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服装

民族服装

举报
开通vip

民族服装民族服装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 1阿昌族 2 白族 3 保安族 4 布朗族 5 布依族 6 藏族. . 7 朝鲜族 8 达斡尔族 9 傣族 10 德昂族 11 东乡族 12 侗族 13 独龙族 14 俄罗斯族 15 鄂伦春族 16 鄂温克族 17 高山族 18 哈尼族 19 哈萨克族 20 汉族 21 赫哲族 22 回族 23 基诺族 24 京族 25 景颇族 26 柯尔克孜族 27 拉祜族 28 黎族 29 傈僳族 30 珞巴族 31 满族 32 毛南族 33 门巴族 34 蒙古族 35 ...

民族服装
民族服装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 1阿昌族 2 白族 3 保安族 4 布朗族 5 布依族 6 藏族. . 7 朝鲜族 8 达斡尔族 9 傣族 10 德昂族 11 东乡族 12 侗族 13 独龙族 14 俄罗斯族 15 鄂伦春族 16 鄂温克族 17 高山族 18 哈尼族 19 哈萨克族 20 汉族 21 赫哲族 22 回族 23 基诺族 24 京族 25 景颇族 26 柯尔克孜族 27 拉祜族 28 黎族 29 傈僳族 30 珞巴族 31 满族 32 毛南族 33 门巴族 34 蒙古族 35 苗族 36 仫佬族 37 纳西族 38 怒族 39 普米族 40 羌族 41 撒拉族 42 畲族 43 水族 44 塔吉克族 45 塔塔尔族 46 土家族 47 土族 48 佤族 49 维吾尔族 50 乌孜别克族 51 锡伯族 52 瑶族 53 彝族 54 仡佬族 55 裕固族 56 壮族 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和《契丹国志》,其 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 龙江等省区。人口,,,(,,,,万(,,,,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 贵族政权。,,,,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年,改蒙古国号为元。 ,,,,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年元朝灭亡。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 业。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 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 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 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 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 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 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 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 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 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 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个主要部分, 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马奶节: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日常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 节庆、礼仪食俗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 典型食品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回族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 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万(,,,,年 第四次人口普查),居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第三位。 回族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 汉文。回族民间歌曲“花儿”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一带广为流传,其中以甘肃临夏回 族自治州康乐县莲花乡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花儿”盛会规模最大。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 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 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 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 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澡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各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日常食俗 由于回族分布较广,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各地回族的食俗、食品结构及烹调技法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的回族以来、面为日常主食;而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是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草鱼、鲤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如伤寒恢复期,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烩饸饸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的一年四季早餐习惯于饮用奶茶。 回族的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云南的回族喜饮绿茶;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盖碗是一种独特的茶具,碗盖比碗口小些,饮茶时将碗盖稍偏,挡住茶叶等配料就可品茶了。内放冰糖、桂圆、沱茶称为三和茶,再加葡萄干、杏干,称为五香茶,边饮边加沸水,号称牡丹花。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宁夏山区回族的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即用一特制带把铁罐或铜罐(盛水,,,克以下)放入大半罐砖茶,漫入水小火文煮,成茶色浓褐,味道苦涩。饮时,众人围坐炉前,每人倒一小杯,细细品茶,甚是爽口。此茶可多次续水,以,、,次茶味道最美。宁夏山区回族农闲时常饮此茶并常以此待客。 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抽烟喝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节庆、礼仪食俗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开斋节在回历每年,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岁以上,女子,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馃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回历十二月十日要过古尔邦节(献牲节),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西北地区的回族还过阿述拉节,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回族民间的筵席讲究各种菜肴的排列,结婚筵席一般都要,—,,道菜,忌讳单数,象征新婚夫妇永远成双成对。盛大筵席的菜肴更为讲究。如:西北地区的烤全羊,不用盛器不用炉灶,直接架在炭火上烧烤,食用时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再如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甘肃地区的新婚夫妇生头胎,男方要携带油香等礼物去女方父母家及至亲家报信,,,天内岳母要携红糖、米等产妇吃的营养品和小孩穿的衣物来看“小月子”。第,,天左右,女方家已婚的姐、妹、至亲的婶婶、姑姑等结伴送上,,个以上每个重约,(,千克的大白面蒸馍等礼物到男方家贺喜。男方家要设宴款待来客。 丧葬食俗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地方办丧事三天不动烟火,由附近的亲戚邻居送食,禁止请客,三天后方进行纪念活动。旧时,很多门宦办丧事,送丧后再请送葬人吃晚饭,第四日炸制油香,分送给参加送葬的亲友和邻居表示回谢。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周年纪念日时要诵经和向众人分发食品。亲友来者多以油香或炒菜招待。有些饭后还要每人送一个大油香,上面放两块牛肉。 典型食品 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 藏 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 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口,,,万(,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 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明 称“西蕃”,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元朝在西藏地 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直 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年西藏和平解放。先后建立 起,,个藏族自治州、县。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 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位于西藏首府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高达,,层。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藏戏独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日常食俗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 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四川一些地区的藏族还经常食用“足 玛”、“炸馃子”等,足玛是藏语,为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的一种,俗称人参果, 形色如花生仁,当地春秋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点的原料。炸馃子即一种面食, “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估成,形似大奶油蛋。青海藏 族常吃一种藏族称“特”的水油饼。云南迪庆的藏族把蒸洋芋(土豆)、麦面粑粑、 蒸馍作为食。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最常见的是从牛、“雪顿”节,西藏拉萨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哲蚌寺举行盛大展佛活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在藏族民间,动。 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节庆、礼仪食俗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餜子,藏历年时的餜子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还要用彩色酥油捏制一个羊头,制作一个长方形的五谷斗,斗内装上酥油拌糌粑、炒青稞麦粒等食品,上面插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做的彩花。除夕时打扫卫生,每户的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初一早上,将青稞幼苗、油餜子、捏成的羊头、做好的五谷斗,摆在佛龛前的茶几上,预示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云南藏族,除夕时家家都要杀年猪,初一的早上一起床,人人都要喝一种放有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名为“关滇”。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除过藏历年外,每年藏历七月一日,要过“雪顿节”。雪顿节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过“望果节”,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在民间迎娶送往也和节日一样热闹藏族传统宴席为分餐式,无饭菜小吃之分。首道食品为足玛米饭,次道为肉脯,第三道为猪膘,第四道为奶酪,第五道为血肠等等,还可以上很多道,最末一道为酸奶。席间不饮酒。主、客可多食、少食或不食,但首道和最末一道非食不可,前者象征吉祥,后者表示圆满。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典型食品 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 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人口,,,万(,,,, 年)。 维吾尔族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 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人。,世纪中叶,迁到西域的“回鹘”,融 合了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各部以及两汉以来移居这里的汉人,同 原来就居住在南疆广大地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的人民,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 契丹人、蒙古人长期相处,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有自已的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 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建国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 并用。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穆罕默德?喀什噶里的百科知识性辞书《突厥语大词典》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是我国最早一部按月令记述农事活动的农业专著。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坎儿井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作用。 维族男子喜穿长袍??“袷袢”,右衽斜领,不用纽扣,用腰带扎腰;妇女多在宽袖的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男女都喜欢戴称为“多帕”的小花帽,穿皮靴。妇女的饰物有耳环、手镯、项链。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人 口,,,多万(,,,,年第,次人口普查)。 哈萨克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 文字。,,,,年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许多古 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著名的史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 英雄》等流传于世。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 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 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 禁忌 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 入羊群;晚辈不能当着长辈喝酒、吸烟,也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不准坐在装 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过或踏过餐巾;交谈和吃饭时,忌擤鼻 涕、挖鼻孔、吐痰、剪指甲和打哈欠等;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 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背后说人坏话和对朋友不忠实;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日常食俗 哈萨克族的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等。间或也吃一些米饭;但要把米饭和羊肉、油、胡萝卜、洋葱等焖在一起,做成风格独特的抓饭,或用羊、牛奶煮成的米饭。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别喜欢马奶子。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铺在毡子上,用来摆放食品的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节庆、礼仪食俗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库吉”(稀粥)。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许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餐后饮茶,也很讲究礼仪。当客人饮茶时,多是女主人跪坐倒茶。 典型食品 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适应于畜牧业生活,如:冬肉,哈萨克族语称“索古姆”,是入冬后宰杀的马、羊肉制成;马奶子,民间也称酸马奶,是哈萨克族日常饮用的名贵饮料,在节日和婚宴中,更是不可缺少的饮料;奶疙瘩,哈萨克族民间日常食用的零食 苗 族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 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 ,,,. ,万(,,,,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数民族中 居第四位。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 落。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瑫语族苗语支。分三 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 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 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姑娘吹起芦笙,喜迎八方来宾。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过去盛行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较大的节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后举行一次。斗牛(牛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要举行斗牛活动。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日常食俗 以大米为主食。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 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肉食多来自家畜、 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 “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以辣椒为主要调 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大 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例如用黄豆浆不滤渣, 煮成“连渣汤”;将豆浆与嫩白菜同煮,然后点 石膏水做成“菜豆腐”。住在高寒山区的苗族, 仍喜欢用白水将蔬菜煮成淡菜,蘸各种“蘸水”绚丽多姿的苗族服 吃。四川的苗族还把豆浆做成豆花,用以待客。饰 两位苗族妇女正在制作彩色皮纸。贵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苗州省丹寨县石桥堡的白皮纸制作工艺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已有1000多年历史。1000多年来,酸味的。湖南的苗族把这腌制食品的方法称为“鮓”。苗族几乎家家当地苗族群众借鉴汉族的造纸技术,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以当地丰富的树皮、杉根来制作白皮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对、窖藏都有一套纸,其造纸工艺与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 工开物》记载的造纸法大体相似,保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持了中国古代生产皮纸的传统。 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如:吃鸭节时, 家家都要宰鸭子,并用鸭肉和米一起煮成稀饭食用;在吃新节时,要用 新米做饭,新米酿酒,就连菜和鱼,都要刚摘、刚出塘;过杀鱼节时多 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等在河边,只要捉到鱼, 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苗年 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 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 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 宴请,互相馈赠。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吃“吃牯脏”,又称“祭鼓 节”。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苗族同胞举行苗家火龙闹元宵活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动。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舞火龙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糯米饭是苗族节庆、社交活动中的必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 备食品,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 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为节日期间的一种食品。无论婚丧嫁娶必须备有酒、酸肉、酸鱼,否则视为失礼。迎接贵客时,苗族人民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婚礼上,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 苗族的节日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鮓、捣鱼(也吃酸汤鱼)等。 彝族 彝族现有人口,,,万多(,,,,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于云南、 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 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文字总数达一万多个,其中比较 通用的有一千多个,大约形成于,,世纪。,,,,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 ,,,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 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彝族服饰形式众多,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 斜襟上衣和多褶宽大长裤,缠包头,并在包头右前 方扎一细长锥形的“英雄结”;女子喜穿镶边或绣 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有的系围裙和腰带,缠包头;男女外出时, 喜披“擦尔瓦”,“擦尔瓦”形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 毛织成,多为黑色。住房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凉山地区多为土木结构,俗 称“瓦板屋”。云南则平顶土房较多,俗称“土掌房”。广西是形似“干 栏”式的住宅。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节庆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 日。补年节 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 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 庆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 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 日常食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手沙江、安 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 肉食以猪、羊、牛肉 为主。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 人贵酒”之说。 彝族的食用器皿,川滇大小凉山均用马樱花和红椿一队秧佬鼓表演者在表演跳鼓。木制成,分有漆和无漆两种。有勺、碗、瓢、盘、盆、盒、罐、钵、农历鸡年即将来临,云南昆明晋宁县锅、甑、酒杯和酒壶,尤其以酒杯的制作最为讲究,除木制的以外, 还有用羊角、牛角、牛蹄、猪蹄挖空制成,用鹰爪制作的杯脚更为精双河彝族乡田坝村杀年猪、秧佬鼓、 美。 跳鼓、铺松针,吃年饭等年俗活动逐 节庆、礼仪食俗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渐掀起高潮,其中用鼓、锣、镲和“龙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头”等器物表演的秧佬鼓最具民族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特色,起初是当地彝族民间的祭祀活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 吉日举行。节期,—,天,节日里要杀猪、羊,动,现在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都会表 富裕者要杀牛,届时要盛装宴饮,访亲问友,演。 并互赠礼品,其礼品多为油煎糯米粑或粑粑, 并在上面铺盖四块肥厚的熟腊肉;火把节是彝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二十五日间进,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 饮,吃坨坨肉,共祝五容丰登。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 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 彝族姑娘与游客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 坐,不分长幼,八人广席,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男女青年订婚同吸“竹管酒”。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 竹管酒”象征团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结和睦,是楚雄、西都要在庭院巾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双版纳等地的傣族、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在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 彝族和拉祜族村寨的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节庆酒俗。 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 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典型食品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壮 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 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余 万(,,,,年)。