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杜甫诗及注释(二)

杜甫诗及注释(二)

举报
开通vip

杜甫诗及注释(二)杜甫诗及注释(二)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如何标记批注?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杜甫诗及注释(二) 秋兴八首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杜甫有很强的悲情意识,所以“秋来兴甚长”(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吴论: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 《秋兴》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的一组七言律诗,集中体现了杜甫暮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能拆开,次序也不可颠倒。 王嗣奭:《秋兴》八章,...

杜甫诗及注释(二)
杜甫诗及注释(二)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如何标记批注?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杜甫诗及注释(二) 秋兴八首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杜甫有很强的悲情意识,所以“秋来兴甚长”(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吴论: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 《秋兴》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的一组七言律诗,集中体现了杜甫暮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能拆开,次序也不可颠倒。 王嗣奭:《秋兴》八章,以第一起兴,而后章俱发隐衷,或起下、或承上、或互发、或遥应,总是一篇文字。 萧注:《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大抵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道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纳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走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 北京大学中文系冯钟芸:循环往复是《秋兴》的基本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方式,也是它的特色。不论从夔府写到长安,还是从追忆长安而归结到夔府,从不同的角度,层层加深,不仅毫无重复之感,还起了加深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真可以说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了。 (一) ,巫山巫峡气萧森2。 玉露凋伤枫树林1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3。 丛菊两开他日泪4,孤舟一系故园心5。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6。 【注释】 王嗣奭:首章发兴四句,便影时事,见丧乱凋残景象。后四句、乃其悲秋心事。此一首便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包括后七首。而故园心乃画龙点睛处。 1 萧注:玉露,即白露。杜诗多用白露,这里不用,大概是因为白字属重唇开口呼,其音重浊,用在这里不合适,而玉字属牙音合口呼,共音轻徐,用作开篇第一字,读起来自有“其来于于”之妙[1]。 2 萧森:萧瑟阴森。巫山巫峡,见《水经注》卷34:江水历峡,东逞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享午夜分,不见曦月。 3 兼天,连天。顾注: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冯钟芸:诗人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眼见耳闻,也不是简单地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秋深的外貌特征,诗人捕捉到它们内在的精神,而赋予江水、风云某种性格。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勃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易无常和臲硊不安的前途。 4 丛菊:丛生的菊花。这句已经成为杜诗的经典。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林黛玉说:“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 之句不成~” 他日泪,是说泪流已不止一次。在唐诗中,“他日”一般指过去,而不是将来。 5 朱注:公至夔已经二秋,时舣舟以俟出峡,故再见菊开,仍陨他日之泪,而孤舟乍系,辄动故园之心。 钱注:丛菊两开,即公《客舍》诗“南菊再逢人病卧”。孤舟一系,即公《九日》诗“系舟身万里”。 一系,语带双关,既是指系住孤舟,也是指心系故园。故园,指长安。 6 砧,捣衣石。古代丝织品需要经过捶捣以后才能制衣。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古代捣衣是指做寒衣的时候,捣那些往衣服里面填充的丝棉,丝棉如果不倒的话,就会结块、板结,只有把它捣得蓬松了,才能保暖,这和弹棉花的道理一样(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版,p293)。 顾注:曰催曰急,见御寒者有备,客子无衣。可胜凄绝。 末句所描写的情形,可以参看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歌)。 [1] 萧注所说的“其来于于”,见于清朝沈德潜所著《说诗晬语》卷上:其来于于,其去徐徐,往往于回翔屈折处感人,是即依永和声之遗意也。 (二)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夔府孤城落日斜1,每依北斗望京华2。 听猿实下三声泪3,奉使虚随八月槎4。 画省香炉违伏枕5,山楼粉堞隐悲笳6。 请看石上藤萝月7,已映洲前芦荻花8。 【注释】 1 孤城,即指夔府(夔州)。斜在此念其古音“霞”。 清朝徐而庵:前以暮字结,此以落日起。落日斜,装在孤城二字下,惨澹之极,又如亲见子美一身立于斜阳中也。 2 依北斗,根据北斗星的方向。京华:意为国都,指长安。钱注:依斗望京,此句为八章之骨。仇注:每依、言无夕不然。长安在夔州之北,故瞻依北斗而望之。 3 《水经注》卷3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猿,应指长臂猿。现在三峡地区并无长臂猿,但是,1988年在三峡地区发现了一件长臂猿下牙床化石。据检测,仅为270年前。这说明几百年前,长臂猿在三峡还没有灭绝,而杜甫当时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当时长臂猿存在于三峡应该是无疑的。 实,在这里用来强调“下”字,其作用如同“幽栖真钓锦江鱼”里的“真”字。萧涤非先生认为:“昔闻其语,今身经其事,故下一‘实’字”。笔者对此看法不同。一来杜甫到云安、夔州一带已经有两年了,不太可能现在才听到猿的叫声;二来,实字在这里修饰“下”,不是用来修饰猿啼的。清人徐增注:本是听猿三声实下泪,拘于声律,故为实下三声泪(《而庵诗话》)。 4 萧注:槎,木筏。《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搓去来不失期,人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至天河。又《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至天河。这句诗便是化用这两个故事的,而主意则在以张骞比严武,以至天河比还朝廷。杜甫以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朝官身份作严武的参谋,故得云“奉使”。《奉赠萧使君》诗:“昔在严公幕,俱为蜀使臣。”则已明言之。杜原拟随武还朝,《立秋雨院中有作》云:“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可证,但第二年四月,严武死在成都,还朝的打算落了空,所以说“虚随”。“八月槎”实即“博望槎”(张骞封博望侯),“八月”,只是字面的借用。因为用“八月槎”,才能显出是秋天,同时也才能和上句“三声泪”作对。前人于此,多纠缠不清。 5 画省即尚书省,香炉为省中供具。《汉官仪》:尚书省中,皆以胡粉涂壁,青紫界之,画古贤人烈女。尚书郎更直,给女侍史二人,执香炉烧熏,从入护衣服。 杜甫这时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从六品上),属尚书省,尽管从未到京报到,但仍有入“画省”的资格。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伏枕,生病卧床,语出《诗经?国风?泽陂》:“辗转伏枕”。违伏枕:因多病之故,不能还朝。杜甫后期多病,在诗中提到“伏枕”有12次之多。 6 山楼,即下一首的“楼坐翠微”。堞(音蝶),城上如齿状的短墙。邵注:城上女墙[1],饰以垩土,故曰粉堞。 隐:隐隐、隐约。悲,形容笳的音色,类似的用法亦见于《吹笛》等诗。笳,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通常称“胡笳”。在古代常被用作军乐。 这句诗是说兵戈未休,还京无期。可参看“万国城头吹画角”(岁晏行)。 7 钱注:细思“请看”二字,又更是不觉乍见,讶而叹之之词。作如是解,此二字唤起有力。 ”字,无限凄断,见于言外,如云已又过缺一日矣,不知何日得见京华也。 “请看”二字紧映“每 藤萝,紫藤。藤萝月,照在紫藤上的月光。 8 洲,江水中间泥沙冲积而成的小块陆地。芦荻,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花也不一样。芦即芦苇,花为白色。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同本而异种,也生在水边,似芦苇,叶子长形,叶较芦宽,开紫花。有时荻花被俗称为芦荻花。 关于尾联的含义,一般理解为月光刚刚照到石上的藤萝,现在又照在洲前的芦荻花,形容在不知不觉中伫立良久。但此说似与日常经验不符。道理很简单,月光如水,铺天盖地,石上的藤萝和洲前的芦荻花充其量只有几公里远,月光“关山同一照”(玩月呈汉中王),不可能需要分次才照上。 这可能需要和四川地区多山联系起来。杜甫在《成都府》一诗中写过“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所以这时的月光仅能照到山石。月从山的一侧上升,等“半个月亮爬上来”以后,越过山头,这才能照映“洲前芦荻花”。 [1]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也称“女儿墙”。《释名》:城上垣谓之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如女子之于大夫。 (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1,日日江楼坐翠微2。 信宿渔人还泛泛3,清秋燕子故飞飞4。 匡衡抗疏功名薄5,刘向传经心事违6。 同学少年多不贱7,五陵衣马自轻肥8。 【注释】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1 郭的本义指外城,这里的山郭即山城,指夔州。 2 翠微,指山。《尔雅疏》:山气青缥色曰翠微,凡山远望则翠,近之则翠渐微。 仇注:秋高气清,故朝晖冷静。山绕楼前,故坐对翠微。 3 信宿:本意指再宿,即连住两夜。这里是说经常住宿的江上。泛泛,语出《诗经》:“泛泛扬舟”。本句中的“泛泛”和下句里的“飞飞”都是叠词单意。“泛泛”即泛(泛舟),“飞飞”即飞(飞翔)。 4 燕子是候鸟,清秋应已南去,这是还在,所以说是“故飞飞”。故,仍旧。 关于“还泛泛”和“故飞飞”的感情色彩,钱谦益有很好的理解:渔人延缘荻苇,携家啸歌,羁旅之客殆有弗如。还泛泛者,亦羡之之词也。《九辩》曰:“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己则系舟伏枕,而燕乃下上辞归,飞翔促数,搅余心焉。曰故飞飞者,恼乱之词,亦触迁也。 5 匡衡,见《汉书?匡衡传》:元帝初,衡数上疏陈便宜,迂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6 刘向,见《汉书?刘向传》:宣帝令向讲论五经于石渠,成帝即位,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 张远注:匡衡抗疏,刘向传经,上四字一读。功名薄,心事违,属公自慨。 根据以上材料,我们知道,匡衡、刘向其实都已经得到不错的待遇。这里的“功名薄”和“心事违”是指杜甫自己,而不是诗句的形式主语“匡衡”和“刘向”。我国古代没有专门人研究语法,古文(尤其是宋朝以前)往往有不合语法之处。不过,作为诗歌,倒不必用一般的语法来要求。这两句可以这么理解,我(杜甫)像匡衡一样抗疏,却功名薄;像刘向一样具有讲论经书的水平,但却心事违。 7 同学少年,未必指少年时的同学,也许应该分开来看。同学,指当年一起游宦的人,例如高适后来就飞黄腾达。不过,杜甫写该诗时,高适已去世,本诗中具体指何人,现不得而知。少年,指朝廷新贵,即下一首诗中的“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仇引师氏曰:“肃宗中兴,所用皆后生晚进”。 8 本句可参看“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这里的“轻”,指轻裘。裘是毛向外的皮衣(在正式场合还需要在外面罩上外衣)[1]。只有由狐、貂、貉、(羊)羔裘制成的才可以称为“轻裘”,其中狐白裘为最上等。 萧注:末二句又由自身的贫贱想到同学们的富贵,意极不平,语却含蓄。汉时长安有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汉徒豪杰名家于诸陵,故五陵为豪侠听聚。