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

毕业论文-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

举报
开通vip

毕业论文-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毕业论文-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 黄政 指导老师:韩振军 (安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函授专升本) 摘 要:愁者,忧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忧思愁绪为人所自觉体验和感悟。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读时间,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去体味生命,大自然季节的变更和生命的律动总是引起他们强烈的生命感动,春去秋来,花开叶落,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来说都是一种生命暗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伤春、悲...

毕业论文-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
毕业论文-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 黄政 指导老师:韩振军 (安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函授专升本) 摘 要:愁者,忧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忧思愁绪为人所自觉体验和感悟。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读时间,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去体味生命,大自然季节的变更和生命的律动总是引起他们强烈的生命感动,春去秋来,花开叶落,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来说都是一种生命暗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伤春、悲秋”两大主题源远流长,本文试对中国古代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为何多伤春悲秋感怀之原因略作分析。 关键词:情怀;感伤;自然环境;忧患意识;文化传承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 些应是人所欣赏的良辰美景,但由于在古代,暖花开、暗香浮动、秋高气爽、皓月当空,这 文人所处的时代及自身遭遇不同,面对同一种自然景色,内心获得的感受不尽相同,或欣喜或悲伤。《诗经》中,人们对春天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的:“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 ?喈喈,采蘩祁祁。”春天暖阳照耀,万物欣欣然,一幅和美的春景图,但人们对于春天的情感,正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春天,开始被文人注入幽幽的感伤和细腻的愁思,但这样的哀伤并不决绝,总在伤感中带着生命的热情和冲动。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两句充满欣喜,后两句却是淡淡的感伤。一句“花落知多少”,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春天是美好而短暂的,暮春时节落红无数,美景不再。不由让人触景伤怀,产生伤春之感,使人联想到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好事难成,油然而生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叹。在唐宋诗词中,借春抒怀的诗更多,春天是美好而短暂的,转瞬即逝,看到春的消逝,随之而上心头的就是一种不舍和留恋,惜春、怨春的情感就和自己的人事遭遇联系在一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与春之温暖平和相反,秋天带着惨烈寒恻之气,使草木凋零,万物衰亡,更使敏锐之人心感秋气而动,使人在秋天比在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到季节的更替是如何迅速、无声地带 ?《诗经-小雅?出车》 ?《礼记? 乡饮酒义》 1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走有限的时光、有限的生命,衰老而死亡。人类的生命意识于是在秋天更容易投射到山川草木等外物上,又在万物衰变的景象中反射回人心,草木之飘零让人倏然意识到自己“渥 ?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欧阳修的《秋声赋》)。“秋为之含悲也”而忧思愁绪与秋这一自然物候联姻,却肇始于国风和屈赋。前者以秋景及音响来兴起抒情,后者则点出“悲秋风之动容”。直到宋玉《九辩》中国文人才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叹,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后,这种“宋玉之悲”便源源不绝。“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曹植:《杂诗六首之六》)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正视,一种追求,一种不甘愿庸碌无为的觉醒。鲁迅也说: “多伤感情调, 乃知识分子之常, 我亦大有此病, 【1】感此终生不能改”。可以说浑浑噩噩、虚度终日的人是发不出真正的悲秋之慨的, 悲秋是人自我意识深化、外化的必然产物。 “一鸟鸣而知天下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人属与自然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命也必然受动自然气数的变化,与万物的生命节律同步。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表现为自然的变化可引起人心情的变化。从大自然的物色变换, 到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再到这情感波动借助自然物色的表露抒发,构成了双向循环的感应关系。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这种关系日益深厚地积淀在人们的心理底层,从而使得文人墨客对春秋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感时伤怀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感发现象,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咏叹文学, 而这种生命感发、咏叹以及由此生成的对生命、人生、社会的思考,乃是伤春悲秋意识的内核。初唐诗人卢照邻《释疾文》说:“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具体地阐明了四季变化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就是说自然景物和人的情绪之间有一些相通之处。这不仅指人与自然的生理性反应,也包含了一种人与自然的深层对应,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经历各种事件,结成许多情绪感伤,这些情绪感伤就会在心灵深处形成一定情结,怀着已有的悲哀情结面对自然,人们很自然就会产生春恨秋悲。