而定名。乡政府驻地南窑,清代中期本地建窑,因位于宝应城南故名“南窑”,时有“南窑砖头北窑瓦”之说。(现并入安宜镇) 【痘神庙街】 即军民街,自叶挺路人民商场西侧,南至五条街。上世纪60年代,县人民武装部驻此,改名军民街。因旧时街设痘神庙而得名,庙在宁国寺南,明崇祯元年,知县李如玉建,巷内有刘家中五之堂、曹家花园。 【五条街】 系鱼市口、痘神庙街、东门大街、城隍庙街、张仙庙桥等五街巷交汇于此,故取名五条街。为民间相传宝应历史十景之一。旧时五条街,人群熙攘,热闹非凡。五条街形成于明代。 【朱家巷】 明成化十二年(1476)举人朱讷起即居此巷。朱应登、朱曰藩故居也在此巷。北巷口曾竖有朱士彦亲笔书写的“古朱家巷”石牌坊一座。巷内建有冯煦的“探花及第”、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兄弟三进士宅、陆公馆、宝源浴室旧址、万公馆等古迹。朱家巷内多为朱姓住宅,四合院式建筑,称宝应“古民居一条街”。 【灯笼巷】 原名登垄巷,在北门外大街。由此巷可登上城北高垄,后谐称灯笼巷,延用至今。东西灯笼巷,分别位于北门外大街东西。 24 【回笼巷】 传说宋代赵匡胤路过宝应,捉灵鸡宰食,鸡飞逃后又回笼子而得名。后将“笼”叫成 “龙”。 【驿丞巷】 位于北门外大街西侧。明嘉靖年间,驿丞衙门曾设于此,故名。今谐音称“一寸巷”,形容此巷既短且窄。 【学墩巷】 位学宫北侧,西起县南街,东至朱家巷。原学宫后有一土墩名曰状元峰,为明嘉靖清知县陈煃因教谕卢洪夏之请,环植桃柳,竖方亭其上,一鉴眺,则重湖如带,沧溟在目,伟然称江淮间奇观矣。俗称学墩,因而得此巷名。 【东五子堂巷】 痘神庙街,至都天庙巷,叶挺路南,东门大街北。“五子堂”原为“五之堂”,系邑人刘启彤一支的堂名。“五之”典出《中庸》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之堂有东西两宅,西宅在姜家巷,共有五进,规模较大,东宅座落于此巷北首故名东五子堂巷。 【水巷口】 位于县南街北首西侧。旧时城内居民饮水多靠城市河的活水,一般人家用水缸贮水,城内有专靠挑水维生的城市贫民。县南街和朱家巷是比较集中的居民区,这一带留有大小石头街、王家巷、学墩巷等运水小巷。其中,水巷口是典型的运水小巷,每天有许多水担子通过,故称水巷口。水巷口3号系周恩来表兄陈式周住宅,清光绪三十年(1907),少年周恩来曾在此居住过。街面均由青石铺设。 【老西门】 25 仓桥至大运河东堤坡。原明清县城西门所在地,名曰:“利成门“。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毁城后,知县蒋遵正于三十七年(1558)请包砌城垣,以防春汛。九月兴工,三十八年告成。利成门为五城门之一,上有镝楼。民国25年闭老西门,开新西门。民国二十七年拆除城楼,放矮城墙,建国后因残垣断壁有碍市容,阻塞交通,于1953年拆除,今老西门小街尚存,东起仓桥,西至大运河堤坡。 【鱼市口】 旧时此处为鱼市,极为繁荣,称鱼市口。 “文革”初期改称四新街,1981年恢复原名。今市 河北侧建成宝楠公园。 【挡军楼】 位于运河路南端。旧时为抵挡倭寇侵犯而建楼,称挡军楼,为木质结构。“文革”时改称朝阳坡,1981年恢复原名。明嘉靖年间,壮士丁效恭率众抗倭战场遗址即在其附近。挡军楼上有“薰风南来”匾额。 【堂子巷】 唐朝曾建澡堂于此巷内,竖“唐建第一泉”石碑一块,巷称堂子巷。“文革”时改为东风巷,1981年恢复原名。中大街南部东侧,现存“开元五”石碑一块,在某居民家中。 【发财巷】 相传古代有一名叫徐攀贵者居此,因救护两名杀富济贫死囚而得大量金银发财,后人称此巷为发财巷,今更名发展巷。 【李府巷】 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李茂英居此而得名。李茂英,字君秀,任分宜及清江知县,迁顺德州同知,升刑部郎中,魏忠贤专政,即辞官归田。筑圃园于安宜园林旧址,家居十四年而卒。 【县南街】 26 此街因由县署向南而得名。北起叶挺路,南至学宫门前,巷首座西朝东为朱士彦的“探花及第”,曾有匾牌一块镶钳。水巷口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刘师恕旧居、节孝坊、朱方伯公祠、八宝亭、得宝河、唐真如寺旧址,均在此街,南首为学宫射圃厅。县南街为县城的古文化一条街,这里文物景点集中,文化底蕴深厚。 【不见天井巷】 位于叶挺路老新华书店门市部东侧,因巷首马姓楼下有口不见天的水井而得名。 27 第3章 氾水镇 一、概况 范水镇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明星古镇。地处扬州市北部,是扬州市最大的乡镇之一,距宝应县城南18公里。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辖2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集镇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居住人数包括流动人口达4万人。范水镇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淮江公路和京 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繁荣、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环境宜人、素有“金范水”和 “宝应首镇”之称,曾先后被命名为:江苏 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小 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 省卫生城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 全国生态示范镇、江苏省无公害农业科技示 范区、扬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扬州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示范镇、扬州市自然保护区。 28 二、由来 范水镇:历史上有老镇、新镇之分,唐宋时有范水集(在今镇西南数里),元代称范氏寨,元末明初沉于洪水。今天的氾水镇产生于明朝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载:“明洪武年间称宝应南三十六里有新镇,万历年间开宏济河,建氾水闸,镇以闸名。“氾”通“泛”,洪水泛滥之意,也道出了老镇消失的原因。史称“金氾水,银宝应”,并有“氾水八景”之说:曰纪庄燕柳荡春风,魁楼鸦墨造化功,东园荷月照瑶台,瓦甸归樵惜老翁,东溪渔艇载游客,静居梵音暮鼓钟,氾光夕照水天色,渡口雪舟运河中。建国以后境内曾设氾水、石桥、韦镇、氾光湖四乡镇,2000年4月并为氾水镇。2001年又改为“范水”。 【瓦甸】 明万历《宝应县志》载曰:瓦店在县治南30里,“店”亦作“淀”;清雍正《扬州志》称瓦店为“瓦甸”。店、淀、甸均读diàn。而传说是:在隋朝末年,大将裴元庆曾率领瓦岗寨部分义军驻防在瓦甸地区。亲王李世民登基以后,敕封此地为瓦甸。(《宝应县地名录》)。 就传说来讲,有的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军多渔人猎手,英勇善战,曾多次击败隋军的主力,困扰洛阳。大唐奠基以后,对曾经驻防过瓦岗军的瓦甸进行敕封,这也是情理中事。 瓦甸坐落在烟波浩淼的氾光湖畔,旧安宜县治故址东北角上,在开凿运河以前,与五里埠、华家滩连成一片,滩塗面大,水草丰茂,禽兽出没,这正是渔人猎手用武的理想之地。唐王朝建立以后,化干戈为玉帛,一些瓦岗军就地转业退伍,将手中的武器转化为生产工具,捕鱼狩猎,开荒种地,重新过上和平劳动的生活。以致由唐宋而元明清,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生生不息。 瓦甸是否驻防过瓦岗义军,是否被唐王李世民敕封过,以及在今天的瓦甸人中,是否还有当年瓦岗军人的后裔,这要有待于历史学家和人类社会学家的考证。但是瓦甸确实有些人具有瓦岗军人的那种豪爽强悍的气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快淋漓。过去,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除了使用镰刀、锄头、犁耙以外,还善于使用一种名叫“大舞刀”的砍柴刀收割茭草。刀长不过3尺,宽不过4寸,柄长1丈,呈“7”字型,为县内外其他地方所罕见。狩 29 猎用线枪、抬枪。线枪轻便灵活,抬枪杀伤力强。渔具有滩网、板网、快网、兜网、桃丝网、风流子、泥网、连杆网、捣网、挂网、鱼簖、鱼罾以及大罟网、银鱼网、丝网、摇网、花篮、鸡笼罩、鱼罩、丫子、拉索、钩、卡、飞叉等多种。其中网、钩、罾、簖、罩、钓车、鸣榔、叉、罱、裹丛、团罛(gu)、帆罛、旋网等都是从唐宋时期沿袭而来的。我观“大舞刀”,飞叉、台枪等物,酷似古代的几种兵器。女人生儿育女,忙于种地喂猪,编织摺席。碾苇用的石磙子比起农用的石磙子瘦而长,亦可用于练武强身。时至今日,一些男人练武时,还在沿袭他们祖先的老把式,玩石锁,举石担,包括那碾柴用的石磙子。 五里埠的华姓是瓦甸地区的大姓。华晓云是这大姓的后裔。他对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晚清时期的一名出色的武举人,对地方民众爱为学文习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乃孙华克之则是在无形战线上作过默默奉献的英雄。他有着漫长而非凡的革命经历。在隐蔽斗争中,曾与日伪和国民党等巧妙周旋,斗智斗勇,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当年他于延安向毛泽东主席发誓说的“七不”,即:“不怕死,不怠工,不撒谎,不贪财,不想出头,不埋怨组织,不讨价还价”,不仅贯串了他的一生,而且已成为不少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然而,在“毋忘国耻,复兴中华”的今天,我们更不会忘记瓦甸的一段令人悲愤的历史事实。 1939年日军侵占宝应以后,广大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国民革命军驻军某营一连连长水易佳率其连队奋起抗击。他们经常出没于瓦甸地区,利用郎儿闸两侧有利的地形地物,多次击中了行驶在大运河中的日军汽艇,以切断日军的南北交通线。日军为阻止水易佳的袭击行动,窜至瓦甸、华五房等地进行烧杀抢掠。1940年农历二月二十四这一天,水易佳及其连队于瓦甸的伏击战中,陷敌重围。他们在敌众我寡、孤立无援的情势下,不得不进行突围。在突围中水易佳不幸腿部中弹,以致在即将被俘时毅然决然地饮弹自尽,血洒瓦甸。其后,水易佳所在的七0一团于大官庄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并将其他的遗体安葬到瓦甸附近的钱家仓。 同年四月,日军突然把魔爪伸向了手无寸铁的瓦甸夷家沟等地民众,其中有49名男女老幼惨遭杀害,1366间民房被焚毁殆尽。当年日军制造的这起骇人听闻的惨案,至今尚令人怵目惊心,义愤填膺。 30 现在,南京为1937年惨遭日军大屠杀的30万遇难同胞立碑纪念,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由此,我联想到瓦甸地区死难的同胞,联想到为国殉难的水易佳等人,也应该得到立碑纪念,但他们的在天之灵亦得到安息。 31 第4章 夏集镇 一、概况 夏集镇踞守扬州市宝应县南大门,东接兴化,南连高邮,西临金湖。界临沙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淮江新线、金宝南线、淮扬铁路穿境而过。西枕京杭运河,北与盐金国防公路相通,南水北调工程三阳河横贯东西,京沪高速在夏集镇设有出口,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全镇地域面积125平方公里,6.7万人,辖1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个果园场。2005年全镇实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元。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卫生镇和扬州市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由来 夏集镇:本属高邮。《高邮州志》载:“五岳行宫(即原东岳庙)在夏家集,元至正年间建。”可见早在元代以前这里就已形成夏姓聚居的村庄。《江苏省地名词典》载:“该地有庙,立夏前后尤多香客,集市兴旺,故名夏集。”这里每年农历3月28日东岳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建国后境内曾设夏集、郭桥、子婴河三乡,2000年4月合并为夏集镇。 【子婴河】 子婴河镇与夏集镇历史上曾属高邮县。1960年,宝应湖西分出金湖县,南边便划进了子婴、夏集、子婴河成了高、宝两县市的界河。 32 子婴河镇因子婴河而得名。子婴河古称子婴沟。清代侨居宝应助建八宝亭的高邮贡生孙应科在其《里下河水利编》中说:“运河三百余里,宝应居其中,界首之子婴沟中而又中。”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河臣潘季驯建子婴大闸。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治河束水攻沙,废闸建坝,改筑子婴坝。乾隆四年(1739年)于坝的两端分建二闸以泄洪,名子婴南、北闸,由宝应县主簿负责管理。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合二为一,改建成今天的子婴闸。1953年6月交高邮管理。子婴河为两县共享,宝应南部和高邮北部地区皆能得其灌溉、排涝之利。 子婴河历史悠久,始凿于秦朝,其得名又源于临泽的子婴庙。子婴为何许人也,他是秦始皇的长孙、扶苏的长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其后东巡经东阳而入高邮地带(秦代已建东阳县,尚无高邮县),于当地设邮亭、筑高台,故高邮又称“秦邮”。秦始皇后来死于东巡途中的沙丘,他临死前听信奸臣赵高等人的谗言,废长子扶苏,由次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后丞相赵高又杀胡亥,立子婴,去帝号而称王。子婴虽勤政爱民,但秦王朝大势已去,他在位仅46天即降刘邦,公元前206年被项羽所杀。传说大禹治水“排淮、泗而注入江,其道出于邮”,明代子婴河旁的周巷乡张平村尚有禹王庙,子婴为完成大禹未竟的事业,下令开凿了子婴沟,引邗沟水经临泽东流入海,灌溉排涝利在千秋,所以高邮人民对子婴很有感情,特地在临泽镇建子婴庙并塑像纪念他,又名此河为子婴沟,后来改称子婴河。今子婴闸南北距高邮、宝应各30公里,子婴河西起子婴闸、东经临泽镇、折转东北至大李庄而入广洋湖,全长25.5公里。 