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课件】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

【教育课件】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

举报
开通vip

【教育课件】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教育课件】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 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 目的和要求:通过从理论层面探索人生与价值,帮助大学生了解人性,承担人生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 1(理解人的本质 2(探索人性 3(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评价 难点: 1(如何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2(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3、人生目的 内容: 1.人的本质的把握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理论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课件】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
【教育课件】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 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 目的和要求:通过从理论层面探索人生与价值,帮助大学生了解人性,承担人生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 1(理解人的本质 2(探索人性 3(人生价值的选择与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难点: 1(如何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2(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3、人生目的 内容: 1.人的本质的把握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理论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同时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思维方法。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 首先,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彻底否定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错误观点。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抽象地存在于人的共同性、统一性之中的“类本质”,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爱和意志力”等抽象的“本质”。事实上,人作为同类,具有某些相似的共同性,但这种共同性的内涵并不抽象的、空洞的。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只有抓住实践这一环节,人才是具体的、现实的。费尔巴哈以“理性、爱和意志力”等来解释人的本质,其错误就在于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其次,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人区别于动物,最本质的方面是劳动。劳动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它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劳动,人们必须结成一定生产关系,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劳动,才能进行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所以劳动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关系而存在。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上还要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结成政治、思想等其他社会关系。因此,人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多 方面的关系,其中,最本质的是生产经济关系。人不是单一社会关系之中的人,而是社会关系之网的网上纽结,人的本质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实践的总和中形成发展的。 1.2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三种观点:第一,是把个人放在首位的理论,即个人本位主义。这一派的理论包括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这种学说断定人本性是自私的,人生下来就想得到快乐和避免痛苦,人是天生利己者,一切道德行为都应以个人利益为依据。第二,是把社会放在首位的理论,即社会本位主义。这一派的代表学说是西方利他主义的理论。虽然历史上任何道德理论都包含着利他性的内容,然而利他主义作为一种与利己主义相对立的特定的道德理论,却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英国。其典型表现形式,即仁爱的利他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莎甫兹伯利和赫起逊等人。他们认为人本性善,人生来就有道德感,生来就有互助合作的仁爱情感。仁爱的目标是他人的幸福,它使幸福的人越多,它也就越有道德价值,最高的善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第三,是试图调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但最终这种调和要么倒向个人本位主义,要么被社会本位主义所取代。如合理利己主义试图调和利己与利他的矛盾,虽然其仍然强调自私自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快乐和幸福是人的自然要求,但它们从人的行为受社会制约出发,要求对自私的本性加以限制,主张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它们认为利己是目的,但运用利他主义的手段可以缓解人们因追求利己目的而产生的冲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和德国的费尔巴哈,主要命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以边沁、密尔等为代表人物的功利主义的理论也试图调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应关心社会公共利益。应该看到,功利主义的实质是利己主义的,社会利益不过是私人利益的抽象。但是功利主义又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社会整体利益问题,因为功利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中社会利益,即公益的客观实在性。功利主义提出最大幸福原则,企图在不改变资本主义财产制度的情况下,为社会公益而奋斗。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私利与公利的对立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性质所规定的,两者的对抗构成了英国功利主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有机体中,个人和社会是辨证统一的。首先,个人与社会具有相互区别的各自特点。个人不仅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内部,而且也进行他们自身的个人生活过程,因此个人概念具有不同于社会的一面,而社会主要涉及到的是人的社会生活,包括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个人概念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差异性、灵活多样性,而社会的发展变化则呈现出相对稳定性和个人间的某种共同性;个人有一个由个体经过社会化形成为个人再形成为个性的问题,而社会只存在一个发展的问题。 其次,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个人既依赖于社会,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社会是个人存在、发展和实现的主要的客观内容。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生产,个人的生活依赖于社会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进步;个人是社会形成、表现和起作用的主体形式。社会是在个人生活过程中和它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的表现和起作用的系统主要是和个人主体相联系的,而且是通过个人主体的存在和活动而取得其具体的现实性。个人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个人通过参加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个人通过参与政治和精神生活,促进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的辨证统一还表现在两者是互相渗透的关系。个人发展中有社会因素的作用。社会对个人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个人脱离自然共同体而独立,是与他的社会化分不开的。社会化即个人占有和掌握社会文化内容、社会职能、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形式的过程以及再生产社会文化内容的过程。