正因为这样,人才能“与天地参”,“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干?文言》)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诗词中伤春悲秋的抒情主题衣钵相承,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不断深化,情感更加丰富,像“长亭”、“春草”、“秋月”“折柳”、“秋蝉”、“落叶”等词语已经有了特定的内涵。从题材内容上看,有“战乱别离”,“仕宦羁旅、离愁别绪、 【2】两地相思”,“官怨”,“伤今怀古,咏物感怀”,“对生命的珍惜”、“怀才不遇”【3】【4】,“怀古伤往,感怀时事”。“伤春悲秋”文学现象的出现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产物,本质上有相互生成的关系,下文将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来对这种现象略作分析。 一、生理因素 ?、春天与秋天独有的自然环境与氛围。 2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乐府指迷》说:“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意谓春天气温暖和,蛰虫始振,草木初萌。“秋者,阴气始上,故万物收”,意谓秋天气候凉爽,候鸟南飞,草木衰败。可见春秋的特征是“变”一一‘生”与“收”。夏是春的延长和变质,是动植物安静的生长期,冬是秋的延长和变质,是动植由显而匿,由盛而衰的季节。春秋与夏冬相较,春秋时物的变化更能使人感受时间的消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便是古人多写春秋的缘由之一。此外春秋较之夏冬更宜人,但却更短暂,岂不让人留恋又让人惋惜,“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梁简文帝《春日想上林》)就已透露了惜春之情。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的蓬勃生机,夏天的绚烂热烈,秋天的肃杀萧条,冬天的寒凛落寞,每个季节都有专属于自身的独特景致与氛围,人们身处不同景致与氛围之中情绪也会因之受到感染。每每秋天来临,秋雨连绵如丝恰似人内心的苦愁难以排遣,秋风萧瑟又如人内心郁结的苦楚,加之落叶纷飞更会引发文人草木凋零韶华易逝的悲叹,这样文人就被一种浓浓的愁苦情绪所笼罩,而这种情绪的触发正是因为秋天独有的肃杀萧条的自然环境与氛围。许多古代文人正是因为目睹了秋草秋木,感受到秋风秋雨激发起创作的情思。唐代诗人司空曙的”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就是其在目睹连绵秋雨与飘零黄叶触发内心情感所写出的悲秋抒怀佳作;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更是对秋天景致与氛围对人悲苦离愁情思触发的有效印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对生活已经有足够的认识积累,开始思考生活、生命,思考身边的事物。同样人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这四个生理年龄阶段也对应着上面提到过的天之序,因此中年对应着秋。由于人的趋同心理,人生活在地球上和其它自然生物一样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年人对秋天的各种自然景物表现来的自然规律现象能有同感,同感的触发易引起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诗人的情感宣泄,如自居易的《秋思》中写到:“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十二。”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脑中的松果体在秋天会分泌出更多使人情绪低落的激素。然而,社会和人生的时令变化才是诗人情绪变化的关键,自然景物只不过是触媒罢了。悲秋,作为感物伤怀的一种审美活动,使得诗人和大自然(秋景)之间形成了异质同构(审美中物我情感的相互回流和有机地对应)的审美机制:“在审美过程中,欣赏者总是以自己的情绪色彩为基础,在对象世界中找到与自己情感结构相一致的客体,从而使得主体内心情感流向所形成的力场与对象的力场达到同形同构。”这种主客体情感的天然契合,使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无限地接近“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心理因素 3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忧患意识。 天人合一的观念与春秋的物候特征造成了文人泼墨写春秋而寡言冬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和自然物候在春秋的特殊表现为观念的、物质的基础外, 还以自古以来就甚为留传的忧患意识为心理依据。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侧面,它是人类童年时期恐惧自然之情的延续。这种对自然的恐惧,在思维方面,通过幻想带来了神话,以幻化的人类自身征服自然,排除恐俱;在实践方面,通过占卜,祭祀带来了宗教,希望自然神由此顺应人类;在情感方面,人们特别发展了对自身生命由生而死的自然规律的忧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无名氏《古诗》)“人生如寄, 多忧何为”(魏文帝《善哉行》)老、庄都曾表述过人的悲哀,如老子说过,我之以悲哀,是因为我有肉体。庄子说:“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知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哲人可以坐忘其身而遗忘生命的时间忧虑,诗人则只能在艺术创造中抒发其忧患意识。可见,天人合一观念派生出人生如四季的共通性体验,在人生与自然,生命现象与物候现象之间构筑了异质对应关系,忧患意识派生出来的悲、怨、伤、恨则成为这种关系的基质。青春、朱夏、白秋、玄冬的四季描述被用于象征人生:青春代指人的盛年、壮年、青年时期,“只知镜里春难驻,谁道人家夜更长。”(陆壑《退宫人》)人生的暮年、晚年、老年常为秋季所指代。“不知明镜里,何日得秋霜。”(李白《秋浦歌》)人生一世,如云之飘浮,如草木之易于凋谢,如过客之行色匆匆。古代的生命忧患感,完全抛弃了生命轮回观念,忽视了草木死而复苏规律,而着眼现实人生的短暂,大有天荒地老、绵绵无尽的悲哀意味。忧患意识作为“人”的观念感受、情绪,与作为“天”的物候规律相遇,遂生春恨与悲秋这两种基本的美感体验。 ?、伤怀失意情怀的寄托。 古人因求学、生计、征戍、仕宦、贬谪等原因而离家者常有之,因身处危逆境况(失意、离别、羁旅、流放、死亡等),或怀才不遇、或仕途坎坷、或逢国难家仇,面对萧瑟的秋天,他们触景生情,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融入一个个精心营造的审美意境中。 面对秋天的景致,感物伤怀,悲从中来,悲秋诗词由此产生。这些个人主义篇章中的悲秋情怀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焦虑、痛楚的内心世界,既丰富了古代诗词的内容,充实了失意、流亡、思乡、怨情等文学主题,也推动了抒情文学的发展。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原是“与卿何干”的自然现象,但对那些特别珍惜生命、特别眷恋青春的文人来讲,却不免会引发“好景不长”、“盛时不再”的无尽惆怅。因此无论面对美好的春光还是面对暮春的落花,他们都会感生出一种莫名的忧郁和惆怅。请看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间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似乎也就有着这种十分“过敏”的心理气质,每到春来,就都会触发他的“惆怅”,引起他的“新愁”。