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vav_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调试大纲_secret

vav_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调试大纲_secret

举报
开通vip

vav_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调试大纲_secretvav_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调试大纲_secret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目录 第一章 VAV空调系统介绍 ......................................................................................................................... 1 第一节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

vav_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调试大纲_secret
vav_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调试大纲_secret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目录 第一章 VAV空调系统介绍 ......................................................................................................................... 1 第一节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 1 1.1.1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 ..............................................................................................1 1.1.2 变风量系统分类 ..................................................................................................2 1.1.3 变风量系统的应用范围 ......................................................................................5 第二节 变风量末端设备 .................................................................................................................. 7 1.2.1 VAV末端的工作原理 ...........................................................................................7 1.2.2 VAV末端的产品特点 ...........................................................................................7 1.2.3 VAV末端的基本组合 ...........................................................................................8 1.2.4 VAV末端的部件结构 ...........................................................................................9 1.2.5 皇家变风量空调系统设备介绍 ......................................................................... 11 第三节 VAV空调系统中的自动控制 ......................................................................................... 15 1.3.1 水系统控制原理 ................................................................................................ 15 1.3.2 空调末端变风量系统的自动原理 ..................................................................... 16 1.3.3 变风量空调机组的控制 .................................................................................... 19 1.3.4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控制 .................................................................................... 22 1.3.5 变风量箱控制过程(图6) .............................................................................. 23 第二章 VAV空调系统风管、设备及控制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 24 第三章 VAV空调系统调试 ....................................................................................................................... 25 第一节 Vav系统调试施工工艺流程 .......................................................................................... 25 4.1.1 空调工程调试工作工艺流程如下 ..................................................................... 25 4.1.2 测试范围的划分及内容 .................................................................................... 25 第二节 调试与试运转准备............................................................................................................ 26 4.2.1 编制调试与试运转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27 4.2.2 调试与试运转设备的仪表准备和计量校验...................................................... 29 第三节 设备的单机试运 ................................................................................................................ 36 4.3.1 风机试运转与参数测试 .................................................................................... 36 4.3.2 水泵的试运转 .................................................................................................... 36 4.3.3 空调器试运转 .................................................................................................... 37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四节 空调机性能的测定与调整 .............................................................................................. 41 4.4.1 组合式空调器 .................................................................................................... 41 4.4.2 风机转速和轴功率的测定 ................................................................................ 42 4.4.3 风机风量、风压的调整 .................................................................................... 42 4.4.4 风机盘管、诱导器的试运转 ............................................................................. 42第五节 空调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和调整 ............................................................................ 43 4.5.1 系统风量、风压的测定与平衡。 ..................................................................... 43 4.5.2 制冷系统的运行温度、压力流量等各项技术参数的测定与平衡。 ............... 48 4.5.3 温度、相对湿度值及其波动值的测定 ............................................................. 49 4.5.4 静压测定 ........................................................................................................... 49 4.5.5 噪声的测定........................................................................................................ 49 第六节 空调系统风量、风压测定方法 ..................................................................................... 51 4.6.1 测试仪器及精度要求 ........................................................................................ 51 4.6.2 系统风量的测定 ................................................................................................ 51 4.6.3 风压的测定........................................................................................................ 53 第七节 系统风量、各支路风量及阻力平衡的调整方法。 ................................................ 54 4.7.1 系统风量的平衡方法 ........................................................................................ 54 4.7.2 在送风口和回风口测定风量 ............................................................................. 55 4.7.3 系统漏风率的测定 ............................................................................................ 57 第八节 空调房间内气流组织的测定与调整 ............................................................................ 57 第九节 空调自动调节系统的调整 .............................................................................................. 58 4.9.1 自动控制系统参数测定与调整的目的 ............................................................. 58 4.9.2 调整前的初测工作 ............................................................................................ 58 4.9.3 自动控制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 58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一章VAV空调系统介绍 第一节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变风量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而不是送风温度来调节和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回风机速度控制 风机转速 风管压力回风 回风控制器 回风 送风 风门位置VAV房间VAV控或区域制 器 温度传感器回风 送风回风风管压力传感器 送风机转VAV控速控制器VAV房间制 器或区域新风控制 器温度传感器送风风机转速 冷热室外新风盘盘混合空气管管 送风机加热、制冷控送风温度制器 1.1.1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 按处理空调负荷所采用的输送介质的不同分类,变风量(VAV)系统是属于全空气式的一种空调方式,该系统是通过变风量阀调节送入房间的一次风量,并相应调节空调机(AHU)的处理风量来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变风量系统改变的是进入房间的一次风量。