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能够掌握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安身立命的本领,即社会促进了个体的发展;社会对个人的制约表现为,个人只能在他所面临的、历史所提供的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从事社会活动,并始终受到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和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个人是什么样的,与他所处的社会是一致的,个人潜能的实现需要凭借社会条件,或以社会条件为中介,社会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个人潜能就实现到什么程度;当然,社会发展中也有个人因素的作用。社会发展是由每个人的活动推动的,这包括个人的动机、价值观以及个人的能力、创造性活动的发挥等。 1.3 “人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及危害 无论在中外思想史上,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少人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例如,荀子提出“性恶说”,宋明理学把“人欲”视作罪恶本性和自私根源。西方抽象人性论,特别是把人的某种自然欲望和生理本能当作普遍人性的,大都从人“趋利避害”、“自我保存”的本能中,推出“人本质是自私的”观点。现实生活中,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潘晓讨论”开始,到80年代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及至1992年提出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期间不断地有人抛出“人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并用此观点为经济私有化思潮作论证,为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相结合作论证。为此有必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 首先,人类的生存本能、生理需要的利己,并不是自私。一些大学生举出生活中他们认为属于自私的行为实例,由此得出人本质自私的结论。如,“人自私,因为人要生存,自私给生存提供了保障”,“人有需要,有需要就是自私的”。这里,我们必须区分生理机能与自私自利。人有生存本能、自然欲望及需要,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但有欲望及需要不等于就是自私。自然属性仅仅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机能,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无所谓自私与否,只有在如何实现这些生理机能、从而与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时候,才具有道德评价的可能和意义。清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戴震就主张“欲”不等于“私”,认为只有那些有害于民众与社会的利己才属于自私的行为。 其次,把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生存本能、生理需要,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不能说人有自然属性就证明人本质是自私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性。“人本质自私论”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实际上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观并不否定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本能恰恰是构成人之为人的生理基础。但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这种社会本能构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 第三,自私观念也非永恒具有,它具有历史发展性。自私观念不是从来就有,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私有制产生前的原始社会个人没有独立性,人们根本不知自私为何物。只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产品有剩余,私有制出现,私有观念才出现,并占统治地位。我们现在社会,已有社会化大生产和工人阶级,因此集体主义根基已有,但还较弱,自私观念仍有很大影响。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私有制终将消亡,作为反映私有制的自私观念也将逐渐消失。 人本质自私论会带来较大的危害: 第一,人本质自私论为自私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心理支撑。人本质自私,自私也就合理,自私者可以堂而皇之地纵容自己的自私行为,并当侵害到他人、给他人带来痛苦、自己不安时,找到一种不正当的心理慰藉。 第二,人本质自私论为私心滋长和自私行为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本质自私论怂恿已陷入自私者继续作恶,鼓励外人效仿自私者。人本质自私论成了自私者队伍迅速膨胀的催化剂。 2. 人生目的的探究 2.1 人生目的及其层次选择 目的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之前,头脑中所预计达到的行动结果。人生目的是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它决定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从而决定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它是人生观的核心。当人们意识到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能量,为选定的目标不断地去努力,从而渐渐接近目标,人生目的对人生方向和道路具有激励作用。一个人的人生目的越明确、越高尚,内心所激发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不气馁、不退缩;相反,错误的人生目的则容易引导人们走入歧途,或者稍遇困难和挫折,就消极悲观,对前途感到绝望,或自甘堕落,走上犯罪道路,人生目的对人生方向和道路具有引导作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人生目的的追求上表现出不同的觉悟层次,即自私自利,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先公后私,以及大公无私等四个层次。 第一,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追求这种人生目的的人,一切都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他们行为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人不为己,天诛地 灭”,“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是这种人的信条。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在当前是要坚决摒弃的。 第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即追求主观利己的目的,但客观上又兼顾利他人。从二十年前的潘晓讨论开始,“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的命题在青年人中就很有市场。个体做出利他行为是出于个人利益的目的,利他只是利己的手段,如为了个人名誉或商业实利,等等。我们看到,当利己与利他无矛盾时,利己的同时能够兼顾利他,这种人生目的追求也是可行的。虽然其动机并不高尚,但在当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人生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相对于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当然,当利己与利他发生矛盾时,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将面临难以克服的矛盾,甚至有可能倒向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的局限性,并给以正确的分析和引导。 第三,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处于这一层次的人,希望兼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但能够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时可以克服和牺牲个人利益,较少考虑对自己报偿的有无。这种层次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当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第四,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这种人生目的主要表现在真正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先进人物身上。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说:“我们社会的先进分子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共产党员首先是领导干部,尤其要坚定不移地身体力行。”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鞠躬尽瘁的建设功臣是大公无私的典范。毫不考虑个人安危、不计较功利目的的见义勇为行为也属于大公无私层次。为救感染SARS病毒病人甘冒生命危险、勇于献身的白衣天使是新时期实践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光辉榜样。尽管目前能达到这一层次的人不是很多,但作为一种努力方向,将鼓励人们不断向着崇高的人生目的迈进。 2.2 人生目的的义与利 在确立人生目的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生目的的义与利问题。 义利关系问题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首先,义是指道德准则、要求,利是指物质利益,义利关系指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其次,因为道德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反映,义在本质上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所以义利关系又是公利与私利的关系。 