【王营】 王营,原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子婴河镇政府所在地。 得名于宋,清代宝应著名的学者刘宝楠的《宝应图经》载:“宋文宗绍兴六年(1136年),韩世忠元帅镇守楚州,在芦村筑土城屯兵,设五营作前哨阵地,后又亲率大军驻守芦村,子婴河一带共设五营四哨,五营即主营(原子婴河镇政府所在地),胡营、康营(今高阳、康营村),大营、小营(今氾水镇双营村),因韩世忠后得以封王,故主营名曰王营,胡营以南地区原属高邮。 清末划归宝应,王营以北地区清末隶属高邮县武宁乡二总,民国时属六区,抗日时期划归宝应。 33 【双琚村】 双琚村,又名双驹村(Two-horse Village)。今隶属江苏省宝应县夏集镇,地处宝应县、高邮市、兴化市三县级市交界处。据说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登基各大城池扎灯庆贺~朱元璋赏灯之际忽觉其中有像牛一样的“牛灯”便派人查明。原来“牛灯”是苏州城居民所扎的。朱元璋龙颜大怒,传下圣旨,凡苏州城人氏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杀尽。住在苏州昌门崴三家姓徐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办法,只得日夜兼程,向北逃难。路上,他们又遇到另一家姓徐的。就一起来到双琚落户。那时候双琚南边叫南庄的地方早有一户姓吴德大户人家居住了。当时双琚不叫双琚,没有地名,四周到处是荒无人烟之地,吴家就在此放牛放马。四户人家来到此地后,把吴家人吓了一跳,眼看徐氏四家子大有划地为营之势,就赶紧把地起了个名。以此看作是自己的地盘。当时他家正有一匹马下了两只小马驹,于是他另计移动,就给此地取了个名字,叫双驹。明朝末年徐氏偶个子孙考上状元,后宫之六省巡按。高邮州七品县令每逢春节都带着厚礼前来叩拜,他为了奉承巡按大人,便说:“琚(驹)也,吾王居住之地。”此后双琚人就这个“驹”改成“琚”字。 2006年,文物专家在扬州市区文物市场发现了一些陶器,经打听原来出自夏集镇,从此, 40米,南北最长260米,双琚古代遗址被发现。双琚古代遗址为不规则的四边形,东西最长2 面积约5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陶片、原始瓷片。考古专家推断,这是西周乃至春秋时期的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区域。从遗址中发现的黑陶残器、云雷纹筒瓦、板瓦残器、网坠角钩、角针和动物骨骸得出,早在春秋时期,夏集一带便具有发达的手工业、渔业。 【凤凰沟】 有关宝应夏集凤凰沟的传说,明朝初年就产生了,明朝中期盛行流传,历经清朝,中华民国、新中国,直至当代,其传说内容大致如下: 元至正年间,宝应夏集建成东岳庙,前来烧香求财、求福、求寿、求保佑者络绎不绝,久而久之来夏集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人气渐旺,明初已成村落,某日傍晚,地理先生云游到此,见此虽无高山大川,但倒也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再注意观察,但见村落东北角大河西岸边紫气升腾,霞光四射,地理先生料定,此处必有龙凤等物栖息,乃宝地也,欲深入那里 34 祥细察看,以便进一步论证,无奈当时天色已晚,意想投宿夏集村,等第二天大早再前往考证,于是他便急切向路边一农户家借宿,不料那户主不但不接纳,还向他吹胡子瞪眼晴,说了许多奚落污辱的话,一连求宿几家,家家对待如此,老先生又气又恼,抬头远望,在苍茫暮色中,但见夏集村西北不远处(赵河)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便快速向那里走去,到了赵河,巧遇一古稀老头,地理先生壮着胆子向其求宿,老人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不但给宿,还给饭菜酒食,第二天早上,左右四邻听说老人家来了外客,都特地赶来看色望,还十分关切地问长问短,地理先生异常感动,当众长叹一声说:“各位都是热心肠的好人,可惜此地被夏集压着,地气甚差,久后必衰,然我能破夏集风水,保贵地人财两旺,只需如此这般便可„ 当天,下着毛毛细雨,地理先生率领赵河几位男性壮年,带着铁锹,悄悄来到夏集东北角龙凤栖息之地(即今日的凤凰沟)偷偷地朝下挖土,意欲挖出栖息此地的龙凤等物,破其宝地风水,可几位壮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挖开一条沟,不一会儿就又长满了土,就这样土挖了又长、长了又挖,几经回合,终无结果,这时,地理先生忽急中生智,命人将铁锹倒立于土中,又扎了两只草人,草人身上穿上蓑衣,竖立在倒立的铁锹旁边,然后对着蓑衣草人念念有词了一番,便命来人再向下挖,这一法术可真灵,不一会儿,一条一百米长的小沟即将挖成,就在快要结工的时候,其中一人用力一锹下去,突然听到“叽哇”一声,一只凤凰忽然钻出地面,它的一只翅膀已被铁锹捣破,只听它悲鸣几声,扑通一下,腾空跃起,直冲云天,然后径直向东南方向飞去,飞到兴化,受伤的翅膀滴下三滴血,不久兴化就 出了三个阁老同在朝庭担任要职,兴化从此人地兴旺,逐渐发展为县城,当时地理先生讲:“要是夏集人色都象赵河人那么好,我们不去挖走凤凰,破其风水,那么夏集日后必定会发展为一个大都市,能出三斗三升菜籽官,现在凤凰跑了,风水破了,这地方的发展可就难说了。”说完,便飘然离去,不知所向,后来,夏集人得知此事原委,后悔无限,只好将地理先生挖去的沟命名为“凤凰沟”,凤凰沟直到1965年依然存在,此后因多次筑堤防洪,地段被毁,1970年,夏集医院向北扩建,凤凰沟南段被填平,1975年,建居民小区,凤凰沟中段亦被填,小段地区仅以小凹坑呈现于世,其沟依稀可辨。 【郭桥】 位于宝应县城东南方向的郭桥镇(2000年,撤销子婴河镇、郭桥乡,并入夏集镇),曾经流传过一个关于凤凰的传说。 35 与高邮地界相邻有个小镇,小镇上有位姓郭的大户人家。郭先生识文断字,知书达礼。虽然家道昌盛却从不横行乡里,他品行端正乐善好施,所以在小镇上口碑不错。 有一年夏天,郭先生家院子里进来位人高马大,皮肤黝黑,留着八字须的人。他自我介绍是位“阴阳先生”,进来讨口水喝,顺便歇歇脚。尽管感觉这个人有点特别,但慷慨的郭先生并没有过多探寻,他让家人好饭好酒地招待。这位“阴阳先生”酒足饭饱之后也不说客气话,只是提出带郭先生到村子里转悠转悠。郭先生虽觉意外和纳闷,碍于礼貌也不好多问,便随着“阴阳先生”来到了村子西北角处。 说也奇怪,土生土长几十年的郭先生从来没发现这里居然长了棵梧桐树。只见那梧桐树主干高大,枝叶茂盛。四周草木幽深,不时还有鸟飞过。“阴阳先生”捻着八字须,神神叨叨地口中念念有词,说罢回头告诉郭先生,你家要在这里砌幢房子,不过要注意动土之日,不能放鞭炮。郭先生甚是不解,砌房造屋是大事,哪有不行奠基之礼,再说我家大房大屋住的好好的,也不需要重新建啊。“阴阳先生”看出了郭先生的疑问,也不多做解释,只撂下 说完便大步走去。 一句:“明年开春,正月十六动工。” 好在郭先生家业兴旺,财物富足,迷信的他宁可做过,不可错过。腊月前他便备好了砌房用的材料,还约请了四乡八里有名的瓦木匠,只等新年一过便破土开工。 正月十六这天,师傅们在郭家吃了丰盛的早饭,早饭后在郭先生带领下挖槽打夯。按照“阴阳先生”的指点,这一天郭先生家什么形式也没做,打算闷声大发财。师傅们好奇郭家与众不同的做法。但既然主人家有交代,做手艺的也就客随主便了。正当大家要开土动锹时,几个顽皮的小孩子在梧桐树附近噼里啪啦放起了一串小鞭。郭先生见状赶紧过去撵走了那帮孩子,心里却留下了一缕疑窦和丝丝不安。 傍晚时分,郭先生回家准备晚饭,只待师傅们把最西屋南北走向的沟槽完工后喝收工酒了,突然不知道从哪落下了一只大鸟,谁都没见过这只个大身长,羽毛金亮的大鸟。几个胆子大的师傅走过去用棍棒试图驱赶,却怎么也赶不走。眼看天快黑了,这时候一位师傅鲁莽地抡起铁锹想吓唬吓唬这只鸟,谁料想铁锹头一不留神脱落斩断了大鸟的一只脚,大鸟惊恐地震翅向西南方向飞去,槽沟里落下了几滴鲜血。 第二天,当师傅们又来到工地上,只见四周一片白茫茫,昨天还在的梧桐树没有了踪迹, 36 新挖的槽沟变成了一条滔滔大河。大家看傻了眼,有人便讲了昨天关于大鸟受伤的事情,郭先生心里一下子明白,那哪是什么大鸟,而是一只凤凰。后来他便用建房子的材料,造了一座东西走向的便民桥,乡邻们叫它郭氏桥,称这条河为三横河。一度时期这座桥成了小镇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这条河也成了小镇通向外界最主要的河道。 这个故事中的情节已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曾经的三横河依然在,只是早已没有往昔的繁华,郭氏桥也已更名为郭桥。 【潼口寺】 在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潼口村,有一处寺庙,叫“潼口寺”。 潼口寺因滨于宝应潼河之口而受名,建于唐贞观九年(635),迄今已1364年。殿堂楼阁数百间,蔚为壮观,故有“跑马关山门”之传说。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建潼口禅寺》潼口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为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欲念,如世之童子。潼口三点水,为泽露托菩萨,曾为说法之地。《扬州宗教》称该寺曾规模宏阔,《唐建潼口禅寺》和大雄宝殿匾额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现清晰可见。邑人读书其中,入寺时,则书声梵音洋洋可听。寺内万历钟、千佛楼,地藏殿、罗汉堂等多不胜数,尤为珍贵。战乱年月,唐建潼口禅寺,历经沧桑。1937-1945 37 日军侵华,多次破坏损失惨重。十年动乱时期,该寺又遭劫难,正殿佛像被毁,许多珍藏文物被砸,玉佛像下落不明,令人痛惜,幸运的是,该寺院基地等尚在,在民国初年,该寺曾多次传戒。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保护下,培育了雪松、塔松、风景松等树木,高大挺拔,现有六十亩之大,在丛林古刹中极为罕见。现当地基层组织(村)和学校、大桥等都因其“潼口”而得名。 潼口禅寺天井内原来长有一棵几十丈高的银杏树,郁郁苍苍,直冲云霄,覆盖着大半个天井。据当地老人讲,当年薛仁贵跨海东征高丽,路过潼口禅寺,曾在这棵银杏树上拴过战马。正是由于这个传说,当地村民一直对这棵银杏树呵护有加。如今,这棵薛仁贵拴马的古银杏只留在了当地村民流传的故事里。经上级政府批准,潼口寺于2002年在旧址重建。 传说潼口寺的钟原是一口会飞的神钟。一天,这口钟呼啸着由东南向西北飞行,经过潼口寺的上方时,惊动了寺内的韦陀菩萨,他怕此钟日后祸害人间,便挥动手中的金刚杵往空一击,只见红光一闪,随着一声巨响,神钟坠落,震得大地颤抖,殿宇摇晃。众僧跑出来一看,只见一口两围大的铁钟躺在院中。个个都为这不期而至的天赐之物欣喜非常。可惜的是,钟鼻子在落地时被摔坏,不好悬挂,便闲置于殿角庑廊之下。寺内的主持换了一任又一任,都无计可施,只好望钟兴叹。 也不知经过了多久。一天,从西方来一个补锅的,自称能修好钟鼻子。主持老和尚问其索价几何,补锅的说:“有缘分文不取,无缘请也不来。”说着放下补锅担子,从寺门前的园沟内抠了一块烂泥,在手中捏巴捏巴,接在那断了的钟鼻子上。用围裙擦擦手后,挑起担子就走。老和尚跟着送出寺门。临行时补锅人嘱咐道:“泥干即吊,三天再敲”。说罢便飘然而去。未等老和尚“谢”字出口,已不见踪影。补锅人来得蹊跷,让老和尚感到诧异。个把时辰过去,见泥巴已干,他将信将疑地命僧众试着吊起大钟,那泥鼻子竟然安然无恙。喜出望外的和尚们,忘掉了三天后再敲的嘱咐,便趁兴撞起钟来。岂不知那补锅人是神仙下凡,他走多远钟声便传到多远。如果三天后敲,镇江金山寺都能听到。由于补锅人只走了个把时辰,这钟声只能传十里八里了。后来有人用小刀从钟鼻子上还真能刮下泥屑来,让人越发觉得玄乎。 38 第5章 柳堡镇 一、概况 柳堡镇位于江苏省宝应县城东南部,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万亩、水面面积2.7万亩。常住人口5.6万人,1.7万户。镇人民政府驻小尹庄人民东路,距县政府驻地33公里。东与兴化市沙沟镇隔湖相望南与夏集镇交界,西与范水镇接壤,北与小官庄镇、鲁垛镇、广洋湖三镇毗邻。辖迎湖村、郑渡村、柳堡村、团庄村、雍尹村、廷柏村、寿林村、王通河村、建设村、仁里村、张元村、新安村、联丰村、清元村、芦东村、邬阳村、塘新村等17个村和艳阳天、亚宝、芦村3社区居委会。 二、由来 柳堡镇:柳堡镇地名起源于留宝垛。传说清雍正 年间,一状元乘船从我县东荡南下就任,船至郑家渡 南边时突然天气变化无法前行,只好把船靠在一个墩 电影《柳堡的故事》 39 子上,而状元也将随身宝剑插入土中用以系船索。第二天船走后状元竟忘了取回宝剑,当地人发现后,便名此地叫“留宝垛”。后来此垛越淤越大,来此居住的人多了,一刘姓住在坝头边,此地又称“刘坝头”,又因此地水边柳树较多,人们又称此地“柳坝头”。1943年胡石言在此创作小说《柳堡的故事》时,沿河长满了碧绿的大柳树,“柳”字多情,“刘”便 ;“坝”字无兵味,“堡”有“战斗堡垒”之意,遂将小说定名《柳堡的故事》,改为“柳” 柳堡因此而得名。1956年该小说被拍成电影,柳堡之名从此流传大江南北。建国后境内曾设柳堡、小尹庄、芦村三乡,2000年4月合并为柳堡镇。 【《柳堡的故事》】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优美的歌谣伴着电影《柳堡的故事》飞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这部电影,由黄宗江根据胡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1957年搬上银幕,一炮打响。宝应柳堡,稻菽金黄的鱼米之乡,自此成了全国知名度美誉度最高的乡镇之一。 《柳堡的故事》源于发生在柳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某连队驻扎在村子里。连队的一个战士被房东姑娘相上了,但粗心的战士对此浑然不知。这也难怪,因为当时连队战士与老百姓之间都非常亲密。直到有一天,那个战士发现自己口袋里有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好”,才感到姑娘对自己的爱意,但出于遵守军队纪律,他没吭声。不久,部队上前线,战士血洒战场,牺牲了„„ 40 第6章 鲁垛镇 一、概况 鲁垛镇位于江苏省宝应县东南部,面积 6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万亩, 水域面积2.6万亩,常住人口3.5万人。镇 人民政府驻地鲁垛集镇中心街,距县政府驻 地东南20公里处。东连广洋湖镇,南接柳 堡镇,西与小官庄镇毗邻,北与望直港镇、 射阳湖镇接壤。辖陶林村、贾林村、三新村、鲁垛村、朱斗村、鉴青村、五顷村、荡口村、鲁庄村、崔王村、陈幸村、何家村等12个行政村和鲁垛集镇1个社区居委会。 二、由来 鲁垛镇:明朝初年因有鲁姓迁居此土垛定居而得名。该镇多数村庄都是以姓氏加林、垛、墩、家组合而成。