《论语:雍也篇》:“赤之适于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衣马,即裘马,裘字阳平,上一字“陵”也是阳平,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故易“裘”为“衣”。“自轻肥”,一“自”字,婉而多讽。《论语:公冶长篇》:“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义共,敝之而无憾。”诗亦翻用此语,“自”字便是“共”的反面。 李梦沙:四句合看,总见公“一肚皮不合时宜”处。言同学少年既作抗疏之匡衡,又非传经之刘向,志趣寄托,与公绝不相同,彼所谓宫贵赫奕,自鸣其不贱者,不过五陵衣马自轻肥而已。极意夷落语,却只如叹羡,乃见少陵立言酝藉之妙~(顾宸《杜诗注解》卷4引)。 [1]《说文》:古者衣裘以毛为表。《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 (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1。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2。 ,征西车马羽书驰4。 直北关山金鼓震3 鱼龙寂寞秋江冷5,故国平居有所思6。 【注释】 黄生: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八首之中,难为轩轻,长安一幸,乃文章之过渡。 浦注:故国思,缴本首之长安,应前首之望京,起后诸首之分写,通身锁钥。 1 萧注:首二句虚虚喝起,笼罩全篇,下四句即“不胜悲”的事实。杜甫往往把千真万确的事,故意托之耳闻,语便摇曳多姿。如《即事》:“闻道花门破,和亲事却非。”又如《遣愤》:“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与此同一手法。似弈棋,是说长安政局彼争此夺,或得或失,就象下棋一样,见得当时国事有同儿戏。百年,是虚数,犹人生不过百年之百年,杜甫自谓乎生经历。前人多谓自唐高祖开国至大历初为百年,不确。徐而庵云:“不曰国政,而曰世事者,盖微词也~” 似弈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2 第,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邵注:王侯之家,委弃奔窜,第宅易为新主矣。文武之官,侥幸滥进,衣冠非复旧时矣。 钱注:玄宗宠信蕃将,而肃宗信任中官,俾居朝右,是文武衣冠皆异于昔时矣。 《唐书?马璘传》中的一段史实可证该诗:天宝中,贵戚勋家,已务奢靡,而垣屋犹存制变。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然卫公李靖家庙,已为嬖臣杨氏马厩矣。及安史大乱之后:法度隳弛,内臣戎帅,竟务奢豪,亭馆第舍,力穷乃上,时谓木妖。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在《资治通鉴》卷219中说得更为清楚:是时府库无蓄积,朝廷专以官爵赏功,诸将出征,皆给空名告身,自开府、特进、列卿、大将军,下至中郎、郎将,听临事注名。其后又听以信牒授人官爵,有至异姓王者。诸军但以职任相统摄,不复计官爵高下。及清渠之败,复以官爵收散卒。由是官爵轻而货重,大将军告身一通,才易一醉。凡应募入军者,一切衣金紫,至有朝士僮仆衣金紫,称大官,而执贱役者,名器之滥,至是而极焉。 3 直北,正北。仇注:公诗“愁看北直是长安”,指夔州之北,此云“直北关山金鼓震”,指长安之北。 ”,是一种打击乐,一般 金鼓,并不是金色或金子做的鼓,而是金和鼓。古人打仗用的“金 用来发布后退的命令,例如鸣金收兵。鼓,指战鼓,战鼓声则是进攻的信号。金鼓震,指擂鼓鸣金。古代兵家经典《军政》云: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4 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即杜甫诗“军急羽毛书”(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清朝陈廷敬注:广德元年,吐蕃入寇,陷长安,二年,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入寇。又吐蕃寇醴泉奉天,党项羌寇同州,浑、奴刺寇整厔。是时西北多事,故金鼓震而羽书驰。 5 前六句说长安,这一句诗意回到夔州。 关于鱼龙,古今注本一般都引用《水经注》的“鱼龙以秋日为夜。龙秋分而降,蛰寝于渊,故以秋为夜也”以对本句加以注释。但是,在岳麓书社以王先谦之《水经注》合校本为底本,于1991年出版的《水经注》中,却无法找到这句话。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南宋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原文如下: 按郦道元《水经注》:鱼龙以秋日为夜。龙秋分而降,蛰寝于渊,故以秋为夜也。此二诗皆秋日,是以子美言“鱼龙回秋水”、“鱼龙寂寞秋江冷”也(转引自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以后各注家继续沿用这种引述。不过,这却不见于早于《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的《九家集注杜诗》。而且,该引述仅见于杜诗注本,至今笔者尚未在其他古文资料中见到。根据上文的“按”字,这是《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的编者自己引述的《水经注》内容,而不是出于其他名家。众所周知,《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是一本由当时的书商找人东拼西凑,很不严谨的一部书。书中有大量的伪王洙注和伪苏(东坡)注。而且,《水经注》成书于北魏晚期,原书共四十卷,于北宋时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为后人割裂改编而成)。我们现在看不到的《水经注》散佚的资料,南宋时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编者同样也见不到,所以这种引述不太可能出于散佚的《水经注》部分。综合以上情况来看,最大的可能性是《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的编者根据杜甫“鱼龙寂寞秋江冷”、“水落鱼龙夜”(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万里鱼龙伏”(北风)和“鱼龙回夜水”(草阁)等诗,以及《易?系辞下》:“龙蛇之蜇,以存身也”而编造的。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此外,杜诗注本中常引用的另一处“鱼龙”出于《太平御览》卷65所引用的《水经注》内容:有一水出县西山,人谓曰小陇山。其水东北流,历涧注以成潭,出五色鱼,俗以为龙,而莫敢捕采,谓是水为鱼龙水。这与现本《水经注》卷17中渭水部分的描述与其略有区别,但总体意思是一致的:有一水出县西山,人谓曰小陇山。其水东北流,历涧,注以成渊,潭涨不测。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而莫敢采捕。因谓是水为龙鱼水,自下亦通谓之龙鱼川。 我们并不清楚以上的五色鱼是否就是杜诗中的“鱼龙[1]”,不过,这却说明古时 “鱼龙” 可能和“龙鱼”通用。 杜诗中共咏及鱼龙六次。除了上面引述的诗句外,还有“鱼龙开辟有”(天池),以及“鱼龙偃卧高”(渡江)。根据杜诗的记载,鱼龙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夜行性。这从“水落鱼龙夜”和“鱼龙回夜水”可以明显看出。 2记载鱼龙的杜诗创作于华北、西南、湖南等多处不同地点,虽然未必都是实写,但也暗示着鱼龙分布广泛。 3 温度降低时,鱼龙活动迟缓,所以才有秋水冷时的“鱼龙寂寞”。 4 可以长时间栖息水底,所以称为“鱼龙伏”。但也可能上岸。这样才会“偃卧高[2]”。偃卧:躺卧、睡卧。 5 这种动物见于古代文献记载,所以杜甫写道“鱼龙开辟有”。 结合以上情况来看,鱼龙很可能是大鲵。大鲵是一种两栖动物,并不是鱼,但在民间被俗称为“娃娃鱼”。最长可超过一米,广布我国各地。大鲵一般生活在溪流中,大部份时间潜于水中,但要游出水面或爬上岸边在空气中呼吸。它的皮肤也协助呼吸,在溶氧条件好的水体中,大鲵可较长时间栖息水底。它们是夜行性动物,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会出来捕食昆虫、蠕虫等小动物。大鲵是冷血动物,当水温低于14?时,它们摄食减少,行动迟钝,生长缓慢,当水温在10?以下时开始冬眠,完全停止进食。大鲵在冬眠时往往爬上陆地。这就符合了以上一至四条的全部要求。此外,春天是鲵的产卵季节,在这个时候,雄鲵的体表会变得格外鲜艳,背部皮肤色彩斑斓。这又可能是《水经注》中所称的“五色”。 另外,在《山海经卷7?海外西经》中明确记载了龙鱼(即鱼龙)为鲵:“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一曰嘏(鲵)”。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的龙也往往为鲵的形状。例如陕西礼泉出土了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皿——蟠龙纹盘。盘的中心,盘卧着一条鲵头双角蛇身蟠龙:头型近似于大鲵的扁方形,又大又圆中间有两颗黑珠的大鲵眼睛。这些进一步确证了大鲵即为鱼龙的推断,而且也符合了以上第五条“鱼龙开辟有”的要求。 萧注:当此万方多难,却一筹莫展,只是每依北斗,日坐江楼,如蟠伏之鱼龙,岂不可悲, 6 平居:平日所居。故国指长安,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 顾注:有所思,从寂寞来,故国平居之事,当秋江寂寞,而历历堪思也。秋江二字,点秋兴意。 王嗣奭:思故国平居,并思其致乱之由。易故园心为故国思者,见孤舟所系之心,为国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非为家也。其意加切矣。 陈廷敬:故国平居有所思,犹云“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目前”。 [1] 唐代学者颜师古的对鱼龙还有一种解释:鱼龙者,为舍利(即猞猁)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入庭,炫耀日光(《汉书?西域传赞》注)。不过,一般认为这只是一种戏耍而已,与杜诗中的鱼龙相差甚远。 [2] 不过,杜诗注家往往并不认为“偃卧高”是在岸上,而是指在春天高涨的江水上面,鱼龙浮游。例如仇注:江涛涌,故鱼龙偃卧而高浮。 (五) ,承露金茎霄汉间2。 蓬莱宫阙对南山1 西望瑶池降王母3,东来紫气满函关4。 ,日绕龙鳞识圣颜6。 云移雉尾开宫扇5 一卧沧江惊岁晚7,几回青琐点朝班8。 【注释】 这首写宫阙朝仪之盛及杜甫自己当年入朝经过,是为“故国平居有所思”的内容之一。 1 南山: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秦岭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604米。风景秀丽。蓬莱宫,即大明宫,见《唐会要》卷30:龙朔二年,修旧大明宫,改名蓬莱宫,北据高原,南望终南山如指掌。 2 承露金茎,皆用汉武帝事,即汉武帝用来承露的铜柱,霄汉,云霄和天河,形容铜柱之高。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3 瑶池,传说中王母所居住的地方,在西,所以说西望。因为瑶池在很高的地方,所以这里用一“降”字。 4 老子自洛阳入函关,因此称为东来。函关,即函谷关。汉武帝时期建成的一座著名的关隘,位于今洛阳新安县东。《关令尹内传》:关令尹喜常登楼,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曰:“应有圣人经过”。果见老君乘青牛车来。 仇注:西眺瑶池,东瞰函关,极言气象之巍峨轩敞。 5 雉尾:雉尾扇。云移,形容“开宫扇”。明代赵大纲:雉扇数开,望之如云也。 《新唐书?仪卫志》:唐制有雉尾障扇。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有雉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雊之样,服章多用翟羽,缉雉羽以为扇,以障翳风尘。 《唐会要》卷24:开元中,萧嵩奏:每月朔望,皇帝受朝于宣政殿,宸仪肃穆,升降俯仰,众人不合得而见之,请备羽扇于殿两廂,上将出,扇合,坐定,乃去扇。 6 萧注:龙鳞,皇帝衣上所绣的龙纹。圣颜,天子之颜,指玄宗。唐时上朝甚早,故必待日出才能辩识皇帝的面容。 五六流水对。 7 一卧,暗含一病不起之意,言病之重。沧江,泛指江,因水面呈青苍色,所以称为沧江。这里指巫峡。惊岁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时已深秋,二是自叹暮年。 叶嘉莹:则今日之一卧沧江,与昔时之几回青琐,遥遥相对,一气承转,劲健有利,固真有不胜今昔之慨者矣。 8 陈廷敬注:此诗前六句是明皇时事。一卧沧江,是代宗时事,青琐朝班,是肃宗时事。前言天宝之盛,陡然截住,陡接末联,他人为此,中间当有几许繁絮矣。卧沧江,病夔州。惊岁晚,感秋深。几回青琐,言立朝止几度也。此章用对结,未两章亦然。 青琐:皇宫门窗上的青色连环花纹装饰,在杜诗里,青琐(或青琐门)一般指代他曾担任过左拾遗的门下省,见《汉书注》:青琐,刻为连琐文,以青涂之。 点:传点,即传呼点名。朝班:根据官职大小排列上朝班次。 这首诗的结构仍然是前六句回忆往昔,第七句又回到现实。末联的意思是,现在在巫峡卧病不起,岁入暮年,遥想当年也曾有一段时间在门下省传点朝班,参与政事。 (六) 瞿唐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1。 花萼夹城通御气2,芙蓉小苑入边愁3。 朱帘绣柱围黄鹤4,锦缆牙樯起白鸥5。 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6。 【注释】 这首诗描写曲江,是“故园有所思”的第二部分。 1 瞿塘峡在夔州,是杜甫当时所在之地。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长安的第一胜地。风烟,犹风云,例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常暗含有战乱之意。钱注:万里风烟,即所谓“塞上风云接地阴”也。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素秋,即秋天,古代阴阳五行之中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 这两句的大意是,瞿塘峡和曲江相距万里,通过共同的秋日风云景色,在我的心里,他们已经连接在一起了。