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核电技术发展研究

核电技术发展研究

举报
开通vip

核电技术发展研究核电技术发展研究 摘 要 摘 要 核能作为新一代能源,具有许多其它能源无法比拟的优点,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运输和储存十分方便,所以兴建核电站对于我国是十分必要并具有光明前景的。发展核电是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核电是寓军于民、促进核科技工业发展,保持和提高国家核威慑能力的主要手段;发展核电是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发展核电符合世界能源...

核电技术发展研究
核电技术发展研究 摘 要 摘 要 核能作为新一代能源,具有许多其它能源无法比拟的优点,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运输和储存十分方便,所以兴建核电站对于我国是十分必要并具有光明前景的。发展核电是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核电是寓军于民、促进核科技工业发展,保持和提高国家核威慑能力的主要手段;发展核电是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发展核电符合世界能源利用的趋势。 本文首先阐明了世界核电技术发展的历程,划分了核电发展阶段,总结了各代技术的特点。着重讲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开发原因,及其特点和对它所做的改进 ;国际上对第三代核电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和为满足这些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第三代压水堆AP-1000和EPR的设计特点;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开发规划和工作路线图。在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指导下,安全、经济的核电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次论述了未来核电发展研究——核聚变发电技术的前景。接着介绍了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和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竞争,较成熟的核电站大体已定型。最后通过对中国核电发展的现状、世界核电发展较快国家的核电发展经验的分析和借鉴, 提出了对中国核电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核电;第二代核电;第三代核电;第四代核电;核聚变 I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 I 第1章 绪 论 .................................................... 1 1.1 概述 ........................................................ 1 1.2 核电技术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 2 第2章 第一代核电技术 ........................................... 3 2.1 核电站的发电原理 ............................................ 3 2.2 第一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 4 第3章 第二代核电技术 ........................................... 5 3.1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内容 ........................................ 5 3.2 开发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原因 .................................... 6 3.3第二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的改进 ................................... 7 3.4.1 强化技术研发 ........................................... 7 3.4部分堆型简介 ................................................. 8 3.4.1 压水堆 .................................................. 8 3.4.2 沸水堆 .................................................. 9 3.4.3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 9 第4章 第三代核电技术 .......................................... 12 4.1 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概念 ....................................... 12 4.2 第三代核电技术与第二代差异 ................................. 12 4.3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研究发展 .................................... 13 4.4第三代核电技术分类 .......................................... 14 4.4.1 AP1000 ................................................. 14 4.5.2 EPR .................................................... 15 第5章 第四代核电技术 .......................................... 16 5.1 第四代核电技术的概念 ....................................... 16 5.2 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开发目的 ................................... 16 5.3 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究发展 ................................... 17 第6章 未来核电发展研究 ........................................ 22 6.1 核聚变前景 ................................................. 22 第7章中国核电的未来 ........................................... 24 结 论 ......................................................... 26 II 目 录 致 谢 ....................................................... 27 参考文献 ....................................................... 28 III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我们国家也面临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燃料日益匮乏的境况,核能作为高效、清洁能源,不仅在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性上具有明显优势,还是一种更为经济的能源,它目前在我国正在逐步的推行和发展,未来必将成为新一代的能源支柱。 1.1 概述 核电与火电、水电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力支柱,目前核能发电约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是当今世界上大规模可持续供电的主要能源之一。截至2009年1月底,全世界共有438台运行中的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3.7亿 [1]千瓦,有44台建设中的核电机组。核能和平利用产业是一个以众多学科为基础 发展 起来的综合性战略产业,就其本身的专业技术而言,它包括了核反应堆、核燃料循环、同位素与辐射、核废物处理、核安全与防护等技术。