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夜夜听雨-青歌大赛秋雨点评[宝典]

夜夜听雨-青歌大赛秋雨点评[宝典]

举报
开通vip

夜夜听雨-青歌大赛秋雨点评[宝典]夜夜听雨-青歌大赛秋雨点评[宝典] 余秋雨:夜夜听雨 小引 中央电视台又一次创造奇迹,借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平台,吸引一亿多观众,请余秋雨教授来传播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各方面的统计和调查证明,全国观众中热心歌唱比赛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喜欢倾听余秋雨教授讲述的比例却越来越高。到上星期,专为听余秋雨教授的听众人数,已达到八千二百多万。这个现象,极为惊人,可惜传媒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件事在漫长历史和辽阔的世界中的空前意义。 余秋雨教授自己也创造了奇迹。他在讲述一些常识之外,居然把中外学术前沿最尖端、最艰深、最有价值的...

夜夜听雨-青歌大赛秋雨点评[宝典]
夜夜听雨-青歌大赛秋雨点评[宝典] 余秋雨:夜夜听雨 小引 中央电视台又一次创造奇迹,借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平台,吸引一亿多观众,请余秋雨教授来传播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各方面的统计和调查证明,全国观众中热心歌唱比赛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喜欢倾听余秋雨教授讲述的比例却越来越高。到上星期,专为听余秋雨教授的听众人数,已达到八千二百多万。这个现象,极为惊人,可惜传媒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件事在漫长历史和辽阔的世界中的空前意义。 余秋雨教授自己也创造了奇迹。他在讲述一些常识之外,居然把中外学术前沿最尖端、最艰深、最有价值的思想精华用简洁、生活的语言向全国观众进行阐述,不仅没有把广大观众吓退,反而让他们着迷。这一来,高层学术前沿和世俗传播前沿完全合成了一体,实在是大师手笔,常人莫为。 一、“拉奥孔原理” 所谓“拉奥孔原理”,是德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莱辛在他的经典著作《拉奥孔》中提出的美学原则,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即使在重点高校的美学专业课程中也很少讲到,因为历史背景太复杂,很容易陷入艰深。因此,在3月21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在点评根据《荷马史诗》拍摄的电影《特洛伊》时突然提出《拉奥孔》和莱辛,我是为他捏一把汗的。但是,没想到他讲得那么简洁、生动又深刻,引起了全场欢快的笑声。我相信,全国上亿电视观众也在那一刻初次领悟了这个美学原理。 余秋雨教授的讲述程序是这样的:他先说特洛伊战争是为争夺美女海伦而爆发的,延续多年,但海伦到底有多漂亮呢,这部电影中直接呈现的那个海伦肯定让全国观众失望了。莱辛说,对于美,想象性的艺术比写实性的艺术更为擅长,《荷马史诗》写到海伦的美,只说元老院的老人们反对继续为一个女人连年征战,但正在这时海伦出现在元老院会议厅门口,老人们一看,齐声说,为了她,再打十年也值得~这种效果,就不是写实艺术所能表达的了。因此莱辛说,即使在从事雕塑、绘画、演剧时,大美至美,也不能直接呈现,而要调动人们的想象。音乐是“非直观艺术”,在调动想象方面最有力量。 余教授的这段短短阐述,把《拉奥孔》的精髓概括了,而且由于动用了海伦的例子,使普通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终于明白,这些年我国的影视剧在直接表现历史美人杨贵妃、西施、貂蝉时总是那么让人失望,因为导演们以一个笨拙的直观阻断了千年想象。 二、“通感”原理 “通感”,是我国已故学者钱钟书先生归纳出来的一个美学原理和修辞学规则,在学术文化界也有很多专家不知道,余秋雨教授实在3月23日晚上向上亿观众阐释这个原理的。事实证明,很多资深艺术家都表示是第一次听到,获益良多。 余先生的阐释有一个幽默的开头,立即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他说,他的一些高层阶的文化人至今还以为“通感”是一种感冒药。由此他讲解道,钱钟书先生根据中外艺术经典证明,人在接受艺术作品时的不同感觉系统是可以互通、互借的。他举例,音乐本来 是作用于听觉器官的,但人们总是喜欢说这段音乐“明亮”,那段音乐“很甜”,那是在借用视觉器官和味觉器官了。同样,绘画是作用了视觉器官的,但人们总是喜欢说这个色彩“太冷”,这个色彩“很暖”,这是在借用触觉器官了。人们说一篇文章“太硬”、“太涩”,也是在借用触觉器官和味觉器官。 说到这里,余先生就考题上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为例,说杏花所展现的春意是无声的,所以一般人都会写“红杏枝头春意浓”,但这样的诗每个人都能写出来。一个“闹”字,把不存在的声音大胆引入,人们的听觉器官被借用,一切都不一样了,这句诗也就成了千古名句。余先生由此得出结论,指挥接受者在感觉器官上的“互通互借”,在审美上能产生一种“令人惊喜的跳跃快感”,并使感觉“获得外援而大为丰满”。 三、文明的门槛 对广大电视观众更为迫切的一项高层学理普及,是中华文明何时跨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个问题,由于大家经常随口在说“五千年文明”、“七千年文明”、“三千年文明”等等,很少有人思考“门槛”之所在,因此成了一个最需要普及、又最艰难的课题。4月1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向全国电视观众讲述了这个课题。 他简洁地说,根据世界各国资深同行的多数观念,一个人种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需要有四个条件:一、文字;二、城市雏形;三、青铜器的出现;四、祭祀的遗迹。他说,他家乡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由于还没有实现这些条件,因此只能说是“史前文化”。中华文明具备这些条件是在公元前21世纪,也就是从传说时代跨入夏代的那个时段。据国家古代史断代工程研究结果,大概是在公元前2040前左右。 根据这个阐述,余秋雨教授又讲述了四大文明古国跨越这道文明门槛的时间。他说,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大概在五千多年前,古印度和古中国大概在四千多年前。他说,这一切结论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来改写,从至今的研究成果看,中华文明在几大文明古国中并不是最古老的,却是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 在这段讲述中,余秋雨教授还引申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学术问题:希腊文明为什么没有排入“四大古文明”,他解释道,“四大文明”虽有互相影响,例如巴比伦时印度和埃及的影响,但各自的主体是独立完成的,而古希腊文明的基座是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溶合的结果,因此与其他四个文明不能并起并坐。 四、兵马俑与万里长城 余先生在3月28日晚上纠正了赛题中关于“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奇迹”的论断,认为前面的“世界七大奇迹”除了金字塔一项外其他都不合格。理由是这是古代一个仅仅历游了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的旅行者的说法,而且除金字塔之外其他早已崩溃得无影无踪,无从验证,我们为什么要跟在人家后面呢,余先生说,去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布了最近由全世界各国网友投票的世界奇迹排名,第一名是中国万里长城。我们已经获得了第一名而全民不知,却甘认一个陈旧坐标的第八名,实在太荒唐了。我认为,余先生的这个论述非常及时,而且告诉我们不要以古代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为荣,而必须面对全体,面对现代,放弃早就过时的话语系统和荣誉系统。 五、中国的最大发明是历法 据我所知,国内绝大多数文化知识测试都会出“四大发明”的题目,容易一点的就讲项目,复杂一点的还要讲年代。这次,余秋雨教授面对这道题目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大意是:“四大发明”当然不错,但这主要是指中国的发明中对欧洲近代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也就是“输出性项目”,千万不要用这几项发明来替代中国本身一系列更重要的发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它的第一发明应该是天文历法;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它的第二发明应该是中医中药。 中国思想学术界从来没有人提出过中国本身的第一发明是什么,第二发明是什么。余先生在发表自己这项重大研究成果时,还用两句话说明把它们排在前面的理由,极有说服力。他的这段阐述,也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以西方视角评价中国文化的弊病。 六、中国“审美母体”的完成期 3月27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在讲述司母戊鼎的时候,提出一个全新观点:中国“审美母体”的完成期,是在商代,而不是一般认为的汉唐。他的理由,一是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青铜器以及中国主要审美标记饕餮纹的建立;二是以妇好母的玉器为代表的大量物象的图案化;三是以甲骨文代表的早期书法美德形成;四是这一切的比例、线条、平衡、匀称上的无懈可击。这个论点,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上也首次听到。 七、谁是中国古代第一哲人, 3月28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在点评中阐述了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哲人的观点。在目前过分推荐儒学的潮流中,余先生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无论从哲学的概括形态、还是从世界的哲学确认度而言,都享有最高的哲学地位。他快速地向全国观众提供了世界各国对老子的评价高度,又生切地描述了老子写完这篇仅存的哲学著作后出关消失的过程,使哲学具有了一种苍茫的诗意。 八、庄子与老子、孔子的对比 4月3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在点评《逍遥游》时简明地把庄子与老子、孔子作了比较。他说:老子在世界上隐蔽,庄子在世界上游戏;孔子对世界有太多期待,庄子对世界没有期待,他认为此时此刻我就可以与自然合一,与宇宙相溶,神游南溟北海。 