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

举报
开通vip

输血科工作制度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委员工作制度 1(输血管理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并以此作为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 2(组织学习、贯彻执行有关血液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临床用血的质量管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对加强血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动员和鼓励医院职工积极参与献血活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需要。 4(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血,防范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5(加强经血液传播...

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科工作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委员工作制度 1(输血管理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并以此作为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 2(组织学习、贯彻执行有关血液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临床用血的质量管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对加强血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动员和鼓励医院职工积极参与献血活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需要。 4(制定相关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血,防范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5(加强经血液传播和感染疾病的监测和管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定相关规定,做好血液筛选、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及输血后的反应观察,严防差错发生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 5(加强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疗效、质量评估,确保输血安全、合理、有效。 6(对在临床用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差错进行讨论分析,确定责任程度和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改正、补救措施 7(制定院内各种血液成份与安全输血的医疗政策。 1 8(评估输血治疗效果。讨论重大输血疑难病例。 9协调输血科与各科室有关输血工作事宜。 4.分析、评估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后传染病发生原因。 5.定期组织分析、评估特殊输血病例或不合理输血病例。 6.组织专家对重大输血差错、事故进行鉴定,并向医院提交总结性报告和结论。 7.监督输血科的日常业务工作,促进输血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8(每年组织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总结本年度医院临床用血情况并布置来年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2 医院用血审批制度 1.临床用血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提倡科学,合理用血,杜绝浪费,滥用血液,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2.医院输血科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 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 3.临床用血前,经治医师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根据输血技术规范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告知患者或家属,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存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报医务处或者总值班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4.申请输血,应由执业医师逐项规范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领血凭证》,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5.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HCT)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手术输血视术中出血量及病情需要 3 酌情输注。成分输血率应?85%,全血,机采血小板等特殊血液制品,应提前三天申请。 6.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4.急诊,抢救用血经主治医师以上同意后可随时向输血科申请,但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7.医院出现突发事件或特殊患者用血,由医务科组织会诊,输血科参与备血。 8.临床用血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时发现不良反应,立即根据输血技术规范进行处理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9.临床输血完毕后,应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和处理. 4 医院临床输血预约管理制度 1.择期手术患者用血应在手术前一天上午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 2.择期手术用血量预计超过1600毫升以上者,提前2天送血样和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并报送医务科审批。 3.对Rh(D)阴性患者或其他稀有血型,小量用血者(,100毫升,,机采血小板、粒细胞、冷沉淀制剂等,输血科接到申请后尽快与血站联系,结果随时电话通知用血临床科室。以上血液制剂由于价格、保存及使用对象等特殊情况,血液送到医院后,如果该患由于特殊情末用所预约血液制品,由输血科在院内调剂,有效期内院内无相同患者使用,调剂末果该血液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患者承担,血液制 5 剂由输血科按报废血液处理。 4.急诊用血可随时送血样与申请单到输血科,输血科执行急诊用程序。 5.临床手术科室备血须在前一天送血样、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备血末用者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输血科主任同时签字后方可退费(血型鉴定及配血费除外)。 6.对术前末备血(急诊除外)造成术中输血廷误或供应不及时(如稀有血型)造成后果,责任由临床科室各级负责。 7.门诊患者输血,同样须履行有关输血程序(输血知情同意书、采集血样、门诊缴费、输血前9项检测、门诊病历记录等),严禁将血液带到医院外输注,临床科室严禁输注患者自带血液。 8.对于无助或无主患者输血,按照医院有关制度执行,原则是优先抢救患者生命。 6 医院退血管理制度 1.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凡血液成分离开输血科 后,概不退回。 2. 输血科发出的血液若有质量问题(如:溶血、凝块、乳糜、絮状 物等),经输血科认定后负责收回并退费(血型鉴定及配血费除外)。 3. 血液发到科室后应执行血液输注管理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将血液 输注完毕,以保证血液输注疗效。 4. 血液发出后,临床科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输注者,应及时和 输血科联系,(半小时内),可将血液成分储存于输血科专用冰箱内,如随后输注须经输血科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输注,严禁将 7 血液存放于临床科室或科室普通冰箱内保存,如出现质量问题后果由临床本科室负责。 输血科管理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相关规程,并认真执行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和输血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科室全体人员以高度认真、细心、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医院交给的临床供血任务。 3.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临床医生填写,经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审签后,;连同输血标本一同送交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单及血样时,与送血样人员共同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 8 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完全相符,确认无误双方交接签字 4.检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各项检验项目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如遇难以确定的实验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或科主任报告,并认真复检,直至实验结果明确无误后,血液方可发出,确保安全 5.统一使用市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出库的血液要认真检查,严格核对,如发现采供血机构发出的血液标识不清、血袋破损、血液质量有问题、保质期有问题应拒收,做好拒收记录,并上报科主任及医务科,通知采供血机构退回,不得使用 6.血液贮存:按A、B、O、AB血型将全血,成分血分别贮存于输血科专用冰箱内分,并要有明显标识。 7.严格管理贮存血液冰箱温度,每4小时观察一次冰箱温度,冷藏冰箱质控温度2,40C、冷冻冰箱质控温度,400C。储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每月冰箱内微生物监测一次,无菌生长或培养皿(90mn)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并认真做好质控记录 8.每日观察冰箱内血液质量。应严格按照不同的保养液要求的期限保存血液, 发现质量可疑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储存血液报废时,执行血液报废程序 9. 输血前实验检测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复检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抗体筛检,交叉配血相合后血液即可发出。输血前实验检测要做好记录 10.临床用血应由医护人员取血。取血时,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 9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双查双对”制度,确认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发血,发出的血液、血浆、血液成分等,临床科室应及时输用,血液一经领出不得退回 11.输血时遇有疑问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执行输血反应处理、调查程序。 12(输血标本由输血科在4C?2C条件下保存一周,以备查对。并做好保存记录 13(输血后血袋返回输血科在4C?2C条件下保存24小时。并做好保存记录。 11.临床输血一次用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审批手续。急诊执行急诊输血程序。 14.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工需要,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和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 15.必须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遇到疑难及特殊情况,及时报告科主任及当班院领导 16.输血科每月需拟定下月用血计划提交血站,并统计当月临床各科室用血情况、输血前检查、输血反应反馈情况等汇总上报 17.遵守医院劳动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严守岗位,不脱岗,不在实验室内接待客人,工作时间不干私活、不吃食物,严格执行各个岗位职责,热情工作,善待患者 18.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均应进行交叉配 10 OOOO 血试验。机采浓缩血小板应同型输注 19.凡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检试验:(1)交叉配血不合时、(2)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20.实验室工作用冰箱内严禁存放个人物品,及与输血科工作无关的物品 21.执行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常规监测血型试剂、交叉配血试剂、抗体筛检试剂质量,做好室内质控记录 22.按计划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活动,按时完成质评计划,并取得好成绩 23.做好临床输血管理工作,完成卫生局下达的血液目标:安全输血率达100%,成分输血率达99% 24.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按计划完成业务学习及业务考核 25.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行,美化环境,保持医院科室整洁、安静、美观 26.合理使用试剂卫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做好增收节支管理工作,输血前试验检测试剂要符合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要有三证及批准文号,试剂卫材出入库要做好记录,做好采购计划,上报物资供应部 27.