如陶林就是明初陶姓迁此定居、植树成林而得名。明代朱应辰《东湖曲》诗云:“提壶荡两浆,酒伴相经过。指顾陶家林,来从鲁家垛。”过去陶林大于鲁垛,有“陶林十景”之说:曰庙枕九龙、楼映双桥、桑林唤渡、榆垛春游、雪映窑港、月寄池塘、长川帆影、两寺钟声、柳堤蝉韵、荻岸飞鸿。 【兔避庄】 宝应学者、文史专家梁鼎成介绍:兔避庄在宝应县鲁垛镇西北,庄名最早见于明朝末年,后来由于一位人物的出现,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庄子的名称。这个人就是梁以樟,他做过河南太康县、商丘县知县,也在扬州史可法做过兵部职方司主事,扬州城失守后,梁以樟和他的哥哥一起躲到了宝应鲁垛兔避庄。梁以樟从一名“县长”,再到明南京政府的“国防部情报处长”,后来却躲到了宝应农村一心做起了农民,这确实是一个谜。 41 邮戳上的兔避庄风景 “梁以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直主张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正面交锋,同时,他也对入关的清军顽强抵抗。这对一位明朝的官员来说,他的做法一点都没有错。”梁鼎成这样介绍。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时,梁以樟当时正在商丘县城担任县官,与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血战了三天三夜。在那场战斗中,梁以樟做好了必死的决心。为了让丈夫安心作战,他的妻子张氏和30多名家人、婢媵、随从一起自焚而死。后人为了纪念梁以樟的妻子,在她自焚的地方建了座烈妇祠(见《虞初续志?卷二》)。 中原义士,直接投奔了在扬州督师的史可法,为收复中原巩固江南作出自己的努力。身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也非常赏识梁以樟,“举以樟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清史?梁传》)。“兵部职方司是明朝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舆图(地图)、武职官的功过赏罚、抚恤及部队的检阅、考验等工作。主事为正六品,掌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领导处理各项事务。说的通俗点,兵部职方司主事的职责有点像今天的‘国防部情报处长’”。 1645年春夏之交,扬州沦陷后,已经降清的姐夫王铎给梁以樟写了好几封书信,希望他 42 能归顺清政府,但梁始终没有答应,而是“与以楠遁迹宝应之葭湖(今广洋湖),买田数十亩,躬耕自给”,所居住的庄子就叫“兔避庄”,并在庄上修了一个叫“忍冬轩”书屋。“这一点,《宝应县志?梁传》及《园林篇》有明确记载。”梁鼎成说。 在兔避庄的日子,梁以樟整天与一帮文人朋友喝酒吟诗、交流学问。国内的文人,像沛县的阎尔梅、南昌王猷定以及松隐和尚,也经常来拜访梁以樟,他们在一起豪饮,喝醉了后相拥而泣。 学者韦明铧认为,梁以樟之所以将自己的书屋取名叫“忍冬轩”,是将清兵南下比喻成严冬,在无法抗拒的“严冬”之下,梁只好像一只苟且偷生的兔子,在广洋湖畔忍受着那场史无前例的严寒,但梁以樟所期盼的“春天”并没有到来。由于抑郁寡欢,加上失妻之痛,梁以樟最后客死宝应鲁垛兔避庄。梁以樟死后,尸骨被他的哥哥安葬在宝应县城东门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的哥哥梁以楠始终和弟弟在一起,一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刻(《宝应康熙志》)。 如今,“忍冬轩”在鲁垛已经看不到任何影子,但兔避庄的名称却一直沿用到民国期间,在1934年出版的《宝应县志类编》第一页上的《宝应县境全图》上,在今天鲁垛镇西北的地方清楚地标注着“东山乡兔避庄”的位置。 “这应该是兔避庄名称的最后记录”。梁鼎成翻阅了有关文史资料后接着说,“此外,兔避庄在清朝的时候还曾经走出另外一位诗人,这就是宝应人郑在湄,他在兔避庄也建了一座非常有名的园子,叫作葭园。不过,这是后话。” 43 第7章 广洋湖镇 一、概况 广洋湖镇隶属于江苏宝应县。与兴化市、盐城市交界,临近淮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水面滩地2500公顷。总人口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广洋湖兴洋路8号,距县城东端30公里处。辖辖鹤湾、严桥、葛庄、东进、兰亭、桥头、白鼠、肖家、蒯家、东溪、西溪、三联等12个村和1个兴洋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2000年被扬州市政府认定为“小康镇”。是省科技工作先进镇、市级小康镇、市级体育先进镇、市级卫生镇。 二、由来 广洋湖镇:以湖名镇。“广洋”一片汪洋之意,又名汪洋湖、桥头湖。此湖可能形成于元末明初洪泽湖决堤大洪水之后(时有“倒了高家堰,淮扬两府不见面”之说),湖名初见于 44 明《嘉靖宝应县志略》:“广洋湖在县东南五十里,东通沈垛港,人博支湖。”镇政府驻地杨家舍,又名一里村。 【白鼠村】 白鼠村位于宝应县东南约30公里处,隶属广洋湖镇,为射阳河水网地区。宝应“白鼠”地名的来由有三种说法: 其一说远古时候,来宝应广洋湖地区聚族而居的先民目睹一奇特的白鼠穿村而过,视之为灵物,故名之。 其二说是因该村地形酷似一只卧鼠,村中东西两眼水井,犹似老鼠的眼睛,进村的小路恰似老鼠的尾巴,有白鼠大桥为证。如从高空鸟瞰,整个村落更显鼠形。 第三个说法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元末至正年间,朱元璋起兵攻城略地,同元军厮杀。进军到广洋湖地界,时因水网地区河湖阻拦去路,只得寻舟进兵,此时舟中因有鼠咬,船舱进水,激发将士破釜沉舟,奋勇向前,拼杀至彼岸。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全军因鼠而得生。后朱元璋登基,感恩这段因祸而福的经历,圣谕下旨以“白鼠”命名此地。 民间传说不必究其实,却赋予“白鼠”地名历史的遐想和人文色彩。 45 第8章 小官庄镇 一、概况 小官庄镇地处宝应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东北与鲁垛镇的鲁庄村、荡口村相毗邻;东南与鲁垛镇的徐家村、监青村,柳堡镇的建设村接壤;西南与范水镇的平安村、太平村、柴沟村相连;西北与范水镇的龙河村和安宜镇的潘桥村,望直港镇的火花村、张楼村隔河相望。 二、由来 小官庄镇:“小官庄高、大官庄苗、芦村姜、柘沟乔。”这句古老的民谚,指的是明清时期宝应南乡的几个大姓。小官庄是相对大官庄而得名的。元朝末年,元军为阻挡朱元璋北上,挖开洪泽湖的高家堰,苏中地区一片汪洋。水退之后,宝应到处都是湖泊。大明建国后“洪武赶散”,苏州阊门的苗姓和高姓同时迁来此地定居。姓苗的在湖边搭起茅草房,其地就叫“东湖边”,后来东边的湖干涸了,变成了农田。姓高的有弟兄五人,他们在苗姓北边三里外的一棵大柳树下住了下来,垦荒种田。苗姓在东湖边世代繁衍,人口越来越多,发展成了一个村庄。相传至明嘉靖年间出了个才子苗兆峨,上京赶考连中三元,在朝廷做了大官,奉旨还乡建造三元府第和节孝坊,周围百姓便叫这儿为“大官庄”。至清代大官庄发展成一个可以与氾水相比美的大镇。明朝后期大官庄兴起元宵庙会,为方便香客到观音寺烧香,便向北开了一条路直达高姓居住的大柳树,因庄子较小,人们便称这里叫“小官庄”。清朝时小官庄也建起了观音庵和天仙庵几座寺庙,香火颇旺,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后来反而超过了大官庄。 【大官庄】 大官庄位于宝应小官庄镇诚忠村东南,它始名于明朝洪武年间。一九七四年拆除大官庄原“三元府”牌坊遗址时,拆除苗氏宗祠十六代祖先牌位。据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居住在大官庄的苗肇峨京城高中,皇上赐封为执掌皇。堂二府代管荆门州之职。由于苗肇峨在京做了大官,加之北有小官庄,故将其住处称为大官庄,一直沿用至今。 46 苗肇峨做官后,逐步为苗氏立传(家谱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公众阅后烧毁),并先后奉旨在大官庄建立了三座牌坊:孝子坊、贞节坊、节孝坊。 (一)孝子坊: 此坊立于原大官庄东巷口码头西侧。解放前后相继拆毁。 (二)贞节坊: “贞节坊”纯石质,竖立于原大官庄钥匙湾。解放大官庄时毁于战火,直至一九七四年开挖郎儿干渠时,残物才被全部拆除。 (三)节孝坊: “节孝坊”全石质,坊高十米,立于观音寺社坛中间。碑面上刻有图文(人物及其事迹) 二字刻在中间,下面“节孝坊”三字是用一点五米,宽〇点五两旁刻有双龙图案,“圣旨” 米,厚〇点三米的白玉石刻成凹形字横镶坊中。一九四〇年间盘踞在大官庄的日伪军将坊顶宝物盗走,所剩部份遗物在“文革”中毁灭。 因贞节坊、节孝坊、左右对峙,且高于一般建筑物,当时被称为“龙角”。 苗肇峨在京任职期间,时而奉旨还乡,不仅“立碑修谱”,而且还建造了“祠堂”,并将祠堂名为“三元府”宗祠。 大官庄原来是很有名的集镇,民国末期,任然比较旺。经调查,一九四〇年大官庄从事手工业、商业、农业的有一百五十多户,七百多人口。其中除无力从事商业、手工业的三十户,一百二十五人种二十六亩地外。其余都在大官庄经商或从事手工业或其它行业。 一九七四年开挖郎儿干渠时,原大官庄的东南方向旧街道被拆除。 47 第9章 望直港 一、概况 望直港镇地处宝应县城东郊。镇区面积 90.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现有人口6.08万。水陆交通便捷,自然资源 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投 资兴业的风水宝地。 二、由来 望直港镇:传说宋太祖赵匡曾路过宝应,途经一巷,忽见飞起一只五彩斑斓的灵鸡。身后参军见了对他说:“将军,灵鸡乃难得出现之宝物,食之必大贵。”匡胤闻言,立即催马扬鞭,向东追赶了好一阵功夫,竟不见了灵鸡的踪影。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老农,匡胤问道:“老伯,您可见到一只五彩灵鸡么,”老农说:“刚向东飞去,你只管往前一直赶”。后来此地便名“往直赶”。因有河港相通,后又谐音为“望直港”。2000年4月獐狮荡乡并入该镇。 【军师村】 宝应县望直港镇军师村,古时候这里是成子河边的一块滩地,初有几户人家定居,以打 48 鱼种田为生。有一天父老们看见天上飞来一只金鸡,色彩斑斓,闪闪发光,身披鲜艳的五彩羽毛,腹部大红,颈项一圈金黄,身后还拖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金鸡一叫,百鸟和鸣,人们都称它为“神鸡”。金鸡飞走以后,人们看这河边滩地呈三角形,便都称此地叫“金鸡嘴”。日久年深,人口增多,形成了一个村庄。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宋朝灭亡,左丞相陆秀夫在广东崖山抱幼帝赵昺投海。德佑二年的第一天,神奇的金鸡又飞落在这块宝地上,百姓无不惊讶,都说要有贵人到来。果然第二天大宋右丞相文天祥从真州(仪征)、高邮来到宝应,留宿金鸡嘴,作《宝应道中》一诗: 天阔抟南雁,淮南长北驱。甘棠成传舍,细柳作康衢。 四海随时变,山河往日殊。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后来他被元军俘虏,元世祖忽必烈悯他孤忠,对他十分敬重,劝他弃宋降元,即拜丞相。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天祥答道:“天祥系宋朝宰相,不能再事二主”从容就义。其诗句“ 丹心照汗青”一直为后人传颂。 文天祥去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宝应人民在成子河口金鸡嘴建起了一座壮丽的文丞相祠,老百姓称为“军师庙”,从那以后“金鸡嘴”就改称为“军师嘴”,后该村又名为军师村(又谐音为“均师庄”)。清初宝应诗人朱克生有《过文丞相庙故址》诗云: 文山丞相此经过,遗庙由来成子河。 一片荒原空下泪,夕阳蝴蝶满青莎。 【獐狮荡】 宝应有个盛产莲藕的地方叫獐狮荡,偶尔想起这个名字,总有点疑惑,水荡地区,何来“獐”“狮”,原来,这个地名跟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49 几百年前,这儿并非水乡,五大户人家在这里建宅,倒也府第森严。门口立一石狮,器宇轩昂,仪表不凡。人们常常看到有一只獐子蹲立石狮头上。可过了一些天,獐子不见了,石狮也不见了,更不用说深宅大院。这儿转眼已成茫茫一片汪洋。所以后来,才有了一个地名叫“獐狮荡”。 獐2000年,宝应县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獐狮荡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望直港镇。“狮荡”地名成为历史记忆。 50 第10章 射阳湖镇 一、概况 射阳湖镇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 湖镇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3 个居委会,9.7万人口。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适 中,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l 4.4?,降水量 956毫米;物产丰富,五谷丰登,藕香蟹肥,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荷藕之乡”、“生态之乡”;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 二、由来 射阳湖镇:初湖以镇名,今镇又以湖名。此湖是典型的海陆变迁古泻湖,春秋时为邗沟故道,古称“射陂”。秦汉时在湖之西北形成集镇,《吴地志》载:“地在射水之阳,故曰射阳。”镇既称“射阳”,“射陂”也就随之称为“射阳湖”。境内“九里一千墩”为大规模的汉墓群。古有“射阳八胜”之说:曰龙竿寺看灯、走马灯试马、凝瑞桥赏荷、跃龙桥听 51 涛、花子沟垂钓、三王河泛舟、臧陈祠读书、运东堤踏雪。2000年4月天平镇并入,2003年10月水泗乡又并入该镇。 【射阳湖】 射阳湖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后羿射日”:相传在很久以前,天空有10个太阳,炽热的气温使老百姓无法忍受,为了解决百姓之苦,当时一位叫后羿的人,站在射阳湖的一个高坡上,用神箭一举射掉了九个太阳,掉入湖中,从此这里便被称为“射阳湖”。“石羊救民”: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东海龙王见这一带的老百姓只感恩天地,不祭龙王,便公报私仇,一直不下雨,农田颗粒无收。