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举报
开通vip

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武汉大学家教网 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总题数:143 题 第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 ?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 ?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 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

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武汉大学家教网 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 总题数:143 题 第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 ?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 ?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 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 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 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 ??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 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 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 武汉大学家教网 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注]?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摙(liǎn):担运。?糗(qiǔ):干粮。?近畿(jī):京城附近地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 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武汉大学家教网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答案 8.C 9.C 10.D 8.解析:这道题中的ABD选项都在课本中出现过,而C中的固定搭配“视……如……”很容易判断得出,也可根据前文“嫉……如……”判断出决不是爱抚之意,应为“看待”。9.解析:这道题重点在分别表明“耿介”与“清廉”, A项第一个选项与耿介无关,是属于他办事原则方面的。B项第一个百姓称赞他也不属于“耿介”,D项第一个选项是他平易近人,也不属于“耿介”。 10.解析:文中说的是泉陵侯朗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而不是选项中所说任内没有抢掠侵犯的事。 第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2)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译文: 答案 11.(1)何远自县令直升做成京城附近地区的大郡太守,近代还从来没有过这种事。(2)在数郡做郡守时,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始终不会改变他内心,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和很贫穷的人一样。 解析: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还有“未之有也”,宾语前置。解析: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寒如下贫”。 第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I)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候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已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 ?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 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邱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协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料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悦是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为气任侠:任性使而气见义勇为。?嫚(màn):用言辞轻侮。 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武汉大学家教网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抑合。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樊哙可斩也! ?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 家通过汝阴候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 故意,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武汉大学家教网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答案 8.A 9.D 10.B 8.解析:文言实词“匿”是“隐藏、躲藏”之意。 9.解析:?是朱家叙述季布数窘高祖的原因,表现季布的尽职,?是季布驳斥樊哙的理由,表现季布的刚直,?是季布对皇上陈述之所以召他到京城的原因。表现季布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直言进谏。 10.解析:“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错误,原文是说当年高帝率兵四十万被匈奴困于平城,樊哙率兵十万横行匈奴是不可信的。 第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I)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布名所以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1)您国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 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 (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播了它呀。解析:略 第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敞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曰夜饮酒,今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履刍秦,三室之妾俱足桀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遂。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照,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撩,使足以毕霖而。 令拍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手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攒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撩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奶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弊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 ?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数量:艰难的样子 ?乐:喜欢、乐意 ?康:大路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三请,不见许 徒行见公曰 B.  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  公驱,及之康内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  晏子乃返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号原文的一项是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C.惟夫子之令(是听)。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武汉大学家教网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遂分家粟于氓 ?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答案 6.D 7.D 8.A 9.C 10.B 武汉大学家教网 6.解析:A “图片与一鸣惊人”搭配不当;C “一树树”与“桃林”搭配不当 D “利用……情况下”句式杂糅。 7.解析:本题考查实语的正确运用 根据语境“ 委” 应为“送给 分发 ”之意 解析:A 第一句 表被动 是介词 ;第二句是“拜见”B第一句是“停止”第二句是“太” C第一句 代词晏子 第二句 主谓之间 D 两句都是“才”的意思 8.解析:A不对,因为原文和上句应为因果关系。 9.解析:?指晏子陈述百姓的感受?景公的表现?禀告事情结束 所以这三句排除。10.解析:B因为晏子曾经三次请求发粟,但遭到拒绝,所以不能说景公从谏如流。 第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 夫 越 之 于 齐 楚 扦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塞 今 日 亡 越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教 越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夫赵之于齐楚/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文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解析:文言断句的关键是找出那些词放在句首或者句末,例如“也 矣 ”一般是句末,“且”一般是句首。 第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天津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怕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 武汉大学家教网 “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询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愉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迫洛阳 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武汉大学家教网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大欢喜 ( ) A.恂乃戮之于市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B. 询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卿今为吾行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 ) ?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人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武汉大学家教网 ?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A. ??? B. ??? C. ??? D. ??? 1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作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答案 11. A 12. B 13. D 14. C 11.解析:迫,近,接近。 武汉大学家教网 12.解析:B项都是介词,把。A项,前“乃”,副词,却;后“乃”,副词,于是。C项,前“为”,介词,给,替;后“为”,动词,作为。D项,前“其”,表反问语气,怎么,难道;后“其”,表期望语气,千万,一定。 13.解析:?反映寇恂的执法严格;?反映寇恂的宽容大度;?说的是贾复,而不是寇恂。14.解析:寇恂杀死皇甫文是因为他是高峻的心腹,可以使高峻计无所出,丧失其胆。 第8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天津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译文:. (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译文: (3)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译文: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l)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 “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2)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3)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解析:(l) “难”,意动用法;“问于邓禹”,状语后置;“使”,派遣。 解析:(2)“河”,黄河;固,名词,坚固的防线。 解析:(3)“降”,使动用法;“而”,转折关系,却;“无乃……乎”,固定句式,恐怕……吧。 第9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 武汉大学家教网 并皆忌之,成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 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文章冠世( ) (2)不跻大位( )(3)盈其箱笥( ) (4)为时所排( )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 B.所以不欲观览 C.衣冠之士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20.从刘禹锡、李德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______,李的态度是_______。 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答案 17.(1)居于首位(2)晋升(3)装满(4)排挤 武汉大学家教网 18.B 19.(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2)(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20.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 委婉拒绝 21.文中将两人相比,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 第1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固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是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此国,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武汉大学家教网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园,可也! 22.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_______和________。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24.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5.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 26.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 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22.半野园的概况 文章写作缘由 23.C 24.希望陈君能够像陈相国那样,努力建功立业,而不要一味贪恋富贵生活。25.如:委婉含蓄、借题发挥等 26.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1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衷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 武汉大学家教网 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以为邴原?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裒:音póu。  ?佥:皆。 ?邴原:汉末学者。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任 B.裒告求属令 属:联系 C.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访 武汉大学家教网 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步担干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此则京邑之人也 无以,则王乎 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某所,而母立于兹 1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组是 ?每雷,辆到墓日:“裒在此。” ?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武汉大学家教网 ?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A.??? B.??? C.???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 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 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 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 答案 10.B 11.A 12.D  13.C    10.解析:B属为请求,委托。 11.解析:A两句的“乃”都是表示顺承的连词,翻译为“就”“于是”。B第一句中的“因”为“于是”,第二句的“因”为“经由”“通过”。C第一句中的“则”表示判断,翻译为“就是”;第二句中的“则”表示顺承关系。 武汉大学家教网 D第一句中的“而”是连词,第二句中的“而”是代词“你的”。 12.解析:第二句只是说安丘令,而非王裒;第四句说明王裒识人;第六句,致使介绍他的知识广博,并不能说明他有操守。 13.解析:从第四段看,这不是他改嫁其女的原因。 第1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末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答案 14.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 第1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2)吾德薄不足以荫卿。 (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答案 15.(1)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译出大意给1分,“遗”译为"礼物"一类的意思给1分。(2)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 译出大意给1分,“荫”译为“庇护”一类的意思给1分。(3)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译出大意给1分,"责"译作"责求"一类的意思给1分。 解析:(1)旧:故交,老朋友。致:送。遗:赠送,这里用作名词,礼物。 (2)薄:微小,少。足:值得,够得上。荫:荫庇。 武汉大学家教网 (3)以:介词,用。所能:所字短语,所能做到的。责:责求。 第1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苏卷) 题目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益自摧折,学于永嘉叶师雍。闻辅广者,朱熹之门人,复往从广,广叹其善学。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 武汉大学家教网 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 ?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 ?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 土工洊 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书?董槐传》,有删改) 【注】?李全:南宋叛臣。?乡用:重用。?洊(jiàn):再度。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槐严 遇:对待 B.吾属将责之偿 责:谴责 C.斩以徇师 徇:示众 D.麾妇人出 麾:挥手使……离去 9.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但抵罪,或脱身以逃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很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D.淳祐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答案 8.B 9.B 10.C 8.解析:文言实词“责”意思是“要求” 9.解析:例句中的“以”是介词,意思是“用、拿”,与 B项意义用法相同;A项是连词,表目的,“来”;C项是介词,“凭借”; D项是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 10.解析:“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错误,“槐骑从数人”是“董槐骑马率领几个人”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1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苏卷) 题目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答案 (1)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 (2)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3)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解析:略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1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蚊对(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撍]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 武汉大学家教网 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 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注] ?翣(shà):扇子 (本文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形受质 质:资质 B.今人乃自贵其贵 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养 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 陵:欺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答案 11.A 12.B 13.C 14.D 武汉大学家教网 11.解析:“质”的意思是实体。 12.解析:A项第一个“也”表示陈述语气,第二个“也”表示判断语气,B项“而”都是表示顺承关系,C项第一个“其”是代词,第二个“其”是语气词,表反问,D项第一个“于”引出动作对象,意思是“从”,第二个“于”意思是“被”。 13.解析:省略成分应该是童子。 14.解析:原文重点并非批判忽视异类生存权利,主题也并非万物平等。 第1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3)闻同类之相 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 (2)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视察?(3)听到同类之间互相残害却置若罔闻,(这)难道是先人后己的君子之道吗? (1)解析:关键词:亟。特殊句式:为……所,被动句式。(2)解析:关键词:苟,至,乌。反问句式:乌……? (3)解析:关键词:噆、闻、先人后身。反问句式。 第18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福建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 ?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武汉大学家教网 ?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 ??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 ?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 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爰:于是;就。?徂: 通“殂”,死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使……离开 B.天下宗周:祭祀 C.我安适归矣:往,到 D.余甚或焉:通“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武汉大学家教网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 A.???B.???C.???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答案 5.B 6.A 7.C 8.A 武汉大学家教网 5.解析: 宗,尊奉 6.解析: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B第一句,如果,连词;第二句,?比、及 ,介词 C第一句,况且,连词;第二句,尚且,连词 D第一句,自己的,代词;第二句,难道,反问语气词 7.解析: ???都表明淡泊名利、坚持操守 ?是孔子对二人的评价 ?重在表现西伯昌的品质 ?说明二人忠义 8.解析:感情把握不恰当。 第19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福建卷) 题目 9.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 ?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桀:夏桀,暴君。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武汉大学家教网 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一 朝 居 也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答案 (1)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2)翻译 ?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实府库。” ?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 (1)解析:文言断句可分四步: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第三步借助“特征”, 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巧妙断句。第四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2) ?解析:落实“事、为、辟、充”四个词。 ?解析:落实“向、道、富、是”等词以及省略、判断等句式。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2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北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涉 务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 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 ?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嬴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 武汉大学家教网 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拔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注】?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纠:纠正 D.本为羁旅 羁旅:寄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 ) A. 品藻古今,若指诸掌 出则车舆,入则扶侍 B. 肤脆骨柔,不堪行步 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C. 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 武汉大学家教网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D. 体嬴气弱,不耐寒暑 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 答案 10.C 11.A 12.C 10.解析:纠应为“审查” 11.解析:B项第一句是养尊处优;C项第一句养尊处优的危害D项第一句指养尊处优 第二 句指崇尚空谈。 12.解析:意在批评当时士大夫养尊处优的风气及带来的不良后果。