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

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

举报
开通vip

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 要:ST股票是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在实务和理论界,人们很关注它,并对它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实证方法研究ST股票的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着“跷跷板”关系。投资者不能通过ST股票与其他非ST股票之间的转换来规避市场风险。 关键词:ST股票;上证综合指数;相关性;风险 一、引言 1998年3月16日,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或其他...

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
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 要:ST股票是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在实务和理论界,人们很关注它,并对它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实证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研究ST股票的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着“跷跷板”关系。投资者不能通过ST股票与其他非ST股票之间的转换来规避市场风险。 关键词:ST股票;上证综合指数;相关性;风险 一、引言 1998年3月16日,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资者对该公司前景难以判定,可能损害投资者权益的情形,交易所易地对其股票实施特别处理。自1998年4月22日开始,沪深证券交易所对连续出现3年亏损及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进行特别处理。作为绩差公司及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公司的典型代表,截止到2004年5月沪深两市已经有128支ST股票(不包括已经不再属ST的),占上市公司的10%左右,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上市公司群体。由于ST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其特殊性,无论是投资者、规则制定者还是理论工作者,都越来越关注它。 二、ST类股票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研究的问题 1、研究现状 ST股票是我国资本市场特有的现象,因为其特殊性,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关于它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对ST股票公司本身的分析研究。OST公司主要存在的问题。秦锋(2001)认为,ST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业绩不佳、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大投资失误或未见成效、财务状况恶化和会计政策变动频繁等。ST公司扭亏途径的分析。秦锋(2001)认为,从短期角度看,借助外力实施资产重组是ST公司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从长期角度看,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增强ST公司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杨薇、王伶(2000)对ST公司三个以上年度扭亏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很多ST公司的扭亏是短期行为,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导致公司亏损的因素,被视为ST公司扭亏“法宝”的资产重组存在很多弊端,ST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之多也令人担忧;张弘、吴载德(2000)从更为广泛的范围,对亏损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亏损公司的扭亏策略中,债务重组是亏损公司进一步实施扭亏的重要前提, 股东的支持是资产重组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变卖增值的股权或资产则是实现扭亏的重要手段,政策特别是会计政策的变化也对亏损公司的扭亏结果形成重要影响。对ST公司财务预警及盈余管理的研究。陈静(1999)、陈瑜(2000)和陈晓、陈治鸿(2000)、张爱民等(2001)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或失败进行了预测,发现运用一些财务指标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或失败有着显著的预示效应;戴娜(2001)研究了ST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结论是ST公司为了摘帽存在着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导致ST公司股票价格大大背离其真实价值。对ST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沈亿锋、张俊生(2001)对ST公司总经理的离职概率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被ST处理后,其总经理与董事会的规模在统计上存在十分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与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以及董事会成员的持股量等变量不相关。 (2)对ST股票的市场表现研究。OST股票市场风险的研究。昌志华(1999)认为,实施ST处理对该板块的短期风险有明显的抵制作用,降低了短期系统风险比率,但是对中期风险的抑制作用不太显著;杜伟锦等(2003)对ST股票的投资风险分析的实证研究表明,ST类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投资风险远大于证券市场平均投资风险。对ST股票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程希骏等(2003)认为,ST板块通过了市场弱有效性的检验。市场对ST股票的反应。王震等(2002)研究结论是,市场对ST作出了负面的反应,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市场对被特别处理公告的反应越大,市场对ST公告的不同年份及对实施特别处理的两种情况的负面反应程度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对资产规模及上市公司时间长短反应的并不显著。 (3)完善我国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构造与完善,真正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市场化选择。韩志国、段强等(2002)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建立有效、规范的退市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王震(2000)通过对国外公司困境的研究为我国ST公司把脉认为,成熟的证券市场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以最小的成本来帮助投资者或债权人较早地识别困境公司,并为其摆脱困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本文研究的问题 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ST股票的走势与大盘的走势是否一致。股票市场上常常有这样的说法:ST股票的走势与大盘走势呈现一种此长彼消的趋势,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跷跷板”现象。