这个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简洁深刻,我也没有在别人的研究著作中见到过。顺着这个分析,余秋雨教授还得出了更重要的结论:庄子是诸子百家中最具有艺术气质和文学旗帜的一位,中国美学精神的最高概括,就是“逍遥游”。这个论断,我相信会让文化学术界茅塞顿开。但是,余秋雨先生的本事在于,他让全国观众都挺到了。 九、司马迁的全新意义 3月19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向全国观众讲述了司马迁这个人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他的提法,在历史学界也是全新的。他说,是司马迁,使每个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使大家都有了历史记忆、历史敬畏和历史责任。二十四史其实都是根据他的《史记》来决定格式的,因此他是全部二十四史的总策划。与这种现象相比,其他古文明有历史,却常常少了历史学家,找不到司马迁这样一以贯之的人物,因此历史浑浊了,模糊了。这也是中华文明唯一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为了加深听众的印象,余秋雨教授用散文家的语气说,司马迁受了巨大的屈辱,身体受到了污辱和伤残,但是所有的中国人在明白自己的血缘之后都应该感激的心情远眺这位苍白、衰弱、忧郁的男子。这是我至今听到的有关司马迁的最宏观、最动人的讲述。 十、三曹的排序 3月17日晚上,余秋雨教授讲述了建安文学中三曹的排序。他认为,几乎所有的文学史,都把曹植排在第一,父亲曹操排在第二,曹丕排在第三。他的观点是,第一应该是曹操,第二才是曹植,第三是曹丕。他说,曹植是一个很好的文学专才,所以才会让文学史家另眼看待,其实,他虽然开辟了诗的锦苑,而他父亲的诗,则是海边礁石,如铜铸铁浇。为此,余先生还举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名句。 十一、曹操与诸葛亮、陶渊明 更令人钦佩的是,余先生还对比了曹操与诸葛亮的文学水平,认为诸葛亮的文章充满了忠君之心,而曹操的诗歌关注的是宇宙人生。但如果与后代魏晋名士相比,他们都太关心疆场胜负、城池得失,魏晋名士的价值座标完全不同了。再进一步,如果与更后面的陶渊明相比,他们共同都太喜欢热闹,太喜欢聚会,太喜欢表演,对陶渊明来说,这一切都不必要,他的此岸世界是荒芜的田园,他的彼岸世界则是桃花源。 把三国雄杰、魏晋名士、陶渊明这三个层次作这样的对比,说清楚了魏晋南北朝的文脉主线,真是要言不烦。 十二、云冈、大雁塔的逻辑 4月1日晚上,余秋雨在点评云冈石窟和大雁塔两处古迹时,讲述了中国历史如何从乱世走向大唐的精神历程。他说,云冈石窟表明了“北方蛮族”鲜卑族在掌握北中国政权后对于汉文化的谦虚态度,而且除了学习汉文化之外,他们以同样谦虚的态度接纳了印度文化和希腊文化(包含在石窟的佛教造像中)。几种大文化的高度溶合,形成了一种有可能铸造一个伟大朝代的恢宏之气。在这之前,再高明的诸子百家也已疲惫,缺少了一种“天苍苍,野茫茫”的大气。余教授说,从五世纪开始,中国历史经由鲜卑族之手,由山西的云冈石窟进入到了洛阳的龙门石窟。这是通向大唐的两座“石门”。而到了大唐,仍然吸纳世界各大文明,大雁塔是贮藏玄奘从印度取回来的经卷和佛像的地方,证明虽然到了大唐,还是以开放为主轴。这番叙述,在历史学界也是第一次听到。 十三、对“颜筋柳骨”的质疑 在讲述唐代文化时,余秋雨教授对唐代的诗歌花费了很大精力进行讲述,同时也涉及书法。他在4月6日晚上指出,书法史上所谓“颜筋柳骨”,流传很广,却是一种很不准确的概括,因为颜真卿和柳公权不应该相提并论。颜真卿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也处于领头的地位,除了王羲之外,第二名就应该是他了。柳公权晚于颜真卿几十年,是学习颜真卿的,虽然他自己没有说明,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颜真卿雄沉千古,而柳宗元只能说是骨架挺拔。余先生说,即使在唐代,能与柳公权比肩的人就很多,他随口举出了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怀素、张旭、孙过庭六人,他认为都不在柳公权之下。 由此,他认为,古人说“颜筋柳骨”,并不是对唐代书法的概括,更不是对中国书法的概括,而是对两个有上下承袭关系的同一种风格的书法家的简单比较。 十四、唐诗的排序 余教授在延续几次点评中都论述了唐诗的排序。综合几次讲述,他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 A、唐诗中著名诗人的排序,他去年在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和艺术学院部分高材生授课时曾经作过“民意测验”,结果是李白第一,杜甫第二,王维第三。一般都会认为白居易第三,但王维移前了,余教授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B、就此余教授又作了另一个维废的排序。他认为,李白是盛世豪迈,杜甫是乱世感悟,王维是避世超越,而与他们隔了一个时代的白居易,则是把他们经历的离乱提升到一种人性化的历史审美(以《长恨歌》为代表)。到了晚唐诗人,已不存在盛世、乱世,也不存在历史审美,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内心,李商隐就是代表。余教授认为,从“感受历史”,到“概括历史”,到“直视内心”,这是任何文化时期自然发展的“三段论”。 C、余教授认为,历史上很多诗人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唐诗的评论,往往缺少宏观控制。例如,古人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住全唐”,连近人闻一多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其实,余教授认为,在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有一首诗能“压住全唐”是不可想象的。他的这个论述,极有说服力,启发人物不能沿袭古人的说法来品评一切。现代的目光应该更理性、更宏观、更准确。 十五、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新理解 对于宋代文化,余教授在3月31日晚上对于讲评柳永的词时作了一段简要分析,观点独特而鲜明。他认为,作为宋代文学代表的宋词,历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实际上,两者难于并列,因为“豪放派”的出现,是对词的一种自立性大解放。原来,从唐五代到宋初,词的地位不高,大多只是声色场所吟风弄月、表达儿女私情的体裁,而到了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豪放派出现,词作可以大幅度表现长江大河、历史沧桑、天地宇宙,一下子变成了一种重要文学样式。因此两者是一种前后的进步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婉约派”中,余教授坦诚自己只喜欢李清照一人,其他都不喜欢。而李清照,也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极为豪放的诗句。 十六、对岳飞的反思 4月3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对于试题中一副写岳飞的对联进行了精采的分析。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至何至南渡”,意思是,宋朝的文武官员如果更清廉、更勇敢一些,就不会南迁,更不会灭亡。这种观念,是中国流传甚广的“道德情感历史观”,以为官员的道德操守能改变历史发展。余秋雨教授说:宋代的文武官员再好,也改变不了终究被元代替代的历史必然。在这里边,比道德更有力量的是“战争方式”。余教授去年在凤凰卫视给北大学生讲课时也讲到,在当时,宋代作为由文官领导的农耕社会,在军事力量上确实打不过由几十万骑战马组成的游牧民族军队。成吉思汗的部队横扫亚欧两大洲,没有一个国家能挡住,我们为什么独独要宋朝挡住,余秋雨教授在4月3日晚上进一步指出,在历史进程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感逻辑往往不起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放弃道德和情感。什么是英雄,在明明会导致失败的路途上还坚持着人品人格。土地沦陷了,人格却没有沦陷,而且会永久地启发人们“收复人格领土”。岳飞就是这样的英雄,所以值得尊敬。这一段讲述,确实是精采纷呈,让人耳目一新。 十七、对元代艺术的重新排序 在这届比赛中,余秋雨教授两次讲到元代艺术的排序问题。元代艺术历来标榜“元曲 四大家”,即“关、马、郑、白”,名字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余秋雨教授说,他的排列与此大有不同。关汉卿还是放在第一,没错;第二就应该是《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了;第三应该是《赵氏孤儿》的作者纪君祥。这“三座大山”先压底,以后的第四、第五、第六可以协商了,不是很重要。考虑到当时的影响,再考虑到那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也可以列为第四。 这个分析,就把一直被历史冷落的王实甫和纪君祥推到了前台。由于作品俱在,现代文化人不难获得判断。这个排序的改变是有说服力的,就像他对“世界七大奇迹”、“中国四大发明”、“中国六大古都”重新排列一样,体现了一种当代理性。 十八、以昆曲对照京剧和儒学 3月30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分析了昆剧《牡丹亭》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他说,初识春意的女孩,残垣断壁间的花卉,全从一条黑暗的缝隙中奔涌而出,闪耀着初步的人文主义光辉。他又说,《牡丹亭》呼唤“至情”,认为不超越生死就不是至情,令人震撼。这是因为,至情的旗帜直指着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的复古主义。这段话,对比着前前后后相关的分析,产生了两个现实针对性:一、与昆剧相比,后起的京剧在思想内涵上大多十分贫泛,没有新鲜思维,与汤显祖相比是倒退。京剧的优势主要在表演上。这个分析,为现在越来越偏执的京剧热洒了一剂清凉剂;二、这也说明,昆剧《牡丹亭》挑战的,是从儒学发展起来的宋朝理学,那是窒息人性的精神枷锁。因此,我们现在也应该对儒学进行分 析,区分其间的精华和糟粕,不能单方面地过度张扬。 十九、对研究《红楼梦》的看法 4月6日晚上,余秋雨教授表述了他对标题中有关《红楼梦》的概括的不同意见。标题的概括是说《红楼》通过爱情悲剧的线索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他认为,这种说法很普及,却把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降低到了历史写真的水平。其实,任何大美都是超越的成果。《红楼梦》恰恰是超越了爱情悲剧,更超越了四大家族兴衰史,直接表现“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毁灭过程”——余教授的这个提炼很深刻。 