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 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 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 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壮族“干栏” 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日常食俗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 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 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 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 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日常蔬菜有青 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 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 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壮族 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 区还酷爱吃狗肉。 壮族姑娘的绣球 节庆、礼仪食俗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婚丧嫁娶、盖房造屋,以及小孩满月、周岁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饮。 祭祀食俗 壮族过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参天大树,往往被视为全村的保护神而加以崇拜,谁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树前烧香焚纸,祈求保佑;村后有个悬崖龙洞也被认为是显灵圣地或鬼神栖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灾。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在离村不远的山脚下立一土地庙,每逢过节或是平时杀猪,都要以整煮猪头去那里超度一番,若做烤猪则抬着整猪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节必祭,摆上酒、肉、整鸡等供品,祭罢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过中元节时,家家都要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灾祸。牛魂节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这天,各家都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给耕牛吃。过去,桂西南一带壮族要在霜降节杀鸡宰鹅,做糍粑,蒸糯米饭,聚集在玉音庙宇供祭。相传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的节日,已有,,,多年的历史。 典型食品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马脚杆,云南文山地区壮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腊肉丝及其他调料制作而成,形壮如马脚得名;鱼生,过去是壮族节日或待客的上肴;烤乳猪,壮族名菜,用小猪烤制而成;五色糯米饭,也称花糯米饭、五彩糯米饭,用优质糯米和各种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壮(瑶)族传统节令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节日,亲朋之间都要相互赠送五色糯米饭,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成品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强身的功效;宁明壮粽,壮族春节特制传统食品,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以广西宁明一带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广西西靖西岳圩、湖润一带的壮族,每逢春节也有吃这种大粽粑之习,当地称“风莫饭”。相传吃风莫饭之习,始于北宋,常在春节前几天开始制作。做好的宁明壮粽年初一时用以祭祀祖先;状元柴把,用卤熟的鸭肉等经韭菜捆扎而成。白切狗肉,广西壮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会,有时仅凭此一菜猜拳叙饮,故有戏称:“独脚菜”(壮族有吃狗肉的习惯);壮家酥鸡,广西中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以鸡为主要原料,经炸后再加工而成,是壮家逢年过节常备菜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炖破脸狗,云南壮族传统名菜,用破脸狗肉放入砂锅内隔水炖熟而成。(破脸狗:又名围子、花白脸,全身毛以黑白两色组成,头部黑白纹路突出,故名破脸狗,属山中小野兽);龙泵三夹,广西西北部地区壮族传统名菜,壮族有用猪小肠酿进猪血制成的食品称“猪龙泵”;用猪龙泵配上猪肝、猪粉肠制成冷盆菜,食用时各拈一块共三件,夹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多年历史,是当地办喜庆筵宴的压席菜。此外还有豆腐肴,广西河池地区壮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风味菜 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 “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 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 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人口二百五十四万多(,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布依族是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 傣语支。过去没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汉文,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 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 色的是石板房。 布依族崇拜 祖先,主要信仰 多神和自然崇 拜,有的信仰天布依族“蜡纹”套色撕纸艺术 主教和基督教。 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 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 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日常食俗 布依族过去有闲时食二餐,农忙时 食三餐的习惯。每日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新鲜的稻 谷一般用碓舂加工成米,现舂现吃,在河边或有溪 水的地方,水碾把稻谷碾成米,然后加工成米饭。 民间喜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 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 味的主食。加工糯米时,一般都先将糯米用水浸泡布依族婚礼,新郎家在石板街上当众打起了年糕 后蒸熟,趁热舂烂揉成圆或长方形的粑粑保存或食 用,其中以芝麻油团粑粑最具特色。除大米和糯米外,包谷也是日常主食之一。食用时,多将包谷加工磨成小颗粒,和大米掺在一起煮成二合饭,也有的将嫩包谷磨成碎糊状,加上糯米包成包谷粑,用油炸或蒸熟食用。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布依族日常菜肴也丰富多彩,如布依族喜食的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布依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过大年(即 春节)。从除夕过到十五。除夕前要杀年猪、舂糯米粑粑、备各种蔬 菜。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习惯;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 或初一都必须吃鸡肉稀饭,民间称血米粥,传说这种风俗源于清乾隆 年间,当时在贵州的部分布依族为躲避官兵的决心。然后大家把鸡切 成碎块,与血米一起煮成稀饭,全村男女老少共进最后一顿团圆饭, 便各奔东西,并约定日后伺机相见。能讲出吃鸡肉稀饭的来历者,才 能认本家。每个姓氏都有不同的饭前仪式,相认的双方饭前仪式必须 完全一致。年节期间还要举行许多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 要举行“跳花会”。“跳花会”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规模盛大, 参加人数过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订终身,然后男布依人家的迎亲灯笼上写有 方便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一经定亲后,女方家要请亲朋好友吃定亲“花好月圆”的吉祥话语 酒。婚前两、三天要由男方家送半边猪肉,一只公鸡和鸭,一壶水等给女方家,女方家也须杀猪办“嫁女酒”待接亲客人。过去新娘在结婚后需在娘家住一、二年后才住夫家。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布依族喜饮酒,更喜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若是贵客或至亲如:舅父母、姑父母,还要打狗杀鸡款待以表敬意。在贵州望谟一带,每年三月初三,都要杀狗过节。布依族过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节日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为隆重,于农历,月选兔日或虎日开祭,各户要奉献鸡蛋和猪肉祭神,祭毕全寨人就地聚餐,以斥望丰收,全寨平安。 典型食品 主要有:荔波风猪、盐酸、狗灌肠、青苔冻肉、芝麻油团粑粑等。荔波风猪是用小猪腌制风干而成,被誉为“厨珍,已有百年以上历史. 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 地一些城市。人口为,,,(,,,,万(,,,,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的 朝鲜族是十七世纪时由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 朝鲜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 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鲜族喜穿素白服装,所以被称为“白衣民族”。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 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在延边,朝鲜族传统的节日有春节(岁首节)、 正月十五、清明、寒食、端午、中秋、冬至等;,月,日儿童节、,月,,日老人 节、,月,日“州庆”也是朝鲜族群众非常看重的节日。此外,还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忌讳人称“鲜族”;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待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每当迎接“八?一五”老人节和“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要为老人和儿童们多办实事,比平时更加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日常食俗 朝鲜族过去有一日四餐的习惯。除早、中、晚餐外,在农村普遍还要在晚上劳动之后,加一顿夜餐。朝鲜族喜食米饭,擅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做米饭用的铁锅,底深、收口、盖严,受热均匀,能焖住气,做出的米饭颗粒松软,饭味纯正。一锅一次可以做出质地不同的双层米饭,或多层米饭。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朝鲜族日常菜肴常见的是“八珍菜”和“酱木儿”(系汉语译音,意为大酱菜汤)等。“八珍菜”是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八种原料,经炖、拌、炒、煎制成的菜肴。大酱菜汤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兴菜、海菜帶等以酱代盐,加水焯熟即可食用。辣椒不仅是菜肴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主要调味品。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如酱腌小辣椒、酱腌紫苏叶、辣酱南沙参、咸辣桔梗,酱牛肉萝卜块等。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是入冬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泡菜味道的好坏,也是主妇烹调食艺高低的标志。朝鲜族菜肴食用后大都有一定的滋补和医疗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参芪补身汤”、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汤”、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汤等。 日常进食及餐具的摆桌方法都有一定的规范,特别是在有老年人的家庭里,一般都要为老人单摆一桌。全家人进餐时,在长辈面前不许饮酒,用餐后在长辈面前不许吸烟,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节日、礼仪食俗 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节日菜肴品种繁多,并备时令名菜。如“神仙炉”是用牛里脊肉和各种海鲜烧成的火锅,味道鲜美,是入冬后一些节日的名菜;“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用狗肉加各种调料烧成的狗肉火锅,鲜美味辛,滋补强身,是入伏后一些节日里的名菜。明太鱼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菜肴,民间认为,清明节吃明太鱼,可保佑一年平安;吃明太鱼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所有的节日菜肴都要有冷盘和生拌。如生拌牛肉、生拌明太鱼等。朝鲜族在制作生拌菜时,要加适量香油和醋用以杀菌。节日的主食除米饭外,还有许多风味面点和小吃。如先打糕、冷面等。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典型食品 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汤(又称补身炉、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另外还有:酱牛肉萝卜块、铁锅里脊、生拌鱼等朝鲜族风味菜肴 满 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 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 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人口达,,,(,,,万(,,,,年第四次人口 普查)。在中国,,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 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 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 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 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 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 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日常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用黏高梁、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配菜也可用来做馅包饺子。东北地区的满族,每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那家馆是家有,,,多年历史的满族餐馆,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要杀猪,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在南炕上坐帐,也有称“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对饮。 典型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白肉血肠。?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酸汤子。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传统节日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年农历,,月,,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年,,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月,日定为“颁金节”。 侗 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 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 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人口,,,万(,, ,,年第,次人口普查)。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侗族有自已的语言,侗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人多通汉语。 原无文字,,,,,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侗族还有自已的民 间戏曲——侗戏。它是由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侗族民歌尤以比喻见长。箫笛 是他们的乐器。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 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 以产杉木著 称。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 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 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 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 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 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 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 常称“吃油茶”。四餐之中中间两餐为 正餐,以米饭为主食,一般在平坝地区 的侗族吃鱼米饭,山区的侗族喜食糯米。 糯米性粘,多用来做成粽子、糍粑、糯 米饭团。既能抗饿,又便于携带,而且 不易变馊,倍受侗族喜爱。侗族地区的 糯米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长须 糯、秃壳糯、旱地糯和香米糯等,、, 种,其中香米糯有糯米王之称,有“一 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誉。侗族日常蔬 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侗族孩子在一座风雨桥上玩耍 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 罗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历史上有“南人以老鱼为鮓,有十年不坏者”的记载。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侗族地区还有以稻田养鱼之习,每年栽秧后,便把鱼苗放入稻由,秋收季节稻谷金黄,鱼苗已长成大鱼。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节庆、礼仪食俗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在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民间,婚后妇女头胎儿女诞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贺之习。“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生卜后十天内,选其中二个单数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选单日,生女选双日),进行祝贺。祝贺时要置办酒席,特别是要将小孩外祖父母家族的人邀来越宴,筵席上除备有各种鱼、肉、菜外,还要备有大量的熟鸡蛋和甜酒。敬酒时,主客双方互持杯交手腕而饮,谓之喝“交杯酒”。若双方性别不同,男方先饮,若年龄不同,长者先饮。主客之间,以客为尊。酒后大家才一起吃油茶。孩子周岁时,还要喝对周茶(有的吃周岁酒);此外,新房盖成或其他公共事务办成都要置酒进行庆贺。亲朋好友之间往来都举行婚礼时,新娘只要踏入夫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油茶(即制作油茶),名为“新娘茶”。节庆活动中吃油茶比较讲究,家里专门备有吃油茶的小碗,并事先切好姜、辣椒等佐料,供客人自选。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块,以表示“有吃有余”。 新婚节: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也即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定为架桥节。 典型食品主要有:油茶、腌酸鱼、腌菜等。 瑶 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 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人口,,,万(,,,,年第,次人 口普查)。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 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 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多通汉语、壮语, 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狩猎,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 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导。主要节日有盘王 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 日常食俗 瑶族一日三餐,一般为两饭一粥或两粥一饭,农忙季节可三 餐干饭。过去,瑶族常在米粥或米饭里加玉米、小米、红薯、木薯、芋头、 豆角等。有时也单独煮薯类或把稻米、薯类磨成粉做成粑粑来吃。居住山区 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 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 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湖南的瑶族特别喜爱风味佳肴“鮓”。瑶族人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 节庆、礼仪食俗 瑶族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 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 嗄节等。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节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 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 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 受罚。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 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天。届 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 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 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 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 盛装的瑶族妇女唱山歌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 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必备 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 人须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 客人。“鸟鮓”是待客的上等菜。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 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 敬酒,被视为大礼。在达山瑶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 敬三大碗。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瑶族老人也喜欢 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 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 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瑶族青年男女对唱情歌 过去瑶族人为了得到盐曾付出过很大代价。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 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忌用狗、蛇、猫、蛙肉。瑶族支系众多,习俗各异,茶山瑶打冷斋要杀牛祭雷王,坳瑶祭盘王,为盘王独设一份祭礼,作十三个圆顶的糯米糍粑,瑶族称之为“头粑”;祭时要用簸箕装着摆在地上供奉。山子瑶、坳瑶和盘瑶对“猎神”格外崇敬,每逢猎获野兽都要请师公作道,用整个猎物祭奠后,才能剖兽分食,此外还用酒、茶、果等供祭。瑶族办丧事,必须砍牛祭祀。砍牛的头数视家庭情况而定,有的杀,、,头之多。办丧事酒席,有些地方以猪肉豆腐为主。 典型食品 瑶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各地均有独具一格的风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瑶族民间传统饮料;?鮓。瑶族名菜,是瑶族著名的宴宾佳肴,一般每年入冬后至次年立春前是制鮓的最好时间,存放时间一般不宜超过次年夏至;?粽粑。瑶族节日食品;?荷包扎。瑶族节日菜肴。 长鼓舞是瑶族民间的传统舞蹈之一,是贵州省榕江县瑶族人在冬季所跳的 一种传统舞蹈,主要在还愿,即祭祀以传说中的“盘古大王”为始祖的历代先 人的表演。它所用的鼓像瑶族生产工具——舂杵,也称为“舂杵舞”或“舂杵 把戏”。 表演长鼓舞,一般在还愿的第二天清早,即开坛请圣完毕过后进行。表演 的人数不限,可一村一寨的人参加,亦可同宗同族进行,舞者有男有女 瑶族同胞跳起欢快的长鼓舞 白 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 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人口,,,(,,万(,,,,年第,次人口普 查)。,,,,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白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 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自治州大理已发展成为滇西重要的轻工业城市。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 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 回节)等民族节日。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礼仪主要有: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 道茶”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 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日常食俗 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 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 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 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 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如用海菜花的叶、茎做成的海菜豆腐汤,用海菜花的茎杆、花蕾 炒火腿、肉丝或腌制成咸菜。白族的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 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 肝鮓、吹肝(鲜肝灌入佐料,经风干即成)、饭肠(将糯米填入 肠煮熟即成)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 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族就餐很讲礼仪,大理古城城门 进餐时长辈要上坐,晚辈依次在两旁或对面落坐,晚辈要随时为长辈添菜加汤。 白族大都喜饮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项主要副业。 山区的白族日常灶具也很独特,一般是用,根,,厘米高木柱支撑的平台,中间留有一个洞,台面为,(,米见方,上面铺砌青砖或石板,覆盖一层土,支上一个铁三角架,可吊锅等,台下烧火,火苗通过洞,加热吊在三角架上的食物,灶上方吊有一排竹篾笆,上面用木板铺上作为烘烤食物用。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如:藕有眼寓意开窍通畅;蒜苗白语意“顺”寓意万事通顺;烧鱼寓意富富有余等。大年初一早晨要煮汤圆,有的做面条,都寓意团圆、和顺、益寿等美好的祝愿。从初一到初五,每天吃什么都有一定的规范。居住在碧江的白族,过年的方式与其他地区不同,在碧江的白族把一年分成十三个月,年节则在,,月的下旬属猪或属蛇日进行。