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现象,就意味着,ST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有一种意外的功能——规避风险的功能,投资者可以通过ST股票与非ST股票的买卖转换来规避它们在股票市场上 的投资风险。同时,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大盘走势对ST股票的风险进行判断,从而降低投资ST股票的风险。这样,可以给二级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个比较简易的判断ST股票整体走势的方法。另外,如果存在“跷跷板”现象,这对以上市公司业绩为依据的投资决策理念也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如果存在“跷跷板”现象,则ST股票与大盘走势呈现负相关关系。 假设2:如果存在“跷跷板”现象,则影响ST股票走势的因素与影响大盘走势的因素相同,影响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说,ST股票并不受公司特有因素的影响,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进而推出,ST股票整体只承受系统风险,而不承受特有风险,只不过是ST股票承担了与大盘方向相反的系统风险而已。只有这样,投资者才可能通过对ST股票与非ST股票的买卖来实现风险的规避。 三、样本 对于ST股票的走势与大盘的走势是否存在“跷跷板”现象,即ST股票涨跌与大盘涨跌是否呈负相关关系。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来研究。选择自2004年3月12日至2004年4月09日止,20个连续交易日的样本作为短期走势观测期;选择自2003年9月12日至2004年4月9日止,30个交易周作为长期走势观测期。本文只以沪市作为研究对象,以ST股票的整体走势与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进行对比,选择了沪市55只ST股票中的48只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占沪市ST股票的87(27%。本数据来源于搜狐财经网站。有关指标如下:ST平均涨跌幅=本交易日(或交易周)样本ST股票平均收盘价-上一个交易日(或交易周)样本ST股票平均收盘价。其中,本交易日(或交易周)样本ST股票平均收盘价=?本交易日(或交易周)ST股票收盘价,本交易日(或交易周)样本ST股票数量;大盘涨跌幅=本交易日(或交易周)上证指数一上交易日(或交易周)上证指数。 四、ST股票走势与上证综合指数走势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分析 1、ST股票涨跌幅与上证涨跌幅走势相关性感性观察 在我们不知道ST股票涨跌幅与上证涨跌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时,可以从直观观察两者在同一时间内的走势图,感性地认识一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于是,我们利用SPSS软件勾画出了它们的20个交易日和30个交易周的走势,如图1和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1)ST股票的走势曲线与大盘的走势曲线并不完全相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相符。从每一个图来看,自左至右随着时间的推移,ST股票的走势曲线与大盘的走势曲线越来越背离。从两个图的比较也可以发现短期走势(图1)中,ST股票走势曲线与大盘走势曲线较长期走势曲线(图 2)背离程度相对要小。这说明,ST股票走势与大盘走势的相符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 (2)在一定时期内,ST股票的走势波动幅度和频率大于大盘波动的幅度和频率。这说明,ST股票的风险比大盘的风险大。 2、回归直线模型分析 假设在自变量X值给定的基础上,因变量y的取值按下述公式决定: yi=α+βXi+εi,i=1,2,3, …… 式中,Xi是自变量,表示上证指数涨跌幅;Yi是因变量,表示ST股票指数涨跌幅;εi表示随机因素对综合指数Yi影响的总和。 (1)相关系数分析。从表1不难看出,ST股票涨跌幅与上证指数的简单相关系数,短期的为0(761,长期的为0(616,在显著水平为0(01时,都通过了统计检验,都呈现出明显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方向为正,且短期的相关性大于长期的相关性。这表明,在股票市场中,从短期来看,影响大盘走势的因素与影响ST股票走势的因素是趋同的;从长期来看,影响大盘走势的因素与影响ST股票的因素是有分歧的, ST股票具有自己的独立影响因素。也就是说,ST股票在短期内承担了较大的市场风险,在长期内承担了较大的特有风险。 (2)线性回归方程的统计检验。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检验:一是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从短期来看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比长期拟合度好。这一点从ST股票与大盘走势图和点散布图上也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结果表明,单纯地根据大盘走势去判断ST股票的长期走势比判断ST股票的短期走势存在更大的风险;二是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从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表3中给出的统计量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小于0(01的显著性水平,认为回归系数同时与零假设无显著差异,上证指数涨跌与ST股票涨跌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 1、短期点分布对回归直线的偏离程度小于长期点分布对回归直线的偏离程度,短期ST股票的走势与大盘的走势吻合性较大,从长期来看吻合性较小 这说明根据上证综合指数的短期走势去判断ST股票的短期走势的风险小于根据上证综合指数的长期走势去判断ST股票的长期走势的风险。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原因得到解释: (1)证券市场上ST股票具有寻租效应。在主板市场上市公司进入门槛与成本相对较高,上市资格相对称缺的背景下,ST、PT公司因其“壳资源”的宝贵及重组可能拥有广阔的市场题材想像空间,成为股票市场上交易十分活跃的一个上市公司“板块”。这使得没有投资价值的ST股票在市场上可以寻租。人们在估计他们的价值时,往往参考大盘指数来进行的。 (2)投资者对投资和投机有同样的偏好。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对从投资公司得到的股利收益和从股票市场上赚取的价差的偏好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虽然ST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从上市公司分得股利,但是,可以利用广阔的市场题材想像空间,获得价差,从而实现其投资收益的目的。 (3)5%的涨跌幅限制及警示制度使得ST股票的风险降低。 “T”类股票实际上是停板制度的衍生品,或者说是停板制度的产物。ST是股票市场风险的一种警示形式,这使得其投资风险下降,进而使得投资者在市场上的相对投资风险与大盘相匹配。 2、ST股票的走势与大盘的走势呈现不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减弱 这是因为结论1中的原因使ST股票的特有风险提前得到释放和控制,从而使短期内影响ST股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市场风险。根据风险分散原理,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只存在系统风险,而不存在特有风险,所以,从短期来看ST股票的走势与上证综合指数走势基本是相符合的。但是,从长期来看,ST股票作为股票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而言,是存在特有风险的,这是因为,这些股票之所以被ST,是因为该股票的特有风险所致,公司的基本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决定着公司的长期发展,对于其长期走势还是有其独立的影响因素的。这就导致了ST股票长期走势与上证综合指数走势的吻合性相对较差。