一个国家核能和平利用技术的水平是衡量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核能和平利用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2] 我国核能和平利用产业是在核军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是,就总体而言,目前尚处于结构调整期,发展水平还不高。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核能和平利用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以及技术水平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尚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十五”期间,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204266962_0纲要》的指导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2 核电技术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相对于其他清洁能源,核电具有大容量、波动性小和利用小时数高的特点,最可能成为替代火电的重要发电方式。我们测算,以目前接近不考虑碳成本煤电价格的平均价格(0.43元),核电站的内部回报率将达到9.8%,净利润率达到13.3%。积极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投资核电是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当前,围绕能源选择的问题争论不休。这场争论的起因是国际社会试图控制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因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导致了全球升温。国际原子能机构强调核 1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能的种种好处,认为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核能不存在温室气体和其他有毒气体排放的问题。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经过大量的中外文献阅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加以整理、总结、归纳,并和同组同学不断的研究、探讨,又经过指导老师的指点,掌握开发核电技术的起因,以及在此期间核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对未来核电技术的发展要求做出预判。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 第2章 第一代核电技术 第2章 第一代核电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开发核能发电技术。1957年底,美国首先将核潜艇压水堆和常规蒸汽发电技术结合起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60 MWe希平港原型压水堆核电厂。然后又于1960年建成了200 MWe德累斯登原型沸水堆核电厂。在美国动力示范堆计划的推动下,几乎所有可能用于发电组合的堆型都进行了试验。最终压水堆和沸水堆的实用优势明显,成了美国核电发展的主线。法国、瑞典、日本、西德等国先后放弃了原先的石墨天然铀技术开发路线,转而引进美国轻水堆技术建成了第一批西方轻水堆核电厂。 2.1 核电站的发电原理 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裂变反应指铀-235、钚-239、铀-233等重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为两个,同时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过程。反应中,可裂变物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并放出两三个中子。若这些中子除去消耗,至少有一个中子能引起另一个原子核裂变,使裂变自持地进行,则这种反应称为链式裂变反应。实现链式反 [9]应是核能发电的前提。核电堆型种类很多,但技术比较成熟且投入商业营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堆型: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压力管式石墨沸水堆、快中子增殖堆。在目前,核电站中以压水堆、沸水堆所占的比例最大。 144171N,He,O,H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核反应:。利用中子击铀-235核,会发728123511399512351144891生以下裂变(诱发裂变):U,n,Xe,Sr,2n U,n,Ba,Kr,2n 9205438092056360 虽然目前核电站都是采用的核裂变反应堆,但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积极探索研制核聚变反应堆,核聚变是两个较轻的原子结合形成一个较重的原子,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产生比核裂变更多的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更加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且有可能实现能量直接转换,具有极高的热效率。相比于裂变所需的铀、钚等重元素原料,核聚变却可以利用氘、氚 [10]等储存量更大,分布更广泛的轻元素,在放射性方面也降低了很多。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堆芯,由核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组成,堆芯堆载在压力容器中。核燃料组件是由圆柱状的二氧化铀芯块做成的燃料棒,然后按照一定顺序组装起来。控制棒组件控制核 3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反应堆的开、停以及功率的变化,控制棒内的材料能强烈吸收中子,可以控制反应堆内链式裂变反应的进行,通过调节控制棒的高度来控制反应速度。安全壳是核电站必不可缺的建筑,核聚变反应所用的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所以需要安全壳来进行保护,安全壳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有很大的强度,能承受各种冲击,并确保核反应堆内的放射性物质不逸入环境。 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五千千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九万千瓦的希平港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2.2 第一代核电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受当时技术限制,第一代核电厂功率普遍较小,一般为300MWe左右,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试验示范来验证核电的工程实施可行性。堆型除了石墨沸水堆(RBMK)和苏式压水堆(VVER)外,还有加拿大开发的CANDU压力管式重水反应堆和英国开发的镁洛克斯石墨气冷堆(MGR)、改进型气冷堆(AGR)等。 4 第3章 第二代核电技术 第3章 第二代核电技术 第二代核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仍在运行的大部分商业核电站,它们大部分已实现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系列化和批量建设,主要种类有压水堆(PWR)、沸水堆(BWR)、重水堆(CANDU)和苏联设计的压水堆(VVER)和石墨水冷堆(RBMK)等。 第二代核电站技术证明了发展核电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但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严重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第二代核电技术的不完善性,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也都因此一度停滞。 3.1 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内容 第二代核电站:上世界60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SYSTEM80、M314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西屋公司致力于开发改进型压水堆——非能动先进压水堆。当时根据电力市场环境条件和电力公司的建议,选择了600MWe级的容量作设计(AP600)。