余教授说,很多《红楼梦》研究者一再想把这本书里的各种情节和人物粘上历史考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伟大作家,曹雪芹怎么可能成为这么可笑的人:要说历史又不敢说,放在小说里偷偷说,说了人家听不懂,过了几百年才有几个人约略听懂„„这是多么可笑~——余教授这个分析很辛辣,但确实切中要害。余教授说,艺术家是天真赤诚的人,如果心里埋藏着那么多严重曲曲,他怎么可能把书写好, 二十、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间分歧的新看法 3月22日晚上,余秋雨先生在解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古希腊 名言 关于文明礼仪的名言关于文明的名言关于礼貌的名言名言下载创新有关的古诗文名言 时,向广大观众说明,作为学生的亚里士多德,确确实实在一个重大思维上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有根本区别。他说,柏拉图的思想,以《理想图》为标志,强调社会理想、精英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社会存在不可能离开物质实体。只有把理念与实体结合,才是正常的存在。余先生的这个分析简明扼要,欧洲人也曾说过,但过于缠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正是天国与大地的区别,因此,亚里士多德布拒绝整理物质世界的秩序,对每一个领域作出精细研究,成为古代欧洲最博学的人。余先生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人人都知道的名言中注入了具体内容,而且让千万观众都听得懂,大家也记住了这两个古希腊哲人的名字,真是难得。 二十一、对文艺复兴的一个精辟理解 在3月17日晚上,余秋雨先生借着一道有关欧洲14-16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发表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从来没有中外学者说过的观点。他先问观众,文艺复兴是一场改变历史的思想文化运动,为什么主要代表人物不是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而是几个画家, 由此他得出结论:天下一切有价值的社会改革,除了物质动力和思想动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动力被忽略了,那就是美的动力。所有像样的社会进步,都是以美为动力。他的思路是,美的世界,总是与现实世界构成强烈反差,因此,艺术也会构成一种美丽的挑战。美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历史的最初和最终的催化剂。余教授说,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刚刚摆脱中世纪不久的欧洲人提供了一种健康、美丽、欢乐、自信,这就够了,足以让人们看到新世纪的轮廓了。这个观点,以欧洲文艺复兴的事实作为论据,很有说服力,与学术界永远在说着的一些有关文艺复兴的老调老套完全不同。后来,4月6日晚上,余教授在仔细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春》时,又作了说明。 二十二、对“To be or not to be”的新阐释 3月29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做了一件学术性更高的事情,那就是对莎士比亚的千古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作了重新解释。他说,如果仅仅像过去那样翻译成“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怎么可能成为千古名句,这是一切企图自杀的人都会遇到的入门性问题,极有可能成为一句普通台词。余教授认为,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他说,“To be”翻译成“存在”,在英语里也很恰当。 存在,是指自觉地活,有意义地活;不存在,是指即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没有意义,更没有自我。余教授说,这种理解与二十世纪兴起的“存在主义”有一种渊源关系。存在主义的“存在”概念也可以用“To be”来说明,几乎是在几百年后用现代哲学语汇点醒了这句台词的深刻性。当时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正是以一个早期思想者的身份思考着“自己生命的存在状态”,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死活。余教授说,世界上任何哲学流派都不是突然产生的,它们的学说总能找到古代印证。莎士比亚就是存在主义的早期开拓者。 借此,余教授还说,莎士比亚之所以被后世称之为人文主义大师,就是与这种天才的思想光亮有关,而不仅仅是一个善于讲很多有趣故事的人。 那天余教授面对的那位女歌手,显然是学过一点英语的,她看到“To be”就翻译成了“是”,句子成了“是,还是不是,这是一个问题”。余秋雨教授告诉她,“To be”在这里不宜翻译成“是”,含义太泛,但从她的表情看,她并不认为“是,还是不是”,一定比“生,还是死”差。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已经有存在主义的思想萌芽,这个首次发现属于余教授。 二十三、阐释“理论总是灰色的” 在3月26日晚上,余教授借着赛题论述了哥德的名言“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很有新意,我没有看到人这样说过。 他显然不会借这句话来轻易地贬低理论,因此他说:灰色的理论也是需要的,灰色是 对绿色的提炼、凝固、贮存,也是对绿色的必要概括。但是,这种灰色必须明白自己的来源,必须保留有关绿色的记忆,必须把“生命之树”当作自己的价值坐标。很多理论家把灰色当作了自己的坐标,并以灰色来傲视绿色,就是一种本末倒置。根据这个思路,余教授对歌手们说,你们今后在从事艺术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那些以灰色的枯燥强加给你们的所谓理论家,不必惊慌,甚至不必理睬,好好地在心底保留长青的生命之树,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十四、论述卢梭的思想“世俗与艺术互相败坏” 在3月30日晚上,余秋雨教授以可贵的勇气论述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的美学观念。那道赛题只是提到了卢梭的《忏悔录》而已,余教授展开话题,发挥了与《忏悔录》没有多大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 我们历来说“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要避免过度世俗化”、“世俗流行会损害艺术”等等,但卢梭一针见血地指出,世俗会败坏艺术,艺术也会败坏世俗,是一种“双向败坏”。 对此,余教授指出,例如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假、大、空的话语习惯,许多恶劣的社会风尚,许多洋奴思维和极端民族主义思维,大多是艺术作品给予的。相比之下,假、大、空的影响更大。有些华而不实的晚会,有些趣味低下的选秀,更是严重地污染了社会审美习惯和思维习惯。这就像过去“样板戏”的左倾狂热对人民的控制,至今还摆脱不了。余教授说,卢梭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双向败坏”结构,提出了“返回自然”的观点。由此,余教授巧妙地论述了“原生态”的意义。他认为,我们现在喜欢“原生态”,与卢梭的“返回自然”精神相通,而且也是对“双向败坏”的摆脱。首先是摆脱城市生活、经济生活、繁华生活的弊病,其次是摆脱已有艺术的刻板、虚假、伪饰。 余教授强调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民众生活,因此号召返回自然、返回天籁、返回原生态,不仅切中时弊,而且有醍醐灌顶的力量。 二十五、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少于对天文地理的了解 在4月3日晚上,余教授花费较长时间,介绍了弗洛伊德学说和荣格的学说。他说,弗洛伊德用梦作为引导,打开了一座我们脚底下的地窖,才发现我们不仅都有潜意识,而且正是这种潜意识决定了许多精神行为。余教授说,不要以为弗洛伊德老谈性,是一个不正经的老头,其实他是一个在开掘人的精神世界方面的划时代大师。余教授举了弗洛伊德八十大寿时世界上二百多位著名学者、作家签署贺信,由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当面朗读的情景,以及贺信的内容,还举了此前爱因斯坦称他为“最伟大导师”的贺信。这些事连我这个研究欧洲文化的人也不清楚,余教授一讲印象深刻。余教授接着说,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虽然后来因观点分歧造成不和,但荣格提出“集体潜意识”的学说对艺术更加重要。最好的艺术和文学,无不与集体潜意识有关。 对于这个问题,余秋雨教授总结道,希腊哲人很早就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的嘱咐,但人们对自己的秘密一直熟视无睹,研究不深。直到弗洛伊德、荣格的出现才让大家明白,其实人类对自己精神领域的了解,远远少于天文学、物理学中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这段话中,余秋雨教授对于“地窖”的比喻,对于弗洛伊德划时代的高度评价,对于荣格学说更有关文学艺术的判断,对于人类的自己研究少于对天文地理研究的观点,都具有让人眼睛一亮的醒豁度。 二十六、名句摘录 像莎士比亚这样的戏剧大师也真不容易,他既要和老百姓沟通,又要和真正的大师对话。 苏东坡的心态很好,他把许多人的小悲哀收集成了一种大情怀。 艺术家的苦心是要超越历史,而不是重新把人们拽回到当年那个泥潭里。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白种女性人体美的标本,也是人类的整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看到她,会忘记历史。 滑铁卢战场边上,有一座非常高的山丘,是惩罚战败一方、勒令当地的妇女挖土堆积的。这个山丘本来是用来纪念威灵顿的,但当我去问在那里玩耍的孩子的时候,他们都说是用来纪念拿破仑的。 丹麦是一个很谦虚的国度,很多政府机关都不悬挂国旗,但安徒生的家,是唯一挂着丹麦国旗的小屋。一个国家的最高荣誉,往往是它创造的文学艺术,哪怕那些文学艺术家们在生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重要。 老子认为,最大的道是自然,违背了自然之道,人类就会遭受惩罚,因此,我们不要寻常意义上的建功立业。 孙悟空大闹天宫、离开天庭,是为了重获个体自由,但他最后又能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历经艰难险阻,说明为了接受更加崇高的使命,他可以舍弃个体自由。 方正厚重才是中国审美传统的故乡。 孔子就说过“尽善尽美”,把基于价值判断的“美”和“善”的概念,与基于事实判断的“真”区分了开来。 我的研究生让我给他们开书目的时候,在所有专业书籍之外,只有一个作家的书,是我每次让他们必读的,那位作家就是海伦•凯勒。