所以,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分析对ST股票进行投资时,投资者应该注重对ST个别股票的特有风险的分析,如公司的并购、重组等。从我们对每一个ST股票的研究也发现,在某股票被ST以后,虽然短期内与大盘走势没有太大的背离,但是从长期来看,其价格呈总体下降趋势的。 3、ST股票走势的波动幅度和频率都大于大盘,且长期大于短期 说明投资ST股票要承担比大盘更大的风险,并且长期风险大于短期风险。这和昌志华、杜伟锦的结论一致。但是这风险差别远不象人们想像的那样严重。 总之,ST股票的走势与上证综合指数走势呈不完全正相关关系,而且,短期的走势与长期的走势相关程度是不同的,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下降。我们假设它们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不能成立。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影响ST股票走势的因素与影响大盘走势的因素也存在关差异。短期内影响两者的因素趋同,长期内ST股票走势更多地受特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短期内ST股票承受的市场风险比长期大,承担的特有风险小;而长期则相反。这也与我们的假设二不符。所以,笔者认为ST股票走势与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之间并不存在“跷跷板”现象,ST股票的存在也不具有市场风险规避功能。投资者在对ST股票投资时不能简单地根据大盘走势去判断ST股票的整体走势,尤其是对ST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时。投资者在投资于ST股票时必须对期公司的特有经营状况和政策进行分析,应注重对特有风险的防范。 参考文献: [1]张卫东(沪市A股T类公司后续行为及监管研究[C]。上证研究(2003, (2)112—115( [2]王震,刘力,陈超(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T)公告的信息含量与影响因素[J](北京:金融研究,2002,(9)( [3]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北京:会计研究,1999, (4)( [4]陈晓,陈治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J](北京: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3)( [5]陈瑜(对我国证券市场ST公司预测的实证研究[J](北京:经济科学, 2000,(6)( [6]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北京:经济研究,1998,(5)( [71杨薇,王伶(关于ST公司扭亏分析[J](北京:财政研究,2002,(6)( [8)沈艺峰,张俊生(ST公司总经理离职情况的实证研究[J](北京:证券市场导报,2001,(9)( [9]秦锋(ST公司现状与出路[J](北京:经济管理,2001,(2)。 “ST股票狂飙”:时下股市中应警惕的“怪象” 2007年03月31日 19:02:05 来源:新华网 提交 大 中 小 新华网上海,月,,日电(记者黄庭钧)当前的股市行情中,,,股票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打开,,板块的行情图,今年以来,只要有交易的,,股票,无不走出令人称道的行情来。虽然有着每天,,的涨跌幅限制,但涨多跌少且总是连续上涨,,的走势,让人不由得惊叹:“愈,,,愈有投资价值”。这是时下股市中不得不让人警惕的“怪象”~ ,,股票行情普涨 沪深交易所在,,,,年,月,,日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 ,,,,,,,,,),由于“特别处理”,在简称前冠以“,,”,因此这类股票称为“,,股票”。后来,对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在 规定期限内又不能扭亏而存在退市风险的,,股票,进一步在,,前加上星号,即“,,,”。 换言之,,,带,的股票,就是有退市风险的股票;而,,不带,,则是“只亏损两年,财务状况比,,,稍好,退市风险稍低”的股票。从此,“,,”和“,,,”构成了中国证券市场中的特有板块——“,,板块”。更有甚者,有机构还专门为这一板块的股票编制了“,,指数”。“大智慧,,板块指数”显示,今年以来,,,板块指数一路狂飙突进,从年初的,,,点一路涨到目前的,,,,点左右。 “这是我国股市的特有现象,其本意是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带上了,,帽子的股票,应该说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华西证券上海总部注册分析师陈群说。 实施股改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后,,日复牌的“,,仁和”,复牌后大幅高开,之后一路震荡上扬,最高涨幅高达,,,(,,,,创下股改以来股票复牌涨幅最高的纪录,也写下了,,股票最狂飙激进的一章。 已失去警示意义 ,,股票的普涨行情,无疑是对“,,”这个符号的一大讽刺。不少证券界人士反映,,年前制订的“特别处理”对策,早已失去了它被赋予的警示意义。 一位有着近,,年“股龄”的投资者李晓辉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她在不少,,股票上“赚了大钱”。“我喜欢买,,股票,去年不少,,股票都跌到,块钱左右。这么低的股价,肯定涨~”她说。 这位投资者作出如此判断的潜台词是,即使这只,,股票跌到,块钱,即使这家公司事实上亏损,但是,肯定有人来救它。 而股市的事实,也确实佐证着李晓辉的逻辑。银河证券上海总部投资专家任承德分析指出,,,股票上涨,不外乎一种理由:资产重组。 “如果说,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资产重组存在较大难度的话,那么在当前全流通的市场中,,,股票的大股东实施资产重组就容易多了。”他说。 任承德认为,在壳资源仍属股市稀缺资源的情况下,为了不被摘牌,被“,,”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面临退市前总是千方百计进行资产重组,改善财务状况。“哪怕只是短期改变 一下,就可以再挣扎三年。” 再者,今年以来,监管层也一再强调,鼓励上市公司以重组、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等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因此,尽管股票被“,,”,但资产重组的预期其实是十分明确的。而越是到面临退市的最关键时期,其上涨的动力就越强劲。至此,“,,”的警示意义已丧失。 警惕误导价值投资 当前,对倡导价值投资的市场,“,,狂飙”的颠覆作用不容小觑。 “一边鼓励和教育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一边却是垃圾股的鸡犬升天。还有谁会相信这个市场是一个寻求价值投资的市场,”齐鲁证券上海赤峰路营业部的投资者钟先生对记者抱怨说。 他告诉记者,去年,月份,有人给他推荐了“,,,纵横”(,,,,,,(,,),当时的价格是两块多钱,但他一听是“,,”,就没有买。结果,一天一个,,的涨上去。实在禁不住诱惑,在,(,元左右的价格时他追了进去,心里想这回终于逮着一只“牛股”了,涨到,块钱时也没舍得卖。哪想到,又一路跌下来,一直跌到去年底的,(,元左右。实在受不了煎熬,钟先生只好等稍微回调后,果断出局。 “可恨的是,我一卖掉,它就开始一路涨上来,一直涨到九块钱附近。资产重组完成了,股票名称也改成了‘,,,通科’。我看它一点也不比那些蓝筹股差。”钟先生说。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的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公司在股价异动被要求披露信息时,总是用“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一类程式化的语言,发布着“披露等于没披露”的公告,结果“越披露越上涨”。而此时,市场关于这些公司如何资产充足的传言早已沸沸扬扬。 直到最后,当公司披露的资产重组情况与此前的市场传言“八九不离十”时,不少投资者在望之兴叹的同时,除了暗恨自己缺乏“豪赌”的勇气,还怪自己对价值投资太过在意。 相关新闻: ? 深交所31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格 多为"S*ST" 新华网深圳?月,,日电,记者何广怀,深交所,,日发布了对深市主板,,,家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的考评结果~其中不及格的公司有?,家~优秀,,家~良好,,,家~及格,,,家。 