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2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北卷) 题目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答案 (1)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2)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心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他们的过错。 (3)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自下而上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文言文的翻译一定要直译,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含义。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2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武汉大学家教网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9、C 10、B 11、D 12、D 9.解析:C间是夹杂的意思。 10.解析:A第一句中的“乎”相当于介词“于”,第二句中的“乎”句中助词,无实在意义。B都是介词,用,拿的意思。 C第一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第二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 11.解析:D祖:效法。该选项说《离骚》为后世所模仿,不能说明“古之文,除无所谓‘法’也”。 12.解析: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的原因是“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 第2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文: 答案 13.(1)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3)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解析:(1)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足:够得上,值得。《桃花源记》中提到“不足为外人 道也”。语:谈论,说话。《论语》中提到“食不言,寝不语”。文指文章。 武汉大学家教网 (2)而:表示转折,翻译为但是。弊:弊病。缛:繁密的彩色装饰,这里根据语境翻译为文辞华丽。寡:指少。 (3)兹:指示代词,这。编:一部书或者书的一部分。录:收录。盖:大概。 第2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诽谤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薛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射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无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道上人对曰:“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禽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恩。”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腾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武汉大学家教网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禽。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环异地逢其子伯章,泣渭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竞给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率。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沉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然诺,好周人急 救济 B.母如其言,附舟诣谭 往见 C.谭谢不纳,母大困 道歉 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给……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竟给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武汉大学家教网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秦王为赵王击缶 10.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赵导了故人之子杜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 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再用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8.C 9.B 10.A 11.B 8.【解析】谢:谢绝,推辞 9.【解析】A项都是介词,用、拿。C项都为副词,才。D项都是介词,替、给。10.【解析】“何为而至于此”中的“何为”是介词短语中宾语前置,A项中的“何以”与此句式相同。11.【解析】“感动”一词无从说起,作者写本文目的在于通直过讲述杜环的事迹来借古讽今。 第2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题目 12.断句和翻译。 (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2.(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2)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   (3)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解析:略 第2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武汉大学家教网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 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纟希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 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 上听取了他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 武汉大学家教网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答案  8.C 9.B 10.D 11.B 8 解析:“拜”应解释为“授给官职”。 9.解析: B项两个句子中的“则”都是用在表并列对举的句子中,可译作“就”。A项中前一个句子中的“其”为指示代词“那”,后一个句子中的“其”为人称代词“他的”;C项中前一个句子中的“而”为表条件关系的连词,后一个句子中的“而”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D项中前一个句子中的“为”是“因为”,后一个句子中的“为”是介词“被”。 10.解析: A项“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属正常请求不属于直言逆耳的话;B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和C项“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是在治理不法和法办坏人,不属直接的“行义”为善。 武汉大学家教网 11 解析:“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错误,文本第三段第一行有“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并没有直接给皇帝。而且劝以“崇俭虑远”。 第2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题目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答案 (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解析:略 第28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 “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选自《史记?橘林列传》) [注]司,管理四徒的官县,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 匡:辅佐。 B.代立践南面 践:登上(王位)。 武汉大学家教网 C.乃假固科兵,下圈刺秦 假:给予。D.薛人公孙弘亦征 征:(被)征召。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满喜欢相同的一组是 A.桀、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 于是为长安群约车百乘,质于齐 B.何者?上下之分也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C.景知大后怒而固真言无罪 汝之结束了明而不克藤其泽乎 D.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且以一壁之哉逆强秦之欢,不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与黄生争论景帝 ?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此是家人言耳 武汉大学家教网 ?诸谏儒多疾毁固 ?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场、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辨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中,秘马肝不能算不懂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睐。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答案 9.A 10.C 11.D 12.B 第29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间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2)是后学者英敢明受命放杀者。 (3)景帝以固为谦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答案 13. (1)汤、武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 (2)此后学者没有敢讲明秉承天命、放逐诛杀一类事情的。 (3)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的太傅。 第3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西卷)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目。 醉书斋记 武汉大学家教网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 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 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 ,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科头:不敝帽子。?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 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 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 B. 者 C.之 D.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 ?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组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颜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9.D 10.C 11.B 12.B 9.【解析】“赚”是诳骗、欺哄的意思。 10【.解析】C项中的两个“之”分别是音节助词,代词,代指燕后。A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B助词,不译。D项都为介词,跟、和。 11【.解析】第一句写书斋的陈设。第二句写读书时悠闲自得,不能体现“醉”。第四句写戒掉读书,当然不是“醉书”。 12【.解析】“性格严厉急躁”只是作者自己的猜测。原文中说“家中人启事不以时”时才叱责他,并不是读书入迷就呵斥怒责。 第3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西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竹床一,垒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译文: (2)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译文: (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怜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译文: 答案 答案: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答案: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答案: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刘伶对酒(的痴迷)没什么区别,正当心刚刚发誓 却又随即违背。 解析:略 第3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四川卷)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 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 ,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 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 ,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 [注] ?玄: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 ?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 B. 环堵之中 堵:院子。 C. 月致羊酒 致:送给。 武汉大学家教网 D. 延问得失 延:延请。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隐于壶山之阳 室西连于中闺 B. 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 待以师傅之礼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 蹇怪而问之 拔剑撞而破之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 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 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 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8.B 9.D 10.A 8.解析“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9.解析A项中第一个“于”的意思是“在”,第二个“于”的意思是“和”;B项中第一个“乃”的意思是“才”,第二个“乃”的意思是“却”;C项中第一个“以”的意思是“用”,第二个“以”的意思是“因为”;D项中两个“而”的意思都是表示顺承关系。 10.解析公卿举荐樊英是因为他“贤良方正,有道”,A项中都归为樊英学贯五经。 第3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四川卷) 题目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2)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1)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2)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解析:略 第3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安徽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 ??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又,敦煌谷,妇女作裙,孪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 ?之,所省复不赀。黄霸为颖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 ?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 武汉大学家教网 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选自《齐民要术》,有删改) [注] ?加五:增加五成。 ?挛缩:褶皱。 ?不赀:不计其数 ?区处:分别处理。?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 ?醯醢(xīhǎi):指酿造、腌制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 武汉大学家教网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间之有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皇浦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颖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 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C.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答案 8.D9.B10.A 武汉大学家教网 8.解析:“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9.解析:两个“于”是介词,在。 A “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是介词“凭、评借”。 C “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D“之”,前句是代词,代这部书,后句是助词,主谓之间无实意。 10.解析:目的是为说明安民,并富而教之。 第3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安徽卷) 题目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译文: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译文: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1.?圣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冻不挨饿的原因,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而是能为他们开辟增加财富的途径。 ?然而岁月久了,它们(指所种树木)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请教。(1)解析:落实“者、食、衣、开、道” (2)解析:落实省略句及“向、咸、假” 第3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俘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俘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 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 :“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旨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妾子 武汉大学家教网 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 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 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蚤食后,出门而望() (2)间乃一得( )(3〕更诣别塘求钓处〔) (4)问.之常钩钓家,率如是(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能同的一组是??????????????() A.余疑钓之不善 B.皆毕食以出 动而掣之则无有 久之,能以足音辨门 C.无何,浮子寂然 D.亦知其趣焉 晴碧泛然 且焉置土石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饵钩而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大学家教网 19.文中画线句中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象拟 写一段对话 _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 16.(1)通“早” (2)间或(有时)(3)到(4)大多)全、都) 17.C 18.(1)把钓钩装上鱼饵投到水里 武汉大学家教网 (2)等到天黑回来,那些钓得的,鱼与午前一样 19.未得鱼希冀得鱼,钓得小鱼期盼大鱼。 20. 符合情景,对答巧妙,充满情趣 尚合文意,语言平淡 游离文意,语言乏味 第3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 辞以获麟己后 , 未见其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 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未暇,洎年登弱冠,射筑*登朝,于是思有余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岁年.公私借书,恣情批阅。至如一代之史,分为数家 武汉大学家教网 其杂记小书,又竞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害。加以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时。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共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几有异同,蓄诸方寸。 【注】?射策:应试。 ?谢:谢承,三国东吴人,著有《后汉书》 21.作者少年时废习《尚书》而改习《左传》的原因是: 22.从画线句可见史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下面几个成语中对此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韦编三绝 B.披沙拣金 C.寻章摘句 D.穷形尽拍 23.第一段表现作者读书涉猎之:第二段侧重表现作者治学研究之。 24.根据文意,下面对者治学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的?????????????() A.幼年已开始读班固的《汉书》和谢承的《后汉书》 B.十一岁跟随父亲学《左传》,仅一年就诵读完毕。, C.十七岁遍览“前四史“及汉中兴以前历代正史文献 武汉大学家教网 D.二十岁参加殿试进用于朝廷,才得以遂愿专心研究史学25.作者认为“流俗之士,难与之言”,于是“凡有异同,蓄诸方寸”。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 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六) 21. 兴趣. 22. B 23. 博(广等) 精(深、专等) 24. C 25. 要点、理由 语言 第3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 ?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 ?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擿(tī):揭发。?瘳(chōu):病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 武汉大学家教网 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都为此感到荣耀。 答案 8.B 9.B 10.C 8.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A.都是代词,代人或物;B.第一个“焉”为兼词,相当于“于此”,第二个“焉”为代词,代裴侠;C.都是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短语。D.都是介词,相当于替、给。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A.第一句客观叙述与性格无关第二句写裴侠宽容的一面;C.第一句写裴侠病中的状态,第二句写奸吏贪污;D.第一句写裴侠病愈。 10.解析:本题是对文意的综合考查,这种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层级为C。裴侠鼓励别人揭发而非自己揭发。 第3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武汉大学家教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1)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2)裴侠病情这样危重却不忘考虑公事,由于听到鼓声,大病就痊愈了,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 解析:本句重点词语:以,因为、为了;口腹,饮食;乃,于是;悉,全、都。引号内的句子是判断句,翻译时要有所体现。 第4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这为楚相,尽忠为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除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淡:给……吃。 武汉大学家教网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请以人君礼葬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廉吏安可为也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辞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 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答案 8.A 9.B 10.C 8.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能力。A错,“辩”指“有口才”。 9.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从题干要求看,既要有谈笑,又要有讽谏。?是讽谏前的准备,不符合;?是讽谏的前奏;?并未涉及讽谏的主题。???符合要求。10.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A、B、D三项对,C项错在“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原文中其妻子劝他不要做。 第41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武汉大学家教网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2)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时须直译,并落实重点实、虚词的含义。译出大意给2分,“病肥”“丧之”“棺椁大夫礼”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丧”是为动用法,“棺”牵扯到古代丧葬礼制,“以”是用,“以为”是认为。 (2)译出大意给2分,“持廉”“妻子”“穷困”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第42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 ?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群发奔命 ?书驰来至。驭吏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 ?刺取:刺探。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组是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以狱吏出身,修习<诗><礼>,通晓大义,最终官至丞相。他处理政务以宽松礼让为怀,三公之府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予以容忍。 C.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问时,丙吉能从容应对,受到褒奖。 D.丙吉观察问题十分细致,长于以小见大。他见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进而联想到气候可能出现异常,将产生不利影响,他的下属对此十分佩服。 答案 8.B 9.D 10.C 8.解析:B.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A.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C.因,副词,于是,就。D.以,介词,拿,把。 武汉大学家教网 9.解析:A项中第一项是后人的事,与丙吉无关。B项中第二项是掾史责备丙吉的话。C项中第一项也不是丙吉所为。 10.解析:C项中说车夫主动探听敌虏入侵的情况是因为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是错误的。由文中“尝出”可见两件事时间上有间隔,两件事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没有明显因果关系。 第43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2)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答案 11. (1) 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2)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有所伤害。 武汉大学家教网 解析:翻译要抓关键词。(1)“猝遽”,仓促;“以”,因而;“让”,责备;“见”,表被动;“驭吏力也”,判断句。(2)“方”,正当;“用”,因;“时气”,气候;“节”,节令。 