输血前试验检测执行双检双审制度,如一人值班时操作完后自已要认真进行复核,并填写审核记录 28(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及报表,仪器设备及维修记录,试剂质量要有保证,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11 29(在血液贮存期出现血袋标签破损或血液质量问题以及保存过期时,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单,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即可作出报废处理,并作好记录。 30(输血科每月需拟定下月用血计划交医务科,并统计当月临床各科用血情况、输血前检查、输血反应反馈情况等汇总上报。 输血科供血工作制度 1、输血科应按照《血液管理办法》规定对临床提供血液,血源由市 中心血站统一提供,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 标准和要求。急诊用血或特殊血液应与血站沟通保证满足临床用血需 要。 2、急诊抢救病人要优先处理、优先供给,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供给临床使用的血液,必须是按照国家《献血员健康检查标准》检测合格的血液; 3、向临床供血时必须依据临床科室的输血申请单内容和患者的临床输血指征,提供患者所须的血液及成分血; 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临 12 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临床规范用血,杜绝血液浪费,减少输血风险 5、遵循科学合理用血的原则,积极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提高临床用血疗效,严防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6、交叉配血和发血,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做到双查双签,无禁忌方可发出。 7.临床输血一次用血量超过2000毫升要履行报批手续,请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要求补办手续 值班职责及交接班制度 :00交接班, 夜班 1.值班人员必须遵守输血科工作制度,按时交接班,早8 16:30分交接班,交接班前要清点血液制品库存,整理好库存数量。库存数量必须与清单数量相符;如发现数量不符,及时查找原因、并记录在交班本上。 2.白、夜班下班前要在交接班日志上认真记录当天工作,要求记录完整、字迹清晰。 注意观察贮血冰箱及仪器运行状态,做好记录。 3.值班期间严守岗位,不行擅自离岗,或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每个班次下班时,必须完成已经在进行的操作。 4.值班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工作时精力集中, 13 认真细致地做好输血检验工作、血液出入库核对管理工作。 5.接到输血申请单时要及时处现,按时完成临床血液供应工作 6.如遇到疑难或其它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找专业组长或科主任解决。 7.值班人员负责输血科四防安全管理工作,随时注意各室门窗、电源、水龙头、仪器等安全保卫工作。 8.无特殊情况,当班的工作在本班内完成。如未完成要做好工作交接,接班人员必须完成上班未完成的工作。 9.值班人员如需到血站取血,要告知医院总值班工作去向。 10.当班内发现重大问题或各科临时联系的意见等要及时上报科主任及院内总值班领导进行处理。 11.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卫生清洁制度,履行职责。做好卫生交接工作,污物按要求处理后与医院医疗处理人员交接,并做好交接记录。 14 人员技能培训及考核制度 1.建立科室人员培训档案,对每年的工作、学习、考核进行记录和总结。 2.制定人员技能培训及考核计划,并保证计划的落实。 3.提倡自学医疗、医学检验、临床输血知识、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输血适应征的掌握,强化科学用血、安全用血、合理用血,做到理论指导工作。 4.科室每月举行一次业务讲座、每半年业务考核。 5.有计划地对科室各级人员进行分层培训,培训方法有自学、进修、参观、交流等,以自学为主。 15 6.科室人员每人每年撰写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公开发表或交流。 7.每年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记录个人技术档案。 8.按时完成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市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保证科室参加学习人员出勤率。 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1、在科主任领导下,由科主任指定人员具体负责实习进修人员的管理工作。科室按实习大纲安排实习时间表。 2、实习进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加强医德医风修养。 3、服从带教老师指导,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验结果均须指导老师签名的方可发出报告,不得私自签发检验报告单,指导老师应严格把关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4、爱护单位财产,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安静;大型高档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5、应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定期参加业务学习讲座和政治学习, 16 带教老师应认真履行带教职责。 6、严格请假制度,学生一般情况下不得请事假,半天事假须经该科室组长同意;一天以上须先写请假报告,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离开;三天内经医务科批准,三天以上经学校批准。 7、认真填写自我实习鉴定,实习结束后必须参加出科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同意结束实习。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为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加强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在科主任的统一领导下,对仪器设备的请购、验收入账、建档、使用情况、维修、报废等工作,都应有组织程序。 2、每天当班人员应认真观察,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运行情况,执行仪器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及注意事项,并做好《仪器运行记录》 3、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由专人负责,并全部建立仪器设备档案(仪器名称、编号、生产厂家、型号、价格、生产日期、购置日期、使用日期、验收状态、保管人等)包括生产单位提供的原始技术资料,如说明书、图纸、易损坏零件、配件清单、检修工具、产品合格证书等,到货验收、安装调式、精度鉴定记录、操任规程、保养程序和定期检 17 校正记录。 4、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应执行以下程序: 4.1使用大型仪器之前,操作人 员必须接受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仪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和使用,对熟悉操作规程及性能的人严禁上岗操作。 4.2仪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电源系统、操作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使用完后,应关闭所有开关和电源,防止发生意外。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切断电源,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和报请医院设备科维修 4.3根据各种仪器设备使用率高低,制定年检保养制度及日、周、月、季、年维护细则。 4.4 每周用75%洒精溶液对仪器设备内处清洁一次,定期对贮血冰箱、水浴箱、血浆解冻仪、血小板保存箱温度和其它性能进行质量监控,温度波协不应超过?20C,要做定期检查,水箱内水位适宜,冰箱内保持清洁。 4.4离心机要外观整洁,内无积灰、霉斑,安放平稳,转动不振摇。 4.6严禁随意调整仪器设备各项参数,注意观察设备工作状态。 5、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仪器操作规程做好仪器每日、每周、每月、季保养及年保养,并在登记本上作详细记录。 6、使用人员保持仪器室工作环境的卫生清洁及恒温状态,使用后须检查仪器并关复原位。清理好试剂瓶,操作台,写好仪器运行记录,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18 7、如果出现仪器运行异常,不属于维护保养范围内的异常情况,不得擅自乱动、乱修,应该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尽快与工程师取得联系。 8、做好仪器安全管理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外来参观者须经医务科及院领导同意后方可接待。 9、对需报废的仪器,由设备科专业人员鉴定,并写出仪器报废报告,科主任 核查签字,上报院主管领导,同意后可实施仪器报废更新 10、科主任应经常了解仪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试剂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由组长负责定期申报所购商品化试剂送报科主任审核、主管院长审批后再送物资供应科进行统一采购。 2、组长接收试剂时必须认真填写入帐单。查看试剂品名、试剂质量、试剂有效期、试剂批准文号等。 3、所有试剂的申请,进货一律由医院统一招标,科室统一管理,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正宗,有三证。 4、实验室负责人应对试剂库存定期检查。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的试剂。 5、自配试剂须严格校正后方可使用。 6、试剂的保存应严格按照要求存放,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效 19 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7、试剂外借一律须经科主任同意并履行手续(借条)方可执行。 8、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远离火源和电源。 血液交叉配血管理制度 1、输血科内应保持安静、整洁。工作时间不闲谈,非本室工作人员 谢绝入内;配血前认真核对血液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上的患者姓名、性 别、年龄、病案号、病区号、病床号、血型、临床诊断、申请数量、 血液制品要求等。 2、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 胞、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等患者,都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3、做好血型鉴定(包括Rh(D)血型)、配血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血液交叉配血前应做输血前检验项目,确认无误后进行血液受血者与供血者、供血者与供血者之间的交叉配血试验。 20 4、凡遇到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有关抗体筛选试验: (1)交叉不配合者 2)有输血史、妊娠史者,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大量输血者 ( 5、交叉配血试验每一操作步骤都应作好记录,书写字迹一定要清楚、整齐、无误; 6.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双检、双审核、双签字,如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已认真复核,确定无误后填写试验结果。 7.患者输血资料保存十年以上 7、输血标本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保存在置4C?2C冰箱保存7天。做好标本保存记录。 21 OO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 输血科应认真做好临床用血计划,保证库存量,满足临床用血。 2. 需申请输血者,受血者必须在输血前做有关检查,内容包括血型、 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ALT、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检验结果录入病历保存。急诊输血患者可在输血之前留取血标本,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留取血标本的时间及“结果等报”字样,等结果出来之后将报告单入病历中。 3.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 22 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4.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 5.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名。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6.采集血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7.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护士收到血型鉴定单时,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无误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并将血型鉴定单粘贴于检查报告粘贴纸右上角,两人在血型鉴定单右上角上签名。 8.取血时必须携带《取血单》、《血型鉴定报告单》。取血护士与输血科人员双方 、受血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ABO交接核对:1 血型、Rh血型、血液成分、血量;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ABO血型、Rh血型、血液的有效期; 9、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共同签字。 10.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23 11.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输血申请单》反面签名。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12.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振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13.