此举是深交所力求给投资者一个真实、透明上市公司的重大措施~对强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披露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意识有积极作用。 ? 上证所上市公司部:沪市S股公司须定期提示风险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 应上证所上市公司部要求~沪市尚未进入股改程序的,股上市公司,除个别公司外,~,,日将发布公告进行风险提示。今后上证所上市公司部将继续加大监督力度~要求,股公司定期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澄清市场传言~以正视听。风险提示的内容包括公司在未来一定时间里是否具有披露股改方案的可能性~解释股改中的不确定性等。 ?S前锋25个涨停创纪录 主因是首创证券借壳上市 CAPM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分析(1) 一、CAPM的理论意义及作用 (一)CAPM的前提假设 任何经济模型都是对复杂经济问题的有意简化,CAPM也不例外,它的核心假设是将 证券市场中所有投资人视为看出初始偏好外都相同的个人,并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 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还继承了证券组合理论的假设。具体来 说包括以下几点: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即信息完全对称;无风险证券存在,投资者可以自由 地按无风险利率借入或贷出资本;投资总风险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表示,系统风险可用β 系数表示。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他们均依据马科威茨证券组合模型进行均值方差分析, 作出投资决策;证券加以不征税,也没有交易成本,证券市场是无摩擦的,而现实中往往根 据收入的来源(利息、股息和收入等)和金额按政府税率缴税。证券交易要依据交易量的大 小和客户的自信交纳手续费、佣金等费用;除了上述这些明确的假设之外。还有如下隐含性 假设:每种证券的收益率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每项资产都是无限可分的,这意味着在投资组合中,投资者可持有某种证券的任何一部分。 (二)CAPM理论的内容: 1.CAPM模型的形式。E(Rp)=Rf β([(RM)-Rf]其中 β=Cov(Ri,Rm)/Var(Rm) E(Rp)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E(RM)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CAPM模型主要表示单个证券或投资组合同系统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也即是单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的和。 2.理论意义。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认为,一项投资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无风险报酬率,即将国债投资(或银行存款)视为无风险投资;(2)市场平均报酬率,即整个市场的平均报酬率,如果一项投资所承担的风险与市场平均风险程度相同,该项报酬率与整个市场平均报酬率相同;(3)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即β系数,是某一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与市场证券组合的风险程度之比。CAPM模型说明了单个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受益率与相对风险程度间的关系,即任何资产的期望报酬一定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一个风险调整后者相对整个市场组合的风险程度越高,需要得到的额外补偿也就越高。这也是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主要结果。 3.CAPM理论的主要作用。CAPM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他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预测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定量关系来考虑已经上市的不同证券价格的“合理性”;可以帮助确定准备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够估计各种宏观和宏观经济变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由于CAPM从理论上说明在有效率资产组合中,β描述了任一项资产的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已经在分化中相互抵消掉了),任何其他因素所描述的风险尽为β所包容。并且模型本身要求存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所以CAPM模型存在理论上的抽象和对现实经济的简化,与一些实证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不完全符合,但它仍被推崇为抓住了证券市场本质的经典经济模型。鉴于CAPM的这些优势,虽然我国股市和CAPM的假设条件有相当的差距,但没有必要等到市场发展到某种程度再来研究CAPM在我国的实际应用问题,相反,充分利用CAPM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通过对市场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发现问题,推动我国股市的发展。 二、CAPM在我国市场的实证研究结论 CAPM理论存在着较为严格的假设前提,并且它将证券市场假设为一个理想的简化的抽象的市场。首先CAPM需要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例如市场的有效性,信息的获取时原成本的,每个投资者都是理性的,都按照Markowiz的均值方差模型进行投资决策进行资本配置,不存在资本的介入和贷出限制;再者,CAPM理论将所有的系统风险系数都归于一个(相对风险)因素之中,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单个证券受益率的影响;再者,CAPM理论假设市场证券组合中有足够多的证券从而将证券的非系统风险完全抵消掉。面对这些假设和条件,即使是在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也不可能满足这些条件。因此,在前提条件不能严格满足的条件下,CAPM在各个证券市场的就有适用效果的区别,也即是CAPM的理论指同现实市场的符合程度。同样,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相对较晚的情况下,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不能满足市场完全有效性的假定,市场上断线投机的目的大于投资的目的,大多数投资者并非理想的理性投资者,投资决策存在盲目性,尤其是断线投资盲目的跟庄。所以CAPM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将会同实证结果存在更大的差距。CAPM在我国证券市场是否有效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从1990年开始。许多国内学者就对CAPM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 在施东辉(1996)所作的实证分析中,发现系统性风险与预期收益呈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非系统性风险对股票收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系统性风险与预期收益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陈小悦、孙爱军(2000)检验CAPM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结果表明β对中国股市的平均收益不具有解释能力,从而否定了其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假设。