西屋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完成了大量的设计文件和试验研究。AP600设计经过美国核管会的技术审查,于1998年9月获得最终设计许可(Final Design Approval)。1999年12月,核管会向西屋公司颁发了最终设计认证证书(Final Design Certification)。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上建造了大批单机容量在600,1400MWe 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核电站,以美国西屋公司为代表的Model 212(600MWe,两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21合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组件)、Model 312(1000MWe,3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57盒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组件,),Model 314 (1040MWe,3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57盒组件,采用14英尺燃料组件),Model 412(1200MWe,4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93盒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组件,)、Model 414(1300MWe,4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93盒组件,采用14英尺燃料组件)、System80(1050MWe,2环路压水堆)以及一大批沸水堆 5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BWR)均可划入第二代核电站范畴。法国的CPY也属于Model 312,Model 414一类标准核电站。日本、韩国也建造了一批Model 412、BWR、System80 [12]等标准核电站。第二代加改进反应堆:System 80,BWR 90+,N4。 法国N4: 图3-1 法国N4结构图 特征 • 双层安全壳 • 数字化仪控 • 17×17燃料组件 3.2 开发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原因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能源价格急剧上涨。西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锐减,同时采取大规模的节能措施,使得电力需求大幅回落。大批电力建设项目被迫停建、缓建,首当其冲的就是造价高于常规电力的核电项目。同时, [5]第一代核电技术在安全理念、选用材料和制造质量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促 6 第3章 第二代核电技术 进了第二代核电技术的发展。 3.3第二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的改进 三哩岛事故发生之后,美国所有的电力公司和一些外国电力公司共同组建了核动力运行研究院(INPO),旨在从电厂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来提高投运核 [7]电厂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经济性。 主要有: 1. 推动建立与提高安全文化素养,使核电厂全体员工都清楚地意识到提高核电厂安全,不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而应是每个员工在本职工作中自觉贯彻的行动。企业领导层对安全文化的培育起着关键作用。 2. 在业主和供货商中健全与不断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并加强监督控制。 3. 推动人员培训与再培训的软硬件条件的改进,以及有组织、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的运行经验交流与反馈。 这些管理理念日臻完善,并将在今后坚持贯彻下去。 3.4.1 强化技术研发 针对建造与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加强技术研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实现了技术进步: 1.针对关键设备、部件重复出现的故障,研制出新材料、新工艺,投入使用至今; 2.利用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设计和安全评价新理念,并程度不同地考虑了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后果的应对措施; 3.先进的半速汽轮机与数字化仪控系统等的普遍推广。 这些技术不仅已普遍应用于第二代的投运和新建机组,而且绝大多数改进也用 [14]到了下文中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中。 第二代核电站从70年代至今,有多种堆型而且运行业绩良好,还在增效延寿并批量建设,目前仍有23台机组在建。2005年,全球第二代核电站(堆)共有443台套,积累了超过1.2万多堆年的安全运行经验。核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16%,核电占总发电量的20%左右。从堆型上看,压水堆占核电的56%, 7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沸水堆占21%,重水堆占7%,其他堆型占16%。近年来的第二代机组增效延寿研究表明,美国第二代机组核电可利用率可以从70%左右提高到90%,寿命由40年延长至60年,相当于新建25台百万千瓦机组。预计未来30年压水堆仍将是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第二代核电站是目前世界正在运行的439座核电站(2007年9月统计数)主力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72亿千瓦。还共有34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0.278亿千瓦。在三里岛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各国对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在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4部分堆型简介 3.4.1 压水堆 压水堆是目前核电站中采用的主要堆型。流程图如图3-2。 压水堆中最显著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堆芯功率密度大,压水堆核电厂的基建费用低、建设周期短。 主要缺点是:必须采用耐高温的压力容器;由于水的热中子吸收截面大,无法采用天然铀,必须采用有一定富集度的核燃料。 动力装置:一回路系统是核蒸汽供应系统,称为核岛。 主要设备有核反应堆、主循环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和相应的管道、阀门及其他的辅助设备。 二回路系统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称为常规岛。 主要设备有汽水分离器、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泵、给水加热器、除氧器等。 一回路系统的主要功能:由冷却剂将堆芯中因核裂变产生的热能传输给蒸汽动力装置,并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同时还兼作中子的慢化剂,反射层及辐射线的吸收剂。根据核电站功率的大小,一般由一个反应堆和一到四个并联的闭合回路组成。 压力容器:反应堆压力壳是压水堆的关键设备之一,是不可更换的。作用是用来装置堆芯,密封冷却剂,为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堆芯控制核中子通量测量。工作参数为16MPa,350 ?。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一回路冷却剂将携带的热能传给二次侧水的换热设备。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是一、二次侧的隔离屏障。传热管的破损是目前核电站发生最多的事故。据统计目前核电站中的蒸汽发生器80%以上达不到核电站规定的40年寿期。 8 第3章 第二代核电技术 冷却剂主泵的作用是用于输送高温高压的反应堆冷却剂,使其强迫流动,从而把反应堆内产生的热能传送到蒸汽发生器,以保证一回路系统正常工作。因此主泵也是核电站的重要设备之一,而且是一回路系统中唯一高速旋转的设备。 稳压器功能: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维持一回路系统的压力,避免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发生容积沸腾。 