而这些惆怅和愁绪,又并非仅属恋情范围。他的另一首《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 4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春梅是无情之物,可在人看来,它在离开枝头之时,犹作“多情”的留恋之舞。那么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就更会在“繁花易落”和“笙歌易散”的现象中深刻地感受到“人生易老”的悲感,故而冯延巳所患上的“ 伤春病”,说到底就是对于生命无常的哀伤,表达了作者对于短暂而美好的人生之珍惜与眷恋。 以春天为背景、为咏写对象的词篇中,大多都显露出一副“伤春”的愁容,这又是为何,简单来说,它就跟春天的物候待性与作者的心理状态之问的“对照”与“反差”有关,而在这两者之中,当然又由作者的心理状态居于“决定性”的地位。具体些说:春天的“姿容”其本身原是多姿多态的,而作者的心境也是斑驳复杂的。当怀有愉悦高兴的心情时,他们就会择取春天“美好”的一面,以之状写自己欢快开朗的精神面貌(张志和词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鳅鱼肥”,白居易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蓝”),而当作者怀着忧郁悲苦的心情时,他们或则择取春天“悲伤”的一面来烘托自己愁绪百结的心态( 温庭筠词中的“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辛弃疾词中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或则又以春天“美好”的一面来反衬自己失意哀怨的心态(温庭绮词中的“为君憔悴尽,百花时”,陈亮词中的“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退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人生不如意,十事常八九”,在上述两大类心理状态中,又以失意悲苦者为多,何况中国古典诗歌早就有着“以悲为美”和“以愁为工”的传统,所以纵观唐宋词中描写春景的作品,就绝大多数都是“伤春”的词篇,而由于“伤春”的情绪通常属于女性所特有的情绪,再加上词体本身(指“本色”的婉约词)又具有某种程度的女性化倾向, ( 张炎《词源》指出:“簸弄风月,陶写情性,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间„„”)因此这类“伤春”的词篇就偏多以女性心理的口吻写出,偏多以女性化的柔婉特征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大好的春光春色在词中往往就发生了“变形”,变成了恼人的断肠景色,“烦恼韶光能几许, 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冯延已《鹊踏枝》) 三、文化传承 ?、文学源流的传承与影响。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启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由此我国的文学朝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条大道不断发展与壮大。《诗经》的许多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国风?秦风》中的“蒹葭”篇就是《诗经》中的这样一篇代表作品,这篇作品所营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对后世文人的创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诗经》作为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之一,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早已被其烂熟于心,每每相似情境出现时都会自然不自然的触发其创作的冲动,并且在创造时又会往往被固有作品中所营造的情境与氛围所笼罩,进而使得自身的创作也受到这种情境与氛围的牵引与影响。因此,每至秋风秋雨草木枯落的情境,就会触发文人的愁苦之情。曹丕在《燕歌行》中所吟咏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 5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雁辞归雁南翔”上承宋玉悲秋喟叹,下启后世借秋抒怀;唐代诗人杜甫在经历人世的颠沛流离与辛苦遭逢之后,身处秋景之中目见落木萧萧的场景不禁触发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未酬的复杂情感,为此诗人写出了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杨柳、春花、杜鹃、明月、落叶等经典的创作意象,在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内心中沉淀下来,逐渐成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创作。唐代诗人张继在科举失意的落魄时刻,客居姑苏之时面对水雾茫茫的清冷秋夜写出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秋风渐起,伊人远离,望眼欲穿,柔肠寸断,晏殊面对秋景更是写出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悲壮词句。唐朝诗人刘禹锡由此发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叹,如此等等。 经过以上的原因略析可见有关这种文学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古代文人的伤春悲秋情怀既有春秋独有的景致与氛围的影响,又有文学源流的传承与影响,除此以外还有伤怀失意、情怀寄托的影响,这些共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伤春悲秋情怀形成的主要原因。“事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钱钟书《管锥篇》)由境生情,伤春悲秋情景交融的诗词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贯穿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之中。这些浸润着中华传统思想,深含民族文化底蕴而又达到很高艺术境界的诗词作品,吟诵之余仍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种种情怀,体味着他们的喜愁哀怨,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带来了美的感受。 6 安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鲁迅《致曹聚仁》[A],《鲁迅全集》(12)[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王立《黍离之痛与悲秋——中国文学史上两条美学线索的比较》[J],锦州师院学报,1985,( 3) 【3】 陈坤,李纯明,孙军《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伤春意识》[J],阴山学刊,1996,(3) 【4】 尚永亮《悲秋意识初探》[J] (陕西师大学报,1988,(4) 7
本文档为【毕业论文-浅析感时伤怀与“伤春悲秋”文学主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01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