杨朝军、邢靖 (1998)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进行了研究。 目的是检验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否符合CAPM理论。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股票市场风险和收益关系并不如CAPM理论所预期的那样,系统风险并非是决定收益的惟一因素;并且尚有其他因素影响股票收益率,这些因素是:股本规模、可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和成交量。各因素对收益影响的重要性随时间而变化。靳云汇、刘霖(2001)中国股票市场 CAPM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存在无风险资产,都不能否定用以代表市场组合的市场综合指数的“均值一方差”有效性。但是,股票收益率不仅与β之外的因子有关,而且与β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线性的。 诸多的实证研究表明,CAPM模型并不适用于中国的股市,主要原因是股票受益率的解释变量不只限于β还有其他因素。由此,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偏大的问题,使得CAPM所强调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消除非系统性风险来降低风险,无法发挥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股票的定价与CAPM描述的机制有一定的偏离。我们只能说CAPM目前还不太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 CAPM模型在我国股市的实证研究表明,CAPM还不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β还不能包含所有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股票收益率与β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三、CAPM在我国证券市场应用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应用CAPM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限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首先,在取得合适的、准确的股票收益率和市场收益率这些数据上有难度,降低了CAPM的可操作性;其次,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应用CAPM市场条件不够成熟。 (一)我国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 1.非有效市场。CAPM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如要求证券市场必须是有效市场便是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假设。所谓有效市场,指资本市场不存在资本与信息流动的障碍,即没有任何摩擦阻碍投资。潜在的阻碍有税收、交易成本、无风险借入和贷出的利率差等,但这些都在后来的CAPM修正模型中被逐步考虑到,如Renotd F.singer的模型,侧重于讨论存在个人收入税的情况,描述不能以无风险利率借贷时的 CAPM的零贝塔模式等。我们在这里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可以将目光转到信息公开化程度、股市规模这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信息公开化程度大低。有效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完全公开化,每一位投资者均可以免费得到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且市场信息一旦公开,将立即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并很快通过证券价格反映出来,只有这样证券价格才是其价值的真正反映,定价机制不至于被扭曲。在我国,信息披露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方面法规不健全,信息披露的条项,内容、时间等技术性缺陷致使信息难以通过正常渠道全面公开;另一方面,一些信息披露责任者对各市场主体弄虚作假,特别是目前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使本公司股票能顺利上市发行,竟然串通中介机构,过份包装本公司形象,甚至内外串谋炒作本公司股票,误导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投资者并不是公平的获得真实的信息,而那些虚假的信息更是起了误导市场的作用,证券价格发生严重偏离,少数的信息操纵者通过操纵股价来获取超额利润,即信息垄断导致市场垄断。诸多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弱势有效市场,信息公开程度太低。 3.证券流通比例较低。根据CAPM的假设,每一个投资者都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期且按照马克威茨方法来选择一种组合,那么当市场达到均衡时,市场组合应是一个马克威茨有效组合。因此我们所选取的代表市场收益率的股票价格指数应符合这样两个特征:所包含的股 票占有市场价值相当大的份额,并要按照股票市场价格的价值平均加权法编制。现在普遍采用的上证和深证综合指数都是依据在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价格按加权平均法编制的,表面上似乎较好地反映了市场证券组合的特征。但问题在于,股票发行量中的国家股和法人股约占总股本的70,—80,,却不能上市流通,将它们计入权数范围内,所编制的指数只能反映潜在的流通市场,而不能反映流通现实市场股价的真实状况。将之作为市场组合收益率的代表,显然存在不合理性,而这将有待于国家股,法人股成为真正上市流通的股票后,才能得到对CAPM更具适用性的市场指数。 4.投资者结构畸形,投资观念不成熟。CAPM假定所有投资者都运用马克威茨投资组合理论分析、处理信息,从而采取同样的投资态度在此基础上再考察证券的定价机制。因此,投资者的决策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是CAPM对现实市场有较强适用性的一项前提。首先分析一下我国投资者的构成情况。1998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在上海证券登记公司开户的1988.64万个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多达 1982.4 8万个,而属于机构开户的投资者仅有6016万个,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比为322:1.2.可以说,中国股市实际上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股市,且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素质普遍较低,经验不足,尤其缺少专业方面的知识。从全国所有证券交易网公布的信息和行情所揭示的市场情况也可以体现出他们入市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多数做短线炒作投机。那么要求这些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率、标准差、证券之间的协方差有相同的理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即使是机构投资者,名副其实的也为数极少。这些所谓的机构大户只能在股市上凭借其资金充足、信息灵通等优势进行短线投机,并不是凭借专业投资家的素质来实施理性的、科学的操作。 (二)CAPM的假设在我国证券市场不能成立 1.证券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基本不成立。多数统计数据表明:各种证券收益率并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但是,由于投资的计划期一般比较短(如一个月),在此期间股票价格波动有限,因此短期内股票收益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计划期为一年或更长时间,这时股票收益分布确实可能出现偏移。幸好我们使用模型的正态分布假设是关于股票组合的。