有的变风量箱(VAV box)则是保持送风量不变而通过变风量阀改变一次风量与回风的混合比例。 区域温度的控制由变风量箱(VAV box)来实现。即通过气动或电动或DDC(直接数 第 1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字控制)来控制变风量阀的开度,调节一次风量,或通过调节变风量阀的开度,调节一次风量,或通过调节变风量箱中的风机转速成来调节送风量或调节旁通风阀来实现的。 空调机组(AHU)的送风量应根据送风管内的静压值进行相应调节,与变风量箱减少或者增加送风量以控制房间温度时相呼应,一般空调机组送风机的性能曲线应相当平缓,从而使得风量的减少不至于使送风静压过快升高。 1.1.2 变风量系统分类 变风量系统可基本分为单风道,双风道和多区域系统三种,而其中单风道系统又可分为再热、诱导、风机动力、双导管和可变散流器等到几种调节形式。 如果建筑物分成周边区和内部区(例如大的办公楼),则变风量系统可按周区供暖方式和变风量箱结构两方面进行分类。 1.1.2.1 按照周边区供暖方式的分类(内部区域单冷) 按周边区供暖方式,变风量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内部区域单冷系统 指在空调内区采用的变风量空调形式,一般不带供热功能,下面几种形式均是以采用内部区域单冷为前提的。 (2)散热器周边系统 散热器设置在周边地板上,一般采用热水可电热散热器,具有防止气流下降,运行成本低,控制简单等优点,但需要精确计算冷却和加热负荷,以避免冷热同时作用。在国处一些豪华考究的设计中,采用顶棚辐射散热器提供更舒适的空调环境。 (3)风机盘管周边系统 风机盘管可以是四管式,也可采用冷热切换二管式,或单供热二管制,风机盘管采用暗装时不占用地板面积,同样具有运行成本低,控制简单的优点,夏季由于吊顶内仍保留冷水管及滴水盘,因此,对天花仍有水患可能。 (4)变风量再热周边系统 在变风量末端装置中加再热盘管,一般采用热水,蒸汽或电加热盘管,该系统比双风管系统初投资低,比定风量再热系统节约能源,尽管同样不占用地板面积,但控制程序。 (5)变温度定风量周边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是送风量恒定,通过改变一次风与回风的混合比例来调节房间温度。回风部分可全部吸收灯光热量,因而节能,初投资较双风管系统低,控制也较复杂。 (6)双风管变风量周边系统 第 2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当采用两个风机时,可利用灯光热,在所有时间内,由于冷却和加热的交替功能,可以获得较小的送风量,但初投资较高,控制较复杂。 (7)转换变风量系统加热和冷却均由一套风管系统通过冬夏转换承担,其缺点是温度控制不灵活,当建筑物有若干个区时,不能由一套系统来控制,例如不能同时满足一个区域需要加热而另一个区域需要供冷的要求,这时就需要若干个转换系统。 以上7种系统,各有优缺点,一般应综合建筑功能,初投资、地域特征,室内装潢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选用。一般地说,对于周边热损失较大的情况,即每米长外墙热损失`超过450W。应考虑将加热器设置在窗台下或外墙底部,以免气流下沉,这时可以采用吊顶暗装式送风,送风直接吹向外墙和窗户,这时可以考虑选择散热器周边系统或落地式风机盘管周边系统。 对于周边热损失中等的情况,即每米长外墙热损失250-450W,可以采用吊顶暗装式送风,送风直接向外墙和窗户,这时可以选择暗装式风机盘管周边系统;也可以上述4-7各种系统,但条缝型散流器宜设计成单向的。 对于周边热损失小的情况,即每米长外墙热损失少于250W,可以采用上述4-7各个系统,这时条缝型散流器宜布置在房间中间,且两向送风。 1.1.2.2 按变风量箱的结构分类 按调节原理分,变风量箱可以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即节流型,风机动力型(Fan Pow-ered),双风道型和旁通型四种。 (1)节流型 节流型变风量箱是最基本的变风量箱,其它三种类型,如风机动力型,双风道型,旁通型等都是在节流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起来的。所有变风量箱的“心脏”就是一个节流阀,加上对该阀的控制和调节元件以及必要的面板框架就构成了一个节流型变风量箱。 一般,节流阀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百叶型、文丘里型和气囊型、百叶型的调节原理和百叶风阀的调节原理一样,在小风量的情况下,一般做成单叶风阀,通过调节风阀的开度来调节风量,如约克产品;文丘里型的调节原理是在一个文丘里式的套管内装上一个可以沿轴线方向滑动的阀蕊,通过其位移改变气流通过的截面积来调节风量,如特灵产品;气囊型的调节原理是通过静压调节气囊的膨胀程度达至调节器风量的目的,如开利产品。 (2)风机动力型(Fan Powered) 风机动力型是目前在北美等地被广泛推崇的变风量箱。可能是由于它的出现在自控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改变了六、七十年代对空调变风量系统的偏见。 第 3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风机动机型是在节流型变风量箱中内置加压风机的产物。根据加压风机与变风量阀的排列方式又分为串联风机型(Seris Fan Termimals)和并联风机型(Parallel fan terminals) 两种产品。所谓串联风机型是指风机和变风量串联内置,一次风既通过变风量阀,又通过风机加压;所谓并联风机只通过变风量阀,而不需通过风机加压,根据美国TI-TUS公司提供的资料,串联风机型和并联风机型的比较如表2所列。 表2 串联风机型和并联风机型比较表 类型 并联风机型 串联风机型 特征 在低供冷负荷,供暖负荷和夜间循环时,风机运行 在所有时间内连续运行。 间歇运行。 (1)在中到高供冷负荷时,变风量运行。 送风风量调节 在供暖与供冷负荷时,定风量运行。 (2)在供暖与供冷负荷时,定风量运行。 (1)在中到高供冷负荷时,送风温度恒 送风温度 定。(2)在供暖与供冷负荷时,定风量在所有时间内送风温度可变。 运行。在所有时间内送风温度可变。 风机大小 按供热负荷(通常60%供冷负荷)设计。 按供冷负荷(通常100%供冷负荷)设计。 一次风最小送风较高,需克服节流阀、下游风管和散流器较低,只需克服节流阀阻力 静压 阻力。 风机控制 不需与AHU风机联锁 必需与AHU风机联锁以防增压 需较大功率克服节流阀,上下游风管和散AHU风机 只需克服上游风管和节流阀阻力 流器阻力。 风机间歇运行,启动噪间大,平稳运行噪风机连续运行,噪间平稳,但比并联风噪间 间低。 机型平稳运行噪间稍商。 风机连续运行,且设计风量大能耗较风机能耗 风机间歇运行,且设计风量小能耗较低。 高。 除以上比较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必需指出: 串联风机型变风量系统一般较适合用于一次风低温送风的系统中,如空调水系统大温差设计(供回水温度大于5?C)的系统和有冰蓄冷的系统中,其优点是可以减小末端设和风管的尺寸及节约风机能耗。 串联风机型和并联风机型可以同时使用,对于象休息室,大厅、咖啡室等需要维持一定送风量的地方是可以考虑的。 双风道型:一般由冷热两个变风量箱组合而成,因有冷、热抵消,且初投资昂贵和控制较复杂而较少得到使用。 旁通型:这是利用旁通风阀来改变送风量的系统,由于其并不具备变风量系统的全部优点,因而在有些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中称其为“准”变风量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投资较低,不能减小风机能耗,所以目前使用也不多。 以上4种系统目前设计使用较多的是风机动力型和节流型,串联风机型加上空调水系 第 4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统大温差设计成为北美设计的特色。 变风量箱和周边供暖方式的组合: 变风量系统的三大要素是: 1) 变风量箱; 2)周边供暖方式; 3)自动控制; 这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对于一个具体的变风量系统而言,必然存在这三大要素不的不同组合一般由气动,电动或DDC控制,其组合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变风量箱与周边供暖方式的组合 变风量箱 风机动力型 关断式 双风道型 旁通型 供热方式 并联风机型 串联风型机 0 内部区域单冷 0不带盘管 0 不带盘管 X 0 散热器周边 0 0不带盘管 0 不带盘管 X 0 风机盘管周边 0 0不带盘管 0 不带盘管 X 0 变风量再热周边 0不带盘管 0 不带盘管 0不带盘管 X X 变温度定风量再热周边 X X 0不带盘管 X X 双风管变风量周边 0 X X X X 转换变风量周边 0 0 0 X 0 注: 1) 记号“0”表示变风量箱与周边供暖方式的组合存在;“x"表示组合不存在; 2) 以一种组合的存在表示相应地有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存在,从上表看出,一共 有21种不同的变风量空调系统。 3) “盘管”的概念包括热水盘管,蒸汽盘管,电加热器。 1.1.3 变风量系统的应用范围 一般来说,有些建筑物采用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是合适的,这些建筑物是: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如办公大楼,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及及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 (1)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 由于变风量可以减少送风机和供暖的能量(因为可利用灯光及人员等热量),故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变风量系统。 若建筑物的玻璃窗面积比例小,外墙传热系数小,室外气候对室内影响较小,则不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为部分负荷时节能量较小。 例如办公大楼,一旦建筑物内有人员聚集和灯光关闭开启,负荷就接近尖峰;人员离 第 5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开和灯光关闭负荷就变小,因此负荷变化较大。 再如图书馆或公共建筑,具有较大面积的玻璃窗和变化较大的负荷的时间比较长。 2)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 ( 多区域控制的建筑物适合采用变风量系统,因此变风量系统在设备安装上比较灵活,帮故用于多区域时,比一般传统的系统更为经济,这些传统的系统为:多区系统,双管系统和单区屋顶空调器等。 (3)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 具有公用回风通道的建筑物可以成功的采用变风量系统,公用回风通道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因为如采用多回风通道时可能产生系统静压过低或过高的情形。 一般来说,办公大楼和学校均可采用公用回风通道,然而,也有一些建筑物不适合采用,如医院中的隔离病房,实验室和厨房等,因为采用公用回风通道会互相污染空气 第 6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二节 变风量末端设备 1.2.1 VAV末端的工作原理 向房间送入室内的冷量按下式确定: Q=C?ρ?L(t-t) (1) ns 33式中 C—空气的比热容,KJ/(Kg??c);ρ—空气密度,Kg/m;L—送风量,m/S; t—室内温度,?c;t—送风温度,?c;Q—吸收(或放入)室内的热量,KW。 ns 如果把送风温度设为常数,改变送风量L,也可到不同的Q值,以维持室温不变. 空调系统的VAV末端按变风量的工作原理设计,当空调送风量原理设计,当空调送风通过VAV末端时,借助于房间温控器,控制末端进风口多叶调节风阀的开闭,以不改变送风温度而改变送风量的方法,来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送风量随着空调负荷的减少而相应减少而相应减少,这样可减少风机和制冷机的动力负荷。 当系统送风量达到最小设定值,而仍需要下调室内空气参数时,可直接通过加热器再热,或启动一台辅助风机,吸取吊顶中的回风,送入末端机组内,与冷气流混合后一起通过加热器再热后送入房间,达到维持室内空气参数的目的。 1.2.2 VAV末端的产品特点 1.2.2.1 省能运行 VAV末端借助于进口调节阀,并联风朵,热水盘管,电热盘管、电热盘管、风速测量装置、房间恒温器,气动或电动控制元件,能使空调系统达到省能运行。 部分负荷时,能避免在定风量系统中,再热器的冷热负荷抵消而造成的双重能量消耗。如考虑到系统设备的同时使用系统,能使VAV末端系统总风量减少,节省大量风机水泵的电能。 1.2.2.2 组合灵活 VAV末端结构紧凑,机组组合灵活。 按设备的使用功能分,机组有单风道、双风道、热水再热、电热再热,并联风机驱动等不同的末端组合。近空调机需要,机组还可配备静压箱和消声箱和消声器。按设备的控制功能分,机组有气功、电动(模拟/数字)、压力相关型和压力无关型等不同组合。 1.2.2.3 静音设计 箱体设计成内壁贴有带保温的消声材料的消声器。箱内通常不设风机,并联风机动力小,噪声低。末端的送风动力主要来自于系统的可变风量主风机,这样,能使风机静音运转。 第 7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在部分负荷时,VAV末端的噪声通常比同风量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低,特别适用于图书馆、演播室、影剧院等场合。 1.2.2.4 控制先进 机组进气口设有电子风速传感器,可以根据房间的温度要求,通过压力无关型气动/电 动(模拟/数字)控制器调节送风量,温度控制品质好。 1.2.2.5 安装方便 与同风量的风柜相比,VAV末端机组结构紧凑,机组高度小于500MM,有效地增加了机组的安装空间,减少了层高对机组安装的影响。由于冷冻/冷凝水管不进入天花板上部,没有风机盘管的凝水盘,不存在冷凝滴水污损天花板现象。设置在机组侧面或底部的维修孔,使机组的安装、维护和保养更为方便,有效地减少机组的安装和维修成本。 1.2.3 VAV末端的基本组合 1.2.3.1 单风道变风量末端 这是最简单的变风是末端,仅有一条送风道通过末端设备和送风口向室内送风。根据空调负荷的减少而相应减少,这样可实现对室温,室内最大,最小风量的有效控制,减少风机和制冷机的动力负荷。 这种组合只能对各房间同时加热工冷却,无法实现在同一时期内,对有的房间加热,有的房间冷却。当显热负荷减少时,室内相对湿度也不易控制。因此,仅适用于室内负荷比较稳定。室内相对湿度无严格要求的场合。 1.2.3.2 双风道变风量末端 机组具有冷热两个风道,当房间的送风量随着冷负荷的减少而达到最小风量时,开启热风阀,向房间补充热量,使系统的负荷得到有效的调节。 