3.4.2 沸水堆 沸水堆是以沸腾水为中子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 沸水堆和压水堆一样,采用相同的燃料、慢化剂、冷却剂。目前世界上已运行的沸水堆有92座,占全世界核电厂的23%。 沸水堆的主要优点 1. 省了一个回路,因而不需要昂贵的蒸汽发生器。 2. 工作压力可以降低,获得与压水堆同样的蒸汽温度,沸水堆只需加压到7MPa,压力壳厚度可以减薄。 3. 功率运行时慢化剂处于饱和沸腾状态,负的大空泡反应性系数使核电厂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能通过流量调节方便的调节功率和延长运行寿期。 4. 由于直接循环和空泡的存在,不能采用可溶的硼酸调节反应性,而采用含钆可燃毒物补偿反应性。省去了压水堆中复杂的调硼系统和相关操作。 5. 采用堆内再循环系统,减少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开孔接管,也大大缩小了它的直径,降低了核电厂失水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沸水堆的主要缺点: 1. 辐射防护和废物处理比较复杂。 2. 功率密度比压水堆低,在同样功率条件下核燃料装载量要比压水堆多50%,增加了投资。 3. 堆芯比压水堆大 ,压力壳 内又装有喷射泵,蒸汽分离器和干燥器等设备,压力容器尺寸比压水堆大得多。 4. 空泡在堆芯轴向的不均匀性使得慢化能力随堆芯高度而下降,给设计带来一定的复杂性。 3.4.3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反映方程式: 9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238239239239U(n,,)U,,,Np,,,Pu ,,239233233233 Th(n,,)Th,,,Pa,,,U 目前,技术最成熟和经济效益较显著的当属轻水堆(包括沸水堆和压水堆),它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采用的主要堆型(我国采用的是压水堆)。但这种反应堆以低浓铀(将天然铀中的铀235丰度提高到3,左右)为燃料,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投入运行后,如果不通过核燃料处理以回收利用从反应堆中卸出的核燃料,那么每年则需补充200吨左右的天然铀(由于天然铀资源并不丰富,且在天然存在的铀中,铀235仅占0.7,,按现在的核电发展速度,若只发展轻水堆,到不了下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将出现核资源的严重短缺。因此,为充分利用铀资源,确保核电能的大规模发展,核电的第二代先进堆型——快中子 [15]增殖反应堆(简称快堆)应运而生。 快堆是一种正在开发的新型反应堆,它的优越性在于:能以从轻水反应堆中卸出来的核燃料中回收的钚为燃料。快堆运行之后,回收的钚虽通过裂变产生核能而消耗,然而置于堆内的铀238(在天然铀中占99(3,)可通过吸收快中子产生新的可裂变核燃料钚239,而且其数量比消耗掉的要多,这就是增殖的含义。这是它与轻水堆的根本差别与先进性之所在。这种反应堆运行的结果,净消耗的仅是铀238,新产生的钚不仅足以用来维持该反应堆的持续运行(通过核燃料后处理回收复用),多余部分还可用于新建的反应堆。这种反应堆投入运行后,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仅需补充约1.5吨天然铀。铀资源的利用率由轻水堆的1—2,(提高到60—70,,使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快堆可使锕元素(核裂变中产生的一种长寿命放射性废料)作为燃料在堆中烧掉,变成一般的裂变产物,解决了裂变核能的后顾之忧。快堆还具有自稳性能,即在失流,或失热阱或功率瞬变的情况下,反应堆可以靠自身的负反应性温度系数停堆,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快堆一般放在一个直径约10m的圆池内,圆池的中央是由数十根核燃料组成的直径约1m的反应堆的堆芯,铀238在堆芯的周围构成增殖层,堆芯和增殖层浸泡在导热能力很强的金属钠液体里。铀238转变成钚239的过程主要是在增殖层里进行。当铀235发生裂变时,产生的快中子(动能超过1000电子伏特)轰击增殖层中的铀238,把大量的铀238转变为比铀235更好的核燃料钚239(核燃料增殖),使核燃料越烧越多。剧烈的核裂变产生的大量热能,由流经堆芯和增殖层的液态钠传递出去,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由此可见,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与普通反应堆相比,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快”和“增殖”上。即前者大量利用快中子,使含量较多的铀238转变增殖,而后者需设法使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变成能量为0.025电子伏的热中子,以引起含量较少的铀235裂变。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最早始于1946年,现在世界上已建成的大小快堆有20 10 第3章 第二代核电技术 座。我国的快堆技术开始于60年代的中后期。1986年,快堆列入我国高技术核能发展计划以及核能和能源发展规划,并要求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热功率65兆瓦、电功率约25兆瓦的实验快堆。总之,快堆的安全可靠、核燃料增殖和能消化掉长寿命放射性锕系元素等先进性,把核能的利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展示了裂变核能发展的灿烂前景 11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4章 第三代核电技术 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将明显优于第二代核电站。由于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除了对正在运行的第二代机组进行延寿与补充性建一些二代加的机组外,接下来新一批的核电建设重点是采用更安全、更经济的先进第三代核电机组。我国国家引进的美国非能动AP1000核电站以及广东核电[16]集团公司引进的法国EPR核电站都属于第三代核电站。 4.1 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概念 美国核电界同期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电 )根据轻水堆30多年的运行经验教训,制定并于1990年首次公力研究院(EPRI 布了一套使供货商、投资方、业主、核安全管理当局和公众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电力公司要求文件(URD),作为开发未来的先进轻水堆(ALWR)的明确、完整的技术准则。随后西欧亦相继制订出欧洲电力公司要求文件(EUR)。 URD共分三卷。第一卷是先进轻水堆计划的政策声明和顶层设计要求,包括简化、设计裕量、人因、安全、技术成熟性、可维修性、可建造性、经济性、质量保证、标准化和管理稳定性等14项政策;以及有关安全设计、性能设计、可建造性和设计过程方面的要求等。此外还明确提出了经济性奋斗目标。第二卷和第三卷则分别对功率为120,135万千瓦改良型ALWR和采用全新设计理念的革新型即非能动型ALWR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高层设计要求。 人们将按照URD、EUR等要求设计建造的核电厂称为先进核电厂,习惯上又称之为第三代核电厂。日本的先进沸水堆(ABWR)已有数台投运;在建的有ABWR、芬兰和法国的世界头两座欧洲压水堆(EPR),以及刚刚在我国三门开工建设的世界第一台AP1000机组等;被业主看好的机型还有先进压水堆(APWR)、简化沸水堆(SBWR)和增强型简化沸水堆(ESBWR)等。 4.2 第三代核电技术与第二代差异 世界各国在回顾三十余年第二代核电站的建造和运行经验,尤其总结了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经验教训之后,为使今后建造的核电站在安全性、经济性、安全审评稳定性以及保护核电业主投资等方面有大的改进,首先是美国电力公司发起建立先进轻水堆(ALWR)设计的技术基础,为设计美国下一代先进轻水堆(ALWR),推行一项先进轻水堆ALWR计划,编制了一份美国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继而欧洲10家核电公司也编写了欧洲核电用 12 第4章 第三代核电技术 户要求(EUR)文件。 URD和EUR规范了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技术基础,其要点如下: 1. ALWR计划的目标:为未来的ALWR提供一整套设计的综合要求、稳定的审批基准、支持ALWR电厂的发展。 2. ALWR 的14条政策:简单化、设计裕量、人因、安全、设计基准与安全裕量、管理稳定性、标准化、成熟技术、可维护性、可建造性、质量保证、经济性、预防人为破坏、睦邻友好。 3. 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有两种类型:改进型电厂(如EPR)和非能动型电厂(如 AP1000)。