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 大埔主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

转 大埔主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

举报
开通vip

转 大埔主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转 大埔主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 春节 时间: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初五 民俗活动:祭祖、舞龙狮。装点彩灯、敲锣打鼓 元宵节 时间:正月十五 民俗活动:做丁、祭祖、迎灯赛会 风俗介绍: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

转 大埔主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
转 大埔主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 春节 时间: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初五 民俗活动:祭祖、舞龙狮。装点彩灯、敲锣打鼓 元宵节 时间:正月十五 民俗活动:做丁、祭祖、迎灯赛会 风俗介绍: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送春牛,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稻草龙,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蝙蝠灯,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船灯,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狮灯,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 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清明节 时间:二月 民俗活动:扫墓祭祖 风俗介绍: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节 时间:五月初五 民俗活动:赛龙舟、插青 风俗介绍: 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客家人户户门首和窗牖,都插上桃枝、蒲艾等青枝。据老人们说插青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保平安。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末,是纪念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 中元节 时间:七月十五 民俗活动:祭祖、施孤 风俗介绍: 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 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灶君节 时间:八月初三 (206.54 KB) 下载 2010-7-16 17:33 民俗活动:拜灶爷爷节日 风俗介绍: 客家人传说灶君掌控一家人的饮食与生死祸福,每年腊月二十日,他都会升天向玉皇大帝呈告各人平日的善恶功过,玉皇大帝则根据其所奏降下祸福旨意。因此,大家对灶神爷必恭必敬,故在阴历八月初二的灶君生日、阴历十二月二十日灶君的上天之日,将美酒和"三牲"摆在灶头上,恭敬地为他祝寿或壮行,希望灶神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多多赐福。 中秋节 时间:八月十五 民俗活动:中秋团圆节。家家吃月饼、品香茶、接月华 风俗介绍: 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时间:九月初九 民俗活动:拜祖 风俗介绍: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 茶阳正月春游胜景 时间:正月初十至十九 民俗活动:迎神赛会 茶阳是具有430多年历史的老县治,当地群众沿袭中原带来的风俗,以及迁来本土后,结合当地的盛会,每年正月初十晚至十九晚上,都有迎神赛会活动,招引许多人来观光,或附亲攀戚,一睹盛况。