对于义利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争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从总体上说来,在中国的道德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重义轻利、公利为上、以义制利的原则。 孔子最早为义定位。他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所说的义包括很多方面,如从道德上讲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人们的言行符合“周礼”的行为规范,也就是符合义。从人生观、价值观意义上,孔子把义看作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要求人们“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应该说,孔子并不是完全否定利的,他把利界定为个人私利,在处理义利关系上,要求人们见利思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并且把义利关系推向对立的极端。他说:“王者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常常公、义并提,私、利并用,把公义与私欲、公道与私事相对应,明明白白地把义规定为君父所代表的公利。例如,“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 “公义胜私欲”。荀子曰:“以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主张以义制私利。 与主张重义轻利的儒家义利观不同,墨家推崇义利并重的义利观。墨子认为:“天下莫贵于义”,但对义的理解与儒家不同,他们以“利”为义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曰:“义,利也”,把义解释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强调义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可以“利人”,而所利之人,指的是众人、人类,对个人利益则不很关心。墨子曰:“夫义,天下之大器也”。义也就是能给普天下都带来利益的最有用、最重要的东西。利则是天下、国家、人民之大利、公利。墨家反对私利,因为私利是与仁义背道而驰的。 儒、墨两家讨论义利概念时有共同处:都轻视或反对私利,墨家把私利基本排除在利之外。区别在于:儒家义利概念大致有公利和私利、道义和功利两层内涵;墨家没有涉及第二层。其次,儒家在价值导向意义 上的利主要指私利,义反映和代表着公利,义利由此被对立起来;墨家把义通约为利,把利又规定为公利,义利由此被统一起来。 法家反对代表奴隶主阶级的义,作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提出了代表自身阶级利益的行为准则,即重利轻义说。法家把代表本阶级的私利上升为公利并以此来限制普通民众的利益。他们反对“同利”说,指出臣主之利不同。他们主张“去私行公”,即维护封建国家及君主之利,抑制臣民百姓的私行小利。在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以赏罚为手段,行公义,私利服从公利。可见,在把公利放在第一位这一点上,法家与儒、墨重义的思想相通。 义利论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其重要职能是,为所在的时代和社会确立价值标准、价值导向。儒墨两家在一些观点上虽然有差异,但在根本目的上却异中有同:墨家的根本目的始终是天下、国家、民众之大利。儒家在理论上先义后利,其最终目的指向以君父为核心的宗法秩序及其利益要求。法家的义利理论也是要维护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义利关系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古代的等级制度中,统治者总是用自己的阶级私利冒充公利,这样重义轻利、公利为上的思想,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压制劳动人民利益的性质。随着社会对抗的加深,重义轻利进一步发展成为崇义贬利。汉朝董仲舒说:“正其宜(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此义被奉为至上。以利益分贵贱。视利益为祸水。求财是庶民百姓。宋明时期,崇义贬利发展到极端,认为尽人道、行道义、尽义务就须排斥“有为”,否定功利。尽管如此,在传统的义利观中还是包含着某些具有普遍性、真理性因素的内容,义以为上,公利为重,应该说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它倡导了一种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模式,能使人们关心他人和社会的集体利益,使人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体贴的温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史和现实中涌现了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舍己为人的高尚人物。 我国古代义利观中的优秀思想,曾经培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尊德重义、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至今也仍然具有深远意义。它启示我们,即使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大潮中,也必须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既要用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义原则去引导、调节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保障和促进各种正当利益的发展;又要以经济发展和调节人们利益关系为手段,保证社会上道义原则的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的义和利、道德和物质利益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辨证统一关系。我们反对重义轻利,也反对见利忘义,坚持把义与利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这是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内涵。它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的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那种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不尽义务、不讲责任的行为,与社会主义义利观格格不入,与我们提倡的奉献精神背道而驰。 2.3 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人生目的的实质。历史上进步的人生目的都表现出强烈的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倾向。我国古代治水造福于人民的大禹,治水树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北宋范仲淹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近代改良主义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把为大众服务当作自己的义务;美国近代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把自己的人生目的确立为“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并以此为人类造福。”科学家爱因斯坦说道:“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无产阶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已提出“要为全人类谋福利而劳动”,“为全人类作牺牲”的革命人生观。毛泽东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生观,把人生目的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毛泽东为了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张思德,专门写了一篇《为人民服务》的文章,提出了为 人民服务的思想。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又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并把它上升到我们党和军队唯一宗旨的高度。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毛泽东还指出,要贯彻为人民服务思想就要履行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毛泽东说:“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 这种革命的功利主义基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基于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最大和最长远的利益。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根本宗旨。 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新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邓小平一再强调在新时期要继续发扬为人民服务精神,尤其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发展,在于赋予了它新的内容,更加适合新时期的道德建设的需要。他把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结合改革开放实际,把它归结为“三个有利于”。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新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者密切相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中贯穿的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这是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认为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就是利益竞争,利益竞争就可以不顾法律与道德。