这种组合,对房间的负荷适应性强,能满足有的房间加热,有的房间冷却的要求。由于负荷得到补偿,最小风量得到控制,室内的相对湿度可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但系统需增加一条风道,设备费和运行费将有所提高。 1.2.3.3 热水再热单风道变风量末端 在单风道变风量末端机组上,串联一热水再热盘管即成。当系统风量达到最小设定值,而仍需要下调室内的空气参数时,一次风可通过热水加热器再热、送入房间,达到维持室内空气参数的目的。 这种末端对房间的调节,基本与双管末端类似,但系统需敷设热水管,设备费和运行费也有气提高。 第 8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1.2.3.4 电热再热单风道变风量末端 由单风道变风量末端串联一电热盘管组合而成,其加热工作原理与串联热水盘管相同。 1.2.3.5 并联风机驱动的单风道变风量末端 由单风道变风量末端并联一离心风机组合而成,当系统送风量达到最小设定值,而仍需要下调室内的空气参数时,启动一并联风机,吸取吊顶中的回风,送入机组内,与冷气流混合后送入房间。一次风与回风的混合,可有效地节省能量,并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气流分布。 1.2.3.6 并联风机驱动热水再热的单风道变风量末端 在并联风机驱动的单风道变风量末端上,串联一热水再热盘管组合而成。当系统送风量达到最小设定值,而仍需要下调室内的空气参数时,启动一并联风机,吸取吊顶中的回风,送入机组内,与冷气混合后通过回热器再热,送入房间。 1.2.3.7 并联风机驱动电热再热的单风道变风量末端 在并联风机驱动的单风道变风量末端上,串联一电热盘管组合而成。其工作原理与3.6节同。 1.2.4 VAV末端的部件结构 箱体采用薄形设计,由镀锌板外壳制成,内衬厚度为25-50mm,密度为40kg/m3的玻璃纤维,表面贴有穿孔铝箔,用保温钉固定在面板上的内表面上,具有防火,隔热、隔声和防腐的能力。机壳内的最大风速可达到20m/S。 一次风高压侧管采用圆管或椭圆管,低压侧风管采用滑动法兰连接。机组下侧或两侧,设有通道门,在不影响机组管道连接的情况下,能方便地对风机和电机进行维护保养。 1.2.4.1 调节风门 由4-6片对开式叶片组成的节流基本功调节风门,具有良好的密封和气流设计。当进口压力为750Pa时,风门的最大泄漏量为额定风量的2%。 在风门叶片伸出轴上设有无需保养的长寿命尼龙自润滑轴承,与执行器连接后,风门能按房间的温度要求,通过温控器控制进气口的一次风量。 一次风的风量采用压力无关型控制器,控制器可在工厂设定。控制区间为100%-10%,控制误差为?5%-?10%,控制精度主要依赖于控制器的型式。 1.2.4.2 风速传感器 在机组进口调节风门前设平均风速传感器,提供正比于流量的压差信号,通过压差信号利用图表可直接读得机组一次风的风量,并实现对风门的控制。 第 9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最小的一次风压差信号,利用图表可直接读得机组一次风的风量,并实现对风门的控制。 最小的一次风压差信号为25Pa,在典型的一次风流量区间,由平均风速传感器测得的压差,在校正图中的误差为?3%。 1.2.4.3 热水盘管 热水盘管具有镀锌钢板壳,铜管套铝片结构,机械涨管。铜管内径为Ø9.5-12.7mm,铝片片距为1.80-2.54mm,排数为1-4排,每排设一回路,其热量区间为2-18KW. 热水盘客设有放水和放气孔并有左右方向之分,盘管的泄漏压力为180Pa。需要时还可设置电动控制阀,调节水量。 1.2.4.4 电热盘管 电热盘管设置在由镀锌钢板组成框架的卧式机组内,安装在VAV末端机组的出口。通常按加热量、电气特性和控制级数进行设计。由80/20镍铬丝制成的电热盘管放在充满二氧化镁的不锈钢管内,由固定的陶瓷轴套支撑。 1.2.4.5 并联风机 并联风机具有前向多翼离心叶轮,双吸结构,镀锌板外壳,电动机直接驱动,通常安装在VAV末端机组的出口,有吸入和压出两种不同的安装形式。为了防止停机时的回流,在风机的出口处设在回流风门。 风机电机是一种节能型的单相电容电机,带有自动复位的过载保护,适于调速器(SCR)的调速运行,提供风机风量的无级调速。风机的设计风量可由速度控制器在现场设定。风机电机级与系统匹配,保证从最小电压时稳定运转。 电机风扇部件维修时可直接从机组侧面拆下,而不需将风扇与电机分离,电机安装在进口环上,进口环具有扭曲的机架,机架上设有带含油轴承的橡胶轴套。 1.2.4.6 控制器 机组具有压力无关型气动,电子和通讯控制。在1.5KPa进口压力下,风量调节的精度为机组额定流量的?5%。无论在工厂或现场,控制器均能按照房间恒温器的要求,在最大和最小(进口管道流速>1.8M/S时)设定点之间调节。通常把带有恒温器的电子控制机组定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机组。 在卧式机组的进口截面设线性流量探针。当在现场按提供的流量压力图表检验流量时,传感器将提供放大3倍于动压的压差信号。在管道流速为1.8-13m/s区间内,其精度可达?10%。 第 10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1.2.5 皇家变风量空调系统设备介绍 皇家变风量末端按照设备特点可以分为节流型皇家变风量末端、风机动力型皇家变风量末端以及皇家精美变风量风口三种,本文件中的变风量空调末端一般是指节流型变风量末端。 1.2.5.1 节流型变风量末端 皇家节流型变风量末端主要是指利用风阀的节流作用来改变通过该末端的送风量以适应该区域室内负荷变化来维持区域内空调参数恒定的末端形式。皇家节流型变风量空调箱包括单风道变风量末端和双风道变风量末端两种。 1.2.5.2 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 皇家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包括风机串联型变风量末端和风机并联型变风量末端两种形式,两者的区别在 于末端风机与一次风的相对位置,如果末端风机与来自空调箱的一次风相对串联,则为风机串联型,风机与一次风相对并联,则为风机并联型。 风机串联型末端主要是指利用风阀的节流作用调节来自空调箱的一次风量,一次风与来自吊顶的二次风混合后由末端送风机送入该空调区域,实现一次风变风量运行,末端定风量运行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室内的气流分布和舒适性。风机并联型末端的风机只有在一次风量减小到最小风量仍无法满足区域内负荷减小的情况下才会启动并引入吊顶回风来保证区域内空调参数恒定。 第 11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1.2.5.3 皇家变风量箱性能特点 ROYAL VAV 皇家变风量空调箱, 分为箱体与控制两部分。箱体部分中, 包括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箱、双风道变风量空调箱以及可选配的热水再热盘管、电再热器、静压箱、消声器等;控制部分包括电子式温控器或数字式温控器、执行器、风压测量装置、热水阀门控制器或电热控制器,以及用于与数字式温控器和执行器通讯的数字网络,操作员终端、通讯转接器等。这些产品可按设计或施工要求任意选用组合。 皇家变风量空调箱与其它品牌变风量设备相比更具优势。电子式控制器内装智能芯片,自动化程度高,可防止电机堵转;控制器、风压测量装置、电机集中于皇家变风量末端体内,结构简单,寿命长;电子式温控器除白天正常温控功能外,还有夜间改变设定温度的功能及定风量控制功能;全部耗电量小于3瓦,节能效果显著。 数字式控制器可配合计算机操作管理,运行可靠,功能强大,可执行根据需要变静压式控制;通过数字联网,操作员可在操作终端上监视所有变风量装置运行和空调区域的空调效果,并可随时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运行;通过数字接口,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可成为楼宇自控系统的一部分,是楼宇实现智能化的理想方式。 1.2.5.4 典型的控制曲线及说明 1.2.5.4.1单冷压力无关型气动控制 (直接动作常开型) 当房间温度增加时,直接动作式温控器的内部压力增加,调整变风量空调箱的风阀打开到所需的风量,随着房间温度及系统压力的变化,风阀的开度也在设定风量范围内变化。当系统停止运行时,风阀将停在全开的位置。在早晨预热状态下,系统压力为零,风阀完全打开,保持热风顺利地送出;系统实际运行时,使用复位控制将变风量空调箱调整到正常运行状态。 第 12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1.2.5.4.2单冷带再热压力无关型气动控制 (直接动作常开型) 这类控制的运行方式与上一种方式相同,加入热水再热器后能改善每个控制区域的舒适程度。热水流量由一个水阀门控制。随着房间温度的降低,送风量减小,当房间温度继续下降,VAV空调箱风量达到设计最小风量时,热水控制阀打开,待房间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后,热水阀门关闭,系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1.2.5.4.3单冷带再热压力无关型模拟式电子控制 (直接动作型) 在制冷模式下,随着房间温度的变化,控制装置调节变风量空调箱送风量在设定范围内变化。房间温度下降到制冷设定温度以下时,送风量为设计最小风量;当房间温度降至采暖设定温度以上0.5度时,热水阀门打开,待房间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后,热水阀门关闭,系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系统停止运行时,风阀的开度将停在当前的位置。在制冷模式下,随着房间温度的变化,控制装置调节变风量空调箱送风量在设定范围内变化。房间温度下降到制冷设定温度以下时,送风量为设计最小风量;当房间温度降至采暖设定温度以上0.5? 时,热水阀门打开,待房间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后,热水阀门关闭,系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系统停止运行时,风阀的开度将停在当前的位置。 1.2.5.4.4直接式数字控制( DDC) DDC 控制是在变风量箱内安装一块控制板,该控制板内带微处理芯片,具有数字模 第 13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拟转换功能,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后进行逻辑计算、设定,有需要时还可与外界通讯。带控制的变风量空调箱的工作原理完全软件化,出厂前可根据用户要求将控制程序写入控制板内,在现场也可以将控制板与电脑相连,修改控制数据,改变控制逻辑。控制系统可以灵活实现复杂控制,提供实时监测与控制,并可与楼宇自控系统连接,充分发挥自控软件的功能。 第 14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三节 VAV空调系统中的自动控制 1.3.1 水系统控制原理 图1 冷冻站系统流程图 如图1所示,空调冷冻水系统循环泵,由初级泵和次级泵组成。初级泵为定频泵,其流量只需满足冷水机组的额定流量。次级泵采用变频泵根据供回水之间的压差ΔP,控制水泵电机转速从而改变水泵的供水量。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1) 控制过程: 当空调负荷逐渐减小,空调机组送风温度t达到设定值时,现场DDC控制器自动将空调机组的回水电动阀开度m减小,以减少机组水流量,此时系统供回水压差ΔP随之增大。通过DDC控制器自动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使水泵转速n下降,从而减小系统水流量。同 第 15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理,当空调负荷增大时,相应的増大系统的水流量。当次级泵b1满负荷运转时,流量仍不能满足空调系统需要时,DDC控制器自动开启次级泵b2。此时次级泵的流量大于初级泵的流量,系统回水通过旁通管回到次级泵进口,旁通的水量通过流量计q进行检测。如果旁通的水量大于某一设定值时,说明一台制冷机的制冷量不能满足负荷的需要。同时系统自动启动第二台制冷机。反之,停止一台制冷机。上述过程中电动阀、系统压差均采用PID的调节方式。控制系统中干扰量是空调负荷,检测变送装置是温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控制器是DDC执行器是电动阀、变频水泵。由于空调负荷的滞后性、每个房间空调负荷的不均匀性,使得末端空调机组电动阀不可能同时开大或同时关小,从而造成水系统压差的不稳定性。采用PID的调节方式可以实现超前调节、积分调节,使系统控制更加平稳。 2) 水泵变频调速的节能原理 如图2所示,当空调系统刚开始运行时由于负荷大,系统的水流量为Q1,空调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负荷减小并且趋于稳定,水流量变为Q2。根据水泵流量Q、压力P、转速n和功率N间的如下关系: 图2 水泵的变速调节 可以看出改变水泵转速,使流量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水泵效率η1,η2,const ,水泵功率大幅度下降,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1.3.2 空调末端变风量系统的自动原理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空调机组采用变频风机,送入每个房间的风量由变风量末端装置VAVbox控制,每个变风量末端装置可根据房间的布局设置几个送风口。如图3所示, 图3 变风量系统流程图 第 16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室内温度通过末端装置设在房间的温控器进行设定,温控器本身自带温度检测装置,当房间的空调负荷发生变化实际值偏离设定值时,VAVbox根据偏离程度通过系统计算,确定送入房间的风量。送入房间的实际风量可以通过VAVbox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如果实际送风量与系统计算的送风量有偏差,则VAVbox自动调整进风口风阀以调整送风量。例如夏季,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VAVbox将开大风阀提高送风量,此时主送风道的静压P将下降,并通过静压传感器把实测值输入到现场DDC控制器,控制器将实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后,控制变频风机提高送风量,以保持主送风道的静压。如果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VAVbox将减小送风量。冬季和夏季的调节方式相同,但调节过程相反。具体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述控制过程中,控制对象为室内温度、主送风道静压P,检测装置为静压传感器,调节装置是现场DDC控制器,执行器是变频风机,干扰量是VAVbox风阀开度、空调负荷。