第44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造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 ?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昊。王予之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贵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 ?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注释: 武汉大学家教网 ?朱方:地名。 ?忮(zhì):嫉妒、侵害。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 武汉大学家教网 B.齐人以为让(鲁) C.(卢满嫳)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D.(庆封)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 ) ?吾已诛之矣 ?(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武汉大学家教网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答案 6.C 7.A 8.A 9.B 10.B 6.解析:“诛”意为“讨伐”。 7.解析:A.两个“更”都意为“再,又”;B.“负之”代人,“何功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C.第一个“以”即“以之为……”意为“把”,第二个“以”表并列;D.第一个为“相互”,第二个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8.解析:“得庆封”主语为“荆灵王”。 9.解析:?杀的是崔杼的妻子及支属。?与题干无关,荆灵王非不义之人。?主要讲的是原因。 10.解析:不是赶走了庆封,而是杀死了庆封。 第45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答案 11.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解析:略 第4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天津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武汉大学家教网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武汉大学家教网   (《庄子?说剑》,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庄子当能。” 武汉大学家教网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 B.??? C.??? D.???   14.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 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 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1.A 12.C 13.D 14.B 11.解析:A.“谋”的意思应为“图谋(进攻)”。 12.解析:C项两个“而”都表修饰关系;A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是“在”和“到”;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赵文王喜欢让剑客日夜相击一事,第二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两个“与”分别是“和”和“帮助”的意思。 13.解析:抓住题干中“直接”和“言行机智”的要求。?不属于直接描写,而是间接描写;?表现的不是机智,而是处事的冷静,看问题的透彻、长远;?表现的是他的自信和沉着。14.解析:A项错在庄子并非真的剑术如此高明,是庄子为了劝谏赵文王而夸张的,以引起赵文王的谈话兴趣。C项正确的说法应是庄子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的是庶人之剑而非天子之剑。D项从原文可看出庄子劝谏赵文王要有天子气魄,使天下臣服,而非无为思想。译文: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见太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意欲断绝赵王对剑术的爱好。假如我对上游说赵王却违拗了赵王的心意,对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也就一定会遭受刑戮而死去,我还哪里用得着这些赠礼 武汉大学家教网 呢?假如我对上能说服赵王,对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愿,在赵国这片天地上我希望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太子说:“是这样的。父王的心目中,只有击剑的人。”庄子说:“好的,我也善于运用剑术。”太子说:“如今先生一定是穿儒服去会见赵王,事情一定会弄糟。”庄子说:“请让我准备剑士的服装。”三天以后剑士的服装裁制完毕,于是面见太子。太子就跟庄子一道拜见赵王。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王也不行跪拜之礼。赵王说:“你想用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好剑术,特地用剑术来参见大王。”赵王说:“你的剑术怎样能遏阻剑手、战胜对方呢?”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赵王听了大喜,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希望有机会能试试我的剑法。”赵王说:“先生暂回馆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将安排好击剑比武的盛会再请先生出面比武。” 赵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们比武较量,死伤六十多人,从中挑选出五六人,让他们拿着剑在殿堂下等候,这才召见庄子。赵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赵王说:“先生所习惯使用的宝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不过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让我先作些说明然后再进行比试。”赵王说:“愿意听听你介绍三种剑。”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赵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拿齐国的泰山做剑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来包扎,用四季来围裹;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这种剑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赵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这种剑,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 武汉大学家教网 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如今大王拥有夺取天下的地位却喜好百姓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厨师献上食物,赵王绕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于是赵文王三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第4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天津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5. (1)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   (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3)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闻”“欲”“绝”的准确翻译,整个句子要流畅。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要看出这是一个反问句,联系上文,这个句子的主语应是“我”,“赵国”是状语,“何求”是宾语前置。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休”“就舍”的翻译。 第4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 武汉大学家教网 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 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知杭州仁和县( ) (2)以谢平昔奖进( )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4)所忧者气峻而骄( )  18.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20.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1.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____________。 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17. (1)掌管 (2)往常 (3)希望 (4)高傲   18. B D 19.(1)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 (重点:略、课、补出省略)   (2)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 (重点:患、达)   20.担心他恃才傲物   21.知人善任 17.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所考查的词语都是常见的,难度不大。18.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A项介词,表凭借,“凭着”。B、D两项连词,表目的,“来”。C项介词,“用”。 19.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注重字字落实,表达要清晰流畅,补出省略的成分。第(1)句中注意“略”(“略”的义项很多:疆界,抢劫、夺取,忽略,概要、概况,谋略,简略,大致、大概、约略,全、都等。这里是副词,全、都之意)、“课”(考核、考查),第(2)句注意“患”(担忧)、“达”(显达)等实词。 20..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原文中有明确的答案:“所忧者气峻而骄。”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说,翻译过来即可。 21.解析:此题考查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原文最后一句“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可以据此组织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译文:鞠咏是宋仁宗年间的一位进士,他以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等到王化基做了杭州知府,鞠咏也进士及第,被朝廷提封为大理评事,掌管杭州仁和县。临赴任前夕,鞠咏致信王化基,还附诗一首,来感谢(王化基)往常对他的奖掖,(并表达了)自己现今也是做了官的人,能够用文字书信与王化基交往同乐的意愿,但是王化基没有回复。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鞠咏大失所望,于是不再期望得到王化基的知遇,专心于吏治。后来,王化基被召入朝廷任命为参知政事,他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举荐鞠咏。人们(大感意外)问他原因,他答道:“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所担忧的是恐怕他恃才傲物、气盛为骄,所以,我对他故作压抑,来成就他的修养”鞠咏得知此事后,认为王化基才是真正对自己相知的人。 第4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 武汉大学家教网   22.作者以兵家术语????来阐述为文之道。   23.根据文意,“笔奇”(“笔翻空则奇”)、“词畅”(“词旁搜曲引则畅”)的含义是  笔奇:_________   词畅:_________   24.对“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对于其中所含意蕴就可以一览无余。  B.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可以充分开掘其中的意蕴。  C.反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就可以发现原先的题目缺乏深刻的意蕴。  D.反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会发现原先的题目不够含蓄。  25.本文阐述了有关写作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个方面。   26.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 请说说理由。     答案 22.避实击虚   23.笔法灵活出奇 引经据典,贴切通畅 武汉大学家教网   24. B   25.审题立意 写作技巧   26.因为二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 (或用自己的话说出“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基本涵义也可。) 22.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原文有“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据此可作答。23.解析: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翻空”中的“空”与“实”相对,意为“空灵、不呆滞、灵活”。“旁搜曲引”意与“旁征博引”相近,为“引经据典”之意。 24.解析: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题干中重点词语是“周索”“题”。索,思索、探索;题,承上文,即作文的题目。据此可判定A、C、D三项表述不准确。 25.解析:此题考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原文前五句谈写作技巧,第六至第八句谈审题立意,后文再谈写作技巧。 26.解析:此题考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以数言了之”是对“他人所数十百言”而言的,“排荡摇曳”是对“他人数言”而言的,正所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译文:古代大将的指挥才能,大抵由天所授予。然而他们面对强敌却能取胜,原因都是先了解敌兵部署的虚实,以避开实力攻击虚弱部位作为百战百胜的法宝。文士作文,难道不是这样?文章立意能出人意料则巧,写作的风格能一反平实则奇,文章布局能打破常规则险,用词能广泛搜求吸取则流畅。虽然古今名作很多,也绝没有写不出硬写、就事论事、平铺直叙,而能称为好文章的。所以一个题目到手,必须静心思考题目的主旨所涉及的范围。从实字探到 武汉大学家教网 虚字,由有字句处,探到无字句处。这样做了之后,再周密地探到四面八方,使题目内涵清清楚楚。弄清题意动手写作时,别人用数十百字还未能表达完的,我用几个字就写完它,等到篇幅完了,反而觉得有数十百字在笔下,言虽尽而意无穷。对于别人几个字可写完的,我则写上数十百字,铺陈起伏,摇曳多姿,等到写完,反觉得纸上不多一字,这样何必担心文章未达到说理清楚、语言畅通、神完气足的地步啊!这就是避实击虚之法。大将军用它作战,文士用它作文,纵横天下,有此足够了。 第5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 ?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武汉大学家教网 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是好宰相。”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 ?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陉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 [注]?湛如:安然。?《兔园册》:书名,即《兔园册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读本。今佚。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恒其业 恒:固定 B.可以喻大 喻:比喻 C.道能讽之 讽:背诵 D.遽命道对面草词 遽:立即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果为马所颠仆 吾属今为之虏矣 B.不敢怠于衔辔 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C.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一以委之 将以衅钟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 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 崇韬所谏,未至过当 ? 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 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 何浅狭之甚耶 ? 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B.任赞的戏语是讥讽冯道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水平不高。 C.冯道以其胆识劝谏庄宗,并指出了庄宗所为的不妥之处。 D.冯道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规劝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答案 11. B 12. D 13. C 14. A 11.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力。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在这里“喻”是指了解、知道。 12.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理解能力。 学习文言文,重点应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了解,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对出现的文言虚词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绝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去历数哪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近年高考试题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呈稳定趋势,而且仅限于常见虚词和一般用法。A项两个“为”都是表被动;B项都解释为“对于”;C项都是用在主谓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分别解释为“把,介词;用,介词”。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这种题一般是用排除法来做,第一句是表示他安贫乐道,有节俭之风,第四句是他与任赞的对话,也和胆识无关。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原句的意思是“即贫穷的、无背景的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但是如果心态浮躁不踏实的则不重用”。A项不够全面。 第51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庄 宗 与 梁 军 夹 河 对 垒 一 日 郭 崇 韬 以 诸校 伴 食 数 多 主 者 不 办 请 少 罢 减。答案 15.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与断句的能力。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一处扣1分。这个题型这几年一直是个冷点,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文言文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个难题,所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点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52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1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崇韬人谢,因道之解焉。 (2)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 答案 16.(1)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2)陛下用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来显示吉祥。 解析:本题考查古文的翻译能力。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 要的方法。在高考试题中,一般要翻译的句子都有若干个关键点,考生在答题时须抓住关键 点方能得分。 第53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苏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问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欲葬亲,货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郑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贽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 武汉大学家教网 (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10.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武汉大学家教网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答案 9.B 10.A 11.D 12.B 9.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 武汉大学家教网 A.第一句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为“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谢:谢罪。第二句选自《鸿门宴》。B.第一句是“推辞”的意思。第二句辞别,告别。C.都是“取过来”“拿”的意思。D.都读“shuò”,“屡次”“多次”的意思。 10.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难度较大。原文“为开救”是“为之开救”的省略,意思是为他免罪解救他。所以,“为”是介词替,给。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选自《五人墓碑记》。“为”,介词,替,给。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选自《季氏将伐颛臾》。“为”,动词,成为。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选自《齐桓晋文之事》。“为”,介词,因为。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选自《报任安书》。“为”与“所”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 1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学生对句子的正确理解为基础,能力层级为B级。?“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这句是说他“谦恭简素”而不是体现他的智谋,所以,含?的选项都可以排除。这样只剩下A、D两项。?“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与?“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这两句比较一下,?更合适,?只是说明他的清廉、简素。12.解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重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由原文“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可以看出“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的说法是错误的。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54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苏卷) 题目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2)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3)有陈苌者,候其得儒,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答案 13. (1)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都送给了他。 (2)(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3)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力层级为B级。 文言翻译对关键词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1)中“会”,恰逢,正逢;“里人”,同乡;“亲”,父母;“贷”,借入,借钱;“然”,这样;“举 武汉大学家教网 ”,全,都;“与”,给。这个句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句式,只是重要词语。(2)“常”,经常;“以”,拿;“质”,抵押,作为抵押品(方苞《狱中杂记》中有“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重”,敬重;“售”,买(古人“售”,有“卖”“买”两种意思,在这里是“买”的意思)。(3)“候”,等候;“其”,代词,代指阳城;“往”,前去;“称”,称赞;“获”,得到,所得。 第55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 ?以来,毂交缔劘,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 ?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 武汉大学家教网 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 ?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劘(mó):磨擦。?鹢(yì):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矧(shěn):况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庭除甚芜 除: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1 .B 12.B 13.D 14.A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 12.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A项中“则”均为连词,第一句中的“则”与原文后一句中的“则”表示并列对举,翻译时可不译,第二句中的“则”是“那么”。 B项中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C项中第一句的“且”是连词“况且”之意,第二句的“且”是副词“暂且”之意。 D项中第一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句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定语“大”修饰中心语“四海”。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词类活用,能力层级为B级。 A、B、C三项都是使动用法,意义分别是“使……崇(高)侈(大)”,“使……破、使……碎”,“使……枯、使……尽”;D项名词作状语,是“在囊中、在柜中”之意。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是一篇讽刺性杂文。作者借褒城驿由雄大宏丽而变为荒芜残破的现实,抒发了对当时吏治败坏的感慨。文章揭露了地方官吏怠惰贪婪,不理政务,视州县为驿站,因而造成百姓困顿。这在晚唐有一定现实意义。作者认为产生这一社会弊病的缘由,在于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这亦可谓有识之见。文章首尾两段叙事,行文简洁;中间两段记言,其意重在说明州县 武汉大学家教网 同于驿站。议论中肯,语言辛辣,寓意深刻,是本文的主要特色。比较四个选项,A项中“含蓄 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显然与文章不符,所以不正确的为A项。 第5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1)(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 (2)(宾客)都是晚上到达早上离开,难道会有爱惜之心吗? 武汉大学家教网 (3)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更换两次。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翻译文言语句时需直译,并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1)句中“盖”是句首语气词,翻译时不译,“视”是“比”的意思,“壮”根据语境翻译作“壮丽”;(2)句中“宁”是表反问的副词“难道”的意思,“顾惜”根据语境翻译作“爱惜”;(3)句中“远者”“近者”的“者”,都是放在表示时间的词后,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翻译作“时间长”“时间短”。另外,翻译句子时要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1)、(2)句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出省略的主语。 第5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福建卷)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下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柔。