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人民服务,每个有觉悟的大学生,身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不仅不能放弃、淡化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而且更应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 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这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为人民服务从最一般意义上说,就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既是服务的给予者,又是服务的接受者,社会正是在这种给予与接受的不断转换中运转的。只有每个人努力为社会与他人多做贡献,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丰富与发展,反过来又为自身完善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所以,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能使大学生在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同时,个人自身不仅获得物质上的得益,而且更能够获得才能的锻炼、精神的提升。 3. 人生态度的取舍 3.1 人生态度概说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的形成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个人生活经历和文化教育是形成人生态度的物质根源。人生态度影响和支配着主体的人生行为。人生态度所形成的指导自我人生活动的心理定向,为人生一系列行为活动提供了心理准备及采取何种行为的可能性。人在一生当中对各种生活事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都是在人生态度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对生活对象的具体反映。 人生态度的分类多种多样。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中国传统分类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态度有入世、出世、避世三种样式。入世的人生态度为儒家所主张,佛家主张出世的人生态度,道家和一些古代隐士则主张避世的人生态度。第二,哲学流派分类说。包括享乐主义人生态度、 禁欲主义人生态度、实用主义人生态度、虚无主义人生态度、功利主义人生态度以及意志主义人生态度等等。第三,生存基调分类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生的态度作为生存的基调,有消极悲观和积极进取两类人生态度。这种分类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的普遍性。 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其特征在于否定人的积极能动作用,以个人为中心,仅仅关心个人的境遇、愿望和前途,常常表现为虚无、悲观,享乐、纵欲等态度。中国古代的老子是虚无主义的最早代表,他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提出“自然无为”的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提出“无待”说,认为人们要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就不能凭借任何东西,人们应一无依靠,与道为一,游于无何有之乡。如果说,老庄的虚无主义造成一种超脱的人生,那么,叔本华的虚无主义则导致一种悲观主义人生观。西方最早提出虚无主义人生观的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一条由灼热的煤炭铺成的环形跑道,人在意志的驱使下在这条跑道上不断地奔跑,永远达不到终点。由此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毫无价值,要消除人生的痛苦,只有放弃生活本身。叔本华之后,虚无主义学说又在尼采、萨特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受虚无、悲观人生哲学影响,一些学生认为:“人生虚无缥缈”,“人生毫无意思,无所谓希望,无所谓奋争”,他们在学习上追求60分万岁,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热情,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对一切心灰意懒、百无聊赖是这些人的生活写照。另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表现为追求享乐、纵欲。《列子•杨朱篇》写道:“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这就是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什么是人生的快乐呢,就是吃喝玩乐。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享乐主义的恶性膨胀往往会引发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并滑向纵欲主义。享乐、纵欲的人生态度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特征在于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个人利益的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凭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社会生活。儒家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仍具有学习借鉴的价值。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提倡要勇于面对人生挫折。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坦荡荡迎接生活中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是儒家所提倡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是提倡要“乐天知命”。儒家的乐天知命是倡导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潇洒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它力图创造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儒家赋予乐天知命以丰富的意蕴,一方面是不忧不惧,能知天命,可以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另一方面是乐以忘忧,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是提倡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弘毅进取是儒家人生哲学的真谛所在。“知其不可而为之,”在孔子看来,可不可是客观问题,为不为是主观态度问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的追求精神也是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的写照。 3.2 人生境遇的思考 人生境遇就是人生境况、境地。顺境和逆境是人生道路上必然经历的两种境遇。关于顺境与逆境的划分,张中行认为:“似乎可以认定有个常境,顺境是所得超过或大超过常境,逆境是所得不及或远不及常境。”? 可见,顺境即顺利的境遇,指的是一种顺利的环境、和谐的局面、良好的态势。逆境即厄运、不幸的遭遇。 顺境和逆境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首先,顺境对人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顺境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又会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或者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此时,顺境就会转化为逆境。其次,逆境对人们的影响也有两方面。一方面,生活的磨难、事业的挫折,以及各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会使人陷入痛苦之中难以自拔。另一方面,逆境对人生又是一种磨练,它能使人更多地去思考人生,发奋图强。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不能自傲自满,要自制自励,继续努力。顺境时出问题,通常在两个时段:一是在接近胜利时;二是在取得胜利后。其症结,前者在于麻痹;后者在于骄傲。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一行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了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重温了“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的教导,明确指出:“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并坚定地表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同志,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在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这是正确对待顺境的新范例。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头脑清醒,目光 远大,居安思危,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忧人,自暴自弃。每个人的一生中,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公正、不公道、不合理的问题。坚持原则,埋头苦干的人,可能会遭到非议;有才华,有创见的人,可能会受到埋没;见义勇为,有时可能会得不到理解和尊重,以致“英雄流血又流泪”。尽管这些现象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主流,但确实不可能完全消除。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它,唤起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以公正、公道、合理的行为去改变它,切不可遇到坎坷不平就消沉、悲观和失望,更不应怨天尤人或者玩世不恭、游戏人生。