绝望中,老百姓跪求老天降雨。玉皇大帝得知后,便派身边的两个侍卫,变成一对石羊来拯救人间。哪知他们刚到人间,便遭到了东海龙王的非难,这对石羊和东海龙王及虾兵蟹将们展开了一场恶战,寡不敌众,力战而死。他们倒下的地方便出现了一片汪洋,水势浩浩,干旱的土地和人民得救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把他们战死的地方,定名为“石羊湖”,久而久之,便说成了“射阳湖”。 射阳湖曾是历史上著名的淡水湖,又是以射阳其名设置过郡县,然而民间传说众人探究,众说不一。今以历史的态度,辩证的角度作一些思考和推论。 一、“后羿射日”是射阳湖神话传说。 推论一,我国古代神话中太阳上有“阳乌”又称神鸟。《黄帝占书》“日中三足乌见者, 52 大旱赤地。”后因以指日。《河图括地图》“昆仑在若水中,非乘龙不能至。有三足神鸟,为西王母取食。”故太阳也叫三足乌或金乌。西王母有三足乌,是替西王母取食的青乌。 推论二,《山海经》记述,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太阳有十个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是金乌的化身,长有三足的踆乌,会飞翔的太阳神鸟。传说的十个儿子,每天早晨轮流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金乌或太阳神鸟在宇宙中由东向西飞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若木神树上,这表达了融化于神话之中古代对日出日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推论三,《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大意是,汤谷上长着一棵扶桑树,十个太阳就栖息在这株树上,一个太阳刚刚回来,另一个太阳则起身出去,十个太阳都负载在乌鸦身上。就这样,乌鸦从一种凡鸟一跃成为驮着太阳 ,实为乌鸦。 飞行的神鸦。因此推认后羿射日能否指所为的“神鸟” 二、“石羊救民”是射阳湖民间传说。 推论一,遥远的古代无论是帝王还是百姓都崇拜天地神,祭天拜地,求得风调雨顺。 推论二,从地形地貌看,射阳湖属“古海桑田”。受长江泥沙冲积,北受淮河泥沙沉淀,海涂向东延伸,形成东部之沙龙合围,造成江淮东部沼泽地区,此时古人无水利概意,一切顺其大自然变化而改变,作为沼泽地区的射阳湖涸涝现象经常发生。每当干涸年份总想苍天保佑,梦见了玉皇大帝派石羊仙人下凡人间。 推论三,漫长历史中,江淮支流注入淡水,古泻湖逐渐演变为淡水湖,初显日射洪涛之射陂,在此射陂面貌己初步出现,并有了水陂、射陂一说。 三、从射阳湖历史演变佑证传说其意。 古射阳因泻湖之地称水陂,射原其水,“射陂”其实本无名,实属地域之意。射陂形成表明有了人类活动。此地水陆便利,东方射日在泻湖,仍一域风水宝地。不知何时命名“射阳”地名,有待考证?但最早出现于《史记》和《汉书》,《吴地志》曾载:“地在射水之阳,故日射阳”。《宝应县志》历载“射阳聚,人也”。 其实,射阳湖早在春秋就已登场,吴王夫差北上伐齐,为便于军力和粮草的运输,自扬州开凿邗沟。笔者认为射阳湖地名是从历史自 53 然演变而来的,而流传在民间故事附和射阳湖其名,历史演变佑证传说其意。 【九里一千墩】 西汉时古射阳之地曾是东以泽卤之国名射陂,西岸冈阜之陆称射阳阜,又称之“九里一千墩”。春秋时期古邗沟开凿通航,《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此时,射阳湖境域是古大运河第一大邗沟,连接南北;西岸绿洲,则是宝应东部突起箕山之墩。阴阳学说此地属“风水宝地”,交通又便利。射阳候项伯即位时,为了保住大业,选择西岸射阳阜箕墩大行祭祀之礼。 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古代天子往往自称受命于天,所以,对天帝的祭礼是相当隆重的。相传郊天始于有虞氏时代,夏商两代均有祭把。历代帝王即位后,也以祭把天帝说明自己是正统王位的继承者。因此,郊天的礼仪在古代经久不衰,影响很大。“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行东方,依照“五德终始”之理泰山封禅。《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皇三年,率文武千里东封泰山。其实封禅,实际是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祭祀天地的一种礼仪。汉高祖刘邦即位后,《重祠诏》曾云:“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意思是刘邦得天下后,厚赏、追封,赐候国,并以天子尊习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及属古今通礼。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后,分封王侯,因项伯鸿门宴翼护有功,封项伯为射阳 54 侯,置射阳侯国。司马迁曾评价:“汉王与项羽有郄于鸿门,项伯缠解难,以破羽缠尝有功,封射阳侯。”就项伯而言,虽从刘邦,但保全项氏家族,公赐封诸侯。从现实上看,刘邦恩惠,项伯恩谢。因此,项伯就任射阳侯,事事处处效仿高祖所为,德礼效行,祭天地神。 楚汉战争中(前202年),刘邦击灭项羽,受诸侯拥戴为汉帝,建国西汉,开启汉朝。汉高祖定天下,制诏御史:“令丰谨治枌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其令郡国县立灵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社稷以羊豕,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应该说,汉高祖把持帝业时,对天下人既有宽容的一面,又有严厉的另一方面。为了“尊把世统、以昭功德”,曾设五天帝,每个季节到来时,举行迎接五天帝的祭把,又叫“迎气”。并令郊天是帝王天下的象征,任何人不得举行,否则即被指责为“僧越”。此话界定了汉高祖与诸侯及臣民的区别和划分。对于赏赐射阳侯的项伯来说,祭拜一事必须严格执行祭祀天地等级制度和要求。 为保功业的项伯,择善而从,择势而行,只能按照周人郊天,必选较高地势处所,行所谓的祭祀天地之礼。作为古射阳之地射阳阜是唯一的绿洲,又是西岸冈阜,属首选之地,祭祀最佳之地。因此,笔者认定项伯候选择射阳阜——箕山之墩进行祭祀活动符合所谓“圜丘”之论,本属可信,乃是不争事实。由于箕山之墩地位之高被意化神化,一度成为汉朝皇室、贵族的最佳归葬地,坟场越来越多,墩阜越覆越高,不知何时数有千计,后人俗称“九里一千墩”,本意属墩,乃是今存事实。 【双女岗】 射阳“九里一千墩”是面积广阔的汉墓群,从宋泾河向北至南荡边,南北宽约六华里;从赵家村庙堂沟向西至天平蒋家沟,东西长约九华里。其中著名的土墩有前、后走马墩、虎墩、竹墩、祭墩、双敦等,其中双墩古称“双女岗”,还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哩。 传说远在汉代这里是一座位于海边的广约四亩、两丈多高的小山岗,有一位青年将军在此镇守海防,在这土岗上安营扎寨,长期不能回归家乡。他家中有姐妹双嫁的两位夫人,丈夫在外从军,家里家外,轻事重活全是二位夫人自己干。时隔多年不见丈夫归来,又音讯不通,二位夫人望眼欲穿,终日以泪洗面。后来海防发生战事,二位夫人不知丈夫死活,有人谣传她们的丈夫已经战死,姐妹俩将信将疑,决定外出寻夫。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一天终 55 于访到了宝应射阳湖江平庄,来到这个高岗之上,却不见营寨,部队已经转移了。询问当地百姓,有的说这将军已经牵走了,有的说已经战死沙场。姐妹俩坐在这旧营故地,土垒萧萧,蓑草残阳,触目惊心,悲痛欲绝。二人嚎啕大哭,至至夜深人静。第二天一早,村民见此二女投水而死,便将她们收葬于岗上。 三年后这将军卸甲归田回归故里,见家中房屋残破,却不见了二位夫人。邻里告诉他二位夫人三年前就出去找他了,至今寻夫未归。他闻听此言,心急如焚,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重新来到自己昔日扎营之地。村民们见他回来了,大家都掉下眼泪,告以前情,说二位夫人就葬在岗上。他痛不欲生,伏在夫人坟上哭了三天三夜。然后他具情上表朝廷,皇上褒其英勇,又感其夫人殉节,御赐在岗前立石牌坊一座,并刻碑记其事,从此以后,此地便名为“双女岗”。 【平江村】 宝应射阳湖镇平江村近日来打造龙女广场,立石碑,述村史,复活古平江的记忆。村史中写道:区区平江,因瑄得名。明代恭襄,镇守淮扬。总督漕运,封平江伯。总理漕河,功绩史载。落脚扎寨,筑堤束水。湖乡之荡,鱼米沃地。高台平夷,流水向东。开基立业,七百年史。笔者现结合相关史料,对平江村的由来及明水利家陈瑄作一点解读,仅供参考。 陈瑄其人 陈瑄(1365,1433),明代武官、水利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字彦纯,安徽合肥人。历任大将军幕府、都指挥同知、右军都督佥事,迎降燕军,封平江伯,充总兵官、总督海运城天津卫、督漕运,理漕河三十年。 陈瑄,为人骁勇,熟知兵法,善骑射。明太祖洪武年间屡次从征西南,累功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明惠帝(朱允炆)建文末年,迁右军都督佥事,命总舟师严守江防。等到燕王朱棣大军到达时,以舟师迎降。朱棣即位为明成祖后,封平江伯。成祖永乐元年(1403)任总兵官,总督海运,后改掌漕运。 陈瑄虽是武夫出身,但为官有道,重视民生,总督漕运,为治水和漕运贡献了毕生精力,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开凿了清江浦;整治运河入江通道;整治淮扬运河;整治徐州洪和吕梁 56 洪;加强运河管理等等。宣德八年(1433年),陈瑄以69岁高龄和带病的身体,坚持在高邮、宝应、淮安一带勘察运河,死于任上。陈瑄去世后,朝廷追封其为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明史》评:“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赞“治河通运道,为国家经久计,生民被泽无穷”。 封爵平江伯 中国古代有一种爵位制度,封爵。爵位是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位的高低。爵位的设置在各个朝代均有不同。明朝爵位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爵位“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明朝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陈瑄因助朱棣渡江夺权有功,封平江伯。仁宗即位,陈瑄上疏陈七事,向皇帝提出七条建议,仁宗曰:“瑄言皆当”,令部司执行。并降敕奖谕,赐诰券,子孙世袭平江伯。陈瑄去世后,由他第二代长子陈佐袭平江伯。 平江村由来 平江,庄名,明代称平江村。明永乐年间王朝迁都北京,为实现南粮北运,派陈瑄任漕运总兵官,总督漕运,封平江伯。永乐十三年(1415年)导水入淮,建闸调节水位,漕船直入黄河。此乃开启史无前例明大运河漕运和管理制度,维护和稳定了明王朝政治地位。他在总理河漕三十年间,整治河漕,遍访乡间,疏浚河道,筑堤束水,以水合流,漕运畅通。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平江侯陈恭襄祠》诗云:“江淮漕运力,其事赖恭襄。绿京书元使,黄头歌擢郎。何人敢折柳,无岁不思棠。郑伯渠今在,区区未足方”。为纪念治水功臣——陈瑄,当地人民将平江伯筑堤档水曾经安营扎寨的地方以平江而定名。原平江荡中有一高庄台,叫塞谷基。但湖荡恶劣,陈瑄遍访湖间,安营扎寨,筑堤档水,环境有变。在他的整治下,此荡变成鱼米之乡的沃地。于是,就有了郭、范、杨姓家族始祖,在此定居立业,繁衍生息,700余年来不断发展变迁,平江村地名一直沿用如今。 【天平庄】 “天平”本是一衡器的名称,却成为宝应县的一个地名,并有“天平地不平”的俗语,探其源还颇为神奇。 57 如今穿天平镇而过的宋泾河,古时候名为“老龙沟”,传说是一条龙扫出来的河道。很早以前这里两岸各有土岗一座,设有摆渡,此地便名“岗家渡”。渡口附近开始有渔民、陶工来定居,初步形成自然村落。因它地处交通要道,渐有船只住港,便来了一批强盗在此安营扎寨拦路抢劫,人们又称此地叫“岗家寨”。有了强盗商贾便不敢过境,官府派兵来剿灭,重新恢复通航,岗家寨太平了,便改名为“岗平庄”,庄子东边建了一座护国寺。后居民日多,水产丰盛。这里又谐音为“江平庄”。 元末因战乱影响,苏北人口外逃,土地荒芜,明初朱元璋从江南移民苏北,史称“洪武赶散”。苏州蔡华山带领儿孙迁移到宝应江平庄定居,这里又称“蔡家沟帮”,后来逐步形成了蔡、戴、柏、王、张“天平五大姓”。明朝前期这里天灾人祸不断,庄上人到处求神问卦,宣德年间来了位老和尚,他说:“此庄四面环水,好似一只颠簸不平的小船,要得平安需在庄子四角各建一寺,正如打桩系缆稳住这只‘船’,方得安稳。”庄东原有护国寺,全庄人集资相继在庄西建毗卢寺、庄南建青莲庵、庄北建三宫殿,四寺距离相等,庄居四寺之中。从此江平庄便兴旺起来,酿酒业尤其发达,酒坊就有十八家,水晶月饼等地方特产也颇负盛名。街道两旁商店林立,四乡八镇到此贸易。庄上人认为是四庙镇角,天赐平安的结果,便更名为“天平镇”。 【牧马厂与走马坊】 据《嘉靖宝应县志略》载,射阳牧马厂有南厂北厂。射阳北厂,在县东三阿乡,计生田九顷二十九亩三分七厘。射阳南厂,在县东三阿乡,计生田一十一顷六十七亩八分六厘。牧马始于明洪武年间,是时养马于官和充边。从县志记载的所在区域看两厂一前一后,呈南北走向,南厂在射阳湖镇射南村,北厂在射阳湖镇林上村。至于高夏村走马坊应要从汉代说起。近日查证并推理,个人认为“走马坊”、“南洋”、“马厂”同射阳故城军事战略要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古汉射阳地域述,射阳湖处于江淮之间,邗沟之中,当水陆要冲,北可入淮泗掩袭下邳,南可下大江图谋江东,尽得形势,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吴王夫差开邗沟(前486年)到南朝刘宋末年(479年)射阳县废,在这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射阳一直为邗沟古道上的交通枢纽、项伯的封国、广陵郡的治所,一直被封建统治阶级而把持和利用。春秋时,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北上伐齐,便于军力和粮草的运输,使射阳西岸成为屯兵驻 58 马的好地方,其战略优势更加突显。公元197年,广陵太守陈登移治射阳,不负曹操希望,赴广陵有所抱负,犄角吕布,遂于古射阳匡琦城建立郡治。并注重修筑土墩建马厂,操练兵马,抵御敌寇侵袭。故人以东侧射阳湖为泽国水陂,西岸之陆为冈阜,称为湖泊平原。