另外,送风道的严密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干扰量,但可以通过改善施工工艺使之减小到最小程度。由泵与风机的相似律可知,变频风机和变频水泵的节能原理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在重复叙述。 由于变风量系统在调节风量的同时保持送风温度不变,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根据空调负荷合理的确定送风温度。例如夏季,当送风温度定的过高,空调机组冷量不能平衡室内负荷时,空调机组可能大风量工频运转,此时起不到节能效果。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可以通过现场DDC控制器进行设定,并且通过控制空调机组回水电动阀,对送风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过程如前所述。 为了使变风量系统更加稳定的工作、充分发挥节能效果,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现场DDC可以对空调机组进行起停控制,通过设定时间表,使机组按时工作按时停止。对于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空调机组的大厦来说,可以节省很多人工。DDC控制器通过监测新风与回风的焓值,确定新风与回风的混合比。在保持最小新风量的同时充分利用回风,以减少制冷机组能耗。DDC控制器还可以对空调机组过滤网前后的压差进行监测。当过滤网 第 17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出现堵塞时会及时报警,以免长时间影响机组送风量。各个现场的DDC控制器通过网络控制器NCU与中央控制室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整个系统的集中控制。 空调系统的设计负荷,是考虑在最不利环境下的最大负荷。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处于最大负荷运行状态的比例很小,所以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可分为变风量空调机组和变风量末端装置两部分,现以图1与图2的典型单风道系统,建筑物内、外区共用同一空调系统,内区变风量末端装置为单风道基本型,外区变风量末端装置为带再热的串联式风机动力型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为例,来说明系统控制原理。 HR —— 相对湿度传感器 PD —— 压差开关 SP —— 静压传感器 TM —— 混合温度传感器 TO —— 新风温度传感器 TS —— 送风温度传感器 V1 —— 冷水阀 V4 —— 热水阀 V5 —— 加湿阀 V6 —— 新风阀 VFD——变频驱动器 图 7. 空调机组控制图 第 18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1.3.3 变风量空调机组的控制 图1 变风量系统控制原理图 (1)监控点的设置 监控点的设置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为风机的变频器设6个点,变频器电源控制设3个点,用于手动/自动开关状态(DI),电源通、断控制(1DO点),电源状态(1DI点);变频器运行监控设三个点,频率控制1AO点,频率反馈1AI点,故障报警1DI点; (2)控制过程 在冬、夏季,根据送风温度控制(PI)热、冷水调节阀,使送风温度达到设定值。 当系统负荷减小到某一程度时,可参考回风温度、末端装置风阀的开度来修改送风温度设定值。以避免部分房间的变风量末端装置运行在最小或最大风量时,室温仍达不到设定值。 在冬季,根据回风相对湿度控制加湿阀,以保证室内相对湿度。 送风量控制目前常采用控制系统静压的方式,改变风机转数实现对机组送风量的调节,这是暖通规范推荐的方式。风机转速有一最低允许值,此值对应于系统的最小风量。系统的送风静压与送风温度控制之间要相互协调,以保证变风量末端装置工作在合理状态,不要经常工作在最大或最小送风量状态。静压控制除定静压外,还有变静压控制方式,其目的是使系统根据负荷的变化将静压保持在允许的最低值,因此其比定静压控制方式更节能,但此种方式易使系统不稳定,故而在实际工程中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程序的设计和转换参数的选择。 变频器的电源按时间程序进行控制。 新风量的控制是根据实测的新风量F来调节新风、回风阀门开度,使新风量达到设定 第 19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值,保持新风量不变。当系统风量减少时,开新风阀关回风阀,回风风量减少,新风比加大。当系统达到最小风量时,新风比为100%,即无回风,全部用新风。 (3)新风量控制 由于受新风管道的影响,新风量测量会存在测不准的问题。为此,可根据回风或有代表性房间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新风量的控制方式。 另一种新风量的控制方式是在新风管道上设置定风量装置(CVA Box),稳定输送一定量的新风。定风量装置又称为风量调节器,图3为其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这是一种机械式自动装置,不需要外加动力,所需的风量直接在此装置上设定。装置内部设有限流板、气囊、凸轮、弹簧等部件,它们协同工作使风量调节器在允许的压差范围内将风量保持在设定的流量上。 a. b. a.外形 b.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 风量调节器 (4)变频调速 风机电机的功耗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故而当系统风量减少时,风机的耗电量会降低很多。考虑到变频调速装置的能耗及风机转速降低后效率的下降等因素,变频调速方式节能与转速达不到三次方的关系,但还是很可观的,例风量为50%时,电机功耗约为15%。 风机是变转矩负荷,变频器应按此来进行配置。目前许多制造商都生产专为空调系统中风机控制而设计的变频器,这种变频器有较好的性价比。选择时应使电机功率与变频器的功率相匹配,电机的功率不能大于变频器的功率,也不能低于变频器功率的一半,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电流及最高频率要与电机的要求相吻合,同时还应注意变频器的干扰与输出至风机电机间的允许距离。 变频器电源是否要控制,这与强电设计有关,在实际工程中也有不设这些监控点的实 第 20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例,这不影响系统的运行,但在单台切断空调系统电源方面不大方便。 风机转速控制手动或自动方式的选择是在变频器上解决的,在变频器的控制面板上可 远方”或“就地”控制模式的设定。当设置为“就地”时,对变频器的操作直接以进行“ 在控制面板上进行,这多用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及风机维修;当设置为“远方”时,则由监控系统进行控制。 目前许多制造商生产的变频器和其控制面板是分离式的,以便于当变频器由系统控制时,可为同类的变频器配置一块面板,它仅用于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和初调。但此方式若用于变风量系统,会给先于监控系统调试的空调风系统调试带来诸多不便,故而最好为每一台变频器配置一块控制面板。 (3)风压差开关 在选择风压差开关时要注意使其性能指标满足变风量系统运行的要求,因为系统运行在最小风量时,风机两端的风压差也为最小值。选择不当,则可能出现系统在最小风量运行时,风压差开关不动作的情况。而且在进行系统调时,应在系统为最小风量运行状态,调节风压差开关的动作值。 过滤器风压差开关的动作值调试则应在系统设计风量下进行。表1为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14294-93对各类过滤器初阻力的规定。对过滤器积尘状况检测的风压差开关,应根据表中不同效率的过滤器之初阻力与积尘后允许的终阻力来选型和设定动作值。对于粗效过滤器,终阻力一般都大于表中允许值的2倍。 过滤器效率和阻力表1 粗 效 中 效 高中效 亚高效 大气尘粒径(μm) ?5 ?1 ?1 ?0.5 计数效率E(%) 20?E,80 20?E ,70 70?E,99 95?E,99.9 阻力(Pa) ?50 ?80 ?100 ?120 第 21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1.3.4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控制 图2 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原理图 a. 单风道基本型; b. 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带再热) (1)监控点的设置 变风量末端装置监控点的设置见图2。图2 a为单风道基本型,图2 b为带再热的串联式风机动力型。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温度传感器为带温度设定功能型,故设2AI点;?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进风口处有一风量检测装置,设1AI点;?热水盘管调节阀的控制可为开/关型,也可以为增量调节型和连续调节型。此处为开/关型控制,设1DO点;?风阀控制可用1AO点或2DO点; (2)控制过程 1)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控制 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装置对室内温度的控制为串级控制方式,它能及时处理送风压力变化对末端装置送风量的干扰,保证好的调节品质。在此例中内区为单风道基本型 ,全年送冷风,按图3的特性进行控制。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风阀的运行范围受空调设计确定的最大风量和最小风量的限制。对于每一个变风量末端装置,都有其自己的最大和最小风量,在系统调试时需将这两个参数编写到调节器的控制程序中。 第 22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图3 单风道基本型末端装置控制特性 图4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带再热)末端装置控制特性 图4为外区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控制特性,当房间温度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风阀开大,加大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相应减少,直至最大风量,最大风量等于风机风量。当房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风阀关小,减少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相应加大,若到了最小一次风与最大二次风区域,房间温度继续降低,则再加热器投入工作,提高送风温度,以满足室内负荷的要求。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运行与变风 量机组同步,系统风机运行,则 末端装置的风机必开。 1.3.5 变风量箱控制过程(图6) 由房间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内 温度并与设定值比较。当房间温 度低于供热设定值时,热水阀 (V4)将打开;如果温度高于供 冷设定值,则关闭热水阀(V4), CB —— 控制箱 T —— 房间温度传感器 并根据温度的偏差和送风量的大V4 —— 热水阀 小自动调节风阀的开度,使房间 图 6. 变风量箱控制图 温度保持恒定。 第 23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二章VAV空调系统风管、设备及控制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末端装置安装示意 图 送风系统 变风量系统从风机到各个末端装置的送风系统,一般采用中速中压送风系统,因此对风管就要求强度教大,密封性能好,以防止渗漏及风速较高时振动产生的噪声。支风管一般采用可耐压的圆形风管,将主风管连接到末端装置。 VAV BOX入口连接 BOX要有足够的检修空间和检修位置;引入管要求有2倍管径长度的硬质直管段。 常见的 BOX入口联接错误有: (1) 引入管直接从主风管上引入; (2) 引入管的转弯半径太小; (3) 供给风管的管径小于BOX的引入管径; (4) 弯曲太多的软管。 区域分隔与送风温差等 房间分隔太细引起冷热不匀,外区太冷,内区太热;同一个BOX出口连接管道有的弯曲的转弯半径太小,或有的管道太长,造成阻力不易平衡;送风温差不能太大;严格控制管道和设备的漏风率。有些设备需要接地保护;常规安装如下页图所示: 第 24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三章VAV空调系统调试 第一节 Vav系统调试施工工艺流程 3.1.1 空调工程调试工作工艺流程如下 准备工作 空调系统运转调空调自动调节系统 试前的检查 控制线路的检查 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节器及检测仪 风量测试与调整 表单体性能校验 空调器设备性能自动调节系统及检 测定与调整 测仪表联动校验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 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3.1.2 测试范围的划分及内容 根据GBJ50243-2002第11.2.1、13.0.1条规定:空调施工完毕,系统使用前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它包括: (1) 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2) 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3) 系统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 同时根据GB50243-2002 第11.1.2 13.0.2条规定对于空调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的测定和调整由施工单位负责,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参与配合。