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这样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的这段千古名篇,写出了古人虽历经非人磨难,仍然坚韧不拔,为后世留下不朽华章的坚强品质。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 凯勒,在回顾自己一生不平凡的经历时,这样说道:“我极少想到自己的缺陷,同时这些缺陷也决不能使我悲观,也许不时会有一阵忧虑闪过,但它并不明显,而像一股微风吹过鲜花丛中。微风吹罢,鲜花仍然千姿百态,灿烂开放。” 3.3 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小康社会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的起步阶段和开局时期,经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又要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自豪,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充满信心,要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乐观向上、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人生态度。 具体来说,与时俱进,就是用辩证的、运动的、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分析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积累经验,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不落后于时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善、改造、扬弃,作出新的抉择,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时俱进要求我们既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又要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开拓进取,就是要具有拓展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思路,开创新局面,不怕苦,不畏难,勇于拼搏。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古人开拓进取精神的写照。 求实创新,就是要探求真理,不断丰富和完善既有知识,进行知识和理论创新。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做到解放思想,从而实现理论创新。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坚持和发扬这种“科学精神”,促进“求实创新”。 乐观向上,就是要正确看待人生发展的顺境及逆境,胜不骄、败不馁,以昂扬积极的精神状态应对人生的种种境遇。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种人生问题。 助人为乐,就是要正确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具有利他人、利社会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乐于帮助他人,在危险紧急关头能够见义勇为,使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利他助人的风气。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要艰苦奋斗。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强调: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人们再去吃糠咽菜,也不是 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反对脱离国情,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从物质层面讲,艰苦奋斗要求人们把消费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从精神层面讲,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的思想品德。 爱国奉献,就是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要增强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践爱国行动。在祖国召唤自己的时候,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够立刻听从响应,并且不辱使命。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能够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应尽的责任甚至为之献身。 4.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4.1 价值与人生价值 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对价值的定义主要是“关系说”和“效用说”。“关系说”把价值确定为“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或否定)关系。”? 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是认识者、行为者、实践者,包括个体、群体、社会;客体是认识对象、行为对象、实践对象,包括物、某种精神的事物或者人。“关系说”让我们看到,价值不是由主体或客体中的任何一方单独具有的,而是由两者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在这里,“价值”被理解为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评价客体对于主体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主要借助于“主体需要及其满足”的尺度。 因此,“关系说”也可以称为“效用说”,因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实质上也就是效用。 人的价值是价值的特殊形态。人的价值,也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只是在人的价值中,主客体均是人,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人的价值是人自身创造的,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而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劳动,因此,劳动创造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从人类整体看,人的价值在于人类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人在世界中具有最高价值。其次,从个体角度看,人的价值也就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人生价值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所谓客观性,是指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主体的创价活动、主观的价值生活体验都是客观的。所谓社会性,是指人生价值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表现出来,因此,人生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概念,具有社会性。所谓创造性,是指人生价值本身就意味着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生价值的产生。人的实践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在实践中不仅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创造性地改造世界,人的自由自在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的特征。 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等,其中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内容。人生价值的价值主体既有他人、群体和社会,也包括个人本身。人生价值的价值客体只是单个的个人。因此,人生价值既包括个人对于群体及社会的价值,也包括个人对于自身的价值。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其能力及创造满足他人、群体、社会的需要时,就形成“社会价值”;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其能力及创造满足自身的需要时,就形成“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就是个人满足社会的需要,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有贡献,就有价值;贡献越大,价值越大,如果对社会发展起阻碍、破坏作用,就是负价值。我们强调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为社会作贡献,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社会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的必要性。胡乔木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必须从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人对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同时意味着社会对人的正当需要的满足。因为社会本身包含个人,不体现具体个人的“为社会作贡献”是虚幻的。另外,只有在社会尊重人的劳动,并合理地满足了人的需要时,人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肯定。 自我价值,就是个人对于自我需要的满足。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即把自我价值理解为一味向社会索取,要求社会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是非分的需要。