URD对两种类型的核电厂又分别提出了专用要求,其要点如下: 改进型核电厂:更简化的专设安全系统;至少有两条隔离的和独立的交流电源与电网相连;至少三十分钟时间内,不考虑操纵员的干预;在丧失全部给水,至少在2小时内不应有燃料损坏;在丧失厂内外交流电源的8小时内,燃料没有损坏等。 非能动型核电厂:不要求安全相关的交流电源;至少72小时内,不需要操作员干预;严重事故条件下,安全壳有足够的设计裕量;不需要厂外应急计划等。 以上概括了第三代核电站的特点,我国国家引进的美国非能动AP1000核电站属于第三代核电站的非能动型核电厂,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引进的法国EPR核电站属于第三代核电站的改进性核电厂。AP1000和EPR基本上都满足了上述URD和EUR的相关要求。 4.3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研究发展 就压水堆而言,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第三代大型核电机组有AP1000、EPR和System 80+三个型号。System 80+虽已通过美国核管会批准,但由于安全系统应用非能动太少,美国已放弃使用。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和法国阿海珐公司(AREVA)的EPR虽都满足第三代核电机组的设计要求,但各有优缺点:EPR的单机功率(约1600 MW)大于AP1000的单机功率(约1100 MW),但它的能动安全系统比传统的能动安全系统更加复杂,不如AP1000的非能动安全系统先进。 高温气冷堆 目前,国内外高温气冷堆研究有如下几种:美国和俄罗斯联合设计的GT-MHR(Gas Turbine Modular Helium Reactor),此设计采用环形堆芯设计和棱柱型燃料元件,利用直接循环氦气透平机组发电;日本建造的一座30MW高温 13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气冷实验堆(HTTR)采用棱柱型燃料元件;南非设计的PBMR(Pebble Bed Modular Reactor)反应堆实际上是德国HTR-Module的延续发展,采用球型燃料元件,反应堆热功率由200MW提高到了400MW,是球床高温堆,直接循环 [17]氦气轮机发电站。南非计划2011年开展示范项目,2015年开始商业化运营。 4.4第三代核电技术分类 4.4.1 AP1000 AP1000是由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先进的非能动的压水堆(Advanced Passive PWR)。 2002年3月,美国核管会已经完成AP1000设计的预认证审查(Pre-certification Review),AP600有关的试验和分析程序可以用于AP1000设计。2004年12月获得了美国核管会授予的最终设计批准。 AP1000为单堆布置两环路机组,电功率1250MWe,设计寿命60年,主要安全系统采用非能动设计,布置在安全壳内,安全壳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预应力混凝土,内层为钢板结构。如图4-1为AP1000安全系统概念图。 14 第4章 第三代核电技术 4.5.2 EPR 1994年,欧洲用户集团会同西屋公司及其工业合作伙伴GENESI(一个意大利企业集团,包括ANSALDO和FIAT),启动了一项名为 EPP(欧洲非能动型核电站)的计划,以评估西屋公司非能动核电站技术在欧洲的应用前景。已完成以下主要工作:(1)评估了欧洲用户要求(EUR)对西屋核岛设计的影响;(2)确定了满足EUR的1000MWe级非能动核电站的基准设计(EPR),并期望在欧洲获得设计许可。对于安全系统和安全壳,基准电站设计基本上采用了西屋公司简化压水堆(SPWR)的设计,而在EPR基准设计中的辅助系统设计部分,则是根据AP600进行设计的。但是,EPR同样具有满足EUR和欧洲取证许可要求的特点。 15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5章 第四代核电技术 第四代核能系统是一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经济竞争力,核废物量少,可有效防止核扩散的先进核能系统,代表了先进核能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 ?)是待开发的核电站,其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实用化的程度,第四代(GEN- 主要特征是经济性高(与天燃气火力发电站相当)、安全性好、废物产生量小,并能防止核扩散。目前,全世界核电站每年发电量约为2500亿千瓦时,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其中法国核电已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9%。截止2002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为444台,其中压水堆为262台,占59%,在建的50台核电机组中,压水堆为31台,占62%。因此,压水堆核电站是当前世界核电的主流堆型。美国开发第四代核电站的初衷主要是防止核扩散,目标是开发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超长寿命堆芯的密闭型小型反应堆核电站。但是经过2000年5月的“国际工作小组”会议以及GIF在2000年8月的汉城会议和2001年3月的巴黎会议等,美国采纳了其他成员国的意见,决定开展概念更广的新一代核能系统的开发。 5.1 第四代核电技术的概念 第四代核能系统概念(有别于核电技术或先进反应堆),最先由美国能源部的核能、科学与技术办公室提出,始见于1999年6月美国核学会夏季年会,同年11月的该学会冬季年会上,发展第四代核能系统的设想得到进一步明确; 2000年1月,美国能源部发起并约请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南非和英国等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开会,讨论开发新一代核能技术的国际合作问题,取得了广泛共识,并发表了“九国联合声明”。随后,由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核电发达国家组建了“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拟于2-3年内定出相关目标和计划;这项计划总的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向市场推出能够解决核能经济性、安全性、废物处理和防止核扩散问题的第四代核能系统(Gen-IV)。 第四代核能系统将满足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极少的废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风险低、防止核扩散等基本要求。 5.2 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开发目的 美国政府对核电界共同研究开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不够满意的是:未考虑防止核扩散的要求,经济性不够理想。为了强化防止核扩散的要求和进一步改 16 第5章 第四代核电技术 善经济性,提出要研究开发第四代核电站。经过2000年5月的“国际工作小组”会议以及GIF在2000年8月的汉城会议和2001年3月的巴黎会议等,美国采纳了其他成员国的意见,决定开展概念更广的新一代核能系统的开发。 5.3 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究发展 四代核电合作项目中有6种设计概念,包括三种快中子堆和三种热中子堆。三种快中子堆是:带有先进燃料循环的钠冷快堆(SFR,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铅冷快堆(LFR,Lead-cooled fast reactor)和气冷快堆(GFR,Gas-cooled fast reactor),三种热中子堆是:超临界水冷堆(SCWR,Supercritical water-cooled Reactor)、超高温气冷堆(VHTR,Very-high-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和熔盐堆(MSR,Molten salt reactor)。这些设计特点都改进了经济性,增强了安全性,使废物和防止核扩 [18]散燃料循环最小化。 在所有第四代反应堆概念中,钠冷快堆具有最广泛的开发基础,美、法、俄、日和其他国家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1951年以来,SFR已在8个国家取得了300堆?年以上的运行经验。目前在役的钠冷快堆有俄罗斯的BN-600快堆,法国的250 MW凤凰快堆和印度的40 MW快中子增殖实验堆(FBTR)。 当前世界上快堆发展得最好的是俄罗斯。俄罗斯商用快堆BN 600于1980年建成,负荷因子一直维持约70,,其电价可与当地煤电竞争。现正在建造BN 800,将花费400亿卢比(约13.8亿美元),预计能够在2011年前建成。并在 [10]设计更大功率1800 MW的BN 1800。