言下之意,身在瞿唐峡口,心思曲江头。 黄生:一二,分明言在此地思彼地耳,却只写景。杜诗至化处,景即是情也。 2 花萼:花萼楼。《旧唐书?让皇帝传》: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夹城,从大明宫通往芙蓉园,两边筑有高墙的通道。《长安志》:开元二十年,筑夹城,入芙蓉园,自大明宫夹罗城复道,经通化门,以达南内兴庆宫,次经明春延喜门,至曲江芙蓉园,而外人不之知也。《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年六月,遣范安及于长安广花萼楼,筑夹城,至芙蓉园。 御气:所谓天子之气。通御气,指玄宗从花萼楼夹城来至曲江之事。可参看“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乐游园歌)。 3 三四两句回忆当日曲江的盛况。 黄生:四句叙禄山陷长安事,浑雅之极。稍粗率,即为全诗之累。三四,首藏初时、后来四字。 钱注:禄山反报至,帝欲迁幸,登兴庆宫花萼楼,置酒,四顾悽怆,此所谓小苑入边愁也。 金圣叹:御气用一通字,何等融和,边愁用一入字,出人意外。先生字法不尚纤巧,而耀人心目如此。 4 黄鹤,又名黄鹄,即天鹅。天鹅是白色的,之所以在古代被称为“黄鹤”,部分原因可能是天鹅嘴基为黄色,头和胸也呈柠檬黄色。 5 锦缆牙樯,可参看“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城西陂泛舟)。起,惊起。 颜廷榘《杜律意笺》:象牙作帆樯,此乐府之侈词;锦彩为舟缆,此甘宁之侈事,皆属借形语。 顾注:宫殿密而黄鹄之举若围,舟楫多而白鸥之游忽起,此皆实景。旧云柱帷绣作黄鹄文者,非。 6 萧注:末二句承上陡转,但语极吞吐,意在言外,须细心寻玩。歌舞地,即指曲江,杜甫《乐游园歌》云:“曲江翠幙排银膀,拂水低回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亦可证。回首可怜,是说回想当初的繁华,不能不使人可怜现在的荒凉落寞。回首二字缴前,可怜二字却没有着落,因为作者并未说出,黄生谓此句为“歇后句”,很对。末句放开,由曲江一地说到整个秦中,由当代说到自古,意在借古讽令,激励执政者的自强,并警戒统治者的荒淫佚乐。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以“自古帝王州”这般形胜之地,一朝比为戎马交驰之场,岂止令人可怜,简直叫人愧煞~ (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1,武帝旌旗在眼中2。 织女机丝虚月夜3,石鲸鳞甲动秋风4。 波漂菰米沈云黑5,露冷莲房坠粉红6。 关塞极天唯鸟道7,江湖满地一渔翁8。 【注释】 这首诗回忆长安昆明池,是有所思内容的第三部分。这首诗是用丽句写荒凉的典型。 1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二十里处,方圆四十里,建于汉武帝时期,所以说是“汉时功”。《汉书?武帝纪》:发谪吏,穿昆明池。 2 武帝,指汉武帝,承上句“汉时功”而来。据汉朝刘歆所著《西京杂记》记载:昆明池中,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上建戈矛,四角垂幡旄葆麾盖,照灼涯涘。 旌旗,这里指战船上的旗帜。据记载,唐朝时昆明池也有战船,所以说汉武帝战船上的旌旗仿佛还在眼前。 3 曹毗《志怪》:昆明池作二石人,东西相望,象牵牛织女。 4 《西京杂记》:昆明池刻玉石为鲸鱼,每至雷雨,常鸣吼,髻尾皆动。 萧注:夜月虽明,却不织布,故曰“虚夜月”。虚夜月,状织女之闲静,动秋风,状石鲸之生动。杜甫往往把死的东西说得活灵活现。叶嘉莹:然而杜甫此二句,则不仅写其对昆明池畔之织女像、石鲸的一份怀念而已,其所要写的乃是藉织女、石鲸所表现出的一种“机丝虚月夜”与“鳞甲动秋风”的空幻苍茫飘摇动荡的意象。 5 菰(音孤),即我们平时食用的茭白[1]。菰米煮熟可作饭,古人当作五饭之一。 赵次公:沉云黑,言菰米之多,一望黯黯如云之黑也。蔡邕《月令章句》:阴者,密云也,沉者,云之重也。 6 莲房,即莲蓬。坠粉红,指红色的莲花秋时凋落。邵注:莲初结子,花蒂褪落,故坠粉红。 上句“云”字和下句“粉”字都是名词,均作为比喻。粉为“粉末”之粉。 仇注:织女二句,记池景之壮丽;波漂二句,想池景之苍凉。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7 萧注:这首诗的结构和“蓬莱宫阙”一首最相似,因为都是前六句说长安说过去:末二句才回到夔州回到现在的,都应在第六句分截。前人狃于律诗以四句为一解的说法,便多误解。关塞,即第一首的塞上。极天,言其高。杜《天池》诗:“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即所谓鸟道。极言其险。夔州四面皆山,故曰惟鸟道。一“惟”字,便将上文所说的旌旗、织女、石鲸、菰米、莲房等等一扫而空,见得那些东西只存在于个人想象之中,而眼前所见,则只有“峻极于天”的鸟道高山,岂不大可悲痛~但如果没有前六句的煊赫,也就难以衬出末二句的凄凉。《庄子》曾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我以为此诗前六句便是水,后两句便是舟。 8 渔翁,杜甫自谓。 浦注:江湖满地,犹云漂流处处也。夜月秋风,波漂露冷,就所值之时,染所思之色,盖此章秋意,即借彼处映出,故结到夔府,不复带秋也。清代沈德潜:身阻鸟道,迹比渔翁,见还京无期也。 [1] 《本草图经》:菰,即茭白,其台中有黑者,谓之茭郁,后结实,雕菰米也。 (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1,紫阁峰阴入渼陂2。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3。 佳人拾翠春相问4,仙侣同舟晚更移5。 彩笔昔游干气象6,白头吟望苦低垂7。 【注释】 萧注:这首写渼陂旧游之乐,是为所思之四。前三首所思蓬莱、曲江、昆明,皆属朝廷之事,此则个人游赏,故放在最后作收场。 1 昆吾、御宿,地名。《汉书: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昆吾御宿。《杜诗释地》:昆吾,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御宿,指御宿川,在陕西西安市南。 逶迤:曲折蜿蜒。王嗣奭:而渼陂在鄠,昆吾御宿皆在上林苑中。曰逶迤,则延袤广矣。 2 峰阴,犹峰影。《陕西通志》卷9引《雍胜略》:紫阁峰在圭峰东,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其形上耸,若楼阁然。 陂(音悲),池塘。渼陂,即渼陂湖。由终南山谷中的水,和胡公泉之水汇集而成的一个湖泊,周回十四里。关于其名称的“渼”字,有两种说法。《十道志》:本五味陂,陂鱼甚美,因误名之。而朱鹤龄注:渼陂,因水味美,故配水以为名。《长安志》:渼陂,在鄠(音户)县西五里。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杜律演义》:公自长安游渼陂,必道经昆吾御宿,及至,则见紫阁峰阴,入于渼陂,所谓“半陂以南纯浸山”者是也。 3 碧梧,指郁郁葱葱的梧桐。 顾宸:今观诗意,本谓香稻乃鹦鹉啄馀之粒,碧悟则凤凰栖老之枝,盖举鹦鹉凤凰以形容二物之美,非实事也。重在稻与梧,不重在鹦鹉凤凰。若云鹦鹉啄徐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则实有鹦鹉凤凰矣。 王力:一经倒装,就觉得特别新颖,不落平凡。“鹦鹉粒”和“凤凰枝”,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 在这里,杜甫把把最重要的字眼置于句首,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1]。 4 拾翠,指捡拾翠羽。语出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翠羽可以用来作为装饰,进一步情况见《诸将五首?其四》的注释。 问,指问遗(音wèi),即互赠礼物。明朝颜廷榘《杜律意笺》:问遗,谓饷馈之也。遗,去声。 5 仙侣同舟,或指杜甫曾与岑参兄弟同游渼陂。语出《后汉书:郭太(泰)传》:太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仇注:春相问,彼此问遗也。晚更移,移掉忘归也。 6 彩笔,即“雕章五色笔”(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五色笔”的典故见南北朝时钟嵘《诗品》卷中:(江)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成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钱注:公诗(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云:“气冲屋象表,词感帝王尊。”(按指献赋事)所谓“彩笔昔游干气象”也。浦注:公诗云:词感帝王尊,又云:赋诗分气象,兼此两方。按此二句与《莫相疑行》之“往时文彩动人主,今日饥寒趋路旁”同意,钱解最得要领。 7 萧注:上六皆言长安,末二句收归自身作结,并总结八首。望字遥应第二首的望京华。干,冲犯。“吟望”是仰首。“低垂”是俯首,“苦低垂”是苦苦的只管低垂着,一味的低垂着,与“苦辞酒味薄”、“苦道来不易”、“苦忆荆州辞司马”诸苦字同意。 后人对《秋兴》八首多有赞誉: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张綖:《秋兴》八首,皆雄浑丰丽,沉着痛决,其有感于长安者,但极摹其盛,而所感自寓於中。徐而味之,则凡怀乡恋阙之情,慨往伤今之意,与夫外夷乱华,小人病国,风俗之非旧,盛衰之相寻,所谓不胜其悲者,固已不出乎意言之表矣。卓哉一家之言,夐然百世之上,此杜子所以为诗人之宗仰也。 明代郝敬:《秋兴》八首,富丽之词,沉浑之气,力扛九鼎,勇夺三军,真大方家如椽之笔。王元美谓其藻绣太过,肌肤太肥,造语牵率而情不接,结响奏合而意未调,如此诸篇,往往有之。由其材大而气厚,格高而声弘,如万石之钟,不能为喁喁细向,河流万里,那得不千里一曲,子美之于诗,兼综条贯,非单丝独竹,一戛一击,可以论宫商者也。八首,声韵雉畅,词采高华,气象冠冕,是真足虎视词坛,独步一世。 清朝陈廷敬:《秋兴八首》,命意练句之妙,自不必言、即以章法论:分之如骇鸡之犀,四面皆见;合之如常山之阵,首尾互应。前人皆云李如《史记》,杜如《汉书》,予独谓不然,杜合子长、孟坚为一手者也。 但是,也有不同意见: 胡适:《秋兴八首》,传诵后世,其实都是一些难懂的诗谜。这种是全无文学的价值,只是一些失败的诗玩意儿而已。(《白话文学史》) 郑宾于:雕炼过度,不是好诗。(《中国文学流变史》) 陆侃如、冯沅君:杜甫这类诗句“直堕魔道”,“简直不通”[2](《中国诗史》) 还有第三种意见。清朝屈复在《唐诗成法》中指出:此诗诸家称说,大相悬绝。有谓妙绝古今者,有谓全无好处者。愚谓若首首分论,不惟唐一代不为绝传,即在本集中亦非至极;若八首作一首读,其变幻纵横,沉郁顿挫,一气贯注,章法、句法,妙不可言。 我的看法是,虽然《秋兴八首》可以当作一首诗来看,但其中的水平还是略有区别的。笔者浅见,以为在这八首之中相对而言,首三最佳,后二次之,末三又次。后面几首的确有雕琢过分的问题。 [1] 这种艺术手法亦见于其他杜诗,例如: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五);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桅子);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抽来”(放船);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重过何氏五首之四);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舟中);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旅夜书怀)等等。 [2] 但在新版《中国诗史》中,这两句话已被删除。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咏怀古迹五首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咏怀:歌咏己怀。 关于“咏怀”和“怀古”、“咏古”的差异,今人施蛰存先生指出:咏古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事实,怀古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遗迹。但历史事实或历史遗迹如果在诗中不占主要位置,只是用作比喻,那就是咏怀诗了(《唐诗百话》)。 王嗣奭:五首各一古迹,首章前六句,先发己怀,亦五章之总冒。其古迹,则庾信宅也。宅在荆州,公未到荆,而将有江陵之行,流寓等于庾信,故咏怀而先及之。然五诗皆借古迹以见己怀,非专咏古迹也。 (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1,漂泊西南天地间2。 三峡楼台淹日月3,五溪衣服共云山4。 ,词客哀时且未还6。 羯胡事主终无赖5 庾信平生最萧瑟7,暮年诗赋动江关8。 【注释】 1 支离,犹流离。这种用法也见于其他唐诗,例如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支离笑此身。 东北,指四川的东北,即从安史乱后到来成都之前,杜甫逃难并辗转的历程。风尘际,指当时在战乱之中。 2 漂泊西南,不仅指漂泊到了四川,同时也是指在蜀的种种漂泊,比如滞留梓州(今四川绵阳市三台县),移居夔州等等。 天地间,其意境可参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旅夜书怀)。杜甫很善于通过这种以空阔显孤微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诗)的意境。 3 王嗣奭:楼台,指西阁言。但是萧涤非先生认为,按杜诗:“殊俗状巢居,层台俯风渚。”(雨三首),又“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巅。”(赠李十五丈别),又《夔州歌》云:“闾阎缭绕接山巅,复道重楼锦绣悬。”,则此处楼台当泛指当地居民,不能作为一般的楼台来理解。 4 《水经注》卷37: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后汉书?南蛮传》:武陵五溪蛮,好五彩衣服。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仇注:淹日月,久留也。共云山,杂处也。 5 羯(音杰),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匈奴的一个分支。