在这种理解中,作为“自我”的个人只是价值的主体,价值的需要者、消费者、享用者,而不是价值的客体,价值的创造者、生产者。其实,在一些情况下,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愈多,他个人的自我价值可能愈低,如社会对残疾人的补助,国家对贫困户的救济等,他所获得的价值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单纯地依赖于社会的给予,这不是自我价值活动。我们对残疾人的补 助要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对贫困者的救济以开发式扶贫为原则,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价值。因此,只有一个人越少地依赖他人和社会,越多地靠自己的努力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完善和满足,来实现自身的正当追求,才越具有自我价值。 总之,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人的价值实现着重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人的贡献是人的社会价值的实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最根本标志。 4.2 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人生实践作出肯定或否定(或者部分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不同的阶级因其利益和需要的不同,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也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由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需要、利益决定的。不同时代,统治者的需要不同,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血统、等级是至尊、至上的象征,成了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关系表现为和服从于一种抽象的金钱关系。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在资本家看来,金钱、货币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恩格斯指出:“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样一笔钱。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就„有势力?,而且他在那个圈子里在各方面都是领头的。”? 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剥削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而劳动成了衡量每个人价值的平等尺度。 现实生活中,在人生价值评价上存在两种片面化倾向。一种是完全用“占有”来衡量人的价值,以为个人的地位、门第、官职、资历等级越高,拥有的权力、金钱、财产越多,就表明这个人的价值越大。其实,这是不对的。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存在于他人和社会的收获之中,是不能再从贡献者那里表现出来的。社会给予个人的评价和报酬,是经过社会“过滤”了的反馈,同贡献不一定完全一致。另一种片面化倾向是孤立地看待奉献,认为奉献仅仅是为他人的,作奉献的人无需也无权占有。这种观点常表现为对先进人物和大公无私精神求全责备,认为奉献就该全然无我,奉献者也不应该享有个人正当利益。这种割裂奉献与占有,割裂人生价值完整含义的片面倾向是有害社会风气的。 当前,在人生价值的评价上应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评价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责任与贡献的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方法。 4.3 在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条件。主观条件一是要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包括确立正确的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选择最优价值目标等,二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实现人生价值最根本的是个体必须具备主观条件,包括树立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客观条件主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舆论环境等。客观条件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我们只有尊重并依据这些客观条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很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多元的变化。所谓价值取向,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的,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具体表现为政治取向、审美取向、道德取向等不同方面。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取向的变化根源,在于社会本身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市场经济结构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与多层次性。在这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有的人推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有的人则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有的人选择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有的人则只满足于个人的实惠与享乐。社会生活的多种变化引起人们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是社会开放、进步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对于多元的价值取向,我们应根据其不同的取向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实施价值导向,使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朝着高一层次目标有所进步。 所谓价值导向,是一定的社会为实现其政治、经济目的而对个人价值取向、群体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的规 范、激励、调节和引导,以促进个体、群体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谐一致、协调发展。因此,价值导向是对社会上各个个体成员的多元性的价值选择加以调节、引导和限制。一元性的价值导向是在多元价值选择的比较、评判、选择的基础上,把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引导到符合社会根本利益的基本方向上来,至少引导到相容的方向上来。在多元性的价值选择中,保持一个根本性的方向,才不致误入歧途、迷失方向。 当今中国社会,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以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倡导为社会作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国强民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着最新的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直接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大学生要勤奋学习,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勇于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成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时代先锋。 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看,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朝气的一代,他们的精神风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培养一代富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年轻人,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的丰富文化遗产,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极大地繁荣我国的先进文化。因此,大学生成为精神文明的先进典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切实需要。 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看,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党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征途中要贯彻和实践这个根本宗旨,就需要在大学生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能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拼搏的接班人。这就需要大学生明确成才方向,走上为国为民的成才道路。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下,大学生要树立为社会作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倡导无私奉献精神是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入信息社会,归根结底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奉献。