而不是单个股票,由于多种股票的收益的分布偏移会彼此抵消,根据中心极限定理,组合收益的概率分布还是接近于正态分布的。这时就要求我们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时,所选股票的数目应尽可能地多,并尽可能选相关程度低的股票,以在统计上符合中心极限定理的要求。 2.无证券交易成本的假设在我国根本不成立。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费用和印花税,买进卖出一次高达1.5,,相当于一年银行的定期存款利息。费用是成熟证券市场(如香港、美 国)的3—4倍。这也要求我们的管理层能从长期发展考虑,降低交易费用和印花税。以便达到活跃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CAPM的这些前提假设都不能完全满足,这就造成了CAPM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使用环境受到限制:再者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过大无法使非系统风险通过资产组合多元化来完全分散风险;此外模型在使用过程中样本数据的选取难以满足模型的要求。从而得出变量的值同理论要求有所偏差,进一步加大了模型的误差,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CAPM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效果受到限制。但这并不排斥CAPM理论的逻辑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变量取值的误差和应用CAPM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的各种修正模型。 四、改进的措施和改进模型的应用 CAPM模型的提出是对现实证券市场的一种简单的抽象,但它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在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许多条件都不能满足其严格的假设前提的条件下,必须对CAPM的应用做出相应的改进,实际上自 CAPM模型问世以来,许多金融学家都致力于对它的发展和修正,以使其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一般来说,有两种扩展模型的方向,一是放松模型所设定的一些假设。二是考虑证券投资者面临的除不确定收益以外的其他风险。这里只讨论前一种情况,也即是BMelt的零β模型,考虑有借入限制的CAPM模型。在没有元风险借贷假设之下,提出更加普遍的CAPM形式,即Black版本: E(Rp)=E(Rom) β[(RM)-E[(Bom)] 将无风险收益率Rf换成了市场组合中的零β的资产收益Rom.这种模型适用于市场中不存在无风险利率或存在无风险利率借入或贷出限制的情况。此外。当证券的流动存在交易成本,包括交割费用、手续费、佣金、信息费用等,这些都获影响风险证券的收益率,CAPM因此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不同资产都持有共同的系统风险时,交易成本便可以升水形式加到期望收益率上,即:E(Ri)=Rf β[(RM)-Rf) f(ci),其中f(ci)表示交易成本的 函数 excel方差函数excelsd函数已知函数     2 f x m x mx m      2 1 4 2拉格朗日函数pdf函数公式下载 ,表示受益升水。经过改进的CAPM模型更加贴近现实的证券市场环境,使得CAPM应用的效果得到改善。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CAPM模型本身的不断改进,CAPM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将会更加符合现实,CAPM模型更加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发现问题,推动我国股市的发展。 巴非特战略投资理念研究及在中国证券市场应用研究(1) 一、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 巴菲特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对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证券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对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和投资时机的把握等都另辟蹊径,其批判性的逆向思维和投资行为,形成了其独特的战略投资理念。本文对其战略投资理念从投资理论和投资原则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并总结出其独特的投资理念。 (一)巴菲特的独特理论 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如多元化证券投资理论、简单化的证券投资分析模式和有效市场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投资者、证券投资分析以及大学的研究与教育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巴菲特除了关注实际的证券市场,也密切注视证券投资理论的演变,并发现了这些理论的致命弱点,从而找到了获取高收益率市场空隙的投资方法(或者说是那些理论致命弱点所给予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证券战略投资理论。 1.接近零风险投资理论 巴菲特的“接近零风险”投资理论或称规避市场风险投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非股市近期股价波动之上的,他更关注企业本身,而非股票价格。他的理论基点是:只要社会和市场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面发展,在此前提下,就选择长期投资的方式,长期投资主要关注所选择的具体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近年经济状况的满意度(主要是连续的年度收益率)是好的,属于绩优企业就可以集中的、长期的投资,这样会降低风险,获得较佳的收益,即接近零风险投资。 2.集中投资组合策略 巴菲特的接近零风险战略投资理念促使其在投资策略上,采取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家有选择的公司上,并尽可能地对其进行密切的研究,掌握其内在价值,寻找时机,进行集中投资组合,并长线持有,以获取较佳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是反对和批判多元化投资组合理论的,他认为:“多元化只是起到保护无知的作用。如果你想让市场对你不产生任何坏作用,你应当拥有每一种股票,这对于那些不知道不懂得如何分析企业情况的人来说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战略。”从许多方面,现代投资理论保护了那些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评估企业的投资者,但这些投资者也没有获得满意的收益。 3.巴菲特论有效市场理论 巴菲特认为:“有效市场理论的倡导者们似乎从未对与他们的理论不和谐证据产生兴趣”。而他认为有效市场理论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是:1)投资者不总是理智的;2)投资者对信息不能正确分析;3)业绩杠杆强调短期业绩,这使得从长远角度击败市场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巴菲特认为有效市场理论没有为那些全面分析可得信息并由此占据竞争优势的投资者提供任何成功的假设前提。巴菲特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结论说市场是永远有效的,这就错了;这两个假设和差别如同白天和黑夜”。 (二)巴菲特战略投资原则 巴菲特的战略投资原则也是其投资理念的重要构成要素。巴菲特进行投资时,更注重的是公司本身,而非股票价格。在选择企业进行投资时,巴菲特都遵守同样的投资策略: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否利于长期投资;企业的市场价格是否低于市场价值;企业的业务是否利于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是否稳定和具有发展前景;企业的管理层是否理性、诚实和具有才能。这也就是巴菲特坚持的战略投资原则,即企业原则、经营原则、财务原则和市场原则。 1.企业原则 巴菲特认为股票是抽象的概念,他不以市场理论、总体经济概念或各产业领域的趋势等方式去思考股票。