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沉思录读后感.doc

沉思录读后感.doc

举报
开通vip

沉思录读后感.doc沉思录读后感.doc 《沉思录》读书笔记 初次涉略哲学,想找一本哲学书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众多书籍中,一眼就看到了《沉思录》,并不是因为总理的推介,也不是因为它声名大噪,只因为它有一个让人安静让人联想的名字“沉思”。 玛克思。奥勒留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但他心怀仁厚,关心百姓,他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哲学家,他更是成就辉煌,用灵魂谱写了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沉思录》,他也因此被称为“偶...

沉思录读后感.doc
沉思录读后感.doc 《沉思录》读书笔记 初次涉略哲学,想找一本哲学书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众多书籍中,一眼就看到了《沉思录》,并不是因为总理的推介,也不是因为它声名大噪,只因为它有一个让人安静让人联想的名字“沉思”。 玛克思。奥勒留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但他心怀仁厚,关心百姓,他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哲学家,他更是成就辉煌,用灵魂谱写了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沉思录》,他也因此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沉思录》和《论语》的体裁差不多,感觉它都是一段段的文字,被随意地分成几个话题,偶尔放在书中的各个部分。书中大量使用祈使句,像是在和自己得对话,对自己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告诫,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规劝,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大量使用祈使句就是最好的明证。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并对自己信仰的不断提醒对,灵魂的不断揣摩 。读这样一本书,仿佛大师就在你的耳边指导你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亲切,那么真实。下面摘抄几句自己喜欢的话: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越想越有韵味,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 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过去的永远过去了,一切都已定格,即使沉溺其中也丝毫改变不了它对现在所造成的影响,只能徒增伤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此时此刻便应该行动起来走在由“过去”铺成通向“未来”的路上,才是“现在”存在的真正意义。“ “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死亡:它不是一种消散,就是一种化为原子的分解,或者虚无,它或者是毁灭,或者是改变。书中提到宇宙之外的宇宙本性:就仿佛实体是蜡,现在塑一匹马,当马被打破时,用这质料造一棵树。” 这本书关于死亡的阐述有很多,如第25页:“希波克拉底在治愈许多病人之后自己病死了。占星家们预告了很多人的死亡,然后命运也把他们攫走。亚历山大、庞培、凯撒在粉碎数以万计的骑兵和步兵、频繁地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之后,他们最后也告别了人世。”对于死亡的恐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看到冰冷的棺木,会躲得远远的,看到电视剧中人物的离世,感觉很悲惨,他们似乎被一种恐 怖的力量带走。有一天它也会像带走亲人一样带走我,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留一点痕迹„„人这一生除了生就是死,哪有比死更可怕地东四,但看到这些话,让我对死亡有了新的看法。“尘归尘,土归土”,正如马可?奥勒留?安东尼的老师古罗马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在《沉思录II》中所说:“他们只是回到了本属于他们的地方,若干年后我也将回到那里,只是早与晚的问题。”既然如此,又何必悲伤,何必恐惧死亡呢,你我生命的时间不过是宇宙永恒的、神秘莫测的时间中一个极小极小的点, 30年,50年,100年,又有什么区别呢,死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恐惧也无济于事,这是天命,谁都无法逃,唯有坦然地面对。那么,我们死去了,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元素依然存在,它们挥发到空气中,钻进泥土里,附着在别的物体上。但最终,它们又组成了别的物质,比如一只昆虫、一棵小草的一片叶子中的一部分„„ 其实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应该怎么活。有些人活着比死都痛苦都恐怖,这样的活着有什么意义,反而死了却意义重大。对于一个大学生,现在思考生死问题似乎有点早,有点飘渺,有点浅薄,但至少可以让我看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使命,那就是有意义的活着。 1000个观众心里,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本书的意义在于它能否触动你、说服你、进而改变你,对你的生活有所助益。——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句话,引起你的沉思,我们不妨也写一本像马克皇帝那样的沉思录,写进自己的思考,供自己阅读和反思,为自己的人生留一面镜子,随时审视自我。
本文档为【沉思录读后感.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29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