除夕晚全家都要先祭树神,而后全村要一起聚餐。在其他一些节日里,除要杀猪或宰羊置办酒席外,还要有应时的食品。如三月街要有各种蒸糕、凉粉;清明节要凉拌什锦;端午节包粽子,喝雄黄酒;栽秧会吃栽秧肉、炒蚕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秋节吃白饼、酥饼;尝新节吃掺新米饭等。 中元节和祭天是专门祭祀性节日,特别是每年阴历七月的中元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如果是新丧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届时要准备八大碗馔肴祭奠,其中有千张肉、排骨、酥肉、酿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脍鱼包肉馅,每道菜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备,并且要富有观赏价值。如是直系亲属或姻亲户,在发丧前还要做名为“三滴水”全席来吊唁。所谓“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礼(做成凤鱼狮象状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类。尤其凤鱼狮象四道菜形象逼真,其中的象是用煮熟的猪肚做象身,用一段猪肠做象头和鼻子,栩栩如生,极富观常价值。另外还有祭天、拜佛会等祭祀活动;但拜佛会的食品与其他祭祀活动的食品不同,需要吃斋、置办素席,所有的菜肴都用豆腐、凉粉、芋头、藕等制作成肉状菜肴。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斯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无论平时或节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并且连斟三道,称三道茶。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的节日 典型食品 白族人民烹饪技术高超,别具风味的食品很多。如:生皮,白族传统名菜,是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云南白族传统风味菜,用毛驴肉烧制而成。大面糕,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柳蒸猪头,白族传统名菜,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 婚俗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字 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 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人口,,,(,,万(,,,,年第, 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 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 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 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 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 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 “咚咚喹”、“打家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 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 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 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日常食俗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节庆、礼仪食俗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腊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有的户腊肉存放两三年。切成块状的腊肉,肉质紧凑,呈殷红色,喷香诱人。逢年过节或亲朋临门,满桌的菜肴中,正上方必摆腊肉。土家族十分好客,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个盘子、,个碗,均为荤菜)。入席时座位分辈份老少,上菜先后有序。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此外还有:合菜,土家族逢年过节最常吃的菜,时常同包谷烧酒一起上桌;团馓,土家族风味小吃,用糯米饭加工后炸制而成,常用来泡水当茶为客人洗尘;绿豆粉(米粉),用大米绿豆等原料制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灯盏窝”,是以大米、黄豆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 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 县。人口,,,万多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哈尼族有自已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 哈尼族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 音文字。《奥色密色》是哈尼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较完整的一部神 话史诗。 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海拔,,,,米到,,,,米的山区和半山区。住 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屋顶有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 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已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十月节(新年)和六月节。 此外,与汉族一样,也过春节、中秋节等。 禁忌:产妇分娩,忌外人闯入室内;进村时不能披着衣服;不能用火塘 上的三脚架烘湿鞋;禁止砍伐“龙树”和将污秽物扔置“龙树”之下。 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日常食俗 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注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分支僾尼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当猎食们进山捕猎归来,无论猎物多少,全寨子人都可来分割猎物,各有家都可分享一份。如果猎物太少,就直接煮好,大家一起分享。 饮茶和喝酒是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喝茶多用煨酽茶的方式。西双版纳的僾尼人都喝鲜茶,茶叶都是现喝现采的老叶,有的甚至是带枝的老叶。烧茶时先将鲜茶用火烤至微黄或焦糊,然后投入沸水内,煮沸即可饮用,鲜茶有一种苦涩味,但能消暑解渴。 哈尼族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护火种长久不息。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一般一个火塘煮小锅饭、炒菜用;一个火塘支有蒸锅,专门用来蒸制食品;还有个火塘只煮猪食,从不乱用。 节庆、礼仪食俗 哈尼族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个季节,每季为四个月。在一年之中有过两个年节的习惯。一个是十月年,另一个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过,历时五至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届时家家都要杀一只红公鸡,就地煮食,不得拿入室内,全家每一个成员都得吃上一块鸡肉,准备出嫁的姑娘则不能吃。随后要做三个饭团和一些熟肉献给同氏族中辈份最高的老人。寨子里要举行盛大的街心宴,即每天有近百张桌子连在一起,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自己的拿手好菜,以展示自己的烹调手艺;六月年是在六月里举行,具体日期由祭司选定,以祭天神和谷神为主要内容。届时也要杀鸡宰羊,举办酒筵盛餐。在为天神建盖秋房时,要在门口杀牛进行祭神,祭毕按人均分牛肉,共享神赐。还有小寨神及端午节、新米节等许多传统节日,在节日中都要拿出最好的食物进行庆贺,以酒、鸡和糯米饭必不可少,红河地区的哈尼族每年七、八月间,还要举行盛大的喝新谷酒仪式,预祝这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届时要捋下新谷百余粒,炸开花,放入酒瓶内泡酒,并备下丰盛的酒菜,请亲朋友吕偿新谷酒。当地产的锡制酒具非常精美。在民间不仅有许多酒节,还有许多酒歌。 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来,都要以酒相 待。西双版纳的僾尼人,宴请客人有男女分桌之习。按 传统习惯,家中分别设有男室、女室。只有男人可以与 客人同桌用餐,妇女一般不陪客。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 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一般由长者坐。在男室进餐,首 席由男性长者坐,在女室就餐,首席则由女性长者坐。 哈尼族十分重视婴儿出生和男女婚恋的喜庆活动。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支系叶车人的男女丰年往往以 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 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 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 ,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人,围观者熙熙 攘攘。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哈尼族的树皮制品 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坐,随后举杯祝酒对歌,尽兴方散。这时小伙子们用芭蕉叶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姑娘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双方情意合,可相约下次会面的时间。当地人称这种求爱方式为“阿巴多”,常为农闲时举行。 典型食品 哈尼族地区物产丰富,烹饪方法独特,具有本民族风味特点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鸡、生炸竹虫等,还有蜂蛹酱,哈尼族僾尼支系风味小吃,用蜂蛹剁细与调料拌成酱而成。煮蛇圆子,哈尼族风味菜肴,用蛇肉泥挤成丸子先炸后煮。清汤橄榄鱼,哈尼族传统风味菜,用橄榄树皮与小白鱼煮制而成. 傣 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 , 万多人(,,,,年第,次人口普查)。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 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 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 最为出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 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 一起,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驰名中外,地方和乡 镇企业发展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造纸等厂矿 企业。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 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 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 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 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 方式互致祝贺。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傣历,月,,日)、 开门节(傣历,,月,,日),均为小乘佛教节日。新平、元江、 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 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 干黄鳝等。 傣族的节日 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称 “去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人们庆祝傣历1367年泼水节 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 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鱼食牛皮的风俗。西双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须是黑牛、白猪。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间,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烧柴要先从根部烧起;不得从火塘上跨过;不能随便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等等。 典型食品 傣族风味凉、热腌菜都有典型菜肴和小吃。如:椰子砂锅鸡、油炸麻傣族葫芦丝 酥、牛撒皮、酸肉、火烧鱼、腌牛头等 黎 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 宦县等地,人口,,,(,,万(,,,,年人口普查结果)。据考证,黎族是 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 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 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未期,沿用至今。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 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年创 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 教。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 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年,月,日建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年改为自治州,,,,,年海南建省后,改建为,个自治县,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禁忌:平常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日常食俗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相同。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众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若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更是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粥即稀饭,是黎族同胞常用的主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往往是一天煮一次供全天食用。“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摋”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制法是用螃蟹、田蛙、鱼虾或飞禽走兽等洗净、剖膛、剁成碎块,加盐拌匀,放入葫芦状的坛子里,加盖并用芭蕉叶封好捆紧,放置阴湿处或埋于地下,经一月或数月便可取出食用。但“南摋”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造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丝,放入口中细嚼,越嚼越香,并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发红,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 节庆、礼仪食俗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即一种年糕,也吃糯米饼,做法是:将煮好的糯米饭倒入臼中,舂至副有弹性,然后捏出一块,揉拍成巴掌大小,即可尝新)。灯叶可存放一段时间,即变得很坚韧,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别有风味。有些地区的黎族同胞还包一种没有肉馅的过年粽子。除夕傍开始祭拜祖宗,吃年饭,喝年酒。初一都要闭门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摸虾,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黎族特有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每逢这天,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男的手执黑伞,携带山兰酒,女的手提小腰篓,巾藏糯米饼、晒干的腊肉等,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后一起吃带来的食物,共同娱乐,相看意中人。相中后,男女双方对歌互诉心曲,吃一种嵌入糖心的“灯叶”糕饼。 典型食品 竹筒饭是黎族的传统风味食品。此外还有:“祥”,黎族风味菜, 有两种,即汉语称为“鱼茶”和“肉茶”;糯米饼。 节日 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 三月三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 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 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 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一旦情投意合, 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 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黎族竹竿舞庆祝三月 三 傈僳族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 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 木里、德昌等县。人口,,(,,,,万(,,,,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语言、文化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 傈僳族人民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 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个季节月。 传统节日 主要节日有阔时节(,,月,,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 月)、收获节(,,月)、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刀竿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 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的精神而设立的。 傈僳族的节日 衣、食、住、行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右衽短衣,下着衣裙,头上戴用红色料珠和贝壳穿成的饰物,颈上佩戴由彩色料珠穿成的项圈;男子一般无领对襟短衫,裤长至膝,外出时,一般佩砍刀,挂箭袋。 傈僳族人主食为玉米、荞麦。无论男女均善饮酒。 住房有木结构和竹木结构两种。 “过溜索”,一直是怒江两岸傈僳族人民传统的交通工具。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 宗教信仰 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禁忌 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吃辣椒,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 日常食俗 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即在做饭时,先把米放入锅内熬煮,中间更换两次水,待米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直至菜烂。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就餐。用作煮粥的米通常有玉米和荞麦。因大米种植较少,只有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才用大米做粥。用玉米煮粥时,先将干玉米用水浸泡后,再用木难舂去皮,捣成瓣状颗粒,制作时大都加一些四季豆,用柴火烧,—,个小时即可食用。吃时,可根据个人口味配以用漆油、核桃仁、辣椒、水豆豉和盐炒成的佐料,加上腊肉或其他野味,其味更加鲜香。有的地区也用玉米瓣做成干饭或玉米面饭当做主食。荞麦多麻成粉用来做成荞粑。居住在丽江的傈僳族喜食阴玉米饭,大部分傈僳族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 傈僳族的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和捕猎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和河里的鱼,肉类的食用方法大都采用把肉抹上盐,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和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子、桃、花红、梨、季等多种水果。因当地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其中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食品。傈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群,多则十几群,每年花期一过,即可取蜜加工食用。此外,还经常采集野岩蜂蜜,蜂蛹的食法多种多样,可蘸蜂蜜生食,也可用盐水煮食,还可油煎蜂蛹。 每年秋季,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傈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麻迷是植物果实,形色似绿豆,但比绿豆小,可作零食,入口后嗑去壳,食芯,有润肺的功效。制作麻迷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在贡山一带的傈僳族,受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节庆、祭祀、礼仪食俗 傈僳族民间,过去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宗教祭礼活动密切相关。傈僳族以观察物候变化确定节气。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的阔什节(年节)。过年节也吃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要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傈僳族还过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在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请客时,不论猪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福贡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典型食品有漆油酒、清水煮小猪、猪蹄珍珠粥等 佤 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 人口,,万多(,,,,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盟、沧源、 孟连、耿马、双江、镇康、永德等县,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 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原称“卡佤族”,,,,,年,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佤族有自已的语言,佤语属南亚语系佤崩龙语支,分为三大方言。过去佤族 没有文字,,,,,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文字方案。 受傣族影响信奉小乘佛教,部分地区传入了基督教。 佤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 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 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 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 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日常食俗 佤族以大米为主 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 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 的佤族则多吃干饭。此外也有捕食 鼠和昆虫的习惯。佤族普遍喜饮佤族青年向姑娘敬竹筒水酒,祝贺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春节。敬竹筒酒是佤族的古老习酿制的“泡水酒”。嚼槟榔是佤族俗,每逢过年,佤族男女都要互敬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佤族习惯在 吃饭时全家围着火塘,主妇把饭盛竹筒水酒,相互祝福。 到木碗里,分给所有的成员,一般 按各人饭量一次分完,如有外佤族妇女在取新火。在一年一度的“取人在场也可分一份。 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佤 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 教,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的形式燃起新火,寨子里的每家每户都教,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要到造新火的地点取新火,拿回家重新祀活动。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 鸡和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燃起,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 剽牛。如:播种节(佤历气艾 月,公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 一起进行剽牛,剽牛仪式由捐佤族“剽牛节”上,一位佤族勇士将锋牛的主人主持。届时由主人持利的剽器扎进牛的软肋中。佤族是一个怅柄铁剽刺进牛的心脏使其致崇敬牛的民族,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死,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客户祭 祖。牛骨归主人,牛头骨被视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仪式,以此 为富有的标志。祭祖仪式后,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全家吃午餐,开始播种旱谷。 “崩南尼”是舌烛旧迎新的年男方父亲(左一)在为新郎(右一)新节,要选在佤历(候历属)一娘(右二)拴魂线。在佤族的传统婚礼年最后一月的祭亥日,当夜四 更,全寨的头人、青壮年男子,中,拴魂线意味着拴住新娘新郎的魂。 都要集聚到寨王家,并凑钱买 猪、鸡各一只宰杀,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饭、一块粑粑等给寨 王拜年,祭神灵和祖先。后互赠粑粑,互相祝贺。天亮时祭神树,并 开始打猎、捞鱼虾,以求新的一年里交下好运。其他节日如接新水节、 取新火、拉木鼓等活动,都要杀鸡、杀猪祭祀。其中拉木又的祭祀规佤族群众在表演拉木鼓。木鼓是佤族的模较大,整个过程要十余天,需一布数家剽牛祭视,全家一起置酒庆 贺,拉木鼓前后不得吃姜,还能用芭蕉叶盛饭,还能使用碗筷等。佤通天神器和佤族悠久的传承物。佤族人族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每年到山上用丢鸡蛋的方式寻找最硬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最耐敲打的树种,由全寨人载歌载舞地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 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种形式是主客均蹲在拉回寨子,并制成木鼓。木鼓平时放置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在一般人严禁靠近的木鼓房里,只有在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较大的宗教活动和发生重大灾害时才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 擂鼓聚众。 主人还要打“送亲礼”。 典型食品主要有茶花稀饭,以云南西南部森林特产茶花鸡肉与大 米一起煮制而成,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畲 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 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人口,,(,,,,万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红薯、小麦、油菜、烟叶为主。畲族居住 的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语言、文字: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 家方言,通用汉文。 