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曾经借用了三组词句的意境来说明治学与人生的三大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往今来,学问最高、事业最大的人,都要经过上述三重境界:先得站得高、望得远;再要学会忍受孤独;然后还要善于发现和寻找,才能到达理想中的目标。 真正感人的,往往不是非常复杂的画面。 我的博士生如果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话,我就会给他们推荐这部《四库提要》。 杰出的人,能够选择城市;而更杰出的人,则能够被城市选择和尊重。 最近,我在北京大学哲学、文学、历史等系科的研究生中作过一个小测试,问他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是谁,结果是,李白排在第一,杜甫排在第二,王维排在第三——选他的多数是女生,白居易排在第四——选他的多数是男生。唐代诗人中的这几个名字,我想所有中国识字的人都应该知道。 艺术家们因为太敏感了,所以他们、也包括我们,在悲伤的时候,一定要写写诗、唱 唱歌、画幅画。 陶渊明的诗歌成就,不被时人所了解,到了唐代稍好一些,一直到了宋代苏东坡说他好之后,人们才开始接受他。也许,真正的高峰,总是隐隐约约地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 艺术家是不会去歌颂灾难的,但他们有能力把灾难上升为审美。 为什么像文艺复兴这样对全人类都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运动,其代表人物却是一群艺术实践家,——平心而论,文艺复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思想家和学派。人们不禁要问,艺术实践者、艺术家的力量真的有这么大吗,其实,我们往往低估了艺术的力量。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们已经向我们展现出,在中世纪背景下,有关人类的健康、美丽、自信、乐观等等闪光之处。我们不要忘记:在真正的大事件当中,一定有美的东西存在。 其实《蒙娜丽莎》边上也挂着很多其它名贵的画,但都没人去看了。我由此想到,人生和名画一样,也要找对自己的位置。 二十七、卢梭 下列选项中,哪个是自传体文学名著《忏悔录》的作者,并说出他是哪个国家的文学家。 A.惠特曼B.卢梭C.屠格涅夫(答“B,法国”) 点评:卢梭的很多思想,都对近代影响很大。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主张契约是形成国家的基础;他认为情感大于理智;他认为世俗破坏了艺术,同时艺术也破坏了世俗;他反对那些空洞、浮华的艺术,倡导返回自然——他所说的“自然”,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态”有些相似之处。卢梭对后来欧洲浪漫主义的崛起起了很大作用。康德评价包括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在内的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的时候,说:一个知识分子的最高标准,也是最低标准,就是有勇气在一切公共领域运用理性。卢梭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积极介入社会公共领域,几乎对一切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幸运的是,他们的每一句话,整个法国、整个欧洲都听到了。所以,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不要因为自己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在他们面前感到羞愧。 二十八、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下列名句中,哪一句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说: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答案为“B”。) 点评:韩愈的这个句子我在初中就读到过,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教我们把“随”读成“惰”的音,“随”在这里的意思也是“懒惰、惰怠”。这句话是韩愈对他的学生说的,其实,能够做韩愈学生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韩愈告诫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业绩还要努力去耕耘,不要嬉皮笑脸地卖弄,也不要跟随过去而不再重新思考。“荒”和“毁”这两个字,对于已经成功的文学艺术家来说,是一种警告,因此,韩愈这句话可以作我们的座右铭。 二十九、植树节 中国法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这一日期的确定,和纪念哪位伟人的祭日有 关, (选手答“3月12日,孙中山”,正确。) 点评:1915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把清明节改成了植树节;1929年,南京政府通过了以孙中山先生祭日为植树节的提案。50年以后,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沿用这个日子为植树节的决议。其实,确立3月12日为植树节,除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思之外,还有生物学方面的考虑——如果把清明节当成植树节的话,对很多树种来说,稍晚了一些,3月份就正好了。 三十、《哈姆雷特》 1、“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这是哪部戏剧名著中的那位主人公所说的经典台词, (选手答“《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正确。) 点评:“be”的意思是“存在”,“not to be”的意思是“死亡”、“失去自我定位”。哈姆雷特认为,如果没有作出自己应有的行为选择,这样的生也是死的。莎士比亚的这句经典语言对后来欧洲的存在主义思想有着形象的先导作用。《哈姆雷特》讲述了一个生或死的故事,而这句话采用了与之互相对应的两重结构。像莎士比亚这样的戏剧大师也真不容易,他既要和老百姓沟通,又要和真正的大师对话,《哈姆雷特》这部戏和主人公的这句台词,为莎士比亚实现了雅俗之间的搭桥。 三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北宋词人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描写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并请说出这首词的词牌名称。 (选手答出了“《水调歌头》”,“中秋节”) 我的点评:中国到处都可以见到这首词,比如中央电视台大厅进来的墙上,就挂着沈鹏先生手书的这首词。苏东坡的心态很好,他把许多人的小悲哀收集成了一种大情怀。许多人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问月亮,我们不团圆,你为什么那么圆,其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那就让我们在千里之外,共享月光吧。当时宋代就有人评价说,苏东坡此词一出,古往今来写中秋的诗词都完了~我认为,那些诗词完倒没有完,但苏东坡的这首词,确实是历来写中秋的最好一篇作品。 三二、《三国演义》与“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的开篇词。请说出该小说的名称及其作者的名字。 (选手答出了“《三国演义》”,没有答出“罗贯中”。) 我的点评:《三国演义》的这首开篇词,通过电视剧主题曲形成了广泛传播。它表达了对历史、恩怨、是非、功过的一种超脱,对历史从较劲的态度上升到审美的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长恨歌》把对“安史之乱”的唏嘘化作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红楼梦》把兴衰之感化作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艺术家的苦心是要超越历史,而不是重新把人们拽回到当年那个泥潭里。 三三、维纳斯雕像 1、这是1820年发现的公元前2世纪希腊雕刻的维纳斯,人们又称这座雕像为“米洛斯的维纳斯”,这是因为它在下列哪个海的米洛斯岛被发现的: A.波罗的海B.爱琴海C.红海 (选手答“B”,正确。) 我的点评:爱琴海是最靠近希腊的一个海,它位于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当人们在19世纪看到米洛斯出土的维纳斯雕像之后,大吃了一惊~她是那么平静、高贵和健康,以致于让人们感到羞愧:这2000多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是白种女性人体美的标本,也是人类的整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看到她,会忘记历史。 三四、胜败,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变得模糊 1、(视频:播放电影《拿破仑》)这是描绘拿破仑重要战事的电影。1815年6月18日,威灵顿率领的欧洲联军与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展开了决战,拿破仑惨败。请问这次战役叫什么,战场在欧洲的哪个国家, (选手答出了“滑铁卢战役”,比利时) 我的点评:滑铁卢战场边上,有一座非常高的山丘,是惩罚战败一方、勒令当地的妇女挖土堆积的。这个山丘本来是用来纪念威灵顿的,但当我去问在那里玩耍的孩子的时候,他们都说是用来纪念拿破仑的。胜败,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变得模糊了。难怪威灵顿生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胜利,是除了失败之外最大的悲剧。如今,真正取得胜利的,不是威灵顿的旗帜,也不是拿破仑的旗帜,而是欧洲联盟的旗帜。欧洲人选择了不再分裂、不再战争,走向联盟。欧盟总部离滑铁卢很近,它是对滑铁卢战役谁是胜者的最好回答。 三五、安徒生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1、左图是某个国家著名的雕塑《海的女儿》,它取材于哪位作家的童话故事,并说出这个国家及首都的名字。 (选手答出了“安徒生”,没有答出“丹麦,哥本哈根”。) 我的点评:安徒生用丹麦文写作,用小语种写作的人往往没有自信,安徒生当年也希望受到用英文和法文写作的人的肯定,而现在,他的作品已经流传到包括英语国家、法语国家在内的全世界。安徒生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我去看他家的时候发现,那条小街上住着好多人家。丹麦是一个很谦虚的国度,很多政府机关都不悬挂国旗,但安徒生的家,是唯一挂着丹麦国旗的小屋。一个国家的最高荣誉,往往是它创造的文学艺术,哪怕那些文学艺术家们在生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重要。 