这一盛况俗称为"春游胜景"。 春游胜景恭迎各路尊神之前,都分别先做好筹备工作,推举总理、副总理人选,总理筹款、布置迎神活动等各项事宜。 由初十晚开始,出神巡游茶阳各条街道。其前导,都举有高灯彩旗,并写上"春游胜景"四个大字,显示这是春游胜景迎神赛会活动。灯火通明,如同白昼。队伍阵容,以轿扛神像或神位居后,中间除敲锣打鼓或八音中军外,还有男、女及幼童,乔装打扮成古装戏剧人物,用木板架起,10余人轮换肩扛过街,或在迎神队伍中,当街一路表演,煞是有趣。沿途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有时稍作停顿,便拥挤得很。经过各家各户时,大都鸣放鞭炮,以示欢庆同乐。 初十晚,迎茶山公王,是开邑老神。据说,大埔开始有县治时,就供奉有此神:庙原在茶阳城东茶山,庙旁有遮天蔽日、浓阴如伞盖的古老大榕树,此榕树不亚于至今仍长在茶阳镇政府内坪的古榕。新中国成立后,该庙连同古榕树,被大埔县粮食局改建为茶阳粮所售米处了。后又有不少善男信女,建新庙于鹤顶山腰。这是春游胜景开端迎奉的第一神。 十一晚,迎东方伯公。该神原供奉于茶阳城东门楼上。由于此城楼年久失修,且因拆减城墙,城楼亦因此被废。 十二晚,迎中城伯公(位于学前前中井头的):该坛原址仍在,且修葺一新,加上铁门关锁,以策安全。 十三晚,因城内饶姓迎大宗灯,所以,这晚迎神空缺。 十四晚,迎城隍爷。该庙原在茶阳城西,建有三进庙堂,塑有城隍像,还有判官等,显得阴森可怕。也唯独在迎城隍时,装扮的都是牛头马面、铁笔判官,手持锁链,状甚狰狞,且灯火阴暗,更令人有幽冥恐怖感。是晚,长辈们都预先告诫自己的子女,勿轻易外出,纵须有事出外去,亦当早归家回避,以免带来不吉,群众鸣炮亦少,且大多数早早关门睡觉,免得招惹不利。 十五晚,迎西门伯公。原是位于茶阳西门城楼上,与东方伯公一样同遭厄运,城楼也早被拆毁。 十六晚,迎财神、火神。庙设在大街后的演武厅楼上,因地处低洼,经常洪水为灾,逐渐破败。迎财神、火神是令老百姓敬畏的。因财神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盼能恩赐发财如意;求火神,让 家家户户,一年365日,远避火害灾难,所以,也多人鸣炮迎接,祈得庇佑。 十七晚,迎福缘墩伯公。本有一栋四点金的庙堂,后该地改建为房屋,才迁至大街码头口,故又叫福缘墩码头伯公。迎此神显得特别热闹,因位于大街、高坝街大商家多的地方,且他们乐于认捐,故当街摆设也丰富多彩,鸡山鸭山牲醴多,名贵字画、古色古香的古玩,他们也愿意借出,摆设在祭桌上,供游人观赏;更有热心人,用菜子或米,染成各种颜色,排成字盘或花鸟人物等,极富情趣。 十八晚,迎邹公圣王。庙设于印山侧小靖河畔。此庙设神已有相当久的时间。因位于印山,故又成为此地人经常膜拜之神。 十九晚,迎仙人姑婆。其宫址与邹公庙近在咫尺。迎仙人姑婆,别具特色,统由船民男扮女装,载歌载舞。因仙人姑婆是春游胜景迎神赛会中唯一的女神,故有男扮女装。船民们迎神祈求保佑行船来往顺畅、平安无忧。虽属愚昧,但亦是船民们盼得消灾降福的心愿。 茶阳春游胜景,在二十日后,便转人正常生产、生活了。搞春游胜景迎神赛会活动,究其实,是老百姓在经过一年劳动耕稼及辛勤营谋,又值秋收冬藏之后,欢度春节最感愉快闲适时,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既可招引远方来客,更增旺相,又可祈求来年得到美好丰稔的年成。 --- 西河扫街灯 时间:正月初六至十六 民俗活动:赛灯、赛锣鼓、舞龙、舞狮和焰火晚会 风俗介绍: 新正迎灯是西河镇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初六至十六期间,各村各姓宗族都会遵照传统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时间进行迎灯活动。如漳溪村初六晚、和平村初七晚、东方村初八晚、上黄砂村初九晚、饭箩墩十一晚、纯德十二晚、黄塘、南桥十三晚、南丰十五晚等。正月十六晚全镇各村的花灯则要集中漳溪圩举行灯赛,俗称扫街灯。 西河"扫街灯"的风俗源于20世纪30年代。此时,漳溪圩已建圩百十年,商铺林立,两省边贸活跃,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此前,因圩镇居民多是从商开铺的附近村民,每年到正月迎灯期间,漳溪圩便显得格外冷清空寂。为使漳溪圩热闹起来,原为上黄砂籍的肖姓"街正"(相当于现在的居委会主任)召集全圩店家商议:正月期间各村各姓在各自迎灯活动结束后集中到漳溪圩为各商铺拜年,并举行赛灯、赛锣鼓、舞龙、舞狮等活动助兴。因为漳溪圩每逢农历一、六为圩日,而正月十六为出年假后的第三个圩日,于是人们选择这一天晚上为漳溪圩闹春之日,称为"赛街灯"。