传统文化 畲族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高皇歌》是著名的史诗,主要叙述本民族起 源和迁徙经过。畲族群众特别喜欢唱山歌,“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明珠。在祭祀、求神 拜佛、招待客人、节日或平时的生活、劳动中,人们都以歌代言,对答如流。“小说歌”, 是畲族叙事民歌的一种形式,多由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而成, 习俗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 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居住在闽东北沿海一带山区的畲族妇女,有头佩“三把刀”的习俗。三把刀的习俗显示了畲族妇女豪放、纯洁的品格。 婚俗 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婚前有说亲和定亲两个阶段,礼仪讲究颇多。 禁忌 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忌食狗肉。 节庆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 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 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 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此外,畲族也过 春节。过春节时除宰鸡杀猪外,还要做糍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运,日子 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古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 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 叙友情。 服饰 畲族服饰反映在妇女的穿着打扮上。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 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 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在气候 热的地区,妇女们不分季节都穿短裤,裹绑腿,腰间束彩色条带。头发盘梳 在头顶上,成螺状或者盘状,上绕红色绒线。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男子的装束与汉族大同小异。 日常食俗 畲族的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常统称为“餜”。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除米饭外,番薯仍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番薯除直接煮熟外,大都是先切成丝。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 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 节日、礼祭食俗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如:三月三吃乌饭,清明节吃清明餜,端午节包粽子等,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畲家有句俗语:“大人生日一臼餜,小孩生日一双蛋。” 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 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干菜等零食。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典型食品 畲家独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 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 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 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社,洪安雅族,, 社,巴布萨族,社,巴则海族,社,拔埔拉族,社,道卡斯族,社,凯达格兰族,,社, 噶玛兰族,,社。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 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 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 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年间,反抗斗争尤为激烈,以,,,,年雾社起义规模最大。,,,,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八”起义。 禁忌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日常食俗 高山族以谷类和薯类为主食。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布农人在制做主食时,将锅内小米饭打烂成糊食用,排湾人喜用香蕉叶子卷粘小米,掺花生和兽肉,蒸熟作为节日佳肴,外出狩猎时也可带去。但作为狩猎带去的点小,馅里一般不加盐巴等咸味调料。泰雅人上山打猎时,喜用香蕉做馅裹上糯米,再用香蕉叶子包好,蒸熟后带去。排湾人喜欢将地瓜、木豆、芋头茎等掺合在一块,煮熟后当饭吃。雅美人喜欢将饭或粥与芋头、红薯掺在一起煮熟做为主食。外出劳动或旅行,还常以干芋或煮熟的红薯及类似粽子的糯米制品为干粮。排湾等族狩猎时,不带锅,只带火柴,先将石块垒起,用干柴禾烧热,再在石块底下放芋头、地瓜等,取沙土盖于石块上,熟后食用。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雅美人食用芥菜时先将正在生长中的叶擗下来,用盐揉好,放两三天后才吃,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继续生长。高山族普遍爱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山林里的野生动物很多,如野猪、鹿及猴子等的肉都可入菜。排湾人不吃狗、蛇、猫肉等,吃鱼的方法也很独特,一般都是在捞到鱼后,就地取一块石板烧热,把鱼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盐即可食用。排湾人小孩不许吃鳗鱼,甚至其他鱼的鱼头也不让吃,认为吃了鱼头不吉利。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他们还喜欢将打来的猎物杀好去皮,加盐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腌存,供几个月食用。保存食品常用腌、晒干和烤干等几种方法,以腌制一、两年的猪、鱼肉为上肴。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在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节日、礼仪、祭祀食俗 高山族性格豪放,热情好客。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老牛,置酒摆宴。布农人在年终时,用一种叫“希诺”的植物叶子,包上糯米蒸熟,供本家同宗人享用,以表示庆贺。高山族节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种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不仅可作节日期间的点心,还可作为祭祀的供品。也将糯米做成饭招待客人。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种种,以排湾人的五年祭最为隆重。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婚礼及宴请的场面十分丰盛和壮观,尤其要准备大量的酒,届时参加者都要豪饮,并有不醉不散的习俗。“丰收祭”这天,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每年举办一次。排湾人在欢庆的日子里常用一种木质的、雕刻精美的连杯,两人抱肩共饮,以表示亲密无间,如有客至,必定要杀鸡相待。布农人在宴客时先把鸡腿留下来,待客人离去时带在路上吃,意为吃了鸡大腿,走路更有气力。鲁凯人善以垒石为灶烤芋头,经烘烤的芋头外脆里软,便于携带,也常带给客人路上食用。排湾人婚庆时,将小米磨成粉,加水搅糊,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置于沸水锅中烧,熟后捞出食用。 典型食品 高山族,十个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食品,其中典型食品有:腌肉,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储存肉类的方法,其中泰雅人腌猴肉和阿美人腌鹿肉和野猪肉别具一格;咂酒,高山族排湾人、布农人土法酿制的一种米酒。 高山族各族群介绍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 人口,,(,,,,万(,,,,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 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 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 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 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这个民族的民 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创办了炼 铁、农机、采矿等,其中澜沧铅矿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业。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有春节、火把节和新米节等。 忌讳 正月初一这一天,任何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男女客人,即使是 夫妇,借宿时也不能同住一室;不许打骂狗,禁止杀狗,忌食狗肉。 日常食俗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在制作包谷饭时,先用难舂成碎块,簸去糠皮,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淋干后舂细,揉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用竹甑蒸熟成糕状,即可食用。食时可用筷子,或用刀切成块,有时还加上糖或蜂蜜,细糯香甜可口。拉祜族的日常菜有最喜欢的是将菜、肉及应加的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苍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支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卜的肉,人均一份。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喈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节庆、礼仪食俗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从秋季开始,拉祜族的男人就开始上山狩猎,准备野味,进入腊月便杀鸡烤肉,除夕晚上舂粑粑,大的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小的粑粑象征星星和五谷丰登,在农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让它们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村寨里宰姓牲,户主都要给各户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肉之说。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葫芦或抬竹筒,到山泉去抢新水,然后便开始正式过年,喝酒唱歌。一般过年都由初一到初五;初九到十一为小年。据说过小年是专为那些在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赶回家乡的亲人预备的,因而小年的活动内容基本与大年相同。大年初一不准外族进寨,进寨住在家里的客人也不准走。有的拉祜族过年、节时,要杀猪宰羊或全寨合在一起杀牛、置酒、打粑粑。在过尝新节时,男女分别在稻田和包谷地里选一些颗粒饱满、成熟较早的稻穗和包谷做新米饭, 并以鲜菜瓜果、杀猪煮酒,邀舅舅、叔伯和亲友共同聚餐。若有客至,都要敬酒献茶。献茶时,一般第一碗主人喝,第二碗敬客人,以表示真诚,茶水中无毒,让客人放心。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恋和社交比较自由。婚嫁的当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破成丙两半,一半仍要带回;女方家的猪头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在重要的节日和社交场合,也有送猪头的习惯。 祭祀食俗 拉祜族过去信仰原始宗教和大乘佛教,每逢节日或过 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 指挥的“三鸣炮”仪式献祭品鱼后把祭吕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 都能得到“福分”。在镇沅、新平一带的拉祜族苦人,每年农历六月 二十四要过年节,要由家里主事人提着鸡到自家田里用石头搭一石 台,上面铺上松毛(即松树叶),插上麻栎树的叶子,再架一个小梯 子,然后杀鸡,以鸡血淋石台的四周,念完祈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的祭词后,摘一些成熟的俗穗,连鸡带回,作为当天过节的食品。晚 上还要杀鸡,将,只鸡的翅膀、酒、新谷及香等祭祀谷神。 典型食品 松鼠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拉祜族青年用葫芦接来清水,为姑娘们 冲洗手上的灰尘。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 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 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 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水 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 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 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现主要聚居在贵 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部在独山、荔波、都匀、榕江等县和广西北部地区的 融安、南丹、环江等地。人口,,(,,,,万(,,,,年第,次人口普查)。 水族有自已的语言,水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过去曾有一种 叫“水书”的古老文字,其中象形文字多,仿汉字甲骨文、金文多,通用的单字只 有一百多个,仅限于宗教活动中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水族的民间文学多 以口头文学流传于世。信仰多神,相信万物有灵,少数信天主教。 最有名的舞蹈是铜鼓舞,民间艺术有剪纸、石雕、编织、银饰加工等。“水 家布”(九阡青布)织染精细,独特的“豆浆印染”工艺(又称豆浆画)已,,, 多年历史。 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 端)和卯节(过卯)。 水族小伙穿上花衣花裙 水族地区是鱼米之乡,盛产水稻、跳起舞蹈 小麦、棉花,水果品种很多。水族主要从事 农业;水族地区盛产的辣椒远销东南亚各国。“九阡酒”则是水族人 民的传统佳酿。目前水族地区有了采煤、电力、电机以及农副产品加 工工业。 忌讳 忌在家里随地吐痰、吹口哨、跨火塘;不能在长者面前翘 腿;忌杀白鸡和待客;产妇家三日内忌外人进入。 日常食俗 水族地区盛产 水稻,日常主食以大米为主, 辅以小麦和杂粮。一日三都以水族姑娘为客人献上“拦路酒” 酸菜汤、辣椒水加萝卜,南瓜 和葱蒜为菜肴,有时也要磨些豆腐。水族喜欢糯米饭、糯米糍粑、汤 粑、粽子和用糯米做成的各种油炸食品,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水 族人民爱吃鱼,除浦鱼外,历史上还有养鱼的习惯。常吃的有鲤鱼、 鲋鱼、鲭鱼、鳜鱼等。水族也有吃火锅的习惯,其时将火锅置于铁火 架或泥炉上,先把肉类、豆腐、葱、姜、蒜、盐等佐料放入锅内煮沸, 食用时随吃随加入新鲜蔬菜,另外备有辣椒和佐料碟供就餐者选用。 节庆、礼仪食俗 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族有本民族的历法,以农历九月为岁首,每年 水族小伙子吹起芦笙迎接客人 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水历十二月至新年二月),每逢“亥日”,各村寨轮流“过子去作客吃酒。为了不影响生产,节约财物,端节已改在三秋农忙之后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举行,以庆贺丰收。按传统习惯,过端节之前一个晚上,只能吃素。民间传说:远祖在为自己四个儿子祝贺丰收时,由于过分的兴奋,不小心在上楼取肉时失足跌死。为悼念死去的老人,后辈们决心在老人安葬之前不吃荤,而老人去世时的日子,正是端节的前一天。所以水族有在端节前一天,或老人去世下葬之前不吃荤的习惯。端节的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必备丰盛的酒菜,举办盛宴,不仅要有牛、猪等肉菜,还要有鱼虾、豆腐、瓜果、糯米饭,其 中 最珍贵的佳肴是“鱼包韭菜”,制作工 序复杂、精细,味道鲜美可口。韭菜在水族 民间之所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说是因 为韭菜用九的谐音纪念古代一位老人,他用 ,种不同蔬菜和鱼配制了一种增强体质的佳 肴。在欢庆节日时酒是必不可少的。制酒的 工作多由妇女来承担,水族自家酿酒有大米 酒、糯米酒、杂粮酒和甜酒之分。其中以三 都九阡地区的糯米酒最为驰名,这种酒色泽 棕黄,香味馥郁,清甜甘爽。,,,,年曾 上过国宴。水族无论在节庆或平常待客都很 讲礼仪。来客人一般都杀鸡宰鸭,如果是贵 宾到来,还要杀猪上鱼,因猪头和鸡头象征 尊贵,在就餐时,鸡头要先敬给客人;猪头水族姑娘和小伙跳起水族舞蹈 是为客人饯行的菜;若是女客,客人离开时 要将事先留下的鸡鸭翅膀、腿和糯米糍粑、粽子让客人带走,民间称扎包礼。 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 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 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甘肃 的兰州、定西地区和新疆、宁夏也有分布。人口,,(,,,,万(,,, ,年第,次人口普查)。 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汉语 借词很多,也有少量突厥语借词。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 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 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 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东乡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也占重要地位,东 乡“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享誉全国。 忌讳 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禁带 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递 烟敬酒。 日常食俗 东乡族日食三餐,每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在炕洞烫灰里烧焐的洋芋最佳,食用时剥去表皮又沙又甜。每年入冬以后,东乡族的家庭主妇,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洋芋焐在炕洞的烫灰里。焐熟之后,全家围着炕桌吃洋芋,以此为早点。也可以将洋芋切作小块,洗净,入锅煮,快熟时加青稞面,并把洋芋块捣碎,放酸菜、油蒜泥,作为早点。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锅塌”即把青稞面发酵后做成块状贴在锅上蒸或烙熟;“琼锅馍”是把揉好的面团装琼锅里,加盖盖紧,使面团在加热过程中不外溢,琼锅外的炕灰不入内,于当天下午将装入面团的琼锅埋入炕内热灰中,至第二天清晨便已焐熟。有的人家还把青稞做成炒面,吃时加胡麻做成的稠汤当做早点。在夏天,很多东乡族喜将快熟的青麦穗煮熟,搓干净,再用石磨磨成长“索索”,然后再拌上油辣子、蒜泥和各种炒菜合食。青稞、豆子混杂种在一起叫“和田”,磨成的面粉称为“和田面”,用酸浆水与和田面和匀,做成面疙瘩,是最普通的晚餐。还有用玉米面、小麦面、豆面等做成的散饭、搅团、米面窝窝、荞麦煎饼及羊肉泡馍、芽尝等,散饭是用面粉搅成的糊糊,放点切成方块的洋芋和酸浆水;搅团比散饭要稠且不放洋芋,用筷子可切成团状再拌上油炝的葱花酸浆水汤、辣椒、蒜泥和韭菜、胡萝卜、咸菜,可口清爽;米面窝窝是把小米面用滚烫的开水搅拌成面团状,装在琼锅里,在炕洞里焐热,带甜味,有时窝窝里还放上甜枣,就更可口了,芽尝是用发芽小麦加水磨成浆,烫成糊状,夹在两层薄饼中间,贴在锅里烙熟,是一种甜食。还有一种罗婆粥,是用牛、羊头、蹄煮汤,再加上各种粮食做成的。总之,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为制作各种食品的方便,东乡族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即把羊心、肝、肺切碎盛入碗内,调以姜米、花椒粉、味精及葱花,放在笼屉上蒸,半小时后即可食用。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制作时将熟羊肉切成核桃大小的肉块,浸入煮开的羊肉汤里,加少量的蒜苗、葱花、香菜、味精,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东乡族人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围着炕桌盘膝而坐。媳妇在厨房内吃饭。东乡族在进餐时,很讲究礼仪,每一餐饭必须在长辈动筷后,全家才能进餐。长辈不能按时归家就餐,全家必须等待。 节庆、礼仪食俗 每当节庆,都要摆“古隆伊杰”筵,意为“吃面食”。主要面食品有油香、麻贴(一种笼屉里蒸的油花小馒头)、酥馓(油炸的大麻花)、馓子等。其中大部分都属油炸面食。东乡族善于制作油炸食品,所做的油炸食品不仅在节日宴请客人时必备,而且还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在开斋节或平时请阿訇诵经也要制作油炸食品;妇女坐月子,娘家人去看望除要带一种名为仲布拉的面食外,也要带一些油炸食品。 在东乡族男人中间,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栈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就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伙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吃平伙不但注重吃肉,还注重“论”,东家服侍到底,参加吃平伙的人边吃边山南海北地聊天。东乡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再端上油饼、油香及用面拉或切成的面条,面条盛入碗内要讲究摆得有条理,宽细匀称。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一般要将鸡分成,,块,有鸡尖(鸡尾)、两胯子、两大腿、两块勺勺肉、三块叉子骨、两块鸡翅膀和鸡头。先由长辈吃大块,小辈吃小块,其中以鸡尖为贵,一般都是将鸡尖送给客人,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典型食品主要有:罗婆粥,东乡族传统风味食品;仲布拉,东乡族传统面食,类似大馒头等 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 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 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人口,,(,, ,,万(,,,,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 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意为依据物体形态 画出来的痕迹。流传于海内外两万余卷东巴经的内容,涉及到纳西族人民各方面的知 识,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 文字。 纳西族的族源属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明末清初,丽江地区产生了地主 经济,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不过,云南永宁 和四川盐源境内部分纳西族地区,直到解放前夕,仍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并保持 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甘蔗、马铃薯等。畜牧业,、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林特产品。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火把节、“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 ,,,,年,月,,日建立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日常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水焖粑粑即将玉米或青稞面和好作成粑粑,入锅贴至色共定型,取出,锅内放入水少许,将粑粑覆盖水上,贴过的面朝上,盖上锅盖,烧至水蒸发完即熟。伴以炒洋芋或白菜汤,也有的以茶(或酥油茶)、奶碴、糌粑代饭,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如:虫草、菌子、贝母、百合搭配鸡、鸭,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宁浪和盐源一带的纳西族,晨起之后,当喇嘛的念经,主妇烧饭,老年男子打酥油茶,各有不同的分工。纳西族手工业比较发达,日常饮餐用具大都是本民族手工制作,其中以铜器制作源远流长,如:铜锅、铜盆、铜瓢、铜勺及酒盘、壶、杯等,此外镶银木碗 木筷和陶器的制作和使用也很普遍。 节日、礼祭食俗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送一圈猪膘肉、两筒茶、一瓶酒、一盒糖,长辈则以酒、茶招待客人。至初五,全村寨男女老幼带活鸡、活鸭、猪膘肉和炯酒到温泉洗浴和野炊。除年节外,纳西族还有许多祭祀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砌灶安锅,祭时用全牲大祭,在场者均要洗手执香肃立。祭毕,用猪血灌肠、猪头、内脏烧汤,熟后按户分食。大祭后三天,还要进行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祭。还有“祭三朵(本族保护神)”,纳西族认为三朵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祭三朵还要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酒一瓶,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一般要做,,个菜(冷荤、小碗、大碗各四个称为三叠水)。菜肴之中要有凉藕(表示聪明伶俐)、粉丝(表示长命百岁)、百合(表示百年合好)、丸子(表示团圆吉利),婚礼要进行,—,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纳西族的节日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汉意猪血米灌肠)、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 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 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 期”、“浪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总人口为,,. ,万多 人(,,,,年第,次人口普查)。,,,,年,月,,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县,,,,,年改为自治州。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 语支。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 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 语等。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经济作物有橡胶、 油桐、茶叶、咖啡等。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 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传统节日 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云南省德宏景颇族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也是景颇族人民祝颂吉祥幸福、欢度丰收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天。“目瑙”(亦称“目脑”)是景颇语的音译,意即“大伙跳舞”,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每逢“目瑙纵歌”节,方圆数百里山乡的男女老少就汇聚一起,伴 着锣鼓,上万人像孔雀、像彩蝶一样起舞,狂欢数日,男子每人都身挎 筒帕,腰佩精美的长刀,人人显得勇猛刚强。女子头戴头帕,下穿花色 艳丽的筒裙,腿上带裹脚,上衣前后及肩上都钉有许多银片,银光闪闪。 老年人身背织有民族图案的筒帕,扛着盛有水酒的竹筒。仪式往往从清 晨到夜晚,甚至通宵狂欢,是景颇族历史文化艺术的集中展演,人称为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狂欢节”、“天堂之舞”、“万人歌舞”。 日常食俗 景颇族闲时一日两餐,忙时一日三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 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 芹、野蒜等。水芹又名野芹,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沟边低凹潮湿地带或水田中, 宜在夏秋季择其鲜嫩部分进食,味辛香。制作菜肴多用一锅煮后蘸吃。以“酸(火, 巴)菜”(火,巴:意烂)最合口味。也有将采集的野菜煮熟后与调料一起放入臼内 舂细而食。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 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很多地区平时进餐仍然沿袭无论男女长幼均把饭 菜分份进餐,无需桌椅、餐具,饭菜都用芭蕉叶包好,进食时人手一份。