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ABO血型、Rh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液成分、血量、。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4.护士在采集血标本及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进行核对。所有患者除均要使用床头牌识别外,清醒患者另外使用“反问式”的识别方法,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另外使用“腕带”识别。 15.输血前、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16.输血过程中应掌握先慢后快原则,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输血全过程和输血后30min内都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4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积极配合抢救,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具供检查分析原因。 ? (4)输血完毕,及时收回输血袋送回输血科,输血科接收的血袋集中放置于4冰箱内保存24小时,按医疗垃圾处理。 17.如有输血反应,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送输血科保存,并执行输血反管理程序。 输血科血液质量管理制度 1、对血液中心送来的血液及成分,必须进行核查,外包装应完好无损,标签填写完整,清楚,准确,按交接单分血型清点账物相符。交接人签字, 确认质量合格方可入库 2、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要根据所要求的温度贮存。 3.各种制品应按品种、规格分类贮藏。 4.每天检查贮血质量,发现异常情况,如血浆层变色(变灰、变黑等)或出现气泡及絮状物、红细胞色泽变紫色、严重脂肪型的血浆不能发出使用。 5.贮血冰箱应备有应急电源,有循环风扇并留有足够空间,以保持温度均匀。 25 6.如需到血站取血,应由输血科专业人员用专用运血箱去血站取血,血液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血液保存温度20C-80C,环境温度高于80C时箱内应放冰盒,低于20C应放暧袋,要注意防震。 7.血液贮存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每月冰箱内空气培养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此环境才能保证血液贮存质量。 8.血液贮存冰箱温度每天定时观察,4小时做一次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开冰箱门取血时应注意冰箱门的关闭是否严密,确保血液贮存的质量。 10.发血时对库存血要认真观察血液质量变化,发现异常不得发出。对异常血液必须认真分析,并做好细菌培养,查明引起血液质量变化的原因,作好查找处理记录。 12、血液质量有问题,不得贮存于贮血冰箱内。 质量变化原因明确后,质量变化的血液执行血液报废程序。 26 血液入库、贮存、发放制度 一、 血液入库: 1. 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 输条件、血液外观、血袋密封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日期、有效期、血袋条形码、贮存条件等。 2. 血液验收合格并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 二、 血液的贮存: 1. 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规格、采血日期、有效期限分别依次 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冰箱内应有明显标识。 27 2. 输血科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 3. 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注意观察冰 箱温度变化,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警报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1)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全血: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 (2)洗涤红细胞4??2?,24小时内输注。 (3)冰冻红细胞4??2?,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4)手工分离血小板22??2?,轻振荡。24小时内输注。 (5)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6)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22??2?,24小时内输注。 (7)新鲜液体血浆4??2?,24小时内输注。 (8)新鲜冰冻血浆-40?,以下一年。 (9)普通冰冻血将-40?,以下四年。 (10)冷沉淀-40?,以下一年。 5(当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或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三、血液发放: 28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持能够确认受血者身份的凭证,如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 2(发血时应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凡输注全血、红细胞制品、手工分离血小板应进行交叉配试验。机器单采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应ABO血型同型或相容输注。 4.凡遇到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检测不规则抗体、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5.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坚持复核制度。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已复核。签上全名血液方可发出。 四(血液发出后,留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贮存血制品应用专业的血库冰箱。如果病房没有适于贮存血液的冰箱,血液应保存与血库中,知道开始输血。 五(输血科人员应遵守以下程序: (1)当需要取出或放入血液是才打开冰箱的门; (2)血液的摆放要为冰箱内冷空气流通留有空间。应将血液竖立放置与篮筐中或平放于货架上。不应将其放置太紧密,以便于冷空气流通; (3)血液及血液制品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得发出: s)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9 b) 血袋破损、漏血; c) 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 d)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e)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f)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g)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h)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与2-6C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5)、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30 o 输血后血袋回收管理制度 1、临床输血后血袋要及时返回输血科。 2、血袋入库时,临床送血袋人员与输血科当班人员当面交接,双方认真核对签收,并做好交接记录。血袋要按交接时间进行分类保存,并有明显标识,保存在40C-80C 冰箱内保存时间为24小时。 3.血袋入库时输血科当班人员必须认真记录,记录内容:入库时间、保存时间、消毒时间、废弃时间。 4.血袋保存期到,用医用垃圾袋封装,垃圾袋标注;科室、产生日期、医疗废物种类、处理人,用胶带封口,与医院垃圾处理人员进行交接,交接双方做好签收记录。 5.血袋贮存冰箱要注意温度质量控制监测,每天观察冰箱温度,并做 31 好贮存冰箱温控记录。 血液制品报废管理制度 血液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库血管理人员提请,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而作报废处理。并将详细情况做好记录登记在血液报废及处理情况登记本上,经手人必须签字。 一、血液在贮存中出下列质量问题: 1.血袋标签破损 2.血袋字迹不清 3.血袋有破损渗漏 4.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5.血浆中呈现乳糜状 6.血浆中有明显气泡 32 7.血液中有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8.末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9.超过血液保质期、变质或培养有细菌生长 10.血液启封后或离开输血科 11.确认是输血反应退回的血液 12.患者因故未输完的血液 二、此类情况造成血液质量问题均属于报废血 三、需要报废血时,由输血科负责人填写血液报废申请单,上报科主任,经科主任审核确认血液报废原因,签字,上报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有关领导审批。 四、报废的血液批准后,报批单登记备案 五、血液报废后,同时从电脑中出库该血液资料,并注明为报废血液。 六、报废血液毁形后按医院医疗废物垃圾处理程序执行 33 输血反应反馈、输血后感染 处理、登记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1、凡接到临床科室反映有输血反应时,输血科医师应及时深入临床科室,妥善处理并报告科领导; 2、记录发生输血反应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号、输入量、反映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 3、及时收回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重复交叉配血和正反定型,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检测; 4、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以利临床医师对症治疗; 5、输血科医师应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及时发现输血 34 反应,并宣传教育输血反应防治知识,提高临床诊断输血反应能力; 6、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溶血反应等。输血反应的发生可能是血液质量问题,或因输血器具或操作引起,也可能是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问题,因此输血反应在所难免。故我们应根据患者病情提倡使用成分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7、临床输血后若发现有溶血反应或明显的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主管医师应详细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报输血科。 8、输血科工作人员应迅速查找原因,并根据输血反应的原因及严重程度,将情况向主管医师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抢救或治疗措施。 ?严重输血反应,输血科应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汇报。对查找原因过程应作详细记录,在场人员签名,溶血性输血反应必须明确责任,根据性质、后果严肃处理责任者。 ?过敏性输血反应的病人,应作耐心解释和对症处理。 ?发热性输血反应应作好热源检查,经济损失由责任方负责。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也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由医院和血站共同参加、检查:检查血袋血液外观并取剩余血作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后涂片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有无细菌。将剩余血、输血后患者的血液以及输血时所用静脉液作细菌培养,包括40C,室温370C的需氧与厌氧菌培养,以发现嗜冷菌,假单胞菌等杆菌,检查血象发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增高。认可反应性质及原因,由责任方承担一切后果。 9、输血感染是当今医疗纠纷中很难处理,但无法完全避免的问 35 题,可能是患者已被感染自己没查觉输血后发病了,强与输血相关联系;也可能是献血员受感染后处于窗口期,不可能被当今血站的检查手段检出,法和理中存在严重分歧,作为输血科如有反应输血感染,必须配合血站,院领导进行认真调查,作好记录,明确责任,做好解释和处理。 10、接受“反馈单”的工作人员应将反馈情况,包括临床治疗情况登记存档,输血科每月汇总统计上报医务科和市中心血站。 11、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疑似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的病历进行讨论,就事实的认定,性质及处理拿出意见。有关专家应积极参加。 12、输血科应积极协助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输血管理及输血反应、输血感染的登记、调查工作。 36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1.申请用血应由经治医师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得漏项或不规范填写,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一天送交输血科备血。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2.凡申请少量血(50ml-100ml),大量输血(超过 1600ml),保存期短(7天内)的血,特殊血液成分如;Rh(D)阴性血或冰冻红细胞,至少于输血前2-3天报送输血科,以便向血站预约(急诊除外)。 3、临床用血申请时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HCT)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手术输血视术中出血量及病情需要酌情输注。成分输血率应?85%,全血,机采血小板等特殊血液制品,应提前三天申请。 37 4、库存血液均有保质期,临床申请用血时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避免浪费。 