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和阿贡国家实验室(ANL)正通过超棱柱(Super-Prism)和先进快堆(AFR-300)的设计提高先进钠冷快堆的经济性。 [11] 日本十分重视快堆的发展,在2006年制定的中长期《核能国家计划》大纲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左右建成快中子增殖示范堆,2050年之前在商业基础上引进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为此,日本将“快速增殖反应堆循环技术”列入国家支柱技术,快堆项目2006财年预算达到347.35亿日元(约3亿美元),2007财年继续拨款296.78亿日元(约2.4亿美元)。目前日本建有原型堆“文殊”(Monju)和实验堆“常阳”(Joyo)。 17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1985年,印度在卡尔帕卡姆(Kalpakkam)建成了第一座40 MW快中子增殖实验堆(FBTR),标志着印度步入了快增殖堆国家俱乐部。随后,印度的快中子增殖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印度目前正在建造500 MW原型快堆(PFBR),预计2010年建成。印度政府为此拨款450亿卢比,用于建设核反应堆和原料循环利用设施。 1995年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开始建造一座热功率65 MW、电功率为20 MW的快中子实验堆,该工程目前正在安装调试阶段,预计2009年建成。中国实验快堆(China experimental fast reactor,CEFR)是我国快堆工程发展的第一步,建造方针是“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技术上以俄罗斯已运行的快堆BN 600为参照,大部分关键设备由俄罗斯制造,在重大技术问题上向俄罗斯咨询。 钠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容易与氧或水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因此在工艺系统和设备中要严防钠泄漏,严防钠与水和空气接触,这就大大增加了系统和设备的复杂性,使得投资加大,因此就冲淡了它在燃料上的优越性,其发电成本还不能与压水堆等相竞争。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在完善非能动安全性、降低造价和发电成本,以及燃料循环技术等方面还有大量的研发工作要开展。 俄罗斯最重要的先进反应堆设计是熔融铅和铅-铋冷却快堆。基于8艘核潜艇和2个地面设施80堆?年的运行经验,俄罗斯研制出一个小型池式多功能铅-铋冷却75/100 MW的SVBR反应堆设计。冷却剂的自然循环足以保证反应堆排除衰变热,不会使堆芯过热。该设计适用不同类型的燃料(UO MOX燃料、氮化2物燃料)。该反应堆可在工厂整体制造,运抵现场后就处于待机状态。它可运行8,10年,然后在堆芯置于冻结冷却剂的情况下返还供货国。 作为铅冷却大型快堆,俄罗斯正在开发中的Brest可作为参考概念。已开发出使用一氮化合物燃料的300 MW和1200 MW设计。俄罗斯计划在别洛雅尔斯克(Beloyarsk)建造一座Brest 300示范厂。这些反应堆的现有问题主要与冷却技术和结构材料腐蚀有关。 两种美国的长寿期、防扩散的设计令人注目:?50 MW铅-铋冷却密封核热源(ENHS);?10~100 MW铅合金冷却小型安全可移动独立反应堆(SSTAR)。 与钠冷快堆相比,铅的化学性质惰性,比较稳定,但铅具有熔点偏高,与别的金属材料相容性较差等问题。未来研发需要解决氮化物燃料、耐高温结构材料、铅冷却剂的环境影响、冷却剂的化学控制等关键问题。 18 第5章 第四代核电技术 法国对此领域最感兴趣,该国计划开发一台用气体作载热体的快中子燃料全循环反应堆(GFR系统),在2030年前后开发出一种能够优化利用核燃料潜能、减少生产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技术。这种废物毒性会明显降低,几百年后可降到铀矿石的毒性水平,这是GFR系统希望达到的目标。 气冷快中子堆仍有很多的技术关键有待解决,主要包括:用于快中子谱的气冷快中子堆的燃料元件;堆芯设计具有较硬的快中子谱,在增殖包层中能获 3得较高的转化比;快中子堆的安全性,特别是在高功率密度下(100 MWh/m)和热惰性较小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停堆后堆芯衰变热的安全载出;燃料循环技术,包括乏燃料的解体和再制造技术等。 目前世界上13个国家的32个组织正在进行超临界水冷堆的研究。从1998年开始,在日本科学促进会的资助下,东京大学对超临界压力水化学、辐射损伤和传热恶化现象等进行了研究。2000年,在日本通产省的资助下,开始对SCWR进行研究开发。技术开发计划分为3个子课题进行,即“反应堆概念的相关技术研究”、“传热与流动的相关技术研究”和“材料与化学的相关技术研究”。参与研究的单位包括东芝公司、日立公司、九州大学和东京大学等。 美国1999年启动了核能研究计划(NERI)发展新一代核能技术,选择了包括超临界水冷反应堆在内的新堆型进行技术攻关,在反应堆设计、材料、堆工程和安全、以及辐照化学等领域开展工作。2003年启动了SCWR研究开发计划,参加单位有爱德华国家工程和环境实验室(INEEL)、阿贡国家实验室(ANL)、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西屋电气公司、BREI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并由INEEL负责组织实施。 加拿大提出了CANDU-X概念,近期开展了超临界流体传热试验研究、材料腐蚀试验、燃料棒束设计、燃料循环评价、堆芯设计和主回路冷却剂特性研究。 欧洲超临界水冷堆项目从2000年开始启动,有德国、意大利、法国等7国参与,可行性研究预计在2008年完成;计划花10年(2003,2012年)的时间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包括材料性能研究、设计程序研制、超临界水传热试验研究以及临界流动试验研究等;从2009年至2016年花7年时间进行整体试验,包括棒束传热试验、中子学验证试验、衰变热排出试验以及LOCA分离效应试验研究等;2020年完成概念设计,建成原型超临界水冷堆(POAK)。表3中列出了90年代以来国外提出的主要技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19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超临界水冷堆的创新设计仍可大量沿用已积累的压水堆和沸水堆的技术储备和超临界火电站技术,但仍需大量的研究开发才能落实设计,特别是堆芯性能和结构材料的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避免出现正的反应性温度系数、耐高温、耐腐蚀而吸收中子少的结构材料、非能动安全系统、运行稳定性,功率、温度、压力控制以及停堆可靠性等,SCWR水装量较低,仅为50 kg/MW左右,对安全的潜在影响也需要深入分析。 美国能源部已将VHTR选为下一代核电站计划(NGNP)的目标技术,计划到2017年建立制氢示范机组,爱达荷国立实验室等单位正在进行包括适应高温环境的控制棒和关键结构材料、热化学制氢工艺、高温燃料元件、中间热交换器及隔离阀、高效氦气轮机、压缩机以及设计和验证方法等领域的研发。美国2005年颁布的新《能源法》为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开展下一代核电厂(NGNP)项目提供12.5亿美元的资金。2005年实际拨款3882.8万美元,2006年实际拨款5445万美元,2007财年能源部还将拨款3143.6万美元,2008财年预算申请3600万美元。 为了实现VHTR的发展目标,还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包括:包覆颗粒燃料的最高限值温度由目前的1600?提高到1800?;最大燃耗提高到150,200 GWd/tHM。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需要研发更为先进的ZrC包覆的颗粒燃料以代替目前的SiC包覆的颗粒燃料。目前ZrC包覆的颗粒燃料还处于实验室的研制阶段,要达到工业化的规模生产,还有很多的研究开发工作要做。此外,氦气透平机的研制也是重要的技术关键。 熔盐堆的概念最早形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末期的飞机推进装置研究中。1954年的航空反应堆实验(ARE)示范了高温运行(815?)并且建立了一个循环氟化熔盐(氟化钠/四氟化锆)系统的性能基准。8 MW的熔盐反应堆实验(MSRE)示范了许多特性,包括氟化锂/铍熔盐、石墨慢化剂、稳定的性能、废气系统和U-235、U-233和钚等不同燃料的使用。此外,还发展了1000 MW熔盐堆工程概念设计。 最近的熔盐堆创新型设计包括一个由日俄美联盟研发而成的100 MW富士反应堆。它可以以近增殖方式运行。富士反应堆燃料循环极具吸引力的特征包括强放射性的废物实际仅由裂变产物构成,所以废物具有更短周期的放射性。并 20 第5章 第四代核电技术 且它还仅有少量的核武器级别的裂变材料,低程度的燃料使用和被动的安全设施等特征。 