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与启示

论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与启示

举报
开通vip

论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与启示   第 26 卷第 2 期 2011 年 3 月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 ITICS AND LAW Vol1261No12 Nov12011 On Revelation from Family Educating and Reclaiming Criminal ZHANG XIN2wen (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 w, ...

论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与启示
  第 26 卷第 2 期 2011 年 3 月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 ITICS AND LAW Vol1261No12 Nov12011 On Revelation from Family Educating and Reclaiming Criminal ZHANG XIN2wen (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 w, Beijing 100088 , China)   [ Abstract] Family ,the social cell , serves as the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e tired hearts. The affinity from undeniable genetical relation and the intimacy through years of bed and board decide the irreplaceable role of family in a effective rehibilitation program of convicts. The sense of family fosters criminals to plead guilty and paul themselves away from the wrong way. Wrong - doing could ruin one’s family while a family with distorted values may breed crime offenses. This very paper is based on the finding re2 sults of criminalists who have analysised family’s role in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 and the results turn out to be very inspirational.   [ Key words] Family ; Criminal education reforms ; Function and apocalypse [收稿日期 ]2010 - 12 - 21 [作者简介 ]张新文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论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与启示 张新文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100088)   [摘  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心 灵的皈依。天然血缘关系所铸就的亲和性、共同生活所熟 知的可能性和家庭教育感化的有效性决定了家庭对罪犯教 育感化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家庭能够促使罪犯真诚悔罪 , 能够帮助罪犯矫治犯罪心理乃至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犯 罪给家庭带来了危机 ,有缺陷的畸形的家庭对教育感化犯 罪人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基于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作用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监狱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对罪犯教育感化工作 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家庭 ; 罪犯教育感化 ; 作用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DF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628 (2011) 02 - 0035 - 04 当罪犯进入监狱与社会隔离 ,亲情就因失去自 由而倍显弥足珍贵。当前学界热烈探讨社区矫正 , 强调社会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但笔者以为 ,教 育改造和感化应当是家庭、社会和国家三方面相结 合 ,而最能对罪犯教育感化起作用的莫过于家庭。 