5、临床申请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抢救用血经主治医师以上同意后可随时向输血科申请,但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6、申请备用血以两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输血科,以便及时补充库存血量。 7、凡资料不全,特别是缺乏输血史、妊娠史或无上级医师签字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应退回临床科室重新填写。 8.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符合输血指征方可按《临床输血申请单》备血和发血,不符合输血指征者应向申请医师解释其理由,解释无效向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汇报。 8、临床领取用血时,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概不退回。 9、以上未尽事宜,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准 38 临床输血应急措施管理制度 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输血相容性检测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 39 蛋白的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的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1.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凡在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均应签署输血治疗同意 2.输血治疗同意书由临床医师、患者本人或患者监护人共同完成。 3.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告知: (1)患者病况需要输血治疗; (2)输血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3)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4.临床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有督促、监督输血治疗同意书完成的责任和义务。 5.对于未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者,输血科工作人员、临床护士 40 有权拒绝发血和输血。 6.危重抢救患者应报上级主管医师同意,备案并记入病程后随后补签。 7、输血治疗同意书必须与病历同时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 1.输血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 2.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严禁非法采供血活动。 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开展成分输血,推广自身输血。纠正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 4.输血科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查和核对制度。 5.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反应大都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由于不规则抗体未能检测出来所致。控制方法: (1)ABO血型、Rh血型初检(检验科); (2)复检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D)血型;(输血科) 41 (3)抗体筛查; 4)交叉配血用聚凝胺配血法; 微柱凝胶法 ( (5)疑难配血加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法等。 6.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1)成分输血。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成分输血率达70%以上。 (2)输用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制品时,进行白细胞滤除,滤除率可达99.8%,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或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 (3)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供血。 7.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 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一致,检查血袋包装,标签填写内容;有效期及血液外观如颜色、凝块、颗粒、气泡、溶 42 血等,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 ?《规范》二十四条规定。“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用治疗盘端回。 ?《规范》二十五条规定:“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结果以及血液外观,共同签字发出”。 8.保证血液质量。 (1)储血条件、温度符合要求。 (2)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9.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发现可疑感染者,应及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以便及时调查处理。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处理,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 输血科执行输血反应管理程序。 43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 1、临床输血的监护: (l)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 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2、输血中监护: 44 (1) 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2) 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的前15分钟应缓输(每分钟为2毫升,约30滴);15分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度。 医 (3)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血开始的15分钟内,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密观察,以便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述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4)若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迅速采取措施,缓输或停输血液及做出治疗处理。 3、输血后的监护: (1)输血科对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十年以备查。 (2)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输血科提交“输血反应卡”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由输血科调查。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则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输血不良反应检测、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精神开展工作,严格遵守《输血管理制度》、《输血管理委员会信息反馈制度》等规章制度。 45 2、、输血科在每次发血后必须将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标本密封或将试管盖紧,在1-6?至少保留7天,不能马上丢弃。若病人对输血产生不良反应,则可以用保留的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标本进行重复配血试验或其他试验。 3、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向家属或病人说明输血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的疾病,征得家属或病人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必须与病历同时存档。 4、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几处理 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 5、输血结束后若有输血不良反应,护士应作记录反映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中永久保存。如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经确认后上报至医务科,医务科应及时与采供血机构的业务科室联系,必要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便查找献血者的检查资料并追踪献血者。 6、经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如未发现采供血机构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则由医务科或卫生行政部门向病人家属作必要的解释。属责任事故则按《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46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1.处理输血不良反应首先应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如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由临床医生为主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 2.临床医生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诊断。 3.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1)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2)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 (3)核对受血者、供血者输血前相容性检测报告单。 (4)用保存于冰箱内受血者及供血者血样复检输血相容性检 47 测项目。 4.临床输血反应处理程序: (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过敏反应: 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有呼吸困难者,给高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协助医生作气管切开。 (3)溶血反应: 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和病员血标本,重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双侧腰部给予热敷,以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碱化尿液,以增加血红蛋白溶解度,减少沉积,避免肾小管阻塞,遵医嘱静脉输碳酸氢钠;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血钾增高,酌情行血浆交换(严重贫血者先输同型血);严密观察血压、尿量、尿色的变化。 (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发生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帮助病员端坐,四肢轮扎,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通过25-30%的酒精湿休后吸入,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遵医嘱应用镇静、镇痛、扩 48 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 脏负荷。 (5)细菌污染反应: 一旦发现,除立即停止输血和通知医生外,应将剩余血送化验室,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休克先兆,配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 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经过应详细记录并入病历保存,填写《输血反应记录单》送至输血科,输血科存档保存十年。 6.输血科将输血不良反应调查、评估情况及时反馈给输血管理委员会、供血单位备案。 49 输血科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以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特制定本科室质量控制制度。 1、进行室内质控(IQC),参加室间质评(EQA),作为科室常规化、制度化的质量保证体制。 2、质量控制包括检验方法、器材、仪器、试剂、质控品、标准品、操作手册、 确认和建立方法、室内质控纠正措施、质控记录及对各专业质量的特点要求等; 3、记录质控全过程,包括质控物、操作过程、质控结果、上报结果、回报结果、与靶值差异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等; 4、阶段时期召开质控小组会议,总结EQA成绩、实验差距或不足、改 50 进措施等; 5、参加地区和全国EQA总结会议。学习质控有关文献、掌握质控学术动态(质控项目、质控规则等)。 6、科室每月上报质控图及有关质控记录,科室统一汇总并进行总结分析。 血标本采集、核对与送检管理制度 1.血标本由输血患者所在科室采集,采集血标本时,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清醒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姓名;如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监护人确认患者身份。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资料或与条形码患者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 2(血标本采集后,采血护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前在血标本标签上标明患者姓名、病案号、采集日期。 