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武汉大学家教网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候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杨子云,即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累:连续 B.杳莫测其所穷 穷:尽、完 C.于是其诗益工 工:工整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 没:淹没、遮掩 武汉大学家教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 ( ) ?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 ?屡从大将北征,有劳 ?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 ?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 ?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 ?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答案 5.C 6.C 7.B 8.A 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用法。 C.“工”在此处应当理解为“巧妙,精巧”。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为”,介词,由于,因为/介词,被;B项“以”,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原因,因为;C项“而”,连词,都表示转折,可是;D项“焉”,代词,代“志”/语气词,无义。 7.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他入蜀的原因;?与山水无关。 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中的“有财富”,在原文中没有体现,不能看作入蜀的必要条件。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5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福建卷) 题目 9.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救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答案 9. (1)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2)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3)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武汉大学家教网 解析:(1)本句的重要词语“王”和“亡”。王,名词动用,可译为“称王”;亡,身亡。(2)本句的重要词语是两个“于”字。第一个“于”字表明本句是被动句,可译为“被”;第二个“于”字,可译为“向”。 (3)本句的重要词语“解”和“东”。解,突破重围;东,名词动用,向东而去。 第5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北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 武汉大学家教网 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僧笑,命李试其技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答案 11.A 12.B 13.D 14.C 武汉大学家教网 11.解析:“鄙”应为“边远的地方”。 12.解析:B项两个“所”均为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项中前一个“以”为“用”,后一个“以”为“因为”。C项中前一个“而”表修辞,后一个“而”表转折。D项中前一个“之”代“尼”,后一个“之”可译为“的”。 13.解析:??表现了李超的“年少喜胜”,?表现了学艺“三月”后的神态。14.解析:A项中“愤而择日告辞而去”与原文不符。B项中“尼僧”“争强好胜”与原文不符。D项中“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不恰当。 第6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北卷) 题目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相顾,迄无应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5. ?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 ?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解析:略 第61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武汉大学家教网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交往 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 C.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责怪,责备 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 缪:通“谬”,谬误 武汉大学家教网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放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投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武汉大学家教网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投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D.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答案 C D C D 11.解析:C.“怪”应为“奇怪”之意。 12.解析:例句“之”的用法应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A项“之”为代词,指“故书”。B项“之”为结构助词,意思为“的”。C项“之”为指示代词,意思为“这”。13.解析:A项“斯文”,文中指“这些文章”,指韩愈的文章;今义指“文化或文人”。B项“上下”在文中指“左右得了”之意;今义为方位名词或动词。D项“势利”文中指“权势和钱财”之意;今义指“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表现”。C项“磨灭”古今义相同,都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时期逐渐消失之意。 14.解析:D项中“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错误,可参看最后一段。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62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乞李氏以归。 译文: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译文: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 译文: 答案 (1) 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2) 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解析:略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63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摹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珲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掾属:佐治的官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B. 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武汉大学家教网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7> 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9.B 10.B 11.D 12.C 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B项中“候”为动词,解释为“拜访”“问候”。 10.解析:“漏且尽,而求壁不可得”的“且”,副词,意为“将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且”,连词,表转折,译为“反而”。A项中,“与”为介词,意为“和、跟、同”。C项中,“以”为原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D项“而”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11.解析:做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直接”二字,?是阴就赞叹朱晖的话,?是骠骑将军王苍对朱晖的礼敬,??均不能直接表现朱晖不惧权势。所以说答案为D。 12.解析:“挫败了阴就的图谋”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文中只是说,当时任少府卿的人是阴就,此人自以为尊贵,对人态度傲慢。“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与文中内容也不符,将朱晖“比之为蔺相如”的是王苍。 第64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题目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2)主簿大惊,以白就。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3. (1)参考答案一:(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 参考答案二:(朱晖)性格庄重严肃,一定按照礼仪进退,众位儒生称赞他品德高尚。(2)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3)参考答案一: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参考答案二: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解析:文言翻译要逐字对应,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等。(1)中的“矜严”为得分点,将“矜严”译成“端庄”“庄重”“严肃”或“端庄严肃”等都算对,译成“严格”“严厉”算错。(2)中有省略,应为“遽以(之)白就”,翻译时应译作“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3)中“见”表被动,应将此句翻译成被动句。 第65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 ?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区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 ?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 ?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 恻然,计橐中装 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选自《宋史?列传》) 【注】?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熟羊:地名。 ?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问:间或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卖吾庐而不售 位尊而无功 12.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武汉大学家教网 D.夫晋,何厌之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答案 10、C 11、B 12、D 13、A 10.解析:质:抵押。 11.解析:B项第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测,“大概”的意思;第二个“其”是代词,“它的”。A项两个“以”都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C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的意思。D项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关系,“却”的意思。 武汉大学家教网 12.解析:例句“唯……是……”是宾语前置,只有D项符合条件,A项祈使句,B项省略句,C项状语后置。 13.解析:等到要回来的时候,侯可把剩余的钱财分给其他同举者,而不是“回来后”,也不是“全”分给。而且,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是显示其气节,重情义,不是显示“自律不贪”。 第6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题目 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武汉大学家教网 (1)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抓住重点词,同时要能字字落实。各句的重点词如下:(1)驰,骑马奔跑;发,打开;券,田契。(2)建,竖起;旋,绕着;徐,慢慢地。(3)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略,大致;当,相当;与,给。 第6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西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函。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而,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谐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馀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馀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武汉大学家教网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之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获罪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为狱:主掌讼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唐临“宽于待物”的一组是 ?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馀人 ?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怕以绝意耳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C、唐临宽以侍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答案 11.C 12.A 13.B 14.D 11.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义。解题时应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所给词之义加以解释。此处译成“准了他的请求”即可。 12.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中,两个“且”分别解释为“暂且、姑且”,“将”;B项的“也”,都表判断语气;C项的“因”译为“于是,就”;D项的“以”,译为“因为”。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对文意的理解。文中颂扬了唐临的多种品质,???三句表现的是他明于断狱,而不是宽容。 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从整篇文章看,“作者……对……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不确切。 第6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西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1)(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徙,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2)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 解析:(1)“轻囚十数人”是定语后置句;“会”,适逢;“时”,应时;“白”,报告。(2)“要”,关键;“急”,严酷;“残”,伤害;“折中”,宽严适度;“称”,合乎。 第69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远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质致富,有子二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 量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武汉大学家教网   B.益跅弛,不问生产 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生平:有生以来,平素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  ?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 ?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吾愧吴翁、焦翁 ?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A. ??? B. ??? 武汉大学家教网 C. ???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余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维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赚了钱以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答案 11.B 12.D 13.A 14.C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B项。B项中“生产”应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上文“益跅弛”的意思是“更加放荡”,而下文“遂大困,寻死富阳”的意思是“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因此可以判断出其意思应与现在意义相同。A项中“无聊”在《项脊轩志》“余久卧病无聊”中接触过,C、D两项中词语通过上下文较易得出。 武汉大学家教网 12.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项中的两个“与”都是连词,相当于“跟、和”的意思。A项“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中的“以”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中的“以”源自《归去来兮辞》,是动词,相当于“让”。B项“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根据上文可以看出是一代词,代指“丰母”;而“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源自《屈原列传》,虽也是一代词,但意思是“那”。C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意思是“才”;而“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源自《齐桓晋文之事》,意思是“这样”。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本类题应充分利用排除法、比较法等方法,以求快速、准确目的。本题要选出全都表现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项,???分别表现孝顺“能行其德,有长者行”、谦逊,故选A项。而?主要表现的是“相者”对他的重视,故应排除;?表现“相者”评价周丰有品德,?表现的是吴翁的高尚品德,故都可排除。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立足点还是对文句的理解。C项“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不正确。原文是:“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明显可以看出认为赶不上吴翁、焦翁的观点是周丰自己认为的,而非高傅占的观点。A、B、D三项符合文意。 第70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遂大困,寻死富阳。 武汉大学家教网   ?奇之,立许字以女。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答案 15.   ?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立足点落在对文言实虚词的理解把握上。句(1)关键词是“大”和“寻”。“大”在此译为“极度、非常”,而“寻”译为“不久”,曾在《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接触过。句(2)关键词是“奇”和“以”。“奇”在句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此译为“认为……非凡”,而“以”则是常见的“把”的意思。句(3)关键词是“剧”和“辄”。“剧”译为“繁多”,较为少见,“事剧而功寡”(《商君书?算地》),就是“繁多”的意思。“辄”在高中所学多为“总是、就”的意思,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和“一鸣辄跃去,行且速”,此处译为“才”。句(4)关键词是“已而”“或”“肆”。“已而”译为“不久”的意思,曾在《虎丘记》“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接触过。“或”作“有的人”较为常见。“肆”的本义是“商铺”的意思。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71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 ?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途,告之故,且曰:“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送闼。邹女果为其第三 ?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 ?乃邹氏也。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 ?变,号呼来追。髯拳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髯,赐帛酒花彩以荣。显者惭,杜门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注释]?蓰:五倍。?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绐:欺骗。?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为官名。 (清?顾彩《髯樵传》,选自《虞初新志?卷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樵子者,貌髯而伟 伟:身材魁梧 B.人或讶问之 讶:惊讶,奇怪 C.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赡:赡养 D.迂道疾行,至河 干 干: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A.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髯樵) B.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所谓秦桧者)流血几毙 C.吾亦知戏,故殴。若真(是秦桧),膏吾斧矣 D.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学奇)无如何也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与髯樵设计搭救邹女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 ?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女泣如雨,诉失身状 ?髯曰:毋迫 ?于是密具舟河干 ? 出门,给其副,迂道疾行 ?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髯樵胆量过人,常常在夜间独自上山砍柴,不怕碰上毒蛇猛虎。B.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主要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这样也照样能获利。C.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 武汉大学家教网 D.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妇团圆的义举,使官府对髯樵刮目相看,褒奖有加。答案 6.C  7.A  8.D  9.B  10.B 第72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者而能如是乎 (清?汪琬《传是楼记》选自《尧峰先生文钞》,有删节) ?藏 之 之 难 不 若 守 之 之 难 守 之 之 难 不 若 读 之 之 难 ?是 故 藏 而 弗 守 犹 勿 藏 也 守 而 弗 读 犹 勿 守 也 ?而 或 口 与 躬 违 心 与 迹 忤 采 其 华 而 忘 其 实 ?古 之 善 读 书 者 始 乎 博 终 乎 约 ?沿 流 以 溯 源 无 不 探 也 明 体 以 适 用 无 不 达 也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1. ?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第73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 武汉大学家教网 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籅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四封:四边疆界。?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 ? (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武汉大学家教网 C.?不同,?相同 D.??均不同 21.下列对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开头四句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由面到点,写出亭的特点和位置。 B.本段将亭放在大背景与大环境下,使周围景物对亭起到烘托作用。 C.本段篇幅精短,句式整齐,列出各种景观,突出了亭的精巧。 D.本段文字简短而内涵丰富,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作用。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高不倍寻,广不累丈。 (2)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23.本文第二自然段文质兼美,请就其语言特点,举出一例进行赏析。 答案 18。《琵琶行》或《长恨歌》等 19。(1)景观、景象 (2)隐藏 (3)是最好的 (4)尽20。A 21。 C 武汉大学家教网 22。(1)高度不到一丈六尺,宽度不到一丈。 (2)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亭(景色之美),而不能再建造(其他亭)了。23。提示:可从句式(长短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对偶等),情景交融,用词精美等方面回答。 第74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茅容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郭林宗见而异之,遂与共言。容留林宗宿,旦日,杀鸡为馔,林宗以为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客,而卿如此,乃我友也!”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荷甑堕地,不顾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 笠翁曰:人谓二事皆贤,莫能举其优劣;如必欲轩轾之,其惟后孟敏而先茅容乎?以孟敏所能者小节,而茅容所重者大伦也。予曰不然。茅容杀鸡供母,而以草蔬待客,孝则孝矣,未免妨母之贤。此必有意为之,以起林宗之惊羡耳。若孟敏之不顾堕甑,则全出天机。以此观人,始不失为人伦之鉴。 笠翁又曰:凡天下过情之事,皆有意为之者也;凡不及于情之事, 皆率意为之者也。持此法以论人,虽未必尽当,然亦思过半矣。 武汉大学家教网 24.上文“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________”,“曰”可以理解为________。25.对“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句意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 A.众人都随意地蹲着,只有茅容端坐着,显得恭敬有礼。 B.众人都随意地蹲着,而茅容坐的地方很危险,却仍恭敬有礼。 C.众人都坐在平地上,只有茅容端坐着,对大家恭恭敬敬。 D.众人都坐在平地上,而茅容单独坐在危险处,却仍然很谦恭。 26.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笠翁的观点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27.简评文中“人”和“笠翁”的不同观点。 答案 24.太史公曰 说 25。A 26肯定孟敏,否定茅容(1分)孟敏全出天机,茅容有意为之27。 观点 评论 第7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阯,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节选自《汉书?疏广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 徙:调职。 B.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敏感。 C.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 谒:进见。 D.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 窃:暗中。 武汉大学家教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疏广对子孙教化有方的一组是………………………………………………………………………(  )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 ?