青少年本是家庭未来的承载者 ,青壮年则大多是家 庭的顶梁柱。犯罪人对于政治国家和宏观的社会 而言 ,可谓沧海一粟 ,但对于家庭 ,却举足轻重乃至 不可或缺。家庭的关怀和帮助能够促进罪犯积极 的教育改造 ,从行为到内心 ,浪子回头 ,迷途知返 , 改造成为守法合格的公民 ,血浓于水 ,罪犯对家庭 的愧疚和依恋本身也是其积极改造的动力 ;家庭对 罪犯的鄙视和隔离以及由犯罪产生的家庭危机 ,则 可能严重影响教育改造的实效。 一、为什么要强调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 在经济转型时期 ,宗教信仰和道德都在一定程 度上缺失。罪犯特别是法定犯 ,往往认为犯罪不外 乎是一种冒险 ,而最终被处以刑罚是运气不好。宗 教上没有心灵的皈依 ,道德上不会觉得耻辱 ,再加 上监狱的改造以劳动改造为主 ,[1 ]在劳动改造意 在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创收的大环境下 ,罪犯的观念 也大大不同于以往。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 :投机意识增强 ,有偿 改造心理突出 ,羞耻感减弱 ,服刑意识淡化。许多 罪犯不是将劳动改造视为改过自新的途径 ,而是当 做论功受奖、减刑假释的砝码。一切向分看 ,分多 多干 ,无分不干 ,甚至采取手段骗分或买分。这样 , 如果罪犯不从内心对自己的罪行反省、自责 ,那么 虽然表面看来好像已经改造好了 ,但是很难说其内 心能与其外表相一致 。 教育感化应当是由家庭、社会以及等多种环境 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如何让教育感化有效 ,则 在于教育系统能否将多种教育环境整合 ,让教育真 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2 ]作为改造罪犯的监狱 , 要吸引家庭、社会参与到教育感化活动中来 ,通过 切实的努力使三方面的教育资源相融并最终形成 统一的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家庭教育感化 缺失 ,使得家庭和监狱教育难以形成合力 ,导致监 狱教育感化难以显效。教育感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 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家庭 和社会的教育感化功能或者发挥不当 ,就会严重影 53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响监狱的教育效果。 天然血缘关系所铸就的亲和性、共同生活所熟 知的可能性和有效性[3 ]决定了家庭教育感化有着 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罪 犯最相信的是父母 ,或者是自己至亲至爱的兄弟姐 妹或者配偶 ,最乐于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上述家庭成 员 ,离开家庭的关怀与家庭长久的隔离 ,他们就没 有心灵的依靠。自古以来无数的事实都已证明 ,家 庭的支持、鼓励和爱 ,是感化罪犯让罪犯恢复正常 人格遵守法律和重建基本道德观念的重要因素。 唐太宗统治时期 ,据《后唐书》记载 :“十二年辛未 , 亲录囚徒 ,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 ,令明年秋末 就刑。其后应期毕至 ,诏悉原之。”[4 ]上个世纪末 , 北京某监狱也有让罪犯回家过年的类似做法。有 的学者认为这是太宗要让罪犯恢复耻辱感 ,有的认 为罪犯悉数归来系感恩于唐太宗的宽仁。但笔者 认为 ,唐太宗之所以这么做 ,无非是看到了家庭对 于罪犯从心灵上进行教育感化的作用 ,使监狱教育 感化得到延伸和补充。这些罪犯最终的回归 ,与其 说是觉得耻辱 ,不如说是回归家庭之后倍感珍惜 , 从而良知被唤醒 ,诚信道德恢复。 二、家庭对罪犯的教育感化的具体作用 家应指同居的共同生活的亲属团体 ,范围较 小 ,通常只包括两个或者三个世代的人口[5 ] 。家 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家庭作为基本的、有组织 的统一体 ,各个社会都在它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 自家庭产生以来 ,它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和社会发展 就有着多方面的功能。[6 ]中国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在 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的得以巩固和强化 ,成 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民族心理。这种重视家庭的民 族心理和文化理念 ,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 ,很容易 转化为对罪犯进行教育感化的力量。 (一)家庭对罪犯真正悔罪、恢复道德良知的作 用。 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犯罪之后往 往向牧师、神父、上帝忏悔。向上帝赎罪 ,请求宽 恕 ,以求良心安慰。中国人大多数是不信教的 ,尤 其是共产党员。农村封建迷信较多 ,但这也是主流 社会认为愚昧的东西。在这样的状况下 ,中国人尤 其是犯罪之后的中国人 ,他的心灵皈依在哪里呢 ? 