三六、朱自清先生在那里教《诗经》 1、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有三所著名的大学合并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请说出这三所大学的名称及“西南联大”位于哪个城市。 (选手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昆明”,正确。) 我的点评:中华文化能够延续,就在于它即使遭遇灾难,也能顽强生存、发展。西南联大就是一所用逃难的方式来进行传承的名校,它先是在长沙组建,后来在昆明正式成立,一直到抗战胜利后,三所名校各自回归原来的地方,西南联大才宣告解散。西南联大时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那时候,朱自清先生在那里教《诗经》,闻一多先生在那里教唐诗和神话,沈从文先生在那里教写作,杨振宁先生在那里学物理。他们的生活,就算在清贫和战乱中也充满了精神上的愉快,像闻一多先生,虽然下了课之后要代人刻图章补贴家用,但上课的时候依然很潇洒。那一段岁月,和那一代人物,想起来就觉得很温暖。 三七、我懂得了什么叫做“承诺” 1、(视频:播放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表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登陆攻势。请问:登陆的地点在哪里,它发生在哪一年,(选手答“诺曼底,1944年”,正确。) 我的点评:我去诺曼底的时候,遇到一位美国老兵。他当年和登陆的战友相约,谁死在诺曼底,活着的那一位就永远留在诺曼底陪伴着英灵。战争胜利后,这位老先生没有回到美国故乡,也没有结婚,一直在诺曼底陪伴着他死去的战友。在绿绿的草地上,望着那位穿着灰白西装的老先生的背影,我懂得了什么叫做“承诺”。 三八、计谋定位转换成了情感定位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上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缅怀。请说出他的名字,并说出诗的作者是谁。 (选手答出了“诸葛亮”,没有答出“杜甫”。) 我的点评:这是杜甫在成都武侯祠写下的名句——诸葛亮被世人所广泛认知,除了后来的《三国演义》小说之外,更早是因为杜甫的这首诗。诸葛亮虽然在小说里是神机妙算的高人,但他统一天下的使命、包括六出祁山的打仗是失败的。杜甫把诸葛亮的“天下计”过渡到“老臣心”,也就是把对诸葛亮的计谋定位转换成了情感定位。再加上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个历史的情感形象就这样被树立起来了。这首诗要算是通过艺术实践来树立历史人物的典范之作。 三九、一个山顶上躺着一只冻僵了的豹子的开头 1、请分别说出欧洲最高的山和非洲最高的山的名字。 (选手答出了“阿尔卑斯山”,没有答出“乞力马扎罗山”。) 我的点评:我在以前的青歌赛点评中,曾经说过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有一个山顶上躺着一只冻僵了的豹子的开头。那个开头神秘而庄严,让人神往,乞力马扎罗山也因为这部小说,而成了我心目中对之充满了艺术向往的山。 四十、道可道,非常道 1、以下三段描述中,哪一个是有关老子的描述,并说出老子的著作名称。 A.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他主张清静无为,崇尚“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C.他主张德治思想和仁政学说,被尊奉为“亚圣” (选手答“B,《道德经》”,正确。) 我的点评:许多朋友对老子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历史上被翻译最多的两本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老子》、或者叫《道德经》了。《纽约时报》评选人类的“10大写作者”,老子也和古希腊的先贤一样,名列其中。老子认为,最大的道是自然,违背了自然之道,人类就会遭受惩罚,因此,我们不要寻常意义上的建功立业。至于什么才是自然呢,老子认为,这个问题,说出来就不自然了,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像老子这样的人物,注定是要离开热闹的地方,度过他寂寞的残生的。他出函谷关的时候,守卫的人说,你身为国家图书馆馆长,不能随随便便就走,总得给我们写下点什么吧。根据鲁迅小说《出关》的想象,老子写下了5000个字的《道德经》之后,带着边关守将给的稿酬——15个饽饽,消失在了滚滚黄尘之中。他的去向,连写《史 记》的司马迁都不知道。于是,那个骑着青牛、留着白胡子、穿着黄袍子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高层次的智者,就这样永远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 四一、全部都是名词的拼叠 1、请将下列名句填充完整,并说出其作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夕阳西下,( )。 (选手答出了“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没有答出“马致远”。) 我的点评:前几届的比赛中,好像曾经有歌手把“古道西风瘦马”答成“古道西风瘦驴”,我当时点评道,驴和马在动物学上虽是近邻,但在音韵学上却相去甚远。这首散曲小令一连用了9个意象,全部都是名词的拼叠,这些名词在语义学上没有间离关系,呈现出一种意象之美。如果老老实实加上动词,说枯藤绕着老树、老树上栖息着昏鸦云云,那效果和诗意就要大打折扣了。马致远是元朝时候的北京人,具体生平不太清楚,他虽然以杂剧名家,但那方面的成就不如写《窦娥冤》的关汉卿、不如写《西厢记》的王实甫,也不如写《赵氏孤儿》的纪君祥,能提得起来的杂剧只有一部《汉宫秋》。马致远被人记住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这首小令。 四二、有悬念就有期待,有期待就有美的希望 1、“芝麻,开门~”是电影《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的一句经典对白。请问阿里巴巴的故事出自下列哪部文学名著。并说出它的另外一个名称。 A(《伊索寓言》B(《格林童话》C(《天方夜谭》 (选手答“《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正确。) 我的点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有一个美丽的开头,我小时候印象很深。一个国王因为妻子不忠,开始报复女性,他每天都要和一个少女结婚,然后将她杀害。有一个勇敢、智慧的女性挺身而出,她用给国王讲故事的方法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也使得其他姐妹免遭厄运。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之后,国王终于变好了,不过,他们的结局有点平庸,就是结婚之后走向了白头偕老。这是一个用美丽心灵去改变残暴的故事,它用悬念和期待来延续生命。文艺复兴前期的《十日谈》,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令故事在延续。因为有悬念就有期待,有期待就有美的希望。 四三、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1、“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诗人( )在其代表作之一( )中写下的名句。 (选手答出了“雪莱”,没有答出“《西风颂》”。) 我的点评:雪莱这个名字,在“五四”以后的中国,是年轻人谁都知道的。当时,好多青年男女的墙上都挂着雪莱的照片,因为雪莱除了诗写得好以外,还长得很英俊。他溺水而死的时候才30多岁,不仅留下了美好的句子,还留下了美好的形象。至于这句诗为什么会在那个时期的中国流行,我想,中国近代史就是一个冬天,到了新世纪,春天的希望出现了,冬天和春天,暗喻着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区别。这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句子,它运用了问句的方式,既盘问自己、也安慰朋友,有一种似轻若重的意味。 四四、为了接受更加崇高的使命,他可以舍弃个体自由 1、(视频:播放《大闹天宫》)这是我国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请问,玉皇大帝赐给孙悟空的官职是什么,孙悟空对此不满,回到花果山后又自封为什么称号, (选手答出了“齐天大圣”,却把“弼马温”误答成了“九品芝麻官”) 我的点评:传说,猴子可以避开马的瘟疫,所以玉皇大帝赐给孙悟空的官职将“避马瘟”改了两个字,成了“弼马温”。孙悟空对此不满,因此就回到花果山,给自己起了个最大的名字——“齐天大圣”~我小时候看《西游记》,都是懵懵懂懂地一带而过,年纪大了之后才看出了它哲理的一面。孙悟空大闹天宫、离开天庭,是为了重获个体自由,但他最后又能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历经艰难险阻,说明为了接受更加崇高的使命,他可以舍弃个体自由。 四五、尽善尽美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哪个国家的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并选择下列哪位学者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 A.陈寅恪B.朱光潜C.丁文江 (选手答“意大利,A”,错误,正确答案为“德国,B”。) 我的点评:选项中的三位学者都很重要。刚才主持人把“陈寅恪”的“恪”念成“克”的时候,我耳边仿佛已经响起了无数反对的声音,说“读错了,读错了”~因为陈寅恪先生本人,包括他的家人、朋友、学生,都把“恪”字念成“确”,只是字典上找不到这个注音罢了。其实,“克”是“恪”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读音,“确”是“恪”的习惯读音,我们不妨两种并用。陈寅恪先生是历史学家,精通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和蒙古史等,后来双目失明,我想他在黑暗中,一定看清了很多历史。丁文江是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他的重大贡献是通过地质发现和考古研究,提出了中华文明有着自身的根源。朱光潜先生是老一辈的美学家,翻译了很多美学理论著作,包括莱辛的《拉奥孔》等等。“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的鲍姆加通首先提出来的,但中国人对美的认识,却不知比“美学”学科的建立要早了多少世纪~孔子就说过“尽善尽美”,把基于价值判断的“美”和“善”的概念,与基于事实判断的“真”区分了开来。从字面上来看,中国人认为“羊大为美”,后来有学者考证,说“大”就是“人”,因此,应该讲“羊人为美”,等等。这一切都证明,即使没有西方的“美学”概念的时候,中国对“美”就有了自己的观点。 