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 ?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 ?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 ?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广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远方之人也来向他问学。其兄之子疏受谦恭谨慎而有口才。叔侄二人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引以为荣。 武汉大学家教网 B.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 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辞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 C.疏广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因而回归故里之后,并未打算要将钱财留给子孙,每日均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 D.疏广的子孙见饮食费用甚巨,就请人劝疏广多置田宅。疏广表示财产 只能使子孙怠惰罢了,应当让他们自食其力,过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答案 11.B 12.B 13.C 14.B 第7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 题目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答案 15. 武汉大学家教网 (1)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2)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 第7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 ?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 武汉大学家教网 ?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口,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 ?澍雨:及时降雨。?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 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游览。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武汉大学家教网 ?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11.D  12.C   13.B  14.D 第7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 15.  (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7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投郑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困不可也。”吏怒。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筒,力过数人,而有谋略。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怿,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余因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武汉大学家教网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桑怿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 ?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 ?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 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 B.桑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决不靠贿赂得官。 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 武汉大学家教网 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懂得应当将能力用于何处的人之一,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于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答案 11.A 12.D 13.B 14.C 第8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答案 15. 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了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第8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武汉大学家教网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 ?禄赐皆班亲族 ?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武汉大学家教网 ?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侍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答案 11.D 12.C 13.C 14.A 第8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武汉大学家教网 (2)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答案 15.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部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第8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 ?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 ?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 武汉大学家教网 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隋书?循吏传》)注:?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 ?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武汉大学家教网 C. D.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氏)亲授书传 B.(辛公义)以勤苦著称 C.(遇病者)争就使君 D.(辛公义)侧坐讯问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以勤苦著称 ?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 B.??? C.??? D.??? 武汉大学家教网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答案 6.D 7.A 8.D 9.B 10.D 第8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 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 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人 皆 吊 之 ?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 皆 贺 之 ?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髀?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 近 塞 之 人 死 者 十 九?故 福 之 为 祸 祸 之 为 福 化 不 可 极 深 不可 测 也答案 11.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第8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答案 13.     第一问两个要点。?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三个要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第8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天津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 武汉大学家教网 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 新有功 ,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 B.应弦而倒者前后相 属 属:连接。 武汉大学家教网 C.一日一夜与虏相 及 及:达到。D.召彰诣行在所 诣:前往。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3.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  )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 武汉大学家教网 ?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杀猛兽。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军,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C.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 D.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答案 11.C 12.B 13.D 14.D 第8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天津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武汉大学家教网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答案 15. (1)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2)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 (3)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第8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 ?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 ??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牸牛:母牛。?夷吾:即管仲。?咎繇:人名,法官。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 ) (2)臣故畜牸牛( ) (3)公诚愚矣(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 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武汉大学家教网 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 ,“修政”的内容是 。 答案 19.(1)命名 (2)养 (3)确实(或:真) (4)使……正(或:整理好) 20.B 21.(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 22.C 23.狱讼不正 完善法制 第8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 (李)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武汉大学家教网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言治众而不用法,无不凶也。李广之将,使人人自便。以广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为法。何则?其继者难也,况与之并时而为将乎!夫小人之情,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彼既以程不识为烦扰而乐于从广,且将仇其上而不服。然则简易之害,非徒广军无以禁虏之仓卒而已也!故曰“兵事以严终”,为将者,亦严而已矣。然则效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24.上文选自《资治通鉴》,它是一部 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 (人名)。 25.对“就善水草舍止”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近修缮好水边的草房住下 B.靠近有好水的草地住下 C.就近好好地在水草边扎营休息 D.靠近好水好草扎营休息 26.李广和程不识治军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 ,后者 。(用文中词语回答)27.作者引《易》中的话,是为了说明治军应该 。 28.从全文看,为什么李广“如此焉可也”,却又“不可以为法”?(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 24.编年 司马光 武汉大学家教网 25.D 26.简易 烦扰 27.用法(或从严) 28.要点:前一问(1)李广才气高,(2)士卒乐于为他献身。后一问(1)后继者难以为继,(2)与他同时的将领因军心受扰难以治军,(3)军队无法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写出两点即可) 第9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剿荆 ?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 罴铁券 ,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 ?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 武汉大学家教网 “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 ?不事边幅。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节选自《七史?王罴列传》 〔注〕?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讟:恐怖。?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轨逐投城遁走 投:投奔 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 济:渡河 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虑,忧患 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崇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作”的一组是………………………………………………………………………(  ) ?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便袒身露髻徒跣 ?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 ?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总是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武汉大学家教网 D.王罴作战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镇守华 州时,他竟欲与神武帝拼命。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1.A 12.C 13.D 14.B 第9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 答案 15. (1)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刺史一职。(3分)译出大意给1分;“遗”译为表示“给予”一类的意思,给1分;“全”译为表示“完整”、“保全”一类的意思,给1分。 (2)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3分)    译出大意给1分;“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信誉卓著)”等,给1分;“不少诸州”译出比较关系,给1分。 第9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苏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勣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勣恶亶为人,辞不答。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帝谓勣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勣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勣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祐、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目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然之,命勣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勣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以疾卒,年七十九。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节选自《宋史?徐勣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 夺 夺:强迫 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 沮:阻止 D.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更:经过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发兵讨伐交趾时,转运使发布官文,徐勣应命从军。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崎 岖险阻,服役的人大多逃避。徐勣同情他们,为使一千多个被捉来的人免遭杖责而据理力争。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徐勣一向关心百姓疾苦。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生财、理财、用财。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勣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D.皇帝曾命令徐勣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勣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答案 11.B  12.A  13.A  14.D 第9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苏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译文: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译文: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译文:       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15.(1)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品节。 (2)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3)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第9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曰:“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 ?赐绯衣银鱼。迁太常丞、知鼎州。州杂蛮蜑,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君至而叹曰:“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 ?曰:“酂侯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武汉大学家教网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君曰:“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曰:“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本文有删节) 【注】?蛮蜑(dàn):南方少数民族名。?酂(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家歙州 家:定居。 B.君行坏堰 坏: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 知: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 可:符合、适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A. B. C. D.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 ?堰成,岁谷大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A.??? B.??? C.??? D.??? 武汉大学家教网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答案 11.B 12.A 13.C 14.D 第9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译文:         (2)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译文:         (3)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译文: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5. (1)(许逖)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2)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3)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第9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福建卷)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 ?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 ?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绌:不足,此处指不满。?堧垣:宫外的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贵幸 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武汉大学家教网 B. C. D.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是(  )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嘉)责曰:“……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多已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丞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武汉大学家教网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答案 11.D 12.C 13.A 14.B 第9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福建卷) 题目 15.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 ?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 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纺:系。 (1)范氏富,盍已乎? (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武汉大学家教网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答案 15 (1)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2)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3)(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第9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北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及 ?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史。对仗,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太后默然而止。元忠 ?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会太后不豫,张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云:“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太后怒,下元忠、戬狱,将使与昌宗廷辩之。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说许之。太后召说。说将入,凤阁舍人南和宋璟 武汉大学家教网 谓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璟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及入,太后问之,说未对。元忠惧,谓说曰:“张说欲与昌宗共罗织魏元忠邪?”说叱之曰:“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且臣岂不如今日附昌宗 ?立取台衡,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录自《资治通鉴?庸纪》,有删略)注:?对仗:当廷奏事。?:从前。?承乏:充任(谦辞)。?戬:高戬,时任司礼丞。?台衡:指宰相。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 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武汉大学家教网 B. C. D.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 ?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 ?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元忠曾杖杀张易之的家奴,又曾阻止张易之的弟弟为雍州长史,二张因此恨之入骨。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太后生病,张昌宗担心太后一旦去世,失去靠山,被魏元忠诛戮,因而设计陷害元忠。 C.凤阁舍人宋璟劝勉张说伸张正义,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即便因此获罪,也是光荣的。D.张说起先阿附张昌宗,参与了对魏元忠的陷害;后来由于宋璟的劝导,转变了立场,没有 按张昌宗的意愿加害元忠。 答案 11.D 12.C 13.B 14.D 第9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北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文:                 (2)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译文:               (3)附元忠立致族灭。 译文:               答案 武汉大学家教网 15. (1)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人能够取代薛季昶。 (2)不能用阿附邪恶、陷害忠正的手段达到免祸的目的。 (3)站在元忠一边会立即招致灭族之祸。 第10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变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府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 武汉大学家教网 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 阴 阴:北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答案 11.B 12.A 13.C 14.D 第10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武汉大学家教网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答案 15.(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第10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武汉大学家教网 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武汉大学家教网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答案 11.B 12.C 13.A 14.C 第10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题目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武汉大学家教网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答案 15.  (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 (2)不知道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 (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 第10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夏侯端,寿州寿春人,梁尚书左仆射详孙也。仕隋为大理司直。高祖微时与相友,大业中 ?讨贼河东,表端为副。密语高祖曰:“上性沈忌,内恶诸李,今金才已诛,次且取公,宜蚤为计。”帝感其言。义师兴,端在河东,吏捕送长安。帝入京师,释囚,引入卧内,擢秘书监。 李密之降,关东地未有所属,端请假节招谕,乃拜大将军,为河南道招慰使。即传檄州县 ?东薄海,南揵淮,二十八州遣使顺附。次谯州,会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道塞,无所归,计穷彷徨。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委端去,端乃杀马宴大泽中,谓众曰:“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众号泣不忍视,端亦泣,欲自刎, ?争持之,乃止。行五日,饿死十四三。遇贼,众溃,从者才三十余人,遂东走,撷豆以食 武汉大学家教网 端持节卧起,叹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纵其下,令去,毋俱没。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时河南地悉入世充,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印绶召端,解所服衣以赠。端曰:“吾,天子使,宁污贼官邪!非持首去不可见。”即焚书及衣,因解节毛怀之,间道走宜阳。历崖峭榛莽。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帝闵之,复拜秘书监。出为梓州刺史。散禄禀周孤穷,不为子孙计。贞观元年卒。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忠义》) 【注】 ?上:指隋炀帝。?揵:连接。?豆:豆名,又名野绿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谯州,会毫、汴二州刺史已降王世充  次:顺着 B.端持节卧起  节:符节,古代用作凭证 C.会李公逸守杞州,勒兵迎端  勒:统率 D.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  及:言及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1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夏侯端“体恤麾下”和“不污贼官”的一组是(  )A.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端是梁朝尚书夏侯详之孙,曾在隋朝为官。高祖未显贵时,和他是朋友。义军兴起,夏侯端被官吏捉住送往长安。高祖攻入长安后,把他释放出来,委以要职。 B.在毫、汴二州刺史降王世充后,夏侯端部走投无路,其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抛弃夏侯端离去。夏侯端愿把头给他们换取富贵,被制止;又下令让部下离去,以保全他们的性命。C.夏侯端坚持操守。王世充派人以官职相诱,夏侯端严辞拒绝,怀揣节毛,从小路逃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朝廷。 D.夏侯端为官清廉,任梓州刺史时,禀告皇帝,把他的俸禄、口粮拿出救济孤儿和穷人,不为子孙留下财产。 答案 11.A 12.D 13.C 14.D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10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题目 1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2)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 (3)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 答案 15.(1)我奉君王之命,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2)李公逸为夏侯端的气节而感动,坚守(杞州)。 (3)等到到达的时候,他部下中还活着的人全都身体瘦弱,毛发枯焦,人们不忍心看。 第10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扶风马先生,名钧,巧思绝世。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 武汉大学家教网 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人有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此三异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有裴子者,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九)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巧思绝世。 绝:杜绝 B.乃皆易以十二蹑。 易:交换 C.不如试之易效也。 效:验证 D.患无水以灌之。 患:憎恶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 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武汉大学家教网 C.能设而不能动也。 D.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古有之,未之思耳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B.其巧百倍于常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帝以问先生:“可动否?”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行过夷门,见候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14.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自知其为巧也——不知道自己心灵手巧 B.令童儿转之——让儿童转动翻车 C.子所长者言也——您擅长的是言辞 D.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技巧是天下细微的小事1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做成了指南车之后,世上的人知道了马钧是个能工巧匠。B.马钧改进了织绫机、连弩,做出了指南车、翻车和能活动的木人。C.马钧不回答裴子问难,原因之一是他认为裴子明白不了他的巧思。 武汉大学家教网 D.傅子认为应当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裴子做到了这一点。答案 11.C 12.D 13.A 14.D 15.C 第10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题目 16.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答案 16. 用大的木料雕刻构造,把它做成轮状,安放在平地上,暗中用水作为动力推动。 第10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题目 (五)阅读《论语》中的五段文字,完成第20~23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同“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0.从内容上看,上面五段文字可分为两类: 是关于治国的(填入段前的序号);其余三段是关于 的。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第?段文字的大意是 。 23.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B.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20.? ?品德修养 21.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执政者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 众多星星都环绕着它。 22.君子要承认过错,公开改正。(不写“公开”扣1分) 23.A 第10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 (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 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2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乃渡之千寻之津( ) (2)为子取饷,子何嫌哉( )(3)价直百金( ) (4)赐粟五万石,爵执圭( )25.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之树下,不见 之(子胥) B.如是至再 是(歌而呼之) C.此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 D.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其(渔父) 26.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 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D.富贵莫相忘也 2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武汉大学家教网 (2)何用姓字为? 28.用一句话概括渔父的品行。 答案 24.(1)古代长度单位(2)猜疑(3)值(4) 赐爵位 25.D 26.B 27.(1)你赶快离开,不要停留!(否则)将要被楚国人抓获。(重点:“去”“且”“为”) (2)为什么还要知道姓名呢?(重点:“何……为”) 28.重诺轻生(重义轻生、舍生取义)(意思对即可) 第110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 ?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作鱼龙曼延、角觝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 ?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注】?款:至,到。?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表: 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A. B. 武汉大学家教网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1.C 12.C 13.B 14.C 15.B 第111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答案 16.(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 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112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 (《三国志》卷十一注)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武汉大学家教网 D.君乃舍之。 乃:就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武汉大学家教网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答案 11.B  12.A   13.C  14.C   15.D 第113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题目 1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武汉大学家教网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答案 16. 先生的话,(或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各人打算不同(“所规”的番译可以灵活掌握)。 第114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床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延默庵诊之(     ) 苟不得其情(     ) 武汉大学家教网 亟命别迁一室(    ) 23.“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然后观察 ,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        。答案 22.请 如果 赶快、急忙 23.病因 24.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 25.饮食 居室 被漆的气味所伤害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115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6~29题。 甲 ?? 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 (选自《徐霞客游记》) 乙 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选自潘耒《〈徐霞客游记〉序》)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志》:指《大明一统志》。?宕:也写作“荡”,这里指雁荡山顶的雁湖。26.写出下列两个“绝”字在文中的含义。 人迹绝矣(    ) 无不绝也(    )27.甲文“安能容湖”中的“湖”是指     ,徐霞客寻湖的目的是         。28.乙文“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么翻译?作者是否用它直接描绘洞穴可怖的景象?为什么? 猿挂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29.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         。答案 26.不见 横渡 27.雁湖(或“宕”) 考察龙湫之水的源头 28.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 否 这是用来形容徐霞客在洞穴中探险的样子 29.以性灵游 以躯命游 第116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 ?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 ?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罘(fú),捕兽的网。?笥(sì),一种容器。?复者,负责通报的人。?驲(rì),一种车。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将焉适。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吾说晏子之义。 C.盛吾头于笥中。 D.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 8.文中画线的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的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 D.请而反之。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婴之亡,岂不宜哉。 B.方见国之必侵。 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晏子见疑于景公。C.吾将以身死白之。 D.因谓其友曰。 险以远,则至者少。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舍身取义”的一组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养其亲者,身伉其难。 ?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 ?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 ?请以头托白晏子也。 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关心百姓疾苦的胸怀。B.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C.北郭骚因晏子是国之栋梁,且帮助过自己,决心以死为晏子辩白。D.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答案 7.C  8.C   武汉大学家教网 9.A   10.D   11.D 第117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2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 ?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注:?窃,私下。?刖,砍掉双脚的酷刑。?矫,假传君命。 (1)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2)忘其口而念我。 答案 21.(1)弥子吃桃感到很甜,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译成“舍不得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也可以)。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118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2题。 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询于吴人曰:“雪湖画梅有谱,在乎?”吴人误听以为画眉也,对曰:“然,有之。西湖李四娘画眉标新出异,为谱十种,三吴所共赏也。” 仲房大喜,即往西湖寻访李四娘,沿门遍叩,三日不见。忽见湖上竹门自启,有妪出迎,曰:“妾在是矣。”及入,问之。笑曰:“妾乃官媒李四娘,有求媒者即与话媒,不知梅也。” 仲房丧志归家。岁云暮矣,闷坐中庭。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拗崛,清白简傲,横斜倾侧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幅,曰:“得之矣。” 于是仲房之梅遂冠江右。 20.文中画线句中“丧志”一词的意思是 。主人公龙仲房所以“丧志”,其原因是 。21.文中主人公龙仲房后来说:“得之矣。”他得到的是 。作者在文章中要说明的道理是 。 22.下列诗句中,与本文所说明的艺术创作规律最为贴近的一项是……………………………… ………………………………………(  ) A.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武汉大学家教网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C.意匠如神变化出,笔端有力任纵横。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答案 20.失意(或失望) 一心一意寻找梅谱,却没有找到 21.画梅的方法技巧 要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品必须观察生活,以生活为原型(意思对即可)22.A 第119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 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 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生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亦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 武汉大学家教网 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眈眈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才者宜知,用才者亦宜知也。 2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投亲不值(  )  (2)而猫已跃伏窗隅(  ) (3)可厌乃尔(  )  (4)亡何,猫又来(  ) (5)曳尾徐步(  )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2)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 25.写出与“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意思相同的一句成语或俗语。(不能用文中句子)26.为什么焦奇能缚虎却不能缚猫?为什么怀才者、用才者都要知道这个道理?答案 23.(1)相遇 (2)角落 (3)如此;这样 (4)通“无” (5)拖 武汉大学家教网 24.(1)县官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猛虎吃掉。(重点:“邑宰”“扑”被动句式) (2)(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空拳将它杀死,扛着老虎回家。(重点:“日”“辄”“负”) 25.如:杀鸡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等。 26.他用缚虎的方法去抓猫,分量不相当(或:方法不恰当)。 怀才者知道这个道理才能发挥所长,用才者知道这个道理才能量才录用。(意思对即可) 第120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 武汉大学家教网 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对下列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专以射为戏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 B.??? C.??? D.??? 武汉大学家教网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答案 11.D 12.A 13.C 14.D 15.D 第121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                     答案 16. (1)“大概是说李将军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第122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武汉大学家教网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 8.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武汉大学家教网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 ………………………………………………………………………( ) ?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武汉大学家教网 ?去郑而之许。 ?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 ?为矣,而无所以为之。 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答案 7.C 8.A 武汉大学家教网 9.B 10.A 11. D 第123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北京卷) 题目 17.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答案 17.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 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 “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 武汉大学家教网 第124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 甲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乙 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去!”余因有句云:“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20.乙文中的“少陵”是指    (人名)。 21.甲文中,郑谷建议齐己,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其理由------ 。 22.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 23.这两则古代诗话告诉我们,写诗作文要善于向各类人学习,甲文所指对象是    ,乙文所指对象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20.杜甫 21.“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或:用“一枝”可突出“早”) 22.“霜”,点出梅树“孕”花的季节和环境;“孕”,暗指梅树含苞待放。 23.行家 普通人 第125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7题。 绍圣初,予(苏辙)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巢谷,字元修,四川眉山人)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子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武汉大学家教网 2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    )不旬日必见(    ) 已而道平生(    ) 25.“不自意全”这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没有料到还能保全性命 B.自己没有把心意完全表示出来C.自己在路上没有注意安全 D.自己的意图全都没有实现 2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                            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译文:                            27.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用文中语句回答)作者这样描 写的意图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世人态度:                          作者意图:                          巢谷态度:                          作者意图:                          答案 24.回避;顾忌 十天 继而;不久 25.A 26.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重点词:“亦”“奇”)。 (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 (重点词:“盖”“焉”“何以”“发”)。 27.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 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必须写出两句,只写一句不给分) 讽刺世态炎凉(意思对即可) 欲徒步访吾兄弟 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意思对即可) 第126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书吴道子画后 苏 轼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 ??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人 名)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注:?乘除:抵销。这是说上述的各种技法如顺逆、旁侧、斜直的合理运用,使之互相补充,从而获得平衡。?自然之数:指符合自然的情理。 19.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天下之能事毕矣( ) 或不能必其主名( ) 20.文中用了“游刃有余”“运斤成风”两个成语,写出其中一个的含义和表达作用。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武汉大学家教网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22.根据文意,写出作者的艺术创作主张。(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案 19.完备(或穷尽) 确定(或肯定) 20.游刃有余:比喻才学能力出众。运斤成风:比喻技艺出神入化。作用:表示对吴道子画艺的 高度评价。 21.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或:传述)。(重点词“知”“焉” 不过世上很少有(吴道子)的真迹,像史全所收藏的(真迹或精品),(我)平生大概只能 见到一二次罢了。(重点:“盖”“而已”,补省略) 22.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第127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 A 越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武汉大学家教网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B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三易马而三后( ) 今君后则欲逮臣( ) 乙竟日亡所获也( ) 子意乎鱼( ) 2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而先后心在于臣/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 武汉大学家教网 ?用之则过也/乃投竿问甲曰 A.?意思相同?意思不同 B.??意思都相同 C.??意思都不相同 D.?意思不相同?意思相同 2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26.两文所写事件不同,事理剖析上A段侧重一方,B段则________;人物表现上,A段以对 话为主,B段除有人物对话外,还有________,因而记叙更具完整性。两文所含之理相同,可 概括为________。 答案 23.换、更换 赶上 整日 愿望(或:目标、希望)24. C 25.你没有把驾车技术全教给我。(重点:“御”“未尽”,句式)26.对比双方 动作描写 目标集中(或注意力集中,心无杂念) 第128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京皖蒙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托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武汉大学家教网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或共帐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忧国    D.通达治体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铨简秀士    铨简:选拔 B.当由径道    径道:小路 C.登所生庶贱    所生:指生母 D.登辞疾不受    疾:急速 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B.