笔者认为 ,这个皈依就在有亲情和爱的在家庭。大 多数中国人不做祈祷 ,但是 ,大多数中国人都拜自 己的祖先。经济发达的广东以及港澳台 ,都拜祖 先 ,祭祖 ,家族观念 ,家庭观念 ,其实都是很强烈的。 连战回大陆祭祖就是例证。在古代 ,中国人犯罪或 者是忤逆 ,都要在家长的严厉管教下跪在列祖列宗 的遗像面前 ,向列祖列宗悔过。中国人的神就是自 己逝去的亲人或者祖先。每个农民家里 ,几乎都会 供奉自己的祖先。对家庭的重视 ,对长辈的尊敬 , 对亲人的担当和扶助 ,这种影响 ,伴随每个中国人 的一生。 肉体的痛苦 ,自由的剥夺 ,固然能够让人不堪忍 受。但如果没有良知的恢复 ,对罪犯以恶治恶 ,以现 在的以及将来的恶来惩治和报复曾经的恶 ,在这样 一种轮回中 ,轻者 ,罪犯将这种痛苦认为是冒险失败 应当付出的代价 ,重者 ,罪犯可能会越走越远 ,甚至 以结束生命来了结痛苦。当然 ,笔者在此无意探讨 刑罚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而是强调 ,人区别于动物的 本质在于人是社会的人 ,是有感情的人。家庭之于 罪犯 ,往往是其心灵的港湾。唤醒罪犯的良知、最能 让罪犯真正悔改的 ,往往不是监狱的惩罚 ,而是两鬓 斑白的双亲或者是泪流满面的妻子儿女。笔者并不 主张将罪犯放任监狱之外 ,而是强调 ,让罪犯悔罪 , 应当发挥家庭的作用 ,通过家人来帮助其彻底的改 造自己的思想 ,打消危害社会的念头。 痛苦或者幸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对于罪犯 而言 ,这种比较 ,主要是今昔对比。在肉刑已经废 除的时代 ,罪犯的身体基本不再受到戕害 ,而身体 不自由的痛苦是要由心理来获得或者感知的。法 律的否定性评价乃至惩罚 ,并不一定能够达到让罪 犯悔罪的目的。有的罪犯认为自己只是犯了法 ,但 是自己并没有犯错。罪犯实施犯罪活动 ,本身可能 就对社会有敌视或者仇恨 ,由于体制原因 ,加上中 国罪犯和警察的比例为 8 比 1 ,监狱教育感化很难 进入罪犯的心灵。家庭成员由于长期跟罪犯生活 长期相互依存相互熟知 ,这种建构在血缘基础上的 信任和亲近对唤醒罪犯的良知是最有效的。心理 学研究表明 ,在人的一生中 ,总有一个亲人对他有 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马加爵的忏悔录中 ,他写 道 :“当你想犯罪的时候你要明白 ———最大的受害 者其实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7 ]由此可见 ,亲人是 让罪犯人最在乎、最有愧疚感的。 犯罪给家庭给亲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苦痛 , 犯罪人自己也陷入了心灵的痛苦和愧疚。在这个 特定的时刻 ,家庭的关爱 ,亲情的召唤 ,对家人的眷 恋就可能让犯罪人真正的悔悟。失去才懂得珍惜 , 犯罪人可能对这句话感触最为深刻。 (二)家庭对犯罪人的心理矫正作用 任何犯罪人走上犯罪道路 ,都是基于一定的心 理特征和原因。而犯罪心理矫治的最重要的目的 , 就在于发现犯罪心理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过 程。[8 ]生活经历是矫正犯罪人心理必须了解的内 容。但生活经历因人而异。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 63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的人格特征。家庭成员对犯罪人职业状况文化修 养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对犯罪人的期望程度 , 家庭生活的气氛 ,犯罪人与家庭的关系 ,家庭婚姻 状况等都是最为了解的。因此 ,让家庭成员参与对 罪犯的心理矫正活动 ,可以为矫正犯罪人的心理提 供翔实的信息基础 ,也为成功矫正犯罪人的心理提 供了有益的导向。 对于已决犯而言 ,家庭成员的介入基本上已不 再像审判之前一样可能会为包庇罪行或者串供提 供机会。而与犯罪人进行心理交流 ,心理咨询 ,信 任是第一位的。心理矫正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 基础上才可能取得成效。毋庸置疑 ,相对于其他人 而言 ,家庭成员在这点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另外 , 心理矫正要具有实际效果 ,真正达到矫正的目的 , 在于犯罪人诚心的配合。监狱心理咨询人员或许 非常专业 ,但不能否认的是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他 们所做的一切 ,其实是在例行公事。而且 ,就我国 目前的状况而言 ,真正有效的心理咨询与矫正机制 尚未确立。即便是确立了 ,犯罪人也可能对咨询员 抱有拒绝或者排斥的态度。而家庭成员则较为容 易被犯罪人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 ,允许罪犯高度 信任的家庭成员与其沟通和交流 ,弥补罪犯的心理 失衡是非常有意义的。 另外 ,罪犯回归社会 ,他首先要回归的是自己 的家。从心理层面来讲 ,家庭和犯罪人之间存在相 互的期望。人在孤独而没有希望时刻 ,最容易突破 理智的藩篱。前文已经提到过 ,青少年是家庭未来 的承载者 ,青壮年是家庭的顶梁柱。家人会对犯罪 分子给予可以深入到内心的关怀和爱。当犯罪人 失去自由之后 ,他对家庭和家人的期待 ,可能是比 较容易实现的。而家庭成员对犯罪人的期待 ,以及 家庭成员在交流过程中给予犯罪人的希望和安慰 , 则可以平复犯罪人的情绪 ,稳定犯罪人的思想。由 此可以矫正犯罪人员的逆反心理和不良性格。 (三)家庭对防止犯罪人再犯罪的作用 预防犯罪人再犯罪 ,不应当仅仅将犯过罪的人 作为消极的社会力量来看待 ,而应当由家庭和社会 给予犯罪人更多的宽容和关怀 ,让犯罪人能够更有 条件恢复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够更好的矫正犯 罪心理。家庭具有经济、教育、抚育、赡养、满足性 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功能。这些功能的正常和谐发 挥 ,能够有效避免犯罪人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9 ] 发挥家庭防止犯罪人再犯罪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防 止犯罪人在监狱接受改造期间重新犯罪 ,如 ,防止 犯罪人脱逃、防止犯罪人在监狱内故意伤害、杀人 等 ;二是有利于防止犯罪人出狱以后再犯罪。 家庭对防止犯罪人再犯罪的预防是通过发挥 家庭的教育功能来实现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家长 对已经实施过犯罪的子女再犯罪的预防和已经实 施过犯罪的家长自身的犯罪预防。家庭成员充分 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以及权利与义务 ,充分发挥基于 血缘关系的爱的感召力 ,以人与人之间最为亲近的 教育方法最为诚恳的教育态度 ,正确的引导、教育 犯罪的家庭成员。让已经犯罪的家庭成员意识到 他对整个家庭的重要性 ,认识到家庭对他的接纳宽 容和依靠。犯罪人在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价 值和认识到家庭与家庭成员对自己的爱和期待之 后 ,再对比监狱的经历 ,在这样一种心路历程中 ,犯 罪人会体会到珍惜的含义 ,也会在对比中发现自己 失去的幸福或者将要追寻的幸福。即便有诱使其 再犯罪的原因 ,犯罪人也会在犯罪与否的赤裸裸的 风险利益权衡之外 ,充分考虑到犯罪可能对家庭带 来的毁灭性打击和伤害。在这样一种考虑中放弃 再犯罪 ,是非常有可能的。 (四)家庭对犯罪人教育感化的负面作用 前述几点 ,都是建立在犯罪人来自正常的家庭 的基础上来阐释家庭对犯罪人教育感化的正面作 用的。而现实中 ,家庭问题对犯罪人的教育感化的 负面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有相当一部分犯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 由于缺损的畸形的家庭导致的 ,如父母早逝或者离 婚 ,夫妻反目 ,夫或妻越轨 ,家庭暴力、虐待等。在 有些家庭中家庭成员思想意识落后 ,以恶生恶 ,甚 至出现“犯罪专业户”“劳改世家”这样的特殊家庭。 有相当一部分犯罪人的家庭对犯罪人不管不顾 ,放 任自流 ,让其自生自灭 ;有的犯罪人的家庭成员 ,则 把犯罪人的犯罪认为是冒险失败 ,司法腐败 ,为犯 罪人掩盖犯罪的实质 ;有的对犯罪人进行简单粗暴 的斥责辱骂 :有的甚至与犯罪人划清界限 ,断绝夫 妻关系父子关系等等。 另一方面 ,青壮年犯罪人在家庭中往往是主要 劳动力 ,是保障整个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和维持整个 家庭完整的支柱力量。当犯罪人进入监狱 ,这个家 庭就失去了经济保障。随着罪犯入狱而来的 ,是家 庭的危机。如果犯罪人本身家境并不殷实 ,也没有 其他家庭成员能够担当起犯罪人在家庭中所承载 的负荷 ,那么 ,犯罪人的家庭陷入困境就是必然的 犯罪人所犯罪行已成事实。在狱中 ,对于有婚 姻家庭问题的服刑人员而言 ,痛苦与失落是百分之 百的。在公众的关怀下 ,他们如今已经不用太为刑 满释放后的就业等生存问题发愁 ,但是他们当中究 竟有多少人在感情上蒙受创伤 ,将拥有普通人平淡 的家庭生活视为奢望 ,却并不为人所知。身陷高墙 铁网的束缚 ,心受妻离子散家庭破裂的煎熬 ,在这 73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种情形下 ,犯罪人很可能陷入绝望、仇视、怨恨、暴 躁、喜怒无常的濒临崩溃的精神状态。破罐子破 摔、犯罪人可能进一步实施反社会的犯罪行为。监 狱对其进行教育感化 ,也就无任何实效可言。 四、家庭影响罪犯教育感化的启示 (一)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1. 家庭在罪犯教育感化中的作用未被重视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其实是深入骨髓的。历经 五千年的积淀 ,已经成为共同的民族心理。虽然经 过“文革”的洗劫 ,尊卑伦常受到影响 ,然而 ,十年并 没有让家庭观念消减多少。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父 母疯狂累积财产 ,依然不会吝啬于给子女享用。甚 至是为了子女的未来而累积财产。但是 ,人们却忽 略了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让 家人参与到这个教育感化中来。没有认识到罪犯 回归社会之前要回归的是他自己的家。一个无家 可归的人 ,无从谈安居乐业。罪犯同样有很强的家 庭观念 ,走出监狱以后 ,是不是还有自己的家 ,自己 的家还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家 ,这是困扰犯罪人最大 的问题 ,也是影响犯罪人在监狱改造结束之后人生 走向的重大问题。 2.出现了一种声音 ,认为不应当对犯罪人太 好 ,不应当把犯罪人当孩子 ,当学生。 