从筑墩建马厂情况看分析认为有三种目的:一是向湖面和周围观察敌情,便于掌握军事动向。二是射阳湖处于苏中地区雨水多,特别夏季到来很容易发洪水,筑墩建马厂主要便于军士和战马安营扎寨,粮草收集和储备。三是便于大将指挥和操练兵马。后来就有了前走马墩、后走马墩和饮马池、马槽等墩名和地名,现“九里一千墩”仍有马道和驯马场遗迹可寻。从志书记载看,为了筹划一支精兵策应曹操,陈登上任不久恩威并济,成功化解薜州武装,转为己用。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冬,曹操挥军东出,进剿吕布。陈登事先获知消息,由广陵出发,亲率精兵为曹操先驱,围吕布于下邳城。从高夏村走马坊位置看,远在南洋马厂东侧10公里,为了兵马在春冬实行远程训练和布防,按兵法讲此季节是训练的最佳时间,可以冬练三九,提高作战能力。于是选择了走马坊作为兵马中途休息和进料的地方,故后人称为“走马坊”。到了明代,充分利用射阳湖区域内汉代马厂的地理优势,兴建射阳牧马厂,便有了今天的射阳湖镇射南村“南洋”和“马厂”的地名。 【项侯路】 公元1994年元月1日,对于宝应千年古镇射阳湖的老百姓来说,这一天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而又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天,总投资100多万元的项侯路终于建成通车。项侯路总长约800米,宽24米,是当时射阳湖集镇最长最宽的一条路。 说到项侯路,不得不提到项侯。项侯他是楚霸王项羽最小的叔父,也叫项伯,名缠。他是在汉高祖6年被刘邦封为射阳侯的。当时的射阳为射阳国,项伯被封侯以后,在古射阳一住就是九年,直到寿终。那项伯既是刘邦对手项羽的叔叔,为什么刘邦还封他为射阳侯且食邑于此呢,这还得从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典故说起。 早年项伯曾因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躲避。因此,当时项伯对张良心存感激,并立下誓言,一定要感恩于张良。项羽统兵后,项伯随项羽一起进入关中。 某天,项羽听说刘邦欲守关自王关中,大怒,因此在鸿门发布命令,次日攻打刘邦。当时刘邦驻军霸上,对项羽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毫不知情。在大战即临,霸上将玉石俱焚的时刻,项伯想到 59 一个人,他就是前面提到的张良,因为此时的张良已跟随刘邦。项伯不愿意弃张良而不顾,连夜赶到霸上,告张良以实情,要张良和他一起离去。张良却借口说:“危难时弃人而逃是不义的。”遂将此事告诉了刘邦。 此时的刘邦深感自己的力量不敌,决定软化双方的对抗。因此他觉得项伯为人忠义、仁德,于是他决定将项伯作为行事的突破口,对项伯极为恭敬,并以兄长的礼仪约见、祝酒。席间还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同时又以圆通的理由,诚恳的解释了产生误会的可能,表明了他对项王的忠诚之心。而此时的项伯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与其说他夜奔霸上为的是把朋友之情凌驾于政治关系之上,还不如说他夜奔霸上实际为的是成就项氏集团的统一大业。因为当时的项羽兵力比刘邦的兵力大到3-4倍,项羽统领四十万大军,刘邦实际仅有十万大军,但对外号称二十万。所以项伯听了刘邦所谓的肺腑之言以后,甘愿充当双方和解的中间人。他希望项羽统一大业能够得到刘邦的鼎力支持。于是他给刘邦提出了一个自以为不错的主意,而且说服项羽善遇刘邦,为刘邦到新丰鸿门道歉做了很好的铺垫。 再说项羽,他已和范增等说好要待机灭掉刘邦,但是由于项伯的说服动摇了项羽对刘邦的看法,甚至他认定刘邦是忠诚有功之将,所以在次日的鸿门宴上,范增不断的暗示项羽,乘机杀掉刘邦,项羽却漠然不应。当范增召来项庄舞剑时,项伯看出了其中要杀刘邦的实意,立即拔剑对舞,并用身体遮护刘邦,使项庄一直难以下手。项伯认为,刘邦来鸿门宴是自己出的主意,因而实际上是自己请来的客人,有责任应对请来的客人性命负责。况且昨晚上与刘邦还结为亲家,更有一层亲戚关系包含其中,更不能伤其性命。结果刘邦得以脱身,成就了汉室江山。 项伯救刘邦于危难,项羽死后刘邦亦不忘项伯之恩,高祖六年正月丙午封项伯为射阳侯。并赐姓刘氏,当时的射阳国都城就是今天宝应县的射阳湖镇,项伯在这里做了9年的王侯(前201——前192)。孝惠三年卒,死后葬于宝应县射阳“九里一千墩”之中。其后代远不及陈婴后代发达,他死后因嗣子项睢有罪,国除,改为射阳县(即后来的淮安县,现改楚州区)。宝应县射阳湖镇有“项伯路”,细考起来项伯实为宝应第二历史名人,所以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与我们宝应也有一定的联系。 【龙竿寺】 60 宝应县射阳湖镇千年古刹龙竿寺,始建于唐朝。它伴随着历史的遗存和今天的重建,地位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龙竿寺自述,早在唐王李世民,为平藩扫寇,大都督尉迟敬德率军东征,曾扎营于古射阳镇。并在此建造官邸,称“都督府”,至今仍保留着古官邸砖块,仍有“都府”字样。尉迟敬德平藩扫寇成功,班师回朝,将此官邸留于佛门。公元646元,当时礼请德观大师为开山住持,题名为“文殊院”。到了玄宗帝即位期间(公元755年),文殊院内有百年老竹,垂曲长成龙形,僧见状甚喜,视为天降祥瑞,龙是至高无上的象征,竹长龙形,乃是吉祥之兆,僧报于官,官上奏于朝庭,玄宗帝见奏,龙颜大悦,遂御赐匾额为“龙竿寺”。《宝应县隆庆志》记载,龙竿寺,在县东三阿乡射阳镇。唐名文殊院。僧德观开山。大历十年有竹成龙形,敕赐今额。洪武四年,僧如灌修建。 【天宫寺】 天宫寺位于沟通江淮的漕运通道邗沟与射 阳湖边,射阳湖汉时称射陂,历史上曾是苏北里 下河地区第一大淡水湖。史书上说,淮郡左右皆 带湖,射阳为最古。射阳湖古为巨浸,淮扬七州 县诸水皆汇于射阳湖,由此入海。古射阳湖西起 今宝应县射阳湖镇、西安丰镇一线,北至淮安市境内的泾口镇、左乡(博里镇东)一线,东经九龙口,至阜宁喻口村入海,南连大纵湖,地势低洼,湖荡连片,曾经包括今天阜宁、建湖、宝应、兴化、盐城等地区。 61 有学者指出,天宫寺堪称里下河第一寺。翻阅史料可知,天宫寺又名天宫慈院,因地处高峰,昔日龙河环绕,取龙行九天之意而得名。在1993年出版的《江苏省宝应县地名录》中有关于天宫寺的解释:“汉永平年间,此庄曾建一寺,北宋政和八年重建,历称天宫寺。”实际上,更早的资料中就有了天宫寺的记载。据《宝应历代志书类编》中摘引的资料:“天 《万历志》中说:“天宫慈院,在县治东宫寺,在鹤儿湾,距县六十里。宋政和八年建。” 南六十里三阿乡。宋政和八年(1118)僧普潮开山。洪武六年(1737),僧行斌修建„„” 如今大槐村退休的支部书记陈长生还能回忆起当年他知道的天宫寺的样子。寺院建筑当为清代的建筑,有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和山门等计22间半。山门殿内塑供弥勒佛和护法韦陀。大殿正中佛台塑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侧塑供十八罗汉。东西配殿塑供观世音菩萨和痘神。寺前有旗杆台、香火场及一只铸鼎。大殿后,茂密的竹林环绕一棵直径四尺有余、高达数丈的古槐树。这棵古槐树传说为普潮和尚亲手所植,一直被乡亲们视为圣物,常年香火不熄,槐树村由此而得名,现在天宫寺所在的大槐村是由原先的天平镇槐树村和大桥村合并而成,同属射阳湖镇。可惜的是,原先那棵古槐在1948年被锯倒,村里至今还流传着那棵槐树被锯时流出的汁水颜色深红近似血液之类的神奇传说。说来神奇,老槐树被锯后的第二年,即1949年,在树桩旁又窜出两根并生的枝条,如今已经长成直径尺余、高达三丈的大树,好像一对孪生兄弟携手护卫这一方绿色家园。这两棵并生的槐树,如今又成了当地村民心目中的圣树,上面常年扎有红绸带,寄托着人们祈福平安的心愿。 “文革”中陈长生担任大队会计,见有人拆了佛像、大殿后,还要拆剩下的最后一间西配殿,灵机一动,说要作为大队仓库用,用600元的价格保下了这最后的建筑。 天宫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因其历史悠 久,一直为僧俗两众所看重,香火十分旺盛。 句容宝华山高僧妙德、扬州大明寺印道法师 等人都曾多次说过:天宫寺是里下河第一寺 庙。 最近几年,四方硕大的正殿石质柱础、 浮雕凤凰麒麟纹饰的两块门鼓墩、两方记录 寺庙历史遗痕的石碑及古建筑砖瓦构件等 62 物相继出土、找回。现在见到的三方硕大的东汉石质柱础,最大的一方长约76厘米,宽约77厘米,每一方上有密密的孔洞,坚硬沉重。 由此可推测,曾经立于其上的庙宇建筑规模宏大,超乎想象。在西配殿有数十块青灰色东汉大砖裸露在外,竖列于墙体之中,历经一千多年仍完好无损。两座石碑,一座立于清嘉庆年间,另一座则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两座石碑清晰地记录了该寺庙的历史遗痕,以及面积变化等等。 【姬风村】 村名、庄名,是地名的一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地名形成之中,村名、庄名虽属最低等级之名,但它同样也有错综复杂的演变过程。姬风村名演变可分为两个过程: 一是以姬氏为村庄名。相传唐乾符年间,黄巢率众起义,途径苏南昆山。人们为躲避兵乱,纷纷向苏北逃难。其中有一少年,徐姓单字亮,在逃难途中与亲人失散,流落宝应县城。为谋生,他挑担卖瓜菜。徐亮年龄虽小,却为人诚实、厚道,做生意老少无欺,哪家常需什么蔬菜,一次需要多少,他心里自有一本账,因而深得人们的信赖。宝应县城南门外有一外来的姬姓老汉携一女儿,在街旁摆地摊,一年四季以贩卖时令用品为生。徐亮与姬老汉天天见面,寒来暑往,相互间熟悉了,遂成了忘年交。徐亮与其女儿本年龄相仿,姬老汉的女儿见徐壮实、勤劳,心存爱意;而美丽、清纯的少女又吸引了徐亮。姬老汉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当徐亮年达弱冠时,即招其以为婿,并买了一条小船,为其成家。不久,战火又蔓延到苏北,宝应县城被攻陷,姬老汉一家遂向宝应东乡避难。当他们撑船行到四面环水、芦荻生秋中一绿洲时,姬老汉想,这明明是一处世外桃源,却无人烟,何不在此栖身,这想法得到徐亮夫妻的支持,于是他们砍树为梁、柱,割柴草打笆为墙,搭起了茅草房,定居下来。徐亮生有五子。因其祖籍是昆山,素有“南蛮北侉”之说,人们将其住地称为“五蛮子舍”。数年后,姬老汉年老仙逝,徐亮为感恩,遂以其姬氏为村庄名,姬家庄村庄名便由此流传下来。 二是以村庄与村庄合并取村名。一九四三年,曹南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下设姬风乡。时姬风乡辖姬家庄、风车头、马家墩等12个自然村。因姬家庄和风车头两自然村名声大且 63 乡长徐元渡、副乡长仲延会分别为姬庄和风车头人,取姬庄和风车头首字为乡名。一九五九年人民公社开始,姬风乡撤销,原12个自然村分别成立了联合、姬风、东风三个生产大队。公社化时姬风大队一度易名为朝阳大队。一九八三年,乡镇人民政府重新建立,恢复姬风村名至今。 【马墩村】 宝应县射阳湖镇马墩村位于射阳湖镇西南角,东、北相连姬风村,西邻望直港镇狮庄村,南与鲁垛镇陶林村毗邻,由马家墩、房家墩、高家墩、杨家舍四个自然村庄组成。资源丰富,河网密布,生态优美,荷藕、慈菇等水生植物最宜种植生产,又称“天然佳地”。荷藕种植历史悠久,早已成为大宗农副产品。马墩村不少村民就依靠种植荷藕发家致富。现在的马墩村又开始积极寻找自然资产与经济资产最佳结合点,向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拓展方向,申办采藕节、罱鱼节,打造农家旅游文化,让传统的农事回归自然。 据村庄上老人口述:马墩本无地名、实名,时因战乱落荒的外地人逃难途中踄水路过此处,偶见芦蒲连片,四面环水,且湖荡中央,自然土墩,草木茂密,适为人居。于是便停船靠此,搭草房而居,自得清静。为了生计凭借便利的自然资源,常年打鱼及种植荷藕。白天围圩垦荡农耕,夜晚提马灯找鱼为生。此居的人珍爱“马灯”,便取“马”字为姓氏,从此马家墩世代相传,渐成村庄。湖荡中还有三个土墩先后由房、王、张等姓氏家人来此聚居,并与马家墩隔河相望,隔墩而居,自成墩舍。几大姓氏600年来族群居住,和睦相处;姓氏联姻,繁衍生息。 据马墩村传说中云:明洪武赶散年间,马氏人由苏南迁此定居,取名马家墩。后人为念想马墩由来自建国以来,太平盛世,马墩人年年春节创办自娱自乐的传统“走马灯”等文艺。 据敝人实地地理考证一曰:历史上此地曾经发生过特大自然灾害,变成一片湖荡,马家墩地形地貌由此形成。又经过上千年自然演变,全境墩成点(南北墩舍,点点楕圆)、河形卦(“马”形“s”河,卦水弯连)、滩居中(滩滩环曲,墩荡之中)、荡两头(东荡西荡,天天下荡)。一位懂知地理老先生曾称马家墩形为“马”,流卦水,曰:“卦马墩”。实地形貌如此,马墩村内墩、河、滩、荡,依傍一体,共生共存,为马家墩人提供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今不知古人何时选好这一卦地定居,其前历史无从稽考,但敝人始为“卦马墩”、“提 64 马灯”、“马姓氏”、“走马灯”与“马墩的传说”多少有点关联及拾遗。自40年代初宝应县曹南区南荡乡人民政权建立,马墩村正式有名,虽有过更迭,但马墩村庄实名不变至今。 【尉迟恭与驻马街 】 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隋末唐初大将,字敬德,山西朔州人,赠司徒兼并州都督。 尉迟恭年少时以打铁为生。隋末,从军在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隋13年刘武周起义,收罗尉迟敬德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唐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征服刘武周。此时,尉迟恭举城愿为部下,以求社会平安。李则喜并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7月至翌年5月,尉迟恭大将随秦王李世民东征。此时,政治与战争形势是淮南、江东地区的杜伏威、辅公祏农民起义军降唐。唐高祖李渊为了集中兵力削平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以特殊优惠拉拢江南(包括现在的苏北地区)的杜伏威,下诏授使节、扬州刺史、淮南道安抚大使,封楚王,总管江淮以南诸州军事;以辅公柘为行台左仆射,封舒国公。应该说当时的射阳湖乃至整个苏北地区虽然全国农民起义不断,政治动荡,但这里战事打不起来,百姓一时内安稳。因而,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虎牢(中部地区河南荥阳)时,首选射阳湖等地作为兵马粮草屯集之地。 历史上的洛阳虎牢一战,彻底扭 转中原的情势。此战中,因尉迟恭大 败王世充军,活捉王军大将陈智略。 战后,李世民大夸尉迟恭。《旧唐 书?尉迟敬德列传》载李世民曰:比 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 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战休间, 李世民曾使尉迟恭在兵马休整时要 好好安顿军心,调养兵马。