四六、他把中国的美丽带到了欧洲 1、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来到我国游历时正值我国哪个朝代, (选手答“德国,战国”,错误,正确答案为“意大利,元朝”。) 我的点评:马可•波罗是值得中国人记忆的一个名字,他把中国的美丽带到了欧洲,当时在欧洲航海家和探险家的床头,往往能发现一本《马可•波罗行记》。马可•波罗本人也来自一个美丽的城市——威尼斯。有学者考证说,他可能没有来过中国,因为《行记》里有很多细节与当时中国的状况不符合。但马可•波罗毕竟只是个旅行者,而不是个学者,他没有精确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的义务。 四六、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 1、“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句名言最初出自哪位运动员: A.容国团B.李宁C.郎平 (选手答“A”,正确。) 我的点评:我依稀记得是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听说了容国团的这句话。他是第2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在当时的轰动是无语伦比的。让我们记住这句话,记住当年那个漂亮、瘦弱、为中国带来荣誉的年轻人。 四七、屈原的楚辞就是长江边上的“悬崖独奏曲” 1、请将下列名句填充完整,并说出其作者: ( ),吾将上下而求索。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 我的点评: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他最让人记住的两句诗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一生,都被麻烦、谣言和小人所包围,所以他的诗里经常出现“美人”、“芳草”、“幽兰”的字样,他是要借这些美好的事物来抒发情怀。他质问道,为什么民众总是喜欢谣言呢,为什么贤能的人总是遭到嫉妒呢,屈原是中国第一个诗人,如同《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集一样。如果把《诗经》比喻成“黄河小合唱”的话,那么,屈原的楚辞就是长江边上的“悬崖独奏曲”。 四八、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1、“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请选择这句名言是下列哪位人物说的,并说出其国籍。 A.黑格尔B.海涅C.歌德 (正确答案为“C,德国”。) 我的点评:说“理论是灰色的”,并不意味着所有理论、所有灰色都没有价值——理论是对生命之树的概括和提炼,但它必须要有生命之树的基因。艺术家们如果碰见那种没有生命的理论,那么宁愿固守自己的生命之树,也不要理会那种灰色。 四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她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的作品包括《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请说出这位女作家的名字和国籍。(正确答案为“海伦•凯勒,美国”。) 我的点评:我的研究生让我给他们开书目的时候,在所有专业书籍之外,只有一个作家的书,是我每次让他们必读的,那位作家就是海伦•凯勒。她是一个瞎子、一个聋子,居然成了一个作家,这都要感谢她有一位非常耐心的教师。是这位天使般的教师,调动了海伦•凯勒美丽的天性,触摸到了海伦•凯勒的文化积累。她对海伦•凯勒的调理,体现了人类最高贵的互相救助精神。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海伦•凯勒是这样安排她那宝贵的三天的。她说:第一天,“我想看到这些人,他们的善良、温柔和友情使我的生命值得活下去”;第二天,“我会随黎明一道起来,看那黑夜转成白昼的激动人心的奇迹”;第三天,“我将在当今的平凡世界里度过,在为生活事务忙碌的人们常去的地方度过”。最后,海伦•凯勒写道“当然,在这短短的,天中,我并没有看到我想看的所有事情,唯有在黑暗重又降临在我身上之时,我才意识到我留下多少事情没有看到。但我的脑海里充满了这么多美好的记忆,以至我没有什么时间去后悔。”海伦•凯勒的文章和生命,提醒我们 这些视力正常的人,我们浪费了多少美好的时光~ 五十、新造景点和人造景点 1、“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这是我国一幅著名长联的开头,这幅长联所描写的是我国哪个省哪个城市的景色, (选手答“云南省,昆明市”,正确。) 我的点评:这是昆明大观楼上的著名长联。其实,对各处风景名胜的题字和对联等等,文学史上给予的评价并不高。这些点缀于山水之间的文字,要把文字和山水结合起来看才有意思。需要提醒的是,现在很多新造景点和人造景点,上面的对联和题字都不太高明。 五一、从“生命”到“爱情”,从“爱情”到“自由” 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请说出这首诗的作者和国籍。 (选手答“裴多菲,匈牙利”,正确。) 我的点评:这短短20个字,有着内在的三重推进关系,从“生命”到“爱情”,从“爱情”到“自由”,的确是一个比一个重要。我们看到的这个通行的译文,是由一位中国现代作家柔石翻译的。我后来有机会看到这首诗的原作,才发现,这个译文根本不像原作的内容,原作的诗句比较散一些。这首诗在中国的群体误读与广泛流传,跟翻译的作用关系很大,由此可见,在两种文明之间,选择交流、引进的合适人选非常重要。 五二、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1、(视频:播放《火烧圆明园》)1860年,外国侵略者抢劫并焚烧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京西皇家园林——圆明园,请问这场浩劫发生在哪一个战争期间,哪些国家的侵略者参与其中,(答“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我的点评:可能中国在近代史上被别人欺负得太多了,以致于很多中国人都忘记了,哪一次是被具体哪些国家欺负的。1860年10月,短短3天时间,英法联军就把中国人150年来收藏在圆明园的稀世精品烧完了、抢光了。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圆明园“是一件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世界上再多的博物馆,也比不上它。然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雨果说,“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火烧圆明园”的行径,立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像雨果这样的大文化人的谴责,说明它违背了人类共同良知。可悲的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文化人还沉浸在咬文嚼字、亭台楼阁等琐碎的事物当中,加上当时传媒还不发达,使得他们无法抓住社会变革的主流。圆明园的一场大火,在某种程度上说,也点燃了中国知识分子改革自身的烈火。我们也不要忘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躲在英、法后面的是沙俄帝国,它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火烧圆明园”,却趁火打劫,从中国拿走了大片土地,那些土地的面积超过了法国和德国的总和。 五三、三重境界 1、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情景,请说出该节日是农历的几月几日, (答“元宵节,正月十五日”。) 我的点评:辛弃疾这首词,写得很有意境。一个人走啊走啊,到处寻找,突然就看到心中的那个“他”了,而且并不要求在灯火过于灿烂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心上人。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曾经借用了三组词句的意境来说明治学与人生的三大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往今来,学问最高、事业最大的人,都要经过上述三重境界:先得站得高、望得远;再要学会忍受孤独;然后还要善于发现和寻找,才能到达理想中的目标。 五四、不锈钢刻着几个字,翻译成中文,就是“嘿,天哪” 1、(视频:播放《甘地传》)这部传记电影描述的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政治人物,他带领自己的民族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他最著名的口号是“非暴力”,请说出他的名字和国籍。 (选手答“甘地,印度”,正确。) 我的点评:“甘地”在过去几十年的中国,是一个谁都可以讲出来的名字。他认为,面对邪恶的时候,如果用残暴来对付它的话,得到的仍然是邪恶。对于用暴力的方式来获取印度的自由,甘地不感兴趣。甘地用他的“非暴力”主张和实践,感动了全体印度人民,也震撼了英国殖民者。可惜,他自己最后被暴力的方式刺杀了。我到他的坟头去祭拜的时候,看见上面用不锈钢刻着几个字,翻译成中文,就是“嘿,天哪”~这是我看到过的最聪明的一句墓碑上的话。甘地一生,还反对以工业文明来取代传统文明,反对以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来扰乱宁静质朴的生活状态。 五五、太多老谋深算的权术形象,而缺少年轻的小孩形象 1、请说出动画片中这位三头六臂的人物形象的名字。它曾在哪两部古典小说名著中出现过, (选手答出了“《西游记”,没有答出“《封神演义》”,还把“哪吒”误答成了“龙王”。) 我的点评:哪吒很小的时候,把龙王的太子给打死了,龙王上门寻仇,哪吒也因此和父母翻了脸。他把身体还给了父母,灵魂却在莲花宝座中重生,于是就有了后来跟姜子牙讨伐纣王、跟孙悟空打斗等故事。哪吒这个形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太多老谋深算的权术形象,而缺少年轻的小孩形象,好在哪吒永远是个孩子的形象,他的勇敢和童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生命力。 五六、真正感人的,往往不是非常复杂的画面 1、英国著名作家夏绿蒂•勃朗特有一部代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请说出作品名称及男女主人公的名字。 (正确答案为“《简•爱》,简•爱,罗切斯特”。) 我的点评:如果大家看过《简•爱》那部电影,就会知道一个瘦弱而自尊的家庭女教师,最终和一个被烧成瞎子的男人结合的爱情故事。我记得,影片的最后场景是一处废墟,在植物已经长出新芽的绿的海洋里面,罗切斯特听到所爱的人走了过来。真正感人的,往往不是非常复杂的画面。 五七、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应该做点什么 1、请问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 A.记者节B.母亲节C.父亲节 (正确答案为“B”。) 我的点评:“母亲节”这样的题目,不是考一个日子,而是考一份情感。