羯胡:这里指安禄山。事主:奉事朝廷。 6 这句既是杜甫自谓,也写庾信。仇注:五六,宾主双关,盖禄山叛唐,犹侯景叛梁,公思故国,犹信《哀江南》。 7 最萧瑟,不仅是庾信,也是描写杜甫自己。杜甫后来也曾以庾信自比,例如“哀伤同庾信”(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8 萧注:上二句明自咏,暗咏庾信;末二句明咏庾信,暗自咏。庾信字子山,初仕梁,侯景作乱,信奔江陵,梁元帝即位江陵,遣信聘于西魏,适值西魏攻梁,陷江陵,信遂长留北朝,达二十七年之久,所以说他“平生最萧瑟”。因“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周书》本传并全载其文。所以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晚年在蜀,情况也差不多,他曾对一位幕名来访的客人说:“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动江关,犹惊海内。 《周书?庾信传》:信在周,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其辞曰:“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又《伤心赋》:“对玉关而羁旋,坐长河而暮年。” [1] 关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德国汉学家莫芝宜佳(Monika Motsch)教授认为:无助的漂泊、孤寂清冷、美景联想、凄怆绝望和高傲自负,这是一个极富表现力的、深刻的自我注释,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不难理解(《管锥篇》与杜甫新解,马树德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1,风流儒雅亦吾师2。 怅望千秋一洒泪3,萧条异代不同时4。 江山故宅空文藻5,云雨荒台岂梦思6。 最是楚宫俱泯灭7,舟人指点到今疑8。 【注释】 1 摇落,形容秋季树木凋零的景象,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除了本诗,杜甫在其他诗中还咏及“摇落”达十次之多,例如:“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送陵州路使君赴任)等。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2 风流儒雅,是庾信在《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殷仲文的成语。邵注:风流,言其标格。儒雅,言其文学。宋玉以屈原为师,杜公又以宋玉为师,故曰亦吾师。 3 怅:惆怅。千秋:杜甫当时与宋玉相差已经上千年。 4 二句流水对。“异代”在此与“不同时”为同一个意思。 北京大学倪其心:说明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5 江山故宅,应指宋玉归州宅。杜甫此时在夔州(即白帝城所在地),曾有诗云“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入宅三首?其三)。文藻:文章,文采。物是人非,故曰“空”。 6 云雨荒台,见宋玉的《高唐赋》序:昔者先王(指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顾宸:岂字妙,何曾实有是梦,文人之寓言耳。沈德潜:谓高唐之赋,乃假托之词,以讽淫惑,非真有梦也。 7 泯灭,消失,语出《三国志?钟会传》:生民之命,几于泯灭。 8 仇注:俱泯灭,与故宅俱亡矣。萧涤飞先生指出:按仇说非是。俱泯灭,专对楚宫言,犹云全都毁灭,故当地舟人,指指点点,不知究在何处:反形宋玉故宅,乃如“灵光”之岿然独存。抑楚宫,即所以扬故宅,扬故宅,亦即所以扬宋玉。与李自“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同意。最是二字,以楚宫为比,极力赞扬宋玉。 (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1,生长明妃尚有村2。 一去紫台连朔漠3,独留青冢向黄昏4。 画图省识春风面5,环佩空归月夜魂6。 千载琵琶作胡语7,分明怨恨曲中论8。 【注释】 1 荆门:山名,今在湖北宜都。杜甫写这首诗时尚在夔州,与昭君村远隔数百里,不可能看到昭君村。“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全凭其惊人的想象力。 本句中的“赴”字一直为人所称赏,颇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味道,此前杜甫也写过《木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皮岭》“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可以参看。 2 王昭君名嫱,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即明君。昭君村,在荆州府,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清朝吴瞻泰: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敏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3 紫台,指天子所居之处。李善《汉书注》:紫台,即紫宫也。邵注:汉宫名。 去,离去。一去:一去不返。朔,北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在此指匈奴。 4 青冢,即王昭君墓,今在呼和浩特市城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清朝宋荦《蹈廊偶笔》: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滕(同黛)色,故云青冢。 朱瀚: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北京师范学院廖仲安: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5 《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省识:觉识或认识。 6 环佩,指代王昭君。空归月夜,是说王昭君无法再回故乡,只有死后在月夜里魂归故里。萧注:二句是说假使当初元帝能发现画图之非真,解识春风真面,又何至有青冢独留、环珮空归之恨呢,春风面,言其美。环珮,妇女所珮的饰物。 宋朝词人姜夔《疏影》“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便是化用杜甫此句。 7 作胡语,即作胡音、胡乐。 8 朱瀚:言托身绝域而作胡语,含许多悲愤。曲中诉论,正指昭君怨诗,不作后人词曲。 汉蔡邕《琴操》: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恩之歌。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杜甫在此追忆明妃,是否自己也有生不逢时,“昭君偏遇毛延寿”(明代唐寅语)的感觉呢, (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1,崩年亦在永安宫2。 翠华想像空山里3,玉殿虚无野寺中4。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5。 武侯祠屋常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6。 【注释】 1 蜀主:指刘备。蜀主窥吴:刘备为关羽报仇,攻打吴国。幸:指皇帝到某处。 2 崩:皇帝死去,亦称驾崩。这里指刘备死于永安宫(位于今重庆奉节),见《华阳国志》,先主战败,委舟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为永安。明年正月,召丞相亮于成都。四月,殂于永安宫。 3 翠华:皇家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而成的旗帜。据记载,一般在皇帝的卤簿(仪仗队)之中有翠华旗二个。 4 玉殿,即上句的永安宫。原注:殿今在卧龙寺,庙在宫东。 三承首句;四承二句,反复吟咏。这两句是说,可以想象,当年刘备伐吴,山中旌旗招展;现如今,玉殿已不复存在,原址之上,已成寺庙。 5 水鹤,即鹤。巢水鹤的意思是“鹤在此作巢”。但实际上,鹤是湿地环境的鸟类,并不生活在树林中,也不在树上筑巢。鹤趾结构也不适于在树上栖息。不过,古人认为鹤活到一千岁就可以在树上生活[1],还经常把松树和鹤联系在一起,画成松鹤延年。所以这句诗并非写实,而是形容庙的古老。 伏腊: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这里指逢年过节。 顾注:巢水鹤,见庙之久。走村翁,见祭之勤。 6 朱瀚:先主崩于白帝城,其立庙宜也。武侯祠自在沔阳,而此处亦为立祠,实以君臣一体之故,陪享正合典礼。 一体君臣之说,见于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成。 [1] 晋代葛洪著《抱朴子内篇》卷3: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於木,其未千载者,终不集於树上也。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1。 三分割据纡筹策2,万古云霄一羽毛3。 伯仲之间见伊吕4,指挥若定失萧曹5。 运移汉祚难恢复6,志决身歼军务劳7。 【注释】 1 宗臣:为后人宗仰的重臣,这里指诸葛亮,语出《汉书》卷39:唯(萧)何、(曹)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傅经顺: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这里所咏之处不同于七律《蜀相》中的成都武侯祠,而应该是位于夔州西郊的武侯庙。 2 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提到:今天下三分。 纡(音于):屈曲,弯绕。纡筹策:用尽计谋,苦心谋划。 3 羽毛,喻飞鸟。宋朝俞浙:一羽毛,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无与为匹也。 4 伯仲,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伯仲之间,意思是不相上下,语出魏文帝《典论》: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当年就有人称诸葛亮为伊吕,见彭羕《狱中与诸葛亮书》:足下乃当世伊吕[1]。(《三国志?蜀书?彭羕传》)。 5 这两句意为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他的镇定从容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相形见拙。“指挥若定”一词今已成为成语。 6 运,所谓天运。移,改变。祚(音作),指封建王朝的国统。诸葛亮一向“汉贼不两立”,以恢复汉室为己任,多次伐魏。这句是说,天运已经改变,所以汉室终究难以恢复。 7 志决:意志坚决。身歼:身故。上句先写“运移”,这句再写“志决”,这样的顺序安排是有道理的,杜甫是在强调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与杜甫“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精神是一致的。 “志决身歼军务劳”义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末两句也可与“出身未捷身先死”(蜀相)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参看。 [1] 尽管彭羕如此评价诸葛亮,但还是被诸葛亮下令处死了。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1,天涯霜雪霁寒宵2。 五更鼓角声悲壮3,三峡星河影动摇4。 野哭千家闻战伐5,夷歌数处起渔樵6。 卧龙跃马终黄土7,人事音书漫寂寥8。 ]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冬,杜甫55岁 [年代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杜甫当时住在夔州西阁。 【注释】 本诗八句全对。 1 岁暮点明季节为冬季;阴阳,犹日月、光阴,古诗《折杨柳》有“阴阳催 我去”。催字形象地说明冬天日短(所以称为短景),使人感到光阴逼人,亦见“寒天催日短”(公安县怀古)。 2 天涯:杜诗中的天涯、天边, 往往指当时认为离长安极远之地,这里指夔州。霁(音继):雨过天晴,此处指霜雪停歇。 3 鼓:战鼓;角:号角。唐朝杜佑《通典》卷149:行军在外,日出日入,挝鼓千搥。三百三十三搥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声为一叠。角音止,鼓音动。如此三角三鼓,而昏明毕之。 4 首二切夜,三四切阁,景为阁中所见。宋代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倒影星辰摇动”便是从本联化出。 星河:银河。影动摇:星光在水中摇曳。宋人杜修可在《西清诗话》中认为这里暗用了一个典故。见《汉书》卷32: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 吴见思:三四顶寒宵句。天霁则鼓角益响;而又在五更之时,故声悲壮。天霁则星辰益朗,而又映三峡之水,故影动摇也。 宋朝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常恨无复继者。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5 野哭,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恸哭或号啕大哭,语出《孔子家语》[1]:“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孔子之所以不喜欢野哭,可能是因为野哭为过度哀伤,不合于礼。 6 夷歌,语出左思《蜀都赋》:陪以白狼,夷歌成章。顾名思义,夷歌即夷人之歌。夷人指古代中国东部地区各部族之人,后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所以一般认为夷歌是少数民族的歌。 