于是,尉 迟恭率部下一路向东来到射阳湖,当 看到射阳故城位于射阳湖畔,东侧湖 65 荡茫茫,湖岸百姓安康,加之傍湖可防可守,便安心驻扎兵马休整。时,射阳故城临湖只有一街一院,所有来到兵和马全部扎街而休,尉迟恭等众将就在书院入住,并作为行营。 过了一段时间(唐武德四年初秋),战情来报。原窦建德被杀后,昔日部下刘黑闼,自称汉东王,返回河北,意图再形成割据之势。命尉迟恭部回大营征讨刘黑闼。尉迟恭赴战前,将书院布施佛门,意求佛主保佑天下太平,恭祝当地百姓安定。武德五年(622年)3月,李世民和在洺水以南扎营。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战,以挫其锋。此时双方已相持60余日,刘黑闼暗中率军袭击李世绩军,李世民率略阳公李道宗袭击刘黑闼军侧后以救援李世绩,反被刘黑闼包围。此时,尉迟 恭率勇士冲入包围,大破帮阵,将李 世民和李道宗救出。结果,唐军大败 刘黑闼,刘黑闼逃入突厥。随后尉迟 恭又随军平掉响应刘黑闼的徐圆朗。 尉迟恭因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护 军。后来北上的尉迟恭击败了突厥, 一路的战功,被李世民更加重用。 全盛的唐朝开启后,人们敬佩尉 迟恭,作战勇敢,爱护百姓,将他东 征时入住的书院起名文殊院(今宝应 县龙竿寺),兵马休整的街称为驻马街 (今射阳湖镇现存最古老的街道)。 【王坤村】【赵勤村】 射阳湖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为国捐躯的烈士有72位。遥忆当年,热血青年报效国家,献出了青春,献出了生命。对于今天的烈士纪念日让人感到激动,可忆古思今、缅怀先烈,热爱国家,以烈士的献身精神更加积极的工作,服务于当代社会和人民。 在射阳湖镇牺牲的王坤、赵勤二位烈士,被命名为射阳湖镇的村名。 王坤(1917-1947),原名王如九,宝应县柳堡镇张袁村人。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 66 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大丰庄党支部书记,临泽区赵南办事处主任,司法助理,射阳区副区长、区长、沙沟市(现兴化市沙沟镇)民政科长,宝应财经局粮库主任等职。王坤是我县解放战争时期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财经战线上的一名优秀财经工作者。自他当上粮库主任后,就与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带领武工队员,没放一枪一弹,缴获了敌伪军一个运粮船队的十多万斤粮食,被称为虎口压粮勇士。1947年9月25日,他在射阳区石仑乡新夷村查田征粮时,遇敌突袭壮烈牺牲。王坤牺牲后,县委将石仑乡命名为王坤乡(现射阳湖镇王坤村),以表达对英雄的永远怀念。 赵勤(1920.9,1947.8),少时随父母过打长工的生活。后在党的引导下,投身队伍,曾担任村民兵战士,黄庄村村长,天平镇民兵大队长。赵勤为人不善言辞,性格内向,但有一颗纯洁心,对党忠诚。入党后的他,执行任务,身行士卒,不怕苦不怕牺牲,常与通敌人员战斗,为民除害。1947年8月10日,赵勤、柏玉山等6人,奉命去天平镇召开群众大会,以扩大反“清剿”斗争的成果。当步行到天平镇西时与突来国民党射阳驻军一个排及还乡团20多人形成了遭遇战。在激战中,赵勤中弹牺牲。赵勤从参加革命到为国捐躯,时间仅有3个多月,这一切就是他对党的忠诚。1959年3月天平地区人民怀念他,将他的老家所在地命名成“赵勤大队”,现为射阳湖镇“赵勤村”。 【鸽子荡】 宝应射阳湖镇赵家村昔有一片小湖叫鸽子荡,传说很久以前,射阳湖边住着一位瞎奶奶,与十几岁的孙子小宝相依为命。祖孙俩靠小宝割蒿草换点粮食度日。 有一天小宝发现湖边有一处蒿草长得特别茂盛,便想刨几颗栽到家旁边,刨呀刨呀,结果刨出一只铜盒子,他觉得很好玩,便带回了家。家里还剩一把米,他就放到了盒子里。 第二天一早,他起来拿米煮粥给奶奶吃,一看盒子里的米漫了出来。他感到很奇怪,便倒下米放进了两个铜钱,不一会儿盒子里铜钱又满了,这下他发现原来这盒子里放什么就渗什么。他把这秘密告诉了奶奶,奶奶说:“这可是宝贝呀!”从此以后祖孙俩吃穿不愁,小宝也不用去割蒿草了,还经常送钱送粮给村里的穷人。 一传十,十传百,被射阳湖的强盗晓得了,便来抢盒子。小包听到风声,带着铜盒,搀着奶奶连夜逃跑,跑到赵家舍,强盗终于赶上来了,小宝迫于无奈,便把盒子用力一撂,“咕 67 咚咕咚”沉到河里去了。忽然河水直往外漫,不一会儿把来抢盒子的强盗淹死了,淹成了一片水荡,此后人们便把这片水荡称为“盒子荡”。久而久之喊走了音,现在竟叫成“鸽子荡”了。 68 第11章 西安丰 一、概况 江苏省宝应县西安丰镇地处扬州、盐城、淮安三市交界处,距县城23公里,东临射阳湖,北倚绿草荡,十里荷香,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安流公路穿境而过,西邻京沪高速,北傍沂淮铁路,境内河网交错、沟渠纵横,水陆交通极为便利。东与射阳湖镇、建湖县蒋营镇隔湖相望,南与射阳湖镇相连,西与曹甸镇接壤,北与淮安市楚州区流均、泾口2镇交界。辖集丰、南舍、天亭、朱郭、崔渡、花亭、林溪、张吉、苗圃、太仓10个行政村,1个西安丰集镇社区居委会,面积58.39平方公里,耕地2.54万亩,湖荡面积28.14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 二、由来 西安丰镇:西安丰本名安丰。曹镳《信今录》载:“汉初吴楚七国反汉,吴王刘濞曾于此地屯兵,安丰、太仓为屯粮之所。”后仓名成了镇名。建国后因东边兴化县又有一个安丰,所以1981年12月改名西安丰。 69 第12章 曹甸镇 一、 概况 曹甸镇隶属于江苏省宝应县,是江泽民故乡扬州市的北大门,北与周总理故乡淮安市楚州区接壤,东经119.4?,北纬33.35?,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7.2万,其中集镇区人口近2万。 二、由来 三国时曹公(曹操)与孙吴(孙权)构兵,航海曹甸镇:古属淮安县。《广曹甸志》载:“ 而南,屯兵于此,后人名曰曹甸。”过去塔儿头大于曹甸,清明庙会盛极一时。境内下舍村因明初有夏姓迁来定居,名为夏舍甸,后谐音为下舍,2000年4月下舍乡并入曹甸镇。 【林家码头】【林家庄】 曹甸中桥河南早先有一大方石码头,人称“林家码头”。码头是巨富林百万所造,用于 70 林氏的佃户交纳租稻。传说林氏源自南宋,始居淮安,元朝大盛,富可敌国。 民谚曰:“穷倒林百万,海干石头烂。”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淮安,听此民谚,心中不悦。适逢林家生一男婴,大摆酒宴。乾隆叫仆人周日青出点礼金,便坐于席中。林氏主人见是陌生之人,便上前询问。乾隆自称自己为京中大商,去江南看货,因腹中饥饿,顺便借此就餐。林家见其气宇轩昂,举止不俗,心中甚喜。宴毕,乾隆问林氏主人说:“令郎可曾取名,”主人说不曾。乾隆说:“某虽不才,愿给令郎取名,你看如何,”主人说好。乾隆说:“就叫林紫桓吧。”主人甚为高兴。殊不知“林紫桓”谐音“临子完”(方言“桓”、“完”同音),意为临到此子家业即完。 后来,此子因自幼娇生惯养,长大成浪荡少爷,吃喝玩乐,挥金如土,常在淮城头上放“飞金”(即用黄金制成柳叶状薄片),由城头抛洒空中,飘飘荡荡,金光闪闪,落地任人抢拾。一时人群拥挤,相互践踏,呼爹唤娘,林子以此取乐。不久,家道败落,后代移居曹甸,靠收此处田租度日。后又衰败,迁居曹甸西南,经数代形成村落,称为“林家庄”。 【灶户荡】 古时候江苏地临东海,唐朝时长江入海口在扬州、镇江一线,宝应射阳湖尚与大海相通,今日水泗的落潮堡就是当年海水涨落潮形成的土堡,泾河的灶户陈就是当年在海边以锅灶煮盐为生的陈姓村庄。当时泾河小垛河北上下地面高差很大,排涝时高地的水汹涌而下,上下游经常发生冲突。 灶户陈有位陈老爹有两个女儿,一个叫春花,一个叫秋月,春花把在上游,秋月把在下游。上游春花家年年丰收,每次回娘家兴高采烈;下游秋月家年年受涝,粮食欠收,生活困难,每次回娘家哭哭啼啼。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为了大家都有饭吃,陈老爹到处集资,在双涵干渠下面建了一座地龙,控制下泄流量,上下游都承担一定的蓄泄任务,上游利用天然洼池蓄水,不让下游受淹,于是就形成了一片湖荡,因为荡在灶户陈的旁边,人们便称它叫“灶户荡”。荡中生长出蒲草和芦苇,又提供了烧柴和编织的原料,上下游都能有得吃有得烧,还能搞编织副业增加收入,两个姑娘再回娘家时,全都眉开眼笑了。这个故事说明古人治水就懂得蓄泄兼顾、上下游统筹兼顾的科学道理。建国后沤改旱水位下降,此荡消失。 【和平荡】 71 古时候,宝应下舍乡黑牛舍有对老夫妻,住两间破草房,买了条小渔船,靠打鱼为生。有一天捕鱼时,老渔翁看见河里冒火光,便撒了一网,捞上来一看,原来是只荷叶边的古铜盆,中间画有两条红鲤鱼,十分精致。渔婆一看,说:“这个东西带家去洗洗脸倒不丑。” 晚上这铜盆放在大桌上,半夜里叮叮咚咚地响,渔婆被弄醒了,睁眼一看,盆中冒着红光如同一盆火,屋里照得通明透亮。起来望望盆里一下子水,两条红鲤鱼活了,在水中游戏,水花溅到大桌上,变成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这火光就是鲤鱼身上发出来的。渔婆十分惊讶,就把老渔翁推醒了,老渔翁一看说:“这是个宝盆,不能让外人知道。” 第二天一早起来,只见桌上地上撒落不少珍珠,聚起来要有一碗,但水也没了,鱼也不动了,火光也不见了,一切恢复正常。到了夜里鱼就活了,两鱼嬉戏,泼出来的水就变成了珍珠。从今以后这渔翁渔婆就不打鱼了,天天到城上卖珍珠,这种珍珠比东海珍珠还要好,人们都抢着买。附近的人都很奇怪:这老俩口哪来的这么多珍珠,这事儿惊动了后庄的一个大地主,人称“刁老财”,他家有万贯,专门勾结官府欺压穷人,四乡八镇都怕他。当时农民的房子都是山头打个洞的土脚墙茅草房,独有他家是三层高楼的大庄园。他听到这种奇怪事,就派支五、石六两个家丁前去打探,看不出什么名堂。刁老财说:“你们夜里再去侦察。”这两个家丁拣个黑月头,半夜轻手轻脚地摸到老渔翁家门口,朝门缝里一看,乖乖,傻亮,原来是个火盆在冒珍珠,连夜回去把这个秘密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了刁老财。 第二天一早,刁老财便带着支五、石六上了老渔翁家的门,出五两银子要买这个铜盆,老渔翁不卖。出十两,也不卖。最后出到五十两,老渔翁说:“不管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为什么不卖,”老渔翁也不敢说是宝贝。刁老财发火了,说:“你这个老头,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抢。”两个家丁便奔向大桌子抢铜盆。忽然盆里冒上来两条红鲤鱼,嘴一张喷出两根水柱,把两个家丁冲了个翻骨鲁,支五跌了个屁股坐,石六跌了个嘴啃泥,老渔翁欢喜得哈哈大笑。两个家丁不敢再上前,刁老财只好拍拍屁股滚蛋,临走时发狠说:“我弄不到手,你也不要想有安稳日子过!” 第三天一早,刁老财便到楚州府举报,说黑牛舍一个打渔的人家有件宝贝,知府老爷问:“什么宝贝,”刁说:“火盆。”老爷一听笑了起来,说:“烤火盆哪家没有,也来大惊小怪的。”刁老财急了,说:“老爷有所不知,这个火盆非比一般,会冒珍珠,您老难道不晓得有老俩口子上城卖珍珠的事儿吗,这珍珠就是从那个盆子里冒出来的。” 72 老爷一听,说:“不错,我夫人还买过几颗,那珍珠还真不丑哩。”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老爷听了也想以公夹私把这宝贝弄到手,便说:“刁老财,这等宝贝我看绝非民间所有,恐怕是皇宫里的东西。” “正是,正是。”刁老财连连点头。 老爷又说:“我看那个打鱼的老头儿既能从皇宫大内偷出宝贝来,就绝非一般强盗,可能是个武林高手。” “高见,高见。”刁老财点头哈腰。 “既然是个武林高手,人去的少了打不过他,我就多派些人跟你前去。” “再好不过,再好不过!”刁老财高兴得手舞足蹈。 于是乎老爷派了一大队捕快跟着刁老财,耀武扬威地下乡去收缴“国宝”。 来到老渔翁家,捕快们个个好笑:一条小渔船,两间破草房,哪象个武林高手的气派。捕头跑上前去,一脚就踢倒了他家的破门,把老渔翁衣领一抓,拖出来往地上一掼,喝道:“给我打!”捕快们个个上前,拳打脚踢,把个老渔翁打得遍体鳞伤。捕头手一挥,又喊道:“给我抢!”捕快们又争先恐后地朝屋里跑,去抢桌上的古铜盆。老渔翁眼看这铜盆实在是保不住了,拿起来朝门外南边大塘里用力一摔,铜盆“咕噜咕噜”地沉到水底去了。 捕头和刁老财赶忙跑到水边来看,看见水底红光闪闪,捕头又高声喊道:“会水的给我下去捞!”忽然铜盆里的水直朝上翻,把他们全淹死了。水越漫越大,涨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一片大湖荡,刁老财家庄园也沉到了湖底,渔翁渔婆爬上了小渔船。从此人们便称这片湖荡叫“火盆荡”。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朝代,拓普电气调研,到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打败了日本鬼子,日本投降了,人们为了庆祝这一胜利,便把火盆荡谐音改称为“和平荡”。 【定善寺大义塔和镇海塔】 73 定善禅寺在宝应曹甸镇古塔村,定善禅寺始建于公元四百年,开山为东晋安帝时世称辩才的学问僧德聪,是苏中地区现存最早佛教寺庙。 定善禅寺有三座山门,东为文武殿,西为城隍庙,定善禅寺居中,三者一体,前后有房共九十九间半,殿宇巍峨,楼阁参差,雄踞古泾河北岸。寺内外古迹颇多,大小两座宝塔,大的叫镇海塔,小的叫大义塔。镇海塔建于初唐,砖石结构,高四丈有余,八面七层,拔地而起,直上霄汉,十分壮观。据说古塔监造者是唐开国功臣尉迟敬德。当时古塔之东是海口,常潮汛暴涨,浸田毁舍,尉迟敬德率民众围堤垦荒,兴修水利,百姓年年丰收,五谷丰登。百姓感念其功德,纷纷捐款捐物,建造了此塔,名曰镇海塔。大义塔也有一个典故,相传当年尉迟敬德依寺驻兵,其子宝林触犯军纪,尉迟敬德坚令将儿子处斩,埋首级于此。民众为其大义灭亲所感动,自发建造一塔,以表纪念。故当地人又称这里“塔儿头”。一架大钟,亦为唐铸。寺龛供奉第一功德祖,乃古塔监造者尉迟敬德。其寺有古传俗语:“一寺二塔神仙造,红漆栏杆三座桥;土庙居住荷叶地,七孔朝天出富豪。”另一俗语为:“三桥七井二塔高,砖洞十口像船摇;十三河塘绿水飘,三十七丈回龙道。”一九六六年定善寺僧侣被逐,佛像被烧,庙和宝塔相继被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重建定善寺和二塔。 第13章 黄塍镇 74 一、概况 黄塍镇隶属扬州市宝应县,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省中部,北和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相邻,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其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荷藕之乡”,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县。