忌把叶包反。 无论喝酒喝汤,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随用随去。景颇族饮酒多是自 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是用粮食熟制加酒曲发酵而成,饮时对入水。成年男女更喜烧 酒,赶街外出,随身携带酒和竹制酒筒,路遇亲朋好友,敬一杯(用酒筒盖),犹如 汉族递烟一样。 肉类食用方法:一是用明火烤熟,与野菜一起舂成泥而食;一是烤熟后蘸盐巴、 辣椒吃。食用牛肉干巴时,埋入火中焐熟,再用刀捶松后撕着吃。 节日、祭、礼仪食俗 景颇族过去信仰鬼灵,最大的活动是“目瑙纵歌”,即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为期,—,天。每次“目瑙”都要杀牛祭祀,然后牛肉大家分食,并伴以歌舞活动,参加者多时成千上万。此外还要祭“能尚”宸庙,祭“能尚”每年两次。一次在春播,祭品比较隆重,届时要杀牛、猪、鸡等,以庆贺丰收。景颇也过“吃新谷”节,“吃新谷”都选在农历八月的一个龙日,届时把新谷炒干、舂成米,与老米合在一起做饭,以喻老米、新米接续不断。吃新饭时,要把好吃的饭菜和酒洒到地里一部分,献给地鬼,然后全家共餐。 景颇族男女婚恋比较自由,并有以食传言之习。小伙子如爱上某位姑娘,就用树叶包上象征各种爱慕心情的树根、大蒜、火柴、辣椒送给女方,其中辣椒表示爱慕的炽热心情。如女方表示同意,可将原物送回;如表示可以考虑,则加上奶浆草;如不同意,即在原物上加火炭。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哪一寨、哪一家,都可留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有俗语道:“家里有打狗的棍子,没有赶走客人的棍子。”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走亲串戚,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众人分食,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柯尔克孜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 “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 苏、莎东、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人口,,万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乞普察克语支。 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有 的地区也通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 信奉伊斯兰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柯尔克孜族主要经营牧业,兼营农业和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手工业。他们的衣食起 居具有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饮食主要为奶制品和牛、羊、马、骆驼等肉类食品,辅以 面食。 柯尔克孜族至今仍喜欢红色,衣帽、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也多用红色装饰。 日常食俗 一日三餐,除早餐为馕和茶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面食、马、牛、羊肉为主;在农区以粮为主食,但肉类仍占有很大比重。粮食大都用来磨面做馕、面条、奶皮面片及“乌麻什”(用麦面或青稞面做成的稀粥)、“库依马克”(油饼)、“包尔骚”(油餜、“巧巴拉”(馄饨)等。制作面食时常用皮制的擀面布。也用奶和米制成一种叫“西仁古鲁西”(奶油甜米饭)的食品。受其他民族影响,凉 面、油塔子、包子和抓饭等也已常见。日常蔬菜不多,品种不少,仅洋芋(土 豆)、圆白菜、洋葱较为常见,并且很少与肉类一起成菜。很多肉类以做成 手抓羊肉、烤肉(塔西哈拉克)为主。其次大都做成独具特色的灌肺(库衣 安吾普阔)、灌肠(贝吉)、油炒肉(库尔达克)、肉汤(骚尔泡)等。奶 和奶制品在柯尔克孜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最常见的有马奶、牛 奶和奶皮、奶油、酸奶(浓、稀酸奶)、奶饸等。在农村和山区,过去用餐 时都使用木制餐具,现在大都被瓷器所替代。平时喜用青稞、麦子或糜子发 酵制成的一种名牙尔玛的饮料饮用,柯克孜族好饮茯茶,煮沸后加奶和食盐。 节庆、礼仪食俗 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 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 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好饭好菜摆好,以示庆祝,并且还要用小麦、青稞等七种以上的粮食做成一种名为“克缺”的食品,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饭食丰盛。柯尔克孜族传统的结婚仪式是在女方家里进行。结婚的前一天,新郎要带着宰好的羊或其他牲畜,由亲戚、伴郎等人陪同,骑马送到女方的家里;婚礼前,女方家也要宰牲畜,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柯尔克孜族好客,凡有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并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后再吃胛骨和羊头肉,尤以羊头肉待客为尊。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在吃其他食品时,摆在桌上的盘里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丰盛。如吃不完,切忌将剩菜剩饭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里,不能剩下残羹剩饭,这一禁忌不仅非穆斯林的客人要切记,就是穆斯林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土 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 祝等地。 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 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 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土族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七 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 日常食俗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 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 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 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 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酿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数较低(约,,度左右),清 醇绵软,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土族民族使用的餐、饮具,过去多用铜茶壶、 生铁锅、木碗等,今已被铝制品代替,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同。 节日、礼仪食俗 土族许多节日和饮土族“轮子秋”食,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土族淳朴好客,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敬客时,首先要敬酥油茶,并摆上一个“西买日”(插有酥油花的炒面盒子)端上一盘大块肥肉,同时在肥肉上插一把刀子,然后用系有白羊毛的酒壶为客人斟酒,以表示吉祥如意。有的地方还有客人一到,首先要敬三杯酒,谓之“吉祥如意三杯酒”;送客时也要敬三杯酒,谓之“上马三杯酒”。饮酒时,有边饮边歌之习,以畅饮酣醉为快。如不能喝酒者,要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也可。 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 西罗城等县,其余散居在罗城附近的宜山、柳坡、都安等地。人口,,. ,万人(,,,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 和壮语,使用汉文。 信奉道教,有的信佛教。 仫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 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仫佬族山乡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仫佬族节日较多,一年中除十月、十一月外,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有庆丰收、保人畜的意思。 仫佬族的禁忌有:挖煤时不许讲不吉利的话;进门时不能踏门槛;忌食猫肉、蛇肉,有的地方还忌食狗肉和猪心。 食俗 日常食俗 仫佬族大都习惯日食三餐,早餐为粥,午餐食用早餐留下的粥,晚餐才吃米饭和比较丰富的菜肴。农忙季节一般都是早餐吃粥,午餐和晚餐为饭。早餐、午餐的粥多用大米加玉米或大麦混煮。有时也用大麦做大麦饭。荞麦多用来磨粉,做成烙饼或团子食用。有时也把红薯去皮煮熟,捣碎与荞麦一起同煮。过去在春夏之交三月下旬吃大麦、小麦,入夏后吃玉米、大米;十月收红薯,直到下一年春,每天中午吃红薯,红薯是仫佬族主要辅助粮之一。黄豆平时的都经炒、煮后吃,节日和婚丧大事时用来制作豆腐。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做二十至三十斤的豆酱,用以佐粥。仫佬族一向喜冷食,饭菜煮熟之后,晾凉了才吃,一餐吃不完,下餐再吃也不用再加热。平时一般都喝生水。仫佬族烹调肉类习惯于“白氽”,即把大块猪肉或宰净的整个鸡鸭放入水中白煮,然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再加盐,或蘸盐水。鱼类多用油煎,牛肉常作单炒。蔬菜习惯先用水煮,再加油盐。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芋蓬、蒜头等。民间早、中两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饭。当地特产煤砂罐是仫佬族特有的烧饭、菜、烧茶的饮具。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较为隆重。依饭节在立冬后的“吉日”举行。做“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常用老姜、鸡蛋、芝麻、黄豆、老公鸡、鱼以及猪的心、肝、肺、肾、肠、谓等十二种食品供祭。全村舞狮耍龙,唱歌唱戏,连续进行三天,因影响生产现已不多见。每逢节日,除进行各种庆贺活动外,家家要置办丰盛食品。如:鸡、鸭、鱼、肉及糯米食品,还要按节令制作不同的节令饭菜。正月十五过小年要捣糍粑;二月春社要包粽子;四月初八要蒸糯米饭;八月十五要做狗(牛)舌粽;十二月二十四要做水圆(汤圆),蒸年糕;大年初一吃水圆,初二开始请客。出了嫁的妇女初二回娘家,并要带猪肉、鸡、鸭腿做为拜年礼品,返回婆家时照例也要带回一些节日食品。糯米制品是各个节日和喜庆日子里的主要食品。结婚、小孩满月等均要制作糍粑,此外还要做豆腐,办酒席。仫佬族的祭祀活动多在节日中进行,过去凡遇重大节日,全村或数村联合举行集体礼拜仪式,所祭神主,根据节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祭一次神,所用祭品的费用大家平摊,祭祀活动后,祭品按户平分,称为“拈份”。个人所得的拈份,回家后可用于祭祀祖先,然后作节日食品。四月八“牛生日”,当天要让牛休息,并备鸡、鸭、酒、肉,蒸糯米饭祭拜“牛栏神”,并给牛吃一团糯米饭。 典型食品 仫佬族典型食品有:豆腐肴;白馍,仫佬族传统点心,用熟糯米饭制成 羌 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 人口,,,,,,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称“尔玛”,意为 “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 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 代羌人中的冉、(马+龙)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 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这个古老的民族 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 业。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 ,,,,年和,,,,年,茂汶县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废 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年,月,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 羌族的禁忌有: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 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在上面镶制银饰。 节日、礼祭食俗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无论年节或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九大碗,菜肴与川菜相同。炖全鸡,习惯于用竹签撑起鸡头,使之昂起。以鸡头飨上宾(如舅父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进行各项节日活动。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只黑公羊、,只红公鸡、,坛咂酒、,斤猪肉、,斗青稞、,,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新娘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 典型食品 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两清炖。以上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布朗族 布朗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 海景洪县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矛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 布朗族有自已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其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部 分人通汉语文、傣语文和佤语。分布朗、乌两种方言。布朗族的文学限于口头文学, 主要形式有神话、故事、诗歌、谚语、谜语等。 大部分信仰小乘佛教。 布朗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早稻为主,善种茶。布朗族山区是驰名中外的普 洱茶的重要产区。 禁忌 走路时,忌讳与别人擦肩而过,也不能从坐着的人的腿上跨过;禁止任何 人背靠院里的中柱和在中柱上拴马;进佛寺要脱鞋,入寺后不能吸烟,也不能用手摸 佛爷或和尚的肩膀、头顶。 日常食俗 大部分布朗族一日三餐,都以稻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 豌豆等杂粮。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通常都是现焖现吃。尤擅煮竹筒饭, 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米饭沾有竹瓤,食有新竹清香,还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西双版纳的布朗族,中午习惯吃冷饭,并习惯用竹节或芭蕉叶盛食物,常食用的毛薯、芭蕉根、白花豆、野百合、竹笋、木耳和鸡(土,从)等三十余种。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例如红盐青菜是将水煮沸,先放适量的盐和辣椒,再放已切好的蔬菜一起煮,煮熟后食用,有时也放鱼肉一起煮。凉拌菜肴是把所用的蔬菜煮熟后再进行凉拌,例如拌黄笋。有时也将肉、鱼、菌类、野菜等洗净、 剁细,用芭蕉叶包成小包,埋在火塘的炭火中,待食物散发出香味后,即可 食用。还有将肉切成小块直接用竹签串好,放在火塘边,微火慢慢烘烤食用 的。这种串肉外焦巾嫩,香而不腻。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 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还 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 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布朗族喜饮酒,且大 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吃“悬钩子” 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 豪爽,在家庭里,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喝茶是布朗族的 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竹筒茶是将夏 天采集的茶叶炒熟后,置入竹筒内,然后用阔叶封口保存。饮用时再将竹筒 放在火上烘烤,直到把竹筒烤至焦黄,剖开竹筒,用开水冲泡,在浓烈的茶 香中有一种竹的清香。酸茶是将鲜茶炒熟,置放到潮湿处,待发酵后放入竹 筒,封口埋入土中,月余取出饮用,另具一种风味。许多妇女还愿把酸茶放入口中细嚼,可以助消化和生津解渴。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食此种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祭(立,电)(祭祀传说中的布朗族首领)、洗牛脚等。过年节在农历清明后十日左右举行,家家都要杀年猪,全寨子要宰牛,妇女们做糯米粑粑;年节的当天,晚辈都必须向家族长拜年,并准备两份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好,每份上面放一对蜡烛、两朵鲜花,其中一份糯米粑粑供奉给祖宗,另一份献给家族长;临沧的布朗族在年节时,要到佛寺前的菩提树下堆沙、种花,向佛爷献米花、糯米糕、芭蕉等食品。祭寨神是以树寨为单位的祭祀活动。祭神 时,要先杀一只鸡,然后到村寨的四周和寨子中心滴水祭祀,祭祀完毕大家一起 欢宴,最后全寨的青年人都去挖竹鼠,并以竹鼠肉敬神,祈祷丰收。在布朗人的 原始观念中,对竹鼠十分敬畏,认为家代表父母的魂魄,过去是不许吃的。后来, 在捕食前,也须举行仪式,求得神灵的谅解。直到现在他们对自动跑出来的竹鼠 还是不忍心杀死,只有费力从洞中挖出来的才能吃。山抗节时男女青年都要向老 人赠送食品,以感谢老人的养育之恩,所献的食品除粑粑、芭蕉外,还要有精心 采集和制作的春茶。节日期间家家都要做一些拿手好菜,集中在一起,大家共同 吃团圆饭,有凉粉、豆腐及各种山珍、野味,规模盛大的团圆饭,有时各种菜肴 达三十余种。每年五月,施甸的布朗族还要过洗牛脚节。届时老人和头人头戴斗 笠,披蓑衣,手执杨柳、桃枝扎成的扫把,牵着羊,把支支红纸小幡插在各家门 前,表示祝福。被祝福的户主,应把洁净的水泼在老人和头人的身上,表示洗去 牛脚迹,最后把羊牵到寨子外宰杀煮熟共餐。过去,每年傣历十月,还要祭(立 ,电)届时寨子里至少要杀一口猪和一只鸡,煮熟请头人和家族长去吃。在祭(立 ,电)的头一天,外寨人不准进寨,否则要罚祭猪一口。 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习惯,一对夫妻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所以要摆两次婚宴。第一次婚礼是新郎到新娘家同居,由新娘家举办酒席,宴请亲友,婚宴前,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篾串起烘烤,每户分送一串,表示“骨肉布亲”,同时还要将猪肝剁碎与糯米一起煮成猪肝饭,请寨子里孩子,表示婚后及早生子,然后再办酒席。待生儿育女后,新郎家要重择吉期举行第二次婚礼,由新郎家置办酒席,宴请宾客,而且规模比第一次要大,酒席上的菜肴一定要成双。以表示对新郎、新娘的祝福。 典型食品主要有:骨头糁、拌黄笋、油炸花蜘蛛、蝉酱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辛亥革 命后普遍使用汉文,也有人兼用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文。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 喇嘛教。 达斡尔族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也比较发达。 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 主要节日是春节。 主要礼仪 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 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 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份。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 奶制品热情招持,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 盛情款待。 日常食俗 达斡尔族习惯于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两餐。过去主要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苏子等农作物,并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荞麦面为主。进入,,世纪以来,小米和玉米(米,查)子也成为达斡尔族的主食,过春节也开始打年糕。达斡尔族的面食以荞面为主,制做荞面食品的种类很多。有刀削面、刀切短面条、揪面片、手指压柳叶状面条,和用拇指在另一只手掌上碾成的薄卷片等,是达斡尔族的上等主食,常以招待贵客。 达斡尔族的副食包括肉、蔬菜和奶。肉食过去曾以野生动物为多,有狍子、鹿、驼鹿、野猪、黄羊和飞龙、沙鸡、野鸡等。常吃鱼,主要烹调方法是清炖和清蒸。达斡尔族房前屋后常种有白菜、豆角、黄瓜、茄子、青椒、韭菜、葱、蒜、萝卜、土豆、窝瓜、西葫芦等蔬菜,除了大量应时吃用外还加工成酸菜、咸菜、干菜,以备冬春食用。最有特色的是用刀将豆角和西葫芦削成细长条,晒干后编合成股储存。达斡尔族妇女还采集柳蒿菜、山葱、山芹菜、野韭菜、黄花等野菜,煮熟食用。以肥猪肠或肥猪肉加芸豆炖柳蒿菜,采集木耳、蘑菇加肉炖、炒,都是达斡尔族常吃的风味佳肴。牛奶在达斡尔族的饮食中有重要地位,食用花样很多。鲜、酸两种牛奶是米食和面食不可少的拌食。加工的稀奶油、黄油和奶皮,营养非常丰富。 达斡尔的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奶米茶是把少量稷子米炒有轻微煳味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达斡尔族妇女还喜把采集的稠李子、山丁子、榛仁等磨为合成粉,饮用时冲入开水,拌白糖做成类似面糊的饮料饮用。味道可口。 过去,达斡尔族做饭的锅十分简单,使用桦木碗、勺、桶等。从,,世纪以来,普遍使用瓷碗、铁勺等。一日三餐,人们都围坐在炕上放的木制饭桌旁吃饭。达斡尔族饮食由家庭主妇制做。历史上有过个别以厨师为业的人,但也是做家常饭菜,没有开饭馆搞经营者。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杀猪后按不同部位切下带骨肉分等级为尻背骨、肩胛骨、胯骨、桡骨、肋骨等作成手把肉,在节日或婚丧宴席上,按宾客尊贵和长幼供之享用。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品,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过中秋节要做月饼,即在白面里夹上黄油、白糖、山丁子粉和窝瓜籽,然后把面放入刻有花纹的方、圆形木制模子里压成月饼,烙熟或烤熟做为节日点心。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要送马、牛、羊和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还要送一次小礼,礼品主要是衣、物,这时未婚夫妇才可以见面,并在一起吃“拉里”和挂面。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达斡尔族民间,有敬老、互助和好客之风,无论谁家宰杀牲,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 达翰尔族过去大部分信奉萨满教,少数信奉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羊,皮张归萨满,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典型食品 燕麦炒米、面,达斡尔族野外劳动中常用的食品;“瓦特”和“希日格乐”,达斡尔族的两种糕点食品,常用于节日、订婚喜事和葬礼时招待宾客和乡亲;“拉里”,牛奶熬的稠粥,用稗子米或荞麦脐子加鲜奶或酸奶熬成,拌黄油和白糖食用。食用时,需请亲戚邻里前来品尝,以示亲邻和睦,牛畜兴旺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人口,., 万人(,,,,年第,次人口普查)。 撒拉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语属阿尔泰语 系突厥语族,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词汇,青壮年多通汉语。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 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 撒拉人信奉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年,月,日,撒拉族聚集地青海循化建立了青海循化撒 拉族自治县。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 动物的血;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青海高原世居撒拉族的服饰 寺;作礼拜时,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多姿多彩、别具一格。 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日常食俗 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焜锅馍、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制作散饭时把面粉或豆面徐徐撒入开水里(或煮了洋芋块的开水),然后搅成糊状的面粥,搅团也同散饭一样,只是比散饭要稠些。吃时配以酸菜和蒜泥、辣椒等辛辣佐料,既开谓又可口。吃饭时一家人围坐在炕上,老人和长辈坐上席。一般的家庭都由年轻妇女和姑娘专司做饭、端盘子,不与老人、长辈在一起进餐。按照伊斯兰教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吃饭更无饮酒的习惯。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节日、礼仪食俗 撒拉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在民间,婚丧嫁娶都要炸油香、煮麦仁饭,其间凡参与炸油香、煮麦仁饭的妇女必须要“乎斯里”(即沐浴过),未经沐浴或经期妇女,不允许参与这项工作,也不允许到油锅附近去。孩子出满月,主人要拿出核桃、大枣和把薄面片切成正方形或菱形小块油炸成一种名为“古古麻麻”的食品,散发给来祝贺的客人。亲友之间往来,一般要相互馈赠焜锅馍、酥盘(一种类似大馒头的蒸馍)、比利买海等。尤其看望妇女坐月子,都要带上比利买海,请产妇滋补身体。在新娘上路之前,女方的家长要用做好的比利买海和上好的茶水招待迎送新娘的客人。有些地方吃比利买海的方法与维吾尔族吃抓饭的方法一样,用三个手指捏拢抓食。一般在为亡人祈祷时煮麦仁饭。即先将小麦去皮,然后同羊(或牛)杂碎及少许的豌豆、蚕豆放入大锅里长时间的熬煮,熟后再拌一些面粉,调以盐、花椒粉等各种调味品,成为一种像粥似的饭。在食用前,要请全村的男女老少自带碗筷而来,先男人,后妇女,席地而坐,随来随吃,因故不能来的也可让别人带回去。 典型食品 比利买海,又称“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风味食品,用植物油、面粉制成。 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其余分布在广西河池、南 丹、宜山、都安等地。人口,万多(,,,,年第,次人口普查)。 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与古代 的百越也有关系。史籍记载称毛南族为“茅滩”、“毛难”,,,,,年,月经 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今称。 毛南族有自已的语言,为先导同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长 期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几乎所有毛南族人都兼通汉语和壮语。毛南族没有本民 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来拼写毛南语,称为“土俗字”,以记录和创作史诗和民 歌。现通用汉文。 毛南族大多信仰道教,崇拜多神。 唱歌是毛南族人最喜爱的文娱活动,民歌形式随编随唱,有昼夜连唱不停的 才能。情歌叫“比”,祝贺歌谓“欢”,歌手称为“近比”、“近欢”。此外, 还流行“毛南戏”。 毛南族妇女多穿青色或蓝色右襟上衣,配上银饰手镯,蓝白相衬。男子则穿唐装或琵琶上衣。 毛南族主要经营农业、雕刻、编织竹器、牧养菜牛。木工、铁工等手工业、副业也占一定比重。特产:毛南菜牛。 毛南族的节日是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毛南族的禁忌有:正月初一这天不能骂人或说粗话;家有病人时用两根棍子叉在门口,外人不得进入;不能用脚踏灶,烧柴时必须把粗的那头先送进灶内。 日常食俗 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种饭为主食。如毛南饭,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笋 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制作时,先把玉米 磨碎,簸去粉和糠,再放石难中轻轻舂成玉米心,煮熟加菜、油、盐,搅成糊 状即成。毛南族还长于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为辅助主食,是消夏解 暑佳品。家家喜欢食甜红薯,并作为入秋以后的辅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地区蔬菜较多,四时不断,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红薯叶、 豆荚、芭蕉芋、青菜和萝卜,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 可单独蒸食。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喜食狗肉, 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之习。毛南族食用牛肉时,习惯于将牛肉切成薄片, 待水烧开之后,放入涮至刚熟,蘸生姜、葱、蒜、西红柿、酱油、盐配制的佐 料吃。大部分毛南族都有吃酸肉的习惯。