他的投资理论和行为决定了他更关注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实际价值,他 坚持的企业原则是从1)该企业是否简单且易于了解;2)该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3)该企业长期发展前景是否被看好等方面进行把握和评价的。 2.经营原则 巴菲特十分重视企业管理者阶层的品质,优秀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以身作则的态度,并作为其行事与思考的准则。具有良好品质的企业管理者能够把自己看成是公司的负责人,能够为实现公司最主要目标,即增加股东持股价值进行理性的决策,并实施其决策。巴菲特的投资经营原则主要包括:1)管理阶层是否理性;2)整个管理阶层对股东是否诚实坦白;3)管理阶层是否能够对抗盲目跟风的行为。 3.财务原则 巴菲特认为企业创造经营收益需要持续数年的时间,巴菲特更看重每四年或五年的平均经营绩效。他遵循的财务原则是:1)注重权益回报而不是每股收益;2)计算“股东收益”;3)寻求高利润的公司;4)公司每保留1美元都要确保创立1美元市值。 4.市场原则 巴菲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投资人总是习惯性地厌恶对他们最有利的市场,而对于那些不易获利的市场却情有独钟。在潜意识里,投资人很不喜欢拥有那些股价下跌的股票,而对那些一路上涨的股票则非常有好感。而巴菲特则认为,证券的价格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股票在其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上下波动,且并非所有的涨跌都合乎逻辑。巴菲特的市场原则就是在考察企业的实质价值基础上,寻找或等待股票的理想价位买进,即发现企业的价值远大于市场的股票价格时,或那些极具投资价值企业的股票价格却在短期内严重下跌时,在这两种状况下,就果断地大量买进,一路持有。 (三)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总结 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是从实战中升华而出的,同时又在实践中指导其投资行为。理念的核心就是长期投资并持有实质价值(绩优)的企业和企业的股票,这种接近零风险的战略投资理念,即充分了解把握了市场,又远离了市场,继而战胜了市场。 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大致可细分为5项投资逻辑、12项投资要点、8项选股标准和2项投资方式。 1.5项投资逻辑是指:1)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2)企业的实质价值比市场股票价格更重要。3)一生追求特定行业的企业。4)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5)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2.12项投资要点是指:1)利用市场进行有规律的投资。2)买进价格是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因素之一。3)利润的复合增长的交易费用和税负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4)相对企业的年度利润收益,更注重未来5-10年的投资收益。5)只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7)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一项预测过程。8)投资人在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9)“安全边际”的投资作用在于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同时也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10)拥有一种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11)对于明确的投资决策行为,不因受外部因素干扰而随意改变。12)证券战略投资要排除各种市场干扰和影响因素,只注意买什么股票和买入价格。 3.8项投资标准是指:1)必须是特定行业的绩优企业。2)企业业务简单且容易了解,前景看好。3)有稳定的经营历史。4)财务稳健。5)经营效率高,收益好。6)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7)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8)价格合理。 4.2项投资方式是指:1)长期持有(对某些企业的股票甚至终生持有)。2)当市场过于高 估持有股票的价格时,也可以考虑进行短期套利。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战略投资与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的借鉴 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是在有100多年证券市场历史的美国形成的,他的投资收益使他成为美国20世纪最成功的证券投资人,他被称为股神,他的理念被奉为圭臬。但是,美国的证券市场是通过100多年的法律监管和自身的竞争规范,才形成了以投资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正是因为这样的市场,才产生了投资集大成者巴菲特和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 因此,学习和借鉴巴菲特的战略投资思想与投资方式、方法,绝不能简单模仿或照搬照抄,也不能局部、片面的理解,而是要对现实市场和市场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理性的了解并把握,同时要对市场的各种信息和方法有自己独到而有效的选择。在此前提下,才能学习、借鉴、吸收和消化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并在投资实践中有效整合巴菲特的方法而成为自己的投资策略。 (一)中国现实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2001年,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亮点,全世界都承认,2001年是中国年,是中国的幸运年。但是,2001年的中国股市却跌宕起伏、充满变数,证券市场十年的沉疴进发了。在这一年,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所淤积的问题总爆发了,也引发了关于中国股市内在结构的缺陷和发展现状的大争论。笔者认为,相对于“亮点”和“幸运”,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典型市场即金融证券市场所进发的问题,恰恰体现了转型市场迈出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面对21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对WTO,中国以转型过渡为特征的市场(包括金融证券市场),其结构性转变的拐点出现了,“怎么拐”是一个绕不开也不能绕开的问题横在国人面前,证券市场的这场争论是从2001年1月14日吴敬琏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首先提出的,随后引发的大争论,牵动了学术界的厉以宁、董辅,é,,,?、萧灼基、许小年、吴晓求、刘纪鹏、韩志国等,同时扩展到了证券监管部门、金融证券机构、上市公司、媒体、股民、政府官员等广泛的市场领域,直至引发了股票市场的巨大波动。证券市场的种种黑幕和违规频频被媒体曝光,证券市场的“赌场论”、“婴儿论”、“成绩论”、“发展论”、“光明论”、“老鼠会”、“体制病”,等等观点相互争论,面对证券市场的各种问题以及不同的认识,中国证监会为了规范证券市场,加强了监管的力度,一年之内相继出台了100多项证券监管措施、办法和条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引发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 1)悲观论或完美论。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就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运行至今存在严重的内在结构问题,必须“推倒重来”。 