黄塍镇紧靠宝应县城,与县经济开发区连为一体,距京沪高速宝应进(出)口仅4公里。境内形成了以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为主干,苏216省道、盐金国防公路为骨架的“二纵一横”公路网络。周围有上海、南京、常州、盐城、徐州、连云港机场,京杭大运河为二级河道,可通航2000吨级顶推驳船。 二、由来 黄塍镇:黄塍镇位于宝应县城东北,镇政府驻地黄塍沟,坐落在宝曹河与南泄水河交汇处,宝水公路由此经过。黄塍沟本名皇城沟,起源于唐朝初年。传说当年大唐天下初定,但沿海地区海盗骚扰不绝,唐太宗便命大将尉迟恭(字敬德)驻兵我县,大军驻扎在海边永宁渡,这里当时有一座晋代寺庙叫定善寺,部队就在寺庙之中。海寇几次由此上岸,被尉迟恭大军剿灭,从此江淮得以安宁。当地百姓特于定善寺东兴建七层宝塔一座,为尉迟恭志功,称为“镇海塔”。从此这里有集有市,军民混杂,逐渐形成了一个集镇。后来,尉迟恭的儿 75 子尉迟青山带兵到此,欲为某皇子造一座皇城,城沟挖好以后,忽有乌鸦飞来当头鸣叫,尉迟青山认为是不祥之兆,便停工未建,仅留城沟,因而此地便名“皇城沟”(事载《宝应县地名录》)。后人以为建造皇城事太离奇,更取其谐音称“黄塍沟”,“塍”是田间圩埂的意思。原镇海塔古砖上和淮安古城大砖上都有“敬德监造”字样,定善寺古时供奉有“第一功德祖尉迟敬德”的牌位,宝应城上的大、小新桥也都是尉迟恭建造,这些都证明唐朝初年开国功臣尉迟恭和儿子确实在我县建功立业。 【鱼桥村】 宝应县黄塍镇鱼桥村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从前鱼桥村里有位小伙子,勤劳善良,但家里很穷。他为挣钱供母亲治病,天天在桥边卖鱼。奸诈的鱼贩子见他老实,常夹带死鱼给他卖。 有一天,桥边亭子里来了位老人,身上破破烂烂,还臭气扑鼻,害着大病的样子躺在亭子里。大家要么远远的让着他,要么装着没看见赶紧走开,还有人要把这个病人赶出亭子。 鱼桥村的小伙子对这个老人却很关心,特地到老人身边询问病情。当他听说老人孤身一人,又没钱看病时,想到家里生病的老母亲,心头不由一酸,想也没想就把身上的钱、剩下的鱼全部送给了他。 76 谁知这位老人没有收钱和鱼,直起身来在亭旁摘了一片树叶,在小伙子的盘里一搅,死鱼的尾巴开始摇摆起来,不一会儿就全活了。过往行人一看,纷纷过来看热闹,一下子把鱼儿全买走了。等小伙子再来找这个老人,却怎么也找不到。 从此以后,这小伙子把那片树叶当作宝贝,只要将它往鱼桶里一放,不管是死鱼、臭鱼,一概都会复活,而且肉质特别鲜嫩。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老人是吕洞宾,是来宝应渡化何仙姑的。于是大家把吕洞宾躺过的亭子叫做“栖仙亭”,把小伙子买鱼的桥叫做“鱼尾桥”,这座村子叫做“鱼尾桥村”。随着时间的推移,拓普人考证,鱼尾桥村改成了鱼桥村。 第14章 山阳镇 77 一、概况 山阳镇位于江苏省宝应县,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骄人的发展业绩被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同志誉为“金山明珠”。山阳是金山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也是上海南翼滨海新城金山新城区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山阳城区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建成后常住人口30万。不久的将来,一个集现代化、生态型、智能化于一体的具有浓郁北美建筑风格的滨海新城将屹立在山阳境内。山阳商机无限,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名的还有一个上海的山阳镇。 二、由来 山阳镇:沿用淮安古县名,地名本叫“山阳沟”。《宝应县地名录》载:“公社化时以驻地山阳沟而定名为山阳公社。山阳沟古属淮安府山阳县,相传明代此地有三口井,井旁有三条沟,故称三眼沟,后讹为山阳沟。” 山阳历史悠久,杨桥的上生寺建于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民国年间毁于战火。明末清初,这里设有粮行、茶馆、客栈、饭店等商铺,逢五逢十的集市,人流如潮,市况颇盛。 山阳原属淮安县第九区,抗日战争时期划入淮安县。1950年划入宝应县,属山阳区。 78 1958年撤区为乡。1987年撤乡建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63平方公里,总人口3.06万人。该镇解放前属淮宝县山阳区,现区域分居当时的如意乡、合意乡、傅寺乡、山阳乡的一部分区,驻地山阳沟,解放后仍居宝应县山阳区,驻地仍为山阳沟。合作社时仍属山阳区。1958年撤区并乡时分设山阳、万元两个大乡,区域属山阳乡。公社化时,山阳、万元两个大乡并为山阳公社,驻地仍为山阳沟,辖19个大队,其中包括现在长沟乡的8个大队。1983年体改时,山阳公社分成山阳、长沟两乡,山阳乡辖现在的11个村,驻地仍为山阳沟,并于1987年元月份撤乡建镇,改称山阳镇。山阳镇以驻地山阳沟定名为镇。2000年4月乡镇区划调整,长沟乡并入山阳镇,称山阳镇。 山阳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5.9万人,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东临京沪、宁连高速公路,距南京国际禄口机场两个半小时车程,镇内盐金国防公路穿境而过。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良,景色秀丽,水土交融,林木葱郁,鱼肥虾美,物产丰饶,无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鱼米之乡”的美誉。 【白马湖】 79 白马湖地处宝应县,淮安市的楚州区、金湖县、洪泽县在此交界,位于高邮湖之北。该湖古称马赖,东汉时为邗沟西道,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徙后逐渐成湖。关于其名称的由来,一说白马湖古称马濑,传说湖形似马儿得名,另一种说法来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白马湖不叫白马湖,而叫广代湖。从前,有一个地理先生路过广代湖,看到湖水呈白色,他掐指一算,便知湖底有一匹白马,要想得到这匹白马,须有一把传过三代的梳子。有一天中午,地理先生到一户人家讨水喝,看见一把宝梳。于是就告诉主人这把梳子可以把湖底白马引上来。但是,先生只讲了如何引上白马,至于白马引上来以后怎么办没有告诉他。后来,这家主人就按照先生说的办法去引白马了。不一会儿,果真见湖面上泛起一大片浪花。一匹白马踏着波浪向小船奔来,咬住那梳子不放。主人害怕丢下丝线和梳子,赶紧划船逃命。那匹白马随即又沉入湖底。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广代湖改名为白马湖。白马湖的传说神奇有趣,为当地百姓口口相传几百年。 80 第15章 泾河镇 一、概况 泾河镇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以驻 地命名,泾河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 河。据《淮安府志》载:明正统五年(1440 年),修泾河坝,以通舟楫。景泰初,建闸置 仓,交兑盐城清县漕粮。《山阳县志》中有“泾 河铺”、“泾河东坊”、“泾河桥”、“泾 河关”等名称。泾河历史上均属淮安,1943 年划入宝应,1949年设立泾河区,1958年建立泾河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2000年黄浦与泾河合并为泾河乡,2002年撤乡设镇——泾河镇。泾河镇现辖18个行政村和三个居委会。 二、由来 泾河镇:以河名镇,原属淮安。《淮安府志》载:“泾河在运河东岸,由闸进水,经塔儿头、金吾庄入射阳湖,河长8250丈。明正统五年(1440)修泾河坝以通舟楫。景泰初建闸置仓,交兑盐城诸县漕粮。黄浦闸石洞一座,洞下为南溪河,入宝应界。”境内黄浦因汉吴王刘濞在此筑黄浦堰而得名,宋代曾名上游镇,2000年4月黄浦乡并入泾河镇。 【泾河与龙】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穿插了一个泾河关魏徵斩老龙的故事,这实质上是取材于我们家乡世代相传的一个优美的传说。说的是有一个神机妙算的测字先生叫袁天刚的人,每天在泾河街上摆测字滩子,能算准天时地气,识得泾河里的鱼汛,有个渔翁每天跑到他这里算一卦,知道每天准准地打多少鱼。泾河里的老龙看到侵害他的水族利益,决定把袁赶走。 这天,老龙变成一个布衣百姓,来到测字滩前,算第二天雨情。袁告诉他第二天午时三刻天上开始下雨,下多大都说得很准确。“泾河南崖(土音埃指河堤)三寸雨,泾河北崖裹塘灰。”老龙哈哈大笑,自信自己是施云布雨的人,还不知道雨汛,于是同袁天刚打了赌。没想到老龙刚刚到家,天公文书已到,果然按照袁天刚的说法布雨,老龙慌了手脚,为了挽回 81 面子,竟在布雨时做了修改,变成泾河北崖三寸雨,泾河南崖裹塘灰。 那知犯了欺天之罪,敕令大臣老魏徵执行斩首。老龙王托梦给唐王李世民请求说情。李世民把上方宝剑藏起来,在执行之时刻把魏徵困着下棋,午时三刻,魏徵趴在桌案上睡着了。原来大魂已离身,没有宝剑,就用菖蒲把老龙的头下了。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也寄托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憎恨。说到泾河,应该说就是今天宝应与楚州搭界的泾河。也是吴承恩的家乡,是他神话构思取材佳地。 泾河也确实是条河,是运河向东的支流。今天的泾河镇可能算为源头,这里还有泾龙、泾阳的老地名。上东流入绿草荡,那里还有叫泾口的地方,正好在一条线上。 说来也奇怪,这条线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地理自然现象,简直的龙卷风高发地段。在历史上,千百年来,这里的老百姓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龙卷风的袭击。在泾阳村有个抓我庄,传说有一年一个庄子的草屋都被龙卷风给抓走了。为了防止灾难再次发生,庄民集体筹款建了一座镇龙庵。离泾河镇向东约十公里地方叫塔儿头,以前那里建有一尊镇龙塔,高高九层,十分巍峨,传说建塔的目的也是为了镇压孽龙的妖威。塔旁还有镇龙寺,常年香火缭绕,好多乡民从好远赶来烧香叩拜祈求消灾纳福。 河北面还有叫张庙的地方,那里建的是镇龙庙,总之,从封建迷信角度,人们在祈求平安方面想了许多办法,也伤透了脑筋,龙卷风还依旧猖獗。就连近十几年就发生了两次大的龙卷风灾害。那一年就在张庙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惊动全省特大龙卷风事件,把张庙初中校舍的房屋抓了,近十名花季少年被无辜地吞噬了生命。有好多老年人都说归罪于老龙的罪过。都说是泾河老龙在这个地方上作了孽了。 还有一次,也就是前几年,泾河岸边的施河镇一次龙卷风袭击,几十间房屋倒塌,上千棵树木连根拔起,也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82 附录1 诗词里的宝应 其一 白田马上闻莺 唐?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其二 赠徐安宜 唐?李白 白田见楚老,歌咏徐安宜。制锦不择地,操刀良在兹。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川光净麦陇,日色明桑枝。讼息但长啸,宾来或解颐. 青橙拂户牖,白水流园池。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其三 题宝应县 唐?雍陶 雪楼当日动晴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阑干。 资料链接: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 83 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一时名辈,咸伟其作。然恃才傲睨,薄于亲党。其舅云安刘钦之下第,归三峡,却寄陶诗云:“山近衡阳虽少雁,水连巴蜀岂无鱼“得诗颇愧赧,遂通向不绝。大中六年,授国子毛诗博士。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留长安中。大中末,出刺简州,时名益重,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国初诸人书奴耳。宾至,必佯佯挫辱。投贽者少得通。秀才冯道明,时称机捷,因罢举请谒,给阍者曰:“与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见,呵责曰:“与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冯曰:“诵公诗文,室迩人远,何隔平生“吟陶诗数联,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又“闭门客到常如病,满院花开未是贫。”又“江声秋入峡,雨色夜侵楼“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赠遣之。自负如此。后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尽桥,乃分衿祖别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于上立候馆,改名折柳桥,取古乐府《折杨柳》之义。题诗曰“従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呼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甚脍炙当时。竟辞荣,闲居庐岳,养疴傲世,与尘事日冥矣。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其四 唐?李嘉祐 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 淮月归心促,江花入兴新。 云深沧海暮,柳暗白田春。 共道官犹小,怜君孝养亲。 其五 白田獭魅别村女诗 唐?无名氏 潮来逐潮上,潮落在空滩。 有来终有去,情易复情难。 肠断肠中子,明月秋江寒。 其六 将发楚州,经宝应县,访李二,忽于州馆相遇 唐 韦应物 孤舟欲夜发,只为访情人。 此地忽相遇,留连意更新。 84 停杯嗟别久,对月言家贫。 一问临邛令,如何待上宾。 资料链接: 779?) ,唐代诗人。