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实验的测定和调整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配合。 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的项目如下: (1) 系统风量的测定与平衡,实测风量与设计的偏差不应大于10%; (2) 制冷系统的运行温度、压力流量等各项技术参数的测定与平衡。 第 25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 空调系统设备系统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按国家标准GB50243-2002第12.0.1条:“施工单位通过整个分部工程的无生产负荷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和感官质量的检验,按规范要求将质量合格的分部工程移交建设单位”。的规定,施工单位对空调系统做无负荷联合试运转合格后,建设单位即应检查验收,并执行GB50243-2002第13.0.2条:“通风、空调系统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单位配合。并根据工艺和设计的要求确定下列项目: (1) 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测定和调整; (2) 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 (3) 室内洁净度和正压测定; (4) 室内噪声的测定; (5) 通风除尘车间的内空气中含尘浓度与排放浓度的测定; (6) 自动调节系统应作参数整定和联运试调。 第二节 调试与试运转准备 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系统调试前,应编制调试方案,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 空调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设备和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8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仅做不带冷(热)源试运转。 空调系统的设备、管道、电气依设计文件,安装收尾完善,经检查施工质量应符合施工规范检验验评标准。特别注意风管道连接处无明显漏风;各阀门调节装置安装正确,启动灵活,设备管道内脏物清除干净。 水系统管道试压冲洗完毕,阀门安装方向和位置正确,阀门启闭灵活,机房内排水设施及补水、供水设备安装验收达到使用条件 电气系统的高低压配电系统施工安装调校完毕,达到送电条件,送电前核查设备的实际容量与设计规定的容量与配电箱开关的容量是否相符,电气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是否正确;电机盘柜内各线路接线是否正确。符和要求后从地下一层变电所开始到设备逐段按空调电气系统图进行模拟动作试验和调整。 第 26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通电前应将电机和所带的设备脱开,用正式电源对风机、补水泵、循环泵等转动设备的电机进行单机试运。试运的过程是:先点起动,之后即停车观察电机是否和设备要求的转向一致有无磨擦声和其它不正常情况,如无异常持续运转不少于两小时,并做单机试运记录。 空调自控系统应对敏感元件、调节阀、及执行机构等进行安装检查,确认安装位置正确,零件、附件齐全。一、二次仪表接线和配管正确,并应提前对自动调节系统进行模拟动作试验。 此外试运转所需的外部水、电、煤气等能源由建设单位及时稳定地保障供给。 机房操作间,所需调试的房间,土建施工装修完毕,场地打扫、清理干净各设备机房加门、加锁。 系统的关键部分及关键设备功能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参数整体协调可靠,并且再无较大修改。 3.2.1 编制调试与试运转方案 系统调试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调试与试运转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调试与试运转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介绍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应包括建筑功能、建筑面积、工程规模、本工程包括的空调子系统、子系统的数量及分布等。 2) 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管网的准备工作 水系统管网已经通过试压,检查无渗漏,验收合格。风系统已经通过漏光检测或漏风量测试及强度试验,管道内无杂质。 (2)机泵的准备工作 水泵、风机检查完成(包括电源、电压、轴承、加油、手动盘转)。全部检查完毕,达到试机要求。 (3)阀门等调节控制配件的准备工作 水泵回水阀门和风机前、后阀门已经打开,各种阀门动作灵活,压力表指示正常。 (4)冷却塔检查 与机泵的准备工作相同,浮球阀动作正确,补水正常、充足。 (5)电气的准备工作 第 27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电气控制部分,空调自控元件及自动计量检测元件接线正确,与消防系统联动的阀门及风机动作正确,确保良好状态。 (6)给排水系统的准备工作 补水泵正常运转,水池水位保持正常状态,紧急泄水时有通畅的排放渠道。 各子分部工程的试机程序 3) 试机的程序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管网检查?设备检查?电气及自控检查?点动?运转?温升、流量、压力等动态参数检测 4) 安全技术措施 分为正常状态下和非正常状态下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常状态下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在正常的调试过程中为保证人员和产品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非正常状态下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由于误操作等人为因素或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非人为因素引起的应急状态下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而且后者更应成为调试方案的重点内容之—。 5) 电气、给排水工程的配合调试 空调工程子系统多,涉及的相关专业也多,因此所需的配合工种亦相应地多,如设备运转需要电源的正确输入、冷却塔需要补水等。 6) 调试小组的组成及分工 调试小组应设置调试负责人,全面负责调试的开展和工种间协调工作。调试小组的主要成员应为熟悉某一个或某几个子分部的技术骨干,在调试过程中能独立进行工作。若系统为较庞大的工程,调试小组还应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一分组亦应设置分组小组长,职责是在调试负责人的指导下,带领所属分组进行分系统的调试。 7) 调试工具及仪器 本次调试所用到的各种器具、仪表的数量、型号和规格,每种仪器的适用场所,特别对某些专用仪器的使用要有较详细的说明。 8) 调试步骤及工期控制措施。 调试步骤及工期控制是调试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调试全过程各操作的先后顺序及每一项操作的时间安排,整个调试过程在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可控状态下进行。 第 28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2.2 调试与试运转设备的仪表准备和计量校验 3.2.2.1 温度仪表 3.2.2.1.1WXG型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 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和继电器配合使用,可在-58, ?温度范围内进行恒温自动控制。 300 它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原理和水的导电性制成 的。当周围温度发生变化时,水银柱随之上升或下降, 与温度计内的导电铂丝接触或断开,并通过控制电路 实现温控。 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按用途分为可调式和固定 式(图11.1-1),按结构又分为棒式和内标式。可调电 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为内标式,其下部为普通玻璃水 银温度计,上部为调整控温点装置和导电装置,旋转其顶端的调整帽,便可使电接点的铂丝上升或下降,借以调整控制温度。接点工作电压小于或等于36V,接点工作电流小于20mA。 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不宜用在有强烈振动的设备上,以免水银柱中断而不能使用。 3.2.2.1.2WTZ-288、WTQ-288型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 该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适用于测量20m之内 的、对铜和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液体、气体和蒸 汽的温度,并能在工作温度达到和超过给定值时, 发出电信号,也可以用来作为温度调节系统内的电 路接触开关。其技术性能如表11.1-1所示。 该温度计的基本原理基于密闭的测量系统内 蒸发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或氮气压力)和温度之 间的变化关系。 外形及安装尺寸如图11.1-2所示。 3.2.2.2 湿度仪表 3.2.2.2.1TS-D型相对湿度指示仪 该型指示仪是空调自控中测量相对湿度的仪表,一般适用于化工、电站、纺织、化纤、科研和物品储藏等单位作相对湿度的测量、上下限报警、三位式调节、二重报警和三位比例积分调节,以及作空调系统的多点巡回检测和调节用,仪表的报警设定与调节设定均采 第 29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用比较电压设定法,以提高设定精度。测量原理采用干、湿球温度法,线路用集成电路作运算放大。 -R指示仪分单测量式、报警式和调节式三种,均与安装在被测现场的一次仪表——TH型干、湿球信号发送器配合使用。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相对湿度中干、湿球温度所存在的近似线性关系。当被测对象中的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一次仪表内干湿球电阻温度计输出一随之变化的电阻信号至该指示仪,经直流测湿电桥运算送到直流放大器放大后,驱动指针指示出被测对象中的相对湿度值。报警式指示仪是在单测量式指示仪中增加了直流触发器等环节。当放大信号输入时,推动继电器动作,进行上下限报警、二重报警或位式调节。调节式指示仪则增加了电压比较放大器作调节器的给定,比例积分采用继电器触电反馈,经RC充电网络进行比例积分调节。 3.2.2.2.2TH型干、湿球信号发送器 TH型干、湿球信号发送器(图11.1-4) 主要用来与P-4B型温差比例调节器配套, 供测量和控制空气介质的温度和相对湿 度。 该发送器由两支微型套管式镍热电阻、微型轴流吸风风扇、塑料盛水杯和浸水纱布套管等组成,可挂在墙上或平放在工作台上。 3.2.2.3 压力仪表 3.2.2.3.1YEJ-101、YEJ-111、YEJ-121型膜盒压力指示调节仪 概述:该型调节仪用来测量和调节无腐蚀性、无爆炸性、非结晶、非凝固性的气体、 烟气等介质的压力或负压,适用于冶金、动力、化工、国防等部门的生产自控过程。 YEJ-101型为指示仪表,其测量机构的动作原理是基于弹性元件(膜盒)在被测介质压力作用下,其自由端产生一个正比于被测压力值的位移量,该位移借助连杆传动机构的传递并放大,推动指针将被测压力值在刻度板上指示出来。 YZJ-111、YEJ-121型分别为二位式和三位式调节仪表,除有上述测量机构外,还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由给定机构、偏差检测机构和报警线路组成。 第 30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2.2.3.2YSH-1、YSH-2型霍尔微压、压力变送器 概述:该变送器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制成,能将被测压力值通过霍尔元件组变换为相应 103、XCT-123和XWD型等的直流电势输出。它与XCT- 显示仪表配套使用,可广泛使用于电力、冶金、化工、 轻纺和科研等部门测量对铜和铜合金等无腐蚀性、无 爆炸危险的非结晶、非凝固的各种介质的压力、真空 及压力与真空等参数,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和集中检测 的目的。外形尺寸见图11.1-5。 3.2.2.3.3毕托管 毕托管也称测压管,外形如图11.1-6所示,是测定通风管道中空气流动的全压、静压和动压的辅助仪器,毕托管可间接用来测定空气的流速,用它和U形压力计或微压计配套,测定气流压力的大小,然后通过计算求出气流速度。 毕托管形式很多,但作用原理相同,毕托管有内、外管,内管用以测定全压,外管用以测定静压;两管都可以用橡皮管和U形压力计两端相连,所示水柱高度差即为动压,如图11.1-7所示。 U形压力计或倾斜微压计工作液体一般使用酒精,也可以用纯净的水。 风管中空气流速v可根据所测得的动压按式11.1-1计算。 第 31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式中γ——空气密度(kg,m); P——该风道断面处的平均动压(Pa); ξ——修正系数(每根毕托管都有一个修正系数,须请有关部门定期检定)。 毕托管安装测定应注意管的轴线对准气流方向,允许偏差?10º。测定时若气流速度有波动,应适当增加测读次数,再求其算术平均值,若气流速度有大幅度变化时,应使其趋于稳定后再读数,稳定时间至少1min。 3.2.2.3.4倾斜式微压计 倾斜式微压计,主要是用来测量空调系统内空气的压力。使用比较方便,价格也不贵,可测量0,1500Pa的压力,最小读数可 读到2Pa。 大连仪表厂生产的TH-130型倾斜 式微压计如图11.1-8所示。上海温度计 厂生产的Y-61型倾斜式微压计与其结 构相似。 用倾斜式微压计测风压时,需要测 压管、橡皮管等配合使用,容器中一般 注入酒精。仪器上标有0.2、0.3、0.4、 0.6、0.8五个不同的K值,根据测定压力的大小选择不同的K值,固定倾斜管。