MSR研发需要解决一系列熔盐核燃料的放射性隔离、处理以及高温下与设备材料之间的相容性问题,难度甚大,在经济性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般认为,第四代核能技术进步跨度大,考虑得比较全面和深远,为核能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例如,第四代快堆具有闭合燃料循环特征,可实现将长寿命放射性废物减少到最小。出口温度高,这就有可能高效率地发电、产氢或产生高温工艺热。 作为唯一的水堆选项,超临界水堆(SCWR)将超临界火电和最新的轻水堆技术结合起来,效率明显提高、系统大大简化、可采用非能动安全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经济竞争力。此外,具有快中子能谱的SCWR提供了全部锕系元素再利用的闭合燃料循环可能性。 由于技术基础不同,六种堆型的研发进度不会一样。 21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6章 未来核电发展研究 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着人口增长、能源短缺、水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等危机。据估计,在二十一世纪的上半页,人类就可能感到能源短缺的巨大压力。人类未来能源结构将是多样性的。但是,人们认为,聚变能源在解决能源问题上有巨大潜力,在人类能源战略中,聚变能源将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18 半个世纪以来,聚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在1992年的欧洲SOFT会议开幕式上,Umberto Colombo就指出:“虽然聚变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91年11月JET的首次实验从聚变得到可观的能量就是说明),我们并未缩短到达商用聚变堆的距离。” 从1996年以来,美国执行其重建聚变能科学计划,把聚变研究从围绕ITER的技术研究转到基础科学研究上来。1998年,美国正式退出了ITER国际聚变研究计划。从此,美国聚变界从1996年起,研究工作打破了托卡马克主导一切的局面,全面活跃。1999年7月,来自美国和世界的350名聚变科学家参加了历时两周的会议,讨论聚变所有的重大问题,为加强磁聚变和惯性聚变之间、科学和技术问题之间、聚变的基本理解和应用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论坛。确认,磁约束聚变的下一个前沿课题是燃烧等离子体科学,并且认为,从技术上讲,托卡马克为进行燃烧等离子体实验已做好了准备。几年来,美国的聚变技术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提出了不少创新慨念,为下一步聚变装置和向着未来聚变堆前进提供了重要机遇。 6.1 核聚变前景 与裂变正好相反,核聚变是轻元素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伴随着能量释放的核反应过程。核聚变是几乎无穷无尽、安全和无放射性的能源。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一系列实验设备的研发使得这项技术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步。现有聚变能实验设备的聚变能量仅在几秒中内就可最高达到16 MW的水平。研究成果表明,核聚变具有与生俱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核聚变反应堆只具有有限的可能会引发事故的能量。核聚变是氘(氢的非放射性的同位素)和氚(氢的放射性同位素,由中子轰击锂而产生)混合燃烧的过程。尽管核聚变反应堆含有 22 第6章 未来核电发展研究 巨大数量的氚,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只会对公众造成有限的危害。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并且没有放射性的裂变反应产物。核聚变反应堆内部组成受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影响而具有活性。然而,这些组分正在研究的材料几乎全是活性材料以至于在运行结束后可当作惰性废物处理,或循环利用,或为期几十年的浅地层处置。 随着聚变物理学、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核聚变发电成本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个接近商业化规模的实验反应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现正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和议定的设计以示范从核聚变中获得能量在科技上是可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将会产生高达500 MW净热功率输出,从几百秒的持续脉冲直到稳定的运行。反应堆大部分关键组件的原型 [24]已经加以制造并且个别在接近于实际条件下成功地进行了测试。 ITER项目是一个包括了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七国在内的国际合作项目。依照核聚变项目的规划图,ITER将花大约10年时间 [25]建造并且运行20年左右。ITER通过国际聚变材料测试装置(IFMIF)的建造和运行加以补充并且依据示范发电站进行发电。IFMIF将与ITER同期运行以确保材料特性适合用于示范电站。这一规划图的按期执行可在相当程度上加速核聚变能的实现。 商业化规模的核聚变发电仍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并且需要研发过程的持续努力,这一过程包括通过科学技术工程的进步实现材料和系统最优化。原位氚的产生和聚变核电站建造材料仍然需要进一步试验。这些努力需要不断扩大的国内项目支持研究。 23 东北电力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第7章中国核电的未来 1980年代初,中国核工业部确定了“热中子堆电站—快中子堆电站—聚变堆电站”三步走的核能发展战略。该战略符合核能发展规律,也符合世界核电发展趋势。中国发展核电的目的之一是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持。目前,中国核电发展已经走过了20年的路程,运行与在建的核电机组总容量已接近10吉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左右,已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因此已具备了稳定发展的基础。 当前是中国核电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国家电力规划中已确定了“适度发展核电”的方针。有专家论证,到2050年,为保证满足发展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核电的装机容量至少需要达到120吉瓦。只发展热堆核电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必须采用热堆电站与快堆电站“接力”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为此,快堆电站必须在2025年开始逐步取代热堆电站,才能保证核电发展的燃料供给。在这个框架下,热堆电站的可能发展规模为55吉瓦左右。 为适应20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宏伟目标,2003年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要达到36吉瓦左右,核电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国家将投入3 600亿元进行核电建设。由于核电站建设周期至少五年,因此,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每年要开工建设2吉瓦核电机组。据专家估计,如果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35年,中国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将会达到现在的世界平均水平(16%)。 面对第四代核电站,为实现中国核电发展的宏伟目标,有关专家对中国核电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当前要抓紧第二代核电站的建设,尽快掌握技术,实现国产化;抓紧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开发;坚持并抓好快中子堆技术的研究开发;抓紧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开发。 近二三十年内,国际上将主要建设第三代核电站。中国应按国际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第 [19]三代核电技术发展中争得一定的地位。在2020年左右,中国应具备批量建设符合国际上第三代核电技术要求的核电站,使其成为中国在快堆电站规模发展之前核电市场的主要机型。 第四代核电中,达成共识的六种新型核电堆型中至少三种是快堆,由此可见由热堆电站向快堆电站过渡的态势。