2)洞悉现实忧患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是成绩和问题并存,为了立足现实、解决问题、抓住机遇、更好发展,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机遇源自于对挑战的应对,市场现状还不足以自满和欢庆,必须以负责任的忧患意识,洞悉问题,正视问题,加倍努力去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在未来相互关联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得成熟的心态和理念准备。 3)肯定现实光明论。成绩是首位的,问题是存在的,发展是光明的。 4)乐观唱颂论。取得的成绩使人感到振奋,对现实和未来充满乐观,并仍唱颂着面对未来和发展。 作者更认同第二种观点,即洞悉现实忧患意识的观点,这一观点也就是以吴敬琏先生为代表的观点,吴先生的观点之精义不在于他为了讨论问题、切中问题要害而说的“中国股市连赌场都不如”,“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在15倍左右还比较正常”。吴先生的洞悉现实忧患意识的精义在于负有责任感的学者和管理者都要不拘于现实成绩的满足,而要在洞悉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正视市场的公平、信用和效率状况,正视国外优势成熟市场和资本的竞争压力。正视了这些,负有责任感就自然有忧患意识,WTO后的中国市场,全球的竞争已成必然,中国的证券市场要抓住机遇就要应对挑战,机遇和成功是在正确、有效应对挑战中获得的。 中国证券市场的战略投资同样面临着机遇和应对挑战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是: 中国证券市场是政策调控与市场自身调节相互的动态求均衡。中国证券市场是信息不对称的,弱者急需信息的透明、公平。中国证券市场从严重机会不均等转变到机会仍较不均等的状态。中国证券市场仍然处在以投机心态、理念和行为为主体的状态。以投资心态、理念和行为为主体的市场状态,仍需时间和努力。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基本上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多数品种只具有短期投资价值,只有少数品种具有中期投资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经历十年的发展,获得了发展初始期的经验和成功,但仍然处在发展的初期,属于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国证券市场起始遗留的问题,如国有股独大、未流通股份太大等等问题依然存在。证券市场交易仍然存在太多的公平、信用、成本的问题。因此,证券市场法制、证券市场监管、证券市场规范、证券市场自身秩序和证券市场结构的建立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演进。中国证券市场变数多、关联多、潜力大、吸引力大和诱惑力大,是充满需求和机会的市场。WTO后,外来资金和资本对中国证券市场将产生更大的变数和机遇。 所以,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具备长期投资理念的产生,也就不具备产生巴菲特式的投资者,更不能把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照搬到中国证券市场中来,但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极具价值。 (二)中国证券帝场的战略投资与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的借鉴 通过对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的研究和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现状的分析,作者认为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思想的精义,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仍然有着深刻的、有效的价值。 根据巴菲特的投资分析方法和理念思想,笔者认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战略投资要素主要是五个方面,即战略投资的5项要素。 1.政策与市场要素。相对于欧美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还比较明显的是政策市场,政策调控和监管所占的权重不超20%,而证券市场本身调节的权重在80%以上。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政策调控与市场本身调节的权重大致各占50%。因此,战略投资必须考虑政策与市场的二元因素,即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信息不对称、机会不均等带来风险。虽然说信息不对称、机会不均等是任何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说中国股市历经十年的培育和发展,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不均等已得到大大改善,但目前的中国股市依然存在着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不均等问题。因此,战略投资必须考虑由机会不均等和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3.信用、收益与业绩。虽然说中国股市历经十年的培育和发展,依然较普遍存在着上市公司和市场行为缺乏信用的现象,但是随着股市爆利时代的结束和依法监管的加强,企业以自己的业绩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时代已经初现。因此,战略投资不仅要分析股票的市场价格,还要分析企业的收益,并且要逐步转向以企业收益分析为主的投资决策。 4.投资与投机。中国证券市场十年的发展过程,证券投资基本上是以投机为主的,因此市场恶炒、爆炒、坐庄、庄家连炒盛行,各种黑幕、各种违规层层交织。但是随着2001年股市问题大讨论和总爆发,政府监管力度加强,股民自觉意识加强,投资机构的大量引入,加入WTO后的竞争压力,以及市场自身调节和上市公司的自律,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投资与投机并重的新现象。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必将形成以投资为主体的证券市场和市场行为。因此,战略投资可以在中国证券市场逐步实施并培育了。 5.投资战略与战术。战略与战术是相互整合的关系,战略表现为方向性、长期性、稳定性、协同性、整体性和竞争性。战术表现为短期性、效率性、目的性、策略性和竞争性。再好的战略也是由一系列的战术单元构成的,战略离不开战术的连续支持;再好的战术也是为战略服务的,不能因为一个或几个战术成功,陷入自满而忽略或忘记了战略。巴菲特的战略 投资理念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借鉴和应用,其精义在于对战略时间跨度的界定。 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在美国证券市场以5-10年,长期持有甚至终生持有为战略时间跨度。而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战略的长期性最多界定为3年以上,那么1,2年界定为中期,1年以内界定为短期。 因此,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战略适用的是立足中期投资,抓住短期机会,着眼长期投资的战略组合。 笔者通过对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的核心思想归纳,以及产生这种战略投资理念的美国市场环境和现实市场的认识,对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认定,从而对巴菲特战略投资理念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借鉴和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更重要的是其战略投资理念对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和投资人战略投资的积极深远意义进行了分析。
本文档为【ST股票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关系之实证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7-09-02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