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以他们自己的创造,作出了巨大奉献,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但它也蕴涵着转向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局限。因此,通过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对由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因素加以限制和引导。 奉献精神是伟大而崇高的,但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奉献就是只讲牺牲,高不可攀,可敬不可为,可羡不可行。这是对奉献的一种误解。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邓稼先为科学事业而献身,是一种奉献;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徐虎走街串户解市民之难,吴天祥将万家忧乐挂在心头,是一种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最近,在防治SARS疾病的第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工作,夜以继日地奋斗,表现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的高尚品德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向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向灾区群众捐几件衣物,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力,乃至为孕妇和老人让一次座位,也都体现了奉献精神。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献。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 倡导奉献精神,绝不是漠视个人利益。这里关键是处理好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我们不能一说奉献就不要个人利益,一提个人利益就不讲奉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 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讲奉献不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而是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同时,国家和集体也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提倡奉献精神,不是无视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视个人利益;不是用集体主义否定和取代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引导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和保证国家与集体利益,在保证和发展个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奉献,大量的、经常的是岗位奉献。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奉献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岗位敬业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有没有奉献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样。人们在本职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争一流,创一流。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辉煌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创造的社会实践中,在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的奉献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案例: 1(中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人本质的思考 中国思想史上对人本质的认识是从探讨人性问题开始,并始终局限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他们虽然没有提出人本质概念,但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人的本质。孔子关于“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是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命题。战国时期,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四种观点:一是孟子的“人性善”说。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所谓仁、义、礼、智。二是荀子的“人性恶”说。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他看来,人生而好利,好耳目声色之欲,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决定了人性恶。三是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说。在世硕看来,人性中有善恶的资质。养之善性,则善的一面得到发展;养之以恶,则恶的一面得到发展。四是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说。告子认为人性本来无所谓善恶问题,人性是人的生命体的自然需要,既然如此,仁义道德这些东西则并非人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综合起来上述关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把生物本能视为人性,如:告子、荀子把人的自然生理特性和生理需要作为人类的本质特征,他们把人性理解为一种感性存在物。二是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生来就具有某些道德观念,如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四端。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人性理论不乏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批判地继承。 西方思想史中关于人本质的探讨源远流长。柏拉图说:“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个政治动物。”西方近代思想家从中世纪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之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会到世俗基础,他们从人的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解释人性和人的本质,形成了以意大利人文主义和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为代表的感性主义人性论和以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人性论两个流派。无论感性主义人性论还是理性主义人性论,虽然他们对人性的解释各有不同的内容,但都是把人的一种物质的或者一种精神的属性抽象出来称为人性,而一切社会环境的因素却被排斥在外,他们从抽象的存在出发又归结为抽象的结论,均未达到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2(《论诚信》, 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回应。许多干部群众来电来函反映,《论诚信》一文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道出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读者认为,《论诚信》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篇力作。 许多读者在来电来函中对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推进诚信建设,为什么说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石,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是否需要我们对诚信有新的理解,如何从制度层面推进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框架等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不少读者还从身边的实际出发,对社会生活中由于信用缺失引发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出建议。 根据读者建议,本报今起在本版开设“诚信大家谈”专栏。我们热诚期待广大读者踊跃来稿,围绕推进诚信建设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参与讨论。来稿以500字左右为宜,最长不超过2000字。 此次讨论与人民网(www(people(com(cn)联动。欢迎大家登陆人民网主页上的专题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本报将选登其中的精彩发言。 来稿请寄:北京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总编室第四编辑组,邮编100733,注明“诚信大家谈”专栏编辑收。传真:010—65368224电子信箱:dajiatan,peopledaily(com(cn 上海大学设立“大学生信用档案”——— 大学生热忱谈诚信 上海大学今秋起设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成为国内高校之首创。 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在校的信用行为记录和来自“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中的信用信息。