“腩醒”、“瓮煨”、“索发”俗称 “毛南三酸”。“腩醒”是将猪肉或牛肉切片拌盐,加熟糯米腌制的肉,“瓮 煨”是用(廾,三白)头、黄豆加盐发酵而成酸汤,再用来腌青菜、猪肉、猪 头,使菜和肉变酸而成为脆化发香的菜肴。用碎猪肉骨头加螺蛳制成的螺蛳酸, 称为“索发”。索发和鸭血加佐料制成的鸭血酱,是毛南族的典型菜肴。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肴,认为一些肉和菜特别是鸡,煮得过熟会走味。唯独对鸭以煮烂熟为宜,在烹饪上有“鸡生鸭熟”之说。毛南族在杀牛时,喜饮牛血,称牛血为“牛红”,认为喝牛红对身体有补益。毛南族大都喜欢饮茶,暑天常以浓茶解暑。走远路时经常随身推刀带“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节日、礼仪食俗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节日祭祖,一般多用猪、鸡、鸭、牛肉、酒、糯米饭等作祭品。毛南族逢年过节、操办喜事,都喜欢做豆腐圆,作法是把猪肉(或牛肉)、干虾、花生米、大蒜、香菜、胡椒混合剁碎,加入食盐后拌匀成馅,用捣烂的水豆腐包上馅放在手中或碗里反复滚动即成圆状,然后放到油锅内炸熟。吃时放在锅里煮汤,味道鲜香可口,既是宴请客人的必备菜肴,也可作为礼物相互馈赠。在节日里,毛南族喜欢用开水涮牛肉待客,即按本地的习惯,在火塘上摆置一口铁锅,进餐时大家围拢在铁锅的周围,将生肉、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后蘸配料下酒,这是毛南族民间最常见的宴请形式。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过分龙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有的还要烤香猪。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团,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实累累,祈望五谷丰登。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狗屁藤等草药熬水饮用,或用这些草药剁碎作馅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梁、玉米酿制。但近年来,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典型食品 明伦白切香猪是毛南族的名菜,用当地产香猪加佐料蒸制而成。此外还有:甜红薯;螺蛳酸,毛南语称索发,是民间佐餐小菜;蒜头酸水,毛南族小菜,山区每家都制作;鸭血酱,毛南民间佐餐小菜;豆腐肴 仡佬族 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 关岭等,,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 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人口,,,,,,人(, ,,,年第,次人口普查)。 仡佬族有自已的语言,但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如今, 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还会仡佬话,汉语已成仡佬人进行交际的工具。一部分 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 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仡佬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当地汉族相似。节日大体与 汉族相同,春节是他们最大的节日。 禁忌 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 内;妇女生孩子未满,,天的,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 日常食俗 仡佬族习惯日食三餐,早餐稀饭或酸汤(发酵发酸后的肉菜汤)烫饭,中餐和晚餐多为干饭,即大米干饭或玉米干饭。仡佬族制作的玉米干饭很别致,一种是先将玉米磨成细粒,放入锅内蒸熟或半熟,然后摊开碾碎、拌水,再复蒸两次,成饭后软香可口;另一种是将玉米磨成小粒,用水浸淘一次,直接入锅煮成半熟后捞出再蒸熟食用。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喜食玉米大米混合饭,制作时先将玉米粒和大米分别蒸成半熟,然后拌匀再蒸即可食用。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糯米一般都用来制作糯米粑,做糯米粑时先将糯粑,烤、炸、煮均可。因制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风味。食用时,常配以蜂蜜、红糖、白糖、芝麻、苏子等。仡佬族大都喜欢把鲜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椿,不仅可以凉拌,单独作菜,而且还可用来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肉类主要有猪肉、羊肉和牛肉、马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菜肴是用猪骨头、鸡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种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时既可单独做汤,又可与其他菜相配,制成各种风味菜肴。仡佬族很喜欢吃辣食,吃法很多,如:将嫩辣椒放在干锅内爆成半熟,然后油炒煳;或将嫩辣椒煮成半熟,晒干,吃时再用油炸,直接用来下酒。仡佬族善酿酒,以“爬坡酒”最富特色,酒用玉米、高梁、毛稗、稻谷等酿制而成,常用作礼品赠送亲友。 节庆、礼仪食俗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打成一个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盘内,供奉祖先,三天之后才可食用。黔西的仡佬族还用豆豉叶(扁竹叶)插在粑粑上,以表示祖先开荒辟草时插草为标;广西的仡佬族还有在除夕的供品中加粽粑和红薯之习。在端阳节、重阳节及其他所有节日,都要宴请宾客,但均要做粑粑。如民间广为流传的端阳打粑送亲家,重阳打粑封龙口,谷熟打粑献新等,特别是农历十月初一的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当地的仡佬族杀鸟、备酒、敬奉牛王菩萨,祈愿牛王保佑耕牛体魄健壮,凡养牛户届时都要停止使役,让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使它兴高高彩烈,然后取下粑粑喂牛。仡佬族热情好客,亲戚朋友相聚,都要以酒为礼,遇到喜庆或节日,酒必不可少。在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须请媒人携带鸡、酒等物送给女家,如礼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经缔结。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亲嫁女或宴请宾客时都要办“三么台”酒宴进行款待,即按特点顺序共分三台,第一台称茶席,喝清茶辅以各种糖果点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第二台称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种凉菜及酸、咸、辣腌菜和香肠、盐蛋等;第三台称正席,上饭菜,菜中有扣肉为“大菜”,另有各种炒菜如:粉条、酥肉、豆腐丝、汤等,招待客人时,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须陪到底。在婚嫁期间,亲友要把自家酿制的“爬坡”酒装坛,贴上红条,做为礼品,置于门外,内插长粽叶茎一根,其下用短篾片撑开,男女客人可随意以茎为管吸吮。 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典型食品 辣椒骨为仡佬族的典型食品,是仡佬族传统汤菜和佐料,用猪骨如鸡肉及大量辣椒粉腌制而成,特点是辛辣开胃。其制法是先将猪骨捣碎,再加适量的辣椒粉,拌入烧酒、花椒和食盐,放入坛中密封,约十天半个月后即可开坛食用。食用时,可单独熬汤,也可做配料与其他肉菜一起做菜,尤其是食玉米饭时,必不可少。 锡伯族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 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 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 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人口,,(,,,,万(,,,,年第,次人 口普查),其中黑龙江省有,,,,人。 关于锡伯族的族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锡伯族源于古代 的鲜卑,居住在绰尔河、嫩江、松花江一带的鲜卑人就是锡伯族的先民; 另一种认为,锡伯是地名,清代舆图将海拉尔迤南的室韦山一带泛称为“锡 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因而得名。 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 形成的一种语言,跟蒲语很接近。锡伯文是,,,,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汉、满族基本相同。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会在门口用红线挂上一副小弓箭,长到五六岁就开始学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尔查尔等地的锡伯人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 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普遍重视祭祖扫墓。 禁忌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不许坐、踩或跨过衣帽、被、枕;穿过的裤子、鞋袜不能放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屋内吹口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门口挂有红布条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不得入内。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份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日常食俗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受维吾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喝面茶、牛奶和奶茶。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吃肉时,习惯每人随身携带一把刀子,将肉煮熟后,放入大盘中,自行用刀子切割,然后蘸盐和葱蒜拌成的佐料。习惯做猪血灌肠。也喜食用煮熟的猪血,拌成酱状,并配以蒜泥或葱花单独做成菜肴。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锡伯族还习惯制作各种腌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有时可供全年食用。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节日、礼仪食俗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 ,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锡伯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记帐,也不收钱。 典型食品 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还有:发面饼,锡伯族常吃的主食;炖鱼等 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潞西等县。其余分布在盈江、龙陵等县。人 口,,,,,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年,阿昌族人民 获解放。,,,,年在陇川县户撒地区成立了阿昌族自治县(区级),,, ,,年、,,,,年又先后在潞西县江东区高粳田乡、梁河县遮岛区的丙介 乡和关璋乡成立了三新阿昌族民族乡。 据元代史书记载,阿昌族是金齿区域的,种民族之一,明、清史书多写 为“峨昌”或“蛾昌”。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 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阿昌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 有文字。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有梁河、户撒两种方言。由于 长期和汉、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使用汉文。有丰富 的口头文学。 阿昌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 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数百年来,阿昌族制造的 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解放前,阿昌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土地私有,可以自由出租和买卖。,,,,年秋开始,党在阿昌族地区开展了和平协商土改,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和领主、地主的剥削,其经济、文化、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 阿昌族主要节日有会街节、窝罗节、泼水节等。 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杀家畜和伤害动物;妇女生孩子未满,天时,忌讳别家男子进入院内。 日常食俗 阿昌族日食三餐,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火,巴)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除炖、烩、炒、腌外,更多的是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线,即将猪宰杀后用麦秆或稻草将猪皮烧黄,刮洗干净,然后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与米线起食用。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最具特色。腌制的咸菜、卤腐、豆豉常年必备,每餐不少。酒是常年不断的饮料,妇女常饮用糯米制作的甜酒,有浓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饮白酒。现在大多数阿昌族都已会用蒸馏法制作烧酒,藏之于瓮,供是节和待客时饮用。 节庆、祭祀、礼仪食俗 阿昌族过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在梁河、潞西一带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窝罗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以纪念传说中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遮麻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绩,届时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杀狗吃狗肉和芋头,如果在祭祀的当天能捕到蟒蛇,则认为更吉利。火把节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沣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此外,在梁河、陇川一带的阿昌族也有于农历八月十五过尝新节的习惯,节日的当天要到地里拔一蓬籽结得最、最多的芋头,砍一棵结双穗的玉米,捆在一根竹棍上,摆在屋角,然后舂新米做饭,饭熟后要先盛一碗喂狗,最后全家聚餐。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有的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一碗酒,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不慎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 典型食品主要有:凉拌芹菜糁、冷冻、酸(火,巴)菜、过手米线。 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人口, ,,,,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普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解放前曾使用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 流行不广,后逐渐不用。现普米族大都使用汉文。 普米族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兼营家庭手工业。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蚕豆、 大麦、燕麦、青稞等。现在大力发展农、副业基础上,发展了铅矿、盐矿、铁工厂等工 业企业,建造了发电站。 普米族群众崇拜神,祭祀祖先,还有信仰喇嘛教和道教的。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 十五等。大过年即春节,同一氏族的各家要吃年饭。 ,,,,年到,,,,年完成了民主改革。 禁忌 普米族禁止打狗,忌食狗肉;忌用手摸火塘上的三架和在灶上烘烤衣服;不准背着枪进门,须拿在手里进门;若门口立有经幡旗杆,旗色为白色或红色,杆顶插把尖刀,表示家里有病人,外人不得入内;妇女分娩时,男子不得进入产房。 日常食俗 普米族一般习惯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面食点心,喝酥油茶或盐茶(茶水中放盐),中午和晚上为正餐,多以玉米为主食。常用煮、蒸、烧、烘烤等方法制作米饭、烤饼、面片、面条等。兰坪地区的普米族喜把做好的饼子放入火塘内烘烤,熟后吹打去灰,佐以辣椒、青菜汤或酥油茶当饭。也有的将玉米、面条与青菜、酸菜同煮而食;还有的将马铃薯煮熟捣碎,与糌粑合成团子做为主食。宁蒗的普米族多将荞子、玉米合在一起做成“牛头饭”,稗子与大米合在一起做干饭或稀饭,而大麦和青稞则多用来做糌粑和酿酒。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种类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红柿、辣椒、韭菜、萝卜、蔓菁、青菜、大葱,此外还经常采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并长于用核桃、麻籽、苏子、菜籽榨制食油。普米族普遍以饲养的畜禽为其肉食来源。常见的有猪、牛、羊肉,并能制作酥油、乳饼、奶酷等乳制品。肉类多煮食和烤食,不习惯炒食。杀年猪时除鲜食外,一般都做猪膘肉,也有将猪肠做成面肠或米肠;普米族擅长用风腌办法把猪肉制成猪膘肉或腊肉,以琵琶肉最为驰名。即把完整的猪去骨,风腌制成如琵琶状,也有将猪后腿划开,剔骨后再把瘦肉装进去晒干储存。民间都把猪膘肉、琵琶肉和猪腿的多少当做富有的标志。牛肉和牦牛肉则以鲜吃为主,只将牛头肉扒下来晒干存放。宰牛时要将鲜肉成块煮,观看或路过的人都可吃到一份。牛头骨要挂在家里的墙上,并以多为荣。也常能吃到狩猎捕获的黑熊、野猪、獐子、麂子、雉鸡等野味。 普米族还保留许多别具特色的古朴烹调方法。如:将羊肚子(羊胃)掏空、洗净,盛好水,放入切成块的羊肉,然后把羊肚吊在火塘上的支架上,用火烧熟可食后将石块烧红放入水中,把水烧沸,也可用此法煮食物。很多普米族还将泥巴糊在鸡蛋壳上,埋入火灰中焐烧,马铃薯、红薯等也都用此法烧熟后食用。还有很多普米族喜用石块烤粑粑。先把如拳头大小的石块烧热,然后把和好的面粉包在石头上,片刻就可烤熟食用。 普米族饮茶也像吃饭一样,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会坐卧不安,甚至头昏脑胀。普米族一天习惯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临睡时还要喝一次。日常饮茶的种类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猪油的茶)、盐茶和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等。惯于用牛角盛酒并用竹管去吸。经常饮用的有白酒、黄酒和有名的苏里玛酒(甜酒)。苏里玛酒多是用上好的大麦酿制而成,所配酒药里有雪上取来的龙胆草和江边的百合草,等发酵后,装入坛子,过十天后从坛口的一侧开个小口冲拌凉开水,再用弯曲细竹做的咂竿咂出来即成。其味浓香醇厚,甘冽净爽,是待客、馈赠亲友的重要礼品。 节庆、祭祀、礼仪食俗 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在大过年时,同一民族的各家要祭“锅庄”,杀羊敬祖先。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在大过年当天,在三角锅庄上供猪头,然后吃团圆饭。有缺员之家,吃饭也要为缺席者摆上碗筷,各种菜都要为缺席者留一点,表示他们也和全家人起食用。有些菜甚至一直留到缺员归来后才食用。兰坪丽江地区的普米族在除夕夜要做十二道菜,猪头是十二道菜中不可缺少的主菜。节日期间,有互送礼物的习惯,所送的礼品多是自家作的油煎粑粑、腊肉条等食物。其他一些节日,除必备传统风味食品如粑粑、酒、肉外,还要加上应时的食品。如清明节的凉拌冷菜;立夏的辣蒜腌肉;火把节的饵块和水豆腐;尝新节的新米和荞麦粑等。 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有的在农历三月初工,有的在十月初八)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届时每两户献一头牛,一户献一只羊(以白羊为贵)。祭日当天的拂晓,先把屠宰的牛、羊头蹄心肝供奉诸路天神之前,日出后,开始诵经,全部祭典有时持续三个月,现已不见。 在民间,普米族男好定婚,双方喝完定亲酒之后,男方要杀猪杀鸡,托媒人把猪心作为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要杀猪并将两家的猪心都切成两半,分成两份,一份仍由男方家带回,表示“永结同心”,在男方迎亲时还要请歌手唱歌,新娘到男家后,主人认为参加喜庆的人吃的肉越多,喝的酒越多,才算婚礼办得周全。女方也要宴请亲友两三天,费用多由男方负担。婚礼时十分隆重,有酒、有肉,还要对歌。普米族热情好客,每有亲友、客人来访,必请上坐,先奉上酥油茶、炒面、水果,有的还要赶作牛、羊肉和猪膘肉饭招待。主人要频频向客人敬酒,酒喝得越多,越能赢得主人的喜欢和信任。客人离去时,主人要送“四色礼”,即一支鸡腿、一块猪膘肉、一瓶茶叶、一瓶苏里玛酒,这是普米人赠给贵客最好的礼物。 典型食品主要有:红烧琵琶肉、醉鸡、竹叶菜炒番茄等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虽然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 中国这块土地上。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克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 治县,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年,月,,日建立 塔吉克自治县。人口,万多(,,,,年第,次人口普查)。 塔吉克族大多数说塔吉克语的色勒库尔话,少数说塔吉克语的瓦汗话均, 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许多塔吉克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原属逊尼派,,,世 纪初改为什叶派的支派伊斯玛仪勒派。 解放前,塔吉克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 活。建国后,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工业从无到有。 塔吉克族的节日有春节、播种节、引水节等。 日常食俗 塔吉克族日食三餐,主要食品有肉、面、 奶。农区和牧区的塔吉克族,在食物结构上略有不同。 农区以面食为主,牧区以肉食为主。喜将面和奶或米和奶一起制成主食。如显尔克 鲁齐(奶粥,将洗净的大米加牛奶煮成的粥),或西尔太里堤(奶面片,用牛奶和 面,然后擀成薄片,再用牛奶煮熟)牛奶煮烤饼均离不开牛奶。塔吉克族民间独具 特色的食品如布拉马克(奶面糊)、哈克斯(油面糊)、泰勒提(酥油泡馕)等都 是用牛奶加面粉,或酥油加面粉制成的。其他许多日常食品,因受维吾尔族的影响,其做法大体上与维吾尔族做法一样。如面粉制作的烤馕,大米加羊肉、羊油、胡萝 卜等做成的抓饭等。塔吉克族在日常饮食中,都很注重主食,不太讲究副食,很少 吃蔬菜。一日三餐,早餐是奶茶和馕,午餐是面条和奶面糊,晚餐大都吃面条、肉 汤加酥油制品。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欢用清水将较大的肉块煮熟,然后蘸盐吃,认为是原汤原味,民间把这种食肉的方法称为“西尔乌”(手抓羊肉)。此外,那仁(肉块加面片或将牛奶、肉汤混制加面片)、“阿热孜克”(油餜子)、油饼、奶干、奶疙瘩、奶皮子也是日常不可缺少的食品。塔吉克族日常饮料多习惯于饮用奶茶。 按传统习惯,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各种食品的制作,均由家庭主妇承担,一般男人不需插手。进餐时,在地毯上铺饭单(布餐巾),就餐者围其四周,长辈坐在上座,菜饭按座次先后递送。 节庆、礼仪食俗 塔吉克族的许多传统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逢节日,家家都要宰牛、宰羊,做各种油炸食品。如有贵客到来,款待更为隆重。敬客宰羊时,要把欲宰的羊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后再宰杀。进餐时,主 人要先给客人呈上羊头,客人要割下一块肉,再把羊头双手奉还给主人。随 后,主人还要将一块夹羊尾巴油的羊肝送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敬重。然后, 主人要拿起一把割肉的刀子,刀柄向外送给客人,请一位客人分肉。客人往 往相互谁让或同请主人分肉,一般由有经验的客人分肉,肉分得很均匀,人 各一份。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都瓦”(见维吾尔族食俗),最 后由主人家里的人收拾残肴,取走铺在地毯上的“饭单”,大家才能起身离 席。进餐的客人中如有男有女,一般要分席就餐,进餐方式和食物相同。 塔吉克族男女订亲时,男方要向女方送羊只、牦牛和金银首饰做为订亲 礼。婚礼仪式一般在女方家里举行,双方设宴待客,前来祝贺的亲友都要带 羊、食物等做为贺礼。举行结婚仪式由宗教人事诵经主持,然后在新郎、新 娘身上撒一些面粉,并由宗教人士将沾盐的肉送给新郎、新娘各一块,表示 祝福。 典型食品如:吉格依,塔吉克族传统奶制品;扎忍,塔吉克族传统风味 食品 怒 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 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 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怒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近几年来,怒族地区发现了一个世界罕见 的多金属成矿带和一个巨型铅锌矿床。 日常食俗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常见的蔬菜有青菜、 白菜、萝卜、瓜豆、辣椒等。每年五、六月还需到山林中采集野菜。常采的有竹笋、野 百合、各种块根类及蕨类植物,以及做调味用的姜、葱、花椒等。含淀粉为主的植物当 粮或制成粉做粑粑而食。肉类来源靠饲养的牛、猪、鸡、狗、羊,常捕鱼和打猎。怒族 捕鱼和狩猎历史怂久。怒族食用狗肉者不普遍。儿童还要禁食熊、虎、豺肉,禁食鸡爪、 鸡血,妇女在,,岁前不吃心肺。喜食漆油,常用漆油焖鸡、烤羊肉,善于酿酒。以贡 山怒族的咕嘟酒最有特色。怒族饮茶是仿制藏族的酥油茶而制作的漆油茶。由于怒族地区不产牦牛,没有酥油,就以漆籽榨油,然后加茶、盐、核桃仁等原料经搅制乳化即成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体弱者食用的补品。 节日、礼仪食俗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每到腊月末,家家都要清扫庭院,除净火塘中的余灰,并用松枝装饰门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种器皿铺上一层绿松毛(松树叶),象征去旧迎新。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团圆饭。过年期间,杀猪宰羊,要相互送礼,邀乡里亲朋好友,共同聚餐,酒菜丰盛,情趣盎然。除过年外,还过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祭谷神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和祭山林节。节日期间,除必备酒外,还备有一些应时食品。如在祭谷神节时要将所有的饭、剁碎的肉在簸箕内拌匀,一起用手抓着吃。婚筵是所有礼仪中宴请规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推带猪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帮助砍柴和耕地,然后才能举行婚筵,婚筵时不但酒肉要丰盛,场地也要布置一新。届时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尔后姑娘们要向他们抛洒面粉,表示吉祥如意。怒族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全寨都要献出最好的野味。只要客人进屋,主妇将以最快的速度为客人烹制佳肴,并同时送上两块石块粑粑,中间得夹一块煎鸡蛋或烤猪肉。两块粑象征夫妻二人,中间夹鸡蛋或肉象征有兴旺的后代,最后主人还要与客人共同饮“同心酒”。云南怒江州的怒族群众信奉仙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要为仙女过节。节前,先选几个钟乳石的石灰岩洞作为仙女洞。到节日这天,人们上山采杜鹃花,带上祭品和酒器到仙女洞中祭祀,兴高采烈地度过节日。 典型食品主要有:漆油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 乌鲁木齐等地。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维吾 尔语、塔塔尔语十分接近。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 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叙事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等流传广 泛。乐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 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 克人从事畜牧业。 日常食俗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 大米多用来做抓饭。乌孜别克族抓饭的制作方法基本一致;制作素抓饭不加肉, 但要加入适量的葡萄干、杏干等干果,香甜可口,故又称甜抓饭。肉食以牛、 羊、马肉为主,喜食抓肉、烤肉和土豆炖肉(乌孜别克族语称“库尔达克”)和一种用蛋清、白糖制成的甜食“尼沙拉”。