它提醒我们,天底下不管再忙的人,也别忘了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应该做点什么。 五八、“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副对联描写的是清代一位居住在山东的小说家,请说出他的名字和代表作。(选手答“蒲松龄,《聊斋志异》”,正确。) 我的点评: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例,他带给我们那么多美丽的故事。我们中国文人的思绪往往太枯竭了,没有想象力。蒲松龄却在书里写到:“采菊东篱下”的人,用酒去浇灌菊花;一个人走进一幅画里,再走出来时,发型突然变了;等等。《聊斋志异》告诉我们太多的社会黑暗,也告诉我们太多的人间美好。蒲松龄的家乡我去过两次,在山东淄川,那个地方就叫蒲家庄。 五九、范仲淹本人没有到过那儿,反而是一件小事 1、下列三个名句中,哪一个不是出自《滕王阁序》,并说出《滕王阁序》的作者。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正确答案为“B,王勃”。) 我的点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面的句子,范仲淹虽然把岳阳楼的风景写得很美,但他自己却根本没去过岳阳楼,完全是凭想象。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朝廷做官,要想着民间疾苦,在民间生活,要想着国家大事。那么,老是担忧,什么时候才应该快乐呢,范仲淹的结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已经深入到了所有中国读书人和君子的心间。这件事非常重要,以致于相形之下,范仲淹本人没有到过那儿,反而是一件小事。 六十、难得出了一个拥有许多传说的大学者 1、《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官方修定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丛书,分()、史、()、集四部,并选择下列哪位人物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 A.郑板桥B.张之洞C.纪晓岚 (选手答出了“C”,“经,子”。) 我的点评:《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已经成为整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结构。大家熟悉纪晓岚,肯定是因为电视剧的关系,那里面的纪晓岚非常有趣、好玩,总是很空闲。而真实的纪晓岚却是一位忙碌、勤奋的大学者,他不仅领衔编纂了堪称中国文化万里长城的《四库全书》,而且还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我的博士生如果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话,我就会给他们推荐这部《四库提要》。前几年,纪晓岚的家乡河北省要出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宣纸本,请我写序,我就写道:中国的传说许多都是和皇帝有关的,难得出了一个拥有许多传说的大学者,而且关于他的传说全部是正面的。纪晓岚的传 说已经如此深入民间,那么,关于他的电视剧作品当然可以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六一、更杰出的人,则能够被城市选择和尊重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下列哪位文豪说过的名言,并说出他是哪国人。 A.哈代B.雨果C.但丁(选手答“C,意大利”,正确。) 我的点评:但丁的这句话,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结尾引用了它,变得格外有名。但丁本来住在佛罗伦萨,却遭到了驱逐和流放,后来死在另一个城市,也在那个城市安葬。佛罗伦萨终于发现了但丁的重要,但又无法把他迁回故乡安葬,只能用家乡的灯油去点燃但丁墓前的灯,佛罗伦萨用这一点点灯光的温暖,表达了几百年的歉意。我由此想到:杰出的人,能够选择城市;而更杰出的人,则能够被城市选择和尊重。 六二、班超家里的一群人 1、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第二部,并说出其作者。 A.《汉书》B.《左传》C.《春秋》 (正确答案为“A,班固”。) 我的点评:如果你翻开中国名人大辞典的话,会发现班超家里的一群人都被收录其中。他的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弟弟班超,是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曾经继张骞之后出使西域,在那里呆了30几年;他的妹妹名叫班昭,是帮助班固写完《汉书》的人。 六三、李白排在第一,杜甫排在第二,王维排在第三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描写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诗人,请说出他的名字和朝代。草堂在哪个城市,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杜甫,唐朝,成都”。) 我的点评:我们现在都讲复兴中华文化,唐诗是中华文化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杜甫又是唐诗当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我曾经和一群国外的汉学家在长江的轮船上,几天几夜地讨论唐诗。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李白,而不喜欢杜甫,最近,我在北京大学哲学、文学、历史等系科的研究生中作过一个小测试,问他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是谁,结果是,李白排在第一,杜甫排在第二,王维排在第三——选他的多数是女生,白居易排在第四——选他的多数是男生。唐代诗人中的这几个名字,我想所有中国识字的人都应该知道。 六四、韩愈的家在秦岭以北,他的马也走不动了 1、请选择下列哪组诗词名句符合对仗的特点,并说出作者的名字及朝代。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答“B,唐朝”,“韩愈”。) 我的点评:中国古代有一种贬官文化,被贬的官员在路上的时间很长,加之路又很不 好走,因此他们在半路上难免要写诗言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是历代贬官文化产生的最好的两句诗。韩愈早上给皇帝上奏折,主张尊儒排佛,但唐代的皇帝对儒、佛都能接受,韩愈因此得咎,当晚就被贬往8000里外的潮州去了。韩愈的家在秦岭以北,他的马也走不动了。白云,高山,大雪,骏马,这是一幅多么孤独的情景~心情虽然很坏,诗情却是美的。但事实证明,韩愈把被贬的感受夸张了,事情其实没那么严重,他后来在潮州过得也不错。艺术家们因为太敏感了,所以他们、也包括我们,在悲伤的时候,一定要写写诗、唱唱歌、画幅画。 六五、陶渊明的孤独,是主动的孤独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以上古诗名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位大诗人, (选手答“王维”,错误,正确答案为“东晋,陶渊明”。) 我的点评:唐代的王维,其实也接受了一点陶渊明的风格。陶渊明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极少数最重要的诗人,他的美学风格对中华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讲中华文明,经常说到“汉唐盛世”,但从汉到唐之间,还有好几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个文化代表。这个时期,固然不乏像曹操、诸葛亮那样的慷慨激昂之士,也出了不少像魏晋名士之类的奇奇怪怪的人。魏晋名士想以某种特别的、怪诞的方式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解脱出来,但其中不少人最后也难逃被统治者杀掉的命运。陶渊明认为与其那样,不如回到田园,过安静的生活。屈原和司马迁的孤独,是被迫的孤独;陶渊明的孤独,是主动的孤独。陶渊明的诗歌成就,不被时人所了解,到了唐代稍好一些,一直到了宋代苏东坡说他好之后,人们才开始接受他。也许,真正的高峰,总是隐隐约约地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 六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古希腊名言中的“吾”和“吾师”分别指的是哪两位哲学家,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我的点评:我们中国人,一般不大敢讲这句话。因为如果要创新,就难免会对原来的老师有若干不敬的地方。但如果先把对老师的情感和伦理因素放在那里,一定会影响到科学和文化的进步。亚里士多德比我们的孟子大12岁,2000多年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句话,推动了文化艺术方面无数的进步。我记得我有位初中同学,在课堂上跟任课的女老师争辩,把女老师气哭了,最后去找班主任告状。班主任问罪我这位同学的时候,同学就说了这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班主任就把同学的原话转告给了那位女老师,女老师又哭了一次,这次是因为感动而哭。 六七、以自身道德的完善来面对与专制政治的冲突 1、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请说出它的下联。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的点评:这副名联是对仗文学的典范,它没有任何典故和辞藻,用纯粹的大白话说出了某种精神状态,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摆脱了一般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价值取向。“东林党”这个名字,是东林党人的对手强加给他们 的。事实上,“东林党”也不是什么政党,而是一些文人组成的文化团体,他们在魏忠贤阉党专权的黑暗时代里,提倡修身养性,以自身道德的完善来面对与专制政治的冲突。东林党人的勇敢精神,带有明代晚期文人的群体特征,而同时期的欧洲,则已经是莎士比亚和培根等大师辈出的年代了。 六八、小小的象棋棋盘 1、象棋棋盘中间有所谓“楚河汉界”,它与下列哪一组历史人物有关: A.曹操、刘备B.项羽、刘邦C.周瑜、诸葛亮B.项羽、刘邦 (选手答“B”,正确。) 我的点评: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过了好多年之后,往往变成了某种游戏。跟“楚河汉界”有关的“楚汉战争”是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它使得汉朝得以成立,我们中国人后来称为“汉人”就来源于此。通过小小的象棋棋盘,那场战争的重要性奇妙到传递到了后人的手中,但棋盘上的战争,没有了人喊马嘶的拼杀,也没有了霸王别姬的悲剧。