从此这个活动便固定并流传下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正月最为热闹的这一天,人们便要从新年的喜庆欢乐中腾出身来,农民要开耕播种、商人要开门做生意,外出的人要开工赚钱,正月留下的鞭炮屑和废弃花灯都要清扫干净,转入新秩序.去实现新一年愿景。于是"赛街灯"逐渐被人叫成了"扫街灯"。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年代,这一活动被禁止。改革开放后,漳溪圩"扫街灯"的节庆活动才得以恢复,重新活跃起来。进人八十年代,为丰富这个活动的内涵,人们模仿"做古事"和"飘色"的形式,主要参与人员化装游行,由一成年人化妆成寿星作为前导,后有两个小孩化妆成手持扫帚的仙童紧跟在后打扫街道,再后便是各村参赛的花灯、锣鼓队。 为弘扬民俗文化,传承西河人文精神。近年,西河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舞狮锣鼓巡游和焰火晚会,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内容。来自横溪、北塘舞狮队、镇政府的花灯、二十个村锣鼓代表队沿街进行游行团拜,欢度元宵佳节。巡游后燃放焰火,把整个"扫街灯"活动推上高潮。夜晚的漳溪墟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男女老少其乐融融,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景象。 -- 西河大靖村迎马 时间:正月初四 民俗活动:迎灯 风俗介绍: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西河镇大靖村便要举行隆重的"迎马"活动。据说是为了纪念抗元英雄马发将军。 马发,又名维骐,字介堂,宋朝末年潮州府守将。其时元朝大兵南下压境,太守临阵脱逃,马发将军独自担负起抵抗元军的重任。他组织群众,同仇敌忾,誓死保卫潮州金山顶。终因寡不敌众,粮尽援绝,遂携全家殉身报国。潮州人民为了纪念马将军,在金山顶筑了坟墓供人凭吊。抗日名将丘逢甲曾在此撰联纪念马发将军: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名字;把酒奠马将军墓,奈何天地还将残局付英雄。 传说元朝潮州有一个货郎据称是马将军旧部,请人写了"金山福主通天圣王神位"十个字的红纸贴在箩筐盖里面,早晚两次烧香叩拜。货郎走家串户时,每 到一处,当他打开箩筐,群众看见红纸上写的神只,便心知肚明知是他们心中最思念和崇敬的马发将军来了,立即拿出香烛纸宝,对着神位虔诚地顶礼膜拜。后来,货郎溯韩江而上,一天到达大埔县城茶阳,行至佛子凹岗顶时,感到神思困倦,便进人凉亭休息,朦胧间,梦见一位金甲神人对他说:承你担着孤王神位多年,我想择一长期定居之地,若遇箩索断处,便是 孤王所择之地也~当日黄昏时分,货郎路经西河大靖庵墩围村时,安有神位那头箩筐的箩索突然一齐裂断,箩筐落地后却岿然不动,货郎回想昨日在佛子凹岗凉亭假寐时主人所托之梦果然应验。便邀来大靖村的饶、李、谢、周、何、赖、陈、钟、张等九姓乡绅商议, 说也奇怪,当货郎将马发将军的详细经历向他们一一叙述时,当地百姓都说前天晚上有人曾梦见一位全身披甲的将军路经此地。九姓乡绅听了后,越发对马发将军肃然起敬,请来当地有名的地理先生进行就地勘察,箩筐落地之处,正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前面左右两侧有两个山墩,恰似宫殿前陈设的暮鼓晨钟,正面几座南北走向的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山峰有如飘拂飞扬的各式旌 圣旗,面向东方口出,恰似葵花向阳。九姓乡绅听后皆大欢喜,择日动工建造"王爷"神坛。竣工之时,刚好是农历正月初四。全体村民便举行落成庆典。从此, 圣王爷"的威灵也大靖地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神坛香火慢慢地鼎盛起来," 渐渐声名远扬。 据当地陈新老人查考,圣王爷神坛元朝有之,但当时人们不敢公开打着"迎马"旗号,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黄堂坑有了迎灯后,大靖的乡绅便筹划这一"迎马"活动。 正月初四"迎马"活动由大靖村九个自然村轮流做"马头"。做"马头"是件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先要用白纸、竹条糊成一个"白马神"。扛神座的人要选快要结婚的未婚青年组成,迎马队伍一行需动用近八十人。接马是按照自然村的顺序设接场的。