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 节庆、礼仪食俗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年年春季,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届时以村为单位,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与哈萨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那仁类似,常用来招待贵客,食用时一般情况下用手抓食;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 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 齐等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人口,. ,,万(,,,,年第 四次人口普查),比,,,,年(,,,,人)增加了三点六倍。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 使用俄罗斯语和俄文,也用汉、维、哈文。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 俄罗斯人除从事农、牧业,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外,还从事各 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及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 较高的水平。 日常食俗 俄罗斯族的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俄式热菜。常 吃包子、饺子、各式面条和抓饭。喜欢吃黄瓜、西红柿等生菜,还常吃用青 西红柿、胡萝卜、黄瓜、圆白菜腌成的酸菜。爱喝加有牛肉和土豆的各种菜 汤、白酒(沃得卡)和自己酿制的醇香甜美的啤酒(比沃)。 节庆、礼仪食俗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过节这天,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进门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节日,接着主人给客人递过一个彩色鸡蛋,表示庆贺。主人和客人还可以一起玩碰鸡蛋的游式。客人入座后,主人要拿出丰盛的食品和饮料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种高,,多厘米、直径,,多厘米的圆型塔式面包,称为“古力察”。这种面包是由糖、油、鸡蛋和牛奶等原料制成,表面涂有晶莹的糖粒和彩色的奶油,不仅颜色悦目,而且松软可口,招待客人时,一般要把它切成片后食用。 典型食品如:帕哈力,一种点心;罗宋汤,是一种汤菜。 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 一词原意为“茅舍”。人口,,,,多(,,,,年第,次人口普查)。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曾用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一般通用维 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萨邦节是塔塔尔族 独有的节日,也称犁头节,一般定在每年的六月份举行。 日常食俗 塔塔尔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中午为正餐,早晚为茶点,日常饮食离 不开面、肉和奶,间或也食用一些大米,但均制做成特殊食品。塔塔尔族妇女素 以烹调技艺高超著称,善于制作各种糕点,如用面粉、大米加奶酪、鸡蛋、奶油、 葡萄干、杏干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内层松软,风味驰名新疆;也 有将肉和大米混合烤成名为“伊特白西”的点心,还擅长用鸡蛋、奶油、砂糖、 鲜奶、可可粉、苏打和面粉制成精美可口的馕。日常主食除肉、卡特力特(用牛 肉、土豆、大米、鸡蛋、盐、胡椒粉作原料制成,类似于抓饭)、馕和拌面之外, 还有帕拉马西(馅饼)、饺子、油煎饼(带土豆)等。塔塔尔族喜欢的风味饮料 有:类似于啤酒的“克儿西麻”,是用蜂蜜发酵制成的,还有用野葡萄、砂糖和 淀粉制成的“克赛勒”等。进餐时,每个人面前都放一块小手巾,用以擦拭嘴、手并防止食物溅在衣服上。全家人围坐一圈,中间餐桌上放一块餐布,吃饭时习惯用勺子、刀子、叉子。上茶、上饭,要先送给长者,然后再按年龄大小先后递送。饭毕要做“巴塔”(祈祷)才算就餐结束。 节庆、礼仪食俗 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 撒班节 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拨河、赛马等集体活动。最受欢迎的是“赛跳跑”。每个参加者将一个鸡蛋放在匙中衔于口内,鸡蛋不能落地,最先跑到者胜。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 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人口,,,,,人(,,,,年)。在北纬 ,,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 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 鄂温克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 语支。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 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 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过去实行天葬(即风葬),后来多改为土葬。主 要节日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 ,,,,年,月,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 日常食俗 在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 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制品。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为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主食以面为需,除烤面包外,还常食用面条、烙饼、油炸餜子等,食用时,拌上或抹上鲜奶或黄油。有时也食用大米、稷子米和小米,但都用来做成肉粥,很少吃干饭;肉类以牛羊肉为主。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宰杀后的牛羊肉冻或晒干储存,食肉的方法常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居住在北部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完全以肉类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熟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吃鲜肉,但不把肉煮烂,用猎刀削吃,讲究有“嚼头”,也有的将鲜肉切片串在木棍上,火烤熟后蘸盐食用;另一种方法是将肉煮到七八成熟晒干,食用时再用火烤或切成块熬粥(也可直接食用)。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从,,世纪,,年代初开始,鄂温克族的主食渐被面食如:面条、烙饼、馒头等所代替。 生活在嫩江流域和山区的鄂温克族早已开始农耕并兼事狩猎、采集等多种生产方式的经济活动,他们的主食以农产品为主,畜牧和狩猎的收获多做为副食,主、副食已有明显的区别,日常喜食熊油,猎到熊之后,无论冬夏,都要熬油,一般一只黑熊可熬出上百斤熊油。并开始广种蔬菜,主要食用菜有白菜、萝卜、豆角、黄花等。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制作的方法是在烧开茶水后,先滤去茶叶(一 般都用砖茶)然后放入少量的炒稷子米和盐,适量地对入鲜奶,烧开后即成 奶茶。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此外,还饮用面茶、肉茶, 面茶即将炒稷子米捣成面经油锅炒后加入奶茶;肉茶即把熟肉切成碎块加入 奶茶。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驯鹿奶呈灰白色,浓度大, 味香甜,也可用来制作奶茶。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 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胃)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桦 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节庆、礼仪食俗 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节日期间,人们都要身着盛装,男人们要进行剪马鬃、马尾活动,届时牧民们家家都要备下丰盛的酒肉,宴请亲朋好友。鄂温克族好客并讲究礼节,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那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献上驯鹿的奶。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 德昂族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年,月,,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 “崩龙”是他称,非本民族的自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 意思是“石岩”。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 江西岸。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散居在德宏、保山、临沧和 思茅地区。人口,,,,,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德昂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语言、文字: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德昂族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 宗教:德昂族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 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 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直至,,,,年后,这些情况才有所改变。 婚俗:在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文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天,,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欢庆。 节庆: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月,,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即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祭日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日常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煮成又酸又(火,巴)的酸(火,巴)菜,或加油、豆豉、盐成杂熬菜。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卤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外出必须砍一段楠竹,削个斜口,放入茶叶注入泉水,用火烧开饮用,别具香味。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制酸茶时在茶叶中加少许槟榔,放入大竹筒中压实,密封筒口,存放一至两个月发酵后取出,入嘴细嚼,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 德昂族民间制陶和使用竹编制品历史悠久,所有炊餐用具,大都是自制的陶器和竹器。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直至,,,,年后,这些情况才有所改变。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在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月,,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即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饮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祭日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在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举行婚礼通常要进行,天,,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捣菜、拌挑手鱼、姜叶炖鱼等 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 ,,,,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内大河家、列集一带。人口,. , 万多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文。 保安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商业在保安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河家集市 盛况空前,成为连接青海、甘肃等地的物资集散中心。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 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三十多个品种,畅销西北各地,尤为藏族人民所 喜爱。 保安族还保存了一些与蒙古族相似的游牧民族的习惯,如喜爱摔跤、善 骑射等。保安族以米面为主,吃牛羊肉,忌吃猪、马、驴、狗和一切凶兽猛 禽肉。 保安人婚礼一般都选择在伊斯兰教历的“主麻日”(每周星期五)举行, 到女家举行婚礼。每年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宗教节日。 ,,,,年,月,,日,成立了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食俗 日常食俗 保安族日常食品有米有面,大多数较偏重面食,做法与北方其他民族 相似。主要有馒头、花卷、煎饼、炕锅馍馍、包子、汤面条、臊子面、凉 面、浆水面和捏面筋等,许多杂粮如玉米也多磨成面后食用,其中特有的 食品散饭和搅团,就是用杂粮面制成的。小米多用来做成稀饭。旧时到了 冬季还要做一些杂粮炒面,如今已不多见。馒头和炕锅馍馍是最为常见的 主食。炕锅馍馍的做法是将发酵后的面团掺入适量干面,用碱中和后加些 菜油,揉匀后放入炕锅内,有的在揉面时还分层加入菜油,还有的加入食 盐或白糖,并在馍上揉出各式花纹图案,如牡丹、月季花,入锅后加盖盖 紧。再把炕锅埋入热炕洞内的温火中,经适当烧烤后,即成为外黄脆、内 瓤松软的炕锅馍馍。根据锅的大小厚薄,馍馍小的有,,,克左右,大的 ,—,千克,厚的,,厘米左右,薄的,厘米以上。炕锅厚约,厘米。过 去以铜锅为主,后来以铸铁锅为主,现在以铝锅为主。在麦收前,保安族 家家都要做青麦包子。肉食除牛、羊肉外,兼食鸡、鸭、鱼,一般以手抓 羊肉为上肴。此外,保安族认为鸽肉稀饭有补五脏、益心力的功能,常作 为药膳,为大病初愈、身体虚弱的人作补品。其做法是将野鸽宰杀后去毛 洗净,切成块状加大米(或小米),再放一些蕨麻(多年生草本,根富含 淀粉,可煮食或酿酒),温火炖烂食用,茶叶是保安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民间喝茶比较讲究,一般在冬季喝茯茶、砖茶、沱茶,夏季喝陕青茶和春尖。 节庆、礼仪食俗 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其中以炸馓子和油香最为普遍,不仅在节日期间,都要宰牛、羊、鸡、鸭。宴请宾客以全羊席最为隆重。保安族的全羊席做法是把整只羊加上调料煮熟,按肋条、脊背、前后腿、髋、脖子、尾巴分部位切割开,然后带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块,每个部分装一 盘上桌,供就餐者选用,羊的头蹄、杂碎加麦仁煮汤,也是一种美食。除 了整羊之外,一般做鸡、鸭也都要加好调料整煮,熟后再按骨骼衔接处分 割成,,块或蒸、或爆炒,除鸡头和脖子外全部盛盘子上桌,民间称大块 清水鸡或爆炒鸡块。男女青年结婚,按习惯由男方家置办酒席宴客,但头 三天新娘不吃男方家的饭,而是由娘家送来,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在 节日或喜庆的日子,不仅饭菜讲究,饮茶也不同于平常的日子,届时要在 茶碗内泡上冰糖、桂圆,称为三香茶,有的还要放上杏干、葡萄干称为五 香茶,甚至连茶具也要选用好的。 典型食品 虽然保安族的食物结构与食俗基本上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的食俗相同,但并不乏独具特色的食物,如:麦仁杂碎汤,节日或待客时常备的一种汤菜;青麦包子(有荤、素之分)等等 裕固族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 区。人口,. ,万多(,,,,年)。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 拉玉固尔”。 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世纪中叶,其 中一支迁至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史称“河西回鹘”。明初,陆续迁至 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年经本民族确定称“裕固” 族。,,,,年,月,,日建立了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按分布地区,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 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 通用汉文。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过去,他们不仅住的是毛毡帐篷, 穿的衣服、鞋袜,吃的肉、奶是畜产品,而且生产和生活上用的大部 分用具也都是毛皮制成的。现在,已有一部分人改为主要从事农业生 产。 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丧葬形式。 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族间严禁通婚。 由于本民族的文字失传,民间口头创作便成了裕固族民族艺术的主要形式。《黄黛成》、《萨里玛珂》、《我们来自西至哈至》是裕固族的著名民歌。 日常食俗 奶和茶在裕固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民间有一日三茶一饭或两茶一饭的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一般都先将净水或刚开锅的茶舀一勺洒在帐篷周围,意味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然后调入酥油、食盐和鲜奶反复搅动后即可饮用。如果再加上酥油、奶皮、曲拉(奶疙瘩)、炒面、红枣或沙枣就可当早点了。中午也要喝茶,有的人家就炒面,有的人家就烫面或烙饼,算做午餐。下午还是喝茶,在茶内加酥油和奶或吃稠奶(酸奶)。到了晚上,待一切劳动结束后,才开始正式吃饭。晚上吃的饭一般以米面为主,有米饭、面条、面片等。裕固族平时喜食牛、羊肉,通常把牛、羊肉做成手抓肉、全羊、牛、羊背子(即把完整的牛、羊臀尖带骨煮熟上桌)、焖羊肉条、风干羊肉干、牛、羊杂碎汤等。除牛、羊肉外,也食猪肉、骆驼肉、鸡肉或炒菜。食用牛、羊时常佐以大蒜、酱油、香醋等。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牧民平时很少吃到新鲜蔬菜,只能采集些野葱、沙葱、野蒜、野韭菜和地卷皮(类似木耳)等野菜。秋季草原上到处都有鲜蘑,所以鲜蘑是入秋后常食的菜。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牦牛、黄牛、羊奶为主制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甜奶是将鲜奶直接煮沸食用;酸奶是将煮过的鲜奶冷却后加入适量的奶肥(也称奶角子)经过发酵即成为酸甜可口的酸奶;奶皮子是将煮过的鲜奶用勺子来回荡扬,使奶沫和油脂漂浮在奶水面上,最后凝成一层淡黄色的薄膜,取出后就是奶皮子。奶皮子是用来调茶的最好营养补品。酥油的制作方法基本上与藏族相同,即将牛奶或羊奶放入木质奶桶或熏过的牛、羊肚子、羊皮袋里,在合适的温度下,经过两小时的提压或摇动,酥油便凝积在奶桶或皮袋口上,将其取入清水盆中,用双手反复拍打即成。羊奶酥油色白,牛奶酥油色黄,能存放一年多,是佐茶、强健身体的重要食品。提完酥油的奶,蒸发掉水分之后再做成曲拉。此外,裕固族还喜欢在大米饭里、粥里加些蕨麻、葡萄干、红枣,拌上白糖和酥油,或在小米、黄米饭内加些羊肉丁、酸奶,作为主食。受汉族的影响,裕固族平时还喜将面粉做成面片、炸油饼、包子等,还喜欢用鲜奶和面粉,用酥油炸成油餜子,也叫奶餜子。最拿手的是吃水饺,到了冬天,家家都要做许多饺子,然后冻起来,现吃现煮,有的人家甚 至一直可以存到春天大忙时再吃。 节庆、礼仪食俗 在喜庆的日子或有客至,裕固族家家户户都要拿出最 好的食品进行庆祝和招待,民间传统有先敬茶后敬酒的习惯。待客和节庆期 间,最讲究、最好的菜肴是牛、羊背子和全羊。裕固族待客真诚憨厚,讨厌 虚情假意,并根据客人的身份、社会地位及与主人家的关系,将肉分成头等、 二等,宰一只羊共分十二等。量人送礼,可由客人带走。举办婚礼,头一天 要由女方家做奶茶和手抓肉招待贵客,第二、三天是婚宴的高潮,要由男方 家宰牛、羊置办酒席,大宴宾客。在狩猎季节,裕固族还有野餐待客之习, 野餐中以烤全羊最具特色,其时,先把猎获的野羊除去内脏,然后将烧红的 数十块碗口大的卵石迅速放进羊体内,再将整羊(连皮毛)埋入火炕内,盖 上黄土,垒成小圆堡,待两、三小时后扒去黄土,从火坑中取出,羊蘸佐料 分食。在野餐时,也有将猎获的野羊切碎,装进翻过的羊肚子内,埋进余火燃烧的火坑,培上黄土、抹上泥巴,焖半天的时间即熟,参加野餐的人佐以野葱、野蒜、地卷皮,尽情享用。宴客或节庆,一般都是有肉也要有酒,裕固族饮酒时有一敬二杯之习,饮用的酒除白酒、各种色酒外,更多的是独具特色的青稞酒。 典型食品 裕固族用羊肉制作各种菜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肉肠和支果干。肉肠是将羊脖子上的肉与里脊肉切碎,拌上盐和调味品、熟面,装进羊肚肠里煮熟;支果干是把羊肝、肺等内脏切碎拌以炒面、葱、蒜等用肚油卷成卷,煮熟。食用时将肉肠和支果干切成薄片,蘸上蒜、醋,是下酒不可缺少的小菜。 京 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 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其余分布在谭吉、红坎、恒 望及钦县。 京族人口,,,,,多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年,根据 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而来。当时,这里 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壮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 设这三个岛屿。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 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 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 边疆的战斗中,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语言的系属未定。没有文字,绝大多数京族人通用汉语(广州方言)和汉文。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多种,内容广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渔歌、叙事歌等。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非常优雅动听。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连系着京城文化的三颗“珍珠”。 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惟一生活在海边的民族,过去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京族人民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养殖珍珠、海马等养殖业。 京族住房大多为砖瓦房,为防海风,建筑较为坚固。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鱼虾较多,喜欢用鱼汁调味。妇女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裤子长而宽大;男子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腰间束带。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哈”在京语中是“歌”的意思,哈节,即唱歌的节日。因地区不同,举行的日期也不一致。澫尾、巫头两地在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据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用优美的含义深刻的歌来反抗封建财主,深受京族人民的欢迎。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人们建立了哈亭。节日期间,全村欢聚一起,通宵歌舞,并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比武、角力等活动。 ,,,,年建立澫尾、巫头、山心,个民族乡。,,,,年,月,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年,,月,,日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京族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澫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稻米除用来做米饭外,还常磨粉做成“风吹(米,壹)”和“(米,壹)丝”。“风吹(米,壹)”是用大米粉蒸制成直径近,尺的薄圆饼,撒上芝麻晒干,再放在炭火上烤后食用,香脆爽口。“(米,壹)丝”是用大米粉做成的粉条,晒干,加工后食用。“(米,壹)丝”是京族群众喜爱的菜肴,将“(米,壹)丝”与海螺肉蟹肉拌煮成(米,壹)丝螺肉汤,入口甘香、嫩滑,风味独特。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京族过去有在船上不准将碗覆置,不准脚踏在灶上等等禁忌。 节庆、礼仪食俗 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节日的当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装,云集在哈亭(唱歌娱乐的公共场所)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每年哈节,由村里人轮流做“哈头”(哈节中主持唱歌娱乐的人),并由“哈头”出一头肥猪,办一桌酒肉参加。在宴席上轮流唱歌,妇女只能听唱,不入席。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做“白薯(米,壹)”(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壹)。端午节全家吃糯米粽和雄黄酒;中秋节除做糯米饭、糯米糖粥和风吹(米,壹)外,还要购买猪肉和月饼全家吃团圆饭。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带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祭祀食俗 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逢年过节都要进行敬一祭神活动。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米,壹)方能入睡。正月十五为小年,届时也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每年哈节,凡年满,,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过去在京族民间,每逢新网下海,或海产品欠收,都要置办各种祭品,到海边进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归来,渔业丰收。 典型食品 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洛”、“曲洛”等。解放后根据 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人口,, ,,多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比新中国诞生时增加了三千多人。 由于环境极为封闭,又远离内地,直到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 社的解体阶段。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身披自已纺线编织的麻布,有 少数人则用树叶、兽皮遮盖。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独龙语与贵山怒族语言基本相通,独龙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 族的文字。 ,,,,年,,月,日成立了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 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有时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 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用野生植物块根或果实制作淀粉时,多将采集到的食 物如野山药、野板栗用火烧熟,再用水漂洗,—,天,去掉苦味,晒天捣成粉 后收藏,随用随取。野生的植物阿吞和董棕,都是当地的一种树,在长成后, 木质变成淀粉。食用时先将其茎咂碎,然后用水浸泡,滤除渣,澄清为淀粉, 用蜂蜜拌匀做成甜食,味似藕粉。在独龙族民间,现在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独龙族日常菜肴有园圃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晒干,然后微火烘烤,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以鳞细皮厚的鱼居多。独龙族食用鱼时喜用明火烤制或煎焙后蘸调料吃,并常把烤制的鱼作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一般每个家庭都有数个火塘,每个子女结婚后便增加一个火塘,做饭由各个火塘轮流承担。 节庆、礼仪食俗 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既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通常为期二天或四、五天。年节期间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是“剽牛祭天”。剽牛时先由年节主持人将牛拴在木桩上,然后由年轻女子在牛背上披盖麻布毯,给牛角是挂珠链,摆好祭品,点燃松明和松树毛(松叶),最后由一名父母双全的青年男子,用锋利的竹矛将牛刺死,然后就地将牛肉切割,当即用大锅煮食。