3(贴有标签的血标本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双方仔细核对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病案号、床号及试管与输血申请单资料相一致,确认检查合格后双方签字,做好 51 登记,注意标本份数、来源和日期等; 4(输血科人员在检验前必须确认试管上的标签与输血申请单上的资料一致,如有疑义应重新采集血标本,不得电话询问后就擅自修改错误的标签及输血申请单。 5(血标本无须抗凝或EDTA抗凝(5毫升血液) 6(血标本交接质量验收要求:且要做到八不收; (1)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 (2)血标本与申请单所填写项目不符不收 (3)血标本量少于3毫升不收 (4)血标本被稀释不收 (5)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可例外) (6)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结抗之凝结不收 (7)非医护人员送血标本不收 (8)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酮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红细胞洗涤,脂肪乳可干扰配血实验结果,在输用脂肪乳之前应抽取血标本备用)。 7(供血者的血标本必须从与血袋相连的管中获得。 8(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或血标本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状态。 -6C至少7天,以便对输 9(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保存冰箱4 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10(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录入患者病历中,输 52 O 血后血袋返回输血科,放入4-6C冰箱内保存24小时。 11(实验室废弃的血标本,执行医疗垃圾处理程序。 12(阳性结果注意保密,阳性标本应严格管理。 O 输血科标本交接制度 1. 严格执行样本查对制度, , 工作人员要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标本标签,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病室号、采集日期、年龄、性别、血型等资料,采用血标本专用试管采集血标本,应核对试管上的条形码与输血申请单上的条形码一致。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有书面记录。 2.受血者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或者能代表患者当前免疫状态。 3(标本送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要认真核查血标本质量,采集血量,患者资料与临床输血申请单一致性,并观察是否有溶液血(溶血患者标本除外)、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重新采集血标本,并 53 做好标本质量接收记录。 4(检查合格后双方交接签字,并做好标本交接登记。 输血科查对制度 一、 收检验单时,要查填写是否规范,查临床诊断、输血目 的、输血史和妊娠史、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病案号、输血前检查、申请医师及科主任意见的填写是否清楚,查交费手续。 二、 血标本必须核对输血申请单上提供的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与实际病人是否一致。如果二者不一致,必须重新抽取标本、不允许修改错误标签或错误申请单。 三、 检查标本的数量与质量。受血者全血样本2ml(每增加一借助全血或红细胞的输注,配血样本须增加1ml),稀释和溶血的标本不能使用。 四、 入库的查对制度: 54 1.运输条件:血站送血人员必须用放置了冰袋的专用储血箱运输血液(血小板除外) 2.外观检查:(凡血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入库) ?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 血袋有破损、漏血; ?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 未摇动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3. 标签的查对:包括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五、 受血者血样的查对制度 1、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申请单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血型、输血史、孕产史、诊断及医生、科室主任的签字。(如备全血超过2000ml需医务科签字备案,急诊用血除外)。 2、受血者标本上标明病人的姓名、住院号、病室、床号、采血日期。 3、受血者标本上标明的资料不能涂改,否则应退回重抽。 4、急诊和手术室用血可以暂时没有科主任和医务科的签名,第二天补签。 55 六、 交叉配血时的查对制度 1、受血者配血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2、配血者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机器采浓缩血小板、血浆等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4、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实验结果。 七、 发血时的查对制度 1、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 血袋有破损,漏血; ?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 血浆呈乳糜或暗灰色; ?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得界面不清或界面上出现溶血; 56 ?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 过期或其它须查证的情况。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5、血液一经发出后不得退回。 输血科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执行《消毒技术规范》保证实验室日常内务管理及清洁工作顺利进行。 2、输血科工作场所应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包括贮血室、发血室、办公室、值班室。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资料室、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存放及处置室、实验室。 3、清洁区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 4.实验台面和地面清洁选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定期用20,的健之素液擦拭;实验室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清洁,每周至少用20,的健之素液清洁一次。 5(清洁完成后,用紫外灯照射实验台面30,60分钟,并做好登记工 57 作。 6(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血液不慎泄漏至实验台面,应立即停止实验,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清洁,再用滤纸片覆盖30分钟左右,然后用软布蘸2000mg/L有效氯溶液反复清洗,再用75,酒精擦拭;必要时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后方能开始实验。 7(所有清洁器材(抹布、拖布、容器)应该各区专用,有明显标识,严禁跨区交叉使用。 8(一次性使用的实验卫材,标本用后放入医用垃圾处理袋内密封后与医院垃圾管理人员交接,并做好交接记录。 9(工作时检测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和一次性手套,工作前、后均须用肥皂流水洗手。 10(严禁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进食及吸烟。 58 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安全管理一个重要方面,本着符合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的基本要求,本实验室根据以下四点要求:1容器要求2生物危害或其他危害的标识3实验室废弃物在实验室内处理办法4送医疗 机构集中处理的要求,分别制定输血科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 1、所有实验室废弃物皆应放置在一个指定的、防破裂、防渗漏的容器内。根据其危害性质,分类放置,容器上有明显标志, 如具有生物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放置在双层黄色塑料口袋中;尖锐器具应防在防破裂、耐穿刺的容器中。 2、废弃物在实验室内处理有专人负责,按要求将废弃物处理后方得携带出室外。 59 3、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弃物,应消毒或灭菌后处理;含有毒性物质的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液可由下水道排出; 4、必须由医疗机构集中处理的实验室废弃物,按医疗机构规定,及时送往专 设地点集中处理。运送途中防止废弃物的泄露、丢失; 5、废弃物存放处应有防鼠、蝇、蟑螂等进入的设施; 6、废弃物的种类、数量、最终去向应有记录。 输血前实验检测管理制度 1、实验要求 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5ml标本。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实验前后必须做溶血程度的比较。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并完全符合,否则应重抽标本。对所有用国的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必须在1-6C冰箱至少保存7天,所有实验都必须保证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且记录和资料都必须至少保存5年。 60 2、血型检测 要求完成病人ABO正反定型、Rh(D),献血员血型ABO正定型(必要时做Rh血型),D阴性病人必须做Du实验确定。 3、交叉试验 3.1 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3.2配血时要逐项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3 凡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该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冷沉淀、新鲜血浆应与ABO血型同型输注。 3.4凡遇有下列情况时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完成凝聚胺交叉试验和检测不完全抗体的交叉试验(酶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除紧急输血和自身输血外,所有输入红细胞的其他制品均要求做血交叉试验。 3.5 其他试验 另外必须开展的试验有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全套实验。 61 急诊输血管理制度 1急诊输血是指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手术及其他治疗时间而必须施行的紧急输血。其指征为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患者急性失血达自身血容量的40%以上;?患者已呈失血性休克状态;?突然发生无法控制的快速出血(如胸腹腔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等)。 2急诊输血应尽快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用的血标本。 3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创伤患者,此时应该指定一名医生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该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住院号。若无法识别患 62 者,应该使用某种形式的紧急入院号。 4如果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一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输血申请单,应使用与第一份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工作人员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5急性失血患者如经液体复苏后收缩压维持10.66kPa(80mmHg) 左右可暂不输血,因为患者维持在许可的低血压状态可减缓出血,防止在伤口处形成的一个不结实的止血血栓(白色血栓)被血流冲走。 6对于那些低血压急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手术室是给创伤患者输血的理想场所。如在急诊科就开始输血使得患者在手术室外需花费太长的时间,这是一种完全不必要的耽搁。 7急诊输血时,经治科室应尽快将《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一同送达输血科,并在申请单右上方注明“火急”或“紧急” 字样,禁止口头医嘱申请输血。与此同时,经治医师应通过电话向医务科报告。 8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火急”且又不知患者血型的情况下,应在10分钟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此后,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完全相合的血液。但在未知患者Rh(D)血型的情况下,对于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 O型红细胞。病情“紧急”应在20分钟 63 并做好输血管理记录,存档十年。 64 Rh(D)阴性患者输血管理制度 1 择期手术或者平诊Rh(D)阴性患者输血时,要求临床科室至少要提前3 天提出申请,由输血科向血站预约,尽可能输Rh(D)阴性血。 2患者为Rh(D)阴性且含有抗-D,必须输注Rh(D)阴性血。 3.患者为Rh(D)阴性,没有检测到抗-D,如需要紧急输血又无同型血,男性患者及无生育能力的妇女可输Rh(D)阳性血,但必须征得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的签名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注明。以后需要输血时有可能只能输注 D)阴性血。 Rh( 4患者为Rh(D)阴性,体内虽未检测到抗-D,但患者是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包括女童),最好输注Rh(D)阴性血。如一时找不到Rh(D)阴性血,不立即输血会危及患者生命,应本着抢救 65 生命第一的原则,征得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签名同意后先输注Rh (D)阳性血抢救。