先后顺序为东塘起驾经井头--官厅下--周屋--排楼下--赖屋--何 屋--鸦雀坪--李屋一一张屋--五斗丘一一大埠上--老祠堂至大坪上金监第回宫。迎马的队伍,前导为头锣,依次是幅匾、高灯彩旗,绣有"马"的大小红旗十多面,白马神跟在后面,再后是百叶凉伞,九盏宝莲灯、香炉,侍卫、神 座等长长的唢呐锣鼓队,连后面跟着的观看人群,几近两里之遥,蔚为壮观。四个侍卫式的人物,是用十岁左右的小孩饰扮的,他们身穿特制的红色衣服,佩上方形头盔红帽,脑后有块方形帽盔盖住,各人胸前抱了一个红木框,框内装有 令箭香签之类的东西。 到了接场.他们侍立神座两旁。接场的布置亦各有特色,标新立异各出花招。有企鹅企鸭,栩栩如生;有摆列旧时的龙床,豪华大气;有泥塑人物精灵活现,也有苋菜籽撒在书有胶液字的盘上,锦心绣口;馔碗食品素洁雅致;饼干果品异彩纷呈,供桌上面满目琳琅;烛台案边香烟缭绕;气氛隆烈肃穆又热闹非常。迎马队伍尚在九里之遥,每个接场前面早有一大群善男信女,手执大小线香跪地恭迎马神驾到,每个接场都要花一定的时间。马要吃过午饭才请马神出宫,一直要热闹到天黑才能返宫。请神前的初三晚上,做马头的村要敲锣打鼓到圣王爷神坛前去闹神坛,意思是预先告知初四出宫巡游整个大靖乡。初五上午还要在神坛前举行新旧马头交接仪式,由原做马头的村,备办三牲酒礼祭告圣王爷并焚烧纸扎白马,烧完马头后把神座牌位和一个猪脚、一朵莲花,交给新接马头的代表,待交接仪式结束后整个迎马活动才算完成。原马头代表退场,新马头代表继而敬奉三牲酒礼三拜九叩,进行祷告祈福。 --- 高陂正月二十一迎景 时间:正月二十一 民俗活动:迎景队伍巡游 据传清末民初,高陂便在每年正月二十"天穿"日举行迎"大帝",正月二十一日"迎景"的民俗活动。活动持续两天。旨在祈求"大帝"庇佑当地民众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还借以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正月二十日"迎大帝"。由街道福首(理事总理)牵头组织筹备迎"五显华光大帝"。迎大帝时,"大帝"由四人抬着从赤山马鞍亭出宫,巡游巿区各条街道给信众赐福。队伍最前头鸣响二面大苏锣开道,其次是两块"回避"、"肃静"的牌匾, 接着是"大帝"坐的轿,然后是舞狮队、花灯队、彩旗队,一路浩浩荡荡,进入街区。沿线各家各户摆上丰盛的祭品,善男信女争先恐后上香迎接,顶礼膜拜,此时街区内灯笼、对联映眼红,锣鼓鞭炮震长空。所有街道游完后,"大帝"经街道码头抬到大沙坝(即韩江河沙坝),落座于 预先搭建好的帝棚内。帝棚是用木柱、枋板搭起 的约100平方米的大棚,天顶盖以蓝色帆布。木板墙全部刷上油漆,并绘上各种历史人物画像,置身其中有如进 人历史画廊。帝 棚左右楹柱上,贴着一副:"宝镜光瑶,中院元宵天不老;银灯辉映,五更三点月留人"。帝棚内摆设祭品的信众,人头攒动,虔诚礼拜。大沙坝中还另搭有大戏棚,演出酬神戏。场面非常热闹。 正月二十一日迎景。这天高陂墟户户张灯结彩,亲朋满座,等待看景"。当天午饭后开始出"景",迎景的队伍由八音大锣鼓、狮队、花灯、彩旗及景架组成。景架由八个人抬着景架上童男童女穿着古装戏服扮演古人做动作,表演哑剧;数班八音锣鼓,演奏汉调音乐;随后,有男女老少穿着古装,画了怪脸作滑稽表演;另由少男少女排成两边,手里举着带叶的竹竿,杆上挂着条幅布,写上不同颜色的标志,这叫"摇标",摇标是示意看景的民众遵守秩序,在街道中间留出足够的间隔做通道。 迎景活动约在晚上十时结束。看热闹的人有的散到沙坝里看大戏,有的在码头搭起的木偶戏台看木偶戏,有的听音乐,也有的到各条街道,欣赏摆设的精美工艺品。比如用高陂出产的瓷盘垒叠各种造型;用谷物砌起形态奇特的谷塔;用猪肝切片摆成各种花朵等等。这些工艺品都是由老工艺师精心制作而成,蕴含着民众祈望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心愿。谜语爱好者,聚到灯谜摊前,凝神思索,抢射谜底;喜欢音乐的老人则坐到街道旁的黄氏祠堂前听音乐。 总之,当日整个高陂处处人潮涌动,红男绿女个个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黄童白叟,从心巾荡漾甜蜜的欢乐,融和热烈的气氛把正月的料峭春寒,驱赶得一干二净。 迎景活动从1958年至今很少举行。只有迎"大帝"一俗延续至今。活动的日子由二十日改为二十一日。 --- 三河梓里作大福 时间:九月十三 民俗活动:篮球象棋赛事,猜灯谜,放烟火,看晚会 梓里村有个传统的民俗佳节:每年农历九月十三"三圣公五"酢大福。所谓" 据传乃三国时代之刘备、关云长、张飞是也。何以三圣被村人奉为"公王",三圣" 这里有个故事道其来历。 三圣公王,原来是梓水上游大水源村供奉的水口公王一一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公王坛设在大水源村口溪岸边,香火极为旺盛,公王庇佑村中百姓老少安康,禾泰麦熟。 