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京大屠杀教案(第一课时)

南京大屠杀教案(第一课时)

举报
开通vip

南京大屠杀教案(第一课时)南京大屠杀教案(第一课时) 南 京 大 屠 杀 主讲教师:赵中良 单位:项城市丁集镇二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了解文中记述的三起 大屠杀惨案。 (2) 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引用资料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感受报告文学细节真实的冲击力。 (4) 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本文可以通过让学生预习、讨论、展示,教师点拨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教育学生勿忘民族耻辱,牢记历史教训,...

南京大屠杀教案(第一课时)
南京大屠杀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第一课时) 南 京 大 屠 杀 主讲教师:赵中良 单位:项城市丁集镇二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了解文中记述的三起 大屠杀惨案。 (2) 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引用资料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感受报告文学细节真实的冲击力。 (4) 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过程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本文可以通过让学生预习、讨论、展示,教师点拨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教育学生勿忘民族耻辱,牢记历史教训,努力成长,精忠报国,增强对民族、国家、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1) 了解三起大屠杀惨案。 (2) 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引用资料的重要性。 【难 点】 1 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导课: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画面。(多媒体播放日军“南京大屠杀”画面)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旧时的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却永远在我们灵魂深处回荡。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岁月,走进南京大屠杀。(板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南京大屠杀 2、解题:这是一篇报告文学。那么什么是报告文学呢,请看屏幕:(幻灯片) (幻灯片内容)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它界于通讯和小说之间,有三个特点: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抗战胜利50周年前夕,在这之前日本右翼势力(也就是比较落后的破坏分子),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曾与1982年、1986年两次通过了歪曲历史教科书,以后还与2001年审定通过了歪曲历史教科书,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是绝不允许的。本篇 2 报告文学以大量的史料证据和目前尚存的人证,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和令人发指的罪行。 (二)检查预习 整体把握 1、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下面我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幻灯片) (1)(幻灯片内容)注意加粗字的读音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熙熙攘攘(xī rǎng)蹂躏(róu lìn)步履蹒跚(pán shān) 毛骨悚然(sǒng ) 蛊惑 (gǔ huò) 褴褛(lán lǚ) 凶神恶煞(shà) 徘徊(pái huái) 惨绝人寰(huǎn) 战栗(lì) 粟 (sù)逝者如斯 刺戳(chuō)杀戮(lù) 令人发指 汩汩(gǔgǔ) (2)指名读生字 (3)纠正 (4)指名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 (5)齐读(一个词两遍) 2、整体感知 (1)、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再次快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 (幻灯片内容)思考: ?文章自然分成三部分,哪一部分是回忆历史的, ?文中记述了哪几次大屠杀的惨案,找出时间、地点、和死亡人数。 ?文中具体写了哪几个受害者的典型, ?根据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日军在南京屠杀多少万同胞 3 (2)、同桌互相交流以上这些思考题。 明确(让学生逐题进行回答) 学生甲:题1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学生乙:题2是燕子矶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5万人;下关大屠杀,12月15日夜,9万人;草鞋峡大屠杀,12月18日,5万人。 学生丙:题3是静缘老太太、一个年逾七十的国民党军人俘虏、一名少妇。 学生丁:34万人。 师:34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仅仅是能够举证到的,还有多少被他们杀害之后投到江里,还有用汽油焚烧而无法查证到的啊~这仅仅是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在全中国屠杀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个34万啊~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受呢,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3)、指名回答。(可以是:悲愤、愤慨、令人发指„„)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提问:文中哪些语句是对中国受害者惨状的描述,请找一找,你能不能用声音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指名读(并说出此句好在什么地方,) 明确:课本128页“少妇„„残疾” 3、齐读这一段。 4、指名读(并说出此句好在什么地方,) 4 明确:课本130页上面“重机枪„„地狱” 5、指名读(并说出此句好在什么地方,) 明确:课本124页“她步履„„呼叫声” 6、教师读这一段。 7、学生齐读这一段。 8、下面我们再次观看一下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幻灯片) (四)教师小结(边小结边板书)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翻开了那一段用鲜血浸透了的历史,让我们记住那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它曾经使我们的34万同胞倒在血泊中,无论日寇怎样狡辩,那些都是如山的铁证,亲爱的同学们,要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同时,我们时时刻刻要记住四个字:“勿忘国耻”~ 好,这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下去后讨论一个问题:联系课文最后一段(齐读),想一想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讨论后写在笔记本上,准备下节课展示。) 附:板书设计 惨绝人寰 34 万 铁证如山 勿忘国耻 5
本文档为【南京大屠杀教案(第一课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