同时要向家属说明如果将来生育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5.尽管血小板表面无D 抗原,但血小板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可使患者致敏),故Rh(D)阴性生育期的女患者(包括女童)应输Rh(D)阴性血小板。紧急情况下要输注Rh(D)阳性血小板须征得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签名同意。至于Rh(D)阴性男性患者和Rh(D)阴性无生育能力的女患者只要体内无抗-D,可输Rh(D)阳性血小板。 6. Rh(D)阴性患者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时,可按ABO 同型或相容输注,Rh(D)血型可忽略。 7. Rh(D)阴性全血或红细胞在4?条件下只能保存35 天,在过期前没有用于Rh(D)阴性患者,为避免血液资源浪费,可输给Rh (D)阳性患者(要求ABO 同型,交叉配血试验相合)。 66 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 1差错事故的认定 1.1一般差错:血型鉴定错误、漏报、错报、误报检测结果,但 在复核时就已经发现,未引起不良后果。 )错发血液并已发给临床或已给患者输入,未发生严重反应; 1.2严重差错 :(1 (2)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已将污染血液发给临床或已输入患者体内但未引起严重反应; (3)误将过期血已发给临床或用于患者未发生严重反应。 1.3事故: (1)错发血液已输入患者体内发生严重反应,并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 (2)各种原因造成血液污染,污染血已用于患者导致患者脏器功能损害或死亡。 2报告及处理办法 67 2.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指定专人负责差错事故登记,每月在 月报表中如实填写; 2.2凡发生差错事故均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凡属严重差错,科 室应于 24小时内报告主管部门; 2.3差错发生后,科室领导及相关人员应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 迅速处理,防止差错发展为事故; 2.4事故发生后,科室领导或事故责任者(包括在场者)必须立 即协同临床科室处理,竭尽全力减轻事故所导致的危害,同时先口头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在 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 2.5差错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于 3天内提交书面分析材料,说明事故经过,分析原因及教训。科主任(负责人)应于 1周内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主管部门; 10.2.6事故的认定、性质、等级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68 临床输血信息反馈制度 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 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2.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 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或《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并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告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或《输血记录表》。回报单或记录表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或《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须保存 10年。 69 3.输血科应由专人每月去临床科室进行一次临床输血信息调查,了解临床输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征求临床意见,以便为输血科改进服务提供依据。 4.如有临床科室要求输血科协助处理输血相关疑难问题 时,输血科应积极给予配合,并作书面记录。 5.每季度对临床反馈的信息进行一次小结,每年进行一次总结, 并上报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实验室感染管理制度 1.输血科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第六十条执行。 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3.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4.各区洁净度的要求:采集患者自身血、贮存、发放血液应分 室在II类环境中进行,血浆置换术应在 II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有相应的隔离设施。 5.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 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70 6.贮血冰箱应专用于贮存血液及其成分并定期清洁和消毒,防 止污染。每月对冰箱内的空气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7.感染患者自身采集的血液应隔离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8.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 9.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 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0.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 11.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1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自身输血时静脉采血必须一人 一针一管一巾 一带;对每位患者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13.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 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14.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装入医用垃圾袋封口,要有明显标识,送医院垃圾管理处,与管理人员进行交接,并记录双方签字。 15.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 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1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 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 71 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17.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紧急局部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直接针对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 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要求在实验室或 HIV初筛实验室里必备冲眼器,以备急用。 伤口的消毒可使用常规的消毒剂,如75,的酒精、含有效溴 2000mg/L的消毒剂、0.2,,0.5,的过氧乙酸、0.5,碘伏。 18.安全事故的报告、检测和保密按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 19.事故发生单位在紧急处理后应立即填好《艾滋病职业暴露人 员个案登记表》,并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措施以最快速度报市疾控中心和本单位艾滋病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由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员根据情况在24小时内对暴露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预防用药和用药程序。 20.被暴露者要抽血(不少于3ml并分离血清)送市疾控中心检测HIV抗体。如果暴露者以前已有HIV抗体的化验结果,则应加以记录。以后分别在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定期检测抗体。没有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者,也要定期检测HIV抗 72 体,检测时间同前。一般不对疑为HIV暴露者做病毒分离及抗原测定。 21.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严守秘密。 22.实验操作过程中锐器刺伤的处理 22.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锐器刺伤传播疾病。医疗垃圾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22.2如在工作中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清创,对创面进 行严格消毒处理,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2.3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等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被HCV抗体阳性血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干扰素等处理。 22.4被锐器刺伤者须登记、检查、追踪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73 输血文档保存管理制度 输血文档是技术分析的基础资料和历史资料,是输血科的宝贵财富,也是处理医疗纠纷时重要的证据之一。认真做好输血文工作是科室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 1.输血文档是指科室与输血有关的各种记录,包括《输血申请单》、《血液入库记录单》、《输血相容性检测记录表》、《发血记录单》、《血袋返回保存及处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血标本保存记录》、《试剂冰箱温度记录表》、《实验室清洁、消毒记录表(本)》、《血液报废记录》《医疗差错、事故记录》《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实验室清洁消毒记录》、《输血室内质量控制记录》《输血室间质量控制记录》《输血信息反馈记录》《Rh(D)阴性患者输血 74 记录》《输血标本拒收记录》《临床大量输血审批记录》《贮血冰箱温度、清洁记录》《医用垃圾处理记录》等。 2. 输血文档的种类、内容、格式以实用、方便为原则,由科室负责人设计,大家讨论制定。一经建立,不得随意修改、废除。 3.原始记录规定的项目应认真及时填写,字迹工整、清晰,数据 真实,不得遗漏、涂改,更不准任意撕毁。确实需要更改者,可用钢笔划杠修改,应由更改人签名或盖章,原更改内容应清晰可辨。各项工作记录,操作者与复检者要签全名。 4.原始记录应由岗位负责人或科主任审核、签名,以保证记录内 容完整、正确。 5.原始记录由科室责任人每月核对整理一次,确认无误后装订,由专人送交档案室或科室归档保存。 6.档案卷宗和资料进入档案室,必须进行登记和统计。 7.输血科资料存档,保存10年。 8.档案的查阅。医院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查阅档案,须经科主 任及办公室同意后,按批准范围查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阅、摘抄、复印;外单位须查阅档案时,应持单位介绍信,经本单位主管部门同意,方可查阅。禁止将档案借出档 案室,严禁在档案上涂改、抽换拆卸、圈点、划线和污损,并做好查阅登记。 9.保存10年以后的档案,根据工作需要,酌情留存部分,剩余部分由主管部门监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存科室 75 计算机信息管理制度 1.输血科血液资源平台,临床用血标准化管理系统,实行血液管理微机化。使用前应对输血平台软件功能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 2.做好员工的培训、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 3.所有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和培训,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输入方法,基本了解计算机主机和外设的使用特点。 4.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开机时先开外设,后开主机;关机时先关主机, 后关外设;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正确返回主界面。 5.未经许可,严禁拆卸计算机主机和外设。 6.做好网络计算机的安全保密工作。 7.牢记网络用户密码,除科主任(负责人)外,不得向他人泄露 76 密码。 8.除专业技术工程师外,未经科室同意,禁止其他人员上机操作。 9.禁止在网络计算机上安装与科室工作无关的一切程序和软件,禁止删除与网络计算机使用有关的所有程序和软件。 10.禁止在网络计算机上玩游戏、绘画、插入磁盘或光盘等。 11.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及时报告相关科室或人员修理,防止文件丢失。必须建立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瘫痪等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日常工作能顺利进行。 12.医学统计和资料统计应在指定的独立计算机上完成,每月对数据库进行一次备份。 77 临床用血计划制度 1、临床输血及血液成分必须由本院医师提出申请,并详细填写配血申请单,提交输血科。 2、输全血或成分血,都必须在预定输血的前一天将配血单送达输血科,以便输血科汇总向血站提出用血计划(急诊例外)急诊输血按急诊输血处理,急诊输血后按照要求补办输血手续。 3(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请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3、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科学、节约用血,大力推行成分输血、自体输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减少输血风险。 4、为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用血申请,应 78 予审查,对使用不合理的血液品种及剂量应予纠正。 