地理位置上的“楚河汉界”叫做“鸿沟”,在今天河南荥阳一带。 六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1、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并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象,这个想象后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它是: A(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B(知识就是力量 C(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正确答案为“A”。) 我的点评:这三句话都非常著名,我们不妨在紧张的大赛间隙温习一下前人智慧的哲言,“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说的,“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牛顿说的。而阿基米德的这句话,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和浪漫的想象。所谓支点,既不是你,也不是你作用的对象,而是位于你和对象之间。如果寻找到了恰当的支点,一切奇迹都会发生。科学的论述和艺术的表达,在这句话里得到了完美统一,于是,通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的宣言,人类的庄严出现了。每次想到这句名言,我都会非常高兴。 七十、对仗格式的典范 1、请指出下列哪组诗词名句符合对仗的特点: A(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选手答“C”,正确。) 我的点评:对仗是中国语文的一个宝贝,它要求上下两个句子的文字平仄相反、词类相同、语义相关,像我们所熟悉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是对仗格式的典范,它们带给读者无限的美感。所有诗人当中,对仗用得最好的是杜甫,李白写诗太天马行空了,他没有心思去对仗。 七一、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段曲词隐喻并概括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请说出他们的名字。(选手答“贾宝玉,林黛玉”,正确。) 我的点评:大家对这几句话的熟悉,和它们上世纪80年代被谱成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歌有关,否则大部分人不会注意到《红楼梦》里还躲着这样优美的曲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歌曲在传播古典文化时的便捷和影响。 七二、0.618这个黄金分割的数值 1、“黄金分割”的比例数值是多少: A(0.314 B(0.618 C(3.14 (选手选“B”,正确。) 我的点评:0.618这个黄金分割的数值和美、和艺术都有关。早在古希腊时候,智者们就在思考,美虽然各人有各人的感觉,但一定存在某种客观的“美”的比例,事物的形状、它们的长宽高之间一定暗合着某种规律,究竟什么样的比例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是最美的呢,结果他们发现,很多神秘的、美的比例都和黄金分割的数值非常接近或吻合,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作曲家也能提供很多例子。黄金分割不仅告诉了我们关于美的规律,而且还启示我们:艺术创作,要先找到规律,然后在规律之上进行再创造。 七三、我们中国是大河文明 1、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请说出A、B、C三条河流的名字, (选手答“黄河,长江,珠江”,正确。) 我的点评:有的国家是草原文明,有的国家是海洋文明,而我们中国是大河文明。我们的文明最早在黄河一带,从晋代开始慢慢南下,到了长江一带;近代时候,珠江流域的文明又慢慢“北伐”。所以,这三条河流非常能够说明中华文明的流变史。 七四、维纳斯 0.1分: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女神,请问她是什么女神, 0.2分:如图所示,这是1820年发现的公元前2世纪的维纳斯雕像,人们又称这座雕像为“米洛斯的维纳斯”,这是因为它在下列哪个海的米洛斯岛被发现的, A.波罗的海B.爱琴海C.红海 0.5分: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这座维纳斯雕像现在被哪个国家的哪个著名博物馆收藏,罗马神话中的另一个爱神叫什么名字,(选手选0.5分题,答“法国,卢浮宫,丘比特”,正确。) 我的点评:像维纳斯雕像这样的稀世珍品,虽然没有保存在它的故土的博物馆里,而被法国卢浮宫收藏,但别说卢浮宫,就是哪个国家的博物馆,也都不希望维纳斯回去。与之相似的是卢浮宫收藏的另一件宝贝,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其实《蒙娜丽莎》边上也挂着很多其它名贵的画,但都没人去看了。我由此想到,人生和名画一样,也要找对自己的位置。 七五:西班牙 0.1分: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单枪匹马救天下的理想主义人物。请说出这部小说的名字。 0.2分: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被推崇为第一部现代小说,该书的作者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请问该作家是谁,该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0.5分:西班牙是个有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国家。请问西班牙最具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是什么,该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小说家是谁,最杰出的立方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家又是谁, (选手选0.5分题,答出了“斗牛,塞万提斯”,却将“毕加索”答成了“达利”。) 我的点评:斗牛这项活动,在西班牙也越来越少见了,我几次到西班牙,都发现斗牛正在受到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抗议。至于毕加索,虽然他20多岁就离开了西班牙,有70多年都住在巴黎,但西班牙仍然算是他的故乡。有人这样说过:全世界最大的小说家是塞万提斯,最大的戏剧家是莎士比亚,最大的诗人是歌德。前两个“最大”——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恰好死于同一天——1616年的4月23日。那一天,地球肯定失重了,因为有两位大师同时离开。有趣的是,他们两位大师生前,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当时两个人都还默默无闻。4月23日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世界读书日”,前些时候有人说要设立中国的读书日,我表示反对,因为全世界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读书日就可以了。 七六、1984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臭氧空洞被证实和氟利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 评委提问: 1、氟利昂是一种气体、固体还是液体, 2、氟利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哪些家用电器中含有氟利昂, 3、请问臭氧减少对人的危害是什么, 4、臭氧的氧化能力很强,所以合理的利用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处,请举例说出臭氧的功能有哪些, (选手答出了“气体,制冷剂,冰箱、空调”,并解释说:臭氧减少将引发“大量紫外线直接辐射到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危害;没有答出臭氧的功能是用于“漂白剂,水和空气的消毒,有机合成”等。) 我的点评:环保问题,已经进入到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清单之中。我们的文化研究,正是为了优化、而非劣化人类的生存。如果文化人不关注环保,那就是失职——难道我们真的要把所有环保问题的解决,都留给环保专家去做吗, 七七、孔子成为世界文化常识的符号 我国古代礼制建筑中有一种叫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又称孔庙,最著名的孔庙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我的提问: 1、孔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他名什么、字什么, 2、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他是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人, 3、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孔子是哪个流派的创始人, 4、孔子的弟子将他的言行记录下来并编成了书,请问这本书叫什么, (选手答出了孔子“名丘”,是“鲁国”人,他的书叫做“《论语》”,没有答出孔子“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我的点评:一个民族,如果有一两个人的名字成为世界文化常识的符号,那么这一两个人绝对是这个民族的骄傲。世界各国的文化人,大概都知道中国有着“老子”、“孔子”这样杰出的思想家。如今,全世界已经有了200多所“孔子学院”,我也曾经在那里讲过课。 七八、巴尔扎克把自己所写的九十多部小说编成一个总集,统称为《人间喜剧》。 我的提问: 1、这部书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请问它展示了哪个国家的整个社会面貌, 2、请说出《人间喜剧》中任意两部, 3、与巴尔扎克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大作家,以《悲惨世界》等作品闻名于世,请说出他的名字。 4、巴尔扎克和雨果,谁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选手答出了“法国”和“《高老头》”,没有答出“《欧也妮•葛朗台》等”,没有答出《悲惨世界》的作者是“雨果”,也没有答出“巴尔扎克”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本文档为【夜夜听雨-青歌大赛秋雨点评[宝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