不过,我以为,更为准确地讲法或许是,夷歌是起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或曲调(因为汉族人也唱夷歌),在这里或许指竹枝调(也称为“竹枝词”)。 竹枝调是流传于巴渝(今四川东部)地区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古老民歌,竹枝[2]“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马稚青),后来也在全国广为传唱。刘禹锡在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任夔州刺史任内写了多首《竹枝词》在《旧唐书?刘禹锡传》中就被称为“夷歌”:武陵谷洞间夷歌,率多(刘)禹锡之辞也。 起渔樵:歌声起于渔樵之人。 7 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终黄土:指均已死亡,归于黄土。二人在夔州都有祠庙。 8 人事:人间世事。萧注:人事音书,应分别看。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那么“朝廷记忆疏”,便是人事方面的寂寥;“亲朋无一字”,便是音书方面的寂寥。从朝廷到朋友,似乎所有的人都把我忘记了,岂不叫人伤心,漫,是随它去。语似颓唐,其实异常愤激。 [1] 《孔子家语》传统上被认为是后人制作的伪书。当代一些学者(例如庞朴)根据新出土的文献资料,认为《孔子家语》“确系孟子以前遗物”。 [2] 后来到了中晚唐,唱“竹枝”还成为一种风尚,见孟东野《教坊歌儿》:“能嘶竹技词,供养绳床禅。能诗不如歌,怅望三百篇”(孟东野诗引自《唐诗百话》)。 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1,冬至阳生春又来2。 刺绣五纹添弱线3,吹葭六琯动浮灰4。 岸容待腊将舒柳5,山意冲寒欲放梅6。 云物不殊乡国异7,教儿且覆掌中杯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小至:冬至后(一说为前)一日。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注释】 1 人事:人间世事。日相催:可与上一首的“阴阳催短景”参看。此句之意略同于“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日五首?其一)。杜甫此时前后诗中多次用到“催”字,我们可以感到杜甫暮年那种悲切而又无奈的感觉。 2 这两句诗现在经常为人们所引用,形容冬去春来。阳生,见《易?复卦》:一阳下生,于时为冬至节。“冬至阳生”也就是说冬至阳气初动。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 3 五纹:青、黄、赤、白、黑五色线。添弱线,据《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4 葭通笳,胡笳。琯通管,古乐器。 吹葭见于《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 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仅指 这是指古人的一种占测气候的活动,就是烧苇膜成灰,置于十二律管(诗句中“六琯数阳的六个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当某一节侯到来时,某律管中的葭灰就飞出来,表示该节侯已到。冬至时,相应的黄钟(律管之一)管内的葭灰就飞动。这种说法可能只是一种传说,未必有多少科学根据。 这两句的大意是:女工刺绣五彩,又添了一根线的功夫;根据吹奏的玉管里葭灰变化,可知节令。 5 待腊,等待腊月(农历十二月)。舒,舒展。“待腊将舒柳”可与“腊近已含春”(不离西阁二首?其一)参看。 6 放,绽放。山意冲寒,山上春意冲破寒气。 7 云物:景物,见于《梁书?萧子恪传》:天监十六年,始预九日朝宴,稠人广坐,独受旨云:“今云物甚美,卿得不斐然赋诗”。 殊,区别。乡国异,异域他乡,在此指夔州。这句是说,这里的景色与故乡相同,但本句的言下之意是人却不在故乡。 这句暗用典,“云物不殊”即“风景不殊”。《晋书?王导传》:中州(今洛阳)士人避乱江左,每至暇日,邀饮新亭,周顗(音yǐ)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 新亭在今南京。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8 覆杯,覆杯于地而不饮。杜甫身体不好,不宜饮酒,而且受到佛教的影响,曾有意戒酒。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位 中丞问俗画熊频1,爱弟传书彩鹢新2。 迁转五州防御使3,起居八座太夫人4。 楚宫腊送荆门水5,白帝云偷碧海春6。 报与惠连诗不惜7,知吾斑鬓总如银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4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 奉,敬辞。蜀州:地名。《杜诗释地》:唐代蜀州辖境主要包括今四川崇州、大邑、 [题解 新津、都江堰等县市。 柏二,柏中丞的弟弟,排行为二,称其排行,而不直呼其名,是一种亲切而又客气的称呼。 别驾,柏二的官职。别驾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在唐朝时,每州别驾一人,上州:从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下州:从五品上。 中丞,指柏茂琳,时任夔州都督,兼有御史中丞的头衔。唐朝时外任的节度使和都督时常常被称为其兼任或原任的御史中丞(简称“中丞”)[1]。都督是唐朝战区和边要之地的军事方面总管。柏茂琳对杜甫多有资助,曾将城西瀼河畔的四十亩柑桔林划给杜甫,还委托他代管东屯稻田百亩。 江陵,又名荆州城。今湖北省荆州市。 起居,问候起居,即问候、问安之意。 卫尚书太夫人,卫尚书的母亲。卫尚书指荆南节度使韦伯玉,《旧唐书?代宗纪》记载:大历元年五月,加荆南节度使韦伯玉检校工部尚书。《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六》记载:韦伯玉“大历初,以母忧当代”。估计这时卫母已病重。 因示:因此,请转示。就是请柏二带本诗给杜位看看。 从弟,堂弟。行军司马位,杜位,时在江陵任行军司马一职。有关情况见《寄杜位》注释。 【注释】 1 问俗:了解民俗、民情。画熊,指代出巡之车,见《后汉书?舆服制》:三公列候车,依鹿较,伏熊轼。颜师古:伏熊轼者,车前横轼为伏熊之形也(《汉书》卷60注)。 2 爱弟,指柏二。鹢(音益),古籍中指一种像鹭鹚的水鸟,能高飞。后多用来指头上画有鹢鸟的船。如司马相如《子虚赋》:“浮文鹢,扬旌栧”。赵曰:船首画鹢,以惊水怪。 这两句是说,柏中丞经常出巡,了解民情,无法离开,所以由他的弟弟柏二乘船带信去江陵。 3 迁转,转任。当时柏中丞转任五州防御使。五州指当时的夔、峡、忠、归、万州。 4 三四流水对。起居:问安。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东汉至唐代一般以尚书令,仆射、六曹(部)尚书为八座。唐太宗登基前任尚书令,即位后,实际上不设尚书令一职,左、右仆射即是尚书省的长官。所以这时八座指六部尚书和左、右仆射。在此,八座指韦伯玉,因韦伯玉有检校工部尚书[2]一衔。 5 荆门,指江陵。 6 白帝,白帝城,在夔州。 这两句的大意是,腊月里,我们在蜀州这里欢送柏二乘船冬下,在江陵那里已有春意,我们这里也有所感觉。 清朝毛奇龄:楚宫白帝以蜀地,荆门碧海以江陵言。江汉本通海也,兼借指卫太夫人仙居之意。言楚宫腊月,冻释流讯,快看舟下荆门;白帝云晴,水天一色,早觉春生碧海。即所谓“腊近已含春”意(《西河合集》)。 另外,此时卫母身体不好,“碧海春”在此也有暗祝她健康回春,永享长寿之意。 7 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族弟。在这里指代杜位。《南史?谢方明传》: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诗不惜,可能也暗含有“思(念)不息”的意思。 8 总,全。这两句的大意是,请转告杜位,我一向很想念他,愿意为他写诗,曾经只是鬓发苍苍的我现在已经满头白发了。 [1] 例如,杜甫诗题中曾称严武为“严中丞”。另外在《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之中,郭英乂也被称为“郭中丞”,而不是节度使或太仆卿。 [2] 检校工部尚书是虚衔,并不是真的担任工部尚书。杜甫的头衔前也有“检校”二字。 拨闷 闻道云安麹米春1,才倾一盏即醺人2。 乘舟取醉非难事, 下峡消愁定几巡3。 长年三老遥怜汝4,棙柁开头捷有神5。 已办青钱防雇直6,当令美味入吾唇。 [年代] 此诗当作于永泰元年(765)冬,杜甫53岁 [地点] 赴云安(今四川云阳)途中。云安在唐朝时属夔州 [题解] 王嗣奭:题曰《拨闷》,因心有所闷,为此谑浪以自宽。 【注释】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1闻道,听说。麹(音曲),麹米春,酒名。仇注:《国史补》:酒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子美亦云“闻道云安麴米春”。裴鉶《传奇》记裴航事亦有松醪春,乃知唐人名酒多以春也。 2 唐朝时往往用“倾”字指倒酒,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往往取酒还独倾”。醺人:醉人。 3 顾注:一盏即醺,故取醉非难,但欲销愁定须酌几巡也。 4 长年的“长”在此念“掌”,这种用法亦见于“长老”等词。 怜,爱。王嗣奭:汝指麴米春,言舟子亦怜酒而捷往也。 5 棙(音力),机枢。柁同舵。头,船头。开头,义同庾信“五两开船头”(和江中贾客诗)中的“开船头”三字。邵注:三老,捩舵者。长年,开头者。 6 办,置办。防,准备。青钱,青铜钱。黄生:青铜质美,故一色行使,其鎈恶者用必准折,故价直以青钱为率也。 王嗣奭:雇,谓舟费。直,谓酒资。 黄生:全篇只说一事,略无景语衬缀,殊少开阖之致。 十二月一日三首 [年代] 此诗当作于永泰元年(765)冬,杜甫54岁 [地点] 云安(今四川云阳) (一) 今朝腊月春意动1,云安县前江可怜2。 一声何处送书雁3,百丈谁家上濑船4。 未将梅蕊惊愁眼5,要取椒花媚远天6。 明光起草人所羡7,肺病几时朝日边8。 【注释】 1 今朝,今年。腊月,农历十二月。动,萌动、萌发。春意动,为全诗之纲。唐朝中叶时气温偏高,杜甫在其它诗中也写道这个现象,例如《不离西阁二首?其一》:“腊近已含春”。不过,杜甫这句诗并非着意于写景,其中有比兴的含义。 2 在杜诗中,“可怜”的意思经常是“可爱”。 3 这里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见《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以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4 朱注:《演繁露》云:杜诗多用百丈,问之蜀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棱,若用索牵,遇石辄断,故劈竹为大辫,用麻绳连贯以为牵具,是名百丈。 濑:急流。 5 梅蕊,即梅花。仇注:方在腊,故梅蕊未吐。春将至,故椒花欲颂。 6 椒花,花椒的花,见《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元旦献椒花颂曰:“标美灵葩。爰采爰献。”杜甫另有诗“椒盘已颂花”(杜位宅守岁)。 媚,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亦见“自足媚盘餐”(园)。远天:犹远方,这里指云安。 7 明光起草,典出汉朝王商借明光殿起草作制诰。明代赵大纲在《杜律测旨》中认为杜甫诗“翰林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莫相疑行),即“明光起草人所羡”。 8 肺病:杜甫40多岁困守长安时,就已患上肺病,这时恐怕更厉害了。朝,朝见、朝拜,这里指返回长安。 日边,指长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云:“只闻人自长安来,不闻人自日边来”,故后人遂指长安为日边。这种用法亦见于其他唐诗,例如李白“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三首?其一)。 这句是说,我年老体衰,常年患有肺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 (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1,日满楼前江雾黄2。 负盐出井此溪女3,打鼓发船何郡郎4。 新亭举目风景切5,茂陵著书消渴长6。 春花不愁不烂漫7,楚客唯听棹相将8。 【注释】 1 山烟,即山岚,山林中的雾气。因四川相对来说不是很寒冷,山上还多有松柏等树,所以“寒暄树色同”(皇甫冉《巫山峡》),在冬天也可以见到“山烟碧”。本句可与“近市浮烟翠且重”(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参看。 2 江雾黄,因为日照的原因,所以江上雾气显橙黄色。估计这应该是早上的景色。 3 这里的“负盐出井”是指将每桶八十多斤的盐卤水背出盐井去熬制食盐,这种繁重的劳动至今在西南某些地区还是由妇女承担。 4 古时有开船时打鼓的风俗。亦见唐朝李郢《画鼓》“两杖一挥行缆解”、宋代郑獬《滞客》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舟人击鼓挽舟去”等诗。 5 “新亭举目”用典,见《晋书?王导传》:中州(今洛阳)士人避乱江左,每至暇日,邀饮新亭,周顗(音yǐ)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 新亭在今南京。 切:凄切。这句的“风景”随颌联而来,女子背驮盐出盐井,小伙子打鼓开船,这在杜甫看来,恐怕皆是蛮夷之景,与中原大相径庭,不禁深有异域他乡之感,所以心感凄切。 6 茂陵,指代司马相如,见《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另外,《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还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消渴疾,现一般认为是糖尿病。根据其他杜诗,杜甫不晚于广德二年(764)也患有此病。在这里,杜甫以司马相如自比。 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论人世间如何,春天总是年复一年,终而复始,所以说春花烂漫是不用愁的。不过,杜甫在此并不是要描述每年都有春天这么一个常识,也不是写景(这时还是冬季,春花不可能已经烂漫),而是出于“抑扬顿挫”的需要,为下句作铺垫。