5、为减少输血感染,全血的使用必须限制。 6、输血科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对各种血液贮备一定数量,保证急救和日常所需。 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1、为确保安全输血,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感、高度的质量意识及法制观念,严格执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地工作。 2、各种实验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各种试剂坚持购买使用三证齐全产品,所用试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质量。 4、接受标本和发放血液必须坚持“三查九对”,“八不收”管理制度,准确无误后才可签收、签发。 5、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必须坚持复核制度。两人上班时,每次均由另一人复查;只一人上班时,本人也需做两次,并盖上复核章、签上姓名,方可发出报告。 79 6、配血标本必须使用近期新鲜的,即要求无输血治疗三天内的,若在输血治疗24小时后或大量输血1000ml以上,还需配血的,要重抽标本方能体现受血者体内免疫现状,以保证配合试验的有效性。 7、工作间安装空调,保证任何季节工作温度控制在20~24?,亦是试剂卡保存条件要求,避免造成微柱内试剂蒸发干枯。 8、每次收到血站发回的血制品,必须按照入库、贮存制度认真检查核对,合格者尽快放入专用冰箱分类依次存放,不得混放。 9、对血液保质管理,每日清库,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或过期血液进行报废处理,不得发住临床。 10、定期对各仪器进行检查、核对。平时注意观察离心机转速;水浴箱、孵育箱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冰箱内应有自动温度记录仪,贮血冰箱每天人工观察四次,并作好记录。若发现异常立即想法解决,并报告主任。 11、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各种记录须详细、完整、全签名,保存10年。 12、做好各项统计工作,每月需对临床用血的成分血比例、输血反应反馈情况等做出统计汇总上报医务科和市血站。 13、血费及配血检查费收取需及时查对,确认取血单与申请单、配血报告单上患者信息一致,不得有误。取血单上必须有请求医生,取血者和发血者全名签字,并保证帐目月底统计与血站及财务科核对无误。 14、根据输血科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质量考核制度,每月考核 80 一次,每次必须达标。 15、输血科的主要质量控制标准如下: ?诊断检查质量标准血型定型试剂质检合格率100%血型正反定型检查率100%血型定型差错率0%交叉配血差错率0%输血前检查记录完整率100%一次性采血器材使用率100% ?输血治疗(采)输血器材无生产批准文号的使用率0%白细胞滤除器材无生产批准文号使用率0%各种器材有效期内使用率100% ?血液贮存血液内外包装验收合格率100%入库、出库记录完整 率;100%血库冰箱报警装置完好率100%血库冰箱温度记录完整率不同血型、品种、规格的贮存分别存放不同日期血液贮存; 依次存放全血保存温度2—6?新鲜冰冻血浆贮存温度-20?以下一年血小板贮存条件;20—24?轻振荡5天 ?各血制品外观需无溶血、变色、气泡和凝块等;血袋标签清楚、填写完整、准确;各项质量指标达国家标准要求。 81 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保障工作过程的连贯性,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发生查处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 血液入库交接制度: 1. 血液从血站送至输血科时,工作人员和护士双方必须仔细核对血 液品种。数量和运送过程中的运输条件,如品种、数量与预约单有出入则应与血站重仔细核对,运输条件不符合“冷链”保护要求的拒绝接受。 2. 仔细检查血液及其成分的物理外观、血袋密封是否良好、包装是 否合格及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编号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有效期、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 82 等。 3. 对验收合格的血液核对无误后,输血科工作人员与护士双方签字 确认,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血液入库登记。禁止接受不合格的血液入库。 二. 患者血标本交接制度 1. 工作人员要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标本标签,包括 患者姓名、科室、病室床号、病案号、血型、采血日期等资料。 2.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或者能代表 患者当前的免疫状态,溶血标本不能使用(溶血患者标本除外) 3. 血标本符合要求后,输血科工作人员与送检医护人员在标本接收 登记本上签名确认。 三. 血液发放交接制度; 1. 血型鉴定、抗体筛查,配血合格后,将实验结果及时发出,并及 时用电话通知各病区由医护人员持临床用血取血单和保温瓶,到输血科取血。 2.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输血记录单和血袋上的信息,核 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诊急诊号、科室、床号、血型、献血者编号或条形码、血液有效期和血型、抗体筛查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液及其成分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83 临床输血信息统计制度 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输血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2.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告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单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由输血科定期报医务科,并及时向血站反馈。。 3.输血科应由专人每月去临床科室进行一次临床输血信息调查,了解 84 临床输血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征求临床意见,以便为输血科改进服务提供依据,提高临床输血疗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4.有临床科室要求输血科协助处理输血相关疑难问题时,输血科应积极给予配合,并作书面记录。 5.每季度临床反馈信息进行一次小结,每处进行一次总结,并上报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一.临床输血会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随着输血服务成本不断提高,系统风险逐步增大,要搞好输血的专业及规范化运作,以不断提高输血服务水平,搞好输血会诊及成分特异性输注等工作,将成为其主要手段之一。 2、搞好临床输血会诊,可适时进行输血前患者健康教育,阐明输血对医疗的重要性及其危险性;可严格控制输血适应症,降低不必要输血几率,并根据输血史及临床指标等确定输注方法、种类、剂量、相关标准等,搞好不良反应的检测及治疗,达到科学、规范、安全的总要求。 3、随着输血医学的飞速发展及输血治疗工作的不断专一,医 85 院输血服务已由交叉配血等转向临床提供与输血相关的医疗咨询、参与输血方案的制定、协助疑难疾病的诊断等,以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 二.临床输血会诊内容 1、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节约用血。 2、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必须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经上级医师(主治或以上)审核签名,于预定输血日期前连同受血者血样标本送交输血科。 3、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超过1600毫升,经治医师必须认真填写输血会诊单,需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由科主任或医疗小组长签名,报医务科批准(急诊 用血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4、输血会诊内容应包括是否具有输血适应症,明确输血成份、用血量及输血时间和输血注意事项等。 5、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输血会诊单随病历保存。 6、每次输血前都必须执行输血申请及输血会诊制度 7、发生输血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8、稀有血型导致输血困难者; 9、临床医师提出输血替代或去除治疗所要达到的效果及要求者; 三.临床输血会诊基本要求 1、由各级领导及专家参与的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各 86 科室输血工作的监督、协调等,加强横向联合,定期组织检测考核,全面抓好输血各个环节的管理与发展。 2、会诊应及时,输血医师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输血医师根据输血要求及患者体检指标,提出输血治疗方法及最佳成分血的种类、制备方法、输注标准等,阐明治疗可能达到的效果,并保证成分血质量及符合血液发放规则。 3、临床医师应掌握现代输血技术及控制输血适应症,与输血医师共同协商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四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四防安全防范意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2.节约水电,实行人在灯亮,人走灯灭的节电措施,严禁点长明灯。 3.各种电源性器械,做到使有中注意温度,每天上下班要检查电路和切断电源。 4.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科室,实验室内严禁吸咽、吃食物。 5.严禁贮存危险物品和易燃、易爆品。对易燃、易爆药品,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6.电热设备用完要立即切断电源。使用酒精灯要远离化学易燃品。 7.值班人员要注意科室安全保卫工作,发现可疑动向,立即向 87 总值班报告。 8.普及消防知识,经常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并能作到人人会消防器械用。 9.经常检查科室水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发生水火灾害。 10.坚守工作岗位,发现可疑的人和事,应立即向保卫科报告。 11.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科室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保管。 12.加强法制观念,保护患者隐私。 13.科室人员严禁违规操作。 不合格标本拒收管理制度 病人标本的正确采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也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特制订不合格标本的拒检制度。 1.拒检的不合格病人标本包括: ?未正确使用抗凝剂的标本. ?严重溶血、严重脂血的血标本. ?血量不足于检验需要量的标本. ? 被污染的标本. ? 需要特殊处理而没有做到的血标本. ? 采集标本时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标本 88 ?经查对标本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及检验条形码等不相符者. 2.拒收标本程序: (1)对拒收的不合格标本应做好拒收记录 (2)填写不合格标本处置单,并随同申请单一同返回申请科室。 科研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科研管理规定,坚持“严谨、求精、勤奋、奉献”为宗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制定科室年度科研计划,落实到人,按时完成。 2.坚持科研为临床服务的方向,积极开展基础应用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的有关课题,使科研成果能服务于临床 3.开展临床特殊检验,运用国内外最新检验技术服务于临床,为科研课题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4.掌握国内外科技动态,积极申报科研课题。 5.要以科学态度从事研究工作,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6.认真总结资料,撰写科研论文,对研究结果符合要求者,申 89 请成果鉴定,争取多出成果。 7.积极配合医疗、科研、开展新的输血检验技术,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发展医学输血检验事业。 8.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科研论文、新技术、科研成果等课题要上报科主任审核,经审核后方可立题研究,研究进展要作好记录。投稿前到科里登记,发表后科里登记。作为科室科研管理程序。 医院紧急用血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法》、《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文件精神,为了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病人用血安全和血液及时供应,现特制定本预案: 1.输血科在遇到临床急需用血时应及时与市中心血站联系,以示血液中心提前作好发血的准备工作。 2.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执行医院制定的贮血计划和实施方案,日常工作中应保证一定量的库存血液,满足全院医疗用血的供应。 3.医院“急诊”值班司机必须随时保证“急诊“救护车的状态良好,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如因有事需要外出时必须向总值班报告,并留有联系方式,保证到中心血站用车。 90 4.医院工作人员在临床急用血时必须派专人跟车取血,将血液及时安全地取回医院,以保证临床抢救病人的需要,保证病的生命安全,确保全院医疗安全。 5.急诊用血如需市中心血站送血,要明确告知所需的血液品种及血型,并做好交接血液的核对工作。 急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1.医生、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如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要做到: 立即停止输血 (1) (2) 报告主治医师 (3) 核对血袋标签和受血者姓名、血型等 (4) 采抗凝血与非抗凝轿各一份、血袋连同输血器一同送输血科进 行鉴定。 (5) 主治医师诊断、处理、治疗 2.输血科应做以下工作: (1) 核查核对受血者及输血相关信息和记录,调查取发血每一环节 有无差错。 91 (2) 肉眼观察患者血标本血浆或血清颜色,与输血前对比,测定血 浆游离血红蛋白。 (3) 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4) 做血型血清学检测,复查供、受者血型及配血试验。 (5) 其他试验:尿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血常规检测 3.医生、护士: (1)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 (2)抗休克、扩利尿、透析、预防肾功衰竭 (3)DIC防治 (4)激素、换血治疗等 92 输血并发症报告制度 1.当发生严重输血反应、输血并发症、感染疾病时,要立即向医务科和输血科报告。 2.对发生以上事情进行调查,并在输血反应或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本上进行详细记录。 3.保存受血者与供血者输血前的血标本(7天)及输血有关的所有资料。 4.调查受血者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输血反应回报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和 受血者的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型等原始检测记录。 5.调查供血者的血液入库、出库记录:血袋编号、采血日期、血液保质期、血型、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型等原始检测记 93 录。 6. 临床及输血科提供输血并发症调查、评估报告。 7.医院输血委员会组织召开病案讨论会,对病情原因、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如需要医疗鉴定科室室负责提供原始数据,专家对输血感染疾病进行充分的论证,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规定执行 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和管理制度 1、输血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 2、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严禁非法采供血(血浆)活动,原料血浆不得用于临床。 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开展成分输血、推广自身输血。纠正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和“新鲜血”。 4、临床输血要执行用血申请和报批手续,输血科不得发出未标明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制品名、血量、采血期、有效期、采供血机构许可证的血液。 5、输血科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查和核对制度。 94 6、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应详细记录,及时调查处理,如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应及时与之联系。 7、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和保洁监控措施。 ?采血、输血必须使用一次性刺针、注射器及输血器,这些器材必须使用具有生产单位名称、批准生产号、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生产的产品,每批产品必须有检验合格证以及该批产品出厂日期、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并要通过医院细菌培养和热源试验合格方可应用。 ?采血、输血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血袋、血标本用后必须一对一回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消毒毁形焚烧处理。 ?受血液污染的敷料、纱布、棉球、棉签、纸片等应单独收集按特种垃圾处理办法处理。 ?凡接触血液的物品,在消毒处理前,不得随地乱扔,污染环境。 ?参与输血的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严格洗手和更换手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若医务人 员有皮肤破损、化脓等,则应暂时停止从事输血工作。 8、输血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经输血传播的疾病有乙肝、丙肝、爱滋病、梅毒、巨细胞病毒、疟疾等。必须严格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 9、按我国现行规定,输血前必须对供血者进行严格体检,必须的化验项目有 HbsAg、抗-HCV、抗-HIV、梅霉血清学试验等。 ALT、 10、发现可疑感染者,应及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以便及时 95 调查处理。 特殊病例输血会诊制度 1 血库应建立临床输血会诊制度,安排好输血会诊医师。由具有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参加院内临床科室的会诊工作。 2 根据疾病的类型病情手术的类型及辅助诊断结果,本着科学合理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出输血意见。 3 会诊内容包括协同并指导临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血液成分的种类,配伍和数量,分析,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 积极为会诊的病人准备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对临床会诊的病例要登 96 记 5 血库人员应定期向临床用血科室提供血制品知识的讲座; 6 定期或不定期和临床医生召开疑难输血病例讨论会。 7 会诊率:二级甲等医院80%,二级乙丙等医院75%。在医务人员和病人中,开展科学、合理用血。 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宣传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完善与规范医院临床输血技术。 2.制定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培计划,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培训。 3.建立和完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血。 4.评价与准入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5.组织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由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 7.组织鉴定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溶血性反应、输血相关性传 97 染疾病等)。 输血科职责 1.医院临床输血质量委员会办公室所在地 2.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全面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具体业务 4.负责医院内外质量检查的内审/外审评审工作 5.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监验证 6.收集上报全院输血工作的统计资料 98 输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检验、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年度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并组织实施。 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种安全措施,负责并督促各级人员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 4、负责试剂、器材质量的认定、订购、请领和报销。 5、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6、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99 7、安排本科人员岗位轮转和值班。 8、制定本科的科研项目,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指导临床输血,组织全科人员撰写学术论文、经验总结等。 9、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10、如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配合临床,及时处理查找原因,并与血站联系,作好信息反馈。 1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本科人员履行职责,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严防事故差错。 12、负责医德医风建设,掌握所属人员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 100 输血科主管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的检验质量,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 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实习,做好科内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规则,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101 输血科检验师职责 1、在输血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2、负责标本的接受、核对及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试验。 3、负责申请和领取血站血液以及发放临床用血。 4、负责冰箱等设备的管理、血液的贮存,血液质量的鉴定。 5、负责实习、进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6、参加值班,负责填写各项检验登记,负责住院病人血费的记帐。 7、负责月终、半年及全年的各项统计工作。检查或填写血库各项登记、统计,每月将不良输血反应记录上报医务科。 102 8、技师有指导技士的责任,并承担部分科研和教学工作。 9、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 10、经常检查血液质量,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做好血液的储备工作。 11、指导或参加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12、负责药品器材的请领和管理,并及时向科主任反馈消耗状况,以便及时补充。 13、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14、领导输血科人员的业务学习,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输血科检验士职责 1、在输血科技师(检验技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冰箱的管理,每天观察并登记冰箱温度(每日3次),血液的储备,血液质量的鉴定。 4、负责冰箱内的消毒工作,并定期对其进行环境监测。 5、严格执行血液的入、出库规范,每月统计一次出入库明细。 6、统计输血后不良反应回报,并上报输血科检验师。 7、做好输血前全套的送检及登记,并管理输血后的标本的存放。 103 8、严格执行入、出库规章,认真核对和仔细检查,核对种类、数量及质量。 9、参加输血科值班,负责填写输血科各项登记统计表。 10、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做临床医师的参谋,以合理利用血液资源,节省病人开支。 输血科医生职责 1(指导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督导临床合理用学、科学用血 、杜绝血液资源浪费,减少输血风险。 2、输血科医生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 3、输血治疗时,了解临床输血患者的输血疗效情况,作出输血效疗评价。 4、输血过程中,如出现输血反应,参与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处理。 5(参与临床输血会诊,征求科室意见,改进服务方法 6(参与部分输血工作 104 7(完成主任交办的具体工作 临床医生用血职责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科主任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2、决定输血冶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做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 105 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3、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如有输血指征要开展成分输血,尽可能不输全血,若患者符合自身输血条件,则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 4、临床医师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征,剂量及用法。 5、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有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血库及医务科报告 6、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06 临床护士输血职责 1、确定输血后,护士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同时采血样。 2、由护士及时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 107 4、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5、核对及检查无误之后,遵照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病人。 6、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毫升)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向医师报告。 7、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 将不良反应回馈输血科和医务科。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应放病历中永久保存。 8、输血后血袋交还给输血科登记、保存。 108
本文档为【输血科工作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0KB
软件:Word
页数:6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16
浏览量: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