测点的风压为: P,γ×sinα×n,K×n (h) (11.1-2) 式中γ——容器中酒精的相对密度,一般取0.81; α—倾斜角度(,); n——酒精在倾斜管上升的距离(mm); K——系数。 测定风压前,应先测定容器中所用酒精的相对密度γ,,如果γ,不是0.81,则上式应为: 第 32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倾斜式微压计可用补偿式微压计校正,或用几台倾斜式微压计互校。 3.2.2.3.5补偿式微压计 补偿式微压计的精度很高,测压范围为0,1500Pa,最小读数为1Pa,最大误差为土0(2Pa。此种仪器的惰性很大,反应慢,使用不大方便,但其精确度高,所以可用来校正其他类型的压力计。 目前,国产的补偿式微压计有DJM-9型(上海气象仪器厂生产)和BWY型(大连仪表厂生产)的两种,外形如图11.1-9所示。 3.2.2.4 风速、风温、湿度、压力(静压,差压)测试仪表 3.2.2.4.1MODEL6421,6422环境测试仪 MODEL6421,6422环境测试仪的外形如图11.1-10所示,其技术参数如表11.1-4所示。 具有伸缩性的探头可同时测试风速、 风温和湿度。 可计算平均值(最多255点)、最大值、 最小值、风量、露点、压力(静压,差压)。 可输出数据至专用打印机上。 广泛应用于电力、空调、石化、烟草、 棉麻、化纤等行业。 3.2.2.4.2M0DEL6412,6413,6414便携式风速计(如图11.1-11、表11.1-5) 第 33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2.2.4.3MODEL6521,6511,6021,6011 智能型环境测试仪 一台智能型环境测试仪可同时测出风速、温度和湿度。清晰的图形画面显示测试数据,并自动演算显示舒适性指数、流量和露点温度。此外,还具有演算显示时间变动图(风速)、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硬拷贝输出等各种功能(如图11.1-12、表11.1-6所示)。 第 34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2.2.4.4MODEL24,6111、24,6121、24,6131热线式风速计 24,6131风速计采用定温动作方式,对测试微小 风速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了扩大测试范围,在24, 6111型基础上,采用了三档转换风速扩大测试范围和 档风温转换测试,因此在测试风速的同时,风温也三 能够准确地测试出来,如图11.1-13、表11.1-7所示。 3.2.2.5 声级、转速、功率测试仪表 3.2.2.5.1转速表 转速表在风机性能鉴定及通风工程的运行调整时使用(如图11.1-14所示)。 转速表有手持式、固定式、电动式三种,不同型式的转速表,可测量不同范围的转速。通风工程中常用手持式,转数的测量范围为30,4800r,min。欲测更高的转速,可采用电子计数式转速计,其测量范围可达2×105r,min。 3.2.2.5.2功率表(瓦特表) 功率表用于鉴定风机性能,确定通风工程中机电装置的合理使用,是经常使用的仪表。常用的是电动式功率表,如33-W型三相瓦特表和D8型单相瓦特表。 3.2.2.5.3普通噪声计 4020型噪声计具有30dB的宽刻度。不规则, 并且变动较大的噪声也能准确地测试出来。因带有 5s间隔闪烁LED灯,所以也能容易进行数次测试。 同时,该仪器还可以与频带滤波器相连接,测试分 如图11.1-15所示)。 析噪声( (符合JISC1502、IEC123、ANS1) 3.2.2.5.4万用表 万用表是用磁电式测量机构(亦称表头)来测量常用交直流参数,一般用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其性能如表11.1-8所示。 第 35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三节 设备的单机试运 单机试运转包括风机、制冷设备、空调机、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表面式热交换器、净化设备等的试运转。 3.3.1 风机试运转与参数测试 (1)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摩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 (2)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少于2h,其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电动机带动风机均应经过一次启动立即停止运转的试 验,并检查转子与机壳等确无摩擦和不正常的声响后,方得继续运转。 风机运转中,轴承的径向振幅应符合设备技术证件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如表 11.2-1所示的要求。 风机试运转完毕,应将有关装置调整到准备启动状态。 3.3.2 水泵的试运转 (1)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 1)电机功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2)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 3)各紧固件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4)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水泵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水泵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润滑;润滑、水封、轴封、密封冲洗、冷却、加热、液压、气动等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通畅。 5)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盘车应灵活、正常。 6)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泵启动前,入口阀门全开,出口阀门离心泵全闭;离心泵不应在出口阀门全闭的情况下长时运转,也不应在性能曲线中驼峰处运转。 (2)泵的启动和停止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h,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 第 36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2)各静密封部位不应渗漏。 3)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0?;填料的温升应正常;4) 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渗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机械密封 ,h(3滴,min)。 的渗漏量不宜大于1OmL 5)电动机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 6)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7)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如无规定而又需测振动时,应符合表11.2-2的要求(用手提振动仪测量)。 3.3.3 空调器试运转 3.3.3.1 组合式空调器 (1)风量的测定 用校正过的叶轮、转杯或热电风速计,测定在空调室各构件间的中间室内风速。由于整个截面的风速是不相等的,因此最少须测五点,求出截面平均风速后,再计算出风量。 测得的风量与用测压管和微压计测得之风量相差不应超过?10,,否则,需检查原因。 (2)阻力的测定 ΔH,P2-P1 (Pa) (11.2-1) 式中 ΔH——构件的阻力; P2 ——构件前面的全压(Pa); P1——构件后面的全压(Pa)。 当构件前后风量相等、风速较小、气流较均匀时,可直接测构件前后之静压差,而得构件之阻力。 (3)温度的测定 温度可根据需要用不同分度的水银温度计测定,也可用热电偶温度计测定。测温时须多点测定,取其平均值。在测定加热器前后温度时,为防止辐射热影响读数,应在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套一表面光亮的锡纸或铝箔等。 (4)加热器的测定 第 37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主要测加热器前后空气的平均温度,换算成发热量与设计或实际的需要进行比较。 加热器发热按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计算: 0.24rL(t2-t1)×1.163 (W) (11.2-2) Q, 式中 L——通过加热器的风量(m3,h); g,m3); r——空气容重(k t1、t2——分别为加热器前后空气的平均温度(?)。 在测定加热器时,还应测定进、出加热器热媒的温度(热水)或压力(蒸汽)。 空气冷却器(水冷)的测定可参照此法进行。 其他如空气过滤器、消声器等性能的测定与调整,需用专门仪器,如有需要也应进行 测定。 空调器各构件测定调整后,应有详细的记录,备以后管理和运行时使用。 3.3.3.2 风机盘管、诱导器的试运转 按设备技术的规定进行。 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宜超过产品性能说明书的规定值。 风机盘管机组的三速开关、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机组的状态一一对应。 (1)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机件的紧固情况。 2)用手转动风扇轮,确保其旋转顺畅,风扇体内无异物。 3)检查风扇和电机轴承的润滑情况。 4)检查机组内有无异物,进风口和出风口是否堵塞。 5)检查风门位置是否正确。 6)检查、调整螺栓的平直和张力。 7)确保冷凝水出水顺畅。 8)检查电器连接和热敏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2)调试内容和方法 1)检测电压、启动电流和三相平衡情况。 2)检测出风风压和风量。 6)检查现场控制箱本地,远程(自动)控制功能。 3.3.3.3 冷却塔的单机试运行 (1)电动机的测试 第 38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电机运行参数与规范要求对照(方法同水泵电动机的测试)。 (2)通水调试 通水前应检查转头及花洒喉是否安装平衡,通过调节花洒喉末端高度,保证各花洒喉处于同一高度,花洒喉上面的隔水袖至水平;通水后花洒喉应顺时针转动,调节花洒喉喷 ,10r,min。 水角度使转动速度为8 (3)通水、通电试运行 1)检查各紧固件是否牢固,清扫下塔体集水盘内的杂物,并对进水管道进行冲洗,以免杂物堵塞水孔。 2)盘动风叶,检查是否有碰撞、阻滞等现象,并给风机注入符合规定的润滑油。 3)点动风机,检查转向。检测风机转速。 4)启动风机,运转中检查电机电流是否正常。运转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 3.3.3.4 冷水机组及空调主机调试及启动 空调主机的调试应配合主机供应商进行,由厂家人员检查和启动冷水机组。 (1)机组严密性测试 冷水机组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引起各连接处的螺栓松动或损坏,造成管路密封不严。因此,开机前需重新检测机组本身管路的严密性,做泄漏试验和真空试验。 1)泄漏试验 冷水机组出厂时已充注了保护性气体,压缩机已加润滑油,若机组压力表的读数正常,可进行机组抽真空,然后充注制冷剂,用卤素灯检查所有的法兰及焊接处,观察制冷剂是否有泄漏。如果压力表读数不正常,用氮气加压,用肥皂水检查无泄露,在 无压降,可进行抽真空试验,若发现泄漏,则做好标记,卸掉系统实验压力下保持30min 压力,修补泄漏处并重做有关试验。 2)真空试验 用绝对压力表检测,使用真空泵将机组抽真空至小于 40mmHg(5.332kPa),关闭阀门,保持真空,记下压力读数,要求24h内泄漏小于5mmHg(0(667kPa),否则需要检查修理后重新进行试验。 真空试验时,机组处于去湿真空状态下,千万不可启动压缩机、电机或油泵电机,也不要作兆欧试验,即使检查旋转也不可以,否则可能会发生绝缘破坏和其他严重损坏。 3)充灌制冷剂 抽空整个机组,用瓶装制冷剂充注。充注制冷剂时必须平衡机组中制冷剂的压差。千万不能立即打开排气隔离阀,应用电机冷却隔离阀作为平衡阀使用。按照以下顺序充注制冷剂: (A)打开冷水泵和冷却水泵,防止冻结。 第 39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B)接通冷水和冷却水泵,保持不冻结。慢慢打开制冷剂冷却隔离阀,机组的蒸发器 和冷凝器压力会逐渐平衡。 (C)压力平衡后,可打开蒸发器隔离阀和冷凝器隔离阀,充注制冷剂,至设备技术文 件规定的数量为止。 (2)启动前检查 1)确认马达断路器呈断开状态。 2)将压缩机的联轴器顶尖卸下,面对压缩机轴端,确认马达是顺时针驱动压缩机的(在 轴封盖上有指向箭头)。 3)确认联轴器已对中,装上联轴器顶尖。 4)确认液位在油分器的两个视镜之间。 5)确认所有现场接线已完成。 6)确认微电脑控制中心的显示器在工作。 7)确认微电脑控制中心显示的压力与温度和预定范围一致。 8)确定加热器在工作。 9)打开排汽检修阀。 10)确认所有拆卸装置、滑阀、截止阀、检修阀均开启。 11)确认所有回油系统的检修已开启。 (3)试运行启动 1)手动启动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 2)按启动开关。 3)机组启动运行后,触发自动顺序(见冷水机组启动与停机顺序)。 4)比较油压与油过滤器之间的压差、油压与蒸发器压力之间的压差。 5)确认压缩机有一定的油压。 6)启动冷冻水泵,水流经过蒸发器。 7)压缩机启动,机组控制中心显示信息。 (4)机组试运行 压缩机到达工作速度后,滑阀开始上载(压缩机完全卸载后,机组停机)。 1)运行检查 (A)冷冻水出水温度与设定值的对照。 (B)油压显示。 第 40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2)冷水机组在启动和运行时必须注意的重要事项: 压缩机运转中如遇断电、停水、压力温度超过允许的范围、不正常的异响和敲击声等特殊情况,应作紧急停车处理。 3)冷冻系统运转中,记录以下主要参数: ,、25,、50,、75,、100,负荷时的制冷量。 (A)分别检测10 (B)冷冻水的流量,进、出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度。 (C)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和止推轴承的温度。 (D)冷却水的流量和进、出水温度。 4)在顾问或监理有要求时,有选择地进行保护控制功能试验: (A)冷凝器压力过高停机。 (B)冷凝器压力过低停机。 (C)低油压停机。 (D)高油温停机。 (E)高油压停机。 (F)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停机。 (G)高油温停机。 第四节 空调机性能的测定与调整 3.4.1 组合式空调器 3.4.1.1 风量的测定 用校正过的叶轮、转杯或热电风速计,在空调室各构件间的中间测室内风速。由于整个截面的风速是不相等的,最少须测五点,求得截面平均风速,再计算出风量。测得的风量与用测压管和微压计测得之风量相差不应超过?10,,否则,需检查原因。 3.4.1.2 阻力的测定 ΔH,P-P (Pa) (11.5—1) 21 式中 ΔH——构件的阻力; P——构件前面的全压(Pa); 2 P——构件后面的全压(Pa)。 1 当构件前后风量相等、风速较小、气流较均匀时,可直接测构件前后之静压差,而得构件之阻力。 3.4.1.3 温度的测定 第 41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温度可根据需要用不同分度的水银温度计测定,也可用热电偶温度计测定。测温时须多点测定,取其平均值。在测定加热器前后温度时,为防止辐射热影响读数,应在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套一表面光亮的锡纸或铝箔等。 3.4.1.4 加热器的测定 主要测加热器前后空气的平均温度,换算成发热量与设计和实际的需要进行比较。 加热器发热按式(11.5-2)计算: Q,0.24rL(t-t)×1.163 (W) (11.5-2) 21 式中 L——通过加热器的风量(m3,h); r——空气容重(kg,m3); t1、t2——分别为加热器前后空气的平均温度(?)。 在测定加热器时,还应测定进出加热器热媒的温度(热水)或压力(蒸汽)。 空气冷却器(水冷)的测定可参照此法进行。 其他如空气过滤器、消声器等性能的测定与调整,需用专门仪器,如有需要也应进行测定。 空调器各构件测定调整后,应有详细的记录,备以后管理和运行时使用。 3.4.2 风机转速和轴功率的测定 (1)利用转速表测得风机的轴转速。 (2)利用功率表测得风机的轴功率。 3.4.3 风机风量、风压的调整 (1)实测风量比所需风量大,可用通风阀门增大系统阻力而减小风量。这种方法简便,但无用的功率增加,有时噪声也增大。 (2)实测风量比所需风量大很多时,用通风阀调节很不经济,可将电动机皮带轮直径根据计算后换小、减小风机的转速。 (3)实测之风量比需要的小,如差值不大,则可设法减小系统的阻力(如加大个别管段的管径、改变不合要求的三通、弯头等)。如果风量小得很多,就必须增加风机转速和更换电动机。 3.4.4 风机盘管、诱导器的试运转 按设备技术的规定进行。 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宜超过产品性能说明书的规定值。 风机盘管机组的三速开关、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机组的状态一一对应。 第 42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五节 空调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和调整 空调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及调整由空调系统的调试、制冷系统的调试及自控系统的调试三部分组成。 空调专业的调试主要是对空调及通风系统的送排风系统的风量进行平衡和调整,及对空调系统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测定和调整,确保各项参数河指标和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规范要求. 制冷专业的调试主要是对制冷系统送回水的流量及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测定和调整, 确保各项参数、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规范要求。 自控专业的调试主要是对安装在空调系统的各项探测器、控制器及整个控制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校核和调整,确保整个控制系统能够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使之完全运行在设计的工况状态下。 3.5.1 系统风量、风压的测定与平衡。 空调系统风量、风压得测定主要包括VAV系统风压、风量的测定和平衡;新风系统的风量风压测定和调整;排风、排烟系统的风量、风压得测定与调整。 3.5.1.1 Vav一次二次送风系统的风量的测定与平衡 对于VAV变风量系统,目前国内工程上使用较多地为单风道变风量末端,对于风系统来说,由一次风、和二次风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一次风量由变频空调机组AHU根据一次风管内的净压调节转速提供。二次风量由vav末端的风机分高中低三档定风量送风。 其工作过程是,vav空调箱通过设在空调房间内的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小于设定值 第 43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时,vav空调箱则增大其一次风入口处的圆形蝶阀的开度,同时空调箱内的风机根据需要确定电机的速度档位,同时结合电子调速器,在满足风量平衡的条件的前提下,将风机速度调整到最低,以达到降低运行噪声,节约能耗,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则vav空调箱将减小一次风入口处的一次风蝶阀,减少进入vav空调箱的一次风量。同时由于进入vav空调箱的一次风量减少,则造成一次风道内的净压身高,此时变频空调机组通过设定在一次风主风道2/3处的压力探测器测得的风管内的净压大于最小风量的设定值,则通过变频降低风机的转速。减少一次风送风量,反之则提高转送,增加送风量。 因此对于空调专业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可以分为一次风量的平衡和二次风量的平衡和调整。 首先考虑到整个系统由一个AHU及系统中各个VAV空调箱组成,因此一次风量的平衡,需要在系统一次风分支管上加装对开式多叶调节阀(见下页图示)(有的项目中设计已加调节阀),在主支管与VAV空凋箱接通之前,先根据各空调箱的风量参数采用辅助风管法利用该阀门对一次风进行粗平衡,为以后的进—步平衡创造条件。 系统形成时,由于风管的全部接通,管路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会有所增加,从而引起已经粗平衡的一次风量的变化,所以应进一步的平衡,由于vav空调箱本身带有压力传感器,因此平衡时可将手提电脑与所调试层次的VAV空凋箱控制器通过传输线相连接,并将VAV空凋箱的一次风阀挡板固定在全开状态,利用一次风阀上的风压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平均值求得一次风量并从电脑中读出,将其值与设计风量值相比较,根据需要进一步逐个调整对开式多叶调节阀的开启角度,使读出的一次风量值与设计值相吻合,经确认后,固 空调箱的前一次风枝干定对开式多叶调节阀的把手位置并做好标志。同样方法对每个vav 管上的调节阀开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每层的空调机组在最大风量工况下一次风系统风量是平衡的 对于VAV空调箱二次风量可以通过在其送风管的适当位置上打孔,用倾斜式微压计测出平均动压值,通过计算求得风速乘以风管面积得出,由于VAV空调箱的选型通常是基于中速档完成,而现场各VAV空调箱送风管的阻力有所不同,所以实际风量会有所变化,此时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其风机的高、中、低三档进行调节,使vav空调箱出口二次风量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是对vav空调箱送风管所带的几个送风口根据设计风量进行平衡。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风速达到要求,应尽可能使风机靠近或置于低速档运行,从而最大程度满足降低噪声的要求。 第 44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风量平衡后,一次风阀档板应处于自动位置,待整个空调系统的水、电等专业都凋试完成后,运行AHU和VAV空调箱,根据具体要求合理设定房间所需温度(房间设定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VAVBOX的一次风阀将始终处于全开位置,导致变频AHU一直全速运转,达不到智能化节能的目的。)当室温达到设定温度时,VAV空调箱自动调整一次风阀档板的 VAV空调箱的实际一次风量自动开度,减少一次风量,增加回风量,同时变频AHU根据各个 调整其总的一次送风量,从而能够利用最少的能源,充分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和舒适的温度,为用户提供性能价格比比较高的服务。 风量平衡后系统总风量调试实测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5,。 控制专业的调试,应在通风专业平衡完毕后进行测试调整,测试调整内容包括静压点值的设定,最大最小风量的设定、温度压力参数的设定等等。 第 45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二次风送风口外区VAV 空调箱 一次风支干管对开多叶调节阀 一次风管 二次风管 内区VAV 空调箱 二次风送风口对开多叶调节阀 AHU空调机组新风装置 空调机房 吊顶回风管 第 46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5.1.2 新风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 新风量的控制是变风量调系统设计的难点之一,由于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是变化的,所以新风量也随之变化,即使总新风量达到要求,分配到各房间的新风量不一定满足最小新风量标准。目前,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量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在回风总管或主要房间内 在新风总管上设置VAV box或CAV box,设置CO2探测器,以CO2浓度作为新风量调节对象;? 稳定输送一定量的新风量等。 如在回风总管或主要房间内设置CO2探测器,以CO2浓度作为新风量调节对象,当室内人员较少时(即消除CO2等污染物所需新风量较小),非人产生的污染物的浓度就有可能超出标准,室内空气品质将会下降。因此,需要确定一个最小新风量,即预期的最少人数所需的新风量与降低建筑污染所需的新风量之和,此风量可作为新风控制的底线,或者在线检测新风和回风中的CO2的浓度以及新风量,通过动态算法确定室内实际人数,再根据实际人数及所需的通风面积,按照标准的要求,给定出新风量的设定值。此方法比较复杂,但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使用较少。 但是如果室内人数比较确定,工作期间人数变化不大,根据新标准计算出所需最小新风量作为设定值,定新风量控制,在整个变风量运行中,新风量要始终保证在设计新风量的90%以上。因此新风系统一般都采用稳定新风量模式。 如下图新风系统中,在每个空调机房新风入口处设定定新风装置(cav box图5),屋顶设变频新风机组,新风系统的测定和平衡首先测定,各台系统机组的总风量、风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总风量满足要求后,将cav box 设定到设计给定的新风比例,测定各楼层的新风量,满足要求后固定位置。 a. b. a.外形 b.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 风量调节器 第 47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屋顶新风机组屋顶新风机组 空调新风竖井(管道)空调吊顶回管道 空调送风管道定风量装置 风量的测定方法详见第五节“空调系统风量、风压的测定方法。 3.5.2 制冷系统的运行温度、压力流量等各项技术参数的测定与平衡。 3.5.2.1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的测定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系统供冷能力的调试,具体步骤如下: (1) 所有设备单机试运之后,即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制冷调校及系统72小时负荷试运行。启动补水泵,开式进行系统灌水,灌水时打开集、分水器上所有阀门及各系统最高处排气阀、支干管和设备出入口的阀门,注水应保证所有能投入使用的楼层的干支管均注满水,待系统水满后关闭放气阀,并检查所有支干管及设备进出口的阀门是否打开。补水泵的自控和备用功能必须完全负荷设计要求 (2) 开动冷却水循环水泵,按系统的工作压力进行常温水循环。开泵时注意在开动循环水泵前应关闭出口阀和出口压力表进水阀,待泵启动后逐渐打进出水阀和压力表阀。然后检查水泵运行状态,水泵进出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水泵进出水压力和供暖时基本相同出口压力,水泵额定扬程,膨胀水箱的几何高度(或气压罐的定压)。回水压力,膨胀水 第 48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箱的几何高度(或气压罐的定压))。 (3) 在进行正常水温循环时应队各系统管路、阀门、阀件、设备出入口等的连接处进行检查,是否有漏跑水现象,如有应立即进行处理。 (4) 以上所有工作完成后进行冷水机组的调校,调校时先开启冷却水循环系统,然后 机组进行调校。冷水机组的开启调试按厂家现场指导开启冷冻水循环系统,然后开动冷水 进行。 (5) 系统调温方式为集中“质调节”法。即循环水泵连续运行,系统的水处理量基本保持额定值;系统水压稳定;连续运行的冷水机组逐渐向系统提供冷量,系统水温也逐渐降低直至达到设定温度,?,12?,系统降温过程中间至少要进行两次安装螺栓连接部位的冷紧工作。 (6) 系统的压力调整。该系统为开式循环系统,整个系统的工作压力由屋顶膨胀水箱(或气压罐的定压)进行稳压。 (7) 地上、地下室,建筑内区制冷系统分别进行系统冷负荷的测试,单台调试成功后,应开启所有系统的阀门,将制冷设备开至最大工况,制冷机全部开启,循环水泵开启,进行整个制冷系统72小时负荷试运。 (8) 水量测定,系统经平衡调整后,各空调机组的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允许偏差为20,。 (9) 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各冷却塔的进、出水量应均衡一致,储水盘的水面高度应基本处于同一高度。 