四百年前的九月十二午夜,大水源村上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霎时间大雨倾盆,坑水暴涨,眼看一场水灾即将侵害全村。村民忧心忡忡,无不向天礼拜,祈求公王爷庇佑,化灾解厄。翌日早晨,天朗气清。虽经大半夜暴雨风狂的侵扰,但村中人畜无恙,田园无损,洪水已退落谷底。人们庆幸之余准备酬谢公王。待至水口,方知公王坛、公王宫已被山洪夷为平地,公王金身也不知流落何处。当即便有数位村民顺流而下,往浒梓村方向巡寻。 话分两头,十三日,浒梓村有早起者,沿溪察看昨夜山洪有无造成庄稼损失,发现溪湾回水处,三尊神像金身漂浮其中,遂将之打捞上岸,带回家中。此事即在村里传开。 上午,大水源村寻公王爷的人到了浒梓村,商议将神像金身抬回去,重新筑坛供奉。于是在铺子里买来扁担新箩,把公王身像置放箩中准备起程,谁知不外乎三几十斤重的木雕身像,却似千斤沉重,扛箩者举步艰难。待抬到一处 叭"如裂帛,四头断开。随行者无不愕然~新换箩索,斜坡空地时,新箩索竟" 行不十步事再如前。此时大水源村人才领悟到,昨夜大水滂沱,村中人畜田园无损是公王爷弃坛舍庙佑村人。如今公王爷是依恋浒梓村的环境,不愿回原籍了。找神像的人便依照民间风俗,焚香祷告,用胜珓占卜,问明公王爷确实不愿回到大水源村坐镇。经与浒梓村耆宿商议,将公王爷留在该村,就地设坛供奉。此后每年九月十三就成了浒梓村公王的诞辰,延续至今。设公王坛的地方,人们就叫它"神仙洞"。 20世纪60年代后期,因梓里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扩建需要,公王宫由"神仙洞"迁往村口佛祖坳边的"梅花落地"。"梅花落地"左有狮、右有象,是块天然福地。公王宫面朝梓里溪水,逆村盘全局。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镇煞佑民得其地利矣。公王爷诞辰庙会从农历九月十一至十三,会期前后三天。这个民俗会期,海内外亲朋聚首之齐,活动内容之丰富居该村所有民俗节日之最。届时,万民巷各姓氏的大锣鼓、八音锣鼓从各自祠堂起程,齐向公王坪云集。人们抬着猪羊五牲,擎着自己姓氏的堂标旗帜,慢步巡游。本姓的男女老幼成群结队,挑着装满牲仪果蔬一应祭品的食箩紧随其后。锣鼓声、鞭炮声响彻全村每个角落,顿子铳的轰鸣声在村子上空回荡。 祭祀仪式上,各姓唱礼读祝,比一比那姓的祝颂文章写得美,礼生祝使的声音声调的韵味靓,吸引人。那种热闹场景用人海牲山去形容,恐未能概全其貌。民国之前,会期理事用筹集的款项,请大戏〔汉剧)或木偶戏班到村里酬神演出一天三晚。中华人民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届理事除了请戏班外,还会请山歌剧团、电影队及其他艺术团体演出,有古装传统戏,也有现代剧。适应不同阶层人士的欣赏爱好。村中历代文人都以能为戏台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联感到荣耀。如清代嘉庆举人范菊町(人称速公)就曾多次给公王坪戏台题写楹联。其中一副云"也想大班(般),有钱时方能做得;莫嫌小戏(器),在乡下切勿认真"。又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范介文先生作的对联"圣诞祝千秋,乡愿侨心酬此日;欢声盈四座,秦弦汉曲乐连宵"。再如90年代初,诗人黄国强先生所撰"樾荫福侨乡,圣诞千秋,山歌助兴;农闲逢盛会,红尘十里,菊酒联欢"。诸联应时即景,把当年的国势民心,地域风情,淋漓尽致地描于纸上。 圣诞会期,日间有篮球赛事、象棋赛事,还有猜谜等其他内容健康的文体活动。一到晚上,满村灯火如同白昼。烟花、火箭、魔术弹等五彩缤纷的炫光将夜空照射得通明,与皎洁的月光相互辉映,别有一番景象,欢乐的人们通宵达旦,要待十四日上午宾客们纷纷挥手,依依惜别过后,村庄才又恢复平日的淡素与和谐。 三河梓里三圣公 -- 三河坝小坑村迎真仙 时间:二月初一 风俗活动:-- "农历二月初一,三河坝小坑村人有个盛会,叫做"迎五谷真仙",这一日叫真仙节。 真仙节"的活动,大体分为四项内容:请仙、迎仙、接仙、还宫、闹宫。 请仙。在夏历正月二十七(逢月大时二十八)日,连续三天:由本届福首(俗称仙头)提前三天斋戒、沐浴;更衣净手后,到离村子约二里的"请仙坪"焚三炷香,敲三响铜锣,放三响铳炮,高喊三声"请五谷真仙啰一一"行九叩首礼毕。 二月初一清晨,福首再到请仙坪,如上法炮制,然后摔胜珓(注:民间用来占卜的两块半月形竹头板)作卜,得一阴一阳为胜珓,表明仙人已到,随即延请进宫。这叫请仙。 迎仙。早饭后,各姓氏民众组成的迎仙队伍。擎着仙宫的凉伞、幡盖及一应执事排在队伍前头,接着是各姓自己的高灯、堂标、锦旗锦幅,全部集聚在仙人宫等待"出神"。 