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载(748)登进李嘉祐(?, 士第,授秘书省正字。肃宗时曾因事得罪,贬江西鄱阳令。与诗人刘长卿相识,有诗交往。后移江阴令。上元二年 (761)为台州刺史。代宗大历六、七年间(771,772),任袁州刺史。卸任后至吴兴一带居住,与当时著名诗僧皎然时相过从。约于大历末去世。 李嘉祐任台州刺史时,李白在《送杨山人归天台》一诗中曾提到他,称“我家小阮贤”,又赞誉为“诗人多见重”。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推许为“中兴高流”,并特别称赞其“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送王牧吉州谒使君叔》)等诗句,誉为“文章之冠冕”。其诗大多写自然景物,以绮靡婉丽著称,但也有一部分诗篇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的社会动乱,如“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无人望斗牛”(《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以及“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等,写出战乱后郡邑残 破景象,较有现实意义。 有《李嘉祐集》2卷,明铜活字本。又名《台阁集》,1卷,有汲古阁本和《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事迹见《唐才子传》及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李嘉祐考》。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嘉祐诗》一卷,《全唐诗》编为三卷(卷二〇六——二〇八)。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 85 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 之称。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 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86 附录2 诗词里的宝应湖 宝应湖位于盐(城)金(湖)公路西不远处,属浅水、封闭型湖泊。据明代《隆庆县志》载:“清水湖在县南,东西长十二里 , 南北阔十八里,西南连汜光湖;汜光湖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南会津湖,西通洒火湖;洒火湖在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入汜光湖;津湖在县南六十 里,东通大运河,西北会汜光湖。清水、汜光、洒火、津湖汇合为一,人称宝应湖。”随着地理的变化和区划的调整,如今的宝应湖南连高邮湖,西接金湖县,北会白马湖,总面积约 140平方公里,分属宝应、金湖两县管辖。 其一 过宝应湖(李东阳) 地圻山平野,烟深水抱城。湖天四面阔,风舸一时轻。 鹳鹤飞扬意,鱼龙出没情。相看总相得,吾亦爱归程。 资料链接: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汉族,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其二 夜渡宝应湖(倪 岳) 湖光晃漾水波平,夜半舟人静不惊。霜旆近于天上转,风帆遥向月中行。 一泓清浅鱼龙隐,两岸空寒鹳鹤鸣。犹胜坡翁雪堂梦,相逢有客不知名。 资料链接: 87 倪岳(1444年,1501年),字舜咨,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人。明朝吏部尚书、进士出身。倪谦之子。 天顺八年,登进士,授庶吉士,改翰林院编修。成化年间,历任侍读学士、进入东宫。成化二十二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弘治初年,改左侍郎。礼部尚书耿裕方持大体,而所有礼文制度均由倪岳对顶。弘治六年,代为礼部尚书。当时明孝宗下诏国师领占竹于四川,倪岳力谏使得孝宗撤销。之后屡次上言请求,开言路,宽赋役,慎刑罚,黜奸贪,进忠直,汰冗员等建议,均得到孝宗采纳。后因礼部左侍郎徐琼计谋取代倪岳。弘治九年,南京礼部缺尚书,朝廷推举徐琼。但孝宗仍下诏加封倪岳为太子太保,往任南京礼部尚书。之后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回朝后,代替屠滽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赠少保,谥文毅。 其三 宝应湖(王世贞) 波摇匹练界长空,天阔千帆处处风。 入雾楼台先暝黑,隔林枫叶后霜红。 资料链接: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传奇戏曲《鸣凤记》,一说为王世贞所作。也有人疑此剧是王的门生所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戏曲及时地表现当时重大的政治事件,自《鸣凤记》始。贯串全剧的矛盾冲突是震动朝野的严嵩集团与反严嵩集团的政治斗争。作者揭露了严嵩父子专权纳贿、祸国殃民,手下的狐群狗党趋炎附势、凶残横暴。《严嵩庆寿》、《端阳游赏》、《文华祭海》等出,都有生动刻画。同时,作者又着意渲染杨继盛等人不畏权贵、不惧牺牲的精神。《灯前修本》、《夫妇死节》等出,不仅塑造了刚烈忠臣杨继盛,而且还表现了深明大义的杨夫人。为作品内容所决定,此剧在艺术上突破了以生旦悲欢离合贯串全剧的惯套。但剧作将矛盾的解决寄托给嘉 88 靖皇帝,亦表现了一定的局限。剧作结构有些松散,人物纷繁,且多数缺乏性格特征,是其弱点。 从明末起三百多年间,《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是王世贞化名一说,几乎成为学界公论。更衍生出小说《金瓶梅传奇》,叙王世贞著书为父报仇的故事。近代,由于鲁迅提出异议,因此兰陵笑笑生的身份开始有了很多种说法。 最近更有人考证称,金瓶梅主要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即蔡荣名、王世贞、汤显祖。金瓶梅词话初稿比较粗糙,是由王世贞的门客和好友,原籍浙江黄岩并在山东当过县官的著名作家蔡荣名根据和王世贞一起讨论列出的提纲写的,后来曾请王世贞做过润色和补充,王世贞是金瓶梅词话的主要创作者之一,也是第一批读者之一。金瓶梅的另一个版本则经过了江西临川第一才子,大戏剧家汤显祖的补充完善和评批。 其四 《晚次宝应湖阻雨忆舍弟》严嵩 广陵舟里连衾枕,宝应湖边隔雨风。人世百年谁骨肉,天涯此路复西东。 中宵忆尔心俱折,逆旅无人信莫通。身迹半生成底事,秪余泥雪叹飞鸿。 严嵩兄弟姐妹一共四人,诗中所言舍弟即为弟弟严岳。严嵩26岁中进士以后,举家迁往北京,三年后,因祖父去世而回江西老家奔丧,翌年其母去世。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复杂,严嵩借机在家过起了闲居的生活,八年后,政局稍有稳定,严嵩才复出返京。 嵩岳兄弟情意深厚,严嵩返京复官,弟弟一直送他们全家到扬州以后才分手,沿途的风浪惊险让兄弟二人犹如生离死别,以至严嵩在弟弟返回后连续几夜在梦中惊醒,深深担忧弟弟的安危,在的《钤山堂集》卷三里,严嵩写了两首诗记录了当时的情形。让人奇怪的是,历史上被认为“窃权营私” 、“大奸大贪” 的严嵩,却没有为自己的亲弟弟谋一官半职,以至严岳至死都还是一介穷教师。 资料链接: 严嵩(1480,1565)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他是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 89 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 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90 附录3 诗词里的范光湖 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东北连清水湖,南会津湖,西通洒火湖。(《隆庆志》 其一 氾光湖(高 谷) 氾湖才过却,万顷复汤汤。风卷涛声急,云连树影长。 狎鸥惊使节,鲜鲤避鸣榔。白首朝天去,凝眸望帝乡。 资料链接: 高谷,明朝官员,字世用,江苏兴化人。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年),25岁登上进士,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66岁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后因年老主动离职回家。英宗皇帝对他评价甚好。高回乡后,仍住的是简朴房屋,死于1460年,享年70岁。历官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由中书舍人升至内阁大学士,故被尊为“五朝元老”。《明史》有传。 其二 过氾光湖怀古(王士禎) 呜呼正德中,嬖竖隳皇纲。华容既遐谪,刘谢成高翔。 谈笑诛刑余,台阁资文襄。逆濠睨神器,弄兵下鄱阳。 势异北平顺,迹同吴濞狂。桓桓文成公,将帅皆龙骧。 义旗出章贡,狡童旋已亡。如何万乘尊,南巡来建康, 罗绮照红水,姝丽倾淮扬。谁赓白云谣,载咏黄竹章。 91 兹湖两驻跸,名因翠华长。游龙舸与凤,乐哉方未央。 胶舟古所戒,遗恨怜昭王。事往二百年,寒波但菰蒋。 月暗津鼓急,枫落渔灯惊,缅怀豫且叹,吊古重悲伤。 至今泰陵树,松柏无斧斤。 资料链接: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余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李攀龙),然传其衣钵者不少。 其三 雨过氾光湖(乔出尘) 风雨太无赖,青天不肯晴。人家门半启,客路马频惊。 虾菜明湖酒,笙簧绿树莺。 恰来逢寂寞,僧寺坐钟声。 (乔出尘,本县人。附《乔荫传》。) 92 附录4 诗词里的射阳湖 射阳湖历史上曾是苏北最大的湖泊。古射阳湖曾经包括今天阜宁、建湖、宝应、兴化、盐城等地区。她的衰弱也不过是南宋以后的事情,公元1128年黄河夺淮,大量泥沙进入射阳湖区,湖区淤积迅速。加上近百年来里下河地区人口的激增,人类开发活动的深刻影响,使得射阳湖终于成为了沼泽性湖泊。 其一《过射阳湖》:宋代范仲淹 渺渺指平湖,烟波急望初。纵横皆钓者,何处得嘉鱼。 资料链接: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谥号文正》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其二《过高邮射阳湖》元代萨都剌 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不见打鱼人,菰浦雁相语。 资料链接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 93 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其三 《射坡古意》清 王孙晋 射水环抱射阳里,紫蟹红菱开水市。秋清葭苇绿于苔,夏暖荷蕖红胜绮。 赤脚捕鱼何处郎,素手卖藕谁家女,牛径日斜樵唱归,鹿场夜静农歌起。 其三《射阳湖》清 蒲松龄 射阳湖上草芊芊,浪蹴长桥起暮烟。千里关山形自吊,一尊风雨意谁怜。 春归远陌莺声外,心在寒空雁影边。翘首乡园何处是,。渔歌听短水云天 康熙九年始,宝应叠遭水灾,庐舍漂没,稻麦无收,“浩浩无陵谷,汤汤兼冬夏,孩稚饱虺蛇,鹅鸭栖桑柘,„„买薪须论斤,卖儿不计价”,民生凋敝,一片萧条。由于连年水患,此堵彼决,岁征河夫,动辄万计,搬土运石,培堤堵口,百姓为徭役所苦,殆无宁日。而宝应民田的业主,或在京为官,或县、府衙门的官吏,淮安缙绅不少在宝应境内买田置产,历任地方官员不敢开罪这些豪绅显宦,便将徭役转嫁到平民百姓身上,应役者多为水灾饥民, 以至于有的在劳作过程中死去。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云南,次年耿精忠响应于福建,加上尚可喜,史称“三藩”之乱。清军水陆兼进南下讨闽,莫不取道运河线南下,当时宝应为南北,省往来的要冲,境内设有安平驿,宝应为军行必经之地,舟行需征纤夫,陆行需添报马,由是马匹等等无一不需增加,而这些都需要地方支出。天灾人祸,使得宝应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这首诗,写得是宝应县境东北有一射阳湖,通过描写傍晚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孤独惆怅的心情. 资料链接: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 94 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95 附录5 诗词里的广洋湖 广洋湖夜泛 (明) 朱曰藩 中散不复疑,吾道已如斯。 寸寸碧阑下,双双青翰移。 霜螯擘蟹斗,水发擢莼丝。 回桡飞无赖,何处吹参差, 朱曰藩与吴承恩是好友,亲如兄弟。朱应登也非常喜欢吴承恩,视为义子,当时就蓄意培养,把家里的书一半给了吴承恩。吴承恩有一段时间长驻宝应与朱曰藩共读。 嘉靖十年,朱曰藩与吴承恩同去南京应试。朱曰藩幸运得中,吴承恩则落榜而归。嘉靖十六年秋,吴承恩科场败归途经高邮时,朱曰藩前去会见,同游相慰。嘉靖二十一年春,朱曰藩从宝应到淮安看吴承恩。吴承恩很高兴,把手中近作《西游记》奉阅。看后,朱曰藩不以为然,认为吴承恩不务正业,撰写志怪奇文,是在浪费青春才华,作诗劝吴承恩“珍重大才行瑞世,少年人漫比终军”。吴承恩很不服气,以诗相讥:“投君海上三山赋,报我花阊五色袍。”意即献你一篇神奇赋文原想得到你的赏识,不料你却明褒暗贬,还要我改邪归正,真令人失望。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四目相视,一笑了之。嘉靖三十年中,朱曰藩任职南京,吴承恩在南监当老太学生,呼朋唤友,把臂酒垆,又同为风流人物。嘉靖三十八年,朱曰藩调任九江知府,两人最后一别,两年后朱曰藩殒于九江任上。 资料链接: 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96
本文档为【第8课时 战争与宝应地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54KB
软件:Word
页数:10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4-23
浏览量: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