据悉,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费交纳情况、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以及教育助学贷款偿还情况、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等都将写进“大学生信用档案”,并纳入整个上海市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 今后,该校学生在求职时,除了个人成绩单之外,还可申请定制个人信用评估报告,作为提供给用人单位的参考资料,为其就业创造更多便利。 舆论认为,设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诚信建设的一个良好范例,那么,上海大学的在校生又是如何看待信用问题呢, 拥有信用,人生才可能走向成功 社会学系二??一级 张冷天 作为维持现代社会健康运转的必要因素,诚信也是个体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中确立人的诚信意识,不仅仅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各行各业顺利发展的迫切需要。我觉得,对全体公民进行诚信教育,学校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大学,如何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较为完善的信用观念、培养起健全的诚信人格,都是值得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上海大学把诚信教育作为常规工作。目前,诚信教育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比如,助学贷款的归还是一项颇为繁杂的工作,但由于学校诚信教育深入扎实,使每年贷款归还都成了借贷学生的自觉行为。他们根据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要求,按时足额归还贷款,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的个人信用基础。 目前在校园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大家都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信用的社会,诚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只有拥有诚信,赢得信用,人生才可能最终走向成功。 让诚信融入专业素质 经济学系2002级 张景春 我国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诚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所谓诚信,即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其实,华夏民族自古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训。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更要把诚信放在首位。 大学生要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人生之根本。诚信应贯穿我们大学生活的始终,涉及到考试、借贷、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鉴于此,“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我们培养诚信意识,推动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今年夏季学期,我们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开展了“职业精神与教育工程”,特别针对“诚信”,提出了与我们专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要求。事实上,诚信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作为一名经济专业的学生,我想,在学习生活中坚持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将有助于我们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材。 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底限 法学院2002级 曹亚萍 失信行为之所以产生,关键的一点,在于缺乏相关的法规和准则,让违约者钻了空子。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学校此举开了一个好头。在校学生不再把诚信仅仅作为一种美德来追求,而是作为一种为人处事的底限标准来实践。这一措施从小处看,规范了大家的行为,促进了同学们诚实守信的自觉意识;从大处看,对推动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全面建立也具有一定实践价值。从一定角度看,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公共道德意识的最低底限。学校在必要的宣传和教育之外,还必须建立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否则可能流于形式。 学校一直教导我们,“首先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才是一个专门家”。今天学校的举措也正是在实现她“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承诺。 诚信是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机械及自动化学院二???级 朱赟 在社会中,遵守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才能保证共同进步。历史上以诚信定成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远的不说,从世通公司的丑闻到“伊拉克门”美国政府的狼狈,一旦失信,四海之内便无立锥之地。 进入21世纪,诚信不仅事关个人的声誉,还关系到企业的衰亡和政府的信誉。由此,各行各业都很重视诚信建设,从以“诚信为本”的企业到以“诚信立国”的政府屡见不鲜。 在我看来,“诚信热”的产生有两大方面原因:一是商业社会的发展使然。没有诚信,市场经济建设便寸步难行;二是目前社会上诚信的严重缺失。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严重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呼唤诚信的回归。 诚信是信用的基础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 吴晶妹 诚信和信用,是两个首先应该加以辨析的概念。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种精神与原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原则,在社会交往与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 信用就是对诚信精神与原则的应用。由于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信用已成为一个多层面、多含义的概念。 在社会一般交往中,信用主要指社会交往主体遵守诚信原则,守诺践约,获取他人信任。这种信任构成了整个社会运行的信用环境,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与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诚实守信是企业和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原则,是为自己积累的重要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与财富,是文明、进步及发达的标志。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主要指经济主体应用诚信原则的一种交易方式,即信用交易。 信用交易是多种多样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应用诚信原则,对货物进行生产加工或销售,然后再结账,就是商业信用。这是信用交易最早、最普遍的形式;在消费活动中应用诚信原则,商店允许消费者先拿走商品去消费,日后再结账付款,就是消费信用,是现代经济中重要的信用交易形式之一;银行以诚信为基础,经营货币资金,就是银行信用。它是典型的信用形式。 由此可见,诚信是一切信用形式的共同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关系往往表现为信用关系。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在诚信原则基础之上的信用交易,例如赊销、消费信贷、信用卡、信用证、债券等。这些信用交易扩大了市场,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信用交易日益普遍,已成为市场主体们在经济活动中共同选择的主要交易方式。 市场经济就是这种建立在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经济,是以信用为纽带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在计划经济时期,全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是所有活动的唯一主体。企业和个人都从属于国家,不独立参加社会经济活动。诚实守信虽然仍是做人的原则,但并没有直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没有和经济交易规则结合在一起。 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是交易的主体,必须遵守公认的、共同的交易规则———诚信原则。所以, 在市场经济中,一般社会关系中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原则和经济活动的交易规则紧密地统一起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这是我们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所缺乏的、也是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的一种文化。正因为如此,在建设我国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就要大力宣传与确立诚信原则,并且以诚信原则为本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各种交易规则,以诚信为本进行各种交易活动
本文档为【【教育课件】第三讲: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学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7-09-16
浏览量: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