吉时一到,锣鼓乐队,敲起八音大锣鼓,奏起广东汉乐中的升平曲调,把神农的木雕坐像请进特制的神轿里坐定,由四位青壮年抬着到全村游行。游行过程叫迎仙: 接仙。村民按巳成定俗的游行路线,根据各姓氏居住地的先后顺序,把全村分成八个接仙点。每一接仙点于正月三十日搭好了"仙人厂"(即仙人落座歇息的地方)。仙厂装饰得金碧辉煌,楹柱上贴着即景对联。厂内一长列供桌,摆满供品。供品有生有熟,既有山珍海味、时鲜果蔬、农家精心制作的糕点米粄、特酿客家酿酒,也有家养的猪、羊、鸡、鸭、兔、鹅等肉类牲品。同时展览一些人家收藏的古玩、字画。 供品非常考究制作与摆布。人物、动物制作栩栩如生,颇具匠心,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欣赏价值。每个作品都有相应的雅称,比较经典的有:《龙腾凤翥》、《古祥如意》、《招财进宝》、《春早人勤》、《五谷丰登》、《人寿年丰》、《仙女散花》、《王母祝寿》、《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双龙戏珠》、《唐僧取经》等等,当然也不乏适时的现代之作。 五谷真仙轿子一到接点,聚集在仙厂等候的男女老幼,立即发烛焚香,顶礼膜拜。男人们行礼读祝,热闹非凡。最值一看的就是接仙了。 还宫、闹宫相对于整个仙节活动,则较为平淡一些。就是待五谷真仙游享一天之后,送仙人回宫。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仪式,宣布全日活动圆满结束。并在仙宫里拈阉,选出下届(明年)的福首。 其实,仙节活动的宗旨概括起来,一是纪念和祭奠我们的老祖宗神农氏炎帝,二是展示村民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果,二是希冀上苍保佑子民度过安乐祥和的新一年,有一个五谷丰收的好年景。 小坑的真仙节,后来传到了白石村。白石村人把节日定在二月初六,以时序区别于源头。这样就有了不同日期而内容相同的"真仙节"了。这一特殊民俗从福建传至广东大埔小坑村已近四百年历史。 --- 大麻迎姑婆 时间:正月二十四 风俗活动:迎牌,巡游 "迎姑婆"是大埔县大麻镇的民间习俗,起源于该镇郭氏宗族,后因其他姓氏的参与,演变为整个大麻的乡村事,有"大麻'迎姑婆',山村狂欢节"之美誉。 "姑婆"即"法妙仙母",生于1363年,为郭氏始祖天锡公后裔七世祖念四公之女,排行第四,人称四妹。相传因她得了仙果,服后成仙,号为"法妙"。"法妙仙母"的神牌位现安放在大麻河唇码头一株千年古榕下的庙宇里。据说仙母极为灵验,保佑大麻郭氏人丁昌盛、家业兴旺,大麻郭氏宗族能够成为当今当地的名门望族,全赖于"姑婆"的庇佑。其它族姓见"姑婆"法力无边,也效仿郭姓族人敬奉"法妙仙母",从而形成整个大麻的民间乡俗。 关于"法妙仙母"的传说虽然近似于神话,但人们还是将它代代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百船云集,浩浩荡荡,其中有一条船满载乘客,当航行至大麻榕树码头附近时突然触礁,船漏水涌,众人大惊。有一妇人见状急急走到岸边榕树下"姑婆"庙前跪拜求助,不一会水止船浮,众人安然无恙,将船靠岸下船后,发现有一条鲤鱼用身体堵住窟窿,滴水不漏。见众人安全下船后,鲤鱼便悄无声息地游向深处。从此,"法妙仙母"名声大振,附近村民及沿河船户不管红事白事、生死荣辱都来焚香祈福,远在东南亚一带的华侨返乡后都为能到此庙供一炷香、许一份愿为乐事。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由小留村郭姓裔孙组成庞大的百面锣鼓队,高擎几十个郭氏灯笼和各色幡旗,浩浩荡荡前往韩江河畔的法妙仙母宫恭接姑婆出巡,出巡时"姑婆"牌位安坐轿中,三百多人的队伍一路呵护随行,沿途鼓乐齐奏,鞭炮齐鸣,硝烟弥漫,蔚为壮观。 "迎姑婆"队伍到达各接驾点时,众人焚香点烛,虔诚地跪拜,在姑婆牌位前祈祷、许愿,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家人出入平安,万事顺意,祝愿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接驾点其中有个仪规叫"接标",其独具特色的献钱方式别具一格。一般来说,客家地区舞龙、舞狮敬祖宗时,主家将钱塞入红包交由狮队或龙队的带头者接收。"接标"是将钱粘贴在一张长方形的红纸上高高举起,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交给接标者。 入夜,大麻圩镇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万人空巷逛街市,锣鼓声、乐曲声、鞭炮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大街小巷人头攒动,戏剧、歌舞、木偶、魔术、杂 耍表演遍布街头巷角,把"迎姑婆"活动推向高潮,晚间活动一直至次日凌晨才慢慢结束。 