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 弹丸的人 C.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D.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1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 ?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  B.??? C.???  武汉大学家教网 D.???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B.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辨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 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答案 11.B  12.D  13.B  14.C  15.D  16.C 第129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武汉大学家教网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武汉大学家教网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武汉大学家教网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 B.??? C.??? D.???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透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武汉大学家教网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 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答案 11.C 12.A 13.B 14.B 15.C 16.C 第130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题目 (五)阅读下列古代名句,解答第20~22题。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今日乌合,明日兽散。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古之善为国者,信赏而必罚,道德而齐礼。?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举直错(同“措”)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武汉大学家教网 ?友直,友谅(诚实),友多闻,益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译文:                    21.上列古代名句中的9句,它们的内容可分为三类。请在方框内填上类别,在横线上填写与 之相关的句子序号。 关于    的,有   ? ?       关于    的,有   ? ? ?     关于    的,有————    22.从下列名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对这一名句的体会。(8 0字 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100字新时代好少年事迹1500字绑架的故事5000字个人自传范文2000字 左右)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贵人而贱己 答案 20.法律,是用来禁止百姓做坏事使他们走向善行远离罪行的。 武汉大学家教网 21.学习 治国 ??? 22.理解正确,重在体会,语言通顺。 第131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六)阅读下文,解答第23~26题。 射 说         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 ?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睱骑,骑不 ??睱彀,彀不睱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说》。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彀:拉弓。? 走:自称谦词。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晋侯觞客于柳溪(  ) 再而贯马耳之左(  ) 而的又为一(  ) 以卒贤主人之欢(  )2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顾尝学焉/顾谓所私曰  ?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将若车轮焉A.?用法意思相同 ?不同 B.?用法意思不同 ?相同 C.??用法意思均相同 D.??用法意思均不同 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何谓得之于心? 译文:                 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译文:                 武汉大学家教网 26.“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 所议的观点是(用文中句子回答)                       。 答案 23.觞: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4.D 25.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26.(1)晋侯子婿驰射失败,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骑射证明射而“有道”,但遭晋侯拒绝。  (2)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 第132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京皖蒙卷)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九思 ?摘其奸,论如法。郡吏为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持 ?严。讼者,扶不过十。诸所催科,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 ?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瓷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醮 ?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迁工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水利。 [注]?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催科:催收租税。?中贵:有权势的太监。?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 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瑞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雨雪:下雪。 D.瓷以石,行旅便之。 行旅:行走旅游。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 B. C. D.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C.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莫敢至乡落——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 B.贫民虽平价不能籴——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不能买进C.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D.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稻谷多,就计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一组是?九思搞其奸,论如法 武汉大学家教网 ?逾期今里老逮之而已 ?有盐引金欠贮于府者,请以给赏 ?巡抚发仓谷数百石 ?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 ?少则有所限而不至涸 A.??? B.??? C.??? D.???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则尽力施 恩于孤苦无依的平民,严加管束邪恶奸猾的势力。 B.徐九思关心百姓疾苦,他翻修道路以方便交通,又在朝廷祭神扰民的情况下,请求动用 府库中的盐税收入赏赐百姓,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C.徐九思处理政事灵活变通,灾荒年份巡抚平价卖粮,他认为只有富豪才有能力买粮,因 而动用部分粮食无偿周济濒于死亡的饥饿贫民。 武汉大学家教网 D.徐九思注意水利建设,为避免河水泛滥淹没良田,他兴建工程沟通漕河、盐河、使水溢时能泄水入海,水少时又不致干涸,使百姓永久得利。 答案 11.D 12.D 13.C 14.B 15.C 16.A 第133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至客舍,自放驴,取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 先其将归 ,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威自京都之  省:探望。    B.不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具以白质  信:使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也。 (4)质杖一百,除吏名。 A.(1)与(2)与相同,(3)与(4)与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武汉大学家教网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 B.??? C.??? D.???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答案 11.C 12.A 13.A 14.B 15.A 16.C 第134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修(欧阳修)始在滁州,号 ,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附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国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 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19.修始在滁州,号   ,晚更号六一居士。 20.写出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文章止于润身(    )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 其平居教他子弟(    ) 21.文中划线部分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武汉大学家教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23.欧阳修为官从政的原则是  和 。 答案 19.醉翁 20.只,仅 罪(或:案件) 平时 21.夫常求其生 犹失之死 而世常求其死也22.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 憾了 23.宽 简 第135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六)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 齐桓公逐白鹿,至麦丘,见邦人曰:“尔何谓者也?”对曰:“臣麦丘之邦人。”桓公曰:“叟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有三矣。”桓公曰:“美哉寿也!”与之饮。曰:“叟盍为寡人寿也?”对曰:“野人不知为君王之寿。”桓公曰:“盍以叟之寿祝寡人矣!”邦人奉觞再拜曰:“使吾君固寿,金玉之贱,人民是宝。”桓公曰:“善哉祝乎!寡人闻之矣,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叟盍复之。”邦人奉觞再拜曰:“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贤者在侧,谏者得入。”桓公曰:“善哉祝乎!寡人闻之,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叟盍复之。”邦人奉觞再拜曰:“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桓公不说曰:“此一言者,非夫前二言之祝,叟其革之矣。”邦人澜然而涕下,曰:“愿君熟思之,此一言者,夫前二言之上也。臣闻子得罪于父,可因姑姊妹而谢也,父乃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使左右而谢也,君乃赦之。昔者桀得罪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君得罪于臣也,至今未有为谢者。”桓公曰:“善哉!寡人赖宗庙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遇叟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荐之于庙而断政焉。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非独管仲也,亦遇之于是。 24.写出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叟其革之矣(    ) 自御以归 (    ) 25.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 D.不拘于时,学于余 26.与“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今以钟磬置水中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刿)问:“何以战?” 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 28.“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答案 24.改换 驾车 25.C 武汉大学家教网 26.D 27.把金玉看得低贱(重点:宾语前置),把人民当作宝贝(重点:宾语前置)让我们的国君喜欢学习而且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重点词“使”“恶”“下”)28.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 第136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京皖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剌史,遂良复职, 黜仁约为清水令。或慰勉之,仁约对曰: “仆狂鄙之性, 假以雄权 , 而触物便发。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然,不能碌碌为保妻子也。”时武侯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高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仁约历阶进曰:“臣与仁祎连曹,颇知事由,仁祎懦而不能自理。 若仁会眩惑圣听 , 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请专对其状。”词辩纵横,高宗深纳之,乃释仁祎。仁约在宪司,于王公卿相未尝行拜礼。人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注],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卑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耳。”后为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无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矣。”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注]雕鹗鹰鹯:四种猛禽。 1.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字的正确词义是    (1)颇知事由   (2)臣之恨矣 武汉大学家教网    A.(1)稍微 (2)怨恨    B.(1)稍微 (2)遗憾    C.(1)很,甚 (2)遗憾   D.(1)很,甚 (2)怨恨 下列2、3两题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2.假以雄权,而触物便发。    A.如果有了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难。    B.如果有了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作。    C.借助着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难。    D.借助着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作。 3.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 A.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 B.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   C.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犯了极大的罪过……   D.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犯了极大的罪过……4.韦仁约谈到自己对王公卿相的态度时,运用了一些比喻与称代,以下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众禽”比喻王公卿相,“雕鹗鹰鹯”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王公卿相。   B.“雕鹗鹰鹯”比喻王公卿相,“众禽”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王公卿相。    C.“众禽”比喻王公卿相,“雕鹗鹰鹯”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自己。   D.“雕鹗鹰鹯”比喻王公卿相,“众禽”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自己。5.以下各句中,能够反映韦仁约不甘“碌碌为保妻子”品格的一组是    (1)弹右仆射褚遂良    (2)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然    (3)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    (4)于王公卿相未尝行拜礼    (5)耳目之官,固当独立耳    (6)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A.(2)(5)(6)   B.(1)(2)(4)    C.(1)(3)(5)   D.(3)(4)(6) 6.对文中自“后为左丞”至末尾一段文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这是韦仁约的谦逊之辞。他认为自己尚不是合适的人选,但皇上既然选中自己,于 是勉力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    B.这是韦仁约的赞叹之辞。他知道没有合适的人选,官职宁可空缺而感谢皇上对自己的 信任,于是勉力整肃朝政。“美锦“是指国家的经济财富。    C.这是韦仁约的自信之辞。他认为自己正是合适的人选,皇上又知人善任, 因而知恩图报,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    D.这是韦仁约的自得之辞。他认为由于有了自己这样合适的人选,官职就不必空缺,因 而为感谢皇上而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的经济财富。 答案 1.C   2.D   3.B   4.A   5.B  6.C 第137题(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巨富,在郡多 武汉大学家教网 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密走,别获盗者。 B.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肃敬。 D.人灾,者千余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武汉大学家教网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 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D.遂得商估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每见则谈问玄理。 ?仍致于听事梁上。 ?遂上表陈状。 A.?? B.??? C.?? D.???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 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武汉大学家教网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答案 答案解析 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遵照本年度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在取材上选用了浅易形式的文言文,共设6道小题,着重考查了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句式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同时也注意考查学生对文意的把握以及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 关于苏琼的这段文字,取自二十四史《北齐书?苏琼传》。苏琼,长乐武强人。他在东魏时出仕,曾任高澄的刑狱参军,因平反并州府的一起冤狱,捉获真凶而闻名。后任南清河郡太守,又将郡中原有盗贼百余人控制在身边,驾御得当,使郡界安定,百姓无抢掠之忧。他清廉谨慎,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连瓜果等一概拒绝。北齐灭亡后仕北周,为博陵太守。死于隋文帝开皇初。《苏琼传》原文较长,在编制试题时作了适当的删节。阅读材料由五个小事组成,具体是:?聪明应对;?侦破盗案;?巧论玄理;?悬瓜拒贡;?贷粟救民;?破除淮禁。选文首尾 武汉大学家教网 俱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从语言运用角度看,文中较少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没有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从选文的整体风格看,这篇阅读材料,也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关于苏琼的这段文字确属浅易文言文。 1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双音词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力层级为B级。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本题涉及到了四个双音词,“私访、资产、应对、绝食”,题目问“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当为“绝食”,因为原文中的“绝食”是“断绝粮食”之意,而现代汉语中的“绝食”是表示抗议,断绝饮食。正截然相反。 12.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此题考查了四个虚词,都在1999年颁布的《考试说明》规定的虚词范围之内。本题的一个特点是原句与课本中的句子相对照,这就使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更密切了。另一特点是本题考查点多,打破了前几年程式化的命题思路,更贴近教学实际了。A项中的“但”都作“只、仅”讲。“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选自《孔雀东南飞》。B项中的“以”做助词,可译为“来”。“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C项中的“遂”作“于是、就”讲。“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选自《梅花岭记》。D项“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中的“且”作副词,可译为“将要”。“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中的“且”为“况且”义,选自《季氏将伐颛臾》。两者不同。 13.答案:A 武汉大学家教网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省略句的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此题是高考文言文命题以来第一次单独考查省略句的运用。正确选项为A。A句的意思是“在郡内放有许多高利贷,他经常要郡里协助他征收”,所以主语为道研。B句的意思是“当道研来请求拜见时,苏琼知道他的来意”,“拜谒”的主语应为道研,而非苏琼。C句的意思是“他苦苦相请,于是苏琼就将瓜留下”,“留”的主语是苏琼,而不是赵颍。D项的意思是“自己向他们借粮,再发给饥民”,“从(之)贷粟”中“之”应为有粮的人家,而非苏琼。 14.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A句错在对“出息”的理解上,应为“放高利贷”,可翻译为“在郡内放有很多高利贷”。B句的翻译是正确的。C句错在“听”的理解上,应为“请求”而非“听任”,此句可译为“苏琼上表请求到淮北去籴粮”。D句错在“商估往来”的理解上,并不是“商贩之间交往”。此句可译为“于是商人得以往来交流”。1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的概括与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是一种内容归纳题,围绕“处事艺术”设题。关键是“处事艺术”的理解:一、突出的是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二、不是说怎样处事,如何办事。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五个句子进行推断,就可以得出??是表示处事艺术的。?句“每见则谈问玄理”,为什么?是因为“研为债数来”,所以苏琼避实就虚,谈论玄理,使他如“入青云间”,这便是处事艺术。?句“仍致于听事梁上”,为何把瓜不剖,置于梁上?因为瓜是别人送的,又盛情难却,挂起来以示警戒,既对自己严格,也希望别人望而却步。所以贡新果者相顾而去,这就像“羊续悬鱼”一样,也是处事艺术之一。而???不能表现苏琼的处事艺术。第?句“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只是一种处事办法。第?句“密走私访,别获盗者”,只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为探案而亲自微服私访,是一种工作办法。第?句“遂上表陈状”,是一种工作程序,真实地反映情况,也非处事艺术。 16.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整体内容与主题的理解、把握和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A、B、C三项都是正确的,都对全文进行了概括与归纳,突出了苏琼的言辞机敏、办案清明、严于律己、为民请命等方面。只有D项不符合题意,不符合文意。错误之处是把两件事说成了一件事,两者混淆了。前者是为灾荒谢绝善意;而后者则说的是苏琼“迁左丞,行徐州事”,革除淮禁旧弊,而非“冒着获罪的危险”,所以不符文意。 第138题(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武汉大学家教网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20.解释下列加点词。 貌髯而姓名不 姓名不 则吾 易售 尝荷薪至演剧 21.写出下面两个“若”字在句中的意思分别是 ( )为丞相 ( )真,膏吾斧矣 22.与“故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项王 B.云青青兮欲 C.庐陵文天祥自其诗 D.故请母命而汝于斯 23.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24.本文叙述了两件事,表现了“髯樵”性格的两个侧面,一是 ,二是 。 (五)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之十三篇 皆中规矩墨 王好其言 北 齐、晋 26.写出下面两个“使”字在句中的意思 于是孙子 报王曰 27.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填入括号内。 武汉大学家教网 可试( )以妇人乎 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卒以为将 29.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 、 。(写两种) 30.孙武拒绝吴王赦免宠姬的理由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四)选自清代张潮辑录的《虞初新志》,是笔记体散文,属于浅易文言文。此文共设五个小题,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如“伟”“著”“薪”“所”),有一词多义(如两个“若”),有词类活用(如“故贱其值”),有文言句式(如“不殴杀何待?”)有内容理解等方面的考查。 20.答案:伟岸;高大;魁梧 明显;显露;出名,著名 柴;柴火 场所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这要结合语境来具体分析,这是其一;其二,要与字词的表面意思结合起来,通过组词来推断词义。“伟”可与“伟岸”组合,“著”与“著名”组合,“所”与“场所”组合。“薪”,语见《六国论》:“薪不尽,火不灭”。可释作柴或柴火。 21.答案: 你 假如 武汉大学家教网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第一个“若”作人称代词,是“你”的意思。课本中《项脊轩志》有“久不见若影”句,“若”即作“你”。第二个“若”当“假如”讲,这一义项比较普遍。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类活用。“故贱其值”中的“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促织》中有“高其值”用法相同。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中的“宁”(使……安宁)用了这种用法。A项“数目项王”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欲雨”也是名词用作动词,C项“序”是“写序”,也是名词用作动词。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不殴杀何待”是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只有“沛公安在”符合这一条件。 24.答案:不见利忘义(或“不计小利”) 性刚疾恶 解析:结合文意,概括内容要点。概括人物性格,第二点较易操作,因为文后注明“性刚疾恶”,而第一点要依据内容,自己拟定。