3.5.3 温度、相对湿度值及其波动值的测定 温度、相对湿度值及其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规定。 3.5.4 静压测定 (2)有压差要求的房间、厅堂与其他相邻房间之间的压差,舒适性空调正压为0,25Pa,工艺性的空调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风压的测定方法详见 “空调系统风量、风压的测定与调整方法”。 3.5.5 噪声的测定 空调室内、外噪声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可参照表11.3-1。 第 49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 50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六节 空调系统风量、风压测定方法 风机的风量、风压是通过测量风机前后风道直管段处截面的全压、静压、动压及风道截面积来确定的。 3.6.1 测试仪器及精度要求 测试仪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U形压力计、转速计、功率表。 3.6.2 系统风量的测定 风量计算公式为: L,3600FV (m3,h) (11.4—1) 式中 F——风管截面积(m2); V——测定截面的平均风速(m/s)。 系统的总送风、回风、排风和新风量,可以用风速计在空调器内测量。但因人体对气流有阻塞作用,加上截面大时风速不均,测定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数据准确。 空调系统的总风量和各支管的风量,也可用风速计直接测出风管截面内的平均风速后算出。还可用测压管和倾斜式微压计,测出风管截面内的动压值,然后通过计算确定风速和风量。测定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绘制系统草图并注明风管尺寸、测定截面的位置、风阀的位置、各种设备规格、型号等。 (2)测定截面位置的确定 1)选择在气流较均匀处。若遇到有三通、弯头、变径、风门等产生涡流的构件时,测定截面的选择见图11.4—1。 2)测定截面的数目应选择合适,以便各个管段风量能互相校核。 (3)测定截面内测点位置的确定 风管截面上的气流是不均匀的,因此测点越多,结果就越准确。一般情况下,矩形风管测定截面内测点位置如图11.4-2所示。 第 51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圆形风管,根据管径的大小分成若干个相等面积的同心圆环,每环测量四个点见图 11.4—3。 圆风管测定截面环数详见表11.4—1。 圆形风管测定截面内圆环的测点与管壁的距离如表11.4—2所示。 第 52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3.6.3 风压的测定 1)压力计算公式 PCX=Pj+Pd(Pa) (11.4—2) 式中PCX——全压(Pa); Pj——静压(Pa); Pd——动压(Pa)。 一般情况下,通风机压出段的全压、静压均是正值;通风机吸人段的全压、静压均是 负值;而动压则无论是压出段和吸人段均是正值。 2)平均压力的确定 测定截面的平均全压、平均静压、平均动压的值为各测点全压、静压、动压的和除以 测点总数,即: 式中 n——测点总数(个); P1、P2„„Pn——测定截面上各测点的压力值(Pa)。 3)平均风速V的计算 式中 γ——空气容重(kg,m3); P?d——平均风速的动压(Pa) 常温下,γ=1(2kg,m3,代入式(11.4-4): 第 53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在气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P?d值和平均动压值接近相等,为计算方便,一般可按平均动压Pd值计算平均风速V。 用表11.4-3就可根据平均动压Pd查出平均风速V 。 第七节 系统风量、各支路风量及阻力平衡的调整方法。 3.7.1 系统风量的平衡方法 系统风量的调整一般是从系统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 步通向风机出风段。如在图11.4—4中,先测出支管1和 2的风量,并用支管上的风阀调整支管1和2的风量,使 其风量的比值和设计风量的比值近似相等。然后测出并调 整支管4、5和3、6的风量,使其风量的比值和设计风量 的比值都近似相等。最后测定并调整风机的总风量,使其 等于设计的总风量。此时,由于各支管的阻力已基本平衡, 所以各支管的实际送风量和设计送风量就近似相等。这个 方法也称“流量等比分配法”,实践证明,它是比较方便、 第 54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准确的。 风量调整达到要求后,在通风阀门的把柄处用油漆注上标记,并将通风阀门位置固定。 用测压管和倾斜式微压计测定调整风量时,由于测出的是动压,所以可按动压等比分配方法调整风量,效果一样,比较方便。用此法时,只要各支管的平均动压比值和设计的动压比值近似相等,不必再换算成风量比值。这个方法也称“动压等比分配法”。 3.7.2 在送风口和回风口测定风量 风口处的气流一般较复杂,测定风量比较困难。只有不能在分支管处测定时,才在风口处测定。 当送风口装有格栅或网格时,可用叶轮式风速仪紧贴风口平面测定风量。面积较大的风口,可划分为边长等于二倍风速仪直径的面积相等的小方块,在其中心逐个测定,计算平均速度。此法叫定点测量法,测点应不少于5个。也可采用匀速移动法,匀速移动法不应小于3次。风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Vp——风口断面的平均速度(m,s); F——风口的轮廓面积(m2); f——风口的有效面积(m2); C——修正系数,对于送风口,C,0.96,1.0。 由于送风口存在射流,用叶轮式风速仪测定比用热电式风速仪好。当送风口气流偏斜时,应临时安装长度0.5,1.Om,截面尺寸与风口相同的短管进行测定。 当有条件时,可事先在试验室对系统的典型风口作测定方法的对比实验,找出在管内测定风量的准确值与模拟现场条件测出的“现测”风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例如当送风口为散流器时,在喉部测定的准确风量为L(m3,s),则 L,FV (11.4—9) hh 式中 F——散流器的喉部面积(m2); h V——散流器喉部的平均风速(m,s)。 h 若模拟现场条件用叶轮式风速仪紧靠散流器出口平面,测定五个点,如图11.4—5所示,则其风量为L?: L?,FV (m3,s) (11.4-10) hn 式中 V——散流器出口平面五个测点的平均风速(m,s)。 n 第 55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比较式(11.4-8)和式(11.4-9),并令k,则V,kVp,代入式(11.4-8)可得: h L,kFV (11.4—11) hn 式中 k——考虑测定条件的修正系数。 若在实验室预先测出k值,在现场测出V,便可按式(11.4—11)确定散流器的送风量。 n 6按上述原理,用环形连通动压管在散流器出口平面测得指示压力(Ha),如图11.4—所示,则实际风量为: 那么修正系数显然是 当无条件测定修正系数时,可在散流出口加罩直接测定风量。加罩后会因增加阻力而减少风量。但风量减少的幅度取决于送风系统的阻力特性。图11.4—7是末端安装高效过滤器的送风口,因这种系统原有阻力较大,所以加罩后对风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当送风系统原有阻力较小时,加罩后对风量的影响不能忽视。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图11.4-8(a)所示的罩子尺寸],加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为了克服加罩的影响,也可在罩子出口处加一可调速的轴流风机,如图11.4—8(b)所示,以补偿罩子的阻力。调节轴流风机的转数,保持罩内静压与大气压力相等,此时测得的风量即为实际风量。这一方法可用于较高精度的风量测定。 第 56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送风口为喷口时,由于出口截面规整,气流偏斜小,在出口直接测定并不困难。条缝形送风口、与灯具相结合的送风口,出口气流为扁平射流,在出口测定风量是很困难的。 或加工厂)给出送风口特定点的压力与风量的关系,将大大简化送风口风量如能由制造厂( 的测定。 回风口风量的测定,原则上也应预先在实验室确定测定条件的修正系数。由于吸气气流作用范围小,气流均匀,贴近回风口格栅测定风速尚较准确。确定平均风速后可按式(11.4-8)计算风量,修正系数C,1.0,1.08。 3.7.3 系统漏风率的测定 测定系统总送风量和各末端支路风量之和,两者之差除以系统送风量,即系统的漏风率。其漏风率按(11.4—13)式计算: 其总漏风率允许值应随洁净级别的高低而变化,级别高的允许总漏风率小,级别低的允许总漏风率大。 第八节 空调房间内气流组织的测定与调整 (1)测点的布置: 1)立面测点 在送风射流轴线上布置立面测点。测点间隔一般为0.5m,但靠近顶棚、墙面和射流轴线处可为0.25m,以增加测点。 2)平面测点 在空调区域平面上(一般离地2m),测回流始端(离墙0.5,1m)、回流中间和回流终端(也离墙0.5,1m)以及送风管道平行的三条线,线上各测点的数量为送风口个数的两倍。 (2)气流速度的测点。气流速度用热电偶风速计测定。 (3)测定各送风口的风量。 (4)用气泡发生器、发烟器或悬挂单丝线(直径10μm左右)的方法逐点观察和记录气流流向和气流流型,并在有测点布置的剖面图上标出流向,绘出气流流型图。 (5)根据测出的各点气流速度,画出各截面的气流速度场。 (6)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室内气流组织作出评价。 (7)室内气流流型检测应绘出流型图和给出分析结果。 第 57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九节 空调自动调节系统的调整 3.9.1 自动控制系统参数测定与调整的目的 自动控制系统应作参数整定,自动控制仪表应达到技术文件规定的精度要求。测量机构、执行机构、调节机构和反馈机构应能协调一致,准确联动。 通过控制系统的调整,使各环节达到正常运行的工况;使室温、相对湿度、压力控制系统达到设计的要求。 3.9.2 调整前的初测工作 (1)测定前对测试仪表应进行校定,使能满足测试调整工作的要求。 (2)对于高精度的空调系统,为了便于控制系统调整工作的进行,事先应做正常工况下室温对象特性的试验。 (3)选定合适的测点,布置测试仪器,进行控制系统试验的初测。 (4)通过初测,分析总结,加以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3.9.3 自动控制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控制系统的调整包括“露点”控制系统的调整,二次加热器控制系统的调整,室温控制系统的调整,有压差要求的还有压力控制系统的调整,检测、信号、连锁保护系统的调整。 3.9.3.1 “露点”控制系统的调整 按不同季节工况要求将新风、回风混合比调好,如果是冷却干燥,则手动调节喷水温度,使“露点”温度接近整定值,将系统投入自动控制,通过执行机构全行程时间的调整,系统应在新风温度、喷水温度的正常扰量下满足控制要求而且工作稳定;如果是绝热加湿,则手动调节新、回风混合比或新风加热器使“露点”接近整定值,这时一般不设自动控制。 3.9.3.2 第二次加热器控制系统的调整 (1)双位控制 手动调节第二次加热器前空气温度,使系统产生双位持续振荡,对加热器容量、测量元件惯性及位置进行调整,系统应在加热器前空气温度的正常扰量下满足控制要求。在满足控制要求前提下,加大测量元件惯性,增大波动周期,以延长控制元件的使用寿命。 (2)恒速控制 手动调节第二次加热器前空气温度及加热器热媒(用热水或蒸汽作热媒)温度,将系统投入工作,尽量使执行机构处于全行程中间位置。通过对执行机构全行程时间、测量元件惯性及位置的调整,系统应在加热器前空气温度、加热器热媒温度的正常扰量下,满足控 第 58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制要求并工作稳定。 3.9.3.3 室温控制系统的调整 (1)双位控制、恒速控制 室温双位控制、恒速控制系统的调整方法和第二次加热器相同,使系统在室温加热器 温度等前空气温度、恒温室温度、室温加热器热媒(用热水或蒸汽作热媒的恒速控制系统)正常扰量下,满足控制要求并工作稳定。 (2)比例积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手动调节室温加热器前空气温度,将系统投入工作,尽量使执行机构处于全行程中间位置,将比例带、积分时间或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刻度盘分别拨到10,、3min或8,、1.5min、0.5min位置,通过对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测量元件惯性及位置的调整,使系统在室温加热器前空气温度、恒温室温度等正常扰量下,满足控制要求并工作稳定。 3.9.3.4 检测、信号、连锁保护系统的调整 检测、信号、连锁保护可参考低压电器设备安装调整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对于遥测系统,过去往往由于环境温度及触点电阻变化而引起仪表外接电阻的变化,使测点实际温度与仪表的示值温度相差很大,后来改用低阻线绕电位器串人仪表引入线进行调整,比较方便。 3.9.3.5 压差要求和压力控制的调整 生物洁净室中压力控制是很重要的,它有正压要求和负压要求之分。一般正压洁净室的压力梯度控制比负压洁净室的压力梯度控制要容易些。其调整是通过调节风阀控制送、排风比来满足下列要求。 (1)测试调整结果,压力值(正压或负压)要满足设计要求。 (2)压力梯度的压差值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空气渗流方向按工艺要求流动。 (3)有精度要求的,不管是压力精度或压差(梯度)精度要求,都要符合设计需要,并有一定的安全度,上限、下限报警系统要准确无误。 (4)系统要求一定的稳定性,能经得起一般干扰。 (5)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检修控制要齐全,转换灵活,方便操 第 59 页 共 62 页 Vav 空调系统调试综合技术大纲 第 60 页 共 62 页
本文档为【vav_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调试大纲_secre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082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79KB
软件:Word
页数:8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6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