这里暗示着,春花不愁,但是我愁;春花烂漫,但是我甚愁苦。 用不变或“不合时宜”的自然景色,与世间人事和当时人的心情对比,这在杜甫诗中是常用手法,也是他为后人开创的诸多法门之一。 8 云安在古时为楚地,所以杜甫自称楚客。棹(音赵),摇船的用具。 仇注:春花,应春动。听棹,思出峡也。王嗣奭:发必同行。故曰相将,犹俗云船帮。 这句是说,滞留楚地的我,能做的只有听着出峡划船的桨棹之声。言下之意,有出峡之意,但无法付诸实施。 (三) 即看燕子入山扉1,岂有黄鹂历翠微2。 短短桃花临水岸3,轻轻柳絮点人衣4。 春来准拟开怀久5,老去亲知见面稀6。 他日一杯难强进7,重嗟筋力故山违8。 【注释】 1 山扉:山中柴门。宋人李钰有词:“霜月后、记把山扉牢掩”(别西湖社友),可证。 2 岂有,岂不有。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3 黄注:短短,字老而趣。如小小则嫩,矮矮则俗,灼灼则太文,替此二字不得。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4 点:沾点。这种用法亦见于“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萤火)。 5 准拟:打算好的。宋朝辛弃疾有词“准拟佳期又误”(摸鱼儿),其中的“准拟”也是这个意思。 这句是说,早就在等着春天的到来,我好舒心开怀。 6 亲知:在这里指亲友和知交。但是,“亲知“也可作动词解,意思是亲自知道,这样就可以和上句的“准拟”很好地对仗了,所以这是一个借对。 7 强(在此音抢),勉强之意。 8 嗟(音皆),叹息。仇注:亲知稀见,欲开怀而不得。故山终违,欲强饮而不能。意有两层,故曰重嗟筋力,即上文老去耳。他日,指来春。故山,指长安。 仇注:杜诗凡数章承接,必有相连章法。首章结出还京,次章结出下峡,三章又恐终老峡中,皆其布置次第也。 寄常征君 ,征君晚节傍风尘2。 白水青山空复春1 楚妃堂上色殊众3,海鹤阶前鸣向人4。 万事纠纷犹绝粒5,一官羁绊实藏身6。 开州入夏知凉冷7,不似云安毒热新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晚春,杜甫55岁 [地点] 云安(今四川云阳) [题解] 鹤曰:(常)征君去秋曾访公云安,今在开州,寄以此诗。 征君,指隐士,语出《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黄)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 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注释】 1 空:犹徒然,其原因即下句的“征君晚节傍风尘”。 2 傍:傍靠,投靠,例如“路难悠悠常傍人”(九日)。傍风尘,指常征君晚节不保,不再隐居,重新出仕。风尘,犹红尘、世俗之处。 3 殊众:出众。仇注:楚妃,比朝贵之得宠。但是清朝陈廷敬另有说法:楚妃,犹言宋子、齐姜、燕姬、越女,喻仕途中名位相轧,炫才嫉妒者。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4 传说中丁令威在辽东成仙为鹤,因为辽东在海边,所以称为“海鹤”。这里指代常征君。该典出自晋陶潜(陶渊明)《搜神后记》卷1: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过,集城门华表柱。 阶前,暗含阶前趋走之意。《论语?乡党》中写到“没阶,趋近,翼如也”。晚唐李商隐也有诗“一生无复没阶趋”(任宏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回京)。 鹤一向被认为具有仙风道骨,无所羁绊,是隐士高人的象征,但在这里却“鸣向人”,仿佛有所乞求。 5 万事纠纷,指公事繁忙。绝粒: 绝粮,见《后汉书》:范丹为莱芜长,遁居梁沛之间,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 这句的意思是,工作很忙,但收入不高。 6 羁绊,犹言束缚牵制。一官实藏身,即所谓“吏隐”,见《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继上四对常征君表示惋惜后,五六句是对他的体谅。 7 开州(今重庆开县)是常征君任职之地。 8 新:出现、开始了。 最后这两句是对常征君的问候。 四 寓居夔州及漂泊荆湘 杜甫于公元766年(时年55岁),到达夔州(夔音奎,夔州为今重庆奉节),居住近两年。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高产时期,共作诗四百余首,约占今存杜诗的三分之一。其中七言律诗59首,近全部七律的40%,且精品迭出。为后人广为称颂的《登楼》、《秋兴》等名篇均作于这一时期。 后于公元768年,杜甫携家离开夔州,先后赴湖北、湖南,770年[1]卒于湘江,终年59岁。 第四阶段, 是杜甫去夔州以后一个时期的作品。杜甫此一阶段,对格律之运用,已经达到完全从心所欲的化境的地步。不过,一种从心所欲是表现于格律之内的腾挪跳跃,另一种从心所欲则是表现于格律之外的横放杰出而已。 叶嘉莹, 1997, p40 [1] 唐诗发展史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其中,盛唐的时间跨度就被定义为杜甫的生卒年代:公元712至770年。 示獠奴阿段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山木苍苍落日曛1,竹竿嫋嫋细泉分2。 郡人入夜争馀沥3,竖子寻源独不闻4。 病渴三更回白首5,传声一注湿青云6。 曾惊陶侃胡奴异7,怪尔常穿虎豹群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认为獠(音老)人“为南方民族,族源出于老挝,秦汉时向南中(云南、贵州及四川凉山州)地区扩散。” 獠人“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惟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魏书?獠传》)。到南宋时,獠人与汉人融合,都成为“编户”(有户籍的居民)。现在已经没有獠这个少数民族了。 当年封建王朝“岁岁伐獠”,“获其生口,以充贱隶”,甚至“取獠口,以为阉人”,估计阿段就是这么被抓来的,或是被抓獠奴的后代。除了阿段,杜甫还有个女獠奴阿稽。 【注释】 1 苍苍:青郁茂盛。曛:日落时的余光。 2 由于当地没有水井,所以用竹管接泉水。可参看杜甫诗《溪上》“塞俗人无井”,以及《引水》“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嫋嫋(一作袅袅,义同),细长的样子。杜甫曾有绝句“隔户杨柳弱嫋嫋”可证。 3 郡人:当地人。这句是说,入夜后,当地人在争抢剩下的一点点水。馀同余。 4 竖子,年轻的仆人[1],语出《庄子?山木》:命竖子杀雁而烹之。这里指阿段。 5 杜甫患有消渴症,即糖尿病,经常感到口渴。回:在此指“摇”。 6 湿青云,指泉水来自山顶云端,青云湿润之处。张溍注:传声一注,状其从高下注也。 7 顾炎武:子美久客四方,未必尽携经史,一时用事不免有误。陶侃胡奴,盖谓士行有胡奴,可比阿段。胡奴乃侃子范小字,非奴也。 8 怪,惊诧。常穿虎豹群,这里用来称赞阿段的胆量。三峡地区确有华南虎、金钱豹和云豹。杜甫诗“人虎相半居”(客居)、“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前苦寒行二首?其一)亦可证虎豹在三峡的存在。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1]竖子,也有对人蔑称的意味,例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1,独立缥缈之飞楼2。 峡坼云霾龙虎卧3,江清日抱鼋鼍游4。 扶桑西枝对断石5,弱水东影随长流6。 ,泣血迸空回白头8。 杖藜叹世者谁子7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白帝城,坐落在白帝山上,距奉节城4公里。西汉末年,公孙述占蜀为王,筑城自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飞升,公孙述借此称白帝,改称名为白帝城。 最高楼,指白帝城依山所建的城楼中最高的一处。 【注释】 1 余英时《唐诗选》:城依山建筑(《上白帝城》所谓“城峻随天壁”),沿坡向上筑到山顶,过了山顶又沿坡向下,所以有“尖”处,“城尖”就是山尖。城尖两边的城头走道是倾仄(斜)的。 旌旆:旌旗,旆(音佩),本义为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旌斾愁,亦见杜甫《送韦评事》诗:“吹角向月窟,苍山旌斾愁。”仇注:旌旆亦愁,言其高而且险也。 2 萧注:缥缈,高远不明之貌。楼高势若飞,故曰飞楼。 《访古学诗万里行》:白帝城旧址在奉节县治以东十里,瞿塘峡口北岸的白帝山山腰上,是汉代公孙述所建,因山势而修,周围七里,用石块砌成的城墙旧迹,至今仍多处可见。这里山势起伏,山为红砂石,树木稀疏。杜甫当年在《白帝城最高楼》一诗中描写的“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就是写的这里。 3 坼(音chè),裂缝。霾(音埋),指云色昏暗。龙虎卧,形容峡坼云霾。 4 日抱:指日照。鼋(音云):大鳖;鼍(音驮):鳄鱼。这句可与“江光隐见鼋鼍窟”(玉台观)参看。 萧注:二句写登楼所见近景,是实景。上句写山,下句写水。龙虎,形容山峡突兀盘踞之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状,峡静,故曰睡。鼋鼍,形容江流湍急闪烁之状,水动,故曰游。日抱,日照江面如环抱。都是摹写登高临深时所见的一种迷离恍惚之景的。 5 扶桑,见《说文》:“扶桑,神木,日所出也”。断石,指峡坼。 6 弱水,见《山水海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其水不胜鸿毛。长流,即第四句里的“江”。 这一联化用了曹植诗句“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游仙)。 楼高即可望远。五六句是从空间的广度来极写楼之“最高”。朱注:峡之高,可望挟桑西向,江之远,可接弱水东来。吴见思:二句远景,言举天地之大,尽在目前。 7 杖:拄(杖)。藜: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谁子:哪一个。 8 泣血:形容极度哀痛,语出西汉李陵《答苏武书》[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迸:指眼泪急速涌出。身处高楼,泪洒空中,所以说是“迸空”。杜甫在别的诗中也多次用“迸”字来形容流泪,例如“客泪迸林薮”(九成宫)、“泪下如迸泉”(杜鹃)等。 回:同“摇”,这种用法亦见“病渴三更回白首”(示獠奴阿段)。 该诗是拗体,恐怕拗的很厉害,而且充满怪险之词、拗涩之语。而且有些句子类似古体,不象七律,读起来很让人难受。萧涤非先生指出:“这首诗充满勃郁不平之气”。也许这种让人难受的感觉正是杜甫想要达到的。 [1] 有人认为这是后人托名李陵之作。 峡中览物 曾为掾吏趋三辅1,忆在潼关诗兴多2。 巫峡忽如瞻华岳3,蜀江犹似见黄河4。 舟中得病移衾枕5,洞口经春长薜萝6。 形胜有馀风土恶7,几时回首一高歌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览物,犹睹物(思乡)。 【注释】 1 趋,趋走。掾吏,指功曹之类的官职。赵曰:公曾为华州司功,故曰椽吏。三辅,京兆、扶风、冯诩也。华州属扶风。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仇引洙曰[1]:“汉制以曹官为椽,如屋之有椽,言其有所负荷也”(《杜诗详注》p13)。 2 潼关,中国著名古关卡。在今陕西渭南市。古时潼关曾隶属华州(今陕西华县)。在华州一带时,杜甫曾作诗多篇,故称“诗兴多”。 3 华岳:华山,亦称西岳。 4 仇注:向贬司功,而诗兴偏多,以华岳、黄河足引壮思也。今峡江相似,而卧病经春,无复前此兴会矣。 5 衾(音亲),被子。衾枕指行李。移衾枕,指舍舟登岸。 6 清朝陈允锡注: 洞口,五溪之口。 薜萝:薜,即薜荔。萝,即女萝。蕨本植物,古人称为仙草,见于屈原的《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罗。 7 这句大意是说,自然风景美,但人文环境不佳。本诗中“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即形胜有馀;“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可谓风土恶。另外《负薪行》、《最能行》等诗也描写了杜甫心中的“风土恶”。 8 回首:犹转头、掉头,指回归故乡。 [1]所谓“洙曰”,是指宋朝王洙所作的注释。不过这一注解是很有问题的,因为王洙(字原叔)所著《杜工部集》二十卷中只有杜诗本身(即白文本),并没有注释,而且王洙在序文中也明确写出他没有作注。所以“洙曰”是后人托名所作的伪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伪注是因为宋朝人认为杜甫“无一字无来历”但又找不到出处而自己编造的,例如“阮囊羞涩”一词就是根据杜甫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空囊)而编造的,后人却信以为真,现在都已经成为成语了。名为“洙曰”或“王原叔注”的伪注还不是很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托名苏轼(苏东坡)的伪苏注,现存有三千多条,危害很大。 为了使大家了解“伪注”这一问题,所以将仇兆鳌所应用的“洙曰”列在此处,奇文共赏。 雨不绝 鸣雨既过渐细微1,映空摇飏如丝飞2。 阶前短草泥不乱, 院里长条风乍稀3。 舞石旋应将乳子4,行云莫自湿仙衣5。 眼边江舸何匆促6,未待安流逆浪归7。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是年可能雨水较多,此时杜甫还有其他数首诗咏雨。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注释】 1 鸣雨:雷雨。关于“渐细微”,边连宝言:大雨易绝,细雨难绝。大雨过而继以细雨,则倍难绝。谚所谓雨后毛不晴也。 2 映空,犹阴空,天色昏暗。《通俗文》:日阴曰映。 飏(音扬),飞扬。如丝飞,指细雨绵绵。雨如丝,语出晋张协《杂诗》:密雨如散丝。 3 长条,指柳树枝条,例如庾信诗“河边杨柳百尺枝,别有长条踠地垂”(杨柳歌), 以及杜甫绝句“隔户杨柳弱嫋嫋,狂风挽断最长条”。有人认为“长条”指雨,恐非。 仇注:草不沾污,见雨之微。风虽乍稀,雨仍未止也。 4 本句用典。舞石将乳子,见于《水经注》卷38: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 旋应:很快。将:带领。这句是用传说中石燕来形容风中的雨点。 