大麻小留村彩灯庆吉祥 时间:正月十二日 民俗活动:-- 农历正月十二日,大麻镇小留村郭氏村民定为迎灯日,是小留村一年最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乃小留郭氏竹林公进村开基创业的第一天,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融"欢度春节"、"闹元宵"等系列活动于一体,而成激情迸发的群众性节日活动。 小留村居住有8个姓氏,郭氏为大姓,其人口占90%以上。郭氏人丁均为大麻始祖天锡公后裔,七世祖裔孙竹林公在此开基传衍。传说竹林公人村时居住在巾村榕树下,经营小铁铺。当时村中某姓人丁多、财富足。 为纪念先祖,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是该村最为隆重的节日,叫"迎灯日"。这一天,全村郭氏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祖先。郭氏有九房,房房有宗祠,为裔孙们提供祭祀祈祷的场所。是日各房祠堂张灯结彩,堂内案台上烛光辉煌,香烟缭绕,三牲斋果,供品丰盛。祭祀开始,男女老幼点烛焚香,敬请列祖列宗庇佑财丁兴旺,五谷丰登。夜晚祠堂内外火树银花,礼花灿烂,爆竹连天,通宵达旦,恍如内昼。 活动当晚,各房裔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点灯笼,肩扛灯架,敲锣打鼓在全村巡游,各式各样的花灯,应有尽有,不亚于一次盛大花灯展。上村、中村、下村,一路灯光辉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长长的行列,连绵的灯,活像一条在山谷中游动的火龙,蔚为壮观。队伍经过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火箭、魔术弹、烟花、"火斗"以示迎接与庆贺。 榕树下总祠祭祀后,各房的游行分队回各村落,给每户拜年。为了赛热闹,各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邀请山歌剧团、文艺宣传队演出剧目的、有放电影的,也有在大门坪里舞狮表演武术的,到处充满热闹祥和的喜庆气氛。 活动结束时,"总理"要安排人员分配集资购买的猪羊肉,清扫祠堂。这一习俗,百十年来一直相沿成为传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引用古代辛弃疾的《元夕》上阕来形容小留村迎灯盛会再恰当不过了 -- 大东镇花萼楼"还福" 时间:-- 民俗活动:"还福" 每年的入冬之后春节以前,大东镇联丰村花萼楼都会举办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还福"。年初"许福"(祈福),年末"还福",10多年来,年年举办,人人参与,场面热闹,气氛热烈。 "还福"(客家话)意为答谢或回报。春种夏收,秋去冬来,村民们经过一年的辛劳,迎来了鸡鸭成群谷满仓,塘鱼肥美果飘香的富足时光。为感谢上苍的庇佑,家家户户置办"三牲"果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庆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上午九时多,花萼楼门前禾坪上一片欢腾,村民们五颜六色的衣服犹如绽放的山花盛开在山野间,色彩斑斓。观音神像安坐正中,对面是从外地请来的将连演三日三夜大戏的汉剧团临时搭起的戏台,中间地坪上,10多张摆成两排的八仙桌上摆满鸡鸭鹅和苹果柑橘及茶酒等供品,村民们分立两边,时而敬酒,时而斟茶,时而躬身拱拜。身穿长袍马褂、头戴毡帽的主持人鞍前马后,发号施令忙碌不停。一切都按仪规进行,在司仪的唱喝声中进行祭祀活动。整个过程是先请来各路神明,然后合村进行祭拜,内容为庆贺今年全村幸福,家家安康,户户兴旺,人人快乐,祝愿今后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祭祀完毕后,众人敲锣打鼓,高擎幡旗,进入花萼楼内绕场几圈,让这有着400余年历史的老祖屋感受这热烈的现代气息。最后是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咚咚咣咣的锣鼓声、高亢悦耳的乐曲声和着人们的欢呼声,组成了 还福"活动推向高潮。 一曲激越奔放的乡村交响乐,把" -- 百侯侯西西山福 百侯侯南太平福 百侯镇曲滩作福 时间:二月初十 民俗活动:-- 作福是客家地区的传统民间活动,是村民在年头的祭拜神灵的一种许福形式。