中国已开始快堆技术的开发研究,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的实验快堆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在“十一五” 24 第7章 中国核电的未来 初期即可建成并投入运行。专家建议,应加快大型快堆电站的开发,争取跨越式发展,力争2020年建成中等规模的原型快堆电站,并具备相应的闭合燃料循环能力,争取在2025年开工建设大型快堆示范电站,并在2030年后不久建设具有国际上第四代核电技术特点的商用核电站。 在发展核电技术的同时,也要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燃料循环技术。中国的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应从基础研究开始,进行先进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开发。 我认为,面对第四代核电站,中国核电发展的首要工作是制定一个有权威的规划,从而决定发展规模和燃料循环方式,进而引出技术路线、堆型选择、国产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核电项目是在这些重大问题业已决定的基础上的产物。只有具备了有权威的规划,核电才能有序地发展。 25 结 论 结 论 当前是中国核电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国家电力规划中已确定了“适度发展 [29]核电”的方针。到2050年,为保证满足发展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核电的装机容量至少需要达到120吉瓦。只发展热堆核电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必须采用热堆电站与快堆电站“接力”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为此,快堆电站必须在2025年开始逐步取代热堆电站,才能保证核电发展的燃料供给。 近些年内,国际上将主要建设第三代核电站。我国应按国际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第三代核电技术发展中争得一定的地位。在2020年左右,我国应具备批量建设符合国际上第三代核电技术要求的核电站,使其成为中国在快堆电站规模发展之前核电市场的主要机型。 面对第四代核电站,为实现我国核电发展的宏伟目标,当前要抓紧第二代核电站的建设,尽快掌握技术,实现国产化;抓紧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开发;坚持并抓好快中子堆技术的研究开发;抓紧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开发。 在发展核电技术的同时,也要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燃料循环技术。中国的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应从基础研究开始,进 [30]行先进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开发。 我国核电发展的首要工作是制定一个有权威的规划,从而决定发展规模和燃料循环方式,进而引出技术路线、堆型选择、国产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核电项目是在这些重大问题业已决定的基础上的产物。只有具备了有权威的规划,核电才能有序地发展。 26 致 谢 致 谢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导师沙鹏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定,到文章的撰写和修改,沙老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予了耐心的指导。沙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和学术上的创新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将令我终生受益。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沙老师对我学习的谆谆教诲和工作的悉心指导!向沙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衷心地感谢东北电力大学电力学第三答辩组刘洪宪老师、苏桂秋老师、吕太老师、郑建祥老师、卢洪波老师,以及东北电力大学的其他老师在本科阶段对我的教导和培养! 最后,衷心地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同学、朋友。 2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广,徐红,周凌.纵观全局着眼“适度发展核电”[J].工业技术进 步,2001,(2). [2] 安永锋.核能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2). [3] 鲁志强 ,熊贤良.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议[J].核动力工 程,2000,(1):2-6. [4] Kang Rixin, et al . Constructi on Experience on the Qinshan Phase2? CANDU Nuclear Power Stai on [M ]. Beijing: At omic publishing compa2 ny, 2006 . [5] Tang Z D. Nuclear Power in China [M]. Nanjing: Jiangsu Publishing House, 2007. [6] Yi X H. A strategic study of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R]. Beijing: State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f China, 2008. [7] 赵仁恺.中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0,(10). [8] 陈淮.我国宜进一步提升核工业的战略定位[J].国防科技工业,2004,(9). [9] 马进等编著.“核能发电原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 [10] 张晓东,杜云贵,郑永刚编著.“核能及新能源发展技术”,中国电力出版 社,2008. [11] 国际原子能机构.INSAG一12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1999. [12]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编(各行业专利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报告2006, 2007[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5-87. [13] 欧阳予(世界主要核电国家发展战略与我国核电规划[J](现代电力,2006, 23(5):1-1O. [14] 高云虎,何健宇.关于我国核电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政策与建 议,2002,(7). [15] 王剑钊,卢刚.核电技术的发展动态[J].工业技术,2004,(14):15-17. [16] 段志勇,赵凤娟.国际核电发展动态及我国核电发展的思考[J].安徽电力 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3):20-25. [17] OECD/IEA.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06:Scenarios&Strategies to 2050[R/OI] .2006:233-246. [18] 欧阳予.自动化信息.2009.1,(9):28-31. 28 参考文献 [19] 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Generation IV Nuclear Energy Systems,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ecember 2002. [20] NUCLEAR TECHNOLOGY REVIEW 2006,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 2006. 文部科学省研究振典局(高度情鞭通信人材の育成に向けた文部科学省の[21] 基本戟略,2005( 29
本文档为【核电技术发展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7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3-31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