5 《杜律演义》:莫自湿,劝神女莫久行雨,而自湿其衣也。仇注:舞燕将子,记暮春雨。行云湿衣,切巫山雨。 这里也用了一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序:昔者先王(指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6 舸(音葛):船。何:何其。匆促:匆忙、仓促。 7 这句是说,未等水流平稳,就逆流而归,匆忙回家。杜甫长期飘零在外,尾联这么写,也可能暗含有自己有家难回的感慨。 雨不绝 鸣雨既过渐细微1,映空摇飏如丝飞2。 阶前短草泥不乱, 院里长条风乍稀3。 舞石旋应将乳子4,行云莫自湿仙衣5。 眼边江舸何匆促6,未待安流逆浪归7。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 ... siomnting 发表于 2009-4-6 21:30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杜甫这首诗最大的毛病是:“舞石”典故用得突兀,不协调。我极不喜欢。 另外,“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仇注:“舞燕将子,记暮春雨;行云湿衣,切巫山雨。”,也不对。兄以为“这句是用传说中石燕来形容风中的雨点。”大概也是受仇注误导。 我的观点和浦起龙相似。浦起龙《读杜心解》:“望晴之词,祝其止舞而挟子以游,停云而振衣适志,已引动欲归义。乳子本说燕雏,仙衣本说神女,公乃借形挈家归去之志也,运古入化。”[3.667]。 对蒲氏的“运古入化”的评语,绝对不能接受。我认为:杜甫借“舞石”“将乳子”,表示自己将“挈家归去”,这是对的;借巫山神女的典故“行云莫自湿仙衣”,是提醒自己不能只顾“行云”、游览潇洒,而延误了归程。我的翻译较能表达出我的观点。 喧哗的雨已经过去、逐渐变得细微,映着天空摇漾的是如丝的细雨飘飞 石阶前小草沾了泥并不脏乱,院子里柳条上的风也陡然变得稀少起来 舞石应立即带着乳子起飞,且不要因播撒云层濡湿自己的仙衣 眼前江船何其匆促,不等到江流平静就迎着风浪归去。 不知兄以为如何,盼指教。 注;谢谢兄的指教,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您是对的,看来当时考虑的不够仔细。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次予以修改。 返照 楚王宫北正黄昏1,白帝城西过雨痕2。 返照入江翻石壁3,归云拥树失山村4。 衰年肺病唯高枕5,绝塞愁时早闭门6。 不可久留豺虎乱7,南方实有未招魂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王嗣奭:诗作于西阁,阁临白帝城西,故见返照。《杜律演义》:诗成后,偶举二字为题,非专咏返照也。后有五律一首,是全写返照。 【注释】 1 夔州在古时属楚地。顾注:楚王宫,在巫山县西北。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2 过,经过。白帝城,坐落在白帝山上,距奉节城4公里。西汉末年,公孙述占蜀为王,筑城自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飞升,公孙述借此称白帝,改称名为白帝城。 3 返照:夕阳西照。翻,形容日影摇动。 4 归云,犹行云。拥:拥蔽、遮蔽[1]。云拥树,语出南朝梁江洪《采菱?其二》“轻云拥高树”。失:迷失。 仇注:雨痕初过,故日照江而石壁之影摇动。黄昏乍瞑,故云拥树而山村之路遮迷。 5 衰年,衰老之年。杜甫自从四十多岁就已经患肺病,亦见“肺病几时朝日边”(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高枕,在这里并不是指高枕无忧,而是帮助缓解病情。中医认为,肺病病人不宜使用低枕,而需要高枕,以利痰涎排出。 6 绝塞,关塞阻绝,原因就是下句中的“豺虎乱”。 7 鹤注:公屡以强镇比豺虎,是时杨子琳攻崔旰未已,公知子琳将变,故曰不可以久留。 8 杜甫当时在四川,相对于长安或洛阳,为南方。 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唐朝时还有用剪纸模拟真人,用来给受到惊吓的人以安慰的风俗,见《彭衙行》“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未招魂,在这里是形容已经惊吓得魂散魄飞,可参看“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 [1] 在韩愈的名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拥”字也是这个意思。 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1,白帝城下雨翻盆2。 高江急峡雷霆斗3,翠木苍藤日月昏4。 戎马不如归马逸5,千家今有百家存6。 哀哀寡妇诛求尽7,恸哭秋原何处村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张远注:此在白帝城而作,非专咏白帝也。 【注释】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1 白帝城在山上,四川地湿云多,白云常萦绕山峰,所以会觉得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 2 翻盆:倾盆,形容雨势猛烈。此句“白帝”之“帝” 应平而仄,因为地名所致,不得视为失律。 仇注:杜诗起语,有歌行似律诗者,如“倚江柟树草堂前,古老相传二百年” 是也。有律体似歌行者,如“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是也。然起四句一气滚出,律中带古何碍。唯五六掉字成句,词调乃稍平耳。 3 萧注:这和下句都是即景寓情,在这景物中便含有那个战乱时代的影子,不要单作景语看。江水暴涨,为峡所束,故声如雷霆之斗。 ”对“急峡”,“翠木”对“苍藤”,对偶工稳。日月二字,为复词偏义,在 4 二联自对。“高江 此仅指日。 仇注:江流助以雨势,故声若雷霆之斗。树木蔽以阴云,故昏霾日月之光。 5 戎马,用于作战的马;归马,太平时期的马,语出《尚书?武成》篇:归马于华山之阳。 6 这里写战乱之祸造成一千家中,有九百家都已家破人亡。这未必是诗人常用的夸张,而很可能对现实的敏锐感觉。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前,全国人口近五千三百万;战乱结束后,人口不足一千七百万。也就是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相对而言,安史之乱对江南、四川等地的影响不是很大,那么在战乱严重的地区就可能有很多地方都已经到了“千家今有百家存”这种地步,这才会使全国总人口下降三分之二强。 本句句法同“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惠义寺送辛员外)、“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进艇)。 7 诛求,苛求勒索,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诛求无厌”。本句可以和“已诉征求贫到骨”(又简吴郎)互相参看。 8 何处村,从字面上理解是说分不清哪个村庄的人在哭,实际是指无村不哭。 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1,赤甲山下行人稀2。 秦中驿使无消息3,蜀道兵戈有是非4。 万里秋风吹锦水5,谁家别泪湿罗衣6。 莫愁剑阁终堪据7,闻道松州已被围8。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诗成后,取首二字作题,类似于无题。 【注释】 1 任预、李膺所著《益州记》:涪州黄葛峡有相思崖,今名黄草峡。山草多黄,故名。 2 赤甲山就是赤岬山。根据《水经注》卷33记载: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是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1]。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岬山。 此句“ 赤甲”之“甲”应平而仄,因地名所致,而于第五字补之平声。 之所以船不归、行人稀,都是因为下句的“蜀道兵戈有是非”。 3 秦中,指来自长安。驿使,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本句可参看《秋尽》“剑门犹阻北人来”、《早花》“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4 兵戈有是非,见朱鹤龄注:考唐史,杜鸿渐至蜀,崔旰与杨子琳、柏茂林等各授刺史防御,而不正崔旰专杀主将之罪,故有兵戈是非之语。盖言崔乱成都,柏、杨讨之,其是非不可无辨也。然旰本建功西山,郭英乂(音亿)通其妾媵(侍妾),激之生变,其罪有不专在旰者。未几释甲,随鸿渐入朝,而吐蕃则岁岁为蜀患,故末语又不忧剑阁而忧松州也。 5 锦水:锦江。 6 谁家,犹家家。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这里即指衣服。 7 这句是说,暂时先别忧愁被乱军所在的剑阁,它终究会被官军占据的。从上四来看,问题已经很严重,这里还说“莫愁”,是因为还有更为严重的在后面,即下句的“松州已被围”。 8 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北。当时为吐蕃所包围。仇注:松州被围,则全蜀安危所系,故所忧不独在剑阁也。 [1] “其石悉赤”是因为四川山土中多铜、铁的氧化物。 诸将五首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一)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汉朝陵墓对南山1,胡虏千秋尚入关2。 昨日玉鱼蒙葬地, 早时金碗出人间3。 见愁汗马西戎逼4,曾闪朱旗北斗殷5。 多少材官守泾渭6,将军且莫破愁颜7。 【注释】 1 唐诗中经常借汉指唐,这首诗也是这样。朱瀚《杜诗详意》:汉字作唐字看,千秋作当时看,便自了然。 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秦岭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604米。风景秀丽。 2 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胡虏,在此指吐蕃。在约千年以前的汉朝,匈奴自箫关(今甘肃固原)入侵长安,现在吐蕃又入长安烧杀抢掠(具体史实见下注),所以称为“尚”,义同“还”。 3 萧注:按广德元年,吐蕃入京师,劫宫阙,焚陵寝(《通鉴》二百二十三)。这两句便是实写陵墓被发掘之惨的。这是极可耻的事,故借用典故,意在激怒诸将的羞恶之心。汉楚王戊太子葬时,以玉鱼一双为殓(见九家注引《西京杂记》)。汉武帝的茂陵有玉碗,曾被人盗卖(见《太平御览:皇王部》十三引《汉武故事》)。《南史》卷六十九《沈熠传》:“炯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曰:甲珠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诗本当说“玉碗出人间”才切合皇帝的陵墓。但和上句“玉鱼”犯重,故改用金碗。但也不是随便改用,因为金碗也是一个崔氏女子殓葬之物[1],故可通融。早时,今天早上,见得很快就被发掘,毫无保障。蒙,犹蔽上,是说蒙蔽于地下。 4 见愁,见同现,即现愁。汉马,指汗血宝马,即大宛马,现称阿哈马,在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现在还有上千匹。至于所谓“汗血”,专家有不同看法,有可能只是文学传说而已。 西戎逼,指本诗写作的一年之前,吐蕃和回纥(音河)连兵入寇,京师震恐。 5 殷(音烟),黑红色,例如殷红。清朝张上若:言闪朱旗而北斗皆赤,见胡氛蔽天意。 钱注:蒙,是覆地,对出字为工。汗马赤血,对朱旗自称。 6 多少: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泾渭,指代长安。 材官,即步兵。秦代步兵统称“材官”或“材士”,当时是秦军的主力,但是,“汉兴,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虎符与檄召而后来”,就是说,到了汉朝,材官只是半兵半民了。 据考,唐朝时并无材官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但有府兵。府兵平时受田务农,农隙训练,有战事则出征。出征时,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府,将还朝,类似于汉朝半兵半民的材官[2]。 7 这句是说,各位将军在此危难之际,要时刻担忧外族入侵,当然就更不能去寻欢作乐。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1]萧注中所提到的“金碗”典故,见于晋朝干宝《搜神记》:卢充家西有崔少府墓。充一日入一府舍,见少府。少府以小女与充为婚。三日,崔曰:“君可归,女生男,当以相还。”居四年,三月三日,临水戏,忽见崔氏抱儿还充,又与金碗,并赠诗。充取儿、碗及侍,女忽不见。充诣市卖碗,崔女姨母曰:“昔吾妹之女,未嫁而亡,赠一金碗着棺中。” [2] 但到天宝八年(749年),朝廷下令停止对府兵的征发,实际上宣布废除了府兵制度。 诸将五首(二) ,拟绝天骄拔汉旌2。 韩公本意筑三城1 岂谓尽烦回纥马3,翻然远救朔方兵4。 胡来不觉潼关隘5,龙起犹闻晋水清6。 独使至尊忧社稷7,诸君何以答升平8。 【注释】 1 韩公,即以战功封韩国公的名将张仁愿。《旧唐书?张仁愿传》:神龙三年(707年),仁愿于河北筑三受降城。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侵掠。 ”即指下句的“拟绝天骄拔汉旌”。 “本意 2 天骄:语出《汉书?匈奴传》:“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这句称赞张仁愿制止外族入侵。 3 回纥(音河),古代民族名,今之维吾尔族祖先。据考回纥的先人为匈奴。 4 颌联流水对。通过以上四两联的今昔对照,不著议论而褒贬自明。 萧注:岂谓,犹岂料,见得事出意外。尽烦,犹多劳。郭子仪收京,败吐蕃,皆借助回纥,故曰尽烦。翻然,犹反而。朔方兵,郭子仪所统。 《杜诗释地》:朔方,唐方镇名。相当于今天的整个河套、宁夏及陕北、陇东广大地区,后势力范围逐渐缩小。 5 胡来:外族入侵。潼关并非不险,然“胡”不觉其险,这是讥讽诸将无用。 6 龙起晋水:是以唐高祖李渊起兵晋阳,譬喻代宗复兴唐室。宋朝《册府元龟》:(唐)高祖师次龙门县,代水清。 7 至尊,指皇帝,当时为代宗。