从材料看,人物力大无穷,而不多要价,可见此人“不计小利”,或“不见利忘义”。 (五)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故事性强,生僻字词很少,比较浅易。 25.答案:你(或先生) 规矩;法度 白白地;但,仅 称威;威服;威慑 解析:释词。“子”作“你”讲。例《为学》中“子何恃而往”,《屈原列传》中“子非三闾大夫欤”,都作“你”讲。“绳墨”作规矩、法度。可以联系前后文来分析判定。“徒”作“白白地、但、仅”讲。《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五人墓碑记》中“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都是此义。“威”作“称威”“威慑”讲。《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即是此义。 武汉大学家教网 26.答案:派 使者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第一个“使”作动词,当“派”讲;第二个“使”作名词,指“使者”。27.答案:之(或兵法) 解析:本题考查省略句的用法。省略了宾语“之”(或“兵法”)。 28.答案:终于任命他为将军(重点词“卒”“以〔之〕为”“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能力。翻译时把“之”字补出,即“卒以(之)为将”。 29.答案:本纪 世家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史记》的体例是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写人物的是前三种。30.答案: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并且题干有提示“用文中词句回答”,所以要从全文中找答案。应选“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第139题(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2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 李若水字清卿, 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天子 ?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 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公议也。”章再上 ?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 ?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 ?血骂愈切,至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宋史?忠义一?李若水》)注:?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躐跻:越级升官。?扈从:随从护驾。?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无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 血:含血喷出。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耳 职:职分 17.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俅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没 ?扈从行 ?至刃裂颈断舌而死A.?和?相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不同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19~20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9.?其罪当与童贯等 ?帝殊有难色 A.?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B.?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C.?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D.?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20.?汝归勿遽言 ?奈并累若属何 A.?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武汉大学家教网 B.?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 B.?|??|? C.??|?|? D.?|?|?|?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不成,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致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16.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义,能力层级为B级。解题时应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试以所给的词义进行解释,看哪一项无法与上下文文意准确贯通。A项的“靖”字,意思是“安定”“平定”,对于宾语“公议”来说,其意义即为“平息”,这是准确的。C项“觐”的词义多指古代臣下朝见帝王,又可指卑幼者对于尊长者的拜见。这里是李若水去见父母,“拜见”的词义是准确的。D项的“职”字的词义常常表示“职责”“掌管”,又可以表示“职分”,意思是职务上应尽的本分。文中的意思正是职分,因而该项也是准确的。只有B项中的“曳”字,应当解释为“拖”“拉”,“金人曳出”即指“金人把李若水拖出去”。这里将“曳”字解释为“蜂拥”,主要想考查学生是否知道是金人自己出来,还是金人将李若水拖出来,当然,“曳”字是没有“蜂拥”这一义项的,因而B项是不准确的。17.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以”字的用法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曾多次涉及,由于它是极为常用的一个虚词,对它的掌握很有必要,因而无须避免重复。这道题采用了给出四个例句,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于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辨析能力。与试题给出的四个例句中都包含一个相同的“以”字,考查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句?和句?中的“以”字都是介词,这是相同的地方。但前一个“以”字在意义上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方式,这里是凭借某种身份,后一个“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这里指用刀来杀死李若水,这又是两者不同的地方。句?和句?中的“以”字都是连词,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句?的意思是“保全首领而死”,句?的意思是“扈从而行”,所以从意义和用法上看,两者都是相同的。解答这道题的思 武汉大学家教网 路是,将“以”字的上述意思和用法引入各个例句中,再结合上下文文意,能够准确贯通文意的即是正确的。 18.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于某些词语特殊含义的分辨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故事”“全首领”“有司”“春秋”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能单从字面上来判断它的含义。“故事”不是指一般的旧事,而是指成例;“全首领”不是指保住了头与脖子,而是指保全性命;“有司”不是指各有管理的范围,而是指主管官吏;“春秋”也不是指春季和秋季,而是指年龄。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词语常常在中学语文课本和传世名篇中出现,属于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范围。例如“故事”一词见于《谭嗣同》,“有司”见于《出师表》,“首领”代指性命见于《五人墓碑记》,“春秋”指年龄见于《谭嗣同》和《苏武传》。本题中B项用“保持高位”来解释“全首领”,显然是错误的。最后还想说的是,“故事”的准确意义应是“成例”,指旧日的行事制度,但课本上注为“先例”,为了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题面上也选用了“先例”。 19.答案:D 解析:这道题从形式上看是考查文言文的翻译,但真正的立足点却落在对于文言实词的理解上,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中选择了“等”“殊”两个常用的文言实词,每个实词又各提供两个义项,于是构成四个选择项。“等”字作为文言实词的常用义项既可以表示“等同”“一样”,又可以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后构成“……等人”的格式,表示“……之类的人”。文中的“等”字应当是前者,后者只起到干扰的作用。“殊”字也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特别、特殊,一是表示程度很深的很、非常。文中的“殊”字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文言中表示程度深的“殊”字,常放在动词之前修饰限制动词,而现代汉语中的“很”和“十分”则常放在形容词之前修饰限制形 武汉大学家教网 容词。因而在译文中我们把“十分”移到了“为难”之前。学生只要正确理解“等”“殊”在文中的意义,即能选出D项为正确项。 20.答案:C 解析:同上题一样,这道题也是通过对文言文译文的辨识来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掌握。略有扩展的是,这里又牵涉到“奈……何”这种常用的文言句式。不过这在中学课文中曾经不止一次出现过,例如《愚公移山》中“如太行、王屋何?”因而不应当成为解题的难点。这道题的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中选择了“遽”字作为考查点,用“遽”字可以表示“匆忙”“惊慌”这两个义项进行交叉干扰;而“奈并累若属何”如按这一特定句式来理解,应当是“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题目中又用“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来进行干扰。学生既要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遽”字表示“匆忙”的意义,又要能对“奈……何”这一句式有正确的理解,因而这道题的难度比上一题稍高。 21.答案:D 解析:这道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于复句中各分句间语意关系的理解,当然这是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能力层级为B级。1992年“三南”试题、1996年全国试题中都曾考查过采用单纯提供译文中的关联词语要求考生了解复句所属类型的内容,1997年又考查过把四个复句分组、要求选择语意关系相同的一组的内容,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出题者设计了根据分句间的语意关系来对四个复句进行分类的考查方式。这其实是延续了1997年的考查内容只是在形式上稍有变化而已。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先根据上下文认清各个复句分句间的语意关系,如?句为顺承关系,?句为转折关系,?句为条件关系,?句为推论因果关系。于是正确答案D就不难选出了。其实学生对于?句的判断还有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即从关联词语“虽”字来认定该句为转折关系。 武汉大学家教网 22.答案:A 解析:这道题是对整体文意的综合考查。选择文段中的几个片断,按照原文行文时的先后顺序,拟设了四种对文意的叙述,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四个选项中涉及到分析文章的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的能力层级为C级。构拟这类试题中的错误项,常常在大体正确的句子中设置一二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意正确辨别。例如本题A项为“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其实皇上接受意见是在李若水“章再上”,而后“乃止”的,并非当即接受意见,因而这在文章的表述上是错误的。B、C、D三项在对文意进行分析综合时没有错误。 第140题(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四)阅读下文,回答21~24题。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生奋掷而出。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狸狌:野猫。 编者注:狌,音shēnɡ。《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21.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 无所好 饥辄嗥 食与与如也 急从束氏狸狌以去 22.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则聚而笑之 B.吾得事之 C.令两个蹲踞而倚之 D.则直诟虏帅失信 2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鼠度其无他技 24.上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 (不超过20个字)。(五)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 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丘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 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武汉大学家教网 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 ?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蹶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 ?构架 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相接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注:?永、柳:永州、柳州。?疮痏:伤痕,痏 wěi。 ?九鸟:同“纠”,聚集。 25.“癸亥仲秋望前一日”一句中的“仲秋”是指农历 月。“金陵之摄山”中的“金陵”是指现在的 (地名)。 26.“子厚”即 的字,《江雪》是他的名篇,写出该诗的第三、四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 27.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 记之 故曲尽其, 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相接焉 武汉大学家教网 28.与“而兹山独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一句中“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华秋 B.手旁观 C.形尽相 D.夏雨人 29.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个字) 30.作者欣赏雁山的两点,一是雁山具有 的特点,二是这一特点符合作者 的心境。(用文中词句回答) 答案 (四)21.答案:都 只要 完 借 解析:咸,都。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但,只要。如“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采草药》)。已,完,完毕。如“学不可以已”《(劝学》)。“与与如”,行步徐徐的样子。见《论语?乡党》“君在, 如也,与与如也。”“熙熙如”,温和欢乐的样子。见《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假,借。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2.答案:D 解析:例句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D中的“前”是名词作动词,A、B、C的都是名词作状语。23.答案:老鼠估计它(狸 )没有别的本领(重点词“度”“他”“技”)。 武汉大学家教网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度”和“技”。“度”,估计;“技”,本领。 24.答案:长期养尊处优(或缺乏锻炼),必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解析:因“束氏日市肉啖之”,狸 子孙后来“竟不知世之有鼠”,一旦见鼠,“竟不敢下”,且“怖甚”,被鼠咬。从中看出,长期依赖他人,养尊处优,必将丧失生活能力。 (五)25.答案:八(月)或秋天的第二个(月) 南京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仲秋”指农历八月,仲秋节是八月十五;金陵是南京的别称。26.答案: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背诵。柳宗元,字子厚。 27.答案:何不 形体容貌 全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盍,何不。如“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形容,形体容貌。如“形容枯槁”《(屈原列传》)。一,全、都。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2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题干中“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译为“保全”。如“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C中的“穷”也是形容词作动词,A、B、D中的都是名词作动词用。29.答案:(所以)始终不被愚蠢的和尚、庸俗的士人开凿所玷辱。(重点词“终”“辱”“于”)解析:译此句时,要注意它是一个被动句。 武汉大学家教网 30.答案:完其太古之容色 严恭静正 解析:完成本题,要分析文意,抓住关键句。作者说“独得兹山者有二焉”,一是与他山比较,雁荡山没有被“愚僧俗士”剥凿,“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二是此山使作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第141题(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之。飞骑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守之。奈何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 ?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灌以笏挥令出,仁杰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 ?法虽不死,朕之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武汉大学家教网 注:?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 谏闻名。?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善才之。 绳:捆绑 B.先涕泣不自。 胜:控制C.朕之深矣。 恨:遗憾 D.今日为始。 请:请求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14.“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15.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王的自称。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17.?不惧比干之诛 ?高宗意乃解 A.?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武汉大学家教网 ?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 B.?? C.?? D.??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宗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灌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罪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答案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含义。“绳”在《劝学》和《病梅馆记》中都学过,有一成语叫“绳之以法”,都可用来作参照。A中“绳”是名词动用,但释为“捆绑”不妥,应是“按法律处置”之意。“胜”曾在《六国论》《琵琶行》《岳阳楼记》《鸿门宴》中学过,《鸿门宴》中的“胜”一作“尽”讲,如“刑人如恐不胜 武汉大学家教网 ”,一作“能承受”讲,如“沛公不胜杯杓”。B中的“胜”应为“能承受”之意。“恨”应是“怨恨、愤恨、不满意”之意,不是“遗憾”之意。因为根据文意,高宗恨善才斫陵柏,使己陷于不孝。D中“请”指向皇上提出请求。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因”和“乃”在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或时间上相承时,都可译为“于是、就”。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乃入见”《(曹刿论战》)。“止、仅”都可表示对范围的限制,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室仅方丈”(《项脊轩志》)。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是高宗要杀善才的原因,所以“是”指代的是C。而A和B是结果的一部分,D只是原因的一部分,都不能取。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臣”在古代也可用于百姓,如《孟子》: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卿”古代既可指三公九卿之“卿”,也可是对人的尊称,“卿但暂还家”《(孔雀东南飞》)。“朕”起初是自称,无贵贱之分,如“朕皇考曰伯庸”《(离骚》)。从秦始皇开始只用作皇帝自称,不包括“诸侯王”。如“朕位几不保”(《谭嗣同》),《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流”指古代的一种刑罚--流放,按罪行情节轻重还有等次差别,所以D项符合句意。而A、B项对“徒流”解释错了,C项的“相等”也不妥。“等”应是等级,“差”,读cī,分别等级次第。 武汉大学家教网 17.答案:C 解析:“诛”此处应指杀害,屈原《涉江》中有“比干菹醢”句,句下有注。如此,则可排除A、B项。“解”译为“缓解”不妥,如此,可排除D。 18.答案:A 解析:逐句准确译过,据分句及全句意再加适当虚词验证,便可看出:?两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两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所以A正确。?为假设关系。?为承接关系,决定B、C、D三项不可取。 19.答案:C 解析:该项中“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和“以宽厚仁爱为本”都是原文中未涉及的,所以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第142题(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题目 (三)阅读下文,完成29~31题。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武汉大学家教网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9.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1)为巡船所 物色: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迫死 陵: (3)至高邮,制府下 檄: (4)死固付之外矣 度: 30.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译成现代汉语。 31.本段连用了很多“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按照要求,完成32~34题。 武汉大学家教网 32.阅读朱弁《送春》,按要求回答问题。风烟节物眼中稀 三月人犹恋褚衣(棉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 唤回乡梦雨霏微SS a b c d (1)将下列四句分别填入a、b、c、d方框内,它们的顺序是(填序号) ? ? ? , ?弱柳沙头絮未飞 ?羡君才到便成归?把酒送春无别语 ?小桃山下花初见(2)这首诗用“ ”和“ ”写出了春天的 。33.下列四组加点词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3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 A.孤 足下 不才 B.愚 仆 小子C.妾 寡人 臣 D.孤 厥 竖子 武汉大学家教网 答案 (三)本题语段出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课本曾要求背诵此段。 29.答案:(1)搜寻 (2)通“凌”,欺凌 (3)公文、通缉公文 (4)考虑,心思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物色,指按照一定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去访求、寻找,此文中指元兵按人像搜寻文天祥等人,可译为“搜寻”。 (2)陵,通假字,欺凌。如“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3)檄,古代用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如“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柳敬亭传》)。(4)度,考虑。成语“置之度外”,即用此义。 30.答案: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当时遭受痛苦的情景,该是多么痛苦的啊!(或“一个人遭受痛苦之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更加悲痛。”)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三个“痛”字。 31.答案:反复(或“排比”)。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或“表现了热爱祖国、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技巧和中心思想。 (四)32.答案:(1)? ? ? ? 武汉大学家教网 (2)花初见 絮未飞 短暂 解析:(1)根据押韵知识,“衣、微、飞、归”均属“诗韵常用字”的“上平声”的“五微”韵部,由此可以确定??为偶数句。再根据七律颔联、颈联对仗的知识,可以看出??两句对仗,那么余下的两句为??,?句为单数句。 (2)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弁(1085~1141)所作。朱弁,南宋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歙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为朱熹族叔祖。诗学李商隐,怀念故国之作,深切婉转。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冬天,朱弁出使金邦,因坚持正义,不受威胁利诱,被金邦拘留北方达十五年之久。从这首诗写的塞北春景与表现的故国之思来看,当是他被拘留时所作。首联中的“眼中稀”“恋褚衣”表现塞北春天的姗姗来迟,颈联中的“花初见”“絮未飞”表现塞北春天的速归。八句诗,反复咏叹塞北春天的短促,表现诗人被留塞北的漫长,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贞与眷恋。33.答案:D 解析:A中两个虚词,都是形容词词尾,可译为“地”。B中的“受”与“授”是同样的意思,“传授、授给”。C中的“乎”“于”都是介词,均可译为“在”。D中的“除”是“被任命、被授予官职”的意思,“拜”是“接受任命、就职、就任”的意思,两者有所不同。 3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称谓。A中“足下”是敬称,B中“小子”是贱称,D中“竖子”是贱称,只有C全是谦称。 第143题(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上海卷) 武汉大学家教网 题目 (五)阅读下文,完成35~38题。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一世,则;若夫欲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35.解释加点词语。 (1)子我衣 与: (2)子,不肖人也,不足也 爱: (3)谓戎夷其能一世 必定: (4)若夫欲人之心 利: 36.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37.“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说的道理还是行不通呀 B.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 武汉大学家教网 C.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D.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38.本文表现了戎夷 的精神。 答案 (五)35.答案:(1)给、给予 (2)吝惜、珍惜 (3)必然(一定)安定(治理好)(4)有,利于 解析:(1)与,给,给予。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爱,吝惜,珍惜。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3)必定,必然使……安定。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又如“夫定国 之术,在于强兵足食”(曹操《置屯田令》)。 (4)利,有利于。如“火器利远袭”(《冯婉贞》)。 36.答案:A 解析:“未之识”是个宾语前置句,A与它相同。B是个定语后置句,C是个紧缩复句,D是个 介词结构后置句。 37.答案:C 武汉大学家教网 解析:C句合乎原意,因为这是他临死前发的感慨之辞,所以B不合原意。A、D句对“道”的解释不妥。 38.答案:心忧天下(或“心系天下”“心怀天下”“利于天下”),舍己为人(或“利于他人”“利于弟子”)解析:从原文叙事看,他能解衣与人,弟子遂活,能看出他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从他的临终感慨看出,他奔波到鲁的原因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从中可以看出他“心系天下”的精神。
本文档为【十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26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5
浏览量: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