节日期间所有的独龙族都要以家族为单位,互相问候,共同祝贺。独龙族民间互相邀请的方式十分独特,通常都是用一块木片做为邀请对方的请柬,届时要把木片送到要邀请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几道缺口就表示几天后举行宴请仪式。被邀请的客人要携带各种食品以表示答谢。客人进入寨门后,要先与主人共饮一筒酒,然后落座聚餐,并观赏歌舞助兴。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广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有的寨子在宴请的第二天,还要举行射猎庆典,并用荞麦面拌蜂蜜捏出各种动物的头,在日出时供奉在屋后的坡地上,然后青壮年射手持弓箭射事先摆好的靶子,最后把用荞面制作的祭品分送给围观的人。婚宴时独龙族多以杀猪、杀鸡置酒待客。婚后每当妇女生一个孩子,女婿都要送岳父一头牛或一件其他东西如铁锅、一把刀等表示感谢。独龙族性情淳厚,即使路上相逢,也要置酒相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凡建屋盖房,婚丧嫁娶,都要主动相助,遇猎物或杀猪宰牛,都要邀请远亲近邻聚餐,并在聚餐结束后主动馈赠礼品。 独龙族大多实行土葬,死后的当天,村里的人及远近亲戚都要送粮食、酒、鸡等以示哀悼,一般次日送葬,第三天便由死者家属领村人到自家仓库当场开仓煮酒,一起共享。有的还杀猪待客,以示酬谢。届时,家属成员及亲友也送去礼物,这种治丧酒席,通常从下午开始,一直吃到深夜,吃酒中要不断地分给死者一份,同时村中老人也作些食品给死者家送去。 典型食品主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 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 鄂伦春民族有自已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但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文。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日常食俗 鄂伦春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餐,用 餐时间也不固定。冬天在太阳未出前用餐,餐后出猎;夏天则早晨先出猎, 猎归以后再用早餐。有时也在猎区过夜。早晚两餐;均由妇女在家司厨。两 餐主食以瘦肉为主。近年来,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多了许多米面品种,如用大米或小米煮成的苏米逊(稀饭)、老夸太(粘粥)和干饭;用面粉制作的高鲁布达(面片)、卡布沙嫩(油饼),面包饺子也很常见,鄂伦春族食肉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大兴安岭特产的飞龙(松鸡)肉质鲜嫩,最为驰名。食用最多见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吃肉时将带有骨节的肉块煮于锅中,半熟后即捞出,每人用刀割取蘸盐水而食,尤喜食带血筋的肉,认为带血筋的兽肉鲜嫩可口,富有营养,并有增强视力、消除疲劳等食疗作用。在食用狍子肉时,喜欢将煮过的肉及其肝脑切碎拌和,然后加拌野猪油和野葱花而食。近年来,鄂伦春族也习惯于将各种兽肉精细加工或炒、或炸,制成各种野味佳肴。现在用肉加蔬菜制作各种炒菜也日渐普遍。鄂伦春族保存猎物,大都用晒干的方法,特别是在夏天,鄂伦春族猎人多把兽肉切成小条,晒成半干,然后切成小块,放在用蒿子杆编成的帘子上,下面烧木炭,用烟熏,可保持肉久存不变。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两种,一种是马奶酒,用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多,然后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输入。在严冬出猎之前,鄂伦春猎人常常喝一碗熊油以增强御寒能力。过去,在饮食上,民间有许多禁忌。如:在吃熊肉时要学乌鸦叫,意思是告诉山里的熊是乌鸦在吃熊肉。夫妻之间一方死后,另一方三年之内不能吃兽头和内脏。有的地方还禁止妇女吃熊肉,产期妇女不准吃兽头和兽心脏等。如今这些禁忌均已改变。 节庆、礼仪食俗 鄂伦春族过去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春节的早晨,鄂伦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洒下一杯酒,当客人来拜年时,也要先拜火,然后往火里扔一块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带)。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害,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鄂伦春族很注重礼仪,尊老爱幼是传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过去住仙人柱(鄂伦春语,意为挡太阳光的房子,是一种原始的住屋)时,若有男客到,一般都要把客人让到正对门口的位置,女客则让到左右两侧的位置。鄂伦春族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 赫哲族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 岸。少数散居于桦川、依兰、富锦三县和佳木斯市。 赫哲族是明代女真人的一个分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 赫哲族有自已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自已 的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信仰萨满教。 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狗拉雪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日常食俗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 用小米或玉米小(米,查)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 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现在与汉 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赫哲族有一些独特 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兽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 节日、礼祭食俗 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是一年中饮食最丰盛的日子,家家要摆鱼宴,用当地产的各种鱼类制作各式菜肴,以鲜红、透明的大马哈鱼子制作的菜肴最为鲜美。节日里还必须吃饺子和菜拌生鱼,饮酒,每餐均不能吃剩菜剩饭,把剩饭存起来,待到过完春节后再吃。 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绝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典型食品 赫哲族的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他勒卡”,除经常食用外,每逢客至还是必备之菜,是饮酒中不可缺少的佳肴,有客不备此菜为不敬。?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门巴族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有人口,,,,多(,,,,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因长期和藏族人民密切交往,多通晓藏语,通用藏 文。 信奉喇嘛教,在一些地区信奉原始巫教。 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 动人。著名的诗歌集《仓央嘉措情歌》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 门巴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林业和狩猎。 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人死后多用水葬和土葬,也用火葬和天葬。节日与藏族 相同,并用藏历。 日常食俗 门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区主食糌粑。门达旺地区、错那县、墨脱县等 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加工方法是:将鸡爪谷经脱粒、晒干,磨成细粉,放 入烧开的水中稍煮,然后用搅拌器(形如船桨的木棒)反复搅拌成面团,熟后即可食用。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肉类以牦牛、黄牛肉居多,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过去有些地区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品种有南瓜、黄瓜、白菜、西红柿、洋白菜、辣椒、韭菜等。门巴族善用鸡爪谷、玉米、高梁等粮食酿酒。所有餐具大都是木制,门巴族食工制作的木碗,已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 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狩猎时自愿结伙,公推首领,首先击中猎物者,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其余人均一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达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 节日、礼仪食俗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门巴族好客,凡有客至,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并做好米饭、炖肉款待。宴请客人时,主妇要站立一旁,为客人斟酒,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客人离别时主家要执酒送到村外。门巴族婚礼挠有风趣,婚礼前,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新娘进屋后,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届时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难新郎家,以考验男的方诚意。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增加酒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婚宴上,新郎、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客人还要求新郎、新娘互敬对饮,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谁先喝完就喻示着今后谁当家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 一带。人口只有,,,,多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 族。 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区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称 和他称。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年,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 珞巴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 年来,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已的文化传统。《加金》曲是珞巴族专 门用以叙述民族历史的最古老曲调,在当地广为流传。 多信巫教。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狩猎,擅长射箭。 日常食俗 珞巴族生活习俗受藏族影响较深,日常饮食 及食品制作方法,基上与藏族农区相同。喜食烤肉、干肉、 奶渣、荞麦饼,尤喜食用粟米搅煮的饭坨,并喜以辣椒佐 餐。蔬菜有白菜、油菜、南瓜、圆根(芜菁)和土豆等。 普遍嗜酒,除饮用青稞酒外,还常饮用玉米酒。珞巴族狩猎一般都习惯于用 野生植物配制毒药,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狩猎活动大都是集体进行,猎获 的野物一律平分。 节日、礼仪食俗 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 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历法。 由于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 动之后。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在年节前夕,家 家都要舂米酿酒、杀猪宰羊,富裕人家还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 更谷乳术”节,届时要把宰杀的猪、牛、羊肉连皮切成块,分送给同族的人。 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过节时,村落的住户要自带酒 肉欢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围坐,或饮酒,或吃肉,歌声笑语不断,进行各 种娱乐活动。在客人吃饭前主人要先喝一杯酒,先吃一口饭,以表示食物无毒和对客人的真诚。如果客人是从远方而来,珞巴族还要拿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干肉、烤肉、奶渣、玉米酒、荞麦饼和辣椒等款待。 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人口,. ,万多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 ,,,,年新中国诞生时,,,,,多基诺族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 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年,月,党和政府派民族工作队进基诺山区,, ,,,年,月成立“攸乐山区生产文化站”,,,,,年建立基诺洛克公社。,, ,,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个少数民族。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无本民族文字。 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 日常食俗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 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 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 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也有直接把米带上山,就地砍竹筒、采集野菜,把米和菜 放在竹筒里煮熟而食。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其中有自家种植的青菜、白菜、韭菜、葱、姜及随时采集和猎获的山菜野味,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狩猎,经常猎有野猪、野牛、鹿、麂子、野狗、大蟒蛇和捕捉松鼠、竹鼠、穿山甲、河蟹、鱼、鸟及各种昆虫。每年,—,月是基诺山的雨季,此间的菜蔬几乎全靠上山采集,经常食用的有山药、水芹菜、酸荞(野生植物,形似荞麦叶,味酸)、竹笋、鱼腥草及各种菌类。其中以竹笋最为常见,竹笋可鲜吃,可与鸡、狗肉、猪排和兽肉一起炖吃,也可制成干、酸笋和基诺族特有的压笋保存。制作压笋时,将部分笋片装入大竹筒内,用一根与竹筒口径粗细大致相同的木棍把笋片舂实,再压上石块,每隔,天往竹筒内加一次笋片,直至压满、干透为止,最后剥去竹筒,将压干的笋片用芭蕉叶包好备常年食用。丰富的野味和山菜加上本地特有的野花椒、麻根、香茅草、酸木粉,使基诺族能在不同的季节里烹制出许多具有热带山野风味的民族菜肴。如:芭蕉肉、全肉条等,还有竹筒烧麂排,即取鲜竹一节装入水和盐,旺火烧沸,下入麂子排骨,沸时下焙香的草果,煮至离骨,倒入装有焙香的八角粉碗内,色棕黄,味鲜香。又如油煎扫把虫,扫把虫是客至现去采来待客的佳品。此虫寄生于扫把草,白色,长约一手,像筷子那么粗。焙干煎香,营养丰富,味道很像青豆米等。 基诺族普遍喜好饮酒,民间有不可一日无酒的说法。所饮用的酒大都是自家用大米或玉米酿制,在酿制过程中,通常要加一些锁梅叶等植物,酒呈浅绿色,并带有一种植物的自然香味,据说有健脾强身的功效。基诺山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区,驰名中外的普饵茶是当地的特产,民间多喜喝老叶茶,喝茶时一般都将老叶揉炒后放入茶罐加水煮至汤浓方饮。 在毛俄、茄玛等寨的部分基诺族妇女中,有食一种当地特有的胶泥的习惯,有的老年妇女已食土成癖,一日不食就有不适,研究表明:这种胶泥中含有少量人体必需的铜、铁、钙、锌等元素。 节庆、祭祀、礼仪食俗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所用的牛一般都是在过年之前全村派人专程去买,买回后将牛拴在寨王家后的一根柱子上,剽牛时全村寨的人一起举行剽牛仪式,届时由几个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而后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余下的牛肉大家分食,与此同时还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胆、蒜、姜、辣子、酸笋、槟榔、绿叶、酒做一种名为“克勒刹”的凉菜,与,只鸟和飞鼠干巴等组成礼物,送给邻近村寨的寨王家,并顺颂赞美之词。剽牛后各家的家长都要到长老(家族长)家祭祖过年,长老要设宴款待,按规定入席。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视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必须注意不成文的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做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小鸡独食,当天父亲不准讲话,认为这样可为小儿消灾免祸。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吃,直到吃完为止。饮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在民间一直保留以酒代罚之习,凡违反了村规寨法或做错了事的人,一般要罚其,,碗酒,重者要罚当事人两头猪、百余斤大米和几十斤酒,请全村老少共餐一顿。过去基诺族有过成年礼之俗。孩子过成年礼时,要膘牛,牛肉用芭蕉叶包好,分送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以表示庆贺;男女青年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杀猪请客,新娘进家后,公公要赏一只鸡腿。 典型食品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条等。 新米年 每年阴历九月,当包谷呈金黄色时,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北部山区的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基诺族的新米节,由来已久。相传在很久以前,居于深山的基诺族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生活。一天,一条狗衔着一包谷种,来到基诺寨,一位老人见此狗来历不凡,便把它收养起来,并把谷种撒在山地上,这样经过年复一年的培育繁殖,旱谷越来越多。从此基诺人学会了种旱谷,也吃上了米饭。 新米节没有统一的日期,各家各户在每年旱谷成熟的一个月内,由家长选定一吉日。这天,全家老幼黎明即起,打扫卫生,备办新米饭和菜肴,待日上三竿,由家长依自家种的地块,将菜饭分成若干份,到地里去祭谷,并吃顿午饭,直到夕阳西下才赶回家。入夜,邀请亲友共进晚餐,同庆新谷登场之喜。 汉 族 汉族是中国,,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 ,,亿(,,,,年第,次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 汉族以农耕为本。 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 食俗 日常食俗 汉族以农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历史悠久,对汉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三餐中,午、晚餐是正餐。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 由于汉族分布的不同区域出产的粮食作物不同或互有差异,形成不同的主食和制作方法。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在长期的历史和广大地区呈现多姿多态的风格。在不少食品除了营养学上的价值,还具有美学欣赏价值。食之味美可口,观之赏心悦目。米面食品起源很早,古代蒸米为饭,有黄黍、白黍、黄梁、白梁、稷米、稻米六种米饭。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 菜肴 是汉族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族饮食史早期,菜是蔬菜的总称,肴是做熟了的鱼肉。后来菜也成为副食的总称。素菜指各种蔬菜和植物蛋白制品,荤菜指鱼肉等动物蛋白制品。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普通民众只能以菜食为主,而各类肉食主要成为上层阶级的日常食品或者社会节庆日的食品。因而在先秦许多典藉中,曾把“肉食者”作为权贵的代称。例如殷周时代称在位者为“肉食者”,称平民百姓为“蔬食者”。 汉族的菜肴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又各有千秋。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西北地区多种多样的牛羊肉菜肴以及各地一年四季不同的蔬菜果品等都反映出副食方面的地方特色。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例如喜食辛辣食品的地区,多与种植水田、气候潮湿有关。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例如广东位于南部沿海,物产丰富,粤菜有用料鲜活,花色繁多、新颖奇异、取材广泛的特点,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为主。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处于渤海与黄海之滨,沿海一带海产丰盛,鲁菜的主要特点是擅长烹制各种海鲜,讲究清汤和奶汤调制,善以葱香调味,火功精妙,风味鲜咸适口,清香脆嫩,汤精味醇。江苏是闻名的鱼米之乡,苏菜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致,刀工精细,讲究造型,菜肴四季有别,重视制汤,保持原(料)汁,口味清鲜和平。川菜,以成都、重庆、自贡等地的风味佳肴为代表,口味多样,注重调味,讲究精烹,具有清鲜醇沈,麻辣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汉族菜肴烹调方法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煮、蒸、烧、烤、煎、炒、烹、炸、烩、爆、氽、扒、炖、焖、拌等十多种。各地的烹调方法都深受当地食俗的影响,如广东菜的软炒、(火,屈)、焗;福建菜的醉、糟;湖北菜的煨;北京菜的涮、烤、(火,曰,羽)等各有长处,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产生汉族丰富多采的烹调风格,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川菜、闽菜、鲁菜、苏菜、京菜等各具特色,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汉族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宴。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有些饮酒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汉族中广泛流传的除夕饮屠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至今仍为人们称道。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系的一种媒介。在汉族许多地区,姑娘出嫁临行前要饮别亲 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饮交杯酒等等。所有这些饮酒习俗,都是汉族过去和现在饮食和生活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茶是比酒更为普及的一种饮料。唐代饮茶要加许多香料和调料,宋以后逐渐发展起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茶。饮茶讲究茶叶、水质的品格,火候水温的适宜以及茶具的风格,饮茶的环境、气氛等多种条件。日本在中国唐代饮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茶道,对日本文化和国民性格有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汉族和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将身体保健、文化欣赏、社会交际媒体等多种功能综合为一身,成为民族饮食中最普及、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也是民族文化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俗 汉族的饮食一方面受到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岁时节日即是表现汉族饮食文化风格的重要时期。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节日食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第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汉族的各类岁时节庆日从年初开始直到年终,每个节日差不多都有相应的特殊食品和习俗。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就寓含着亲人团聚、阖家安康的意义和祝愿;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寓含着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步步升“高”(糕)的良好祝愿。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被赋于深厚的文化意义,它把深切怀念杰出的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重的乡土感情结合起来,千百年来传承不衰。端午节的雄黄酒则将保健效用和信仰心理作用结合为一体,成为既驱虫又避邪的吉祥饮品。中秋节的月饼,与自然天象的圆月相对应,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月饼既成为自然景象的象征物,又被赋于浓重的文化意义。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糕等,都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它不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在一定的自然时令节候环境,社会场合和人生阶段等特殊环境中的心理和文化需要。节庆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综合性的独特文化现象。在节庆日中,从民俗的意义而言,生活中的某些常规被打破。非节日期间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甚至温饱的日常服饰和饮食惯例被打破,在饮食、服饰方面特殊的信仰、礼仪、社交、审美等文化要求被突出出来,因而形成独特的有关食品和食俗。汉族食俗在这些方面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三种食品是节庆日和某些特定场合间馈赠亲朋好友或其他对象的礼品。汉族中,过去长期以来以馈赠食品作为表达友好感情,建立亲密和睦人际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例如亲朋好友之间中秋送月饼,端午送粽子,生日送蛋糕、寿面,都具有特定的民俗意义。民间与婚姻有关的节庆活动中往往要馈赠红枣、喜蛋、长面,也都包含着诸如“早生贵子”、“百年合好”等美好祝愿的深厚民俗内容。 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世界上每一民族,由于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饮食中各自有一定的信仰和禁忌。这方面情况很复杂,有些饮食禁忌,实际上产生于某些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例如各地都有一些性能容易发生相互冲突的食物不能同时混同食用等禁忌,就来源于某些朴素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过去,对人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起过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当一部分饮食禁忌与信仰因素互为表里,是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实际上是原始信仰的遗留。其中也有少部分脱去迷信色彩,转化成为规范饮食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礼俗。例如在旧时代,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生食品尤其主食为炊则意味全年办事不顺。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而江苏南京等地则以正月初二为米娘娘生日,这天是人类的一件大事,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古代人们常认为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这类信仰、禁忌观念有形无形地渗透在汉族的某些饮食习惯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残存在饮食习俗中的一些迷信成分已经或正在被淘汰,合理和有益的经验正在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而使汉族的饮食文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 简 介
本文档为【民族服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17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5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