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见于《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功宜为王。 8 升平:太平。答:以...作为报答。何以答升平,用什么来确保太平,以报答君主。 (三) 洛阳宫殿化为烽, 休道秦关百二重1。 沧海未全归禹贡, 蓟门何处尽尧封2。 朝廷衮职虽多预3,天下军储不自供4。 稍喜临边王相国, 肯销金甲事春农5。 【注释】 1 萧注:化为烽,指洛阳宫殿焚于兵火。七五五年一毁于安禄山,七五九年再毁于史思明。宫殿都保不住,足见险不足凭,故曰休道(即不要夸口的意思)。百二,是说秦关(潼关)险固,二万人足抵当百万人。重,犹险也。 2 仇注:沧海,指《禹贡》青州之域。 《禹贡》为《书经》的一篇,详述各地山川物产。这里和下句的“尧封”一样,都是用来指版图。 蓟门,古地名,亦作“蓟丘”。今北京城西,在北三环旁。 3 预,通“与”,在此义为授予。一般衮(音滚)职指天子,见《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唯仲山甫补之。”[1] 不过萧涤非先生有不同看法:衮职,指三公。当时武将及诸镇节度使,多兼中书令,平章事等衔,故曰多预。见得诸将恩宠已极。 4 唐朝原来有府兵的制度,寓农于兵,军粮自给。天宝八年(749年),实际上废除了府兵制度。兵饷多取之地方,故称“军储不自供”。 5 销,销毁。临边,临近边塞。王相国,王缙。《旧唐书》卷122: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太微宫使、弘文崇贤馆大学士。其年,河南副元帅李光弼薨于徐州,以缙为侍中、持节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缙恳让侍中,从之,加上柱国,兼东都留守。岁余,迁河南副元帅,请减军资钱四十万贯修东都殿宇。 从以上史实记载来看,省下来的钱其实并未“事春农”,而是用于修宫殿了。杜甫一向提倡节俭之德,如果他知道了事实真相,恐怕连这一点“稍喜”也没有了。 [1] 大意是:天子(周宣王)有沒尽职之处,只有仲山甫(大臣之名)来进行弥补。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四) 回首扶桑铜柱标1,冥冥氛祲未全销2。 越裳翡翠无消息3,南海明珠久寂寥4。 殊锡曾为大司马5,总戎皆插侍中貂6。 炎风朔雪天王地7,只在忠臣翊圣朝8。 【注释】 1 扶桑,泛指云广一带。唐时岭南道有扶桑县。铜柱,东汉马援所立,玄宗时,何履光以兵定南诏(今大理),曾复立马援铜柱(《新唐书?南蛮传》)。 2 祲(音进),迷信中所说的妖气。萧注:氛祲,即所谓“妖氛”。时南诏背唐与吐蕃连结。 销:通“消”,义为消除、消散。 3 越裳:南方古国名。关于其地理位置,史学界有越南说、老挝说、跨界说、中国说等不同观点,但通常认为在今越南。 现在“翡翠”一般指产于缅甸的翠绿硬玉,而且在此作为宝玉与下句的“明珠”对仗,似乎也很合适,但实际上恐怕并非如此。一般认为,“翡翠”一词用来指硬玉始自清朝[1]。在此之前,翡翠一般指翠鸟(例如“江上小堂巢翡翠”)或蓝色的珠宝“青金”。 《说文》中翡翠也指鸟:“翡,赤雀。翠,青雀也”。《说文》中“翡”可能指赤翡翠。但赤翡翠在我国很少见到,所以后世的“翡翠”一词在指鸟时一般为复词偏意,仅指翠鸟。 翡翠在此应该指进贡的翠鸟羽毛,翠羽是用来作首饰的[2]。不过,普通翠鸟是我国比较常见,分布广泛的一种小鸟,来自遥远的“南海”或“越裳”的翡翠或许是当地的一些珍贵品种,例如“斑头大翠鸟”等。 4 这二句写南方朝贡断绝,可与“近供生犀翡翠稀”(自平)参看。顾注:岭南自明皇南诏之败,继以中原多故,其地未平。越裳国,在交趾南。南海郡,即广州府。 5 錫,古时通“赐”,但仍然发音为xī。这里的“錫”指锡命,即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殊锡:特殊恩宠的加官晋爵,指“大司马”。 其实,唐朝并没有“大司马”一职。大司马是汉朝武官的最高品级,这里用来借汉拟唐,指代唐朝的太尉。当时,李光弼和郭子仪都曾被加封为太尉。 6 钱注:总戎之名,节度使皆可称,如杜诗,“总戎楚蜀”以赠高适,“闻道总戎”以赠严武。仇注:所谓“总戎皆插侍中貂”,当指节度使而带宰相之衔者。 侍中貂,见《新唐书?百官志》: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与左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右常侍、中书令,并金蟑珥貂。萧注:这句泛指一般将帅及节度使而带“侍中”之衔的。没有例外,所以说“皆”。 本联可以与“将帅蒙恩译”(有感)、“高官皆武臣”(送路使君)参看。 7 炙风,指代南方;朔雪,指代北方。天王地:即《诗经?小雅?北山》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8 翊:辅佐。圣朝:本朝,即唐朝。 [1] 硬玉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翠玉的意思。后来转称为翡翠。 [2]在陈子昂的《感遇诗?其二十三》专门写到翡翠的羽毛用作妇女首饰:“翡翠朝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娇爱比黄金。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翡翠的羽毛被用来添贴于金银首饰(例如头花,杜甫《丽人行》诗中的“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即此物)上,这种工艺称为“点翠”,唐宋时有“铺翠作”专门制作。 (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1,巫峡清秋万壑哀2。 正忆往时严仆射3,共迎中使望乡台4。 主恩前后三持节5,军令分明数举杯6。 西蜀地形天下险7,安危须仗出群材8。 【注释】 1 萧涤非先生认为:永泰元年(七六五)四月,严武卒,杜甫无所依,五月,携家离成都草堂,因时当春后,又被逼离去,有似被驱逐,故曰锦江春色逐人来。 这样的理解恐怕有所不妥。如果“逐人”是指“被驱逐”,那么应该是“逐人去”,而不是“逐人来”。另外,古时农历四月一日开始为夏季,四、五月已经是夏天了,而无法称为“春色”。 我以为,这里“逐人来”的意思应该是跟随人而来。具体来说,这里的“人”指严武。严武首次在四川和杜甫会面,即在春天。后来,广德二年正月,严武以黄门侍郎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使。“锦江春色逐人来”指的就是这些。春色逐人来,仿佛严武把锦江的春色给带来了。 2 清秋万壑哀,可能化用西汉焦赣所著《易林》的“秋风生哀”。萧注:夔州地接巫峡,又时当秋季,心中复追念着知己的朋友(指严武),而这位朋友又是国家难得的良将,所以只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觉得万壑生哀。 3 严武死后,赠尚书左仆射(从二品)。这在唐朝已经是很高的品级。中书令(实际是宰相)初唐时才定为正三品,后来也不过正二品。 4 中使,指宫中派出的使者,多为宦官。《文选注》:“天子私使曰中使”。这里是描写杜甫作为幕僚,和严武一起到望乡台去迎接皇帝派来的使节。 望乡台:地名,在成都。 王力:杜甫有时候还喜欢在颌联用一种似对非对的句子。“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 5 主恩,皇帝之恩。节,符节,古之出使者,持以为信。严武原来和杜甫一起在京城长安任职,后来担任地方官员。三持节,指严武三次到四川担任重任,见《旧唐书》:武迁东川节度使,再拜成都尹,仍为剑南节度使。 6 军令分明,令出如山,正因为这样,所以才能有空暇来饮酒赋诗。严武与杜甫经常有诗唱和。 7 仇注:地险易乱,故须异才出镇,惜乎继起无人耳。 8 赵次公:安危,安其危也。 出群,见汉朝蔡邕《释诲》: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登天庭,序彝伦,扫六合之秽。 这句可与“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重镇还须济世才”(奉待严大夫)等诗参看。 明代郝敬:其各首纵横开合,宛是一章奏议、一篇训诰。 清朝陈廷敬:五首,合而观之,汉朝陵墓、韩公三城、洛阳宫殿、扶桑铜柱、锦江春色,皆从地名叙起。分而观之,一二章言吐蕃、回纥,其事封,其诗章句法亦相似:三四章言河北、广南,其事封,其诗章句法又相似;末则收到蜀中,另为一体。杜诗无论其他,即如此类,亦可想见当日炉锤之法,所谓“晚节渐于诗律细”也。与《秋兴》诗并观,愈见。 夜 露下天高秋水清1,空山独夜旅魂惊2。 疏灯自照孤帆宿3,新月犹悬双杵鸣4。 南菊再逢人卧病5,北书不至雁无情6。 步檐倚杖看牛斗7,银汉遥应接凤城8。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题解] 一作秋夜客舍。 【注释】 1 天高秋水清,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寞兮收潦而水清。 2 旅魂惊,一方面指孤身一人在“空山独夜”,容易受到惊吓。另一方面,也是为秋声所惊,心中感伤,同于“恨别鸟惊心”(春望)之“惊”。 3 疏灯,星星点点的灯火。孤帆宿,孤船停泊在岸边。 4 明代杨慎《丹铅录》: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 元朝范德机:善诗者,就景中写意。不善诗者,去意中寻景。如杜诗“无 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拌鸣,”“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即景物之中,含蓄多少愁恨意,若说出,便短浅矣。 5 南菊, 四川相对长安来说,在南方,所以说菊花是南菊,同时,也是从陶渊明名句“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化出。 再逢:算上在云安的时间,杜甫离开成都草堂,在外漂泊已经两年了,所以说“再逢”。这句可与“丛菊两开他日泪”(秋兴八首)参看。人,杜甫自指。 6 这里化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北书不至,指来自长安故旧的音信全无,这本是战乱造成的,作者却反说“雁无情”。这是一种委婉蕴藉的艺术表现手法。 7 步檐[1]:走廊,见顾注:古者,六尺曰步,今之廊檐,大率广六尺。 牛斗:牛郎星、北斗星。 8银汉,指银河。凤城指长安,唐诗中常见。汉武帝在长安造凤阙,故名,见《史记?封禅书》。仇注:自南而望北,故见银汉遥接于凤城。 此诗与下面的组诗《秋兴八首》由相似之处。黄生:此与“玉露凋伤”不相上下。一二五六,工力悉敌。三四写景,虽逊彼之高壮;七八含情,此处却较深厚也。 仇注:此与云安、夔州诸诗相合。露下天高,即“玉露凋伤枫树林”也;独夜魂惊,即“听猿实下三声泪”也;孤帆宿,即“孤舟一系故园心”也;双杵鸣,即“白帝城高急暮砧”也;菊再逢,即“丛菊两开他日泪”也;雁无情,即“一声何处送书雁”也;看牛斗,即“每依北斗望京华”也。诗中词意,大概相同。窃意此诗在先,故《秋兴》得以详叙耳。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1] 步檐,一作步蟾。步蟾意同步月,指漫步月下,见于“思家步月清宵立”(恨别)。古代有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所以在诗歌中经常用蟾来代表月亮。 吹笛 吹笛秋山风月清1,谁家巧作断肠声2。 风飘律吕相和切3,月傍关山几处明4。 胡骑中宵堪北走5,武陵一曲想南征6。 故园杨柳今摇落7,何得愁中曲尽生8。 ] 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55岁 [年代 [地点] 夔州(今重庆奉节) 【注释】 1 这句是说:在秋天的月色下,山中清风徐徐,飘来了阵阵笛声。 2 断肠声,形容笛声高亢优美,感人肺腑。可参见“横笛短箫悲远天”(城西陂泛舟)的注释。 3 本句承第二句而来,进一步发挥。 律吕,中国古代乐律学中,共有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称为六吕,合称律吕。这里律吕指音律。 和,和谐、符和音律,见《汉?历律志》:“律吕和矣”。另外,在我国古代音律术语中,变宫(降半音)也称为和,例如东汉马融《长笛赋》:“律吕既和,哀声互降”。 根据七律的平仄要求,切在此应为仄音,所以念qiè。仇注:“切,谓其音凄切”。后人亦多用此说。我以为“切”是“契合”、“切合”的意思,在此即切合音律,这样才能“相和”、“相切”,故称“相和切”。 4 本句承首句的“秋山风月清”而来。月傍关山几处明,既是写实景,也是写音乐。傍:临近,傍依。仇注:乐府横吹曲有《关山月》,《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 5 这句用典,见《晋书?刘隗传》:刘畴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援笳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垂泣而去。 堪,不堪、那堪,即无法承受音乐所带来的思乡之悲。 6 明朝颜廷榘:武陵曲,即《武溪深》。《古今注》:《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爱寄生,善吹笛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 7 故园,指长安。亦见于“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可参看。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仇注:《宋书》: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词。宋代程大昌所著《演繁露》:笛亦有《落梅》、《杨柳》二曲,今其词亡不可考矣。 摇落,指秋天树叶凋落。摇落是秋天的象征,杜甫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对此感触很深。现存杜诗中共咏及“摇落”11次,其中一首五言诗的诗名就叫“摇落”。 8 尾联中的杨柳,语意双关。故园杨柳指的是树木,所以在此天寒之时已经凋落;同时,也是指乐曲《杨柳》(见上注),所以才在笛声“愁中曲尽生”。 愁,也是形容笛声的音色,略同与首句的“断肠”。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本文档为【杜甫诗及注释(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37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5KB
软件:Word
页数:7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10
浏览量:167