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片面强调学习西方 ,而缺少 冷静的思考 ,没有实事求是的认识和立足国情的举 措。认为这样不利于罪犯认罪、悔罪、耻罪和改 罪[10 ] ,这种观点考虑到了监狱成本和中国的贫富 差距悬殊的状况 ,但笔者认为 ,中国监狱的现状是 对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不够 ,而不是有余。尊重和 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人性化的监狱管理的价值取向 不应当以这样的理由来予以否认。诸如躲猫猫、喝 开水死等事件 ,就强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的国情还不 是对犯罪人太好 ,太迎合西方 ,容易引诱普通群众 去犯罪 ,而是保障人权方面做得不够。 3. 犯罪人的婚姻家庭危机很难得以化解。 服刑人员自走进监狱起 ,就开始经历夫妻不 和、父母与妻子不和、子女与妻子不和、妻子有外遇 等家庭矛盾。而他们的妻子也以不同的态度对待 家庭、婚姻问题 :有的是不堪社会压力要求离婚 ;有 的因婆媳不和、准备出走 ⋯⋯ (二)家庭功能理论和家庭观念对当前罪犯教 育感化工作的启示 发挥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 ,应当坚持保 障犯罪人权和监狱人性化管理的价值取向 ,应当清 醒的认识到我国的国情是监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人权保障有待加强的状况。鉴于正常的家庭具有经 济教育等功能 ,有助于稳定犯罪人的情绪 ,平衡犯罪 人的心理 ,给犯罪人以积极改造的动力和希望 ,而有 缺陷的、畸形的家庭给犯罪人的教育改造带来了消 极的后果 ,甚至可能会影响犯罪人出狱后回归正常 的社会生活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启示 : 1. 为犯罪人和家人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让家 庭发挥矫正犯罪人犯罪心理、重建犯罪人的社会道 德的作用。一个健康的完整的家庭 ,如果不幸的有 人犯罪了 ,那么 ,这个家庭必然会尽全力去拯救这 个犯罪人。司法审判程序完结以后的拯救 ,就是帮 助罪犯矫正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前文已经提到 ,唐 太宗放犯罪人回家过年 ,之后犯罪人都悉数回监狱 服刑 ,可见此举能起到让犯罪人重建社会道德的效 果。建议增加会见的次数 ,放宽会见的管制 ,延长 会见的单位时间。 2.帮助犯罪人的化解家庭危机。监狱管理人 员利用各种方法 ,帮犯人指点迷津 ,医治他们的情 感创伤 ,就是为了让犯人以健康的身心 ,清醒地了 解他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顺利改造自己。监狱教官 应及时掌握罪犯的心理状态 ,知道他们的所思所 想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教 ,解决服刑人员存在 的各种婚姻家庭问题 ,使他们以积极心态投入到服 刑改造中。 3.维护犯罪人的家庭稳定。维护犯罪人家庭 的稳定 ,监狱应当和犯罪人所在社区保持密切联 系 ,由社区工作者和监狱合作 ,对犯罪人的家庭予 以维护。当然这只是建议型的 ,不能超越婚姻自由 的界限。 [参考文献 ] [1 ]赵晓耕 ,马晓莉.“从‘耻辱刑’到‘羞耻心’———漫谈 在监狱矫正中唤起服刑人的羞耻之心”[J ] . 政法论丛 ,2005 年第 5 期. [2 ]陈俊贞.“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 [J ] .学苑教育 ,2009 年第 19 期. [ 3 ]陈明甫. 法治视角下的平安建设[ M ] . 2006. [4 ]《二十五史·旧唐书·太宗纪》[ Z]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店 ,1986 年版 ,第 3490 页. [ 5 ]瞿同祖. 瞿同祖法学论著集[ M ] . 北京 :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5 页. [ 6 ]《中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生育年鉴 1996》[J ] .第 71 页. [ 7 ]http :/ / baike. baidu. com/ view/ 4136. htm. [8 ]张华倩 ,吕瑞萍. 犯罪心理学 [ M ] . 北京 :中国检察 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353 页. [ 9 ]罗大华. 法制心理学词典[ M ]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394 页. [ 10 ]http :/ / www. hsw. cn/ news/ 2008 - 03/ 19/ content- 6869317-2. htm. [责任编辑 :炫  蓉 ] 83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本文档为【论家庭对罪犯教育感化的作用与启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105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2-08-02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