民间的作福形式多样,规模盛大.农历二月初十,是大埔县百侯镇曲滩村的作福活动日.这一民间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直流传至今.这里每年二月初十作大福,人们称为"联和福"。村民都把这天作为村里最为喜庆的日子。村里外出的游子都会回家作福,远亲近友都来聚会,家家户户都扛着祭品到作福坪集中祭拜各路神灵,祈求保佑,祭品摆设非常讲究,有些还很有创意,五颜六色,祭品非常丰富,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二月初九为行香之日,春光明媚,万象更新。曲滩村民恰似过春节一样,红男绿女,身穿盛装,喜气洋洋。各自提着香楮果品,到各小村接神地点,摆上果品等候。行香队伍彩旗猎猎,锣鼓铿锵。前往青仔凹龙安寺行香恭请惭愧祖师。然后沿省道茶上公路经过,到"曲滩村"牌楼进人村境。依次到接神点一一坑口、外围、石乾、陂下、江冉、坑尾等地。在家村民及海内外返乡嘉宾,共迎祖师行香拜祭。但见每到一处,香烟缭绕,鼓乐喧天,佳肴美果,唱礼读祝,行三献礼,喜炮轰鸣,迎来喜庆、接来吉祥。 二月初十,风和日暖。曲滩各村,家家户户兴高采烈地抬着祭品、猪羊五牲等从村道上聚集到作福坪,很有次序地、整齐地将祭品摆到桌上。有全猪全羊、企鸡企鸭、鱼山果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见作福坪大幅楹联云: 联合共绘丽日熏风,华夏千山秀色; 和悦同欢喧天鼓乐,神州万里新歌。 10时正,行祭开始,福地坪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欢声悦耳。各福首、行祭者就位:双狮献瑞,曼舞欢腾;八仙送福,福如东海;观音抱子,奕世隆昌;举行大礼.礼生宣疏;敬奉财帛,礼炮齐鸣。摄影师频频录像留影。 是夜,开展文娱活动,放映电影,中军班演奏,汉剧团演出,老年体协英姿健身队歌舞表演等,节目丰富多彩。 千禧年的曲滩联和福自始至终充满了欢乐祥和、团结友爱的气 氛。祈求给曲滩人民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安居乐业,共同走向康乐、幸福、富裕的道路。 --- 英雅四姓迎春 时间:正月初十 民俗活动:-- 正月初十是英雅刘、罗、赖、谢四姓祠堂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祭春",其规模和热闹程度远胜于传统的春节。 此日,家家户户,楼台庭院张灯结彩。逛街看热闹者人潮涌动。呈现一派"千门万户迎旭日,姹紫嫣红贺新春"的欢乐祥和气氛。 这一天,拱桥头街道,耍马戏的、吹打的、摆卖做生意的、购物的、逛街的、看热闹的人摩肩接踵;舞狮队、八音大锣鼓队纷纷到各个祠堂贺新春,庆 祥和。走亲戚的、访友的、慕名而来的四方宾客穿着盛装随处观光游览。这一传统节日,就连旅居海外及外出工作的乡亲都大多回来欢庆一番。留守在家的人们,笑迎四方宾客,并设农家盛宴款待宾朋。 夜幕降临,人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欢声笑语,手拉着手走村窜巷到各祠堂观灯、看电影、听歌咏、赏对联,尽情享受节日的欢愉。午夜时分"四姓"祠堂同时鸣放鞭炮,烟花焰火把夜空照耀得五彩缤纷。八音大锣鼓吹吹打打,声震云天,直闹至凌晨二时左右才偃旗息鼓。 如今,英雅这个传统民俗,增加了人们空前闭结的新思想、新意识、新观念。当地政府因势利导,顺民意,从民心,通过这个盛大节日,积极与海内外乡亲沟通、增进感情,引进外资,为英雅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 刘氏千人祭祖(湖寮,大麻公洲) 湖寮双坑作福 广东大埔双坑何氏"集福"。"集福"或叫"作福",是客家的一个重要民俗活动。"集福"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也~农历九月十三日,广东省大埔县双坑村何氏村民以及来自新加坡大埔客家会馆的侨贤、外出乡亲一千多人云集中心广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集福"仪式。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档为【转 大埔主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35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7
浏览量: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